社会学视野

2024-10-21

社会学视野(通用12篇)

社会学视野 篇1

摘要:在高校课程变革中,课程社会学的两个主要解释框架是主流意识形态与课程设计的共谋作为社会控制的途径和关注行动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课程变革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由于这两个基于不同理论基础的解释框架具有行动与结构之间断裂的矛盾,文章借鉴布迪厄在其关系论哲学基础上提出实践关系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场域”与“惯习”,从学校文化的视野出发,试图提出课程社会学的一种研究路向,尝试对课程变革实践中学校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特征课程的实践场域和行动者视野的惯习进行分析。

关键词:课程社会学,课程变革,学校文化视野

一、导言

布鲁纳曾说过:“离开社会背景,课程争论的意义也就黯然失色了。”[1]高校课程存在于社会环境中,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因其具有传递或建构社会文化的职能,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能动作用。高校课程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这种交互作用,一直被教育研究者和社会学家所关注。高校课程变革中课程社会学的两个主要解释框架是,主流意识形态与课程设计的共谋作为社会控制的途径和关注行动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课程变革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这两个解释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路径。它们分别从各自的视角阐释了对课程知识观的理解和建构,对课程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导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于两种解释框架的理论预设和研究前提的差异,对它们在课程变革中对课程知识观的诠释与建构也形成了不同的评价和批判。一方面,以国家权力和政治意识形态作为分析工具的解释框架强调了社会因素的决定性作用,迫使教育体系失去自主性,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社会控制的工具和再生产不平等社会结构的重要途径,忽视了行动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关注行动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课程变革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的解释框架则强调了行动者的意识、意志和实践在课程变革中的重要性,而这一课程知识观被认为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在事实上却近乎乌托邦,因为,课堂不是独立于社会的真空环境,课程远不是师生实践的产物。

作为力图超越主客二分的本体论和解决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分裂的实践论建构者,布迪厄倡导反思性社会学,他在《教育、社会和文化再生产》一书中也指出,学校教育是维持形式上教育平等的意识形态,实质上是再生产不平等社会结构的重要途径,而课程在造成社会不平等方面充当重要角色。因为课程是作为一种象征符号暴力手段在从事社会的再生产,也就是说,通过课程资源的获得,建立一种权力支配与被支配之间的关系[2]。但同时,布迪厄提出关系论哲学,即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客观结构,社会在根本上也是由意识和表象构成的,因此他既承认客观性又承认主观性,无论是客观主义的社会物理学还是主观主义的社会现象学,都没有办法对社会实践做出真实的解释,两个学派局限于实体论,主观主义从主体出发,客观主义从客体出发,找不到两者的联系点,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放弃实体论走向关系论。他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建构反思性的实践论,这也体现在其课程社会学方面。布迪厄认为课程应该是一种反思性实践,他企图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他反对把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完全对立起来,而是融合它们。针对课程所具有的文化专断性,布迪厄的反思性理论提出人们应该保持批判与反思的意识,对课程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对课程所体现的主流文化进行反思。由此,在我们当下的课程变革实践中,本文将借鉴布迪厄在其关系论哲学基础上提出实践关系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场域”与“惯习”,从学校文化的视野出发,试图提出课程社会学的一种研究路向,尝试对课程变革实践进行分析。

二、学校文化:意识形态特征课程的实践场域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迈克尔·阿普尔(Michael Apple)在《意识形态与课程》一书中提出了“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课程社会学的根本性问题。阿普尔对课程领域的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是从文化层面来讲的,它是学校选择、组织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文化资源的过滤器。意识形态与文化霸权基本上是同义语,要解读课程中的意识形态,你不妨去追问:它是谁的知识[3]?以国家权力和政治意识形态作为解释框架下的课程观认为意识形态被社会群体所分享,并通过社会交往影响彼此之间的世界观。因此,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生产和再生产控制话语系统。而课程被认为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是传播强势阶层文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各阶层有选择地差别性地分配知识,达到对个人、团体、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控制。作为法定的知识,课程知识的选择与评价隐含着复杂的权力关系,课程/知识/权力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内在结构;课程代表的是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着道德教化的功能,社会通过课程实施主流文化的再生产和社会结构再生产。

这一课程观的背后隐含着知识客观主义的前提,即认为知识是外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客观存在,面对知识,教师和学生都是无能的。教学就是教师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把客观知识传授给学生。教育的实质就是从拥有知识的教师向没有知识的学生的传递过程。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设计更有效的传递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以方便知识的传授,学生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接受老师传递给的知识。这一知识观主要受客观主义的认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的和本体论的影响,认为社会世界自身存在各种客观结构,这些结构独立于行动者的意识,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动实践,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一个一般的价值共识的基础之上,这种共识在社会生活中被制度化了。同时,社会又以约束的方式,让行动者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这种共识。

然而,这一知识观受到了主观主义和社会现象学、符号互动论等学派的批判。与结构功能主义相比,它们不关注宏观社会结构与制度,反对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在社会学理论中明确主观主义思想,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认为社会过程就是人把主观意义赋予客体并做出反应的过程。相应的,在这一流派的社会学理论指导思想下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为共同活动着的人们所生产。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其中共同成长的实践环境,教育的实质就是师生在互动和交流中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成长。我们可以看到,两种课程社会学的解释框架之间有着较大的区隔,其背后的哲学基础和社会学理论观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强调意识形态通过课程对社会控制的课程观与强调行动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的课程观之间找到一种能使两者作用产生契合的场域就成为课程社会学的一种研究路向,学校文化视野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被提出来的。

对课程意识形态化和结构化的批判在于其忽视了行动者的主体性意识和行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重视个体的能动性的同时,可引入介于课程社会结构和个体之间的一个关系系统,即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所有成员信奉并通过习惯化行为表现出来的价值趋向和行为模式(李福华,2004)。同时,学校文化可被看做是课程建构关系中的场域。伯恩斯坦曾对通过教育机制进行社会内部权力分配和确保对个体行为的社会控制进行批判,从而“摧毁显而易见的东西、动摇肯定的事情,使学校文化从其‘教条主义的睡梦’中解脱出来”[4]。这就要让其关系体系呈现出来,在当代社会,这一关系体系可能存在于课程主导性控制形式与行动者进行反抗的能动行为之间。学校文化这一场域对影响行动者及其实践的外部力量具有中介性的调节功能,因为社会结构的外部作用从来都不是直接作用于个人或者群体的,而是经过场域调解之后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虽然没有场域是完全自主的,但是场域的自主性应当被重视,学校文化场域所具有自主性是使其具有创造性过程的先决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意识形态支配体系运用的“符号暴力”加以抵制和变革。学校可以通过“真实课程”和“隐蔽课程”的教授与建构,以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学校文化对个体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同时,也能通过学校文化具有的创造性特质表达行动者对课程的能动作用。所谓“真实课程”,也就是课堂中真正所教授的,它与“正式课程”相对,正式课程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课程内容。真实的情况是,教育大纲的每一个章节都需要进行阐释和演绎,教师自己选择主题,强调教学重点,以各种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每一个课堂都有它自己的、在一定限度内有别于其他课堂的真实课程。另外,主体通过经验、信仰、逐步的思想渗透在学校中获得才能,这也就是“隐蔽课程”。学校事实上传递着人们所谓的教育内容、知识、能力、符号和价值观等。学校在集体记忆的凝结中担负着主要作用,这一工作显然和政治与意识形态背景、各个力图控制教育机器的群体之间的符号冲突和力量关系有关[4]。也就是说,某一时期在某一社会发生的思想、知识和实践需要被过滤和再解释,其中只有一部分进入教育大纲,成为教育的目标。这样的选择肯定是必要的,因为不可能教授所有的东西,但是,这些选择也表现出明显的易变性、不稳定性和可争论性,这种变动性源于行动者力量的参与和涉入。其中,学校文化这一场域有着承接教育目标实施和变革的重要功能。

三、学校文化:行动者视野中的惯习

与意识形态和权力作为解释框架的课程观相对的是以行动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作为解释框架的课程观。这种课程观具有和意识形态课程观相反的前提假设:知识不是客观存在,教学并不是教师机械地向学生传授客观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对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在接受知识之前有自己的经验,这种经验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这一课程观中的教师和学生在面对知识时,不再是被动的、无能为力的,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课程知识显然是师生合作工作的产物。基于此前提,这一解释框架强调关注行动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课程变革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是对实证主义的反抗,表现在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必须从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外在世界转化为必须透过意识而展开发生的与人类主观建构有关的世界,人可处于积极的建构的地位,自我不是一块等待印上外部世界种种表象的白板,而是在历史中沉积、变动、生长的自我。这一课程知识观及其背后的社会学理论思想从社会行动者的角度出发,以行动者对固有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反抗表明了在面对冰冷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化的课程设计时,存在行动者的能动与创造。但值得思考的是,对现实的主导性的社会控制途径的反抗,如果没有一种提供由内而外的中介,行动者直接作用于社会结构的功效性则会减弱。

布迪厄建构的反思性社会学中,“惯习”是与“习惯”相区别的概念,笔者将借鉴这一概念来分析学校文化在意识形态的控制与行动者的反抗之间所具有的社会功效性。习惯是一种被动性,屈服于社会;惯习则具有主动性,接受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创造与改变;惯习是指由积淀在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所构成的关于知觉、评判和行动的身心图式,是持久的可变换的性情系统和建构性的结构[6]。简言之,惯习就是被我们内化了的社会结构,是对外部实在的内在化;它限制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但是并不决定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提供给我们是一些原则,行动者在这些原则之下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按照涂尔干的说法,就是“经由社会化而获得的个人的集体意识”;惯习是一种生成性或者建构性的结构,是一种体现在人身上的历史;被我们社会化的社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历史发生学的过程,并且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惯习是一种形塑机制(shaping),使行动者可以应付各种未被预见的、变动不羁的环境,形成一种开放性的性情系统,这种惯习作为一种形塑机制可以使我们面对未来的各种问题。根据惯习的内涵,在当下对课程变革中“教学的搬移模式”的批判中,凸显介于个体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学校文化,将学校文化看成是行动者内在化了的结构,是具有主动性、可变性的惯习,可能更具有现实的影响力。

目前,在课程变革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学校教学的“教学论的搬移”理论和由于“学术知识”和“学校知识”之间存在距离而使学校文化表现得就像一种“次等”文化,一种取决于意识形态的文化。但是,这一“搬移模式”理论是否普遍适用呢?它是否最能够认识到课程的深层次逻辑呢?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学校教学体系和方法的分析可以再深入一些。实际上,学校并不满足为了教育的需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识或文化因素进行搬移,而是也构成了构思真正独特的认知轮廓的场域,而具有这些独特认知轮廓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校文化的内核或称之为“学校精神”。它无疑成了一种可以促进当下意识形态教学论和行动者视野之间对话的工具。学校具有个体思想启蒙、主体性建构和进行社会文化的传承及意识形态的维系双重性的功能。学校始终兼具这两种互相交叉重合的功能。很显然,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个人,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其生存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社会。学校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做出了很好的粘联,使二者在学校这一十分重要的场域中平衡。学校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的授受场所,学校始终并没有放弃对现有社会的变革之责任,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学校坚守着自己的道义,坚持学校自己的文化内核,一直对社会变革起着思想发动机的先锋作用,学校因此成为社会背景课程知识和行动者经验之间互动的孕育地。显然,这种学校文化内核并不禁锢在学校世界的内部,而是能够通过其塑造惯习的能力影响某一时期的文化实践和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美]布鲁纳(邵瑞珍,等译).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92.

[2]黄忠敬.论布迪厄的课程文化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2,(3).

[3]迈克尔·阿普尔(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20.

[4][5][法]佛尔甘(汪凌,译)课程社会学:理论导向与研究前景.外国教育资料,2000,(2).

[6][美]华康德(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65.

社会学视野 篇2

心理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系统,需要多学科、多视角、多观点和多元方法的研究与分析,社会学就是其中日益凸现的重要学科之一。心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心理教育研究的基本主题,而且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构成了社会学视野与其他学科视野的根本区别,它提供了观察和认识心理教育的一个全新框架。在我们为心理教育寻求社会定位和理解时,社会学视角是强有力的工具。如果我们要真正把握心一三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未来走向,这样一种学科视角i也是极其重要的。

一、作为社会学范畴的心理教育

社会学是一个多层次、多分支领域的大型学科。尽管社会学至今还没有像其创始人孔德所希望的成为社会科学中的“神学”,但社会学已经广泛渗透于人类的生活与思想之中,人们已经承认:这是一颗46一—明珠,而且异常硕大明亮。社会学以社会为对象,^研究人的群体,就必然要涉及到人的心理发展和心一_理教育问题。

(一)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一认识心理教育的社会本质,我们要对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属性和人类心理发展的社会轨迹有一个_^基本认识。

人的心理的形成和发展,除必须具有生物基础夕卜,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后者是更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人不仅是一个自然的生物实体,更是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社会成员。人的心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人有许多不同的心理特点。作为个体的人,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与发展着自己的心理。社会环境决定着一个人心理的产生,如果离开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环境,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的正常发展。社会环境也影响着人的心理发展的水平,即使是在同一个社会里,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阶层和社会关系,人的心理发展的方向、过程和水平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是在人的社会生活和交往活动中不断生成、发展的。总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成为社会的人,同时也积极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的双向过程。

从社会学的视野看,个体心理首先是社会人的心理,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人的心理。个体心理的独特性只是由于不同个体在社会关系之网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心理环境和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存在脱离社会心理的纯粹的个体心理,也不存在不与他人心理和社会心理发生互动关系的孤立的个体心理。通过社会交往,人实现各种经济、政治和精神的文化活动,同时也实现个体心理之间,以及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之间的互动和相互转化。人类社会会把印记烙印在人类个体的心理上。人类个体的心理不仅就其功能和结构来说像一个小小的社会,就其内容而言它反映了社会的全部丰富性和多样性。总之,人的心理本质上是社会的,具有社会制约性。

从社会学的视野看,人类的心理发展经历了蒙昧社会、文明社会、科学社会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模式和心理特性。[2]透过社会发展的历史链条和轨迹,我们可以认识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遗传性;透过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心理的发展水平,我们可以了解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属性在社会学家看来,心理变态是社会病态的表现,是社会病态的结果。这一论断的含义十分明显:虽然我们可以说某人患有心理障碍或疾病,但它们仅仅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的症状或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心理疾病表现在人身上,疾病的根源却在社会。弗洛伊德和荣格等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师们,在其对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治疗中,发现不少神经症的病灶就在社会。即因为对社会的恐惧、怀疑、仇视、悲观乃至绝望,而使心理失去平衡所导致的种种心理疾病,便带有明显的社会的特征、时代的特征。当我们要认识个体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时,我们不应该仅从个体方面去找原因,而要从社会事实和社会现象入手,探讨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缘由,探讨心理障碍的社会文化原因。

从社会学的视野看,与心理障碍相关的不良社会文化因素或“社会病态”至少包括:不良的社会形态(制度),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社会风气、社会道德不良,犯罪率高,失业率高,社会动荡不安(战争、**),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不良变化(如污染和拥挤),不良的文化习俗,宗教迷信以及种族、性别和年龄歧视等。许多调查研宄证实,上述诸多社会事实与心理障碍的发病和病程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在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消极社会生活重大变故的增多,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也升高和加剧。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理问题为何增多,心理教育为何得以凸现。

(二)心理教育:促进人的心理社会化

从社会学视野看心理教育,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即社会学的视野如何理解教育。其实,社会学对教育的关注与社会学本身一样久远。在社会学家看来,什么是教育?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只因为他生活于人群之中,并参与社会活动。他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向尚未为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的那一代施加的某种影响。

教育的目的是要唤起或发展儿童身体、理想和道德方面的某种状态,这些状态是整个政治社会和儿童必定要生活于其中的特定环境所要求他们的。”教育有五个主要社会功能:(1)社会化;(2)社会控制;(3)筛选和分配;(4)对外来人员的同化作用;(5)社会革新和变迀。”

在社会学家看来,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研宄社会问题要涉及到教育;同样,研宄教育问题也必须注意到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教育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的功能来加以衡量,教育结果的好坏,只能以它能否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繁荣来加以衡量。离开了社会,就无从对教育的结果进行衡量,为达到某种结果而提出的教育目的也必然成为一种没有意义的东西。如果说“个人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目的的话,那么能力之所以成为能力,就是它对社会发生作用,和谐之所以和谐,就是它达到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心理教育,首先意味着我们将不再单纯地问:&心理教育是什么?心理教育为了什么?”而是转向社会学家询问:“在社会学的视野中,心理教育是什么?心理教育为了什么?”在社1会学家看来,心理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社会现象,心理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是促进个体心理的社会化,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学里,社会化与教育几乎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使用。从上述定义可以推断出,教育就是一种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的过程。心理教育与人的社会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促使人社会化的主渠道。社会学要求把心理教育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中来分析、研宄,在社会条件下解决人的社^会化问题。

从社会学的视野看,所谓个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网。迪尔凯姆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教育应当把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人,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作为自己的目的。他们深信,任何教育都是社会性的,社会与社会环境是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任何人在心理上的成长、发展,基本上都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的心理过程和种种心理现象不过是人的.社会活动过程在心理中的投射和结晶。一定的心理结构和认知结构不过是物质生活过程在人们记忆和经验中的必然的升华物。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起相应的社会关系,进而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出相应的心理结构和认知结构。这就是社会发展过程内化在心理层面的一般过程。整个社会化过程与人格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有密切联系。可以说,社会化就是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的、稳定的反应。

二、多元社会中心理教育的凸现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社会变迀剧烈,人类危机加剧,教育改革浪潮席卷全球,心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心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进入了一个空前复杂而全新的局面。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各种新兴事物喷涌而出,教育的新学科、新思维、新探索层出不__穷。从社会学的视野看,在这个多元社会中,心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事实,为什么能够得_^以凸现呢?

(一)社会的转型变迀:推动心理教育的兴起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的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从社会经济形态^来看,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未^来知识经济的转型;从社会技术形态来看,正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或高科技社会三双重嬗变;从社会文化形态来看,正从文化形态一三元化社会向文化形态多元化社会过渡;从社会生活_形态来看,正从过去的大一统向现在的个性化、多样化转变。这多重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从根本上引起现代人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同时也对现代方市场经济百年发展、完善的过程相比,社会转型是以历史浓缩的形式,把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社会转型期由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再调整、利益再分配、权利再分化、组织机构再变更以及价值取向模式的转换所引发的新旧价值矛盾、冲突在所难免,人们必然会更多地感到迷茫、失落、压抑、痛苦、心理混乱和行为失衡,具有一种普遍的无根感、疏离感和漂泊感。

现代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宄证实,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成员产生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越大。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博斯教授在《健康与疾病》一书中说:“现代人已经不那么需要防御食肉动物和蛇,也不那么需要对抗严寒天气、食物缺乏的窘境及其他有伤身体的危险,但他们必须应付时间、交通、噪音、拥挤、竞争及其他认为的紧张环境。与主要是操心狩猎和采集食物的原始人时代相比,现代人社会的相互交往和社会需求复杂得多,因此,现代人社会生活也要紧张得多。”其结果就是人们大量心理疾患的发生,它不仅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很大影响。正如布莱克所强调指出的:“现代化是一个创造与毁灭并举的过程,它以人的错位和痛苦的高昂代价换来新的机会和新的前景。

弗洛伊德认为,人性的要求和社会的要求会相互冲突,因而整个社会也会生病。他认为,文化与文明的发展,总是愈来愈与人的需要对立,由此他推断出“社会神经症,’(socialneurosis)的概念。弗洛伊德在他的《文明及其不满》中写道:“如果文明的进化与个人的进化如此类似,如果我们把同样的方法运用到两者之中,那么我们可以说文明的许多体系或者时代一一甚至整个人类——都在文明趋势的压力下患上了‘神经症’。”对于个体是否患“神经症”可以有参照的标准,但是,“对于患了同样病症的社会,我们却没有可以加以比较的背景,只有通过另外的途径来进行这项工作。不过,就运用我们所知的治疗方法而论,即使对社会神经症作出了最透彻的分析,那又有什么用呢?因为没有人有能力迫使社会接受治疗。尽管有这些困难,我们仍可人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所有这以预料,总有一天,有人会敢于从事研宄文明社会些给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心理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病理的工作”#13%。在一定意义上说,从社会学的视野机遇,也提出了新的变革挑战。来解读心理教育,就是进行这方面的研宄。

社会变迀是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动力,当今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越来越说明,人们在无穷社会的转型变迀对心理教育有更多的期盼。我国正的物质追求中,因丧失其精神家园而深感痛苦、悲差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与西哀、孤独与失落。人们怀着日益深沉、多重并存的心理饥渴越来越趋向于从各种善念、善行,从各种思想、信仰中,乃至从宗教、神坛中摆脱物质的枷锁,找回失去的精神。尤其有不少处于“心理断乳期”和“第二次危机期”的青少年因心理需要与追求的不满足而走向了迷信、宗教与神坛。这一切都在向我们昭示一个事实:当代中国人渴望拥有自己的心理生活与精神家园!如果我们忽视了超越于物质功利的国人的心理与精神之建构,忽视了人对于各种心理需求:从自尊、自强、利他、爱国,一直到对人生终极关怀的追求,中国教育就会脱离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与内在需要,就无以建构当代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风貌,也必将丧失时代所赋予它的意义与价值。

文化社会学视野中的音乐节 篇3

[关键词] “哈尔滨之夏”; 文化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 J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337-1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文化社会学是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学性质与功能的一门科学,其研究文化的根本,最终是为了有利于社会。音乐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有人将它比喻成文化的价值隐喻符号,甚至可以直接成为文化的精神化身,这是音乐的魅力及其感召力特性所决定的。随时代应运而生的音乐节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有益的社会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价值工具。它不断地影响制约着社会人的行为,产生的积极社会效应还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哈夏音乐会”创办于1961年,是我国举办时间最长、届次最多的音乐节。目前它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音乐盛会,成为哈尔滨展示社会文化活动的国际性舞台。据统计,每年参与“哈夏”演出人员上千人,观众达50余万人次。“哈夏”已成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之一,发挥它的社会效应对于促进哈尔滨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举办的最初目的是“进一步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坚持文艺为大众服务的方向,检阅专业和业余文艺队伍的成长情况和创作成绩,促进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它从创建伊始,立足点就是为了活跃人民文化生活,展示哈尔滨市文化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哈夏”也曾走过弯路:“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目的渐渐被人遗忘,上演一些所谓的高雅艺术。“群众文化活动从最初的主角一度沦为旁观者,只是为烘托氛围而存在,自身发展被冷落。”2004年,“文化立市”的战略方针使群众文化工作再次得到重视。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伴随“哈夏”的兴盛,音乐成为了哈尔滨人的重要文化生活内容。现在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最大可能的实现了它应有的文化价值,每届都有数十万群众参与其中,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等贴近群众的活动使得“哈夏”得到了群众的拥护,这才有久办不衰的“哈夏”音乐会。“哈夏”开创了群众文化的新舞台,群众文化也由此成为了哈尔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夏”不仅仅是高雅音乐的专场奉献,更是为哈尔滨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登上舞台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一场场的专业演出的饕餮盛宴中,哈尔滨人受到了美的熏陶,在一个个业余的文化活动中,哈尔滨人享受了参与的快乐。在享受与参与的同时,哈尔滨人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提高,让这个本就喜爱音乐的城市更加激情澎湃。伴随着音乐素养的提高整個城市的文明气息更加浓郁,文明城市建设的步伐也更加稳健。从音乐会生存环境来看 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影响力在进入21世纪受到了冲击。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品的提高,精神消费能力越来越高,这在为“哈尔滨之夏”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日益增长的空间的同时也对音乐会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之互联网和电视业等新兴媒体的繁荣,使得“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次,在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宽的情况下,从国外不断涌入的文艺类节目以及国内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提供给消费者的试听盛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人们对文化产品的要求,也束缚住了人们的手脚,让人们越来越愿意呆在家里享受文化食粮。这无形中成了“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扩大影响力的阻力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应该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特色建设,可以依托哈尔滨的特色旅游,也可以将“哈夏”的发展纳入到哈尔滨建设国际音乐名城的蓝图中,打造一个既有专业的高雅盛宴,又有可以让群众参与的体验式休闲娱乐活动。莱茵地区盛产葡萄、葡萄酒,每每举办音乐节之际,所有来宾可以在品尝着美酒同时,欣赏着音乐节的精彩演出。但是这种休闲的方式并没有降低音乐节的节目质量,每场演出都是一流的音乐人奉上一流的音乐作品。“哈夏”的组织者可以借鉴德国“莱茵地区音乐节”的成功经验,将“哈夏”办成一个集专业与娱乐与一体的,有特色,极具吸引力的音乐会,让各个层次的受众都愿意走出家门,融入音乐会。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的称号。这是对哈尔滨的音乐文化事业的一种肯定。而将哈尔滨建设成为一座国际音乐名城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满足多方面条件。在这个背景下,“哈夏”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哈夏”让更多的国内外一流水准的音乐作品空降冰城,但是哈尔滨现有的文化设施及配套功能无法满足这样高水准的视听盛宴。因此,建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歌剧院、音乐厅等顺势被提上了议程。可以说,“哈夏”对哈尔滨的音乐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也促进了哈尔滨音乐事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了哈尔滨国际音乐名城的建设工作。此外,类似于“群力音乐广场”这样的公益设施给哈尔滨的群众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总的来看,“哈夏”充分发挥了它的积极社会效应,在哈尔滨的社会文化沿革中历久弥新,蒸蒸日上。一是体现了城市群众性音乐工作的成功。有地方去,有节目看,有活动参加,使得群众享受音乐,参与其中的热情高涨,从而更有利于音乐的群众化以及全民音乐素养的提高。二是促进了哈尔滨社会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通过“哈夏”,形成了社会会、全民参与的音乐文化活动,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最终实现了有益于社会的目标。三是为龙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音乐契机。借助“哈夏”这一契机,经济上建设一条健康且运行良好的音乐产业链,为龙江经济注入新活力;精神层面,可以修建一些音乐普及场馆,如音乐博物馆,也可以修建音乐雕像、音乐喷泉,这些都将成为哈尔滨独特的音乐风景线,提升整个城市的音乐氛围。

总之,“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不仅仅是两年一度的音乐盛宴,它给冰城哈尔滨带来了更多更有意义的影响与变化,并在这条大道上越走越远!

社会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分析 篇4

一、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学校教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尤其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对就业人员的要求更高了, 纯粹的知识性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既有知识又有技能, 同时还具有先进的观念和丰富的经验以及能够入岗即上位的实用性人才。这样的人才才是适合时代发展, 顺应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 才能被企事业单位选中并得到重用。但我国的高校教育依然延续传统, 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疏导, 学生的各项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 学生的观念不能适时更新, 这样培育出的大学生也是学非所用, 大学生在毕业后就会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 即使就业也会很快面临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困难重重。

(二) 社会观念影响下大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长期以来, 社会观念对大学生影响极大。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 具有极大的荣耀光环, 这种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 他们自认为高人一等, 自认为才华横溢, 并非泛泛的平庸之辈。这种观念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 社会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值也很大, 因此, 在面临就业选择时, 好的工作他们缺乏背景, 更缺乏经验得不到, 而一般的工作, 无论是家庭还是大学生本人都看不到眼里, 这样, 大学生就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状。在漫长的就业道路上, 他们是很受周围人关注的, 稍不留意, 他们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笑柄, 而这种现象也对大学生合理就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大学生在社会思想影响下很难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这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必定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种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具体而言,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从投入角度而言, 无论是家庭和社会在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过程中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 尤其是对一个家庭而言, 他们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财力。一旦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问题, 作为大学生本人, 他们会产生很强的无助感和羞愧感, 他们对自己会丧失信心, 对社会产生敌意, 感到人生的灰色与无味, 长期发展下去, 他们必定对社会产生潜在的危害。而对于家庭, 付出得不到回报, 这也将严重影响家庭的和谐与稳定。第二, 从社会的长远发展来看, 如果大学生就业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必将使人们产生一种学习无用论, 上大学是毫无价值的, 这种观念一旦泛滥下去, 我们的整个教育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我们的国家发展将面临严重的问题, 一旦人们感受到学习无用, 就会自觉放松对子女的教育, 这样下去, 青少年的未来发展也令人担忧。因此, 国家相关部门要认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国家和学校一定要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 不断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才能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才能保证社会的平稳发展。

三、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如何促进大学生有效就业

(一) 政府加强主导作用, 通过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更好就业。

第一, 作为政府要积极地行动起来, 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有效策略促进大学生更好就业。政府虽然不能帮助每一位大学生找到一份好工作, 但政府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为学生创作更多的就业岗位, 只要就业岗位足够多, 学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同时, 政府要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为大学生提高更多的就业岗位, 政府要努力扶植中小型企业, 使中小型企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大的方便, 这样, 既可以有效保障经济的发展, 又能促进社会就业率的提高, 一举两得。同时, 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地转变观念, 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在社会上兴起一股“就业优先”的思潮, 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锻炼, 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信通过政府的思想引导, 大学生是可以转变观念, 依据自己所能, 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 一步一个脚印干下去的, 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失业压力。第二, 政府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与用人单位积极配合, 完善用人制度。政府要不断鼓励用人单位到到高校进行人员招聘, 并鼓励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紧密结合, 一方面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另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 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 在培训中不断提升个人的修养, 这样, 大学生在就业后, 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本职工作, 才能不断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 政府要鼓励企事业单位完善用人制度, 避免人员的快速流动, 使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中能够通过磨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这样, 也可以有效避免人员流动过快带来的成本压力。

(二) 作为高校要以市场为动向, 积极地转变办学模式, 进行教学内容调整。

高校要明白, 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是要面临就业的, 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 就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教育。市场需要怎样的人才, 高校就要努力培养怎样的人才, 市场需要怎样的教学内容, 高校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开设相关的教学科目, 只有这样, 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更具市场竞争力, 才能在毕业之后, 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反之, 如果高校教育不考虑市场需要, 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培养的学生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不能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现实中脱颖而出, 他们在进入社会后, 必将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 产生极大的社会隐患。另外, 高校的教学模式也要发生深刻的变革, 高校要明白在现在的社会中单凭自身的力量是很难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的, 因此, 高校要积极地与社会用人单位进行合作办学, 这样, 才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实用的人才, 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才能有效缩短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期, 为大学生就业铺平道路。

总之,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热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 认清大学生就业难所产生的极大社会隐患, 不断通过努力为大学生更好就业创造条件。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保证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平稳发展, 这样, 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社会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摘要:现在, 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成了普遍问题, 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但未来的形式依然很严峻,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在不断攀升, 具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增加不大, 大学生在选择职位的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 就业形式不容乐观。本文通过研究, 从社会学角度透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更好就业, 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社会学视野,大学生就业,岗位就业,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刚威.试析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上半月) , 2008

[2].陈刚.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对策探讨[J].黑龙江史志, 2009

张东荪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真理观 篇5

张东荪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真理观

20世纪40年代,张东荪对原有的`真理相应说、配合说、效用说进行了分析,在知识社会学的影响下提出了自己的真理观.他认为,真理不仅有对不对、合不合、成不成之义,更重要的是要有不得不信之感及对文化的满足.由此他既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又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相对主义,同时把真理理解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作 者:马秋丽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山东,威海,264209 刊 名:东岳论丛  PKU CSSCI英文刊名:DONG YUE TRIBUNE 年,卷(期): 26(5) 分类号:B26 关键词:张东荪   真理观   不得不信之感   文化满足  

中国政治改革:进入国际社会视野 篇6

张琏瑰:在近期去朝鲜访问时,我也发现朝鲜对中国的“三个代表”很感兴趣,他们认为中国目前的“三个代表”与他们的“为人民服务”是一个意思。

马小军:这里不妨再看看东欧国家。东欧国家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在基本上都比较顺利地走上了西方式的政治发展轨道,多党政治开始稳定下来,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正轨,包括俄罗斯。探究起来,这与东欧国家深厚的欧洲历史文化传统和基督教的背景是分不开的。这样,它们的转型就显得相对容易些。

社会学视野 篇7

一、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意义

研究生毕业论文是训练研究生形成系统思维、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应能反映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 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有较大的理论或实践价值。常言道:“好题一半文”。选题对于科学研究具有普适性价值, 选题关系着研究质量的高低。中国正值快速转型期, 社会问题错综复杂。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 研究生是否能选好时代命题, “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二、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标准与程序

俗语云, 无规矩不成方圆。同理, 无标准不易选题。标准和程序有助于研究生集中精力直奔主题。

选题一般采用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标准。重要性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是理论意义, 也可以是实践意义或社会意义, 或兼有之。创造性又称创新性或独特性, 指在选择确定和确定研究课题过程中具备的特点。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的各种因素, 包括自身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合适性主要指选题是否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宜考虑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外部因素的前提下, 结合自身能力、经验阅历、知识结构、操作技术, 遵循“以小见大”原则, 从熟悉的领域发现问题, 运用新视角、新理论、新方法进行研究, 重视“小课题”, 以小见大。

选题一般遵循如下程序。研究生从感兴趣、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提炼问题原型, 接着广泛查阅文献资料, 初步确定研究问题, 然后进一步查阅专门文献, 从而将研究问题明确化。同时, 对研究问题进行他评和自评。即在听取权威专家、前辈、同辈意见和看法的基础上, 不断实行自我修正, 使研究问题日渐成熟。最后, 确定毕业论文选题。

三、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与方法

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有二, 自选题目或导师承担的课题。自选题目具有较大自由度, 选题水平和个人生活阅历、研究能力关系较大, 呈参差不齐之态。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稳定, 能把握研究方向, 但研究生自身缺乏自主性、灵活性。研究生可根据个人情况择优而从。勿论何因, “问题”意识是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要素。

研究生能否从琐碎的生活世界挖掘选题, 取决于自身的人生经验与阅历。“学校-学校”型研究生群体生活经验尤为单一, 是不是束手无策?不然。研究生保持“同理心”对待生活世界, 同化他人的间接生活经验亦是对自身有限直接生活经验的无限补充。个人能够直接感受或认知的部分只是生活世界的一角冰山, 更为广阔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完成。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分析”“二次分析”来激发“灵感与火花”, 获得选题。

四、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选题思维在于怀疑, “问题”意识在于发现。爱因斯坦曾指出,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当然, 怀疑并非毫无根据, 而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缜密思考基础之上, 既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又是新研究的开端。“问题”意识并非人人有之, 也不是生而有之, 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研究生欲向毕业论文要质量, 就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恰当运用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加芬克尔“常人方法论”, 有助于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根据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研究生可以培养这样一种心智品质, 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 从而看清世事以及事情的全貌, 即个人对时代生活的自主性把握。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论从日常生活中, 破坏“理所当然”的常规, 发现常规背后潜藏的社会事实。

此外, 宜“勤”宜“懒”, “问题”长存。“勤”指遇事勤思考, 拓宽思路, 训练发散思维, 培养“问题”意识。“懒”指大胆创新, 学会偷“懒”,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养成创新思维习惯。

总之, 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有章可循, “问题意识”是关键。“问题意识”是研究的开端, 创新精神是研究的生命力。研究生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选题的意义、来源、方法以及选题的标准与程序。从社会学角度出发, 以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为依据, 提出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要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关键词:选题,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3) .[1]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3) .

[2]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2]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赵国玲, 哈斯.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7 (6) .[3]赵国玲, 哈斯.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7 (6) .

“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大学扩招 篇8

1 风险的解读

后现代社会学家贝克将风险看作是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在他的《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理论修正》等著作中, 贝克将风险界定为:“一种应对现代化本身诱致而带来的灾难与不安全的系统方法。与以前的危险不同的是, 风险是具有威胁性的现代化力量以及现代化造成的对全球化怀疑所引发的结果。它们在政治上具有反思性。”在其后来的著作中, 贝克进一步指出, 风险是“预测和控制人类行为未来后果的现代方式”。 (1) 而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风险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现代科技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同时, 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这就是风险。 (2) 目前, 我们的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 各种信息错综复杂。经济、政治、文化等也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的大学扩招正是在这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为缓解升学压力, 刺激经济发展, 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而采取的举措。但因扩招引起的一系列风险, 经过十多年的积聚, 如今已显现出来。而风险的形成就是由这种潜在的可能性转变为显现的事实的过程。

2 从风险社会的视角解析大学扩招

不可否认的是假如没有大学扩招, 今天我们很多的同学是不可能进入大学殿堂的。扩招为他们开启了通往高等学府的窗户, 使他们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滋润。同时, 大学扩招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已经超过了15%, 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享受到高等教育。而根据贝克对风险的解释, 风险社会就是对现代性的反思, 当我们去努力控制某种风险的时候, 这种行动的结果必然会产生新的风险。大学扩招本身是为了缓解升学压力和提升高等教育的普及率, 以及刺激经济发展而采取措施。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所以做事情都必须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当我们的行为超出了这个“度”时, 就会面临着风险的代价。如今无限制的大学扩招的确使一部分学生享受到了实惠, 可因扩招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情形是每一个学生都无法逃避的。

2.1 扩招带来的产业化风险

自大学扩招以来, 大学生由免费就读, 慢慢地过渡到自己交学纳学费, 住宿费等费用。教育负担的风险从政府和纳税人身上转移到了学生及其家长上。这对家庭经济富裕的人来说, 这点费用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和城市贫困户来说, 高等教育一年的费用几乎等于甚至超过其一年的全部收入。而为了子女的未来, 这些家长又不得不掏这份钱出来, 学生及家长的负担与压力是可想而知。这些政府也认识到, 给予困难学生优惠政策——助学贷款。到头来还是要家长们拿钱出来供子女读书, 资金风险重新回到他们的身上。这也给大学生造成了进一步的债务风险:就业压力和还债压力两大新的风险正在成为大学毕业生的生活风险。这一切也预示着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产业似乎已经正在慢慢形成, 大学扩招使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3) 如今很多高校教育方向偏离国家创办高等教育的初衷, 高等教育产业化的风险也慢慢突显出来。大学似乎渐渐以育人为本发展到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为目标:扩大学校规模, 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校门、办公大楼, 借以实现学校在教育评估中升级换代。由学院升大学, 由大学升“211”重点院校, 由“211”院校升“985”院校, 各种与教育宗旨关系不大的活动已经占据大学工作的主题。

2.2 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风险

2.2.1 师资力量下降

(1) 大学扩招对于师资力量也造成了多方面的风险:大学招生人数增多, 为了满足学生对教师的数量要求, 大学不断地招聘教师。在此种背景下, 很多没有专业才干的教师抓住机会通过各种渠道走上工作岗位。由于这些不具备专业才干的教师根本没法传授给学生本身所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 结果许多大学生几年下来对自己的专业一头雾水。他们不仅没能学到真正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2) 在教师数量增多的同时, 很多高校的待遇跟不上去, 越来越多在学术领域有建树的教师, 选择跳槽去待遇高的高校。久而久之, 这些普通高校的整体教师质量下滑。高校教师质量下降, 最终受损失的还是这些高校的大学生。

(3) 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基本上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与经济和社会的匹配一开始就存在协调不畅的问题。扩招以来, 这种匹配的不合理性更加凸出。其主要表现;一方面许多专业的招收数量远远超过社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新增加的专业与社会需求不接轨。这必然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度增加, 生活压力加大。 (4)

2.2.2 生源质量下降

随着大学扩招力度的加大, 各大学不断地降低入学门槛, 以便于招到足够的学生人数。这样很多本来达不到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的学生, 也混迹在大学生潮流之中。他们加入到大学生中, 不仅降低了大学生的平均质量, 而且把一些不良的习惯带入大学校园, 对大学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很多本来很优秀的学生由于受到他们的蛊惑和诱导, 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他们在学校里养成的不良行为, 最终将在他们走上社会后继续产生效应, 这也必将进一步加剧我国社会的不诚信意识, 毒害我们的一代又一代青年。 (5)

2.3 扩招引起的就业困难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 就业的现实摆在了他们面前:“找工作太难了, 更不用说找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在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有限的情况下, 毕业对很多大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失业。尽管《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实施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定的社会环境, 但国家提供的这些就业措施的作用似乎也不是很大。现在大学生就业的大方向已经由国有企业, 事业单位转向民营、私营企业。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队伍, 这些企业抓住时机拼命地压低工资, 降低待遇。更为严重的是, 很多以员工销售业绩作为评比的公司, 连员工的底薪都没有保障, 即员工做不出业绩就没有工资。大学扩招在就业方面带来的风险已经显现出来, 由此产生的结果如下:

第一, 在面对巨大就业困难的情况下, 很多学生放弃高考的机会。他们选择了提前进入社会, 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以便更好地去适应社会。2009年春天, 重庆市数万名考生放弃高考, 这一现象带给我们巨大的震惊。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他们放弃高考的原因很简单:一, 若是考不上名校, 考上一般学校, 毕业后就业也很困难, 且收入也较低, 与不上大学没啥区别;二, 提前进入社会即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又可以多少赚些钱来减轻父母负担。而高等教育似乎已成为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

第二, 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致使就业困难, 很多高校的学生毕业会后回到家中待业。他们面对着亲友、邻居等关于其工作的询问。要么选择撒谎, 要么选择逃避。据调查很多待业学生无法面对现实, 感觉自己活的好累, 活的没有尊严。不少学生甚至做出了极端的行为。2009年1月石家庄学院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刘伟因不堪忍受巨大的就业压力, 在一个臭水池中自溺而亡。这一惨痛的的悲剧警示我们, 就业压力已经严重摧残着许多大学生的心理防线, 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几乎达到了极限, 做出各种极端行为的风险正在形成。

第三, 大学毕业生在家待业, 学无所用, 无形中给其家长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了能帮子女找份好的工作, 家长们到处奔波。在这期间, 他们不仅要处处送礼金, 而且还要拉下脸面去求这个主任, 那个领导。此时此刻, 又有谁考虑过这些家长们的尊严呢?他们面临着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他们的心情可想而知。如今不仅待业大学生自身对社会充满抱怨, 学生家长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强烈。假如这些情绪不能被很好地疏导, 它可能冲破现有的“安全阀制度”, 潜在的风险将变成现实的社会冲突, 这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6)

3 风险社会下——应对大学扩招的举措

3.1 政府在大学扩招中的作为

面对目前大学不断扩招与社会需求相对饱和的问题, 我们的政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当然关键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首先, 从目前的形势看, 减缓大学扩招, 适度控制大学扩招规模, 使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与社会的需要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 已刻不容缓。既让社会中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 同时又要使社会的形势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其次, 在教育投入力度上, 我国的教育支出还比较低。据调查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 美国为6.10%, 是中国的7.44倍。日本为4.28%, 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 是中国的2.28倍, 巴西为2.29%, 是中国的2.79倍。 (7) 从以上数据看一看出, 我国的教育支出在国际上还是处于低层次的, 未来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倾斜度。

再次, 政府对高校活动的的监督力度有待加强:一是要关心扩招后大学的师资力量, 严格把关教师职称的升迁;二是要严格审查大学扩招后开设的专业, 对于与附近大学雷同或相同的专业不予审批。同时对那些连续几年就业率低的专业, 要勒令该高校取消它们;三是政府在加大对高校财政支出的同时, 要适度加大对高校资金利用的监管, 对于高校一些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应一律叫停。尤其对于一些“垃圾工程”更要严惩不贷, 决不能姑息养奸。2005年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一则震撼消息:山东省某普通高校西校区南校门工程竟然花费了3000多万元人民币, 该大门也一举夺得“中国第一大校门”称号, 试想一下要是我们的政府监督到位的话, 这一壮举怎么会出现呢?2007年山东省烟台市某高校南区刚刚建成半年的综合教学楼除一楼外各楼层大厅的地板砖均裂了缝。更让师生们感到糟糕的是几乎所有厕所的天花板均有坠落现象。像这样的“工程”竟然都逃过了我们政府质监部门的慧眼, 这里面存在什么没有人说得清楚。 (8)

从其他的途径着手缓解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 政府可以推行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工作的政策。自从江苏等省为解决农村问题招聘大学生到农村担任基层干部以来, 各省陆续出台政策来安排大学大学生去基层工作。2008年6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从制度层面上固化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和途径, 这标志着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这既缓解了就业压力, 又带动基层素质的提高。

3.2 高校应该扮演的角色

首先, 面对当今大学扩招的大环境, 我们的高校不应该为了扩大招生规模而一味的降低入学门槛。其实对一些人来说, 也许早走上社会闯荡几年对他们更是一种好的选择。毕竟高等教育不是面向一般人的教育, 接受高等教育学生需要本身的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平。其次, 大学在扩招的前提下, 要适当的从学生就业的角度考虑一下, 专业的设置是否与社会的需求挂钩。对于那些就业率低的专业减少招生或停止招生, 这也是控制由扩招带来的就业难风险的有效途径。再次, 对于教育资金的利用上, 一方面要大力招聘专业技能人才, 并给与其优越的待遇, 借以带动高校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要加大科研项目的财力和人力投入力度, 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 来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 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 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垃圾工程”建设。暂时不需要的项目要缓建, 而对于一些可要可不要的项目可选择不建或停建。 (9) 我们的高校应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 开设专业, 合理配置师资, 制定大学学费。大学在让更多的学子享受高等教育的同时, 应把大学生就业风险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指南针。

4 结语

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它要遵循教育发展本身内在的规律性, 同时又要与社会的需求相协调。它是建立在教育外部的真实需要与教育系统内部的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上, 不是人力可以随便妄为的, 更不是盲目的。教育可以适度超前, 但必须是在一定的社会规律允许范围内。否则, 就会造成要么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要么社会难以承受, 就业难的风险加大。目前实际情况是:由于“大学扩招”的步伐太快, 导致我们的教育资源配置不足, 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如高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都难以满足教学需求。而风险社会的本质就在于这种社会的不确定性和由此导致的社会复杂性史无前例地增加。由此, 酿造和形成了大面积的社会风险。 (10) 如今大学扩招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风险, 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持续, 健康, 稳定的发展下, 减少因大学扩招带来的风险。我们必须使大学扩招与社会的承受能力及整个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

摘要:风险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 可谓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在我国高等教育光辉路程的背后, 许多潜在和现实的风险, 像大学生就业困难, 教学质量下降, 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钩等, 随着大学扩招的深入慢慢地凸显出来。扩招引起的风险已对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一项主要任务。

关键词:风险社会,大学扩招,扩招风险

参考文献

①[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60-66.

②钱雪飞.安东尼·吉登斯社会风险思想初探[J].社会科学家, 2004 (4) :12-15.

③胡金木.我国高等教育十年扩招之路的回望[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9) .

④粟多树.回顾与反思:我国大学扩招十周年[J].学术视野, 2009 (7) .

⑤鲍威.扩招后中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分析[J].教育研究, 2009 (2) .

⑥潘懋元.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反思和展望[J].探索与争鸣, 2009 (2) :4-6.

⑦李建忠.中央教科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⑧冯志宏.风险社会理论与和谐社会建[J].学术研究, 2007 (4) :90-91.

⑨夏玉珍, 吴娅丹.中国正进入风险社会时代[J].甘肃社会科学, 2007 (1) :20-24.

社会学视野 篇9

我国的社区新闻主要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 社区新闻的主要内容就是社区成员的生活百态, 当一个城市已经发展的比较稳定, 其各个社区或者说是各个行政区都会有社区新闻的出现, 报道的内容主要以各种生活消息为主, 涵盖了住房、社会保障、家庭纠纷等, 与社会新闻有一定的相似, 但是范围较小。换一种说法而言, 社区新闻是对社区这个范围之内的事件进行报道, 通过积着与社区百姓的交流互动, 将社区成员身上发生的事情报道出来 (1) 。

通过社区新闻, 将媒体与社区两者联系起来, 纸质媒体为了能够抢夺一定的市场份额将目标部分转移至社区新闻中, 将整个新闻的视野拓宽, 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整个社会背景之下。社区新闻一方面满足社区成员的基本文化需求, 同时又给纸质媒体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并且社区新闻作为报纸开辟出的另一市场, 为整个纸质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通过社区新闻这个平台, 纸质媒体不仅致力于改善社区成员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同时为促进整个社区、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 基于现代公民社会视野下的社区新闻

2.1 报道手段多样充分挖掘社区新闻

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 社区成员爆料, 常驻在社区的记者对其进行深入挖掘 (2) 。通过社区成员与记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整个新闻活动将更显生动。这也就强调了社区新闻必须是站在普通百姓的视角上去报道, 同时还要充分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 形成一种两者之间互动的模式。也只有社区成员愿意与记者爆料, 记者才能够有新闻线索, 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报告, 这样一来就能够增强报纸的贴近性。

由于社区的范围有大有小, 常驻在社区的记者必须在社区内活动, 与社区成员聊天才能够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通过具有人文关怀因素在内的沟通与交流, 常驻记者逐渐与社区成员建立起一个融洽的关系, 这样一来就能够获得比较稳定的新闻线索来源, 同时又维持了纸质媒体与社区成员的良好合作关系。相反的, 常驻记得也能够在社区中获得更多的锻炼, 特别是在新闻采集方面, 更有助于锻炼记者发掘有价值新闻的能力。常驻记者与其他记者不同, 他们需要常驻在社区当中, 哪里有新闻就要赶到哪里去, 然后迅速将资讯发往报社, 充分保证了新闻的实时性。

2.2 主动介入创造新闻线索

在现代的公民社会中, 其价值就是鼓励全体公民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 其作为现代社会生活当中的一部分, 没有局限性 (3) 。在现代公民的视野中, 逐渐形成的互动意识让纸质媒体主动的介入到社区的生活当中,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与社区生活相融合, 强化社区成员对纸质媒体的忠诚度。通过各种符合实际、给社区成员带来利益的活动有效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义诊、有奖竞答、放电影等, 并且通过这种方式纸质媒体进行全方位报道。将社区文化融入其中, 有效拉近了纸质媒体与社区成员的距离, 为社区成员、市民提供了更加具有参与性的社区新闻。

2.3 社区新闻已经逐渐形成特色

在当下的公民社会视野中, 社区新闻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这个特色让社区新闻明显区别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 其鲜明的特色更加贴近人们生活。从众多的社区新闻可以看出, 社区新闻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社区, 主要报道的都是社区成员的身边事。常驻记者在社区中通过与社区成员进行沟通, 能够从不同人的角度采集到更多的信息, 能够使得报道更加客观、全面。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加强社区成员与记者之间的感情, 同时还能够切实解决社区成员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拓展了媒体的功能 (4) 。

另外, 由于社区生活中都是各种家庭纠纷或者是日常琐事, 这虽然加大了记者的采写能力, 但也丰富了社区新闻的内容。观察目前的各种社区新闻报道可以发现社区新闻报道的都是生活化、有趣、贴近生活的事情, 反映出的是社区这个小社会的真实面貌。每次的报道都是一个小的部分, 但是总结性来看可以发现社区新闻是这个社区在某个时间的一种变化也是一种成长, 虽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但是十分真实。

在社区新闻的特色当中, 其中的服务价值是重点。体现出了纸质媒体和记者对社区成员的一种帮扶。在社区新闻发展的初期, 新闻中只是负责报道社区成员的事情, 然后通过事件的报道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让问题得到解决。但是后续问题是否被解决就不得而知, 并没有起到一定的帮扶作用。因此, 部分社区新闻增设了各种服务, 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 或者是对报道进行后续的跟踪, 利用媒体的作用监督有关部门进行解决。这种方式逐渐让社区新闻形成了另一种特色, 借助这种方式社区新闻不仅有效帮助社区成员缓解事情的尴尬局面, 甚至还起到了监督、解决问题的作用。社区成员充分感受到了记者对自身的关心与帮助, 逐渐提高了群众对纸质媒体的忠诚度与信誉度。另外需要提出的是, 社区新闻不仅在帮助社区成员方面有一定能力, 另外各种能够帮助到社区成员的信息也是报道的重点之一, 比如涉及到教育、经济、医疗、就业等各个方面, 充分展示出了社区新闻的特色。

2.4 社区新闻对媒体的作用

在现代公民社会视野中, 社区新闻不仅能够帮助社区成员解决问题, 对于媒体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 。另外从公民社会这个视野当中, 更加能够展示出社区新闻的贴近生活这个特性。通过纸质媒体将社区中的事件报道出来, 既满足了社区成员的好奇心理, 同时又以服务性、可靠性的形象始终站在社区成员的角度去关注社区, 既宣传了政府、党的中心思想, 又为社区成员提供了实用的信息, 这样一来就总体提高了社区新闻的价值, 媒体的价值。

3. 促进社区新闻有利发展的具体措施

3.1 常驻记者发挥带头作用

首先, 常驻在社区的记者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社区记者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定位, 其职责不仅是对新闻的报道, 同时还要具备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由于记者的职业特殊性, 其具备相对较高的思想觉悟与知识文化素养让其能够有意识的维护公民权利。因此, 记者需要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增强自我参与社会的意识。特别是社区记者, 一旦参与到社区生活当中就要身心投入, 真正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帮助社区成员解决问题, 赢得社区居民的信任。另外, 还需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与形象, 寻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3.2 合适的版面安排

由于合适恰当的版面安排已经成为了促进社区新闻发展的因素之一, 因此在进行排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社区的发展现状, 具有针对性地安排版面。由于在社区生活中各种信息较多, 能够安排的版面也就增加了。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纸质媒体的力量, 在进行排版时应该将各种帮办信息、民生信息放在重要位置, 提高纸质媒体的可用性。另外如果将社区版块作为报纸中的常规板块, 就需要长期坚持下去, 有利于社区新闻的发展。

注释

11 郑芸.西方公民社会形成原因探微——兼从中西方公民社会发展史比较谈起[J].学术论坛, 2012, 11 (10) :152

22 让·菲利浦·巴杰, 杨大群.中国公民社会的变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 19 (05) :196-197

33 任琦.美国社区新闻网站的崛起——兼谈美国经验对中国社区媒体发展的启迪[J].传媒, 2012, 11 (06) :122-123

44 韩萍, 杨晶.加强社区新闻报道让报纸离百姓更近——以《大连法制报》为例[J].传媒, 2011, 15 (07) :147-148

社会学视野 篇10

目前,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 除了为股东谋求利润的最大化之外, 还应该考虑到受企业行为影响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具体表现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 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 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捐助公益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因此, 对于企业来讲, 一方面要为股东创造利润, 为员工提供工资和福利, 构造各利益主体间的和谐氛围;另一方面, 要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社会积累财富, 树立诚信、守法的企业形象, 还要主动承担对自然环境、对社会各利益相关者的义务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十分迅猛, 已经成为创造市场活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 我们也必须看到, 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自身的形象和发展, 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发生的乳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已经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敲响了警种。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了。

2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存在的问题

企业是一个由政府、供应商、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构成的一个契约共同体。这些利益相关者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投资, 因此企业必须对他们负有一定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有目标、有计划地主动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和对社区的社会责任, 使得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 获得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赞誉, 实现了企业与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达到了建设和谐企业与和谐社会的目标。

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来说, 具体内容包括:对消费者要履行在产品或服务质量方面的承诺的责任, 保证提供优质产品和满意的服务;对债权人要按照债务合同的要求提供借贷安全的责任;对雇员要自觉遵守劳动法规, 承担员工安全、福利、教育等方面的的责任;对政府的依法纳税的责任和依法接受政府的干预和监督;对社会慈善事业、公益事业、环保事业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等。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越来越积极, 但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与民营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形势非常不相适应。民营企业出现问题最多的、并引发较多社会与公众指责的, 也集中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

首先, 我国民营企业在认识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许多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还停留在低水平之上, 不少企业的行为是“只赚钱, 别的都可以不顾”, 逃避社会责任的情况还很突出, 表现出对纳税、就业责任的淡化, 对社区、慈善事业的忽视, 对环境污染责任的摆脱, 企业小股东、雇员、社区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仍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 等等。在近年来的新闻报道中,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反面事例比比皆是, 凸显出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迫切性。

其次, 我国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的实践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从经济责任、员工权益责任、法律责任、公益责任和环境责任方面来分析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不卫生产品和假冒伪劣药品

部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在生产过程中不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 缺乏有效卫生质量控制, 消毒程序不能满足要求, 以低价的成本赚取高额利润, 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 以致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乃至政府管理信任, 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已经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响。

2.2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事件

在经济利益驱使下, 一些民营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使不合格原材料加工生产, 致使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和设计存在缺陷的产品流入市场。

2.3缺乏职工权益保障

民营企业在职工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概括起来主要有:违法使用未成年工, 雇用童工现象严重;侵犯人身权利, 扣押身份证和侮辱体罚工人等侵权现象比较普遍存在;工人工作条件差,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等等。

2.4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个别企业以节约成本为由, 较少考虑环境保护。有的企业还靠污染环境致富, 将利润建立在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有的民营企业在工厂选址、开办和关闭上没有充分意识到或者无视其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对资源使用不够节约, 在管理上也欠科学,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紧张。

3解决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对策

面对我国民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要从企业、社会和政府多方面入手, 形成一套由企业自律、社会监督、法律强制等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3.1加强企业自律, 促进民营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发展

3.3.1 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制企业, 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实践中, 民营企业家的个人素质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 必须努力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教育、加强企业伦理教育。民营企业家自身也必须加强学习, 摆脱传统小农思想的束缚, 树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符合的经营管理理念。民营企业家在转变自身经营理念, 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同时, 还要在企业内部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和职工的职业活动, 把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灌输和贯彻。企业全体成员都提高了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社会责任的自律精神就得到进一步强化。

3.3.2 树立社会责任的理念

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观”则认为企业自身的生存是第一位的, 利润最大化只是企业第二位的目标。良好的公众形象, 和谐的工作氛围也有利于企业的长远生存。和谐的工作氛围能够发挥出所有员工的潜力, 创造出更好的经营业绩和更加高效的团队。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并不矛盾, 而且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长期业绩是正相关的。

3.3.3 加强组织保障

我国民营企业在组织建设制度上明显不足, 中小企业基本没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管理社会事务以及负责战略化研究和实施工作。因此, 加强组织保障, 以加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3.2加强外部约束, 强化社会监督机制

3.2.1 加强外部制度规范

对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和行为的形成, 仅靠企业的主动性还是不够的。实践也表明中国的市场机制和公众监督正在发挥作用。而企业主动改进社会责任绩效作为一种战略措施可以回避、减轻或转移政府、投资者和公众媒体等外部直接压力。然而, 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环境及发展路径, 使得强制性的外部制度建设——法律的强制驱动力, 公众意识的规范性驱动力, 同行做法的示范性驱动力非常关键。因此, 在重视民营经济, 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同时,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道路上, 应该加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外部驱动力的建设。

3.2.2 加强政府监管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规章制度秩序、法律规范秩序建设还相当不完善, 因而对市场主体的监督与约束主要靠政府监管部门来完成。如, 通过政策与法律制定规则, 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方向引导、规则约束;政府监管部门有权对市场违规行为进行追究与处罚。在中国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政府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政府强有力地监管企业行为, 惩罚企业的不道德和非法的行为, 保护社会公众的权益。

摘要: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需要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面对民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要从企业、社会和政府多方面入手, 形成一套由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法律强制等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营企业,企业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孙晓敏.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价值工程.2007, (07) .

社会流动理论视野下农村养老分析 篇11

关键词:社会流动;农村;养老

中图分类号: F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2-90-2

1 社会流动理论概述

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于1927年在其《社会流动》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社会流动”这一概念,经过后人的不断发展,到如今已经形成十分成熟社会学理论。他指出“社会流动意味着个人或社会的事物及价值,即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或改变的一切事物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其他的社会位置的移动”。而我国社会学家钟玉英在其《社会学概论》一书中指出“社会流动是社会结构动态变迁的一种反映。它指的是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者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者职业的变动。”[1]一般来讲人口的社会流动是其空间位置和社会位置两者的结合。

社会流动可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是指从较低(高)的社会位置向较高(低)的社会位置移动。从较低的社会位置向较高的社会位置流动一般伴随着收入的增加、权力的增大和声望的提高。水平流动主要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阶层的横向流动,人在流动前和流动后在收入、权力和声望等方面的状况基本没有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水平流动虽然没有改变人的社会地位,但有利于改善个体的生活环境,以更好的发挥人的才智和能力。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不同的学者看法不同。索罗金认为导致社会流动的因素有人口特质、环境变化以及天生能力等方面。吴增基,吴鹏森指出以下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结构类型,封闭型社会结构流动性低,反之,开放型的社会结构流动性高;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他们规定着社会流动的界限和机会;文化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流动愿望和社会流动行为的内在因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则是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的调整,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为我国人口社会流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如今,我国人口的社会流动十分的频繁。

2 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分析

老年人口需求,既包括人口需求的共性,也包括老年人口需求的个性,这两类需求既有区别和侧重,也有交叉和共存。[2]这主要是基于老年人与其他人群的比较。同时,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生活的老年人在需求上又有着明显的不同。下面将从经济(物质)需求、服务需求、精神需求三个方面对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做相关论述。

经济(物质)需求:主要是指老年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医疗费用,为了满足其服务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其他费用,如参加庙会。老年人这些经济需求的满足随着年龄的增大,个人身体机能的逐渐下降,自我将无法完全实现。而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来讲,老年人经济(物质)需求的满足显得更加艰难。他们主要依靠土地来获得收入,情况好一些的早年会有一些积蓄或者子女会给一些生活补贴。

服务需求:主要是指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生病照料等方面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将不断下降,这些需求的满足只能依靠外来帮助才能实现。在农村地区,医疗、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差,或家庭本身比较贫困,给这些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在偏远山区,做饭、取暖基本依靠柴火,生活必需品的购买需要到距离家比较远的集市。

精神需求:在物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源于追求心态平衡、获得充实和尊严的心理渴求,具体体现为:精神慰藉的需求、保障自尊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文化生活的需求。[3]在农村生活的老年人,由于其本身居住的相对封闭性和分散性,加上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交际圈不断萎缩,使他们可接触的人越来越少,这些需求的满足渐渐的主要是依靠子女、配偶、亲属及邻里来实现。而随着亲友的疏远、配偶的离世、子女的外出等,满足其精神需求最主要的因素----人缺失了。

3 社会流动对农村养老的影响

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的方式向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这一流动引起的供养者与被供养者在空间上产生距离,使供养者难以满足被供养者的各种养老需求,尤其是在服务和精神上的需求。下面将具体分析农村人口社会流动给农村养老带来的影响。

3.1 空间流动导致农村养老的空间冲突

被供养者的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必须是建立在一起生活,或生活空间距离很小的基础之上。然而,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具有在时间上比较久,空间距离上比较远的特点。这就使父母养老需要的各种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很难或者根本就无法得到满足,且在农村地区没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社会力量很难进入,所以除了来自邻里的帮助得不到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援助。但如果供养者放弃外出,在家供养老人,而在农村经济收入很难支撑起供养子女和父母的双重责任。同时,老人由于身体状况比较差,易生病,医疗费用偏高,如遇重大疾病,很难拿出钱来为其治病。所以,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引起的供养者与被供养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可避免的导致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与物质需求的满足之间的双重矛盾。

3.2 空间流动引起养老者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即习惯让子女等家庭成员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在老了之后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4]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养老观念正在逐渐被打破。供养者的外出,使他们接触了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他们“养儿防老”、“反哺”等传统观念习俗开始淡化,思家念家的情怀变得淡薄,并且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同时,供养者由于接受了新的观念,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和被供养者之间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从而引起两者在观念上的冲突,情感交流不畅,子女很难顺从父母的意思,使“孝顺”中的“顺”难以实现。在生活方式上,年轻一代由于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消费方式等方面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父母产生冲突,导致两代人难以生活在一起。无论供养者选择呆在农村照顾老人还是离开农村都将给老年人的养老带来挑战。

3.3 空间流动引起家庭成员地位的变化

年轻一代外出务工,一方面实现了其在经济上的独立,另一方面改变了家庭经济贡献的结构。供养者对家庭的依赖性不断下降,使得他们对父母的尊从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的绝对权威受到挑战。供养者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增加,而被供养者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本身从事农业生产,对家庭的经济贡献不断下降,使家庭中的话语权和资源支配权由父母向子女转移,不可避免造成父母因家庭地位的下降而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

3.4 空间流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老年人的生活负担

外出务工对提高农村家庭收入有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但这并不绝对。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第一,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将自己的子女交给父母供养,老年人因需要供养孙辈而增加了生活负担;第二,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老人,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一般不愿意放弃对土地的耕种,同时,土地仍可以作为其收入的一部分。然而,在农忙的时候没有子女在身边帮助,很多重活累活都还得自己来扛,无形中其负担加重了。第三,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大多学历比较多低,多为产业工人,收入不是太高,对有限的收入的分配时,优先满足其子女的生活和教育,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显得很有限。

参 考 文 献

[1] 钟玉英主编.社会学概论[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09:116.

[2] 刘金华著.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06:58.

[3] 肖雪著.促进老年人阅读的公共图书馆创新研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06:65.

社会学视野 篇12

关键词:社会环境,翻译实践,文学改写,宏观视角

作为比较文学学者和翻译理论家,Lefevere提出的一系列翻译概念大大拓展了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他与Bassnett一起,对文学作品翻译研究提出了“文化改写”这一概念,更新了传统的翻译理论库,鼓励翻译研究者们将翻译重点从微观分析的视角转移到基于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宏观视角。

一、Lefevere的翻译理论

Lefevere并不认为翻译只凭纸上谈兵即可成功,恰恰相反,他认为翻译与文化、意识形态、诗学观息息相关。事实上,每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具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与文化根源。例如:中国古代强调男权主义,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制约下,当局便制定了《女戒》这样的规则条款,要求所有女性一律遵守,时刻警醒自己的地位,对男性应当顺从和谦卑。同样地,只要文学作品存在翻译的必要,便会受到诗学观、文学、意识形态等方面限制和影响。从宏观视角出发,处在社会大变革或是人的意识形态发生大的扭转时,翻译后的目标语作品可能会与原文存在较大的误差。

Lefevere认为翻译实践是在社会文化的范畴内进行,并且绝不是简单的语言间的转换,而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只有适用特定的意识形态、诗学观并在赞助人的影响下,才能被目标语读者接受。Lefevere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主流;“诗学观”包括流派、人物特征和象征标志等。“赞助人”则指的是能够促进或者妨碍写作、改写、和阅读文学作品的个人或者机构。另外,作为操纵党派的Levefere还提出了“折射理论”这一概念。折射文本即为适应不同的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折射文本形式各异,包括评论、历史编纂、教材、文集、戏剧改编以及翻译,其中最具表现力的形式便是翻译。然后,他在“折射”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扩展并提出了“改写”概念。此次扩展的目的在于提高文学作品在目标语文化背景的受关注度并且依然保持经典,同时推动文学朝某一方向发展。

二、翻译实践的应用及批评

通常情况下,在提出翻译理论之后,译者有义务将其应用到翻译实践当中。接下来,本文将会通过分析几个具体的例句来探讨如何将Lefevere的翻译理论应用到翻译实践与评估当中。

例1:原文:Hey,gorgeous,marry me!

译文:同志,我们去向组织申请结婚吧!美女,嫁给我吧!

两个译本用语明显不同。第一种翻译版本基于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结婚须向所在组织或社区申请,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因而原本浪漫的求婚变成“申请”;第二个译本则显得与时俱进。如今随处可见女孩被人称为“美女”,这种表达方式也显得更随意自在。由此可见,特定的意识形态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思考方式,且意识形态本身也受到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文化的制约。

例2:在名著《西游记》中,吴承恩描述唐僧的二弟子为“呆子”,但是很多英译本将其译作“Pig”而非“Idiot”,究其原因发现在英语文化的神话故事中,“猪”即代表着愚蠢、懒惰以及思维简单的人。这就体现了诗学观里的人物象征。另外,该理论既可作为媒介用于不同的语言之间,也可作为媒介应用于一种语言间。

例3:饺子皮破了。饺子皮蹭了。

饺子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物,饺子皮在高温煮沸的过程中也非常容易破碎。南方人吃到一个皮破了的饺子时,通常说“饺子皮破了”;然而,北方人认为“破了”意味着不祥之兆,更倾向于说“饺子皮蹭了”。这也是属于“改写”的一种。从上述例证可看出,对同一个英语原句可有很多个不同的中文译本。然而,与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相区别,Lefevere的“改写”理论没有用绝对的方式去判断译本是对或是错。

三、Lefevere翻译理论的局限性

尽管Lefevere提出的翻译理论为文学作品的翻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发展方向,但该理论在其些方面也存在不足。

1 . 由于过分强调宏观背景对翻译的影响,该理论忽视“忠实”于原文的重要性以及原文对社会的价值。提高文化影响地位的同时也疏忽了译文与原文的对等。然而,翻译的过程就像烹饪美食的过程,原语是原材料,而译语则是厨师巧手下制作的成品,假如不重视原料,厨师如何制作美味可口的食物呢。正因如此,翻译理论研究目标语的同时也应当研究原文。

2.Lefevere的翻译理论忽略了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他着重强调外部因素,使意识形态在翻译过程中占绝对的地位,而充当原文与译文间桥梁作用的译者却无法正常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那些外部因素相比,在翻译当中,翻译者才应该是最具话语权的主体。

3.Lefevere的翻译理论不能概括所有的变体。除了他所提到的三个关键因素之外,实际上也存在其他对改写理论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例如:英文原文:I go to school by bus.

译本:我坐车去上学。汉语口语中通常使用一个动词去修饰另一个动作。译者将其译为“我坐车去上学”,而非“我去上学靠/通过坐车”。由此看来,除了Lefevere提出的三种关键因素之外,这种语言结构本身因素也相当重要。

四、结束语

上一篇:流式细胞分选仪下一篇:管材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