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管理(精选12篇)
保健管理 篇1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每个家庭的希望, 想要创建文明幸福的家庭, 科学育儿帮助您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为此, 在妇幼保健机构中开展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即以0~3岁婴幼儿为主要对象的营养保健、早期干预及健康教育等项目的有机结合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婴儿,系统管理,儿童保健,优生优育,早期干预,母乳喂养,生长监测,意外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每个家庭的希望, 想要创建文明幸福的家庭, 科学育儿帮助您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为此, 在妇幼保健机构中开展儿童系统管理工作, 即以0~3岁婴幼儿为主要对象的营养保健、早期干预及健康教育等项目的有机结合。
儿童保健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以“优育”为中心, “优生优育”并重的系统保健工作, 努力降低围产儿、新生儿、婴儿、学龄前儿童的发病率、病死率。具体任务是做好各年龄段的系统保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4、2、1”体检, 即1岁以内城市接受4次体格检查 (身高和体质量等) (这4次的时间一般是3个月, 6个月, 8个月和1岁。) 农村接受3次体格检查;1~2岁儿童每半年检查1次, 一年共接受2次体格检查;3~6岁每一年检查一次。下面重点说说婴儿时期的保健重点。
婴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1周岁时婴儿的体质量是出生时的3倍, 身长是出生时的1.5倍, 头围一年内增加10~12cm, 因此也是卫生保健的重点时期。我们系统保健的重点如下:
1 合理的喂养
我们大力宣传和提倡母乳喂养, 有三大好处。对儿童的好处: (1) 是婴儿必需的、理想的食品, 营养丰富, 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2) 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 增加婴儿的免疫力; (3) 对婴儿的牙齿发育有保护作用; (4) 有利于婴儿心里发育, 增加母子感情; (5) 减少婴儿坏死性结肠炎的发生率和猝死率。对母亲的好处: (1) 促进母体的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 促进子宫复旧; (2) 有利于产后康复、延长生育间隔; (3) 减少乳腺癌、卵巢癌发生的危险。对家庭和社会的好处:经济、节时、省力、减少开支。再有就是4~6个月的婴儿应及时的添加辅食, 均衡的饮食, 科学的提供适于孩子不同月龄食物。
2 早期教育
孩子从出生到1岁, 我们家长有看得见的变化。在这其间还要重视孩子早期的认知的发育, 比如说视觉的促进, 听力的训练, 另外还有语言发育的这方面的交流, 都是我们对婴儿早期教育的1个内容。
3 体格发育的一个锻炼
婴儿时期是人生发育最旺盛时期, 神经和身体各器官发育非常快, 在这个时期体格锻炼促进生长发育。这时候我们特别提倡小宝宝的一个运动发育, 能使儿童身体的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放松;能使中枢神经有节奏地兴奋和抑制;能改善中枢神经的灵活性和均衡性;会使儿童变得健康活泼, 有利于智力发展。家长应给予一个辅助, 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 由简单到复杂, 逐步拉长锻炼时间。锻炼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反应, 避免发生意外和过度劳累。
另外就是生长发育监测, 我们也称为人的一生的第一个生长发育的高峰。生长发育监测是指对同一个儿童在一定时间内特定的年龄段反复测量身高和体质量。一次性测量的身高、体质量值反映的是测量当时的年龄所达到的生长水平。但是在临床上医师还需要了解一定时间内儿童生长的速度, 是判断所有生长障碍最直接、最简便的有效方法。通过不同时期内连续测量身高, 就可以计算出身高的生长速度, 由此加速或迟缓的生长情况就显而易见, 影响生长的因素就能暴露出来。
4 疾病预防
儿童在五六个月以后, 妈妈所给予的一些抗体, 基本就没有了, 因此宝宝除了按计划接种疫苗, 还要用自己稚嫩的身体与大自然碰撞, 我们应加强对疾病的筛查和预防。尤其是对体弱儿的筛查及管理。体弱儿顾名思义就是体质弱的儿童, 包括:早产、低体质量儿;佝偻病的活动期;中度以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二度以上营养不良儿。筛查出体弱儿后, 要进行专案管理 (登到体弱儿管理登记簿上, 并在儿童保健手册右上角做个空心的三角形标记, 待体弱儿童好转后, 把空心的三角号涂实, 归为正常儿童管理) 。
婴儿期也是疫苗接种比较频繁的阶段, 孩子在这个阶段能得到有效的干预, 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所以应及时为孩子接种各种疫苗。接种疫苗的种类及接种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项, 都会在儿童所辖的地段得到医师的指导和建议, 从而减少孩子疫苗接种后副反应的发生。
5 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婴儿期是儿童发生意外的高危时期, 由于孩子在这个时期, 不能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对危险的事情和事物没有防范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家长朋友细心照顾、呵护孩子, 以防孩子有烫伤、窒息、煤气中毒、车祸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为了祖国的未来, 为了孩子的身心能够健康的发展, 作为一名预防保健的医师, 应积极行动起来, 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保健管理 篇2
(试行稿)
一、目的
为指导和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妇女心理保健专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2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指南。
二、业务介绍
为青春期、孕期、产后以及更老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的女性,提供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为有心理问题或障碍者提供心理干预及转诊等服务;开展个体和群体健康教育,普及心理保健知识,预防心理疾病。
三、工作内容
1.掌握辖区妇女心理问题及疾病发生状况和影响冈素,了解辖区妇女心理保健服务提供现状,制定工作方案并实施。
2.开展心理评估,筛查心理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对常见女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提供评估、心理咨询和干预:对严重心理问题者提供转诊及随访;有条件的机构提供多种形式的心理治疗。
3.开展团体心理干预。为筛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妇女及其亲属提供团体心理辅导。
4.结合孕妇学校、健康大讲堂等形式定期开展女性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辖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妇女心理健康知识。
5.与辖区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科建立业务联系。
6.开展培训,推广心理评估、心理问题筛查、团体心理辅导等适宜技术和新技术,对辖区妇女心理保健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7.收集、分析、上报和反馈辖区妇女心理疾患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8.开展妇女心理保健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四、服务要求
(一)人员配备与资质
妇女心理保健专科至少配备2名执业医师,1名执业护士。
执业医师应具备妇女保健、精神卫生和医学心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护士应接受心理专科岗前培训,掌握常用心理测量、心理放松训练、心理康复训练等基本技能。专科所有人员均应定期接受妇女心理保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专科负责人应当由具有从事妇女心理或妇女保健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
有能力的机构可设立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应当有丰富的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工作经验,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从事妇女心理保健工作8年以上。
(二)房屋设施
妇女心理保健专科应设置心理评估室、心理咨询诊室,有条件的可设置团体心理辅导室、心理治疗室等。
心理咨询室及心理治疗室建设布局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及专业要求,注重隔音效果及隐私保护。
(三)设备
妇女心理专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专科功能相适应。基本设备是指妇女心理保健专科必备设备。
基本设备:包括心理测评工具。
有条件的机构可配备声像设备、沙盘设备、心理宣泄相关设备、心理辅助治疗设备等。(四)专科管理
妇女心理保健专科应当遵守医疗一般规章制度和全院共同规章制度,保证医疗质量及安全。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本专科规范和制度,包括本专科基本岗位职责、主要诊疗常规和管理制度。
基本岗位职责:包括心理咨询和指导、心理测量、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岗位职责。
主要诊疗常规:包括心理咨询和指导常规、心理测量常规、心理评估常规及心理干预常规等。
主要管理制度:包括妇女心理保健专科工作制度、心理咨询保密制度、心理咨询师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师督导制度、健康教育制度,院内及辖区转诊、会诊及随访制度,培训工作制度、专科档案管理制度及信息资料管理制度等。
(一)门诊服务流程
对就诊者进行接诊登记、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膳食营养分析与评估、相关指标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评估。对综合评估正常者进行健康指导;综合评估异常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治疗及运动指导,定期复诊和转诊,并进行相关指标的定期监测与管理。
妇女营养专科门诊服务流程见图1。
(二)服务记录表单
包括营养门诊登记表、膳食调查及营养评估表、营养干预个案表、辅助检查申请及报告单、会诊及转诊登记表、随访登记表。各种记录应及时、完整、准确、规范,资料定期归档整理等,实施电子化管理。
六、主要技术规范和指南 1.《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卫妇社发[2011]56号)颁布单位:原卫生部 颁布时间:2011-6-23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年)》 颁布单位:原卫生部中国营养学会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妊娠期糖尿病诊断(2011年)(W31.$3201 1)实施时间:2011-12-1
妇幼保健机构更老年期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试行稿)
一、目的
为指导和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更老年期保健专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依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和《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等法律和规章,制定本指南。
二、业务介绍
为更老年期妇女提供个体化的保健服务和健康管理,包括心理、营养、运动和性保健咨询指导及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和自我健康监测的指导;更老年期疾病预防及早诊早治服务;开展辖区更老年期保健的健康教育。
三、工作内容
1.掌握辖区内更老年期妇女健康状况、疾病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了解辖区更老年保健服务提供现状,制定工作方案并实施。
2.开展更老年期妇女心理、营养、运动和性保健等常见问题的咨询指导与健康教育,指导其进行自我保健和自我健康监测。
3.提供更老年期妇女健康评估,包括体格检查、专科检查(包括乳腺和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内分泌检查),进行心理、营养、运动功能等评估。开展更年期综合症筛查,并提供指导、干预及转诊。
4.定期进行更老年期妇女常见肿瘤及慢性疾病筛查,提供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及转诊服务。
5.与辖区内相关部门协作开展辖区更老年期保健健康教育,提高更老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
6.开展培训,推广更老年期疾病防治适宜技术和新技术,对辖区更老年期保健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7.收集、分析、上报和反馈辖区妇女更老年期疾病防治的相关数据和信息。8.开展更老年保健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四、服务要求
(一)人员配备与资质
更老年期保健专科应至少配备3名执业医师,2名执业护士。执业医师应具备妇产科与妇女保健专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专科所有人员均应定期接受妇科内分泌、营养、心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专科负责人应当由具有从事妇产科或妇女保健专业8年以上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
设立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应有丰富的医疗、保健、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从事妇产科或妇女保健专业10年以上。
(二)房屋设施
更老年期保健专科门诊应当设置独立的诊室、检查室、心理测查室、功能检查室和示教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并有良好的私密性以保护患者隐私。
(三)设备
更老年期保健专科设备配置应当与专科功能相适应。基本设备是指更老年期保健专科必备设备;相关设备是指与更老年期保健专科服务相关,本机构拥有并能够为更老年期保健专科服务的设备。
基本设备:包括体重秤、血压计、妇科检查床及相关检查设备、骨密度检查相关设备、盆底功能康复设备、人体成分分析仪,营养、心理评估和健康管理软件等。主要管理制度:包括更老年期保健专科工作制度、健康教育制度、健康管理制度、更老年期疾病筛查制度,院内及辖区会诊、转诊及随访制度,基层指导工作制度、培训工作制度及信息资料管理制度等。
五、服务流程(一)门诊服务流程
对就诊者进行接诊登记、询问病史,进行营养、心理、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安排进一步医学检查,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妇科、乳腺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根据诊断结果,正常者定期进行健康管理;异常者安排本专科治疗、院内转诊或院外转诊及随访,定期复诊评估,同时纳入健康管理。
(二)服务过程记录表单
包括门诊登记表、疾病个案表、知情同意书、辅助检查申请和报告单、会诊及转诊登记表、随访登记表。各种记录应及时、完整、准确、规范,资料定期归档整理等,实施电子化管理。
六、主要技术规范和指南
1.《宫颈癌检查技术操作手册》
颁布单位:原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颁布时间:2009—8
2.《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卫妇社发[2009]61号)
颁布单位:原卫生部
颁布时间:2009—6—24(没有找到更新版)
3.《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技术方案(试行)》(卫办妇社发[2009]135号)
颁布单位:原卫生部
颁布时间:2009.8.24
4.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卫办疾控函[2009]612号)
颁布单位:原卫生部
颁布时间:2009.7。3
5.《绝经相关激素补充治疗的规范诊疗流程》
发布机构: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等
6.《妇女常见病筛查技术指南》
出版机构: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 5 6
7.《绝经相关激素补充治疗的规范诊疗流程》
发布机构: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
妇幼保健机构青少年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试行稿)
一、目的
为指导和加强妇幼保健机构青少年保健专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学校卫生管理条例》、《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和《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定本指南。
二、业务介绍
为10—24岁青少年提供生理、心理、性与生殖健康咨询指导和健康教育;提供保密和便捷的医学检查、治疗处理及转诊等综合服务和健康管理;与多部门合作开展面向学校、社区、在职场所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对辖区青少年保健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三、工作内容
1.掌握辖区青少年常见生理、心理问题与常见疾病的发牛状况和影响因素;了解辖区青少年保健服务提供现状,制定工作方案并实施。
2.提供生理、心理、性与生殖健康咨询与指导,包括:一般生长发育和营养、性发育及相关心理发育和心理卫生、常见生殖健康疾病的防治和预防非意愿性妊娠的咨询指导等。
3.提供青少年常见问题和疾病(如:生长发育异常、营养性疾病、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疾病、常见心理问题等)的筛查,对检查出异常情况的青少年提供咨询、指导、诊治、转诊及健康管理服务。
4.提供青少年体质发育评估与指导,对青少年体质发育常见问题提供咨询、指导、诊治及转诊服务。
5.开展青少年友女了服务。注意保护青少年个人隐私、提供便捷的服务时间、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服务环境及优惠的服务政策。
6.与教育、共青团组织、社区及企业等部门合作,开展多种形式青少年保健健康教育,向青少年宣传卫生常识、性生理及心理卫生、常见疾病防治等知识。
7.开展培训,推广青少年常见生理、心理问题与疾病防治的适宜技术和新技术,指导辖区开展青少年保健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8.收集、整理、分析、上报和反馈辖区青少年保健的相关数据和信息。9.开展青少年保健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四、服务要求
(一)人员配备与资质
青少年保健专科至少配备2名执业医师(男女医师各1名)、1名执业护士。
执业医师应具备儿科、儿童保健、妇产科、妇女保健和内外科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和成熟度提供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专科所有人员均应定期接受青少年心理、青少年营养与性发育、青少年人际交往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应具有以青少年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尊重青少年的文化背景、习俗和意愿;性格外向开朗,善于和青少年交流沟通并热爱本职工作。
专科负责人应由在妇幼保健相关领域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
设立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应有丰富的医疗、保健、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备多学科医学背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从事相关领域工作10年以上。
(二)房屋设施
青少年保健专科应设青少年保健门诊,开设24小时咨询热线电话。专科设诊室、咨询室、检查室、宣教室,应有一个温馨的前台接待处和独立候诊区,候诊区开设免费上网服务,咨询室和宣教室独立设置,装饰和布局应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总面积应不少于80平方米。有条件的可开设门诊手术室、单独的检验室。
在咨询、检查和治疗区域应注意保护青少年的个人隐私,房间内应自。隔离屏障,有条件的机构为男女青少年提供分开服务的场所。
(三)设备
青少年保健专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专科功能相适应。基本设备是指青少年保健专科必备设备;相关设备是指与青少年保健服务相关,本机构拥有并能够为青少年保健专科服务的设备。
基本设备:包括咨询桌椅、血压计、体温计、身高体重计、皮褶厚度计、女性生殖器模型、男性生殖器模型、妇科检查床、妇科检查设备,有播放宣传资料的电器设备如:影碟机、录像机、电视机及电脑、展板等,有放置各种宣传材料的架子或书架及宣教材料。
相关设备:包括骨密度检测仪、体成分分析仪、营养分析软件、心理评估软件、沙盘设备、肺功能检测仪,相关检验设备等。
(四)专科管理
青少年保健专科应当遵守医疗一般规章制度和全院共同规章制度,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本专科相关规范和制度,包括本专科基本岗位职责、主要诊疗常规和管理制度。
基本岗位职责:包括男性检查、女性检查、健康评估、心理咨询、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等岗位职责。
主要诊疗常规:包括男性检查常规、女性检查常规、健康评估常规、营养及心理相关疾病的筛查和评估常规、常见问题和疾病的诊疗常规、常见问题咨询指导常规等。
主要管理制度:包括青少年保健工作制度、志愿者工作制度、健康教育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保密制度,院内及辖区转诊、会诊及随访制度,培训工作制度、基层指导工作制度及信息资料管理制度等。
五、服务流程
(一)门诊服务流程
青少年就诊登记,询问病史,医生提供医学咨询和健康教育:情况异常者根据需要进行医学检查、诊断和本专科内治疗,本专科无法治疗者,转本院相关科室治疗,并按规定时间回本专科进行复诊和重新评估。对本院无法确诊及治疗的疾病,根据病情建议转到专科医院或上一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诊治。刘就诊的青少年应进行随访,纳入健康管理。
青少年保健专科门诊服务流程见图1。
(二)服务记表录单
包括青少年保健24小时咨询电话登记本、门诊登记表、门诊个案表、知情同意书、辅助检查申请及报告单、会诊及转诊记录单、随访记录单。各种记录应及时、完整、准确、规范,资料定期归档整理等,实施电子化管理。
六、主要技术规范和指南 1.《学校卫生管理条例》(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7号)颁布单位:国家教育委员会 颁布时间:1998.3—6 2.《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卫妇社发[2009]235号)颁布单位:原卫生部
颁布时间:2009—12—17 3.《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2008)》
发布机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4.《儿童单纯性肥胖症防治常规(2000年)》 发布机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5.《青少年工作指南:基层卫生工作者参考手册》
妇幼保健机构妇女心理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试行稿)
一、目的
为指导和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妇女心理保健专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2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
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指南。
二、业务介绍 为青春期、孕期、产后以及更老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的女性,提供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为有心理问题或障碍者提供心理干预及转诊等服务;开展个体和群体健康教育,普及心理保健知识,预防心理疾病。
三、工作内容
1.掌握辖区妇女心理问题及疾病发生状况和影响冈素,了解辖区妇女心理保健服务提供现状,制定工作方案并实施。
2.开展心理评估,筛查心理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对常见女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提供评估、心理咨询和干预:对严重心理问题者提供转诊及随访;有条件的机构提供多种形式的心理治疗。
3.开展团体心理干预。为筛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妇女及其亲属提供团体心理辅导。4.结合孕妇学校、健康大讲堂等形式定期开展女性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辖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妇女心理健康知识。
5.与辖区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科建立业务联系。
6.开展培训,推广心理评估、心理问题筛查、团体心理辅导等适宜技术和新技术,对辖区妇女心理保健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7.收集、分析、上报和反馈辖区妇女心理疾患的相关数据和信息。8.开展妇女心理保健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四、服务要求
(一)人员配备与资质
妇女心理保健专科至少配备2名执业医师,1名执业护士。
执业医师应具备妇女保健、精神卫生和医学心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护士应接受心理专科岗前培训,掌握常用心理测量、心理放松训练、心理康复训练等基本技能。专科所有人员均应定期接受妇女心理保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专科负责人应当由具有从事妇女心理或妇女保健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
有能力的机构可设立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应当有丰富的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工作经验,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从事妇女心理保健工作8年以上。
(二)房屋设施
妇女心理保健专科应设置心理评估室、心理咨询诊室,有条件的可设置团体心理辅导室、心理治疗室等。
心理咨询室及心理治疗室建设布局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及专业要求,注重隔音效果及隐私保护。
(三)设备
妇女心理专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专科功能相适应。基本设备是指妇女心理保健专科必备设备。基本设备:包括心理测评工具。
有条件的机构可配备声像设备、沙盘设备、心理宣泄相关设备、心理辅助治疗设备等。
(四)专科管理
妇女心理保健专科应当遵守医疗一般规章制度和全院共同规章制度,保证医疗质量及安全。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本专科规范和制度,包括本专科基本岗位职责、主要诊疗常规和管理制度。
基本岗位职责:包括心理咨询和指导、心理测量、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岗位职责。
主要诊疗常规:包括心理咨询和指导常规、心理测量常规、心理评估常规及心理干预常规等。
主要管理制度:包括妇女心理保健专科工作制度、心理咨询保密制度、心理咨询师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师督导制度、健康教育制度,院内及辖区转诊、会诊及随访制度,培训工作制度、专科档案管理制度及信息资料管理制度等。
五、服务流程(一)门诊服务流程
对前来咨询或就诊的妇女,进行接诊登记、询问病史和症状测评,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心理测量。测评结果正常的妇女进行心理卫生的健康指导,采取各种方式调整心理状态。测评结果异常或有需求的妇女由持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医生进行专业咨询指导,根据需求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定期随访,心理干预效果不佳者知情同意后转诊至精神卫生专科进一步治疗。心理评估及心理测量可疑患有精神疾患、神经症的患者,填写转诊单,患者知情同意后转诊至精神卫生专科进一步治疗。
心理保健专科门诊服务流程见图1。图1妇女心理保健专科门诊服务流程图(二)服务记录表单
包括心理专科门诊预约登记表、心理咨询登记表、心理评估登记表、心理干预登记表;心理评估表(SCL-90、焦虑症、抑郁量表、疑病量表、精神病态量表、神经衰弱量表等)、心理干预知情同意书、会诊及转诊登记表、随访登记表等。各种记录应及时、完整、准确、规范,资料定期归档整理等,实施电子化管理。
六、主要技术规范和指南 1.《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卫妇社发[2011]56号)颁布单位:原卫生部 颁布时间:2011—6—23 2.《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发布机构:
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牵头编写书籍
3.《临床诊疗指南一精神病学分册》 作者:中华医学会
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新模式初探 篇3
关键词 社区 孕产妇 保健 管理
孕产妇保健管理现状
深圳南山区拥有130万以上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流动人口占大多数,“十五”期间每年出生数以15%~13%比例上升,共有产妇39184人次,孕产妇死亡率为33.21/10万。围产儿死亡率为9.2‰,死亡孕产妇均为流动人口、多胎,死亡围产儿60%为流动人口,通过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评审分析,95%以上的死亡是可以通过孕产妇系统保健、住院分娩创造条件可以避免的死亡。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是衡量国民健康水平和社会、經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1],孕产妇保健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胎儿的健康和母亲的安全。
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新模式
目前全区已有93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站)基本上做到了一个社区居委会,一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行院办院管,每个社区配备妇幼医生,医院和社康中心之间建立了双向转诊的机制,妇幼保健网络和服务功能较完善。
首先,应该抓好流动人口的管理。①组织网络,落实措施,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所为。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作为公共卫生的一部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部门的共同合作[2]。财政和卫生行政部门下拨公共卫生服务所需工作经费,同时成立外来人口管理领导小组[3],促进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的提高。②建立最低生育医疗保障制度。③加强健康促进活动,提高流动人口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发挥街道及社区妇女干部和保健医师的作用,在流动人口密集地集中开展健康教育、咨询等活动,宣传住院分娩,同时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妇女的孕情,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给予建档,动员、督促进行孕产期保健[2]。④建立孕产妇系统保健网络。承担对区域内的外来贫困孕产妇基本保健服务。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应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项目中[2]。
其次,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创新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新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制定孕产期保健管理方案。②做好各方面沟通工作。③制定政策引导孕妇合理分流,做好双向转诊由社区组织完成一些必要的化验或辅助检查到医院完成,医院妇产科负责社区转来的高危孕妇产检和孕妇住院分娩工作[1]。 ④强化培训。⑤加强孕前保健工作,在为新婚对象提供婚前保健服务同时建档并将信息与相关社区联络开展跟踪服务。⑥规范社区卫生网络化服务。⑦开展孕产妇营养专科和心理保健门诊。研讨制定心理卫生、体育锻炼等健教方案,在全区各医院和社康中心推广。⑧继续做好全区“降消”项目工作,严厉打击非法接生。⑨拓展社区产后保健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颖.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改善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中国妇幼保健,2005,21:2023-2024
2 朱丽萍.应用卫生政策分析方法思考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对策。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3:371
强化母猪保健修补猪场管理漏洞 篇4
母猪生产能力不正常是因为当前母猪不正常的发情、不正常的排卵、卵子不正常的受精、合子不正常的着床、胎儿不正常的发育等繁殖障碍的现象共同造成的。在生产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具有上述繁殖障碍的母猪普遍具有“三脏”现象:即眼周脏、耳廓脏、脊背脏, 而这些表面现象也为我们探究造成母猪生产能力下降的原因提供了启示。综合国内同行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当前生猪养殖业的具体情况, 我们认为造成种猪生产能力下降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品种
品种的改良提高了猪的生长速度但抗病基因丢失和繁殖性能下降是同时存在的。本土的猪种繁殖率高、肉质好但生长缓慢, 表面看不适合商品集约化饲养, 外来洋猪瘦肉率高、体型好、生长速度快但抗病能力和生产能力相对较弱。近年来, 我国养猪业所谓的品种改良方向是当前种猪生产力低下的基础原因。
2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病原微生物如猪瘟、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细小病毒、乙脑病毒、弓形体等都能直接破坏母猪的生殖系统, 造成母猪的繁殖障碍;部分病原体会侵害卵巢、输卵管、子宫, 造成生殖系统炎症或内环境差而使母猪不发情、不排卵、子宫壁不增生、合子不能正常着床等繁殖问题;病原体会造成仔猪出生后就带毒, 从而影响仔猪健康。
3毒素
毒素来源广泛, 包括霉菌毒素、化药产生的毒素、频繁消毒、免疫等产生的毒素及机体正常代谢产生的毒素、多余的脂肪和老旧坏死的细胞等。毒素不仅使肝细胞变性坏死, 而且能溶解淋巴细胞, 造成免疫抑制。如玉米赤霉烯酮不仅破坏肝脏细胞, 还直接危害生殖系统, 造成母猪假发情、卵巢囊肿、流产、死胎、产仔少等生殖系统疾病。各种毒素侵害肝脏造成肝脏合成能力下降, 造成激素分泌抑制或子宫内环境差而造成生殖能力下降;毒素会造成免疫抑制, 从而会造成母体带毒、亚健康和母猪抗体质量差使初生仔猪抗病能力差、断奶成活率低下。
4营养
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是保证母猪各种脏器功能健康的必需元素, 缺乏或不平衡会导致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肝脏的功能下降也会导致营养成分的代谢能力下降。
5应激
在养殖管理过程中, 猪不适应的、不喜欢的一切行为对它来讲都是应激。种猪在应激状态下各系统的一切生理活动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种猪的生产能力就会相应的下降。
造成母猪生产力下降的原因繁杂, 但大体可归于上述五点。为恢复母猪的正常生产能力, 各养殖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比如:健全免疫程序, 做好防疫;定期消毒, 降低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提高种猪料的营养水平并合理饲喂;提高自身的养殖管理水平, 尽可能减少应激的影响等等。这些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并没有使母猪的生产数据有根本性的提升。究其原因是人们只单一注重了外部因素对母猪生产力的影响, 对于母猪的内部因素, 即对母猪生殖系统各器官、肝脏、免疫系统各器官等功能的丧失或弱化缺乏了解和重视。因此, 若要从根本上提升母猪的利用率, 既要注重营养、免疫、消毒、管理等环节的改进, 更要注重种猪各器官的保健, 恢复母猪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 进而恢复母猪正常的生产能力。
我们明晰了造成母猪生产力下降的五大因素, 通过对“蜂胶”的不断认知我们也了解到它具有抗病毒、抗应激、排除毒素和组织修复等的特殊功能。蜂胶不仅能有效的避免各种因素造成的母猪生产力下降, 还能对处于亚健康状态母猪的各个器官进行修复, 因此, 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蜂胶在母猪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保健”的概念在生猪养殖业并不陌生, 但什么是保健?该如何进行保健?保健后的结果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养猪人。笔者认为, 母猪的保健应该以恢复母猪各器官、各系统的正常功能为手段, 以去除各种繁殖障碍的现象、恢复母猪的正常生产能力为目标。母猪的保健是为了恢复母猪正常的生产能力, 是为了通过把猪养好来保证养猪人正常的经济效益。当前养猪业母猪生产力低下、不正常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而这一问题已经是困扰着养猪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直接影响着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针对于母猪的保健就顺理成章成为了当前养猪业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而在保健方面的投入就成为了必要的投资。各猪场母猪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共性, 但问题的轻重、产生的原因等各不相同, 所以, 母猪的保健切忌盲目, 要讲究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和灵活性。
母猪保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综合方案。可概括为“排”、“修”、“补”、“清”、“调”五个字。
排:排除母猪体内毒素, 减少病原体的数量, 提高母猪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 逐步消除亚健康, 使母猪一身轻松, 提高其生产性能。通过蜂胶、水飞蓟素排除机体内毒素, 恢复肝脏合成抗体性蛋白的功能, 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
修:修复受损的器官, 恢复各器官的正常功能;修复和激活受损的细胞, 恢复细胞的活性, 解除亚健康状态。修复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提升机体免疫力;修复生殖器官, 恢复生殖机能。通过蜂胶的修复功能, 修复母猪的免疫系统、肝脏及生殖系统, 确保各器官组织的完整性和功能的恢复。
补:补充机体营养, 补气益血。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确保母猪正常繁殖所需。母猪一生承担着重要的繁殖任务, 容易气血亏损、阴阳失调, 所以对母猪要补气养血、滋阴补肾, 以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 防止自身免疫力下降而造成的各种疾病感染。
清:清除自由基、延缓各器官衰老, 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延长母猪利用年限, 增强其抗病力, 解除免疫抑制, 恢复其健康水平。
调:通过排除毒素、修复器官、补充营养、清除自由基等综合方法, 保证和恢复母猪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和肝脏、肾脏等的正常功能, 使各系统相互协调, 保证猪体各个系统正常运作并维护各系统功能的稳定性, 让母猪健康快乐的孕育下一代, 恢复母猪正常的生产能力并使猪宝宝一出生就赢在健康的起跑线上。
根据母猪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 母猪的保健科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强化保健, 一般时间为2~3个月不等, 以在母猪的饲料中全程添加排毒增免肽 (黄连解毒散) +救多欣为基本方案, 以产前一个月注射优宝康和断奶前蜂胶多仔孕宝伴料为辅助。强化保健的目的是去除导致种猪生产力下降的原因, 快速恢复母猪的生产性能。第二步是常规保健, 主要是在第一步强化保健的基础上保持住母猪的生产能力, 以每个月在饲料中添加排毒增免肽 (黄连解毒散) 半个月为基本方案, 以针对性的添加一些抗生素为补充。
儿童保健管理流程 篇5
根据市卫生局相关规定,对本辖区内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流程要求如下:
新生儿出生满月到预防接种科打乙肝疫苗后 妇幼保健科体检室登记建卡
42天或首次必须到市或区妇幼保健院体检
满3个月后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体检
(注:必须持儿童医保卡或市民健康卡(非临时卡),或市、区妇幼
保健院发放的内、外卡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联系卡。)
3岁以下儿童定期体检要求: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岁
6个月、2岁、2岁6个月、3岁。
(注:先到身高体重测量室,再到体检室。)
注意事项:
入园入托或外迁,取内卡或打印内卡,必须携带由家长保管的儿童健康手册到体检室办理相关手续。
浅议围产保健门诊临床教学管理 篇6
关键词:围产保健门诊;临床教学;管理
妇产科学是医学院校极其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也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而围产保健门诊教学又是妇产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围产保健即运用围产医学的理论、适宜技术和工作方法,以孕产妇及胎婴儿为主体,以保障母子健康、促进两代人的生命质量为目标,提供以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为目标的综合保健服务。其门诊量大,需要耐心地询问病史,详细地进行产科检查,全面考虑,认真分析,方能为孕妇提供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及整个孕期的保健,从而达到围产保健的目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带教的切身经验,对实习生的教学管理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充分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合理安排实习计划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在校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他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由实习医生向职业医生过渡的关键阶段,要培养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医疗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拓展和升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其后的职业生涯中具有良好的继承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然而,要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医学生,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围产保健的兴趣,使他们明白围产保健的重要性,同时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使他们顺利进入实习医生的角色。通过一个典型的孕期保健流程,让实习生为孕妇制订一个孕期保健方案,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培养实习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实习生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而且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说话应谨慎,保护孕妇的隐私,对于孕妇的询问,自己不懂不要装懂,应由带教老师来解释,接诊孕妇时说话语气尽量平和,避免误会,预防医患矛盾的发生。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
“科教兴国,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带教老师应是一名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不仅要对实习生进行良好的临床指导和讲解,而且要尊重实习生的情感观。随着实习生数量的增加,而带教老师人员相对较少,带教老师根本没时间一一指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师生的沟通。要将人本主义落实到教学管理上,要求带教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他们的劳动以及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带教老师采用一定的方式来引导,通过具体的病案、生动的教学课件以及实践操作来培养实习生的兴趣,同时尊重每个实习生,对每个实习生负责,使他们的学习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倾听实习生的意见,真诚地与他们合作。
四、妥善处理医患关系
妥善处理医患关系也是妇产科临床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多数孕产妇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参与自己的诊断和治疗,并且也不愿太多人参与,孕妇普遍不愿接受男实习生,她们也认为没有义务支持临床教育工作。在这复杂的医疗环境下,要求实习生在提高自身素质及医疗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保护自己,加强实习生与孕产妇的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同时为临床教学创造有利条件。要完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带教老师与孕产妇的沟通,消除孕产妇紧张抵触的情绪,以利于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五、开展团队学习模式
所谓团队学习模式,就是组织学习小组,每组由5个左右的医学生组成,设组长一名进行管理,构成互助互学的和谐氛围。这种模式便于带教老师从组长那里了解每个成员的信息、学生学习中的相互关系、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以及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分工合作情况,也便于带教老师进行管理。小组成员间能相互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参与度,还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六、重视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
当实习医生熟悉围产保健就诊流程后,带教老师开始教产科检查,包括四步触诊和骨盆外测量,并选择合适的孕妇并征求孕妇同意,讲解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对同一孕妇做产科检查不宜超过3人,否则会给孕妇带来不适感,带教同时需告知学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对病人要有耐心、爱心及责任心,懂得换位思考。遇到可能发生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的高危孕妇,应结合理论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从病因开始,探讨疾病形成的原因以及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清疾病的演变思路,又为下一步讲解临床表现做好铺垫。讲解过程中边设问、边引导、边讲解,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为这些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及指导。赞扬和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行为,努力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地积极进取,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圆满完成围产保健的教学任务。
总之,临床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医学生对临床实习的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他们从医学生向职业医生角色的成功转换,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建,李健伟.妇产科临床教学与医患关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9(5):877-879.
保健品市场的规范管理 篇7
关键词:保健品,特点,存在问题,治理对策
一、我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特点
通过近些年的市场调查研究发现, 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成上升趋势, 导致对保健品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强。具有调节血脂、调节免疫、减肥、美容、润肠通便等保健功能的产品成为市场主流。
人类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日趋增强。90年代以来, 居民在对于健康消费方面的投资水平逐年递增, 对营养保健食品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保健食品的开发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功能, 种类, 造型各异的产品层出不穷, 充斥着整个保健品市场。
二、我国保健品行业存在问题
回顾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 虽然增速迅猛, 但一直充满着争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院士指出当前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存在五大问题。
一是“三小”:小企业、小产品、小市场。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有上千家, 然而投资过亿元的企业不超过总量的5%, 并且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产品也不到5%, 这样对于走向国际市场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种小市场完全由我国本身的小企业以及小产品构成, 在竞争力上与进口产品相差甚远。
二是“三低”:低投入、低水平、低质量。新药研究的投入成本大约是3亿-5亿美元, 而在我国一个保健食品研究的投入成本大约是30万-50万元人民币, 显然, 在产品质量以及科技含量上远远不及进口产品。
三是种类多、寿命短。市场上有上千种保健食品, 但是能长销的不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产品品种要少一些, 市场寿命要长一些, 也就是发展科技含量高、真正安全有效的好产品。
四是虚假广告严重, 特别是大量保健食品的虚假广告不断涌现在媒体上, 把本是伪科学的技术手段冠以一些新科学、新名词、新理论, 以次充好, 蒙蔽消费者。近年来保健品市场秩序随着相关部门的整顿在逐渐趋于好转, 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大整顿虚假广告的力度。
五是有些减肥保健食品违法添加化学成分。尤其是在减肥保健食品这个问题上, 经常发现生产商在产品里添加化学成分, 希望能够起到快速减肥的效果, 但这种做法却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
三、我国保健品行业治理对策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 整顿我国保健品市场迫在眉睫, 以使我国保健品市场能够走向产学研一体的道路, 也可以使消费者对我国保健品市场更加放心, 继而迈入国际市场。从目前来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全面协作, 参与竞争
随着中国进入WTO, 中国保健品企业想要立足在世界的舞台上就目前来看一定要端正思想, 把企业做大做强, 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目前国内的企业一起通力合作, 相互补充、相互依存, 增加他们的规模效益, 发挥协作的优势, 最终冲进国际市场。
2. 增加科技投入
只有以科技为先导, 不惜加大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科技人员上面的投入, 企业才能研发和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品牌竞争力的产品。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与时俱进的生产工艺能够使企业从原料到包装都走在行业的前列。而先进的科技人员更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财富, 他们会将科学技术转化为企业的资本。
3. 严格控制虚假广告流入市场
首先要强化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加强对体验营销模式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使之知法、守法, 依法经营和管理。其次也要强化市场巡查预警措施。以规范警示、警语告诫消费者。最后要强化监管协作网络建设。加强注册登记管理, 协同与公安、消防、卫生、药品、食品等监管部门的联系, 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局面, 同时对“体验厅”设置消防前置“门槛”。
4. 加大监督检验力度, 严格控制违法添加
增强对食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可以在全国推广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才去的监管方式, 要不定期对保健品市场进行抽检力度。各个监管部门也要不断完善科技手段, 加大在科技人员, 仪器设备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5. 完善立法
第一、要与时俱进、加强立法。对系统地完善保健食品相关的法规。《广告法》、《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均要修改或完善, 彼此之间要做好互补及同步性。第二、制定标准, 加强检测。要制定明确的检验标准, 完善检验体系, 在监督机构抽检的基础上, 企业要自觉进行自检, 要定期交送检验机构审查, 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现象, 企业要尽早整改。第三, 通力合作, 强化执法。政府各部门之间一定要协调好各部门职能, 在政府统一管理的制度下, 要细化分工, 通力合作, 以做好保健品市场的监督工作。
结论
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自律与诚信。所以,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要想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产品是基础、创新是灵魂、诚信是关键。中国保健品行业要想得到消费者更大的认同需要提供更好的产品, 更好的服务, 这才是保健品行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参考文献
[1]张华.保健食品发展历程[J].中国保健, 2008 (3) [1]张华.保健食品发展历程[J].中国保健, 2008 (3)
[2]中国保健品.中国保健杂志社, 2001.11[2]中国保健品.中国保健杂志社, 2001.11
辖区孕产妇保健管理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9年4月1日~2010年3月31日天津市妇幼保健信息网络及大港区各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孕产妇系统管理报表、产科卫生季报表、围产儿死亡报表及围产儿死亡报告卡。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统计定义采用《实用妇女保健学》围生期保健指标标准[1], 围产儿和孕产妇死亡诊断采用临床诊断。
1.3 调查对象
辖区计划妊娠孕产妇于2009年4月1日~2010年3月31日内结束妊娠者, 包括流产、早产、足月产。
2 结果
2.1 产妇一般情况
辖区统计时间内结束妊娠孕产妇共计5 066人, 妊娠过程发生自然流产154人, 在辖区内孕检但赴外地分娩47人, 妊娠至晚孕期并在本辖区医疗机构分娩产妇4 865人。分娩产妇中户籍产妇2 919人, 非户籍产妇1 946人, 孕产妇平均年龄26.4岁, 平均孕周39+3。
2.2 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
4 865例产妇, 纳入系统管理3 239人, 孕期建卡率66.58%。其中户籍产妇2 656人, 非户籍产妇583人。户籍孕产妇建卡率、早孕建卡率、产后访视率均明显高于非户籍产妇 (见表1) 。户籍孕产妇产检次数平均7.13次, 非户籍孕产妇产检次数平均4.71次, 全区孕产妇平均产检次数6.94次。产后访视率65.36% (3 180/4 865) 。除住院分娩率100%外, 其余各项指标均未达到天津市孕产妇系统管理要求。见表1。
注:孕期建卡率=建立孕期保健卡 (册) 的产妇数/同期产妇总数×100% (早孕建卡指在孕12+6周内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者) ;产后访视率=产后接受一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的产妇数/同期产妇总数×100%。
2.3 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
3 239名产妇中筛出高危孕产妇共计1 507例, 高危妊娠率46.53%。高危因素顺位, 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前六位高危因素导致的高危孕产妇占所有高危孕产妇的80.36% (1 211/1 507) 。其他顺位靠前的高危因素有胎位异常、乙肝病毒携带者、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妊娠合并症等。妊娠期发现恶性肿瘤5例。高危妊娠管理率100%, 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
2.4 围产儿情况
围产儿总数4 896例, 其中活产4 882例, 围产儿死亡20例 (死胎死产14例、7d内死亡6例) , 围产儿死亡率4.10‰。巨大儿出生率8.75%, 其中男性10.31% (268/2 599) , 女性6.96% (159/2 283) 。低体重儿118例, 低体重儿发生率2.42%。
2.5 产科服务质量
住院分娩孕产妇4 865例, 活产数4 882例, 男婴2 599例, 女婴2 283例。临产前贫血检出947例, 临产前贫血发生率19.47%。产后出血164例, 产后出血率3.37%。孕产妇死亡一例, 死亡原因妊娠合并急性肝坏死。剖宫产3 430例, 剖宫产率70.50%, 剖宫产主要指征顺位见表3。
3 讨论
围产期是有关人类生存与素质的关键时期[1]。作为围产期保健的关键措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产科服务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孕产妇及其下一代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自2009年1月1日起天津市已全面启动孕产妇保健与筛查的网络信息系统, 对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及促进产科工作质量、保证信息数据的实时、完整以及信息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也为围产保健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和准确的考评依据。目前我区保健情况分析: (1) 虽然围产儿死亡率处在较低的水平, 但巨大儿和低体重儿占到所有围产儿的11.13% (545/4 896) , 巨大儿和低体重儿也是造成分娩困难、增加手术产概率和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 (2) 大港辖区位于滨海新区南部, 为城乡结合区, 区内孕产妇有城镇、农村、流动三种类别,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设施、技术管理水平相差较大, 各类别孕妇孕期保健意识差别明显, 且流动人口占总孕产妇比例较大 (40.00%) , 流动人口孕妇管理覆盖率极低 (29.96%) , 使辖区孕产妇系统管理、产科工作质量控制难度加大。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一直是许多城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的难题[2]。从数据上显示虽然户籍人口系统管理覆盖率达到较高的水平, 但流动人口管理覆盖率极低, 反映出辖区非户籍孕产妇管理仍处在无序和被动状态, 而她们也是保健意识较差、接受保健服务较少的人群, 这就为控制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埋下隐患[3]。对已纳入系统管理的孕产妇管理质量有待提高。衡量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几个重要指标如早孕建卡率、孕期产检合格率和产后访视率均未达到天津市孕产妇系统管理要求, 尤其是流动人口平均产检次数只有4.17次。这就需要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的预警功能, 加强辖区孕产妇的管理、追访和提醒, 按时产检。加强产后访视工作, 逐渐改善一级妇保工作人员的出行条件和工作待遇, 同时在建册时即向孕产妇及其家属告知可提供产后访视服务的内容和重要性, 以便分娩后及时告知社区医师分娩情况, 配合社区医师入户访视, 进行产褥期体检和指导。高危妊娠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针对造成高危因素的主要原因, 广泛进行性知识和避孕知识的宣教, 尤其是对未婚人群的宣教, 告知紧急避孕的可能和方法, 避免婚前、计划妊娠前的非意愿妊娠。严格控制首次剖宫产指征, 尤其是因社会因素等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做好孕期贫血的预防、筛查和纠正。临产前贫血在我区孕产妇的发生率为19.47%, 说明对妊娠期贫血的管理和治疗有待加强, 要对贫血的孕妇充分告知贫血对母儿造成的近远期危害, 及时补充叶酸、铁剂, 同时注意对她们进行营养指导。二胎生育孕产妇高龄也是辖区比例较高的高危因素, 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计划生育政策时将高龄孕产可能的危险因素考虑在内。统计时限内我区发生一例孕产妇死亡, 经天津市孕产妇死亡专家组评审确定为不可避免孕产妇死亡, 但分析具体情况, 仍能找出管理中的不足。该孕妇从发病到寻求就诊有一周的时间, 虽经接诊医院即刻转诊至三甲医院, 但已经失去抢救的机会。因此, 要加强孕产妇的自我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出现不适要及时就诊。 (3) 分娩机构产科工作质量急待加强。目前的高剖宫产率也反映孕产妇管理和产科工作存在的问题。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在浪费了巨大的医疗资源的同时也增加了产妇产后出血、感染、远期盆腔痛和子宫切口妊娠等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原因与孕妇及家属对自然分娩认识不足、孕妇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缺乏运动、恐惧分娩疼痛有关[4]。除了无指征的剖宫产, 巨大儿、临产监测过度、医学手术指征诊断过度也是造成剖宫产率高的重要因素。分娩机构的医务人员, 尤其是较为年轻的医务人员, 缺乏对异常产程的判断和应急处理能力, 加上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等均让医务人员对孕妇和家属的盲目手术要求听之任之。为了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和她们的长远利益着想, 降低剖宫产率迫在眉睫。首先要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进行孕期保健知识的宣教, 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利弊, 提高自然分娩意愿。加强孕期管理, 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和胎儿体重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进行个性化的营养和运动指导, 让每一位孕产妇在孕初期就明确孕期体重增长的预期。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和水平, 推广适宜的产科技术包括无痛分娩技术等, 提高和培养年轻医生的产科技术水平特别是最基本的助产技术的培训是保证安全分娩的基础。给予孕妇充分试产的机会,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及时识别异常情况并妥善处理, 保证母婴安全。
摘要:目的 全面了解辖区内孕产妇保健及管理现状, 分析辖区现行保健和管理工作的不足环节, 为指导辖区孕产妇管理和产科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2季度至2010年1季度辖区各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孕产妇系统管理报表、产科卫生季报表、围产儿死亡报表及围产儿死亡报告个案汇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户籍人口中农村孕产妇和非户籍孕产妇管理率和管理合格率均较低, 剖宫产率极高。结论 孕产妇系统管理尤其是农村孕产妇和非户籍孕产
关键词:孕产妇,系统管理,围产儿,剖宫产
参考文献
[1]黄醒华, 王临虹.实用妇女保健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6:68, 685.
[2]李莉, 陈莉, 张丽萍.上海市长宁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1027-1028.
[3]朱丽萍, 谭晶, 贾万梁, 等.上海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平产分娩点工作及其效果[J].中国卫生资源, 2007, 10 (2) :89.
农村散户养殖的防疫保健与管理 篇9
1. 搞好科普培训
为了提高动物饲养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饲料兽药经营者、畜禽购销经营者的专业知识水平, 充分利用政府召开各种会议的机会, 宣传和讲解动物防疫保健知识, 还利用空余时间进村入户, 召开农村院坝会, 将养殖知识送进农家, 让居住边远地区的农户也能了解到相关动物疫病防控知识。
农村明白人培训。由各村组织, 将具有一定文化的养殖农户造册登记, 村防疫员积极参与配合, 利用恰当的时间集中培训学习, 成为村里的明白人。培训内容结合各村养殖特色, 重点讲授养殖环境对动物的影响, 动物防疫、消毒的重要性, 驱虫、保健的好处, 食用动物宰前休药期规定等, 授课采取简洁、通俗易懂的方式, 结合现场指导, 让农户真正听得懂, 看得见, 能熟练掌握, 从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为减少畜禽的交叉感染和转群应激, 鼓励农户实行自繁自养, 尽量缩小调节范围, 这样既利于畜禽适应环境, 减少发病, 又利于防疫追踪和档案管理。
防疫员阳光培训。村级动物防疫员作为农村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实施主体, 肩负着动物免疫、畜禽圈舍消毒、养殖知识宣传普及、患病动物诊治和动物疫情监测等职能, 提高防疫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至关重要。近几年来, 我们积极争取上级阳光培训计划, 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定期培训, 特别是常规免疫操作程序的规范应用, 动物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技术, 药物的配伍与禁忌, 治疗的剂量与超量危害等, 通过培训, 大大提高了防疫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每年由镇畜牧兽医站与防疫员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 特别是杜绝使用违禁药物, 食用动物宰前停药, 防疫、消毒的密度和质量等实行重点考核。
2. 推行圈舍改造
农村散养动物的圈舍大多设备简陋, 卫生状况不良, 是动物疾病滋生的潜在因素。猪舍改造以保持冬暖夏凉, 通风透气良好为准;鸡舍改造以树木或竹桩为界, 用塑料网绳圈定, 重点是夜晚栖息的圈舍底层应改为离地至少30~50 cm, 既利于打扫卫生, 又方便防疫消毒。
3. 加强防疫保健
加强免疫、消毒。每年兽医部门统一印制《动物防疫消毒明白书》, 村防疫员集中领取, 发放并张贴在每个养殖农户的家中, 凡参加过培训且具有条件的养殖农户, 经镇畜牧兽医站认真核实, 在村防疫员的指导下实施自主免疫, 做好免疫记录;不具备条件的由防疫员集中时间免疫, 建立可追溯档案, 增加免疫的灵活性和疫苗种类, 提高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在搞好免疫的同时, 加强畜禽圈舍的清圈消毒, 定期轮换使用消毒药物, 增强消毒灭菌效果。
中草药预防。中草药具有扶正祛邪、无耐药性、无残留的优点。
保健食品质量管理的风险分析 篇10
某企业主要是从事OTC和保健食品的生产, 为了避免保健食品和OTC产品在整个生产、检验、存储的过程产生交叉污染, 确保保健食品的生产、检验等过程符合中国《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和企业的要求, 必须建立良好的保健食品质量管理文件控制体系, 明确管理和工作职责, 以文件的形式规范整个过程, 为保健食品的管理提供依据和支持。
质量管理
《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第九十八条:应当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应当涵盖实施本规范和控制产品质量要求的所有要素。应当建立完整的程序来规范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并监控其运行的有效性。
按照法规要求, 建立完整的保健食品质量管理体系, 与OTC完全分开。包括以下内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管理职责;文件管理操作规程:适用于保健食品物料、中间体和成品放行制度;保健食品的物料管理制度, 如原辅料的管理制度、印字包材的管理制度, 物料有效期的管理等;不合格品的管理;供应商管理制度;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培训;验证;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其他计划、清单类文件;系统操作规程等。
质量控制
新工厂的QC实验室按照功能分为理化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 同时处理OTC和保健食品的样品。但对于不同的样品, 仍应按照不同的管理原则进行管理。按照法规要求, 建立单独的保健食品实验室管理体系, 包括人员和部门职能, 异常检验结果的管理、文件的编写和管理、样品的接收、处理等。
对于OTC和保健食品共同使用的检验仪器, 仪器操作都依据OTC的设备操作规程, 不再依据保健食品的文件体系新建操作规程。
样品的取样规程:
纯水、压缩空气等同时用于保健食品和OTC的公用系统, 取样操作规程参见OTC的SOP。
保健食品和OTC的取样不能在同一个环境中同时进行。如保健食品的原辅料在取样间进行取样完毕, 必须经过彻底清场后, 该取样间才能用于OTC原辅料的取样。
样品的检测和质量标准:
OTC和保健食品的原辅料不通用。每个物料都有相应的SAP代码, 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理化分析方法:如“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等, OTC和保健食品通用, 保健食品的操作延用OTC的SOP, 不再另外起草。
微生物分析方法:保健食品和OTC的方法不通用, 需建立适用于保健食品的分析方法操作规程规范微生物的检测。
样品的留样规程:
建立保健食品的留样操作规程规范样品的留样。
由于条件限制, 同一台稳定性考核箱中可能同时用于保健食品和OTC样品的留样, 因此必须在操作规程中规定具体措施以防止样品的混淆。
环境的管理:
理化实验室:保健食品与OTC理化检测具有通用性, 两者的检验可在同一房间中进行, 但需要进行分区管理, 以防止样品之间的混淆, 因此必须建立实验室管理的操作规程进行详细的规定。
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检测中所用的培养基等不同, 两者的检测需要在不同的洁净房间中进行, 而阳性菌检测可以在同一洁净室中进行, 其检测过程需要培养的培养皿由于保存温度不一致, 需要在单独培养箱中培养。因此必须建立保健食品的微生物实验室管理规范。
生产
保健食品生产区 (包括洁净区和包装控制区) 和OTC生产区完全分开, 是单独的生产区域, 生产区能的设备、设施、配件等都是保健食品专用, 不允许两个区域之间的交叉使用。保健食品的生产区域配有独立的空调系统和更衣缓冲间, 且两个区域的人流物流互相分开, 避免了生产过程中OTC和保健食品的相互混淆的可能。因此, 必须建立关于保健食品生产区域的完整的生产管理文件系统, 以确保整个生产操作规程符合法规和企业的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
生产车间的管理制度:包括生产过程中如何防止混淆和交叉污染, 中间站的管理、生产状态标识的管理等。
产品及中间体批号的管理制度:保健食品的产品和中间体的批号编号原则应可与OTC的编号原则醒目的区分, 以便于识别, 防止两个品种之间的混淆。
人员:建立进入保健品生产区域的人员卫生和管理制度, 防止人员和产品物料之间的污染, 对产品质量和人员健康造成危险。
服装:建立保健食品生产区域的服装管理制度。为了能够明显的和OTC生产区进行区分, 服装采用和OTC完全不同的颜色。
保健食品生产区域内使用的任何记录、台帐应都是保健食品专用。
物流管理
工厂的仓库的每个库区中会划分不同的区域, 区分保健食品和OTC。所有的操作均按照OTC的操作规程进行, 不再单独建立保健食品的操作规程。
仓库用于辅助管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SAP, 同时用于保健食品和OTC物料的收发货、放行等操作, 所有的操作流程均一致。因此不再单独建立SAP的操作规程
工程部:为了便于管理和识别, 工程部对工厂内所有设施设备的标志牌、管道色标、计量器具的编号等统一进行管理, 不区分OTC和保健食品。考虑到整个文件管理系统的完整性, 需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 但是其内容应于OTC的操作规程保持一致。
工厂的公用系统如纯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蒸汽系统等都是一套系统同时供保健食品区域和OTC区域使用, 因此, 这些系统操作, 记录都是沿用OTC的SOP, 不再另外建立保健食品的SOP。
工厂需建立专门的操作规程及相关记录规范保健食品空调机组的操作。
保健食品生产区域内的生产设备都是专用设备, 因此需建立单独的设备维护操作规程, 以规范保健食品生产设备的维护。
其他各类维护保养计划, 设备清单、校验计划等都应针对保健食品区域单独建立。
HSE
如是针对保健食品区域的HSE相关文件, 应单独建立。其他通用的则按照OTC的HSE文件操作。
人事行政相关的操作规程
培训管理规程:需单独建立保健食品的培训管理规程, 只适用于保健食品相关内容的培训。
保健食品区域工作服的清洁:按照要求, 保健食品的工作服和OTC的工作服完全分开, 并以颜色进行区分。应建立相关的操作规程规范保健食品一般工作服的清洗流程, 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OTC衣物在清洗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和混淆。
中试车间和IDI实验室
中试车间和IDI实验室是两个独立的区域, 主要用于保健食品的小试、中试生产和样品检验。
中试车间的生产环境符合中国GMP的D级区要求, 有独立的人流和物流通道, 并且由单独的空调机组控制。其管理应完全参照保健食品生产车间的管理, 符合《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和总部的要求。鉴于中试车间人流、物料及废料的处理与保健食品生产车间完全分开, 应建立单独的人流、物流的操作规程和废料处理的操作规程。
中试车间所生产出的成品不同于保健食品生产出的产品, 应建立专门的操作规程来规范产品批号的制定原则, 以区分保健食品的成品, 避免混淆。
中试车间所生产的样品由IDI实验室进行检验, 应参照法规要求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
IDI实验室:主要用于小试和中试产品以及物料的检验, 所使用的物料不录入SAP系统, 仓库作为杂品进行管理控制, 不进行质量控制。
结论
保健管理 篇11
一、人员配备精良是实施精致化管理的前提
我们幼儿园配备3名保健人员:一名保健医生,两名保健员,班级按江苏省优质园标准配备两教一保,人员配备精良是确保卫生保健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特别是专业保健医生的配备,很有必要。我们的保健医生是卫校毕业,有多年醫院工作经验,医学常识丰富,所以在平时的保健工作中得心应手:首先保健医生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可以从容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保健医生熟知各种传染病的防范知识,对疾病防控有比较好的措施,什么季节有哪些传染病非常清楚。因此我们三位保健医生每天严把晨间检查关,确保晨检质量,严把预防疾病的第一关,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把幼儿活动能及之处全部纳入幼儿园消毒控制的范围。另外幼儿园保健台帐记载规范,营养分析、食谱制定科学合理,我园经常配合区妇保所医生对其他姐妹园所非专业保健医生、儿保医生等给予跟班培训、指导和帮助。
二、工作落实细致是实施精致化管理的关键
“细”必须健全管理制度。做任何事都必须行之有据,按章办事,有规可依。要做好、做细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健全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制度本身就是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有想得细、想得全,才能做得到位。幼儿园都建立有《健康检查制度》、《疾病预防制度》、《环境卫生制度》、《消毒和隔离制度》等等。但是这些制度都是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单靠这些制度要做好保健工作还不行,要落实到具体的每一项工作中,需要我们去把它细化。我们分部门制定了消毒工作常规,包括各物品的消毒方法和消毒要求,前面是方法,后面是具体要求,每个部门都上墙,让保教人员明确各类物品的消毒操作办法和具体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幼儿日常物品消毒工作保育员承担的比较多,因此,我们特别重视保育员的这一块工作。园部和保健医生一起在实施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制定了保育员一日工作程序要求,从早上开始到下班,把一日工作具体的要求形成文本,打成表格,发放到每个保育员手里,人手一份,既有具体规定,又有数量要求,便于保育员具体操作,也方便我们管理人员检查督查。为了便于保育员科学配置消毒液,我们为每个班级准备大小不同的消毒桶,并用胶布帖好标签,让保育员清楚消毒不同的东西用不同的桶,放不同分量的水,投放不同数量的消毒片。每学期,我们还为保育员准备大小不同的布袋,用于装幼儿毛巾、水杯、调羹、筷子、点心盘等,这样既方便蒸汽消毒,又便于保洁。
“细”是衡量管理水平的标志。管理工作不但要注重工作的结果,更要注重工作的过程和细节。管理者既要对全局了然于心,又必须对细节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求得工作效益的最大化。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管理者必须经常亲自深入到第一线,检查并指导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我们幼儿园有安全卫生检查小组,人员由副园长、后勤组长和保健医生组成,安检是每日进行的,卫生检查是每周不定期地进行,在检查中发现什么问题,及时和班级老师、保育员进行沟通交流。
三、培训学习强化是实施精致化管理的保障
为提高保教人员的业务水平,我们幼儿园非常重视教职工的培训和学习。除了组织教职工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外,我们还经常性定期由保健医生对园内教师、保育员进行培训,一般学期开学前一次集中培训,每月一次的例行培训。比如保育员,全部都参加了区进修校组织的岗位资格证培训,100%有合格证书。通过专题讲座式、现场指导式、问答式等方式积极开展保育员的园本培训,内容包括常见物品消毒工作方法、要求、餐点管理、幼儿盥洗、大小便管理、传染病预防知识等。针对消毒工作中的具体注意事项,重点反复强化,让园内保育员熟练掌握各类物品消毒常规,提高操作技能。除了在工作上进一步规范要求外,我们还通过培训和学习转变保育员的思想观念,要求保育员不要把角色停留在过去打扫卫生的阿姨上,现在每班配一个保育员,保育员就是幼儿的生活老师,是班级的一分子,使保育员树立正确的保育观、儿童观,从而更好地做好班级幼儿的各项保育工作。
四、检查考核规范是实施精致化管理的举措
各项具体保健工作的完成情况如何必须通过管理者对其的考核来完成。各项工作的好坏评价最终通过奖惩机制体现。对于卫生保健工作我们要进行各层次的考核和评价。教师有每月“六认真”检查,每日常规检查。保育员一方面由保健人员每天进行巡查评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如检查保育员桌面消毒操作是否规范按规定进行,毛巾、茶杯、玩具、痰盂等幼儿物品消毒是否到位。另一方面班级老师要对保育员的工作进行月考核。我们根据保育员一日工作程序制定了保育员月工作记录和考核表,由班级两位老师和卫生检查小组逐月逐条对保育员进行考核,期末根据考核分数和保育员见面,评定等次,两个学期后根据分数采取末位淘汰制。考核、检查、评估三者结合,提高了保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实效性。还有,保健老师每月要向园长室进行一次月卫生保健工作情况汇报,由园长室对保健室进行月工作考核,包括计划的完成、活动的开展、网页的宣传、书面台帐的记载、防病治病工作的成效等。
总之,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要立足幼儿健康,树立精品意识,细化制度,强化落实,规范操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与保健 篇12
育成仔猪是指断奶后在育成舍内饲养的仔猪, 一般在35~70日龄之间, 在育成舍生活35天左右。育成仔猪主要有抗寒能力差、生长发育快、对疾病的易感性高等生理特点。育成仔猪一旦离开了温暖的产房和母猪的怀抱, 如果长期生活在18℃以下的环境中, 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 还能诱发多种疾病。这期间仔猪的食欲特别旺盛, 常表现出抢食和贪食现象, 若是饲养管理得当, 仔猪生长迅速, 在40~60日龄之间体重可增加1倍, 否则容易发生腹泻、水肿病、副伤寒等多种疾病。由于断奶失去了母源抗体的保护, 而自身的主动免疫能力又未建立或不健全, 对部分疾病十分易感, 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等。
2 育成舍入猪前的准备工作
本单元的上批仔猪转出后, 及时进行彻底清理、冲洗和消毒猪舍环境, 经1周的空舍净化后调整舍内环境, 做好接断奶猪的准备。
因对环境清理、冲洗、消毒不彻底而引起猪的传染性胃肠炎, 会导致病猪呕吐, 继而腹泻。粪便开始稍粘稠, 后为水样, 呈黄绿色, 腥臭味, 病猪极度口渴, 明显脱水, 体重也随之迅速减轻。要食用口服补液盐, 减轻脱水, 纠正电解质紊乱。
3 仔猪转入育成舍后的工作
(1) 合理组群。为了提高仔猪的均匀整齐度, 保证“全进全出”工艺流程的顺利运作, 从仔猪转入开始根据其品种、公母和体质等进行合理组群, 并注意观察, 以减少仔猪争斗现象的发生, 对于个别病弱猪需要进行单独饲养特殊护理。
(2) 卫生定位。从仔猪转入之日起就应加强卫生定位工作 (此项工作一般在仔猪转入1~3天内完成, 越早越好) , 使得每一栏都形成采饮区、休息区及排粪区的三区定位, 从而为保持舍内环境及猪群管理创造条件。
(3) 环境的控制。注意通风与保温, 育成舍的室温一般控制在22~28℃, 湿度控制在60%~65%, 在保温的同时要做好通风工作, 排除有害气体, 为猪只提供较为舒适的生长环境。
4 保健措施
(1) 饲料方面。为育成猪提供优质全价配合饲料。此外为减少因饲料过渡而造成的仔猪应激, 在生产中可根据猪群的整体情况灵活掌握, 对于病弱猪可适当延长饲喂乳猪料或饲料过渡的时间。进入育成舍的第一周内, 对仔猪要进行控料限制饲喂, 只吃到七八成饱, 使仔猪有饥有饱, 这样既可增强消化能力, 又能保持旺盛的食欲, 并能有效地预防水肿病和腹泻性疾病的发生。根据猪群的实际情况, 在饲料中酌情添加促生长剂或抗菌药物, 进行药物预防工作。此外, 在饲养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净槽, 以确保料槽中饲料的品质。
【保健管理】推荐阅读:
保健系统管理07-08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05-27
儿童保健管理信息系统08-15
保健食品购进管理制度07-11
【技术】母猪产房管理要点及保健方案07-02
妇幼保健院的财务管理06-06
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目录08-10
妇幼保健机构管理评审自查报告10-10
学校眼保健操管理规章制度07-05
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项全)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