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语言两种效果

2024-08-16

两种语言两种效果(共12篇)

两种语言两种效果 篇1

一、引言

绰号是依照某人长相、性格、名字等方面的一些特点给这个人取一个有象征性的名字。由于特点突出而不易被人遗忘,但绰号不是主流的语言文化现象,所以关于绰号的研究并没有受到重视。基于这种现象,本文从汉英两种语言入手以现实生活中实际流行和使用的绰号为语料,从概念内涵、 结构修辞、语用修辞等角度,全面剖析绰号这一语言使用单位的修辞特点。

二、概念内涵

在英语中,nickname(绰号)指“用以替代正式姓名的称呼”。最常见的绰号是根据人的名字想到的,例如Michelle昵称为Mike,此外还有通过形容个性方面特征,比如Hadwin(坚强的人)等。一般而言,绰号是一种亲近的称呼,但也有嘲讽性的,比如将德国人叫做Kraut(无用之人)。

绰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共同的命名特点,但两种语言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英语的nickname的外延比汉语的 “绰号”要大,包含了人名的昵称,再比如汉语绰号多带一些讽刺,英语的nickname却有讽刺有赞扬。

三、结构修辞

1.隐喻称号。隐喻被当代认知语言学视为人类思维、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作为人们思维、认知的产物,绰号在创造过程中广泛运用隐喻手段。在中文中,用“铁公鸡”形容人抠门,用“辣妹子”形容女人行事泼辣。在英文中也有大量的隐喻式绰号。比如NBA中,由于邓肯每次进球以后表情会特别严肃,因此称呼他为“Budda(石佛)”,由于奥尼尔进攻时无人能挡的气势,称呼他为“Shark(大鲨鱼)”。

2.转喻绰号。转喻是人们创造绰号时经常采用的修辞手段。汉语中常见的转喻绰号有以下3种:

(1)借地名喻指名主,如绰号“亚非拉”一词是借用世界三大洲的名称喻指肤色黝黑的人。

(2)借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人物名喻指人,如称漂亮女郎为“西施”。

(3)借人体突显部位指代人,例如《水浒传》中称刘唐( 满头红发)为“赤发鬼”。在英语中转喻类绰号也大量存在。 由于18世纪中期英国伦敦有一个文学团体叫做Blue Stocking Society(蓝袜社),因此称呼“女学者”为Blue-stocking(蓝袜子 )。英语中有许多职业类转喻绰号,如用Golden Mouth(金嘴) 喻指节目主持人。

3.反语绰号。为收到嘲弄讥讽之修辞效果,人们有时借助反语编造绰号。在汉语中,比如用“中央部长(中央不长)”或“地中海”来形容头发稀疏,或脱发导致谢顶的人等是较典型的反语形式。英语中也有反语绰号,如英国演员John Harley(约翰·哈利)身材瘦小,人们却诙谐地称之为Fat Jack(胖杰克)。此外,人们还用Mr.Tall(高个子先生)取笑个子矮小的男士,用Shorty(矮子)戏称大高个。

四、语用修辞

1.语用修辞影响因素

(1)社交层面。社交层面不同,绰号的使用特点即不一样,本文就从3个层面进行分析:1)少儿层面,少年儿童的绰号具有靠近儿童生活的特点,如称朱方正为“住房证”。 2)大学生层面,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知识阶层,大学生的生活丰富而具有创造力,如称身高1米7左右的男同学为“根号三(1.74)”。3)演艺界是一个活跃的社会阶层。该层面的绰号往往跟演员的演出特点或作品相关联。比如在美国,好莱坞第一代影星Mary Pickford(玛丽·皮克福德)被称之为Americaps Sweetheart(美国的情人)。

(2)交际者之间的亲疏程度。亲疏程度指交际者之间的亲近或疏远关系。亲疏程度影响绰号的选择与使用。一般而言,随着亲密程度上升,绰号的亲近程度也会上升。例如, 一女孩名曰“刘蓓蓓”,熟悉的同学利用谐音手法唤之“贝贝”。反过来说,社会地位遥不可及的政界要人,如果拥有群众喜爱的绰号,也可以缩短两者之间的感情距离,如美国人称称弗兰克林为Handsome Frank(英俊的弗兰克)。

2.语用修辞功能。在交际中,人们有时不满足于“指名道姓”,需要借助绰号对人进行素描或品评,满足交际者在不同交际层面中对人的表达特殊称谓的需求,借此达到讽刺或亲昵等交际效果。人物最好的画像就是他的绰号,人们对这类特殊情感的交际需要促成了对多种绰号的创造与使用。

在西方文化中,绰号的使用,远早于姓的使用。这或许是因为起名之初绰号比姓氏更易于人们识记和传播之故。事实上,英语中的许多姓氏都来源于绰号,主要有以下三类:

( 1 ) 源于体貌特征类绰号。例如,个子高大便被唤作Longfellow(朗费罗)。

(2)源于性格、气质类绰号。例如,动作麻利者为Swift(斯威夫特)。

(3)源于职业类绰号,如做乳酪的被唤作Cheeseman(奇斯曼)。

五、结语

绰号是人类语言使用中一道活跃而怡人的风景线。绰号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的事实说明,人类在生活中既需要严肃的语言形式,同时也需要轻松的语言形式。

两种语言两种效果 篇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李方安 熊川武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解题困难的现象。有些学生虽能熟记数学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但是用之难以得心应手。究其原因,仅仅掌握了知识的陈述性形式,而未能将它们转化成解决问题的程序性形式是要者之一。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相互转换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自然语言是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本民族的语言。它出现在数学文本中,主要描述图形、图像的性质和定理等。数学语言则是用于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专业术语和符号。它以公式、符号、图形与图像等形式出现。它们虽都用于数学文本中,但有本质区别。

为什么要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呢?因为它们的相互转换是把陈述性知识转换为程序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有意识转换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新的东西,这是其一。其二,它们的相互转换的理想境界是:不仅能在熟悉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全新的情境中,达到一种近乎自动化解决问题的水平。

一、数学教学中两种语言转换的主要形式

数学教学中两种语言转换的主要形式有自然语言与数学公式、自然语言与图像以及自然语言与图形的转换。

(一)自然语言与数学公式的转换

自然语言与数学公式的转换,即教师给出用自然语言描述的数学定理,要求学生根据定理写出相应的数学公式(或其表达式)。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数学公式写出或复述出相应的数学定理。

举例来说,在教学正弦定理时,教师先给出: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的角的正弦的比相等这个用自然语言表达的定理。然后要求学生写出其数学公式即a/sinA=b/sinB=c/sinC。接着教师将定理遮蔽,要求学生看着公式写出定理。

在这个过程中,弄清楚定理中哪些概念和公式中的哪些符号对应、自然语言表达的关系怎样转化为数学公式表达的关系、这些关系在什么条件下成立等是关键。熟悉了这种转换,就超越了对定理和公式的机械的被动的记忆,促使学生对它们进行理解的主动的建构。这会增强学生正向和逆向推导定理和公式的能力。

比方2006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数学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在(ABC中,已知BC=8,AC=5,三角形面积为12,则cos2C=______。根据自然语言描述的题干可知该题需要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二倍角公式,把它们转换成数学语言表示的公式S

2△:=1/2absinC和cos2C=1-2sinC,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自然语言与图像的转换

实现自然语言与图像的转换,一方面,要求纵向上针对某一知识点,熟练掌握其特征,形成条理清晰的链条或网络;另一方面,要求横向上同类知识点之间或非同类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结,形成语义网络或图像网络。这种转换的过程实质上是对知识进行精致化的过程,知识加工越精致,形成的图式就越合理、越牢固,就越容易产生迁移,越有利于变通性思维。

为了更好地说明自然语言与图像的相互转换,下面以“函数”为例,分别选取幂函数、-2-1012x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几个特殊函数,如幂函数y=x、y=x、y=x、y=x、y=x;指数函数 y=

2、y=

3、y=1/

2、y=1/3;对数函数y=log2x、y=log3x、y=log1/2x、y=log1/3x。把它们的特征用图像表示在同一个坐标系内,形成关于函数的图像网络(图1)。根据图像去理解各类函数的深层含义,诸如函数的定义域、奇偶性、单调性、升降性、对称性以及各类函数间的横向关系。

通过把函数的自然语言描述形式转换成函数图像和把几种单一函数的特征汇集在同一个坐标系上,学生便学会了整合同类知识,同时会发现许多在仅仅通过记忆描述性语言和分析单一函数中所发现不了的新知识,甚至发现以前理解上的错误。从而达到思维更灵活,推理能力和迁移能力更强的境界。

(三)自然语言与图形的转换

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学生的空间立体感知,把握空间关系的能力,形成较发达的空间思维能力。自然语言与几何图形的相互转换有利于学生这些方面的发展。例如,三垂线定理和逆定理是高中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颇能反映学生的平面思维向空间立体思维转换的能力。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见到自然语言描述的有关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的题干,就能立即在大脑中形成并绘出其图形;见到相关图形就能迅速判断出其是三垂线定理的抑或逆定理的图形。再比如,平面解析几何中圆、椭圆以及双曲线的概念与其对应的图形的相互转换,只有掌握了它们的性质和图形的特征才能自如地相互转换,并且在相互转换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它们的性质和特征。xxx

二、两种语言的转换对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解题能力。自然语言向数学公式的转化,实际上锻炼了学生审阅数学题并直接写出数学式子(模型)的能力,会极大地减少学生读题是一回事,列式却是另一回事的现象。因为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把学生对自然语言粗糙的非系统的具体的理解变为精细的完整的抽象的理解。同时,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会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习惯:不仅仔细审题,而且边理解自然语言的概念,边写出相应的符号或数学式。

(二)提高记忆效果。在将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分开教学的情况下,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教师往往不得不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定理与公式。由于两者的内在联系没有为学生熟悉,记忆效果并不理想。相反,采用两种语言转换的方法,使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融为一体,记忆效果要明显得多。

(三)促进数学思维品质发展。如前所述,自然语言转换为数学语言,实际上是学会如何把自然语言表述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抽象、概括成数学语言的表达形式,也即数学建模的过程。而数学语言转换为自然语言,实际上是对抽象的数学语言的具体化。可见,坚持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也就是思维活动不断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样循环往复,学生就会养成逻辑严谨、条理分明等思维品质,甚至形成创造数学模型的本领。这和数学家发明数学公式的道理是一样的,即当一种新的数学现象初次出现在数学家头脑中时,那只是一种自然语言表达的数学现象,只有当它被转化为数学模型时,才成了数学公式。

三、实现两种语言转换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相互转化的步骤训练

这里以余弦定理及公式为例,看指导学生进行两种语言转化的步骤。

第一步,自然语言向数学语言转化。

首先,教师出示并讲解余弦定理(或从正弦推导出或学生自己看书):三角形任意一边的平方,等于其它两边长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的长与其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其次,要求学生将自然语言的概念与数学符号对应(学生自己写)。

2a、=、b、C、+、-、b、C、cosA、2

再次,要求学生将符号按定理规定的关系组合成数学公式(学生自己写)。

2a=b+c-2bccosA

第二步,数学语言向自然语言转化,即将定理遮蔽,让学生看着公式写出定理。

这就实现了由定理到公式再由公式到定理的转化,即两种转化。

如果先讲公式后讲定理,那么程序正好相反。

概括起来,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转化的教学过程是:解释定理或其它文字材料——将特定概念与数学符号对应——将数学符号按自然语言描述的关系组合成数学公式。反之,先解释公式及各个数学符号——将数学符号与自然语言中的概念对应——将自然语言的概念按数学公式描述的关系排列成句子。

(二)加强“说、写、画”的训练

“说”主要指能够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描述出数学概念或定理的内涵,它不是机械的复述而是理解的表达。“写”主要指能够把数学概念或定理中对应的数学符号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画”主要指能够把数学概念、定理、规则或公式等对应的图形或图像画出来。“说”、“写”、“画”要相互结合;“说”、“写”、“画”要由浅入深,建构起数学语义网络、图形和图像网络。

不要把“说、写、画”局限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而用于解决书面或实际的数学问题。比如,要求学生说出问题所提供的已知条件、解题思路、解题步骤及应用的规则等;写出解题需要运用的数学公式;画出题目中涉及的图形或图像。

两种语言学说研究的理论前提比较 篇3

一、与形式语言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作为语言结构的一部分并不是自主的,句法跟语言的词汇部分、语义部分是密不可分的,后者甚至更重要

形式语言学理论把句法独立出来甚至作为核心自治系统,再分成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的部分,认知语言学认为,词法、句法、章法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语言的意义跟人的知识和信仰分不开,纯语义知识和百科知识也不能截然分开,语义和语用之间也没有绝对的分界。因此从词法到句法到语义再到语用,这是一个渐变的连续过程。事实上大量语言现象的结构规律并不能只从句法角度来分析和解释。比如:

(1)他打算马上动身。(2)他说服她马上动身。(3)他答应她马上动身。

按照形式语言学的解释,之所以上面(1)中“动身”的是“他”。(2)中“动身”的是“她”,原因在于要看其中哪个成分离动词“动身”更近,这就叫做“最短距离原则”。可是这种规则就似乎解释不了。(3)因为其中“动身”的就并不是距离近的“她”,倒反而是距离远的“他”。所以认知语言学认为这种区别更多需要考虑语言的功能和词语的差异,也就是说这组句子都是说话人在一定场合做出的一种“言语行为”,其中的区别在于“打算”表示说话人的一种“意愿”,这类行为的动作者当然就是表示意愿的施事主语“他”;“说服”则表示说话人的一种“指令”,指令的先決条件就是要求被指令一方执行某个动作,这类行为中的动作者当然就是接受指令的对象;而“答应”表示的是说话人的一种“承诺”,承诺的先决条件是许诺者认为自己能够执行许诺的动作,因此这类行为的动作者就是承诺者本人。

二、与形式语言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研究语义总要涉及人的主观看法或心理因素

形式语言学往往根据真值条件来定义语义,例如“椅子”一词的意义就是由“四条腿”、“靠背”、“可坐的平面”等客观的语义成分或真值条件来界定的,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才是椅子。然而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看法,三条腿的椅子仍然还可以是“椅子”,也就是说语义定义必须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特别是要包括主观认识的差异。

认知语言学认为对语言现象的解释也应该是客观和主观的结合,这是因为语言表达本身就有大量的主观因素起作用。不光表达抽象事物是这样,表达具体事物也可能离不开主观认识,比如人们常说“皮球滚入洞里”,虽然客观上讲只有四面都有边界的事物才有里外之分,可是人的“完形心理”就情愿把“洞”也看作是四面有边界的东西,这其实就是一种非客观现实和不符合真值条件的主观认识在起作用。

三、与形式语言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各种单位范畴,和人所建立的大多数范畴一样,都是非离散性的,边界是不明确的

形式语言学往往认为语言中的任何东西,如词的类、句法成分的类等,都是边界清楚和非此即彼的,比如是名词就不可能是动词,是主语就不可能是宾语。但是认知语言学认为一个范畴内部的成员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共同特征,只有某些地方相似。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范畴都是一些特征的“相交”。例如“鸟”这一范畴是“有翼”、“有喙”、“会飞”这些特征的相交。同时具备这几个特征的,如鸽子就是最典型的鸟;而不同时具备这几个特征的,如鸵鸟不会飞则是不怎么典型的鸟:因此“鸟”这个范畴的边界就不是明确的,而是模糊的,界定这个范畴的全部四个特征就不可能是定义“鸟”的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最多只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

四、与形式语言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而跟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紧密相关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心智和思维一样,都产生于人在后天跟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得到的实际经验,这也就是所谓的“体验构建”。人的整个概念系统都植根于知觉、身体运动和人在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这种体验构建,而人的语言能力本来就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能力跟一般认知能力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例如,儿童通过不断的抓起玩具又放下的身体动作才体验到“控制”和“被控制”的概念对立。

语言的结构跟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着相当程度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分对应”,即语言结构的单位实际上跟概念结构的单位一一对应;还有一个是“关系对应”,即语言结构中单位之间的关系跟概念结构单位之间的关系一一对应。例如可以说“我的父亲”,也可以说“我父亲”,但是可以说“我的书桌”,却不能说“我书桌”,原因就在于“我”和“父亲”之间的领属关系不可转让,二者关系比较紧密,反映在语言结构上“我”和“父亲”这两个词语的联系相应地也就比较紧密,“的”字因此可以去掉;而“我”和“书桌”之间的领属关系是可以转让的,二者关系比较疏远,所以就必须插进一个“的”字。这就是疏密关系的对应,即两个概念的联系越紧密,表达这两个概念的词语也靠得更近。

两种产业政策效果的比较 篇4

一、重视企业能力构建的产业政策有效性分析

企业能力是指企业的组织能力。即组织人、资源和工作去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式, 它体现了企业关于做什么和怎样做的知识, 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目标与定位、企业的价值标准和评价奖惩体系、管理和组织的流程和结构、学习与变革、市场制度环境及企业的应对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概括了每个企业都以实际行动回答的关于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 企业的知识和能力主要与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有关, 知识是其在思想形态的抽象表现, 能力是其在活动和行为方式上具体表现”[1]。企业能力构建是企业在竞争的市场上, 为获得更高回报而实施的一系列能力和知识积累的过程。由于企业能力的构筑离不开竞争性的外部条件, 因此我们把能够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 有意识引导和协助企业进行能力建设的产业政策称之为“重视能力构建的产业政策”。注重能力构建的产业政策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产业政策能够为企业能力的发展打造合适的政策环境, 支持企业进行组织学习和交流合作。迈克尔·波特认为, 产业政策可以通过影响钻石模型的四种主要因素, 来打造产业竞争环境。四种主要要素分别是:

(1) 生产要素, 包括初级的生产要素 (一般的人力资源和天然资源) 和被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

(2) 需求条件, 包括国内需求的结构、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需求的质量、需求国际化的程度等方面;

(3)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 包括纵向的支持和横向的支持;

(4)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 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员工的工作动机、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状况等方面。

2、产业政策对企业的某种能力 (如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等) 的培育有明确的要求, 并能够帮助、引导和协助企业进行能力构建。企业能力理论认为, 企业在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 容易形成核心能力刚性。 (Leonard-Barton, 1992) 当企业在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 往往会迷恋、固守过去的成功经验而忽视环境的变化, 对市场动态的敏感性降低, 导致企业原有竞争优势的丧失。核心能力刚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 “路径依赖”。企业能力演化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即企业知识的增量取决于原有的知识存量, 因此, 企业知识的积累和创造容易偏向于某一类知识而容易陷入核心刚性。

(2) 资产套牢。企业长期积累的专用性资产由于难以承担巨大的转换成本, 因此, 原有无形资产的价值限制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转变, 使其核心竞争力表现出刚性。

(3) 文化束缚。企业长期形成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企业的业务范围等因素, 也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核心能力的转变, 使企业陷入核心刚性。

波特认为, 国家是企业在国际间创造或保持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国家环境帮助企业克服了惰性和依赖保护的心态, 从而也影响到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2]由于存在能力刚性, 所以指望企业自身来加以克服难度较大, 因此, 需要产业政策帮助、协调和引导企业进行能力构建。

笔者认为, 重视企业能力构建的产业政策能够对产业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日本汽车产业政策的例子来说明。以丰田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产业是日本制造业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产业, 拥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丰田汽车公司2007年全球销量达936.6万辆, 仅次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2007年全球销量达936.9万辆, 但是, 从盈利能力、从发展前景来看, 丰田汽车是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3]目前, 日本的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的十分之一产业”, 生产总额占日本制造业的10~15%, 设备投资和研发投入占日本汽车产业的10%, 出口约占产值的20%, 汽车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0%。从全球来看, 日本汽车产量约占世界汽车产量的30%。[4]日本汽车产业最初建立的时候, 面临着美国福特汽车的严酷竞争, 当时, 丰田汽车一年的产量还不及福特汽车一个月的产量, 日本最大的丰田汽车是从纺织机械企业转型而来, 技术水平也很低下, 除了在军用卡车领域具有一定的实力外, 在其他领域根本不能与美国汽车产业相提并论。日本汽车产业正是凭借持续不断的能力构建, 才逐步告别了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 走上自主创新的健康发展之路。竞争产生竞争力!竞争不仅是价格的竞争, 而是包括企业各层次能力的全面竞争。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中, 日本汽车企业进行了持续而有效的深层次能力构筑, 实施了各种组织学习, 从而使日本汽车产业在质量 (Quality) 、成本 (Cost) 、交货期限 (Delivery) 、灵活性 (Flexibility) 等方面具有了比欧美企业更高的能力。2008年, 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藤本隆宏在《能力构筑竞争》一书中, 以日本的汽车产业为例, 说明了日本汽车产业强大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产业内部长期持续积累的组织能力, 尤其是来源于车间现场制造环节的、不为消费者和竞争对手所了解、学习和把握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打造出了日本汽车产业深层次的竞争力。可见, 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有效作用离不开企业能力构筑的支撑, 缺少了能力构筑导向的产业政策, 单靠外部因素, 是无法起到有效作用的。

二、忽视企业能力构建的产业政策有效性分析

传统的产业政策理论基础, 无论是比较优势理论, 规模经济、还是SCP理论, 大都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前提来研究问题的。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同质性的黑箱, 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因此, 其所倡导的产业政策自然不会强调企业微观能力的构建。我们姑且把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产业政策称之为忽视企业能力构筑的产业政策, 这种产业政策容易失效, 下面以产业技术政策为例来说明。

产业政策的目标之一是实现技术升级、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水平。许多后发展国家为了实现技术的跨越, 纷纷采取了技术引进的产业政策。为什么有的国家技术政策失败了, 而有的国家则成功了呢?技术引进政策能否成功取决于技术引进的同时是否单伴有微观企业能力构建过程, 即能力、知识的吸收、消化和创新过程。单纯的“技术引进”或“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政策之所以失败, 在于把技术本身等同于技术背后体现的能力和知识了。显然, 这违背了企业能力理论的常识。企业能力理论认为, 企业能力是内生的, 是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 通过长期的学习不断积累的。因为, 技术能力中包含大量的缄默知识, 不容易被察觉、表达, 无法通过交易、复制等简单方式获取, 只能通过复杂的学习过程获得。技术学习过程能否实现, 不仅取决于知识本身的属性、而且还取决于知识输出者的意愿、知识接收方的意愿、知识交易双方的学习努力程度、各自的知识存量、知识传递方式, 知识吸收方式, 知识交换双方的激励机制、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5]不容易编码的知识因为默会性、“因果模糊性”、嵌入型等特征, 很难通过买、复制等方式获得, 即使在学习过程中, 也会由于遗漏、疏忽等原因而很难学到;知识传递者 (跨国公司) 往往缺乏知识传递的意愿, 只是为了占领东道国的市场;知识接受者未必有愿望和能力进行知识吸收和学习。学习双方地理位置的远近、制度文化的差异等都会影响彼此的关系, 继而影响知识学习效果和企业能力的提高。因此, 缺乏企业能力构筑的单纯产业技术政策容易失效。

我国的汽车产业技术政策多年来一直实行的是从国外引进技术的政策, 即“市场换技术”的做法, 结果经过20多年的发展, 产业技术升级速度极其缓慢, 真正属于自主创新的还微不足道。除了哈飞、吉利、奇瑞少数企业在中、低档车型上进行了少量自主创新外, 大部分汽车企业、高档轿车的关键开发设计、制造技术均严重依赖于外方。汽车产业政策被讽刺为“鼓励的废了, 限制的活了, 具体的丢了, 总体上歪了。”[6]

“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政策之所以失效, 在于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根本没有对汽车企业的技术自主研发提出过系统的要求。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路风教授研究发现, 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长期以来缺乏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有的时候, 虽然一方面说要支持自主创新, 但实际上对自主创新则是给予了事实上的限制, 自主开发没有作为企业准入的根本原则, 相反, 产业政策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市场集中度、企业规模等方面, 采取的是保护少数“在位”企业、限制竞争的手段。因此, 在一个垄断的气氛和环境下, 国内汽车凭借垄断的地位就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 自然没有冒大风险进行自主研发的勇气和能力。我国的汽车产业很少对产品开发投入资金, 甚至有的把技术开发机构也合并到为国产化服务的机构中, 其结果是企业原有的自主开发能力逐步萎缩, 产业政策失效。可见, 忽视企业自身能力构建基础上的产业政策无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实行能力构筑的产业政策

必须要保持产业政策的竞争性

企业能力的构筑是在竞争的环境中激发出来的, 因此, 实行能力构筑的产业政策必须要保持产业政策的竞争性。迈克尔·波特曾把企业竞争优势分为低层次竞争优势和高层次竞争优势。低层次竞争优势是指借助于很容易被模仿和取代的资源和能力建立起来的;高层次的竟争优势是指难以被模仿和取代的资源和能力。由于基于低层次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具有短暂性、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取代的。因此, 企业必须不断改进自身的能力向深层次能力 (比如, 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营销服务能力等) 发展。凡是能够在竞争中不断改进和提升企业能力的企业, 就能够胜出, 相反就会由于能力不足而被淘汰。

日本早期实行的产业政策在汽车、钢铁、缝纫机等少数产业之所以取得了成功, 与其产业政策的竞争型有很大关系。战后的日本, 每一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成功产业, 都有几家到数十家的竞争者。激烈的国内竞争导致日本产业的创新和能力提升提供了温床。日本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几近白热化程度。索尼公司流传的口号是“BWM” (“beat Matsushita Whatever”不计代价, 打垮松下) 。由于日本竞争对手的实力都在伯仲之间, 厂商对竞争对手的虚实往往了如指掌, 任何行动很快就会被模仿跟进;厂商们也经常在同一时间, 针对提高产能而大胆投资。产业的龙头地位也在企业之间频繁变动。因此, 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日本企业试图依赖廉价劳动、便宜的各种初级生产要素, 指望表层能力建立优势的做法在竞争中起不了作用, 日本企业被迫逐步放弃基于廉价劳动、原材料的表层能力竞争, 而纷纷走上依靠技术进步的深层次能力竞争之路。[7]

四、结论

以是否重视企业能力为依据, 可以把产业政策分为“忽视企业能力构建的产业政策”和“重视企业能力构建的产业政策”两种类型。实践证明, 重视企业能力构建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而实施这种产业政策的关键是必须保持保持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摘要:根据是否重视企业能力构建, 我们可以把产业政策分为“忽视企业能力构建的产业政策”和“重视企业能力构建的产业政策”两类。两种类型的产业政策在实践中所产生的政策效果是不同的。实践证明, 重视企业能力构建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关键词:产业政策,竞争力,企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坚.我国自主研发的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10) :76-82.

[2] (美) 迈克尔.波特著, 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66.

[3]丰田:低成本+差异化打造企业战略新模式[OL]世界企业家, http://biz.bossline.com, 2009-4-08.

[4] (日) 藤本宏隆著.能力构筑竞争——日本的汽车产业为何强盛[M].中信出版社, 2007:34.

[5]李玉剑, 宣国良.一个成功进行知识传导的整合分析框架[J].情报科学, 2005, (10) .

[6]胡润峰.一部10年的失败史[J].经济, 2003, (8) :34.

两种语言两种效果 篇5

第二语言习得两种基本研究范式评述

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大致归为两种类型,即基于语言本体的`研究范式和基于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的研究范式.两种范式由于关注的焦点、学术背景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语言习得规律的解释也各具特点.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既应包括语言本体研究,也应包括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研究,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作 者:王永德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中文系,合肥 230039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5(1)分类号:B844.3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语言本体研究 认知加工研究

同一节课上出两种效果 篇6

A教学:观摩一节教研课

……

师逐次出示表格数据。

师:第一次两件大衣共需多少钱?相差多少钱?

全班齐练。

师: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第二次两件大衣共需多少钱?相差多少钱?

学生试算;集体订正,全班都计算正确。

师:像这样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计算跟整数加减法一样,不同点我们一起继续探究。

师:第三次两件大衣共需多少钱?相差多少钱?

全班尝试解决,抽生板演,师巡视,统计完成情况。

师:黑板上这两种做法都对吗?(都是正确的)为什么赞成?

师:刚才巡视时,还发现了一个同学这样的做法(师板书),这样计算对吗?为什么不相同数位对齐就不能相加减呢?

生讨论交流。

师:请一位做对的同学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观察对比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异同,师生共同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師:想一想计算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

观课感想:小数的加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4年级下册)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从教学设计上看,这节课无疑把握住了教材的重难点,以整数加减竖式计算的方法这个知识结合点作为新计算的生长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层次性,使旧知顺向迁移得以类推新知。

B教学:观摩“全国第九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北京于萍老师的课堂教学。

……

课堂上于老师先直观剪纸条得出一道小数减法的基础题,学生很快迁移解决。在讲完基本的例题之后,于老师并没有按预设题例教学,而是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小数的加减法,大家好像已经会了。其实任何一种计算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研究小数的加减法,就要研究各种不同的情况。以往学习的计算都是老师来出各种情况的题,同学们来做。今天咱们来改一改,请你想想小数加减法会有哪些不同的情况,每人来编一道小数加减法的题,并且自己试着做一做,看谁编的题能给大家带来新情况。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搜集不同的情况展示交流。

……

观课感想:观课中,对于之前一直思考的关于“动态过程”的问题,突然有了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与想法。其实,计算课上设计学生出题的环节,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让人耳目一新的是,要求学生的题目编出新的情况。这是主动探索发现、拓展提高、加深知识的理解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情况:有退位减末尾需要补0的、有进位加1的……这一个个有代表性的“新情况”的解决必须经过深入研究与思考才能得出其答案,具有挑战性、障碍性和可接受性,于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解决了连续进位、连续退位、计算结果简写等多个知识点,逐步完善了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追问与感悟:两节课都有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进行教学设计,但在教与学的呈现方式上,显然B教学比A教学更大气、鲜活,没有丝毫的按部就班,而是非常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和共享利用。通过对比分析,我再次追问与思考:

每一堂课都蕴涵着教师特定的目标预设,而教学所面对的是鲜活的有个性的生命,因而课堂教学中既有预设,更有生成,预设与生成应有效统一。

1.课前的教学设计依然十分重要,但不应把每一环节每一步都框得死死的,应该给学生学习的过程留有足够的空间。试想B教学于老师的课如果没有备课时准确把握重难点,以及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正是于老师进行了课前检测,通过发题单给学生试做,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准确把握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并以此为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进行了教法、学法上的精心设计,课堂上才会有如此少而精的教学环节,简单实用,把“静态设计”的预设与“动态过程”的生成有效融为一体。

2.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在生成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智慧和耐心,灵活调控预设目标的导向性,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处理好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和情感投入,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师生互动产生的东西才能远远大于教材提供的知识和教参提供的引领。

两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篇7

资料与方法

2012年6-12月在我中心乙肝门诊按常规剂量 (10μg) 和全程接种3剂乙肝疫苗后, 查血无乙肝表面抗体产生的无应答人群60例, 年龄16~60岁, 按知情同意原则, 通过问询, 排除有乙肝病史, 过敏体质和发生过严重疫苗反应者, 近6个月内使用过免疫抑制剂、过去3天内曾患有发热者, 严重的心、肝、肾病患者。

方法:60例无应答人群分成两组, 每组各30例。华尔盾组男14例, 女16例, 年龄17~59岁, 平均31.6岁;安在时组男15例, 女15例, 年龄16~60岁, 平均31.5岁, 两组间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既往接种乙肝疫苗次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华尔盾组接种北京华尔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乙肝疫苗 (CHO细胞) 20μg, 规格单位20μg/ml, 批号20110809, 安在时组接种葛兰素史克生产的安在时重组乙肝疫苗 (酿酒酵母) 20μg, 规格单位20μg/ml, 批号YHBVC257AA, 按照0、1、6个月免疫程序, 均在上臂外侧三角肌注射, 完成3针接种后1个月, 抽血检测抗-HBs。

结果

华尔盾组:接种20μg华尔盾重组乙肝疫苗 (CHO细胞) 30人, 完成全程接种28人, 全程接种率93.3%, 经全程接种结束1个月后, 检测血清抗-HBs, 产生阳性者25例, 阳转率89.3%。

安在时组:接种20μg安在时重组乙肝疫苗 (酿酒酵母) 30人, 完成全程接种26人, 全程接种率86.7%, 经全程接种结束1个月后, 检测血清抗-HBs, 产生阳性者24例, 阳性率92.3%。

两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1个月抗-HBs阳性率比较, 见表1。

以上结果显示, 华尔盾组抗-HBs阳性率89.3%, 安在时组抗-HBs阳性率92.3%, 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不良反应:华尔盾组有1例出现接种部位局部红肿, 未处理, 2天后自行消退, 1例低热反应 (37.1℃) , 1天后自行恢复正常;安在时组有1例局部疼痛和酸胀感, 均在1天后自行消失。

讨论

病毒性乙型肝炎 (简称乙肝)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感染乙肝病毒 (HBV) 除可引起急性肝炎外, 还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 甚至转化为原发性肝癌[1]。目前尚无治疗乙肝的特效药,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发病率的有效手段[2], 但正常人群按照常规剂量 (10μg) 和全程3剂接种后有一部分人群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抗体, 该比例在健康人群中约5%~10%, 这些人虽然进行了乙肝疫苗的注射, 但仍然对乙肝病毒敏感, 属于乙肝病毒易感者, 一旦感染可发病或成为病毒携带者。本文通过对两组人群接种相同剂量不同乙肝疫苗后观察发现, 接种国产 (北京华尔盾) 重组乙肝疫苗 (CHO细胞) 20μg, 抗-HBs阳性率89.3%, 接种进口 (葛兰素史克生产的安在时) 重组乙肝疫苗 (酿酒酵母) 20μg抗-HBs阳性率92.3%, 国产和进口的乙肝疫苗的免疫成功率和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国产和进口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相当。两种疫苗接种费用相差较大, 国产乙肝疫苗接种费用较低, 60元1支, 每支20μg/ml, 病人依从性稍好, 进口乙肝疫苗接种费用相对较高, 118元1支, 每支20μg/ml, 病人依从性稍差。成人接种的乙肝疫苗均为自费疫苗, 有些门诊医生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大力推荐进口乙肝疫苗,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有些患者要求使用进口疫苗, 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国家 (HBs Ag感染率>8%) [3], 人口众多, 经济相对落后, 预防乙肝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医生和患者都应重视药物的成本-效果和最小成本分析[4,5], 让患者投入单位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本文通过临床试验表明, 国产和进口相同剂量2种乙肝疫苗, 按相同条件接种免疫效果是相同的, 因此我们建议对于按常规剂量 (10μg) 和全程接种3剂乙肝疫苗后, 查血无乙肝表面抗体产生的无应答人群 (抗-HBs阴性) 应以20μg国产的乙肝疫苗按0、1、6个月进行全程接种为主, 这样对于经济比较拮据的患者是个节省。应用安全、有效、经济的国产乙肝疫苗, 在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同时, 显著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有利于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也更加有利于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 基层卫生保健工作之所以提倡推广。本文临床试验仅是对国产和进口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1个月抗-HBs的观察, 2种乙肝疫苗抗-HBs持续保护时间和消长情况等远期效应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 李明月, 李荣成, 黄尚志, 等.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不应答与HLA基因单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2, 36 (3) :18.

[3] 吴华清, 李敏, 高晓东, 等.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与疫苗接种剂量的关系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10, 12 (1) :33-34.

[4] 陈洁, 张钧, 张丹.等.药物经济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98-99.

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脑外科新入院100例未行静脉穿刺者, 神志清楚, 手背部无疤痕, 皮肤完好, 无色素沉着, 无淤血青紫静脉炎者 (如出现淤血静脉炎者等中途退出) , 无血液系统疾病。其中男性46例, 女性64例, 年龄16-72岁, 平均年龄38.6岁。

1.2 材料

选用某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 七号静脉输液针。

1.3 方法

1.3.1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 由笔者和本科室护士共同进行, 选择病人同体左右侧同部位手背浅静脉, 采用不同浅静脉穿刺方法。操作时间定为每天上午, 先取病人右侧手背用传统方法进行静脉穿刺, 第二天再取对侧用改良法进行静脉穿刺, 对100名病人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在此操作过程中, 由另一位护士承担登记工作, 记录操作时间、进针速度、成功与否及第二天观察注射局部位置的淤血情况。另外, 对病人的疼痛度及其对穿刺方法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并运用统计学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1.3.2 传统方法:常规选择血管, 在创次部位的上方约6-10CM扎止血带, 嘱病人握拳, 常规消毒皮肤, 针尖斜面与皮肤呈15°-3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 沿静脉方向潜行一段再刺入血管, 见回血后再将针送入少许。

1.3.3 改良方法:常规选择血管, 离穿刺点6-10CM为准, 扎止血带, 左手扶病人手腕, 右手轻握其3-4个手指, 做手指关节的屈伸运动数次或轻轻按摩温暖穿刺部位, 使病人的血管充盈。嘱病人手自然放松, 手指略向下屈曲, 护士可选用患者手置握杯状, 将其手部皮肤绷紧并固定, 充分显露静脉。常规消毒皮肤, 进针时采用右手拇指和中指分别持针柄的前后两面, 食指持针柄的上面, 针尖与皮肤呈60°角直刺入皮肤的同时刺入血管, 接着针尾向下压角<15°角, 平行推进少许。

1.3.4 观察方法及评判标准从进针速度、穿刺成功率、皮下瘀点发生率、血管重复利用的次数、穿刺的疼痛及病人满意度这六个方面对两种穿刺方法进行观察评价。⑴进针速度:由专人用记时器记录针尖刺入皮肤至前端输液管出血回血时所需时间。⑵穿刺成功率:针头一次进入血管, 穿刺部位无肿胀, 无药液外渗, 保持输液通畅为成功, 否则为失败 (包括退针, 刺破血管, 输液不畅等) 。⑶皮下瘀点的判断标准:穿刺部位有少量皮下形成瘀点, 直径<2mm;紫癜, 直径3-5mm;淤斑, 直径>5mm。⑷血管可重复利用率:穿刺血管周围无炎症, 无皮下瘀点, 血管暴露良好。同一血管等长距离下, 可重复利用的次数。⑸疼痛评判:疼痛指标参照国际常用疼痛评分法:马克盖尔法。疼痛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级, 将无痛、有痛感、轻微疼痛划分为轻度疼痛;疼痛较剧烈分为中度疼痛;疼痛剧烈分为重度疼痛。让病人以自己的疼痛经验, 按上述等级对静脉穿刺后的疼痛做出评价。⑹病人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分为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分别采用t检验、x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静脉穿刺法效果比较见表1

表1可见:两种穿刺方法的进针速度、血管的重复利用数分别经t检验得出t值分别为3.68, 9.73, p<0.01, 有显著性差异。以上均说明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穿刺成功率经x2检验得出x2值为0.27, p>0.05, 差别无显著。

2.2 两种静脉穿刺法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表2可见:两种穿刺方法病人的疼痛、满意度分别经秩和检验得出Uc分别为4.51, 5.08, p<0.01, 有显著性差异。以上均说明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

3 讨论

3.1 传统方法穿刺时, 嘱病人握拳, 成功后才松拳。指骨与掌骨成垂直状, 掌骨关节突出, 皮肤较为紧张, 多数静脉处于两骨缝间皮下深处, 不易摸清和看清。同时病人无意识的会产生紧张, 血管也更为紧张, 反而失去了弹性。在皮肤紧张的情况下, 影响静脉充盈度不易进针。针尖从静脉旁侧进入血管时, 静脉易向另一侧滑动, 特别对于皮下脂肪少和老年人, 容易造成反复穿刺或穿刺失败。并且在病人松拳过程中, 由于血管轻微回弹, 针头斜面有可能部分或小部分脱出血管, 出现药液外渗造成穿刺失败。改良方法穿刺时病人采取非握拳式, 手自然放松, 被动活动后可以充分使得血管充盈, 针头直刺皮肤进入血管后再变换角度继续行进, 不易损伤血管壁, 容易把握进针角度和方向, 避免了反复穿刺的缺点, 且针头斜面容易全部进入静脉腔内, 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增加血管重复利用次数。当然大角度静脉穿刺必须根据静脉的深浅、粗细及充盈度来调节进针的力度和深度, 以防穿透血管。

3.2 传统方法穿刺针头入皮后易出现偏差, 致使按压力度与受力面积不能完全作用于静脉壁进针点, 从而引起皮下淤血, 降低血管的重复利用次数。改良方法穿刺针头进入皮肤的同时进入血管, 减少了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现象, 拔针后立即按压穿刺点及周围较少面积即可止血, 降低了皮下淤血现象。

3.3 传统方法穿刺针头在进入皮后还要潜行一段, 然后再进入血管。由于表皮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相对增加了针头对皮下组织和神经末梢的刺激以及对肌纤维的牵拉及损伤, 使病人感觉穿刺处疼痛或者更甚。改良方法穿刺针头迅速穿过皮肤直入血管, 减少了对皮下组织及神经末梢的刺激及对肌纤维的牵拉及损伤。另外, 感觉强度不仅取决于刺激的强度, 并且与刺激变化速率、作用时间及作用面积有关。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当静脉穿刺增大皮肤与针头之间的角度时, 针头与皮肤表现接触面变小, 进针压强增大, 而进针速度快, 则痛觉小;同时, 针头与皮肤的接触面小, 表皮受损范围小, 痛觉也小, 再加上针尖对表皮的机械性伤害仅仅是一瞬间, 由于不需要病人做握拳准备, 穿刺时间又短, 所以往往在病人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到穿刺点的时候, 穿刺已经完毕, 所以病人常常觉得无痛或者微痛。

3.4 根据两组方法的临床效果以及病人的满意度调查分析可知, 传统方法穿刺分为三个阶段, 针头穿刺皮肤后潜行一段再穿刺血管, 既耗时, 又降低了穿刺成功率。改良方法穿刺法是一连贯步骤, 针尖穿刺皮肤的同时穿刺血管, 所用时间短, 达到了省力, 节力, 高效的目的。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 病人对健康和高质量护理的需求不断增长,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操作上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反应。通过实践观察和分析, 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给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为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 另外还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提高了护理质量。此法简便易学,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安丽, 石琴.新编护理学基础.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08

[2]卜艳华, 朱永梅.浅静脉直刺法的临床观察[J].南方护理学报, 2004, 6 (6) :13

[3]胡立英, 秀英, 玉贞.手背部非握拳法静脉穿刺的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 2003.9 (1) :65

[4]赵庆英, 纪英莲.手背静脉穿刺技术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02, 17 (11) :842

两种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对比研究 篇9

1 测试方案

泡沫铝声屏障:材料为闭孔泡沫铝板,厚度10 mm,打孔率3%,背后设置70 mm厚空腔(空气层)。百叶型声屏障:材料为铝合金板,厚度1mm,背后设置50mm厚空腔,填充玻璃棉。

测点共设置4个,测试路段为沈阳市珠林路。测点1、测点2为泡沫铝声屏障;测点3、测点4为百叶型声屏障。噪声分析仪:AWA6270+型。时间计权:F(快)。仪器距离测量处地面1.2m以上,受声点与快速路高度相平。

2 降噪效果对比分析

2.1 测试结果及插入损失

根据各测点处声屏障安装前后参考点和受声点的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测量结果,求得各测点处的插入损失,详见表1。插入损失计算依据《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HJ/T90-2004)进行。

从表1可见,百叶型声屏障的插入损失在4.7dB~5.8dB之间。泡沫铝声屏障的插入损失可达12.1dB~13.3 dB,其降噪效果明显由于百叶型声屏障。

2.2 两种声屏障的吸声特性分析

对吸声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见图1。

由图1可见,两种声屏障的吸声系数峰值相差较小,均在0.9左右,但主吸声频率不同。泡沫铝声屏障的主吸声频率在315Hz~630Hz,对应的吸声系数在0.6~0.9。百叶型声屏障的主吸声频率在630 Hz~1250Hz,对应的吸声系数在0.58~0.86,百叶型声屏障对低于630Hz的低频噪声吸声效果不理想。

由插入损失的实测结果,在城市快速路的降噪效果方面,泡沫铝声屏障优于百叶型声屏障。分析是因为城市快速路的汽车噪声主要为低频噪声,声压级大于60 dB的噪声频率均在600Hz以下,而泡沫铝声屏障对低于630Hz的低频噪声的吸声效果较好。

3 结语

在城市快速路上安装泡沫铝声屏障,经实测其插入损失可达1 2.1 dB~13.3dB,泡沫铝声屏障对低于630Hz的低频噪声的吸声效果较好。在城市快速路的降噪效果方面,泡沫铝声屏障优于百叶型声屏障。

摘要:通过对泡沫铝和百叶型两种声屏障插入损失的实际测试,对比研究了两种声屏障降的噪效果,并进行了吸声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城市快速路的降噪效果方面,泡沫铝声屏障优于百叶型声屏障。

关键词:噪声,声屏障,插入损失

参考文献

[1]盛美萍,等.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周涌麟,李树珉,编.汽车噪声原理、检测与控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医用棉签两种包装灭菌效果比较 篇10

资料与方法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 (2002年版)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产品无菌检验试验”部分[1]。

材料:选择温岭市某医疗机构采购的两种不同包装的灭菌棉签;培养试管 (营养肉汤增菌液10 m L, 由温岭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提供) 。

试验分组与方法:开启两种包装灭菌棉签各20包。密封包装 (20根/包) 组, 用清洁剪刀在密封包装开口端1 cm处剪开, 开口取棉签;自封袋包装 (50根/包) 组, 拉开封口取出棉签。在无菌操作条件下, 剪去手接触部分, 将每包1支采样的标本分别放入无菌肉汤培养基中, 置入37℃恒温箱培养48 h。

评价标准:按《消毒管理办法》, 培养后无菌生长判定为合格。

结果

本试验共采样40份, 密封包装组采样20份, 启封后立即采样无细菌生长, 合格率100%。自封袋包装组采样20份, 启封后立即采样有3份细菌生长, 合格率85%。见表1。

讨论

灭菌棉签在医疗操作中使用广泛, 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等操作中均使用棉签。目前一次性医用棉签包括密封包装与自封袋包装。临床工作中, 自封袋包装的棉签取出后重新封口比较方便, 因而使用较多, 由于封口密封程度有限, 本试验的灭菌合格率85%, 封口反复开启取出棉签, 其污染的机会也会增加。取用棉签时应隔着包装顶出棉签棒2 cm再取出, 不可用手在袋内抓取棉签;本试验密封包装的棉签打开封口后采样未见细菌生长, 但封口敞开, 极易污染。为避免污染和减少浪费, 建议医用棉签生产厂家采用5根以内的密封小包装为宜[2]。应多生产密封小包装灭菌棉签, 医疗机构应逐步摒弃采购自封袋包装灭菌棉签。

如能大力采用孟发芬等研发的防污染独立医用棉签更好, 包装袋为密封袋体, 将密封袋体分隔为多个单元, 单元袋四周密封, 每个单元袋内装有1支棉签, 可有效提高诊疗护理过程中灭菌棉签的规范使用, 预防院内感染[3]。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2002年版第二部分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 [S][J].2002.

[2]金鑫, 赵林国, 郭铁民, 等.使用一次性小包装棉签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6) :653.

两种语言两种效果 篇11

【关键词】自主习得语言 实用功能语言

在20世纪,关于英语作为外语或者第二语言的教学有两种思想。第一种思想出现在20世纪前半期,这种英语教学提倡的是自主习得语言。第二种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这种思想认为英语是一门有实用功能的语言。

第一种思想来源于两个改革传统的融合,即英语改革运动中出现的应用英语学法和直接法中的单语法的融合。1884年5月,亨利·斯威特在享誉盛名的语言伦敦语言学协会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语言的实践性研究》报告。豪厄特认为这份报告可以当作是用应用语言学法进行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十五年后帕姆乐将此篇报告改写成了他的经典之作《语言的实践性研究:教师和学习者指南》。这份报告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现代科学的语言学的方法和结论来促进语言教学和学习的改革。尽管这份报告逐渐被人们淡忘,但是斯威特的教育理念和语言学思想流传了下来,并为20世纪英语作为外语的自主性习得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斯威特的教育理念和直接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强调口语的使用,用一种归纳的方法来教语法,母语和英语之间没有任何翻译。斯威特还倡导每种语言现存的口语形式应该被作为对其研究的基础。这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要致力于发音的教授,这也是直接法的一个基本规则。应用语言学法和直接法的融合为自主性习得提供了基础。

另一方面,哈罗德.帕姆乐也促进了这一思想的形成。哈罗德·帕姆乐的教学生涯和外语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02年到1922年去日本之前的这段时间,这一阶段对他的外语教学研究来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阶段。在此阶段他主要致力于语言教学的一般原则和英语教学课程设计的研究。同时他还出版了The Scientific Study and Teaching of Languages,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根据他个人多年的经验得来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以及语言学习的原则,这些原则很好地满足了语言课堂对学习理论原则的需求,而这些学习理论原则正是从当代心理学中衍生出来的。帕姆乐书中所强调的与应用语言学法和直接法是一致的,即口语的教授。他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应该使用到他所称之为的“自发的”语言习得的能力。他还提出了一个四学年三阶段的想法:(1)第一个阶段为入门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学习如何学习一门外语,学生们还应该培养自己的潜意识的理解力;(2)第二个阶段为过渡阶段,学生们一开始做一些口语练习和直接法的活动;(3)第三个阶段为高级阶段,主要通过阅读,理解,对话和其他一些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们的语言使用能力。此外,帕姆乐还提出了九条优秀语言教学和学习的基础性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条核心的方法论原则,即习惯的形成。帕姆乐的思想与英语改革运动中的应用英语学法和直接法中的单语法的融合共同推动了自主性习得思想的出现。

第二种思想起源于英语在大英帝国中所扮演角色的一种重新解释。这一思想的源头是在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初期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和其设立的贸易站。在17世纪,许多欧洲国家的力量向外扩张。直到19世纪,大英帝国通过其独特的贸易和文化融合政策,稳固了英语在世界的地位,开创了“永不落语言”的局面(Graddol,1997:6)。毫无疑问在殖民地英语也应该开始英语教学。殖民地的中小学开始使用英国学校的模式教授英语,这些学校还受到当地英国教会的指导。这些学校最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以英语文学为载体达到对英国文化的同化。作为一门第二语言,英语实用功能的之所以会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英国和其殖民地之间日益增多的交流和贸易来往和其他欧洲国家寻求庇护者的到来。

总而言之,这两种思想的出现都有稳定的基础。应用语言学法和单语教学法的融合与哈罗德·帕姆乐思想的共同促进了自主习得思想的出现。而英语功利目的思想的出现取决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殖民地的英语教学体系加强巩固了英语的地位,人们不得不学习英语来满足各自的需求。第二,政治庇护者和在英国的居住者在英语实用功能的出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三,教科书的编写者和外语教师也为之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A.P. R. Howatt. Language Teaching Traditions:1884 revisited. ELT Journal Volume 38/4, 1984:279-281.

[2]A.P. R. Howatt.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 .

[3]David Graddol. The Future of English? A guide to forecasting the popularit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the 21st century. Adobe Digital Editions version,1997.

两种清洁剂洗手的效果评价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门诊、供应室、内科病房、手术室、外科的医务人员80人进行检测。

1.2 方法

1.2.1 洗手方法

将检测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40人。A组常规用肥皂进行洗手, B组用洗手液进行洗手。两组均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第1步, 掌心对掌心, 手指并拢, 两手互搓;第2步, 掌心对手背, 两手互揉搓, 交替进行;第3步, 掌心对掌心, 双手交叉, 两手互搓;第4步, 两手互握, 互搓指背;第5步, 一手握住另一手拇指转揉搓, 两手交替进行;第6步, 一手五指并拢, 指尖在另一手掌心处揉搓, 两手交替进行。每步洗手时间不少于15 s, 总洗手时间不少于3 min, 洗毕用流动水冲洗双手。

1.2.2 评价方法及标准

采样、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按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无菌操作采样, 将装有棉拭子的试管震荡80次, 用无菌吸管吸取1 mL采样液注入90 mm无菌平皿中, 再向平皿中加入已融化的50 ℃左右的灭菌营养琼脂15 mL (每份标本同时倾注2个平皿) , 带琼脂凝固, 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 48 h后进行菌落计数, 并对可疑菌落进行鉴定。判断标准按《医院消毒技术标准》GB15982-1995执行。二类环境被检者手部皮肤含菌数≤5 cfu/cm2为合格[3]。

1.2.3 统计学方法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的两种清洁剂洗手, 其中以洗手液清洗结果较为理想。肥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外在因素, 如储存不当, 使用过程中肥皂盒消毒不及时等, 且对皮肤有刺激性, 长期使用会导致皮肤粗糙、脱皮。相对于肥皂来说洗手液的储存、使用较为方便, 可用感应装置, 不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 而且洗手液里面已经加上了润肤成分, 能起到一定的护肤作用。另外, 医院还应该加强洗手的监督管理, 进行洗手规范教育, 普及洗手相关知识, 做到规范有效洗手, 加大对洗手设施的投入, 应视手部卫生状况合理选择使用不同的手部卫生清洁剂, 以达到手部卫生的最佳效果, 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摘要:[目的]观察两种清洁剂洗手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务人员80人并分为A组与B组, 均采用“六步洗手法”, A组常规用肥皂进行洗手, B组用洗手液进行洗手, 然后进行采样及细菌培养。[结果]B组洗手合格率高于A组 (P<0.05) 。[结论]用洗手液洗手效果要优于用肥皂洗手。

关键词:肥皂,洗手液,六步洗手法

参考文献

[1]林玲, 肖家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意义及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2, 29 (5) :407.

[2]腾小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2, 29 (5) :427.

上一篇:初中地理图表的教学下一篇: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