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效果

2024-05-23

社会效果(精选12篇)

社会效果 篇1

关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理论最早是由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在1999年12月的《坚持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一文提出的,到现在17年以来对这一司法政策一直在不断实施与完善,并在使用中逐渐扩展其涵义与范围,从单一用于民事审判案件效果发展为推动整个司法体系优化、进行能动司法建设的指导理念。

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概论

(一)法律效果

司法行为中的法律效果意指司法机关经由严格适用法律发挥依法审判的作用与成果。法律调整人的行为分为四个阶段:法律规范生效、发生法律关系、法律权利义务的实现与法的适用。法律效果是法的使用阶段严格审判产生出的效果,也是法律使用的能动结果,它是从法律角度对司法行为的作用影响进行的评价。

(二)社会效果

社会效果在与法律效果有互通与相异性,互通在于二者均是对司法行为所作出影响与结果的事后评价,不同在于社会效果是从社会角度评判司法审判作用与成果。它既包含司法审判等行为所产生与实现的社会利益与结果,也涵盖社会大众对司法行为及其作用的认识与判断。由于评判角度与体系的不同,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最后得出的认识结果也会不同,使得大众不理解司法审判的裁定,引发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不统一,下面就相异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不统一的原因研究

(一)法律规范的滞后性

法律规范不同于一般的规章制度,需要严格谨慎的立法程序予以研究颁布生效,法令若朝令夕改只会损害其权威性与公信力,它应该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内容与效力,以规范社会风气与人们的行为,防止并惩戒违法犯罪之事。然而社会又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进程中,一旦社会中出现新问题与新现象,而法律对此方面又无规定时,就容易因缺少法令规范产生各类社会隐患。但法律本身制定时期较长,在出现相应社会问题时不能及时出台规范予以管控,造成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不相统一,影响社会稳定与法律权威。

(二)法律思维与大众思维的差别

法律领域因其专业性与职业特殊性在其发展历程中逐渐产生出一套独特的法律职业思维,其思维虽然对司法行为起着指引与推动作用。但它与社会大众思维的差异也引发了对司法审判等行为评价的分化,法律思维对司法行为的评判是基于法律逻辑与规范的基准进行,以专业知识与标准为支撑。而大众思维则从社会生活经验与价值观的角度判断,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二者思维的不同必然导致评判结果的差异,使得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不相统一。

三、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策略方法分析

(一)拓展对司法结果的解释

司法行为结果不为大众所理解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以案件判决为代表的司法结果解释上的形式化。过往法官在判决中对理由的阐述是从法律专业的角度进行形式化解释,注重法律逻辑与依据上合理合法。这么做虽然符合司法程序但不利于社会大众理解其司法结果,引发判断与价值观的冲突。因此,对司法结果的解释要运用一定的法律方式增强其社会理解度。通过使用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等方式减弱、消除民众对审判结果的异议与不认同,譬如利用文义解释阐述所引用法条的内容主旨,帮助大众理解审判依据与理由,以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相统一。

(二)积极开展诉讼内调解

由于前文所述法律思维与大众思维的差异,有时即使司法人员多加解释与阐述,涉案当事人也不理解其行为结果的理由与合理性。同时当事人因自身立场与情感的因素也往往会认为对自己不利的司法结果是法院判决不公正所致,进而引发矛盾与冲突。因此为维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和谐,对涉案当事人进行诉讼内调解就是必要的解决途径。在调解中法官应将判决有关的法律规范与予以合理精准地介绍和解释,让缺少法律思维意识的当事人也能充分认识与理解,并及时回答当事人提出的各类疑问打消其顾虑,令其明白判决结果的理由与依据。

四、结语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是我国司法领域的独创政策,对维护司法审判结果权威性与提升社会民众的理解认同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让司法结果为群众所认可与信任,最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融合,不再出现两类效果的差异与冲突,是统一政策追求的最终目标与理想。

参考文献

[1]陈金钊.为什么法律的魅力挡不住社会效果的诱惑?——对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论的反思[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19702:60-65+70.

[2]陈林林,许杨勇.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J].求是学刊,2012,39,20702:85-90.

社会效果 篇2

1、该生做事有章法不盲目,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由于不怕苦,懂学习,多次的实践活动让她更觉多了责任,多了动力,生活也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2、该生勤勉踏实,社会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强,服从领导,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积极,热情,能运动所学知识决绝问题,有一定的灵活处事能力,也能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我。

3、该生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得积极踊跃。他处事全面,肯于吃苦,乐于奉献,有很强的沟通能力。他在实践中懂得学习,知道不断地替身自己,有很强的思想境界和较强的上进意识。

4、该生思想觉悟高,在社会实践中认真负责,踏实肯干,表现出了一名高中生的良好素质:乐于奉献,肯于吃苦,交流沟通能力强,有思想有方法,做事有成效。望再接再厉,不断提升自我。

5、该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积极,有良好的处事能力和协调能力。他服从领导,乐于奉献,不怕吃苦,善于沟通,在实践中表现了较高的综合素质。此外,他把每一次实践当做一次锻炼,做得认真而有成效。

6、该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服从领导,社会责任心强,可与吃苦,不怕累不怕难,做事踏实,头脑灵活,能结合实际发挥自己的特长。他在劳动中乐于分担,参观中懂得学习,宣传中擅长沟通,忙碌的身影和专注的神情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XXX同学在联想集团北京厂实习期间,能够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其相关相邻工位同仁协调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在所从事的包装备料岗位上,8、XXX同学能够探索更优秀的工作方法,以提升效率,在车间内的备料比赛中曾获第一名,在其它工位的学习中刘巍同学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通过学习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多能工,在团队生活中得到领导及同仁的一致好评。

9、XXX同学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待人诚恳,一年来技术理论水平及操作都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加强学习尽快成才。

10、XXX同学工作努力,能按师傅要求去工作,尊敬师长,一年来技术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提高,希望今后更加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人才。

11、X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能够做到服从领导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12、X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将本人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15、学生在本公司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体现出比较扎实的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功。努力协助指导老师的工作,从中学习运价业务知识,虚心好学,善于思考,能培养团队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遵守公司劳动纪律,与同事和睦相处。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任务,毫无怨言,展现出该校扎实的德育教育。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适应能力较强。同时,该学生能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

16、xx同志积极主动,态度端正。实习期间,她主动要求到各部门了解学习,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她先后去了财务管理科、招标办公室、计划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法律事务部、设备管理科、法制办公室等主要业务部门。通过学习书面材料和与各部室人员的交流,她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单位科室的主要职能和重点工作,还协助完成了一些她力所能及的行政事务工作。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各科室人员的一致好评。

17、xx同志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18、xx同志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工程计算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敬业,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执行公司指令坚决。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19、xx同志待人诚恳,作风朴实。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单位同事和睦相处,交流融洽,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合作。

20、该生综合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政治表现良好,法纪观念充实,服从安排听指挥,与同事友好相处,短短实习工作期间,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相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绩。希望xx同志继续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不断总结提高,为毕业后投身祖国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21、X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实习期间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22、XXX同学于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之间在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厂实习。实习期间该员工认真学习各种专业技能,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积极参与相关竞赛活动,能较好胜任流水线与CELL线各岗位需求,在月末评比中,屡次拿得名次,并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及能为团队进步提出合理化建议,整体表现良好。

23、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初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了适应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

24、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广泛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学会了关心他人,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

25、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获取了广泛的知识信息,优化了知识结构,增强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才干,增强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学到了许多新的本领。

27、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适应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

28、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培养了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和优良作风。

29、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深入认识社会、认识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成才报国的使命感。

30、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提高了个人素养,完善了个性品质,逐渐养成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31、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提高了思想觉悟,增强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32、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拓宽了视野,获取了新知,培养了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道德自律的水平。

33、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

34、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5、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逐渐认识到自身知识、能力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摆正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36、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逐渐养成了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培养和锻炼了实际的工作能力。

37、xx学生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报社老记者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龋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38、xx学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新闻采访工作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新闻采访和摄影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敬业,工作起来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能加时加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39、xx学生待人诚恳,作风朴实。该学生严格遵守我报社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一个半月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单位同事和睦相处,交流融洽,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合作。

40、通过暑假30多天的辅导,13位留守学生不仅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心理上得到了抚慰。最后一课安排了他们各自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1、xx师范学院07级新闻(一)班学生xx于20xx年x月x日起在xx广播电视报做社会实践活动,担任本报记者,期为一个半月。实习记者期间,她的突出表现得到了我报社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和肯定。

42、该生综合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政治表现良好,法纪观念充实,服从安排听指挥,与同事友好相处,短短社会实践期间,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相信她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希望xx学生继续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不断总结提高,为毕业后投身祖国的新闻事业打下扎实基矗xx,开始到我校联系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进行积极配合,xx提出要为留守学生进行辅导,教务处为其提供了13位留守学生的资料,xx同学对这13位留守学生逐一进行了家访,发现他们在心理与行为上与同学有一定的差异,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父母的关是造成心理与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

43、xx同学暑假关心留守学生这一实践活动,得到了13位家长的高度赞扬,多次打电话表示感谢,同时也受到周围群众的一致好评。xx同学确实是一位极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子

44、xx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态度端正。实习记者期间,她主动要求到外跑新闻,了解新闻点,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她先后采写了多篇高质量的新闻稿件,通过边边跑新闻,在采访交流中,她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市一些单位的主要职能和新闻重点工作,还协助完成了一些她力所能及的摄影报道工作。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我报社人员的一致好评。

45、X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将本人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社会效果 篇3

一、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存在冲突

审判的法律效果是指通过严格适用法律以发挥依法审判的作用效果;审判的社会效果是指通过审判活动来实现法律的秩序公正、效益等效果。

从人民法院的审判角度来看,审判活动的发生,使得审判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具体行为约束力的增强上,更注重于对法律本身意义的表达上,更侧重于对一些逻辑推理方法的使用上,如现场模拟推理,归纳推理和进行一些推断等。审判活动,更注重运用法律的正义性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和纠纷。审判的社会效果是以最终实现自由、效益和维护法律的秩序为目的,它更注重于体现司法公正的社会意义。因此,这就导致了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冲突。

二、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存在冲突的原因

1.法律自身的原因

一是法律的相对滞后性。由于法律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因此不得经常改动法律。当面对一些新型的案件时,先行制定的法律规定就不能够使法官比较顺利的处理好案情,在此时,就显示出先行制定的法律的不合理性和不周全。

二是法律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社会生活是千姿百态,复杂多样的,在相同的法律规定下,法官之间的理解各不相同,在一定的范围内,判决结果之间会出现差异,这就使法律结论不够确定,从而使司法的公信力下降。

三是法律规定具有不明确性。在初期立法的时候,由于各种社会原因,立法者的立法态度往往是规避的和模糊的。这就使法官在运用法律时,产生这样那样的误差,最终导致人们对一些判决结论的不认可和不信服。

四是法律规定具有不合理性。有这样一个比较明显的逻辑:在现实中,没有几个企业的领导者会出于道德和良心而自证其罪。而同样,即使一些企业没有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或者制裁,这就不能够保证劳动者避免职业病的侵害。当法官们面对这些不合理的法律规定时,往往会显得不知所措。

2.法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不够完善

一方面,在我国,有很多法官的职业技能不够完善,这就导致在法官处理的案件中,出现了许多不够合理,未能兼顾人情的事情。以致使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发生冲突。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官人数众多,出现一些职业道德素质低的法官也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不能够坚持应有的原则办事,而使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产生冲突。

三、解决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互相冲突的对策

1.立法者必须高度重视立法权

要使我国的立法不断加强和完善,必须要有更加专业的立法人员,更加严格的立法制度,并对立法进行不断更新。我国立法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过,有很多人大代表的法律基础低,而且是兼职的,这就会出现一些违反立法程序的现象。只有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才能保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不再发生冲突。

2.正确看待民意

当遇到一些不合理的民意的时候,良好的司法制度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此进行反说服和教育,是不可以用民意来替换司法的。只有和民意保持一定距离的司法体系,才是健康的。在审判中,不能迫于各种社会舆论和民意的压力就做出不合法的判决来。这种判决结果,从短期来看是顺应了人情和体现出了民意,但从长期来看,损害了司法公正。

3.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审判的实践中,法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使自由裁量权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当由于法律规定具有滞后性和不合理性而出现一些法律空白的时侯,法官应该启动相应的法律救济程序,比如,请示一些权威性的司法机构给予合理的司法解释,以解决遇到的各种司法问题。

4.提高法官的职业素质

法官的职业素质主要指法官在司法活动中,运用自己所学会的一些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各种纠纷,以及打击各种犯罪的一项能力。广大法官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和培训,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强法官的叙事能力,增强法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法律知识掌握熟练后,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自己的文书水平和合理准确的运用法律的能力。

法律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社会制度,因此,必须给予鼓励和发展。在审判的实践活动中,不能对司法的期望值要求过高。只有实现法律的秩序和公正,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纠纷,才能更好地解决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冲突。

[1]李兆唐.论民事司法实践法律效果之实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2]石瑞峰.论司法的社会效果[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社会效果——新闻价值的真谛 篇4

一个新闻事实要见之于社会, 对社会现实生活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逐步演进和转化的过程。关于报道的最终社会效果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的:

1.记者、编辑对新闻素材的选定。这是新闻事实通过新闻发布机关见之于社会, 使之取得一定效果的第一步。从主观上讲, 我们可以把这种选定叫做新闻价值的第一次发现;从客观上讲, 应该把这种选定情况看作新闻价值的第一种表现形式。

2.广大读者对新闻报道的关注程度。新闻报道毕竟不是学校规定的教科书, 也不是国家颁布的法令, 对人们并不具有约束力, 不是非读不行、非照那样做不可的。因此, 又有个是否能引起读者关注的问题。我们的报道内容是广泛的, 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活的, 等等;表达方式除原来的那些报道形式外, 正在创造互相“交叉结合”的边缘体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可以增加新闻的价值分量, 也是赢得广大受众对新闻关注的必要条件。记者、编辑在对事实的选定时, 如果没有做到上述这种结合, 只有内容, 而没有恰当的、生色的表达形式, 发表后能够吸引如此广泛的读者吗?恐怕是不可能的。一篇报道在实际上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程度, 则是新闻事实通过新闻发布机关见之于社会, 使之取得一定效果的第二步。因此, 从主观上讲, 我们可以把读者对新闻报道的关注, 叫做新闻价值的第二次发现;从客观上讲, 应该把这种关注的程度看作新闻价值的第二种表现形式。

3.新闻报道最终取得的社会效果大小。一篇报道所能吸引人们关注的程度, 在某种意义上讲, 当然也可以称之为“社会效果”。但这只是报道影响的初步所及, 与我们所追求的那种最终的、实际的社会效果还有一定的距离, 还是把它看作新闻报道与社会效果之间的一种“媒介”为好。我们所说的社会效果是什么新闻事实通过“受众关注”这一媒介作用, 在公众内心所产生的某种积极影响, 是这种影响———精神“产品”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最终变为的物质力量,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鼓舞作用、启发作用、教育作用、指导作用等等的具体表现。也可以这样说, 社会效果, 是新闻事实 (价值因素) 在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那根“社会效应链条” (价值表现) 的终端。

记者、编辑对新闻事实的选定情况———读者对新闻报道的关注程度———新闻报道最终所取得的社会效果大小, 是新闻价值表现的三种演变形式。作为一篇具体报道来说, 最终对现实生活产生某种积极影响, 取得一定的社会效果, 才是过程的归宿。新闻价值表现演进过程中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形式, 对价值的实现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 因为它们含有一定的虚假性。比如说记者、编辑对新闻事实作出某种报道的选择, 社会效果会不会就像原来估计的那样呢?不一定。又比如说, 某篇报道对读者的吸引面比较广, 但是能不能就说它在听众的内心世界一定会引起很大震动呢?也不能肯定!只有这个过程完结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才是最为真实的, 因为它经过了全过程的彻底检验和证实。如果说, 价值表现是价值因素的生命依托, 是价值自我实现的生命形式, 那么, 经过演讲过程检验和证实的最终表现形式———社会效果, 就堪称新闻价值的真谛。它就像《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一样, 对于新闻价值的存在具有特殊意义。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 哗众取宠, 它实实在在是这样的。想想看吧, 一篇新闻报道如果社会效果不好, 那就犹如没了魂儿, 还谈得上什么新闻价值?“效果说”, 对新闻价值的表述虽说不全面、不准确, 但就这个意义上讲也不无精妙之处。

说到底, 是记者、编辑根据自己的经验, 根据以往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所得出的“致效原则”, 对面临选择的事实和新闻可能产生什么社会影响作出判断和估计。这种判断和估计正确与否, 与实际情形是否完全相符, 又有待于社会效果的证实。所以, 把“社会效果作为掂量一篇新闻报道价值大小的依据”, 与用新闻价值作为选择事实和衡量新闻的社会效果, 事实上完全一致, 不应该把它们看作是矛盾的。

社会效果 篇5

杨 惠 红

城市房屋拆迁案件是当前人民法院行政审判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法院正确、及时的审理和执行房屋拆迁案件,对加快城市改造,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目前,在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发展中,只要一拆迁就有纠纷,一有纠纷就有上访,甚至时有恶性事件发生。房屋拆迁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要求高,关系到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处理不慎极易引起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法院在审理和执行城市房屋拆迁案件中,如何从理论上正确理解,在实践中坚决贯彻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摆在我们审判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处理原则。

法律效果是通过法院的执法活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衡量法律效果如何,主要看法律作用的结果能否达到法律的预期目标。社会效果是通过法院的审判和执行活动,使法的本质特征得以体现,法的秩序、自由、正义、效益等基本价值得以实现,从而使执法的结果得到社会的公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都依赖于法院的执法活动得以现实,法院的执法活动是展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平台。

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是统一的,互为因果关系和互相包含的。因为社会效果即法的价值的实现,是立法的依据和驱动力,法律效果的实现,导致法的价值即社会效果的实现。因此,一个正确的裁判既要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也应该有良好的法律效果。任何两个效果相背离的裁判,都将是错误的裁判。正如肖扬院长所说的,损害法律效果的社会效果,实际上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也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护和支持。

然而,法律是稳定的,社会是发展的。法律与社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法律对社会关系只是一般调整,而不是具体调整。法律既不可能无所不包,立法者也不可能预见到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加之成文法的滞后性等等,使得任何法律都存在缺漏和盲区。因此,法律在反映社会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法官的职责和智慧是把两者有效地统一起来,在执法活动中,应当遵循立法本意、立法目的和法律原则,体现法的公正价值,遵循社会效果的价值取向,最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处理原则通常有以下三点:

(一)依法裁判,确保司法公正。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是人民法院裁判的依据。公正既是法官在司法活动中对裁判结果的追求,同时,又是社会对司法活动及其结果的一种评价,因此,公正具有法律标准和社会标准。坚持法律标准,符合社会标准,是人民法院追求司法公正的最高标准、最高境界。作为一名法官,要做到裁判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低标准。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裁判只有代表社会正义,反映社会主流,体现多数群众的意愿,才能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是追求司法公正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提高办案效率,维护法律尊严。效率问题,是肖扬院长提出的新世纪法院工作的重要主题。审判工作效率不仅反映了法律对法院审判期限的要求,更以其丰富的内涵反映出社会对法院裁判及时性的渴望。迟来的公正就是不公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树立“时间就是效益”的观念。很多当事人有“官司打得起,拖不起”的想法,反映出当事人对办案效率的期望。案件不能及时审判,会给当事人增加不必要的诉讼负担,案件不能及时审判,就是对当事人的不公正,案件不能及时审判,就会损害法律的尊严。追求司法效率与追求司法公正是一致的,法官判案如果不讲效率,即使最终依法作出合情合理的判决,社会对裁判的评价也会降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亦难以统一。

(三)树立全局观念,维护大局利益。审判工作必须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法院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人民法院只有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开展审判工作,才不至于迷失政治方向,才能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我们要充分认识审判工作为大局服务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努力提高为大局服务的自觉性与执法水平。充分发挥法院的调节、保护、规范等审判职能作用,有效运用司法手段,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审判工作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审理和执行城市房屋拆迁案件如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一)把司法为民作为检验“两个效果”的标尺。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开展各项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两个效果”的有机统一是司法为民这一指导思想的内在要求。人民法院审理和执行房屋拆迁行政案件,其法律依据是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及地方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房屋拆迁管理自今尚未立法。法院在适用法律和具体操作方面存在诸多疑惑和分歧,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底开始起草关于审理房屋拆迁案件的司法解释,但是,终因房屋拆迁案件情况复杂,司法解释至今尚未出台。法院在这样的一个执法环境和条件下,审理和执行拆迁案件,在法律规定不具体、不明确、有冲突的情况下,应当注重社会效果,力争将“两个效果”有机地统一起来,不能孤立办案,机械执法。应该把是否真正做到司法为民作为衡量案件质量的标准,作为检验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标尺。

(二)树立正确的审判观念,实现“两个效果”的统一。行政审判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行政机关的非法侵害,行政审判的宗旨是保障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因此,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工作中,必须把维护公民权利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我院受理了原告徐某诉被告宣城市建设委员会拆迁裁决一案,经审查,宣城市建设委员会对徐某要求原地回迁、回迁安置价位、附属物补偿等问题没有予以裁决或裁决有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损害了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法院遂判决撤销了宣城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补偿安置部分的决定。经统计,我院判决结案的房屋拆迁案件中,撤销或改变被告不合法行政决定的案件占60%。通过裁判,保护了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缓解了行政机关与管理相对人之间的冲突和对立情绪,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改善了干群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发挥审判为经济发展、城市改造服务的职能作用,保障良好社会效果的实现。现行法律着眼公正的较多,考虑效率的相对较少。在审理房屋拆迁行政案件中,法律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拆迁裁决的期限,为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后提出。房屋拆迁案件一般时间要求紧,如果少数被拆迁人不拆除房屋,将会影响城市建设,也给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因此,法院在处理行政机关或权利人申请先予执行的问题上,应坚持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我院受理了原告沈某诉被告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拆迁裁决一案,被告因征用土地曾与原告产生过矛盾,原告对被告的工作产生了抵促情绪,因而拒绝执行拆迁裁决,由于原告一户房屋未拆除,严重影响了我市“二环路”的建设进度,法院根据被告要求先予执行的申请,对原告的房屋进行证据保全后,依法强制拆除了原告的房屋及附属物,从而使“二环路”建设顺利进行,实现了城市改造的良性循环,法院的执法活动保护了公共利益,维护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城市建设和经济

发展,最终实现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正确运用调解手段,有效化解诉讼矛盾。当前,在民事诉讼中,提倡“多调少判”。调解是双方当事人对自身冲突解决的自愿选择,调解结案是社会效果最好的结案方式。在复杂的案件审判中,“两个效果”难于统一时,调解是统一两个效果的最好途径。房屋拆迁行政案件中,涉及拆迁当事人之间的补偿安置问题,属于平等主体之间民事纠纷。而行政诉讼的性质,决定了法院的裁判结果是维持或是撤销行政裁决。不管法院如何判决,拆迁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均未得到解决,法院裁判后,往往是案了事未了,拆迁当事人之间矛盾依然存在。对此,法院始终坚持以调解为主,通过民事纠纷的处理达到解决行政争议的目的。法院在调解过程中,针对拆迁中普遍存在的“补偿机制不合理” 这一焦点,着重做拆迁人的工作,说服其在补偿安置方面适当予以让步,对被拆迁人,法院则深入、细致地做法制宣传工作,客观、准确地了解被拆迁人的思想动态,注意把握在执法的每一个环节上做调解工作。如我院在审理湖州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宣州分公司申请先予执行李某拆迁裁决一案中,法院两次主持拆迁当事人调解,并通过基层组织协助做调解工作,均未成效,法院决定依法强制执行。由于李某年纪较高,家境贫寒,周围群众对李某表示同情,对法院工作表示不理解,为了使法院的工作得到多数群众的赞同,为了减轻贫弱者的经济损失,法院再一次给当事人提供一次协商的机会,慑于法律的威严,在强制执行现场,拆迁当事人终于达成了补偿安置协议。据统计,房屋拆迁行政案件经法院调解,拆迁当事人之间达成补偿安置协议后而结案的,结案率达94%。通过调解处理,拆迁双方当事人都满意,化解了诉讼矛盾,消除了不稳定因素,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社会化营销成本投入与效果产出比 篇6

上述这个表格中,几乎囊括了大多数企业在近几年最常用的社会化营销渠道与手段。如果进一步按照使用频率来划分,也就只有微博、微信、H5、扫码、今日头条了。

线下活动:成本低,影响力有限

仅以圣诞节的常规节日营销为例,所需费用包括了主题物料、模特、第三方公司服务费、拍摄以及奖品等各种费用,这样一个常规活动算下来,费用总计在5000元至10000元区间。而一年中这样的节日借势活动,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五一、十一等,也不下5~8个。10万元以内还是能够hold住的。这类常规的节日营销活动花费不多,影响力自然也是较为有限。能像BAT等互联网公司们动辄就是举行豪车加美女的线下活动,实在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企及的。

一般情况下,举行线下活动都希望能够扫描二维码下载App,多以实物奖品或者线上优惠券来吸引用户。曾有一生鲜电商,以1分钱出售标价30元的水果,前提是下载该生鲜电商的APP客户端。这个App下载量的成本不可谓不高。

再回到活动造势上,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总是希望能够做出一个网络热点事件,获得网民们的高关注度。然而网络上的那些热点事件,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除了其本身拥有足够的话题性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外,还离不开产品功能、企业品牌、创始人、受众用户等其他众多因素。虽然一次线下策划时间成本可能较低,但是线上的传播费用却是非常大的。

微博传播:整体下滑,性价比不高

很多企业所谓的微博运营专员形同虚设,就连微博发布文案、日常维护、活动运营等都由第三方公司来做。一年下来,微博常规花费也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如今,企业官方微博几乎沦为了一个只能依靠抽奖带动转发、评论以及涨粉的平台,要想扩大传播影响力,往往更多依靠大号们。而大号们的报价这几年也是水涨船高,不同领域的大号,成本差异也较大。

1. 假设推广一个产品功能视频,以冷笑话、笑话排行榜等此类账号或广告门等营销类网站作为主要传播阵地,一类账号通常在7000~10000元左右,二类账号通常为三四千元左右,按照前者10家、后者5家计算,一次推广的最低花费差不多需要10万元左右,在一个阶段内连续推广两三轮的话,总费用大约也要20~30万元左右。

2. 科技类微博由于没有特别有影响力的微博,平均成本在2000~3000元区间,一次发布10个左右大号的话,所需费用则在2~3万元。

3. 相比之下,影视娱乐明星的微博大号报价则高得离谱,一线炙手可热的明星一条微博高达往往几十万元,二线明星差不多1萬元左右。如果不是土豪公司,明星大号很少有能够玩得起的。当然,对于手握明星资源的娱乐公司自身来说,就另当别论。

问题来了,微博的投入产出比如何?

对于希望能够将流量转化为订单量的电商网站等企业而言,例如快书包创始人徐智明曾透露,快书包有三分之一的直接流量是来自微博,20%流量是间接从微博而来,订单转化率达到了3%~ 5%。其实,这个转化率已经非常高了,京东、1号店等电商企业来自微博的转化率能够达到1%~3%便非常难得。

对于只需扩大品牌线上影响力的企业而言,例如杜蕾斯,其官微日常转发量、评论量以及点赞量平均在200左右,借助韩寒推出的“岳薄越尽兴”的微博,各项指标均在1000+,翻了5倍。虽然韩寒的一条微博发布价格并不清楚,但对比郭敬明的一条微博28万元价格计算,杜蕾斯的转发量、评论量以及点赞量平均单价成本高达两位数,这样的社会化营销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够玩得起的。

微信与H5:成本与影响力基本成正比

对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微信公众号更多是CRM客户关系管理工具,增加粉丝数量并向粉丝推送促销信息,拉动销售才是最重要的。不过,当企业微信粉丝增长到一个阶段时,新粉丝获取成本却不断增长,由原来的平均1元一个甚至上涨至3~5元,这对企业微信公众号的后期运营来说,挑战十分巨大。

对于那些土豪企业来说,利用微信进行广泛的PR传播与品牌曝光,投入往往更是高得惊人。但从微信公众号的成本投入与各项关键指标的关系来看,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即投入高影响力力随之也会扩大。

由newrank推出的IT类新媒体周排行榜1月26日~2月1日

截图中的IT科技类微信大号,由于不同第三方公司报价不同,每千元的平均阅读量大致在200至690以内,每个阅读量的平均成本高达1.5~5元。

由newrank推出的幽默类新媒体周排行榜1月26日~2月1日

与上述IT科技类微信公众号相比,幽默类的微信公众号报价平均增加了2~3倍,而每千元的平均阅读量也翻了10倍左右。(微信大号针对每个第三方公司的报价不同,也决定了每个第三方公司对企业的报价也不同。上面相关数据根据平均值计算而得。)

对比上述两个表格中的大号,前者主要是集中在IT科技领域,用户覆盖较为精准,但是影响力与覆盖范围有一定的局限,后者的用户人群无疑更为广泛,价格则是前者的几倍。

此外,在微信朋友圈流行的H5创意热度近来逐渐降温,如果将H5制作全部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分为两类:有交互设计的,例如众筹类的H5大致在2万~4万元区间,而无交互设计的价格在5000~15000元区间。H5的推广渠道主要依赖朋友圈,近80%以上的H5创意的阅读量大多为几千个。当然也有火的H5,诸如神经猫、吸毛线这类现象级H5小游戏,但现在的H5游戏几乎难以再现当时的火爆。

其他渠道:新平台门槛低,效果转化待提升

在开篇列举的营销渠道list的中,除了微博与微信,知乎、豆瓣、今日头条等更适合企业做PR阵地,而滴滴、快的则适合企业做传统硬广植入。

相比之下,360来店通、百度直达号以及支付宝服务窗,无论是在产品特点、营销方式、入驻门槛、吸引粉丝等方面,似乎更适合成为企业进行O2O营销的新选择,但其效果转化依旧有待提升。

社会效果 篇7

当前社会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问题报道的错位。社会问题是客观、普遍存在的, 新闻媒体对社会问题应采取正视而不是回避的态度。发现社会问题、正视社会问题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新闻工作者在社会问题报道方面不应采取回避、掩盖的态度, 不要错误地认为不报道、少报道就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媒介肩负的社会责任而言, 回避社会问题就意味着新闻媒体在某些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放弃了引导公众舆论的责任;就客观效果而言, 回避问题无助于不和谐因素的消解。

当今媒体在对社会问题进行报道时, 往往走极端, 要么噤若寒蝉, 要么过分渲染。社会问题是指偏离了社会公认的正常轨迹的一种社会状态, 具有较强的社会破坏性。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 对破坏性的报道的确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 但过分关注社会问题的破坏性则是宣传报道的大忌。所以必须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 始终关注社会问题的走向, 对社会问题的大胆剖析, 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否则, 会让公众感到人心惶惶、岌岌可危, 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道德分析多法律解读少。当今社会问题报道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领域,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市场化媒体的生存发展之本, 《南方周末》、《大河报》刚开始就是以其对社会问题的深度阐述而崭露头角的。自“社会问题报道热”以来, 媒体几乎是以分析道德标准、引导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当然, “以德治国”非常有必要, 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素质的体现, 这是一种“自律”, 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石, 但是“以德治国”必须和“以法治国”相结合, 在现代法治社会, “以法治国”更具有保障性, 因此, 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用新闻法规来对社会问题进行规范, 引导社会舆论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 在社会问题报道研究中, 往往只重视报道方式本身的社会道德伦理规范。一些媒体经常为了报道问题的“耸人听闻”而见事不见人, 结果, 问题背后的人就被忽视了。而受众也往往被事件本身所牵动, 而无法再有精力去关心更多的事情。其次, 新闻媒体在报道中为了追求发行量、收视率和点击率, 也往往以伦理道德为报道重心, 甚至把一些热点的新闻事件披上了伦理道德的外衣来进行低俗化报道, 把凶杀、色情描摹得栩栩如生, 以此来吸引受众眼球。还有一些所谓的法制报道也是以伦理道德为挡箭牌, 进行低俗内容的大肆报道, 而对法制内容绝口不提, 不仅缺乏法制观念, 还严重干扰视听, 误导群众。

其实, 仅仅从伦理道德方面关注社会问题报道也是不科学的。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具有“人格化”的特征, 可以“自由裁量”或“意思自治”, 是典型的自律。而法律则具有国家强制力, 是一种典型的非人格化权威, 具有极强的他律色彩。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祗和理智的体现。”我们报道社会问题的初衷是履行媒体监督职责, 弘扬社会正义, 促进社会热点问题解决。如果仅仅进行道德分析甚至“道德审判”, 会给行政机关依法处理、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带来心理和舆论障碍, 形成舆论绑架司法, 最终影响司法公正。

缺乏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 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人文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曾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对和谐社会的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 这些方面无不渗透着对人的重视、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命运的关注。但在现实中, 很多新闻媒体在进行社会报道时不具备这种人文精神, 没有将这种精神贯穿到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的各个方面, 特别是对于社会问题这一敏感问题的报道, 没有突出对人的关怀, 经常忽视问题背后的人, 包括人的内心、人的命运、人的感情、人的发展。

对社会问题缺乏正确判断和评价。当前社会问题报道往往缺乏理性判断, 或者不能更好地把握报道的“度”。如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差距过大、腐败现象严重以及社会心态等方面的不良变化, 社会公正的缺失和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 严重地影响着弱势群体的社会态度和信心, 仇官心理和仇富心理在一部分人中间蔓延, 人们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媒体在报道这些问题的时候既要关注显性的社会问题, 更要关注隐性的社会问题, 不能一味地无限度报道一些不良的负面影响, 要有选择地进行解析式报道, 要树立公众的社会信心, 正确引导公众舆论方向。要密切监测社会心态, 摸准民众脉搏, 做到理性分析社会问题, 正确疏导民众情绪, 防止片面报道误导受众, 激化社会矛盾。

社会问题报道应遵循的原则

社会问题具有复杂性、潜伏性、破坏性、普遍性、特殊性等特点。新闻媒体应该从社会问题的特点出发, 从宏观上把握社会问题报道的策略, 才能在报道具体问题时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又不失方向。

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把握社会问题的报道规律。社会问题报道的客观性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 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的“客观”, 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形式上的“客观”, 指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 是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的, 作者采用的是“客观陈述”的方法。社会问题报道必须客观, 其最重要的原因是通过客观报道而显示的新闻倾向性, 易于被受众接受, 从而实现传播者的舆论引导目的。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正面引导。事实证明, 公众在社会问题面前, 对媒体的权威资讯有着特殊的依赖, 引导的结果往往影响着事件处理的效果。做好新形势下社会问题的舆论引导工作,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创新工作思路, 改进工作方法,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增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因此,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正面引导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面对社会问题的前提条件。

理性分析、化解矛盾, 理顺社会情绪。要化解社会矛盾, 重要前提是理清和谐和冲突的辩证统一关系。一些人对和谐和冲突的辩证关系认识不深, 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报喜不报忧, 就是要回避甚至掩盖社会矛盾。新闻以真实为准则, 新闻工作就不能以表象的和谐掩盖事实上的不和谐, 不能以急功近利的和谐掩盖本质上的不和谐。科学地认识和谐与冲突的对立统一关系, 有助于新闻工作者理性地看待冲突、分析冲突, 正确地诠释冲突, 恰当地报道冲突, 推动冲突的缓解和解决, 更科学地引导社会由冲突走向和谐。

坚持“自律”, 弘扬“他律”。法律与道德是社会问题始终关注的两个基本点, 两者不能偏颇。法律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 其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 强调两者的衡态。法律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强调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道德主要凭借风俗习惯、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手段来落实。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 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媒体在报道社会问题时不仅需要“自律”, 更需要“他律”。

法律和道德的辩证关系认为, 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 是法律的有益补充;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因此, 社会问题报道所涉及的领域不仅要包含道德因素, 更应该包含法律因素, 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社会问题报道的法律规制

法律术语的规范化使用。社会问题报道常常涉足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领域, 因此, 要求法律术语必须规范化, 特别是法制报道更要专业化。新闻报道强调客观真实, 而报道中涉及的法律内容更应该准确无误, 如果一篇报道中引用的法律用语不够准确, 必定会误导受众。例如, 在新闻报道中要分清“缓刑”和“缓期执行”、“询问”和“讯问”、“被告”和“被告人”、“侦察”和“侦查”、“代理”和“辩护”等专有的法律术语, 要求媒体从业者在进行社会问题报道时必须补充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

调查采访手段的合法性。调查采访手段必须合法, 不得违反《宪法》和相关法律, 不得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 不得损害国家安全, 不得危害民族利益。特别是类似“隐性采访”等仍存有争议的采访手段, 必须依靠相关法律对其行为进行系统规范, 并对法律进行系统化和具体化。媒体从业人员在采访过程中也要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社会问题报道中涉及的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它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 但主要是指人的生命、健康、人格、名誉和人身自由等权利, 以及与人身直接有关的权利, 如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等。新闻媒体在报道社会问题事件时要加强法律意识, 严格规范自身行为, 熟悉和自觉运用涉及人权的相关法律。

社会问题报道中涉及的人权保护不仅包括对他人人身权利的尊重, 也包括对记者自身人身权利的维护。

总之, 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建构起社会问题报道要以人为本的思想, 反映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 并引导公众努力寻求合法的解决途径的理论框架, 重点关注社会问题报道中应注意的社会效果和法律之间的协调, 保障传媒依法进行舆论监督, 使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得以认真贯彻, 维护人民利益。[基金项目:本文

参考文献

[1].童星:《世纪末的挑战——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2].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3].赵永枝、娄珍须:《党报社会新闻应给人以理性思考》, 《新闻实践》, 2001 (10) 。

[4].陈晔、王小兵:《对报道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 《新闻爱好者》, 2001 (8) 。

[5].乔春梅、王颖:《热点新闻的冷思考》, 《理论观察》, 2003 (3) 。

[6].朱慧慧:《“热点报道”的“冷”思考》,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2004 (1) 。

青岛城乡公交一体化社会效果分析 篇8

从国家层面看,2011年交通运输部出台了 《关于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交运发 〔2011〕490号) ,将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大工程。2012年10月10日国务院召开第21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为公交优先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从山东省层面看,依据上述政策要求,2013年10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见》 ( 鲁政办发 〔2013〕29号) ,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试点工作,计划用2年时间,在全省12个县级市完成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即墨市被列入第一批试点城市。

从青岛市层面看,为贯彻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青岛成功申报为国家 “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并提出了实施公交全域统筹的政策,制定了 《青岛市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 《青岛市公交全域统筹实施导则》,确立了加快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交通格局, 推进城乡居民公交服务均等化目标。

综上,交通运输作为基础性、先导性的行业,其属性决定了必须承担起服务城市发展的重任。青岛实施公交全域统筹,是实现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青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现状

即墨市已率先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在其示范引领下,青岛辖属的平度市、胶州市、莱西市也已开通城乡公交、镇村公交。由此打破了青岛原来的城乡客运二元化格局。由于即墨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其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已成为样板工程。并且从运营时间较长、管理模式较为成熟、实施效果较为明显的角度来考虑,本文选取即墨市的城乡公交一体化为案例,对青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行研究。

为落实山东省交通厅部署的即墨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任务,即墨市于2012年12月26日率先启动开通镇村公交。2013年1月1日又顺利开通城乡公交。2013年1月, 即墨城乡公交实现收入167万元,旅客发送量44万人次。 随后的几个月,城乡公交旅客发送量和客运收入逐月增长,6月实现客运收入341万元,旅客发送量92万人次, 两项指标分别比1月增长104% 、109% ,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双双实现倍增。

目前,即墨市已形成城乡公交三级运营体系,即一线客运 ( 城区公交) 、二线客运 ( 城区至乡镇驻地) 和三线客运 ( 村村通) 。现有城乡公交车辆210部,城乡公交线路59条,线路总长1595. 5千米,覆盖到全区所有镇村, 城乡通达率达100% 。

3即墨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效果

即墨城乡公交一体化作为县域城乡公交全域覆盖的全国首例,有力推进了青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示范效应。同时,即墨城乡公交一体化立足市场需求,高起点、高标准地创新经营管理,形成了 “主辅结合、普快结合”的城乡公交线网布局,从而实现了良好的经营效果。

一是农村居民出行更加便捷。镇村公交开通后,每村基本建成港湾式停靠站,1524个站点分布在公交线路上, 确保村民在镇村上就能坐上公交车,并且镇村公交、城乡公交、城区公交实现无缝衔接,让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到 “零换乘”出行服务。

二是农村居民出行更加实惠。村村通公交票价仅为1元。城乡公交票价比原客运班车票价下调了30% ~ 40% 。 按照上表即墨市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后的全年发送量计算,群众节约乘车费用支出为4232万元,平均每人获得让利37. 31元。同时65 ~ 69岁老人乘车享受半价优惠, 70岁以上老人乘车免费。

三是农村居民出行更加温馨。即墨城乡公交开通后, 实施品牌化运作,对城乡公交的车辆配置、车内卫生、温馨提示、车门门轴等细节进行了精细设计,同时强化司乘人员优质服务,让农村居民体验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温馨、舒适的出行环境。

四是改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就业。即墨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后改善了城乡发展环境,促进了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城乡公交的开通促进了乡镇居民远距离就业, 改变因距离限制的就业状况,增加了乡镇居民就业机会, 推进了城镇化发展进程。

4城乡公交一体化对策建议

即墨作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典型,虽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但从其发展中也反映出城乡公交一体化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道路环境不安全、公交线网不衔接等,制约着城乡公交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推进体制协调统一。由市政府成立专门的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的领导小组,加强协调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落实好相关工作,为城乡公交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机制。

二是系统研制无缝规划。科学编制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打破区域封锁,各 ( 区) 市规划布局、优化完善各自的城乡公交线网,让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及综合性规划相协调。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国土部门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满足城乡公交发展对场站设施用地需要。对不满足城乡公交运营条件的农村公路,实施改造建设,保障镇村公交延伸发展,实现村村通工程。

四是加快监管体系建设。将城乡公交一体化列入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各 ( 区) 市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对城乡公交运营企业的服务质量考核。

社会效果 篇9

“华裔观念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的文化壁垒。”[1]196闭关锁国政策将清朝的亿万臣民笼罩在一个暗淡无光的黑屋子之内,导致国人的眼光思维极其狭隘,无法认识到大洋彼岸发生的一切文明。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西方国家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实现了工业文明,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得到发展和解放。但是,处于封闭当中的清政府,却依然以“天朝上国”的身份自居,盲目自大,对外界文明的发展、世界格局的变化毫不理会甚至是毫不知情,臣民们对时势不闻不问,更不要说是与时俱进了,就像井底之蛙一样沉浸在天朝富饶无边、尽善尽美的黄粱美梦当中,认为西方列强依然是过去的蛮夷之族。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打破了清政府与世隔绝、闭关锁国的状态,我国步入近代历史的进程之中。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战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人们犹如从梦中惊醒一般,开始试图了解西方、关注西方,而到西方国家出国考察,成为人们了解西方的必经路径。魏源是在此期间士林风气的代表人物,其对清政府战败,对我国封闭的状态痛心疾首,评价说“徒知侈张中华,未睹寰瀛之大”。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之所以战败,在于对外界不了解,固步自封而狂妄自大。经过理性思考之后,魏源等人提出向西方国家学习的观点主张,认为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确实是先进的,充分认识到了清王朝和西方国家之间客观存在的差距。在有识之士的共同推动下,逐步形成了一种“开眼看世界”的思潮,激起了人们到西方国家考察学习、亲身感受和体会外部世界的愿望“,开眼看世界”成为晚清出国考察思想的萌芽。

二、晚清出国考察的主体

1.文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国家学习的主张本来就是由士林人士、文人学者提出的,文人知识分子成为晚清国民奔赴国外考察学习的先行者。比如,文人林鍼就是在知识分子中提出踏出无知、到国外考察学习的先行人物。其于1846年开启国外旅程,经过一年多的国外旅行和工作之后,于1849年归国。通过美国之旅,林鍼完全改变了对西方国家的旧有看法,认为国人“往日之坐井观天”,对外界的发展不了解,极大地阻碍了国民事业的开阔。此外,罗森于1854年去日本进行为期半年的考察学习,对日本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其所撰写的《日本日记》成为近代中国人所撰写的第一部日本见闻录,对国人了解日本的详细情况提供了难得的资料。自称为“江苏唐伯虎”的王韬,有着欧洲两年多的游历生活,对西方现代文明进行详细的考察,敏锐地发现了中西方文明之间的巨大差异。王韬归国后,主张向西方国家学习,试图“借法以自强”。

2.官员。政府官员是晚清时期出国考察最为重要的主体之一。政府官员有着更好的物质基础条件到国外考察学习,同时,相对而言有着较高的自身素质,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对西方文明和风土人情一探究竟的欲望,到国外考察学习的动机十分强烈。晚清时期,抱着考察西方文明、借鉴西方文明以图自强的许多政府官员出国考察,开阔了政府官员的眼界,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清政府改革和向西方文明学习的重要性。1866年,清政府派出以斌椿为组长的考察使团,而使团成员之一张德彝曾经八次出国考察考察。使团出国考察学习的范围包括法国、英国、荷兰、瑞丹、俄罗斯、丹麦等11个国家,其目的是“将所过山川形势、风土人情详细记载,绘图贴说,带回中国,以资印证”[2]1。有着十分明确的出国考察目的,在性质上完全是“观光”,只不过是必须将观光的相关情况通过文字、绘图等方式记述下来。使团的负责人斌椿所记述下来的日志《乘槎笔记》以及诗稿《天外归帆草》、《海国胜游草》,以及使团重要成员张德彝的《航海述奇》等,集中体现了本次出国考察考察的收获,记载了许多国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物,对国人了解西方文明具有极高的价值。

3.科技人员和工商界人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将清政府装备落后的军队击打得溃不成军,而两次鸦片战争的惨痛失败,使洋务派清醒地认识到了先进兵器的强大威力。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秩序,洋务派将制造西洋兵器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洋务派引进西方国家先进兵器制造技术与设备的同时,加大对洋务派中兵器技术专家的培养,比如徐建寅就是其中最为出色的洋务派科学技术人员的代表人物。清政府于1879年委派徐建寅到欧洲各国考察,从而开启了我国科学技术考察的端倪。其在欧洲考察的将近两年时间内,考察参观了80多个单位的200多项设备、工艺和管理办法,记录其考察情形的著作《欧游杂录》堪称专业的科技考察报告,同时也可称之为专业的考察欧洲的作品。已经被坚船利炮无情轰开大门的清政府,被迫和西方国家通商,为此,工商界人士出国考察考察成为了解西方国家商业、促进双方商业合作的重要路径。比如,李圭等人作为清朝商务人员的代表,于1876年到美国费城参加了第六届世界博览会,并且还开启了我国工商界人士的代表环球旅行的先例。李圭到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学习,并不是简单地进行观光考察,而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强盛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明、科技文明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回国之后在原有记录的基础上著成《环球地球新录》发行了3000册,李鸿章为该书作序,欲获取外国知识的有识之士争相购买、借阅。

三、晚清时期出国考察的社会效果

1.促进了中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晚清时期的出国考察,有效地促进了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发展,使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步从相互冲突的状态,发展到了整合与和谐的状态,促进了中国及中国人民、西方国家及西方国家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往来互动。中国人给西方国家的最初印象是十分神秘的,西方人看见中国人就像看到一种“特殊动物”,中国人因此经常被外国人围观。比如,1866年,清政府以斌椿为组长的考察使团到达法国的当天晚上出门,法国人看见之后“皆追随恐后,左右围观,致难动履”[3]503,由此可见西方国家民众对中国人“以华人为奇观”的景象。清使团所到之处,被人们当作“奇观”而引起西方人的高度兴趣,并且所到之处均受到官方和民间的热烈欢迎,德国媒体将其称之为“中国天使”。英国媒体以最终报道清使团行踪为能事,还使报纸发行量剧增。总之,晚清时期的出国考察“,实现了中国与欧洲各国交往的历史性突破”。

2.推动了中国民众形成新的旅游精神。晚清之前,国人旅游习惯是喜静厌动,而受到晚清时期出国考察影响,促使我国民众形成了新的旅游精神,特别明显的是旅游精神中的积极进取、喜动的性格得以形成,改变了传统几千年来形成的旅游习惯、旅游精神,使国人对旅游有了更为真切的认识。国人的性格以内敛为主,此种性格导致人们对于故土十分怀念,一个人一生的感情始终是面向家乡故土的,对自己的家乡有着一种认同感,而在旅游的过程中难以融入当地的社会环境,也难以敞开心扉进行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交流活动。正因如此,我国古代旅游以士大夫为重要主体,将山水旅游作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渠道,将自己在旅游过程中融入自然、感受自然,将自然纳于内心。晚清时期的出国考察,促使国民从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转化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旅游性格,在内敛、稳健的民族旅游精神中加入了新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改变了传统的喜静好动的国民性格。长期以来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得到了转变,对人们远游的限制逐步减少。此外,在我国古代男尊女卑伦理观念的影响下,女子很少参加到旅游活动中,而晚清时期出国考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主体就是知识女性。这些知识女性出国考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向传统的男尊女卑发起了挑战。知识女性到海外旅游,积极倡导女性教育,成为晚清出国考察的一个重要特征。

3.转变了国民的思想与行为方式。晚清时期出国考察带来了日常生活的变化,西方国家的各种生活用品、器物不断被带回中国,由此给国人的生活行为方式带来一定变化。随着出国考察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西洋事物不再十分好奇,甚至部分国人选择接受西方文化和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上海的部分民众从穿着打扮和行为做派均模仿西洋人,产生“崇洋”心理。部分国人喜欢外国饮食,郭嵩焘的日记当中就谈到了洋人的葡萄酒“酒味甘醇”。西方国家近现代交通工具被引入我国,促使我国现代交通的萌芽。晚清出国考察,较大程度上使我国国民在服装、建筑、交通、饮食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变化,对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也产生了较大变化。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也促进了我国国民在思想观念方面发生了变化,积极学习西方新思想、新风气。晚清思想界的先行者,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鲜思想、模式、制度照搬到我国,希望满清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振兴崛起,寻找适合中国发展的新思想、新经验、新道路,违背了客观现实,注定是失败的,但其所产生的良好社会效果,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

摘要: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满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耻辱,促使国内有识之士到国外文明、西方经验中寻求救亡图存之道,由此兴起晚清时期的出国考察热潮,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转变了国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

社会效果 篇10

在阶级社会, 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意味统治阶级的利益分配准则对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准则作用, 警察执法规范化的社会效果则是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准则对统治阶级的利益分配准则的作用。无产阶级社会是人民统治, 是人民自我的统治, 阶级斗争在人民的国度里得到消灭。社会主义法呈现的是人民的利益, 全民权利也通过国家行政展现。警察依法规范化行政是人民意志的要求, 是合乎人民的利益, 是和社会大众价值标准相符的。因此, 有且只有在阶级统一下, 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达到内在统一, 二者本质是无差别的。同时, 事物是依托于特定形式的存在, 是矛盾缓和规律下的统一体。由此可见, 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内在统一是以阶级属性为前提, 源于特定的基础、承载于一定的模式, 在缓和人民内部矛盾基础上的统一, 并呈现出运动的“各种倾向”。

一、警察执法规范化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内在统一的基础———辩证唯物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质的哲学理念, 这些现实实质, 被人们的感知和感觉而复制、记录、放映, 人们依靠它的感觉产生并不经过人们的感受得以存在” (1) 。世界起源来自物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放映, 在人的意识和物质的反映过程中, 人“从直接感觉到想象存在, 从想象存在到实际执行, 便是了解真理、认知和辨别客观实质的原始路径”。世界是人的思维理性和物质的辩证世界。

警察执法规范化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内在统一的实质基础———人权。国家、社会是人的集合体。在法的国度里是关涉人本身的思考。人权是关涉人之为人的思考, 关涉人本身的诉求的满足, 人的诉求归根结底是对物质世界的反应。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立场科学的揭示事物的本质, 即物质。物质是对人的需求满足的存在。对人有满足感的东西, 在马克思理论中, 是关于价值的讨论, 对人的需求具有满足感的物质存在的关系范畴即是价值, 物质的价值存在即是利益。在人类社会中, 所有的讨论都是以满足人的诉求的利益存在为根本, 是所有上层建筑的本质所在。国家法所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人的诉求的整合为基础。所以, 警察执法本身是关涉人权的调整, 关涉人的诉求的物质存在的调整。由此可见, 执法社会效果本身也是一种物质特殊性的表现, 其和法律效果所不同的是物质所具有的特殊性不一样。

二、警察执法规范化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内在统一的模式———人民民主

“所谓阶层, 就像类似某部分大组织, 这些组织在发展中即定性国家生产系统里处在位置又有区别, 与物质资料之间联系 (其联系大部分系法规内容制定完整好了) 区别, 其国家活动组织中引起成效也有差别, 因此获准了属于自身控制部分物质财富办法与数量有所差别” (2) 。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产物。警察执法规范化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这个角度上并不是必然的统一, 其关键在于统治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阶级斗争使得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分离而不相互统一, 这是封建社会、资本社会的本质所在。社会主义国家正是把阶级斗争统一到人民大众内部才得以取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但是这种内在统一仍需要以人民意志调和的媒介的存在才能达到, 即人民民主———理性和利益在民主中内在统一。因为, 作为“统治者”的人民和“被统治者”的人民是在民主下发挥创造理性, 对物质分配作出反应, 形成某种共识和认同, 从而达到统治和被统治的统一, 才能实现警察执法规范化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内在统一。因此, 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除和阶级关系相关外, 还要一定的统一模式来达成统一。

近代的民主理论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种即民主主义倾向, 参与民主、参加民主观点同属于这类, 倡导公众项目有人民直至参加决策, 这种即民主制原型;第二种即自由主义倾向, 或者称为代议制民主理念, 主导由通过选拔出来‘官员’然后划定区域范围而执行权益, ‘代表’公民权益或者观点并且坚持‘法治’” (3) 。第一种方式相对赞同普通人民等警务个体直接性加入警务制度, 法律法规的制定, 去达到警务个体的需要, 完成警务活动的民主性。大部分学者都赞成它从下到上所体现的强大民主化的理性与经验。在共和取向民主下, 警察执法和社会融为一体, 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人民的意志和警察行为相互辩证中实现了统一。然而这种民主方式被限制主要因为近代政治共同体中不计其数的公民, 随后许多学者们又称其仅符合小国少民的情况。后面的赞同精英观点即经过选拔发展优秀个体用其智慧、理智拟定了警务法规和政务, 侧面达到和调节警务个体的权益。这体现了近代、当代主要形式, 对精英们智慧理性开展大有裨益, 从上至下指引着大量共同体稳步前进。然而, 却遭反驳“精英民主针对个体自由限制, …社会政治活动中常常存在有不平等性…, …聚焦关注社会上层内容里民主性建设…。而故意省略去掉人民自身民主性加入能力与其相符合其指标培育” (4) 。也即是认为警察执法可能代表着精英的意志体现, 导致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错开。

这两种警务模式实际上体现的是两种不同警务模式即从下至上和从上至下。前一种具有体现微型民主化作用, 主要适用于局部小范围区域, 符合广大参与性权益需要;后一种具有体现宏观民主化作用, 主要适用于全面大范围领域, 符合整体大方向权益需求, 拥有良好的指向性, 可以体现相对高的理性。我们在讨论民主时, 必须和国家的性质相联系。因此, 在民主模式上, 在警务活动过程中, 完全可以兼用这两种模式的优点。社会参与警察执法依据的形成、参与警察执法的监督, 把其意志、诉求体现在规范化中。从法本身实现人民的统治, 从法的效果上实现人民的期许和诉求。因此, 这种自下而上的警务模式, 同样是实现了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同时, 国家活动内容里关键的一个方面即警务活动, 需要掌控人类进展总体宗旨以及需求。源自人民、代表人民的精英们以理性的睿智通过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引导警务活动的大体方向而不偏离客观开展的引导, 完成社会高效卓越前进, 也体现了人们客观实践进行的方向 (当然科学的理性本身同样要取得人民的认同) 。

三、警察执法规范化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内在统一的道路———曲折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其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范畴。警察执法的法律效果意味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分配准则对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准则作用, 警察执法的社会效果则是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准则对统治阶级的利益分配准则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具有整体性。然而, 它没有与马克思主义中哲学相关内容属性评判背道而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本质特征, 阶级消灭之后, 社会的矛盾体现为人民内部的矛盾。社会是人的集合体, 是关系的范畴, 在关系的范畴之内定然有利益拨派方面问题, 是生产问题体现现实反映。“物质生产联系整体组成了国家经济构建, 就是法规和政务内关于上层建筑竖立起来并且局限性社会认识方式同它相符合的实际基础” (5) 。为了缓解内部的矛盾, 人民以民主的形式形成某种规则, 这种社会意识的上升即为法本身。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全民逐渐增加财富、文明需要与陈旧落伍生产力中间激烈问题。警察执法规范化法律效果即是该矛盾的体现, 而与该矛盾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是人民意识的体现, 即是警察执法规范化的社会效果本身。因此, 警察执法规范化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内在统一是在对立的矛盾中的统一。

四、小结

警察执法规范化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 法和社会的基础是关涉世界观的讨论。辩证唯物是揭示人类社会本质的科学理论, 法和社会都是基于辩证唯物的命题。在这里, 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得到了统一, 而不具有任何色彩, 完全是存在之为存在的解读。同时, 二者的统一又必须有一定的模式作为载体, 人类的理性发现了民主。在很大程度上, 民主对实现二者统一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阶级统一和民主对于二者统一来说是血与肉的关系。世界是历史的存在, 是运动着的事物。法和社会在运动中呈现矛盾, 使得警察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对立。人的理性和民主的模式使得生产关系 (法律) 与生产力相适应, 达到二者的统一。此中, 法律规范本身具有天然的矛盾属性, 是人的认识能力和法的规范属性使然, 这就需要以运动的眼光看待警察执法规范化, 而不一味寻求规范化本身。

注释

11列宁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9.

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04.

33[美]卡罗尔·佩特曼著, 陈尧译.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3.

44[美]卡罗尔·佩特曼著, 陈尧译.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7.

社会效果 篇11

关键词:正当防卫;司法适用;社会作用

一、正当防卫的法律效果

正当防卫对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秩序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都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从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方面来看,正当防卫这一法律措施是刑罚无法取代的。从习俗到法律、从观念到学说,正当防卫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它萌生于复仇,蜕变于私刑,历史渊源一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新刑法明确规定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是既然正当防卫的有利无害社会效果,是应受完全的表彰,其中的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英雄行为,还当歌颂;则法律的良心就不能单纯从消极方面论断为无罪或不负刑事责任,而应当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肯定其有利无害、有功无过,而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特别是当今社会治安往往因各种暴行而趋于严峻,法律倘能促使社会群起而攻之,则其制止和预防犯罪的及时有效性,便相对大于司法机关的事后究办。可是,许多正当防卫案件的处理,特别是那些为保卫重大利益作殊死斗争,因而容易涉嫌过当甚至被误以故意行凶论罪的防卫适当行为,即使最后终于水落石出,如果司法机关只是就事论事地宣告无罪了事,而不昭示其功于社会,不强调其应受法律完全保护的效果,则甚至会因这种不作为抑制、削弱、伤害公民的正当防卫积极性。现时,公众面对歹徒逞凶,虽然对被害人也寄予同情,但不少的人宁可袖手旁观,不愿挺身而出。法律的社会效果落后于时代要求,不能不是这种令人遗憾的社会心理滋长的原因之一!

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未明确规定正当防卫的民法效果,即正当防卫人是否要对损害结果作出赔偿或负其他民事责任。但是由于防卫人在行使防卫权利时,既没有违反公共利益,或以损害他人为主要目的而滥用权利,又尽了防止过当的义务,其行为既有理、有利、又有制,因而与所产生的损害结果之间,只有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具备损害赔偿或其他民事责任的原因要件。由此可知正当防卫人无需为自己的行为负民事责任。并且,根据正当防卫的完全正义性和有利无害的社会性,防卫一方在要求不法侵害者承担其直接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责任的同时,有请求赔偿防卫人因防卫造成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损害的权利,依照大陆民法通则第109条的规定第一百零九条(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这乃理所当然。

二、正当防卫的社会作用

1.适应社会结构转变的需求

随着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逐渐受到冲击,市场经济使个体得到解放,人员结构呈现个别化、原子化的特征。人员流动大,快速的城市化运动使城市变为不法侵害的高发地;司法公信力低,成员间的纠纷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社会迅速分化,强者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却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针对他们的不法侵害往往更加容易引起社会的同情和民意的支持。面对这种巨变,民众更加要求法律对个人权利受到侵害时的私力救济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2.弥补公力救济的不足、限制私力救济的滥用

法律保障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仍然需要防卫行为来弥补不足,因此需要法律对防卫行为给予制度性、肯定性评价。正如学界通说认为:正当防卫是一种权利行为。陈兴良教授也支持这种观点,他认为“法律赋予了公民在面临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的损害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的权利,因此,正当防卫是权利行为”。行使权利的限度是不侵犯他人的自由。防卫制度的设置不仅仅是鼓励社会通过自身力量惩治不法侵害,同时也通过法律防止这种鼓励走向反面——滥用私力救济。

3.正当防卫的意义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它的主要意义在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鼓励公民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震慑犯罪分子,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可以说正当防卫不仅是免除正当防卫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而且是公民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的法律武器。特别是现行刑法中对正当防卫规定作了重大的修改补充,主要立法精神是适当地放宽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除原则性地规定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以外,还对某些特定情况下的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作了特别规定,这就有利于公民大胆地运用正当防卫的法律武器同不法侵害作斗争。

三、司法实践抑制正当防卫积极作用的发挥

国家暴力资源的有限性和作用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制止不法侵害力量的需求。在此情况下,防卫不仅是人的本能,更是保障结构转变的一种有效方式。防卫者不仅要面临无回报的风险,甚至是生命危险,还要面对司法实践对防卫行为定性的苛刻态度,为自己引来囹圄之灾。这大大削弱了正当防卫制度对社会结构转变的保障。

即使法官将防卫行为定性为意外事件,二者在民事责任的承担和社会评价上仍然存在着重要区别:①民事责任的承担不同。我国的对正当防卫限度的立法采取民事一元主义模式和刑事二元主义模式。刑事上的正当防卫的限度要远远严于民事上的限度,因而刑事上的意外事件仍然要承担民事责任。②法律评价不同。意外事件仅是一种違法性阻却事由,虽然刑法不能对无法也不应当预见的损害后果进行客观归责,但该行为毕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始终都是无法得到法律上肯定性评价的。正当防卫行为是为法律所肯定和鼓励的积极的权利,该行为造成损害结果的前提是为了排除社会危害性,是受到社会肯定评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陈兴良.《正当防卫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2]杨春洗.《刑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4页

[3]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上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4]郭泽强,胡陆生.《再论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载于《法学》,2002年第10期

作者简介:

社会效果 篇1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对于治理理论的探究就开始层出不穷, 社会理论的学者们, 在根据自己时代发展现况和管理理论实际需求总结了“治理”理论的概念。美国国际研究学会主席詹姆斯·N·罗西瑙 (J.N.Rosenau) 教授就提出了很有代表性的治理理论, 他表示, 社会治理, 不仅依靠的是政府机构, 同时非正式的、非政府的机制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他认为“治理”与“统治”有很大的区别, 虽然很多人在表义上认为他们可以互相使用与代替。其实, “治理”指的是通过拥有了共同目标的支持, 在无需国家强制力量的支持下, 社会组织通过自发自愿的努力, 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管理主体从只依靠政府部门, 变为包括社会组织和各种非政府部门在内的多元社会力量。其次, 西方的学术理论界, 对“治理”理论也给出了一些权威性的定义, 如全球治理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这则代表性的研究报告中提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对于各利益主体和冲突双方, 需以公众利益为主, 调解不和、化解矛盾, 为了共同的公共管理目标联合行动, 持续参与的一个良性过程。而且社会治理突出强调的是社会管理不应只是政府的事情, 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 非政府组织变成了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必要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其次, 管理过程不应只是单一的从上至下的模式, 应该是双向互动的一个管理过程, 政府、非政府组织应联合共同治理, 实现和谐互动、协调合作, 互惠互动达到共同管理的价值共识。

我国的对社会治理理论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 相对比与西方学界的研究来说确实晚了许久, 但是国内学者们针对本国国情、既定的研究方向和不懈努力也取得出了很多的研究硕果。在我国, 比较早且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俞可平教授, 他在关于“治理”的概念界定方面, 提出的“治理与善治”在中国的行政学界产生了大的理论影响。他指出, “治理”可以定义为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 通过特定的权利资源和公共权威的运用, 来共同管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 满足公众需求。治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维护公众的和公共的利益, 在各种曾别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手段去引导、规范和控制公民的社会活动。因此, 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 它的目标是以公共利益为本, 它的组成部分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 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

二、中国社会治理领域面临的问题简要概括

改革开放, 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 也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总体来看, 我国社会治理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但是,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 社会治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一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导致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二是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导致社会矛盾多样多发;三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致使社会治理任务日益繁重;四是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使社会治理难度加大。

针对我国不同层面的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应用不同的方法来改善和解决。为了转变和优化政府治理方式、完善社会治理运行机制、转变政府职能, 创新政府社会治理体制和实现政府治理能力建设, 我们可以从根本的制度化层面着手, 因为“制度是公共权力机构实现其政治和社会功能的基本工具, 是获得主导性权威的前提, 制度决定了技术力量发挥的空间和可能产生的活力, 制度是理念践行的工具, 是确保社会治理过程规范化、有序化、连续化和一贯化的载体。所以, 只有通过不断发挥政府的主体能动性和制度化的创新及完善, 才能实现现代化社会的有效治理和体现政府治理的价值理念趋向。

三、提高社会治理效果的制度化途径

1. 实现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

在社会治理中, 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协作参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而且公共治理是实现现时代治理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和重要环节, 因为现今的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是有组织的、有秩序的, 有共同理念的参与但因为其局限性和约束性, 使公众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会有难度, 而且进展的并不是那么顺利, 由此变成了治理程序上的一个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强社会大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建设和合理机制的完善, 是实现有效创新治理的一个良好途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 一是建立公民与政府的信任机制, 在社会治理中政府与社会不应是漠然的对立关系或公众一方无自主权且唯命是从的服从另外一方的隶属关系, 更不应是敌对的对峙关系。既然要协同合, 那就应该是互相信任、互鉴互助的建设性伙伴关系。政府应充分的放权给公众, 发挥其主管能动的创造性, 维护和实现公民的政治权益。二是实现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利益协调、表达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政府要给公众提供宽松的空间和条件, 可以实现公众意见的及时反馈, 使公众合理的建议和要求能得到政府采纳和支持, 并将对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用以有效的方式和机制得以解决掉, 同时将政府对公众意见的回应公开化、透明化, 进而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绩效评估和扶助机制, 政府拥有庞大和充足的资源性优势, 为了能鼓励公共大众能积极发挥作用, 可以将参与社会治理的不同组织进行实现分类管理、区别对待, 突出重点的运行过程, 对各社会组织的绩效进行评估管理, 对发挥作用突出的公众和组织有奖赏优待的优惠政策。此外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或项目购买、补贴、奖励等方式, 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和治理。

2.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制度化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必须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全面有效实施。要想实现治理的现代化, 必须全面拥护法制建设的制度化实施, 法律手段和法治思维更是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的必要性工具。

法治建设制度化途径可归纳为:第一, 政府应加快社会治理领域的立法工作, 完善各级各界各部门的立法任务, 让人们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制定出详细具体, 切合实际的法律规范来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而且重要的是法律不能只写在纸上, 而是要写在公民的心里, 只有人心思法、人心思治, 才能达到法治治理的效果最大化。第二, 发挥好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的作用, 实践表明, 良好的道德风尚既可以减少各种矛盾纷争、净化社会环境, 又可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是法制制度建设的良好推动剂。要通过依法打击犯罪、让人民明辨是非, 平衡利益关系、使民众实现自我教育, 知荣辱, 明善恶、重品行, 使其自觉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促进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第三, 执法队伍和官员执法能力亟需改善, 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 提高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 并通过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司法公信力来树立法律的权威, 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对引导全社会的公众共同执法作出表率。且可知“善治者善法”只有把民主法治上升到的制度化的高度、加强有关部门的行政执法效果和实现治理体系法治化、科学化、程序化, 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危机。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制度化

衡量一个社会的现代文明程度, 不仅要看经济发展, 还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把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所以, 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 要想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 保障体系的制度化、合理化建设是不可缺少和忽略的一环。在如今发展的新型社会, 对处于社会困难、穷困的弱势群体, 农村及偏远的发展不平衡地区和城镇的失业、老年群体这都是我们保障制度需要涉及的范围。

构建社会保障制度, 构筑社会稳定的“安全网”。需从以下两个个方面来看:第一, 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现阶段, 我国的低保困难家庭、特困户及残疾人的占比还很高, 为了让弱势群体可以得到实惠与帮助, 应尽全力分类施保, 规范管理, 政府应优化现行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农村低保金和困难人群的支援力度, 适时的对社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自然增长动态调整机制, 并将各区域的最低补差标准额度不断巩固。在实现财务支持的同时, 也应同时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让更多温暖惠及需要大众。第二,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保障, 扩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除此外也要统筹其他保险系统的建设, 实现五保”供养, 与农村合作医疗、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援助等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切实发挥好保险的预防、补偿、保障的作用。同时也要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体系, 建立保障监督委员会, 依法加强社会监督。

4. 实现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的制度化

加强公共权力监督是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必然要求。公共权力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维护人民利益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手段, 如果运用不好将会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造成负面影响。腐败作为当今普遍的一种现象, 事关国家的生死存亡, 所以应势必加强监督与危害人民群众主体利益的行为做斗争。

将公共权力监督机制上升到制度化的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权力主体进行制约监督, 国家的公职人员, 因为掌握了权力资源, 在很大程度上使他们代替民众直接行使权利资源, 如果党性不高、思想道德修养高度不够, 会造成以权谋私、权利滥用的想象, 所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对权力主体的制约与监督制度, 应包含以下内容:着实加强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开展, 入选入职官员不仅要有做事能力更要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和崇高的为人民做事的决心和态度, 此外要对领班班子的各期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全面、客观、公正、准确的评定党员干部的社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 对犯错、违反规章的人员进行警告严惩, 使其能够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权力主体的信息公开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公职人员的财产收入要勇于公开, 使用的国家资源和公务、权力都要透明化、规范化。第二, 强化群众信访举报制度, 信访举报是群众监督的重要渠道, 通过纪检监察等各种监督部门的信访举报“窗口”, 接待群众来信来访, 处理群众举报、申述和控告, 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保护群众利益, 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查处违纪案件, 惩治腐败现象,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 舆论监督也是实现有效社会治理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支撑, 积极发挥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的作用, 将社会信息及时、公开、迅速的传递出去, 新闻媒介不仅可以作为政府的喉舌, 更可以反映民情, 传达民意, 实现党务政务公开, 监督检举, 增强监督合力和时效性, 在反腐倡廉中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可知其是从制度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 在新的历史时期, 对于有效的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实现创新治理, 既要坚持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 又要通过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用制度来保障基本民生、实现社会公平,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本文从制度的层面着手, 通过公众参与治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的完善、党领导班子的绩效提高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提高社会治理效果的针对性阐述, 从而对政府的治理理念和治理能力建设及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提出了实际的要求。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会体制改革,以人为本,制度层面

参考文献

[1]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军等译.上海:三联出版社, 1989.1.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4-09-27.

[4]陈国权.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与政府机构改革[J].求索, 1999 (4) .

[5]汪永成.政府能力结构分析[J].政治学研究, 2004 (3) .108.

[6]金太军.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00-509.

[7]王沪宁.政治民主和政治稳态的相关分析[A].刘军等编.新权威主义[C].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230-245.

[8]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6)

[9]梁莹.政府善治与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 2003 (3) .

[10]袁岳.公道:公共管理新主张[M].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国际市场营销下一篇: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