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处理手法

2024-10-15

艺术处理手法(通用6篇)

艺术处理手法 篇1

《 雪》 是鲁迅的一篇散文诗, 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中。 文章通过对江南的雪与朔方雪的描写, 向读者展现两幅色彩迥异的画面, 意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意蕴。 对这篇散文诗的艺术手法,笔者在教学时,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鲜明的对比手法

《 雪》 是鲁迅散文诗集《 野草》 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同时用词准确。 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以对比的手法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 在博识的人们眼中它是单调的。然而有着丰富多彩之美的,是江南的雪。它“ 滋润美艳”,有着一个色彩斑斓的环境, 各色各样的花在雪野中生长“, 许多蜜蜂们忙碌”,江南的雪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塑雪罗汉。 可以说江南的雪“ 洁白”,“ 明艳”,“ 闪闪生光”, 透露出盎然的生机,蕴育着生命。 这些既融进了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 也渗透了作者脉脉的温情,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这种美是暂时的,稍纵既逝,太阳一出来就慢慢消褪了,不长久。

相比之下, 朔方的雪,“ 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它既没有江南雪的“ 滋润美艳”,更无奇花异草相伴, 而是“, 在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烂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 ”它有着独立不羁,昂扬向上的性格。

这是何等苍凉悲壮的图景, 又是何等雄浑峻伟的奇葩! 这与 “ 江南的雪”相对照描写中,作者显然更醉心于“ 朔方的雪花”。 因此,文章中,着力从三度空间进行立体描绘, 以突出腾飞的朔雪那种横扫千军, 锐不可当的气势: “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 弥漫太空”的飞雪,“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不仅自己“ 升腾”, “ 旋转”“, 灿烂地生光”,而且使整个“ 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寥寥数笔, 朔方飞雪撼天动地之力兀露,其势逼人,是作者“ 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情感的体现。

二、深刻的象征手法

文章中对两种雪景的描绘, 不只是突出各自的特点, 除对以 “ 江南雪”的“ 滋润美艳”反衬“ 朔方雪”的独立不羁,昂扬向上性格外, 正如鲁迅在《 自嘲》中提出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一样,更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 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 那里有许多美好的记忆, 如少年闰土神奇的生活世界(《 故乡》) ;同小伙伴一起夜吃罗汉豆的小船(《 社戏》) ;有无数故事,趣味无穷的百草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等。 这些都具有一定诗情意蕴。那么,在《 雪》 中,作者极写江南雪的美艳,孩童的欢乐,雪罗汉的有趣,意在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谁不热爱自己的故乡,谁不迷恋蜜蜂纷飞喧闹、 孩子们欢声笑语、 田园牧歌式的恬淡生活? 只是现实环境的恶劣所致。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作者对江南雪的描绘, 实际上是往昔青少年时代的象征。

要得到这种美好生活, 只有像“ 朔方雪”那样,“ 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 如沙、 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在现实黑暗的岁月里艰苦卓绝的斗争,永葆战斗青春。“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 ”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也是人的精魂, 鲁迅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

对飞腾的朔雪磅礴的气势, 浩大的声威的酣畅淋漓的抒写, 不正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人生观的形象写照? 正如“ 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朔雪的孤独,也反映出了作者“ 荷戟独傍徨”的身影的象征。

总之 ,《 雪 》 这篇散文诗 , 围绕着南方和北方两种雪的对比 , 雪的两种形象 , 应该是作者往昔青少年时 代和当前 的他的象 征 。 (附 : 教材解读系列论文)

中职德育教学的艺术手法 篇2

关键词:德育教学;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个性

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中职生进入职业学校后,专业基本已定向,毕业后将走上社会,他们的各项活动大多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做准备。在校期间,中职生不仅要学好专业课程,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还要协调好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关系,提升综合素养。这也正是德育教学的重要功能之一。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以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为重点的中职德育课程。它与中职专业课程密切联系,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对中职学生的就业、创业和终身发展,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实践性。

一、合理开发利用教材,精选课堂教学内容

1.有效利用教材

利用教材首先要尊重教材,我们的教材都是经众多专家、一

线教师精心编写的,只有很好地研究教材才能深入挖掘教材的深层内涵。教材就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我们的一个问题、一个情景、一条思路,我们遇到这个问题、情景、思路,就要充分利用它们,想办法达到我们指定的教学目标。而具体说来,要先“入教材”,才能为“出教材”做准备。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中的案例资源是案例教学的基础,这些许多与中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与教材内容相辅相成的案例,为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创立校本辅助教材

一切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学校的实际教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如能加入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内容将更有利学生的学习和我们教师的教学。如:在教学中,可以收集本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成功案例,形成校本辅助教材,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发展心理学认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既不能高估学生独创性思维品质的水平,也不能忽视他们思维独创性品质的发展和培养。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特点,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

1.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处于青年初期,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各年龄发展阶段的最佳时期,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由于中职阶段心理发展的优势和各种矛盾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在智能方面,中职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很迅速;在自我意识方面,水平有多方面提高;初中时能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发育状况或某些行为特点,到中职阶段更多地寻找自己的个性特征。由身心发展决定了学生学习特点:基础薄弱与渴望提高的冲突,贪玩性格与就业压力的冲突。

2.教师转变观念,关注学生个性

中职教育历来存在发展学生个性与学校严管的矛盾,不少教师害怕让学生发展个性而疏于管理,实践中也存在这样的事例。中职德育教师只有改变观念,才能处理好这一矛盾。我们应该大胆放手,只有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更好地做好德育工作。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初期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未来职业走向,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摆脱混日子的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一刀切”,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教师只有让学生明白自己“生而知之的是什么”,才能指导学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增设案例分析课程,创设实践教学情境

案例教学法也叫个案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对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特殊情景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它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一个相对鲜活的教学情景,把真实的问题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问题情境中思考。

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案例要有针对性,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案例的选择,必须要精炼、典型、能够切中要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所在学校中职生的特点,收集了一些本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案例。

如:在上职业生涯规划项目教学“角色转换”时,我列举以前教过的一名学生,在步入工厂后,如何调整心态,适应环境,如何一步步从基层员工做到企业中层技术骨干的经历。让学生燃起自信,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尽快适应环境,转变观念才能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引起他们的感悟、思考,吸引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体验实际生活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是中职德育教学中最易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科目之一,也是学生最有机会体验实际生活的课程。当然,有人会问:“难道那些下车间开展的实践教学课程不能体现实践教学性么,不更能让学生体验实际生活么?”是的,这些都可以,但他们一定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德育功能。

中职学校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职业理想和心理健康的教育,而“下工厂”的实践性教学无法关注到这些问题。

我的建议是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结合下车间等形式的教学活动综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现在的中职教育大多开展“厂校结合”,忙时下工厂,闲时回校上理论课,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很少有机会单独开展实践。

当然,开展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不拘形式的。如:浙江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被人们称为“淘宝大学”。浙江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60%的学生生活费自理,三分之一的人月收入接近普通白领,学生一年创收2500万元。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去打工、去创业、去体验,如我校的“飞帆教学商场”,就是让学生自主经营,自我体验,是自己创业的实践平台,其实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

总之,中职德育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开发教材,创新教法才能在德育教学中关注学生个性特点,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跨世纪人才。

探讨班级管理的艺术手法 篇3

一、班主任不仅是严肃的代表, 更是学生成长中的特殊角色

每当接到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 我往往会先思考自己在学生面前是一种怎样的角色才最适合?在这个问题上, 我认为“严肃”和“亲和力”是没有任何冲突, 反而是两者并用恰到好处。面对学生的错误, 我会耐心的给予教育和引导;当学生思想动态发生变化时, 能观察入微, 在生活中与学生谈心, 了解变化的原因并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 让学生多给自己一点空间, 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 去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 才能让自己显得更加的自信。在得到大家肯定的同时, 学生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真情。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已不再是单纯的居高临下的师与生的关系。特别是班主任, 要善于俯下身子、弯下腰和学生说话, 这样学生觉得你是一个亲近的人, 就乐于和你交朋友, 乐于和你沟通, 这对于班主任开展工作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赏识”教育是现阶段一个必须的教育手段

赏识学生, 做学生的朋友是让学生亲近的催化剂。根据“罗森塔尔效应”: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的预言, 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而自己信任和崇拜的人对自己的赏识更能够给予自己无穷的力量。基于此,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 赏识学生并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考虑, 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这才是真正关爱学生的最佳体现。当学生有了点滴进步的时候, 我都会及时表扬, 并在班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班级舆论, 让学生体会到进步给自己带来的良性作用, 他们就会自觉从好的方面发展, 并争相做到最好;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错误的时候, 我都会以发自内心的去帮助他们, 而非训斥。并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尊重他们、相信他们, 以心交心,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真诚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克服困难。只有这样, 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和信任, 并愿意亲近你, 教育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如果动不动就一味地去训斥学生, 效果会适得其反。

三、让学生自主管理, 培养骨干力量

作为班主任, 要做的工作多而繁杂, 加上每天的偶发事件, 家访工作, 耗费的时间无法计算那么怎样才能比较轻松而出色的做好班主任工作呢?作为班主任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 特比要注意培养班级的骨干力量, 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记得一部电视剧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握紧双手, 抓住的仅仅是空气;而你张开手掌, 触摸的是整个世界。让学生管理班级、让学生帮助学生, 让学生带动、感化学生, 可以使班集体有积极向上的班风、浓郁的学习氛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 班干是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最主要和直接的力量

培养班干部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 特别是新班级, 班主任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引导新班干。在此, 需要班主任耐心的, 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 多一点时间和班委们在一起, 建在彼此的信任, 慢慢地熟悉、了解和信服。给干部提出高而严格的要求, 让每位干部心中明确当干部是为了同学服务, 而不是为了“管”同学。班干要做到处处以身作则, 事事走在前头, 做同学的榜样, 对同学一视同仁, 不搞特殊化, 不能凌驾于同学之上。班委要以身作则, 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 班级的凝聚力自然而然提升很多。

(二) “细心辅导”与“大胆放手”相结合

首先, 教干部怎样开展班级工作, 当好干部。如:指导学习委员怎样与课代表衔接收发作业的登记情况, 怎样与科任老师之间沟通班级的学习情况;指导劳动委员怎样搞好卫生扫除, 实行班级同学“一人一岗”制等。其次, 扶植干部做好工作。在做某项工作之前, 让干部先思考如何安排, 然后再继续指导, 启发班干把工作想得全面而细致。比如初期的活动开展, 班主任可事事亲力亲为, 让班委干部们感同身受, 并在活动结束后让干部们召开了一次活动总结会, 总结活动中的优点与缺点。逐渐让班干能够自己组织、策划和执行。最后让干部们学会自主工作, 大胆放手, 自己走路, 自由走路, 在实践中尽快成长起来。

(三) 树威信。

班干必须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 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做出成效。其中, 除了班干部自身的努力外, 班主任可以在工作之初就埋下伏笔, 要利用各种机会适时地在集体中赞美班干部的榜样作用, 肯定他们的工作成效。当他们在管理上遇到实际困难时, 班主任及时给予支持, 为他们搭建树立威信的平台的同时也做好他们的“靠山”。另外, 在工作中还要注意对干部缺点错误不姑息、迁就, 及时批评、帮助。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该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尽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 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 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师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得错, 才能用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要当好这世界上最小的主任需要用心、用情、用智慧。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借鉴、反思, 才能使我们的工作达到“累并快乐着”的境界!在班主任路途中, 哪怕荆辣满地, 我也会坚实地将它们踩在脚下。

参考文献

[1]孙凤英;《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2]鲍婷;;罗森塔尔效应对道德期望的启示[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3]陶玉梅;走进孩子的心灵, 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艺术处理手法 篇4

在《午夜巴黎》中,经典叙事手法和艺术电影叙事手法交叉呈现,影片运用平行剪辑手法,交叉展现了现实世界和午夜巴黎的奇幻世界。发生在现实中的故事(2011 年的巴黎)运用经典叙事手法,故事有着清晰的因果关系,并且,故事中的信息被清楚而快捷的传递给观众。在现实的故事中,吉尔和他的未婚妻伊内兹来到巴黎度假。有一天,当吉尔在午夜漫步在巴黎街头,他发现自己无意中竟回到了1920 年前后的巴黎。第二天,当他试图与他的未婚妻分享这段奇遇时,她不但认为这只是吉尔的幻想,还在她父母和朋友的面前嘲笑他。吉尔渐渐的迷恋上在午夜穿越回20 世纪20 年代的巴黎,与此同时,他与伊内兹之间的争吵越来越多。于是,他决定与伊内兹分手,并且搬到巴黎来生活。最后,他摆脱了活在过去“黄金时代”的想法,决定活在当下。总体来讲,这个故事的叙事采用好莱坞经典叙事手法,叙事从吉尔和伊内兹之间的矛盾展开,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到最后矛盾得到解决。相反的,影片中另一个发生在20 世纪20 年代巴黎的故事采用了艺术电影叙事手法,与发生在现实的故事相比,这个故事有着较为松散的结构和逻辑,故事中穿杂着较为随意的谈话,派对和舞蹈。例如,男主人公吉尔与海明威之间的对话,以及红磨坊的舞蹈。与此同时,男主角吉尔在艺术电影叙事手法的故事中表现得更像一个游离在故事外的旁观者,而非一个故事的参与者。他不断对他遇到的人物和听到的古老音乐感到吃惊,20 世纪20 年代巴黎稀疏平常的夜生活对于吉尔来说更像是一场盛大的派对。并且,导演对于吉尔离奇遭遇的安排是无解的,观众很难从影片中推断出这个“穿越”发生的原因,也无法得知“穿越”是真实发生的还是只是男主角吉尔的梦境或是想象。两种叙事手法所展现的故事,貌似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然而与此同时,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接下来的章节,将详细分析两种叙事手法是如何运用在《午夜巴黎》这部影片中的。

首先,不同的叙事方法在影片中提供了不同的信息。根据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的理论研究,好莱坞经典叙事手法往往展现了电影人物通过努力解决困难或者达到某个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会与其他人物或者所处的外界环境产生矛盾。[1]在《午夜巴黎》中,好莱坞经典叙事手法主要展现了吉尔的物质生活,以及他与所处外界环境所产生的矛盾。影片中,吉尔是一位成功的好莱坞编剧,并且过着富裕的生活。但是,他本身并不认可自己现在的成就,想要重新找回自己,完成一本属于自己的小说。但是,他的未婚妻伊内兹是一个只看重物质和结果的女孩,她希望吉尔可以停止现在的痴心妄想,恢复到原来正常的状态。影片中,吉尔与伊内兹,与伊内兹父母,以及与伊内兹朋友的多组对话展现了他与周围人物之间的矛盾。例如,伊内兹和她的朋友经常对吉尔的梦想进行嘲笑和批判。除此以外,导演在经典叙事手法的故事中对艺术电影叙事手法故事的展开做出了铺垫,并且解释了缘由。

艺术电影叙事手法主要展现了男主人公吉尔的精神状态。与经典叙事手法不同,艺术电影叙事手法主要展现人物情感,或是人物的精神世界,而并非是一个完整有充分逻辑性的故事。[2]艺术电影叙事手法中所展现的人物时常缺乏明确的目标,并且,他们会不断的质疑自己,直到最终找到一个想要的答案。例如,在《午夜巴黎》中,起初,男主人公吉尔并不非常明确的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当他穿越回20 世纪20 年代的巴黎时,他与毕加索的一位情妇相爱。然而,这段爱情使他对生活更加的迷惑,他不知道一个男人是否可以同时真正爱上来自两个时代的女人。在之后的穿越中,他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思维,并最终找到了内心的答案。在某种程度上,吉尔的穿越更像是一种心灵的治疗。在这个过程里,他找到了他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首先,他发现作为艺术家,是需要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来进行创作的。在20 世纪20 年代的巴黎,他被心中的偶像所支持着。例如,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视他为朋友,格特鲁德·斯泰因帮他修改小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在一个错误的环境里,他周围的朋友,乃至未婚妻都在嘲笑他的梦想。于是,他决定离开这个错误的环境,到一个可以鼓励他创作的环境中去。其次,吉尔克服了他对“黄金时代”情怀的迷恋,最后回到了真正属于他的时代。在他的穿越旅途中,他发现无论在哪个时代,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渴望生活在另一个他们心之向往的“黄金时代”,而与此同时,他们又都活在别人的黄金时代里面。最后吉尔发现,其实这并不关乎时间,而是关乎生活本身。他克服了他的“黄金时代”情怀,选择留在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现在。在影片的这一部分,导演更多的是在抒发情感,而并非是在讲一个故事。这份情感并不仅仅局限于吉尔,它也寄托了导演伍迪·艾伦自身的情感。

第二,两种叙事手法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导演自身的偏好。在《午夜巴黎》中,好莱坞经典叙事手法所讲述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典型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艺术电影叙事手法则展现了典型法国人的生活方式。在经典叙事手法所展现的故事中,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被描绘得较为消极,例如,他们对汽车的过度依赖,对金钱的过度挥霍,以及过度的物质主义。甚至伊内兹最有教养的朋友保罗,也只是会炫耀自己空洞的学识,却并不能真正理解艺术和享受艺术。不同的是,在艺术电影叙事手法所描绘的故事中,人们所关注的东西则是书籍,绘画以及爱。除此之外,两种叙事手法的剪辑方式也是不同的。在经典叙事手法的故事中,镜头快速地切换,就如美国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在艺术电影叙事手法的故事中,伴随着舒缓的音乐,镜头缓慢的切换,并且使用了许多长镜头,恰如其分的展现了法国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这两个故事的戏剧性对比,也反映出了导演伍迪·艾伦自己的偏好,以及对巴黎生活的渴望。

电影《午夜巴黎》剧照

第三,影片在两种叙事方式之间的切换激发了观众的观影期待。根据大卫·波德维尔的理论研究,当受众观看电影时,他们会获取线索,回想之前的信息,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连贯的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3]然而,在《午夜巴黎》中,由于两种叙事方式的不断转换,打破了常规的受众观影模式,使受众对故事情节的预测变得较为困难。同时,这也激发受众对两个故事情节发展的期待。例如,当受众观看到吉尔和伊内兹在酒店的争吵时,会对之后情节的发展产生疑虑,比如,“他们还会不会在一起?”或是“他们还会不会结婚?”等。然而就在这时,镜头又突然切换到吉尔行走在过去时空的画面,使得这些疑虑不能立马得到解答,从而使得受众对之后的情节发展产生更强的期待。虽然两个故事不断转换,但是受众不会对其产生困惑,因为每个故事都有许多自己的标志。第一,时间的标志,即穿越回过去的故事只会发生在夜晚;第二,媒介的标志,即乘坐古老的马车或者汽车为主人公穿越回过去的主要工具;第三,布景与道具的标志:例如,电影的色调在两个故事中是不同的,发生在过去的故事的色调更为昏暗一些,营造出一种复古的气氛。再如,在道具方面,在发生在过去的故事中,房间的布景和演员的衣着是完全按照当时的年代风格来装扮的。

总体而言,《午夜巴黎》这部影片运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手法和艺术电影叙事手法来对影片进行了更好的诠释。在经典叙事手法所描绘的故事中,导演主要展现了主人公吉尔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而在艺术电影叙事手法所创造的故事中展现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以及对他现实生活中问题、矛盾解决方法的探寻过程。两种手法的频繁切换,也增添了影片情节发展的悬念,使影片更具有观赏的趣味性。

[1]Bordwell,D. and K. Thompson.‘Narrative as a Formal System’,Film Art:An Introduction[M].New York and London:McGraw-Hill Companies,2007:78 -79.

[2]Bordwell,D.‘The Art Cinema as a Mode of Film Practice’,Film Criticism 4:1[M].1979:716 -723.

《冰雪奇缘》叙事艺术手法解读 篇5

一、铺垫与转折

铺垫, 是用细节或次要情节对出场人物和行将来临的事件进行的语境预设, 以此作为主要情节发生、发展的基础, 以便说明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转折是人物命运关系的转化, 作品谋篇布局、格调定位、色彩设置方面的转变, 以及故事情节的变动1。铺垫与转折构成了作品矛盾和情节波浪式前进的态势, 好似大海涨潮时波涛拍打着沙滩礁石所发出的震憾人心的响声。没有铺垫、转折和变化, 几乎构不成故事, 那怕是最简单的故事。

《冰雪奇缘》在背景营造上做足了铺垫。短暂的开场将一个错落有致又紧张激昂的伐冰场面展现在观众面前, 营造了整个影片积极欢快、美好祥和的氛围。晶莹剔透的巨大冰块既是人们建筑冰屋的原料, 也是构建美好生活的收入渠道, 为后面的富丽堂皇的宫殿、气势恢宏的加冕大典做好情境铺垫。两位幼小的公主在王宫尽情玩耍, 刻画艾尔莎对安娜的疼爱以及安娜对艾尔莎的喜爱, 既是情节需要, 也是为日后艾尔莎不得已的冷漠做出了恰当的情感铺垫的需要, 同时为故事高潮部分安娜冒险营救艾尔莎给出了情理暗示。

铺垫是为主要情节发展蓄积能量的过程, 转折则是酝酿质变的结果。前者目的在于加强观众对故事情节发展的关注感, 后者则是加强观众的焦灼感。功能都是增加情节的张力, 让悬念发生, 使情节合理。铺垫有顺向铺垫和逆铺垫两种类型。王子汉斯与安娜在姐姐艾尔莎加冕大典空隙舞蹈、追逐和爱情表白, 是为了得到姐姐婚嫁许可而作出的顺向铺垫;在寻找艾尔莎的山路上, 克斯托夫重复询问安娜“你怎么能跟一个刚认识的人订婚?”与观众的心理预设“一见钟情有什么不可以”是相吻合的, 但是最后的结局与铺垫的方向形成巨大的反差, 完成了逆向铺垫。逆向铺垫的方向则与情节发展的潜在趋向完全相反, 但能让观众倍感意外和惊喜。这两种叙事手法让预示的方向和情节发展的趋向作对比运用, 为电影后半部的转折, 增强观众对反派角色的厌恶感, 和对安娜、艾尔莎等主要角色的忧虑感, 升华电影主题, 起到平铺直叙的作用。

电影中故事情节的发展, 特别是高潮的爆发, 实际上是因与果的交替连合。它们环环紧扣, 相互联接。某一环节的缺失, 都会让人感到突兀, 让真实感和完整性打折。一部影片的主要矛盾冲突必定基于一系列铺垫的过程, 成败于转折的关口。这里过程与关口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原因与结果、根据与存在、铺垫与转折的关系。在《冰雪奇缘》中, 无法破解的魔法阻碍姐妹俩团聚。艾尔莎因为又一次误伤安娜, 充满自责, 逃避于山林。能解救艾尔莎的是释怀恐惧, 解救安娜的是真爱之吻。做好两者联系桥梁的是“雪宝”, 一个能够找寻的艾尔莎与安娜记忆的交叉点。这个标准的小雪宝, 具有双重隐喻之效:冷冰的身体像是艾莎冷冰冰的心, 乐观开朗的个性就像安娜外在气质形象。确切地说, 雪宝就是两姊妹之间手足情感的催化剂和润滑剂。雪宝那句“总有人值得为他去融化”算是醍醐灌顶, 让安娜懂得即使最后有冰冻的危机, 也要为了所爱的人赴汤蹈火。雪宝角色的过程性铺垫让艾尔莎的情绪转变、安娜的挺身而出、雪怪的恐怖凶猛等情节转折与发展, 显得合情合理, 水到渠成, 瓜熟蒂落。

当然, 只有铺得稳, 垫得平, 转折才有极其牢固的基础和条件;铺不稳垫不平, 那关键的变化就显得牵强附会、不可理喻3。回顾影片, 不难发现, 电影里几乎所有的动听配乐、精彩配角, 一丝一毫的人物关系设定, 都在为最后这个“真爱”的主题做平稳铺垫。从本质上讲, 铺垫与转折中明显地体现质变与量变的关系。但铺垫与量变, 转折与质变之间决不能划等号。铺垫里既有转折, 转折又可以取到铺垫的作用。在《冰雪奇缘》中, 公主与王宫大臣的争斗时而出现这一方获胜的倾向, 时而对方又加入一些力量 (如克斯托夫与麋鹿的返回, 给安娜以战胜邪恶的精神力量) , 使对方形成失败的趋势, 显示铺垫中有转折、量变中有突变, 突变中有转折性铺垫。

二、伏笔与照应

与铺垫相匹配的是伏笔。顾名思义, 伏笔是在前段为后段所作的一种“埋伏性”暗示或明示。貌似“闲笔”, 实质是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关子。从特征上看, 铺垫是“显性”的, 伏笔则很“隐性”。从目的和作用上看, 铺垫是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稳铺平垫”, 渲染观众的情绪。伏笔是对将要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 作预设提醒或暗示, 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尽管铺垫为主要情节的发生、发展、转折、突变提供条件和因素, 必须在主要情节中得到照应, 正如契诃夫所说:“如果在第一幕里你在墙上挂了一支枪, 那末在最后一幕里就得开枪, 要不然就不必把它挂在那儿。”

孤身寻找艾尔莎的安娜遇到了伐冰者克斯托夫。克斯托夫居住在雪山之巅, 以采集冰块销售给阿伦黛尔王国为生。克斯托夫不修边幅, 壮严又不失做人的原则, 陪伴他的是那忠心耿耿麋鹿斯特。想必此时观众都会恍然大悟, 感叹作者的独具匠心, 原来, 克斯托夫和斯特正是开篇几次出现的可爱的小男孩儿和小麋鹿, 前面的伏笔终于在此得以呼应。

与铺垫相关的照应, 更多地为高潮服务。与伏笔相关的照应则是为细节服务。伏笔注定是为照应而生, 如同设下包袱, 后面得抖开包袱。影片最后, 当观众所寄托希望的男主角能够阻止汉斯杀还艾尔莎的时候, 克里斯托夫却垂头丧气, 不料安娜却挺身而出, 化身为冰雕替艾尔莎挡下王子一剑。安娜的“死”感动了冷漠已久的艾尔莎, 绝望伤心下的一个不经意拥抱, 化解了冰封的安娜。十分巧妙的一个构思, 回应了一路走来多次伤害妹妹所作的情感性补偿, 照应了小时候艾尔莎不小心用魔法伤害妹妹而拥抱呼喊的那个伏笔细节。可见, 一些正面的形象和英雄, 通过可爱动画人物的展现, 观众在娱乐之余, 也能深切感受到动画电影的创作的立意中心, 引起共鸣。

一般而言, 影片前有所呼 (铺垫与伏笔) , 后面必有所应。常见的照应有:前后照应、细节照应、首尾照应和标题照应四种。无论哪种, 都得服务于故事情节的结构完满、环扣紧密和无懈可击。细节是指游离在情节之外, 极富表现力的动作和神态, 含蓄地映射人物的某种品格特点。《冰雪奇缘》影片镜头以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为背景, 用一首浑厚喜庆的劳动长调“打破寒冰结境, 融化冰封之心”拉开帷幕, 歌曲中有四个词语为反派角色定了基调:Beautiful (美) 、Powerful (力) 、Dangerous (险) 和Cold (寒) 。从艾尔莎在电影中转折角色来看, 分别指代艾尔莎魅力端庄的仪表、魔力无边的能力、恐惧俱来的凶险法力、不断密闭乃至冷酷无情的内心。从王子汉斯在电影中转折角色来看, 分别代指汉斯英俊的外表、梦想成为最有力量的国王、对安娜和艾莎的邪恶诡计、到最后对艾尔莎的冷酷无情。编剧不着痕迹地预设好这一切, 是要在叙事细节上做到一气呵成。安娜谴责艾尔莎造成艾伦戴尔被大雪覆盖, 劝解她施以援手。但是艾尔莎任性的怀疑自己的能力, 并且坐立不安, 不断进阶加重的节奏把对唱推向高潮, 又瞬间以夹杂着冰刃击墙的碎裂声和冰怪卫士的打斗声, 真切再现姐姐冷酷的内心情感。这前中后照应的叙事手法让观众感慨编剧的独具匠心。另外, 开篇叙事中石兽精灵们跟随克里斯托夫嬉闹玩耍, 与后来想促成安娜与克斯托夫结婚的歌唱式表演, 呈现前后呼应;汉斯看似要救艾莎, 却把弓箭偏上一边打到冰灯, 欲至艾尔莎于死地, 险恶用心招致若即。这里每一个动作设计与前面汉斯对安娜“要造成一场意外, 让艾尔莎死亡”的说辞, 形成细节呼应;幼时两位公主亲密无间的戏嬉与影片结尾处姐妹俩溜冰欢笑, 承启首尾呼应。更令人叫绝的是, 主人公“悲伤、苦闷和责难”三种情感的渲染与片名“FROZEN (冰寒) ”形成主题呼应。

首先, 一首追问式的简单儿歌《你想堆雪宝吗?》, 干净利索的把艾尔莎和安娜从小到大的隔阂表现的淋漓精致, 这种用旋律带动的情感表达, 比起普通的对白, 更容易深入人心。影片采用蒙太奇式跳跃剪辑手法, 快速扫过姐妹的成长历程, 略过繁琐抵达主要剧情, 将两人间不断的寻玩与拒绝, 委屈与无奈、热情与冷漠的情绪变化表现的一览无遗。父母意外罹难、葬礼场面描写一带而过, 点名了片名“Frozen (寒冷) "源于姐妹两人的心里“寒意”和失去亲人的痛苦, 这是编剧想要表达主题呼应的第一层含义:悲伤之寒。

三年后, 艾伦戴尔王国为艾尔莎举行加冕典礼, 沉闷的生活似乎能够迎来一缕阳光。加冕典礼间隙, 安娜认识了南群岛王子汉斯, 两人一见钟情, 涉世未深的安娜三言两语便决定和汉斯结婚。王子的出现调和了姐妹长年不见而显得陌生的悲凉情绪。但是当他们把这件事告诉艾尔莎时, 却遭到了艾尔莎的反对, 无法说服妹妹的艾尔莎一时间情绪失控, 意外暴露魔法, 遭到众人排斥, 被不知情的王公贵族们当成是“巫婆”。于是艾尔莎孤愤出走城堡。在山林, 艾尔莎肆意施展魔法, 霎那间雪花漫天、冰封万里, 魔法所到之处, 冰晶绽放、雪浪翻涌, 冰宫隆起, 艾尔莎内心的寒意随之到达了顶点, 这正是编剧想要表达主题呼应的第二层含义:苦闷之寒。

在克斯托夫的帮助下, 安娜央求艾尔莎走出魔咒, 解救外面的冰雪世界。但艾尔莎内心也被对人类的寒意冰封着。内心早生绝望, 不愿改变, 争执中再一次误伤了安娜。这加剧了艾尔莎的恐惧。正如故事开篇, 地精对父王所讲, “恐惧是艾尔莎最大的敌人”。因为恐惧, 艾尔莎的冰雪魔法无法控制。让艾尔莎的恐惧萌生更深“寒意”的, 是安娜所钟情的汉斯王子谎称是她自己的魔法杀死了妹妹安娜。毕竟姐妹情深, 幼时无法常伴左右, 成年无能施以福祉, 悲痛之中, 艾尔莎瘫倒在雪地, 整个世界瞬间封冻。这正是编剧表达主题呼应的第三层含义:责难之寒。消除三种“寒意”的方式是释放真爱的能量, 战胜内在的恐惧。故事结尾颠覆以往王子与公主的爱情圆满结局, 出乎意料的赋予真爱基督式的诠释, 照应了片名所要表达的终结含义。

三、穿插与渲染

穿插是为了增加情节曲折性和衬托主题而加上的一些次要内容。渲染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变化所作的交替烘托。穿插的目的就是使情节波澜起伏, 摇曳生姿。渲染的目的是激活气氛、强化冲突、凸显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插穿与渲染的关系, 如同手段与目标、目的与结果的关系, 两者之间相互映衬。主要情节之中所穿插的景物, 曲目和事件, 必须与人物的身世、经历、命运转折相互关联、交替作用, 达到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言曲互为心声的目的。

《冰雪奇缘》穿插大量奇幻的场景。姐姐艾尔莎的冰系魔法交替展现, 把人物内在心绪, 坦然呈现。艾尔莎的每一次情绪起伏跌宕, 总能伴随魔幻法术, 飞舞雪花, 叙说着主人公矛盾情感。童趣盎然时, 点雪成堆, 雪渣柔软细滑;畅快淋漓时, 它们是大片几何体组成的气势恢弘城堡;焦虑困惑时, 它们变成扭曲的冰柱和漫天飞舞的雪花;喜悦时, 它们清脆柔和, 装点着晶莹剔透的冰雪宫堡每一处景致;伤感时, 它们面目狰狞, 肆掠原野上每一块绿意, 最后在空中静止, 仿佛也为妹妹悲痛欲绝。所以这些情景交融描写与细节上的穿插, 可以看出整个制作团队认真负责的态度。他们知道穿插特效不是为了炫技, 而是为了叙事。3D技术的酣畅淋漓的发挥, 让绮丽多姿的冰雪世界与人物内在的心理变化完美交融, 向观众传达了一个信息:冰雪是爱尔莎自我防御的外在表现, 这种防御一层层累积, 开始可能是美丽的艺术品, 后来却变成尖锐可怕的冰箭, 唯有真爱才能解冻大地, 间接地呼应了主题。

《冰雪奇缘》背景音乐和歌曲在剧情中穿插也十分到位。所穿插九首歌曲, 交替出现在九中不同的场景, 歌词如诗, 感人肺腑。这些歌曲在塑造人物、渲染情绪或者推动剧情方面, 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达到了与影片的高度契合。比如, 歌曲《Let It Go》 (随它去吧) 通过相似的排比语句和旋律的重复, 干净利落地实现情绪转折, 实现内心压抑尽情的宣泄。强劲的配乐结合画面肆意挥洒的魔法、坚定的表情与开阔的步伐、冰封的桥梁与崛起的宫殿, 与旋律此起彼伏、相映成趣, 衬托艾尔崭新的形象。她不再受宫廷礼仪的束缚、不必为魔法隐藏绞尽脑汁, 只管尽情释怀。歌声落处是狠狠的关门声, 稳准狠地收尾, 一如现在的她, 冰冷无畏。再如穿插《Fixer-Upper》 (正待修葺的房子) RAP式的说唱曲调, 看似石兽精灵们在讽刺克里斯托夫浑身毛病, 好似急需修葺的老房子, 实则夸奖他内心的朴实无华。可以说, 正是在这首直白的“做媒曲”, 安娜和克里斯托夫才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对彼此的喜欢。如没有此处的铺垫, 后面安娜在王子背弃后的醒悟以及克里斯托夫冒雪返回的营救, 就缺乏说服力了。

诚然, 音乐是电影艺术不可或缺的艺术语言, 它的穿插使用能将观众的视觉与听觉感受结合起来, 加深观众感官的刺激以及心灵的震撼, 帮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影片所要传达的内涵6。《In Summer》 (在夏天) 是雪宝出场时唱的, 滑稽搞笑的唱词, 无疑突出了雪宝的调皮可爱。这种“横生枝节”式的悬念性穿插可能使整个歌曲突然和故事主线产生脱节, 使安娜本来惊险紧张的路途出现停顿, 但是却让观众紧张的情绪得以舒展, 雪宝的个性特点得以张扬、也让共同历险剧情产生交替推进的效果。

四、结语

迪斯尼动画电影能够赚足观众的眼球, 讲究的是谋篇布局, 追求构思的精妙、情节的曲折生动, 这一切情节构建手法得益于铺垫与转折、伏笔与照应、穿插与渲染的灵活运用。当然, 叙事艺术手法远不止这些, 深究《冰雪奇缘》的故事, 其实还大有可供挖掘之处。如对动画角色的塑造新颖独特, 主题表现颇具新意。为了体现的“追寻自我”“做回自己”“真情消融冻结的心”等主题元素, 影片中还运用反差对比手法, 特写寒意习习的冰花和暖意融融的亲情, 运用悬念、分合、误会、巧合等手段, 打造全新版的王子与平民、公主与姐妹、王子与公主的形象, 在人物关系、心理活动、故事情节等方面时不时的让观众迷惘焦虑、揣摩期待, 忽而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忽而复杂情绪交错融合, 在意想不到与恍然大悟中, 获得审美的满足, 确实是一部值得男女老少细细品味和赏析的影片。

参考文献

[1]陈斌程晋.影视音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2]董立荣, 等.经典动画作品解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3]秦明亮.动画造型与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孙立.影视动画视听语言[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5

[5]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管窥电影《秋日传奇》的艺术手法 篇6

关键词:隐;喻;反讽;张力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一、无处不在的隐喻

《秋日传奇》的英文名为《the Legends of Fall》,“Fall”在英文中不但代表秋天,同时又含有堕落的意思,一语双关,体现了宗教中的原罪和人的堕落与救赎的观念。崔斯汀出生在秋末,他的少年时代是在风景如画的蒙太拿州度过的,那里长空湛蓝,牧场广阔,雪山巍巍,他和父亲、兄弟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及随后美国的政策却打乱了这种平静。这暗示着在大时代的变化下,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秋的英文“fall”在英语中还有“堕落”的涵义。山莫死后,崔斯汀诅咒上帝,失去了对上帝的信仰。与苏珊娜的结合更加深了他对山莫的愧疚自责和负罪感。巨大的心理负荷使他恶梦连连,睡梦中惊醒后险些将匕首刺向苏珊。如果观众能从“堕落”这层含义上去解释“fall”,就不难理解崔斯汀的出走。

影片中还几次出现崔斯汀和熊在一起的画面。熊也是一个很好的隐喻。崔斯汀出生时身体虚弱, 印第安人“一刀”用熊皮包裹他给他保暖。崔斯汀从小受到“一刀”的教诲,学会了印第安人的种种传统及狩猎方式。少年时代他曾独闯森林与熊搏斗并割下了一只熊趾。这一切都表现了他成为自然中强者的渴望和决心。按照“一刀”的说法,崔斯汀在少年时代曾被熊抓伤,他的血与熊的血融合在一起,因此他已经和熊认同了。崔斯汀时常可以在内心听到熊的咆哮。这似乎也暗示着崔斯汀日后的命运: 老年催斯汀在林中与棕熊再次相遇,他的马被吓跑了,他独自与棕熊搏斗,最后死在熊爪下。

二、 寓意深刻的反讽

(一)反讽在人物身上的体现

影片中的父亲威廉是美国的一位骑兵上校,在驱赶和屠杀印第安人的战争中,毅然扔下指挥刀,带着全家到西部和印第安人一起过上了自由自在的放牧生活。一战爆发后,单纯热情的儿子一腔热血要上战场,他却试图劝阻儿子叫他们不要相信政府和报纸。美国禁酒时期,他支持二儿子与政府对着干,并教导儿子们如果有谁欺负到头上来,不管他是黑帮、还是政府,都是敌人,就得跟他干。威廉上校的言行对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和地位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影片对苏珊和山莫的刻画也有反讽手法的体现。苏珊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女子,虔诚的基督徒。作为山莫的未婚妻,却爱上了二哥崔斯汀。山莫和小伊丽莎白死后,她又因内疚而自杀。这可以说是对人性亦善亦恶的反讽。山莫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他不顾父亲的劝阻,去保卫自己未曾见过的英格兰,却成为战争的炮灰。无辜的青年成为非正义战争的牺牲品,这无疑是对当时美国政府及血气方刚而无政治常识的青年的一个极大讽刺。

(二)情景反讽

情景一:老大爱弗诺在取得物质财富后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在绅士们的前拥后簇下,他踌躇满志,驱车回家,希望父亲能允准为竞选国会议员一事征求父亲的同意。父亲对政府当年对印第安人的血腥驱赶和屠杀耿耿于怀,不赞成儿子去竞选国会议员。爱弗诺跟父亲对话时则显得盛气凌人和势力庞大。聪明的观众可以看到这对本应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对话已经变味。这场对话实际上是高高在上的国会政府和势单力孤的人民之间的对话。父亲的抗议俨然是人民对政府的抗议,但这种抗议是无力的。因为政府仅仅征求人民的意见或建议,不需要也没有打算采纳。

情景二:崔斯汀贩酒回家,在山路上与竞争对手和警察狭路相逢。警察开枪了,子弹击中了无辜的小伊丽莎白。崔斯汀看着自己心爱的妻子被打死,愤怒地上前把行凶的警察打倒在地,却因寡不敌众眼睁睁地看着仇人扬长而去。艾佛诺告诉崔斯汀他将因殴打警察将被罚坐牢一个月,而纵凶者无罪。这些画面令观众不难理解在美国当时的体制下,国家的体制保护的只是少数有权有势有财富的白人。小伊莎贝尔的死不足惜,因为她是一个印第安人。崔斯汀殴打白人警官,无疑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影片对当时美国社会种族制度和人权制度进行了极大反讽。

三、情感的张力

影片最具张力的部分是威廉、爱弗诺、崔斯汀父子三人矛盾的发展。爱弗诺和崔斯汀因为山莫的死和对苏珊的爱产生了隔阂。老威廉不满爱弗诺当上了国会议员并娶了弟弟的妻子,始终不肯原谅他。爱弗诺则抱怨父亲的不公。他向崔斯汀抱怨:自己循规蹈矩、照章办事、事业有成却得不到父亲的爱。崔斯汀胡作非为,放荡不羁,父亲却处处偏袒于他。故事的最后,老威廉为了救儿子崔斯汀于枪口之下,以半身不遂之躯向敌人开火,救下了崔斯汀。当与黑帮勾结的警察举枪瞄准老威廉时,崔斯汀一跃而起,奋不顾身挡在了瞄准父亲的枪口前。千钧一发之际,枪身响起,倒下的不是崔斯汀而是警察。就在老威廉与崔斯汀诧异之际,爱弗诺提着枪微笑着走出来。这时的爱弗诺不但赢得了父亲的爱,也赢得了弟弟的尊重。父子三人拥抱在了一起,再多的不和,再多的矛盾,也抵不过血浓于水的亲情。父子三人的和解生成了张力的圆融之美。

参考文献:

[1]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14。

[2]于永顺、刘芳《论小说张力之美的形成》(文艺评论 2011,11。

上一篇:语境层次理论下一篇:SAP的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