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行为

2024-09-01

控烟行为(精选4篇)

控烟行为 篇1

据2002年调查,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为66%,女性为3.1%[1]。《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进一步显示,我国现有13~18岁青少年1.3亿,据保守估算,青少年现在吸烟者约1 500万,尝试吸烟者约4 000万;我国青少年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逐年上升,开始吸烟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2]。学生易受到教师言行的影响,青少年尝试吸烟和吸烟率的上升,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了教师的影响。因此天津市执行国家烟草流行监测项目,对天津市教师的吸烟行为和控烟知识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控烟和相关培训,使教师这一重点人群的吸烟率下降,使教师成为降低青少年尝试吸烟和吸烟率的主要力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天津市河西区、北辰区、宁河县3个区(县),随机抽取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师600名。其中男性178人(29.6%),女性482人(80.4%),男、女性别比为0.40∶1。教师平均年龄为(38.3±8.9)岁,最大60岁,最小23岁。中专以下学历占0.8%, 中专占7.8%,大专占22.3%,本科占61.0%,硕士以上占8.0%;小学男性37人(17.6%),女性173人(82.4%);中学男性98人(31.6%),女性212人(68.4%);大学男性43人(53.8%),女性37人(46.3%)。

1.2 方法

整个抽样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上报本区的学校名单,由健康教育所对学校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将名单反馈给各区。第2阶段由各区将抽中的学校教师名单上报,由健康教育所对教师进行简单随机抽样。2个阶段的随机抽样均使用Excel的随机函数实现。调查问卷来自2007年中国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监测教师人群问卷。

1.2.1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有4个部分:吸烟情况,控烟相关教学活动 ,知识和态度,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学历、机构类型)。

1.2.2 定义与说明

吸烟者: 一生中连续或累积吸烟6个月或以上者。现在吸烟者: 符合吸烟者条件,调查时在吸烟的人。总吸烟率:吸烟者在总人群中的百分比。现在吸烟率: 现在吸烟者在总人群中的百分比。

1.2.3 质量控制

各监测点安排专人负责质量控制。质控员负责调查过程的现场督导、调查问卷的审核。在现场调查期间,市健康教育所组织质控人员对现场调查工作进行督导。

1.3 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 3.0软件,数据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吸烟情况

女性教师无一人吸烟。大学、中学、小学男性教师吸烟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教师现在吸烟率为41.0%,男性教师吸烟率为53.9%。见表1。

不同文化程度男性教师吸烟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专/中专以下现在吸烟率为15.3%,吸烟率为21.2%。大专程度男性教师现在吸烟率为13.4%,吸烟率为20.1%。本科程度男性教师现在吸烟率为10.9%,吸烟率为13.4%。硕士以上程度男性教师现在吸烟率14.6%,吸烟率为18.8%。见表2。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2 教师在学校吸烟情况

现在吸烟的73名教师中,72.6%的教师从不在学生面前吸烟,27.4%的教师有时在学生面前吸烟。16.4%的教师从不在上班时间吸烟,75.3%的教师有时在上班时间吸烟,8.2%的教师经常在上班时间吸烟。选择吸烟的地点从高到低依次是,办公室(27.2%)、楼外(25.8%)、楼内的指定吸烟区(21.2%)、洗手间(11.9%)、走廊内(9.9%),其他(4.0%)。

在戒烟的诸多原因中,吸烟者考虑的从高到低依次是自己的健康(34.6%),家人健康(25.6%),教师形象(20.5%),学校规定(16.7%),其他(2.6%)。

2.3 学校教师控烟活动

600名教师中,有82.7%的教师告诉学生吸烟导致健康危害,有54.5%的教师开展过预防学生吸烟的课外活动。有35.2%的教师获得预防青少年吸烟方面的教材或资料,只有34.8%的教师教过学生拒绝吸烟的技巧,有34.5%的教师获得烟草知识方面的教材或资料。有14.2%的教师接受过关于预防青少年吸烟的知识培训。见表3。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4 对烟草相关知识认知情况

600名教师中,93.8%的教师否认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很小。90.7%的教师认为吸烟是一种慢性疾病。89.2%的教师认为烟中的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82.5%的教师否认外烟的危害比国产烟危害小。61.0%的教师否认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对身体的危害小。52.2%的教师认为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见表4。

2.5 教师对控烟的态度

95.3%的教师认为教师应是不吸烟的榜样,92.5%的教师认为应该在学校所有范围内禁止吸烟,80.3%的教师认为不授课的学校员工也不可以在学校内吸烟,97.8%的教师认为应主动教育学生拒绝吸烟或戒烟。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3 讨论

此次调查中男性教师是吸烟的主要群体,男性教师吸烟率为53.9%,男性教师现在吸烟率为41.0%,高于国家烟草流行监测数据(50.2%,40.9%)[3],女性教师无一人吸烟。大学教师的现在吸烟率高于中学和小学教师,与孙桐等[4]调查结果一致。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教师现在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学校的控烟主要集中在男性教师,提高男教师的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帮助其戒烟,降低男性教师的吸烟率。

教师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自己的言行也对学生产生影响。27.4%的男性教师当着学生的面吸烟,这种行为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学生吸烟的影响因素之一[5,6,7]。此次调查,75.3%的教师在上班时间抽烟,并且27.2%首选办公室吸烟。因此需要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意识,制定严格的禁烟规定,设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设立吸烟区等来解决教师在学生面前吸烟产生的不良影响。教师戒烟原因首选自己健康,与张麓曾等[8]结果一致,其次是家人健康,教师的形象是第3位,这也反映出教师并不认为吸烟有损教师形象,继而对学生产生影响。

教师对学生进行控烟知识和拒烟技巧的宣传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口头告诉学生吸烟有害健康。吴曦等[9]调查显示,学校开展控烟主题活动、教授吸烟其他相关危害及为戒烟学生开设课程的学校比例均不足60%。总体来看,我国学校控烟相关教育工作开展得不够充分,仍然存在很大缺陷。因此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课外活动,同时邀请教育机构和疾病控制机构对教师进行控烟培训。在学校控烟干预中,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是重要部分,教师首先给学生树立不吸烟的角色模型,同时由教师执行干预活动,向学生传播健康信息,可产生很好的干预效果[10,11]。 由于学校预防吸烟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以教师为依托,对教师进行知识充实和技能指导,同时注意收集、组织和整理有关控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12]。

教师对烟草相关知识的了解是教师自身进行控烟和戒烟的基础,教师只有在正确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相信吸烟确实对健康有害,吸烟的教师才能自觉进行戒烟,同时将烟草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防止学生受到烟草的危害。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师的吸烟态度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为做好控制青少年吸烟工作,应该从教师的吸烟行为入手,通过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和培训,提高教师健康知识知晓率,控制教师在学校的吸烟行为,对学生真正起到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控烟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学校能够远离香烟,健康成长。

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教师吸烟行为和相关控烟知识,为在教师人群中进行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天津市河西、北辰、宁河3区不同类别学校教师6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教师现在吸烟率为12.2%,吸烟率为16.0%,大学、中学、小学教师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教师的现在吸烟率为25.0%,高于中学和小学教师。27.4%教师有时在学生面前吸烟,8.2%教师经常在上班时间吸烟,27.2%教师在办公室吸烟。34.8%的教师教过学生拒绝吸烟的技巧。61.0%的教师否认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对身体的危害小。52.2%的教师认为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92.5%的教师认为应该在学校所有范围内禁止吸烟。结论 学校应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和培训,提高教师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帮助吸烟教师戒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控烟健康教育。

关键词:吸烟,戒烟,知识,态度,学生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新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与MPOWER控烟综合战略.中国健康教育,2008,24(9):649-656.

[2]卫生部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2008-05.31.

[3]冯国泽,姜垣,李新华,等.中国教师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3):228-230.

[4]孙桐,侯家祥,李斐斐,等.山东省重点人群吸烟状况及影响因素.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3):237-239.

[5]余玉群,李钋,王莉,等.大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1998,25(1):1-3.

[6]刘然详.中学生吸烟行为的社会影响因素初探.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8,4(1):28-30.

[7]韩?雁,陈维清.中国青少年吸烟危险因素的M eta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4,8(3):227-230.

[8]张麓曾,李跃进,田丹,等.辽宁省五城市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吸烟状况抽样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17-19.

[9]吴曦,杨焱,姜垣,等.我国青少年被动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8,24(9):661-664.

[10]马骁,余玉群,蒋建军,等.小学生吸烟行为健康教育干预实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4,3(4):170-173.

[11]POULSEN LH,OSLER M,ROBERTS C,et al.Exposure to teacherssmok ing and adolescent smok ing behaviour: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aldata from D enmark.Tobac Control,2002,11(3):246-251.

[12]钱玲,易厚广,田本淳,等.我国6城市中小学教职工烟草与健康的知信行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760-762.

控烟行为 篇2

号称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已满两个月, 记者在今日在京举办的“感谢你不吸烟”活动上获悉,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自6月1日施行以来, 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吸烟现象明显减少, 公众对该条例的知晓率达84%, 北京餐厅内的吸烟行为大幅降低, 从原来的38.1%降低到14.8%。

据悉, 在“感谢你不吸烟”活动发布会上, 来自餐厅的服务生、大厦的保安、准妈妈、学生、护士等各行各业的代表为以自己为原型的“感谢你不吸烟”人形立牌揭幕。“感谢你不吸烟”活动以海报和人形立牌形式, 向遵守法律的公众、参与监督的市民以及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表达感谢。

控烟行为 篇3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抽取甘肃省武威市6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机构内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采用国家控烟办提供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调查表, 内容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和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吸烟现状、工作单位的控烟情况、吸烟的危害及对烟草危害的认知情况等。由经过培训的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基线调查发放问卷172份, 回收有效问卷169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3%;终末调查发放问卷172份, 回收有效问卷171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4%。

1.3 指标定义

吸烟指最近30天内至少一天吸过烟, 被动吸烟指每周至少一天内有15分钟以上暴露于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中[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e 3.1数据库输入调查数据, 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率的检验采用χ2检验, 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干预前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有169人, 其中男性111人, 占65.7%, 女性58人, 占34.3%;干预后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有171人, 其中男性107人, 占62.6%, 女性64人, 占37.4%。

2.2 吸烟情况

干预前工作人员的吸烟率为45.0% (76/169) , 其中男性吸烟率为68.5% (76/111) , 无女性吸烟;干预后工作人员的吸烟率为34.5% (59/171) , 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5.1% (59/107) , 无女性吸烟。干预前工作人员总吸烟率和男性吸烟率较干预后都有所下降 (χ2=8.920, P=0.012<0.05;χ2=9.007, P=0.011<0.05) , 见表1。

2.3 被动吸烟情况

干预后较干预前相比, 一周内7天都未暴露于二手烟雾中的工作人员数明显增多 (增加28.2%) , 干预后一周内5~6天都暴露于烟雾中的人数较干预前有明显减少。统计学检验显示, 干预后工作人员被动吸烟时间较干预前明显减少 (χ2=39.089, P=0.000<0.01) , 见表2。

2.4 对烟草知识的了解情况

干预前后工作人员对烟草危害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比较, 工作人员对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草对身体危害小, 过滤嘴可以降低烟草的危害, 烟草中的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 外国烟草的危害比国产烟草的危害小, 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小, 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等相关问题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0.01) , 见表3。

2.5 吸烟的危害

干预前后工作人员对吸烟与肺癌有关和吸烟与冠心病有关的知晓率无统计学差异 (χ2=2.313, P=0.128>0.05;χ2=2.382, P=0.123>0.05) , 其他问题 (吸烟与骨质疏松、男性性功能障碍、肺结核、急性牙龈坏死或溃烂、肺气肿有关) 的知晓率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提高 (P=0.00<0.01) , 见表4。

3 讨论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贯彻落实卫生部等四部委《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 我们开展了甘肃省“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创建模式研究[1], 实施无烟环境创建工作, 切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对烟草危害和二手烟危害的认识以及无烟环境创建和维护的技能, 降低二手烟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 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营造一个健康、清洁、绿色、无烟的良好办公环境。

从全国各省20世纪90年代的调查结果看, 医务人员总吸烟率为19.94%~36.10%, 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为36.10%~64.45%[3,4,5,6,7,8]。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我省干预前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总吸烟率和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 (45.0%和68.5%) 都高于全国各省的平均水平。通过综合干预, 我省医务人员的总吸烟率和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 (34.5%和55.1%) 较干预前都明显下降 (P<0.05) , 维持在全国各省的平均水平之内, 但是仍然高于我国医务人员2008[9]年吸烟率 (医务人员吸烟率为25.0%, 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为47.3%) 。从以上结果可见, 我国医务人员吸烟率居高不下。以美国和英国为例[10,11,12,13], 美国目前医务人员吸烟率仅为9%, 英国医务人员吸烟率已从20世纪40年代的70%下降至现在的2%, 说明继续加强对卫生工作者的控烟干预和创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工作十分必要。

通过综合干预活动, 医务人员被动吸烟率明显下降, 通过控烟宣传教育, 医疗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对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草对身体危害小, 过滤嘴可以降低烟草的危害等知识和吸烟会导致骨质疏松、男性性功能障碍、肺结核、急性牙龈坏死或溃烂及肺气肿的认知都有所提高, 但是对吸烟导致肺癌和冠心病的认知情况没有明显改善, 主要是因为干预前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对这两种疾病的知晓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说明通过相关培训, 医务人员对烟草危害健康的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本次干预活动是比较有效的, 但是要达到WHO提出的控烟目标, 首先必须开发领导层, 让领导从根本上理解医疗卫生系统控烟的重要意义和自身的责任, 有效执行现有的控烟法律法规, 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控制吸烟者的吸烟行为, 使控烟工作成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逐步实现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目标, 达到真正意义上创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的目标[14,15]。

摘要:目的 了解甘肃省武威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吸烟行为及控烟干预效果, 评价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的创建情况。方法 于2009年5月 (控烟活动前) 和9月 (控烟活动实施4个月) 分别对甘肃省武威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工作人员吸烟率和男性工作人员吸烟率都明显下降 (χ2=8.920, P=0.012;χ2=9.007, P=0.011) , 工作人员对吸烟危害的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结论 医疗卫生系统作为健康的维护者, 在控烟履约方面应该起到表率作用, 控烟活动可明显降低工作人员的吸烟率, 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的创建提供依据。

影视“控烟”路漫漫 篇4

影视“烟瘾”大

这已经是广电总局发布的第四道“控烟令”,此前的几次“限令”收效并不明显,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有愈演愈烈之势。从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就能看到不少抽烟场景,在电影《让子弹飞》中这样的镜头也不少。在谍战剧和年代剧中,抽烟成了“纯爷们”的必备动作,手夹雪茄、敬烟、点烟等画面层出不穷。统计显示,《风声》是故事题材电影作品中烟草镜头最多的影片,烟草镜头总时间占总片长的4.9%;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建国大业》的烟草镜头最多,出现烟草镜头占总片长的11.76%。

当然,对于影视作品中的吸烟镜头,也不能一概而论,一棍子打死。广电总局关于影视控烟的初衷是好的,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艺术作品有它自身的规律,抽烟毕竟是反映人物心理、习惯的一种表现手段。

影视需“戒烟”

抽雪茄的教父、乱吐烟草末的牛仔、叼烟斗的侦探,还有神经质地吐出烟圈的艺术家,甚至在有的动画片中,由于叼着烟卷而给异性动物留下美好印象的动物……这些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吸烟镜头带给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它们不仅让孩子们看到香烟,能够去模仿,甚至会让青少年认为吸烟是一件好的事情,吸烟与魅力、成熟、性感和时尚联系在一起。在很多男孩子心中,吸烟代表着“很男人”,这种理解对他们的成长势必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的报告指出,超过1/3的青少年是看了电影电视以后学会吸烟的,不吸烟的青少年如果见到自己的偶像吸烟,其对吸烟行为认同的可能性将提高16倍。

此外,烟草商还在影视作品中植入广告——很多影视作品都有烟草商的赞助。

“戒烟”难点

事实上,让影视作品“戒烟”有不少难度,如历史人物的处理。像拍毛泽东等历史人物时,常有抽烟镜头。有些情况下还要尊重历史,如果让酷爱抽烟的毛主席在片中“戒烟”,也不合适,会让观众觉得很奇怪。因此,控制吸烟镜头得分题材、分影片、分不同的年代。而且,真正的好片子,就算有吸烟镜头,也不会影响它的正面导向。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考虑到,能不能找“替代品”呢?香烟有悠久的历史,已成为人际交往的手段,很多导演为了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满足剧情需要,是绝不肯舍弃这一有丰富感染力的道具的。如《风声》中的烟雾缭绕,是要表现主人公通过吸烟来缓解情绪,国民党生活的纸醉金迷也跃然在目。

他山之石

其实观众关注的并非影视剧中那一缕烟雾,而是作品本身。

在我国,现在还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全国性禁烟法律,相关的规定和处罚措施都不够明晰,在这样的背景下,单纯要求影视作品中不出现吸烟镜头很困难。

一些国外的经验看起来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美国,电影协会将吸烟镜头列为电影评级的考虑因素之一,目前已经考虑将含有吸烟镜头的电影一律列为“R”级别,即限制17岁或17岁以下观众观看;迪士尼公司已经宣布,今后该公司出品的面向家庭观众的影片将杜绝吸烟镜头;在欧洲,很多国家直接将“电影中有吸烟镜头”的字样写在海报上,警示观众,看起来跟烟盒上标注的“吸烟有害健康”一样;泰国则以政府条令的形式规定,对电视上放映的连续剧或影片中出现的吸烟画面必须用马赛克等方式加以处理;至于中国香港与中国台湾地区,更是规定有吸烟镜头的影视作品需家长陪同观看。

上一篇:药用植物与生药学下一篇:渠道开发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