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稽查(精选11篇)
环境稽查 篇1
摘要:随着近年来媒体对不少地方环境破坏问题的曝光, 可看出环保监管机构存在着不作为的现象。从“环境稽查主体—环境监管主体—环境监管客体”的三段式结构中可以看出, 环境稽查工作在于督察环境监管机构的工作状况, 并在合规的情况下给予该机构相应的促进和惩戒, 因此可以将环境稽查作用归结为促进和惩戒。
关键词:环境监管,环境稽查,作用
十八大之后, 中央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 表明了上层建筑对我国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入解读, 更是对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的解题之作。将视野转移到微观领域, 作为环保部门的监管机构实际履行着环境保护的职责, 并在法律框架内实施惩戒措施来保障职责履行。然而, 随着近年来媒体对不少地方环境破坏问题的曝光, 部分环保监管机构存在着不作为的现象。因此应健全和强化环境稽查工作。
由于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化时期, 所具有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状况日益凸显。与此同时, 我国仍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 这就使得许多行业制度缺乏应有的执行力度, 且在很多时候根本无法获知确切的环境破坏现象。
1 环境稽查作用的定位
从“环境稽查主体———环境监管主体———环境监管客体”的三段式结构中可以看出, 环境稽查工作在于监督环保部门环境监管机构的工作状况, 并在合规的情况下给予该机构相应的促进和惩戒。根据上述内在逻辑, 环境稽查工作的作用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定位。
1.1 促进作用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 我国环境破坏问题存在着点多且分散的特点。所谓点多是指, 环境破坏问题不仅存在于工业区, 也在乡镇地区部分存在;由于我国地理面积广阔, 这些污染和破坏区域在空间地理上表现出分散性。作为代表国家执行环境保护任务的监管机构, 却因编制和其它因素不可能时时获取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破坏信息, 这就使环境稽查工作承担着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是建立在监管机构能力所限的范围内, 并以辅助、配合的工作形态而存在。
1.2 惩戒作用
从主观的角度来讲, 我国部分地方的环境破坏问题久拖不决, 原因在于监管机构的不作为, 而这种不作为在很大程度上与利益共同体有关。不难理解, 随着事权和财权的下放, 使得地方政府成为了规划当地各项事业发展的主体。在多元目标促使下, 地方政府可能因短期利益而弱化对环境保护的执行力度。那么在政府科层结构基础上的权威式管理, 则将使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管机构处于“被动”状态。针对这一事实, 环境稽查工作则需要承担起惩戒作用。
环境稽查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其中机构的隶属关系决定着稽查工作时常流于形式, 以及受到中国社会“关系本位”的影响, 也使得稽查工作可能成为摆设。由此, 需要对环境监管现状进行分析, 从而创新环境稽查工作模式。
2 定位驱动下的环境监管现状分析
2.1 积极方面
不可否认, 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中, 监管机构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定期开展的水质、大气污染状况检测都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客观保障。但仔细考察这些客观保障发现, 其一般建立在宏观和中观层面, 并未关注微观主体的环境破坏问题, 诸如“癌症村”调查, 具体体现缺乏为微观视角下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由此, 环境监管机构因法律权力的限制, 应对环境破坏问题时面临着诸多挑战。
2.2 消极方面
1.能力限制下的不作为。能力限制除了包括上面所提到的监管机构编制状况外, 还涉及到信息反馈通道的顺畅性。从近年来媒体所反映的情况看, 往往都是记者暗访后告知环保部门, 该部门的监管人员才前来实施公权力。可见, 这种能力限制下的不作为, 应在稽查工作的促进作用定位下来给予优化。
2.主观意识下的不作为。无论是因岗位意识淡薄, 还是利益问题使然, 都将导致监管机构主观上存在着不作为的意愿。这种情况将极大影响到当地生态文明建设, 并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可见, 这种主观意识下的不作为, 则在稽查工作的惩戒范畴。
以上两个方面的现状分析尽管给稽查工作提供了切入点, 但因诸多问题产生于系统性失范的状态下, 从而在短期内难以给予明显纠正。由此, 基于可操作性原则, 以下将从稽查工作的舆论监督视角来进行作用优化。
3 分析基础上的作用优化模式构建
环境保护中的监管工作, 其消极方面存在着很强的惯性。从而, 稽查人员往往只能获知该项工作的表面状况, 而在国情影响下还可能与监管机构形成合谋的态势。为此, 结合当前普遍开展的网络监督工作, 应将全民监督引入到协助稽查工作的信息反馈中来。
3.1 提升全民监督的主体意识
针对目前监督主体构成的异质性特征, 需要从提升全民监督的主体意识上下工夫。这是一项社会工作, 需要通过政府公权力的功能释放来实施。根据我国政府体系, 应分别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极来开展工作。中央政府相关部门, 应充分应用主流媒体和刊物, 引导我国公民积极参与对环境事件的监督, 并强调在监督过程中应建立起自觉的合规行为。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看, 则是地方政府的工作。通过对行政、事业、企业单位职工的教育, 以及社区对居民的教育, 来提升他们的主体意识。
在借助宣传、教育手段来提升主体意识的同时, 还应通过立法来对消极实施监督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主体实施惩戒。关于这一点属于法学范畴的议题, 笔者在本文只是给予提出。
3.2 净化全民监督的客体内涵
正如最近最高检察院一位负责人所指出的, 对于一些事件不能小事变大、大事变炸。不难理解, 诸多环境破坏事件的产生在遵循上述逻辑的同时, 也在于大部分民众并未充分了解事情真相 (如PX项目) 。因此, 这里就存在着净化全民监督的客体内涵问题。从净化的目的上讲, 主要针对网络信息发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言。为此, 应通过制度安排、技术、舆论引导等多种渠道, 来净化网络信息环境。这里的制度安排涉及到网络信息的发布制度, 关于这一点, 大多数门户网站做得比较好。但针对许多论坛、贴吧来说, 则缺乏必要的监管。因此, 稽查机构的信息化部门应通过建立章程来严把信息发布关。
3.3 维护全民监督的合法地位
对于合法性问题需要辨证看待, 全面监督本身是合法的, 但部分民众的监督行为则是非法的。这种非法行为在上文也已举例说明, 但这里则需要采取措施来给予规避, 从而维护全民监督的合法地位。关于这一点, 仍然需要通过建立制度约束机制。并在技术上, 保障公民的私人信息不被他人所获取。
3.4 引导全民监督的长效发展
在我国开展法制建设的当下, 完善全民监督机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不仅与我国国情相适应, 也是解决我国环境保护盲区的有效手段。因此, 政府在加强思想宣传的同时, 还应在立法、技术等领域有所作为。最终, 通过建立全社会自觉意识下的监督机制, 来配合法制和道德建设, 这才是生态文明建设下全民监督健康发展的方向。
综上所述, 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 针对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展开, 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4 结语
本文认为, 需要在促进和惩戒两个方面来进行作用定位。同时, 环境保护中的监管工作, 其消极方面存在着很强的惯性。从而, 稽查人员往往只能获知该项工作的表面状况, 而在国情影响下还可能与监管机构形成合谋的态势。为此, 结合当前普遍开展的网络监督工作, 应将全民监督引入到协助稽查工作的信息反馈中来。通过借助新媒体时代的全民监督机制, 不但增强稽查机构的信息反馈力度, 也能提高环境监管工作的执行力度。
参考文献
[1]刘文波.论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在现阶段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的现实意义[J].科技资讯, 2012, (5) .
[2]周旋, 梁玉倩, 梅明, 等.博弈论与我国环境稽查体制的构建[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9, (6) .
环境稽查 篇2
税务稽查执法环境,是指与税收稽查工作相关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作用于税收稽查执法活动的环境因素,它决定了税务稽查执法与落实税务决定的难易程度。税收稽查执法环境是税收稽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依法稽查的运行状态和结果。全面推进依法稽查,推进税务稽查现代化,必须营造良好的税务稽查执法环境。
一、税务稽查执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外部环境来说:
1、经济环境。(一)近年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部分事业单位的改制、出让等变革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展开,这种变革对于国有资产的盘活、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以及让企事业单位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真正主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所有权,由“公”改为“私”,企业所缴纳的税收,已经和私有后的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的个人收益或者分红直接挂钩,他们对于国家税收的态度,也从“无所谓”,变成了“很计较”。这必然给税收征收管理,增加了难度;
(二)随着中国对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兑现,中国银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口径不断扩大,这使得原本竞争白热化的中国银行金融业更加步履维艰。银行金融业为了生存与发展,放松甚至放任对企业开户与资金的管理,这使得开户门槛低、多头开户、异地异城开户,成为常见现象。这造成税务稽查部门难以通过银行金融业对企业资金流向进行核查监控;
(三)我国目前虽然出台了个人储蓄存款实名制办法,但在实际执行中不够严格,在经济生活中,部分企业在业务往来中大量使用现金,造成纸币“满天飞”,现金控制不住,使税务稽查部门无法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给税务稽查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四)大量私有企业,在建账建制方面,应建不建、能建不建,或者通过代账公司不真实记账,造成账目不能反映实际经营情况。凡此种种不正常的现象,都不利于税务稽查机关正确掌握纳税人的计税依据,极大地增加了税务稽查工作难度。
2、法治环境。
(一)缺乏完备的税收法律体系,突出表现在没有一部税收基本法来统领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税务稽查执法依据存在不合理以及级次较低。目前,税务稽查部门的执法依据多是一些条例、规定、通知、办法,级次明显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务稽查的刚性,同时,国家税务总局与各地省级税务局出台的对税法的解释性文件,虽然并不是行政法规,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各地税务稽查部门的执法必须依据的规范,这种做法,在提高行政效率方面,确实是有积极的意义,但从税务法制规范化、现代化的角度来审视,是不科学的,未经法定程序,由行政机关根据工作便利的需要,自行解释法律规范,很难保证这些解释不会背离立法原旨,也难以保证多头解释不会相互冲突,不会造成执法混乱;
(三)某些司法部门,以及在这些部门工作的执法人员,对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研究学习不够,在执法中,对于涉税案件证据的采集、对于税收工作的特点,还非常陌生,一旦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就会出现“众口众辞”,争论不休,案件久拖不决,使涉税违法犯罪难以受到及时打击。同时,由于司法办案人员税法知识欠缺,对由税务稽查人员检查的税源的案件,不熟悉相关法规,不懂得会计核算的要求,常以“证据不充分”而“不予立案”或者“不予追究”,致使有些涉税犯罪未受到应有的打击,涉税犯罪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案件越查越多,案值越来越大;
(四)现行《税收征管法》及《刑法》对保护依法征税作了不少规定,但是确保税务稽查机关强制执法与制裁的手段仍显不足。比如新《征管法》只规定了对金融单位的处罚,对由此造成的税收流失的追征没有具体规定,缺乏更进一步的有力制裁。扣押物资遭拒绝,税务机关只能请求其他部门协助。
3、文化环境。我国是一个文化传统悠久的国家,两千多年来,税收的权威性,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税收的遵从度,一直是比较好的。但是,必须看到:
(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生活在不断地发生深刻变化,随之相适应的,是人们的思想,也在积极的以及消极的方面,都发生着逐步的变化。一些人认为,只要能赚到钱,就是能人。涉税违法犯罪,不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相反,在处罚的时候,还能够得到一些人的同情;
(二)一直以来,国家都宣传,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取之于民”很透明,而如何“用之于民”,却很不透明,广大纳税人,对于国家税收是如何使用的,基本无从知晓,对于国家税收是如何使用在为纳税人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与纳税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上,广大纳税人基本没有知情权和话语权。在此情形下,一些纳税人认为国家税收,主要是用于供养各级国家机关与庞大的相关工作人员群体,也就在所难免。所以“用之于民”的不透明,给“取之于民”的税收征收管理稽查工作,都造成了相当的消极影响;
(三)社会救济制度的不完善,社会福利部门的管理缺位,是严峻的社会现实。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救济,常常还需要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的自救或者相互募捐。这造成了在有些情况下,一些人认为,税务部门放松税收的高压线,给一些纳税人以税收方面的照顾,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4、社会环境。突出的问题是:
(一)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从地方招商引资本、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对于税务稽查部门的工作缺乏应有的理解与支持,有的时候,还消极对待税务稽查机关的执法。
(二)新《征管法》明文规定工商、金融、海关等部门应与税务机关加强合作和配合,但由于规定不具体,在实践工作中落实的还显不够。某些部门,有的时候还不能很好地支持与配合税务稽查机关的工作。
(三)一些税务稽查部门从事稽查工作,必须寻求协助的政府部门,虽然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但配合的力度尚显不足,时常还向税务稽查机关索要档案查询费用、办案经费、设备器材与福利等等费用,作为协助执法的“筹码”。
5、科技环境。目前我国税务系统的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信息口径不统一、网络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在信息采集方面,企业对于个人的分配、企业现金的流向等重要信息,还远没有纳入信息化系统,税务稽查部门无法通过信息系统查询。而就税务系统内部信息交换查询而言,尚无法完全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沟通和了解,跨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就更加难以做到。由于无法做到在一个有效的计算机信息环境里实现对信息的充分采集、存储、输出和利用,直接造成税务稽查工作中无法实现数据对数据的对话,只能是概念对概念,造成信息质量差强人意,工作效率低下。在计算机的使用上,处于事实上的手工“自动化”状态,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信息化。
(二)就税务系统内部环境来说:
1、对税务稽查在税收征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还缺乏统一认识。税务稽查,是着眼于“打击型”,还是着眼于“服务型”,在实践中一直有不同观点,而不同观点指导下,必然会有不同的税务稽查实践。“打击型”的观点认为,税务稽查应该凸现严厉打击,通过对涉税违法犯罪的严厉打击,创造公平公正的经济秩序,来体现税务稽查服务经济的根本目的。而“服务型”的观点认为,税务稽查应该以具体的纳税人为中心,以帮助扶持为重点,淡化税务稽查“利剑”的锋芒。以此来制造“宽松”的投资与经济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制约。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迫切目标的指导下,要求税务稽查部门从保护税源的角度,对涉税违法犯罪行为,采取“从宽”的做法,这使得税务稽查部门高举稽查“利剑”,却难以痛砍涉税违法犯罪的毒瘤。
3、信息化支持的不足。由于前述的信息化建设的种种不足,使得税务稽查部门还难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快捷地筛选案源,科学地整合、调配稽查资源。目前,由于信息化系统在筛选案源方面,作用有限,税务管理人员和管户之间,由于信息化系统作用有限,常常一个片管税务干部,需要管理数百户企业,就南京国税系统来说,全部税务干部为2100余人,但需要管理15.8万户企业,这必然会形成精细化管理目标和粗放型管理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4、考核模式的欠缺。目前“征、管、查”相互分离与独立的格局下,税务机关的考核部门对“三条线”的考核,做了严格的规定,明确的各自责任,提高了各自意识。但也出现了不科学的考核模式,突出的就是,一旦税务稽查部门在执法中,查出纳税人的问题,考核
部门就会直接对征管部门作扣分扣奖处理,实行责任追究。把稽查部门查出问题,机械地推导出征管不力的结论。这就造成了稽查部门执法时有顾虑,征管部门的人员也千方百计为被查对象说明、说情,站在纳税人一边应对稽查,使原本简单的案情和处罚定性变得复杂化。
5、税务稽查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总的看,税务稽查干部整体上是能够适应依法稽查要求的,但干部相互之间也有明显差距:一是部分人员责任意识差,缺乏爱岗敬业精神,长期在“铁饭碗”、“大锅饭”的机制下,工作懒懒散散,不求上进。二是部分人员适应能力差,缺乏勤奋好学、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愿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难以适应新形势。三是极少数人员法纪观念淡薄,对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老好人”,不愿意得罪人。
二、营造良好的税收稽查执法环境的对策思考
营造良好的税收稽查执法环境,消除依法稽查的障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须将其放在依法治国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
1、加快立法进程,做到有法可依
一是在税制上,应结合我国国情,参照国际惯例,进一步优化结构。分税制要彻底,应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划分财权,使事权与财权有机统一;流转税制中应扩大资源税规模,完善增值税制,增强可操作性;所得税应将内外两套税制合并,实行国民待遇;要根据新形势需要尽快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并加快“费改税”的步伐。
二是应尽快制订《税收基本法》,用以指导和统领各单行税法,并对各单行税法的税收共性问题做出统一规定,对税收法定原则、立法原则、执法原则、管理原则等做出明确界定,并赋予税务稽查机关必要的强制执行与制裁权力。
三是要完善税收法律法规的解释制度。对于税收法律法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立法制度的要求,按照规定程序,由规定的部门进行权威解释。以做到法律法规的解释,严扣立法原旨、规范科学。
2、强化司法监督,搞好部门配合税收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需要有关部门的协助与支持。作为法定责任和义务,有关部门应当尽力使用自己的权力或掌握的信息资料协助税务稽查机关依法稽查,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对于有责任、有义务配合协助税务稽查机关履行执法责任的部门和单位,必须给予严格的司法监督,对消极对待、甚至采取对立的态度的,必须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一是将税收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及其对各部门的考核体系中,对于干扰税收稽查执法的,既要承担行政责任,也要承担法律责任;二是要坚决惩治司法腐败,对于在税收上徇私枉法的司法人员予以严惩;对涉税案件该办不办,久拖不决,造成税收流失的,应追查相关人员责任;三是加大追究相关单位不配合税务稽查执法的责任,例如对对银行等部门该协助扣款不履行义务的,除由其负责赔偿流失的税收外,还应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3、改进征管,完善内部机制
(1)改进征管手段和征管方式。应加快各种税控机的研制、推广和运用,除税控加油机外,还应加强税控开票机、税控售货机、税控里程表、税控衡量器具等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使用。采取各种方法要求所有企业尽快实行电算化,实现企业计算机与税务机关联网。今后应该逐步实现对不能实行电算化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不予注册,以提高监控与稽查的效果。
(2)改进考核方式。不能把稽查部门的工作成果,机械地等同于征收管理部门的工作失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征、管、查”三个部门都卸下思想包袱,以做到轻装上阵,在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做好密切配合。
4、提高税收稽查执法水平
税收稽查执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源结构和征管对象的日趋复杂,实际工作中的税务稽查执法的难度还在进一步加大。这就要求税务稽查人员必须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此,就必须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一要强调“逢进必考”的原则,建立税务稽查人员的选用制度,把好入口,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不能进;二要强化培训,使现有稽查队伍的执法水平尽快提高;三要开放出口,对不适合稽查执法工作的人员,要调整到其他部门和岗位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税收执法水平,使税收职能充分予以体现。
5、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针对税收征管信息采集上的不细致、不准确、难共享而导致的稽查执法信息混乱的现象,应该加快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建设,优化规范税收稽查执法工作的信息手段。要按照依法稽查的内在规律和信息采集、审核、加工、应用的内在要求,盘活散置于征管一线的大量信息流,与业务流进行有机整合,要实现各国家机关涉税信息的充分交流与共享,使稽查部门可以更科学和更有效率地选案、查案。
6、加强税法宣传
电力营销稽查监控主题 篇3
【关键词】电力营销稽查系统;两部制电价;基本电费;电费风险。
营销稽查监控是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电力企业营销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对本企业从事电力营销工作的单位或人员,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一、两部制电价概念
电能销售的价格叫电价。大工业电价执行两部制电价,包括基本电价、电度电价、功率因数调整电费三部分。
二、实行两部制电价的合理性
(一)可以发挥价格经济杠杆作用,促使用户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无功负荷减少,线损降低,提高了电网供电能力;同时也可降低电力企业生产成本。
(三)可以使用户合理负担电力生产成本费用。
三、基本电费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基本电费=变压器容量×基本电价 ,
其他两条重要业务规则如下:
(一)减容期满后的用户以及新装、增容用户,二年内不得申办减容或暂停。如确需继续办理减容或暂停的,减少或暂停部分容量的基本电费应按百分之五十计算收取。
(二)暂停期满或每一日历年内累计暂停用电时间超过六个月者,不论用户是否申请恢复用电,供电企业须从期满之日起,按合同约定的容量计收其基本电费。
四、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两部制电价
为了规范营销稽查监控业务、各级稽查监控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实现营销稽查监控信息化,减少工作差错,提高工作质量、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标,甘肃省电力公司编制了《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业务模型说明书(版本号 V1.1_修订版)》。
(一)两部制电价执行异常主题描述
通过两部制电价电量电费信息,监控两部制电价的执行到位情况,发现执行不到位的用户。
(二)主题指标统计口径
两部制电价执行错误类型包括:
1.应执行两部制电价而没有执行两部制电价的大用户情况。
2.除大用户以外的不应收取基本电费而收取了基本电费。
3.用电类别不是大工业用户,但执行大工业电价,且不计算基本费的用户。
利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两部制电价筛选条件未能发现的异常问题,却严重违反了基本电费计算中其他规则下第1条相关规定,例如::XX恒达纸业,基本电费:132271.98元;XX果汁有限公司和XX石料加工厂,大工业用户,办理暂停用电恢复后,因为营销系统原因未及时收取80KW基本电费,严重违反了基本电费计算中其他规则下第2条相关规定,营销稽查系统依据以上两部制主题描述、主题指标统计口径稽查出该户存在漏收基本电费,现在已补收。
在2014.2-4月份营销专项自查工作中,营销稽查监控人员手工逐户在电力营销应用系统中筛查,发现多户类似上图这样的用户,暴露出两部制电价执行在电力营销应用系统中存在管理漏洞,引起大家的重视,营销部决定在电力营销应用系统中增加校验规则(已实施),加强对两部制电价的稽查。
五、增加校验条件后取得的稽查效果
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增加了减容、暂停、减容恢复、暂停恢复流程在业务受理环节输入运行容量这个校验规则后,已有如下XX石业有限公司,系统自动补收了基本电费。
通过校验规则的增加,有效控制了由于用检人员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基本电费少收、漏收情况,为电力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
六、存在其他问题
未增加校验规则前,稽查人员人工稽查出客户:XX苯板加工厂,少计基本电费:45969.00元,由于客户长期未前往供电营业厅办理销户手续,回复无法收取,XX公司做了销户处理。
以上事例暴露出营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用电检查工作的重要性,不注重电力营销稽查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培训。
(二)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手段、工作管控制度需要逐步完善。
(三)电力营销工作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价体系。
七、电力企业营销稽查监控工作的对策分析
(一)充分利用电力营销应用系统,深入稽查、监控、分析异常数据。
(二)健全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管理的规章制度,创新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手段,制订科学的稽查结果评价标准,使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更为科学、客观。
(三)建立完善的电力营销稽查风险管控体系。
(四)加强供用电合同的签订、履约情况、客户设备运行情况、 客户经营管理情况、客户对缴纳电费的重视程度,建立电费担保制度。
参考文献:
韩建军.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专用教材抄表核算收费.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9.
王相勤,丁毓山.电力营销管理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刘振亚,祝新民,刘肇绍等.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工程全书八大业务应用电信设计卷营销业务应用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冯军,唐文升.電力营销知识问答.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5.
闫刘生.电力营销培训教材 电力营销基本业务与技能.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7.
国家电力公司法律事务部.电力法及配套规定汇编.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7.
《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业务模型说明书(版本号 V1.1_修订版)》.
作者简介;
浅谈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税务稽查 篇4
1 我国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其对税务稽查的影响
1.1 我国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至今已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 从简单到复杂, 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 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 用友、金蝶等一批民族品牌的商品化会计软件研发企业也迅猛地发展起来。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提到:“到2010年, 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 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可见,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是必然趋势。
1.2 会计电算化对税务稽查的影响
1.2.1 会计电算化对税务稽查的积极影响
(1) 稽查地点更加灵活。在手工会计中, 稽查人员一般采取现场查询的方式进行税务审计。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 稽查人员可在企业现场通过电脑查询的方式进行税务审计, 这样不但可当场答疑, 也不易泄密, 而且查询的效率和准确性较高;稽查人员也可将相关数据资料通过打印机输出到纸张上, 以便于税务机关存档;稽查人员还可将数据输出到磁盘上或通过联网方式取得资料, 这样既能方便税务稽查人员快捷地取得数据, 又不影响企业日常工作。
(2) 稽查效果更加显著。与手工会计相比, 对于依法诚信纳税企业而言,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中, 税务稽查人员既能方便快捷地提取和分析相关数据, 又不影响企业日常工作, 而且征纳双方付出的成本都较低。可见, 只要税务机关能够适当引导, 即可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不但降低税务稽查风险, 而且实现对企业纳税情况的有效监控, 防止企业偷税逃税。
1.2.2 会计电算化对税务稽查的消极影响
(1) 稽查线索更加隐蔽。在手工会计中, 会计信息包括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账簿以及财务报表等书面资料, 税务稽查线索十分清晰;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会计记录的存储方式和处理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会计信息更多以电子方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上或计算机内部, 而且对于会计信息的具体处理过程及其修改、删除等操作均难以直观考查。
(2) 稽查范围更加广泛。在手工会计中, 稽查范围主要包括企业税务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和体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税务活动的相关数据资料;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 由于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是基于计算机系统而产生的, 计算机系统的有效、安全、可靠性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及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因此, 稽查范围不仅包括企业的税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和相关的数据资料, 还应包括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本身的功能及其控制的稽查。
(3) 稽查手段更加多样。在手工会计中, 稽查包括顺查、逆查、联查和抽查等, 具体可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中, 由于稽查范围包括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本身, 因此在稽查过程中, 需要采用基于计算机的稽查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 比如利用稽查软件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或是在应用系统中嵌入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在系统运行的同时采集稽查证据。
(4) 稽查环境更加复杂。与手工会计相比,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中, 安全问题是造成税务稽查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环节面临安全威胁:一是从纳税人会计信息系统提取数据的操作环节;二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会计信息的保管环节。在操作环节中, 操作失误或病毒破坏很有可能造成纳税人会计信息系统崩溃, 导致纳税人会计信息的丢失或泄露;在保管环节中, 稽查人员是否能够对其取得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保密。纳税人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很可能产生不信任和不配合的心理, 使税务稽查的环境十分不利。
2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税务稽查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自1994年至今, 财政部相继颁布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等规章, 但由于其刚性不强, 可操作性差, 缺乏检查和处罚措施, 使得现实中对于会计核算软件的研制、销售、安装、使用等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
《税收征管法》是税务稽查所依据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法律, 但其中只要求纳税人的会计软件必须报税务机关备案, 而对会计信息系统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及税务机关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检查的权力、责任和纳税人的义务等规定则完全空缺。直到2003年3月颁布的《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3]47号) 才基本明确了税务机关开展电算化稽查的权力, 但47号文件对纳税人义务和相关惩罚措施的规定略显单薄, 对纳税人缺乏足够的约束力。
2.2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发尚不规范
目前, 纳税人使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主要有:用友软件、金蝶软件、SAP、Oracle以及纳税人自行研制开发的会计软件, 由于当前纳税人采用的会计软件种类繁多, 软件各自采用的数据库平台和数据库结构各不相同, 缺乏统一的标准, 使得不同会计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存在较大问题。虽然由财政部颁布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以及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制定的《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CSIA/ABM 98001号》, 已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规范和接口作了部分规定, 但相关规范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 虽然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报告和备案所使用的会计软件, 但要求税务稽查人员精通全部种类的会计软件确非易事, 这对税务稽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信息技术要求, 也给税务稽查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2.3 税务稽查应用软件的研发相对滞后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利用计算机辅助税务稽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 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审计电算化即直接采用计算机程序对企业财务软件的数据进行合法性审查, 在税务稽查这个专业领域中的运用还远远不够, 可以说税务稽查应用软件的研发只是刚刚起步, 还不能满足税收稽查工作的要求。
2.4 企业会计人员、税务稽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目前, 在我国无论是企业的会计人员还是税务机关的稽查人员, 大多是会计专业毕业略懂计算机知识或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略懂会计知识的“专才”, 而严重缺乏既精通财税知识又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不但制约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也大大影响了税务机关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2.5 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
监督部门主要包括工商、税收、审计、司法等行政部门, 也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其中, 工商、税收、审计、司法等部门虽然具有审查企业会计核算资料的行政权力, 但是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而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具有审查企业会计核算资料的专业能力, 但是由于其缺乏相应的行政权力以及其与企业的业务关系, 削弱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因此, 社会监督体系的不完善, 不但降低了对纳税人会计行为的约束力, 也增加了税务机关的稽查难度。
3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税务稽查的建议及对策
3.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税务机关应与财政部门配合, 成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推广普及部门, 完善会计电算化软件选择的管理办法, 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规程, 并积极推广税控装置的使用以规范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行为和纳税行为。同时, 要以法律的形式, 明确在对实施会计电算化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时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其中要明确规定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稽查的权利, 以及纳税人应给予积极协助和配合的义务, 对不履行义务的纳税人应实施必要的处罚。当然, 税务机关也应规范会计电算化的税务稽查规程, 并对纳税人的会计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3.2 严格规范会计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相关部门应严格规范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制定统一的通用数据接口。其中, 规范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发与应用主要是在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数据输入输出和处理程序、整体运行环境等方面制定规范性要求, 如规定会计电算化软件须具有自动记录功能, 严禁纳税人擅自修改或删除会计数据, 必须保留会计数据的修改痕迹, 以便税务稽查人员根据上机日志开展稽查工作;制定统一的通用数据接口主要是要求各种商品化会计软件和纳税人自行研制开发的会计软件之间必须能够实现相互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同时要求各种会计软件必须预留审计数据接口, 以确保税务稽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 会计软件开发完成投入使用后再对其进行修改优化, 要比在会计软件开发设计时对其进行改进具有更大的难度, 并需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 税务稽查人员应参与会计软件的开发, 可尽早发现会计软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以确保开发出的会计软件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可靠的控制功能。
3.3 大力推进税务稽查应用软件的研发
国家税务总局应该统一组织人力、物力、财力, 积极研发稽查软件, 使该软件既科学又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并使之在税务稽查的实践中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税务稽查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 (1) 可以兼容不同纳税人的不同会计软件类型的数据库, 从中采集税务稽查所需的稽查证据, 并分析稽查证据的正确性; (2) 可以直接对纳税人的会计软件进行稽查, 考核该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目前已存在的税务稽查软件, 必须加强税务稽查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不但要将手工税务稽查的内容、方法、程序和技术等编入计算机程序中, 还要利用网络技术逐步建立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税务稽查信息港, 实现对稽查信息的及时共享和有效利用。
3.4 提高会计电算化人员、税务稽查人员整体业务素质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中, 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会计核算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因此要求企业会计人员、税务机关的稽查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尤其是稽查人员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才能适应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对稽查工作的要求。稽查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会计、税收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知识, 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如熟悉会计软件和稽查软件的使用,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辅助稽查技术等。当然要求所有稽查人员成为既懂会计、税收, 又懂信息技术的通才也是不现实的, 这就要求税务机关要合理配置稽查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结构, 即税务机构不但要有会计和税收专家, 也要有信息技术专家、计算机辅助稽查技术的研究开发人员等。只有这样, 税务机关才能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顺利开展稽查工作。
3.5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监督体系的逐步建立, 政府管理职能的逐渐转变, 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承担的社会监督职能愈加重要。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发表的审计意见已成为判断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依据。行政部门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纳税人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核, 对于检查出的违法、违纪案件决不姑息, 依法处置, 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督, 提高监督检查的力度和质量;同时要严格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 强化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观念, 充分发挥其社会监督职能。此外, 加强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 督促纳税人自觉遵纪守法, 规范自身的会计行为。可见,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是保证纳税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税务稽查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规范会计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大力推进税务稽查应用软件的研发, 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等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税务稽查,企业
参考文献
[1]杨周南, 赵纳晖, 高宁.信息技术在会计和审计实务中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34-40.
环境稽查 篇5
为加强我市环境队伍建设,督促完善现场执法程序和工作制度,进一步降低环境监管失职、渎职风险。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印发2015年浙江省环境执法稽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浙环办函2015]28号)文件的要求,我局于2015年8月-9月对我市XX区、开发区、XX县开展环境执法专项稽查工作,此次稽查共调阅污染源现场监察记录18份,现场验证企业数为9家,行政处罚案卷15份,现场验证企业数为6家,排污费抽查数为9份,现场验证企业数为5家。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以及成效
今年上半年,全市出动环境执法人员8800人次,检查企业2988家次,立案查处案件69个,罚款总额364.9万,移送公安10件,刑事拘留11人,行政拘留4人,依法取缔、关闭企业家数259家,限期改正企业200家。
(一)服务大局、严格执法,全力开展系列环境执法行动。一是全面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积极部署市环境大检查工作并下发《市环境大检查工作方案》,全面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此次行动全市共检查企业1375家,其中发现环境违法行为358起,已责令停产企业62家,责令限期改正企业134家,报政府关停取缔企业67家,立案查处36家,处罚款203.9万元。二是开展全市环境执法巡查。支队开展了对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划情况的监督检查,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环境问题。上半年,支队对县(市、区)共督查企业78家,下发督查意见函9份并对在督查中存在的问题情况通报当地人民政府,并落实督查跟踪制度,确保整改处罚到位。
(二)掌握动态、加强调处,切实解决一批信访热点难点问题。上半年,全市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651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19%,其中省厅交办38件。市本级受理投诉信访件92件,其中,市长信箱6件,局长信箱13件,处理率100%,满意率85%以上。
(三)认真排查、强化预警,切实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组织开展全市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上半年共组织排查52次,排查企业526家次,排查出新增环境风险隐患4处,完成隐患整改6处。通过定期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不断提升企业的环境应急能力,有效的加强了企业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保障了区域的环境安全。
(四)规范征收、落实新规,依法规范征收排污费。一是落实新规全面部署排污申报收费工作。自2015年1月1日起,全省实行新修订的系列排污申报表要求和规定开展排污申报工作。为确保排污申报工作顺利开展,我局克服人员缺少的困难,开展对全市范围内排污单位基本信息申报和动态申报的宣传工作,并对排污单位提出的问题通过电话、短信、现场告知的方式进行解答。同时加强排污单位基本信息申报的核实确认工作,确保基本信息申报表填写的规范性,相关数据填写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为今后动态信息申报提供数据支撑。
(五)正风肃纪、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队伍自身能力建设。我市高度重视环境监察队伍廉政建设,坚持业务建设与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两手抓”,积极落实“教育预防、制度建设、严格管理”三项举措。通过廉政教育、自查自纠、外部监督等形式坚决杜绝监察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发生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以及执法不力、执法不公、刁难群众等问题。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我局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印发了我市环境稽查工作方案,并专门成立稽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环境稽查工作内容和任务,并落实相关责任。
(二)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环境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每年都组织召开环境稽查工作培训会。通过培训学习,使相关人员对环境稽查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为我市下一步环境稽查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我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县(市、区)的环境监察工作开展稽查,按档案案卷抽查及现场实地检查的方式结合进行。我局对被稽查的县下达《环境监察稽查意见书》,要求其针对稽查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工作。
(四)我局高度重视环境监察队伍廉政建设,坚持业务建设与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两手抓”,积极落实“教育预防、制度建设、严格管理”三项举措。通过廉政教育、自查自纠、外部监督等形式坚决杜绝监察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发生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以及执法不力、执法不公、刁难群众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
1.基层执法人员面临着压力大,人员少,任务重的严重问题。如我市县(市、区)的环境监察人员基本上每县也就四五个人,有执法证的人员就更少,而国家环保部新出台的《环境监察稽查办法》要求又特别高,监察的范围特别广,需要完全的任务特别重,三五个执法人员要监察四五百家工业企业,还有应对数量更加众多的餐饮业以及信访投诉、国家部想出来的各种形式的监察,试想我环境监察现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和当前基层一线执法人伍配备的现状相比,如当前基层一线执法队伍面临着行政执法硬件配套设施缺乏、执法经费不足、人员紧张、还要应对内部追责的压力等问题与各执法辖区点多面广、执法相对人构成复杂、执法环境较差、环境执法专业性要求高、管理执法程序复杂的实际情况形成明显对比,难以完成国家和省里的监察目标要求。
2.稽查有关现场记录及案卷尚不够规范
稽查中发现,各县(市、区)环境监察大队污染源现场监察记录、案卷制作不规范,且内容比较少,不能全面反映检查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充实。
四、下一步打算
1.对照环保部新出台的《环境监察稽查办法》,进一步完善我市环境监察稽查工作机制,并严格执行工业污染源现场监察的各项规定,尽量规范污染源现场监察记录,并将环境监察与企业环境管理台账有机结合起来。
2.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稽查培训制度,以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同时进一步明确环境稽查工作的目的,有效的提高我市环境稽查水平。
3.加快理顺基层监察执法人员身份,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服务群众和社会管理能力,促进基层环境监察工作逐步向更加有序、高效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并将稽查工作形成制度,常态化。
4.进一步明确监察机构在建设项目监管工作中的职责定位,明确监管工作程序和要求,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现场监察工作。
电力客户现场稽查问题研究 篇6
摘要:电力客户现场稽查是营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严厉打击违约用电和窃电行为,整顿社会供用电秩序,维护企业利益,对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供电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郓城供电公司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在打击客户违约用电和窃电行为等开展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堵塞了营销管理过程中的漏洞,确保公司营销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效益增强。但电力客户现场稽查环节多,情况较为复杂、繁琐,处理不好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和问题。另外,客户现场用电接线情况错综复杂,安全隐患较多,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安全防范措施。就电力客户现场稽查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希望对电力稽查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稽查;现场稽查;防窃电
作者简介:钱永涛(1977-),男,山东郓城人,山东郓城县供电公司,经济师;李爱国(1969-),男,山东郓城人,山东郓城县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山东?郓城?274700)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118-03
一、电力客户现场稽查的主要内容
(1)检查供电设备、架空及电缆线路是否有擅自接线用电情况。
(2)检查计量箱、接线盒的封闭是否有绕越用电计量装置用电,是否有伪造计量装置封印或者擅自开启用电计量装置的情况。
(3)检查计量装置及二次回路是否有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的情况。
(4)测试计量误差,检查CT、PT是否正常,核对表计信息等,是否有故意使供电企业用电的用电计量装置计量不准或者失效的情况。
(5)检查电力客户是否有擅自改变用电类别,私自超过合同约定的容量或计划分配的用电指标用电的情况;是否有擅自引入(供出)电源或将备用电源和其他电源私自并网的情况。
(6)检查已暂停或封存的电力设备,是否有私自使用的情况。
(7)检查用电计量装置、电力负荷管理装置、供电设施,是否有私自迁移、更动或擅自操作的情况。
(8)检查客户实际配变容量与台帐是否相符。
(9)根据集约化抄表过程中和远程负控终端检测到的异常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稽查。
二、到客户开展现场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1)用电稽查人员实施现场检查时,人数不得少于二人。并向电力客户出示有效证件,互通姓名,并要求派人陪同检查。
(2)用来定案的窃电证据,必须同时具备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缺一不可。
(3)证据的取得必须合法,只有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因此,在收集窃电证据时,应当注意:
1)用电稽查人员执行检查任务时履行了法定手续,而且不能滥用或超越电力法及配套规定所赋予的用电检查权。
2)经检查确认,确实有盗窃电能的事件发生。
3)窃电取证应严格依法进行。用电稽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用电检查,程序合法是证据合法有效的前提。用电稽查人员依法用电检查发现窃电行为时,收缴窃电工具、进行现场勘查、询问窃电行为人、拍摄现场照片等,这些都是合法行为。但是,在采取录音方式取证时,必须按法定程序。
三、现场取证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为确保反窃电成功,防止用电稽查时表尾短路,人身触电和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必须提高检查人员的安全素质,增强检查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还需要对用电稽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1)只有具备相当的电工常识,熟悉电力安规、装表规程和高低压停送电程序,熟悉计量设备原理和各种用电稽查测量仪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低压带电操作技术,身体健康,无妨碍性疾病,以及正确掌握人工呼吸方法的人员方可进行用电稽查的测量、操作工作。装表工须从事专业两年以上方可单独工作,同时应有人监护。
(2)禁止私自开展用电稽查工作,用电稽查前应向有关领导请示并获批准。
(3)严禁一人开展用电稽查工作,一人开展用电稽查工作时无人监护,万一触电后无人救护,查获窃电后缺少必要的人证明。因此,白天用电稽查应二人以上,夜晚用电稽查应三人以上。
(4)禁止疲劳用电稽查,人在疲劳时,记忆力差,注意力分散,视力下降,力不从心,易发生事故。
(5)进入配电室之前,应仔细检查有无危房,私拉乱接等严重危及安全的情况,当确信没有,或虽有,但采取了可靠的安全措施以及选择了紧急情况下撤退路线后方可进入。
(6)进入配电室,要使室门始终处于敞开状态,并检查室内有无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7)检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绝缘鞋,带线手套,穿长袖工作服,带电查表尾时,应带防护眼镜。
(8)若客户有两台配变,则应检查其低压是否并列运行。
如低压并列运行,但母联隔离开关未投入,不可操作该隔离开关,如必须操作,应先测出隔离开关二次的电压相位,相位正确方可投入。
如母联隔离开关已投入,或无母联隔离开关,只有一条母线,但只一台配变运行,万不可将另一台配变也投入,因为有的客户用的是母子变压器,装有两套计量装置分别计量,如投入另一台,相位不同,难防短路。遇到以上情况,应分别停、送电,再进行检查。
(9)触及低压计量箱前,应先验电,以免由于计量箱内导线漏电而使计量箱带电。
(10)在触及配变低压瓷管上的铁箱子时,要先观察箱子与高压线之间的距离,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验明铁箱子是否带电,若无电,应检查该铁箱子的牢固情况。
(11)带负荷检测计量装置之前,应仔细听CT有无异常声音,以判断CT是否开路,工作中严禁带负荷晃动表尾电流二次线,以防将电流二次线抽出,造成CT开路,弧光伤人。
(12)在带电分析判断计量装置是否正常时,对从表尾抽出的电压线,应用塑料管或胶布套缠住裸露的金属部分并使其牢固,以防电压线弹起,甩掉塑料管及胶布而发生短路事故。
(13)在投入电容器时,注意切除三分钟后再投入,以免造成电容器过电压损坏。
(14)查获窃电后,需要停电时,如窃电一方以武力阻止,不要硬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流血冲突。
四、到电力客户现场稽查的具体程序
1.在《用电检查工作单》上填写检查内容、现场信息,并填写存在问题
稽查人员开展用电稽查工作,要严格按照程序,周密计划,合理安排,防止有意、无意破坏窃电证据的行为和漏查项目现象的发生。现场检查的具体内容包括:
(1)核对表计与抄表卡是否相符。现场核对各表计的编号、型号以及表计所计量的负荷性质与抄表卡和客户同步抄表卡是否相符,若不同,即有窃电嫌疑,应追查;私自更换表计,并且不入账(不计表计起止码)是窃电方式之一,应追查。
(2)检查计量箱的封闭是否完好。封闭计量箱的封条、铅封、锁具是保证计量箱发挥作用的关键,私自破坏封铅、封条、锁具的行为是窃电行为。
(3)检查表计的接线盒是否封闭完好。
(4)测试计量误差,判断计量装置是否正常:对于中小客户,采用电炉(电吹风)测试法,该方法安全、准确、方便;对于大中客户,如能短时停负荷,采用电容测试法或电炉测试法(多用几个电炉);对于连续性生产,一时不能停负荷的工业客户,如有电容器(用其判断表计元件是否有功元件),在三相负荷平衡、稳定的前提下,可用负荷测试法。
(5)查找故障点,获取窃电证据。该程序仅适用于异常的计量装置。
(6)查表壳封铅是否正常,表壳上有无微小孔洞及铁丝。
(7)检查电流互感器一次匝数。检查电流互感器一次匝数是否与抄表卡倍率相符,CT编号、变比不相符则为异常。
(8)检查CT、PT的二次接线端子有无松动、开路短接或烧坏痕迹、接触不良等。
(9)检查CT选择是否正常。
(10)检查表计型号是否正确。禁止用三相三线表计量不平衡负荷。
(11)核算表内电量。抄出表计的现表码,计算出表计的现存电量,若表内现存电量比其正常用电量大许多或少许多,应查原因。
(12)查二次线材质是否正确。电流线必须使用4平方毫米以上铜芯塑料线做二次线,电压线必须使用2.5平方毫米以上铜芯塑料线做二次线,否则为违章。如果用铝线作二次线,一是铝线电阻较大,二是压接点铜铝接触易氧化,致使接触电阻过大,造成CT误差。对于二次回路较长的高压表计,其截面的选取和长度的限制应符合要求。
(13)检查二次线中有无接头。根据规程规定,二次线不许有接头。
(14)检查二次回路中有无串并联其他表计:如电流表、功率表等。二次回路中串联其他表计,会增加二次回路阻抗,使CT精度下降。二次回路中并联其他表计,会起分流作用,其危害性更大。
(15)检查反穿主CT的其他动力CT及照明表一次线的圈数与主CT一次绕组数是否相符。如不符则有问题。
(16)检查表计电压线与CT同相位否。不同相如A相CT接C相电压进表,则为错误接线,电流电压不同相,会引起表计严重计量误差。
(17)检查配电变压器主干零线。检查配电变压器主干零线是否和其他火线一样首先进入计量箱,以及表计零线是否从箱内主零线接取。
(18)检查计量箱进出线、二次线是否被短接。
(19)检查表尾电压、电流线是否接线正确。
(20)检查配电变压器低压接线柱有无封闭或有接线痕迹。
(21)检查低压接线柱至计量箱的导线绝缘是否有损坏或破口,低压铝排漆有无人工刮掉痕迹,该程序仅适用于低压计量装置。
(22)需要校字码的表计,可由计量中心人员进行现场校验。
(23)用电稽查终结或临时终结,应将表尾和计量箱加封。
(24)仔细查看变压器铭牌,与变压器台帐进行比对,如发现变压器铭牌松动,变压器参数与台帐不相符时,要对变压器进行现场特性测试。
2.属安全隐患及计量装置异常的,填写《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
稽查人员发现电力客户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现场开具《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存在配电设备安全隐患的;存在计量装置异常的——互感器或电能表误差超出允许范围;连接线的电压降超出允许范围;其他非人为原因致使计量记录不准;计费计量装置接线错误;电压互感器保险熔断;计算电量的倍率或铭牌倍率与实际不符。
稽查大队对以上所列情况之一者,应按下列规定退补相应电量的电费:
(1)互感器或电能表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时以“0”误差为基准,按验证后的误差值退补电量。退补时间以上次校验或换装后投入之日起至误差更正之日止二分之一时间计算。
(2)连接线的电压降超出允许范围时,以允许电压降为基准,按验证后的实际值与允许值之差补收电量。补收时间从连接线投入或负荷增加之日起至电压降更正之日止。
(3)其他非人为原因致使计量记录不准时,以电力客户正常月份的用电量为基准追补电量。追补时间按抄表记录确定。退补期间,电力客户先按抄见电量如期交纳电费,误差确定后,再行退补。
(4)计费计量装置接线错误的,以其实际记录的电量为基数,按正确与错误接线的差额率退补电量,退补时间从上次校验或换装投入之日起至接线错误更正之日止。
(5)电压互感器保险熔断的,按规定计算方法计算补收相应电量的电费;无法计算的,以电力客户正常月份用电量为基准,按正常月份与故障月份的差额补收相应电量的电费,补收时间按抄表记录或按失压自动记录装置记录确定。
(6)计算电量的倍率或铭牌倍率与实际不符的,以实际倍率为基准,按正确与错误倍率的差值退补电量,退补时间以抄表记录为准确定。退补电量未正式确定前,电力客户应先按正常月用电量交付电费。
3.属违约用电、窃电的,取证并填写《违约用电、窃电通知单》
稽查人员发现电力客户下列情况时,用电稽查人员应现场开具《违约用电、窃电通知单》。
(1)电力客户有下列违约用电行为之一者。
1)在供电线路上,擅自改变用电类别;
2)私自超过合同约定的容量用电的;
3)擅自超过计划分配的用电指标的;
4)擅自使用已在供电企业办理暂停手续的电力设备或启用供电企业封存的电力设备;
5)私自迁移、更动或擅自操作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电力负荷管理装置、供电设施以及约定由供电企业调度的电力客户受电设备;
6)未经供电企业同意,擅自引入(供出)电源或将备用电源和其他电源私自并网;
7)擅自改动预付费计量装置的位置、接线或利用其他方式使预付费装置不能正常运行而失去控制。
(2)电力客户有下列盗窃电行为之一者。
1)在供电企业或其他单位、个人的的供电、用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的;
2)绕越法定用电计量装置用电;
3)伪造或者擅自开启法定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的;
4)故意损坏法定用电计量装置用电的;
5)故意使法定用电计量装置不准或者失效。
4.填写《违约用电、窃电处理工作单》
(1)用电稽查人员对危害供电、用电安全,扰乱正常供电、用电秩序的,填写《违约用电、窃电处理工作单》:
1)擅自改变用电类别的,应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并按实际使用日期补交差额电费,同时承担二倍差额电费的违约使用电费。使用起讫日期难以确定的,实际使用时间按三个月计算。
2)擅自超过合同约定的容量用电的,责令其改正并给予警告,属于两部制电价的客户,应补缴私增设备容量使用月数的基本电费,并承担三倍私增容量基本电费的违约使用电费,其他客户应承担私增容量每千瓦(千伏安)5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
3)擅自超过计划分配的用电指标的,应承担高峰超用电力每次每千瓦1元和超用电量与现行电价电费五倍的违约使用电费。
4)擅自使用已经在供电企业办理暂停使用手续的用电设备,或启用供电企业查封的用电设备的,应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属于两部制电价的客户,应补缴擅自使用或启用封存设备容量使用月数的基本电费,并承担二倍补缴基本电费的违约使用电费,其他客户应承担擅自使用或启用封存设备容量每千瓦(千伏安)3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启用属于私增容被封存的设备的,违约使用者还应承担本条第二项规定的违约责任。
5)擅自迁移、更动或擅自操作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电力负荷控制装置、供电设施以及约定由供电企业调度的电力客户受电设备者,属于居民客户的应承担每次50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其他客户应承担每次500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
6)未经供电企业许可,擅自引入、供出电力或者将自备电源擅自并网的,应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并应承担其引入(供出)或并网电源容量每千瓦(千伏安)50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
7)未经供电企业许可,擅自改动预付费装置的位置、接线或利用其他方式使预付费装置不能正常运行而失去控制的,属于居民客户的应承担每次50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其他客户应承担每次500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
(2)稽查人员对有窃电行为的电力客户应开具《违约用电、窃电处理工作单》。
稽查人员对客户存在窃电的,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当场中止供电,同时追补电费和三倍违约使用电费;根据情节轻重报经济贸易局处以追补电费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窃电量、电费(含违约用电的电量、电费)的计算:依据《电力法》及其配套法规和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检察院、省公安厅、省电力公司联合发布的鲁电经[2000]165号文《关于办理窃电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的方式、方法计算。
5.下达《违约用电、窃电处理决定书》
《违约用电、窃电处理决定书》要详细写明电力客户所违反规定的具体条款和对电力客户的现场处理情况,并写明到××××部门的具体处理时间,经双方签字后一式两份,电力客户和检查单位各持一份。
(1)电力客户收到《违约用电、窃电处理决定书》后,在规定时间内到供电企业一次性交清追补电费和违约使用电费,逾期不缴将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2)电力客户收到《违约用电、窃电处理决定书》后在规定时间内未交齐追补电费和违约使用电费,用电稽查人员应向电力客户开具写明交款原因、交款的最后期限、逾期不交将根据规定加收罚金和中止供电的《催交费通知书》。
(3)电力客户收到《违约用电、窃电处理决定书》后,应在“决定书”回执栏签字。如受送达人不在场,可交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并在备注栏内写明与受送达人的关系;受送达人已指定代收人的,叫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拒绝接受的,送达人应邀请有关组织的代表或其他人员到场,说明情况,并在备注栏内写明拒收的事由。
(4)电力客户对《违约用电、窃电处理决定书》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书后15日内向稽查大队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义务的,稽查部门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按有关规定执行。
(5)当事人要求行政立案处理的,可在收到《违约用电、窃电处理决定书》三日内向本部门进行陈述、申辩或要求组织听证并进行立案处理。逾期不要求组织申辩听证的,视为放弃申辩、听证权利。
(6)电力客户如需要进行重新勘验的,勘验人员要填写《用电稽查勘验检查笔录》,勘验人、电力客户应在勘验笔录上签字。
(7)如需邀请其他鉴定单位进行鉴定的,要填写《鉴定意见书》。鉴定人需在《鉴定意见书》上写明鉴定意见并签字,鉴定人单位需写明鉴定意见并盖章。
(8)如需要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取证,要填写《用电稽查调查笔录》,调查笔录要写清楚被调查人的详细情况及身份证编码。调查完毕后,调查人、被调查人要在每页笔录上签名并押手印,有修改地方也要由被调查人押手印。
(9)需要进行立案处理的,应采取逐级审查、逐级汇报的办法由法定代表人、受案人、营销部负责人、公司领导签字。
(10)“决定书”经客户签收十五日后,经办人员应填写《违约用电、窃电处理结果报告》,要写明案由和处理决定及执行情况并签字。
(11)行政相对人不履行处理决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稽查大队报请分管经理或经理批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未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2)当事人收到《违约用电、窃电处理决定书》或《计量装置故障处理决定书》后不予执行和在规定期限未申请复议或未向法院起诉的;
3)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作出维持原处理决定的判决或者裁定生效的。以上所有文书处理结束后,应订成案卷全部存档。
总之,对电力客户的现场稽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作,工作中应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既要规范工作程序,提高服务意识,避免与客户发生冲突,又要坚持原则,维护公司利益和公司形象。要保证圆满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必须严格按照电力稽查的有关规程和程序进行工作,同时要严格遵守安规的有关规定,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以保证公司用电稽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营销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环境稽查 篇7
1 47户国控企业环境监察工作稽查情况
对以上县市区监管的列入《2010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 (环办[2009]154号) 的47户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2010年度现场环境监察工作进行逐一稽查。严格按照环办[2011]68号《关于深入推进环境监察稽查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实施方案的要求, 采用逐案打分的方式开展。具体分为“案卷评审”、“现场验证”两部分进行。
“案卷评审”包括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察档案建立完善情况及12份《现场检查 (勘察) 笔录》记录完整规范情况。
(1) 稽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档案建立完善情况。对47户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察档案中应存档的企业基本信息表、环评审批文件、竣工验收文件、自动监控系统验收文件、排污许可证、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法人身份证、减排监察系数表等基本资料进行逐一核实。
(2) 稽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现场检查 (勘察) 笔录》记录完整情况和准确性并按要求进行逐一打分。对12份《现场检查 (勘察) 笔录》份数进行逐一核对, 缺少一份, 扣5分。对“基本信息”、“现场监察情况”、“现场监察意见”、“确认信息”、“文字要求”五方面内容进行认真核对, 并根据国家环保部打分标准进行逐一打分。
“现场验证”包括对47户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逐一进行现场检查, 对“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运行情况”、“整改意见落实情况”等五项内容与《现场检查 (勘察) 笔录》的一致性进行逐一核对, 并根据国家环保部打分标准进行逐一打分。
对以上47户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环境监察稽查情况, 全部按规定填写制作了《污染源现场监察工作个案稽查表》。
2 176件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工作稽查情况
对各县市区2010年度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工作进行全面稽查, 稽查率达100%。
自8月3日起, 在对襄汾县、侯马市、曲沃县、翼城县、乡宁县、蒲县、尧都区、洪洞县、霍州市、古县及安泽县11个县市区环保局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环境监察工作进行稽查的同时, 分别对以上县市区2010年度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过程中形成的证据材料进行逐案稽查。
根据国家环保部要求, 对“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主要证据”、《现场检查 (勘察) 笔录》两部分进行逐一核对, 并根据国家环保部打分标准进行逐一打分。
对被稽查县市区2010年度所有的176件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工作稽查情况, 全部按规定填写制作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工作个案稽查表》。
在对11个县市区环保局辖区内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2010年度现场环境监察工作及2010年度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工作全面稽查结束后, 均分别与县市区环保局主要负责人进行座谈, 反馈稽查所发现的问题, 制作《临汾市环境监察稽查记录》并由稽查人员和县市区环保局主要负责人共同签字确认。
3建立环境监察稽查档案
根据国家环保部环办[2011]68号《关于深入推进环境监察稽查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 我们对47户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2010年度现场环境监察工作稽查情况和176件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工作稽查情况逐一建档。
4稽查发现的问题
通过此次稽查, 发现各县市区环保局在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2010年度现场环境监察工作及2010年度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 2010年度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环境监察档案中存在无环评审批文件、竣工验收文件、排污许可证、自动监控系统验收资料等环保手续复印件;无企业基本情况登记表、照片等影像资料;无在线监测设施运行情况记录、季度监测报告等问题。减排监察系数检查记录表存在记录不完整或记录不规范等问题。
(2) 《现场检查 (勘察) 笔录》未使用国家环保部规范格式, 部分笔录存在未记录执法人员执法证号、被检查人职务、被检查企业生产状态, 未记录被检查单位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运行、联网、验收、比对监测及定期校验情况, 对被检查单位执行环评、竣工验收等情况记录不完整, 被检查单位现场负责人、环境执法人员未逐页签字并注明日期等问题。
(3) 在对各县市区2010年度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环境监察工作进行现场验证稽查过程中发现, 存在被检查单位有未经验收擅自投产的建设项目、被检查单位部分污染防治设施未按环评要求建设, 但在《现场检查 (勘察) 笔录》中没有记录的问题。同时, 存在部分被检查单位未按要求落实整改意见, 《现场检查 (勘察) 笔录》中未依法提出进一步处理处罚意见的问题。
(4) 2010年度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档案资料中存在无当事人基本情况及单位营业执照、企业代码、个人身份证等证明资料, 无影像资料等取证记录和取证照片不清晰, 无法证明违法事实的问题。
(5) 2010年度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工作中, 部分《现场检查 (勘察) 笔录》无拟处理处罚建议或拟处理处罚意见不完整。同时, 存在调查取证证据链不完整的问题。
(6) 2010年度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工作中, 部分调查违法事实与案由不完全匹配, 部分案件调查报告处罚建议适用法律法规不准确、不恰当。
针对以上稽查发现的问题, 2011年9月7日, 我们按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要求, 制作并分别下发了《临汾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稽查整改意见书》, 要求有关县市区环保局对稽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并要求在15日内将整改结果书面上报。
通过此次环境监察稽查, 可以看出, 基层环保部门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不到位、不符合规定的问题。通过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工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基层环保部门环境监察执法工作。
(1) 规范使用环境监察执法文书。通过稽查, 要求全部使用国家环保部同意规范的《调查询问笔录》、《现场检查 (勘察) 笔录》等执法文书, 完善执法人员执法证号, 被检查人职务, 被检查企业生产状态, 被检查单位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运行、联网、验收、比对监测及定期校验情况, 被检查单位执行环评、竣工验收等情况以及被检查单位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等记录内容。同时, 要求环境执法检查人员、被检查单位负责人以及参加人员必须在笔录上逐页签字并注明日期等。
(2) 规范建立环境监察档案中。要求必须包括环评审批文件、竣工验收文件、排污许可证、自动监控系统验收资料等环保手续复印件;必须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登记表、照片等影像资料;必须包括在线监测设施运行情况记录、季度监测报告以及减排监察系数检查记录表等有关资料。
(3) 规范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程序。通过开展环境监察稽查, 进一步规范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工作。要求规范立案程序、规范处罚案件调查取证工作、规范案件调查报告制度、规范案件移交制度。要求完善调查取证档案资料中当事人基本情况及单位营业执照、企业代码、个人身份证等证明资料, 完善影像资料等取证记录和取证照片等证据材料, 做到提取的证据可以充分证明企业环境违法事实, 做到调查违法事实与案由完全匹配, 案件调查报告处罚建议适用法律法规准确、恰当。确保达到调查取证证据链完整的要求。
总之, 通过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工作, 使基层环保部门进一步明确环境监察现场执法工作程序, 使基层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办事,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环保部门环境监察执法效能。
办刊宗旨
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为更好的提升本刊的信息技术全面性, 我刊现面向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科教领域管理人员、科技教育人员、各类院校的广大师生征集优秀稿件。
投稿须知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文章以2200~2700字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等要素齐全。
3.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 注明图题图号。
4.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5.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7.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 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环境稽查 篇8
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 我国目前在环境监察稽查方面, 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 环境监察稽查工作就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基于此, 本文简要阐述当前几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对国家重点企业的监控显示, 这些企业在环境监控档案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1) 档案中并没有环境评估的审批文件, 也没有环境监察竣工验收的文件, 就连排污许可证与自动监控系统的验收资料等基本的环保手续复印件也没有;2) 档案登记表中没有企业的相关基本情况, 也没有照片等影响资料, 对于设施运行情况的在线监测记录也没有, 甚至连月 (季) 度监测报告也不存在;3) 对于档案中的一些记录诸如减排监察系数与检查记录表等存在着记录的不完整或不规范, 从而导致了档案的真实可靠性缺失。
在近几年的监察稽查中还发现, 在一些被检的企业 (单位) , 他们的某些建设项目没有经过审核与验收就擅自投产使用, 而某些部分污染防治设施也并没有建设相关的环保评估制度, 而且在《现场检查 (勘察) 笔录》中也没有相关的问题记录。此外, 一些被检企业 (单位) 由于某些原因不合格而需要整改, 但是得到命令或通知后并没有及时整改, 更有甚者根本就没有整改, 在《现场检查 (勘察) 笔录》中也没有相关的整改或处理建议。
对于《现场检查 (勘察) 笔录》的执行而言, 大部分监察稽查中都没有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规范进行操作, 一些笔录存在着以下情况:没有记录相关执法人员的执法编号、被检查企业 (单位) 的生产状态以及被检查人员的职务;对于被检查企业 (单位) 存在的污染源的在线监控管理而言, 其在建设、运行、联网、验收及比对检测与校验方面都没有详细的记录;被检查企业 (单位) 在执行环境评估与竣工验收的时候, 并没有详细记录具体情况;被检查企业 (单位) 的现场相关负责人或环境执法人并没有逐页进行签字确认, 有时候也没有标注具体的日期等。
2 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在现阶段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在现阶段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坚持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工作, 能找出当前环境监察稽查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不到位、不规范及不符合规定的执法问题, 将会严重影响环境监察稽查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因此坚持开展科学合理的环境监察稽查, 对于当前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意义重大。基于此, 本文主要从几个“规范”来探讨其具体意义:
2.1 坚持科学合理的环境监察稽查, 能规范环境监察档案的建立
通过环境监察稽查, 查出企业环境监察档案中的不足与缺陷, 从而加以合理改善。对于一个完整有效的环境监察档案而言, 应包括以下环保手续的复印件:排污的相关许可证、环境评估的审批文件、工程竣工的验收文件等;还要必须包括以下影像资料:企业 (单位) 的基本情况登记表与照片等;此外, 还必须包括以下相关资料:设施运行情况的在线监测记录、月 (季) 度监测报告、减排监察系数的相关检查记录等。
2.2 坚持科学合理的环境监察稽查, 能规范环境监察执法文书的使用
通过环境监察稽查工作, 能够了解企业 (单位) 规范使用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现状。对于那些未能规范使用或执行环境监察工作的企业 (单位) , 应该给予相应的惩处, 督促其及时做好执法文书的规范使用。企业 (单位) 通过规范使用环境监察执法文书, 能更好的做好环境监察工作, 并能完善相关执法人员的执法证号、被检查企业 (单位) 的生产状况等;此外, 还能通过规范执法文书的使用, 确切保证被检单位执行在线监控的建设、运行、联网、验收及比对检测与校验, 并对此进行详细的记录与评估, 而相关的负责人也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诸如核对与签字等) 。
2.3坚持科学合理的环境监察稽查, 能规范环境监察执法的工作程序
通过环境监察稽查工作, 能够进一步规范环境监察执法的工作程序, 尤其是在处罚案件的相关取证方面, 能给予一定的指导, 使其更加规范。科学合理的环境监察稽查, 督促相关企业 (单位) 在处罚案件中, 对于取证的相关资料更加准确与可靠, 这些相关资料囊括了很多方面, 诸如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企业的代码、个人身份证明、完善的影像资料等, 做到案由与事实的完全匹配, 从而使得处罚更加准确与恰当。
3 结语
总之, 坚持科学合理的环境监察稽查能够准确找出当前环境监察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对症下药。环境, 是一个企业、社会、国家乃至世界赖以生存的保障之一, 因此必须合理科学加以管理, 而对其进行有效的监察便是改善环境的最好方法之一。
摘要:进入新世纪之后, 世界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皆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但是有许多发展都是以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环境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旦环境出现严重问题, 对国家发展的威胁将是巨大的。本文从当前环境监察稽查中出现的问题出发, 探讨了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在现阶段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监察稽查,环境监察执法,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淳.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山大学, 2008.
[2]刘文波.论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在现阶段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的现实意义[J].科技资讯, 2012, (5) :142-143.
环境稽查 篇9
在电网企业中, 电力营销包含了许多, 如:电能的计量、用电的检查、电费的抄写以及核对和收取等业务。近年来, 传统的电力营销方法被信息化的电子文件所代替, 为电网企业电力营销的管理带来了许多的改变。在电网企业营销稽查的过程中, 一般都是采用现场检查相结合以及营销信息系统抽查的方法对电网企业的营销进行监督和控制。但是在电力营销稽查的过程中, 使用信息系统的抽查方法要依赖于稽查人员的经验, 而且在稽查的过程中由于稽查人员营销业务的不全面导致在稽查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使得电网的稽查工作没有对电网企业中的漏洞进行很好的填补和控制, 从而无法提高电网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水平。
2 信息化稽查的概念以及优势
信息化稽查就是电网企业中电力营销稽查系统以及相对应的电能计量自动化等其他的自动化体系, 对电网企业中现存的营销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 并通过稽查对电力营销的业务进行详细的跟踪和分析, 对一定期限内的营销信息的数据进行深度的挖掘, 从而对电网企业中电力营销的风险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处理, 提高电力营销的稽查水平。在电网企业中利用信息化稽查不仅可以提高电力营销稽查的效率, 而且还对传统的稽查范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 并对电网企业中电力营销的风险进行了有效的防范, 由此可见, 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 利用信息化稽查对电网营销的内部进行控制和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3 电网企业中信息化稽查系统的构建
近年来, 随着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的大力推广和应用, 信息稽查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目前, 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资源库以及稽查软件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开发, 不仅能够为信息化的稽查提出有效的策略, 而且还是实现信息化稽查的主要途径。现如今, 电网企业中电力营销稽查的核心任务主要分为业扩报装、电费的抄核收、电能的计量、用电模块的检查、优质服务模块5大核心任务。在5大任务中每一个模块都分为了年度、季度、月度的稽查项目。但是, 随着信息化稽查系统的构建以及技术的不断深入, 电力营销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对各个模块进行稽查和监督控制, 并对业务模块的功能进行丰富, 从而对电网电力营销的稽查系统功能进行不断的强化, 提高电力营销的稽查水平。
4 信息化稽查的利用和管理
4.1 电力营销稽查任务的处理
电力营销稽查任务处理是稽查人员在发现电力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后, 对相关的营销部门以及下属供电企业进行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然后对处理的结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控制。其主要表现在2个环节:第一, 稽查任务的派工。稽查人员首先要根据电力营销的系统对业务的异常情况进行监督。其次要在电力营销稽查任务的程序中对相关的稽查任务进行制定。最后将指定的任务派发到相关的业务部门以及下属供电企业的稽查人员。第二, 电力营销稽查任务的转派。相关的业务部门以及下属的供电企业稽查业务人员在接受到任务之后, 必须要按照部门营销业务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关的职责划分, 划分完成之后通过具体的业务人员对其进行派发。
4.2 电力营销稽查工单问题的处理
营销稽查工单问题的解决是营销稽查任务审核的最主要环节, 其主要由二个环节构建而成。第一, 电力营销稽查工单的派工。电力营销稽查部门对稽查的任务进行分派并形成营销稽查的工单, 工单形成之后再由相关部门的稽查业务人员将工单派发给具体的营销业务人员。第二, 电力营销稽查工单问题的处理。电力营销的业务人员在接收到营销的稽查工单时, 业务人员必须要根据工单内的业务问题判断相应的业务是否需要进行改善和更新, 如果业务需要改善和更新就需要业务人员向有关的部门提出改善的建议和方法, 在建议通过审核以后, 以及改善通知的发放之后, 业务人员就可以对业务进行改善和更新, 从而对电力营销管理体系的相关业务数据进行不断完善, 在业务更新完成之后, 再将稽查工单进行提交, 稽查人员对其进行监督和审核的批准。
5 结语
在电网企业营销管理的过程中, 电力营销的稽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信息化稽查不仅可以对传统稽查的线索范围进行大范围的拓展, 而且还可以提高电力营销稽查的效率和水平, 促进我国企业的电力快速发展, 并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游强.信息化稽查——提高电力营销稽查水平的方式之一[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21) :94-95.
环境稽查 篇10
海关总署稽查司司长孟杨表示, 海关稽查是国际通行的海关监管制度, 是指海关在进出口货物通关后一定期限内, 对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的账簿、单证等有关资料和进出口货物进行核查, 以监督其进出口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制度。海关稽查改变了传统的口岸监管模式, 将海关管理延伸到企业内部和货物通关放行之后, 是海关正面监管的重要手段, 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海关监管体系。多年来, 海关稽查在强化海关实际监管提升海关监管效能, 监督和规范企业的进出口活动维护正常进出口秩序, 查发企业各类问题保障国家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题一:《海关稽查条例》作为海关稽查的基础性法规, 应该说已经相对成熟,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对条例进行修订和颁布实施?
原海关稽查条例实施近20年来, 国家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 新兴贸易业态蓬勃发展, 海关监管业务量大幅增长, 通关便利化和海关有效监管面临着新挑战和新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海关全面深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 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原稽查条例已不能适应海关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修订十分迫切。
为此, 海关总署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推进海关稽查条例的修订工作, 经过充分调研, 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 2016年6月19日, 《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 (国务院令第670号) 正式公布, 重新修订的《海关稽查条例》已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问题二:新海关稽查条例的修订是为了推进“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在新海关稽查条例中是如何体现的?
海关稽查条例的修订, 主要从明确稽查定位、完善稽查职权、降低企业成本和促进社会共治四个方面, 来体现和落实“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改革的精神和要求。一是明确稽查职能定位。新海关稽查条例通过明确稽查定义、界定稽查范围, 进一步厘清稽查职权边界;通过确立贸易调查、主动披露、委托专业机构等制度, 进一步扩展稽查触角, 转变海关职能实现方式, 切实强化了海关稽查作为正面监管而非负面评价的职能定位, 体现了“有限政府”的管理理念。二是完善稽查职责权限。新海关稽查条例规定了查阅、复制、检查、询问、查询存款账户、限期改正、查封、扣押等稽查职权, 加大了对提供虚假情况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对稽查领域行政裁量权给予有效规制, 进一步强化了海关稽查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的职能作用。三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新海关稽查条例以为被稽查人“降本减负”为出发点, 通过对使用计算机记账、核算的有关企业、单位, 一般情况下不再要求将会计记录打印成书面记录保管, 不再要求被稽查人向海关报送进出口货物购买、销售、加工、使用、损耗和库存等情况资料等, 简化海关手续, 减轻企业负担, 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四是促进社会共管共治。新海关稽查条例注重从政府行政管控转向开放合作治理, 通过确立企业主动披露、委托专业机构出具专业结论, 以及将被稽查人未按照规定编制或隐匿、篡改账簿有关情况通报所在地财政部门等制度, 创新了海关管理模式, 充分发挥其他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共管共治的作用, 推动建立海关、社会力量以及企业三方协同治理机制。
问题三:新海关稽查条例完善了稽查职责权限。根据新海关稽查条例, 海关稽查可以行使哪些具体职权?
海关稽查条例的修订较好地实现了与《海关法》、《行政强制法》等上位法的衔接, 明确了海关稽查的定位, 厘清了稽查职权的边界。根据新海关稽查条例的规定, 海关实施稽查时, 可以行使查阅、复制被稽查人的账簿、单证等有关资料;检查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货物;询问被稽查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情况和问题;查询被稽查人在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查封、扣押其账簿、单证等有关资料以及相关电子数据存储介质, 查封、扣押有关进出口货物等职权。
问题四:新海关稽查条例明确了海关稽查的定位, 厘清了稽查职权的边界。同时完善了稽查执法程序, 可最大限度确保稽查权在阳光下运行, 保障企业合法的权益。请问新海关稽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从哪些方面对稽查程序进行了规范?
完善的稽查执法程序, 是新海关稽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重要亮点。新海关稽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通过科学的程序设计, 可有效防止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主要程序包括:一是完善稽查告知制度。新海关稽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告知内容包括告知稽查的实施、告知被稽查人的权利、告知稽查结论, 同时还特别规定发现被稽查人涉嫌违法或者少征、漏征税款的, 应当书面征求被稽查人意见, 充分保障了被稽查人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以及寻求法律救济等权利。二是明确回避制度。新海关稽查条例规定, 海关进行稽查时, 海关工作人员与被稽查人有直接利害关系, 应当回避;新实施办法对回避制度进行细化规定, 确保回避制度落到实处。三是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新海关稽查条例明晰了内部层级核批制度, 将海关行使重大稽查职权的内部核批由“经海关关长批准”明确规定为“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 同时还进一步完善了海关稽查执法资格制度和双人作业制度等, 规范执法行为, 强化监督制约。
问题五:除了完善的稽查执法程序是新海关稽查条例的亮点, 新海关稽查条例还有那些亮点?
新海关稽查条例还是有很多亮点的, 像新海关稽查条例规定了海关根据稽查工作需要可以收集特定商品、行业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信息;海关稽查可以委托社会专业机构, 以及被稽查人也可委托社会专业机构出具专业结论, 委托社会专业机构出具专业结论也是新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一个亮点;还有新海关稽查条例确立了企业主动披露制度, 这也是一大亮点。
海关收集特定商品、行业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信息是海关稽查部门为了解进出口贸易情况, 印证商品、行业进出口贸易风险状况, 对商品、行业进出口贸易及有关信息, 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而开展的贸易调查工作。海关稽查部门通过贸易调查及时掌握和总结商品、行业基本经营状况、贸易运作模式, 通过风险分析和预警, 在服务国家宏观经济决策, 提高海关监管执法效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海关稽查条例是第一部对贸易调查作出制度安排的海关行政法规, 明确了海关贸易调查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以及相关单位负有配合的义务, 将进一步强化贸易调查制度的应有功效。
委托社会专业机构出具专业结论是新海关稽查条例的一大亮点, 出台后很多社会专业机构对该项制度都非常关注。社会专业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 具有专业性强、客观公正等优势, 引入社会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已成为各国政府以及国内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所普遍采用的做法。
早在2008年, 海关便启动了委托社会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服务的试点工作, 在海关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2013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 对海关相关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截至2015年底, 全国海关共委托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共稽查企业5065家, 查发各类问题1887起, 稽查补税入库16.38亿元。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新海关稽查条例对委托社会专业机构作出规定, 并在新实施办法中对相关具体事宜予以明确和细化, 对于充分发挥该项制度在创新海关管理方式、提高海关管理效能、促进社会共同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六:委托社会专业机构有这么多优势, 那究竟哪些专业机构可以接受海关委托呢?海关是如何选择专业机构的?
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规定, 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具备会计、税务等相关资质和能力的专业机构均可接受海关委托。海关引入专业机构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根据专业机构的征信情况、执业水平以及具体稽查事项的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专业机构进行委托。
问题七:新海关稽查条例修订的还有一个亮点是确立了企业主动披露制度, 什么是主动披露制度?
进出口企业、单位主动向海关如实报告海关尚未掌握的其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并接受海关处理的, 海关可以认定有关企业、单位主动披露。主动披露制度主要目的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检查, 形成企业自律、主动报告、主动纠错的诚信驱动机制, 将海关与企业由过去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转变为合作共赢关系, 促进企业守法经营, 提升海关执法效能。
问题八:主动披露制度会给企业具体带来哪些好处呢?
一是企业实现自我纠错的有效途径。主动披露制度框架下, 海关引导鼓励企业通过自查主动发现并报告问题, 这为出现问题的企业提供了一个主动纠错的机会, 将有效提升企业自律管理能力, 促进企业规范管理, 提高企业竞争力。二是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对主动披露的进出口企业、单位, 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 海关应当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 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不予行政处罚。三是减免税款滞纳金。对主动披露并补缴税款的进出口企业、单位, 海关可以减免滞纳金。我们鼓励广大进出口企业、单位积极开展主动披露, 切实享受到该制度带来的政策红利。
问题九:新海关稽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亮点基本都是在减轻企业成本和负担方面做出了修改, 那么企业在海关稽查过程中, 应如何配合海关工作呢?
接受并配合海关稽查是进出口企业、单位的法定义务。根据新海关稽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规定, 被稽查人应承担如下义务:一是依法接受海关稽查, 如实反映情况, 提供账簿、单证等有关资料。二是依法设置、编制会计资料, 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和反映进出口业务的有关情况, 并按照规定期限保管有关资料。三是配合海关工作, 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如果被稽查人不配合海关稽查工作, 海关有权予以行政处罚, 此次新海关稽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还加大了相关的处罚力度。
问题十:新海关稽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已分别于10月1日和11月1日实施, 为了保障这两个制度的顺利实施, 海关总署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新海关稽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实施将对广大进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影响, 关系企业切实利益。为了保障顺利实施, 海关总署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制定配套制度, 促进新海关稽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落地生根。随着海关稽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实施, 海关以适应上位法规定为基本思路, 坚持执法为民、公正公平原则, 一揽子修订完善稽查配套制度, 目前正在修订《海关稽查操作规程》, 进一步细化新海关稽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 明确稽查工作的程序和要求, 以使新制度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二是开展规范解读, 提高执法统一性。海关总署已经多次组织海关系统内外的专家对新海关稽查条例修订内容进行专业、规范解读。在此基础上, 今年将组织一线稽查执法人员开展专业培训, 实现业务培训全覆盖, 还将开展大规模的岗位练兵, 推行稽查执法资格考试和持证上岗, 促进海关稽查人员熟练掌握新规定、新要求, 提高执法能力。三是开展对外宣传, 增强社会认知度。新海关稽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出台后, 海关多次通过电视台、报刊、微信、微博以及制作宣传画、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等方式, 对条例的相关内容进行广泛宣传, 使广大进出口企业及时掌握了解新法规、新内容, 提高守法意识, 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问题十一:稽查权是海关的重要执法权, 能否结合新海关稽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修订, 海关在规范稽查行政裁量权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行政裁量权对弥补法律法规的局限性, 保证海关全面高效履职, 维护个案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但如不加以合理规制, 容易被滥用, 使国家利益和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为此, 近几年来海关总署积极采取措施大力规制执法领域的行政裁量权, 主要包括:依法制定裁量基准, 针对重点执法领域的行政裁量权制定规制措施, 加强对行政裁量权行使的监督检查等。
稽查车追撵案追踪 篇11
晴天霹雳,爱子被追车毁人亡
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安波镇杨屯村的村民沙仁刚,有一个22岁的车迷儿子沙兴辉。为了满足这唯一一个儿子的痴情爱好,1999年10月18日,沙仁刚夫妇倾其所有,为儿子购买了一辆红色厦利牌轿车。但由于那段时间父亲很忙,一直抽不出时间为新车上牌照,沙兴辉急得就像一个已把新娘娶回家却又入不得洞房的新郎一样,痛苦难耐。1999年12月14日吃过早饭后,沙兴辉再也等不及了,决定先开上爱车出去兜兜风再说。当他穿着黑皮夹克、灰牛仔裤和白色旅游鞋出现在母亲曲连英面前时,母亲看着英俊帅气的儿子,深情地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早点回家。
沙兴辉高兴地驾车行驶到普兰店市安波镇的十字路口,碰到了同村乡亲沙兴福,便请他上车闲聊。这时,沙兴辉的两个朋友发现他开着一辆崭新的轿车,就提出能否送他们一程。于是,在沙兴福的陪同下,沙兴辉驾车带着两位朋友向他们要去的方向驶去。上午10时30分,当他们由东向西行驶到普兰店至熊岳公路的万家岭路段时,一辆白色桑塔纳轿车从后面追了上来。在该车与沙兴辉驾驶的厦利轿车并排行驶时,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人打开车窗伸出一只手,示意让沙兴辉把车停下来。沙兴辉扫视了一眼,发现那辆轿车没有悬挂或佩戴任何明显的警示标志,又见对方气势汹汹,不明来意的沙兴辉便没有理睬,加速向前驶去。而此时白色桑塔纳轿车却继续向前追撵,并开始用别车的方法想把沙兴辉开的厦利车别住,在几次别车都未能得逞的情况下,双方的车速也迅速提高。11时10分左右,沙兴辉的两位朋友匆匆下了车,而白色桑塔纳轿车在持续高速追撵了40多分钟后,依然穷追不舍。当沙兴辉被追撵至瓦房店市许屯镇腰屯村路段时,由于路面结冰,车速过快,沙兴辉驾驶的厦利车发生侧滑,只听“嘭”的一声巨响,厦利车在撞断路边一根木质电线杆后,又连翻了几个跟头栽到路旁的深沟中。沙兴辉被巨大的惯力从车内甩出20多米远,而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沙兴福被摔昏在车内。这时,白色桑塔纳轿车见被追撵的厦利车翻入深沟内,便在事发地急忙掉转车头,迅速驶离了现场。附近的村民见状纷纷向肇事地点跑去,有心的村民记下了这辆车的牌号:辽B6389。
善良的腰屯村村民李学安、李天友等人,将摔昏在车内尚有气息的沙兴福救了出来,随即打电话报警。瓦房店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简称瓦市交警大队)接警后迅速派员到达现场,但此时沙兴辉已经气绝身亡。交警在勘察现场的过程中根据村民的反映,拍下了那辆白色桑塔纳轿车调头离开时留下的车轮痕迹,并记下了车牌号码和有关现场情况。交警很快查实,该白色桑塔纳轿车是瓦房店市运管所的路政稽查车,当时坐在副驾驶座上并示意沙兴辉停车的人,就是该所副所长李景和,其他3人则是该所的工作人员。
事发当日下午3时左右,正在本溪打工的沙兴辉的父亲沙仁刚,接到爱子车祸身亡的噩耗如晴天霹雳。当他赶到医院看到血肉模糊的儿子时,顿感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在儿子的尸体旁。母亲曲连英闻听儿子出事后精神失常。而沙兴辉70多岁的爷爷,则整天喃喃自语:“让我替兴辉去死吧!”
索赔无果,老父告状三诉三败
事发的当天晚上,交警对运管所车上的4个人进行了询问,但他们都说没有追车,只是巡路检查到了那里。而李景和也只承认,他只是坐在车里指了一下沙兴辉驾驶的红色厦利车。
1999年12月17日和12月24日,瓦房店市公安局做出技术鉴定和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技术检验,认定沙兴辉系因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死亡,肇事车辆报废。因交警在事发现场没有发现沙兴辉驾驶的厦利车与运管所的桑塔纳轿车有碰撞的证据,之后又经过调查、论证,认为肇事车辆是由沙兴辉超速行驶所造成。随后,瓦市交警大队做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沙兴辉应负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由于沙仁刚对一些法规缺乏相应的了解,因此他对这个认定怎么也不服气:明明是运管所的稽查车持续高速追撵,才导致儿子沙兴辉的车毁人亡,怎么就认定运管所一点责任都没有呢?沙仁刚多次向瓦市交警大队要求重新认定,交警对沙仁刚解释说,你儿子的车毁人亡是不是因运管所的稽查车实施追撵导致的,不属于交警部门的管辖,你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沙仁刚还是不服,又向大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申请重新认定,结果还是维持了瓦市交警大队的认定。
但倔强的沙仁刚觉得儿子死得太冤太惨,,他怎么也想不通,作为拿着纳税人薪金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怎么能如此野蛮执法,明知高速追撵车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却恣意妄为追撵达数十公里,最终导致车毁人亡!更为恶劣的是,在目睹被追撵的车辆翻入深沟后,竟置驾乘人员生死于不顾,为逃罪责调头就跑,这样冷漠无情道德尽失的人,怎配做一名国家公务人员。沙仁刚决心要讨个“说法”!
在多次找瓦房店运管所的领导要求解决和处理问题无效后,沙仁刚于2000年5月16日制作了《索赔申请书》,向运管所请求赔偿他包括报废的夏利车购置费、沙兴辉的丧葬费及精神损失费合计人民币14.5万元,并保留追加赔偿和追究有关当事人刑事责任的权利。但瓦房店市运管所的领导和有关责任人,为逃避责任始终不肯受理和解决。而那些目睹事故发生的村民们,在得知运管所的蛮横无理后,纷纷自发地找到沙仁刚,向他表示“只要你需要,我们都会站出来作证,决不会昧着良心做缩头‘乌龟’!”乡亲们的正义和善良,坚定了沙仁刚向运管所讨回公道的决心。
当天,沙仁刚以向运管所申请赔偿的同样理由和请求,向瓦房店市人民法院(简称瓦市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瓦市法院在审查沙仁刚的起诉材料后认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因此没有即时给予立案。当审判人员得知,沙仁刚曾多次去运管所请求解决问题而一再遭到无理拒绝时,便让沙仁刚再去找一次,如运管所仍不受理解决,就以特快专递的方式邮寄送达。同日下午,沙仁刚再次向运管所递交《索赔申请书》书,运管所仍然没有一个人肯接受。于是2000年5月17日,沙仁刚只好通过国内特快专递的方式,将《索赔申请书》邮寄给运管所。但寄出的《索赔申请书》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运管所仍然对此置若罔闻。沙仁刚在索赔无望的情况下,再次请求瓦市法院予以立案审理。2000年7月10日,瓦市法院立案受理了沙仁刚的起诉,并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运管所,至此案件进入了诉讼程序。
由于该案在当地尚属首例,瓦市法院在立案7个多月后,分别于2001年2月27日和3月2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在诉讼过程中,沙仁刚又向法庭增加确认被告运管所追撵行为违法的诉讼请求。瓦市法院在经过两次公开庭审后最终认为:本案应当先向行政机关寻求解决,沙仁刚增加的诉讼请求无正当理由,并于2001年9月1日裁定驳回了沙仁刚的起诉。沙仁刚不服瓦市法院的一审裁定,随即于同年9月12日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大连中院)提起上诉。大连中院经审理认为,瓦市法院依照有关法律规定驳回沙仁刚的起诉正确,并于2001年10月30日做出维持瓦市法院原裁定的终审行政裁定。沙仁刚不服一、二审法院的行政裁定,又向大连中院提出再审的申请。大连中院另行组成合议庭对该案进行了审理,认为沙仁刚申请再审的理由不能成立,故又于2002年12月24日驳回了沙仁刚的再审申请。
确认违法,历经六年终获赔偿
面对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沙仁刚没有动摇讨回公道的信心和对法律的坚定信念。他与委托代理人静静地思考和认真分析失利的原因和教训,认为自己的诉讼请求之所以得不到法院的支持,既有运管所对法律的蔑视,又有自己缺乏关键证据的原因。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沙仁刚心想,你运管所不是就不承认收到《索赔申请书》吗?但是我有邮寄给你《索赔申请书》的国内特快专递回执单作证,而且按法律规定,法院也是应该采信的。
2003年3月,当沙仁刚拿着特快专递回执单这一关键证据,再次来到大连中院行政审判庭进行咨询后,经审查认为此案已具备立案审理的所需条件,随即与瓦市法院进行了沟通。2003年4月10日,沙仁刚向瓦市法院再次提起行政诉讼。瓦市法院立案受理后,沙仁刚为防止受到当事人以外其他因素的干扰,请求瓦市法院回避审理本案。大连中院经审查认为,本案依法符合指定管辖的条件,遂于2003年4月22日做出裁定,指定本案由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简称沙区法院)审理。沙仁刚于2003年5月6日,以同样的理由和请求向沙区法院递交了起诉状。
2003年8月7日对沙仁刚来说,真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在三年多的苦苦等待中,沙区法院第一次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证据战。沙仁刚的委托代理人杜连成律师,当庭提供了瓦市交警大队拍摄的事故现场照片、国内特快专递回执单、运管所副所长李景和的询问笔录以及律师的调查笔录等24份证据,以此证明运管所对沙兴辉实施追撵,并造成车毁人亡后急忙调头逃离现场的事实存在。
运管所的委托代理人,在法庭上根本不承认他们对沙兴辉所驾车辆实施了追撵行为,并认为沙仁刚所指控的是没有事实和法律根据的。李景和在车内指了一下死者驾驶的厦利车,并不等于是在拦截他的车……随后,运管所的委托代理人也向法庭提供了10份证据,以此证明沙兴辉车毁人亡与运管所没有任何关联。
由于沙仁刚及委托代理人,向法庭提供的一些与运管所追撵行为有关的证据,大多是一些证人证言和一些书证的复印件,缺乏直接的书面证据,而这些证人证言在民事和行政诉讼中的法律效力又相对较低。因此,沙仁刚及其代理人便及时向沙区法院提出了请求法院调取证据的书面申请。
2003年8月11日,沙区法院在第二次开庭审理后认为,应该依法采纳原告沙仁刚请求法院调取证据的申请。2004年1月15日,本案主审法官刘勇锋和该院行政审判庭庭长郭秀杰等人,顶风冒雪行程一百余公里,走乡串户,依法向涉案车祸的唯一幸存者沙兴福及目击者吕宝荣,吕宝明等5人调取了证人证言。李国栋、张玉明等6人,还集体向法官提供了证人证言。
2004年2月2日,沙区法院在第三次公开庭审后最终认定,沙兴辉所驾车辆损毁和沙兴辉死亡,是由被告运管所工作人员实施了滥用职权的追撵行为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运管所工作人员驾车追撵沙兴辉的行政行为,明显属不合理、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侵犯了沙兴辉的合法权益。2004年3月15日,沙区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运管所于1999年12月14日追撵原告沙仁刚之子沙兴辉,并造成沙兴辉死亡和其所驾轿车损毁的行为违法。”
一审宣判后运管所不服,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05年12月26日,大连中院依法驳回了运管所的上诉,维持了沙区法院的原审判决。
沙仁刚历经6年零12天的奔走呼号和漫长苦涩的期待,终于迎来了法律的公道和正义。当沙仁刚从大连中院的法官手中接过终审判决书后,禁不住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让亡儿尽快知道这一消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当日下午,他就来到深山中埋葬爱子沙兴辉的墓前,声泪俱下地向儿子宣读着判决书。最后他将自己的头紧紧贴附在儿子的坟茔上,唏嘘地对儿子说:“辉儿,你听到了吧,法院终于为咱们主持了公道,你就瞑目吧。”
在大连中院终审确认运管所追撵行为违法后,运管所就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随后,沙仁刚向运管所提出50.9万余元的赔偿请求。经双方协商,运管所愿意一次性拿出33万元包括人身损害及车辆损毁的国家赔偿。沙仁刚考虑到运管所已表达出最大的诚意等情况,表示同意接受。2006年1月27日,瓦市运管所将赔偿金全额支付给了沙仁刚。
与此同时,瓦房店市人民检察院(简称瓦市检察院)在行政诉讼尚未完结时就介入了此案。早在2000年7月,沙仁刚在向瓦市法院提出赔偿诉讼时,又向瓦市检察院报了案。之后他又赶赴省城沈阳,直接向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反映情况,引起省人民检察院的高度重视,并亲自督办此案。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将此案交由瓦市检察院具体负责侦查和办理。瓦市检察院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讨论后一致认为,参与追撵行为的运管所副所长李景和涉嫌构成滥用职权罪,应对其立案侦查并追究刑事责任。随后,涉案人李景和于2005年10月2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0月31日被依法逮捕,11月11日被取保候审。2006年1月21日,年逾50岁的李景和被押上法庭,接受法律的审判。2006年4月29日,瓦房店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瓦市运管所原副所长李景和犯滥用职权罪,免予刑事处罚。李景和在听到宣判后,没有提出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