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讨论法

2024-10-03

病例分析讨论法(共4篇)

病例分析讨论法 篇1

摘要:为加强药理学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 在教学中应用病例讨论法。这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用结合, 有利于学生全面、牢固、灵活地掌握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增强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病例讨论法,药理学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1], 强调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2]。药理学课程特点是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起来, 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熟悉或掌握药物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基础上, 合理应用药物防病、治病。因此, 药理学与临床的关系尤为密切。在药理学教学中, 力求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能自学、会应用”, 根据高职教育目标, 贯彻能力本位的思想和采用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的方法[3], 积极实施“教、学、做”一体教学方法, 收到了良好效果, 课堂病例讨论就是其中之一。现介绍如下。

1 病例的选择

选择病例的质量好坏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收效大小的关键。选择病例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典型性和实用性, 同时考虑学生现阶段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些病例虽然临床医学课尚未讲述, 但通过简要说明, 学生能够理解, 因此也可选用。

病例类型可分3种: (1) 简单病例。主要是针对单一疾病选用药物, 掌握给药方法, 观察疗效。 (2) 典型病例。以药物用途、不良反应为侧重点, 认识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滥用药物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避免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3) 复杂病例。除要了解某一主要疾病外, 还要综合考虑病人的机体状态、疾病合并症、禁忌证或治疗矛盾等较多因素。

此外, 应在每一病例后附上重点讨论题, 供学生思考、讨论。

2 病例讨论的具体步骤

2.1 课前自学

教师对病例讨论所涉及的药理学章节内容进行类似于学导式 (也称导学法) 的讲述, 明确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 列出纲要, 指导学生课前自学。

2.2 病例介绍

教师在组织讨论前应做必要的讲解。如果选择简单、典型病例, 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现场展示;如果选择复杂病例, 应事先打印好分发给学生, 以便于预习。

2.3 拟定讨论发言提纲

根据具体病例和重点讨论题, 由学生自己拟定发言提纲, 列出重点、疑点。

2.4 组织讨论

(1) 采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以全班讨论为主, 先由个人发言。

(2) 教师答疑。

(3) 其他学生补充、纠正或提出不同意见。教师在组织讨论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提问、修正, 把握主题、强调重点。

(4) 教师进行概括总结。

3 病例类型举例

3.1 简单病例

病人, 男, 4 2岁, 务农, 平时身体健康, 某天半夜家属发现其呼吸困难, 口吐白沫, 冷汗淋漓, 唤之不醒, 便急送医院。经与家属交流得知, 病人当天傍晚曾在田间喷药除虫。

体检:神志不清, 呼吸困难, 咽部闻及呼噜声, 肢体湿冷, 多汗, 口腔分泌物较多, 两侧瞳孔明显缩小, 可见肌肉震颤, 心率5 2次/分, 血压8 4/4 0 m m H g, 肺部听诊有湿性罗音及哮鸣音。

医生除采取常规救治措施外, 还立即给予静注阿托品2.0 m g, 每3 0分钟重复1次, 同时先以解磷定0.4 g缓慢静注, 继以0.8g溶于1 0%葡萄糖2 5 0 m l中静滴。两小时后症状逐渐好转, 瞳孔较前扩大, 颜面潮红, 肢体转暖, 口腔分泌物减少, 呼吸趋平稳, 肺部湿性罗音及哮鸣音明显减少, 并有轻度躁动, 遂即停药, 但两个多小时后病人复现中毒症状。

重点讨论题:

(1) 为什么选用阿托品与解磷定联合治疗?其作用机制是什么?

(2) 阿托品一般常用量是多少?本病例给药剂量为何大大超过常用量?

(3) 观察疗效、增减药物剂量的依据是什么?

(4) 为何病人病情好转后又复发?上述治疗过程中有何不妥?应怎样处理?

3.2 典型病例

病人, 女, 2 1岁, 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两年, 一年来使用泼尼松治疗, 症状改善, 但近期时感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厌食、腹部不适, 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遂到医院就诊。

体检:面部、躯干部皮下脂肪明显增加, 脸部并见痤疮, 体毛增多, 略有浮肿, 上腹部有轻压痛, 咽红, 扁桃体红肿, 血压1 3 0/8 5 m m H g, 尿糖定性试验 (+) , 胃、十二指肠钡透见胃粘膜增粗。

经到医院就诊, 采取相应的治疗及其他措施后, 上述病症减轻或消失。因原疾病基本控制, 病人自行停用泼尼松, 可几天后出现明显全身不适、乏力、头昏, 突然晕厥1次, 且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复发并加重。

重点讨论题:

(1) 使用泼尼松一年后为何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所谓“相应的治疗及其他措施”有哪些?

(2) 病人自行停用泼尼松后为什么发生上述现象?如何处理?

(3) 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如何选择用药方法?

3.3 复杂病例

病人, 男, 5 3岁, 汽车驾驶员, 有5年冠心病、高血脂病史。头痛、头昏、胸闷3年, 时有眼睛一过性发黑, 夜尿增多, 近期症状加重, 遂到医院就诊。

体检:心率9 8次/分, 呼吸2 2次/分, 血压1 4 5/1 0 5 m m H g, 血脂化验高于正常值, 尿常规检查有少量蛋白, 心电图检查有冠心病变。

通过与病人交谈, 了解到病人近期工作紧张, 又因家庭琐事导致心境不佳。

重点讨论题:

(1) 常用一线抗高血压药和抗心绞痛药的适应证及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

(2) 如何为该病人选用较适合的抗高血压和抗心绞痛药?并简述理由。

(3) 除药物治疗外, 还需重视哪些因素?

本病例讨论可使学生了解到选药时应考虑到其合并症、药物不良反应、病人机体状态及职业等因素,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医学模式的特点。

4 成效与体会

(1) 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病例讨论能较好地面向学生, 融“教、学、做”于一体, 让学生及早接触临床, 及早接触“病人”, 理论联系实际, 学用结合, 有助于学生学会运用药理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应用能力和医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符合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 且对日后学习临床课也有帮助。

(2) 病例讨论教学法形式、方法灵活多样, 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3) 通过病例讨论, 将繁杂的医学知识纵横联系起来, 使学生较全面、牢固、灵活地掌握知识, 克服死记硬背的缺点, 有利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4) 开展病例讨论所需时间较多, 解决方法为:缩减那些内容较简单、易于掌握的药理学章节的教学课时。在整个药理学教学过程中, 可进行病例讨论3~4次 (并非适用于所有章节内容) , 次数不必过多, 要精心准备, 精心组织, 讲求实效, 不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7_zcwj/201110/xxgk_125717.html, 2011-10-19.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l18/49/info124249.htm, 2006-11-16.

[3]欧阳河.着力建设中国特色职教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 2009 (7) :21.

病例分析讨论法 篇2

摘要目的:了解CT进修生对每个工作日的经病理证实的病例讨论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及整改意见,可进一步完善进修生教学方法。方法:对2009.1-2015.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T室曾進修的1082名学生进行对病理证实的病例讨论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总体上89.7%的学生完全认同这种教学方法,10.3%基本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病例选择上有时过于罕见,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结论:病理证实的病例讨论能够提高进修生的理论水平,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完善。

关键词进修;教育;CT

【中图分类号】G726;R-4

进修生的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射科是基础科室,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工作可以提供实用的帮助。但是,CT室在基层医院被认为是辅助科室,得不到重视,各个医院水平差距较大,提高放射科医生的水平,可以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服务,实现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我国进修学习是一种普遍采用的继续医学教育形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是河南地区基层医院首先选择的学习单位。为进一步提高进修生、实习生、规培生及研究生的教学,提高放射科全体医生的诊断水平,我科一直坚持早上会诊制度,但是因为讨论的结论的不到立即的印证,存在争议。因此,从2009年开始,我科开始对经过病理证实的病例进行讨论,每次2个病例,一周4次,累计到2015年底,共2920个病例。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我们对2009.1-2015.12月曾在我科学习过的进修医生进行了随访,以了解他们的心声,完善这种教学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从2009.1到2015.12曾在我科学习3个月以上的1082名进修生进行调查。

1.2 方法

1.2.1 教学:经病理证实的病例讨论,每周4次,每次2例,参加人员:科室主任带领的各级医生、技师、研究生、规培生、进修生、轮转人员、实习生。主要是选择近期的经过病理证实的病例,包括典型病例、疑难病例、少见、罕见病例、存在争议的病例。由研究生或进修生进行病例汇报,各级医生进行相关的知识背景、扫描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及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

1.2.2调查:为了了解进修生对这种模式的满意度,对进修医生进行了评估问卷,调查问卷的制定参考了赵亚刚[1-2]等的标准,分为效果、积极性、不足之处和完善的地方,前3项包含15个问题,每题包含5个小的选项,有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知道、不完全同意、完全同意。第4项由被调查者书面表达。共发放1315份,并且得到1082份积极的回应。

2结果

进修生对病理证实的病例讨论满意度为971人(89.7%),基本满意度为111(17.1%)

,90.8%认为可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93.4%认为再增加相关的一些系统教学。对存在的问题中,8.5%不完全认同病例不够典型,0.2%认为基本认同。需要整改的地方,有进修生提出,他们主要来自基层,病例讨论时,除了疑难病例,应增加一些常见病、多发并的诊断分析,这和前面的问卷结果一致(见表1)。

3 讨论

放射科包含范围广泛,包含全身各个系统,如消化、呼吸、神经、急诊、泌尿、普外、内分泌、器官移植等各个科室,涉及多个基础学科,如解剖、病理、病生等。而且平常大型设备更新迅速,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要求放射科医生不仅知识全面,而且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要树立起干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要和其它学科一样,施行持续医学教育。1.在学校阶段,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基本理论。2.毕业后教育,如规培教育,主要给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的承担本专业常见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3.个人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如进修学习,主要是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了更高的提高自己专业技能、掌握新的理论和技术而充实自己。

我科一直重视进修生的学习和工作,并有多项措施。1.进修生进行轮转,在各个部门进行学习,做到全面掌握放射科的各项工作。2.进修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操作机器。3.对做完检查的患者,可写诊断报告,然后由指导老师进行审核,使他们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提高。4.由高年资老师每周进行系统授课,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5.医院方面也有很多专业的课程,进修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性的听课。6.科室每年都举办学习班和举办会议,进修生都可以免费进行学习,能够及时掌握新技术、新知识。7.每周都有ppt讲解疑难、少见病例,使他们不仅能掌握少见病、常见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还可以了解少见病、罕见病的诊断。经过以上措施,每年都为河南省培养很多专业性人才。

我科仍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3],对进修医生的调查表明,他们多数需要多组织学习实用性的内容[4],从2009年开始,我们开始了经病理诊断的病例讨论,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并且模仿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抽调专门教师带教,针对一个问题,不仅从临床知识方面给予讲解,更要联系基础知识如生理学、生化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等,使学生形成对疾病从基础到临床的完整认识。

通过以上措施的施行,得到了进修生的认可,因此经病理证实的病例讨论是一种可以保持的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亚刚,路孝琴,杜鹃等.全科医学概论中实施LBL+TBLA 教学法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6):114-117.

[2]. 黄冬雁,王秋菊,李为民等.疑难病例讨论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生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8):166-169.

[3].王治国,阮灿平,王毅等.TBL教学法在普通外科临床规陪生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7):30

病例分析讨论法 篇3

一、病例讨论法的实施

病例讨论法是依托于临床病例进行课堂教学, 将枯燥无味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临床案例的感性认识, 进行授课, 教学的各个环节, 如课程导入、课堂举例、课堂结尾、课后作业、阶段复习等, 都融入了活跃的因子, 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 有效的提高了课程学习的兴趣。

1. 课程导入

无论什么课程, 课程导入都非常重要, 导入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程度, 自然也就影响当堂课的教学效果, 医学遗传学这门课程的导入, 也是一样, 关键是开始就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课程开始时, 根据当堂课的重点, 认真准备好一个视频 (病例) , 通过视频, 让学生亲眼目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的检查结果, 也让学生感受到患者的痛楚, 亲人的无奈, 通过情景刺激, 激起学生的学好这门课程的责任意识和动力。

2. 知识讲授

有之前的课堂导入,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 可以讲授基础理论知识, 结合病例, 启发学生的思考, 最后验证理论的可靠性, 任何的新知识的讲授, 一般都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同时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加深理解, 牢固掌握, 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3. 阶段复习

归纳总结《医学遗传学》是病例讨论法的重要环节, 因为内容多、联系广, 这个环节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回顾知识能力, 病例讨论法在这个环节其实就是期望学生通过讲故事的形式, 复习回顾知识。

二、病例讨论法的教学效果和思考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医学遗传学》这门课程是介于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的重要桥梁课程, 不能像传统医学观念那样, 仅仅是停留在实验室, 而是应该与临床案例充分结合, 做到融会贯通,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

2.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观念更多地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果这样, 学生就只会是被动的学习,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医学遗传学》这门课程个关键是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主动参与学习,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发挥主观能动性, 培养创新精神, 使同学们认识到遗传学并非深不可测, 病例讨论法教学能够真正做到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学习, 关键是做好三步走:第一步是通过情景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第二步是通过分析病例, 把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三步是通过病例讨论, 训练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 按部就班, 照本宣科, 以教师为主, 病例讨论法是把真实案例、真实生活引入课堂, 从而给教师和全体学生提高了教与学的工具, 使得整个课堂都是围绕真实的生活进行,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还要具备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

总之, 病例讨论法教学是一种深度互动的教学模式, 需要教师认真准备, 学生积极参与配合, 才能真正发挥该模式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模式效果明显, 只是对教师的责任心和综合素质要求高, 当然, 尽管病例讨论法模式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好方法, 但是任何方法都要合理应用, 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课程课时设置特点做相应调整, 不能一概而论, 否则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夏婉婉.医学院校社科类课程案例教学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3, (01) :55-56.

[2]胡晓玲, 傅美华, 肖风华.病案教学法在妇产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04) :52.

[3]王燕, 章波, 许雪青.病例讨论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 2007, (09) :31-34

[4]许雪青, 王燕, 王艳艳.构建病案导入式教学法的新型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01) :8-10

病例分析讨论法 篇4

临床科室实习是医学生学习和培养的重要阶段, 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是连接医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纽带, 是医学生实现从学生到医生角色转换的必要程序。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中, 临床实习显得更加重要。研究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学生的深造, 同时也是为祖国医疗事业培养高能力人才的过程。在骨科学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教育中, 由于其内容涉及光法, 使骨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显得更加困难。因此, 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骨科医务工作者, 更好地满足医疗事业需求, 是一个极其艰巨而又现实的问题。近些年全国上下的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等教学机构不断地在探索, 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十分有效又确实可行的教学方式, 充分提高教学效果。

二、病例讨论法的定义及应用

骨科, 一门外科学特点鲜明的学科, 其包含内容极为广泛, 如验证、外伤和肿瘤等临床疾病, 同时也涵盖了临近骨组织的病理生理和解剖等方面基础知识。对于骨科的医学生来说, 完全掌握骨科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极其不易, 这对于骨科专业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课堂板书或者PPT等媒介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 称为基础学习LBL (lecture based learning) , 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全面、系统地将知识点传授给同学, 但是存在较严重的不足之处就是同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主动学习的劲头很差, 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很难理解和记忆, 直接导致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临床实践能力受到影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 (problem based 1earning) 是针对于LBL的劣势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本文旨在骨科学研究生培养中加入病例讨论这一元素, 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讨论分析, 现汇报如下。

在医疗工作中, 不仅仅要对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等熟练掌握, 在专业素质过硬的同时还必须遵循爱伤意识, 具有严谨的思维, 认真的态度, 这是每个医务工作者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尽管每天的临床工作都十分繁忙, 我科仍然坚持每天进行病例讨论, 在回顾病例诊断、治疗等每一个环节是否存在问题的同时, 也是给其他医务工作者或多或少提示。在病例讨论过程中, 经常会有医学生发现一些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甚至是平时误以为正确的操作, 都可以在此时得到纠正。例如, 有一例前臂骨折的患者, 在手术治疗后发现前臂明显旋转受阻, 经过X线拍摄后发现该例患者合并近端桡骨小头脱位。通过这个简单的病例讨论可以对孟氏骨折、盖氏骨折的理解更加深刻, 并且对“近端桡骨小头脱位”这一病症漏诊所造成的后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此外, 在髌骨骨折的诊断病例中, 很容易发生髌骨纵行骨折的漏诊。因为在常规的髌骨骨折诊断中, 通过影像学检查膝关节, 很容易发现髌骨骨折线。但是一旦患者发生的是髌骨纵行骨折, 在影像学图像中几乎完全是阴性的, 侧位X线无法发现髌骨纵行骨折线, 而正位X线检查结果也由于股骨阻碍视野, 很难发现骨折线, 这是该病极易发生漏诊的主要原因。因此, 过于依赖影像学诊断是不可取的, 因为认真的医生在最基本的体格检查中很容易发现该病。通过对别人的漏诊病例进行讨论后, 在自己今后的诊断和治疗中遇到同样病例时, 则会在进行X线拍摄时刻意地去观察该患者是否同样存在近端桡骨小头脱位, 或在髌骨骨折的诊断中进行常规查体, 从而避免这些漏诊的发生。由此病例讨论可以说明, 无论当前科技是如何先进, 也不能丢掉最基本的技能, 否则先进的科技不但不能推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反而会成为阻碍自身医疗水平和专业技能进步的绊脚石。

病例讨论没有固定的模式, 其基本要素包括典型或疑难病例的准备、病人资料的收集和归纳分析、集体查房、讨论、诊断、评估病情的发展和演变等。通过病例讨论, 能有效地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中。将病例讨论加入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 可以加强医学研究生的自学能力, 改变其思维方式, 使其能够更加顾全大局、考虑问题更加全面, 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方面也可以有更出色表现, 对其所掌握的知识点和临床技能能够有机地结合。在教学过程中, 课堂气氛较过去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明显活跃, 既往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一去不返, 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明显增多, 使得同学们在课后针对课堂上讨论的病例可以主动地去查阅资料, 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教”的过程中, 针对同学所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的同时, 也是教师们“学”的过程, 对教师知识面的广泛度及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度均是一个考验。这样, 能从多方面训练和培养医学生和教师的科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全面提高其医学素质。

三、病例讨论法的重要意义

病例讨论法是医学教育中训练医学生的主要方法, 教学中插入病例讨论, 对学生的诊断思维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病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将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和数据整体化、系统化, 使学生的诊断思维更加严谨。而诊断思维是否严谨, 学生考虑是否全面, 则是能否作出正确诊断、是否漏诊误诊的关键所在。在每个病例讨论阶段结束后, 每位同学都会被要求提交一份完整的报告总结, 报告成分除主要包括病因、诱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常规病例包括内容外, 还包括易漏诊、易误诊、诊断中注意事项、治疗中注意事项及治疗后应如何避免并发症等主观陈述内容。提交后由专人进行批阅、修改并反馈给同学。经过施行新的教学方法, 在期末理论考核中同学得分更高, 专业术语使用更加准确, 知识要点、得分点的把握更加到位, 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同学答卷相比, 分数明显提高。新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 巩固医学生学过的医学知识, 并很好地进行实践。

另外, 病例分析有利于训练学生对医学事件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首先, 在准备病例资料时要条理清楚, 简明扼要, 书写规范认真, 且不可以前后矛盾;其次, 讨论过程中, 要对病人病情的介绍条理分明、口齿清楚。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病情汇报要领, 并进行示范。这要求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 先介绍病人的一般资料, 然后详细介绍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病情的演变等, 再进一步提出处理的措施。通过汇报病情, 可以详细了解学生以及教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临床技能的熟练程度。并且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指导, 可以使学生对疾病诊治有全面的认识。

四、小结

骨科学, 作为一门实践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内容多, 涉及面广, 涵盖病理学、解剖学、放射学、生物力学和外科学等学科知识, 专业性强, 比较抽象, 一直是外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不断地巩固理论知识、回顾、总结, 并且在实习中将理论与操作相结合, 才能够体会到骨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关键所在。在病例讨论中, 同学可以在他人作报告时从中发现自己以前不了解的知识点, 或者没有意识到的错误, 漏诊、误诊的危害性等, 使其能够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注意到这些问题的所在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另一方面, 对于临床教师而言, 课堂气氛明显活跃, 师生互动增加, 同学对于骨科学这种专业性极强的课程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增加, 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趣味性更浓, 同时也是对我们临床教师的一种挑战, 一个班级的同学全部参与到病例讨论中, 就很有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对本专业的知识足够熟悉, 还需要根据病例, 对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做相关准备, 促进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学”, 师生共同进步。由此看来, 病理分析加入到教学中, 不仅有利于同学专业能力的培养, 还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于述伟, 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5) :100-102.

[2]黎逢峰, 范存义.PBL与以相关病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在骨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 2015, 23 (4) :203-204.

[3]姚军, 李佳, 冯振博.临床病例讨论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 2014, 32 (6) :99-100.

[4]阿里木江·阿不来提,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病例讨论结合临床带教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创新教育, 2014, 23 (8) :24-26.

上一篇:重庆“两会”开幕式下一篇:住区规划设计的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