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资料

2024-05-14

病例资料(精选5篇)

病例资料 篇1

绒癌, 又被称为绒毛膜上皮癌, 是一种不太常见的病症。从本质上讲, 绒癌是一种高度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具有一般恶性肿瘤的特点, 在病情恶化后会随着血行转移到身体各处, 感染各种器官,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临床治疗中, 对绒癌的治疗是以化疗为主, 同时辅助以放疗、激素治疗等方法[1,2]。由于绒癌的早期症状与异位妊娠的症状非常相似, 因此, 绒癌常常被诊断为异位妊娠, 本文以我院近半年以来收治的两例绒癌误诊异位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重点探究了产生误诊的原因, 希望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有帮助, 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两年来收治的两例绒癌误诊异位妊娠的患者资料, 其一般病例资料为:患者一, 女, 34岁, 2016年2月17日入院, 因不全流产清宫术20多天, 且阴道内少量流血现象持续5天左右。入院后, 医护人员对该名患者进行了常规检查, 该患者总体状况良好, 阴道内有少量的血迹, 子宫的大小基本正常, 子宫微软, 且双附件未触及异常。医护人员对该患者的诊断结果为:异位妊娠。诊断后, 该患者接受了相关的异位妊娠治疗, 给予患者5-氟尿嘧啶杀胚治疗, 5天后, 复查患者的各项指标, 其中, 复查血HCG﹥10000U/L, 且超声波检验表明子宫增大, 肌层出现了多个大小不等蜂窝状液性暗区, 双附件区没有产生异常。由于病情恶化, 因此考虑患者患上了绒癌, 将患者送往上级医院确诊后接回我院化疗治疗。患者二:女, 21岁, 于2016年3月21号入院, 入院前的主要症状是:阴道流血10余天, 下腹有绞痛现象持续7天左右, 且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调查患者的既往病史可以发现, 该患者有大约一年的月经不规律现象, 有性生活2年左右。患者因为停经两个月, 自查了尿HCG阳性, 服用流产药后并无腹痛现象发生, 也没有发现妊娠组织排出。之后, 就没有做任何的检查, 患者也没有妊娠史。大约在6个小时之间, 患者突然出现下腹绞痛, 随之昏厥, 阴道流血增多, 肛门也产生了坠胀感, 于是入院治疗。入院后, 医护人员对该患者进行了常规检查, 患者的血压略低, 脉搏微弱, 为114次/分钟, 呼吸26次/分钟, 有贫血现象, 患者面部苍白, 腹部出现了膨隆现象, 有压痛感。患者的妇检结果为:外阴正常, 阴道通畅, 阴道内有少量暗红血块, 宫颈展平, 有触痛现象。B超结果为:盆腔混合性包块, 腹腔内有大量积血。尿HCG呈阳性, 初步诊断结果为异位妊娠。对该患者进行了异位妊娠治疗, 术后发现盆腔内有大量鲜血, 子宫大小正常, 子宫颈处有一大约9厘米乘以9厘米的包块, 呈紫红色, 且宫颈前壁发现一个4厘米×3厘米的破口, 大量的鲜血从这个口涌出, 其他部位未见异常。相关医护人员考虑到患者是由宫颈妊娠或者绒癌导致子宫颈破裂, 因此, 对患者进行了子宫全切手术, 术后总结该症状为原发性子宫颈绒癌呈破裂出血, 采用化疗的治疗方法, 一年以后回访, 患者一切正常。

1.2 方法

对这两名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着重分析其早期症状的临床表现, 记录这些表现, 查阅相关的医学文献, 了解误诊的原因,

2 结果

由于绒癌早期症状与异位妊娠的症状十分相似, 在临床中有着极高的误诊率, 因此在以后的临床诊断中, 相关医护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病情, 降低误诊率。

3 讨论

绒癌是一种高度的恶性肿瘤, 其主要来源于滋养细胞, 从整体上看, 可以将绒癌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为原发性绒癌, 一类为继发性绒癌。这两类绒癌都是临床中常见的类型, 其中, 继发性绒癌的发病率是最高的, 经常产生于正产分娩和流产后, 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从本次的病例资料研究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位患者因为在不全清宫时没有发现绒毛, 再加上入院后的种种病症与异位妊娠特别相似, 因此初步被诊断为异位妊娠, 但是随着治疗的深入, 发现子宫增大、肌层多个大小不等的蜂窝状液性暗区出现时才被诊断为绒癌。而第二位患者首先否认了自己患者妊娠史, 再加上口服流产药后没有异物排出, 这些症状均符合异位妊娠的症状, 直到术后进行病理诊断时才确认为原发性宫颈绒癌。

绒癌误诊为异位妊娠的现象屡见不鲜, 其主要原因有:首先, 绒癌在临床中是一种比较不常见的疾病, 尤其是原发性绒癌, 因此, 在临床中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关的工作人员也没有一定的诊断经验, 对此类病症毫无防备。其次, 相关的医护人员对绒癌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没有熟悉地掌握, 即使有一些临床症状, 也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后, 由于绒癌本身的特点, 它确实与异位妊娠的特征相像, 非常容易误诊。因此, 在以后的临床诊断中, 相关的医护人员要加强知识储备, 了解异位妊娠与绒癌细微的差别, 在诊断时要考虑绒癌的可能性, 降低误诊概率。

参考文献

[1]丛青.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绒癌的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 2012.

[2]殷艳.1例绒癌2次误诊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 2008.

病例资料 篇2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年度1—12月所有首诊于该高校门诊的发热学生病例。

1.2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判定发热以腋下测量体温升高为标准, 测量前排除影响体温测试的各种因素, 测量不少于10 min以达恒温。正常腋温在36~37℃, 若腋温>37℃尤其超过37.2℃, 可初步认为发热[1]。其中低热为37.2~38℃, 中度热为38.1~39℃, 高热为39.1~40℃, >40℃为超高热。

1.3资料收集

所有患者均详细登记个人资料, 测体温、问病史、进行体检, 必要时选择血尿粪常规、X线摄片或至上级医院做其他相关辅助检查, 做出初步诊断, 及时治疗;不能诊断的发热待查病例转诊至上级医院, 转诊后及时随访, 补全后续资料。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版本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及构成比进行描述, 并采用χ2检验。

2结果

(1) 404例发热学生病例中, 女生226例, 男生178例, 年龄17~28岁, 平均20.37岁, 以低热及中度热为主, 高热较少, 超高热仅1例。男女生患病人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261, P>0.05) 。男女患病人数占比及发热程度构成比, 见表1。

(2) 首诊于该高校门诊并能够确诊的363例发热病例中, 发病原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多, 计295例, 占总病例数达73.02%, 其次依次为急性 (胃) 肠炎、胃肠型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 未发现有传染病暴发情况。因条件所限该校门诊不能确诊的41例病例以‘发热待查’转诊至上级医院。发热患者疾病构成, 见表2。

注1:包括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菌痢各1例2:包括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牙龈炎症各2例, 鼻窦炎、口唇单纯疱疹各1例3:中暑、注射狂犬疫苗后各1例。

(3) 41例‘发热待查’病例转诊至上级医院后, 20例因种种原因失访, 另21例经追踪随访获得准确信息, 其中仍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 计13例, 2例肺结核位居第二。具体发热待查病例后续随访情况, 见表3。

(4) 404例发热学生病例按年级划分, 以大一、大二、大三为多, 患病率依次递减。因医学院校专业最后1年均在外实习, 五年制专业大四在外见习较多, 故大四发热病例明显减少及大五发热病例没有均为情理之中。该校研究生1年级基本在校上课, 后期在临床一线较多, 故发热病例也较少。发热患者年级分布见表4。

(5) 404例发热病例按发病月份划分, 以9、10月较多;3、4、5、6月及11、12月相差不多;1、2、7、8月份分别因在校时间长短 (寒暑假原因) 发热病例数表现出对应的因果关系, 即在校时间越长的月份发热病例越多。具体发热患者月份分布, 见表5。

3讨论

该校2013年404例发热病例整体情况类似往年, 未发现传染病暴发情况。从表4中可以看出, 大一、大二、大三病例较多, 其中尤以大一新生为多;而在表5中, 以9、10月为多。综合表4表5可以看出, 秋季为发热疾病比较集中的时期。大一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 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加之军训, 且9月暑热尚存, 最易患病, 历年如此, 已成规律。建议学校各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好大学新生的健康教育和各项后勤保障, 以提高学生防病治病能力。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公众的知识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2], 而高校是宣教的最佳场所之一。

综合表2及表3可以看出, 即便急性胃肠炎不全是因感染 (有些为理化因素导致) 所致, 在所有404例发热病例中, 综合各种感染性疾病占比亦达到了90%以上。这说明近几十年来, 人们与感染性疾病的斗争, 因抗生素的出现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但由于抗生素的泛用和滥用已导致了生态的紊乱, 加速了细菌遗传耐药的进化[3], 感染性疾病仍是威胁高校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在高校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呼吸系统感染, 占比达80.45% (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猩红热、麻疹、流行性腮腺炎) ;第2位的是消化系统疾病, 占比达11.14% (包括急性胃肠炎、胃肠型感冒、菌痢) 。

综合表2及表3还可看出, 除流感外 (流感应属传染性疾病, 但因轻型流感及散发流感很难与普通感冒相鉴别, 且确诊流感要靠病毒的分离鉴定, 临床应用较少, 故该研究没能做到把流感从呼吸系统疾病中分离出来) , 临床确诊为传染病的病例占发热病例的2.2% (包括腮腺炎、水痘、猩红热、菌痢、肺结核、疟疾、麻疹) , 这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可见传染病 (除流感外) 并不是高校门诊发热病例的主要部分。至于流感, 回顾性调查显示, 我校有疫情的年份, 均发生于本省流感高发季节[4], 疫情始发时发热学生骤然增多, 异于平常。2013年度尚平稳, 无显著流感疫情发生。对于高校医院而言, 门诊的重要任务是对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因此校医院医生有必要掌握各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对早期就诊病例做好识别与隔离。鉴于学校是各种传染病暴发防控的重点场所, 对聚集性发热病例[聚集性发热的定义为30人以下班级当天发现发热人数超过5人或同班级 (30人以上) 发热人数超过20%][5]更应做到发现一起, 隔离一起, 从而有效减少密切接触者及进一步扩散, 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和交叉。据文献报道, 发热门诊的症状监测对呼吸道传染病预警具有一定价值, 发热门诊为呼吸道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重要平台[6]。鉴于此, 校医院和学校可以协同开展呼吸道症状监测工作[7], 以指导公共卫生行动早期开展, 进而有效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8], 当然这需要领导重视及学校多部门大力配合才能得以落实。

发热待查病例占该研究总发热病例的10.15%, 除失访病例外, 未发现Fuo病例 (即不明原因发热病例) 。就现有资料初步分析, 发热待查病例大多是由于常见病的非典型表现而非罕见疾病引起, 这可能与高校群体特殊的年龄结构有关, 青年人发热病例疾病谱构成有别于其他年龄段是可以理解的。在此应引起注意的是, 2例肺结核病例经专科医院确诊, 对高校内传染病的防控再次敲响了警钟。肺结核为呼吸道传染病, 目前有死灰复燃之势, 该病传染性强, 细菌耐药普遍, 早期症状隐匿, 抗结核治疗副作用大, 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将产生严重影响。在日常门诊诊疗中, 对发热伴盗汗、消瘦病例促其尽早到专科医院检查, 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防止结核蔓延。

以上分析提示我们, 感染是高校发热病例的主要致病因素。在高校发热疾病的研究中, 除加强疑难病例的探讨外, 还应重视常见病、多发病的研究 (鉴于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发病率, 应重视上感、急性胃肠炎等的研究) , 通过大量病例调查探索发热原因及规律, 制定合理有效的诊疗措施, 尽早明确病因, 早期治疗, 必要时采取控制措施, 防止疾病蔓延, 以便更好保障学生健康。

摘要:目的 为了解高校发热病例特点, 以指导临床诊治, 防控感染性疾病。方法 对2013年1—12月首诊于医学院门诊部的404例发热学生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该组发热病例以中、低度发热为主, 大一学生多于大二及大三, 且以呼吸及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高发。结论 感染是高校发热病例的主要致病因素, 应加强探索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发热原因及诊治规律, 注意筛查并隔离传染性疾病, 防止疾病蔓延。

关键词:发热,高校,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1]林兆谦.发热疾病的诊断与病例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

[2]郭晓科, 孙静维.健康传播视角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 2010, 26 (1) :20-25.

[3]刘永杰.发热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76.

[4]邓丽梅, 韦连珍.大学城校区学生群体性发热防控措施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4) :188-189.

[5]李海红, 李瑞强, 童颖.高校流感样病例流行特征及联防联控机制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30 (2) :388-389.

[6]代小秋, 刘民, 海山.卡德尔拜, 等.北京市发热门诊63325例就诊患者症状监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3) :375-378.

[7]郭建花, 周吉坤, 张世勇, 等.呼吸道症状监测在学校流感疫情监测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 (8) :1012-1013.

[8]何玮.某高校医院发热门诊102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校医, 2013, 27 (8) :602-603.

病例资料 篇3

关键词:新生儿,临床,研究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rds) 又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缺乏肺表面的活性物质, 以早产儿多见, 近年来也发现足月儿发生rds也不少见, 一般以出生后不久立即出现有呼吸困难或者呼吸衰竭为代表性临床症状, 需要即刻转送新生儿科处理。本文通过观察分析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rds) 的临床特点, 总结其高危因素及临床意义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47例rds的患儿, 均符合《实用新生儿》中关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 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和呼吸困难, 入院时间均在出生后2min-24h, 其中早产儿22例, 男13例, 女9例, 胎龄为29-36周, 出生体重在1320-2400g;足月新生儿25例, 男14例, 女11例, 胎龄为37-41周, 出生体重在3560-4560g, 观察比较两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两组患儿从性别、出生至入院时间等信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 呼吸支持:本组47例患儿皆给予机械通气,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儿给予无创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cpap) ,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 在急性期采取间歇正压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 (ippv联合peep) , 给予撤机通气模式均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 ; (2) 对于早产儿, 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 治疗, 使用的是固尔苏液, 使用8h后复查胸片; (3) 对于足月儿, 对症治疗原发病并积极防治并发症, 给予同步抗感染和纠正代谢紊乱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记录患儿出现症状的时间、上机时间; (2) 治疗前给予胃液震荡试验, 观察试验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上机时间、出现症状时间的数据经spss13.0软件检验, 计量单位以χ±s表示, 期间采取t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本组胃液震荡试验结果、高危因素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版本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特点, 具体数据, (见表1) 。

2.2 两组患儿的rds高危因素, 具体数据, (见表2) 。

3 讨论

以往的经验一般认为rds常见于早产新生儿, 主要由于其肺部的发育尚未成熟, 其发病率相对较高, 而近年来有关研究指出, rds发生在足月儿中的比例并未比较早产儿明显减少, 因此, 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足月儿rds的发病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本文统计发现, 出现rds的患儿中, 足月新生儿占54.3%, 另外在足月的新生儿中出现rds后, 其出现症状时间明显较早产儿要推迟, 但给予胃液震荡试验, 显示100%的患儿皆为阳性反应, 而强阳性反应的患儿占60%, 明显高于早产儿, 同时给予支持治疗, 足月儿的上机时间明显需要比早产儿长, 显示出足月儿发生pds的时间可能相对早产儿要晚, 但其临床症状及其进展会比早产儿严重, 治疗难度加大, 需要临床给予高度重视。在足月新生儿中, 以吸入性肺炎、剖宫产、妊娠糖尿病和窒息所占比例最高, 与其它高危因素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因此, 往往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效果不明显, 而需要使用对症进行呼吸、抗感染、纠正代谢紊乱及原发病治疗。

综上所述, 早产、妊娠糖尿病、新生儿低体重、吸入性肺炎、剖宫产、胎膜早破、窒息等皆是新生儿rds的高危因素, 足月新生儿的发病率与早产儿并无较大差异, 也应给予高度重视, 在允许的条件下, 应尽量足月分娩, 减少早产;但对于足月新生儿, 应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 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积极预防胎膜早破, 治疗宫内发育迟缓, 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 对降低足月新生儿rds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50-355.

[2]张怡.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临床比较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2 (2) :52-56.

病例资料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住院产妇为研究对象, 其中行剖宫产手术的有1362例, 经阴道自然分娩的有1988例, 年龄21~45岁, 平均年龄29.7岁。其中1362例剖宫产孕妇中有189例发生并发症, 1988例自然分娩孕妇中有29例发生并发症, 两组不同分娩方式的并发症孕妇在年龄、孕周、产次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以189例剖宫产发生并发症的孕妇为实验组, 与同期的发生并发症19例自然分娩孕妇为对照组, 比较分析两组孕妇产后近期并发症以及跟踪随访两年后的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涉及计数资料, 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所选用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 13.0, 以P<0.05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1 3 6 2剖宫产组孕妇中有1 8 9例发生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13.88%, 其中同时发生三种或三种以上并发症的有24例, 两种并发症的有103例, 一种并发症的有90例;阴道分娩组1988例孕妇中有29例发生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1.46%。其中同时发生三种或三种以上并发症的有4例, 两种并发症的有6例, 一种并发症的有24例。

2.2 两种不同分娩方式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剖宫产组孕妇产后出血、产后发热、切口感染、产后尿潴留等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 (P<0.05) ;而远期并发症以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为主, 统计分析显示, 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的发病率与阴道分娩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

3 讨论

剖宫产术的优点在于产妇不必经历自然分娩时的阵痛, 产程也明显缩短。近年来, 随着剖宫产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 其安全性也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剖宫产术来替代自然分娩。但剖宫产毕竟是一项创伤性手术, 具有严格的手术适用指征, 盲目的剖宫产不仅在手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而且在孕妇近期、远期恢复中均可能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 甚至导致孕妇的死亡, 对孕产妇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2]。

本研究通过对189例发生并发症的剖宫产孕妇的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发现在近期并发症中, 产后出血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率可达8.52%。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此外, 剖宫产产妇产后发热和切口感染的比率也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 (P<0.05) 。在远期并发症中, 慢性盆腔痛是剖宫产孕妇最主要的并发症。有研究表明, 慢性盆腔痛可能与孕妇再次妊娠异常有一定的关系[3]。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异位妊娠发生的比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P>0.05) , 可能与随访时间短有关。

综上所述, 剖宫产术虽然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围生期母婴病死率, 但其术中、术后并发症也不容忽视。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对孕妇进行必要的产前教育, 尽可能降低剖宫产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剖宫产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 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89例剖宫产并发症孕妇的病例资料, 将其与同期发生并发症的29例自然分娩孕妇的病例资料相比较, 比较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孕妇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1362剖宫产组孕妇中有189例发生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13.88%, 阴道分娩组1988例孕妇中有29例发生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1.46%。②剖宫产组孕妇产后出血、产后发热、切口感染、产后尿潴留等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 (P<0.05) ;远期并发症中, 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的发病率与阴道分娩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剖宫产术具有创伤性, 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 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剖宫产,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张坚, 李萍, 谢静燕, 等.5年剖宫产手术指征变迁的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 (1) :60-61.

[2]祝平.剖宫产率增高的因素及降低措施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21) :2904-2905.

病例资料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09例患者均为2009年8月—2010年8月北京市西城区的6家医疗机构(2家儿童专科医院、4家综合医院)收治的确诊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例。现住址在北京市的79例,来自外省市的28例,外籍2例。

1.2 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中诊断重症及危重症诊断标准,实验室确定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并经专家组会诊而确立诊断。持续高热>3 d;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意识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出现上述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出现呼吸衰竭、感染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或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1.3 分析方法

对109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分析

2.1.1 一般资料

109例甲型HINl流感危重症患者中男性74例,女性35例,男女性别比为2.11 ∶1。109例病例诊断为重症82例,危重症27例,死亡12例,病死率11.01%(12/109)。境外输入病例1例,其余均为本土病例。10例有明确的接触史、与接触者有相同的临床症状,99例无明确的接触史。发病前有4例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109例病例发病前均未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

2.1.2 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

自2009年9月报告第1例重症病例后,10月报告5例,11月报告72例,12月报告27例;2010年1月报告4例,2010年2—8月西城区医疗机构未报告危重症病例。

2.1.3 病例的年龄分布

年龄以小年龄为主,最小25 d、最大85岁,年龄中位数是4岁。其中0岁~组婴儿发病10例,1岁~组婴幼儿13例,2岁~组婴幼儿11例,3岁~组17例。5岁以下婴幼儿共60例,占发病总数的55.05%;5岁~组病例20例,占发病总数的18.35%,10岁~年龄组9例,占8.26%;20岁~年龄组10例,60岁~年龄组病例10例,各占9.17%。

2.1.4 病例的职业分布

109例重症病例中按职业分布居前几位的是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学生及离退人员。散居儿童共46例,占42.20%;其次是托幼儿童28例,占22.94%;以工人及医务人员最少,各1例。

2.1.5 发病到首次就诊时间间隔

重症病例从出现症状到首次就诊时间为0~10 d,危重病例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为0~6 d。48例病例在发病当天即就诊:发病后前3天就诊的病例共92例,占所有危重症病例的84.40%。

2.1.6 发病与诊断时间间隔

109例危重症病例出现症状到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的时间间隔为0~14 d。发病当天即确诊的病例为13例,占病例总数的11.93%;发病后前3天确诊的病例共56例,占病例总数的51.38%;7 d以后确诊的病例共23例,占病例总数的21.10%。

2.2 临床特征

2.2.1 慢性基础病

109例危重症病例中有39例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占35.78%。其中22例有2种及2种以上慢性基础病,具体为:17例有肺部疾患,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及慢性支气管炎为主;12例有心血管疾病;4例有代谢性疾病,2例有慢性肾脏疾病;2例有慢性肝脏疾病;10例有癌症;13例有免疫功能疾病;1例有神经系统疾病。98例病例住院治疗,平均住院天数为10 d,11例病例未住院。

2.2.2 并发症

所有危重病例均出现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为肺炎(92.59%)、呼吸衰竭(77.7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2.96%)、心力衰竭(25.92%)、感染中毒性休克(29.62%)。90.24%的重症病例出现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为肺炎(97.30%),呼吸衰竭(8.11%)。

2.3 治疗情况

临床上同时采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抗病毒、抗生素消炎、中药、雾化止咳化痰治疗,症状较重的病例采用鼻导管上氧或机械辅助通气、糖皮质激素等辅助支持治疗。109例危重症病例中85.32%(93/109)采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物治疗,累计服用天数平均为4.9 d;94.49%(103/109)的病例使用了抗生素进行治疗;29.36%(32/109)的病例使用了糖皮质激素,累积服用平均为5.7 d;50.46%(55/109)的病例进行了氧气治疗。

3 讨论

2009年全球暴发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儿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临床症状可从轻微疾患至严重疾病,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多数患者症状比较轻,但部分患者病情迅速发展,表现为重症及危重症,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本组资料选择北京市西城区6家医疗机构诊断及报告的109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危重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资料显示,各年龄均有危重症病例报告,但以小年龄组为主,且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女性病例中无孕妇病例报告。2009年9月西城区报告第1例重症病例,此时北京市已经进入甲型H1N1流感社区水平的暴发阶段,但危重症病例报告较少,11月是报告危重症病例最多的月份,随着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报告的减少,危重症病例的报告也减少,2010年2—8月未有危重症病例报告,WHO宣布流感大流行结束[2]。

由于危重症病例的症状相对较重,加之当时卫生部门及相关媒体的健康教育作用,患者就诊大多比较及时,本组资料显示,84.40%的病例在发病后前3天即就诊,由于当时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均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PCR核酸快速检测,11.93%的病例在发病就诊当天即确诊,发病后前3天就诊的病例占全部危重症病例总数的51.38%,从而为进一步规范治疗赢得了时间。

本组病例资料显示,35.78%的危重症病例发病前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其中50%以上病例有2种及2种以上慢性基础性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及癌症等为主。所有危重症病例均出现了并发症,重症病例主要并发症是肺炎,危重病例的并发症主要为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和感染性休克。危重症病例合并多脏器、多系统损伤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综合治疗是关键。从治疗方面看,本组资料的85.32%的病例均采用了神经氨酸酶机制剂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已证实,奥司他韦对甲型H1N1流感有治疗和预防作用[3]。因此,临床医生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注意,及早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以防止患者发展为重症。对于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包括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一旦出现流感症状,不一定等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即可开始抗病毒治疗[4]。本组资料危重症病例的病死率为11.01%,比湖南省报道的11.8%(2/17)[5]及山东省报道的16.5%(36/195)[6]稍低。

流感本身对健康危害并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危害是流感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以及因此造成对社会、政治和经济正常秩序的冲击。因此,加强免疫力低下人群的防护,重点防控儿童、老人和有慢性基础并的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对及早防治甲型H1N1流感并发症的发生,减少重症和危重症病例,降低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衡,王革非,高嫒丽,等.H1N1亚型流感病毒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36(6):770-775.

[2]曾光,张丽杰.中国如何更好地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7):653-654.

[3]Shetty P.Preparation for a pandemic:influenza A H1N1[J].Lancet In-fect Dis,2009,9:339-340.

[4]黎毅敏.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6(6):577-580.

[5]陈锋,江训良,李双杰.65例重症和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儿童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中医药,2010,8(11):160-161.

上一篇:标准化鸡舍下一篇:丙烯酰胺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