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桥梁

2024-10-04

质量控制、桥梁(精选12篇)

质量控制、桥梁 篇1

1 施工控制的影响因素、内容和方法

为了使施工系统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通常对施工过程中的偏差进行识别分析, 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进行纠偏, 同时进行后续阶段的预测即桥梁施工控制。

1.1 施工控制的影响因素

为了使施工实际状态与理想设计状态 (线性与受力) 最大限度的吻合, 必须进行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施工控制。因此, 必须全面了解可能造成状态偏离的所有因素, 才能更好的有的放矢。

1.1.1 结构参数

无论对何种形式的桥梁进行施工控制, 结构参数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 结构材料弹性模量, 材料容重, 材料热膨胀系数, 施工荷载, 预应山或索力等) 都是分析过程中最基本的资料, 是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实际工作中, 实际桥梁的结构参数总是与设计的结构参数存在一定误差, 很难完全吻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就需要合理的记入这些误差, 使结构参数尽量接近桥梁的真实结构参数。

1.1.2 施工工艺

为了使施工状态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除非要求施工工艺必须符合控制要求外, 由构件制作、安装等方面的误差必须计入非理想化带来的误差。因此, 施工控制是为施工服务的, 而施工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控制目标的实现。

1.1.3 施工监测

施工控制最基本的手段是监测 (应力监测、变形监测等) 。监测存在误差的原因有:仪器、方法、仪器安装、数据采集、环境等存在的误差。

1.1.4 结构计算分析模型

结构模型的建立, 是通过对实际桥梁结构进行简化, 由于各种假设、边界条件的处理、模型本身精度的影响, 无论采用何种分析方法和手段, 模型与实际情况总存在误差。因此, 为了使计算模型误差产生的影响最低, 必须做大量工作, 必要时做专门的实验研究。

1.1.5 温度变化

施工控制必须考虑温度因素, 由于温度的变化, 在不同时刻对结构的应力及变形进行测量, 结果是不通的。由于温度变化对桥梁结构受力和变形影响很大, 因此在施工控制中忽略了温度因素, 就必然不能得到正确的数据, 不能保证控制的有效性。

1.1.6 材料收缩、徐变

设置预拱度时首要考虑材料的收缩、徐变, 不仅对混凝土结构的内力、变形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还影响成桥后运营阶段的结构变形。这是因为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中混凝土加载龄期短, 各个阶段的龄期相差比较大, 因此, 控制过程中要认真研究, 采取经济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的徐变参数和计算模型。

1.1.7 施工管理

影响桥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直接影响因素就是施工管理。在悬臂施工的大跨度连续桥中, 施工进度一旦不按计划进行, 给施工带来的难度尤为突出, 甚至最终造成合拢困难。这是因为, 如果主梁和悬臂施工进度不同, 必然导致两个悬臂合拢前等待的时间不同, 因而材料产生的不同的徐变变形, 而这种变形很难准确测量估计。

1.2 控制的内容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2.1 几何 (变形) 控制

实践中, 桥梁的施工实际位置 (立面标高, 平面位置) 经常偏离预期状态, 最终造成桥梁难以合拢或是成桥线性与设计要求不符, 这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多方面因素影响结构的变形。因此, 为了使结构的实际位置和预期状态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且成桥线性符合设计要求, 必须对施工采取控制。桥梁施工控制的几何状态、最终的误差的允许值都需要有一定的标准来进去判断, 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定, 因此要根据桥梁的规模、跨径大小、技术的难度等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1.2.2 应力控制

一般情况下, 施工中通常运用结构的检测方法了解实际应力状态, 如果发现实际状态与理论状态的差值超过允许范围, 一定要查出原因并且进行调控。而实际中, 结构应力控制的优劣不像变形控制那样容易发现, 如果应力失控, 讲给结构造成危害, 甚至发生像宁波招宝山大桥主梁断裂那样的结构破坏, 因此, 施工过程中以及成桥后的受力状态与设计是否相符是首要明确的问题。目前, 对应力控制的项目和精度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通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 结构在自重下的应力 (实际应力与设计相差宜控制在+5%) 。 (2) 结构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应力 (实际应力与设计相差宜控制在+5%) 。 (3) 结构预加力除对张拉实施双控 (油表控制和伸长量控制, 伸长量误差允许在±6%以内) 外, 还必须考虑管道摩阻影响 (对于后张结构) 。 (4) 其他应力, 如温度应力、基础变位、风荷载、雪荷载等引起的结构应力。 (5) 施工中用到的对桥梁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的支架、挂篮、缆索吊装系统等的应力在安全范围内。

1.2.3 稳定性控制

衡量桥梁结构安全的重要指标是稳定安全系数。目前, 人们所注重的桥梁稳定性指的是建成后的稳定性, 而施工中不同材料的不同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最小稳定系数尚未在现行规范中详细列出, 因此, 施工中在桥梁本身的稳定性得到控制外, 施工中用的支架、吊篮、缆索等吊装系统也应该满足要求。

除上述外, 还应当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失稳现象进行检测,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稳定检测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 桥梁的跨径也不段增长, 跨径的加大无疑使受扰动荷载或者突发情况加剧, 由于没有完整可靠地检测系统, 很难保证桥梁的施工安全。目前, 主要是通过稳定分析计算并结合结构应力、变形情况综合评定控制的稳定性。因此, 建立一套完整准确的控制系统势在必行。

1.2.4 安全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才能谈得上其他控制和桥梁建设, 因此安全控制是施工中的重要内容。除了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问题外, 上述的如变形控制、应力控制、稳定控制得到了控制, 安全问题也就有了保障。在实际中, 应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等情况确定影响桥梁安全的重点因素。

1.3 施工控制的方法

为了使连续梁桥按照施工标高顺利进行, 通常按照施工-监测-识别-调整-预告-施工程序进行控制。而实际中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际的施工都存在误差, 因此控制的核心任务是对各种误差进行分析、识别、调整, 对结构未来做出预测。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如:预测控制法、自适应控制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等。

2 预应力的张拉施工

预应力的张拉施工比较复杂, 而且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 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 因为施工队的原因, 经验不足, 再加上整体设计方案的失误, 会导致应盈利施工中比较大的损失, 并引起各种质量问题。

2.1 预应力梁 (板) 出现缺陷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2.1.1 缺陷及原因

预应力梁 (板) 在张拉的过程中, 在梁端的部位出现裂缝, 甚至在底端出现混凝土破裂。这种缺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应力集中不好, 或者混凝土质量有问题以及张拉操作不当。

2.1.2 解决措施

(1) 要解决集中应力的问题, 需要在梁端布设钢筋的时候注意, 通过横向的钢筋数量的增加或者增加封锚端和梁端混凝土的几何尺寸。 (2)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 并分次进行, 对称张拉。在进行张拉的时候, 要注意发力的均匀。 (3)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的时候, 要严格控制好浇筑的质量, 尤其是在锚垫板后部位的混凝土振捣。

2.2 工字梁张拉过程梁体侧向扭曲、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的原因及对策

梁体产生侧向扭曲的原因与对策: (1) 原因。工字梁腹厚度般仅为18cm~30cm, 马蹄宽度约为40cm~60cm, 马蹄部位预应力筋一般上下布置2排, 每排水平布置2孔, 第一孔张拉时, 张拉侧向施加了预应力而受压, 另一侧梁体必然受拉, 加之工字梁梁长、腹板厚度薄、侧向自由度大, 如果张拉时采取一次张拉到位, 则导致梁体侧向扭曲 (有的T梁张拉过程中也出现类似侧向扭曲变形。 (2) 对策。宜采用分次、逐级对称张拉, 第一次张拉时, 逐孔预应力施加至50%的张拉控制应力σcon。张拉顺序第一次为左右侧对角线交叉进行, 因马蹄宽度小, 位置不够, 只能逐孔张拉, 第一孔张拉至50%σcon后拆下千斤顶面, 移至第二孔张拉, 以此类推, 第二次张拉时按第一次张拉顺序逐孔张拉到80%σcon。第三次张拉时按前二次张拉顺序逐孔张拉到100%σcon。

2.3 预应力损失过大的原因及对策

2.3.1 原因

设计计算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张拉控制应力σcon时, 除需要根据承受外荷载的情况, 估定有效预应力σy外, 还需要估算相应的预应力损失σs。即:σy=σcon-σs;预应力损失σs主要包括预应力筋与管道壁间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s1,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s2, 钢筋与台座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s3 (此项应力损失仅在先张法构件采用蒸汽或其他加热方法养护时才予考虑) , 混凝土弹性压缩所引起的预应力σs4, 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s5,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s6等。

但由于有的施工行为不够规范, 致使实际施工情况与原估算应力损失的施工情况不完全相符, 导致实际预应力损失大于原估算值。 (1) 预应力管道安装质量控制不严。管道位置偏差过大, 或梁体浇筑过程中管道存在漏浆现象, 致使σs1大, 超过原估算值。 (2) 有的预制场设置过小。梁的预制数量受场地限制, 梁的预制采用早强剂或提高混凝土配置强度, 梁体浇筑后一般4至5天混凝土强度就能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 有的甚至达到90%以上, 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对龄期也未作明确要求, 结果梁体混凝土浇筑4-5天后即开始张拉。 (3) 砂的级配不规范。先张法施工采用砂箱法放张工艺时, 如选用砂的级配不好, 砂的空隙率大, 张拉后砂箱的压缩引起预应力损失偏大。

2.3.2 对策

(1) 加强预应力材料检验和各工序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有关规范组织施工, 避免因预应力材料不合格或施工行为不规范而造成的预应力损失过大。

(2) 严格控制梁体混凝土龄期。梁体张拉前, 除对梁体混凝土强度有要求外, 对龄期也应进行控制, 避免过早张拉, 在设计时就规定龄期须达到7天以上方可张拉, 对避免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和梁体反拱度过大。

(3) 采用级配良好的石英砂。先张法施工采用砂箱法放张工艺时, 宜采用级配良好的石英砂, 预应力施加后砂箱的压缩不应大于0.5mm, 装砂量宜为砂箱长度l/3~2/5。

桥梁施工控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确保桥梁安全施工的保障, 尤其对造价更高的大跨度桥梁显得更为重要。因此, 桥梁施工控制是现代桥梁建设的必然趋势。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施工控制的因素、任务与工作内容以及控制方法对大跨连续梁桥的影响;简要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梁 (板) 施工过程中质量缺陷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赵健.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及常见问题解决措施的分析[J].中国建设信息, 2009 (10) .

[2]高风林.关于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探讨[J].民营科技, 2010 (11) .

[3]范青武, 刘一勃.浅谈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要点及措施[J].科技与企业, 2012 (09) .

质量控制、桥梁 篇2

关键词:桥梁;质量控制;管理方法;措施

1引言

伴着时代的不断向前进步发展伴着时代的不断向前进步发展,我国桥梁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不断加快。如何采取合理的桥梁施工控制技术,是在今后施工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工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加强对桥梁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加强桥梁质量控制加强桥梁质量控制,这样不仅加强了各个部分之间的经济济、文化变化,同时也进一步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舒服、方便的出行渠道出行渠道,同时这也向人们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与素质。

3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问题

3.1施工人员素质问题

其一其一,部分一线施工人员责任心、文化素质等情况相对较低低;其二,技术人员与相关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不够密切;其三三,质量检查人员工作做的不到位,监督工作不能全面的反应实际情况实际情况。

3.2施工管理问题

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相关专业人员针对桥梁的问题不敢直接面对敢直接面对,这在一定程度上拖延处理的时间,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根据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我们国家道路桥梁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前进与变化发展有着一定的前进与变化,但是相关施工管理上面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建设中,人们不能忽视,应该加大对施工管理进行解决与处理大对施工管理进行解决与处理。

3.3桥梁铺装层松散脱落问题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铺装层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是其作用非常关键其作用非常关键。在最近曝光的有关道路桥梁安全问题中,铺装层松散脱落是主要问题之一铺装层松散脱落是主要问题之一。根据资料显示,在桥梁建设中设中,常常会出现桥梁铺装层松散脱落问题。

3.4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显示根据实际情况显示,影响着工程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比如说:混凝土的质量比较低下,水泥的标号不好;在施工时,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懂专业配比混凝土的施工人员对其展开施工工,这样会将混凝土的比例破坏;同时还会出现在相关浇筑工作之后作之后,养护方法不对,养护时间不及时,在这期间会出现因水化热自干过程中受到预应力制约而形成裂缝的现象发生水化热自干过程中受到预应力制约而形成裂缝的现象发生。

4加强桥梁施工的方法

4.1加强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加强质量意识及管理加强质量意识及管理。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的投资力度,使得国家级高速公路和地方高等级公路迅猛发展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质量意识淡薄于质量意识淡薄,桥梁施工过程中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直接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的损失致人员伤亡或财产的损失,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失。要加强施工领导及其相关人员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意识教育育,使施工人员应明白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积极的采取措施施,做到事前控制。(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各类规章制度章制度,注重各个环节施工的规范性,保证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身安全,提高整个工程施工质量。(3)加强施工监管体系的完善善。承包方应基于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理体系,从而对整个施工过程严格监管。政府监督部门、业主主、监理也应对质量进行抽查,其间存在违法违章操作应严格处理处理,且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批评,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4.2加强各层桥梁施工管理者的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

领导在任何工作以及各种方面上的作用都很大领导在任何工作以及各种方面上的作用都很大,在实际的工程中的工程中,领导都发挥着不同的指导作用,因为领导具有特殊的权利以及特殊的职责的权利以及特殊的职责。在桥梁施工中,各部门人员应该与领导结合完好领导结合完好,领导也应该和各个部门之间的员工协调一致,这样做有助于形成一个完善和谐一致的集体这样做有助于形成一个完善和谐一致的集体。在良好的环境之下进行愉悦的工作施工之下进行愉悦的工作施工。创造出一个和员工之间能够有认同与配合工作团队同与配合工作团队。

4.3建立比较完善的桥梁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是针对下面这几个问题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是针对下面这几个问题:首先,深入的调查桥梁施工当中所需要的质量管理内容深入的调查桥梁施工当中所需要的质量管理内容,明确施工的过程当汇总每一个环节还有步骤的过程当汇总每一个环节还有步骤,让管理的人员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数。其次,充分的了解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还有工程施工的管理流程施工的管理流程,结合着企业自身所拥有的一些特点进行初步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步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从而能够让质量管理体系适应企业的关键正常决定还有具体施工环节的实施的关键正常决定还有具体施工环节的实施,从而保证桥梁管理还有施工真正的相互结合理还有施工真正的相互结合。

4.4针对钢筋混凝土相关人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2)保证模板表面的的清洁保证模板表面的的清洁,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充分的进行水润润;(3)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4)正确掌握脱模的时间握脱模的时间;(5)浇筑混凝土前要将模板用水进行充分的湿润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洒水养生;(6)严格按标准进行施工工,保证模板的刚度、强度以及接缝的处理等符合要求,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胀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胀模、跑模、漏浆、错台等质量问题出现;(7)保证水泥保证水泥、沙、碎石等原材料质量合格。

4.5加强施工组织计划

在相关工作展开之前在相关工作展开之前,专业人员应该结合实际做出较为接地气的施工设计接地气的施工设计。比如说:针对整个施工的时间做出合理有效的计划与分解有效的计划与分解。准确的指导施工的时间以及确定好施工的计划和进度安排的计划和进度安排;关于人员的分配以及使用到哪个部门,管理人员应该做到实际掌握理人员应该做到实际掌握,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调整与调整。这样做有助于形成合理、完善、良好的施工。

4.6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1)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工作。原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决定了桥梁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决定了桥梁工程质量是否合格。(2)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现在的桥梁施工技术有很多种类,施工技术十分广泛工技术十分广泛,技术的水平也大不相同。在施工中,管理人管应该针对各个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了解与培训管应该针对各个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了解与培训。强力要求施工人员做到使用合理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式施工人员做到使用合理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式,创造出合理有效的高质量工程理有效的高质量工程。

5总结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较多。质量的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做好技术和施工工艺的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做好技术和施工工艺的管理,同时还需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工人员的施工水平,从技术到人员,从人员到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有效的管理,真正的做到把质量管理落实到实处,确保桥梁工程的质量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3

工作,桥梁工程建设中,质量是关键,要对桥梁施工的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本文对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桥梁工程 施工质量 控制

0 引言

桥梁的建设中频频出现的质量安全事故,使桥梁的施工管理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桥梁质量、使用寿命和营运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务必切实抓好质量控制,高度重视施工质量。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目标与规划 在建设初期,项目部首先明确项目管理的任务指标,确立工程质量标准,制定管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工程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合同要求、安全要求、成本控制标准等细部要求,对各施工环节都进行部署,制定相应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根据施工经验准确预测施工阶段各类突发情况,提前编制应急预案。

1.2 开工前,首先进行地质勘探,掌握该地区的气候、地形和人文环境特点,整平施工现场并对生产区、生活区和办公区等进行场地规划。设立项目经理部,明确各部门的生产任务和质量目标,将生产队细分为电焊、张拉和钢筋安装等施工班组,配备足够的工程人员。

1.3 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 由项目部牵头,技术人员参与,依照工程建设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一一编号,且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2.1 控制好桥梁基础的施工质量。开工前,搞好入场材料质量检查和设备的复查,严格审查施工队伍资质和实际情况,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或设备坚决杜绝进入施工场地,待质量合格后方可允许开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搞好放线工作。监理工程师应亲自到现场进行检查验收,确保防线工作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在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地质情况。如果因为其他不可预见性的变化,或发现与勘查设计中所反映的情况不符,造成了施工现场与设计不相符合时,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调整施工方法,进行设计变更,若问题比较复杂,则需要由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应对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造成的工程后患。

因为桥梁基础工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要坚持旁站监理的原则,实行全程跟踪。在基础埋置前,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并进行现场认可,保证能及时发现地质问题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 确保桥梁承台、桥墩质量。首先,确保放线定位工作的精确性,仔细做好测量工作。因为桥梁的平面位置直接由桥墩、桥台的施工决定,所以,应严格按照施工图规范要求施工,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施工单位的质检员做好质量检查,监理人员负责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应要求其立即返工,待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施工。桥墩桥台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和表面的平整度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出现因操作不规范而出现蜂窝、凹陷等情况。

其次,将桩头预留部分及薄弱的混凝土层凿除,认真检测灌注桩质量,不仅要求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要确保其无夹层或断层。大面平整干净无残留砼及杂物,桩头砼要凿出密实的层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筋骨架和桩柱钢筋焊接质量时,桩顶锚固筋必须和设计角度保持一致,并用螺旋筋缠绕固定;需嵌入承台或系梁内的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严格按施工要求设计砂浆垫层标高,垫层表面要平整,尺寸应该与支立承台和系梁模板相对应。串斗底口始终与混凝土相距30厘米,使用软连接的串斗,以满足混凝土的外观要求,防止混凝土离析。

2.3 确保盖梁施工质量。常见盖梁质量问题有:盖梁模板倾斜度超限值,致使前后跨径位移量超限值;因为支架沉降量超限或其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致使盖梁跨中下沉量超限;盖梁支模过程中,桥梁纵轴不垂直于盖梁横轴,致使上下游跨径出现大小两个极端,无法保持一致,致使梁支撑线和设计支撑线不一致,进而导致盖梁偏心受压。

控制措施:用I字钢作盖梁底模支架,承台顶面用立木支撑,预留底模标高,对第一片盖梁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沉降量,确定经验数据,确保盖梁底面标高不超出限定范围。严格放样精度。浇筑时,侧模应该垂直于桥梁轴线,目的是使上下游跨径一致。严格检查盖梁侧模的垂直度,保证前后跨的跨径在允许范围内。

2.4 确保T梁施工质量。T梁在预制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有:预应力管道左右偏差过大,张拉完毕后出现梁身弯曲现象;低松驰预应力筋张拉流程不符合操作规范,不施加初应力直接达到100%;持荷时长达不到施工设计要求;压浆阶段,稳压期较短,压力值不达标,发生二次补浆;预制T梁的过程中,未严格控制横隔板部分的模板之间距离,架设好以后,全桥横隔板顺直度不达标。

控制措施:首先,张拉流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测量伸长值及预应力筋设计张拉应力的准确性。通过两边垂线的方式对预应力管道左右偏差范围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稳压时长和水泥浆密度达到设计值,以免出现二次补浆的问题。施工中应该注意第一块横隔板和梁端的尺寸控制,其余横隔板间距按第一块横隔板间距来设计,确保横隔板之间保持固定的间距。

后张法张拉之前,其强度及砼的弹性模量均要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预拱度适当,这样才能使桥面铺装厚度达到设计要求。T梁负弯矩筋张拉槽应该在架梁中保护好,运梁阶段为避免扰动钢绞线穿插和孔道压浆,切忌损坏提前埋设的波纹管。

2.5 预制箱梁的质量保证措施。①试拼装检查模板。质量较好的模板应该棱角线型顺直,拼装时接缝严密,且无波浪起伏现象,端模角度和设计锚垫板角度相同,大面平顺,不锈蚀。通常,对拉螺栓预留孔须与模板位置一致,每周转一定次数进行一次检查、校正。②用腻子打平接缝部位,彻底清洗底板。施工时,确保地板材料紧密粘贴,塑料板无破洞、鼓包、皱摺等问题,将支座钢板提前埋设在指定位置,并将楔形块设置在伸缩缝梁端。③钢绞线须事先进行编束,保证在管内不缠绕,整束穿过波纹管,钢绞线逐根编号。腹板、底板钢筋必须检查正弯矩波纹管定位,以免砼浇筑阶段其发生位移。④按设计要求支设端模、侧模和内模,并绑扎顶板钢筋和负弯矩波纹管,将钢筋凳支垫在底部;侧模必须设置顶挡,顶部压杠间距设计为1.5米,紧压内模;翼板边线平顺。所支设的模板要有一定的稳定性,钢筋必须装设在指定位置;严格控制底板、端板和翼板装设质量,防止其跑模或发生形变;焊接钢筋时,必须按规定的工艺流程逐项操作,严格控制钢筋尺寸和加工质量,使钢筋网、钢筋骨架的偏差始终在可控范围之内;另外,要按施工要求设计钢筋的型号、规格、根数和间距。锚垫板和模板要牢固连接,检查负弯矩管和正负弯矩锚垫板定位情况,设止浆垫,密封管口,以阻止砼的侵入。

2.6 控制桥面铺装质量。桥梁的使用寿命受桥梁桥面铺装层早期破坏的直接影响。应做好如下控制工作:①精确放样与高程控制、控制好桥面清理、混凝土施工、平整度控制及施工。桥面应平整、整洁,沥青混凝土铺装前应对桥面进行检查。铺筑前应洒布粘层沥青,桥面横坡应符合要求,不符合时应予处理。②桥面铺装工作必须在横向联结钢板焊接工作完成后才可以进行;参照施工设计设置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厚度,同时严格铺装材料、铺装层结构、防水层设计和混凝土强度,确保铺装质量达到设计要求。③参照设计图纸,纵向铺设桥面钢筋网,彻底清洁桥面板后开始浇筑桥面;如果采用防水混凝土铺设桥面,就要严格把控其工艺流程。此外,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其表面必须设置防滑措施,分两次浇筑,二次抹平,然后沿横坡方向拉毛或进行压槽。

2.7 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配合比、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养生等环节。混凝土应保证具有设计要求的强度、良好的和易性及泌水性,且质量均匀性要好。其中混凝土配合比是控制其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在满足其施工要求的情形下应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相应地也减少单位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水化热,减少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与收缩而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和施加预应力之前的收缩裂缝。

3 结束语

桥梁作为一个多种材料、不同结构组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各个成分的重要性、应力状态、易损性不一,刚度和动力特性也相差很大,因而桥梁的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要科学管理,规范施工,在桥梁施工中应坚持以质取胜,必须加强提高技术水平的科研工作,切实抓好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奎一.对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

[2]张永.桥梁施工中质量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12.

桥梁施工模板质量控制 篇4

1 模板设计方面的要求

模板设计是模板质量控制的基础, 要根据结构的部位选取不同的材质、尺寸和连接方式, 设计原则为安装方便、安全可靠、节省材料、技术先进。

(1) 模板设计之前应仔细研读设计文件、设计图纸, 领会设计意图, 遵循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安全适用的原则, 对桥梁模板进行设计。对于图纸中特有要求的部位, 要遵循设计要求制作模板。例如挂篮的设计, 对尺寸、强度刚度、作用力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要特殊设计。

(2) 对于受力大小、外观质量和变形限值要求不同的桥梁部位要采用不同的设计。例如, 盖梁底模要求受力大, 刚度大, 模板一般采用钢模板;而侧模要求受力小, 因而可采用胶合板、硬塑料模板等先进符合性材料。做到既满足要求又节省材料, 方便施工。

(3) 模板的设计要与支撑方式和条件匹配, 对于支撑密集和条件较好的地方可采用尺寸稍小和刚度稍小的轻型模板, 而对于支撑稀疏和条件较差的地方可采用尺寸较大和刚度大的钢模板

(4) 选择完支撑方式和模板尺寸后, 根据荷载组合 (自重、混凝土、施工人员和机械等) , 分别计算模板需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依据强度、刚度选用先进的材质及组合形式。当前我国以组合钢模板为主的格局已经打破, 已逐步转变为多种模板并存的格局。组合钢模板的应用量正在下降, 新型模板的发展速度很快。目前, 胶合板 (竹胶合板、木胶合板) 模板、高分子合成模板、硬塑料模板与钢模板已成鼎立之势。

(5) 模板材质和尺寸选定后, 应考虑模板的加劲肋和边框的设计, 它们在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条件下, 尽量做到优化组合。对于模板较薄的部位要多设置加劲肋, 相反模板较厚的部位要设置稀疏加劲肋。在考虑安全适用和经济性两方面进行比较优化设计。模板的各种连接形式应比较, 选出一种与固定方式匹配。同时也应该进行强度、刚度的验算, 必要时要进行连接强度试验。

(6) 接口的设计一定要给以重视。工程中的漏浆经常发生, 给混凝土的外观带来缺陷, 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所以要进行多方案比选, 不管是采用胶条或者企口等其他方式, 都要保证不漏浆和拆装方便。

(7) 模板要构造简单, 制作、装拆方便, 有准确的尺寸与结构物匹配, 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注、养护等要求。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 接缝严密, 不漏浆, 保证结构物外漏面美观, 线条流畅。

(8) 模板的设计要考虑所应用的部位, 对于对变形和标高要求严格的部位, 则应选择强度和刚度较好的大尺寸钢模板, 例如桥梁梁板和盖梁的底模和侧模。对于变形和标高要求不是很严格的部位, 例如承台, 则应选择强度和刚度合适的钢模板或者胶合模板。

(9) 最后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应对作用在模板的自重、混凝土重、钢筋的作用力、固定模板的支撑力等进行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验算, 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对于设在河中的模板, 尚应考虑水流压力、流冰压力。同时设置防止船只漂流物的撞击措施。

2 模板制做方面的要求

模板的制做是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能否满足设计的要求, 制作中的各个细节都应该严格把握, 高标准严要求, 才能满足模板质量要求。

(1) 制作前要研读设计图纸, 领会设计意图, 制定一个详细的制作计划, 保证制作过程中不会出现纰漏, 制作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合格产品。

(2) 要严格按照模板设计的形式和材质准确地制作, 模板的制作要尺寸准确, 要与混凝土的外形尺寸匹配。现在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已考虑到模板的安装拆卸方便问题, 在拐角处已进行圆弧处理, 梁肋等构件已做成上宽下窄的楔形构件。所以模板制作要体现这一理念。

(3) 对于钢模板宜采用标准化的组合模板。这样利于生产和安装拆卸, 效率较高。木模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作, 木模板不宜大面积使用, 但可以钢模板不够灵活的特点, 填补一些小缺口或不适合钢模板的小构件和异形部位。钢框覆面胶合板模板由于刚度稍差, 加工时应在背面多设置加强肋, 来增加其刚度。 高分子合成模板、硬塑料模板制作时, 边肋及加强肋应与模板一次成型。

(4) 模板加工时接缝要严密, 对于接缝要求高的结构, 要有有效的措施, 必要时要做成启口式和其他的接口形式。并且要做接口漏水试验, 满足后方可生产。

(5) 对于批量生产的混凝土构件, 混凝土异形端处尽量做成整体式的模板, 既方便安装又防止漏浆跑模等问题。

(6) 对于需要预设拱度和挠度的结构, 模板要给考虑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结构设计要求, 并对此处要有防漏浆和变形的措施。

3 模板的安装要求

模板的安装应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式。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措施, 保证施工安全。模板安装完毕后, 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连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 经检验合格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由于模板内浇注混凝土时, 模板将会发生轻度挠曲, 所以在安装模板时应留出适当的修正量。

(1) 首先对桥梁部位进行准确放样, 对模板的安装位置和支撑位置也要放样, 甚至对拉结固定的位置也要给出正确位置。对于不适合安装的地形地物进行清理, 做好安装前的准备。

(2) 模板与钢筋的安装工程应配合进行, 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连接 (除有特殊要求连接) , 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3) 安装模板时一般是从下向上安装, 先支底模后支侧模, 同层模板全部安装固定完毕后方可安装上一层模板。同一构件不同层次模板同时施工, 以免产生安全事故。

(4) 安装侧模时, 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侧设立支承固定, 墩台梁的侧模可设拉杆固定。浇注在混凝土里的拉杆, 应按拉杆拔出与不拔出的要求, 采取相应的措施。

模板安装完毕后, 应对模板尺寸和变形复核, 发现超出允许值应立即采取措施纠正。

(5) 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设置适当的预挠和预拱。如果设计中未给出上拱或下挠数值, 则应根据规范计算出相应值进行调整。

(6) 模板安装完毕后, 要对模板工程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确认满足要求后, 才可进行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有专业人员加强模板变形观测, 对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4 模板拆除要求

4.1 模板拆除的原则

(1) 模板在拆除前应制定一个拆除方案和安全方案, 方案经审核同意后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并有专业人员统一调度, 保证安全。

(2) 拆除时间应根据桥梁的结构特点、新浇混凝土所处部位及新浇混凝土已达到的强度 (盖梁浇注时制取的试块强度) 而定, 对于非承重侧模板一般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 方可拆除侧模板, 但必须保证不能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承重模板的拆除必须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执行。对于承重底模板一般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 (对于预应力盖梁等对混凝土要求严格的构件为100%) 以上时, 方可拆除模板。

(3) 芯模和预留孔道内模, 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现象时, 方可拆除模板。对于轻质的PVC模板 、木模板可以不拆模。

4.2 模板拆除的技术要求

(1) 拆除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并做好记录交底。拆除前, 应先清理施工现场, 划定作业区。拆除时应设专人值守, 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桥梁模板、支架等应按照施工设计规定的方法、程序拆除。设计无规定时, 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侧后底、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

(2) 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平行试块强度报告, 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拆模。

(3) 拆除模板时, 2m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 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除模板、支架、拱架时, 必须确保未拆除部分的稳定, 必要时应对未拆部分采取临时加固、支撑措施, 确认安全后, 方可拆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4) 拆除作业应自上而下进行, 不得上下多层交叉作业;落架前, 应先拆底模, 后拆拱架或支架;落架作业不得影响拱架、支架的稳定。拆除作业暂时停止时, 必须将活动部件支稳或固定, 并确认牢固后, 方可离开现场。

(5) 墩、台模板宜在其上部结构施工前拆除, 以免影响上部结构的施工。对于墩台身用于支挡模板的孔眼应及时妥善修补, 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

(6) 拆除模板时, 不允许粗暴拆卸, 乱丢乱弃, 应维修整理, 分类保存, 以备下一次使用。

5 结语

浅谈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 篇5

浅谈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

桥梁的.施工质量是桥梁工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由于我国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文章对如何做好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作 者:郑辉文 作者单位:阳江市直地方公路管理站,广东阳江,529500刊 名:现代企业文化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年,卷(期):2010“”(21)分类号:U4关键词:桥梁施工 质量控制 项目管理 进度控制

桥梁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 篇6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桥梁建设也长足发展,但在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这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及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解决这些质量问题,分析其成因采取具体的策略对这些质量通病加以防范和控制,对保证施工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1、桥梁裂缝

1.1 成因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混凝土桥梁裂缝是个相对复杂的问题,该问题涉及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基本特性、构造特点、施工技术和外力等各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可知,目前我国桥梁建设裂缝的成因主要有:(1)温度应力不适宜。在混凝土浇筑的初期,因水泥的水化热都积聚在内部无法散去,从而造成内部温度相对较高。拆模之后温度骤降,因温度变化而形成的内外温差使内外热胀冷缩程度不同,此时,很容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膨胀应力。而在浇筑的初期,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一般都很低,一旦因温度差异而形成的表面拉应力超出了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极限,则会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缝发生。(2)混凝土振捣不足。桥梁施工中,腹板内部的预应力管道相对密集,在向腹板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很容易形成局部尤其是预应力管道下方位置混凝土振捣不足的问题,出现欠振或者是漏振等不同的现象。(3)有效预应力不够。预应力管道施工中,因放线的精确度不够往往会造成预应力管道局部微段发生弯折或者是圆润度不够等问题的出现,使预应力筋实际位置和设计位置出现偏差,进而引发该处径向预应力突变。

1.2 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以上对桥梁裂缝的成因分析来看,要对目前我国桥梁建设中的裂缝问题加以控制,施工过程中应该对以下三方面问题进行相应的管理与控制:(1)控制好入模温度。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入模的温度进行控制,做好分层浇筑并设计和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控制好温差。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是草袋,通过这样的保温和保湿手段来降低温度变化,避免因温度差异而引起桥梁裂缝。(2)保证振捣的充分性。要保证振捣的充分性,就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施工管理力度,保证在振捣的过程中对腹板之内预应力管道分布相对密集区域做到不欠振、不漏振,保证浇筑的密实度。

2、钢筋锈蚀

2.1 成因分析

相比于桥梁裂缝来看,钢筋锈蚀问题的成因相对简单,钢筋锈蚀主要因原材料、环境、施工以及包含钢筋应力状态在内的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原材料因素主要包含钢筋、水泥、拌合用水和外加剂等; 环境包含酸雨、海水、除冰剂和尾气等; 施工则主要是指水泥用量控制、水灰比控制、外加剂选用与使用量以及混凝土质量等施工要素。

2.2 控制策略研究

钢筋混凝土锈蚀的机理相对复杂,因而对混凝土桥梁进行钢筋防腐控制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从本质上看,钢筋锈蚀的本质是外界水侵入,与混凝土内钢筋的表面发生接触,而后发生相对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所以要对钢筋锈蚀这一问题加以控制和解决,核心处理策略就是隔断外界水与混凝土内部钢筋结构的接触。而要实现这种阻隔,需要利用隔断外界水与侵蚀离子侵入、对浸入桥面的水进行排出以及增加足够的内部保护层及保护层厚度的方式进行内外治理。具体来看,应主要从钢筋表面处治防护和既有钢筋锈蚀防治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2.2.1 桥梁钢筋表面处治与防护

要对钢筋表面进行处治防护,避免钢筋锈蚀问题的发生,施工人员可进行的处理主要包含钢筋防锈和电化学防护。a.钢筋防锈。在进行钢筋防锈操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钢筋上大做文章。结合目前常见的钢筋防锈技术,应用相对广泛且比较经济的方法是在施工的过程中选用涂层钢筋,在钢筋的表面添加防腐涂层,利用防腐涂层将钢筋和腐蚀性的环境分隔开,进而实现钢筋防腐、防锈的目标。b.电化学防护。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一样,如果钢筋所携带或者是能够及时获取到足量的多余电子,那么不管电解液所提供的pH值环境是怎样的,钢筋都不会被腐蚀,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中。

2.2.2 既有桥梁钢筋锈蚀防治

所谓既有桥梁钢筋锈蚀防治主要是一种恢复性的防治处理行为,更多的情况下是为了避免高速公路桥梁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持续性的钢筋锈蚀问题。目前,对于既有桥梁钢筋锈蚀的防护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其一是无破损防护,另外则是破损性防护。无破损防护主要采用电化学的方式进行防护,而破损性防护则需要将桥梁原有的铺装铲除之后,在其表面敷设刚性的防水剂或者是柔性的防水层。

3、碱蚀问题

3.1 成因分析

碱蚀是一种因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桥梁质量通病,混凝土中的硅酸钙遇水之后则会发生水化反应,生成硅酸、游离钙和氢氧根。碱蚀问题刚刚发生的时候都是以水迹的形式出现,而后才会在逐渐的发育过程中成为碱迹,最后发展成为碱蚀。在桥梁建设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但基于施工材料本身的质量限制以及使用环境和工程设计上存在的各种局限性,在桥梁中存在使用寿命相对较长的混凝土结构中,碱蚀可以说已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质量通病。具体来看,造成碱蚀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1)边梁挑檐位置未进行防止雨水倒流装置的设置,雨水倒流引起碱蚀;(2)桥梁设计中没有在桥面进行防水措施的设定,或者设定了防水措施,但不全面;(3)桥梁泄水孔周边混凝土碾压不密实,防水层处理不到位,或者是泄水管的选择与使用不合规;(4)桥梁伸缩缝若发生漏水情况也会引起碱蚀病害的发生。

3.2 控制策略研究

对我国桥梁建设工程来讲,碱蚀病害一直是一个影响桥梁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的质量通病,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碱蚀病害的发生主要是因“水”这一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所以要对这一病害加以控制,就必须有效降低混凝土与水的接触,或者是通过相应的添加剂来阻止硅酸钙与水的反应。这就要求桥梁建设必须对桥梁的设计、施工和养护环节加以控制,尽可能减少桥梁使用过程中混凝土与“水”的直接或者是间接接触,以避免碱蚀病害的发生,保证桥梁的使用质量与使用寿命。首先,对于碱蚀问题的预防,目前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在施工表面涂设防水涂料。要保证防水涂料有效性的长期与可靠,在认真做好施工表面防水准备的基础上,施工人员应用刷子或者是喷枪在已经进行充分湿润的桥梁构件的表面涂刷选用的防水涂料,其防水涂料的涂刷一定要保证均匀,而间隔24h之后,还需要进行二次涂刷。

4、结语

桥梁施工问题的产生必然会对桥梁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只有在施工过程中,重视施工质量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桥梁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加强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篇7

通常情况下, 在桩基的施工环节会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一般存在于桩基的钻孔、清孔以及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

1. 桩基的钻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坍孔

当出现塌孔的问题时, 一般情况下处于孔里面的水位会猛地下降, 接着再回复原状, 并且会出现很多绩效的水泡往外涌的现象。这种问题下进行钻孔工作, 机械所承载的力度明显变大。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因素有很多, 最为常见的原因是泥浆制定时配比不合理, 导致泥浆不能够达到使用标准以及设备工作过程中碰到孔内壁等。

(2) 斜孔

这一问题的出现一般是由于施工场地土地质量太过坚硬、岩石表面倾斜不平稳、支撑钻机的架子发生偏移、歪动以及钻头碰到坚硬石质导致的。

(3) 扩孔

通常情况下, 这种问题是由于孔壁发生塌陷以及连接钻头的杆件摇摆浮动太大而导致的。

(4) 缩孔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一般是地质表层里面存在不合理的土质。另外, 钻机钻头磨损程度太大也会造成这种问题。

(5) 卡钻

由于之前钻孔的不规则、钻机磨损过度未修补, 从而钻孔缩小。在遇到钻头较大的新钻机时, 便会出现卡钻这一问题。

(6) 孔内渗漏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通常是钻机在钻孔的过程中, 当到达透水层的时候, 由于泥浆配比不合理以及钻孔过程中出现小溶洞地质而导致的。

2. 桩基清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桩基的清孔过程中, 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桩基孔发生塌陷, 即我们所说的塌孔。假如在桩基的清孔过程中, 操作不够平稳且速度突然加快, 一般就会出现塌孔的情况。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 是由于泥浆的相对密度突发发生改变而导致的。假如在桩基清理的过程中出现塌孔的情况, 就要结合实际的塌孔情形和造成的危害力度选择合理的措施来进行解决。

3.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存在问题

(1) 导管进水

首批混凝土下落后导管进水, 应将已灌注的混凝土用吸泥机可用导管作吸泥管全部吸出, 再针对导管进水的原因改正操作工艺或增加首批混凝土储量重新灌注;在混凝土灌注的中期, 导管进水是由于多提升导管且管口超出已灌混凝土表面时发生的。

(2) 初灌导管堵管大多数是由于隔水硬球栓或硬柱塞被卡住而造成的。

(3) 大的坍孔特征与钻孔期间比较相似, 可用测探仪或测锤探测, 如探头达不到混凝土面高程时即可证实发生坍孔。发生灌注坍孔有以下几种原因:1) 护筒脚漏水;2) 潮汐区未保持所需的水头;3) 地下水压超过孔内水压;4) 孔内泥浆相对密度、粘度过低;5) 孔口周围堆放重物或机械振动。

(4) 钢筋笼上升

一般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混凝土在流出导管底部的端口之后, 形成了往上的作用力, 从而使钢筋笼在这一向上力的作用下, 出现了上升的情况。

(5) 埋管

通常情况下, 是由于在掩埋导管的时候, 深度过大而造成的。要想防止这一问题的出现, 就应该在掩埋导管的时候将深度限制在2~6 m的范围内。如果这一问题已经出现, 要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

二、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1. 摸清地下情况, 认真检查机械并对原材料进行质检

桩基施工必备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要对地下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彻查, 并在施工前一个月在当地主要报刊上登载通告。通告中要标明施工的精确位置, 以图示的形式直观标注出来, 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的人员组织规划与详细的施工方案规划。另外, 还要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物料进行质检。

2.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 在施工开展之前, 应该结合工程规划以及工程的具体需求确立施工开展的计划, 设立施工的管理标准, 并针对每一环节的负责人做好相关的传达工作。

(2) 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做出选择

施工布置以及任务的分配要逐一的落实, 并把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告知参与工程的所有成员, 做到每一环节质量都能够得到保障。

(3) 做好施工所用原材料的把关工作

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抽查每一种材料, 只有在确定质量符合要求标准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 质量不达标的不允许进入施工场地。

(4) 对施工场地的安全问题、水电使用问题以及设备维护问题做到切实的检查安排。

(5) 按照工程的实际要求以及施工人员的具体情况, 要针对参与施工的人员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 并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具有精湛的施工技术以及各种施工问题的应对能力。

3. 制订详细的施工计划

(1) 根据运筹学的原则按现场情况确定施工顺序与临时设施的定位。

(2) 制定进度计划, 对人力资源进行与进度计划配合的最优化组合。

(3) 按照进度计划做好准备工作。

(4) 对季节性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与准备。

4. 工程施工过程中

(1) 在施工过程中, 要按照具体的施工准则, 确保施工质量达到之前所设定的标准。桩基的施工必须遵循工程规划方案来执行, 以便确保桩基施工的整个过程都符合工程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以及易出现差错的步骤要多加留意, 做好管理监督工作。

(2) 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标准, 最大限度的激发参与工程所有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 在全体范围内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3) 重视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 保证能够在质量问题出现的时第一时间通过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为施工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5. 人工挖孔灌注桩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确保实施电力工作者都持有上岗证书, 施工过程中所用电器安全性能良好。用于照明的设备, 一定要选择安全矿类专用照明设备或者是电压不超过12伏特的安全照明设备。

6. 工程施工完成之后

在桩基环节完工之后, 要将整个施工过程的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详细的汇报给相关部门, 针对工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反馈。在得到批准之后, 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弥补解决。另外, 还应该重新审查, 确保存在的问题确实已经解决。参照工程的具体情况, 根据施工的标准对工程整体的质量做出合理的评判。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桥梁工程建设而言, 桩基的施工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它对桥梁整体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 注重桩基施工、增强桩基质量能够有效增强桥梁工程的安全可靠性。现如今,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多先进的施工技术, 施工技能水平也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不过在施工原材料不符合标准、机械设备功能的不完善、操作不够规范化等问题的影响下, 工程质量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在工程开展过程中, 要结合实际情形及工程需求, 加强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和施工完成后的检验工作, 这对于确保工程质量而言是非常关键的。

摘要:桩基施工是桥梁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对于桥梁工程而言, 桩基部分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 我们应对桩基施工环节需要给与足够的重视。然而由于桩基存在隐藏性的特点, 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存在多发面的因素, 对桩基质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以下, 本文针对桩基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桩基,控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韩杰, 邹越, 李金花.简谈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J].科技信息, 2011 (18) .

浅析桥梁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篇8

1 施工工艺

1.1 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清理现场→钢筋笼制作→填筑工作平台→埋设护筒→复核桩点→钻机就位→辅助机械就位→钻孔→清孔→终孔→终孔检查→钢筋笼就位→下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剔出桩头→成桩检测

1.2 施工工艺

(1) 桩位测量放样。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 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 并护筒位置稳定, 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的现象。

(2) 清理现场。保证现场紧张有序,道路通畅,以便钻机移动和混凝土泵车进出方便,保证灌注混凝土时连续,防止问题的发生。

(3) 钢筋笼的制作。制作钢筋笼时, 对钢筋的调直、除锈、截断、弯折与焊接均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4) 钻孔及清孔。钻孔达到设计高程时,用测绳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钻孔完成后,应检测孔径和倾斜度。成孔孔径不得小于设计直径,倾斜度不大于1%,用直径符合规定的钢筋孔规上下两次检查造孔是否合格,合格后进行清孔,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5) 安装钢筋笼。经检查合格的钢筋笼在安装时采用事先计算好的起重设备安装。安装过程应缓慢进行且避免其在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上与孔壁接触或碰撞, 以免发生坍孔, 就位后钢筋笼应固定牢固。

(6) 下导管。使用前必须对导管进行密水、承压及接头抗拉等试验, 导管置入孔内后应处在近于孔中心并予以固定。严禁其贴靠钢筋笼, 以免灌入足够的混凝土后提升导管时受阻, 同时导管底端与孔底距离以4 0 c m为宜。

(7) 灌注混凝土。首次灌注混凝土数量要求保证首次混凝土灌入导管底部的埋置深度在1m以上, 为此施工前要备有足够容积的漏斗和料槽, 以确保初次混凝土灌入导管的埋置深度。首次混凝土灌注量可由公式得出。

V初≥πd 2/4×h 1+πD 2/4×Hc;

V初—首次灌注混凝土所需数量 (m3) ;

D为井孔直径 (m) ;

d为导管内径 (m) ;

h1为井孔内混凝土高度为Hc时, 导管内混凝土柱所需高度 (m) ;;

Hc首次混凝土灌注时所需井孔内混凝土面孔底的高度 (m) 。

灌注桩灌注混凝土量经验公式:

V≈πD 2/4×H c×α;

V为灌注混凝土预计所需数量 (m3) ;

α为计算系数,根据地基土质情况按照1~1.3取值。

2 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2.1 导管堵塞

混凝土导管堵塞的情况主要有两种:其一可能是导管底端被泥沙等物堵塞或导管下端距孔底间隔太小,混凝土流动不畅而堵管,多发生在首批混凝土下注时,由于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保持不够,因安装钢筋及导管时间过长,孔内钻渣淤积加深,处理办法是用吊车将料斗连同导管一起吊起,待混凝土灌注畅通后把导管放置回原位。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当孔内沉淀较厚时,灌注时必须进行二次清孔。另一种情况可能是混凝土离析使粗集料过于集中而卡塞导管。遇到此类情况处理办法是把导管吊起,快速向井架冲击,但应注意的是切不可把导管提出混凝土面。

2.2 钢筋笼上浮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因灌注速度过快,钢筋骨架受到混凝土从漏斗向下灌注时位移产生的反冲力,使钢筋笼上浮。处理措施:混凝土底面接近钢筋骨架时,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混凝土底面接近钢筋骨架时,导管保持较大埋深,导管底口与钢筋骨架底端尽量保持较大距离;混凝土表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钢筋骨架底端一定距离;在孔底设置环形筋,并以适当数量的牵引筋牢固地焊接于钢筋笼底部。

2.3 桩身缩径

造成桩身缩径的原因有:孔壁黏土的侵入或地层承压水对桩周围混凝土的侵蚀;灌注时孔壁拥塌;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桩身缩径一般在灌注施工时不易被发现,因此要注意预防。下放钢筋笼须孔口扶正,慢慢放入,避免挂拖孔壁引起塌孔,钢筋笼下放完毕检查孔底沉渣情况,发现沉渣突然增多,则表明孔壁有失稳垮坍现象,应及时护壁,防止进一步垮孔,灌注中如发现孔口返水颜色突然改变,并有大量泥土粗砂返出,说明孔内出现了塌孔现象,应停止灌注作业,探测孔内混凝土面标高,分析塌孔原因,并提出导管,换用泥浆清孔,排出塌落物,护住孔壁,重新成孔进行成桩。混凝土灌注完成后须验桩,发现桩身缩径,如位置较浅,则直接开挖对缩径部位施工补救,如位置较深且缩径严重,则应考虑补桩。

2.4 断桩或夹层

断桩是指桩身混凝土在某一部位出现不连续或某一部位的混凝土混入泥土严重变质,致使整桩承载力下降,甚至不能使用,产生断桩的原因主要有: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堵管或导管严重漏水,不得不将导管拔出,提高混凝土层面而形成断桩;灌注时测深不准或计算错误导管提升过快,以致导管底部脱离混凝土层面;灌注施工因故中断过久,表层混凝土失去流动性,形成断桩;

对断桩事故关键在于杜绝发生的机会,施工过程中除应保证混凝土坍落度满足要求外, 还应经常检测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并及时调整导管的长度, 灌注前要执行严格的技术交底制度,制定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灌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灌注作业连续进行,导管提升速度应做到准确匀速并做好记录。

3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复杂, 且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引发的后果比较严重, 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加强管理, 严格进行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方案必须切实可行。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加强检测, 做好各项记录, 才能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在施工中对已出现的问题要沉着冷静, 要详细分析施工记录, 果断采取相应措施, 制定安全可靠而又经济的处理方案。

摘要: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 常常会出现首次灌注混凝土量计算不准、钢筋笼上浮、卡管、缩颈、断桩、夹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根据多年施工经验, 以京津高速东段杨北跨线桥基础施工为例, 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并讲述常见问题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城市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探究 篇9

1 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概述

桥梁施工主要就是说建设一定的跨越海域、河流、峡谷等的大型空间建筑设施, 是一种普遍适用于城市建设中的大型建筑物, 为国家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很大便利。虽然建设桥梁的时候具有很大的体积, 但是具备一定的建设地点, 可以选择不同的类型, 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在建设桥梁工程的时候, 具有很复杂的内容, 需要充分了解, 合理的进行设计和分析, 主要有应力控制、安全控制、质量控制以及几何控制,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质量控制, 因此, 应该严格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1]。

2 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

2.1 人为因素

在控制桥梁施工质量过程中人为影响主要有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领导者的管理水平。现阶段, 在建筑过程中, 经常出现质量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管理者没有很高的管理素质。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质量, 管理人员和技术施工人员的水平对于桥梁质量管理具有决定性作用。

2.2 机械设备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化施工设备满载进行桥梁施工的时候, 机械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设备的情况对于桥梁施工的质量和进步具有很大影响, 能否及时的维护设备和合理的使用设备对于桥梁工程能否稳定运行产生很大影响。

2.3 材料因素

建筑施工材料是进行桥梁施工的最基本依据和基础, 材料的质量对于桥梁工程质量具有很大影响。例如,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不符合需求的材料, 会导致整个桥梁工程不能满足实际设计施工要求。目前, 有很多不符合标准的材料被运用到施工中, 从而导致质量出现一定的问题[2]。

2.4 环境因素

对于桥梁施工来说, 环境具有很大影响而且十分复杂。一般情况下, 环境因素对于质量影响具有很多方面。例如, 气候、温度、严寒、酷暑、湿度等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3 城市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方式

3.1 控制原材料质量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与原材料质量息息相关。在进行桥梁建设的时候, 应该确保材料都符合实际规定, 适当选用含泥量比较低、热膨胀系数比较小的骨料, 重视骨料的连续配级。进行一定的连续配级, 可以适当增加骨料的体积, 从而减少使用水泥的量, 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水化热导致的裂缝问题。为了提高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 应该严格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确保可以符合实际施工标准, 符合技术需要。此外, 在控制原材料的时候, 不仅需要经常性的检测, 还应该随时掌握含水量的情况, 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3]。

3.2 科学合理的配置混凝土

在进行桥梁施工的过程中, 基本的受力结构就是预应力空心板。在施工中从桥梁大上部结构到下部结构都需要一定的混凝土配合比, 为了不断满足施工需要和技术需求, 一般都是利用实验的方式来确定施工中的配合比。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 利用科学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强度, 明显提高早期强度,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模板的周转, 保障可以顺利完成桥梁的施工, 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

3.3 加强实验检测预应力

除了在进场的时候, 验收夹具、锚具以及连接器之外, 还需要检查设备的硬度和外观, 在建设过程中, 施工单位需要检验统一生产厂家的产品在进场之前进行相应的静载锚固实验, 从而可以保障材料的质量。提高混凝土材料进场之前的检验工作, 对于进场的产品进行一定的抽查, 使用具有合格检验标志的外加剂, 此外, 还应该适当做好相关外加剂材料的防护工作, 坚决不能使用不符合规定或者失效的产品。适当增加一定的无损检测, 施工企业对于一些已经达到龄期的产品进行相应的强度检测, 检测过程中应该检测不少于两个区域, 进行一定的记录。想要建设比较好的桥梁, 需要保证具有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材的预应力筋, 并掌握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行科学检测的主要方式就是试验检测,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艺, 可以保证施工材料能够切实符合相关规范需求。因此, 试验检验可以有效地提高桥梁的质量[4]。

3.4 强化桥梁质量

在进行桥梁施工过程中, 预防通病主要包括, 连续箱裂缝、预应力压浆不实、保护层没有足够厚度以及桥面和伸缩缝之间高度差不合格等, 对于上述问题, 需要进行一定的预防和治理, 相关桥梁施工单位应该在进行施工之前做好相应的分析和设计工作, 施工中严格控制质量要点, 把质量管理贯彻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 从而可以保证桥梁施工质量。在桥梁建设施工过程中,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或者质量不合格等, 相关单位和部门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和报告。对于不合格的工程进行一定的反工, 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对于一些具有安全问题的结构来说, 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验证, 在处理完成之后, 应该进行相应的桥梁荷载试验, 保证施工具有很好的质量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 对于桥梁还提出了相应的美学需求, 切实联系好环境和桥梁之间的关系。不断融合高效运输和景观评价的方式。桥梁具有很好的、优雅的位置, 会提高人们的审美, 促使人们拥有舒畅的心情, 降低司乘人员的疲劳感, 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最大限度发挥桥梁的作用, 促进社会经济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5]。

结束语

总而言之, 作为公路交通运输的主要形式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安全、可靠的桥梁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相比较于发达国家, 我国目前的桥梁工程质量还是比较落后的, 因此, 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施工质量规则和要求, 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促进交通运行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冯建勇.城市桥梁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12) :126.

[2]孔海涛.有关城市桥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探索[J].房地产导刊, 2015 (1) :327.

[3]王成花.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探析[J].低碳世界, 2014 (3) :205-206.

[4]党彪.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探析[J].中华民居, 2012 (22) :301-302.

[5]陈垦, 王方荣.城市桥梁桥面铺装层病害成因和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34) :173-174.

桥梁悬臂施工的质量控制 篇10

1 悬臂施工线形控制措施

在将挂篮行走提升至指定位置后, 现场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监控操作要求, 对底模轴线以及标高进行合理调整。由于悬臂段标高会受到塔柱压缩变形, 梁段施工误差, 以及混凝土自重作用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因此, 必须做好对立模阶段标高的控制工作, 确保后期合拢能够顺利实现。在此过程当中, 除了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做好对立模标高的判断外, 各个悬臂施工阶段在不同工况下线形变化的监控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而言, 悬臂施工现场对线形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第一, 在悬臂施工过程中, 做好对悬浇梁段混凝土方量的控制工作, 原则上尽量杜绝超方问题的产生, 其目的在于减少计算理论值与实际测定值之间的差异。第二, 立模环节的施工时间有严格要求, 一般来说要求在当天10∶00pm~次日6∶00am前完成施工, 其目的是避免不均匀温度场对悬臂段线性变化的影响。同时, 现场安排专人对悬臂段标高受温度的影响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基于对监测数据的分析, 为整个工程中的立模标高调整提供依据。第三, 结合已有施工经验来看, 若挂篮悬臂施工中预留孔的位置偏差过大, 则会直接对挂篮施工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造成挂篮无法调整至中线位置的问题。除此以外, 为了防止混凝土在振捣环节中出现预留孔跑位的问题, 还需要预先使用钢筋对预留孔进行固定。第四, 在悬臂施工过程中, 必须由专人负责对箱梁顶面材料、设备的堆放数量、堆放位置进行合理设计与管理, 计算临时荷载, 并加以严格控制, 杜绝发生偏载或超载的问题。第五, 为了确保合拢段施工的顺利进行, 自合拢段前2个悬臂梁段开始, 需要由专人负责对合拢段左右两侧标高以及线形的动态监测, 在最后2个悬臂梁段的施工中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 使合拢精度能够达到理想状态。

2 悬臂浇筑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在悬臂浇筑梁段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关键是减少施工接缝的数量, 同时按照设计要求确保所有悬臂浇筑梁段能够一次性成型达到理想状态。对于本工程而言, 由于标准梁段结构形式为单项五室, 内部钢筋布置密度较高, 在钢筋绑扎作业完成后, 整个悬臂梁段近似为一个封闭区域, 再加上周边有大量预应力管段, 因此要求一次成型的难度较大。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由于本工程中斜腹板中央设置有预应力束, 因此混凝土下料以及振捣操作的控制均存在非常大的难度, 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振捣不密实或胀模的问题。针对此情况, 要求在本环节施工过程中,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措施:第一, 在施工前必须做好全面技术交底工作, 根据现场情况划分振捣单元, 明确各个振捣单元的责任归属, 杜绝漏振。同时, 现场设置指挥专员, 负责对混凝土进行分配以及对坍落度的调整, 使浇筑计划能够有条不紊的实施。第二, 在浇筑施工前, 施工人员需要负责对挂篮的完整性进行检查, 并加以记录。浇筑过程中, 需要对挠度以及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调整措施。第三, 在浇筑施工过程中, 需要自挂篮前段开始进行浇筑, 首先浇筑底板, 然后是腹板以及横隔墙, 然后是斜腹板, 最后是顶板。在浇筑过程中, 必须注意两侧的平衡的与对称, 按照最大设计值 (本工程中为26.0t) 对于最大不平衡荷载进行控制。第四, 现场实验人员必须负责随时对所浇筑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观察, 若发现坍落度不符合设计标准, 需要及时调整混凝土。同时, 浇筑现场各个悬臂梁段需要制作3~5组同条件养护试块, 用于对拆模时间以及张拉时间的控制。

3 挂篮行走锚固质量控制措施

在本工程中, 挂篮悬臂部分主要由主桁行走部分以及后横梁行走部分构成, 在挂篮部分施工过程当中, 首先需要将轨道固定在箱梁之上, 然后在轨道前端安装反力架, 并使用千斤顶使划船能够在轨道上沿指定方向滑动, 从而实现主桁的前移。同时, 后横梁部分可以通过两端所设置的C型钩, 将其悬挂于箱梁两侧翼缘板之上, 下端支撑在移运器上, 并通过链条葫芦牵引的方式实现滚动。对于挂篮悬臂桥梁而言, 挂篮的行走是整个施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质量控制环节之一。为了确保挂篮行走的安全, 杜绝发生偏位或倾覆的问题, 需要在挂篮行走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第一, 由于在挂篮行走的过程当中, 倾覆力矩主要是依赖于后锚点小车抵抗, 而小车则是通过滚轴与轨道相连接的。故而, 挂篮轨道锚固的稳定性将直接对挂篮行走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现场施工中, 必须在挂篮行走前安排专人对挂篮轨道的锚固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并控制。第二, 挂篮行走过程当中, 南侧与北侧挂篮必须保持同步对称的移动关系, 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对各个穿心千斤顶的前进形成进行控制, 依照30.0cm的间隔距离在轨道上划线并标注。同时, 主桁部分以及后横梁部分的行走应当同步, 若出现位移偏差, 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第三, 挂篮行走并基本提升到位后, 对挂篮的平面位置进行调整, 合格后锚固。挂篮锚固后监理应对挂篮前后吊杆上端的锚固情况进行检查, 使各吊杆受力均匀。

结语

在桥梁工程建造中, 采用悬臂施工的优势是能够直接从已建墩台顶部逐段向跨径方向延伸施工, 不但施工方便, 并且工程结构稳定, 耐久性好。但在悬臂施工过程当中, 为了确保质量的稳定, 必须做好质量控制方面的措施,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把握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要点, 方能够使悬臂施工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

摘要:本文结合某桥梁工程挂篮悬臂施工案例, 对桥梁悬臂施工过程当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控制措施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证实了质量控制对桥梁悬臂施工作业顺利完成的重要性。

关键词:桥梁,悬臂,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浅议桥梁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 篇11

关键词:桥梁;施工;安全;质量;措施

近些年我国的桥梁工程数量正在不断增多,桥梁的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桥梁施工的环境一般都较为复杂,对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要求较高,为此施工单位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将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管理当做一项重点工作来看待,并积极采取措施来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

1、桥梁施工安全的控制措施

一般来讲,在桥梁施工中,影响其安全的因素主要是施工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施工进度和环境等几方面,但无论哪方面的因素,只要施工单位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并将各项安全规范要求落实到基层作业中去,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最好能够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将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安全管理措施: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首先,要对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所有人都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整个队伍中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无论是施工人员、设计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各项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其次,对于每项桥梁工程而言,其所面临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方案都有所不同,为此在施工前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本工程特点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在施工中保证这些制度的职能作用得到实现,而不是沦为走过场。

1.2做好施工的安全保障措施

在桥梁施工中,难免会进行高空作业等危险性施工项目,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必须要在施工前做好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例如在高空作业时,要搭建相应的安全防护网,施工人员要做好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再例如在所有危险的地方都应该设置项目的告示牌。另外,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都要有专业人员负责看管和使用,以保证施工安全。

1.3其他施工安全措施

当然,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需要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还有很多,例如脚手架施工安全、钢筋施工安全、模板施工安全等等,这些施工项目都有专门的安全技术规范,在施工中一定要严格遵守这些安全技术规范。

2、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对于一项桥梁工程来讲,其最关键的管理工作除了安全以外,还有一项是质量管理。只有保证桥梁施工的质量,才能将桥梁的施工效益提高到最大。而在桥梁施工中,要想保证施工质量,至少要做好以下方面內容:

2.1做好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一般桥梁工程多位于水文地质较为复杂的地段,且当地的地质构造多较为复杂,或者为软弱地质,施工难度较大。若在施工前没有做好水文地质勘测,则极易影响桥梁地基的施工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到整个桥梁的施工质量。为此,做好水文地质勘测工作是保证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

2.2材料构配件控制

根据我国《建筑法》的规定“: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以及其他附属部件,都必须符合设计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应严把质量关。在具体选材过程中,应对采购、检测、运输保险以及使用四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决不允许有“回扣销售”和“送货上门销售”的情况发生;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发生矛盾时,为抢进度而放松质量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抢工程进度时,一些施工单位往往不顾选材的质量优劣,而随意使用各种建材,最终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应充分发挥质检人员的作用,提高其实际执行权力,尤其是要严把建材采购关。

2.3抓好设计环节

加强对施工图设计审查力度,科学地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不需考虑景观设计的桥梁应尽量采用成熟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保证必须的审查周期,避免流于形式。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对重要工序、关键部位应编制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

2.4施工过程规范化

加强对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重点加强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管理。认真制取相同数量的试件与结构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养护,检查试件强度以指导施工。雨天施工应增加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并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科学使用外加剂和混合材料,应按规定在使用前复验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掺量。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砂石材料的质量检验,注重其坚固性。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动态质量控制,根据动态信息,及时调整、报批。

2.5加强试验检测工作

实践证明,要建造好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首先要有作为预应力筋的优质高强钢材和高强混凝土的制备质量的可靠保证,且必须掌握较复杂的施工工艺。而试验检测则是对工程质量进行科学实施方案的鉴定,对提高工艺技能的监护,为确保用于永久性工程的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证明书。加强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无损检测,施工、监理单位应在每一混凝土构件到达龄期后进行回弹法强度检测,每一构件检测不少于两个测区,并做好相应检测记录备查。尤其要注重加强对现浇结构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检测。

2.6强化桥梁质量

通病防治重点针对连续箱梁裂缝、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实、伸缩缝与桥面高差指标合格率不高等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理,建设单位应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编制相应质量控制要点,并贯彻到施工现场技术人员,保证工程质量。桥梁施工中出现质量事故或异常情况,有关单位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程序进行报告和处理。不合格工程要坚决返工。对于涉及结构安全的问题,必须科学论证,处理措施实施完成后应进行桥梁荷载试验验证,确保桥梁工程质量。

2.7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机制

由于桥梁工程的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管理需要贯彻整个施工过程,所以其必须要有健全的质量管理机制作为依据,来保证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包括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责任制度、质量保证措施以及全面质量管理机制等。另外,还要建立一定的质检制度。

3、结束语

总之,在桥梁工程的施工中,无论是安全控制管理还是质量控制管理,都应该被放在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地位,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桥梁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工作,建立相关工作机制,落实各项工作职责,安全保质的完成桥梁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贾洪艳,全晋蓉.浅谈桥梁施工管理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0(11)

[2]刘安邦,罗绍建.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07)

桥梁防撞墙外观质量控制 篇12

关键词:防撞墙,外观质量,控制

1 工程简介

长山堡浑河特大桥位于抚顺草市 (辽吉界) 至南杂木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 全长1797.52米, 并处于曲线段内。本桥防撞墙项目具有工程量大、线性复杂、对大桥整体形象影响大等特点。

项目人通过制定了一整套施工控制工艺方法, 对各个施工工艺工序进行详细周到的考虑, 并应用到实际施工当中, 取得了很好的施工效果和经济效益, 得到建设单位等多方认可, 被选为辽宁省高速公路防撞墙项目样板工程。

2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防撞墙外观施工质量与防撞墙线形、混凝土外露表面颜色外观质量等有直接的关系。本项目从下述各方面进行考虑, 并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 保证其和易性、可塑性满足施工要求; (2)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 尤其是曲线段过渡缓和、顺势; (3) 模板是保证防撞墙各部尺寸和外观质量的基础, 其必须采用强度、刚度满足要求的材质, 支护模板时要保证其变形满足施工要求, 模板接缝处严禁漏浆; (4) 混凝土拌合、浇筑、养生等要满足相关要求, 以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3 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 模板制作

混凝土几何尺寸及外观质量很大部分与模板的制作有关, 这就要求必须从模板制作开始就要高标准、严要求。根据本项目施工内容的特点, 模板必须具有刚度大、平整度好、不易变形、可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线条顺直、平整光洁、且必须有良好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要求, 这就决定必须采用周转次数多、施工效果好的钢模板作为防撞墙的模板方可满足要求。在本项目中采用3mm厚的钢板, 并在每段模板外侧设置加劲肋, 间距为60cm。其设计科学合理, 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制作完的钢模必须进行试拼装后才能正式使用, 必须检查安装后钢模的整体效果, 查看接缝是否平顺、有无缝隙和错台, 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

3.2 测量放样

据顶防撞墙外表线条是否顺直的是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样, 因此, 必须加强测量施工过程中的精度和准确度。在施工过程中, 采用全站仪对防撞墙的边线进行精细放样, 直线段纵向每10m设一点, 曲线段加密至5m设一点。最后用墨线将每个放样点弹线连接起来, 作为模板支护安装的边线, 从而更好的控制防撞墙的线型。其次, 再每隔5m间距对防撞墙边线上的位置进行标高复核, 凿除或找平超高或欠高部分, 以此作为基础控制防撞墙模板的标高。

3.3 钢筋骨架的安装

钢筋安装前要先清理钢筋防撞护栏底部, 钢筋在加工场制作成型后运至现场, 与预埋钢筋绑扎, 钢筋间距、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规范要求。绑扎时加设垫块, 以确保防撞护栏两侧的砼保护层厚度。防撞墙在梁缝位置断开, 宽度与梁缝同宽, 每跨跨中及墩柱支承处将防撞墙切断并设置2cm木胶板, 木胶板采用定位钢筋固定牢靠, 以保证其垂直度。

3.4 模板安装

钢模板在安全前必须将表面浮锈清除干净, 后再采用涂刷水泥浆后再打磨的方法, 反复三遍打磨后, 模板内面光亮、平整、无锈后方可使用。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以及不沾模板, 安装前应当在模板表面均匀的涂抹适量的新机油。支护长度以当日浇筑防撞墙长度为准, 不得过早安装, 对安装后无法施工段落或遇降雨时应拆除模板, 重新进行打磨除锈作业方可使用。

模板支护时在防撞墙内侧桥面设置Φ20钢筋一排, 并用钢索拉紧模板;用可调螺栓连接内模。穿过防撞墙的拉杆加设塑料套管, 以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施工中产生的各种荷载, 模板侧面加设Φ48钢管固定, 顶部内外模间采用5cm×5cm方木限位。模板通过钢管斜撑及拉紧钢索来固定, 模板及支撑不得有松动现象。

针对模板与底部接触处极易产生漏浆现象, 影响外观质量, 在施工设计中采用设置一条高5㎝、宽5㎝左右的砂浆梗于内侧模板内侧, 这样即有利于模板安装, 又可减少漏浆现象的发生。模板安装完成后再从模板外侧用砂浆封住缝隙, 以达到防漏效果。在立面钢模板接缝处加贴双面胶, 严格控制模板顶面标高的一致性和线形顺势性, 相邻模板的接缝错台不得大于1mm。

检查并校核安装完成后模板, 直线段时, 在两点间拉直线与防撞墙模板最上部的倒角内边缘对照进行校准, 曲线段时, 通过对比拉直线调整模板曲线。为了保证曲线段的曲线顺直, 从中间向两端进行缓和微调。

3.5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能够有效的保证防撞墙表面的光洁美观。经过多次试验段的尝试, 可采用如下配合比, 水∶水泥∶砂∶0.5~1cm碎石∶1~2cm碎石 (0.5∶1∶1.74∶1.52∶1.85) 。采用小野田牌42.4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用量370kg, 砂率34%。

在拌合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合, 同时针对防撞墙的施工特点, 严格控制坍落度, 若坍落度过大, 混凝土极易产生泌水现象, 表面无光洁面, 水痕明显, 如果坍落度过小, 就容易给施工带来较大困难, 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 蜂窝, 气泡多, 外观质量差, 所以根据经验及现场试拌坍落度为5cm左右为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合混凝土, 严格控制水量和拌合时间, 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的均匀性, 拌合时间不得小于2min。为了使得拌合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 混凝土的塌落度必须符合要求。

防撞墙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运输车配合人工铲送入模, 振捣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防撞墙的每一段均分三层并从两头向中间同时进行。振捣时不仅要振捣密实, 还要防止漏振或过振现象, 浇注完上一层混凝土后, 振捣器必须插入下层5-10cm左右, 振捣至表面泛浆、无气泡冒出且表面不再下沉为止。施工班组必须检查混凝土的浇注过程, 一经发现模板支撑杆松脱、模板变形, 要进行及时调整。

为了保证顶部的混凝土密实无气泡且表面光滑, 浇注完防撞墙后必须对顶面混凝土进行修面和压光处理。修面采用三次收浆, 第一次用木抹子压平, 然后用铁抹子收面, 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用铁抹子再次抹平进行压光。为了保证棱角分明以及线型平滑, 应将表面修平至模板顶面小倒角处的下边缘。

3.6 模板拆模及混凝土养生

根据气温和混凝土的强度确定防撞墙的拆模时间, 一般情况下, 24h便可拆模。如果发现拆模后有小气泡, 应当马上用掺加白水泥的水泥浆进行修补和压光, 为了保证颜色一致还应当阴干半天。最后采用洁净的土工布进行覆盖和洒水养生, 养生期不得低于7天。

3.7 施工管理

本项目在正式进行施工前设置防撞墙的试验段落, 设置长度5米, 其主要起到检验模板支护方法是否合理, 混凝土拌合、浇筑、养生等施工操作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施工完成后混凝土外观质量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等作用。通过试验段的施工质量验证, 充分证明了采取上述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可以保证防撞墙的实体及外观质量的要求, 进行主体的大面积施工。

4 结束语

通过结合沈吉高速公路长山堡浑河特大桥施工实例, 充分印证了精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周密的部署在施工中能够起到关键作用, 施工中采取的上述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合理性, 值得其他项目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JTJ 041-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2]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

上一篇:卫生信访下一篇:珠心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