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观念

2024-11-01

社会观念(精选12篇)

社会观念 篇1

走在大街上, 我们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如今的人越来越自私、孤僻, 不知教育是干什么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都知道如今的社会是一个面向世界的社会, 一个封闭的国家是很难寻求发展的。因为世界各国在技术、经济、生态和政治上的相互依靠, 大多数国际问题不能单独由一国来解决。同样, 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也是相互依存的, 就像一个食物链、 一个互联网。孤立的个人是不可能存在的。

今天, 我们的学生仍将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的世界中。 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学会与他人保持联系, 更要学会在不同合作系统中解决问题。针对这一要求, 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结合实际, 安排活动

由于农村的许多学校条件有限, 很难进行一些大规模的科学实验活动。这样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适当地也可以参加一两次科学实践, 如参观当地的工厂、企业。总而言之是为了让学生在社会中学习社会, 了解社会, 学做社会的小主人, 从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师的作用

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过是引路人。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主动权在学生, 教师只是配合, 支持学生完成本次活动, 至于怎样做, 做些什么, 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实践。从而取得新知识,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通过小组间的合作, 让小组成员形成小组的集体归属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小组内部应通力合作, 发挥特长, 努力争取圆满地完成任务, 从而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技巧。

三、以校本课程为主

组织活动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符, 不能纸上谈兵, 高谈阔论。特别是以校本课程为主, 把学生带进生活, 引进课堂。在实践中学习新知, 培养学生大胆探究、敢于设想、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精神, 把学生培养成为自己和社会的小主人, 让学生勇于表现自己, 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接触了社会, 了解了社会。同时, 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加强了合作意识, 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社会观念 篇2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一个好的现代企业战略目标通常具有的特征不包括。A:目的性 B:综合性 C:时限性 D:确定性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2、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中,企业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资质证书的,由原资质审批部门公告资质证书作废,收回证书,并可处以的罚款。A: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 B: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C: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D: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3、下列建立专门的分销渠道进行房地产产品销售的好处不包括。A:提高了销售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B:减少了潜在消费者搜寻产品的次数,提高了形成交易的效率

C:通过分销商的标准化销售行为,提高了房地产交易的标准化程度 D:便于房地产销售方找到交易对象 E:工厂的生产设备

4、业主委员会应当自选举产生之日起日内,向物业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和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A:5 B:10 C:15 D:30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5、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实行一年一定,于每年,按相应档次利率确定利率水平。A:1月1日 B:6月30日 C:7月1日 D:12月31日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6、新成立的房地产估价机构的资质等级按照最低等级核定,并设年暂定期。A:1 B:2 C:4 D:3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7、国有土地租赁期限在以上的,应当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租赁合同。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8、具有长期性、固定性、集中效应的广告媒介是。A:报纸广告 B:杂志广告 C:网络广告 D:户外广告

E:工厂的生产设备

9、购买房地产的需求中,是指购买者还没有明确的购买目的,看到别人购买,自己也跟着购买的需求。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投机需求 D:跟风需求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10、根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6号)规定,房屋租赁实行制度。A:核准 B:审批 C:登记备案 D:登记报告

E:工厂的生产设备

11、房源信息的共享形式中,表现在多数情况下,每宗交易需要两个房地产经纪人跟进。A:公盘制 B:分区公盘制 C:私盘制

D:公开信息制 E:工厂的生产设备

12、客户尽管每月收入很高,但是客户需要赡养和抚养的家庭人口很多,家庭消费支出较大,能够用于改善住房条件或满足投资需求的资金所剩无余。上述分析是针对客源信息中的分析. A:购买力与消费信用 B:目标物业与偏好分析 C:客户需求程度分析 D:客户购买决策分析 E:工厂的生产设备

13、租赁合同中,是租赁合同区别于买卖合同的根本特征。A:租赁合同约定的是转移租赁物的使用或收益权 B:承租人须返还租赁物

C:交付租金和转移租赁物的使用权

D:租赁合同的成立不以租赁物的交付为要件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14、在商品房预售广告中,不得涉及的内容是。A:中介服务 B:房屋结构 C:装饰装修 D:物业管理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15、对于出租客户和承租客户而言,他们的需求各有不同,下列不属于出租客户关心要点的是。

A:对承租客户身份和信誉有要求

B:房子能被快速出租,以提高收益水平C:对物质品质有特殊要求

D:希望服务费用与服务感受相一致,能够得到优质的服务 E:工厂的生产设备

16、在消费者的气质与购买行为的内在联系中,消费者对广告、营销人员等外界刺激反应灵敏,对购物环境和周围人物适应快,但容易随着环境的改变而转变自己的观点。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17、进行房地产市场调查时,调查人员要比较在不同报纸杂志上刊登广告的效果,可在广告下面附一个条子,请客户剪下来回寄,根据这些回条,便可以知道在哪一家报纸杂志上刊登广告的效果较好。这采用的是。A:行为记录法 B:试验法

C:实际痕迹测量法 D:抽样调查法 E:工厂的生产设备

18、从20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市场营销学的时期。A:初创 B:应用 C:逐步完善 D:形成和发展 E:工厂的生产设备

19、时期指标是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年末家庭数 B:人均居住面积

C:年末房屋建筑面积 D:商品房销售面积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20、在新建商品房的商圈类型中,通常指公交路线可能延伸到达的地区,一般称为“地域商圈”。A:邻里中心型 B:大地区中心型 C:副城市中心型 D:城市中心型 E:工厂的生产设备

21、就客户的房地产买卖合同等房地产商业性文书,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审查,并提出对客户有利的建议和意见,指出对其不利的条款约定的方式是房地产法律咨询服务的。A:一对一解答 B:个案解答

C:房地产全程法律服务 D:商业文书审查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22、计算利息的单位时间称为计息周期,通常为。A:年 B:半年 C:月 D:季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23、房地产经纪人为委托人进行房源与客源匹配的过程,实际上是的过程。A:房地产经纪人查验房屋 B:协调客户解决房屋纠纷 C:协助客户代办产权转移登记 D:协助潜在客户作出交易决策 E:工厂的生产设备

24、在城乡规划中,是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活动协调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A:镇规划 B:乡规划 C:城市规划

D:城镇体系规划

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

25、享有房地产优先购买权的人有和房屋承租人。A:房地产开发商 B:境外个人 C:境外公司

D:房地产共有人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房地产经纪人解决房屋租赁双方对租金的分歧的切入点有。A:房源状况 B:租金折扣 C:家具配置 D:佣金减免 E:租金支付方式

2、公民下落不明满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3、由于房屋本身的好坏是影响成交的重要因素,应根据现场查验后所了解的情况,向业主提出一些化解房屋缺陷的建议,以利于成交,如。A:建议修复缺陷

B:留意通风采光,空屋应少开窗通风,避免房屋日久风化 C:建议花费适当的成本加以修整,甚至装潢,提升房屋的格调

D:通知客户准备好房屋产权证、室内平面图、物业管理公约及其他文件

E:预备赠送家具电器的清单,贵重家具如不想赠送,则宜提前搬出,免生异议

4、购楼须知的内容应明确购房者所购物业的,并提醒购房者对所购物业有清楚详细的了解。A:抵押方式 B:具体信息 C:相关税费 D:付款方式 E:建筑面积定价

5、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有。A:文化因素 B:社会因素 C:个人因素 D:心理因素 E:环境因素

6、申请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A:取得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证书 B:无犯罪记录

C: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D:身体健康,能坚持在注册房地产经纪人岗位上工作 E:经所在经纪机构考核合格

7、一般用于展会或街头大量派送的资料有。A:折页 B:项目楼书 C:户型手册 D:影像资料 E:宣传单张

8、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外部力量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管理过程。A:动态 B:客观 C:宏观 D:逆向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9、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其中,外部资源包括。A:行业资源 B:产业资源 C:市场资源

D:外部环境资源 E:管理资源

10、房地产经纪人促成客户落定及签约的技巧有。A:准确把握客户真实需求和喜好 B:察言观色

C:启动全面承诺机制 D:消除合同隐患

E:在适当时机提出敏感关键性合同条款

11、房地产中介服务的主要特征包括。A:专项服务 B:早期介入 C:人员特定 D:服务有偿 E:委托服务

12、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存量房买卖中,相互混淆的现象比较普遍。A:房地产交易行为与经纪行为 B:服务标准与收取佣金标准 C:居间行为与代理行为

D:经纪服务合同的权利义务 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

13、放射性辐射污染中,主要的人工污染源是。A:医疗照射 B:天然放射性源 C:宇宙线

D:核燃料的“三废”排放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14、城市土地利用按城市中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类型包括。A:工业用地

B:水域和其他用地 C:绿地

D:建筑用地 E:保留地

15、房地产产品定位方法包括。A:市场分析定位法 B:SWPT分析定位法 C:建筑策划定位法 D:价格分析定位法 E:目标客户需求定位法

16、战略调整的内容包括调整等。A:公司的战略评价 B: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 C:公司的目标体系 D:公司的战略 E:公司战略的执行

17、邀请专业建筑设计人员进行项目规划设计、园林规划、户型设计等的培训,目的在于了解项目及设计过程等,以加深对产品的熟悉和理解。A:规划趋势 B:规划优势

C:规划设计的内容 D:产品特点 E:建筑特色

18、房地产市场衰退期的特征包括。

A:投资者纷纷设法将自己持有的房地产脱手,旧房交易量大 B:新房销售困难

C:大批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工 D:房屋空置率上升

E:售价以比租金快得多的速度下降

19、人际交往的特点有。A:交流信息 B:提高技能 C:培养情操 D:相互认知 E:相互作用

20、某宗房地产的正常成交价格为2500元,卖方应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7%,买方应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5%,则该卖方实际得到的价格为元。A:2325 B:2563 C:2736 D:2365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21、反映房屋状况的主要统计指标不包括。A:实有房屋建筑面积 B:实有住宅使用面积 C:房屋施工面积 D:实有住宅套数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22、房产税的课税对象是房产,包括。A:建制镇的房产 B:城市的房产 C:农村的房产 D:县城的房产 E:工矿区的房产

23、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中,原则是在效力相等的法律有冲突时适用。A: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 B: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 C:新法优先于旧法

D:强行法优先于任意法

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

24、建立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信用档案的作用包括。

A: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及执(从)业人员市场行为提供依据

B:为社会公众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提供服务 C:是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D:为社会公众对房地产中介服务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提供投诉途径的信息管理系统

E:减少或避免商业欺诈、弄虚作假、损害消费者合法利益等行为的发生,使失信者在扩大经营范围、拓展业务等方面受到限制

25、不符合法律规定违约责任承担方式的是。A:迟延履行 B:继续履行 C:支付违约金 D:采取补救措施

社会观念 篇3

在当代理论与批评家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审视》集中处理了这样几个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核心问题:对60年来文学理论批评思潮的主体性反思、新世纪文学批评话语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晚近典型话语方式的价值审视和文体化本土批评话语机制建构等4个相互影响、前后制约的命题。

通过对批评家主体性的反思,牛学智敏锐地指出其问题的症结在于:“本土话语因受制于大量涌进来的西方各种主义,变得沉淀不足,因而话语演练草率而匆忙”,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当批评界急于与西方理论同步时,主体性问题的反思已半途而废。在文学、批评与批评家尚未摆脱工具论的影响和意识形态支配时,皈依后现代的非主体性事实上带来了观念史与制度史的错位。这种错位包括一系列的批评观念与社会语境之间的错位,牛学智非常正确地指出了这一状况:“80年代‘新启蒙’与90年代‘底层’之间价值观的断裂与错位,导致启蒙话语变成了专业主义;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以来‘中国经验’逐渐取代了现代性话语,致使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学术化追求压抑了批评本有的问题意识。”

我愿意就此多说几句,无论是80年代的“启蒙”还是“现代性”思潮,在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并不是一种业已完成的进程或稍稍完备一点的制度设计,否则到了“经济起飞”的90年代文学批评领域也不会重现“底层”话语。诡异的是大多情形下的“底层”话语却又转向批评“启蒙”思想和反现代思想,其间的理论资源和社会语境之间的错位产生了诸多混乱,甚至变成了一种观念的狂欢。事实上,如果观念没有在历史事件和人类社会行为中的展露,如果观念没有经过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实践,没有体制的和制度化的变革实践,如果没有引起或伴随着社会的、政治的、法律的制度实践,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影响到我们生活各个领域的观念持久地起着规范性的和批判性的作用,文化或文学上的观念就缺乏自身的历史真实性与经验内涵。

70年代末至整个80年代重新呈现出一抹希望的社会理念在纯粹的暴力时刻化为幽灵,社会伦理情感被彻底压抑或进入了精神分裂。社会的重新组织只剩下不合法的利益获取。利益成为惟一的社会黏合剂和国家机器的润滑剂。经济强化了国家,或者说强化了国家权力,它的权威性中却没有丝毫真诚的社会理念,仅余利益的攫取与交易。然而极不公平的利益分配再次撕裂了社会。国家倚靠巨大的经济贿赂、甚至是放任制度设计性的腐败使掌握各级权力的阶级成为失去合法性、失去公义的社会的控制者,它允许一个庞大的官吏集团在聚敛个人财富时协助控制、维稳整个充满不满与不安的社会。应对危机的方式就是一边打压底层的公平诉求,一边赎买统治集团的边缘阶层与下层集团,进而随着经济能力的增加更加廉价地赎买软弱的而且缺乏政治理念的人文知识阶层。

恰恰就是在这样一种语境下,《审视》一书接着通过对近年国家社科课题立项的当代文学研究选题、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刊物的导向和对批评话语方式的分析,牛学智进一步深入批判了文学批评在价值趋向、文化理念和话语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普遍理论问题,虽然在今天的理论语境下读者不见得会同意学智所说的文学批评应回到“人性论”这一立场,但无疑我们会认同他的根本判断,即文学批评应“回到当日精神事件的紧迫性、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考察之中。

剥夺者把被剥夺者中的一小部分变成了被豢养者,造成各种不同的依附性阶层。知识阶层的智识变得既没有社会批判理性,更无社会实践理性能力,唯余个人计算性的渺小心智。而权力阶层怀着小商贩式的市侩心态成为了官僚资本、权力暴发户或世袭者,同时迅猛地成为资本暴发户,然而依旧怀着小商贩式的社会心态,目光短浅,耽于肉欲般的享乐和不受监督的权力意志的快感。一切人类精神世界与观念的虚无化、理性没有在法治社会的实践和科学领域得到发展,堕落为个人计算自身得失的微不足道的心机。一伙没有经历精神生活而爬上上流社会的阶层,精神上的渺小不仅体现在没有社会理念的个人与家族式的贪婪上,还体现在,无论是对付内部问题还是对付外部危机,一概只懂得经济贿赂和暴力威胁。语言的功能,交流与协商,人类社会的理念似乎从未存在过。因此,它全部的梦想与野心勃勃都显得无比渺小。而在这样的社会语境里,理论上亦步亦趋地批判“启蒙理性”、否定“普世价值”和推崇“中国经验”甚至“重庆模式”,都变成了与意识形态主导话语的合谋。

《审视》一书在对晚近几种典型批评话语方式及其价值趋向进行了具体考察之后,牛学智提出了一种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批评:

……主体性话语经西方转译到中国语境后,途经中国“反现代性主体性”解构,到“民俗主体”取代并形成“文化话语”而致于主体性话语消散的过程;正是在主体性话语消散的语境,民间民俗文化话语与国家话语达成了共识,进而最终被国家话语取代,文学上普遍的认同危机、归属危机的探讨,在理论上被搁浅,理论批评者处于两头失语的境地(外来理论话语很难根植于本土,既有本土话语又被中间架空);在此理论现实,本著研究认为,只有正视“欲望主体”并通过合理引导,从欲望主体本身生成意义生活;另外,从介入消费社会结构开始,纳入“新穷人”视野,文学批评对消费主义、身体欲望泛滥的身体主义,才能保有有效性言说的思想能量。因此,在当今社会现实,建构主体性话语、民间民俗文化话语、身体性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的动态言说机制和社会学支点,是确保文学批评重返时代思想前沿,介入并引领人们价值生活的前提。

nlc202309041302

牛学智的这一观察相当富于洞见,尤其是在小说批评领域,“民俗主体”替代了启蒙的个人“主体性”,“民俗话语”取代了主体性话语并与“国家话语”达成共识继而为后者所取代,确实道出了一个时期意识形态的公开秘密。在《审视》的最后部分,经由对几种批评话语方式的分析,《审视》一书提出了它的诊断,文学批评之所以显得苍白乏力,缘于批评话语空洞的“泛价值论”和过于抽象的“本土传统文化论”。对此,牛学智提出的理论设想或纠正方式一是“文体化”或批评的文体意识的增进;二是不偏离我们的切身经验、不过度抽象的、包含着细致的文体意识的“价值书写”。他说:“只有文体化,细化文学批评的价值书写,本土文学现代性研究才能走向深入,对当今文学的言说才会更加可信,对本土价值观的论述才能形成自洽的话语系统,批评的自觉程度才能得到切实提高,批评自信才能落到实处。” 就我对学智这一论述的理解而言,文体意识的增进意味着在“语言学转向”之后批评家主体性的重新确立,价值书写的细化意味着对本土经验的深入勘察,这是批评话语本土化的两条殊途同归的路径。“文体化”要求与细化价值书写都是增进批评话语本土化的方式。在这里,牛学智通过小说批评和诗歌批评的某些已经存在的实践,探讨了这一本土理论话语的生成以及批评的本土话语机制在写作实践中的应用与检验。

在当代批评话语与它的社会历史语境显得如此错位的时刻,在观念史与制度史如此分裂的情况下,牛学智的对当代批评观念、问题与社会语境错位的“审视”是富于洞察力的,他所强调的批评的文体意识与价值书写也深具思想的创见性与预见性。在批评观念、问题与社会语境极度错位的情形下,观念及其整个批评话语是无法在本土扎根的。本土化是观念、概念的重新语境化问题,是批评观念、概念与社会历史经验之间张力关系的建立。绕过本土令人焦虑、痛苦的社会文化状况根本就无法使概念的空中旅行具有本土意义。在牛学智提出批评话语的本土化并进行了细致考察之后,或与之同时,《审视》一书既提供了当代批评现场的概观,无疑也勘探了通向当代批评前沿问题的路径。或许,我们应该把这一“审视”视为当代批评所做的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观点集萃】

当代文学批评的症结

颜敏在2013年11月29日《文艺报》撰文指出,当代文学批评的症结在于:首先,从文学批评与社会现实的文化关系讲,文学批评无力参与现实社会的思考和精神文化的建构。尽管后启蒙时代的社会现实复杂而暧昧,文学知识分子对此既无经验也无把握,但这都不是文学批评家逃避现实的理由。批评家的宿命就在于直面现实人生,不惮于触及这个时代的敏感神经。既要反思悬浮在社会现实之上的传统主流话语,也要抵御非理性的社会情绪,目的在于真实表达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知识分子对于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的外在印象、内在感受和理性思索,彰显世道人心,从而切实地担负起文学批评应有的社会文化责任。其次,从文学批评与学术体制的关系讲,文学批评缺乏自我超越的精神。对于现存的教育管理体制,一时难以扭转;但批评家应该凭据自足的学术良知、学理规范和专业标准,摆脱现行学术体制的心役,通向更为真实和广阔的现实世界。最后,从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讲,文学批评依附于文学创作,并且深受世俗社会庸俗气息的污染。文学批评的兴衰荣辱与文学知识分子的现实选择密切相关,切记米兰·昆德拉的告诫,“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论媒介演化对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 篇4

一、媒介技术的演化与社会性别的融合

媒介技术的演化不仅逐渐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模式, 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 它还打破了社会场景中的藩篱, 为两性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下共享观念提供了可能, 为社会性别的融合做了长期的准备。

(一) 媒介技术的演化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

1. 传统传播模式———“被禁锢”的信息

男性、女性作为一直以来社会中存在的两个“群体”, 几乎涵盖了社会的每个成员。媒介对社会性别的影响, 主要在于媒介技术至少部分地使这两个“群体”在从社会场景中获得信息接触时存在了一定的差异。[2]而媒介技术的演变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断改变着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模式, 以此改变着群体之间获取信息的差异性, 从而对社会性别的融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口语传播时代的信息具有易逝性, 无论人们是主动获取信息还是被动获取信息, 信息都无法长久地保存。通过口语传播的形式, 信息的共享程度也十分有限, 从长远来看, 非常不利于人们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信息并获得认同, 这也限制了人们以群体身份的方式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

文字传播时代, 信息得以长久地保存, 但技术的限制使得信息不能被大批量生产。虽然此阶段人们多是主动获取信息, 但由于文字的复杂性, 只有极少数的特权阶级具有阅读文字的能力, 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是非常不平等的。

在印刷时代中具有代表性的书籍同样因为文字的特殊性将特定的读者“聚集”到特定的信息系统, 在各种年龄段内和群体间隔离了信息系统, 使能接触某个信息系统的人和不能接触的人之间出现了严格的区分, 所以书籍更容易被精英们用于仅属于他们之间或个人间的交流。印刷时代的书籍作为一个独立的有形物体, 必须被单独购买或借阅, 所以如果人们对某一领域的信息感兴趣, 就必须主动将自己需要的书籍找出来。

2. 电子传播模式———信息的“主动传播”

与书籍相比, 作为电子传播时代代表的电视则有较少的知识阶段和分隔, 电视把它的内容提供给所有人。电视不会帮助精英掌控对于文化知识的解释权, 也不会使交流系统处于被分隔的状态, 它不会被精英们用于仅属于他们之间或个人之间的交流。与书籍需要被人们主动获取相比, 电子讯息会主动出来接触人们, 电视节目是被动性的消息, 利于满足大众更一般化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看, 阅读常用来加强和纯化一个人内在的现实, 但电视更趋向于将不同阅读圈子的人或主动或被动地放进同一个公共领域并向他们传播信息。

李宇春自出道至今拥有了大量的“玉米”, 除了许多年轻人, 也有很多“妈妈们”加入了“玉米”的行列。“妈妈们”大都是在传统教育的熏陶下成长的, 她们大多都认为女性应该以柔美、纤细、温婉作为特质。李宇春的中性形象如果出现在传统的媒体上, “妈妈”们可能根本不会去关注, 但借助电视这一平台, “妈妈”们有机会或主动或被动地收看超女的节目, 关注李宇春, 以至最后也成为“玉米”的一员。可见电视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程度, 也为社会性别的进一步融合打下了基础。

(二) 媒介技术的演化使“场景”之间的藩篱最小化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名著《第二性》中指出, “女人并不是生就的, 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 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 是整个文明”。[3]她也指出“永恒不变的女性气质”只是一个谎言, 女人想事情的方式、情绪、走路的样子, 并不是生下来就这样的, 而是渐渐形成的, 是教育和日常生活的结果。而梅罗维茨认为“群体”的身份“是由群体成员共享而对外部群体保密的经历所支持的”。在社会性别的问题上, 他进一步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区别至少部分地是由于对社会场景存在差异造成的, 男性和女性领地的隔离一度造成了社会化的不同角色”。[4]梅罗维茨将20世纪六十年代的女性争取与男性完全平等的女性主义运动称为“实际上是为了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之间的分界线最小化或将其消除”。[5]媒介技术的演化正是通过进一步消除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之间的分界线而对社会性别的融合造成影响的。

1. 旧有的“场景”隔离———“模糊”的自我认知

许多年以来, 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的隔离是被明确告知和接受的宗旨:“两个场合的宗旨”。妇女的位置是家庭与居家的场合;她们的职责是培养和照料孩子, 保护家庭, 减轻有工作的丈夫的负担;她们的权利是确定家庭的道德规则, 塑造孩子的个性与行为, 以及指导她丈夫的道德行为。与此同时, 男人要进入公共场合, 挣钱供养家庭。他们的权利是自由旅行, 决定家庭的居住地, 并且领导家庭的公共事务。这样的传统观念把妇女从商业化的重担中解放了出来, 男人则从照料孩子和家务的负担中获得解放。妇女传统的形象是纤弱、胆小、富有感情、超凡脱俗, 以及需要男人保护的, 这与妇女同男性信息传统的隔离有很大关系。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社会差异不但是通过场合的隔离而得到强化, 而且也通过男人比女人对世界有更多的接触而得到加强。以往, 男人能够去绝大多数妇女能到的地方, 女性则不能去大部分男人能去的地方, 但女性的私人空间却常常有男人介入。

男人对各种社会场所的介入允许他们发展多重的社会自我, 练习从一个场景中解脱出来, 当他们在另一个场景中时, 并可以获得自己角色所需的距离和看法。相比之下, 女性在家庭场合中的隔离使她们很少了解关于社会和自己角色的状况, 因此女性获得的是一个更有局限性和模糊感觉的自我, 一位女性对自己经历的了解常常是个人的理解, 很少能得到群体共同看法的肯定。波伏娃指出, 女人没有历史、宗教以及共同的地点可以使她们结盟。“她们分散地生活在男人中间, 通过居室、家务、经济条件, 以及社会地位依附于某个男人———父亲或者丈夫, 其紧密程度远远超过与其他女性的联系”。

2.“场景”的去“藩篱”化———“群体认同感”的催生

在受到电子媒介使用刺激后的工业信息时代, 电视可能以几种方式攻击了男性和女性世界之间的分界线:它融合了传统上不同的性别信息系统, 模糊了性别的公开与私下行为的分界线, 破坏了物质隔离作为性别隔离决定因素的重要性。

当谈到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会的大变革时, 不得不提到发生在20世纪六十年代的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其时, 电视在美国的普及率已将近90%。或许可以说正是电视媒体使20世纪六十年代的女性接触到了更广阔的社会资源, 帮助她们去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自我, 并使她们形成了共同的边缘心态, 其中的某些女性已经产生了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她们在组织中发现了妇女团体的力量, 越来越多的妇女拥有一种新的权利意识和团体意识, 而且拥有一种用团体和政治的语言来描述个人经历的能力。由此, 女权主义思想得以复兴、发展、成熟, 最终独立引导了一场激进的社会运动”。[6]

(三) 媒介技术的演化使在平等环境中的观念共享成为可能

电视将带有性别内容的节目带进家庭中时, 会以两种方式冲击传统的体制:赋予女孩另一个直接的角色榜样, 而对男孩则减少了男性世界的抽象性。从长期来看, 男孩和女孩都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接触暴露的男性和女性角色榜样, 他们共享同样的性别观念, 这可能会削弱传统中社会化模式的区别。

1. 观念的共享对传统的性别意识造成冲击———不同性别的“公开比较”

电视所展示的文化态度是女孩和男孩应当各自按照传统的性别意识行事, 但它也可能教给女孩男性的行为、教给男孩女性的行为。由于面向女孩和面向男孩的书中包含着不同的内容和理念, 过去男孩和女孩不同的社会化模式就会因为他们所阅读内容的差异, 以及由于缺乏对异性所阅读内容的直接知识而得到强化。比如:许多书籍和电影中描述的教训是, 为了赢得一个男人, 女性必须放弃与他竞争。这种体系实际上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 从儿童图书到学术论文, 都得到了强化。[7]但电视上的内容可能产生一种新的影响, 因为无论男孩女孩都接受着这样的信息。无论其具体的内容如何, 共享的信息越多, 就越是难以维持行为和世界观的传统区别。

每个小孩都有新的选择, 他们可能采取异性角色的某些特征, 电视同样减少了“异性”的神秘。在相同的信息环境中包括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 使得两种性别的行为公开地让公众进行详察和分析。由于电视结束了文化了中“女性场合”的女性信息的隔离, 那么它的最大影响是女性对自己角色的认识。作为两性平等共享信息的平台, 电视改变了两性对社会性别的看法。电视使女性接触到与以往不同的“外部标准”并且告诉她们“事情如何进行”。男性也找到了放松自己, 不用一直维持自己强硬阳刚形象的另一个新方向。电视这个共享场景推动了以往被分隔开的男性和女性的公开比较。

2. 共享观念促进了群体认同感的加强———性别融合的“公开需求”

在现有的女性主义运动之前, 大多数的女性并没有将她们看成是一个“群体”。女性突然能够“看到”超越她们个人问题并对其表示关注, 亦能够获得外部的观点, 对全体女性问题有共同理解, 这与在平等环境中获得了共享观念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电视提供了有着男性话题、男性冒险和男性机会的男性世界的画面, 而女性却被禁止入内, 这使女性发现自己是“少数人群体”———被隔离在世界之外, 只能看不能进入的群体。电视对两性领地的不断暴露鼓励了男性和女性要求在所有的公共场合进行性别融合。

2010年因参加《快乐男生》选秀而家喻户晓的刘著, 人称“著姐”。因参赛时着烟熏妆, 穿蓝色丝袜和高跟鞋而引起社会关注。刘著凭借着出位的打扮, 女性化的表演, 出尽了风头。刘著的性别观从小就与其他男孩不一样, 但是他的家人也从未对他进行干涉, 对他的成长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这在以前的社会是肯定不会被认同的现象。如今的刘著还是会着女装亮相一些小的选秀现场, 甚至还召开了自己的演唱会。通过《快乐男生》的平台, 刘著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而他的性别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上一些人士的认同。且不说刘著自身的行为是否含有炒作意味, 但是在他身上发生的性别融合的现象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 的确值得我们关注。

二、媒介技术的演化催生了全新的“场景”的诞生, 促进了新的价值观的产生

著名的女性主义运动“在20世纪六十年代一下子在全国爆发。几乎没有任何男性或女性预测到它, 或者说甚至没有想到会那样。”社会意识中如此革命性的变化如何会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发生?是什么改变了妇女的意识, 是什么使得这些变化成为合理的———之后———对许多男性也是合理的呢?[8]在一代人之内如此大范围的人群中女性主义意识的突然兴起有力地说明, 在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时, 它们可能赋予了人们恰当性别角色的一个全新的观念。

(一) 社会“场景”的融合产生了全新的“场景”———性别融合的基础

社会“场景”的融合并不单纯是一个场景与另一个场景的简单叠加, 融合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当两个场景彻底融合成一个场景或逐渐趋向融合时, 就会促使一个新的场景的诞生。梅罗维茨指出:“性别的适合行为的新观念并不是简单地从更伟大的意识中成长出来的, 而是从新的意识和新的价值观中成长出来的。”[9]

因为电视通过将外部世界带入家中, 打破了公共环境与家庭的区分, 它首要的和最强烈的影响是女性对公众男性世界的观念以及她们所处的地点或缺少地点的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 电子媒介对家的入侵不仅使女性从家庭信息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而且倾向于将公共和家庭场景重要整合并且形成一个“兼有两性的场景”。

(二) 新的“场景”促使了新的价值观的诞生———性别融合的开端

妇女解放运动决不是简单地解放“受压迫的少数人群”。妇女对角色、权利和责任变化的要求也必然要求男性角色、权利和责任的变化。女性主义运动可以被看作是“性别解放运动”, 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在融合, 不仅仅是妇女变得更像男人, 而是两种性别的成员变得类似, 并且两种性别的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对方的互相认同。

希拉里·克林顿是美国曾经的第一夫人, 现任的美国国务卿, 她的经历可谓充满传奇色彩。她曾为了帮克林顿助选, 而改从夫姓, 又力排众议与奥巴马同时竞选美国总统, 甚至还曾经在竞选中一度取得过领先位置。而她的先生克林顿从美国前任总统转变为为希拉里助选的好好先生则恰恰反应了两性在社会角色中互相融合的趋势, 当男性与女性不再固守在旧有的社会分工和场景之内时, 一样可以取得非凡的成就, 并获得众人的认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为“社会性别融合”的未来提供了好的典范。

三、结语

媒介是大众传媒传播的工具, 不仅媒介所报道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意识, 媒介也通过塑造这些社会事务和行为交往的风格来影响着社会。社会“场景”之间不断地融合与撞击, 引起了对社会和政治行为重新评价。作为受传者, 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去鉴别信息的有益与否, 而作为传媒人的我们如何去挖掘传媒的潜质以服务社会, 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应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话题。

摘要: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演化, 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 并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 社会性别的融合现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梅罗维茨的“媒介场景理论”, 着力从媒介技术的演化增强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使不同社会性别之间隔离“场景”的最小化, 促使了崭新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成与共享三方面来探讨媒介技术的演化对社会性别融合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技术,媒介演化,社会性别

参考文献

[1][2][4][5][7][8][9]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158-171.[1][2][4][5][7][8][9]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158-171.

[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 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309.[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 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309.

电视广告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篇5

这组系列广告由四个短篇组成。第一篇:教室里的小男生、小女生在课桌上划了一条分界线,以示“互不侵犯”;第二篇:一高大威猛的男子在酒巴寻找失落的帽子,被一对小恋人误以为是好色之徒,紧张的花容突变;第三篇:一位女士艰难地推着行李车,却误认为前来帮忙的男士怀有不良企图;第四篇:一位开着跑车的女青年被一位开吉普车的男青年紧紧追逐,恐惧之情溢于脸庞,没想到,男青年原来是想告诉她,她的长裙被夹在了车门外。?

四支广告,情节各异,但每支却以同样的格式、同样的广告语相互串联,浑然一体。带有“爵士”曲味的歌词也意味深长:“不要用线绑住你自己/留一点温柔的空隙/不要把手握得太紧/感觉就能互相传递/让所有的念头静一静/用你的心/去听别人的心”,广告口号“化去心中那条线――黑松汔水”。?

系列广告通过巧妙地赋予黑松品牌特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回忆和联想。当人们看到小女生、小男生们幼稚而认真地在课桌上划出一条“互不侵犯”的“线”时,

无论青年、壮年还是老年,都会自然想到儿时曾经有过类似的天真幼稚行为,也就不知不觉地感到黑松似乎就是“打开心结”的使者。?

连夺多项广告奖的“多帮别人想一想”,是黑松汔水继“划去心中那条线”之后的次年推出的又一系列广告,这个看上去像是说教的广告语,却通过一系列易于引起共呜的小故事,打动不少观众。黑松已不仅仅是一瓶汔水,它还是化解“心结”的润滑剂,是人们的一位知心朋友。正如一位广告人所言“在人际间冷漠、自私的现代社会中,黑松汔水象征沟通的干净透明的形象,希望使人与人的关系趋于和谐。”?④。?

我们正处于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当人们为不断呈现的先进和新奇而激动欢呼时,却深感在源源到来的新景象中,“找不到自我肯定的内在基础,感到自我深刻的失落,成为情感枯竭和情感匮乏的无根基的精神漂泊者。”?⑤因而,“对情感的怀念,成为当代人的基本情感;回忆、怀旧、乡恋、家恋、童心之恋,成为当代世界无休止的温情表演。”像“化去心中那条线”和“多帮别人想一想”系列广告,无疑唤起当代人的情感企盼以及对真善美的渴求并付诸行动。

三、角色示范左右孩童的发展

电视广告传播借助角色示范,供人学习模仿,以培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情趣以及行为规范等。电视广告的角色示范效力对儿童影响尤大,广告中的画面、色彩、声音、动作以及广告演员(广告代言人)的举手投足,都令儿童激动不已。广告对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包括智商水平、阅读理解、学习成绩、家庭伦理、社会活动等影响极大。广告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广告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准则,已深深根植于孩子们的头脑,并逐步演化成他们美好生活和未来理想的样板。?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未来,独生子女社会的儿童更是家人的宠儿。商家早已看好儿童消费这片永远有潜力有魅力的市场,电视广告自然不失时机地向儿童宣传物品或利用儿童推销各种商品,从食品、饮料到玩具、童车、衣物、尿片等日用品,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而且铺天盖地,轮翻轰炸。?

有电视节目的地方就有电视广告,儿童节目更不例外,正如香港传播学家余也鲁所说“儿童广告所进攻的差不多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因为儿童节目通常收视率很高,儿童看电视节目,不能象成人那样运用判断力对内容加以选择,通常是电视上说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儿童对广告中的歌词与内容记忆尤强,有的几乎可以唱出全部广告歌曲来。有的儿童对食品、饮料及家用品的名称与商标记得十分清楚,如“果冻布丁喜之郎”、“康师傅牛肉面,香喷喷好吃看得见”、“好吃就是不一样”、“我也要喝娃哈哈”、“农夫山泉有点甜”、“不香能叫肉吗”等。“他们记忆的长短与年龄、零用钱及已有的消费态度密切相关。年龄大、零用多而又比较奢侈的儿童,记忆得又牢又久;反之则比较短而易忘。”?

电视广告每天在给儿童灌输这个好吃,那个好玩,它不仅唆使儿童“多多益善”地买东西,那怕新鲜一会就抛弃或根本不需要,而且影响儿童长大后的购买行为。多数广告不提价格,只鼓励人们购买,似乎不花多大的代价就可以得到满足,似乎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能自由自在享受美好人生。如果家境好,父母在这个问题上又不能及时地、合理地引导,而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无形中造成一种生享其成的心理。?

婚姻观念与婚姻行为的社会学解析 篇6

关键词:婚姻质量;理论;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70-02

一、社会文化与婚姻观念的认同

1.婚姻质量与文化的普遍性、特殊性

文化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家庭都是社会成员最重要日常生活领域,家庭的运行规律中一直受两种文化的影响,即法律等正式的文化规范和伦理道德习俗等非正式的文化观念。古今中外的家庭都同样受社会上某种普遍性的文化观念影响,形成了一个社会独特的文化认同。关于婚姻的质量问题,古今中外的文化体系下,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认同。

传统社会中,主导的文化思想是封建式男权中心观念,大众对于婚姻质量没有个人的理解,只是当作家族延续的手段和方式,女子在传统社会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丧失了个人的主动选择权和谋求幸福的愿望;男子在传统家庭中也只是上下代的中间过渡角色而已。

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的思想越来越盛行,现代人对于婚姻质量也越来越看重,西方发达国家所呈现出的高离婚率和不婚率,充分表现出大众对于婚姻的个人关注,社会成员越来越多从个人角度出发做出婚姻选择。现代人婚姻中爱情的成分越来越凸显,有的人甚至将爱情作为婚姻幸福的唯一标准。

2.婚姻质量与文化的传递性、变迁性

任何社会中关于婚姻的认识和观念是具有传递性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纵向传递和横向传递。纵向传递指的是婚姻文化和家庭观念在代际间的传递,上一代将自己的婚姻思想和理念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和耳濡目染,使得下一代全部或部分接受。当今中国家庭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传统思想的保有着,他们还是奉行老一代那种传宗接代的婚姻观念,由此下一代是影响他们判定婚姻质量的重要指标。横向传递的同一历史时代中,不同国家和社会类型文化观念的传播。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文化思想犹如洪水般涌向我国,使得现代中国人的婚姻观念越来越趋向于西方,越来越注重感情在婚姻中的决定性地位。

文化还具有变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间的碰撞融合,任何国家或社会的文化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要随着时代和形势的改变而变化。抛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但考察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几年中,各个代际的婚姻观念和幸福感指标都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总体的趋势是,婚姻观念由传统向现代发展,关于婚姻质量由不关注、“无所谓”向很关注、“很所谓”发展。未来的中国社会,传统意识在人们头脑中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小,而更多从个人角度去追寻自己婚姻幸福的观念会越来越占更大比重。

二、社会化与婚姻观念的形成

1.婚姻化与婚姻观念

婚姻化是家庭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进入了婚姻化的过程。婚姻化指个体从一个对于婚姻一无所知的“自然人”转化为对婚姻有所了解并能够适应婚姻、参与婚姻生活,在婚姻生活中担当一定婚姻角色的“婚姻人”的过程。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学习,对两性、爱情、择偶、婚姻、生育等观念有了正确认识和了解,并掌握了家庭婚姻方面的相关知识,取得成为婚姻主体的“资格”和“条件”。通过婚姻化,社会成员形成了关于婚姻的整体观念,其中包括对婚姻质量的思考和选择。

2.婚姻观的社会化主体

家庭是社会化的主体之一,按照预期社会化的概念解释,孩童在生命早期通过耳濡目染习得了一定的婚姻观,并在头脑中经过分析处理,大致形成了对婚姻角色的认识,这对于他们未来在婚姻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有很大影响。

除了家庭作为社会化的主体之外,人们的婚姻观还很大程度上受到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使对于一个思想成熟的有很强自主意识的人来讲,他们的婚姻观念也是会随着环境发生变化的。周围群体的思想意识尤其是经常产生互动的朋友和同事,他们的婚姻行为和婚姻观念可以影响到进入其中的个体。此外,大众传媒对于社会成员婚姻观的影响更为广泛,报刊、杂志、电视等诸多相关内容可以影响或改变人们的婚姻价值观和婚姻质量认同。

3.婚姻质量与社会化的偏差

当今中国,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很大一部分社会成员中仍然保有着某些传统思想观念,传统社会占有主导地位的文化是儒家思想,其中包含着一种不对等的封建礼教观念,由于文化的传递性和惯性,这种思想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无论是男性或是女性,如果受到这种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就会使得自身的婚姻状态存在不符合社会现实的情形,比如男性的大男子主义思维和女性的被动服从思想,都会使当事人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

三、社会角色与婚姻观念的外显

社会角色反映了社会成员在承担某一角色时表现出的一整套权利与义务规范的行为模式,并且体现了对于处在特定社会地位、身份的人们行为的期望。

1.婚姻角色的领悟

任何一种角色的承担首先来源于角色的领悟和认知,角色领悟(角色认知)是个人观念,是角色扮演的内在力量。依照角色领悟的相关解释,角色扮演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首先存在一个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一般来讲,在同一社会背景下,社会范围内总体形成了对于大致相同的角色期待,但是由于每个人对于特定角色的领悟不同,由此形成了社会千差万别的角色扮演状况。角色领悟是角色行为的基础和前提,比如,对于什么才是好丈夫、好妻子,社会总体存在一个大致的认同,但是由于每个人生活背景和成长经历的不同,对于该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会出现差异,这就使得社会成员表现出了千差万别的好丈夫、好妻子。

2.婚姻角色的外显

婚姻质量观念作为人们精神层面的内在观念,只有通过外显的行为才能够表现出来,这就是社会角色理论中的角色实践(角色行为),角色行为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或活动,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角色领悟是一种个体观念,而角色实践则反映了个体的社会行为。同时,角色实践也是角色经受检验的过程。每个经过婚姻化的个体,在进入到婚姻之后,都会依据自己对于婚姻角色的领悟产生相应行为。在婚姻各方对于彼此婚姻角色行为的互动和理解中,形成了婚姻的评价,即婚姻质量。而婚姻质量的调整和改善也要通过婚姻双方角色行为的改变来完成。

3.婚姻距离

现代社会的离婚率和不婚率越来越高,有些人甚至将离婚结婚当成家常便饭,为什么婚姻家庭领域呈现出这样一种局面,这是众多专家学者政要所关注的问题。如果从社会学中的后现代角度来认识,就不难理解了。后现代社会造就的是一个个多元化的个体,他们的婚姻质量价值观存在较大差距,使得不同的价值主体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产生婚姻距离是很正常的。婚姻距离主要来自于角色距离,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主体自身的素质、能力、行为与他所承担的角色之间存在着差距,另一方面指主体对婚姻另一方的要求和标准存在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这两种情形都会真实地带来婚姻距离。

四、社会互动与婚姻行为

根据社会互动理论,婚姻关系由婚姻主体的互动构成,婚姻生活就是通过婚姻主体日常生活中各种互动行为表现出来的,而婚姻主体对于婚姻质量的评价也在互动中形成。

1.婚姻互动

婚姻互动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婚姻互动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一旦形成了婚姻关系,就产生了婚姻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从家庭社会学角度来看,婚姻互动关系对婚姻双方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持续而广泛的,婚姻双方的互动时间越长、内容越广泛,对婚姻主体的心理、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影响就越大。

婚姻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任何互动都包含着信息的传递与理解,婚姻互动中也是以信息的交流为核心。在婚姻主体间的互动中,彼此表达出了各自的思想、态度、情感、观念、认同等诸多方面;婚姻互动中还包括对对方所表达信息的理解,所理解信息的程度决定着后续互动的发出。婚姻关系就是在婚姻主体间不断的信息传递与理解中发生和维系的。

婚姻互动媒介多样。婚姻主体间的互动既是频繁的,也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婚姻主体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发生互动关系,比如直接的言语沟通、表情肢体的表达、文字符号的叙述、电话网络等工具的连接,这些都可以是婚姻主体表达信息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婚姻主体间的互动可以是直接的、面对面的,也可以是间接的、非面对面的。

婚姻互动模式。婚姻互动通常会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这是以婚姻互动双方各自的文化为基础。在每种文化系统下,都形成了该文化领域所认同的婚姻观念和婚姻行为。基于这种观点,现代社会的离婚率之所以高,就是因为婚姻主体间处于不同的文化系统,在对婚姻模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上存在差异。

2.婚姻互动的一般过程

按照社会互动理论,婚姻互动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婚姻主体的接近和接触阶段。在婚姻主体任何一项互动过程中,首先是互动主体间的接触和靠近。可以是面对面的或者非面对面的,通过各种媒介用直接的或间接的产生连接,这是婚姻互动的前提和条件。对于婚姻关系不够融洽或需要改进的家庭,需要在各婚姻主体间建立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创造婚姻主体间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这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婚姻主体的理解与了解阶段。婚姻主体在彼此连接的基础上,会产生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形成多个回路,这就是婚姻主体间彼此理解和了解的阶段。在这一环节中,婚姻主体各方处于相同的文化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对于信息的理解存在偏差,肯定会影响到互动的效果甚至会使婚姻家庭产生矛盾和危机。

婚姻互动的调整与反应阶段。在了解到婚姻一方主体所发出的信息的基础上,产生应对自身行为和观念的影响,并由此产生新的互动过程。这一环节既是一个完整互动的终结,也是新的互动过程的开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婚姻主体中一方在对另一方做出反应时,应该做到完全准确理解信息并及时地做出反馈,这样有利于婚姻关系的良好发展。

3.婚姻质量的提升

社会观念 篇7

1.1 观念及其形成

什么是观念(Idea)?国内外对此定义很多。本文认同的观念是指社会观念,其涵义是指社会公众关于客观事物的思想意识。

观念以社会个体为载体,形成于人对社会的认识过程之中。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理论中,作为认识,观念产生于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观念形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按照中文对“观念”的理解,先有观察后有念想,那么对个人来说,观念就是通过一次观察形成观点、想法的认识过程,即观念是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综合反应。

1.2 技术与社会观念

从宏观上说,社会观念的产生、变化是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社会领域的发展相关的。

从哲学层面看,技术不仅具有物质性、自然性和工程性,也与社会、人性和精神性(如技术与人的地位、自由等问题)有着种种复杂的关联,因此它对社会观念及其发展变化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 互联网技术简要评析

互联网是当今技术引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巨大象征。要考察互联网的社会观念,就非常有必要研究互联网作为技术物的发展以及人对互联网的使用状况。

2.1 ARPAnet:非中心化的物理网络

今天互联网的前身是阿帕网(ARPAnet),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署为抵御前苏联的核打击而投入使用的通讯网络。

阿帕网具有五大关键特点:支持资源共享、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和采用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2]到1993年,互联网已完成了包括WWW(万维网)、浏览器等在内的至今为止所有最重要的技术创新。所有这些在网络互联技术上的重大进展都承继着阿帕网倡导的“非中心化”的网络思想。

2.2 黑客、开源运动:互联网技术的推进器

一般认为,黑客对互联网早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谓黑客(hacker),是指那些通过信息网络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的人,他们通常智力超群,具有硬件和软件的高级知识,但他们不同于以破坏为目的的“骇客”(cracker)。黑客们崇尚自由、共享和没有利益冲突的网络世界,倡导“计算机为人民所用”,他们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或者是为了网络安全,通过破解口令、开天窗、走后门、安放特洛伊木马等基本技巧入侵他人系统、窃用或篡改数据,并发现网络漏洞,通过创新的方法剖析系统问题,这实际上是对计算机的最大潜力进行智力上的自由探索,客观上大大促使了整个互联网的完善与安全。

2.3 搜索、P2P:从网站到个人

搜索技术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信息内容爆炸式增长过程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的信息导航技术。

P2P(Peer to Peer)意为对等连接或对等网络,主要是指由硬件形成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P2P使互联网重返“非中心化”,大大突出了PC机的“中心”地位,成为网络内容的主要存储地。

2.4 Web2.0相关技术:互联网转向社会化网络

进入21世纪后,Web2.0概念日渐兴起。所谓Web2.0,是相对于Web1.0时代而言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它改变了以前被动的网页浏览,而强调用户之间的交互,并使用户代替专业人士自己主导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一跃而为互联网内容的缔造者,这完全打破了传统上以主动提供内容为特征的门户网站所惯用的单向传输模式。因此,Web2.0精髓是以人为本,网民以主动写作、自我展示为主,大大提升了互联网的使用体验。

2.5 虚拟现实技术:从实践到思维的革命

虚拟现实(Virtural Reality)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并通过使用传感设备与之交互作用的新技术。

本文所指的虚拟现实技术,是泛指今天由数字化与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电讯等相关技术共同构建的互联网技术体系。从技术上说,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虚拟现实,从网络聊天、MUD游戏、电子信函到社交网络、网络新闻、网络会议和数据库等等,无疑已成为一种迥异于物质世界的新的空间和社会实践。

3 网络技术引领网络社会观念

3.1 互联网社会观念及其构成

互联网观念就是人们对于互联网本身、互联网社会的思想认识或意识。

按照观念的多面或层次不同,互联网观念和传统社会的观念一样也有复杂的构成。从观念形成过程看,有些观念是在初次或一次性行动中形成的;有些观念则是经过多次实践、再认识和修改过后的观念。

在结构上,互联网观念有三个层次,微观的是网民个体的观念,即单个网民在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网络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思维、心态和经验等。中观的是网民群体的观念,是指在某类网民群体(网络社群)生活中形成的观念,为群体的成员所共识和承认。比如团结、信任、友爱、反叛等。宏观的是整个网络社会的观念,是由网络社会中各个群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观念,它是绝大多数的网民群体、网民个体的共识。比如虚拟、现实、自由、开放、平等、文化认同等等。当然,互联网观念在这些层次之间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容的。

3.2 网络技术助推网络社会观念的形成

如前所述,技术是与自然、人、社会相关联的复杂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必然在创造网络文化的同时,影响到网络社会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基于上述对网络技术发展的简要回顾,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指出:

(1)重大网络技术引导各类网络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笔者认为,阿帕网作为互联网前身,孕育了虚拟现实、虚拟实践的思想基础、新的时空感和“重新定义一切”的可能。阿帕网独创性的分组交换技术、TCP/IP协议等,奠定了今天互联网服务的开放性、资源共享理念,网络世界“处处是中心,无边是边缘”、“去中心化”乃至“地球村”这样的空间观念。

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在上个世纪60-90年代的黑客、P2P技术、自由软件和开源运动等一系列技术活动或潮流中,那些先驱的技术人物或发明家在技术理念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要打破强权者在信息技术与知识市场上的独霸和垄断。

以近些年来Blog、Wiki、RSS、SNS、Tag等Web2.0一系列技术的日益应用为标志,主体的解放与个性的张扬已确立为互联网社会基本而核心的观念,并使得个人的话语权、知晓权和表现欲望得到突出地增长。另一方面,Web2.0的规模应用也使得整个互联网结束了早期远离日常现实的虚拟生存历史,而演变为真实的社会性网络(SNS)。

(2)技术的发明家们(发明、创新者)和网民一起构建了互联网社会及其观念。互联网的发明家们先知先觉及其技术实践做出了基础性的重要贡献。当然这不能完全归结于技术发明家,因为互联网既是技术,也是工具。具有观念的人对互联网的使用,尤其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网民对诸多重大网络事件的参与,显然对网络社会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鉴于篇幅在此无法细述)。因此,互联网世界及其社会观念就是由网络技术的发明家与网络的使用者(网民群体)的应用实践共同构建的,而这些发明家们也是网民群体的一部分。

(3)同样值得指出的是,网络观念与现实社会的观念有着无法分割的紧密关系。网民个体是连通虚拟现实和真实现实的根本载体,整个网络社会在本质上就是技术的社会构建的产物。

此外,互联网发展还启示人们应该树立与它相适应的新思维方式。网络时代需要虚拟性思维,它的主体、客体和中介系统历史性地相结合,并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思维的技术性。网络交流、网络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明显受到技术的影响或限制,其间思维运作不是“纯理性”的,而是感性思维、理性思维与计算机操作、网络工具运用的紧密结合;二是思维视野和取向的全球性、人类性,要考虑多元与共存、跨文化交流、民族性及其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三是思维的通融性。网络信息的创制要考虑到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多媒介(符号)的运用,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技术思维的统合能力。[2]

综上所述,互联网是技术与社会共构的产物,在网络社会及其观念的构建中既有技术发挥的基础而突出的作用,又有全部网民参与乃至国家政府政策的影响,期间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任何进步,首先都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因此,作为技术和作为社会的互联网与整个当代社会文化、观念之间存在一种互塑的和共进的关系。

摘要:作为技术的产物,互联网也是技术与社会共构的结果。网络技术及其发明家们对网络社会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基于人对互联网的使用,使网络技术与网络社会观念之间在总体上构成互塑、共进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技术,网络社会观念,互塑关系

参考文献

[1]万.互联网的前身--阿帕(ARPA)网的产生[N].科学时报,2005-11-16.

[2]鲍宗豪.网络价值辨析[OD/BL].http://www.syhao.com,2007-05-19.

社会观念 篇8

“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农村地区的形象写照。我国农村在工业转移和农业开发双重作用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峻的地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农民日常生活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快速增长,村镇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导致村镇的生活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加。由于资金、技术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村镇的生活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及容量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相当多的村镇废弃物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出,严重污染了农村当地环境。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吨,生活污水约90多亿吨,人粪尿年产生量为2.6亿吨,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

(二)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1. 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农用薄膜使用量最大的国家。由于缺少农业科技知识,使用不当,使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很低,大约仅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残留在土壤、水体、农作物及大气中,既造成了环境污染,也给人与牲畜造成了危害。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塑料薄膜,由于不注意回收清理而给农村带来了“白色污染”。

2.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近几年来,由于畜禽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禽畜粪便排放量大幅度增加,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吨,8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大量畜禽粪便随意露天堆积,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严重污染了环境并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

3. 农村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与方法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

在播种时采用农药拌种,提高了植物自身农药的残留量从而影响了植物的质量;植物生长期进行大水漫灌,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程度、改变了土壤的正常结构;农业生产残留物不合理处理,如随意焚烧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能源,而且使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人畜居住混杂,造成生活环境空气污浊,蚊虫大量繁衍,加速了病原传播,直接威胁农民身体健康。

(三)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0世纪7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力量。但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布局混乱、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污染防治设施。使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成为农村社会的最大污染源。另外,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全国因城市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200万亩。

(四)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行为,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以上这些情况,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要求相矛盾,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转变观念,否则,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

二、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强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我们党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的一次升华,是党在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理论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对于推动我国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强化环境危机意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需要

当前,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生态文明观念在农村牢固树立”。长期以来,农村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的观念时常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转变价值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决定性意义,充分认识可发掘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协调,建立起它们相互依存的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它们不是相互矛盾、不可兼得,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统一体。这既有利于广大农村发展经济,同时也有利于广大农村保护生态环境。

(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性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途径

(一)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应遵循的原则

1. 长期坚持的原则。

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重大的历史转折,是人类诀别传统模式,开拓现代文明的里程碑。而一种新的文明观念、文明方式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持之以恒、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要保护环境,整治污染,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就要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一以贯之。

2. 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原则。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提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适度消费,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只有全社会牢固树立了生态文明观念,才有办法解决那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就能从国家的意志、发展规划变成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的行动,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3. 不同层面有不同要求的原则。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不同层面有不同要求。作为国家,要推动环境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手段培育环保意识和生态伦理;决策层应当高瞻远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系统地实施从价值观念到发展方式再到法律、制度建设的系统建设工程;作为普通农民要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

(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具体途径

1. 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从制度层面上向农村倾斜。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尽管政府部门在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农村的环境问题似乎并没有获得政府部门足够的重视,农村环境监管基本处于盲区和半盲区状态,既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又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环保常识教育与宣传。因此,要在农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首先要改变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从制度层面上向农村倾斜。要改变社会制度中不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体制和规范,建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机制。

2. 加强对农村领导干部的环保培训,树立注重生态效益的发展观、政绩观。

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他们都充分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万万不可急功近利,只图眼前。招商引资的项目与特色经济、生态经济相悖的项目,决不允许上马;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严重的项目,要坚决取缔。当乱砍滥伐屡禁不止的时候,当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工厂该关不关的时候,当污染源造成巨大危害的时候,必须采取严厉的法律手段和措施,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3. 广泛开展环保科普宣传,帮助广大村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载体,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针对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收知识能力不强的状况,科普宣传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又具有吸引力,让农民看得懂,易接受。这就要组织有关专家专门编写农村环保科普知识系列读物。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社会对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每个家庭、每个农民在践行“生态文明”方面的积极作用,最终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村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农村牢固树立。

4.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

正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要注意从幼儿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努力,让幼儿从小就意识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从小学会关注身边的种种生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只有生态文明的新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才会冲破落后观念的束缚,自觉践行生态文明,才能形成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摘要:当前,农民日常生活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生态破坏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生态文明观念在农村牢固树立”。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需要;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的必然要求。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从制度层面上向农村倾斜,加强对农村领导干部的环保培训,树立注重生态效益的发展观、政绩观,广泛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提升全社会对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最终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村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环境污染,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黄禄星,黄国勤.农村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J].经济,2008,(1).

社会观念 篇9

一、研究假设

根据对以往自考生价值观社会化的研究经验, 课题组提出了研究假设:分属不同性别、院校、学科、年级、家庭等类别的自考生, 在学习、择业、恋爱、婚姻家庭、消费、人生价值等多个价值观方面上将会表现出明显差异;针对当前自考生价值观社会化出现问题, 依据教育生态学原理, 改变自考生所处的生态环境, 能够更好地帮助与引导自考生树立社会主导价值观。

二、被试选取

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 收回有效问卷592份, 有效回收率98.7%, 其中男生291份, 女生301份, 大一学生227人, 大二学生154人, 大三学生126人, 大四学生85人。全部资料经检查核实后, 在SPSS社会统计软件包中输入数据, 然后进行逻辑查错处理, 认真核实, 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三、自考生价值观念社会化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1. 自考生学习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分析

学习观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学习的看法和观点, 它主要回答学生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1) 自考生学习目的调查结果分析

学习目的是引起、维持、推动学生学习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内部动力。在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选择比例由高到低的选项依次是“报答父母和亲人的期望” (57.8%) 、“提升自身素质, 出人头地” (51.9%) 、“拿到文凭, 找份好工作” (46.6%) 、“进一步学习深造” (42.4%) 、“学习知识, 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30.9%) 、“增加婚嫁的分量” (3.7%) 。

(2) 自考生学习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在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自己对学习所持的态度的回答中, 表示“积极主动”的有66.5%, 表示“消极被动”的有16.5%, 表示“无所谓”的有17.0%。可见, 大多数学生都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研究者认为, 自考生的学习态度如此一致, 说明他们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他们认识到只有积极学习, 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从自考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 当代自考生的学习价值观从总体上看是积极主动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 自考生在进行社会化过程中, 学习价值观是不稳定的, 同时可塑性较强, 如一位学生大一时很积极主动, 大二时可能很消极, 大三可能又变得很积极, 我们要找到影响因子, 最大限度地发挥影响因子的积极作用, 帮助自考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2. 自考生择业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分析

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择业价值观, 是人对工作所能提供的各种有形和无形报酬的重视程度。

(1) 自考生择业动机调查结果分析

择业动机是驱动人们择业的内在动力。在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自考生的择业动机依次为:“施展才能, 完善人格”、“自身得到社会承认”、“经济收主”、“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建立家庭奠定基础”、“生计的需要”、“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其中, “施展才能, 完善人格”、“自身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数最多, 分别为总人数的56.2%和53.1%。大部分自考生把施展才能和自身得到社会承认排在前两位, 享受生活、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排位也靠前, 为社会发展作贡献排在最后, 自考生的择业价值观开始由重视社会价值的传统价值观转向实现自身价值、享受高物质生活, 开始呈现出一定的功利性。

(2) 自考生择业标准调查结果分析

择业标准反映了学生的就业期望, 是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一种理想向往, 也是学生日常学习的目标所在。在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对将来择业时位居前三位的考虑因素依次是:“经济收入高, 福利待遇好”、“发挥个人特长, 符合个人兴趣”、“实现个人抱负”。但是也折射出一个问题, 多数自考生把“收入高、福利待遇好”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考虑, 自考生职业观从“社会价值型”转为“经济价值型”, 越来越追求经济利益、物质待遇。

3. 自考生恋爱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分析

(1) 自考生恋爱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恋爱态度是自考生是否树立正确恋爱价值观的重要标准。被访的自考生中, 绝大多数表示赞成“在校期间谈恋爱”, 占到总人数的89.3%;只有6.5%的自考生表示不赞成, 并且年级越高, 表示赞同的比例随之升高。

(2) 自考生恋爱动机调查结果分析

大学生婚恋被称为当前高校管理的“三大难题”之一, 大学生恋爱动机的导致恋爱问题时有发生。被调查的在校期间谈过恋爱的自考生中, 谈恋爱最主要的原因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 (52%) , 其次是“寻找感情的寄托” (29.1%) , 这两项在各个类别中的比例排序均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在自考生恋爱动机当中, 仍然存在不良的恋爱动机, 不良的恋爱动机容易导致不良事件的产生, 如何使自考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 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4. 自考生消费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分析

近年来, 关于大学生高消费的新闻时有报道, 这是将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作为研究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内容的重要原因。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有64.6%的自考生认可“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 有22.10%的自考生认可“勤俭节约”, 只有7.40%的自考生认可“高消费”。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意义逐渐发生变化, 消费的目的不仅是满足需要而且是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 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学校里流行的顺口溜“一年土, 两年洋, 三年不认爹和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自考生消费观的变化。

5. 自考生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道德观是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对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作出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 是人们坚信不疑的各种道德规范构成的道德信念的综合。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当代自考生有较强的社会道德意识和较高的道德素养。当问及“路上见到老师是否会主动问好”时, 91%的调查者回答是肯定的;当问及“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 有61.3%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 35.2%的人会视情况而定, 3.7%偶尔让座;当问及“如果你正处在十字路口, 前面出现红灯, 而路况又很好, 这时你会怎么做”时, 81.6%的学生会等绿灯亮了再过去。当问及“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的看法”时, 51.3%的自考生认为社会道德现状虽令人担忧, 但是还会好起来, 有32.8%自考生认为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当问及“看到一个抢匪正在殴打一名受害者, 你会怎么做”时, 82.7%的自考生表示尽自己所能帮助受害者;7.26%的学生会挺身而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自考生在道德意识主流上很大程度上保持与传统道德观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2]王俊成.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胡继华.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5.

社会观念 篇10

1 职业观念的认知基础

1.1 对职业观念的基本认知

明晰的职业观念及规划能够使求职者确立人生方向, 有效地增强其职业竞争力, 对于研究生新生今后的职业选择和个人发展意义重大。调查显示, 近95%的研究生新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职业观念, 其中23.2%的学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认知水平较本科新生有显著提升;同时, 有56.1%的学生表示已对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有较深程度的了解。这种相对较强的职业意识除受年龄及个人阅历的影响外, 也与本科阶段所受到的职业观念的养成教育密切相关。

1.2 对就业环境的认知

对当下的宏观就业环境有客观冷静的认知态度, 是形成完善职业观念的基本条件之一。调查显示, 哲学社会学科研究生新生的宏观就业预期普遍较为乐观, 超过80%的被访者估计将来就业状况将优于或保持当下水平, 其中8.1%的学生认为肯定会摆脱就业困境。同时, 有2/3的研究生新生认为, 所受到的高等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对自身就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将会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就业竞争。教育水平成为促成以上较乐观就业预期的重要因素, 反映了人力资本在求职行为中的关键性作用。

1.3 对自身素质的认知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求职者对个人能力的清晰认识是形成完善职业观念的另一条件。调查显示, 被访研究生新生在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 而创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则有待提高。对此, 就业工作相关方面需要和教学科研方面、学生教育方面通力合作, 从多个渠道加强教育和培养, 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提升其综合素质。

而对“毕业后在求职过程中最担心自己缺乏什么”这一问题, 有近半数研究生新生选择了“没有工作经验”;实际上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也是近年来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越来越看重的条件之一。对此, 一方面研究生个人可以通过参与校内外的各种实践和实习活动来弥补这一短板, 另一方面也需要学院、学校为其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与平台, 以促其个人职业发展。

2 职业发展的具体规划

职业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于对个人就业和职业发展的认识与谋划, 两者内外结合, 相辅相成。职业规划的项目主要包括职业目标的确立、就业计划的实施、就业策略的设计等。

2.1 职业目标的确立

明确的职业目标是职业规划中最重要的项目, 包括职业选择、初职薪酬预期、就业目标地点等若干要素。调查显示, 近60%的研究生新生计划毕业后进入社会就业, 另有约1/4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在预期就业学生群体中, 计划考取国家公务员的被访者达1/4, 体现出社会对低风险、高声望、高预期收入的公务员职业的强烈偏好, “公考热”降温仍待时日。值得注意的是, 仅有3.1%的学生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这一方面反映了被访者受所学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自身特点影响而在自主创业中面临的先天劣势, 另一方面也提醒就业工作应有意识地对相关专业的创业活动予以更多支持, 以促进毕业生的创业热情, 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薪酬方面, 超过40%的被访者的初职月薪预期为3000~4000元, 预期在6000元以上或2000元以下的被访者比例不高于15%, 这与社会对研究生毕业生起薪的现实水平基本一致;在就业目标地点的计划上, 选择在中等城市就业者超过60%, 另有15.2%的被访者愿意在小城市就业;但仅有1%的被访者愿意在小城镇或乡村就业。这一方面说明研究生新生的就业预期普遍较为实际, 但同时也体现出该群体可能具有规避艰苦环境和较低薪酬的趋向。结合上文对被访者对自身素质认知的考察, 该特征可能与研究生对自身教育资本的认可度和回报期待较高有关。

2.2 就业原则与策略

就业原则与策略是个人在就业活动中所秉承的宗旨和方略, 既要有较强的指导性, 又要有相当的灵活性, 以充分适应个人特点和客观环境。调查显示, 个人兴趣、发展空间、工资待遇、稳定程度等均是研究生新生在选择个人发展道路时较关心的因素, 其中近半数被访者表示特别看重前两项因素;而“对亲友要求的满足”和“专业对口程度”则很少有人考虑, 其中关注后者的被访者仅为4%。可见, 研究生新生的就业原则一方面体现了相当的主见, 另一方面也比较看重该职业的具体待遇, 求职心态比较实际;特别是人文社科类专业较为宽泛的职业选择范围, 客观上为哲学社会学科学生在求职时提供了更大的回旋空间。

2.3 对就业工作部门的反馈

该问卷还调查了学生对学生就业工作的态度、建议和意见。调查显示, 近半数被访者认为学校应该在本科三年级开始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培训, 这可能是由于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对就业和职业发展相关问题的了解尚不充分, 难以全面理解就业工作的意义。在学生就业工作进入全程化、个性化的新阶段, 这启示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差异和关注重点, 满足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需求。

对于“你最希望从学生就业部门得到哪方面的帮助”这一问题, 调查显示, 研究生新生最需要“简历制作、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及“职业生涯规划与职后发展指导”两方面的帮助 (见图1) 。

而在指导形式的偏好上, 网络、个体咨询和素质拓展活动等新途径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这要求我们在就业工作的方式上仍然需要不断创新, 紧跟时代步伐。

3 结论

社会观念 篇11

关键词:袭警;民警;执法能力;法律;法制观念;精神建设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民心越发浮躁,以及个别人的目无法纪且某些人对于警察的误解致使袭警案频发。

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26日,四川广汉城区湘潭路四段发生交通事故,三车相撞,路虎驾驶员有酒驾嫌疑,这原本就应该是司机的责任,作为一个守法的公民,理应配合调查,悔过自新,然而该司机并不配合调查,反而叫来同伙将警察打伤并逃逸。

如果这只是一个个案,我们理应强烈谴责肇事者,严肃惩处以彰显法律的力量,然而无独有偶,回顾近年来的警民关系,我们应当发现,警察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从最开始伸张正义,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卫士,开始变为一种尴尬的角色,警察也从最开始的不可侵犯变为如今袭警案的频率呈上升态势,执法也饱受指责,其造成的后果和严重的社会影响也有所增加,从2008年7月1日在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内发生的杨佳袭警案,导致六名警员死亡、四名警员和一名保安人员受伤的重大袭警刑事案件。2010年的“12·9上海杨浦区袭警案”持刀伤人事件,造成3名警察和2名协警受伤。2011年1月4日,山东省泰安市山东科技大学附近发生一起歹徒持枪袭警案,事件共造成3名民警1名协警死亡,歹徒1人被捕1人自杀身亡,另有5人受伤。一幕幕惨痛的案件,使得我们不能再单纯的把袭警案看成是个人的一时冲动,而应该从更深层思考警民关系。

首先就民警的执法能力而言。执法工作方法是每个民警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打不过、跑不过、说不过、讲不过的现象如今也是普遍存在的,而执法质量作为检验执法工作成效的标准,可以说是执法工作的生命线,执法的质量关键在于民警执法素质的质量。然而目前,基层民警队伍虽然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程度,但部分民警综合执法实战素质卻不容乐观。

由于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的局限,程序操作和法律文书的不规范,执法角色的不端正以及案件定性的模糊,致使部分民警的执法素质并不乐观。与此同时,民众对于警察的信任感降低,社会的角色的错位,导致民警在处理案件时很容易将矛盾纠纷引发到自身,引发当事人与执法者的对立,进而引起袭警案的频发。

从这个角度上讲,减少袭警案事件发生的前提,是提高民警的专业素养。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足够强的实战素养,以及对法律法规的掌握以及熟练运用,才能冷静思考,应对群众的各种问题,晓之以理,使犯罪分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虚心悔过。通过与其他民警的沟通吸取前人的教训,并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充实自己,了解犯罪者的所思所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在面对罪犯时沉着冷静,理性地处理案件。

然而,凡事都需多个角度去审视,袭警案的多发不单是民警素质问题,更有社会法制观念的淡薄。“法制社会”这个词语在中国出现已经有几十年,然而中国离真正成熟的法治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亚里士多德曾说道:“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法律的制定本身就是一种日趋完善,逐渐剔除自身不足的过程。而就在如今并不能称之为完善的法律的基础上,社会又面临道德教育与文化教育的脱轨,思想政治教育死板而薄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空泛,不能从根本上思考问题的关键的现象,造成了一些人道德水准下降,法纪观念淡薄。而就在这样的矛盾之下,虽然人人都知道法律的存在,但是真正能说出法律是什么,能遵守法律并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切身利益的人却少之又少。一小部分人由于一时冲动,加之法制观念的淡薄,社会上出现袭击警察这样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是必然的。

就此而言,想要提高社会法制观念,必须同时将完善法律和加强人民思想道德建设同步推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制定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和谐社会所必需的法律规范中去,从制定法律这一根本上减少不和谐的问题的产生,使公平、公正等原则、理念在法律中得到充分体现。与此同时,广大民众也应自觉遵从法律规范,在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履行好应尽的义务,人人做守法的好公民。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谐社会自能应运而生。

从袭警案中,我们看到的不应只是某个警察与罪犯之间的矛盾,也不应一味地从谴责罪犯的角度来看待袭警这类事件。想要真正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我们必须看到现有各个方面能力的不足。法律作为我们行事的准则,有其完善的空间。民警作为法律的执行者,也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守护者,理应提高自身素质,扮演好人民卫士的角色。同时人民群众也应提高自身的精神文明素质,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几者缺一不少,方能远离不文明甚至有危害的现象,建设和谐文明的新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明平.《男子疑酒驾拒不配合调查 邀六“兄弟”围殴交警》.成都商报,2013年09月30日06:30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3/0930/c66323-23081008.html

[2]百度百科:《上海袭警案》http://baike.baidu.com/view/4881126.htm?fromId=4880628&redirected=seachword

[3]维基百科:《杨佳袭警案》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7%B8%E5%8C%97%E5%85%AC%E5%AE%89%E5%88%86%E5%B1%80%E8%A2%AD%E8%AD%A6%E6%A1%88

社会观念 篇12

一、“自愿观念”

主要体现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推进的过程中, “自愿参与”曾是一个常见且在各种文件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 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的长期缺失与“自愿参与”这一原则有很大的关系, 也可以说是以往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最大陷阱和教训。农民作为社会庞大的弱势群体, 对权益的保障是他们自然的诉求, 而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个天然追求公平的制度, 在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健康权、发展权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 由于农民认识水平相对较低, 社会保障是什么?社会保障的好处和作用何在?他们并不知道, 但是社会保障所保障的内容, 农民较市民需要更为迫切, “靠天吃饭”背后的自然风险只能通过自己来承担, 而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 环境污染、大气层破坏等因素的累积和叠加使得农民面临的自然风险也在持续加大。加之, 对市场化农民一时还难以适应, 长期生活在自然、封闭、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很难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正当权益。而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缺失也使得农民很难通过除自己之外的渠道来防范和化解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实际上, 自愿原则的背后可能更多的是政府借“自愿参加”之名行“推卸责任”之实、基层政府公信力下降所导致的制度推进困难、政府对社会保障宣传不到位等掩盖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权益不平等的事实。

长期以来, 由于利益代言人机制的缺位, 农民的权益保障很难引起政治层足够的实质性重视, 而且重视也多停留在口头、口号和宣传层面, 严重缺乏具体的政策行动并加以落实。不过可喜的是, 自2003年以来, 农民的各项权益正在得到切实重视并逐步得到合理保障, 自愿原则背后的政府不作为也正在悄然变化, 制度缺失也正在向制度完善迈进, 覆盖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也已初具雏形。但是这一深刻的教训还需要认真记取并避免自愿原则再一次阻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健康发展。

二、“逐步观念”

主要体现在社保统筹层次的提高上。早在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到“要积极创造条件, 由目前的市县统筹逐步过渡到省级统筹”, 18年过去了, 统筹层次仍未提高, 而且至今我们还很难看清楚统筹层次提高的时间表。笔者认为决不应该再犯相同的“逐步”错误, 而应该转变“逐步观念”。

毫无疑问,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逐步观念”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奉行的渐进式改革有很大关系, “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思路要求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发展道路, 这也是30年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而社保统筹层次的“逐步”提高就是中国渐进式改革发展道路下的一个必然选择。渐进式的改革发展道路对于中国今天的成就功不可没, 但是渐进式的改革发展道路也积累了很多的问题, 使一些本可以早点解决的“新、小、易”问题拖延到现在成了“老、大、难”问题, 改革的阻力和成本越来越大、解决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发展可以解决前进中的很多问题, 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发展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回想1991年的时候, 我国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尽管存在但还不像现在这么突出, 相反, 经过近20年的发展, 城乡、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并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两大难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91年的2.21:1扩大到2009年的3.33:1, 东部与西部人均GDP差距也由1991年的1.85:1扩大到2008年的2.31:1。持续的差距拉大使得提高统筹层次难度越来越大, 基于此, 在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统筹层次, 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正式明确把社会保险关系转续作为提高统筹层次的过渡性安排。在2009年12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并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历经两年多后, 社会保险关系转续这一过渡性安排才姗姗而来, 真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这里, 我们不禁要问:“作为过渡性安排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出台我们用了两年多, 那么作为根本性制度安排—提高统筹层次所需的时机何时才能成熟、条件何时才能具备、目标何时才能实现呢?”

笔者认为, 提高统筹层次实质是一个利益的再分配问题, 提高统筹层次不可避免会遇到既得利益群体或者先富者的干扰和阻挠, 所以提高统筹层次更需要讲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 提高统筹层次所涉及的利益分配和调整也更需要公共政策的强势牵引以及决策层的一种政治决断。

三、“互补观念”

主要体现在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上。无论是一些专家学者的论述中把商业保险列为补充保障的内容, 还是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提到的“以商业保险为补充”, 两者的共同点都在于认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是互补的, 但却忽略了两者隐含的层次关系, 也即认为两者的互补性高于层次性。可是只要认真分析一下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性质和所追求的目标就会发现, 两者的层次性要高于互补性。社会保险是由政府举办的、旨在为可能遭遇各种必然性或偶然性风险并参加了社会保险的社会成员提供各种援助, 是一种具有公益性和福利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商业保险则是由专门的保险公司经营、通过与参加商业保险的社会成员订立保险合同建立保险关系进而分散参保者可能遭遇的偶然性风险的保险形式, 是一种以营利和“嫌贫爱富”为典型特征的企业经营制度。

在谈及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补关系时, 论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服务对象上的互补性、保险项目上的互补性、满足需求上的互补性、发挥作用上的互补性。有的学者通过论述两者在服务对象上的互补性, 提出把被社会保险排除在外的大多数的农业人口由参加商业保险来补足以实现服务对象上的全覆盖, 可是不能忽视的是商业保险是以赢利为目的的, 最终只会导致农民收入的减少和农民权益的二次受损, 这与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相悖的, 也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初衷和目的相背离。如果说通过商业医疗保险在农村还有一点可行性的话, 那么寄希望于商业养老保险来解决7亿多农民的养老问题则是既缺乏理论论证, 更没有现实的可行性。在保险项目和满足需求上, 两者的互补性仍然是以层次性为基础的, 因为在保险项目和需求满足上, 商业保险的层次和水平都较社会保险要高。而在发挥作用方面, 两者的层次性仍然高于互补性, 因为社会保险的作用在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为劳动者提供的是基本保障、生存保障, 而商业保险的作用在于满足参保人较高层次的保障需求, 为参保人提供的是高级保障、发展保障。因此, 在谈及两者的关系时,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层次性高于互补性, 转变“互补观念”。

四、“效率观念”

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 “效率论”一直干扰和阻碍着制度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总结“效率论”的各种观点, 可以发现主要有三种:“原始积累不可避免”、“国家财力不足”、“重视公正便会妨碍效率”。以下对这三种主要观点作一认真分析。

主张“原始积累不可避免”, 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个残酷的、牺牲多数人利益的原始积累期, 把损害多数人的利益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并放任下去。主张“国家财力不足”, 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国家财力十分有限, 应当先进行社会总财富的积累之后再实现社会保障的公正。主张“重视公正便会妨碍效率”, 认为重视公正必然导致多数人剥削少数人的贡献, 从而妨碍效率的提高、损伤社会活力。尽管效率论的各种主张和论述各不相同, 但却都无视两个事实:一是农民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提供了最初的资金积累, 而且那些资金的积累还是通过很低的农产品价格, 即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来完成的;二是农民各项权益的严重受损。而论调的背后却是少数强势群体对多数弱势群体先前受损利益的否定以及少数强势群体对自身既得利益的维护。追根究底, 会发现三者都是主张维护既得群体的利益而不是全民共享、市民社会而不是全民社会、精英社会而不是全民社会。这些主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对社会保障支出提高的影响上, 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如“老牛拉车, 缓慢前行”, 增长速度不仅远低于财政收入年均14.1%的增速, 也低于GDP年均9.8%的增速。

尽管“原始积累不可避免”、“重视公正便会妨碍效率”等效率论调市场越来越小, 但是效率论调的影响却并没有消除, 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徘徊在10%~12%而得不到大幅提高就可以说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了效率论调的影响, 这说明效率论调的影响还有不小的市场。因此, 对于《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一书中希望的到2012年将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不低于15%的目标能否实现, 笔者对此仍持谨慎态度。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 要转变“效率观念”, 避免“效率困惑”, 如此,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获得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和持久保证。

五、“争论观念”

主要体现在社保费税之争上。对社会保障资金筹资方式的税费之争由来已久, 而其实质则是社保筹资方式的征收权之争。从费派认为我国不宜开征社会保障税, 因为这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不符合国际发展趋势, 费改税将与统账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形成冲突。从税派则认为我国应该通过社会保障税来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费改税才是真正的国际趋势和国际惯例。此外, 从税派也把社保制度运行中出现的统筹层次不高、资金被违规挪用、收支缺口较大、投资收益偏低等各种问题出现的原因都指向了社会保障缴费, 而且在对社会保障税的可行性缺乏充分论证和形成共识的情况下就对社会保障税的税制要素、课征范围以及征收管理等作出了许多具体设计。然而十多年的社保费税之争, 虽然耗费了大量的学术、经济甚至政治资源, 但是仍然没有形成共识, 至今还是各执一词。更重要的是, 十多年的社保费税之争也使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贻误了不少的改革发展机遇, 而这正是这场争论的最大代价。

对于这一问题, 笔者曾在《对要求社保费改税理由的质疑》一文中指出:从税派主张费改税的许多理由并不成立或至少说是不很科学, 还有待进一步去论证, 而认真考虑到现实国情、制度本身及制度实施的各种障碍和现实条件, 应稳妥地走缴费筹集社保资金的道路。理不辨不明, 但是当道理已经明确时, 一味的争论不仅会使辩论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而且还会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其他方面所需的理论支撑和指导的研究并干扰政治决策。对于争论问题, 邓小平有句名言:“不搞争论, 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 一争论就复杂了, 把时间都争掉了, 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 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 不搞争论可以说是改革开放30年的重要经验, 而持续的争论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大教训。重温小平的这句名言,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而在已进入立法审议阶段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中也没有能够为这场持续了十多年之久的费税之争一锤定音, 只是规定:“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和征收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可以预见, 社会保障费税之争还将持续下去, 只是会由“明枪实战”转为“暗中角力”, 如此还将耗费大量的资源、错失不少的机遇, 进而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六、“目标观念”

主要体现在理想目标的设定上。从十五大报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到十六大报告“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再到十七大报告“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论述篇幅, 从十五大报告的78字到十六大报告的192字再到十七大报告的354字, 这都体现了执政党和决策层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重视程度的增加。另外, 在凝聚了社会保障理论界共识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一书中也提出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公平、普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前后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可以看出,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政治决策上, 中国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目标逐渐清晰, 也更加具体、更加完善、更加全面。

制定目标旨在明确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奋斗方向, 给各级官员以社保工作做指导, 提振民众消费预期和生活信心。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避免了目标简单化和模糊化的同时, 制度建设的目标也变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 现实目标、长远目标、中期目标、战略目标等等各种目标相互交织、错综复杂。这样, 目标的多样化让民众眼花缭乱、心生疑问, 也让各级官员不知重点、难得要领。同时在目标设定的同时, 若缺少具体的、可操作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目标就会落空。在社保统筹层次提高上就有这样的教训, 1991年就确立了社保省级统筹的目标, 但是至今的28年一直没有出台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 因此, 这一目标也就流于制定。正如社科院郑秉文教授曾指出的:“在改革中, 我们更多地在战略上是个赢家, 而在战术上则往往疏于制定具体方案。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否则, 很容易从战略上的赢家变成输家。”所以, 我们更应该找到实现目标的路径和工作的抓手, 不可让目标的多样影响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进程。因此,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该加强目标管理, 加强对目标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 避免出现“赢之于蓝图描绘、失之于制度落实”的尴尬, 转变“目标观念”, 避免“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七、“筹资观念”

主要体现在重筹资、轻管理、重开源、轻节流。可谓是:多问来处, 却不知病在去处。长期以来, 由于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较少以及社会保障基金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等因素, 更多强调采用多种途径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以及对基金的监管, 而疏于对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效果管理和绩效评估。

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过程中, 各种骗保现象曾大量存在, “开小车、吃低保”和“开小轿车的失业者”在有些地方也时有发生, 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对骗保及各种“道德风险”的解决和打击力度明显不足。这不仅让社会保障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更主要的严重影响了公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信心, 降低了以追求公平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公信力。社会保障管理中的道德风险与欺诈现象, 也是形式多样、五花八门, 诸如个人过度消费、冒名顶替、挂床住院、弄虚作假骗取待遇、违反政策提前退休、瞒报缴费基数、借用别人的医疗卡就医、伪造编造病历及医疗费收据等等。而1999年开始施行并延用至今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对于社会保障方面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显然不够, 罚款较轻, 震慑性条款“情节严重,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多是备而不用, 难以真正起到震慑作用。“提供虚假鉴定意见”“提供虚假诊断证明”等情形虽在处置办法明确列出, 但是对于具体如何处罚却未加说明, 致使该规定“形同虚设”。

再者, 近年查处的社保大案, 无论是上海社保基金案和广州养老金挪用案, 还是湖南郴州住房公积金挪用案和河北省电力公司社保中心社保基金挪用案, 共同点都是社会保障资金的违规挪用, 而对社会保障资金其他方面的问题, 查处力度显然远远不够。加之, 近年来, 国家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也不断增加, 因此, 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频发社会保障方面的腐败案件, 如贵州套取农民工就业培训资金系列窝案等, 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 对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等环节都应该进行绩效评价和风险评估, 加强社保资金的管理监督, 加强对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以及对社会保障主管部门的监督, 严防社会保障领域的监管滞后。此外, 对于各种欺诈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 真正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 “保障”与“处罚”共施。如果以后还是“重筹资、轻管理、重开源、轻节流”, 那么, 社会保障基金就可能成为一个填不满的“资金黑洞”。

八、“公平观念”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实施的出发点和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和谐、协调发展。在凝聚了中国社会保障理论界高度共识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一书中这样论述:“公平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追求。”“创造公平、维护公平、促进公平, 是这一制度与生俱来的独特使命。”但是, 一个制度建设残缺、覆盖范围有限、待遇标准各异的社会保障制度, 则会使社会保障制度的初衷和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还极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导火索, 破坏社会公平正义、阻碍社会和谐发展。所以, 需要格外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各个环节, 设计好并实施好, 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漏洞都会使制度设计的初衷和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并且产生不良的后果。

从制度建设来看, 条条分立、块块分割的制度建设, 诸如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制度、城镇企业制度、农民制度、农民工制度等, 使得本就不完善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更显得支离破碎、纷繁芜杂。而条块分割的“碎片化”制度背后的实质则是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和部门利益水平差异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的反映。任何制度的建设都依赖于相应的经济基础, 因此区域发展差距和部门利益差异的不公平也就很自然地体现到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完善与否以及待遇水平的高低上, 而这无疑是把本来就不公平的区域差距和部门利益差距制度化并加以延续, 把经济领域的不公平转化并延续到社会领域。

从覆盖范围来看, 社会保障制度仍未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覆盖进来, 而是被排斥、被游离于社会保障制度之外。截止2008年底, 基本养老保险仍有8.5亿多人口未被覆盖, 其中只有5595万农民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 仅占农民总数的7.76%, 2008年领取了养老金的农民共有512万人, 仅占农村老年人口的5.34%;基本医疗保险仍有1.7亿城镇居民未被覆盖;对工伤保险需求最迫切的农民工只有494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 仅占2.25亿农民工总数的21.96%。而且即使被制度覆盖也因待遇水平过低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反, 作为少数强势的机关事业单位及城镇企业 (尤其是国有企业) 职工来说, 享受的制度保障就从未间断, 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保障待遇水平更是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如此, 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经历了从少数强势到多数弱势的过程, 很显然, 这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初衷和实施的目的相悖的。

从待遇水平来看,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差距甚大, 比如,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人均离退休费差距已由1990年的1.17倍扩大到2005年的1.98倍, 而且机关事业单位人均离退休费的增长率也要高于企业。此外, 目前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绝大部分是投向了城市, 而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则相对较少。因此, 这一追求公平的制度仍然尴尬地发挥着拉大贫富差距的作用, 它保障了部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进而免除了其生存危机, 同时, 也由于待遇水平的高低差异拉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所以, 被誉为“收入分配的调节阀”的社会保障制度天然地追求公平不等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和建设就能自动地实现公平。因此, 在制度实施过程中, 需要转变“公平观念”, 避免社会保障领域出现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马太效应”, 在制度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和各个方面都要始终坚守公平这一核心价值理念, 因为“偏离公平这一价值理念的制度安排必然带来制度的异化”。

以上阐释了以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八大教训, 令人高兴的是现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正在汲取以往的教训。此外, 执政党和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的经济基础更加雄厚、公民对社会保障的迫切需求以及理论研究的有力支撑等都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难得的发展机遇。汲取教训以指导未来, 抓住机遇以乘势而上, 这样, 离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会为期不远, 中国迈向福利社会的美好梦想也将逐步实现。

[注:文中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及历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摘要: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60年的发展教训, 可以归纳出自愿、逐步、互补、效率、争论、目标、筹资、公平等八大观念。这八大教训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发展完善, 有些教训如自愿观念、效率观念等已经或正在汲取, 而有些教训如逐步观念、争论观念等仍在干扰和阻碍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健康发展。深刻汲取这八大教训, 对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完善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观念

参考文献

文中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及历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曹信邦.社会保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张琪.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3].田成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6

[4].林治芬.社会保障资金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5].吴忠民.关于促进社会公正的几个重大问题[J].社会保障研究, 2005 (1)

[6].郑秉文.从国际发展趋势看我国社会保障不宜费改税[J].宏观经济研究, 2007 (3)

[7].郑秉文.《社会保险法》立法面临三大困难 (N) .上海证券报, 2009-5-27 (第B06版)

[8].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9].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上一篇:情感诉求的运用下一篇:生命行走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