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思想观念

2024-10-13

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精选11篇)

社会主义思想观念 篇1

地方立法已经成为中央立法的重要补充, 数量也逐年呈上升趋势, 但是地方立法参差不齐, 差异性很大, 大部分地方立法重数量, 轻质量, 在立法上以经济利益、立法效率和部门利益为指导思想, 很少重视立法的社会性和对地方社会进步的贡献。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将精力集中于经济发展, 而忽视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多层次社会需求, 使经济性过多渗透到地方立法之中。目前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之际, 地方立法应该转变旧的立法思想, 使地方立法真正地服务于地方人民, 在社会化观念下确立新的地方立法思想。

一、从依靠立法的强制性权力到构建立法的共识性权力

权力分三种, 第一种是强制性权力, 第二种是交易性权利, 第三种是共识性权力。以往地方立法无论是从法律的制定到法律的实施, 主要采用的是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所拥有的特权, 其权力的来源是国家强制力, 所以其主要属于强制性权力。共识性权力是指依靠所有参与的主体大家基于共同的信仰、信念或共同的利益而自愿遵守和维护的力量。针对地方立法应该使强制性权力让位于共识性权力, 使地方广大民众确实感觉立法是为自己权益着想, 发自内心地拥护和关心立法, 自愿、自觉参与和遵守地方立法。这样地方立法才做到了服务于地方人民的效果, 为此在应该树立以下三点立法思想:

1. 贯彻以人为本的立法思想。

首先, 立法要以人为本, 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人是社会的主体, 也是法律的主体, 更是立法主体, 无论立法、执法、司法还是守法, 人都是主体, 而不是法律管制的客体。人性尊严之理念, 虽然并没有被所有国家基本法或宪法明文规定, 但是其作为现代民主、社会和法治国家的主导价值而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人性尊严理念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每一个人本身就是目的, 而不只是他人或社会用以实现一定目的的手段;每一个人本身, 即为价值, 甚至为完全或最高价值, 其价值之形成和完成, 缘于自律, 而不是他人所给与; (1) 法律本身是服务于人的, 其目的是使人能够得到社会公正待遇。人民大众作为法律的制定者通过立法体现绝大多数人的意志, 然后再遵守着自己意志体现的法律, 所以法律在各层面都应该是以人为主体的。地方立法应该贴近当地人民的心声, 充分反映当地人民的意志和需求, 在立法方面应充分发挥民主, 广泛地让地方大众参与, 这样通过的地方立法才具有可执行力和可操作性, 也才能使地方立法成为共识性权力。

其次, 法律是为人服务的, 而不应过分追求法律本身的价值或者经济价值。一方面法律不仅仅作为社会控制工具而存在, 更是人类为了实现自身价值、保护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受侵犯、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并作为自由个体而存在的保障措施, 因而其存在意义不能仅从实现社会控制之角度进行评判, 而应该以公民为评价主体, 以公民权利的保护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另一方面, 法的实效虽然与国家行政机关的执法力度、与司法机关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追究力度密切相关, 但是公民守法才是法具有实效的根本性决定要素, 这已经是理论界的共识。因为任何法律法规的实行如果不能内化为公众基于主体权利意识的心理支持而单凭国家机关强制实施, 不仅与法治理念相悖, 也必将引起公众抵抗而难以取其功效。 (2)

再次, 法律应该满足人的多层次社会需求。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而不是仅仅是利益或者是经济层面的。现在经济利益已经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最重要的准则, 而在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却越来越感到不安, 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其他社会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 精神匮乏, 道德滑落, 亲情疏远, 婚姻不稳, 友情交易化, 唯有商品交易变得越来越繁荣。立法应该更多地为人的多元化需求服务, 而不仅仅是物质需求。为此, 就应该真正地了解并尊重人的内心需求, 以满足人多层次的社会需求为立法目的, 以地方人民对立法的需求决定立法供给, 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为导向。

2. 立法权重心的社会化思想。

立法权重心社会化是目前应该确立的立法思想。目前现状是立法权重心的非社会化, 不以公民权为立法过程的核心, 把立法过程视为立法机关的“独角戏”, 未认识到立法过程实际上是各社会利益主体以立法为手段、通过平等协商进行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过程这一本质, 因而基本上不倾听或吸取公众和利害相关人的建议和意见, 即使设置公众参与程序, 也由立法机关“领衔主演”, 视公众为可有可无的“配角”。 (3) 现实立法中, 立法主体过于单一, 导致法律很难反映民意, 在地方立法过程中, 行政主体主导了立法程序, 立法动议主体、立法起草主体基本上都是地方行政机关, 而行政机关本身又是执法者, 整个立法程序都体现了行政主体的独角戏, 这与法律效力的本质来源是相悖的。从法律效力的根本来源上讲, 如果规则不是自己制定的, 根本没有体现自己的意志, 而是要遵守着体现别人意志的规则, 这就属于用自己的行为为别人的意思表达负责, 这在逻辑上是如何的荒谬。目前很多地方立法都是大众遵守着行政者的意志, 用自己的行为为别人的意志负责。为此应该确立立法权重心社会化的思想, 消除立法的行政重心思想, 使立法站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立场, 广泛吸纳立法主体, 使立法主体多元化。首先, 地方立法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 广泛征集立法动议和立法内容, 疏通开辟人民群众提出建议和问题的渠道, 及时反映现实问题;其次, 重视中间组织的力量, 给予社会上各种中间组织反映意志的机会和途径, 充分发动中间组织的力量, 通过中间组织征集相关领域的民意;第三, 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 利用媒体关注的问题来掌握地方人民的意志;第四, 设立广泛的听证制度, 让百姓们知道地方立法的动向和自己的关系, 通过听证制度反映自己观点。

3. 创设地方立法信用, 让人们对其有信任感。

长期以来我国立法工作中存在“国家立法部门化, 部门立法利益化, 部门利益合法化”的事实, 地方立法也是如此, 所以很多立法并不是为民众权益服务的, 只是行政权分配和创设权力的手段, 遵守法律的大众却成为各个部门利益的贡献者。法律在民众心中已成为地方官员利益的合法护身符, 地方立法在民众中并不是一个神圣的能代表自己权力的行为, 因而不会积极参与。要扭转地方立法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就必须树立立法为民, 切实服务民众的思想, 重塑地方立法的信用, 让人们对其有信任感, 这样的地方立法才具有共识性权力。

二、从注重新规则的制定到充分重视地方民间规则的应用

中国法制建设日渐发达, 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层出不穷, 无论是中央立法还是地方立法都将注意力集中于新法律的出台和规则的制定上, 却往往疏忽了已存有生命力的民间规则对社会的调整功能。我国地理面积广大, 各地情事复杂各异, 习惯规则相差甚远, 这也正是地方立法发挥空间的地方。然而, 地方立法再发达也无法用成文的法律规则形式来反映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这些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被人们长期以来自觉地遵守着, 其影响和约束力比成文的法律效果还要好。所以, 在地方立法中不应该忽视那些习以为常的地方习惯法。

从法的创制规律看, 现代法律无疑是法学精英们精雕细琢而出的产品, 但其根基仍然是社会实践而不是书斋钻研的结果。为此, 地方立法机关需要对民间习惯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 采纳本土资源中体现人民意志的合理成分。同样, 法律职业者在执法、司法的过程中, 也不得不关注民意, 包括不得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去适用法律。 (4) 西方学者由此指出:“各民族国家都在极力保存和发展自己的民族语言, 更重要的是, 构成社会大多数的农民、商人和手工业者并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 因此无法掌握拉丁文这种‘经院语言’, 法律职业者也不得不成为‘本土的’, 而不是‘拉丁化’的。” (5) 本土化民间规则本身就是地方群众长期各种权益博弈的结果, 其规则已经被广泛接受并深入人心, 其本身就是民意的结晶。如果立法能考虑到地方民间规则, 那么地方立法自然会有亲和力与适应性。

1. 地方立法要吸纳民间规则。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言, 习惯法“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 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 (6) 民间规则就是地方的习惯法, 地方立法除了要遵守“不抵触原则”还要遵守“有特色”和“可操作”的原则, 作为“有特色”和“可操作”正是地方民间规则的特质。所以地方立法应该充分吸取民间规则中精华的内容, 使其上升为法律, 成为有强制力的规则。如果一些地方的优秀民间规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还可以通过地方立法的交流合作, 使其在更广阔的地域发挥作用。吸纳民间规则给地方立法提供了新鲜血液, 也培养了地方立法的共识权力。

2. 无法吸纳或者无需吸纳的优质民间规则应该给其发挥功能的空间。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世界的多元性决定了必然存在诸如宗教、信仰、情感、思想等法律无法涉足的“禁区”, 在很多道德领域, 法律并不比其他手段更有效, 法律应当是在其他社会规范都不灵的情况下才采用的社会规范。 (7) 对于那些无法被法律吸纳或者无需采用法律的形式实施的优秀的民间规则, 应该给予其发挥作用的空间, 承认和保护这些有生命力的行为准则。习惯法就是在制定法的“断裂”、“空白”之处及时发挥调整功能的。为此, 地方立法应该构建习惯法通向制定法的通道, 建立制定法和习惯法的制度链接, 设计一套由习惯法上升为制定法的制度和无法上升到制定法的共生共存的规则, 使习惯法和制定法有序地、各司其职地发挥其效能。

三、建立从地方立法冲突转移到地方立法合作的思想

因为地方情势差异很大, 无法统一立法, 所以才有了地方立法权。地方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地方事务的立法。因为差异性而无法统一规定的情形下, 各地方立法之间产生冲突基本上是天经地义之事。立法冲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实质上“是任何一个法律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8) 甚至“几乎在每一部法中都存在。不仅在中央与地方之间, 地方与地方之间也都存在。” (9) 而立法冲突导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不良结果已是无需多述, 因为立法冲突导致的人们对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不满更加剧了民众对地方立法的不信任感。既然立法冲突是不可避免这已成为公认的事实, 那么我们不期望消除地方立法冲突, 在充分认识立法冲突产生的原因基础上, 正确对待和接受冲突, 然后试图找到解决途径, 通过地方立法相互协调, 进行合作立法和联合立法才是解决立法冲突之道。

首先, 发展区域立法自动整合。在区域一体化的地区, 立法机关应该互通信息, 交换立法信息、加强立法互动, 特别在基本社会关系相似的区域, 在同一领域的立法应该趋于一致。事实上, 我国已有统一经济区内部各单位之间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如在“长三角”, 16个城市已达成许多协议, 如《长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宣言》、《关于以筹办“世博会”为契机, 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人事争议仲裁业务协助和工作交流的协议》和《关于三地引进国外智力资源共享的协议》。而“泛珠三角”的“9+2”区域合作模式不但建立了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日常工作办公室工作制度和部门衔接落实制度, 更是超出经济领域而创造了一种新的法律形式————“省际协议”。 (10)

其次, 促进地区合作立法。当相邻的两个地区有相同的经济文化背景或者相同的社会发展因素时, 某一地区有地方立法意向时, 应该与相邻地区的立法机关协商, 如果此地也有同样的意向, 那么可以协商合作立法, 或者向共同的上级立法机关反映, 通过上级立法机关联合更多相似情况的地区成立联合立法小组, 联合立法, 或者直接由上级立法机关统一立法, 这样既节约立法资源, 又做到了地方之间减少立法冲突, 逐渐趋于立法一致的立法效果。

在地方立法权逐渐扩张的今天, 地方立法已成为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地方人民群众遵守的主要规则, 所以地方立法应该站在更高层次上, 发现和反映当地人们的多重需求, 做到以人为本, 站在社会本位立场, 切身体会地方人民真正的立法需求, 转变守旧的立法思想, 建立务实的社会化思想来指导地方立法。

摘要:以往地方立法观念比较重视经济因素和部门利益, 地方主体单一, 这些陈旧的立法思想应该被新的立法思想取代。目前地方立法应该在社会化观念下, 从地方人民群众的多层次需求出发, 以人为本, 切实维护人们的权益, 构建立法的共识性权力, 充分发挥地方民间规则的调整功能, 在承认地方立法冲突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地方立法合作的新的立法思想。

关键词:社会化,地方立法,立法思想

参考文献

[1]蔡志方.行政救济与行政法学 (一) [M].三民书局, 1993 (357)

[2]崔卓兰, 孙波.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与价值——我国地方立法观念的推陈出新[J].当代法学, 2007 (5)

[3]崔卓兰, 孙波.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与价值——我国地方立法观念的推陈出新[J].当代法学, 2007 (6)

[4]汤唯, 郭晓燕.地方立法中的法律文化本土资源.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2007年1月 (145)

[5]韦伯.法律与价值〔M〕.奥登.查良铮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6]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7]龚学平, 立法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文汇报[N].2005.7.14

[8]严存生, 宋海彬“.立法冲突”概念探析[J].法学论坛, 2000 (1)

[9]李亚虹.对转型时期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思考[J].中国法学, 1996 (5)

[10]崔卓兰, 孙波.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与价值——我国地方立法观念的推陈出新[J].当代法学.2007年5月 (9)

为思想观念“编家谱” 篇2

这让我联想到杜维明先生在《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里说的:这一百多年来,大多数中国人心里面积淀了五层东西,包括悲愤屈辱的近代史体验、五四反传统的心态、马列主义、“文革”心态,以及改革开放意识。

杜先生认为,我们心理结构里的这几层积淀,早随着近现代一次次的剧变而被击成碎片了,但它们常常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组合得面目全非。他举例说,某朋友是大学问家,学贯中西,但如果你在他面前批评中国饮食他就会翻脸。这个例子的意思是说,即便我们自发地去反省,也不一定真能搞清针对某一问题,到底是哪些观念的碎片以何种方式组合成了我们的态度。这又让我联想到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里铭刻的那句最难实行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当代中国人如果不把近现代观念碎片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就很难认识自己的心灵。

金观涛和刘青峰在这本《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里,“穿过语言的丛林”,具体描画和分析“意识形态更替的语言学痕迹”,为整理中国人的心灵碎片提供了一个法子。他们的“观念史研究”是怎么回事?对我们有什么用?

简而言之,“观念”是“指人用某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史研究”就是去“研究一个个观念的出现以及其意义演变过程”,“如同DNA和RNA分析揭示生物遗传历程那样使我们抓住思想变化的痕迹。”1997年,当时在香港的金观涛和刘青峰夫妇,由思想史转入了观念史研究。他们组建了一个一亿两千万字的近现代文献资料的数据库,并选中一些重要观念词汇来做时段、频率,和用法上的归类、统计、解读、分析,可以说是给近现代的重要观念词汇“上户口”、“设档案”,和“编家谱”。

这部600多页的著作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与政治相关的重大观念(如“真理”、“科学”、“民主”、“个人”、“权利”、“社会”、“革命”、“经济”、“世界”),以及近一百个词汇的嬗变轨迹。就拿近现代至关重要的“革命”一词为例。1895年,孙中山赴日,吃惊地发现日本报纸管他叫“革命党”。在孙中山及当时中国人的语汇里,“革命”这个词有贬义,就是造反。但自从见了日本报纸上如此的说法,“就有革命党三字的影像印在脑中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革命”观念在二十世纪中国演变更替的“语言学痕迹”。

通过给近现代的重要观念性词汇“上户口”、“设档案”,和“编家谱”,著者发现思想层面的观念史和政治层面的“断代史”并不重合。我们所习得的历史知识一般将1911辛亥革命作为近、现代的分期,这一所谓的主流分期法显然是基于政治的变迁。而思考历史是否就应该将观念史研究比附在政治变迁上面?著者对观念史的分期体现了不同的思考,为中国当代政治观念的形成总结出三个阶段。

19世纪中期至1895年为选择性吸收阶段,其特点是用中国原有的政治文化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进行有选择的吸收。由于该阶段对西方观念的认识不精确,所以,这时往往会出现一词对应多个西方观念的现象。例如在使用“民主”一词时,曾包含 democracy 和 republic 两种不同意义。

第二阶段是从甲午后到新文化运动前的二十年(1895-1915),这是中国人以最开放的心态接受西方现代观念的黄金时期。1895年,维新的日本打败了以儒家治国的中国,使得朝野上下普遍认为儒家理念必须为国家的失败负责,儒家伦理从社会空间退缩到了家族、家庭内部。于是大量现代观念都在这一阶段得到空前的吸收;而以前经选择性吸收的某些现代观念,在这一时期也在中文语汇里留下了详细推敲的痕迹,出现了用多个中文词汇翻译同一西方近现代观念或甄别不同层面含义的现象,也即多词对一义,比如“格致”和“科学”同指 science,“民直”和“权利”同指 rights 等。这一现象在对 economy 的翻译上很明显,在第一阶段是将其翻译为“富强”,显然“富强”不能表达 economy 的准确含义,故第二阶段出现用多个词汇,如“生计”、“国计”、“财经”、“财政”、“经济”等。

第三阶段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来的“当代”。中国人通过对外来观念的消化、整合和重构,形成了左右二十世纪中国直至今天的中国式的现代观念集成。今天,中国人熟悉的表达西方现代观念的词汇,大多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前两个时期引入的词汇进行再诠释的结果。这些政治术语至今仍在使用,但其中不少词汇的辗转轨迹,则被完全忘却了。由此说来,中国人至今仍然生活在五四所架构的“当代”思想中。换言之,中国“当代”思想是颇为独特的,既不是传统的,但在结构上又与传统类似;也不是西方的,因一切由西方引进的现代价值都经过重构。五四后的中国人,使用以西方政治术语为蓝本的汉语所做的思想表述,每每表达了骨子里与前现代儒家伦理思维一回事儿的“中国式”意义。之前1895至1915年这二十年“黄金”的观念吸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这个观念转化期的到来而遗憾地中断至今。

说到“中国式的现代观念”,我觉得“中国式的”这个定语实在意味深长。书中这些关键词所对应的西方现代政治观念,与它们在中国的实际意义往往大不相同。而且中国人在逐步接受和使用这些概念的时候,它们的具体含义也一直在变。举“科学”这个观念词为例,著者说:“直到当前,中国人在使用科学这一语汇时,仍包含着技术、先进生产力等在西方 science 中没有的含义。也就是说,科学意义的扩大及其道德意识形态的功能,又回到了类似于传统的格致”。

为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思想观念“上户口”和“编家谱”,其实是想说:“历史上最发人深省的莫过于在复活旧事物某种性质时,却忘记了它的名称。”■

《中国留美学生史》

(美)史黛西•比勒 著;张艳、张猛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6

中国近代,出现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群,就是留学生。这是一个仍在继续扩充,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又不时存在一些争议的群体。

本书从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远渡重洋开始叙述,梳理并勾勒出了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历史过程。作者把这一历程划分为三波留学潮,关注的主体主要聚焦于1909年至1930年代抵达美国的“第二波留学生群体”,尾声部分则回顾了中美两国在1978年签署跨文化教育协议之后出现的“第三波”留学大潮。从书中可以看到,一百多年来,三代中国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所作出的努力及付出的代价。

《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年》

(澳)安东尼•瑞德 著;吴小安、孙来臣、李塔娜 译

商务印书馆 2010.4

该书继承了法国年鉴学派的传统,特别是布劳岱尔对地中海地区历史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所谓“决定历史”的大人物和大事件。第一卷描述了15至17世纪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衣食住行和节日娱乐;而第二卷则注重东南亚的经济从15至17世纪的转变,研究经济作物的种植,香料出口,地区贸易及城市化的进程,以及这些因素对宗教传播,军事进步及政体变化所起的作用。

《中国美术史讲座》

李霖灿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

作者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一位有四十余年馆龄的老馆员,他潜心研究中国美术多年,又在台湾大学讲授“中国美术史”二十载。本书即是根据他的上课讲稿整理编成的。用最浅显的语言系统介绍中国美术史。分为二十九个单元,大体以时代为序,以类别为纲,以历代绘画为主调展开论述,对于玉石、雕塑、书法、铜器、陶瓷的论列亦精辟独到。对于很多非美术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是最好的扫盲版本。

《时间的故事》

(英)利平科特 等著;刘研、袁野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2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在新千年来临之际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展览,名为“时间的故事”,邀请各领域顶尖学者参与,并策划了这本书。

每位学者撰写一篇相关领域以时间为主题的文章,探究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并反思各种文化对待时间的方式。编者还搜罗了400多幅彩图来表现著名的器物和画面,古代埃及和巴比伦的历法、提香的寓意画、萨尔瓦多•达利笔下扭曲的时钟以及哈勃望远镜最近拍摄的深空照片。经过精心编排,汇成一部集科学、哲学、天文学、医学、艺术、宗教、历史等多学科跨文化的大成之作。

《人类的故事》

(美)房龙 著;约翰•梅里曼 续写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4

1988年,三联书店首次出版房龙作品《人类的故事》,在中国掀起了不小的“房龙热”。但房龙的故事只讲到20世纪上半叶。在最新出版的这本大陆唯一授权版本里,耶鲁大学历史教授约翰•梅里曼续写了13章,介绍人类在近半个世纪取得的多方面成就——医药、科学和技术,并表达了对人类未来发晨的种种焦虑和担心。

《甜与权力》

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美)西敏司 著;王超、朱健刚 译

商务印书馆 2010.5

作者将糖这件平常事物身后奇妙而非同寻常的历史娓娓道来。从书中我们看到了糖从一件奢侈品化身为工业化生产之商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密切地与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奴隶化生产,乃至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联系在了一起。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糖是如何经过一个自上而下的复杂文化过程,一步步地嵌入到了日常生活之中。

《中国:糖与社会》

农民、技术和世界市场

(美)穆素洁、林燊禄 著;叶篱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9.9

本书集中探讨了中国蔗糖产业、国内及国际贸易、生产技术以及千年间的消费历史。作者将地方史和区域史的研究置于全球的视野下进行,探讨了广东与台湾之间的资产与生产的联系,以及国家在这当中发挥的作用。她还指出,中华帝国晚期的经济发展不是停滞不前的,也没有抑商。事实上,早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就已经融入到了世界市场里面。但显然,发展的轨道没有改变社会生产组织,也没有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一个都不正经》

张发财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7

作者以创作杜蕾斯、伟哥等飞机稿设计闻名网络,从2008年起开始在饭否,twitte、微博上开始创作历史八卦。他写的段子让“几千年的风马牛都在这里活起来了。”“你可以看到与历史相对应的山寨袁隆平、小沈阳、威武的城管和强拆等我们现实生活中触目皆是的各种人事。”本书是这些历史段子的合集,多数来源于他的微博。

《回望一甲子》

近代史研究所老专家访谈及回忆

近代史研究所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5

中国近代史研究与中国近代史一样,经历了相当多的曲折与艰辛。这本书是由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工作过的学者,特别是从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在研究所工作的老专家们口述或撰写的,这里面有对经验的总结,有对教训的反思;有对同事的缅怀,有对友谊的颂扬;有对错误的检讨,有对误解的宽容……。看似一本“主旋律”书,却相当有料。

《失忆与记忆》

张晓刚书信集(1981-1996)张晓刚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

社会主义思想观念 篇3

现如今, 票房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人们谈论比较多的热点话题, 同时也是一种时尚的流行趋势。比如, 好莱坞大片的金牌导演卡梅隆从上世纪末风靡全球的爱情片《泰坦尼克号》到富有魔幻效果的3D电影《阿凡达》, 他几乎做到了将商业大片与艺术大片的完美结合, 同时票房的收入与日俱增, 他几乎将欧美以及世界各地所有崇拜他的观众们的Money赚到了自己的腰包里。当然, 现在很多的中国影视导演或许受风靡全球的美国好莱坞的影响, 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人们愈来愈关注的话题——票房。

上个世纪90年代初, 导演陈凯歌拍摄的电影《霸王别姬》, 一举夺得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与美国电影节金球奖, 先后在国内外很多的国家上映, 颇受好评与欢迎, 同时在国内外也取得了高额的票房, 可以说是是商业大片与艺术大片的完美结合。之后, 他又拍摄的大型历史影片《荆轲刺秦王》在国内上映。这部投入了8000多万巨资的影片, 在我看来, 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人文角度, 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影片色彩, 几乎都达到了一个完美的效果。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 这部投资庞大的影片只换回了200多万的票房。那为什么票房竟遭到如此的惨败呢?我认为, 或许是由于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 让现代的人们不再思念与留恋过去沧桑的历史, 或许历史上的一些人物与环境早就随着时代的潮流被遗弃了, 被越来越多的人淡忘了。因此, 紧随时代潮流的人们没有什么心情去观看这部投资浩大的历史影片了。

或许在现代人眼中, 电影艺术要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活理念与思想观念, 才会更受人们的欢迎与喜好。新世纪的最近几年里, 冯小刚导演的作品几乎都是受大家欢迎的“贺岁片”, 同时这些年他拍摄的电影作品从历史古装片《夜宴》到战争影视大作《集结号》再到催人泪下的《唐山大地震》, 投资都十分的庞大, 几乎都要过亿元。2012年刚刚上映的这部灾难片《1942》投资了两个多亿, 结果只换回来了3.6亿的票房, 远远没有达到冯导的理想目标。然而, 2011年最流行的都市爱情片《失恋33天》虽然只投资了890万的费用, 却赢回了3.5亿的高额票房, 这个数目几乎等同于投资庞大的《1942》的票房。坦诚说, 《1942》是一部沉甸甸的深蕴人文历史内涵的大型影片。影片尝试从国民政府、国际记者和宗教人士以及普通灾民等三个不同的视角诠释这场灾难, 让我们清晰地感受了当年的日本侵略者是如何蹂躏与践踏我们同胞的以及河南的大饥荒, 同时揭露了在危难的关头下, 人的内心深处的丑陋与国民政府的那种忧国忧民、积极备战的危机意识。这部影片完全可以与《太行山上》《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历史大片相媲美。然而, 这么富有历史、人文内涵的一部伟大壮举的片子, 为什么却没有换来高票房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就是与二十一世纪的人们的心理要求与审美观念有很大的关联。高物质、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 使得很多的年轻的一代人走向了时尚的潮流。现在年轻的一代在乎的是自己的物质生活, 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审美需求。2012年还有一部热播的电影《泰囧》, 这是一部富有幽默色彩的喜剧片, 电影里几乎所有的内容与当今的时代潮流不谋而合, 尤其是故事的情节与演员的表演都富有浪漫疯狂的喜剧色彩。影片至上映以来受到观众极力热捧, 被赞为“年度最好笑喜剧”, 上映5天票房突破3亿, 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 上映一个月票房达到12亿, 观影人次超过3600万人, 成为华语片票房冠军。《泰囧》之所以深受人们的追捧, 原因很简单, 这部影片符合当代人们, 尤其是年轻人的时尚潮流与审美体验。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 票房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一种“符号”。无论是风靡全球的美国好莱坞导演还是当今国内的一些知名大导演, 几乎都将票房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每年的奥斯卡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上, 都会有很多的国际大导演出现。因此, 很多国内外的大导演也希望通过电影票房来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与世界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我认为, 票房固然重要, 而更重要的是电影本身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影响力。比如, 影视作品能否对当今社会中人们的心灵产生更美好的效果?能否升华人们的情感价值?能否让社会充满更多的人文关怀……这才是每一位电影导演者真正需要做的事情。

其实, 通过电影票房也逐渐地让人们意识到, 我们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物质欲望愈来愈强、精神理想愈来愈弱的时代, 更是一个充满着迷茫与彷徨的世界。然而, 在市场经济逐渐进步的同时, 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却是一片空白, 似乎生活在一个阴霾与浓雾不散的世界里, 让自己的思想灵魂找不到方向。只有我们年轻的一代又一代真正找准了自己的理想追求以及奋斗的方向, 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才会真正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摘要:二十一世纪既是一个充满着机遇与挑战的世纪, 又是一个生活节奏特别快与竞争压力特别大的时代。我们跟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 紧系着世界时尚的大潮流。票房成为了当今时代中人们谈论比较多的热点话题, 同时也是一种时尚的流行趋势。无论是风靡全球的美国好莱坞导演还是当今国内的一些知名大导演, 几乎都将票房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笔者通过当今社会中日益流行的票房趋势来谈谈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

党性观念思想觉悟 篇4

通过对党课的学习,我初步的对党的性质有了一些认识,下面是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首先,是“中国共产党性质的含义及其表述。”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的解读。”党成为“两个先锋队”的论断,体现了党的建设根本目的与根本任务的辩证统一。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与根本任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根本任务解决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根本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要建设这样的党。我们党自诞生以来,从来就不是为存在而存在,为发展而发展,为建设而建设,而是把党的建设与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和最终奋斗目标相联系,与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相联系,与增强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相联系,与实现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领导、更好地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联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建设如果不能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联系,不能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搞好自身建设,不能把当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不能代表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亦即不能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会变成一句没有实际意义的空话。

最后,通过系统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党的性质问题是党的基本知识和核心问题,它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的确立和贯彻,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的制定和坚持,关系到党的建设方向。党的性质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它的阶级性,一是它的先进性。以前对党的认识很多时候都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通过党课学习,自己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对党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也逐渐升华到了理性的认识上来。我的脑海里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党员的责任。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国最先进、最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其性质也说明,我们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不是空洞的理论。我们有千千万万的优秀共产党员,始终秉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决心,用尽毕生的心血和努力,为人民谋永福。他们用自己的言行,时时刻刻践行党的宗旨,体现党的性质。

正确认识党的性质,对于坚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统一,坚持和发展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地位,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时刻牢记党的性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才能树立起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复兴中华的伟大责任。学校开的党课虽然结课了,但关于党性的学习我还在不断继续中。我一定好好把握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党的先进知识理论,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自己,努力上进,不断完善自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争取思想上的进步不懈奋斗,争取早日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汇报人:xuexila

浅析西藏家庭教育思想观念 篇5

【关键词】西藏家庭教育;思想观念;现状;影响因素;建议

在我国西藏地区,农牧民占据当地人口的大多数,农牧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因此西藏地区的家庭教育成为影响当地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由于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较低,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比较落后,因此家庭教育思想观念停留在较为落后的认识层次,不利于藏区教育事业的全方位推进。

一、西藏地区家庭教育现状

虽然西藏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对西藏地区的扶持,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受此影响,藏区的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是普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而对于家庭的教育功能认识不够,即使有些人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农牧民本身文化水平较低,知识匮乏,并且深受宗教因素影响,因此对于子女的家庭教育主要以宗教教育为主,难以对子女进行全方位的家庭教育。

二、影响西藏家庭教育思想观念的因素

藏区对于家庭教育思想认识的落后是综合因素影响导致的结果,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程度、开放程度、信息闭塞等原因都会影响西藏家庭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

1.自然地理位置因素

西藏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人口的分布密度远远低于内陆地区,人们大多数从事的是农牧业生产,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求得生存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西藏的家庭更倾向于教会子女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学会从事农牧业的基本常识,而对于家庭教育则容易被忽视,因为生存的需求高于其他任何需求。此外,在人口稀少的青藏高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求较少,所需的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较少,因此父母很容易忽视对子女进行多方面的家庭教育,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多数西藏家庭认为只要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挑战,那么就可以生存下去。

2.思想开放程度

西藏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导致了当地交通开放程度难以提升,当地居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牧民与外界交流困难,思想开放程度远远低于我国其他地区,对于社会上人才的竞争激烈程度没有清晰的认识而没有认识到家庭担负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不只是简单的教会子女如何生存,因此对于家庭教育的认识停留在较为粗浅的认识层面,加之农牧民本身文化程度较低,知识匮乏,对于子女的家庭教育难以全方位,多角度,对于子女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信息闭塞

由于西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导致了当地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当地居民对外交流的途径极少,对于内陆其他省份的居民来说,西藏甚至是一个神秘的地区,这也显示了西藏对外交流不发达,信息严重闭塞的一种现象。信息的闭塞必然导致当地居民认识水平低下,难以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更加不了解社会的发展要求家庭承担什么样的教育功能,因此,西藏家庭教育的思想观念较为薄弱,使得西藏地区青少年的发展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其发展速度和程度远远低于内陆地区其他省份同龄青少年,使得西藏的人才培养受到阻碍,这样就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使得西藏地区的发展缺少足够的人才,长期处于教育程度较低的状态。

4.经济发展落后

受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西藏目前主要以传统的农牧业生产为主,依靠的是常年积累的种植和养殖经验,而在农牧业生产的过程中很少运用科学技术,这就导致农牧民认为科学知识对于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没有用武之地,只要依靠人力即可解决,或者根本不了解当地的农牧业生产需要什么样的科学技术,这就导致农牧民家庭重视子女对于农牧业生产经验的传承,或者因为需要更多的劳力而放弃子女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更不用说家庭家庭教育的问题,人们关注的还是怎样通过劳动获得更多的粮食收入,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

三、促进西藏家庭教育观念提升的建议

特殊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导致西藏家庭忽视子女教育问题,这不仅仅是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发展,对于当地整体社会发展也会起到阻碍作用,如果不能提升西藏家庭教育思想观念,当地将因为缺少人才而长期处于落后封闭的状态。

1.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针对西藏家庭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问题,政府部门与教育部门要在当地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要在农牧民聚居的地方定期开展教育宣传讲座,通过宣传广播、电视节目让农牧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还可以针对子女辍学的家庭进行上门宣传,让农牧民重新认识教育问题的严重性,让其鼓励子女接受学校教育,并在平时的生活中加强家庭教育。

2.大力推进西藏地区开放程度

西藏地区交通和信息的闭塞导致了当地农牧民思想意识落后的状态,对于教育的认识较为粗浅,因此,国家政府部门要加大力度推进西藏地区的开放程度,加大对于西藏地区交通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费用,为西藏农牧民加强与外界的接触和联系开拓更多的渠道,提高思想开放程度。

3.发展现代农牧业,提高科学技术运用率

西藏地区家庭忽视教育的原因之一是传统的农牧业生产难以体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因此要鼓励西藏发展现代化的农牧业,加大科学技术利用率,让农牧民看到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自觉加强对于子女的教育。

家庭教育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因此西藏家庭教育落后的现状必须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改善,促进西藏整体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润年.西藏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

[2]李良忠.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观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04)

【作者简介】

李功黔(1996-),男,汉,贵州省六盘水人,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更新思想观念提升品种管理水平 篇6

1 牢记品种管理的根本宗旨, 树立农作物品种管理, 以安全为中心的观念

品种管理的根本宗旨是保证农作物品种的种性安全, 为农业生产服务。通过品种管理工作来把关, 防止不适应、不优异、不突出的农作物品种进入种子市场, 避免因种性问题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从而保证我国基本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农作物品种管理是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众多关口中最前沿的一关, 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关。品种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责任重大, 品种管理工作者应立足高远, 从农业生产大局出发, 牢固树立以安全为中心的观念, 并充分认识到, 只有保证了农作物品种的种性安全, 才会有农业生产的安全, 才会有农产品供给的基本稳定, 才会有农村和社会的和谐。

2 突出品种管理的基本目的, 树立重点评价农作物品种使用价值的观念

农作物品种是农业科技竞争力的本质所在, 是未来国内外农业领域竞争的核心和焦点。广义上的品种工作包括三项内容, 即植物新品种保护、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农作物品种管理。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确定品种权的归属, 保护品种选育者的知识产权, 不评价品种的使用价值。品种的转基因生物管理是为生物安全把关, 也不评价品种的使用价值。品种管理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品种试验、检测、考察等系列规范的手段和方法来评价和确定农作物品种的使用价值、使用范围、使用程度, 以便生产上推广应用。

3 提高品种管理的社会责任, 树立种子使用者利益至上的观念

品种管理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能, 必须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树立种子使用者利益至上的观念。在我国, 种子使用者都是农民, 我国农民的知识面、维权手段和维权意识相对较弱, 农民的利益要依靠承担了一定社会职能的管理者来维护。在品种管理工作中, 应处处将种子使用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种子使用者的利益与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者、种子经营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首先要考虑的是种子使用者的利益。品种管理工作者应按照农民的用种习惯和操作程序来设置试验方案, 确选品种。当前, 农民需要高产、优质、抗病虫性强、抗倒、耐高温、耐低温、耐旱、耐涝、能直播、适宜机械收获的农作物新品种。我们应重点将这些项目纳入试验和检测范围, 确定检测指标, 达不到标准的决不能流入市场。

4 坚持品种管理的客观公正性, 树立维护育种工作者公平权益的观念

育种工作者不畏严而畏不公。我们应主要围绕客观公正性开展工作, 维护育种工作者的公平权。

首先, 应严格贯彻育种、试验、审定的回避制度。在安排试验时, 做到品种选育者及其单位不承担品种试验任务;在审定品种时, 育种者本人及其单位和利益相关人员应回避。

其次, 应提高品种试验的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品种试验密码编号管理制度, 保证品种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加大专家田间测评品种和指导品种试验的力度, 充分发挥专家和试验人员在提高品种试验质量中的作用, 增强专家和试验人员的责任意识。

第三, 应严厉处罚品种工作中的投机取巧行为, 防止近似或雷同品种通过审定。需进一步提高品种真实性检测手段, 完善真实性检测方法, 广泛利用微卫星标记等成熟的高精尖生物技术为品种管理服务, 打击投机行为, 树立行业正气, 维护育种工作者的公平权益。

5 建立品种评价体系, 树立优中择优审定的观念

要建立规范的品种评价体系。在现有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试验管理办法, 统一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统一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的标准和规程, 统一试验结果统计分析方法, 以形成与生产实际接轨的、较全面的、较实用的品种评价体系。

要做到量化品种评价, 优中再择优审定品种。在品种安全指标达标后, 利用科学的方法量化品种评价, 将品种优劣用分值来衡量。湖南省新制定的《湖南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完全体现了这一思路, 湖南省为保障水稻品种安全, 一共设了“九项”安全和基础指标, 项项都是一票否决, 在每项安全指标均达标的前提下, 再利用专门设计的数学公式, 依每项对应赋予的权重计算出分值, 以总分值评价品种优劣, 从众多优良品种中根据总分值选择更优的品种通过审定, 做到优中选优。

6 加强品种试验队伍建设, 树立人是品种管理最关键因素的观念

农作物品种试验是一项耗时长、程序多、影响因素复杂的技术工作。要搞好品种区试, 要求承试人员和品种试验管理人员不但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 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而且还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任劳任怨、甘于寂寞的良好心态。说到底, 人是做好工作的根本, 没有合格的人就不可能做好品种管理工作。

7 进行品种跟踪管理, 完善品种退出机制, 树立保持品种总量基本平衡的观念

我国自实行品种审定制度以来, 没有明确品种的使用年限, 也没有实行品种的跟踪管理, 致使审定的品种逐年累积, 总数量越积越多。更为严重的是, 一些因种性退化而丧失了使用价值、不适应生产需要的品种依然在种子市场销售, 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隐患。这种“只发出生证明, 不开死亡通知”的管理模式与现实严重脱节。自1998年开始, 湖南省创造性地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品种退出机制, 利用行政手段强制退出了两批共133个农作物品种。近几年, 国家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充分认识到品种退出工作的重要意义, 国审品种退出成效显著, 省审品种退出工作相继开展。当前, 要重点加强品种推出的建章立制工作, 完善品种跟踪管理体系, 让设置品种使用期限和超期服役品种及时退出种子市场等工作能有法可依, 有规可循。只有这样, 一手抓审定, 一手抓退出, 才能从根本上和制度上做到保持品种总量基本平衡, 避免农民选择品种的盲目性, 有效规避农业生产风险, 为保证农业稳定、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农作物品种管理工作是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文章结合我国种业发展的实际, 从品种管理的根本宗旨、基本目的、社会责任、公平权益、品种评价、试验队伍、品种退出等方面阐述了一些想法和思路, 以提升品种管理水平, 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论启蒙思想的三个主要观念 篇7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把过去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有到了他们这一代,人类才从心智的黑暗中走出来。他们要在这一伟大的启蒙时代把知识的光明带给无知的民众,照亮以往的黑暗,即引导人们走出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仰以及专制的“黑暗时期”。

历史主义的奠基人赫尔德宣称历史没有普遍的标准,每个时代均有其独特世界观。本文试图剖析把启蒙运动与其他历史时期区别开来的三个独特观念,即对理性、科学和进步的信念,这些观念实际上构成了现代理念的基础。

首先我们来看看理性。这里所说的理性,是马克斯·韦伯式的,指的是一种心理取向,强调考虑问题要有“系统严密的思想形式”,注重逻辑和实证。西方人传统上就重视这种理性,韦伯曾论证了西方人比东方人更富于这种理性精神的特质。[2]西方对于理性的信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而当巴门尼德从逻辑上得出“没有任何东西是出于变化状态之中的”的时候,甚至拒绝相信自己对于运动的感觉。如此依赖于逻辑的思路,哪怕是看到的现实也无法动摇他们的信念,这与过于追随权威的其他古文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启蒙运动中西方人的理性虽然源自古希腊,却又与古希腊逻格斯意义上的存在理性有所不同,而是新确立的一种主体理性。笛卡尔以他那“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首先确立了这种主体理性的地位。笛卡尔的“我思”只能来源于自我,因而是一种主体性的理性。

不管如何,对于理性的信念失落了千年之后,西方人在启蒙运动中终于重新捡起了这一法宝。相信理性就是想信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以自己的理智而不是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事物。启蒙思想家们一切唯理性是从,不唯权威,包括基督教和圣经的权威,以及人文主义者推崇的古典文化传统,而其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基督教神学。正如恩格斯所说“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3]

启蒙思想的传播,对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思想家们发展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原则,并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对社会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最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倡导自由平等,他说:“我强烈的反对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但我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发展了洛克的政府理论,将政府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并建议由三个机关分别掌握,以防止专制。年轻的美国在1789年和法国在1791年采用的体制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以他的理论为基础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则提出了人民主权学说。而百科全书派的《百科全书》则是对整个启蒙时期的新的世界观的总的概括。这些思想成果的取得,体现了理性的伟大力量,同时也是与当时科学的发展分不开的。

西方人对科学的信念,我们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古希腊人拥有远较同代文明发达的古代科学。只要看看这些名字就可以了,欧几里德、阿基米德、埃拉托色尼、希帕库斯、托勒密、盖伦……,我想读者不想我把这个名单开列下去了。同样是被中世纪隔断千年之后,西方人重又找回了祖先的科学精神,与牛顿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科学革命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范式的转换,标志着亚里士多德以来第二个关于物质世界的普遍理论的创立。[4]

1687年,牛顿发表了划时代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一种新的宇宙观的创立。这本书中阐述的万有引力定律揭开了宇宙运动的神秘的面纱,把它的秘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位诗人称颂道:“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5]牛顿的这个法则既支配了整个宇宙,也支配了最微小的物体,自然会引起惯于理性思索的启蒙思想家们去探索支配社会的普遍法则。伏尔泰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的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6]孟德斯鸠研究法的精神,也正是为了寻找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

受到科学的鼓舞,启蒙思想家们相信科学方法不仅能够发现自然界的规律,也可以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这样,追求社会运动的规律的社会科学也在他们的努力下应运而生了。尽管启蒙思想家们没有发现支配整个人类的永恒的法则,但是他们影响到了世界上爱好思考的人们。当时欧洲的许多君主就接受了他们的至少某些学说,虽然他们仍然坚持天赋的君权,但此时权力也已被用于为人民谋利,因而这些君主在历史上以开明专制而闻名。而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为代表的各国的革命更是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建立了现代政府体制,把历史推进到现时代。

启蒙思想家相信的第三个信念是进步,今日我们大多数人仍然分享着这一理念。一提到西方,我们总会习惯性的回溯到古希腊,似乎古希腊人总是分享着我们现代的理念。正如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而王尔德则更过于溢美了,他说“实际上,我们现代生活中的一切都受惠于希腊人,而所有不合时宜的东西都应归咎于中世纪。”但是这一次,我们发现古希腊人的历史观与现代人的截然不同。古希腊人对世界抱着悲观的看法,他们认为历史是循环的。按照希西阿德的五阶段理论,历史的循环遵循的顺序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黑铁时代,依次堕落,这位农民诗人为自己不幸生在黑铁时代而哀叹,他宁愿自己还没有出生或出生后即死。倒是中世纪与我们共享了进步的信念,奥古斯都的《上帝之城》,通过上帝之城和世上之城的隐喻告诉人们,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爱上帝的人和爱自己的人之间的斗争史,最后都要统一到上帝的意志中去。这样,历史就成了有着预定的目的的直线发展的过程,即朝向天国的进步。

那么,启蒙时代的人之相信进步又从何而来呢?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牛顿物理学窥探到了“上帝的秘密”,这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征服自然,推动人类社会在物质方面的不断进步。同时,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启蒙思想家们创立了社会科学,用以指导人类的生活,因而人们认为存在着创造更好的社会和更好的人民的可能。启蒙思想家把历史视作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是理性的制度取代不理性的制度,是历史的进步,否定了封建制度的永恒性。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进步史观和中世纪的神学的进步史观的区别是明显的,前者诉诸人的理性,后者出于对上帝的信仰。正如王晴佳所说,这样一来,“前者论证了现世的合理,后者则否定了人间的生活;前者鼓舞人们最求现实的幸福,后者使得人们沉迷于遁世的冥想。”[7]

启蒙运动作为一次巨大的思想运动,是对中世纪神学思维方式的反动,奠定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经过两百多年的历程,人们逐渐觉察到现代社会的一些弊病,因而后现代主义展开了对这些启蒙理念的反思。启蒙时代以来的社会进步被深刻的打上了科学的烙印,伯特兰·罗素曾说,“近代世界与先前各世纪的区别,几乎每一点都能归源于科学”。[8]然而科学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造成了难于解决的可怕后果,生态问题、资源耗竭和核武的威胁宛如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9]我们也不应该忘记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已经警告人们我们的文明曾遭到的严重威胁,看来要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我们不应该总是“科学的”行动,科学远不能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而历史的发展也并非如启蒙思想家一厢情愿的认为总是“进步的”。

那么这一切是理性之错吗?笔者认为理性当然是无辜的,问题在于,两百年来我们过于崇拜理性,在这一过程中,某种程度上失落了价值。如果以马克斯·韦伯的术语表达,现代化是个工具理性化的过程,给我们带来科学,推动社会由停滞的农业文明走向发展的工业文明。但是如果工具理性过于发达,必然导致与价值理性的冲突。工具理性使得人的行为被导向一个有意识的以及毫不含糊的制定的目标,并且在可用知识的基础上,采取能够导致这一目标之实现的手段。人的行动完全基于工具理性的一个极端例子就是臭名昭著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为达到目的尽可以不择手段,在这里人只被可怕的看成了可以牺牲的手段。启蒙思想家原本指望借助理性可以以人为本的控制自然和社会,造福于人,可是与此同时人本身也越来越被控制和异化,甚至人的活动被导向反对自身,真是始料未及。人们滥用理性的结果,并没有实现启蒙所设想的成年状态,不仅没有凭借启蒙理性成为主人,反而成为启蒙理性的奴隶。所以韦伯担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会使得前者淹没了后者,科学理性淹没了人文精神,最终会导致西方的没落。

实际上,对于源于启蒙运动的现代性的后现代的反思不是在我们时代才有。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对此早就有过一连串的批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弗洛伊德的理性和自主性批判,尼采的道德批判。我们已经看到了启蒙理念的幼稚性,我们也看到了症结所在,接下来要怎么做,将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抉择。我想,这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

摘要:现代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具有所谓“现代性”, 而“现代性”的核心理念就是理性。理性和建立于其上的科学和进步的理念一起构成了启蒙思想的三种主要观念, 它们共同引领人类的历史推进到现时代。然而这三种观念也逐渐也暴露出了其双刃剑的另一面, 所以人们开始了对其后现代的反思。

关键词:启蒙运动,理性,科学,进步,现代性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李珩译, 商务印书馆1989

[3]、柯瓦雷:《牛顿研究》, 张卜天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于晓、陈维刚等译,

[5]、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何兆武译, 商务印书馆1990

[7]、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霍文利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马克尧主编:《世界文明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社会主义思想观念 篇8

笔者认为, 能否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 是医院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表现内容。因为, 它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 关系着能否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关系着凝聚群众的力量、化解基层矛盾、传播科学精神的舆论导向作用。搞好了, 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获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从而更加有力地开展工作, 不断推动事业再上新台阶。如果存在缺失和举止失当, 就会不可避免地让群众产生误解。

宣传工作就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与时俱进就是要体现时代精神, 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就是改革创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个时代精神, 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我们现在首先应该确立的观念是不要封闭自己, 不要害怕媒体记者上门, 而且要变被动采访为主动宣传。一个品牌的诞生不仅需要内在的努力打造, 也需要外在媒体恰到好处的报道。我们需要利用医院的品牌优势吸引记者的目光, 多出一些正面报道, 从而营造出一个情为民所系、汗为民所洒、力为民所尽的“杏林形象”。还要让医院全体员工都深入认识到, 企业形象的宣传不仅仅是专职宣传工作人员的事, 它其实和每个员工都息息相关。明白宣传是个大概念, 上至医院领导下至普通员工, 人人都应成为自觉的吹鼓手, 宣传是每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 医院的宣传工作应该做到全方位、立体化。大到活动、讲座、义诊, 小到服务细节、语言行为、医护待人接物等, 都应当成为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渠道。要充分认识到, 这些无形的宣传手段发挥好了, 其作用绝不在有形媒体效果之下。医院宣传工作的模式可以多样化, 工作方式可以纵向延伸也可以横向拓展, 还可以通过公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模式来进行, 通过有限的宣传经费和充分利用的各种资源, 最大限度地做好医院宣传工作。

2 突出重点带动全面, 贴近医患者的切身需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医院的发展当然不能离开科学发展观, 因为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则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实践要求提出来的。

与之相辅相成, 医院的宣传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重点来说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内容:医院形象的宣传, 热点问题的宣传, 新技术、新项目、新环境、好服务的宣传。

很明显, 综合形象宣传是首先应予以关注的。当前, 医德医风和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对医院形象的影响很大。这方面群众多有指责, 媒体多有曝光, 人大、政协评议卫生工作也多将此作为重要话题。可是客观上医德医风不好的单位毕竟是个体现象, 不代表卫生系统这支队伍的主流。为了不让广大群众因为“害群之马”而对我们产生怀疑和失去信任, 我们必须要加强宣传医院在抓行风建设和治理商业贿赂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让老百姓对医院的管理充满信心。与此同时, 多进行正面事件和正面人物的宣传是需要一以贯之的!我们的队伍有着无数闪光点, 为人民群众做过而且继续做着不少好人好事, 我们的员工克己敬业、有着极端负责的工作责任心。诸如2003年的“非典”时期, 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 勇往直前, 为维护人民生命的健康, 谱写了一曲曲优美动听的壮丽之歌。还有, 无论是抗击冰冻灾害还是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我们的医护人员都表现出了白衣天使的奉献精神。我们的“优秀医师”、“优秀护士”获得者、“职业风格”获得者等先进医务工作者的代表, 正是我们行业的主体形象, 这一切都应该通过宣传深入人心。

对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宣传同样是重要的, 它同样关系着医院的发展前景。如当前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其构成原因和处置努力等都应该开诚布公地宣传开去。要让群众明白, 这其中虽有医院自身的原因, 也有国家、 (下转P98) (上接P92) 政府以及体制的原因, 是需要不懈努力才能解决的。医院在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上, 制定了很多减轻病人负担的具体措施, 比如降低了各种大型检查的收费标准, 对一些单病种等实行限价收费, 实行对复退军人、低保人员、残疾人员、60岁以上患者等优抚对象免收挂号费等优惠措施, 也要通过宣传让老百姓及时了解, 使之在获得实惠的同时理解医院的困难。

还有就是开展医院新技术宣传, 这有助于老百姓了解和认识并享用医院的新技术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医疗技术也取得了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及时让老百姓了解医院能提供的医疗新技术、新项目, 无疑于人于己都是有益的。不仅如此, 还要由此带动起其他方面的工作宣传。

3 注重文化品位、内涵, 形式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日趋旺盛, 不同消费层次人群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对我们的企业服务和文化内涵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这种需求, 我们的宣传工作不仅要努力提高文化品位, 而且要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一是要注重“口对口”宣传。据了解, 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就医, 医院都是通过熟人介绍和口耳相传两种途径选择的, 这就要求我们把工作做到每个就医者的身上, 用具体行为、用服务质量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这就是说, 除了注重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橱窗等宣传形式和手段宣传群众外, 更应注重患者传媒这一重要载体, 使每个走入医院的病患者和家属都成为医院的宣传员。事实上, 患者的“口碑”宣传是最有说服力, 最有成效的宣传手段, 所以服务好每一位患者, 让他们满意而归是至上的工作选择。

二是要充分利用新闻报道。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宣传医院技术、管理和服务是医院宣传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来自主流媒体, 有着令人信服的权威性、真实性、公正性, 比较容易得到老百姓的青睐。同时对于媒体来说, 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也正是他们苦苦寻找和客观需要的, 发布出去的信息是完全无偿服务的。我们应该积极为之写稿, 把医院的新技术、新疗法、新理念以及人性化服务等内容都通过新闻稿件传扬开去, 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还可以提供方便条件让媒体记者来实地采访, 以他们的笔宣传报道我们的新闻典型。还可筹办患者回访医院活动, 通过患者亲口讲述他们的内心感受, 讲述他们的生命再造, 讲述白医天使的救死扶伤, 感叹医院就医环境的巨大变迁, 让记者记录或摄录下来, 传播出去。这样的报道最真实, 最可信, 最有影响力, 既反映了患者们的心声, 讴歌了医院, 同时也给媒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呈现了医、患、媒体三赢的局面。

树立现代林业思想观念及实现过程 篇9

1 世界各国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 虽然千差万别, 但总体思想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 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 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 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 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 大力倡导公众参与, 积极引和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 持证经营, 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日本的“森林, 林业流域管理系统”, 则从日本国情出发, 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 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 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 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

2 现代林业的概念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 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后来进一步发展, 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 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 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 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

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 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各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 实现社会高度文明, 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 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 协调人与人,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使这些关系和谐发展, 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徨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 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 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 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a.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 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 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 以免造成生态失衡。b.和谐地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c.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 实现“清洁生产”“人地共荣”的最高目标。因此, 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 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 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以上只是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的思考。实际上, “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 广。总之, 就我国而言, 我国的林业底子薄, 又走了许多弯路, 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 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 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 因此, 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 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 提高全民林业意识, 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 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 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4 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 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 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 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过其调节能力的阈值, 以免造成生态失衡, 就现代林业而言, 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 开展森林经营活动, 通过各种措施, 减少对林地的养分耗损, 增加林地养分补充, 增加对系统的投入, 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 形成高级有序循环, 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前进。

5 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利利用达到“零废弃物”, 实现“清洁生产”。实现林业“清洁生产”, 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 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 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 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 节制和循环使用, 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 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

a.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 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b.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 确保环境卫生安全。c.加大木质系统材料开发利用力度, 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d.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6 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 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 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

a.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b.营造高产能源林, 解决农村燃短缺状况, 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c.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 多元化, 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d.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7 经营之路

除了坚持生态建设之外, 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a.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 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 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b.加强林业意识建设, 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 强化领导林业意识, 提高全民林业观念, 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 合理分配资源, 按需生产, 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c.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 提高林业行政能力, 加强林业质量建设, 提高林业工程质量, 加强林业制度建设, 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 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 使它们有机结合, 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

结束语

以上, 只是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 “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 广。总之, 就我国而言, 我国的林业底子薄, 又走了许多弯路, 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 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 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 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 提高全民林业意识, 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 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 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 (学术刊) , 2003.

[2]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 2001, (2) .

[3]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林 (学术刊) , 2003.

[4]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在大兴安岭出版社, 2002.

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迎接新课程 篇10

这次培训得到专家、博士、教授指点,听了他们的讲座,使我在思想上有了观念的更新,了解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做好实施新课程的准备,也为进一步的学科培训做好铺垫,并能够主动积极地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之中,为新课程的创设和实施贡献自己的智慧。学习中,我理解到:课程的改革既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改革。原来教学观念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头脑中的知识,而与实践能力脱钩,几乎没有实践能力,教师只重视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及解题能力的本领,而现在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目的,把学生从观察现象改变为探索现象的观念上来,培养学生要有实际能力的本领,也就是要求教师把那以往的教学观念,陈旧的教学观念彻底地转变过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构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空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下面就这段时间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理论是支撑课程改革的基石

在大学期间,我也曾经系统学习过教育学、数学学科教育学,但把十几年前接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运用于我现在的实际教学中,已经过时了。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曾接触、学习过一些较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但是总觉得不够系统,在自己头脑中,关于这些知识,始终没能形成一个较清晰的脉络。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以前头脑中有些模糊的概念开始明晰起来。而且,我还进一步了解了其它国家的学者关于课程的一些具体分类。另外,我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教学中,我经常接触的是教学大纲,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旧的《教学大纲》之间差别很大,内容变化非常大,在表述方式上有较大的变化,在标准的要求上把对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引导的要求与知识内容的要求结合起来,突出对能力培养的要求。《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空间。

二、理解了数学教学的本质

数学教学应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主体在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doing mathematics)"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运用数学發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课题的学习活动就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明确了创新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了哪个民族和国家重视创新,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哪个国家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哪个民族和国家因循守旧,思想僵化,不善创新,哪个民族就难以发展,就要落后,就要挨打。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敢不敢创新,怎样创新,关系到能否实现我国新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

其次,教师作为指导者,应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认识到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发展者,而不是教育活动中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者。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另外,新课程要求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民主化观念是未来教师人格特征的重要内容。美国纽约道尔顿学校的校长理查德。布卢姆索联系中国和美国学校教育的实际指出,在美国的学校里,教师是在学生圈子中的,甚至在课堂上你分辨不出哪个是老师;而在中国,老师常常是站在全班学生的面前,成为学生门的中心。而在美国,老师总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要是把老师问倒了,老师非但不会不高兴,反而会表扬这个学生。对老师来说,建立一种民主化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甚至也要向学生学习,从学生身上吸取智慧力量。

社会主义思想观念 篇11

一、创新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一项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是教学活动双方的主体,因此,师生关系就成为影响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关系。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师生关系往往呈现出教师主导、学生附属的特点,这就导致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在教学中,往往只是单一地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忽视学生学的过程,这样学生所具有的诸多潜能就在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被忽视,可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学生资源浪费,也是造成如今思想品德教学活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想改变思想品德教学这种不理想的教学状态,首先就要从创新师生关系入手,努力改变“重教轻学”的师生观念,不但要重视教师教的过程,更要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外,教师还可以大胆尝试其他的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式,如讨论式教学法、分组合作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总之,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教师还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平台的构建上,让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从而有效发挥学生的潜能,增强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内容

教材是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构成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然而,教材中的知识都是一些经过提炼而获得的理论性知识,如果我们的教学内容仅仅以教材为内容,难免会令教学内容陷入机械化的境地,桎梏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因此,在选择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时候,除了要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外,以教材为基础以外,还要敢于突破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这样不仅扩大了教学范围,而且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教材以外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对学生讲第二单元《善于交往》这课的内容时,除了讲基本内容以外,还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礼仪常识,给学生介绍了一些生活中的礼仪常识,社交中的礼仪知识等,包括如何打招呼、如何握手、不同场合的穿衣打扮等。为了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我还给学生介绍了一些其他国家的礼仪常识和风土人情。由于内容比较新鲜有趣,而且较为实用,在讲到这部分的内容时,我明显感觉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以往显得更加浓厚。由此可见,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适当地创新教学内容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提升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措施。

三、创新教学工具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上, 一支粉笔、一支教棍基本上就是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全部教具, 由于教学工具的过于单一, 课堂教学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如今的学生都是在信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孩子, 各种各样的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早就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学生早已不再满足白纸黑字的知识, 而是对于一些信息化的内容更感兴趣。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就要想办法对传统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工具进行创新, 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 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工具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教学活动中。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 这种多媒体工具可以把传统的文字知识转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信息形式, 像是各种图片、动画、视频资料等。可以说, 有了多媒体工具的帮助, 原本静态化的课堂变得更加动态化, 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 而且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例如, 我在给学生讲第六单元《爱我中华》的内容时, 就利用多媒体工具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宣传视频资料, 从而通过一些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影像, 让学生领略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亲身体会中华文明的魅力, 不知不觉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整个视频时间只有八分钟, 但这八分钟的视频却涵盖了非常大的信息量, 如果没有多媒体工具的帮助, 这些信息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来, 由此可见, 多媒体工具的引入, 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大有好处。不仅如此, 借助视频形成的学习氛围, 教师再开始进行接下来的知识讲解, 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调动, 从而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创新也是维持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根本动力。在如今新课改的背景下,故步自封必然会影响新课改的发展,影响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把创新作为法宝,从教学理念到具体的教学实践都要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思想品德学科才能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新生命,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摘要:思想品德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 然而长久以来, 这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如今新课改的背景下, 教师一定要抓住机遇, 大胆创新, 通过创新教学活动优化思想品德教学活动, 实现思想品德学科在新时代下的新目标。作者结合思想品德教学实践, 提出一些创新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措施, 希望思想品德学科能够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创新教学,教学理念,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周继忠.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36) .

[2]胡凤.创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探索[J].成功 (教育) , 2013 (01) .

上一篇:设计中的情感激发下一篇:直接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