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相融(精选10篇)
环境相融 篇1
地铁站(Underground station)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给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供铁路列车能够有所停靠的地方,可以非常方便乘客上下车以及搬运货物等。另外,地铁站(Underground station)还可以供行人行走。现阶段,地铁站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重要公共交通枢纽,与此同时对于塑造城市的形象方面以及城市功能的建设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地铁站室内的环境设计非常有必要,其室内环境的设计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整体印象。
一、城市地铁站的室内环境基本概念和意义
由于城市地铁站现如今的地位非常的显著,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要硬件部位之一,所以想将其僵化地融入到城市特色生活以及相关城市特色文化中是不科学的。另外,地铁站的室内特色环境,让人们能够在细节之处了解该城市的特点以及特殊差异,从而建造成一个有自己文化属性的特色城市。现阶段,我国的主要一线城市都建有地铁站,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很容易吸引外来游客以及国外投资人,所以当地的地铁站室内的环境设计影响着本国人以及外国人对于我国城市的整体感知。因此,设计好地铁站室内的环境,既能够让本城市的居民感觉到特色的文化冲击,也能吸引许多外国的游客等等。让我们的特色文化能够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从而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二、简要分析地铁站室内的环境设计与城市特色之间的联系
1、地铁站景观城市特色的重要性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主要城市都在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带来的是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以及日益增长的共同城市文化,各个城市之间的特色文化正在逐渐的消失,人们对于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沟通交流越来越忽略。但是,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一重大突出问题的存在,不管是政府工作人员还是普通群众市民,对于城市的特色文化消失开始感到沮丧。关于一些地铁站室内的环境有许多的疑问,举例来说,地铁站是否只是一座城市的附属品?地铁站是否仅仅只是旅客的短暂停留点?地铁站是否只能为一个毫无城市特色文化的车站?城市的特色文化是否需要依赖地铁站室内的环境?对于上述问题的提出,笔者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地铁站作为一座城市的重要特色文化的体现窗口,应该对其设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设计师应该在仔细了解该城市的主要特色文化之后进行相关室内环境的设计。让人们开始逐渐体会到地铁站室内的特色环境设计,对于整座城市的特色景观来说有多么重要。因为一旦将城市的特色景观与地铁站室内的环境景观相互融合之后,可以科学、合理有效地解决城市当前普遍绿化缺少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能让城市具有自己的特殊文化属性。
2、分析地铁站景观中的城市特色
由于现阶段的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人们对于城市的普遍规划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简朴实用,对于城市的建设都比较趋向统一化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导致了目前我国的城市缺少自己的文化特色。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在建筑设计的时候相关专家都会一味地在几何图案中寻找相关方案进行设计,让各个城市之间的设计都大致相同。另外,地铁站是城市特色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组成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所以人们普遍可以通过对城市的特色文化设计从而来提高地铁站的基本形象展示功能。所谓的城市文化,笔者认为对于其特色部分的理解,其最重要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各个城市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差异性和特殊性在现阶段来看,是提的比较高的一种形容词汇,简而言之就是要求人们对于城市的理解能够更加的具有个性化,而不是统一化。
城市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城市的形态特征;其二;城市特有的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地铁站只是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一个附属物品,在城市的特色文化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很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对于整个城市的特色景观的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比较多,但是其效果却非常差,所以人们不再愿意花费时间以及精力去建设城市的特色文化(其中自然就包括对于地铁站室内的环境设计)。另外,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发展仍然不发达,因此经济方面的建设才是我国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三、简要分析国内外的城市特色与地铁站的室内环境设计的现状
不管是在我们国家还是在国外,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口众多的城市,都要面临交通拥挤、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但是,地铁相对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来说,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以及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污染比较小;其二,运行的效率比较高;其三,占地的面积比较少。因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城市也开始相应的建造地铁站,因此也要面临如何更加有效地将城市特色与地铁站的室内环境设计更科学的融合起来这个问题。
1、国外的地铁站发展现状
在国外,对于地铁站的室内环境的设计与出口和入口的地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一样的国家有着不一样的发展特色。举例来说,纽约的地铁站,没有关不关机的问题存在;波兰的地铁站,坐落在自然风光旖旎以及珍贵的艺术中心,让人身临其境,体现其独特的城市特色文化;威尔逊广场站则是把城市的风景与设计做到了极致,国外游客以及摄影师无不乘坐地铁来欣赏这座城市。
2、国内的地铁站发展现状
我国的主要民族特色在地铁站室内环境的设计与城市特色相融合的最好的案例要数北京地铁雍和宫站,雍和宫站把传统的文化元素进行了深度的提炼,与此同时选用了一些具有现代化的手法来诠释传统的文化精髓。既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城市文化的特色,也实现了地铁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从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特色城市文化氛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地铁站的室内环境设计已经成为当地城市的高素质以及高品质的环境象征,该城市的公共环境设计也影响着我国当地人民以及国外来的游客的第一印象。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的各大城市之间设计的地铁站的室内环境大多相似,相比起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来说略逊一筹,因此我国的地铁站的室内环境设计应该在个性化以及特色化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志杰,何晟亚,鲜一丁.地震区砂卵石地层地铁车站不同荷载组合下主体结构内力比较[J].铁道建筑,2015,10(04):258
[2]王宇鹏,龙旭东,刘淡淡自动扶梯全变频分时段运行技术在昆明轨道交通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2(11):129
[3]曹文宏,申伟强,李与曲.软土地层中暗挖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方案探讨[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5,01(01):103.
[4]甘雨虹,禹海斌,赵玉林城市市政管线的规划设计与地铁车站建设的问题[J].山西建筑,2015,10(10):124.
[5]郎静,刘慉与,龙先多.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玉带河大街站一体化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11):125
情理相融 消除隔阂 篇2
若是因为鲁迅作品思想内容过于单一化,强调阶级斗争、政治分析和思想教育,让学生丧失了对鲁迅作品的阅读兴趣,似乎也不尽然。初中阶段,教材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故乡》等都描写了童年生活的欢乐与苦恼,情趣盎然。
若说是因为体裁的单一也不能完全站稳脚,沪教版教材中学阶段鲁迅作品的体裁有散文、诗歌、杂文、序言、小说等等,其丰富程度可见一斑,可即便如此也未能让学生对鲁迅产生兴趣。
教师怕教鲁迅,学生怕学鲁迅,是什么让鲁迅作品面临如此尴尬的境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教师过多地去寻找教材与学生的问题,却没有仔细审视作为教师自己的问题。笔者认为鲁迅作品在教学中的问题一言以蔽之,便是“隔”,而且是教师隔开了学生与鲁迅。
首先便是作品与读者之“隔”。任何文学作品,不论时代背景还是思想内容都与读者之间有“隔阂”。学生因为时代的不同,对鲁迅作品中祥林嫂的悲剧,鲁四老爷的残忍,刘和珍君的勇敢感到难以理解十分正常,加之鲁迅的文章本身就富于思想深度,他又是语言大师,比较重视行文的技巧,他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之深就可想而知。而教师在两者之间的作用就是将“隔阂”缩小而非放大,带领学生走进它、品味它。读者从来都是仰视经典的,因为其无比宏大的思想境界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可如果在课堂上过于强调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这无异于棒打鸳鸯,强行拉开了作品与学生的距离,非但没有让经典走下神坛,反而更将其推向金字塔的顶尖,学生便难以望其项背,更生敬畏。
其次,教师与鲁迅之“隔”。在许多老师的记忆中,鲁迅的文字是一直伴随着自己成长的,在语文书中便常常与鲁迅“见面”,大学里又经过系统的阅读,很多老师对鲁迅钟爱有加。然而,教师哪怕对鲁迅研究深有心得,也要冷静处理,不能把原本单纯的语言学习变成了鲁迅研究,扼杀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所谓“情生智隔”,越是对一样东西痴迷,那么他的思想就越会受到局限,视野就会变得越狭隘。当教师恨不得把当前鲁迅研究的热门、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倾倒”给学生,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能接受与否时,课堂教学的基本之“理”便为“情”所掩,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然丧失殆尽,走向“隔”的另一个极端。
反之,亦然。教师本身对鲁迅作品没有兴趣,如若带着这种情绪进入课堂,把自己的主观情绪传达给学生,说什么“鲁迅是个亲日派”、“鲁迅是一块老石头,应该让他到一边歇一歇”、“鲁迅这个老头喝了酒以后,醉眼朦胧,逮谁跟谁急,逮谁骂谁”之类的言辞,极不客观地对待文学,更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对学生的不公平,“厌生”同样也“智隔”。
还有一种教师,在对待鲁迅作品教学时采取了一种“极公平而道中庸”的做法,既不喜欢,也不厌恶,而是用一种不痛不痒、不冷不热的态度,死板、机械地教学,从《故乡》《药》乃至《祝福》一律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挂上“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孩儿塔>序》、《记念刘和珍君》非得大谈特谈革命青年的英勇伟大、反动政府的惨无人道;《孔乙己》、《阿Q正传》又必须和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挂钩……这种“主题先行”的解读,无异于画一个思想的框架,让学生不敢越圈半步,自己把自己套牢,而教师则永远在文本外围转圈,无法抵达作者的内心世界,如一艘偏离航向的船,永远无法登岸。如此一来,不要说作品的多元化解读、绚烂多姿无从谈起,“假大空”的氛围更是充斥课堂,较之前两者,如此的“隔阂”更是语文教学莫大的悲哀!
第三,便是教师与教材之“隔”。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鲁迅作品就开始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教材也历经变化,对鲁迅作品教学的研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教师不了解教学研究的方向,不了解教材编撰者的编写意图,仍然让思想性、政治性充斥语文课堂,必然为学生所排斥。
沪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及单元主题见下表:
笔者可以发现,教材中选择的鲁迅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品的思想内容大都涉及重要的人文主题,而且非常深刻,如“初中的同龄人的故事”单元、“故乡情思”单元和“慎思明辨”单元,高中的“为理想而斗争”单元、“文化的制约与创造”单元,集中而系统地给学生展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单纯而又智慧、简单而又深刻的思想内容。同时,鲁迅的语言准确、精炼、生动,篇章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写作手法多样、新颖,高中阶段的“书话与书评”单元、“论说文及其解读”单元、“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单元又向读者,展现了语言大师高超的写作技巧。同时,在强调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的今天,鲁迅的作品就更加有现实意义,作为一个清醒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鲁迅是中国人灵魂的最尖锐、深刻的解剖者,民族精神最精警深邃的反省者。能够达到如此高度且作品适合中学教学的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难寻出其右者。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漠视单元主题,漠视单元同类选文的共同特点,漠视同一作家作品的系统性关联,把每篇作品当做一个独立的内容来教,必然会导致重复教学,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学生也难有整体把握。还有人建议,鲁迅作品的大致的主题教学是否应当在初中完成,而高中阶段则应该关注语言信息对作品主题的展现帮助作用。笔者却认为,鲁迅作品的主题与语言品味是不能完全割裂的,这样做无异于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强行拆分,极不公平地肢解了作品的完整性、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性。倘若教师与教材之间的“隔阂”不能很好地消除,也将是语文教师与语文教材编撰者共同的悲哀。
综合上述几点,笔者认为,鲁迅作品教学的理想状态便是“不隔”。而这种“不隔”于笔者而言,便是一种生命的共感,是一种不加雕饰和人为诠解的体验,特别是作为定篇的经典课文,教师在其中应当起的只是引导的作用,着重于学生的自主感悟,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人为地拉开了学生和经典课文的距离。
针对上述鲁迅作品教学中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教学环节上,教师要能进能退。
古人强调感情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文赋》言:“诗缘情。”文亦然。所贵者唯情也。为了让鲁迅所写之情与学生所感之情能在同一条线上,不错位,教师的作用便是营造情境与氛围,帮学生过滤掉一切世俗的杂念。此时,便要“进”,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让学生能有一个感受的原质,有所依托,而不是天马行空,想当然。
然而在人生中,人往往戴有多种面具,无论是与外界事物之间、还是与他人之间都隔了一层屏障。教师在教学中也难免带有功利和世俗的眼光,而敢于撤除这层屏障以真面目示人,只有像鲁迅这样的少数大智大勇者才能做到。既然如此,在进入文本品读时,教师何不暂“退”一旁,让学生注意力专注、集中在对象身上,与对象凝为一体,中间毫无隔阂,与鲁迅能敞开心扉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这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阅读体验。
假以时日进行训练,这种良性循环一旦形成,学生便可以在阅读中,尽快进入情境,搭上作者的情感线索,在这种“同情”中,真正触摸到鲁迅的内心,感受他忧国忧民的民族灵魂。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有收有放。
鲁迅作品的教学应当“有所收,有所放”,收放自如;“有所讲,有所不讲”,难易适度。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师毕竟不是大学讲堂上的陈寅恪先生,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而非大学生,深入的研究固然重要,但将这种成果“深入浅出”更为重要,这便是“收”。收不住、放不下的教师必然为内容所累,讲不停的教师必然为言语所累,且都收效甚微。教师应当择其有效者而用之,其无效者而弃之,使教学内容贴合学生的实际,允许学生运用鲁迅观点,分析现实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鲁迅的睿智、深刻,意识到鲁迅作品的预见性,感受到鲁迅思想没过时,这便是适时的“放”。只有找到与学生沟通的契合点,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感受文本,触摸鲁迅的心灵。
第三,在教材的解读上,教师要形成系统。
鲁迅是中学教材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作家,为了避免教学的重复和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情况的出现,教师必须注意理清教材的单元设计思路,无论是依据文体的分类组织单元的教材还是依据能力、或主题的不同来组织单元的教材,教师都应把教材中每一篇鲁迅的作品,及其所在单元中的地位形成系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形式,注意初高中的衔接,力求每次讲授的都是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课堂设计时可有意安排专题,如:“童年的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思乡的鲁迅”(《社戏》、《故乡》)、“思考者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拿来主义》)、“青年导师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孩儿塔>序》)、“诗人鲁迅”(《自题小像》、《自嘲》)、“演讲家鲁迅”(《未有天才之前》)、“小说家鲁迅”(《孔乙己》、《阿Q正传》)等等。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串联起学生学过的鲁迅作品,构建一个全面解读鲁迅的系统思维体系:如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童年天真烂漫的鲁迅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个慎思明辨的鲁迅,这之间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孩儿塔>序》中俯首甘为青年导师的鲁迅和站在北师大附中演讲台上振臂疾呼“未有天才之前”的鲁迅有何异同等等。
只有系统地将鲁迅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方能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合理地解读一个完整的鲁迅。
第四,在教学心态上,教师要能“等得起”。
毕竟真正好的语言文学作品读者也不可能一次性地感受到它的全部的好处。随着一生中观察、体验的不断丰富,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也会不断深化。鲁迅作品所描写的人和事、所议论的那些问题,学生是能初步感受到的,但它们背后的意义和内涵却是无限的,也许鲁迅自己也不一定全部意识到。学生现在不能领悟,并不意味着永远不能领悟。所以教师不必急于把鲁迅作品的内涵一次性说个透,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要能等得起学生用一生的经历不断地去补充、去挖掘。所以,教师不妨把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当作供教师和学生不断感受、思考、体悟、探索的对象,容学生慢慢地消化、感悟,让语文学习成为过程的享受。
环境相融 篇3
一、建筑风格美
学校建筑是一个完整的综合体, 不论是学校的围墙、大门、小广场、操场、小庭院, 还是教学大楼的外立面、楼梯间、过道、教室或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学生宿舍都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的环境形式可以反映出学校特有的风貌, 其氛围的表现形式是非常具象的, 可以从学校中的每一个建筑元素中得以体现。
福建省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将“乐教乐学”的教育理念融入校园的环境建设中。学校目前已建成了六个园区:“育苑园”里假山喷泉, 垂柳依依, 绿草青青, 水花飞洒, 在校门入口展现一个灵动画面;“乐教园”里常绿冬青灌木丛组成的“乐教乐学”四个大字, 走进校园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尽收眼底, 激发着每个人的工作热情与学习创造性;“行知园”里, 陶行知先生塑像矗立于绿树红花之中, 时刻传播着“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的教育真谛;“乐学园”里树影娑娑, 那一串串大脚印向孩子们昭示着脚踏实地、张扬个性的精神内涵;“百花园”和“百草园”是孩子们自由活动、快乐劳动的天地。校园里郁郁葱葱的榕树下, 立着大理石孔子圣像, 安详静穆, 超凡脱俗, 给校园平添几分儒学之蕴。逸夫楼前的雷锋、钱学森、贝多芬等中外先哲名人塑像, 英气飒爽, 沐浴着美德的光辉, 为师生们树立了先贤的榜样。操场前露天舞台两边立着两尊象征仁义、平安的麒麟, 古朴、大气, 透射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我们能感受到教育者将自己深厚的情感注入到学校的整体形象中, 这就是学校环境的文化意义。
学校建筑要讲究色彩艺术。色彩是一个校园建筑语言的表象, 是直接反映校园整体风貌和历史文脉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多学校由于个别建筑物不是同时间建造, 因而建筑形式各异, 如果可以将外观色彩统一, 色彩控制在三种以内, 选定出象征学校文化的明亮的主体颜色为每幢楼的基底色, 三种色调相辅相成, 就能使建筑显得多样而统一、均衡而协调。
二、空间生态美
学校环境要充分考虑生态性要求, 一是绿色环保生态。学校绿化布局、种类要让师生时刻体验到植物四季的美意, 体会到自然与人的和谐。春天山茶烂漫热烈, 夏天玉兰馨香淡雅, 秋天黄菊迎风傲立, 冬天榕树葱郁粗壮。铁树、棕榈、冬青高低错落, 杜鹃、刺桐、蔷薇争相斗艳, 校园的绿化、果化、美化和净化, 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二是教育交流生态。学校教育需要更多教室之外的可供师生交流的场所。校园里有些地方应当避免学生逗留, 有些地方则适宜逗留。在学校中, 相当多的活动是自发性的。课后, 许多学生会自发地聚在一起, 志同道合的同学会一起聊天、讨论、阅读、思考。这样, 创设一个可以敞开心扉并能提供与交流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
三、文化个性美
个性化、具有审美情趣的文化包装渲染着学校活泼生动的校园生活旋律, 既起到宣传的作用, 也愉悦着师生的情感。
八二三实验小学大门外左右两边各六版广告栏, 向社会诠释着八二三人新时期的新规划;校门左侧的艺术教育文化展版, 各种艺术活动剪影充盈其间;校门右侧是安全宣传栏、校园布局图, 右上方是校园整体图, 写着“福建省文明学校”七个大字, 时刻提醒着、鼓舞着八二三的每一员。
校门口正前方的欢迎牌上“微笑”两个字色彩明亮, 图像生动, 其文字阐述清新而恬美, 它时刻提醒全体师生“微笑”的表情、“微笑”的心情、“微笑”的风度。沿着健身器材区, 映入眼帘的是一整版的荣誉牌匾。走进逸夫楼道, 墙上是学校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以及办学理念表述。
学校楼道走廊布置得优雅规整。学生书法、美术作品分门别类按统一布局、统一尺寸、统一风格布置。一系列以本校学生的美术作品为主页的教育教学名言, 悬挂在每个过道。新教学楼悬挂的是本校学生的书法作品, 楼梯转角是学生大幅的毛笔书作, 各楼层过道是学生的硬笔书作。旧教学楼从一到五楼分层次建设德育长廊、艺术长廊、乡土文化长廊、科技长廊、孝义长廊, 形成了丰富、立体的走廊文化。
家校相融,呵护学生 篇4
关键词:加强;沟通;教育;影响
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双向沟通,对学生有极大的影响。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重视与家长沟通,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这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加强与家长沟通是抓好班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较注重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我还积极在班上开展争当“好孩子,好学生”的评比活动。开展此项活动后,我班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家长普通反映孩子懂事了,听话了,这样有力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二、适时进行家访,形成教育合力,这是融洽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
家访是学校联系家庭的重要途径,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家访也要注意时机。
1.在学生取得进步时,进行家访
向家长报喜,让学生在成功中继续进取。我班惠×同学学习成绩平平,平时不大喜欢举手问答,但经过找其谈话后让她注意学习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教育,该生在单元考测中进步明显。因此,我趁热打铁,及时向家长汇报,同时在学生中认真地表扬鼓励她。慢慢地,该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回答,并逐渐养成好问多思的习惯,成绩也迅速提高。
2.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进行家访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但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懂得如何处理问题,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些人简单粗暴,其结果不但不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反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家长正确处理问题。如班上的威×春节回来后,在校纪律松散,无心向学,把家里的劣习带到了学校,与同学玩起了賭博活动。针对这一情况,我对该生进行家访,了解该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原来,该生家长在家有自动麻将台,于是,家里经常有人聚在一起赌博,小孩由于好奇,也跟着学起来。为此,我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找其谈话,使威×同学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威×同学有了进步,于是我及时给予表扬,并不断向他提出新的要求,这样逐渐使他改变了坏习惯,增强了学习兴趣。
3.在学生家庭有困难时进行家访
当学生家庭遇到困难时,会直接影响其学习,使学生不能安心学习,如班上的云×,成绩向来很好,但近来上课无精打采,成绩也退步了。通过与云×谈心,才知道是由于父母闹不和,使得云×心事重重。于是,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讲明家庭不和对孩子的影响。通过家访,云×的父母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示一定争取家庭和睦,争取与学校老师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下一代,此后,云×同学精神饱满,成绩又上去了。
经过与家长的接触,融洽了师生间的关系,使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有亲切感。他们便会主动接触老师,与老师合作,这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双向沟通,努力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有益补充
作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很多。除家访外,还通过打电话、书信、发短信、开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及思想动态。
由于我校生源较复杂,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校住宿,因此与这些学生家长联系我一般用书信或打电话向家长汇报学生在较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让家长感到老师的爱心、诚心,从而积极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学生。
访问外宿生,我一般到学生家中与家长正面接触,以了解学生的表现。但在与家长的实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分歧,所以,我认为在与家长谈话时,班主任要谦虚、谨慎、措辞得当,营造和谐的气氛。要以热情、关心、委婉、含蓄的语气与家长交谈,切忌“告状式”家访。对于学生在校时的情况,一般不要“如实相告”,要讲究一点艺术,对学生的优点要“放大”,对学生的缺点要“缩小”,多赞扬,少批评。对于素质较高的家长,可与他们就教育问题进行探讨;而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要给予具体做法方面的指导,千万不要得理不饶人,以免伤害家长的自尊心。
总之,家访工作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支持。班主任应该通过各种策略和途径与家长亲密合作,共同教育,使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学练相融优化学习活动 篇5
一、练的广度应囊括学的主体, 涵盖整体
在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实践的主体, 教师不能厚此薄彼, 让个别学生唱主角, 众多学生作陪衬。教师应创造机会, 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实践之中, 使“练的广度”涵盖“学的主体”, 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
1. 从个体走向全体。
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 学习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要想达到50%以上的学习效果, 就必须采用“主动学习”“参与学习”。因此, 课堂练习应面向全体学生, 让更多的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 充分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和课程的实践性。如a教师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一课时, 围绕“研读第3~7自然段, 复述故事”这一目标, 开展了这样的学习活动: (1) 诵读第3自然段, 创设情境。 (2) 默读第4~6自然段, 摘录关键词填表, 教师巡视指导。
(3) 互动交流, 进行评议、修正。 (4) 借助表格自主练习复述, 同桌合作, 展示评价。 (5) 默读第7自然段, 圈一圈鹫鹰和普罗米修斯的动作。 (6) 互动交流, 进行评议、修正。 (7) 借助关键词自主练习, 同桌互练, 合作展示, 评价。a老师在组织“填表”“圈关键词”“复述故事”等活动时, 融入了“自主练习”“同伴合作”“合作展示”“集体交流”等学习方式。一方面学生练习的次数增加了, 既有自主练习, 又有同伴合作, 还有上台展示;另一方面学生练习时的身份多元了, 既是展示者, 又是倾听者, 还是评议者, 实现了“点面结合”的互动, 使学习活动展开得更充分、更富有实效。
2. 从单一走向多元。
虽然学生处在一个学习共同体当中, 但他们的学力水平却不尽相同, 有时甚至相差甚远。因此, 学习活动的设计应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 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从单一走向多元。如笔者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一课时, 在研读第3~13自然段梳理“发现过程”时, 学习活动是让学生默读课文第3~13自然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我的发现过程”。通过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的学习空间, 有助于学生多元发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梳理, 既可以用箭头推进式, 也可以用单列表格呈现, 还可以画简单的示意图来展示“我的发现过程”。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开展判断、评价、改进、提示等一系列学习活动, 在充分的展示交流中使学习活动不断趋于深入。
二、练的过程应符合学的规律, 螺旋上升
语言文字是一种交际工具, 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自身的科学规律。因此, 课堂上学生练习的过程应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以便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1. 围绕目标, 一课一练。
一篇课文, 或许有多个教学取向, 但教师应围绕核心目标设计“一站式”学习活动, 引领学生在指向一致、聚焦核心的课堂练习中, 一以贯之, 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实现“一课一得”。如b教师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一课时, 是这样设计学习活动的: (1) 梳理内容, 感知故事的“完整性”。①课文主要写了司马迁的哪几件事?在学习单上列小标题。②展示反馈, 讨论交流。③课文的题目是发愤写《史记》, 为什么还要写读书游历、研读整理这两件事?④小结:这就是历史人物故事的写法特点, 应完整地呈现人物一生的真实写照。 (2) 聚焦重点, 感知故事的“典型性”。①关于司马迁的阅读材料有很多, 如《司马迁的故事》《司马迁少年立志的励志故事》《司马迁紧枕励志的故事》等等 (随机展示, 浏览) , 但是无论是哪一份材料都会不约而同地写“司马迁写史记”这件事, 这是为什么呢?②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 想一想写《史记》这件事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机批注。③小组交流展示, 随机拓展《报任安书》相关资料。④小结:发愤写《史记》这件事情, 最能体现人物的特点。在写历史人物时, 我们往往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体现人物的特点, 这就是写历史人物故事的另一个特点, 选材典型。
b教师的教学设计, 围绕“感受历史人物故事的一般写法”这个目标, 先后安排了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感知“故事的完整性”;第二板块感知“故事的典型性”。在第二板块, 教师先拓展相关资料, 引发思维冲突, 而后引领学生关注课文第3、4自然段, 找到印象深刻的地方批注并加以讨论, 明白“司马迁写《史记》”这件事情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人物的特点, 因此每一份关于司马迁的阅读材料都会写到这件事情。在此基础上, 教师顺势小结选材的典型性, 与前一板块的学习形成一个整体, 一气呵成, 便于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整体概念。
2. 层次分明, 螺旋上升。
在教学中, 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要有结构层次, 让前面的练习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后面的学习成为前面练习的深化,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逐步达成目标。如笔者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时, 围绕“揣摩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并迁移仿写”这一学习目标, 设计如下学习活动: (1) 整体感知, 初识写法。①“千年梦”是怎么圆的?默读课文, 给每个事件列小标题。②交流讨论。③除了这些事例, 作者还写了什么? (想法、道理) ④小结:作者就是这样来写的, 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⑤这些想法和道理在文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开头、结尾、过渡) (2) 重点研读, 揣摩写法。①默读第7~9自然段, 画出作者描述的事实, 在有感触的地方圈画批注。②交流, 品读重点句。③结合这些事实, 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齐读杨利伟的三句话, 引读第9自然段。 (3) 拓展资料, 迁移仿写。①继“神五”“神六”升空以后, 中国人在航天事业方面又取得了哪些成就?随机交流, 播放视频。②选择其中一个事例写进课文中, 加在哪里比较合适?运用“事实描述+道理说明”的方法仿写。
笔者以“揣摩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为核心目标串起整节课的教学, 从“整体感知”时的“初识写法”, 到“重点研读”时的“揣摩写法”, 顺势延续到“拓展资料, 迁移仿写”, 使学生经历了“感知———深化———运用”的学习过程, 层次分明, 逐层推进, 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三、练的习得应丰富学的意蕴, 回归本真
学生的学习活动, 其目的不是为了单纯追求练习的结果, 更在于凭借学习活动发展思维、习得方法, 丰富学习的意蕴, 回归学习的本真面目。
1. 先学后教, 提升思维含量。
在教学时, 无论哪一种学习活动, 都应留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应把真实的学情作为教师点拨指导、生生互动争鸣的新起点, 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 发展学生的思维。如c教师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选学课文《太空“清洁工”》一课时, 是这样设计“梳理内容, 完成结构图”这一学习活动的: (1) 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科学知识?默读课文, 摘录关键词, 然后填写表格。 (2) 互动交流, 评议修正。 (3) 作者重点介绍的是哪一方面知识?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方面内容? (4) 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 画出概括太空“清洁工”特点的句子。摘录关键词, 然后填写表格。 (5) 互动交流, 评议修正。 (6) “个儿不大”“本领不小”分别体现在哪里?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 摘录关键词, 然后填写表格, 教师指导。 (7) 互动交流, 评议修正。 (8) 学生还可以自己设计框架图。
c教师将“表格的填写”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和达成目标的途径, 旨在通过学习活动, 让学生把握说明的要点, 梳理文章的脉络。先学后教,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努力下, 与同伴合作分享, 完成学习活动, 在思维训练与不断的纠错过程中, 获取方法, 提高能力, 经历真实的学习之旅。并通过“自主设计”这一个性化活动,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由发挥, 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 习得方法, 从学会到会学。
布鲁姆在《学习、教学与评估的分类学》一书中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 其中程序性知识指向“怎样做”, 是一种涉及操作的知识。在学习活动中, 教师应注重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 让学生从一个又一个的学习活动中积累一种又一种方法策略, 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 指导后续学习, 从“学会”走向“会学”。如d教师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选学课文《趵突泉》一课时, 是这样设计梳理活动的: (1) 复习《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三篇文章的内容结构图, 师生互动回顾梳理方法。 (《桂林山水》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梳理, 《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是按照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进行梳理的。) (2) 默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写了趵突泉的哪些内容?画出内容结构图。 (3) 对比展示, 交流评价, 强化方法。
d教师以学生已学的一组课文为依托, 复习了写景文梳理框架结构的常用方法, 而后立足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自主梳理《趵突泉》一文的内容框架, 在对比展示中进一步深化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梳理的方法。这样, 学生在这一环节的练习中, 不仅梳理了课文的内容框架, 更重要的是对写景类课文的梳理方法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归类整理, 形成知识模块, 易于日后整体输出, 指导自主阅读实践。
让“生活”与“数学”相融共振 篇6
一、联系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 让学生接纳知识更自 觉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涉及人们生活与生产的方方面面。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出发,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作用, 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比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折扣”这一内容后, 我们学校正好开展大课间展示活动, 班级里要买奖品奖励学生, 于是我就让学生说一说怎么买, 算一算要多少钱:
某商店有一种练习本出售, 每本零售价0.5元, 一打 (12本) 售价5元, 买10打以上的, 每打还可打九折出售。
(1) 我班有47人, 每人需要一本的话, 最少付多少元?
(2) 六年级共有230人, 每人也买一本的话, 该年级集体去买时, 最少付多少元?
当我把这道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让他们解决时, 他们兴趣陡增, 完全没有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 每人都马上投入到了小组讨论中去了, 不多一会儿, 同学们就用他们学习到的新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把这道问题轻松地解决了。这种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和生活有紧密联系的问题, 学生在解决后体验到了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和作用, 我明显感觉到了他们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增强了, 也更愿意学习数学了。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让学生学习更主动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这是数学家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应注意的是学以致用, 而非学以致考, 平时就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为自己的生活服务。例如:学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后, 让学生量量自己的身高, 比比体重, 算算每月家中的生活费用, 本班的成绩优秀率、平均分, 用比例尺知识画一画学校操场的平面图、用利息知识算算储蓄的利息……;这种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练习, 会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生活须臾离不开数学”, 也更愿意学习数学。记得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后,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加法”、“乘法”有混淆, 因此我特地在教室里布置成了几个售货亭, 设计了一个“买学习用具”的数学活动, 比如“一本练习本2元钱, 买3本练习本要多少钱”、“一本练习本2元钱, 一把学生尺3元, 各买一样共要多少钱”, 通过真实的“买卖文具”的过程来感悟到底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领悟到解决应用题不是凭简单的猜测用“加法”做还是用“乘法”做了。课后, 小朋友高兴地对我说:“老师, 我们学习了乘除法应用题, 买东西算价钱快多了, 原来学数学有这么多的好处呀!”
三、走入现实生活进行探究, 让学生学习更扎实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数学是现实的, 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由此可见, 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生活经验。因此, 教学中要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让学生有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的机会。
面积单位“公顷”, 虽然是实际生活中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可它离我们学生很远, 就算是成人, 恐怕也没有多少人马上说出1公顷的实际大小。想想自己小时候学习这一知识, 教科书上这样描述:“边长100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0000平方米, 也就是1公顷。”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读了一遍, 没过多久, 我就忘记了这一知识。
现在我作为一个老师, 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这一知识了。我带着孩子们, 来到了操场。站在操场中间, 我先让同学们猜猜操场的面积, 有的同学信口开河, 500平方米, 1000平方米, 10000平方米。听着孩子随口说出的数据, 我对这次带着孩子们来操场上学习“公顷”的做法, 再一次作了自我肯定。
开始测量了, 操场的长大约长80米, 宽约50米, 它的面积大约是4000平方米。有了操场面积的概念后, 学生就知道1公顷大约是我们操场两个半那么大。当学生得出这个结论时, 都不由自主“哇”地发出惊讶声:1公顷有这么大呀!
有了1公顷大小的感受, 我又让学生猜猜我们东校区的面积, 学生估了估, 说大约是3公顷左右。很凑巧, 校门前正好有关于东校区的介绍:我们东校区建筑面积约为1.25公顷, 占地3.1公顷。看了这样的介绍, 学生对公顷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这正如波利亚所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 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分类关注用心感悟用情相融 篇7
1. 爱心浇灌 “特殊”
王XX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上课随意: 扯开嗓门说话,连不起眼的铅笔也会成为他手中的玩物; 举止反常: 胆小易惊,别人走到他面前时,其握紧的笔竟会滑落; “散”光出奇: 你硬将他的头固定,让他看着你,他都会使劲扭开,实在扭不动,他的眼珠也会在眼眶里转动,无法做到静静地听你说话; “摆动”离奇: 让他回答问题,就是最简单的“你多大啦?”他都会使劲地不停摇头,而且伸出舌头,时时还伴着“嗯……嗯……”的声音,脸上浮现出极不协调的笑,他也不会因为你在生气而消失笑容。教书二十年,我可还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学生。
我试着接受他的一切,对他出现的“犯规”不惊不躁。课堂上,同学们都在积极举手发言,热闹的气氛熏染着他, 还没等点到他的名,他已经边举手边大声吼着: “一只老师,一只老师……”响亮而又滑稽的回答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见此情景,我做出一副惊喜的模样,惊呼: “啊! 王XX也学会动脑了! 还积极参加我们的学习活动,多了不起呀!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然后,我走到他的面前用手摸着他的小脑袋亲切地说: “如果你能在举手时管好自己的小嘴巴,就更可爱了。”他竟一下子腼腆了起来。我纠正道: “是一位老师,知道吗? ‘一只’一般指小动物。”此时,他居然专注地盯着我,我的内心一阵狂喜!
我试着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他那么好动,怎么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和同学嬉戏追逐,一个人静静地站立窗台下? 我的目光与他相遇了,他竟一溜烟跑了! 放学了,我在教室里帮着同学们打扫卫生,窗外一双呆呆的眼又进入了我的视线。我轻轻地走过去,微笑而又风趣地问他: “王XX,你在监督老师打扫卫生吗?”他依旧用摇头来回答问题。我依然和颜悦色地逗他: “你喜欢我吗? 用你可爱的小嘴巴回答我,好吗?”渐渐地他开始和我交流了。有时他还主动邀我玩他最喜欢的游戏———“剪刀、石 头、布”,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去帮他理理衣角,摸摸他脑袋。一个细微的动作让他兴奋,一句俏皮的话让他开心,一声鼓励让他激动,一次有趣的游戏让他快乐。我感觉他的心在靠近我,而且一次比一次强烈。终于在课堂上“爆发”了———用 “越来越……”造句子,“XX老师越来越帅了! ”他精彩的回答博得阵阵掌声,我也在讲台上十分激动地笑了。
爱心浇灌“特殊”没有结束,还在延伸……
2. 细心改变 “孤独”
田XX,一位长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的男孩,成绩特差,腼腆,性格内向,在他人面前不苟言笑,每次老师提问时他总是把头埋得很低,恨不得钻进课桌,说话时更是轻得听不到声音。下课时,他总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玩,或者站在一边看着其他的小朋友玩,更多的时候他就独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跟任何人交流。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做事很慢,老师布置的任务总不能按时完成。不光是我所授的课,还有其他的课程任务他都不能完成,而正是因为这样,其他的小朋友都不愿意跟他玩,他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跟人家玩,他总是处在完成老师的各项任务中。过重的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心理障碍随之而来。
接手这个班后不久,我就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了他身上。接触一段时间后, 我深刻地认识到,田XX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改变他的坏习惯,已经刻不容缓。我开始让他做一些最简单的题,完成简易的事,只要给他布置了,我一般不会插手,尽量让他自己去做; 在课堂上多表扬,少批评; 在课堂活动中经常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每一次都让他参与; 在他取得成绩时及时地给予表扬; 课间活动也不例外,他爱看别的孩子玩,说明他也想参加,于是,我通过课间活动来改变他,让他在玩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帮他找优点,每一周结束后的谈心我让全班学生说一说班级同学的优点,并且对他夸一夸,在我的带领下,其他同学也都开始为他加油,同学们纷纷说出他的优点: 不给班级扣分,上课不吵闹,学习上开始进步,等等。经过一段时间,同学们对他的看法改变了,他也很高兴和激动,从此,他非常努力,成绩有了很大的飞跃。
细心改变“孤独”还需要时间, 更需要爱……
高中音乐欣赏与教学相融 篇8
一、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欣赏音乐
现在的课堂已经不是“老师教, 学生学;老师讲, 学生听”的陈旧模式, 而是注重于师生间的互动。特别是在高中教育中, 面对一群已经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并且有自己观点的高中生, 他们刚升入高中, 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 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具体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1. 细听音乐。
在对一个作品了解之前, “听”是关键的一步。老师可以利用预先提问法提出问题, 例如, 这部作品的速度怎么样?它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听后有什么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 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 思维变得积极主动。
2. 轻唱音乐。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 但是唱主题也是欣赏作品中必要的阶段。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 引导学生唱主题, 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形象, 把学生的自主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例如, 《音乐鉴赏》第一章的第一节《音乐人生》, 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草原放牧》, 学生在听完一遍后对这段音乐的第一主题印象较为深刻, 那么就可以指导学生哼唱这一主旋律, 帮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
3. 多想音乐。
指在欣赏作品的时候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这也是音乐欣赏中不可缺少的一步。通过音乐欣赏过程中“想”的参与, 能开阔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拓展视野, 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 第一节中的歌曲《长江之歌》, 学生对这首歌已经较为熟悉,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时闭上双眼, 用心聆听, 并且展开想象, 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想象的广阔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4. 常谈音乐。
从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上来说, 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乐曲做出的某种抽象结论上面, 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 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 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一堂课上既要有老师的讲解, 也要给学生发挥的时间, 这样, 课堂才能活跃起来。例如, 第一节中的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第六 (悲怆) 交响曲》的教学, 鉴于学生不太了解, 我们可以放低要求, 说出乐曲情感上的特点即可。作品的色彩比较灰暗, 表现作者哀怨的情绪, 主题部分运用弦乐器深情的音色更加增添了乐曲的悲剧性。
二、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
第一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艺术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音乐欣赏能力所能到达的水平, 某些艺术作品无论从题材或内涵来说都有相关的文化背景, 只有加强欣赏者的文化修养, 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所要体现的内涵。
第二要多听音乐作品。听是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在这最初阶段, 或许只是觉得旋律好听, 可慢慢听多了, 就会感受到节奏、旋律、音色等的变化和特点, 甚至能对音乐中的情感、意境也能有所领会。这个过程都是建立在多听基础上的。
第三要多了解音乐背景。欣赏音乐的时候, 了解所欣赏乐曲的背景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作品处于什么时代、作者生平、创作特点、风格流派、创作意图等, 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容。例如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时期, 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作品《第六 (悲怆) 交响曲》就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贫苦, 社会的黑暗、动荡不安, 因此整部作品悲剧性的形象和气氛贯彻始终。
第四要掌握音乐知识。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 除了听音乐进行感性知识积累外,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学习乐理方面的知识, 如懂得节拍、节奏、速度变化、旋律行进、调式等, 具备了这些知识, 有助于更好地感受和欣赏音乐。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兴趣
在高中音乐教材中, 欣赏作品往往是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或是世界经典作品, 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但是由于社会的影响,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不想听教学欣赏内容的情况, 甚至明确表示不喜欢, 缺乏对作品欣赏的积极性, 造成一种尴尬的教学局面。面对这种形势, 教师更要镇静, 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来解决困境。
1. 用熟知的作品吸引学生。
现在的教科书上有许多作品都是名著, 学生对这一类作品并不熟悉, 甚至可以说是从来没听说过, 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 并且与本课有关的作品导入。例如, 在学习第一节《草原放牧》时, 我们可以用《十里埋伏》作为导入, 通过对琵琶在《十里埋伏》中的精湛演奏, 及对不同演奏技巧展现的不同演奏效果进行粗略讲解, 引发学生对琵琶与交响乐合作后的效果产生兴趣, 从而将学生带入到协奏曲的欣赏中, 提升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2. 用流行音乐教导学生。
由于社会的影响, 高中学生中往往有许多同学偏爱流行音乐, 而不喜欢音乐课上的欣赏内容。学生往往能唱许多流行歌曲, 却说不出一首艺术歌曲或民歌的歌名。虽然这对于我们课堂知识的教授存在一定的困难, 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帮助欣赏作品。在《歌唱》上第一节中, 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与美声的区别, 帮助学生了解美声唱法。比如说美声具有节制感、修饰感, 声音纯净统一;而流行歌曲唱法自由, 较为口语化、大众化, 声音也就比较多样。可以列举周杰伦、潘玮柏、杨坤等大家熟悉的歌手, 用他们的歌曲来阐述流行歌曲的大众化, 及与美声严谨的唱法进行比较, 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3. 用乐曲情感引导学生。
在欣赏这类作品时, 会遇到一些艺术歌曲或者是歌剧等, 这些离学生的欣赏范围较远, 这时,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作品表现的内容具体的特点, 把注意力侧重于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上, 穿插作品创作时代的故事, 调动学生的兴趣, 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 以自己情感引导学生的情感, 肯定学生的优点, 使师生的情感交流融入学习中, 充分激发学生的欣赏积极性。
传文达意 心印相融 篇9
山东著名学者、收藏家、金石学家王献唐先生,对书画、篆刻十分喜爱,造诣颇深。王献唐(1896年至1960年),山东日照人,原名,后改名王献唐,号王凤生、百汉印斋主人等,晚年别署向湖老人,又曰木石主(因得高南阜木刻“一琴一鹤”印及石刻七绝—首)。曾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兼山东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献唐先生治学范围十分广泛,历史、考古、文字、金石、书画、货币、版本、目录等等,无不涉猎,且著述甚多,收藏颇丰。撰述之暇,喜绘事,尤工风荷,擅籀隶,其书严整遒劲,妙得彝器款识刻铸之神韵。他的篆刻,大有汉京风范。
王献唐先生自1926年开始收藏古印,并有《山左近出五官印考》等多篇著作问世,所论不局限书体、形制、文献诸方面,乃据此以上考古代社会制度与历史变迁,开拓了古玺印研究的新里程。他在其《咏汉张敞印》中云:“小劫沧桑迹未殊,平阳姓字喜相符。生砂活翠灵龟钮,沾得当年画黛无?”又《咏平乐亭侯印》云:“戎马关河劫未平,眼前何物乐余生。金章幻出猩红篆,且向当涂稽姓名。”
王献唐先生无论金石古籍还是其他多类,均收藏颇丰,后来大部分捐献山东省图书馆和山东省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现有王献唐藏石印多方,从中我们可感受到王献唐先生心印相融的痴迷境界。
边款艺术
王献唐先生的弟子崔嵬,字亵,号兰言,山东省临沂人,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篆刻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与袁寒云相与甚笃,篆书和隶书皆有金石韵味。方介堪曾为崔治印,有白文“琊崔嵬字亵之章”,收录于上海书画出版社《方介堪篆刻精品印存》中。
崔嵬刻平顶寿山石印,通高2.7厘米,印面2.1厘米×2.1厘米,黄色泛棕,白文,长方柱形,平顶。印面篆书“东西王君”。边款:“亵集汉印中字,竭技刻此,恭奉献唐道长。愿勿以石当弃之也。丙子七月。”
崔嵬刻馒首青田石印,通高3.4厘米,印面1.1厘米×1.1厘米,浅黄色,白文,长方柱形,馒首。印面篆书“双行精舍藏印”。边款:“献堂道长取天台宗语,名其精舍。廿五年十月,亵刻。”
自明代中叶以降,篆刻的边款艺术成就与明清流派印章艺术并驾齐驱。这一显著特点,倘使说明清流派印章艺术是秦汉印优良传统一脉相承的发展产物,那么,明清卓有大成的边款艺术则是秦汉印苑里所未曾有的全新创作。篆刻家在印旁的刻款,除题年月姓名外,有时还加上其他词句,类似跋语。内容多的,占满一面、两面、三面、四面,甚至包括石顶刻上五面,有的书称“印跋”。
石章刻边款的始创者文彭,刻法如同刻碑,是先写款字,然后依墨下刀,每一笔双面着刀。继之者何震则开创了不写款字,操刀便刻,每一笔只刻一刀的单刀直刻法。双刀法依笔迹而刻,比较能体现笔意,单刀直切,淋漓痛快,则比较容易表现出刀味与石味。明末清初一批印人,石章边款不论篆隶真草,还是多数用双刀法。直到乾隆年间,丁敬开始全用单刀法,蒋仁、黄易以下群起效之,单刀法遂成气候。小中寓大,尺水兴波,印款的篇幅总多于印面,崔嵬所刻印款文字中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料价值。
圆朱文印
王献唐先生藏印中有一枚椭圆形朱文石印,双鱼钮寿山石,通高3.2厘米,印面2.6厘米×1.2厘米,浅乳白色,印面篆书“西海”。
魏晋以来,纸帛逐渐代替竹木简札,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钤盖于纸帛,到文人画全盛时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写,印工镌刻的印章已诗文书画合为一体。书画家赵孟对篆刻艺术大力提倡,由于书法上受李阳冰篆书的影响,印文笔势流畅,圆转流丽,产生了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圆朱文”印,为后世的篆刻家所取法。王献唐先生曾与弟子崔嵬论印云:“世人治白文印竞言师秦汉,秦与汉不同,西汉与东汉又不同。鲁人能作真西汉印者,唯桂未谷;东汉印者,唯王西泉。世人治朱文印又竞言师松雪,松雪但求清整,清整不难,难在朴茂於秦汉之间,流美於机杼之外。”
不宗一家
王献唐先生收藏古印,研求治印,相与切磋者还有郁浚生、柯燕铃、董坚叔、王季明、王少维、丁希农诸公,皆一时俊彦。其印不宗一家,主要取法齐鲁古玺、汉晋印章,旁及皖浙等名家,皆得神诣。
王廷佐,字少维,安徽省泾阳县人。生卒无考。清同治、光绪年间的绘瓷名家,以浅绛彩绘著称。他善于人物写意,更擅长画猴等动物。他在酒器等器皿上绘制的渔翁看鱼、清明雨景打伞人物等,生动自然,极其神似。他与金品卿、程门合称“三大浅绛名家”,所创造的浅绛彩绘工艺,将瓷板及瓷绘艺术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度。
王廷佐刻狮钮寿山石印,通高5.9厘米,印面1.6厘米×0.9厘米。浅棕色。朱文。扁长方柱形。印面篆书“献唐考释”,边款:“辛未岁暮,少维刻于稷门。”
王廷佐刻兽钮青田石印,通高4.6厘米,印面1.5厘米×1.5厘米。黄色泛青。朱文。长方柱形。印面篆书“献唐手拓”。边款:“献兄嘱仿秦玺文印,希正。少维。”
董坚叔刻竹叶首寿山石印,通高6.1厘米,印面1.6厘米×1.6厘米。黄色泛青。朱文。长方柱形,顶部刻竹叶纹。印面篆书“凤生”。边款:“廿二年一月十五日,仿古玺为献唐刻。坚叔。”“坚叔”,即为董坚叔。
名印字印
古人认为印章是作为信用的象征,故把名印作为正印,字印作为闲印杂用。名印就是只刻姓名,字印亦称表字印。汉晋时代的字印必连姓,后代或连或不连。字印一般只加“印”字或姓字,姓名、字并刻为一印的称为“名字合印”。也有将籍贯、姓、名、字、号、官职等并刻一印的称为“总印”。
平顶“王”青田石印,通高3.5厘米,印面1.1厘米×1.1厘米。黄色泛青。朱文。长方柱形,平顶。印面甲骨文“王”。
鉴藏印
鉴藏印是收藏书画的印记,始于唐代。唐太宗有“贞观”二字连珠印,唐玄宗有“工元”二字长方印,这两枚印虽未标明鉴藏字样,但却是鉴定性质的,是最早的鉴藏印。宋代以后鉴藏印的内容丰富起来,而且篆刻和用料都十分精美,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为收藏家所青睐。其次,通过鉴藏家的鉴藏印还可考订古代珍贵书画的流传情况。其文有“某人家藏”、“某人珍赏”、“某郡某斋(堂、馆、阁)图书记”等。不少印谱中也收了鉴藏印。闲章源出古代吉语印,这些以诗文、成语、名言、俗谚入印的作品,进一步使篆刻由以往单纯的镌刻官职,名号的实用艺术,发展成为独立的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与诗文书画交相辉映。
nlc202309040315
狮钮“王献唐读书记”寿山石印,通高4厘米,印面1.9厘米×1.9厘米。深棕色,朱文,长方柱形。印面篆书“王献唐读书记”。
狮钮“寒舍冷石宜藏”寿山石印,通高5.2厘米,印面1.9厘米×1.9厘米。灰白色泛青,朱文,长方柱形。印面篆书“寒舍冷石宜藏”。
馒首“寒舍冷石文字”寿山石印,通高4.3厘米,印面1.6厘米×1.7厘米。灰色泛青。朱文。长方柱形,馒首。印面篆书“寒舍冷石文字”。
链接
王献唐与印友栾调甫
王献唐先生与其印友栾调甫感情甚佳,每有新印发现,两人必一起求证研讨。
栾调甫(1889年至1972年),山东蓬莱县人,被称为“齐鲁一大怪杰”。他寒窗十载,自学成才,青年时期已初露锋芒,中年时期便攀登了学术高峰,梁启超先生曾著文称“栾调甫的造诣,即使不是绝后,也是空前”。王献唐与栾调甫可谓齐鲁一代学人,一位是花费了毕生精力研究金石学,一位是耗尽半个多世纪的时光研究文字学,两人同治古印,同究古学,志同道合。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王献唐家住济南城北大明湖畔,栾调甫身居南郊齐鲁校园内,虽一南一北,却交往密切,论学治印,颇多趣闻轶事。
栾调甫是古旧书铺的常客,又是集市书摊猎取古籍、古文物的能手,市面上出现的古印均难逃他的眼睛。他曾买过一枚印文为“日利”的古印,并认为“铅质屋印,在印文中为奇品”,遂赠王献唐;而王献唐一旦获得佳印真品,也总是情不自禁地向栾调甫报喜。有一次他意外获得一方周玺,并跟栾调甫说:“精绝价又极廉,吾之印运大矣!兄当为我贺,且为我考释,连日之病无形顿失矣”。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久,济南面临沦陷的危境,栾调甫欲携眷还乡,王献唐书信挽留,栾调甫独自留下,王、栾两人废寝忘食,朝夕相共,大过论印之瘾。两月后,济南沦陷,王献唐远走四川,栾调甫返回家乡,千山万水之隔,两地书函往来,仍不离谈古论印。解放后,两人阔别12年,又在济南相会。此时,栾调甫收藏的古印,已汇编成十多册《印集》,王献唐喜为鉴赏,当他看到开卷为首的一方印文不古、既不显眼、也不珍贵的印章,却鹤立群印之首时,不免有些迷惑。栾调甫说,原印系扫落叶主人52岁自刻,其有感于老之将至,以其生辰甲寅年又起别号“甲寅史”,刻了这方牙印以留念。而他80岁高龄的父亲,生辰在咸丰四年,也是甲寅年,于是就买下来,送给自己的父亲玩赏,老人见后十分高兴,只是“未半年,竟弃养,痛哉!”故将此印置于卷首以为念。
教师研修应与学校发展相融 篇10
要建立一种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 以学校为依托进行研修的制度, 以保证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 要立足校本研修, 把校本培训、常规教研、网络研修相结合, 形成系统、科学校本教研模式, 从而提升教科研实效,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1.让教师在交流中充实
在校本教研中, 我们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 在交流的平台上, 让信息共享, 你有一条信息, 他有一条信息, 两人交流后就变成每人都有两条信息, 校园网中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共享文件夹, 是教师们交流、研讨的有效平台。县教育信息网中的“课改论坛”, 也成了备课组教师课题研究的交流空间, 教师们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想到的及悟到的都进行了交流, 同时还要以问卷形式向家长向社会了解有关课改信息, 在这样的信息平台上, 教师们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从“先学后教”到“翻转课堂”。通过讨论, 有的问题大家达成了共识, 有的问题尽管在认识上仍有冲突, 但在理念上已有所转变。通过书本信息、社会信息、网络信息、家长信息、伙伴信息等的相互学习交流, 大家的认识逐渐统一起来, 教师们在交流中充实了新的理念。
2.让教师在学习中吸纳
课改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特别是教师思想观念要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实践与研究, 去实现教育的新理念。同时学校也要建立一系列制度, 如理论学习制度、教学研究交流制度、新课程学习反馈制度、课改信息传递制度、百家争鸣话课改交流制度等。制度的建立促使教师将学习变成自觉的行为。课改初期, 学校组织了轰轰烈烈的新课改通识培训, 引领教师努力自学有关新课程理念;然后有了一定基础后, 可以开展专家引领活动形式, 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指导和完善校本教研和培训;最后撰写学习与培训心得, 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把新教育理念梳理和内化, 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理念。
二、参与课程编写, 增强学校办学特色
众所周知, 学校的特色建设要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采集数据信息, 课程方案的实施及课程的开发研究都是教师担任着主要的责任。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 就要具备一定的课程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要进行教育理论、课程理论等知识和内容学习, 特别是教育理论专著和专业杂志的阅读。从而了解当今教育改革的动向, 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学经验和方法等, 并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 这样才有了教育思想的碰撞, 让理论知识在学习中消化, 然后才能胜任课程研发的任务。因此, 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是教师自己理论知识提高的过程。
三、参与活动建设, 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学校的文化建设与开展活动是分不开的,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学生艺术素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和学校开展的文艺活动和科技活动紧密联系的。在开展文艺活动之前, 不仅仅是学生的刻苦训练, 同时需要艺术教师对节目的编排和指导;在开展科技活动之前, 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该方面知识的学习, 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 对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前的培养和训练进行系统的指导。因此, 学校活动开展是与教师指导分不开的, 教师在不断对学生进行活动指导的同时锻炼和提升了自己的指导水平。利用活动的形式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张扬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也彰显了学校文化魅力
例如, 学校开展的科技活动“小学科学学具的制作与创新”。开展“小学科学学具的制作与创新”活动主要是利用学具或制作学具解决科学教学中的问题, 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小学科学学具的制作与创新, 需要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首先是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然后对利用学具解决问题可行性分析, 接下来就是设计制作学具的方案, 然后进行制作、教师评价、进行改进等, 教师在不断指导、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学具的过程中, 自身的指导能力也在提升。
四、参与网络研修, 助推教育科研兴校
为确保科研兴校, 力保校本科研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结合目前学校现状及实际问题,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把网络与教科研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促进教科研的开展。
1.科研组织网络化管理, 提高了科研攻关的实力
科研组织机构是由校长亲任组长, 负责整体把握全校科研工作, 管理的同时适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业务校长为副组长, 带领科研处与教导处齐发并进, 力争实现科研带教研的工作风气。科研处与教导处不断沟通, 充分利用各种学习、业务笔记、教学后记、网络博客、课堂教学等多元化阵地将科研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在科研处的领导下, 又将学年组确立为各个微型课题小组, 并选派业务能力强, 学习积极性高, 并热爱科研工作的青年骨干教师任微型课题组长。在金字塔似的管理模式中, 大家各负其责, 各尽其能使学校科研管理工作在层层落实到位, 步步扎扎实实开展的同时管理得更严密, 同时体现网络化管理的周密性。
2.微型课题网络化管理, 积淀教师团队的研究实力
为了确保课题实施过程中材料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参与教师的全面性, 在以科研处为中心的带领下, 学校将各大课题转化成微型小课题, 落实到人头, 分散到年组。各个课题组长亲历亲为, 制定年组计划, 组过程材料, 每年还定期开展全员性的年组“带题授课”活动, 授课后还组织教师针对课题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复探讨研究, 以求下一步开展方向。通过一系列活动确保科研课题有效开展, 也力争让每位教师能参与其中, 让科研工作真正的深入人心, 让科研风气能引领每位教师的教育工作。
五、参与课题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环境相融】推荐阅读:
环境法益环境法06-26
环境现状环境危害论文09-15
环境影响矿山地质环境09-30
地质环境质量环境治理09-01
环境卫生标语_环境问题08-26
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实习07-28
环境会计、环境审计及其实施方略探讨08-16
从生态环境到环境哲学的思考07-20
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加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06-27
保护环境演讲稿——天天都是环境日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