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2024-10-18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精选9篇)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篇1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 抗生素在儿科应用广泛。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均可诱发腹泻, 其发生率约为5%~25%[1]。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AD) 是指由于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 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引起的腹泻, 同时也包括抗生素本身的不良反应导致的腹泻。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造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明显增多。我院应用益生菌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3个月~3岁因肺炎使用抗生素引起腹泻的患儿64例, 性别不限。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 (1) 治疗上采取以抗生素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 (2) 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腹泻症状, 大便大于3次/d, 黄色稀水便或绿色稀水便; (3) 用药前无腹泻表现, 大便常规检查正常, 无其他胃肠道疾病。分为治疗组32例, 对照组32例,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患儿出现腹泻时, 治疗组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 (妈咪爱) 1.0g/次, 2次/d;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 小于1岁1.0g/次, 大于1岁1.5g/次, 均3次/d。3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疗效判定标准按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2]。显效:治疗72h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有效:治疗72h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无效:治疗72h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无好转。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2例, 有效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12例, 有效13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78.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

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明显增多。抗生素导致腹泻发生的机制主要有: (1) 抗生素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 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紊乱时益生菌数量明显下降, 条件致病菌数量异常增多, 肠道黏膜屏障损伤, 消化吸收代谢受到影响, 从而导致腹泻发生。 (2) 抗生素的使用, 肠道生理性细菌明显减少, 使多糖发酵成短链脂肪酸减少, 未经发酵的多糖滞留于肠道而引起渗透性腹泻;抗生素应用后使具有去羟基作用的细菌数量减少, 致使鹅脱氧胆酸的浓度增加, 强烈刺激大肠分泌, 而继发分泌性腹泻。 (3) 抗生素所致的变态反应、毒性作用可直接引起肠黏膜损害和肠上皮纤毛萎缩, 引起细胞内酶 (双糖酶) 的活性降低, 从而导致吸收障碍性腹泻[1]。

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 微生态制剂已方法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尤其是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已得到临床的认可。益生菌是能够选择性定植于肠道, 对人体完全无害的活性制剂。它可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繁殖, 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调整肠道菌群失调, 改善人体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妈咪爱是富含高浓缩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的微生态制剂, 其中粪链球菌能在肠道内迅速定植, 促进以双歧杆菌为主的厌氧菌生长, 重建肠道生物学屏障, 抵御治病因子的侵袭和定植, 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枯草杆菌能产生溶菌酶和副消化酶而抑制肠道内致病菌, 从而保护肠道, 促进小肠消化吸收和机能恢复, 并能修复因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黏膜损伤, 有利于腹泻的恢复[3]。

关键词:益生菌,小儿,抗生素,腹泻

参考文献

[1]卢丽莉.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10, 28 (11) :1083-108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 13 (6) :381-384.

[3]王菊花, 付静, 马丽.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 2010, 16 (5) :64-65.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及其防治 篇2

伪(假)膜性肠炎:是一种发生于结肠黏膜的急性渗出性、坏死性炎症,多发生于应用广谱抗生素的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由于广谱抗菌药广泛地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而引起菌群失调,某些条件治病菌如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过度繁殖,引起肠道双重感染,并产生大量内外毒素,便肠道和全身呈严重中毒反应,死亡率很高。临床表现为:早期有轻重不等的腹泻,常伴有腹部绞痛,少数病例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及白细胞增多。老年体弱和重症患者可有大量水样便或黏液和血样便,少数可排出斑块状假膜。可发热38~40℃,电解质失衡和循环衰竭,还有少数患者可出现肠穿孔。目前应用的许多抗生素都能引起PMC,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应属林克霉素、氯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约占20%。青霉素类诱发PMC的比例很高。口服氨苄青霉素一周,约11%的患者发生腹泻。头孢菌素类引起腹泻也多见,尤以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为甚。头孢哌酮所致PMC的发生率较高,与其主要从胆管排出有关。四环素类也可导致难辨梭菌性PMC。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均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PMC。愈是广谱抗菌药,引起腹泻的概率愈大。这些药物无论口服或注射都可引起本病。本病治疗时间较长(平均30天),如果不及时认识和治疗,则预后较差,死亡率达15%~24%。

不合理或滥用抗生素,尤其是不合理或滥用广谱抗生素,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根据感染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合使用抗菌药的特点,合理使用,严格控制适应证,注意观察病的情况,遇有不明原因的腹泻或腹泻加重,应及时停用原抗菌药物,并及时去医院就诊。

(北京佑安医院 副主任药师 李锡岩)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抗生素相关腹泻患儿80例, 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试验组40例中, 女14例, 男26例, 年龄2个月~3岁, 平均 (1.2±0.3) 岁;疾病史1~3 d, 平均 (2.1±0.2) d;对照组40例中, 女15例, 男25例, 年龄3个月~4岁, 平均 (1.3±0.4) 岁;疾病史1~4 d, 平均 (2.2±0.3) d。两组患儿的疾病史、抗生素种类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疾病诊断: (1) 入选标准:患儿均借助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腹泻, 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大便检查结果正常, 不存在其他胃肠道疾病; (2) 排除标准:将先天性心脏病、畸形、药物过敏等患儿排除。

方法:对照组实施蒙脱石散疗法, 药物口服, 服用剂量根据患儿年龄确定, 1岁以下患儿3次/d, 1.0 g/次;1岁以上患儿3次/d, 1.5 g/次。试验组则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 以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为主, 2次/d, 1.0 g/次, 1个疗程4 d。

评定项目:统计两组患儿的疾病治疗效果及症状消退、恢复时间。治疗效果标准: (1) 控制:治疗3 d后相应症状消退退, , 大大便便次次数数、、性性状状等等恢恢复复;; (2) (2) 缓缓解解::治治疗疗33 dd后后相相应应症症状状明明显显改改善善, , 大大便便次次数、性状趋于正常; (3) 无效:治疗3 d后相相应应症症状状仍仍处处于于治治疗疗前前状状态态, , 大大便便次次数、性状未变化, 或病情加剧。

统计学方法:借助软件包SPSS 14.0处理文中数据, 症状消退、恢复时间属于计量资料, 疾病治疗效果属于计数资料, 分别用 (±s) 、%的形式表示, 并分别实施t、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评定:通过给予试验组、对照组不同疗法治疗后, 试验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临床症状消退、恢复时间评定:通过给予试验组、对照组患儿不同疗法治疗后, 试验组的腹泻消退时间、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临床抗生素药物的大量使用, 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疾病发病率持续上涨。报告显示, 抗生素诱发腹泻的因素包括: (1) 大量的抗生素可损坏肠道菌落, 致使菌群失调。一旦肠道菌落紊乱, 将降低益生菌总量, 为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条件, 损伤肠胃黏膜, 影响消化功能, 引发腹泻。 (2)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可减少生理性细菌总量, 导致未发酵的多糖停留于肠道内, 引发腹泻;减少去羟基细菌总量, 增减胆酸浓度, 引发继发性腹泻。 (3) 抗生素所产生的变态反应可损伤肠胃黏膜, 降低细胞酶活性, 最终引发腹泻[2]。

益生菌是一种特定的活菌制剂, 可通过这样几个方面来改善生态环境: (1) 提高肠道防御功能, 恢复胃肠道的通透性, 激活细菌代谢。 (2) 稳定肠道, 通过对肠道免疫功能的改善, 消化炎性反应。调查报告表明, 益生菌可于各种疾病中获得显著性成效, 如:小儿腹泻、黄疸等。益生菌可选择性地的黏附于肠道, 是对人体完全无害的制剂。可通过对肠道内有毒细菌繁殖的抑制, 维持菌群的平衡性, 调整失调现状, 改善微生态环境[3]。本文所使用的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属于微生态制剂, 由链球菌、枯草杆菌组成, 其中, 链球菌也可黏附于肠道, 加快双歧杆菌的生长速度, 重新建立肠道屏障, 以从根本上抵制致病菌, 实现治疗腹泻疾病的临床目标[4]。枯草杆菌具有抑制肠道内致病菌, 保护肠道, 加快小肠消化、吸收速度, 修复损伤黏膜的作用。两种物质联合组成的益生菌, 可更好地改善腹泻现状, 加快大便次数、性状的恢复速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试验组经由益生菌治疗后, 疾病控制17例, 缓解20例, 占比92.5%;而对照组经由蒙脱石散治疗后, 疾病控制12例, 缓解18例, 占比75.0%, 两组患儿的疾病缓解率有区别, 说明:益生菌药物的使用, 可改善疾病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从两组患儿腹泻消退时间、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时间上来看, 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两组有区别, 说明口服益生菌药物可提高患儿肠道内益生菌总量, 加快腹泻消退速度, 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临床给予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患儿益生菌疗法作用突出, 可加快腹泻消退速度, 增强治疗效果, 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分析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的效果。方法:收治抗生素相关腹泻患儿80例, 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疾病缓解37例 (92.5%) , 对照组疾病缓解30例 (75.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的腹泻消退时间、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作用突出, 可加快腹泻消退速度, 增强治疗效果。

关键词:益生菌,抗生素相关腹泻,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亚明.与“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预防肺炎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一文作者的商榷[J].中华儿科杂志, 2013, 51 (7) :539.

[2]廖莉.益生菌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探讨[J].儿科药学杂志, 2013, 19 (1) :22-25.

[3]儿泻停颗粒临床试验协作组.儿泻停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J].中华儿科杂志, 2013, 51 (9) :670-675.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篇4

【关键词】 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6-0056-02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目前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较高,而大剂量、长时间、广泛地使用抗生素,使不少婴幼儿出现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相关研究表明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使用抗生素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大于50%[1]。洪霞主任医师运用中药汤剂治疗支气管肺炎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康市中医医院住院的80例支气管肺炎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儿,年龄3月至3岁,随机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3~6月16例,6月至1岁13例,1~3岁11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3~6月19例,6月至1岁11例,1~3岁10例。使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抗生素治疗48h后发生腹泻,连续24h内出现3次以上水样便或不成形便。

1.3 纳入标准 80例患儿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均无腹泻表现,均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后饮食无改变,未使用其他可导致腹泻的药物,中医辨证分型均属于肺脾气虚型。

1.4 排除标准 排除应用微生态药物制剂、免疫功能低下、患其他慢性胃肠道疾病患儿。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抗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对症支持治疗,一般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口服金双歧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联合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治疗。用法用量:金双歧3~6月1片,3次/d;6月至1岁2片,3次/d;1~3岁2片,2次/d;蒙脱石散3月至1岁1/3袋,3次/d;1~2岁1/2袋,3次/d;2~3岁1袋,3次/d,疗程5~7d。治疗组运用中药汤剂治疗,基础方:党参、炒白术、茯苓、薏苡仁、炒扁豆、炒山药、莲子、桔梗、款冬花、泽泻、白芍、甘草,腹泻不止者加乌梅、诃子,大便有粘液加芋连,仍有呼吸道症状如痰多、咳嗽、气喘加半夏片、川贝、苏子。具体用量因年龄大小而异,水煎50~100mL左右,少量多次温服,疗程5~7d。

1.6 疗效标准 疗效判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防急发(93)第37号文公布的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补充建议制定:治疗72h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72h大便变稠,次数减少为有效;治疗72h大便性状、次数无改变或次数增多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腹泻持续时间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事件及相关药品不良反应。具体见表1。

3 讨论

小儿出生时肠道是无菌的,出生后逐步建立正常肠道菌群,小儿正常肠道菌群在种类和数量上逐渐趋于稳定,功能达到比较好的状态,大约需3年左右的时间[4]。大剂量、长时间、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会导致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状态的失衡,致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虽然大多数观点认为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经停用抗生素后可自愈,但由于婴幼儿肠道菌群尚未达到峰顶,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均不完善,对肠道菌群失调后自身调节恢复的能力较差,而腹泻一旦发生,又会加重肠道菌群紊乱而形成恶性循环,使腹泻不易痊愈甚至加重[5]。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中医属“泄泻”范畴,《幼幼集成·泄泻证治》[6]道:“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小儿素体脾虚,特别是婴幼儿,大量或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易伤及脾胃,致使运化失职,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不能分清别浊,水湿水谷合污而下,形成泄泻。治疗组方中党参、炒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薏苡仁、炒扁豆健脾化湿,炒山药、莲子健脾止泻,泽泻利小便而实大便,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乌梅、诃子敛肺生津止泻,半夏片、川贝母、苏子止咳化痰平喘,芋连清热燥湿解毒。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肺炎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满意,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楼金玕,江丽琴,陈洁,等. 益生菌预防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效果观察[J]. 浙江预防医学,2005,17(5):47-48.

[2]周正任.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M].//龙北国,江丽芳.高级医学微生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9-14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防急发(93)第37号文.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4]毛萌. 儿童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特点与疾病[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10):679.

[5]孟战备.金双歧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10:1377-1378.

[6]清·陈复正.幼幼集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6-170.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篇5

关键词: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腹泻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临床常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或夹有不消化乳食和黏液为主, 严重者甚至可造成小儿脱水、酸中毒等并发症致使患儿生长发育受到阻碍[1];近年来随着对小儿腹泻的认识加深以及维生素D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强, 其经典的作用除了防治骨质疏松、龋齿、儿童佝偻病外, 维生素D还被认为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运用于肺炎、哮喘、风湿、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等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治疗中[2];笔者本次开展了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与小儿腹泻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2年8月-2013年11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部随机选取70例小儿腹泻者, 所有患儿符合《实用儿科学》[3]有关腹泻诊断标准;其中男40例, 女30例, 年龄0.6~3.5岁, 平均年龄 (1.20±0.32) 岁, 体重6~17kg, 平均 (10.00±1.00) kg, 病程3~8d, 平均 (4.77±0.30) d, 排便次数6~10次/d, 水样或蛋花汤样便55例, 黏液便13例, 带血丝便2例, 发热47例 (体温37~39.5℃) , 腹痛伴哭闹16例, 有脱水症状41例,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24例。另外再于2012年8月-2013年11月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70例进行对比研究[男38例, 女32例, 平均年龄 (1.40±0.25) 岁, 体重6.8~17.5kg, 平均 (11.32±0.60) kg]。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且医务人员通过详尽耐心的解释, 取得所有研究对象家属的知情同意, 将70例小儿腹泻者作为研究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后, 其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排除标准

(1) 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 (2) 先天性疾病和上感、支炎、肺炎、心、脑、肝、肾等可影响免疫功能疾病; (3) 严重营养不良; (4) 依从性差等其他原因退出本次研究。

1.3 腹泻治疗方法

(1) 调整饮食; (2)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 控制感染, 但避免滥用抗生素的偏向; (4) 肠道微生态疗法; (5) 肠黏膜保护剂; (6) 其他对因对症支持治疗; (7) 及时补充、纠正维生素D的缺乏, 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患儿予肌注维丁胶性钙, 腹泻止后给予双倍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 即800IU/d, 持续3~4个月, 然后恢复常规补充剂量400IU/d[4]。严重缺乏予维生素D3肌注, 经治疗后3~6个月复查。

1.4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参考临床试验设计标准, 制作《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与小儿腹泻相关性研究观察表》, 表中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以及研究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CD4+/CD8+) 水平和治疗效果等, 同时由专人对上述内容加以观察、填写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1.5 检测方法

由专业护士采集两组 (健康与腹泻) 婴幼儿静脉血, 送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检验;其中维生素D水平检测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检测技术。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方法, 仪器是贝克曼库尔特流式细胞仪 (型号:FC500) 。

1.6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根据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判断疗效[5]。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 甚至恶化。根据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 (OH) D]浓度 (正常、不足或相对缺乏、严重缺乏) 变化, 将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及腹泻的症状恢复时间 (疗程) 列表分析。维生素D水平评估标准[6]:根据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 (OH) D]水平, 即维生素D缺乏:<20.0ng/ml, 维生素D不足:20.0~30.0ng/ml, 维生素D正常:30.1~100.0ng/ml, 维生素D过量:>100.0ng/ml。

1.7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其中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且利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单因素分析中计数资料采取多个构成比比较的χ2检验, 多因素分析中因素作为自变量采取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两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将检验标准设定为α=0.05, 当P<0.05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研究前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比

对两组患者维生素D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研究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且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也存在差异, P<0.05, 见表1。

2.2 研究组70例小儿腹泻者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以腹泻作为因变量, 以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CD4+/CD8+) 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显示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CD4+/CD8+) 是腹泻的危险因素, 与该病具有相关性, 见表2。

2.3 研究组70例小儿腹泻者维生素D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统计对比

结果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呈正相关性, P<0.05, 见表3。

2.4 研究组70例小儿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统计

结果显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 (OH) D]相对缺乏或不足患儿腹泻例数明显增多且其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下降, 腹泻症状恢复时间延长, 比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 (OH) D]正常患儿多2.5d, 见表4。

2.5 随访

对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腹泻患儿45例 (其中2例因为家长原因未能追踪) , 予补充维生素D纠正治疗3~4个月后, 随访结果显示, 腹泻再发2例, 复发率仅4.4%。

3 讨论

腹泻作为危害小儿健康的一组疾病, 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研究显示婴幼儿生长发育快、胃肠道功能发育仍不完善, 易患腹泻病;一旦发生肠道感染、营养物质过敏、酶缺陷、免疫低下或是药物原因等极易引起腹泻发生, 导致消化道肠黏膜损伤、肠壁通透性增加以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7,8];尤其是免疫功能下降或缺陷成为腹泻发生的重要原因, 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对小儿腹泻发病机理和治疗措施研究的不断深入, 发现维生素D除了是小儿正常生长发育中的重要物质外, 维生素D还可保证肠黏膜上皮细胞转运功能、参与机体免疫调节;例如杨守礼以整体动物实验证明, 维生素D激素是一种T细胞调节免疫抑制剂, 可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Ⅰ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 [9];Cantorna等报道了维生素D具有治疗和预防炎症性肠道病的作用, 同时维生素D和VDR的作用决定了小鼠是否能形成实验性IBD, 去除维生素D或阻断VDR可使T细胞自发激活, 加入维生素D则T细胞的异常反应被修复, 自身免疫得以避免, 其机制是维生素D直接或间接的调节T细胞发育和功能[10]。

鉴于此种情况, 笔者本次对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与小儿腹泻的相关性加以研究, 以期探寻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评估病情、指导治疗、改善预后。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 腹泻患儿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且免疫功能较健康体检者也相对较低 (见表1) ;同时研究结果也显示维生素D水平低下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同样是导致小儿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 (表2) , 所以对以后指导临床预防、治疗腹泻的发生具有同等重要价值, 因此对于维生素D缺乏或相对缺乏患儿及时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降低腹泻发生率 (结果2.5) 。另外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CD3+、CD4+、CD8+、CD4+/CD8+) 存在正相关性, 说明维生素D水平的高低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具有相关联性 (表3) , 即维生素D水平缺乏或不足者 (<30.0ng/ml) ,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所以所引起的腹泻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并且随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下降, 患儿腹泻恢复时间也随之延长 (表4) , 因此上述数据也印证了及时适量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总而言之, 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与小儿腹泻具有一定相关性, 同时加强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对评估腹泻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且及时、适量补充、纠正维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可有效降低小儿腹泻发生, 因此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和临床应用为小儿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途径, 值得临床进一步加以研究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洁.加强小儿慢性腹泻病的防治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2007, 4 (8) :25-26.

[2]李海园.维生素D的免疫调节作用与儿童疾病[J].临床儿科杂志, 2012, 30 (8) :792-793.

[3]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75-1214.

[4]Misra M, Pacaud D, Petryk A, et al.Vitamim D deficiency in children and its management:reviw of current knowledge and recommendations[J].Pediatrics, 2008, 122 (2) :398-417.

[5]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 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 12 (6) :384.

[6]Lemire JM.1а, 25-Dihydroxyvitamin D3suppresses proliferation and immunoglobulin production by normal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J].J Clin Invest, 1984, 74 (2) :657-661.

[7]王玉梅, 程秀永, 张书锋.斯奇康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 (14) :1793-1794.

[8]安书强.微量元素对小儿腹泻的预防和辅助治疗[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 (16) :162.

[9]牟林琳.综述维生素D与免疫功能相关的临床疾病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4) :37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及其预防治疗 篇6

AAD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引起的最常见的医源性腹泻, 5%~30%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会发生AAD。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可引起腹泻, 但以广谱青霉素、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等引起的腹泻发生率最高。AAD的发生频率及其严重性, 除与使用的抗生素的种类有关外, 还与肠道感染的病原体和宿主的免疫抵抗力有关[1,2,3,4]。

1 A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1 引发AAD的相关因素

1.1.1 抗生素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均可导致AAD, 根据药物类别及其作用特点分析, 其具有以下特点: (1) 广谱抗生素易发生AAD, 有报道称广谱抗生素引起AAD的概率是窄谱抗生素的10~70倍。其中广谱青霉素及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发生率最高, 其次是头孢菌素类及克林霉素。青霉素类中以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报道最多, 头孢菌素类中以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曾被视为AAD低危因子的喹诺酮类抗生素近几年也见有引起AAD的报道。 (2) 吸收不完全或分泌进入胆汁导致肠内高浓度的抗生素易发生AAD。 (3) 联合使用抗生素较单用抗生素易发生AAD。 (4) 抗生素使用疗程越长, AAD发生率越高[4]。

1.1.2 病原菌: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艰难梭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 , 10%~25%的AAD和几乎所有的PMC均由此菌引起。与AAD有关的其他病原菌如产气荚膜梭菌、金葡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A) 、念珠菌、克雷伯菌、沙门菌等也见有报道。

1.1.3 年龄与性别因素:

统计发现小于6岁或大于65岁的人群发病率增高, 在婴幼儿时期, 肠道菌群分布不均匀, 不稳定, 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年龄大于65岁以上者, 肠道菌群老化, 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使肠道菌群的稳定性下降, 容易引发AAD。而且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5]。

1.1.4 其他因素:

危重患者、原发疾病重、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估测Ⅱ (APACHEⅡ) 评分高的患者易发生AAD。医疗干预措施越多、住院时间越长, AAD发生率越高。其他高危因素包括抗肿瘤化疗、免疫力低下、长期卧床、使用抗肠蠕动药物、使用抑酸剂、血清中拮抗A毒素的IgG抗体水平低等[4,5]。

1.2 发病机制

抗生素引起腹泻的机理复杂而多样化, 目前认为主要是由于抗生素的使用, 扰乱了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而引起的。一般认为其引发机制有以下几种[4,5,6,7,8,9,10,11,12,13,14,15,16]:

1.2.1 渗透性腹泻:使用抗生素后肠道正常菌群遭到破坏, 正常微生物减少, 特别是厌氧菌生长受到抑制, 使其对糖类的代谢降低, 致使糖类吸收不良, 肠腔中的有机酸、阳离子和糖类聚集, 从而导致渗透性腹泻。

1.2.2 分泌性腹泻:具有去羟基作用 (尤其是7α-去羟基作用) 的细菌数量减少, 使小肠内未被完全吸收的初级胆酸不能在结肠内进一步去羟基变成次级胆酸, 导致分泌性腹泻。

1.2.3 吸收障碍性腹泻:有些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四环素、新霉素、杆菌肽等可直接引起肠道黏膜损害、肠上皮纤毛萎缩及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 导致吸收障碍性腹泻。

1.2.4 运动性腹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尤其是红霉素, 为胃动素受体激动剂, 可使胃肠蠕动增快, 缩短转运时间, 导致运动性腹泻。

1.2.5 肠炎性腹泻:致病菌分泌的毒素可与肠道上皮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引起黏膜损伤和炎性反应, 导致肠炎性腹泻, 严重者可致伪膜性肠炎。

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AAD也称为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CDAD) 。艰难梭菌可产生肠毒素 (A毒素) 、细胞毒素 (B毒素) 、蠕动改变因子和不稳定因子等毒素, 与AAD密切相关的是A、B毒素。AAD的主要发病机制[6]是A毒素通过与肠道黏膜受体结合诱导固有层巨噬细胞产生白介素-1、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环氧合酶-2 (Cox-2) , 介导回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炎性渗出, 诱导上皮细胞破裂坏死和血管淤血, 使单层肠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断裂。近几年成功地从AAD患者粪便中分离出A毒素阴性、B毒素阳性 (A-/B+) 的艰难梭菌, 提示B毒素也是一种潜在的肠道炎性毒素。其他在AAD中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3]。

2 AAD的诊断

2.1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腹泻型、结肠炎型、伪膜性结肠炎型。单纯腹泻患者, 症状轻微, 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 以稀水样便为主, 轻者每日2~3次稀便, 腹泻具有自限性, 持续不超过3d。PMC患者症状较重, 每日有5次或更多次的不成型便, 粪水中可见漂浮的假膜, 这些患者大多有CD感染, 腹泻同时伴有腹胀、腹痛, 并有发热, 有时被误认为原有感染性疾病的恶化。如持续用有关抗生素, 则症状加重, 可伴脱水、电解质紊乱, 大量清蛋白丢失, 甚至死亡。

2.2 AAD的诊断

组织培养试验是诊断CDAD 的“金标准”, 但一般实验室不具备组织培养的条件, 而且不能在24~48 h 报告结果。目前许多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毒素A或毒素B, 有很好的特异性, 但敏感性不如组织培养, 粪便中的毒素A或毒素B的浓度必须在100~1 000pg时, 此试验才呈阳性反应, 因此有10%~20%的假阴性。不同的实验室EIA 检测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EIA 阴性并不能排出CDAD 的可能性。

现在临床上更常用排除法, 即拟诊AAD的患者须排除以下情况: (1) 各种类型的感染性腹泻, 如细菌性痢疾、伤寒、食物中毒、原发性腹膜炎和阿米巴疟疾等; (2) 肠道器质性疾病, 如结肠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 (3) 肠道功能性疾病, 如肠易激综合征等; (4) 胃肠道手术后1年内; (5) 其他有除外抗生素以外明确原因的腹泻[4]。

3 AAD的预防

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合理应用抗生素, 其次是补充微生态制剂。多项临床研究和系统分析均证实布拉酵母菌能有效预防AAD[7,8,9]。新近报道的meta分析再次证实益生菌能有效预防AAD, 可使其危险性下降52% (95%置信区间为35%~65%) [10]。其他预防措施还包括避免医源性及交叉感染、对AAD的高危患者进行肠道菌群和艰难梭菌毒素的监测等[11]。

4 AAD的治疗

常规AAD治疗包括维持基本生命体征的平稳、补充体液和钾盐、必要时应用免疫球蛋白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用药时应避免使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 以免引起内毒素的蓄积及掩盖相关症状。

4.1 抗菌药物

对于轻中型患者的常规治疗包括补液、停用或改用适当的抗生素, 如改用氨基糖苷类等致AAD低风险的抗生素。中重型AAD患者多表现为PMC, 而几乎所有的PMC均由艰难梭菌引起, 故需选用对艰难梭菌敏感的抗生素, 如选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等。疗程一般在10d左右 (7~14d) 。口服常用剂量:甲硝唑每日3~4次, 每次250mg;万古霉素每日4次, 每次125~500mg。甲硝唑静脉用药为每6h 1次, 每次500mg, 适用于口服不能耐受者, 但不宜选用静脉用万古霉素。为防止出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 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胃肠病学会和美国医院流行病学会推荐首选甲硝唑治疗。万古霉素适用于对甲硝唑耐药、不能耐受或对甲硝唑过敏、甲硝唑治疗失败、病情危重、孕妇和有证据表明结肠炎为金葡菌所致者。

其他抗艰难梭菌感染的药物尚有:杆菌肽、替考拉宁、夫西地酸等[4]。研究证实, 这些药物与甲硝唑、万古霉素的疗效相似, 但治疗后的复发率不同, 分别为:甲硝唑5%~16%, 万古霉素16%~33%, 替考拉宁7%, 夫西地酸28%, 杆菌肽42%。如在AAD患者粪便培养中发现产气荚膜梭菌等病原体, 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AAD患者粪便中出现念珠菌十分常见, 一般不认为其是致病菌, 无需使用抗真菌治疗。胆盐结合树脂, 如考来烯胺 (每日4次, 每次4g) 能吸附艰难梭菌毒素, 减轻腹泻症状, 但证据尚不充分, 且该药能与万古霉素结合而降低其活性, 故用于治疗AAD尚有争议[12]。

4.2 微生态制剂 (microecologics)

微生态制剂可用于AAD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微生态制剂是指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并产生一定生态效应的一类制剂, 包括益生菌 (probiotics) 、益生元 (prebiotics) 和合生素 (synbiotics) 三个类别。

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AAD的作用机制主要有如下几点: (1) 影响肠道局部吞噬细胞功能, 抗生素使用后通过不同途径削弱了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趋化功能, 口服益生菌具有恢复和增强其吞噬功能的作用。 (2) 增强免疫应答, 益生菌能提高循环中特异性抗微生物抗体的浓度, 并能与相应病原体结合, 预防其在肠黏膜上定植和侵袭, 而肠集合淋巴结的发生中心在益生菌的刺激下能优先产生B淋巴细胞, 后者能促进生成IgA型特异性抗体, 分泌型IgA是肠黏膜主要的保护性抗体。另外益生菌作用后产生的低分子多肽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3) 影响致病菌在肠道定植:益生菌可增强上皮紧密连接以阻止致病菌的侵入, 并可通过与致病菌竞争肠上皮微绒毛上的脂质和蛋白质多糖受体而阻止致病菌的定植。此外, 益生菌在胃肠道能产生有机酸、游离脂肪酸、过氧化氢和细菌素等具有不同程度抗菌活性的物质。

4.3 中医中药治疗

4.3.1 张彪[13]认为AAD源于脾肾阳虚、寒湿困脾, 从而制订出温肾暖脾、渗湿止泻的治疗方法。组方暖脾煎,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用以健脾培土, 干姜、制附子、补骨脂温肾暖脾、温阳化湿, 木瓜、泽泻祛邪渗湿, 补骨脂、益智仁温固摄纳止泻。全方共奏温肾暖脾、祛湿止泻、调畅肝脾之功。

4.3.2 嵇克刚等[14]认为AAD为脾胃虚寒之证, 因中虚有寒, 不能运化, 升降失常, 清浊不分而出现上述症状。应用附子理中丸治疗AAD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3.3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机是脾肾阳虚、寒湿困脾, 张喆等[15]则应用针灸治疗AAD, 认为中脘为胃募、腑之会, 足三里为阳明胃经合穴, 天枢为大肠募, 取以上三穴合脾俞达到健脾运中化湿止泻功效;关元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会, 配肾俞壮肾气以培元;随证加减, 或配命门, 或加阴陵泉, 或施以温灸法, 该法以温补脾肾、渗湿止泻为主针灸治疗。

中医中药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优于微生态制剂,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验研究证实中药制剂有益生元样作用, 即可作为底物被肠道正常菌群利用, 能选择刺激结肠内一种或几种细菌生长活性, 对宿主健康具有益作用。但目前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临床研究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研究, 研究结论说服力不强, 同时缺乏对中药复方的药理、毒理等方面的研究。

4.4 复发病例的治疗

CDAD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后仍有5%~20%的复发率, 甲硝唑和万古霉素对复发病例仍有效, 但治疗方案尚不统一。Kelly等根据复发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初次复发者, 予甲硝唑或万古霉素10~14d;再次复发者, 予万古霉素, 每6h~3d用药1次, 每次125mg, 疗程7d;反复复发者, 予布拉酵母菌联合甲硝唑或万古霉素, 或小剂量万古霉素联合考来烯胺每日2次, 每次4g, 或万古霉素每日4次, 每次125mg, 联合利福平每日2次, 每次600mg, 疗程7d。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或口服微生态制剂也可作为反复复发的CDAD患者的治疗选择。另外, 应用中医的方法也可以有效的减少AAD的复发。

总之,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诱因明确, 诊断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是防止AAD发生的关键, 对高危患者应用高致病性药物时尤应注意。必要时, 服用微生态制剂或根据患者情况加服复方中药制剂进行预防。AAD一旦发生, 须立即停用相关抗生素或者更换抗菌药物, 或者进行干预治疗。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科从2008年1月~2009年1月期间,收治181例因下呼吸道感染者住院,其中年龄>60岁,抗生素治疗时间超过1周,并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时血浆白蛋白、肌酐、是否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使用抗生素的类别、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腹泻、腹泻特点、便常规、便球杆比、便找真菌及便培养等资料。

1.2 诊断标准

本组患者AAD的诊断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5]的标准。具体入选标准: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或之后出现腹泻(便次≥3次/d,至少持续2 d),多次粪镜检提示球菌和杆菌比例失调,粪涂片多次发现阳性球菌或真菌。排除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或急性胃肠道感染及非感染性原因如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及心理紧张等所致的腹泻。

1.3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双侧),不服从正态分部的采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双侧)。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数)进行统计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AAD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白蛋白、肌酐、合并症及是否应用PPI和应用抗生素种类纳入模型,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临床资料的单因素比较

由表1可见,在观察181例病人中,有39例发生AAD,发生率为21.5%。AAD组(n=39),男性27例,女性12例;非AAD组(n=142),男性114例,女性28例。两组平均年龄间分别为(80.7±7.34)岁vs(77.8±7.62)岁,P<0.05。AAD组年龄明显高于非AAD组。两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病史、慢性呼吸系统基础病情况比较差异分别为:56.4%vs 47.2%、28.2%vs 23.9%、23.1%vs 27.5%、25.6%vs 16.9%和53.8%vs 57.7%,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AAD组腹泻特点

AAD组(n=39)腹泻出现在应用抗生素1周内者有20例(51.3%),腹泻次数为3~5次/d者28例(71.8%),合并菌群失调者36例(92.3%),便找真菌阳性7例(17.9%)。大便以稀水样便及粘液便为主,粪常规及普通培养无特殊表现。

2.3 抗生素应用情况

由表2可见,在181例患者中,有152例只应用一种抗生素,所致AAD发生率依次为: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28.8%(17/59)、广谱青霉素类18.2%(2/11)、氟喹诺酮类8.7%(4/46)、头霉素类8.3%(3/36)。其余29例应用≥两种抗生素,13例发生AAD(44.8%),明显高于单一抗生素(17.1%)(χ2=11.072;P<0.05)。

2.4 AAD的危险因素

由表3可见,将性别、年龄、白蛋白、肌酐、合并症及是否应用PPI和应用抗生素种类纳入模型,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白蛋白、肌酐、抗生素种类以及应用PPI与发生AAD的危险相关,OR值分别为0.879(95%CI 0.792~0.975),1.006(95%CI 1.002~1.011),3.994(95%CI 1.539~10.367)和8.732(95%CI 2.011~37.910),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低、肌酐水平高、应用≥两种抗生素和应用PPI是发生AA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未发现年龄、性别、合并症与AAD的发生有关。

3 讨论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抗生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1],主要包括肠道菌群改变和抗生素对黏膜的直接作用[5]。由于肠道厌氧菌减少,阻碍了多糖和胆酸的代谢引起渗透性和分泌性腹泻[1,6];肠道菌群紊乱也促进了致病菌过度生长,如艰难梭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催产克雷伯菌及沙门菌等[1,6]。

AAD发生率约为5%~25%[1],老年人的AAD发生率更高[4,7]。本研究也发现,AAD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非AAD组,但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并未发现年龄是AAD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由于既往的研究所纳入的病例覆盖多个年龄段,是在分析各年龄段特点后得出年龄是AAD危险因素的结论。而本研究专门针对老年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在60岁以上,其中75岁以上者占71.1%,本身已属于是AAD的高危人群了,故分析未能发现在老年患者中年龄与AAD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性别、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AAD的发生无关。瑞典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也表明性别、是否合并肿瘤、糖尿病等均不是AAD的独立危险因素[8]。

不同种类抗生素引起AAD发生率不同[1]。本研究发现,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引起的AAD发生率最高,广谱青霉素类次之,头霉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相对较低约10%左右;而抗生素联合治疗所致AAD的发生率则明显增加。因此,为了减少AAD的发生,应该考虑选用一些致AAD风险低的抗生素,尽量不联合多种抗生素治疗;勿要以为加用抗生素越多越好。

本研究发现,血浆白蛋白水平和肌酐水平是发生AAD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血浆白蛋白低、肾功能减退,采用相同剂量抗生素后血药浓度较年青人高,药物半衰期也有延长,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可能更大,AAD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老年人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保护肾功能,纠正血浆白蛋白水平,以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随着PPI的广泛应用,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发病率不断增加。LEONARD等对12篇文献共2 948例CDAD病例的系统回顾分析发现,PPI使CDAD发生的危险性增加约1.94倍[10]。本研究也证实,应用PPI是老年患者发生AA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本研究提示,虽然不同抗生素引起AAD的发生率不同,但是对于老年住院患者来说,关注其自身因素(如白蛋白和肌酐水平)、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以及是否合用PPI治疗,对于早期识别高危AAD患者非常重要,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防AAD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GORKIEWICZ G.Nosocomial and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oeacaused by organisms other than Clostridium difficile[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9,33(Suppl 1):S37-41.

[2]VAN DESSEL C,FLAMAING J,HIELE M.Antibiotic associateddiarrhea and 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 in the el-derly[J].Tijdschr Gerontol Geriatr,2005,36(6):247-250.

[3]BISHARA J,PELED N,PITLIK S,et al.Mortality of patientswith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oea:the impact of Clostridiumdifficile[J].J Hosp Infect,2008,68(4):308-314.

[4]ASHA NJ,TOMPKINS D,WILCOX MH.Comparative analysis ofprevalence,risk factors,and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due to Clostridium difficile,Clostridiumperfringens,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J].J Clin Microbiol,2006,44(8):2785-2791.

[5]BEAUGERIE L,PETIT JC.Microbial-gut interactions in healthand disease.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oea[J].Best Prac ResClin Gastroenterol,2004,18(2):337-352.

[6]HOGENAUER C,HAMMER HF,KREJS GJ,et al.Mechanismsand management of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J].Clin InfectDis,1998,27:702-710.

[7]COTE GA,BUCHMAN AL.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oea[J].Expert Opin Drug Saf,2006,5(3):361-372.

[8]WISTROM J,NORRBY SR,MYHRE EB,et al.Frequency of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oea in 2462 antibiotic-treated hospi-talized patients:a prospective study[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1,47(1):43-50.

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因急性轻中度感染性疾病 (如:急性细菌性咽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 家长不愿住院而要求门诊治疗婴幼儿800例。通过约定复诊、电话追踪收回病历资料较完整患儿724例, 年龄2个月~3周岁内, 男性383例, 女性341例。

1.2 分组与方法

头孢克肟组386例, 口服头孢克肟干混悬剂3mg/ (kg·次) , bid, 可与牛奶、果汁、饮料同服, 连用7~10d, 部分用到14d。另一组338例, 除服头孢克肟外, 还加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散, <1岁, 1.5g/次, bid;1~2岁, 1.5g/次, tid;2~3岁, 3g/次, bid, 与抗生素相隔2h左右温开水或溶于牛奶中服, 其他治疗两组相同。如发热服对乙酰氨基酚或氨咖黄敏口服液, 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服银黄颗粒, 支气管炎或肺炎加麻甘合剂、氨茶碱或先声咳喘宁口服液, 两组在病种、体质、病情、年龄、性别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两组腹泻发生后均用肠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

1.3 诊断标准

就诊时大便外观及常规检查正常。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发生腹泻, 大便每日≥3次, 水样便、蛋花汤样等, 连续2d以上, 大便常规正常或轻度异常, 普通大便细菌培养无特异致病菌生长, 停用抗生素腹泻明显减轻或消失。排除其他急性胃肠道感染及非感染性原因 (食饵性) 所致腹泻, 对头孢克肟过敏者, 病程中应用激素者, 营养不良者均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1.4 观察项目

服药1d后开始观察大便性状、颜色及次数, 体温, 一般情况。腹泻者每日或隔日查大便常规, 部分予大便培养。

2 结果

A组 (头孢克肟组) 3d内腹泻发生11例 (2.85%) , 其中<1岁占8例 (2.07%) , 至7d后腹泻发生共66例 (37.86%) , 7例重症腹泻 (次数>10次/d) 均用药7d后发病。349例 (90.41%) 大便呈黄色、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汤样、糊状。9例 (2.33%) 呈海水样便, 内含大量泡沫, 28例 (7.25%) 黄色稀水便, 内含较多黏液及少许脓液, 11例 (2.85%) 伴发热 (体温37.6~38.5℃) , 13例 (3.37%) 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 4例 (1.04%) <1岁婴儿伴鹅口疮, 便常规352例 (91.19%) WBC0~+, 14例 (3.63%) WBC++, 13例 (3.37%) 大便涂片多次发现真菌孢子及阳性球菌, 12例 (3.11%) 球菌/杆菌比例失调。B组 (加妈咪爱组) 3d内无腹泻发生, 至7d后腹泻共发生22例 (13.77%) 。黄色稀水便为主, 未发现重症腹泻者, 大便常规WBC0~+, 涂片未发现真菌。两组普通大便培养均无致病菌生长。A组平均腹泻持续时间 (3.96±0.73) d, B组平均腹泻持续时间 (2.65±0.68) d。

上述资料显示, <1岁婴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AD) 发生率明显高于幼儿 (A组及B组分别为23.47%, 7.84%) , 且用药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腹泻程度越重。B组3d内无腹泻发生, 而A组为11例 (2.85%) ;A组总发病率为37.86%, B组为13.77%, 后者显著低于前者, 经统计学处理, P值<0.01,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且B组平均腹泻持续时间明显短于A组, P值<0.01, 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意义。

3 讨论

抗生素的使用, 特别是β-内酰胺类如第三代头孢菌素在儿科细菌感染中的广泛应用, 因其抗菌谱广, 破坏了肠道菌群间的动态平衡, 使敏感菌被抑制, 而耐药的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过度繁殖, 并产生毒素引起腹泻;同时可在肠道形成高浓度, 可直接刺激肠道或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 并可使糖类吸收障碍, 滞留于肠道而引起渗透性腹泻;婴幼儿肠道防御系统发育尚未健全, AAD发生率更高。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所致AAD临床报道较少, 本文报告AAD相对较轻 (主要为第一种, 仅7例重症腹泻收住院) , 总发病率为37.86%, 国内报道单一静脉点滴头孢三嗪或头孢噻肟钠7d后发病率60%以上。可能与口服头孢克肟量 (3mg/kg, bid) 相对于第三代头孢菌素静脉给药剂 (50~100mg/ (kg·d) ) 还是较小, 多在用药3d后发生, 稀水样便多见, 婴儿霉菌性肠炎发病相对较高。婴儿发病率显著高于幼儿, 可能是婴儿期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肠分泌型Ig A较少, 肠道微生物环境脆弱而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有关, 用药时间长短与发病率呈正相关, 且程度较重 (7例大便次数>10次/d, 均为用药7d以上者) 。同时加服妈咪爱散剂腹泻发生率显著降低、病情轻、持续时间短。妈咪爱散是一种复合乳酸菌微生态制剂, 每袋lg, 含乳酸菌培养物37.5mg, 含活菌l亿5千万个。其中粪链球菌1.35×108个, 枯草杆菌0.15×108个, 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60.5mg, 维生素B121ug, 维生素C10mg, 乳酸钙20mg, 氧化锌1.25mg。口服妈咪爱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环境, 抑制有害菌和腐败菌的生长, 减少毒素产生而恢复正常的肠道功能, 其中粪链球菌能在肠道中迅速定植、繁殖力强, 消耗氧和过氧化氢, 降低肠腔内氧化还原电位, 制造厌氧环境, 促进双歧杆菌为主的厌氧菌生长, 使紊乱的菌群恢复正常, 故能有效防治AAD。枯草杆菌能产生溶菌酶和副消化酶, 促进小肠消化吸收机能恢复。此外, 其中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帮助小儿正常生长发育, 增强免疫功能, 且该药水果香味、易于接受。为避免抗生素对妈咪爱活菌的效价影响, 二者应间隔2h左右时服用。本文观察数据表明, 妈咪爱毒副作用小, 安全性能高, 经济方便, 和抗生素合用对AAD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口服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AD) 情况及同时服微生态制剂妈咪爱防治效果。方法选择呼吸道感染婴幼儿A组 (头孢克肟组) 386例, 口服头孢克肟 (3mg/kg, bid) ;B组 (同时加服妈咪爱组) 338例, 疗程7~10d, 比较两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 腹泻平均持续时间, 探讨发病原因及防治。结果A组与B组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3.47%, 7.84%, 总发病率分别为37.86%13.77%。B组发生率显著降低、持续时间短、病情轻。结论婴幼儿口服头孢克肟所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率较高, 用药时间越长, 发病率越高, 病情越重。妈咪爱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显著防治作用。

关键词:头孢克肟,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婴幼儿

参考文献

[1]朱燕凤.抗生素相关性腹泻[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 2002, 29 (1) :47.

[2]梁春杰, 杨雪英, 黄大鸣, 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11) :1279~1281.

[3]郑亚汉.头孢菌素致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39例临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1, 10 (2) :69.

[4]时国朝, 邓伟吾.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匹罗[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1999, 18 (2) :106~108.

[5]方鹤松, 魏承饶, 段恕诚, 等.腹泻病疗效判定标准的补充建议[J].临床儿科杂志, 1998, 16 (5) :358.

[6]王亚军, 微生态活菌制剂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儿科药学杂志, 2002, 16 (2) :11~12.

[7]刘玉霞, 王庆九.妈咪爱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报道[J].职业与健康, 2005, 5 (5) :779.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市某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诊断标准的患者130例, 排除食物中毒、慢性肠炎等引发腹泻的病例。其中, 男74例, 女56例, 年龄在0.5~13岁之间, 平均年龄 (7.2±2.1) 岁。所有患者服用抗生素药物2 d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 主要表现为大便持续稀薄且水样, 停用抗生素药物后症状好转或消失。

1.2 方法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准则制定针对性的药学干预措施, 主要方法如下: (1) 加强宣传。抗生素作为临床治疗中的常见药物, 类型多样且杂, 能有效的抑制细菌滋生, 避免感染。但若用药不当, 则可能造成不良反应, 如腹泻, 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为此必须加强抗生素合理用药宣传, 提高医护人员抗生素合理用药意识及水平。 (2) 提高抗生素临床用药合理性。医院领导要认识到抗生素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 加强抗生素药物管理, 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同时对抗生素药物使用过程全面监控, 保证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3) 对患者一般资料 (性别、年龄、疾病) 、抗生素应用 (种类、剂量、用法、次数、疗程、不良反应) 、粪便常规检查等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分析, 并统计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产生的原因, 并以此为依据, 制定行之有效的药学干预措施。 (4) 给予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症状的患者药物治疗, 治疗过程中保证患者营养及水分充足。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影响因素分析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影响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抗生素使用种类、抗生素使用天数、抗生素联合应用、病情、住院时间等, 具体情况见表1。

2.2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药学干预结果

药学干预后抗生素使用、光谱青霉素类使用、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等与干预前相比, 明显改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从43.33%下降到8.86%, 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因服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现象不断发生, 所占比例在10%~40%之间, 主要是抗生素会造成肠道正常寄生菌群失调。儿童正处于发育初期阶段, 免疫系统还不是很完善, 难以抵抗外界环境的变化, 特别是服用抗生素后, 更易引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症状。

相关研究表明,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除了与抗生素用药不合理有关外, 还与儿童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等有一定的关联[3]。为此根据儿童年龄、病情调整抗生素用药方式及剂量, 提高抗生素利用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资料及抗生素应用 (种类、剂量、用法、次数、疗程、不良反应) 、粪便常规检查等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发现, 不足1岁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2例, 发生率47.69% (62/130) ;不足3岁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74.62%, 说明3岁以上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高, 这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及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有关。此外,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与抗生素种类、抗生素使用天数及抗生素联合应用有关 (由表1可知) 。为此需采取药学干预治疗, 提高抗生素使用合理性。

本研究对本市某医院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采取药学干预治疗:加强抗生素药物使用规范及合理用药宣传, 提高医护人员合理用药意识, 并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对抗生素药物使用过程全面监控, 同时治疗过程中保证患者营养及水分充足等。药学干预后, 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联合使用率、广谱青霉素类使用率、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率与干预前相比均明显改善 (由表2可知) , 由此可见药学干预能明显提高抗生素使用合理性。此外, 药学干预前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从43.33%下降到8.8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合理的药学干预能明显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深入研究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在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影响因素及药学干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严重程度与儿童年龄、病情、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有关, 特别是抗生素使用不合理。药学干预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是43.33%, 干预后为8.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药学干预能明显提高抗生素用药合理性, 有效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药学干预,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安, 罗锡英.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微生态疗法及专科护理.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1 (06) :73-75.

[2]郑跃杰, 黄志华, 刘作义, 等.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1 (1) :21-22.

上一篇:改进备课下一篇:中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