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制剂

2024-06-01

抗生素制剂(共6篇)

抗生素制剂 篇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王建华研究员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微生态制剂的创制与应用”(2013BAD10B02)课题通过验收。课题成果为新型微生态制剂在促进抗生素替代、保障畜产品安全和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案、奠定了理论和应用基础。

课题针对畜禽养殖中存在的幼龄动物腹泻、饲料用抗生素带来的负面效应、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等突出问题,开展了益生菌(布拉酵母、乳酸菌和芽孢杆菌)活菌制剂、益生元(改性菊粉、植物多糖)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霉菌毒素生物降解剂、鱼类益生菌及其专用藻类等细分产品的创制与应用研究工作。

课题基于不同动物防治腹泻特定需求,首次提出和设计了微生态制剂差异性细分产品。通过3年的潜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研发的布拉酵母新产品中活菌数>370亿菌落单位/克,解析了其作用机制。完成了羧甲基菊粉等6种改性菊粉的制备及其表征分析,建立了益生菌与改性菊粉等增效复配技术,其中羧甲基菊粉钙提高动物钙吸收20%以上,氨乙基菊粉对自由基的清除率提高25%以上。建立了乳酸菌复合壁材包被(海藻糖、中草药等)高效包埋体系,形成了干酪乳杆菌等专用的“W/O/W”型包埋产物-多液芯乳酸菌微胶囊制剂技术,包埋产物干燥死亡率<50%,过人工胃酸死亡率<20%,4℃储藏40天最高存活率接近100%。开发了工程化乳酸乳球菌、乳酸链球菌、抗菌肽、植物多糖、藻类多糖等新产品,研制出幼龄动物复合微生物制剂8个、反刍动物用腐殖酸复合微生物制剂产品3个。制定相关微生态制剂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23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获新饲料添加剂证书1项;鉴定成果3项;授权发明专利1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110篇(其中:SCI论文51篇)、出版专著2部。

项目建立实验示范基地18个,中试生产线14条,生产线13条,生产相关产品160万吨,替代目标动物饲料抗生素用量50%以上,产值6.9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抗生素制剂 篇2

[关键词] 佝偻病;婴幼儿;锌剂;铁剂

[中图分类号] R7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5-86-0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生、发展除了受钙磷代谢异常影响外,还与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的缺乏密切相关[1]。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常规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的基础上应用锌铁制剂辅助治疗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4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均经血、骨碱性磷酸酶检测(BALP>200 U/L)及骨骼X线检查证实,并排除抗D佝偻病。其中男55例,女39例;年龄6个月~2岁;血清锌<11.47μmol/L,血清铁<7.52 mmol/L。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维生素D3 针剂30万U肌注,1次/月,同时口服钙剂,疗程为3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0.5%硫酸锌糖浆0.5~1 mL/(kg·d)、富马酸亚铁15 mg/(kg·d)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期间,两组均指导多晒太阳,多食富含钙的食物。治疗后复查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腕骨X线检查。

1.3 疗效评定标准[3]

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正常,腕X线正常;好转: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清钙、磷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接近正常,腕X线可见恢复期表现;无效:症状、体征、血生化指标及X线无改变。其中治愈与好转均视为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钙磷代谢异常引起的骨骼性

病变,尤以1岁以内的婴幼儿高发。临床上主要采用单纯维生素D与钙剂等传统治疗,但疗效欠佳。近年来研究表明,佝偻病患儿缺锌的发生率高达77%,而42%的缺铁性贫血患儿患有佝偻病[2-3]。因此适当的补锌、补铁,对于该病的恢复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锌是机体中参与生理功能必需的微量元素,在DNA合成、蛋白质代谢、细胞增殖以及酶活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锌与骨代谢密切相关,缺锌可引起骨骼生长发育异常。

目前尚无研究证实铁与骨骼发育存在直接联系,但铁缺乏可致患儿食欲减退,消化酶降低,从而造成外源性维生素D、钙磷摄入不足;可致胃酸分泌减少,胃肠黏膜萎缩,肠道维生素D重吸收减少;还可干扰维生素D在皮肤和肠道的转化,导致体内活性维生素D浓度降低[4]。因此通常情况下单纯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的效果并不理想时,可能与同时存在锌铁缺乏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P<0.05),提示维生素D、钙、锌铁同补可在生理机能功效上发挥协同作用,且不会对彼此的吸收造成影响。因此,预防和治疗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应重视低锌、低铁问题,及时治疗锌铁缺乏有助于佝偻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朱清义,刘敬东,蒋玉红.青岛市婴幼儿佝偻病312例血微量营养素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1):703-704.

[2] 刘慧芳,华春珍,孙鹂,等.适量补锌可促进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康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2,19(3):27.

[3] 朱清义,刘敬东,蒋玉红.锌铁制剂及高铅干预治疗婴幼儿佝偻病效果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1992-1994.

[4] 周志秀.118例营养性佝偻病患儿血微量元素分析[J].中国新医药,2004,3(10):121.

抗生素制剂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4 年6 月-2015 年3 月收治因呼吸道、肺部或脐带感染等使用抗生素诱发腹泻的新生儿98 例,所有新生儿均为首次接受微生物制剂治疗。新生儿中,自然分娩62例,剖宫产36例;其中肺炎32例,上呼吸道感染43 例,脐带感染23例。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9 例,男29 例,女20例,出生日龄10~29 d;观察组49 例,男26 例,女23 例,出生日龄11~28 d。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出生日龄、性别、生产方式和原发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口服蒙脱石散,并对新生儿的饮食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注重补充微量元素如锌,保持酸碱平衡和防止水、电解质紊乱;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制剂治疗: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解胶囊;在喂奶后的0.5 h用温水冲服,服用3次/d,连续服用5 d。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 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87%,对照组85.7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腹泻情况对比: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2.59±0.77)d,对照组的腹泻持续时间(5.83±1.37)d。观察组的腹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随着临床上抗生素诱发新生儿腹泻的病例逐渐增多,现代医学发现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能够诱发小儿腹泻,其中以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克拉为酸钾类抗生素较为常见。抗生素诱发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抗生素的使用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是引起腹泻最主要的病因[2]。抗生素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导致肠道益生菌的数量急剧下降,加快病菌病毒的繁殖,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影响消化吸收代谢。此外也有研究发现,抗生素会破坏糖和胆汁酸的正常代谢,使未经发酵的多糖滞留在肠道中,进而引发渗透性腹泻[3]。而抗生素的变态反应和不良反应会直接造成肠黏膜损害和肠上皮纤毛萎缩,降低细胞内酶的活性,从而导致吸收障碍性腹泻。新生儿的肠道发育还未完全,胃酸度较低,机体的免疫系统正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补体的能力低下,对外界的适应力和免疫力都较低,在使用抗生素后更容易诱发腹泻。

虽然目前临床上开始停止使用抗生素,并使用小儿治疗腹泻的常用药蒙脱石散,但临床治疗效果还是不理想。有研究显示,通过停止使用抗生素以缓解或治疗新生儿腹泻的有效率仅15%[4]。即便使用药物并配合合理的饮食,维持酸碱平衡和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新生儿腹泻缓解治愈的情况也并不是很理想。本研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71%,但其治愈率44.89%,显效率18.36%。由此可见,常规治疗抗生素诱发腹泻的方式还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

抗生素诱发腹泻主要是由抗生素引发肠道菌群紊乱,逻辑上认为,只要补充足够的益生菌以恢复肠道菌群环境的正常,就能有效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并提升肠道的免疫作用,以达到缓解或治愈腹泻的目的。临床上常用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酵母菌等制剂。

临床研究发现,外源性双歧杆菌能有效抑制肠道内部病毒菌,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减少肠道内部毒素的停留,降低肝脏解毒代谢的负担,从而避免或缓解腹泻的发生[5]。还有研究发现,有益菌微生物能参与人体维生素的合成,进一步维持了肠道内微生物环境的平衡,对肠道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抑制并抵御病毒病菌的侵入,提升新生儿的肠道免疫力[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治疗方式能有效治疗抗生素诱发的腹泻。

本研究中所有的益生菌制剂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双歧杆菌是常见的有益菌,在部分奶制品中经常可以见到。而三联活菌是粪肠球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组成体,其中粪肠球菌是肠道非常重要的益生菌之一。它主要活跃于人体肠道的前段,以消耗肠道内部的氧气,为其他益生菌营造良好的厌氧环境。乳酸杆菌主要活跃于肠道中段,主要维持食糜的酸碱平衡,从而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双歧杆菌主要活跃于肠道下段,属于严格厌氧的有益菌,是保护肠道,提升肠道免疫力的重要有益菌。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腹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益生菌制剂能有效缓解新生儿腹泻的情况,提升腹泻的治愈率。而益生菌的价格低廉,安全性高,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非常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巍,白珩.抗生素和益生菌制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10(17):74-76.

[2]官欣.益生菌制剂治疗130例新生儿抗生素诱发性腹泻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2):1459-1460.

[3]Elseviers MM,Van Camp Y,Nayaert S,et al.Prevalence and management of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in general hospitals[J].BMC Infectious Diseasea,2015,15(1):129.

[4]韩凤昭,李振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9(42):1239-1241.

[5]廖莉,杨晓容,陈颖.益生菌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探讨[J].儿科药学杂志,2013,1(22):22-25.

抗生素制剂 篇4

1基本材料

微生态制剂:沧州旺发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的优菌肽 (蛋鸡专用) 。

优菌肽添加量:每吨配合饲料加1kg。

试验品种:海蓝褐蛋鸡。

试验鸡群日龄:282 d。

使用单位:沧州宏盛养殖场。

试用时间:2012年4月8日—2012年7月8日。

2试验设计

将养殖场现有的3栋鸡舍分为A B, C三组, 每组基础日粮不同, 每组又分成2小组, 一个试验组, 一个对照组, 对照组只饲喂本组基础日粮, 试验组饲喂本组基础日粮+微生物制剂优菌肽。在试验过程中, 每个小组的日常消毒和防疫照常进行。

饲喂过程中, 全程记录鸡只耗料量、产蛋量、蛋壳质量、粪臭味、死淘数。

3结果分析

见表3。

4小结

通过3个月的饲喂试验, 结果表明蛋鸡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蛋鸡产蛋量、蛋壳质量都有所提高, 对料蛋比、死淘率、粪臭味有所降低, 日粮的营养指标越低, 这些改变越明显。

g、%

药品制剂中维生素A含量的测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方法

1.1.1 仪器、药品及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美国Waters公司);离心机(美国惠普公司);旋涡器(南京仪器厂);维生素A标准品(美国Sigma公司);乙醇(分析纯);甲醇(色谱纯);正己烷(分析纯);高纯氮气。实验用水为双蒸水。

1.1.2 预处理

SPE柱用500μL甲醇和500μL蒸馏水滤过,加入样品,用3m L蒸馏水和3m L甲醇-水(6∶4)洗柱子,用甲醇和氯仿收集洗脱的维生素A。

1.2.3 色谱条件

分析柱:Kromasil 100-5C18 (150mm×43mm, 5μm)色谱柱;柱温:30℃。检测波长270nm;流动相:甲醇∶酒精(80∶20);流速0.5mL/min;进样量20μL。

1.2.4 校准曲线制备

用乙醇稀释维生素A的贮备液,溶液0.6、0.8、1.0、1.2、1.4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加入刚配置的溶液10μL,均匀混合3min,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得到回归方程:A=776.02C+13.25 (r=0.9996)。线性范围为1.20~2.83mg/mL。

2 结果

2.1 回收率测定

按照处方工艺,加入处方量维生素A、D,配制维生素AD滴剂,记录色谱,计算回收率,见表1。

2.2 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

选取维生素A样品行精密度试验,经校准曲线算实际浓度,维生素A 0.1835%。取同一样品,于最初、2h、4h、6h进样测定。维生素A0.0768%,样品在6h内稳定。

2.3 维生素AD滴剂中维生素A含量测定

取样品10μL,注入液相色谱分析仪,计算含量维生素A含量为(0.3974±0.04) mg/mL。

3 讨论

维生素A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在体内的作用靶点十分广泛,对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均发挥效应[4]。维生素A又名视黄醇,是维持正常视力,防止夜盲症不可缺少的,还可以保证骨骼的生长发育、维持上皮细胞的结构、改善糖蛋白合成、促进铁吸收和转运、提高免疫力、防治癌症等[5]。临床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一系列疾病[6],延缓伤口愈合、导致色素沉着、瘢痕形成,易患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腹泻等。有研究表明[7],维生素A还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测定维生素A含量对于临床辅助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意义重大。本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A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的是用微量加样器将提纯过的样品注入加样系统,启动高压泵,将流动相带入色谱柱,样品在色谱柱的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通过数次的交换,并按物质所带的电荷数目、分子极性的大小以及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分配系数等进行分离,检测后,根椐峰面积计算含量。该方法测试过程简单,且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精确度高等优点。结合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去除辅料的干扰,更加有效的测定维生素AD滴剂中维生素A的含量。操作整个过程应该严格避光,由于维生素A的见光分解易、被氧化特性,在提取、处理样品和测定过程都要注意避光[8]。本研究流动相选用甲醇,维生素AD滴剂中维生素都能达到短时间基线分离。柱温对分离效果有比较小的影响,柱温的增加,缩短保留时间,改善峰的扩散。处理后,样本稳定,结果的重现性满意。有研究测定维生素A,采用正己烷提取蒸干法处理样本,但该方法操作繁琐。本研究缩短了分析时间,方法省时、省力,简便易操作。并且蒸发、溶解等步骤可导致维生素A损失,本研究方法所的结果更准确,能反映维生素A的真实含量。综上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A的方法操作快速、简便、准确,且成本低,适宜常规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品制剂 (维生素AD滴剂) 中维生素A含量的效果。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药品制剂 (维生素AD滴剂) 中维生素A含量。色谱条件:分析柱为Kromasil 100-5C18 (150mm×43mm, 5μm) ;流动相为甲醇∶酒精) 80∶20, V/V) ;流速为0.5mL/min;柱温30℃, 检测器在270nm波长处检测维生素A。结果 维生素AD滴剂中维生素A分离良好, 浓度在120125.5μg/d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r2=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89%, RSD<2%。结论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AD滴剂中维生素A的含量, 操作简便、快速, 且灵敏度高, 回收率良好和重现性满意,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维生素A,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研究,含量

参考文献

[1]孙明, 鹿尘, 张正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维生素A的含量[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0, 2 (5) :328-329.

[2]张银花, 冯新昌.景泰县妇女血清维生素A、E含量测定[J].甘肃科技, 2011, 6 (17) :182-183.

[3]阳利龙, 银雪花, 祝文兵, 等.HPLC测定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_3和维生素A及应用[J].儿科药学杂志, 2010, 5 (3) :41-43.

[4]郑凤家, 别明江, 孙成均.DLPME-HPLC同时测定微量人血清中的维生素A和E[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4 (8) :1522-1524.

[5]刁娟娟, 田兰, 孙炜, 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维生素A、E、C的含量[J].化学通报, 2010, 11 (9) :826-831.

[6]刁娟娟, 田兰, 孟磊, 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维生素A、E、C的含量[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 (2010景德镇) 论文集[C].景德镇, 2010:161.

[7]苏佳妍, 岳青阳, 于大海, 等.维生素A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2010, 9 (6) :557-558.

抗生素制剂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7年6月—2008年12月诊治的AAD患儿68例, 年龄6个月至3岁。因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等住院, 无腹泻。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 对照组21例, 两组患儿病种、病情、应用抗生素种类、年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诊断标准

因感染性疾病予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或治愈后继发腹泻, 腹泻次数较原正常次数≥3次, 为水样或糊样大便, 连续2 d以上, 大便常规无白细胞、红细胞, 大便细菌培养阴性。

1.3 方法

1.3.1 服药方法

两组一般治疗基本相同, 即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思连康口服 (每片0.5 g, <6 个月患儿每次1片, 每天2次;6个月~12个月患儿每次2片, 每天2次;1岁~3 岁患儿每次2片, 每天3次) 及维生素B2 (每次5 mg, 每天3次) 。

1.3.2 疗效判断标准[1]

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无好转, 甚至恶化。

1.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护理

3.1 早期识别

临床上早期识别与诊断 AAD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对使用或合并使用抗生素的婴幼儿应高度重视, 严密观察, 患儿如出现腹泻, 护士应准确记录出入量, 密切观察和记录大便的次数、量、颜色、性状及气味, 并留取标本送检, 及早做出诊断, 及时治疗, 注意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严格执行医嘱, 补足所需的液体量, 防止脱水。

3.2 饮食护理

坚持少量多餐, 不要过饱或打乱饮食规律。尽量少吃油腻食物, 多饮水, 一般情况下不要禁食, 吐泻严重的患儿暂时禁食。提倡母乳喂养, 合理喂养。母乳喂养的母亲在婴儿腹泻期间饮食要清淡, 给予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进食高糖、高渗性等食物。注意喂养卫生, 严格消毒。

3.3 肛周皮肤护理

要及时更换尿布。由于腹泻造成肛周皮肤发红、糜烂、湿疹和溃疡, 每次大便后应及时用温水清洗或用消毒湿巾擦洗干净, 以减少消化酶对肛周皮肤的腐蚀。擦洗时动作应轻柔, 避免用力擦洗造成对皮肤的机械性刺激, 擦洗完毕涂护臀霜或香油等防湿乳剂。皮肤糜烂时, 给予烤灯照射。

3.4 保暖

注意腹部保暖, 以免受凉后肠蠕动更快而加重腹泻。

3.5 做好家长及患儿的心理护理

AAD不仅使患儿在原有病痛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痛苦, 对患儿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而且对家长的精神也造成极大的压力。本来患儿生病住院就干扰了正常家庭生活秩序, 加上患儿原有疾病的症状未改善或未消失, 现又添加病症, 家长往往不能理解, 表现出急躁、不安、怀疑, 常常责怪医护人员, 怀疑医生开错了药或护士用错了药, 若此时处理不当, 很难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 医护人员应同情、关心、安慰家长, 耐心解释有关AAD的知识, 帮助家长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 在治疗护理中多关心爱护患儿, 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 减少穿刺的次数, 减轻患儿的痛苦, 从而减轻其恐惧心理, 使患儿易于接受治疗。

4 讨论

AAD主要是指使用抗生素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引起的腹泻, 同时也包括抗生素本身的毒副反应导致的腹泻, 为较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其发生率视不同抗生素而异, 为5%~39%[2]。A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 可能与下因素有关[2,3]:肠道菌群紊乱是引起腹泻最主要的病因;抗生素干扰糖和胆汁酸代谢;抗生素的直接作用可引起肠黏膜损害和肠上皮纤毛萎缩;此外, 婴幼儿胃酸度低,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肠分泌型IgA较低, 补体水平低, 对外界环境变化耐受力差, 使用抗生素后容易发生AAD[4]。

随着微生态学在医学领域的发展, 微生态制剂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5,6,7]。思连康是新一代微生态活菌制剂, 为口服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思联活菌片。口服思连康可直接补充人体肠道优势菌群, 人体肠道优势菌群一起共同占据肠黏膜表面, 形成一个具有保护作用的生物学屏障[7,8], 阻止致病菌的定植与入侵;并且肠道微生态菌群发酵糖可产生大量醋酸和乳酸, 恢复调节正常肠蠕动, 同时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能产生活性抗菌物质和乳酸杆菌肽、乳酸链球菌肽双歧杆菌肽等, 形成具有广泛抗菌作用的化学屏障;此外, 还能够调节免疫系统, 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5]。维生素B2长期以来作为治疗口腔黏膜及眼角膜溃疡经典药物, 黄素辅酶为其主要组成部分, 催化脱氢反应, 参与机体氨基酸和脂类代谢, 而核黄素成分与肠上皮细胞增殖、黏膜发育关系密切[9], 具有促进肠道黏膜修复、消化功能恢复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微生态制剂联合维生素B2治疗AAD能提高治愈率, 减轻患儿痛苦及家长负担, 而且口服简便易行, 无明显副反应, 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方鹤松, 段恕诚, 董宗祈, 等.中国腹泻病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 13 (6) :381-384.

[2]廖炀, 刘作义.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的研究现状[J].儿科药学杂志, 2008, 14 (6) :55-57.

[3]黄永坤, 杨美芬, 李海林.常见胃肠病患儿胃肠道菌群变化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 (7) :481-484.

[4]梅忠卓.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6, 15 (5) :272-273.

[5]张琳.益生菌与婴儿健康[J].临床儿科杂志, 2008, 26 (9) :819-822.

[6]范娟, 朱渝, 陈桂华, 等.益生菌对小儿胃肠疾病治疗效果的循证评价[J].临床儿科杂志, 2008, 26 (2) :152-156.

[7]闫军, 郭信长.微生态制剂治疗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 (8) :626.

[8]陈洁.加强小儿慢性腹泻病的防治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2007, 45 (4) :241-243.

上一篇:数控铣削加工教学下一篇:延性系数设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