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可持续发展

2024-11-07

邮政可持续发展(精选12篇)

邮政可持续发展 篇1

近年来, 咸阳市邮政物流对制约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以及整个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若干难题进行了探索, 启动了一批如壳牌润滑油、宝塔山油漆、汇源果汁等大型合同物流项目, 合同物流比重占到50%以上。2013年, 全市邮政合同物流收入达到1370万元。因此围绕邮政合同物流发展战略, 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对于我国现代合同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 咸阳市邮政合同物流发展分析

1.1 邮政合同物流发展面临机遇

咸阳地区经济政策给邮政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1) 21世纪以来, 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 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邮政物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 咸阳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是国家立体交通的新枢纽, 拥有国内六大航空港之一和西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及出口产品内陆港。为邮政物流的发展提供成长的土壤。

(3) 2013年咸阳社会消费品零售居陕西第一。数据显示, 咸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458.25亿元, 同比增长15%, 增速列全省第三位;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6.05亿美元,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4.4%, 同比增长39.7%, 高于全省增速3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值列全省第三位。年度提前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5000万元招商引资年度目标任务。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 消费品物流发展潜力巨大。

1.2 邮政合同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

咸阳市本土物流企业发展迅速, 咸阳市共有物流企业135家。按行业特征分, 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5家, 交通运输业57家, 货运代理48家, 配送2家, 其他25家。本土企业价格能力, 网络覆盖和时限能力上优于邮政物流。邮政物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2. 邮政更好开展合同物流的建议

合同物流业务是邮政速递物流实现做大做强战略目标的主营业务, 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高度重视的核心业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邮政合同物流有了一定的客户基础和服务能力, 但与市场的需求相比, 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提升空间很大。

2.1 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应加大目标客户和重点市场的开发力度

通过持续开展目标客户, 运作高端业务, 提升规模效益, 实现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做出效益的目标。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应以IT电子类经销商物流、汽配物流、家电物流、医药物流、服装烟草快消品物流和总部物流为重点行业, 确定其发展目标。

(1) 加大对海尔、格力等家电企业的开发力度, 同时加大对移动运营商, 手机经销商的营销力度, 发挥邮政车辆可入市的优势, 开发“经销商——连锁卖场”的同城及省内运输配送业务。

(2)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 消费品物流发展潜力巨大。推进与可口可乐、康师傅等知名快消品牌合作,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 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

(3) 提升服务能力, 开展汽车合同物流。2013年全国汽车销量增长率达到13.9%, 全年销量达到2198万辆, 产量2211万辆, 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消费品市场的蓬勃发展, 带动汽车物流市场的快速增长。邮政物流可以重点开发, 如子午轮胎等汽车零部件市场, 同时针对整车生产企业, 如比亚迪、陕汽重卡等客户, 从提供配件的供应商入手, 逐步完成汽车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服务。

(4) 做大做强医药合同物流项目。发挥康惠制药、冯武长制药等现有医药类物流项目运营经验, 深度挖掘地区各类制药企业, 医用耗材和医药经销商。

(5) 开展差异化经营模式, 突出邮政品牌, 网络优势和代收货款等增值服务, 拓展食品冷链合同物流服务, 创新品牌形象, 打造专业化队伍。

2.2 加快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要素。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有利于优化配置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一体化、提高物流整体水平和运作效率,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信息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市物流办要加快研究制定城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实施方案, 并争取尽快启动实施。

2.3 加强物流管理建设

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还将在人力资源、流动资金、员工培训、车辆配备、项目建设等方面对合同物流重点区县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充实合同物流相关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进一步完善合同物流营销团队建设, 将合同物流营销团队成员纳入速递物流人才库进行管理, 打造其成为本单位物流业务领军人才。加强对合同物流市场开发、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全面提升市场开发能力。充分发挥邮政速递物流品牌优势, 提升项目效益、项目稳定性及运作水平。

把现代物流人才培养列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之一。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物流人才, 对引进的专业物流人才, 比照高科技人才享受相关待遇。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人才开发。推进我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全国物流方面的先进院校联合办学, 建立物流高技能培训基地, 培养现代物流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依托各类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 对工商企业、物流企业在职人员开展物流管理培训, 提高现代物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摘要:近年来, 咸阳市邮政物流对制约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以及整个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若干难题进行了探索, 围绕邮政合同物流发展战略, 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对于我国现代合同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邮政一体化合同物流业务应重点面向电子、医药、化妆品、汽车零配件等行业大客户, 以多批次、高时效高附加值、小批量、小体积、小重量的物品为重点对象。

关键词:邮政合同,快递物流,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乐.探索邮政速递物流集约型发展之路.2010 (5)

[2]王秋彬.邮政合同物流发展前景探析.研究与探讨

[3]《邮政现代物流业务》

[4]《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

[5]张翠花.《咸阳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分析与研究》

邮政可持续发展 篇2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将起到最重要的支撑作用。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拥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仅是企业稳固发展的基石、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而且还可以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推动力。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它一定具备一支精英荟萃的人才队伍;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发展进步的企业,也必然有一支不停进取、追求完美职业生涯的职工队伍,以及一套完善的、与时俱进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和提高职工素质的策略。邮政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性行业,如何通过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这是邮政企业各级领导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就围绕这一课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当前邮政职工队伍现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邮政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理念的更新以及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邮政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在诸多方面不适应邮政经营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是领导不够重视。个别企业领导者常常只把业务发展、通信能力、财务收入等指标牢记在心,经常分析研究,而对人力资源的分析研究,重视开发不够,对职工教育工作则缺乏系统规划,思想教育和政策引导不够,致使部分干部职工的观念更新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企业员工缺乏认同感,经营思想陈旧,创新意识不强,打不开工作局面。二是队伍结构参差不齐。由于现行用人机制的制约,邮政职工队伍构成比较复杂,在岗职工多为劳务性用工。企业急需的人才留不住,部分职工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技术、新业务的掌握运用能力较差,难以达到岗位规范要求,更谈不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基层职工综合素质偏低。近年来随着邮政业务的不断拓展,各邮政基层单位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业务发展中来,忽视了职工素质教育,网点的基础管理相对薄弱,对职工日常学习及教育组织不够;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甚至以罚代管,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工素质的提高。四是目前许多岗位存在着劳务工,劳务工待遇偏低、同工不同酬,在册职工仍有一定的优越感,用人方面进口不严、出口不畅,没有切实形成一套促人成材、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的管理制度,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五是个别企业对职工 素质教育的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把其贯穿于生产、经营、发展的全过程。甚至以资金困难为由,舍不得教育资金投入,未形成良好的教育培训、监督、落实、考核机制。加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新旧体制的交替,个别职工受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缺乏有力的抵御能力,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工作缺乏热情,精神萎靡不振,对待用户生、冷、硬、顶,严重损害了企业形象及用户的利益。上述种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邮政的快速发展及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必将成为扼制 邮政步入良性发展的瓶颈。因此,各级邮政部门正确分析目前职工队伍素质的现状,立足邮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素质工程摆上应有的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已成为当务之急。否则,企业的全面发展将失去强有力的人力支撑和精神源泉,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提高邮政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和现实意义

(一)、提高邮政职工队伍素质是职工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

21世纪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时代,学习是这个时代对每一个人的要求。作为一名员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邮政企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市场已经或正在淘汰那些技术单

一、技能低下的劳动者。

(二)、提高邮政职工队伍素质是邮政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需要。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创新、竞争激烈的时代,在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筹码的当今时代,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使人力资本增值,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将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职工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制约和最终决定着邮政企业的发展前景。

(三)、提高邮政职工队伍素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工人阶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发挥创造性、发展先进性”要求的需要,是广大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所在,也是全社会的希望。

三、提高邮政职工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对职工队伍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认识实施素质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把其摆到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实。大力推进素质工程,既是客观现状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邮政良性发展,打造现代品牌的战略需要。邮政的发展,不仅要靠资金、技术和设备,更要靠人,靠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现代化的邮政离不开现代化的员工。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企业的全面进步;没有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实施素质工程既是维护职工根本利益,也是推进邮政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邮政三年扭亏实践无可辩驳地告诉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使职工的技能素质、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市场脉搏,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实施素质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把其摆上与企业经营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认真领会掌握职工素质工程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在实践中逐步健全和完善职工教育培训的管理体系,结合实际制定适合本单位素质工程的长远 规划和阶段目标,坚决克服时松时紧、忽冷忽热的做法,科学有序、分层实施,稳步推进素质工程全面深入地开展,以阶段性的成果促进素质工程长远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邮政企业文化建设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职工作为企业文化创建工作的主体,坚持正面灌输的方法,充分利用文化宣传阵地,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及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深刻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核心和精神实质,与时俱进,积极培育和提炼实合自身实际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使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和群体意识植根于职工的思想深处,从而推动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

2、培养职工的集体荣誉感。从关心职工、爱护职工,为职工办实事、谋福利的角度出发,至深至细做好职工的思想引导,帮扶转化,积极为职工创造适合发展、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环境,因势利导,循序推进,使职工自觉地服从整体,谋求一致,锲而不舍,踏实工作,真正体现出“局兴我荣,局衰我耻”的精神,不断增强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坚持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要善于总结邮政企业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形成良好的局风。大力推进局务公开,认真实施民主理财制度,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经营管理及企业文化建设,以点带面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坚持把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及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实施“制度加情感”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4、努力实现思维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坚决避免闭门造车和空洞的理论说教。使企业文化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得实,看得见,达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共同提升,真正成为凝聚职工向心力的精神密码。

(三)、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随着邮政事业的迅猛发展,邮政企业对管理和生产人员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与业务素质以及各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强化教育培训,建立各层次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在素质工程中尤为紧迫和重要。教育培训必须必须牢固树立为邮政企业服务的思想,加强人员培训,争创学习型企业。按照“干啥学啥,求真务实”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有层次地进行培训。新上岗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培训合格方可上岗;在岗人员要全面轮训,通过“送出去,请进来”、“传帮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开展强化训练,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服务。坚决克服“近视眼”的短期行为,克服一切困难,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广泛掀起职工学文化、学业务、学技术活动的新高潮,鼓励职工爱岗敬业、一专多能,争做复合型人才,确保职工教育培训人人有热情,个个齐参与,培训有记录、有考核、有实效,使员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获得个人的发展和提高,以达到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的效果。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切实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一是把学习政治理论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狠抓以爱岗敬业、优质服务、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干部职工成为热爱邮政事业的奉献者、精通业务的进取者、文明高效的服务者。三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略和气象法规知识,培养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增强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意识,重点抓好全体职工的学法用法工作,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解决各种服务纠纷的水平和能力。同时,要拓展知识领域,全面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使干部职工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过硬的业务素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2、加大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

作为一名合格的邮政职工,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才能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因此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学习,开展业务技能竞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客户服务。

3、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文化素。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如果知识不更新,不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各类函授、自修学习和电脑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提高工作水平。

4、继续强化实施人才工程。

一是要研究制定邮政管理、技术、营销、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扩大邮政人才总量,改善人才队伍知识结构的总体建设目标,加快引进函件、金融、速递物流、保险等专业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二是围绕企业战略发展需要,不断充实营销队伍,建立以高级营销人才为核心,以商函、速递、物流等业务为重点,多专业、多层次、专兼结合的营销队伍。三是突出基层骨干队伍建设,从机关选拔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锻炼,充实和加强基层管理力量,要加强大学生农村支局长队伍建设,为基层充实力量。四是要开展大规模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继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快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建设,同时,建立完善培训师队伍选拔培养机制、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一支省、市、县三级、覆盖邮政各专业的企业培训师队伍。

(四)、大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构建促人成材、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的用人机制。

用人机制改革主要是建立一套人员招聘、竞争上岗、动态考核的机制。以推进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劳动分配制度改革三项改革为载体,彻底改变“干 瞎干好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合理现象,任人为贤,按绩考核,动态管理,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多层次、全方位地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团结和凝聚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发挥各自的潜能,形成发展的合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正确认识职工的需要和需求,积极引导、不断增强全体职工的认同感,使职工牢固树立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切实增强荣辱感,增强凝聚力。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努力创造条件,激励职工学文化、学业务、强素质,以职工素质的提升促进企业竞争的实力的增强。严格推行岗位竞争制度,切实改变正式工、劳务工同工不同酬、分配不合理的现象,逐步改善和提高“三高”人才的福利待遇,严把用人关,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员工;畅通出口关,坚决清理低素质或不胜任工作的人员,以严格的制度和利益导向机制使企业急需的人才留得住,在岗职工人人有危机感,人人有竞争压力,并把压力变动力,充分体现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具体行动中,这样才能促进职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努力营造上下一心抓发展,人人争先比奉献的良好氛围,为打造现代邮政品牌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无穷的动力源泉。

浅论中国邮政快递业务发展策略 篇3

[关键词]中国邮政;快递业务;发展策略

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快递物流公司的发展,而这些快递物流公司的崛起,挤占了中国邮政快递业务市场份额,这对中国邮政这快递行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如果邮政企业不采取一定的对策,势必会导致中国邮政快递行业停滞不前。因此中国邮政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的发展形势,并加强管理,促进自身快递业务的发展。

1、中国邮政快递业务发展现状

中国邮政是现阶段我国发展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的快递网络。但因为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我国的物流产业也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很多专门的物流快递企业迅速成长起来,还有一些国际物流快递企业也相继进入到中国市场,这使得我国邮政快递业务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市场份额占有率越来越低。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邮政快递业务EMS在全国范围内只占市场20%左右的份额,市场拓展空间还很大。随着物流体系的健全,更多的专业快递业务将会崛起,快递行业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如何能够在越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谋求发展,是我国邮政快递业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中国邮政快递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整体快递业务发展环境并不成熟,现有的铁路与航空运输能力与现今的快递业务需求并不成正比。在这一大环境下,邮政快递业务实物运输能力也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目前与其他快递公司相比,邮政快递的网点分布范围较广,即使是一些偏远地区,也有邮政快递的业务网点分布。但是在实际的快递业务投递过程中,邮政快递的速度相对较慢,使得大多数客户在选择快递公司时,会优先考虑其他快递公司,这就造成了邮政快递业务市场多集中在农村偏远地区,而城镇中的很多快递业务市场都被抢占。之所以会存在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邮政快递的整个运作流程还相对较为落后,没有跟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脚步。即使推出了速度较快的EMS,比平邮速度快了一倍多,但是快递费却相对较高,这也是导致大多数顾客不愿意优先选择邮政快递业务的主要原因。

另外,中国邮政并不是专门从事快递这一项任务的企业,还同时兼顾储蓄、金融理财、投资等多个业务,这使得邮政公司不能将发展重点全放在快递业务方面,因此也就没有着重对快递人才加以培养。尤其是我国邮政快递业务属于国家企业,由政府负责经营管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这种社会地位使得一些员工具有比较强的优越感,对顾客的服务意识比较差,并不没有意识到现今邮政快递业务面临的危机与困境。现阶段我国邮政快递业务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较为薄弱,邮政快递业务人员对于新时期快递行业的服务理念认识度不高,服务意识有待加强。所以我国邮政快递业务的整体营销实力要弱于其他同城快递公司。正是因为如此,邮政快递业务有时候可能会发生快件破损、到达时间过慢,甚至出现快递丢失的问题,引起客户的不满,从而影响了邮政快递的整体市场形象,极大的阻碍了邮政快递业务的健康发展。

3、中国邮政快递业务发展策略

面临目前严峻的发展形势,中国邮政快递业务部门应该采取行动,努力摆脱困境,占领市场,提高服务意识质量。中国邮政快递业务发展具体策略如下:

3.1明确市场定位,注重快递业务品牌建设

首先,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具有高品质、高效益、高速度的特点,所以我们必须把市场定位数量少、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时效性高的这类产品。其次,我们要强化我们的品牌意识,做好品牌战略规划。尤其是对于EMS速度业务来讲,必须重新进行市场定位,以增强竞争优势。对国际速递业务宜采取收缩战略,力争维持在部分地区的区域性优势。对于国内特快专递业务,EMS应采用加强型战略,追加一部分投资以进一步加强其竞争优势。对货运业务,EMS应采取剥离战略,将精力集中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上。最后,我们需要集体的转变心态,使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我们的品牌管理中来,让他们树立明确的品牌意识,并且发扬它,壮大它。

3.2加强实物运输网络建设

首先,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主要是航空运输为主,陆地干线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传统的陆地干线运输,耗费时间长,而航空运输成本高。近年来新起高铁运输具有时间短,成本适中优点,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应充分利用高铁运输的高效益性,发展高铁运输。其次,整合实物投递网点,针对沿海发达、业务量高的地区进行重点管理规划,并增加运输投递设施设备,保障企业的物流活动正常运作。

3.3招纳和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现代物流包含很多学科,包括了各种领域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邮政快递人才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快递业务的发展,为此邮政应该多注重人才的培养,联合一些高校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培养,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共育人才,利益共享。

3.4重视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作为一个从事服务性企业,应该重视自身的服务质量,改善员工服务态度,减少货物的磨损率,并可提供先验货再签收的服务,如果货物因为运输中被破损,按照货物实际价格作出赔偿。此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中国邮政速递应实行现时信息跟踪。运用GPS跟踪定位系统或其他技术手段全面实现对邮件的全程监控,解决长期困扰对运输环节跟踪信息失控的问题,以实时、准确掌握邮件的动态,保证邮件全程跟踪定位和信息反馈,增强邮政快递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客户可以实现邮件查询,体现邮件的安全性,提高邮政快递服务在客户心目中的知觉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邮政快递业务作为发展历史最长,覆盖范围最广的物流体系,即便在电力商务如此发达的今天,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如何能够将竞争优势扩大,弥补目前存在的发展弊端,是中国邮政快递业务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周艳军,黄中鼎.我国快递业品牌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6(09)

[2]何廷润.中国邮政挺进现代物流业前景分析[J].当代通信,2004(18)

[3]黄昌数.流程管理为速递物流整合破局[J].中国邮政,2007(08)

[4]曹正.关于推进速递物流网络优化的思考[J].邮政研究,2012(02)

邮政包裹业务创新发展策略 篇4

1.邮政包裹业务量发展情况。近几年来,随着速递、同城和函件等业务的迅速发展,邮政包裹业务的发展呈现疲态,尤其在2004年之后,包裹业务量持续下降,仅2004年就下降了914%。但是受国际包裹和快递包裹等的快速拉动,邮政包裹在收入方面却保持较稳定状态。在2014年之后,随着邮政行业进一步扩大市场,深化改革,加快结构的优化升级,拓宽了乡镇市场,打开了基础服务的新渠道,使其在邮政包裹业务方面稳中求胜,业绩逐步回升,行业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虽然与其他快递部门业务差距在缩小,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改革的力度仍需继续加大。虽然业务总量在不断提升,但2013年业务收入出现下滑趋势,这与邮政包裹的业务结构有不可或缺的关系。下面将继续对这一因素进行阐述。

2.包裹业务收入结构分析。(1)邮政普遍业务。函件业务持续下滑。全年函件业务量完成56.1亿件,同比下降11.5%。包裹业务同比下降。全年包裹业务量完成6024万件,同比下降13.0%。报刊业务小幅下降。全年订销报纸业务完成191.2亿份,同比下降1.6%。全年订销杂志业务完成10.8亿份,同比下降5.4%。汇兑业务大幅下降。全年汇兑业务完成1.3亿笔,同比下降32.4%。(2)快递业务。快递业务收入在总体行业中所占比重继续大幅提升。其中,同城快递和异地快递的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比重最高,收入也最多,国际及港澳台地区快递业务量虽占比重较低,但其收入还较可观,增长量也较快。

二、邮政包裹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市场定位不明晰。目前,邮政包裹的市场定位不明确,邮政包裹容易让人把它和邮电业务混淆。邮电业务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一直占据着垄断地位。如今,市场的发展,淘宝网的盛行,使网购成为当今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网购离不开快递包裹邮寄,包裹的市场地位已举足轻重。就目前来看,物品寄递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对包裹业务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再有,包裹业务不等同于纯粹的运输业务,二者是有区别的。不是所有的物品流动都属于包裹业务的范畴。目前,需要对包裹业务有个明确的市场定位。现在的各级邮政部门都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争夺有利市场的意识。所以造成了邮政包裹业务的产品附加值价格偏低,也缺乏优质大客户等问题。

2.内部竞争混乱。包裹业务和物流业务是两不同的业务范畴,表面看,它们都是物品运输和送达。但它们在服务对象、资费、时限、服务方式,以及处理流程方面是有明显区别的。可是日常生活中,中邮快递的推出,模糊了包裹业务和物流业务的界限,于是出现了物流业务分流包裹业务的现象。所以造成负责包裹经营的地市与物流公司,各自为了自身任务指标而无序竞争的现象。

3.服务体系不健全。现在的包裹邮件资费是建立在以前的普遍服务的民用包裹基础之上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用包裹不断萎缩,转移到大宗商品市场。近年来,运输条件不断改善,成本也不断下降,原来的资费标准因资费体系的繁琐而显得越发不合理。尤其是在近距离资费方面的差距远大于远距离资费差距。另外资费也不够灵活,资费优惠后,依然高于竞争对手,明显与市场规律相背离,缺乏竞争力。目前的包裹业务,“优质优价”在快包和资费低的普包在服务标准上没有太大区别,它们都是提供无偿上门到户服务,这种服务标准的无差异性导致许多选择了快包业务的客户重新又回到选择普包业务,以致出现高资费服务向低资费服务的回流。现在的包裹业务还是以窗口服务为主。虽然都能做到送货上门,但大多数还不能做到上门揽收。营销体系和营销人员都缺乏对客户进行上门揽收服务,市场营销体系还不健全。

三、邮政包裹业务发展创新策略

1.提高信息技术水平。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商的发展,人们网购的数量和交易额都在直线增长,邮政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也在逐步加重。在此大背景下,邮政包裹也应积极构建技术先进、开放共享的邮政信息网,合理利用大数据、云资源共享等功能,促进基础设施、数据应用等更大范围的实施应用。加大线上线下的联合效应,打造O2O综合服务平台,线上理顺产品结构整合资源,线下积极配合,设立多个网点交叉联动,打造轻快型快递。

2.明细市场定位,健全营销体系。根据2015年快递业务量和收入城市排名数据来看,广州、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南京等地均在前列,这也是邮政包裹业务最集中效益最高的几个地区,应将这几个地区列为重点市场。同时积极开拓乡镇市场,目前很多快递业务在乡镇市场上的投放力量较薄弱,而乡镇市场作为潜在力量拥有庞大客户群,邮政包裹可以在这些地区设立多个网点,形成总部-省公司-地局-县局四级营销体系。

3.完善经营管理体系。首先应转变包裹的经营管理理念,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效益优先。在对待普通邮件和快递邮件的资费标准上标明差异化,建立简单高效的价格体系,提高竞争力。其次,通过分析市场业务发展情况分梯度发展包裹业务,合理配置资源。最后,还要提高服务水平,做到快递上门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玲.微利时代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策略[J].科技广场,2015,10.

城市邮政发展意见 篇5

(讨 论 稿)

为贯彻全国邮政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城市邮政业务(特指地级以上城市市区的邮政业务)发展,提高城市邮政对全网的贡献度,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清城市邮政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城市市场集中了大量的非农业人口和第二、第三产业,具有高端客户集中、消费能力强、公共服务要求高、市场潜力大等特点。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区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上述特点将更加明显,市场竞争也将更为激烈。加快城市邮政业务发展,提高在城市地区的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战略意义日益突出。

而从近年来邮政业务发展情况看,部分城市、特别是一些省会城市发展速度持续落后于全国整体水平,主要表现在:核心业务增长乏力、成本压力持续加大、盈利水平不断下降等方面。除了邮银、邮速分业经营对城市邮政业务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外,城市邮政的体制机制、营销水平、服务能力与城市地区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适应,产品和服务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市场需求,制约了业务发展。

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够得到改观,将对中国邮政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各级邮政企业要切实将城市地区作为邮政 1 业务发展的主战场,千方百计加快发展。

二、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主要思路

城市邮政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依托金融业务转型发展带动,依靠两包业务规模发展推动,坚持传统业务精耕细作联动,推进增值业务快速增长拉动,试水电子邮政创新发展驱动,强化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促动,夯实管理基础,提高队伍素质,优化窗口服务,促进城市邮政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2-3年的努力,推动城市邮政业务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的占比逐年提升,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三、工作措施

措施之一:依托转型发展,做好金融业务

代理金融业务要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旺季拓规模,淡季调结构”的发展思路,以规模效益为目标,以合规经营为己任,构建“商业化+亲情化”的服务模式,拓展“专业化+信息化”的发展渠道,打造“职业化+高效化”的员工队伍,实施“流程化+制度化”的管控方式,实现代理金融业务规模效益化的发展。

一要加快网点转型,推进“商业化+亲情化”的服务模式,提高金融网点核心竞争力。

要结合现有网点资源状况,加快网点硬件环境改善升级,优化网点功能布局,完善网点服务流程,形成有效的整体联动销售机制,并同步实现网点物理条件和服务流程的商业化。要推进亲情化服务,对标先进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手段,发挥邮政特有的亲情化服务理念,对客户实行分层分级维护管理,使不同层级的有效客户在网点获得相应层级标准的优质服务,不断拓展客户规模、提升客户质量,提高代理金融网点效益。

二要加速渠道建设,拓展“专业化+信息化”的业务发展渠道,提高金融客户开发成功率。

要加快自助渠道建设。结合市场环境及客户需求,扩大网点自助服务区域,增加 ATM、CRS、补登折机等自助设备,有效分流客户,减轻窗口压力。在与同级邮储银行协商的基础上,科学选址,合理布放离行式ATM和CRS,加大布放商易通机具,延伸服务范围,与物理网点形成合理互补。

要搭建电子化渠道。加快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的推广应用;对新建及网点面积较大的代理网点要设置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等新业务体验区,引导客户体验。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支付结算平台,提高业务的电子替代率。

要开展数据库营销。树立以数据信息为基础、以专业分析为支撑的数据库营销理念,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行“网点金融数据库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数据库精准营销。同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数据收集、分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职业化+高效化”的金融从业人员队伍,夯实代理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专业营销队伍素质。面向高等院校招募金融背景的大学生;面向社会引进具备银行、保险从业经验的人员;加快组建代理金融专兼职综合客户经 理队伍;建立银企内部优秀人才交流、挂职机制;通过开展金融管理人员转型发展培训、专职营销员金融营销技能培训、网点负责人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柜员业务操作技能培训,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金融人才队伍。

四要加大管控力度,实施“流程化+制度化”的风险管理,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要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和邮储银行的有关文件要求,优化内部控制环节,完善风险管控运行机制,培育内部控制环境,全面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效果。要强化监督指导,净化经营环境;要强化合规经营,杜绝误导销售。对于风险管理不力、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的,要严格依法依规问责。措施之二:推进规模拓展,做强两包业务

在发展国际小包业务方面,要围绕“以客户为中心、优化流程、强化管控”来实现业务发展的提速。对于集团“总对总”项目合作客户属地的城市,要做为总部执行单位,落实业务日常沟通协调要求。要加强宣传推广能力,提升产品的影响力。要重点加大对电商平台客户的开发,为客户提供“仓储+配送+金融贷款”的全系列服务。要搭建专业处理平台,实现国际小包从营业收寄到分拣、封发、出口的一条龙集约化处理。要强化国际小包寄递安全工作。从收寄源头杜绝禁寄物品、危险物品和黄赌毒物品流入邮政渠道。要坚持规范管理,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制定的规范经营政策和国际小包“五条禁令”。

在发展国内小包业务方面,要借鉴先进城市发展国内小包业务的经验,努力构建以“快”为核心的“收寄集中化、处理信息化、分拣机械化”处理平台;积极搭建以“专”为特色的“营销+揽收+客服”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以及“专业支撑+专线运递+专属服务”的保障体系,认真应对和参与电子商务寄递市场的激烈竞争。

在发展国内小包业务方面,要借鉴先进城市发展国内小包业务的经验,努力构建以“快”为核心的“收寄集中化、处理信息化、分拣机械化”处理平台;积极搭建以“专”为特色的“营销+揽收+客服”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以及“专业支撑+专线运递+专属服务”的保障体系,认真应对和参与电子商务寄递市场的激烈竞争。

1.加强重点开发,提升市场影响力。要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重点区域,积极开发电子产品、化妆品、服装、家居用品等行业网上商城客户;积极开发电视购物、积分换礼寄递市场,快速增加客户签约数量。同时,要对“市场有潜力、价格有优势、投递有能力”的城市和区域,开辟并做强若干优势专线,来扩大国内小包的市场影响力,做大国内小包规模。

2.健全处理平台,提升邮件时效性。要从适应和满足客户需求和运作模式出发,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全面实现对国内小包的预处理,通过集中收寄的模式,减少邮件处理环节;要通过机械化分拣,提高邮件处理效率。

3.强化专业支撑,提升发展积极性。要组建专业团队(部门),通过对市场、客户等数据进行分析,为经营单位提供专业策划、客户洽谈、大宗揽收、收寄处理、跟踪查询等专业支撑服务,让经营单位有更多精力和时间致力于客户开发和维护,充分调动基层经营单位发展业务的积极性。

4.注重资源支撑,提升市场竞争力。要以“利益兼顾”为原则,建立灵活的结算分配机制,以调动各环节积极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投递环节的积极性。要巧借外力,积极引进创新型、实战型人才,通过传、帮、带,培养一批专业人才,让“专业的人,干专门的事”。要加快板块整合,共同开发市场。要对国内小包和经济快递进行差异化定位,在市场开发、内部处理、运输、投递等环节,明确经营主体,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互为代理方式,共同提高国内小包、经济快递综合服务能力,增强与民营快递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力,促进国内小包、经济快递业务的共同发展。

5.加强服务支撑,提升产品美誉度。在服务方式上,除实行“营销+揽收+客服”一体化服务外,要加强对重点商户的维护,为其提供现场收寄、批量查询、时限监控、投诉响应、客户经理派驻等优质服务;对有特殊需求的客户要提供“仓储+配送+金融”的一揽子专属服务。在服务体验上,要结合自营网点、社区网点,以及正在试行的智能包裹箱等,提供邮件自取服务。在服务管控上,要把国内小包的传递时限、邮件损失、重大投诉或媒体曝光、规范经营等纳入绩效考核。要严格执行 “四条禁令”:严禁跨界揽收;严禁采用成本补贴方式变相低资费收寄邮件;严禁采用调账方式变相低资费收寄邮件;严禁套取客户协议低资费收寄。

措施之三:坚持精耕细作,做精传统业务

一要做精信函寄递业务市场。要巩固信用卡寄递和大宗挂号信函寄递市场;加快电销保单、金融IC卡换卡、企业对账单、各类发票寄递、银行票据寄递等高效账单项目的开发,持续做大账单寄递市场。同时,积极融入社会热点活动,通过主办、承办或参与会展、论坛、团购等大型活动的方式,将商函植入到社会热点活动中,发挥商函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一对一营销功能,做大信函寄递规模。

二要做精广告传媒文化市场。要将数据库商函及视频媒体、报刊媒体、户外媒体等资源进行整合,帮助客户实现“广泛覆盖+精准营销”的立体传播效果,使邮政成为城市市场的重要广告服务商。同时,引导各类广告公司、策划咨询公司利用其自有营销渠道、客户资源等优势在邮政平台上“唱戏”,借助社会力量做大做强邮政传媒品牌。

三要做精特色商品市场。依托邮票、明信片、报刊文化礼品、品牌商品组合等各类产品资源,为客户提供礼品策划、设计、开发、配送一条龙服务,当好独具邮政特色的礼品服务商。同时,加快城市分销渠道的规划和建设,依托大客户销售平台、城市邮政网点开展分销业务。要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发展卡券预售营销,促进分销业务线上展示与线下交易相结合。积极探索分销与邮乐网平台化运营的结合,大力拓展集团采购市场。

四要做精特色主题邮局。要把传统的邮局和各地的历史、人文、流行元素、大众喜好等有机融合,成立特色鲜明的主题邮局,为社会各界提供既传统又时尚的新型邮政服务。要定期推出与主 7 题系列相关的活动、产品或服务;要与创意文化产业相结合,充分利用邮政行业天然的文化属性,将文化创意引入传统邮政产品和渠道,积极开发邮政特色商品,打造节假日创意营销;要在业务形式上进行重新包装创新,赋予产品新生命,添加流行、时尚新元素,增加传统业务的附加值,让邮政业务不仅能唤起老一代人的回忆,而且能够吸引年青的一代的兴趣,让邮政业务以一种新颖的形式再次走进千家万户。

另外,要健康发展报刊、集邮业务。措施之四:发挥网络优势,做实增值业务

一要依托合作网站,积极做好网购市场的拓展。要紧紧依托邮乐网和优选农品网“原计原味原产地”的特色定位,抓住邮政的客户资源优势和合作者TOM公司的互联网技术优势,针对城市人群对食品“安全、健康、绿色、美味”的需求,打造优质农产品进城服务供应链。

二要发挥网络优势,全力做大机票和商旅市场份额。要本着“做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原则和定位,在持续对营业网点、11185和网上营业厅等邮政内部销售渠道的深挖潜力的同时,积极有效地扩展社会代理渠道,形成“自有渠道提收益,代理渠道扩影响,齐头并进上规模”的良性发展局面,实现“从行业的追随者到行业领先者”的战略定位目标。同时,要以航空机票为突破口积极发展综合商旅业务,从而获得更高的总收益。

另外,要积极推进短信业务的转型发展,深挖用户潜力,促进平衡发展,加强规范管理,杜绝违规经营。要深化便民服务,搭建具有邮政特色的,集代收代缴、代理票务、邮乐代购、信用 卡还款、小包自取等服务于一体的便民服务体系。

措施之五:试水电子邮政,积极创新发展

发展电子邮政就是把重点放在平台的建设和电子渠道的完善上,以全国38000个现有邮政电子化支局为基本服务节点,采用网上营业厅、手机邮局、呼叫中心为新渠道,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中国邮政建设成为一个以信息化为引领的,线上线下高度一体化的现代邮政服务企业。一要加强流程创新,打造新型化智能物流体系。要从全流程、全环节的角度,加快推进智能包裹箱系统、自提点服务系统、智能手机app投递系统的建设,打造智能物流体系。二要加强服务创新,搭建智能化便民服务平台。要围绕城区新型服务需求,将邮政业务向网上营业厅、手机邮局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延伸,提供集“邮政通、缴款通、购物通、票务通、取款通、短信通”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并充分利用邮政信息化报刊亭、信息化投递队伍、电商便民服务站等资源连接千企万户,构建“10分钟”生活圈,积极提升便民服务能力。三要加强业务创新,实现电子化业务联动发展。首先,在推进传统业务电子化方面,既要加载标准化业务、核心业务,比如:网上订报、网上集邮等,以进一步赋予传统业务时尚性,改变其固有的产品属性和客户群。又要加载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增值业务,比如智慧旅游、自邮一族业务等。其次,在发展电子商务业务方面,要做好平台型的服务,诸如邮乐网、优选农品网、第三方支付、国家认证的电子邮戳、物流服务等。第三,在参与电子政务方面,结合政府提出的面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要求,在城市邮政网点的转型中,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推进邮政参与电子政 务的进程,将邮政网点建设成为邮政服务与办理政府公共事业服务的窗口。

措施之六:强化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一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除集团公司继续加强和各部委的联系沟通,取得财政、税务、交通运输等政府部门对邮政的理解,继续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改革的深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提供支撑外。各省公司也要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加强和各个部门的沟通,加快融入地方经济,争取从财政资金补贴、税收减免政策、三农服务优惠政策、过路过桥费减免、土地划拨、信报箱建设、村邮站建设、网点建设等方面,争取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多种形式弥补普遍服务成本支出,提升城市邮政的服务形象和服务能力。

二要不断提升营销能力。要努力打造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模式。在省级层面和县级层面原则上实行“综合开发+专业支撑”为主的模式。在地市级层面,对于省会、计划单列市,以及年收入规模在3亿元(含代理金融、代理速递物流,下同)以上且邮务类业务收入占比在45%以上的其他地市,宜采用“综合开发+专业营销”模式。对于年收入规模在3亿元以下,或年收入规模在3亿元以上,但邮务类业务收入占比在45%以下的地市,宜采用“综合营销+专业支撑”模式。对于用邮量大、有综合用邮需求的重点客户,由大客户中心牵头,为其配备客户经理或营销团队。客户经理可由大客户中心直接派遣,也可根据客户用邮特点,由主要用邮专业指派。对需求较为单一的大客户或用邮规模小的一般客户,由专业公司组织开发。同时,要通过数据库营销工作的推进,整合邮政各专业的客户信息,专业之间将共享同一个营销数据库来开展业务,让客户得到整体的关怀,有效提升用户的用邮体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要充分利用数据库营销平台,按照“分层使用、过程管控、闭环管理”的要求,形成有明确的数据使用权限和营销的流程管控的,集团、省、地市、区县及各网点各专业的五级数据库营销体系。要明确各专业数据库营销重点,逐步将数据库营销理念融入到实际经营中去,明确本专业各项业务的目标客户特征,通过数据库营销平台挖掘潜在客户,有针对性的开展营销宣传、营销策划和营销推介。要依托数据库资源理清目标客户清单,精心组织数据库营销项目,制定个性化营销方案。要严格加强数据在采集、加工、整理、存储的管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保护客户数据的安全,严禁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三要不断优化商投平台建设。为适应邮政进军电子商务寄递市场发展的需要,按照实现投递交通工具“三化”要求,鼓励各省加大对重点城市投递车辆、投递电动三轮车及投递终端设施的投入,由集团公司统一集中采购或采取融资租赁方式予以安排,并给予40%的资金补贴支持。在组织模式上,既可以组建独立的商务投递局,实施专业化经营;也可以在普邮投递或函件专业建立商务投递班组;或可以在投递班组中配备若干商务投递员,隶属于投递班组,业务忙季以商务邮件投递为主,业务淡季时兼顾普邮投递。在人员配置上,宜从普邮投递和社会上双渠道精选较高素质的人员担任投递员,或采用社区委办代投、雇用小时工投递,以缓解投递增员压力。同时,在人工成本配置上,适当向劳 务工投递岗位倾斜。在服务方式上,要打破道段与服务区域概念,实施分拣前置、接力投递等灵活作业,根据客户需求和业务量变化,实行网格化作业,打造了“半小时服务圈”。在管控方式上,要通过车辆GPS定位、PDA人员定位、监控系统、即时通信和视频会议交流平台等,建立多媒体管理和指挥系统,实现强化管控和高效组织。要将信息化应用融入到客户维护、业务受理、分拣投递等各个环节和过程,实现商务投递的高效运行,用信息化手段让客户得到最佳服务体验。

四要加大营业、生产、管理环节的支撑力度。

在营业环节方方面,各省公司要重点支持城市金融圈、商业圈、新的经济开发区等中心区域网点的装修改造;对代理金融低效网点的调整改造迁址,要优先予以安排,进一步提升网点服务能力。新增牌照要向重点城市倾斜。集团公司将着手对重点城市网点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对个别历史包袱较重、投入能力不足、网点需求迫切的城市,将适当给予资金支持。在代理金融网点服务终端设施的配备方面,要结合自身情况采取融资租赁、合作运营等形式在转型网点、繁华区域增加ATM、CRS等机具布放。各省公司要对重点城市需求和布局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予以优先安排上报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统一集中采购或采取融资租赁方式予以安排,加快配置,并给予30%的资金补贴支持。

在生产环节方面,对于中心局与现业合一体制的重点城市,各省公司要给予核心能力建设资金扶持,可以考虑中心局折旧不予集中上缴,留下专款专用,用于弥补核心能力建设资金缺口。对重点城市拖欠省公司的资金和应上交的融资费用,要给予适当 减免,提高其建设资金筹措能力,并引导其向重点项目投入。

邮政可持续发展 篇6

关键词:邮政;快递;农村电商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6)04-0029-06

一、发展与跨越:破解“三农”难题的新策略

(一)选择农村是电商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村的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在缩小城乡差距上所做的努力。从农业合作社到分产到户,再到土地流转,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由高度依赖到逐渐疏离的过程。这也是农村市场逐渐开放、市场技术与市场模式逐渐向农村渗透的过程。作为一种市场技术,电商在带给城市商业革命的同时,也不断刺激着农村市场。以“互联网+农业”模式为特征的农村电商模式正在迅速向各个领域蔓延,农村正在迅速成为电商企业逐鹿争雄的新领域。根据《2015广东省“互联网+”现状及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截止2015年底,广东网站66万家,网民7850万,互联网普及率为66%,全国排名第一。广东共有18个平台运营商,网购普及率为56%,2014年网上交易额超过2.63万亿元。城镇网民占网民总数的73.46%,客户端应用在广东网民的普及率达到99%,这表明,农村的网络推广仍有很大的空间,农村市场将成为电商角逐的新蓝海。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新型农民的培养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彻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乡村正在成为中国农村未来的宏伟蓝图,农村电商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邮政与快递企业将提供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电商在农村将会像在城市一样将传统企业经营多年的渠道优势革命性地替代;从市场看,城市电商市场容量已经趋于饱和,电商只能在内涵上进一步提升,规模扩展已无很大空间;从基础设施看,农村市场经过多年建设,物流基础已经初具规模,网络逐渐向乡村扩散,这为电商进村提供了物质基础;从外围环境看,政府对农村电商的强力支持为农村电商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柱;从农村市场看,经过多年产能提升和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变革,农村市场经历了长期孵化以后,市场能量蓄势待发,这为电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

(二)发展电商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条捷径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城乡发展的差距问题。城市发达的市场和便利的交通物流是城市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我国农村多年来牺牲自身发展持续对城市发展的支持是农村发展滞后的重要缘由。随着国家发展政策向农村的倾斜,农村的发展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相对城市来讲,农村长期以来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输入比较滞后,农村与农业总体上是服务于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特别是电商技术的瘟疫性扩散,农村的发展出现了跨越性发展的历史机遇。

首先,电商进村将会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缘由是产业种类单一,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层面。生产要素不够活跃,形成了主要以低水平人力资源维持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同时,信息、物流、资金链条的断裂也进一步加深了农村市场的封闭性。而电商介入农村以后,由于向农村市场注入了庞大的外部资源,将会彻底改变传统农村僵化、滞后、缓慢的内生型发展模式,转而借助外力形成快速规模化发展的外生型模式。根据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快递下乡状况的调查,广东省邮政、快递乡镇网点覆盖率2015年已经达到93%,其中,邮政EMS和民营网点的乡镇覆盖率达到99%,民营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4%。这将从农村产业整体链条的各个环节注入新的生产要素,不仅活跃了技术、金融市场,也扩展了人力资源市场。同时,随着物流的不断延伸,信息流、资金流迅速侵入农村市场,在活跃原有产业的同时,也会催生出大量的新兴产业。一方面加强和改变了传统运输行业、农村商业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还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创业机会。

其次,电商进村能够有效降低传统农业的交易成本。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特点是低效、低速、高能耗、交易的成交率低。农民在交易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信息成本、资金成本、运输成本、空间成本,而且很多农产品及其附属产品、农资产品的交易往往要经过中间商,有的甚至经过几个中间商,这就明显提高了农村市场的交易成本。电商介入农村市场以后,借助其强大的信息网络和高效开放的物流网络以及资金网络,不仅为自身谋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而且有效降低了农村市场的交易成本。这样,电商介入农村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财富,增加农民的收入,也有助于实现政府“精准扶贫”战略。根据《广东县域电子商务数据报告(2014-2015)》,2014年全年移动端消费额增速最快的5个县域依次是蕉岭、揭西、兴宁、陆河、五华。其中,揭西、陆河和五华是广东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在大众电商创业活跃度、移动端消费额增速等方面名列排行榜前茅。发展农村电商将会实现农村的跨越发展。一是在农村封闭的系统中跨越了信息瓶颈,实现了市场信息的共享,让乡村与城市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发展。二是整合了时断时续的市场经营要素链条,让市场要素和生产要素在系统中更加透明,更能稳定地发挥效用。三是实现了农村传统经营模式向信息化模式的跨越,加速了农村的市场运行和市场整合。

二、机遇与挑战:邮政与快递面临的现实抉择

(一)农村电商对快递下乡的影响

农村电商风起云涌之际,邮政与快递企业也是闻风而动。除了国家政策支持之外,企业逐利的本性也使得邮政、快递企业与电商成为同呼吸共命运的难兄难弟。电商是遍布农村市场的“神经元”,而快递则是连接这些“神经元的”网络通道,是推动电商转战蓝海的“快递之舟”。“快递之舟”承载着农村电商的希望,电商在农村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快递企业的数量和品质。那么,除了带来广阔的市场和机遇以外,农村电商的发展对邮政与快递企业带来什么影响?

nlc202309091409

首先,农村电商为邮政和快递企业提出了新的命题。快递企业必须深入研究以往不曾看好的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不仅要深入了解农产品的各种特点,做到运输的绿色、环保、高效、科学,而且要不断研究如何将最新的技术应用到行业实践中。广阔的农产品市场有很多产品对运输有较高的时限要求,各类时蔬食品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保障很难达到市场的需要,这就需要快递企业对冷链物流要有深入了解,并且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只有建立了科学的物流系统和合理的经营模式,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快递企业还要对农民这一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进行研究。表面上看,这是电商企业的关注焦点,但由于快递与电商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邮政与快递企业往往也是电商经营者,而且物流对于农村消费者而言本身也是一种消费,由于很多地区的农村经济尚不发达,企业往往忽视了对农村与农民消费需求的关注,但随着“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村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讲更应当未雨绸缪,而不是守株待兔、坐收渔利。

其次,邮政与快递企业将承担起农村扶贫的历史使命。尽管扶贫是属于政府职能,对于企业而言更多的是一种经营道义,但客观来讲,邮政与快递企业的下乡无疑会给乡村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带来脱贫和发展的重要机遇。农村经营模式的改变不会是部分人的专利,只要有利可图,更多的人将会从由快递传导的电商模式中获利。虽然资源、知识、技术、资金是决定农村人口贫富的重要制约因素,但对于贫困人口来讲,更多的是缺乏致富的机遇。下乡的电商和快递降低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成本,提高了生活质量,将大量的外界商业信息带进乡村,而贫困人口和其他人群一样平等享受这种信息资源,只要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快递资源,贫困人口的脱贫也只是时间问题。因此,邮政和快递企业在客观上承担了农村扶贫的历史使命。

(二)邮政与快递企业进军农村电商的瓶颈

“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诱惑不仅使邮政与快递企业正面临着广阔的市场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如何促进农村电商转型,助推农村实现产业发展升级,是邮政与快递企业的市场选择和历史使命。但要实现这种转型和升级,必须克服以下几个瓶颈。

一是物流资源瓶颈。这一瓶颈主要是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农村的地理环境较城市而言具有地域广阔、居民居住分散、地貌环境复杂等特点。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是制约快递下乡的物质性因素。无论是“工业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还是农产品进城的“最初一公里”,都是快递企业面临的一个瓶颈。笔者进行的广东农村地区问卷调查发现,在关于“基础设施落后是阻碍农村物流发展的关键原因”一项调查中,有31.88%的人选择非常同意,26.88%的人选择比较同意,,31.25%的人选择不确定。而在“农村电商物流要发展首先应完善交通物流网络”一项调查中,49.28%的人选择非常同意,21.88%的人选择比较同意。尽管由于政府越来越多地关注农村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因此对邮政和快递企业可能带来更多利好的消息,但在实现农村物流的集约化、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以前,这始终是一个扼守快递进村的瓶颈。据调查,广东省农村的快递企业普遍认为,由于农村人口分散、地域偏远、业务量少等原因,如果强行推进快递进入“最后一公里”,必然会导致企业赔本。在企业层面,农村物流市场准入门槛低,多数企业经营粗放,而农产品通常具有生鲜特性,易损、易腐,对时效和运输过程的控制要求更高,因而除农业生产生活资料外,农产品的流通困境更明显。因此要加强邮政对物流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目前全国79个邮政对物流建设的示范县中,广东邮政承接物流体系建设的示范县只有平原、南雄两个县。

二是信息资源瓶颈。由于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广袤的农村期待能像城市一样迅速步入信息社会。但农村网络资源相对稀缺,分布不够广泛,尤其是偏远的地区。在关于“网络覆盖程度低阻碍了农村发展水平”一项调查显示,有28.75%的人和28.13%的人分别选择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事实上,在贫困地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网络资源建设还不够现实。虽然农村地区的移动终端数量增长较快,但只停留在通讯、娱乐的低端水平,而且和城市相比,农村信息流还落后很多,部分发展起来的电商也只是维持在较低的运行水平。

三是人力资源瓶颈。对于农村来讲,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电商发展的最大瓶颈。首先是农民还未得到广泛的网络知识普及,广大农民的网络使用水平比较低,部分农村地区的人们甚至对这种虚拟的工具上进行商品交易持怀疑态度。据调查,广东农村地区的消费者有15.63%的人认为网购不靠谱,有13.75%的人从不网购,有51.88%的人很少网购。除了硬件因素以外,农民的网络使用素质是一个重要原因。如何使农民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商业信息,推动农民经营理念的变革,改变对农村和农业简单经营的理念,最终实现农民对网络的广泛使用,不仅通过网络实现工业品下乡,还要实现农产品进城,这是快递企业面临的又一瓶颈。

四是资金资源的瓶颈。对城市而言,除了各大银行的银行卡以外,支付宝、财付通以及微信支付等网络支付手段已经相当普及,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连银行网点尚未得到普及,持银行卡的农民还需要去县城才能进行资金交易,资金链条的断裂使农村的消费者在交易中没有更多选择而必须延续传统的交易模式,网络交易自然就无法变成现实。

(三)发挥各自优势、提供有效供给是快递与电商的现实抉择

邮政、快递和电商不仅有独立的市场职能,或竞争、或合作,同时又都具有各自的市场优势,在快递下乡工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邮政企业历史悠久、信用度高、规模庞大、体系完整、功能完备,邮政可以凭借自身已有的大数据平台,从需求侧对农村市场分析预测,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给农民,让农民从市场需求出发调整经营结构。同时设法建立农业物联网,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快递企业的优势在于灵活机动的市场运行机制和高效的运行效率。在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互联网化,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网络化运营体系上,邮政与快递企业可以联手推动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让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实现农产品增值,促进农民增收。

nlc202309091410

三、竞争与合作:邮政与快递企业服务农村电商的模式

邮政企业与民营快递企业进军农村,实现传统业务向电子商务的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发挥邮政的品牌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和业务创新,与民营快递业在竞争中合作,共同服务农村电商发展,驱动邮政和民营快递企业转型升级,进而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是一条可行之路。综合来看,在服务农村电商模式的选择上,将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模式展开:

(一)以邮政企业为主体的“电商+邮政”模式

这种模式以邮政企业为主体,以农村电商建设为载体,打造农村邮政电商服务平台和终端服务体系。发挥邮政国企服务体系健全、“实物网、信息网、金融网三网合一”、“线上线下”融合及多功能的农村电商平台等优势,把国企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与创新的动力和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的胜势,彻底打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把农村电商打造成邮政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和农村“精准扶贫”的得力支撑点。可通过以下实施路径实现:

一是,根据邮政国企的特点,结合农村“精准扶贫”计划,打造邮政电商服务终端品牌,提升农村邮政电商服务影响力。在大邮政统一品牌的基础上,实施品牌多样化战略。尤其是在村一级服务终端,应当根据服务地区和服务人群作进一步的市场细分,根据地区特点和人口的疏密程度以及经济贫富状况,实施差异化市场战略,打造相应的多样化服务品牌。让农民享受到便捷以外,还要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能真正享受到电商进村带来的实惠。根据对广东农村的调查,在农村主要使用哪一个快递的选项中,EMS的比例只有36.1%(样本为100),而顺丰的比例则达到69.68%(样本为193)。究其原因,排在前两位分别是寄递速度和安全性,价格因素被排在第三位。

二是,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程”双向目标导引下,将村邮站、三农服务站整合升级为农村O2O服务站。提供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品牌推介、便民生活等服务;拓展业务规模和服务类型,为乡村居民提供多样化服务。在便民服务站、“三农”服务站、村邮站等平台上,通过开通代收、代投、代寄、代揽等服务,解决电子商务服务终端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让农民享受缴费不出村、购物不出村、寄递不出村和存取款不出村的便捷生活,清远打造的“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即是这种模式。

三是,建设农村邮政的“仓储+寄递+金融”一体化服务,提升邮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基础职能。深入了解农民的需求,尤其是农产品的出售和农资产品的进货问题。在邮政企业主导下建立种植、养殖、生产、经营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平台,深化邮政与合作平台以及农村消费者的合作水平。充分利用邮车在乡村的往返条件,为农民提供产品外输的服务。充分利用村邮站、小商超、农家乐等社会资源加快邮政服务渠道建设。了解农村贫困人口在物流方面的开销状况以及特殊需要,通过提供物流优惠降低贫困人口和农户的生产物流成本;通过邮政储蓄为贫困人口提供低息贷款等手段对贫困户和人口进行脱贫帮扶,实现“邮政扶贫”。

(二)以民营快递企业为主体的“电商+快递”模式

这种模式充分发挥民营快递企业机制灵活、运行高效的优势,以民营快递企业为主体,以建构新型网络农产品交易模式为核心,打造连锁网上超市为标志的网上农贸市场。广东农村大部分电商采用该种模式,如湛江的“火龙果、木菠萝、香瓜、甜薯、海产品、特色工业品+快递+电商”模式、阳江的“货运班线”模式、云浮的“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快递”模式、潮州的“农户+电商+快递”模式、肇庆的“县级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村民”的电商模式、河源的“快递+农业企业+网络”模式、惠州的“快递企业+农业企业+网络”模式、梅州的“快递+电商”模式、茂名的“名优土特农产品+快递”模式、“快递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现代化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涉农电子商务企业+村级便民服务点”模式、汕尾的 “快递+县区专业镇产业+专业淘宝村”模式、“传统电商+产业电商+电商配套+仓储物流+一站式综合性电子商务园区”模式、汕尾特产电商园、“快递园+商务园”的“唯尚可”模式、韶关的“电商+快递+农特产品”模式、清远的 “快递+农村公路客运站”模式,“快递+淘宝村”、“快递+农场合作社”、“快递+电商专业户”模式等都属于该种模式,主要通过以下路径实施:

一是,打造网上农贸市场。通过“电子商务+快递”方式,销售当地群众的产品,助农增收。调查中发现,广东农村仅有3.75%的农民通过网络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网上农贸市场既可以向城市居民直接在网上销售各村特色的农产品,也可以向大型的农资品提供商(如城市的各大百货商场,以及化肥、农药、种子等大型品牌生产商)统一采购农资品,提高农民讨价还价的能力,降低物流成本,降低农资品价格,使农民受惠。同时引导农民利用此平台实现创新创业、脱贫致富。例如清远连州、连山、连南通过开拓网销渠道、引入代运营商建成“农产品进城渠道”,打造“连州特色馆”。这类模式打通农产品的上行渠道,将传统的农副产品市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引导消费者进行产品购买的消费方式改变,进而影响农产品供应链,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向,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同时争取政府搭建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的政策支持,进行快递品牌的推广,以此建构“快递下乡”电商服务体系。

二是,实施农村电商人力资源培训工程。加大农村电商人力资源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培训力度,在服务末端实施从代购代销到农民自主网上购销的免费培训工程。减少中间商,降低交易成本,让农村消费者借助电商平台完成从A2A模式到C2C模式的转型。筹措资金,通过为贫困地区和农户捐赠电脑、免费安装网线等措施,让贫困农民改变经营理念、实现自主创业、二次创业。例如清远英德在实施快递下乡工程中,培养了一批“农村电商领头人”,推行“一村一品”农产品上行模式,成为阿里巴巴“村淘”在广东的首个2.0模式试点地区,英德农村电商产业园也在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农村电商示范基地。

nlc202309091410

三是,实施“一村一市”工程。建设快递电商超市,让农民家门口就能买到便宜商品,避免二次批发。同时借助服务打造快递与农村的合作品牌,实施让农民们把新鲜的产品卖到城市,把特色的产品卖到省内,把有代表性的特色产品卖到全国的产品销售策略。

(三)邮政与快递企业合作的“电商+邮政+快递”模式

邮政与快递企业紧密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实施“乡村全境服务”工程,建构农村电商平台,提高农村快递服务覆盖水平。在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下,以邮政企业为依托,整合各类快递企业,发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各自的优势,通过邮政企业牵头,在物流配送调度中心统一运作的基础上,实行统一调度,建立到村级、社区快递服务点。建立邮政体系的终端服务村邮站和民营快递企业的“村村递”服务终端,打通快递进出乡村通道,实现城市工业品与农村特色产品的双向流通,使农村电商得到充分发展。如茂名的“邮政+快递+村级综合服务站”模式、韶关的“邮政+县级电商仓储物流园+乡镇电商物流服务中心+农村电商物流站点”模式、汕尾的“邮政+快递企业+特色农产品”模式等。该模式在于解决乡村“散而远”、快递量少成本费用高、快递货源季节性强的难点问题。实现所有乡镇的快递全覆盖。主要通过以下实施路径实现:

一是,积极争取将邮政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纳入本地城乡规划。对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设施建设在选址、用地、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争取财政资金对偏远县域和农村地区的普遍服务进行运营和投递补贴,争取省、市级财政配套补贴。整合网运资源,以“销售+集配”为基础运营模式,整合电商产业链服务,争取政府支持快递企业开展乡村快递物流园区、快递电商园区建设,协调纳入相关规划;

二是,邮政网点向快递企业开放,资源共享,推动“快递下乡”的进程。 邮政公司与民营品牌快递企业就农村快递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战略合作,建构县级、乡镇级、村级三种合作运营模式。邮政负责快件从各快递企业县到乡镇电商服务中心的接驳,各快递企业按照相应的价格向服务中心支付派费。乡镇邮政所揽投员在报刊书信递送时将村民的快件送件到户。民营快递公司与邮政企业数据信息共享,开放数据端口,提高运行效率。

总的来看,邮政企业与民营快递业的 “快递下乡”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相得益彰,电商发展顺利,则快递必然也会量增价稳,同时也会倒逼快递和电商的服务水平提升。因此,在实施快递下乡工程中,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和快递网点的覆盖率,另一方面也要不断促进政府、邮政、快递与电商的协同创新与合作经营模式,共享资源、提升资源效能,不断推进农村发展和企业改革。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省快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

新华网,2016-03-29.

[2]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

新动力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6〕41号[EB/OL].广东

省人民政府网,2016-05-11.

[3]阿里研究院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2014)[EB/OL].

http://www.aliresearch.com/blog/article/detail/

id/20049.html.2014-03-17.

[4]凌守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及演进机理研

究[J].商业研究,2015(01):104-109.

[5]陈晓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数字鸿沟效应与

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01):38-42.

(责任编辑:熊 飞)

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策略探悉 篇7

但从目前邮政企业代理金融业务发展规模、绩效及市场盈利能力来看,这项业务整体发展并不是很理想,现实表明邮政企业代理金融业务仍存在着机制不活、后劲不足、技能不强、疲于应付、相互制约等问题。如何紧跟形势,取得各自竞争优势,迅速做大做强邮政代理金融业务,重振邮政金融业务的雄风,已成为今后邮政企业需要迫切解决和思考的问题。当前,制约邮政企业代理金融业务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观念陈旧,意识不强;界面不清,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内部运作机制不畅,你推我扯。根据上述状况,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做好金融代理业务,培育壮大市场,关键在于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观念转变作为源头问题抓紧抓好

2013年4月17日,中国邮政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邮政代理金融网点转型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了代理金融网点转型工作。但转型工作启动以来,仍有相当部分的员工未能充分理解转型的本质意义。转型就是要实现经营理念从“产品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实现网点经营从“单一结果管理”向“注重过程管理”的转变,实现客户维护从“个人经验管理”向“团队数据管理”的转变。而要实现这三个转变,就要改变网点员工长期以来固有的旧观念。一是帮助从业人员认清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竞争意识,培养业务自信,养成服务习惯;二是要通过培训、座谈等形式帮助从业人员养成学习意识,向同行学习,向同事学习;三是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团队意识的形成,可以使客户更能感受到全过程的标准化、优质化和统一化的服务。

二、把创新作为核心问题紧盯不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创新发展是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在经济新常态下紧跟时代潮流、适应环境变化、满足社会需求、提升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一是要认真研究客户的金融业务需求,结合自身的优势不断推陈出新,针对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变化,研发适销对路的代理金融产品和服务;二是要积极推进服务创新,在服务观念更新的基础上,要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服务方法,切实让客户感受到优质、高效、温馨和安全的金融服务;三是要积极推进机制创新,优化人财物和政策资源配置,特别是要创新员工激励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激发广大员工的创业活力和工作热情。同时,要运用大数据分析各项业务的动态情况,对各业务的效益变化高度关注,促进优质资源向高效业务流动。

三、把重点业务开发作为重点通盘谋划

随着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大力发展及市场竞争的需要,目前应当着手大力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凸显重点业务的龙头辐射效应。

一要大力发展储蓄业务,抢占市场份额。储蓄业务是邮政代理金融各项业务的基础,要坚定发展信心,按照业务发展季节规律,不断扩大储蓄存款规模,巩固市场份额,增加企业效益;要加快代理金融专职营销队伍建设,积极推进重点营销项目,挖掘价值客户,不断提升代理金融网点经营发展能力;要通过结算和理财业务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存款结构,逐步降低付息成本,提高收益水平。

二要积极发展结算业务,优化业务结构。邮政代理金融要充分发挥网点优势,发展个人结算业务,优化业务结构,推动个人零售业务健康发展。要通过“内抓培训,外抓营销”的方式全面推动个人网银业务的发展,着力打造邮政绿卡支付结算品牌。

三要快速发展理财业务,扩大市场影响力。理财业务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战略性重点业务,是非利差收入的重要收入来源。加快理财类业务发展,要进一步树立大理财理念,为客户提供集储蓄、理财和保险业务为主体的资产配置方案,不断提高为中高端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有效增强防御因政策变动对负债业务所带来的经营政策风险;要在理财经理队伍建设初见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定队伍,全面提升理财经理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基本实现代理金融网点理财经理配置;通过物理网点转型的契机,灌输高低柜互动理念,进一步挖掘价值客户,利用理财经理的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营销,提供差异化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不同需要。

四要重视发展电子银行,拓展客户体验渠道。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是缓解柜台压力,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便捷服务,降低企业成本的有效途径。目前邮政代理金融电话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的有效客户注册率、客户使用率和交易强度亟需提高。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宣传手段,扩大邮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社会认知度;要在有条件的骨干网点建立网上银行体验服务区,引导客户使用电子自助服务渠道,提高客户使用网上银行的能力和积极性;利用网上基金交易资费较低的优势和各种网上缴费业务的开通,提高电子自助渠道的交易量。

四、把队伍建设作为根本问题全面推进

为加强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全面推进,努力做好管理团队、客户经理队伍和员工队伍三支队伍的建设,努力向“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业绩”标准迈进。一是做好团队的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对培训计划进行积分考核,全面提高员工思想道德水平、主人翁意识、发展观念和从业能力观念。二是通过竞争上岗、充实管理团队和客户经理队伍。三是通过制定风险合规积分考核办法、员工培训积分考核办法、个人经营业绩积分奖励办法,调动员工合规经营,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四是开展员工每月一星、保险之星、理财之星等活动,大力弘扬先进、树立典型,营造“人人争先、个个创优”的氛围。五是多层次、多渠道开展谈心、交流等活动,打通思想壁垒,营造和谐发展的环境。

五、把提升服务作为龙头问题高度重视

邮政代理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型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时刻关注服务质量,这是决定其能否走好走远的龙头问题。为此,一要加快网点转型,做好示范网点建设和自助渠道建设。要结合二类网点改革,加大代理金融网点调整建设,有效整合网点资源,加大网点装修改造,增加必要的功能分区,重点建设理财服务区,改善用邮环境,实现代理金融网点“地理位置优越、功能分区合理、服务环境舒适”的目标;要总结邮储银行“示范网点”建设工作的经验,今年内首先完成1个示范网点的建设,通过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逐步完成代理金融网点全面转型工作;要大力建设自助服务渠道,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尤其是加大ATM的投放力度,做好ATM的选址和运维管理等工作,提高ATM等自助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加大对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的宣传和推介,积极盘活网点资源,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降本增效。

二要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要进一步完善各单位服务管理架构,设置专职服务质量管理岗位;要强化代理金融网点客户投诉管理工作,建立一支服务管理检查队伍,加大服务质量管理考核力度,切实做到服务工作“有人管、管到位”;要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全面落实窗口服务规范各项要求;要通过“树先进、抓典型”带动网点服务质量全面提高;要建立窗口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测评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服务考评管理。

邮政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成绩证明了邮政代理金融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有待开发,但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必须清晰认识到邮银和谐才是邮储银行、邮政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共举邮政大旗”、“共享全网资源”才能“共创美好未来”。为此,在积极推进各类业务发展措施导入基础上,必须继续保持邮银双方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强邮银双方的沟通协调机制,依靠邮储银行专业的优势,研究好代理金融业务发展和管理措施,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共进,方才能更好地实现邮政代理金融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传统业务盈利空间逐步缩减,客户金融需求日益复杂多样,邮政代理金融面临的市场环境愈发严峻,单纯依靠传统方式已经不能推进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的发展,邮政代理金融业务需要在发展上通盘谋划,重点突破,利用优势,规避短板,以此找准定位,充分利用网点多渠道广等资源优势,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客户服务和业务拓展。

关键词: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何旭明.代理金融转型需内外兼修[J].中国邮政,2012.11.

[2]俞泽昕.以网点为支点撬动金融转型[J].中国邮政,2013.8.

邮政速递发展战略探析 篇8

关键词:邮政,速递,SWOT分析

一、我国邮政速递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邮政速递企业由于脱胎于邮政企业, 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邮政企业的烙印, 面临以下问题:

1.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竞争性业务的发展。2007年, 中国邮政刚刚进行政企分开改革, 而这之前的10年正是速递发展和竞争格局形成关键时期。2008年以前, 国家邮政局一直是政企合一, 既是监督管理邮政市场的行政机构, 又是承担普遍服务的公用企业, 在独家垄断的前提下, 这种管理体制或许还能够维持, 然而当市场中呈现多元主体竞争的局面时, 这样的管理模式很难创造出公平的竞争环境。邮政速递业务作为竞争性业务,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本应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出发点, 但是普遍服务的义务使得邮政速递不能像其他快递公司一样只将资源投放到重点区域, 赚取最丰厚的利润。

2.僵化的经营机制使邮政速递企业应对市场反应不灵。我国邮政政企不分的体制, 使企业经营在方方面面都被打上了政府机构的印记, 例如资费体制的僵化、薪酬制度无法起到激励作用等, 使邮政速递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败于对手。

3.纵向一体化的组织结构, 难以核算专业成本。在经营组织方面, 纵向一体化的结构, 使得多项业务混合经营和作业, 难以满足不同业务的特殊要求, 难以核算专业成本。此外, 这种组织形式重行政隶属关系, 缺少有效的经济契约关系, 机制僵化, 决策缓慢, 运行效率低, 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4.时限优势不突出, 国际国内网络缺陷制约发展。在国际业务方面,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时限慢, 网络运行不畅。万国邮联框架下松散的合作关系使得EMS在踏出国门后, 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而现有合作伙伴TNT存在诸多问题, 使得中速网络对EMS网络的弥补有时成了一种限制, 反倒制约了业务发展。国内业务方面, 在一些重点区域, 受内部处理过程繁杂的局限, 时限仍不理想。

5.人才匮乏, 现有机制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速递市场放开后, 面对的是实力强大、跨国经营与管理经验丰富的竞争对手, 而邮政EMS则缺少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应对挑战。

二、我国邮政速递SWOT分析

1.优势

(1) 网络覆盖范围广。在面临外资巨头取得国际快递业务的大半江山之际, 邮政速递已拥有覆盖全国城乡的3万多个网点, 并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业务联系。 (2) 本土优势。中国的国情相当复杂, 各地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区域发展情况、道路状况等都不尽相同。邮政速递熟悉本土国情、市场, 在社会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社会关系网络较为密切, 与政府的关系处理得也较好。这些条件是国外快递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赶上的。

2.劣势

(1) 管理体制落后。由于多年垄断经营造成的体制上的弊端, 以及由于体制所导致的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的落后, 竞争力不断减弱。 (2) 信息处理技术不够先进。邮政速递在全球性的货物追踪系统、网上自动货物动态查询系统等关键的信息管理系统, 以及服务和效率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

3.机会

(1) 我国GDP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为我国快递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外部环境。近几年, 我国的GDP年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 快递市场发展速度均保持在25%以上。 (2) 外贸进出口的增长为快递行业开辟了更大的市场。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与外贸进出口规模的增长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3) 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随着物流规模的增长而增长。据统计, 2008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达88.8万亿元, 比2007年增长18.1%。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略高于物流增长速度。从货物周转量来看, 2008年全国货物周转量增长7.6%, 而民用航空货物周转量增长8.5%, 公路货物周转量增长14.5%, 未来几年内我国快递市场发展速度应在25%以上。 (4) 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发展成为快递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 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迅速增长, 使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而且快递业务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电子商务实现实物配送的主要途径。2007—2009年, 快递年均增长速度为25%;2007—2009年, 我国电信业务总量的增长速度为18%, 2010年, 我国网民人数达到4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互联网上网人数增长速度为40.8%。今后, 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快递业务将更快地发展。 (5)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为我国本土快递业的网络编织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 特别是航空和高速公路的发展。2007—2009年, 全国铁路里程增长速度为5.8%;公路里程增长速度为4.4%, 其中高速公路里程增长速度为35.2%;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速度为10.5%, 民用汽车拥有量增长速度为23.7%。随着我国服务业总体水平的提高, 快递行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都将得到基本满足。

4.威胁

(1) 首先是来自外资快递企业的竞争。DHL、FedEx、TNT和UPS这些外资快递巨头带着雄厚的资本、丰富的经验、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进入我国快递市场, 给本土快递企业带来严重威胁。2007—2009年, 亚太速递商协会所属的四大国际快递企业在我国市场的业务平均增长率近50%, 而同期邮政快递的年均增长率不到15%。目前, 中国国际快递市场占据国际快件市场近90%的份额, 而DHL、FedEx、TNT和UPS四家就占据上述市场的4/5。 (2) 我国缺乏统一的市场监管组织, 快递市场政策法规不健全, 多头管理, 导致快递市场的正常秩序一直未能形成。随着不同层次进入者的增加, 快递企业急剧增多, 行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三、邮政速递发展应采取的战略举措

SWOT分析的结果表明, 邮政速递在同城、国内与国际市场上均受到来自民营快递企业与国际快递企业的强烈冲击,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快递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但是只有在遵循快递业必然的发展规律, 在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 才能使快递业健康发展, 建立起功能完善的快递企业, 推动民族快递业的健康发展。

1.改变邮政速递价格策略, 实行分区定价策略。

多年来, 邮政速递一直执行均一定价策略, 国家邮政局在价格优惠政策上有严格的规定。在国内价格方面, 邮政速递是市场上价格最高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一部分客户挡在了门外。按照市场规律, 特快专递90%以上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一些非邮快递公司, 正是因其只经营效益较好的区域, 且价格十分灵活, 有的仅相当于邮政特快专递价格的2~3折。邮政速递也应改变均一定价策略, 实行分区定价, 业务集中的区域, 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可降到与竞争对手相当的价格水平;针对物品类重件业务, 应制定按件收费等较为灵活的价格策略。

2.加快体制改革步伐, 向物流商角色转变。

综观国外邮政速递业务发展历程, 无不是迈出改革步伐才获得长足发展。目前中国邮政速递于2010年6月19日成立股份制有限公司, 在体制改革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可走兼并联合的道路, 通过兼并, 实施强强联合。兼并一些跨国公司应是中国邮政实现全球化策略的主要手段, 同时也是中国邮政速递拓展业务空间的有力举措;一些能适应电子商务等业务发展需要的实物运输部门也应成为中国邮政兼并的对象, 通过兼并行业外的运输公司, 成立中国邮政集团, 既可壮大中国邮政速递的规模, 也减少了市场上速递行业的竞争对手。

3.实施专业模拟核算, 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平。

按照模拟核算办法中规定的收入和支出口径, 重新计算调整速递专业模拟收入和模拟支出, 最终形成专业模拟结算利润。速递专业模拟收入既包括邮政收取的速递实际资费收入、还应包括速递专业提供进口邮件投递、邮件经转处理等服务应获得的结算类收入。即对速递专业成本实行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分摊费用在内的完全成本核算, 将投递收入、经转收入纳入收入范围, 从而清晰核算速递专业应得到的收入和应承担的支出, 客观反映速递专业的效益水平。

4.实施精品区域战略, 调整业务结构。

据国家邮政局速递局的调查显示, 现在开办EMS的城市 (包括县) 已经超过2000个, 而业务量90%以上集中在200个大中城市。这一数字不但再次证明速递业务的“精品”特质, 而且为速递新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目前推出的次晨达、全夜航等新业务的实践已证实是行之有效的。下一步, 应继续加大投入, 加强合作, 构筑高效运输网络, 提高全夜航、次晨达的覆盖面, 将邮政特快专递时限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5.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将速递产品线做宽做长。

与其他快递公司相比, 邮政速递具有安全性强、网络优势强大、品牌与信誉佳的优势, 这为邮政速递拓展经营领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政府部门近年来努力提高透明度, 简化办事手续, 开展便民服务, 提高工作效率, 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行政环境, 使单证照类速递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加入WTO后, 各企事业单位成本意识大大加强, 纷纷尝试外包部分工作环节, 以降低自身的人力、物力成本;全社会的时间观念将普遍增强, 产生了大量的速递业务需求。因此, 大力推行单证照类、代收货款、电子商务等新业务将成为邮政速递主营业务之外的必要补充。此外, 邮政速递还应进一步扩大到付业务范围, 减少操作环节, 尽早打破自身业务局限, 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陈谊.从中外快递业竞争看我国快递业今后的发展策略[J].中外企业家, 2006 (4) .

[2]薛蓉娜, 赵会娟.中国邮政快递业务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当代财经, 2006 (2) .

[3]张燕玲.邮政快递业, 如何塑造未来竞争力[J].市场研究, 2009 (7) .

[4]彭健.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外企业家, 2006 (4) .

新经济下邮政函件业务发展探析 篇9

关键词:新经济,函件业务,发展策略

近年来,随着通讯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传统的函件业务逐渐被新的通信方式取代,人均函件量持续下跌,函件业务面临着市场萎缩,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严峻挑战,邮政函件业务发展方式亟待转型。为了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发展特点,传统的函件业务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在营销策略上重新进行调整,以保持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在经营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以保持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一、邮政函件业务发展现状

函件业务是邮政最基础的业务,也是邮政的专营业务。国家对信件业务实行国家垄断,交邮政专营,并通过法律进行明确与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函件专营使得邮政具有良好的发展函件业务的政策环境优势。但是多年来,由于函件业务一直是国家垄断经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因循守旧,激励机制不够灵活,缺乏竞争意识,员工难于突破自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同时,函件业务中名址库个性化不足、严重老化,投递网最后一公里妥投率较低等,没有很好地树立商业信函“媒体”品牌,其社会知名度不高,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邮政与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进行接轨。

近年来,由于电话、移动通信、E-mail等通信手段逐渐分流了邮政信函中纯信息传递的大部分私人信函量。由于私人信函在信函总量中占的比例过高,其量的快速下降直接导致了邮政信函业务总量也以较大幅度下降。邮政通过采取大力发展广告类商函、进军电子商务领域等措施,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二、邮政函件业务面临的挑战

函件业务是邮政的基础业务,从最初的信函寄递,到商函寄递,到贺卡,再到文化传媒业务,邮政函件业务的经营范畴经过了多轮变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函件业务发展面临着内、外部环境和形势的挑战。

(一)函件业务发展的环境分析

1. 外部环境分析。

为了维护邮政通信和信息的双重安全,保护通信秘密、通信自由以及用户的合法权益,国家对信件业务实行国家垄断,交邮政专营,这些都为邮政获得了最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邮政要善于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好的外部环境。虽然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替代了大量的民间信函,但同时带动了账单、商函业务发展,为函件业务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

2. 内部环境分析。

从邮政内部分析,邮政拥有一个覆盖全国、连接城乡、通达世界的综合利用铁路、汽车等运输手段,拥有先进信息传输平台的实物传递网络,这是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近年来,邮政名址数据库建设已经逐步完善,拥有了庞大的分类用户地址信息资源,这为发展商业信函、账单、电子商务等新业务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资源。邮政独具优势的投递网是邮政信函业务营销效果的最后体现,但是,目前因为投递工具落后、投递频次不足、投递深度不够等诸多因素,未真正发挥出邮政投递网的网络优势,导致信函业务营销前功尽弃,严重制约函件业务发展。

(二)新形势下的挑战

1. 新技术、新媒体冲击着传统业务的发展。

受互联网时代个性、互动、简洁、多样的新媒体影响,函件业务发展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邮政的替代作用日益加剧,电子账单悄然分流着纸质账单业务,短信、电子邮件广告在文化传媒市场异军突起,传统信函的业务空间迅速萎缩。

2. 传统函件产品体系不能满足商业化服务需求。

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延伸,客户对新媒体、信息调查、混合寄递等形成新的需求点;客户用邮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单一的产品服务方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函件业务的发展,函件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亟待扩充。

三、函件业务发展的机遇

(一)广告市场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2015年全国广告经营额突破6 000亿元,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中国广告传媒市场规模巨大。在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下,广告传媒市场正进入一个剧烈变动的阶段。文化传媒与函件关系密切,都具有营销传播性质。推进函件与传媒业务融合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邮政资源优势,是函件业务创新转型的发展方向。

(二)寄递市场呈现刚性需求

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监管要求,使得传统的寄递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内部管控的不断完善,出现了高端凭证类寄递服务市场;电子商务配送市场近年来呈井喷式发展,轻小件物品寄递配送市场需求非常巨大;市场营销及客户维护手段不断升级,催生了更多的新型寄递产品。

(三)新型商业模式带来发展机遇

O2O(线上到线下)模式成为互联网行业未来的需求趋势。邮政作为线下信息发布和互动沟通的平台,通过信息网和实物传递网的有效融合,可为网上企业提供强力支撑,拓展占消费总额90%的线下消费市场。

四、新经济环境下函件业务发展的策略

(一)积极探索商业化经营模式

1. 实施专业一体化经营模式。

近年来,面对互联网大潮的席卷和层出不穷的新媒介带来的冲击,传统函件业务逐渐暴露出不适应市场发展形势的窘境。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业务的发展,加强专业主导、区域联动、整体运作的力度和提高专业化程度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内实行资源整合,团队营销、行业营销和项目营销相结合;对外统一品牌形象、统一价格政策、统一运行模式。全面推行项目经理制,促成业务向专业化、专向化发展。创新性的实施机构的调整,资源的整合,运行模式和营销模式的规范化,不仅要强化专业化管理力度,同时也要提高邮政广告的综合竞争实力。

2. 加强直邮对外合作与关系。

商函业务的规模化发展可以尝试走品牌授权道路,因为百年的邮政品牌是其他行业所无法相比的,我们可以加大与社会广告公司的合作,借助他们的广告设计、人力资源、客户资源和市场运作灯方面的经验,积极推广广告代理模式,即“社会做营销+邮政做服务”的模式做大数据库商函业务的发展规模。

(二)创新拓展业务

1. 业务创新。

业务创新,应围绕顾客展开,以尽量满足顾客要求为创新的出发点。要站在战略高度,顺应时代潮流和人们生活习惯、消费行为的改变,创新函件产品和服务。通过传统业务和新技术、新媒体、新服务的叠加和服务升级,提供金融保险、汽车、房地产、电子商务和零售等解决方案及与之配套的相关产品,为用邮客户和消费者创造新的价值,为传统函件业务带来新的活力。(1)数据库商函业务创新。商函业务要尝试增加“后评估分析环节”工作,对内实施项目后评估分析,评估项目绩效,以确定我们预期应从项目中获得的收益是否达到,从而确定为改善将来项目绩效做些什么。对外实施项目后评估分析,加强营销团队与客户的及时沟通,获取客户对项目的反馈意见,看是否为客户提供了预期收益,评估客户满意度。(2)推进数据库营销融入媒体传播。信函广告的最大特点是针对性强和突出个性化。企业在做信函广告时,可以只选取对其产品或服务有需求、感兴趣的客户和受众进行个性化业务宣传和服务。这样可以让受众尽情享受他喜欢接受的信息和广告宣传,并且得到对信息需求个性化的满足,从而实现最佳的个性化广告效果。邮政企业按照媒体的基本特征将函件产品媒体化,推进信封、明信片和邮资机宣传戳印的传媒化功能。创新信封设计和工艺,以提高信函开拆率。

2. 营销创新。

业务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营销活动的支持。加强市场营销建设,主要出于市场竞争和业务开展的需要。因而邮政企业营销创新应着重于合并各部门营销机构,培养专业人员,进行统一规划的市场营销活动,使企业的营销工作统一有序,策略明确,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化水平和营销效果。

3. 业务宣传与品牌宣传并进。

要注重品牌宣传,如举办新业务展示会、新业务免费试用等,以补充业务内容宣传的不足。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通信信息网,进行网上宣传。

4. 发展代理代销,拓展函件业务营销网络。

选择信誉好的代理代销商,制定营销激励政策,并在人员培训、营销组织、信息沟通、售后服务上给予帮助指导,形成邮政与代理代销商平等互利的良好关系,组成整体强大的电信营销网络。

(三)强化服务支撑

1. 抓好数据库基础建设工作。

数据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数据信息库是信函广告的基础,邮政要积极整合重要信息的数据仓库系统,创造本土化的信息管理战略;建立会员信息库,并且定时免费给会员邮寄资料。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把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作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开始加大投入。在未来信息服务的时代,谁先建立了客户信息数据库,谁就能占据市场先机和拥有信函广告的基础。

2. 增强投递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随着寄递市场竞争加剧,客户对时限、安全和便利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邮政企业加强内部有效衔接,不断提升整体时限,增强投递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首先,制定有市场竞争力的信函点对点传递时限。要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路向的时限管理。对照竞争对手的时限、服务水平,确定实际运行的全程时限。其次,加强全程时限管控。要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和业务处理要求,做好收寄、投递环节的衔接。要优先处理,优先发运,赶发有效班次,保证时限与服务的稳定性。最后,强力改进投递服务。投递环节要主动改进投递服务方式,进行电话预约、短信告知、妥投信息反馈,杜绝无原因退件。

参考文献

[1]刘霞.山东邮政函件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2]黄卫东,高斌.邮政函件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战略研究[J].邮政研究,2005,(6).

[3]贺昱涵.中国邮政函件业务发展的策略[D].南昌:南昌大学,2012.

[4]纪晓.把你的企业变成在新经济下的企业[J].华东科技,2007,(5).

邮政可持续发展 篇10

之后的三十多年间, 美国的邮政快递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也在2006年终于迎来了第二次美国邮政业的重大改革。2006年是邮政系统的改革年, 国会多次召开听证会以听取多方意见, 在12月, 第109届国会终于通过了邮政改革立法,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 提出了新的结构体系调整。国会重新定义了邮政普遍服务和法定垄断的范围, 美国邮政也争取到了更多的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权利, 并且在普遍服务补偿机制, 邮政产品费率制定, 邮政工人养老保险等问题上做出了重大的改革。

法定专营权范围的变化

除却上述两次大的改革, 美国邮政的法定专营权的范围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行更新调整。

1974年, 信函定义为“有名址的, 以语言或代码作为载体的信息记录或其他有形物体”, 禁止快递企业进行信函投递服务, 但限时12小时内和次午达的急件除外。进行急件投递的私人企业应向该地区邮政监管部门通告, 并接受其监管。

1979年, 因为从业人员, 竞争者, 国会的种种压力, 对信函, 包裹, 从业人员等等作了更加具体的定义, 也对可以私营的“急件”类业务增加了一些要求。

1980年, 在书面协定中, 确定放松管制, 允许私人企业在预收资费的情况下运送信函, 书籍, 目录等物品, 并对可由私营企业递送的信函, 书籍, 目录进行了一些限制。

1986年, 最近一次对邮政法定垄断经营权大的调整。在1986年9月19号, 在国际贸易企业和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请求下, 邮政垄断豁免了国际性回邮一项。新的规定允许不经美国邮政干涉, 私人企业可以直接从美国本土将信函运送至海外目的地。这项举措大量节省了国际贸易企业在文件运送上的成本, 有力促进了那些对成本问题较为敏感的小企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 目前, 有承载信息能力的信函、书籍、商业文件和目录等的运送业务, 在符合一定前提下允许私人快递企业经营。

美国快递业发展现状

目前, 美国的快递业2006年的行业总产值为676亿美元, 吸纳就业人员528033名, 活跃在物流市场中的市场主体达3370个, 其中大部分是小型快递企业——这些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市场的动态竞争中保有自己的稳定市场份额, 有的占特定地区的灵活范围优势, 有的占国际市场的规模经济优势, 渗透到高端低端, 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各个市场。

作为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 美国国内快递市场的86亿件包裹的商业额有76.5%属于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企业到企业的商业模式) , 有23.5%属B2C (Business to Customer, 企业直接到用户的商业模式) 。

美国政府的监管思想基本上是:贸易活动延伸到哪里, 物流运输业务就发展到哪里, 把快递/物流业这种贸易依存度高, 对贸易环境优劣极端敏感的服务性行业和国内国际市场的贸易活动联系在一起, 进行宏观性的考量。快递市场也配合着商品零售市场的准入状态, 是完全自由开放的, 基于客户满意度进行市场自主筛选和自主调节, 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不存在准入制度, 对企业设限。

也基于同种考虑, 私营快递业不受邮政监管委员会管辖。联邦公路管理局 (F H W A) , 联邦航空局 (F A A) 和联邦汽车运输安全管理局 (FMCSA) 负责运营服务和安全保障管理, 环境保护署 (E P A) 负责实施空气质量保护、危险废置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的管理。上述四个政府机构各司其职, 对快递业进行协同管理, 邮政监管委员会只对企业形式的美国邮政进行监管。

为了确保邮政普遍服务的服务普及性和价格普遍接受性, 政府势必须对邮政系统的普遍服务进行补偿。但是, 对于同时也进行竞争性产品服务的邮政系统, 如何有效的补偿普遍服务, 又避免对竞争性产品进行交叉补贴, 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 是政府政策制定的一大课题。对此, 美国政府出于让政府机构效率最大化, 节约政府成本的考虑, 并没有对那些不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私营快递企业收取附加税费, 也没有收益率管制, 而是通过设定产品价格下限的规定和开发新的服务产品, 拓宽商业途径, 由市场本身承担大部分调节功能。

1979年, 关于所有信件是否由美国邮政进行专营的争论才算真正的尘埃落定, 在法律上将信函部分的“急件” (Express Mail) 豁免于邮政垄断之外。面对紧急立法将“急件”排除于法定垄断之外的情况, 邮局决定自己豁免“急件”。作为进行普遍服务的补偿措施是“价格限制”。美国政府规定, 私营快递企业经营的一般性信函业务 (亦即邮政在价格保护下的市场主导产品, 如普通一等邮件) 定价必须最少高于美国邮政同等服务价格3美元或者两倍, 让美国邮政利用价格优势排除竞争对手。

除此之外, 美国邮政的一大收益是广告投递。美国邮政的主要收益和顾客认知度最高的服务是在价格限制下一等普通邮件 (First Class Mail, 占总业务额的54%) , 而并非竞争性的快递产品。虽然随着电子邮件的兴起, 一等邮件业务持续下降, 但是因为一等邮件邮费低廉, 且美国邮政服务覆盖面的广泛程度是任何一家私营快递企业都无法比拟的, 美国邮政充分利用了这项优势, 和众多企业进行合作, 进行从金融服务广告到当地农业服务广告的多种类广告的投递业务。相应, 企业也会对投寄广告的美国邮政服务交纳广告费。

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 活跃的市场主体主动结成行业协会, 进行行业内服务。在美国, 行业协会是由某一行业的市场主体所组成的, 是公认、免税的法律实体。现代行业协会 (行会) 的主要职能是:代表行业主体的声音, 就法律问题和政府进行互动磋商;为成员开具不同程度的信誉担保, 以便成员进行融资;提供网络论坛, 实现非竞争信息和行业新闻的交流, 信息共享;代表行业和其他行业或者政府合作开展社会活动, 举办会议和贸易洽谈交流, 向社会普及产业信息, 推广产品服务;研究行业统计和发展趋势, 和政府相关部门保持行业信息沟通;发行简报和出版物。

行业协会作为市场主体自我完善、自主管理的一种形式, 一直在市场中起着重要作用, 既有利于市场竞争保持有序性, 也有助于促进市场环境的公平性, 同时便于行业主体共享产业信息。作为行业代表, 快递行业协会与国土安全部, 运输部, 商业部, 国会和政府领导人以及相关其他协会和国际贸易集团保持密切联系。

行会作为一种行业力量, 也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无权和竞争对手勾结定价;保持服务质量、价格和标准对所有成员的无差别化;保持成员权利义务的无差别化;行会不参与市场规划或生产计划;组织行业内公开的业务竞标, 禁止欺诈性竞争。

邮政可持续发展 篇11

关键词:中国邮政;电子商务;优势;误区;对策

1.前言:纵观世界经济技术的发展趋势,以计算机和软件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正改变着传统产业的面貌,促进了世界经济结构的重组,推动着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在此背景下,电子商务在发达国家中悄然兴起,并快速发展成席卷全球之势,电子商务作为现代经济贸易活动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影响,推动着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对于中国邮政而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之前的产业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采用劳动密集型的业务,这部分前期依靠大量人力促成的成效将会逐渐降低,不过中国邮政成立时间长,运行机制健全,至今拥有庞大的投递网络、运输网络等,这就为其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不过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就总体而言,中国邮政仍没有迈过从技术支撑向商务过渡这道“坎”,发展邮政电子商务需突破传统思想禁锢,突显中国邮政“公信力”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及赢利模式,寻找邮政电子商务的新路子。

2.认识邮政电子商务

2.1内涵:邮政电子商务属于电子商务下的一个具体分支,其主要还是借助现有的互联网、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络等组成的一个覆盖全世界的网络平台,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邮政电子商务不断突破局限,利用好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实现线上线下统一协调,并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2发展历程:(1)国外:美国电子商务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互联网的大发展,电子商务率先在美国成功发展,并迅速蔓延开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比较出名的互联网经济随之产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用在线购物的方式,在线购物促使投递到户的包裹越来越多,以年均14%的增长率稳定发展,电子商务占据着美国零售总额的13%。(2)国内:我国的邮政电子商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核心产品的创造,具体包括新技术实验、资源型产品构造和目标市场的形成;第二阶段:核心产品的营销,具体包括目标市场的锁定、核心产品的成长和营销技术成熟;第三阶段:核心产品的管理,具体包括核心能力的提升、多赢机制的完善和价值平台的管理。

3.中国邮政发展电子商务所具备的优势

3.1政策优势:中国政府一直重视邮政事业的发展,邮政企业的基本功能还没有发生改变,其在信息传输、货物运输、资金汇兑等方面对国家的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支持着经济的建设,在政策的持续支持下,我国的邮政电子商务将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3.2信誉优势:中国邮政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中作出巨大贡献,从烽火狼烟到绿色信使,中国邮政的良好形象已深深地扎根于人们心中,人民群众对邮政的信任,是对邮政服务品牌的肯定。

3.3三网结合的优势:遍布各个角落的实物投递网络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提供了稳定支撑;储汇计算机网络为改变传统支付方式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的邮政系统拥有健全的网络支付系统,其网络成为全国信息传递的骨干网络,能够实时提供语音及图像信息的传输,三大网的有机结合是发展中国邮政电子商务的坚实基础。

4.中国邮政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误区

4.1定位有待调整:针对这个新鲜出现的事物,当前一些领导还是单纯的认为邮政电子商务就是简单的利用网络平台在网上买卖商品,通过差价赚取利润,想得很片面,并没真正理解电子商务的实质。通过这段时间的发展,中国邮政其主要优势并不是在网上买卖商品,进行货物的销售,不然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发展下去很困难。

4.2将电子商务视为一项业务:现在每个省市地区的邮政都设立了电子商务专员,配置了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和办理业务,同时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电子商务相关的工作,忽视了电子商务其主要是一个平台作用,忽略了平台带来的效益。

4.3业务流程存在误区:很多人都把电子商务看做是一个普通的业务平台,认为其主要职能就是为邮政企业做好企业网站的建设、维护、管理、安全,确保在线销售平台的正常运行,做好后台的维护工作,促进各个业务之间的对接,而这部分工作尚未纳入电子商务局的主要职能,而是委托给技术部门处理,这种责权利关系的不明晰增加落实上的困难。

5.中国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5.1整合品牌,创新营销:要依托中国邮政这个大品牌,将各项子业务的个性化因素提炼出来,并寻找其中的优势,重新加以定位并进行宣传,打造出全新的邮政电子商务品牌。

5.2资源整合,提升能力:资源整合作为企业战略调整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管理的日常工作。整合即优化资源配置,需有进有退、有取有舍,实现整体的最优。就电子商务运营商而言,中国邮政不仅需整合外部资源同时也要整合内部资源,合理配置全行业及各专业的资源,才可以体现并发挥出网络型企业的优势,提升竞争优势,最终形成市场优势。

5.3规范流程,核算清晰:进一步规范邮政电子商务的经营管理流程,组建相关结算部门,分析并处理相关数据,制定合适的转移价格,并按专业实施核算,严格按照订单受理、网上支付、订单处理、货物配送和结算等业务环节进行清分,追求效益最大化,实现各环节利益分配的清晰、均衡。

5.4注重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络建设:中国邮政建设中的综合计算机网,作为邮政扩大服务功能,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产物,因此,中国邮政的综合计算机网络建设,要加快进程。

总之:我们需充分地认识到电子商务时代已势不可挡,中国邮政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走电子商务的道路,努力提升邮政服务水平,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条件,把握好电子商务带给邮政的良好机遇,切实提高中国邮政的行业竞争力。(作者单位:陕西省邮政公司延安市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唐士军.关于邮政电子商务多媒体互动平台的探讨[J].邮政研究,2008,24(1).

[2]张宏.关于发展邮政电子商务的若干思考[J].理论建设,2009.

[3]唐士军.开创邮政电子商务新模式[J].中国邮政,2008.

[4]黄福星.解惑邮政电子商务[J].中国邮政,2008.

[5]李荣川.浅谈邮政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8.

[6]钟春林,文胜.邮政电子商务如何落地经营[J].中国邮政,2008.

黑龙江省邮政业发展对策研究 篇12

关键词:黑龙江省,邮政业,邮政普遍服务,行业监管

一、黑龙江省邮政业发展现状

邮政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和公共服务业, 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及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设施, 承担着普遍服务的义务,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政令畅通、保障公民基本通信权利、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 黑龙江省邮政公司主要经营邮政基础业务、速递物流业务、金融业务等近200项业务种类, 下辖13个地市邮政局, 67个县 (市) 邮政局, 邮政实物网络覆盖全省、连接城乡、通达全国;拥有集图像、语音和数据传输功能为一体的全省邮政综合信息网和实现全国联网的邮政储蓄计算机网, 具有实物运送、信息传递、资金流通“三流合一”的独特优势, 已初步形成了适应邮政业务发展的现代邮政网络, 能够满足市场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2013年1—8月, 黑龙江省邮政业务总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增幅为8.67%, 增幅列全国邮政第16位, 除代理金融、函件和分销专业低于全国邮政平均水平外, 其他专业均不同程度高于全国邮政平均增幅;快递收入累计完成5.99亿元, 增幅为22.7%, 有效业务收入增幅低于总收入增幅1.7个百分点, 全省邮政总收入规模列全国邮政第13位;完成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预算进度69.39%, 进度列全国邮政第11位, 除报刊发行收入进度高于季节系数外, 其他专业均不同程度低于季节系数;县局收入占全省邮政收入比重为48.72%, 同比上升0.93个百分点, 增幅10.8%, 超出市局增幅3.7个百分点。

二、黑龙江省邮政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 黑龙江省邮政业仅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以下简称《邮政法》) 和《黑龙江省邮政条例》两部法律法规, 其中《邮政法》于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并于2009年4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 全文共9章, 分别对邮政设施、邮政服务、邮政资费、损失赔偿、快递业务、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作出了相关规定;《黑龙江省邮政条例》于2011年8月12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共包括8章53条, 分别对设施建设、邮政服务、快递业务、安全保障、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作出了相关规定。新《邮政法》虽然较修改前对政企分开后邮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保障邮政普遍服务的制度和措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制度、快递业务市场准入、安全监管的制度和措施、邮政业务资费的制定机制以及相关法律责任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但其中不少条款仍存在范围宽泛、可操作性差等问题, 相关配套法规未能及时跟进, 再加之在利益格局、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下, 相关部门各行其道, 政策执行力大打折扣, 已远远无法满足邮政业日益变化的发展需要。

(二) 邮政普遍服务水平不高

服务效率差、服务水平不高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 制约黑龙江省邮政业发展的难题。这一问题的形成与邮政业从业人员服务观念淡薄、综合素质不高、邮政通讯技术设备落后、投入不足等因素息息相关。目前, 黑龙江省邮政网络所承载的普遍服务负担较重。根据宪法规定, 政府应承担“保护公民通信自由的权利”的职责, 邮政系统应代表政府行使该项职责。而就黑龙江省邮政业实际运行状况而言, 承担这一普遍服务职责负担过重, 再加之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运力有限, 局、所、亭、箱、车、站等邮政基础设施数量严重不足、技术层次低, 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通邮、用邮的需要, 同时造成邮政系统亏损严重, 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 往往是开展业务越多, 亏损就越大。据国家邮政局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邮政每年承担的普遍服务亏损额达41.7亿元。其中, 以农村为主的普遍服务网点亏损达27.67亿元, 政策性业务亏损达14.03亿元;主营业务不突出, 经营范围过于宽泛也是黑龙江省邮政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邮政业的主业应该是实物信息传递业务, 但目前黑龙江省邮政经营范围涵盖了金融、物流、快递、广告、信函、包裹、分销、代理等各项业务, 多元化的业务格局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企业的资源, 进而导致主营业务未能发挥核心作用, 降低了邮政普遍服务水平和效率。

(三) 政府监管不到位

在黑龙江省邮政业发展过程中, 政府主管部门由于受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制约, 在监督检查邮政企业贯彻执行邮政服务价格政策情况, 依法对违反价格政策的行为进行处理, 及时处理关于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的质量投诉和举报, 监管邮政配套设施建设和使用情况, 建立健全从事邮政业务企业的基础数据信息, 指导、监督、检查、规范邮政市场的主体行为, 规范信件寄递业务的经营行为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疏漏, 存在监管不力现象, 对邮政业规范、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障碍。

三、黑龙江省邮政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黑龙江省应建立健全邮政业法律法规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邮政法》。加快推进《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的规定》和《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使用和监督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尽快出台《邮政行业统计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 适时修订《快递市场管理办法》《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按照“积极稳妥, 质量为先, 突出实效, 体现特色”的原则, 完善地方法规体系, 研究制定一批符合省情的邮政法规, 进一步加强邮政法制建设, 为邮政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 深化邮政体制改革

黑龙江省应按照我国《邮政法》确立的分业经营原则, 进一步推进邮政体制改革。实现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和分账核算, 突出主营业务。推进政企分开, 实行公司化和产权多元化管理。分阶段缩小甚至逐步取消邮政专营, 放开邮政市场, 鼓励公平竞争。加快推动邮政快递物流改制转型,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做大做强邮政快递物流业。理顺邮政企业各业务板块关系, 形成邮务、快递物流和代理业务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积极探索用工动态转换机制, 建立健全以“关键业绩考核、市县局分等管理和年度述职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全面绩效考核体系, 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 切实提高邮政普遍服务水平

黑龙江省应着力加强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建设, 切实维护公民基本通信权益, 逐步实现公共邮政服务均等化。将邮政普遍服务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非营利性邮政设施建设用地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划拨方式供地, 邮政设施建设项目应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进一步落实空白乡镇邮政局 (所) 的补建工作, 提升农村邮政局 (所) 的普遍服务能力, 逐步建立“覆盖全省、惠及全民、水平适度、持续发展”的公共邮政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以邮政企业设施资源为主体, 社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超市、便利店等其他社会资源为补充的服务体系, 切实提高全省邮政普遍服务水平。

(四) 强化行业监督管理

加强普遍服务监督检查, 研究建立服务水平监测和综合评价体系, 开展普遍服务综合绩效考核, 保障普遍服务有效实施。实施快递经营许可制度, 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执法监督和行业自律, 规范市场行为, 建立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监督寄递企业落实寄递物品安全责任制, 履行服务安全承诺, 切实保障寄递渠道安全。完善监管机构设置, 加强邮政监管组织保障, 健全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邮政行业监管体系。

(五) 大力发展现代邮政业

首先, 统筹协调发展邮政普遍服务业务、邮政速递物流业务和邮政金融业务。由主要依靠扩大外延投入向主要依靠改革创新、科技进步、从业者素质提高和发挥网络、品牌、渠道优势、提升核心能力转变;由主要注重规模增长向规模、结构、质量、安全、效益并重转变。其次, 大力提升邮政综合服务能力, 加快完善局所业务功能, 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第三, 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动企业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 融入产业链、服务链和供应链, 促进与电子商务、制造业协同发展。增强邮政综合实力, 将黑龙江省邮政企业打造成为品牌强大、实力雄厚、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团。

参考文献

[1]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发展“十二五”规划[N].中国交通报, 2011-08-11.

[2]马军胜.把邮政事业不断推向前进[N].光明日报, 2012-10-09.

[3]马军胜出席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召开2012年工作会议[EB/OL].http://www.gov.cn/gz, 2012-09-15.

上一篇:档案信息化策略下一篇:住房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