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共12篇)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 篇1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是建设项目中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环保部于2007年12月颁布了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394-200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明确指出生态影响类适用范围为:交通运输(公路,铁路,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港口和航运,管道运输等)、水利、水电、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矿山采选、电力生产(风力发电)、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旅游等行业和海洋、海岸带开发、高压输变电线路等主要对生态造成影响的建设项目,以及区域、流域开发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其他项目涉及生态影响的可参照执行。
生态调查报告编制重点应该放在施工期为减轻施工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所采取的保护措施调查、竣工后环境恢复调查和工程前后周围环境质量变化调查与监测等方面。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通过项目建设前后周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说明此项目建设是否对环境产生了影响。按照规定要编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设施方案和调查报告,与工业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别。现以某公司配套码头项目为例,探讨调查报告的编写方式[1,2,3]。
1 前期准备工作
接到验收项目后,应首先明确此项目是否属于生态影响类范围,是否需要编制调查报告。接下来要认真分析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内容,要重点关注生产工艺、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污染物治理措施、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等。因为生态类项目要重点考察和回顾建设前后环境状况的变化情况,所以要重点研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内容,重点分析废水、地表水、地下水、废气、厂界无组织排放废气、环境空气、噪声等内容。并且在现场勘查中要仔细核对各相关点位是否具备采样条件,如果因为一些客观情况确实无法采样,要在方案中明确说明。本码头项目环评中设置了位于农田中的地下水监测井。在现场勘查中发现,由于长期耕种翻土,地下水监测井已被覆盖,无法找到。因此,应该结合环评报告书(表)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监测任务。
2 调查报告框架
本码头项目调查报告采用了以下结构框架(见图1)。
3 结语
通过对调查数据和实验室分析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是否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调查报告内容必须全面并且突出重点,要体现出项目建设前后环境状况的变化情况,客观分析变化原因,为环境管理决策部门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调查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
(1)不同的生态项目,调查侧重点也应不同,应各有所偏重。
(2)到验收时,项目施工期已经结束,要考核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的建设和落实情况。
(3)对于调查报告中涉及到的生态修复措施、土地复垦及沉陷区综合治理,因治理工作时间长,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可以将此类项目分阶段治理(如前期、中期和封场治理期)。
(4)对于监测部门,需要对项目的通过与否给出明确的结论。调查报告结尾应给出监测结果,提出建议。
(5)对于公众意见调查,应该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专家咨询和入户调查等等方式,尽可能全面反映该项目的情况[4]。
摘要: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是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项新制度。结合某项目,分析了此类项目验收的前期准备工作,提出了调查报告编写框架,并对某些问题提出了讨论。
关键词: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报告,编写,框架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刘怡静.浅谈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报告编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4):42-44.
[3]常蓉,赵扬.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方案和报告的编制[J].云南环境科学,2004,23:55-60.
[4]宋沿东,田贵全.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方案[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1):17-19.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 篇2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对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管理中简称工业类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对主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管理中简称生态类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环保验收实际管理中,两类项目的划分目录主要参考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类别划分。
目前,生态类项目目录如下:
(一)农林水利: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水库、水电;
(二)采掘:矿山采选、石油天然气开采;
(三)交通运输:公路、铁路、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港口、码头、航运、油库、管道运输等;
(四)社会区域:旅游、园林、社会服务设施、展览馆、博物馆、海岸带开发、P3和P4实验室等。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 篇3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影响;生态公路;建设
随着公路建设线路的不断增加,公路周围的动植物保护、自然景观的维持、人文景观的营造,以及水土的保持工作,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由此提出了建设生态公路的要求,这是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的表现。同时,也为公路的建设和维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公路设计和建设者合理规划,采用先进技术,更新施工方式,加强公路周边的环境保护工作。
1.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随着公路线路的开通,交通流量的增加不断显现出来的,公路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以及运输量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1对水土的影响
公路在施工前后,不可避免要对地表进行挖土、填土作业,从而导致原本坚实的地表变得疏松。此外,在山体附近施工,开挖隧道,会导致山体不稳定,植被破坏,斜坡上裸露的土壤在阴雨天受到冲击后,会产生水土流失,甚至塌方。不仅对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破坏周围的河道、农田等,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1.2对动物的影响
现在的工程越来越重视对周围动植物的保护,在修建公路时,除了保护植物资源不受破坏外,还为当地的动物留出专门的通道,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生活。但是,在具体的施工和运行中,影响还是存在,光每年、每天被车辆撞到的动物就不计其数。此外,公路在修建时使用的粉煤、石灰等,产生大量的扬尘,且施工时所用的设备日夜轮转,产生很大的噪音。而车辆在行驶时也会产生的噪音、尾气等声音和气体污染,严重影响到动物的正常生活,对他们的生理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动物不能正常地繁殖。
1.3对景观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景观的影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自然和人文。对于自然景观的影响,除了前文提到的水土破坏,空气和噪声污染等。有时,为了公路线路的需要,不得不对当地的自然景观或者是修造的人文景观进行改造,甚至拆除。同时,公路运行时,大量的交通运输会导致尘土飞扬,严重影响了周围景观的观赏性和净化空气的能力。
1.4造成资源压力
公路的修建和运行能够极大地刺激两边人口的聚集,带动附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进一步开发。修建住宅、开发水源等需要大量的植被、水和土地等自然资源,从而加剧了当地动植物的生存压力,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路的修建给生态造成的影响和压力逐渐影响到人的正常生活,开始受到普遍的关注。为了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们便提出了建设生态公路的主张。
2.建设生态公路
2.1什么是生态公路
针对公路建设引发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人们不断思考,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建设生态公路,保护生态环境逐渐成为修建公路时的重要指导。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建设生态公路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简单地说,建设生态公路,就是将公路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减小公路建设和运行对周围生态资源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般来说,要建设生态公路,除了加强对新建公路的生态保护,还要关注已建设或者被废弃的公路中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及时地修复和维护。
2.2建设生态公路
2.2.1对未建公路的生态保护
在公路建设之前,设计和施工人员就应该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在线路设计前,要对地形、地貌和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有充分的了解。使线路避免在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和保护区内的穿越,设计的路线既要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又要注意不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施工方案,做好规划。
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也要注意处理好工程与环境的关系,在石灰、水泥等材料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严格控扬尘污染。同时,在开挖隧道、取土、填土等工作中,要注意对植被和土壤的保护,减少开方量,并用压路机压实,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要对施工的废弃物进行及时处理,严令禁止将废弃物就地堆积,破坏植被环境。同时,防止雨水将废弃物冲进河流,污染水资源。此外,斜坡上的物质堆积容易滑落,对交通运输造成危害。因此,对堆积物的处理关系重大,不能放任。
保护建设前或新建设的公路的生态环境,未雨绸缪,减小生态破坏,是建设生态公路的前提工作,对于有效地减小公路运行后对周边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2.2对已建公路的生态修护
若已建设的公路在修建前能够遵循生态公路的原则,进行生态保护,其周围的生态良好,则只需加以维护,减少破坏即可。但如果周围的环境遭到破坏,生态恶化,管理人员就需要对其进行修复,重新构建平衡的生态系统。
对于已建设的公路的生态修复,一般是从植被修复开始的。首先,利用护坡技术,对植被和草地、土石加以固定,防止受到冲击而导致山体塌方或者泥石流等现象。既减少了水土流失,又保护了交通运输线路的正常。
此外,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通过人工栽植的方式,在公路两边或斜坡上栽种相应的树木,种植草地,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以达到净化空气,防风固土的作用。但是,对于公路附近生态的保护,要严格尊重自然规律,在植被和草种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防止违背自然规律,白白浪费资金、技术,而达不到想要的绿化效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意义不大。
3.对废弃公路的生态处理
对于一些已经被废弃的公路的生态保护,是生态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经济中心的转移,或新交通线路的建造,一些原来的交通线被大量废弃。但是,相关的基础设施还堆积在原地,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继续产生着影响。
因此,要注重对废弃的公路的处理工作。首先,将原先的公路基础设施拆除,将堆积物运走,平整土地,从而恢复大量的土地资源。此外,种植相关的植被,恢复当地的植被资源,养护水土,绿化环境的同时,还可以为动物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逐渐恢复健康、稳定的生态环境。
4.结语
人类在为自己创造便捷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负责,任何影响生态平衡,造成环境破坏的行为,最终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减小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公路,既是为生态着想,更是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益。
【参考文献】
[1]陈园明.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J].交通世界,2013(5).
[2]蒋广新.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建设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5).
生态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监测验收 篇4
一、生态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标准选择
本文所提出的验收标准,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环境质量审核标准;2.施工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监测方法评判标准等。统计上述验收标准相关内容, 具体资料见表1。
以2007年辽宁省某水利工程建设为例, 该工程是一座集灌溉、水产品养殖、发电、交通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但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 未有效遵守相关规定, 导致建设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噪声污染与原材料污染。由此可见, 在生态类项目建设过程中, 除要进行有效的施工过程控制外, 为获得更好的环境保护监测效果,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要进行必要的施工宣传, 以得到周围居民的认可与肯定。
二、生态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方法
本文认为, 要进行适当的神态环境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 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 适当开展环境保护监测工作, 保证环境监测验收方法能满足生态类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
1. 制定有效的监测方案
生态类项目涉及交通项目、水利工程、旅游开发、区域管理等多方面内容, 为保证环境保护监测工作能达到预期效果, 必须要制定有效的监测方案, 以保证监测验收方法与生态管理内容相一致。
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例。在水利工程监测方案制定过程中, 首先要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境监测内容进行确定。例如, 指派专业人员监测相关项目, 对该工程项目完工之后的环境影响的进行分析 (包括施工结束后施工原材料堆放、施工废弃原材料处理等基础内容) ;其次, 进行环境监测分析结束后, 应根据问题现象提出解决方法, 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提高项目竣工的环境保护价值;最后, 充分考虑各种环境保护监测风险要素, 在相关风险要素控制中, 可积极联系当地环境管理部门, 确保环境监测计划能如期完成并收到预期效果。
2. 采用新型监测方法
《大众科技》提出一种新型生态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监测方法, 即通过3S技术, 实现对生态类项目竣工的环境监测, 从监测效果来看,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因此, 本文认为, 必须采用新型监测方法, 以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监测能力。
在应用新型监测方法过程中, 除要进行必须要的信息收集外, 还要结合相关技术的应用特点, 统计相关控制资料。以3S技术为例, 在应用3S技术过程中, 监测单位除进行相关的常规管理外, 还根据监测要求, 创造性推出了空间分析、信息化管理、辅助决策等新方法。以空间分析为例, 在项目竣工准备, 监测单位根据环境敏感程度, 将不同层次环境敏感程度划分为各个敏感点, 通过确定敏感点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准确把握环境与检测方案之间的关系, 获得较好的监测效果。
三、结语
环境保护监测是评价生态项目整体建设能力的关键, 在提高项目整体社会价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由生态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标准选择入手, 逐步分析生态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方法, 并相对提出制定有效的监测方案、适当采用新型监测方法。但对于监测单位而言, 在监测过程中, 必须要充分掌握不同生态类项目的环境监测要求, 通过结合相关现代化监测技术, 实现监测方法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崔晓.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难点初探[J].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 (能源技术) , 2013, 4 (08) :57-58.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 篇5
环境问题是当今中国的四大问题之一,而水土流失又是中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煤炭开发项目由于其特殊的.开采工艺,使其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可以提出优选方案和解决对策,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作 者:邵艳 徐淑媛 陈明伟 作者单位:邵艳,徐淑媛(呼伦贝尔市水保站)
陈明伟(鸟兰察布市水保站)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建设;生态坏境
前言
我国的社会在发展,为了保证人们对水的需求,便不断的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的确给我们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推动作用。然而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时间比较长,因此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一个好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是要保证在生态环境受到很好保护的基础上。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中水的影响
如果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选择在河流上进行建造堤坝,那么必然在坝上的区域内会有范围较广的水域,就会造成原来的水的特性发生变化。比如原先是急速流动的水,可能因为水利工程中的大坝的建成,就变成了静水,进一步会导致原有的水温变化,甚至于水质的变化。上游的水的特征受到影响,相应下流的水也会产生变化。在变化后的水中,其水体很可能出现富营养化,泥沙的含量大增或者是水中的指标发生变化。在下游的水域,会因为上游坝中的水质发生变化,相应的导致其水体的变化,对于下游水域中本身具备的自我净化的能力也很可能会丧失。在一般情况看来,如果在没有污水排入河流内的情况下,河流的自我情况比较好的情况下,在这里建成的水利工程对下游的水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河流中水之前就被有污染过,那么就会对下游的水质造成巨大的破坏。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中气候的影响
2.1水利工程建设对大气温度会造成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水库的区域原先可能是陆地,现在为了能够适应水利的需求,就将其改造为水面,这样大气和陆地之间的空气对流就变成了和水面之间的对流。所以能量的交换的强度和方式都与之前不同,那么必然会导致大气的温度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冬天的时候空气和水库之间的温度要比陆地的高,但是在夏天就截然相反,空气和水库之间的温度要低的多。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大气温度有明显的改变和影响。
2.2水利工程建设对雨水会造成影响
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当地的雨水的量和降雨的时间都会造成影响。在影响降水的诸多因素中,其中一个是如果温度比较高,导致水面蒸发的水蒸气比较多,那么空气中的湿度会相应增加,从而会导致降雨。另一方面,如果在起大风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流线辐射,这样对降水量会造成减少。因为库区是水面,若是在暖季的时候,水面的温度会比较低,其大气的结构会比较稳定,从而不容易发生对流,也会致使降雨量降低。由于水利工程的建成,就会有水库的存在,那么在不同的季节,就会对降雨有极大的影响。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地区,其空气中蕴含的水蒸气比较多,那么这时降雨的条件就取决于对流的发展或空气上升运动的强弱,因此在气候较暖的时候,库区上方气压稳定,就会导致其附近的降雨量的减少。相反在气温比较低的季节里,库区的上方气温比较高,空气湿度大,所以就会导致附近地区气温降水比较多。对于在比较干旱地区建成的水库,由于水库的影响,水库所在区域常年的空气湿度比其他干旱区域要大的多,因此无论气温是高还是低,都会有较多的降雨量。
3.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坏境其他方面的影响
3.1对生物的种类会造成影响
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会对经过长期优胜劣汰形成了的物种平衡的一种状态造成影响。对于生态环境是需要平衡的生态体系和规律的,这其中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种类的繁多对生态环境也是重要的构成环节。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中的生物和陆地上生存的生物都会产生影响,影响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据调查情况来看,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对生物种类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在众多的影响中,对于在建造水利工程的水域中的生物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比如会导致在水库中的储存的水比外界的水位要高,那么在水中生存的生物如果遇到要产卵,其需要的坏境就发生了变化,就会比之前要困难的多。同时,水位的升高会造成河流的生态环境和系统发生变化,水中生物的生长环境也会受到影响。在河流中生存的鱼有其本身的生存习性,比如其每年都会在规定的时间进行迁徙,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建成,造成其迁徙路线的路线被阻断,那么就会使得鱼的种类急剧的下降,从而对鱼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影响。不仅是水中的生物会遭到影响,对于陆地上的生物也不能免于受影响。如果需要建成一个水利工程,就会占用陆地,那么就会占用陆地生存的生物的土地,对这些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而造成的破坏是永久性的。因为水利工程的用地,那些生物永远都不能回到他们原来的家园。与此同时,对于水利工程所占用的地区的土地,其会造成土地的土壤的特质发生变化,其中土壤很可能会出现盐碱化和沼泽化,这样对生态坏境的破坏非常大。总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水会淹没大量的地区,夺取了各种生物的生存地点,和改变了它们的生存环境,这就造成了生物种类的急剧减少。
3.2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会造成影响
为了适应我国发展的需求,水利工程的建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逐渐扩大,但是与此同时给生态系统的平衡也造成了巨大了破坏。水利工程的建成,可以对我国生产用水上有巨大的帮助,同时可以根据意愿调节水量,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整个过程中,必然会占用土地,各种施工材料的运输,人员的工作,各種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在水库建成后,对当地的环境和气候也造成了改变,从而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影响,因此对整个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淹没大量的草地和森林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使原先生存在那里的生物造成了影响,同时对气候、降水、土壤等各种方面都会造成破坏。而且水利工程的建筑选址会在高山峡谷地区,这都是一些生态坏境好和生物种类丰富的地区,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会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了破坏,而且会造成永远也无法恢复的状态。
4.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确实给我们的社会带了经济效益,但是在注重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水利工程的建设,一般会对生态中的水、气温、降雨、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都会有影响。因此,必须认识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巨大的影响,所以要做好保护工作,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周开瑞,徐孝洪,孙东亚.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9).
[2]陈香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02).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 篇7
生态类项目的环境影响开始于勘探、选址、筹建阶段, 重点发生在施工建设期, 在竣工验收时许多生态破坏早已发生, 纯粹靠过去那种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督查, 已难以适应当前的环境管理现状。当前, 3S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如制作环境专题图、环境监测、自然生态现状分析、环境质量现状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应急预警预报等。在生态类项目环境监理过程中引入3S技术, 将有效的控制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使环境管理工作更好的融入到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 缩短环境问题发现与解决的时间周期, 有效地控制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3,4,5]。
1 3S技术概述及主要特点
3S技术是英文遥感 (Remote Sensing, RS) 、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这三种技术名词中最后一个单词字头的统称。3S是一个动态、可视、不断更新, 通过计算机网络能够传输、三维立体显示、不同地域和层次都可以使用的系统。
1.1 遥感 (RS)
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 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遥感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不受高山、冰川、沙漠和恶劣条件的影响;信息获取手段多, 获取的信息量大。
1.2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全球定位系统可以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和高精度的时间标准, 且免费、不间断。全球定位系统有以下几个优点:全天候, 不受任何天气的影响;覆盖范围广;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快速、省时、高效率;应用广泛、多功能;可移动定位。
1.3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能实现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的存储管理、编辑、查询检索、空间分析、可视化输出等。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 GIS能清晰直观的表现出信息的规律和分析结果, 已广泛应用于进行各种辅助决策。
1.4 3S集成
3S集成技术将RS、GPS、GIS融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GIS对所得的信息加以管理和分析;RS和GPS负责获取海量信息及其空间定位。三者的有机结合, 构成了整体上的实时动态对地观测、分析和应用的运行系统, 为科学研究、政府管理、社会生产提供了新一代的观测手段、描述语言和思维工具。
2 生态类项目环境监理要点
环境监理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就是将国家有关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文件的相关要求, 贯彻落实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管理中, 确保建设期施工场地、周围环境、污染物排放和生态保护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或要求。环境监理是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补充, 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保障[6,7]。
生态影响类项目环境监理是环境监理的重点, 从落实环评文件及环评批复入手, 重点关注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监理, 同时关注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急预案以及环保投资落实情况, 主要内容有5项:①工程建设内容及变化情况;②施工期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③环保“三同时”措施落实情况;④生态保护措施执行情况;⑤事故应急体系及环保管理制度。
3 3S技术在生态类项目环境监理中主要应用探讨
3.1 空间分析
项目准备及设计阶段, 通过对环境敏感点与项目位置进行空间分析, 确定环境敏感点与项目的位置关系, 结合项目实际情况, 合理制定环境监理工作方案。发现问题的, 及时进行补充设计和变更设计等。
项目施工阶段, 能及时发现工程建设地点变更情况, 规范施工营地、临时堆场、弃土场、弃渣场等设置, 加强施工车辆、人员在施工范围的位置监控, 严格控制作业活动区, 减小施工扰动范围, 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
3.2 信息化管理
GIS的强大功能之一是它的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功能和对空间数据的管理能力, 能够把各种环境信息与其地理位置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与管理[8~9]。环境监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文字、音像、电子文档等信息, 来源多、信息量大、信息流程复杂, 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海量数据的管理功能, 对各类文件信息进行分类、编码, 及时的梳理、分析, 对环境监理信息的动态更新, 实现空间数据的输入、查询、分析、输出和管理的可视化, 保持信息的时效性作为, 决策分析信息数据来源。
3.3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生态类项目建设施工周期一般都较长, 影响范围大。在环境监理过程中, 要切实加强各类生态保护措施的监理, 可以利用3S技术, 定期对项目施工影响区域植被、土壤、水体等进行动态监测[10], 核查各类临时用地占地规、植被破坏情况等, 施工完毕后对施工前后生态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检查环境监理成效。
3.4 辅助决策
利用3S技术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出临时用地、水土流失、植被破坏面积等, 客观地评价生态破坏程度和波及的范围, 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3S技术的可视化表达功能, 能为定期的环境监理报告提供直观的信息表达, 为环保行政部门提供有效的建设项目信息, 使环保行政部门能及时了解项目实施计划及实际进度, 从而对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监督检查更具有针对性。
通过3S技术进行情报收集, 对潜在的危险和突发事件进行认知、定位、分析和评价, 确定出应急风险防控路线及重点防控区域, 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所需的应急资源。
3S技术应用于环境应急预警预报, 当风险事故发生时, 能够对事故风险源的地理位置及其属性、事故敏感区域位置及其属性进行管理, 对事件进行风险跟踪及模拟预测, 提供应急方案。利用其空间数据获取发布功能, 进行信息的收集, 存储、归类, 将所有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以电子地图、遥感影像等形式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向管理部门和公众进行追踪报道, 实时、动态地发布最新事件信息, 事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处置情况以及拟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影响及损失进行评估, 为后期管理及恢复重建提供有效数据[11,13]。
4 3S技术在生态类项目环境监理中发展建议
3S集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空间数据相关的行业, 综合利用这一技术, 可提供强有力的观测、信息处理、分析模拟和决策咨询等功能。
(1) 对于不同行业, 如水利水电、煤炭、油气管道、铁路、公路等, 根据各行业环境监理的特点, 加大基于3S技术环境监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投入, 实现环境监理系统化管理。
(2) 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 加强事故应急体系环境管理建设。
(3)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 在环境监理系统平台上实现远距离在线环境监理。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 篇8
一、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 教学内容的选取。
目前国内多数《环境生态学》教材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生态学原理, 二是应用生态学。内容包括:环境生态学绪论、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干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我校《环境生态学》讲课课时为24学时, 相对于教材内容来说课时严重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兼顾生态学基础原理和应用生态学两大方面的内容, 同时突出重点, 让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 是该门课程改革创新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 实践内容的设置。
《环境生态学》的课程特点是基础理论和知识点多, 涉及的交叉学科多 (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植物学、动物学、土壤学、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等) ;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从生物个体、生态系统到景观和生物圈。此外, 许多基础理论和方法需要在实验和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 如何结合我校建筑类大学的培养要求和实验条件, 科学设计《环境生态学》的实践教学内容, 巩固和提高课堂内所学知识, 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
目前, 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 以PPT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多数时候, 课堂上教师以PPT为线索进行讲授,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下,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思考, 缺少与老师的交流互动, 课后也缺少相应的作业习题, 导致学生很难深入理解知识点和基本原理。特别是在生态学原理部分的教学中, 单纯的理论讲授较为枯燥,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 通过更加多样化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4. 学生成绩的评定。
在教学过程中, 以往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多以平时成绩 (30%) +期末考试 (70%) 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如作业相互抄袭现象突出、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考前突击背书复习等。由此可见, 上述成绩评定方法存在一定弊端, 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 也没有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因此, 迫切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成绩评定方式。
二、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优化对策
1. 教学内容的取舍。
根据我校建筑类大学的定位、环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取舍。除了重新选择更加适合短学时、环境类专业的生态学教材之外, 在课堂教学中特别突出生态学的基础知识脉络、生态学思想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态恢复和生态工程等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教师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重点讲解课程要点和难点, 介绍学科最新研究与工程进展, 补充和穿插较多的工程案例, 使得教学内容既不脱离教材, 又在教材基础上有所深化和补充。此外, 结合我校城市雨水管理、给水排水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特色研究方向, 重点展开水生态系统构成、水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水生态恢复工程等内容, 为环境类专业后续相关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较为扎实的生态学基础。
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改革中, 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 丰富和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我校《环境生态学》的实践环节分为两部分内容, 即生态实习和认识实习。在生态实习方面, 借助大兴新校区建设的有利契机, 建设了生态学专业实验室和室外实习基地。在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 给环境科学专业安排了两周的实习期, 开设的实验有:重金属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对植物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氯气污染对植物叶片澄清液p H的影响, 校园环境生态因子调查和校园植物群落调查。通过生态实习周, 使学生巩固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掌握了生态学调查和实验的基本方法, 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激发了其对身边环境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兴趣, 教学效果良好。此外, 在大一第二学期开展的认识实习中, 重点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学习。为提升我校教学质量, 特聘请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实习。实习过程中, 徒步考察北京北海团城、景山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和国家大剧院等典型场地, 就城市植被群落、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排水和水景营造等内容展开专题实习。在实习中, 学生通过对北京乡土植被和人工植被的认知和比较, 了解华北地区常见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应用, 对比古代和现代城市水景营造理念和技术方面的异同, 使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针对上文提到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 我校在《环境生态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授、案例研讨、播放视频和课后资料检索等。特别是在课堂上, 教师针对教学重点, 设计开放式问题,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锻炼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一些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掌握的内容, 如生态工程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就某类生态工程进行系统介绍, 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汇总、课堂汇报、报告写作等环节,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论文写作等综合技能。同时, 教师在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全局, 通过教师对学生汇报的深入分析及总结, 弥补学生汇报中的不足, 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理解的深度和系统性。
4. 改进成绩评定方法。
我校对《环境生态学》的成绩评定方式也进行了一定改进。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两方面组成, 既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也考核学生出勤、作业等情况。期末试题的形式力求多样化, 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试题在考察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同时, 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此外, 也结合教学内容的改革, 将学生案例研讨、专题报告等形式纳入成绩评定。
《环境生态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随着近年来生态学理论的迅猛发展和复杂环境问题的涌现, 《环境生态学》的前沿性领域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内容不断丰富和扩展。目前, 我国《环境生态学》的教材偏重生态学基础理论, 对于建筑类高校的环境专业而言, 存在学时不足、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这些特点决定了《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针对以上问题, 我校环境系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和改进, 力求提高教学效果, 办出特色。
参考文献
[1]牛晓音, 郑家文, 刘家第.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 2011, (4) :44-45.
[2]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 篇9
交通运输是各个行业发展的基础所在,能够强而有力的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公路建设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区域的发展管理水平,养护管理能够反映出公路运输的经济状态和经济效益以及人们的自驾游活动。在公路的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破坏的程度,打造绿色环保公路,注重公路环境的管理,推动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生态因素进行公路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在此背景之下完成公路建设才能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1.生态公路的概念
在公路的设计和施工中结合自然环境,将区域的特色展现出来,减少公路建设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被称之为生态公路。生态公路的建设结合了环境、经济、和技术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制衡、互相作用,走的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公路的建设中保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中。生态公路的建设要求其设计、规划、施工、通行运营都要和环境协调,在满足公路建设所有需求的基础上,尽量的保护环境,减少破坏[1]。
虽然在我国逐渐了有了生态公路的概念和实施,但是生态公路在我国的体现非常少,与西方国家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并且由于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实施时间的长久性,在生态公路的建设上总体的花费也比我国目前公路的花费要少,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力度建设生态公路,使得环境能够保持原有的生态性,在保证人民的使用需求的情况下,保证生态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称为生态公路。
2.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周边植被的影响
在公路建设的初期,需要使用大量的土来修建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进而挖掘在原地面或者低于原地面的路基,这样的挖掘过程,必然会对破坏施工区域的地表植被,扰乱动植物的生活栖息环境。在进行钻孔的施工时,大量的混凝土残余留在地表上,导致植被遭到破坏。这样的情况下,一旦下雨便会造成水土流失,加上植被的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
2.2对周边景观的影响
公路的建设有其个体的设计和计划,其结构会直接的破碎和切割周边的生态系统,使得周边的景观无法连续起来。公路建设对一个区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施工中必然会对景观产生破坏的影响,土地的占用、植被的破坏会直接造成地表的裸露,甚至如果公路建设涉及到山脉,对于茂密森林的影响,是极难恢复原貌的[2]。
2.3对地下水土流失的影响
现代化公路建设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对地面进行施工,挖掘、特殊情况爆破、填土、机器碾压等等,使得建设公路两侧的植被和原有面貌受到严重的破坏,大量混凝土的浇筑,导致土壤大量被侵蚀;并且,如果遇上开挖隧道,会直接将地表的土层剥离分开,加上建设需求大量的土,这些都是造成地面大量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恶劣的,严重的会造成永久的无法恢复。
3.生态公路的建设
3.1生态公路的建设特点
生态公路的建设设为了能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促进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公路的建设是为了保证区域在公路建设前和建设之后还能够与自然环境保持一致。然而在现状中更多的是,公路建设完成之后往往会留下过多的残存物,使得自然环境和生态面貌遭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将文明的理念投入到公路的建设中,让其属于自然,归于自然,这是最重要的特点。在公路建设需要通过保护区和湿地时,可以利用桥梁和绕开建设的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破坏。
3.2生态公路的建设原则
自然产生的山川、平原、海洋、沼泽都是地球上的自然景观,在公路建设中,必须要减少对他们的破坏。这些生态景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应的,人文景观则是在人们生活中满足精神和物质的需求。因此,在公路建设中要保证自然和人文的协调发展,使得人们智慧的产物不遭到破坏。
绿色环保是当今社会的要求,生态公路的绿化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在公路两旁种植树木,美化环境,结合区域特色文化,结合自然与人文因素,打造特色生态公路。
4.生态公路的设计措施
4.1加强环保,净化污水
在公路建设排水系统设计时,应该全面的考虑周边的环境,如何净化产生的污水,加强环保理念。使得污水通过净化之后能够循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态公路的共和效益。比如说:在公路建设中有水污染的地方,尽量的避免或者减少污水的排放,加强水循环系统的利用,通过净化,进行二次使用、三次使用等。
4.2利用植被减少对两侧的噪音
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而言,必须要考虑到对公路两侧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公路的两盘进行植被的建设,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温度、增强空气中的湿度、有效的改变土壤的质量、减少对于区域地形的影响。比如说:在公路建设完成之后,必须要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最好的方法即是在两侧进行植物的种植,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还能够美化环境,让行驶过往车辆上的人们感受到心情愉悦、精神舒畅。
4.3加强绿色环保理念
公路的周边环境,美化的程度,会产生诸多良好的影响。在公路的建设中可以适当的加入紧急停车通道、引入标志、减速线、防护栏、防撞墙等等设置[3]。针对生态环境、加强区域文化的建设,可以种植灌木丛,接乔木、花、草等等,美化景观,形成错落的层次感。
5.结束语
建设生态公路的原则就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公路的运营能够更加舒适。注重服务的宗旨,加强公路建设的文化性。采用更加实用、节约、美观的方式进行施工,与生态协调发展,使得生态环境能够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公路的建设。建设公路的原则主要是预防和保护,对于环境中不能够恢复的区域,多数采用优化的措施;对于可以恢复的区域,则采用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进行解决。本文将从生态公路的概念出发,阐述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生态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生态公路建设的保护措施,保证公路建设的科学性,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影响,生态公路建设
参考文献
[1]阚国泽.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建设[J].交通科技,2015(5):100-102.
[2]谢韦.环境评价中高速公路建设生态影响研究与对策[J].低碳世界,2015(34):147-148.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 篇10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人类发展生态系统
1 研究背景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子女成为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最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之一。基数庞大的农民工子女存在着学业失教、道德失范、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影响了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1]
共青团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开展以“关注农民工子女”为主题的大型专题调研活动,选取6到16岁的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两千余名在校生作为调研员。总计回收农村留守儿童问卷1196份,其中有效问卷1043份,有效率87.2%,回收随迁子女调查问卷103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73份,有效率84.8%。本次调查对象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内容涉及人口统计特征、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监护状况等子项。该调研文集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的批示回复。
2 人类发展生态学的主要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Bronfenbrenner创立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社会系统是由人组成的系统,而这一系统是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要素所组成。生态是系统中的有机体正在经历的或与个体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人与环境不可分割,分析需要从个人、家庭、社会环境、甚至宗教、文化、现行政策等各层面来找寻线索。
其中影响个体的社会环境分四个层面:最核心的是微系统,人和其他参与者在其中进行直接接触;第二层是中间系统,指的是个人关系网络;第三层是外观系统,指影响个人关系系统的环境因素。第四层是宏观系统,指其他三个系统所处的更大的文化及亚文化环境。[2]每个人的发展都直接受到这四个系统的直接影响,这四个系统依与个体互动的频率及密切的程度有所区别,由小到大的四个系统层层相关,这四个层级的生态系统中是维持在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且没有一个系统是全开或全闭的。[3,4,5]
3 数据及理论分析
3.1 宏观系统
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下进一步衍生了进城务工子女问题。农民工子女是城市化冲突的映射,他们经受着城市化进程中生活方式、社会观念、人际关系变迁造成的心理冲突,同时他们的乡土意识开始淡薄,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更加明显。但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精神的归属和群体的接纳认同,仍遭受来自城市的排斥与歧视;他们也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在电视机、互联网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但又与城市里的同辈人有显著的群体差异;他们开始产生朴素的平等、独立的观念和觉醒的自我意识,渴望能够以有序的方式融入城市,可他们依旧是社会的一个边缘阶层。[9]这是一个介于城乡之间,身份因制度限制而具有不可抗拒性的群体。[6]
3.2 外观系统
3.2.1 政府政策实效不足
农民工最关注的问题中,子女教育问题以36%位居榜首,但超过77.7%的监护人不认可现有针对留守儿童政策的实效,51.4%的家长认为政府在进城务工子女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不大,89.4%不清楚是否有针对农民工子女开展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
现有政策的绩效未被广泛认可,但农民工对完善政策、加大执行力度有着迫切需求:63%希望政府给予农民工子女考学政策倾斜以改变教育机会不公平的现状,52.6%认为教育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当务之急,有51%希望政府能够以学费减免的方式鼓励子女读书,同时还有半数农民工希望政府通过法律保障农民在当地就业、发展乡镇企业、提供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形式,破解与子女分居城乡的问题。
3.2.2 社会力量作用薄弱
仅12.5%的留守儿童能经常受到社会组织的帮扶,多达54%从未受助,而低频率(每学期1-3次)的有33.5%。而几种常见的帮扶方式中,65.6%的被访者认可义务支教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49.6%选择经济援助,49.4%的留守儿童最希望得到学习方面的社会支持;作为对比项的随迁子女中有66.9%选择经济援助,其次是义务支教(45.2%)、家访慰问(43.1%)、心理咨询(34.4%)和培训班(25.8%),值得注意的是仅有10.0%随迁子女经常参加社会组织的集体活动,有40.0%的几乎没有参加社会组织的集体活动。总体而言目前社会组织对农民工子女的帮扶呈现针对性、覆盖性、系统性、持续性不强的特点。
3.3 中观系统
3.3.1 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
(1)内容特征社会支持系统的内容特征是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考察社会支持系统是否具有能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实物需要、信息需要、共同活动的功能。是否有利于提高个体自我价值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指导,给予情感安慰等。[7]
物质需求方面,超过89.6%的家庭能基本满足留守儿童的,但精神需求方面出现父母的功能性失位。在学习方面的需求,留守儿童更多依靠老师同学的支援,很少依赖于父母。负效应方面,过半留守儿童遭受过人身伤害或欺凌,有12%寻机报复,另有17.1%选择忍气吞声。
(2)结构特征社会支持系统的结构特征是指通过对比农民工子女与各支持系统的交往频率、范围和持续时间,揭示各种不同的支持系统在儿童社会生活中的相对地位和重要性。
在同伴交往中,60.6%的留守儿童最在意的是与同龄人在成绩上的比较,而消极影响方面,留守儿童群体中有打架、偷等行为的占了35.4%,在家教缺失下,留守儿童的行为更多是出于自觉,同伴的影响;而在村社与城市的群落交互过程中,留守儿童多间接通过父母或书籍感知城市,仅37.7%的孩子向往城市,在其中多达76.1%选择以考学的方式实现,另有30.1%对此表示无概念。
3.3.2
随迁子女的“镜中我”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8]对于随迁子女的研究,基于身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在生活场景和人际关系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经历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冲击,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个人价值的重塑和自我认知的调整定位。
(1)对生活水平的认知与感受
绝大部分的农民工的年收入低于一万元,至少65%的随迁子女不能享受到公办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设备,在此现实基础上,49.2%的孩子认为进城后生活的幸福感下降。
随迁子女在迁徙后产生了多种心里不适感:39.1%来自于人际交往,36.7%来自陌生环境带来的孤独,24.2%因不适应新环境成绩下降,社交上的恐慌和障碍是很多随迁子女在进城后很长一段时间以内所经历的心理不适的突出表现。总体而言,进城务工子女的同伴接纳感偏低,孤独感更高,存在着被边缘化的社交恐惧,渴望被平等接受的现状。而自我悦纳度低主要源自与城里孩子的对比,其中25%自卑在吃穿、智力、家境、际遇方面不如人,另有相同比例孩子觉得自己与城里孩子没有共同话题。
挫折危机应对方面,33.2%的孩子首选向父母交流倾诉以寻求安慰支持,25.0%独立解决,仅有16.8%从同伴处寻求解决,10.3%向老师求助。反映出随迁子女薄弱的朋辈互动关系,这又影响了他们的危机处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2)城市融入度“农二代”的城市融入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迁子女在生活群落发生改变后,44.5%认为进城最大的收获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21.3%选择教育条件的改善,20.4%选择能与亲人团聚,身为曾经的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的价值判断构成了两类人的显著对比。
相较于留守儿童的37.7%,58.1%的随迁子女希望未来成为城市的一员,另有28.5%尚未明确,仅13.4%不愿继续在城市生活。这说明在直接与城市文明接触后,农民工子女正在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农业文化认同,向以新型生产方式为基础,以新型交往方式为纽带的现代文化认同进行转变。
虽然在身份标识和社会地位的认知上,80.1%不排斥自身农民工子女的身份,但这一身份特征受主客观的限制,利用文教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有限,也未能充分享有城市带来的便利,以及作为一名公民所应享受的文化权利。54.8%的被调查者从未去过诸如音乐厅、博物馆、少年宫这类社会公益类文化场所,他们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度也偏低,由于与社会交流互动少,不利于塑造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和责任感。
3.4 微观系统
3.4.1 亲子关系
留守儿童和父母缺乏交流是最显著的问题。留守儿童成长期缺乏的恰恰是亲情的抚慰与关怀。但74.1%的父母最短每半年回家一次,有11.8%的孩子很少和父母联系。空间上,亲子间面对面的交流变成了远距离的通过电话等介质的交流;时间上,亲子间的沟通变得不确定与间断性,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弱化缺失,会直接影响儿童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在监护方面,56.55%的父母在孩子学龄前外出打工,超过76.8%的儿童被隔代亲属照顾,委托监护人呈年老体弱、文化程度低的特点,不少儿童带有寄居的自卑心理,总体成长环境较不利。
大部分随迁子女的父母对孩子的心怀歉疚,以补偿的心态对孩子有求必应,但不可忽视的是仍有38.3%的父母对孩子采取冷漠、暴力的态度,调查结果呈显著的两级分化,亲子间交流匮乏,也缺乏正确的感情表达,这些都造成亲子关系的扭曲。在对父母的改进期望上,有33.3%的随迁子女最希望父母采用更加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52.3%希望父母提高文化与素质,这些孩子已开始接受城市的文明礼教和社会公约,仅10.9%不满与父母的挣钱能力。
3.4.2 家庭教育
当父母离开时34%的留守儿童表示“遇到困难很无助”,其他负面情绪包括“跟父母很陌生”、“很失落”和“被遗弃”。从“倾诉的对象”和“交流的内容”两方面,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联络匮乏,沟通单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大多是集中在学习成绩上,这也导致了感情的淡漠和教育形式与目的的单一。
对于随迁子女而言,父母可以进行感情陪护和言传身教,但40.2%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内容集中于学习,在人格教育和情感、心灵沟通方面仍欠缺。父母进行理想、价值观的教育时,39.6%的家长把身边学习成绩好的同龄人当做榜样,24.9%选择成功的老板,与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较为符合。
4 结论与启示
4.1 以系统的方法分析农民工子女问题
农民工子女是城市化背景下的特殊产物,不仅要面临自身角色转化,也要面临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冲击,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与朋辈在社会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和由其带来的边缘化效应。要解决进城务工子女的问题,需要充分认识社会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统筹协调各个系统,厘清单个因素的作用,着力于影响的相互传导和参与主体的互动作用,而不应孤立地讨论其中的个别因素。
4.2 重视微观层面要素的作用
调查中通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MHT),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过敏倾倾向四项指标两类农民工子女做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随迁子女总体心理状况远优于留守,并且四项指标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都低于留守儿童。很大程度上来说,农民工子女生存的微观环境对其能否健康成长具有决定性因素。
既往对农民工子女问题的关注多是集中在宏观层面,促使政策改进和落实。但该理论认为,若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非积极的联系会产生消极后果。儿童在家庭中与兄弟姐妹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到他在学校中与同学间的相处模式。若在家庭中处于被溺爱的地位,在玩具和食物的分配上总是优先,那么一旦在学校中享受不到这种待遇则会产生极大的不平衡,就不易于与同学建立和谐、亲密的友谊关系,还会影响到教师对其指导教育的方式。因此通过对家庭这个最小也是最直接的支持系统模式探讨,通过增强家庭的功能,改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度,打破影响在微观与中观系统间的负面作用。[9]
4.3 着力在“生态衔接”处开展工作
个体所经历的角色或场所上的转换称为“生态转衔”,强调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场所之间的相互关系。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是综合性社会问题,涉及家庭结构的变更、生存环境更迭、人生历程转变、个人心理调适、学校资源配合等。在此过程中若不同场所间有多个主体同时直接参与相关场所,则这样的连接称为“多重连接”;反之如果场所间的连接是单一的、间接的或是没有连接,这样的连接情形则称为“微弱的连接”,将不利于个体的发展。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需要综合从亲子关系、朋辈关系、家校联动、社区参与、志愿帮扶等方面入手,通过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内容,帮助他们和谐地融入社会。[10]
参考文献
[1]谢樱.共青团“关爱行动”惠及全国150万农民工子女[N].新华社,2010,09,14.
[2]阿什福德.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9.
[3]颜洁,庞丽娟.论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1997,(04).
[4]王筱云.以生态学观点看外籍配偶家庭子女教养问题[J].网络社会学通讯期刊,2005,11,(50).
[5]Bronfenbrenner,U(.1992).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M].In R.Vasta(ed).Six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revised formulations and current issues.
[6]车晓蕙,黄浩苑,吴俊,潘旭.一亿新生代农民工深度撞击“城市化中国”[J].半月谈,2010,(04).
[7]易进.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02).
[8]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刘杰,孟会敏.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2).
浅谈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保护
随着公路建设的全面展开,环境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正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如何正确科学地分析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好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而实现交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仔细研究的课题。
一、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公路建设需要占用耕地、开挖山体、破坏植被、填埋湿地湖泊等,同时公路建成后车辆通行日夜产生噪音,这些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公路建设和营运各阶段均会对沿线耕地、植被覆盖率、土壤侵蚀、野生动植物等造成影响。
(一)公路规划设计阶段
公路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对环境保护进行详细的评价,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详细论述。如果对沿线环境基础调查不全面,环保措施不科学,那么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例如,大量占用耕地会影响当地农民的粮食产量;占用湿地湖泊会降低区域蓄水量;挤压河床会造成暴雨时的洪涝灾害;开挖山体易造成山体不稳定而发生山体滑坡;砍伐森林会侵占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二)公路施工阶段
1. 造成水土流失。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不能严格按照设计、环保措施等要求进行施工,随意开挖山体、弃置渣土,不仅破坏了地表植被,也严重破坏线位上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导致在强降雨侵袭下,地表土层无法抵抗雨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最终易导致土壤砂化和贫瘠化。
2. 引发地质灾害。开挖山体时,不能严格按照设计设置挡土墙等防护设施,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对路基堆土、排水等工作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导致边坡失稳、路基冲刷现象严重;不按要求规范取土和弃渣,导致胡乱开挖取土、乱倒渣土现象严重;另外,公路工程建设由于深挖方和高填方切断了含水层或截穿了隔水层,破坏了原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常导致地下水上升或下降,产生浸没、次生盐碱化等水文地质问题。
3. 施工机械噪音。施工期间,爆破作业、空压机、挖掘机等各种施工机械易产生施工噪声,导致野生动物原有的生存环境被破坏,易使野生动物烦躁不安,生活习惯被扰乱,还可能使野生动物被迫迁移,甚至影响其繁衍生息。
4. 施工粉尘。在施工期间,路基扬灰、沥青烟、水泥灰等对环境影响较为严重。这些灰尘易附着在植物叶片上,影响植物的光合、呼吸和蒸腾等。同时,这些灰尘易附着在花朵上,影响花朵的正常授粉。
(三)公路运营阶段
车辆尾气含有大量的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等,这些污染物会对沿线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汽车尾气对公路两侧农作物和土壤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增加农作物的有害物质;尾气也会对苗期、花期的农作物产生影响,受害作物叶面会产生锈斑,导致结实率下降,产量降低。
二、公路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提高思想意识,充分认识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到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营运管理等环节,与公路建设统筹考虑。要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公路建设中,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方面考虑,减少对沿线景观、对动植物生态系统和水文环境及社会的影响。
公路是线状物体,公路建设存在涉及区域多、分布广等特点。要重视对公路沿线两侧的土壤、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的调查。必须对沿线自然灾害及生态区、水源地保护区、景观名胜区等应当避让的保护区作认真、科学的调查。
(二)在公路建设中必须全方位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 从公路建设各环节上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公路设计阶段。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工程设计阶段,在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时,一并考虑环境可行性,对项目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对项目实施及运营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详细的处置措施;强化环境保护工程的重要性,将环境保护工程费用支出纳入工程总预算中,为环境保护工作正常开展提供资金保障;重视桥隧构造物的造型设计与沿线自然景观相协调;线路布线时,减少对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影响;减少对山体的大挖大填,避免破坏山体原有的稳定性。
(2)公路施工阶段。在公路建设中要结合气候条件,有效地避免水土流失;弃渣场应进行绿化美化,恢复生态环境;公路施工堆料场应远离环境敏感点。施工生活垃圾要采取集中处理的方式,避免直接排入水体;污染物如油料、化学物品等要集中存放,并远离自然水体,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3)公路运营阶段。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通风隔声窗、设置禁鸣标志等措施防治噪音污染。制定危险化学品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避免运输车辆出现化学品泄露等突发事件,造成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破坏。
2. 从公路建设的地域分布上全面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公路建设的地域分布主要包括乡村和市郊。因此,在公路建设中必须针对结合地域特点制定环保措施。
(1)农村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公路的绝大部分路段是在乡村,它的特征是:土地面积大、人口密度低,气候、地形、水土、地质、生物的差异较大,公路与其它运输体系分散。在这个地区修建公路遇到的问题是:土方工程对农业资源、自然景观的影响很大,所以公路选线应全面考虑两侧的社会自然环境,合理保护自然资源。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设计挡土墙、边沟、截水沟,尽可能采用植物防护,这样既可防止水土流失,也有利于自然景观。线路两侧200米范围内如有自然保护区、水源区、森林草原、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应尽量绕避,难以绕避的,要提出保护方案。
(2)市郊地区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市郊的人口逐渐在增多,郊区面积不断增大,由此引起的生态变化妨碍出行。环城公路或连接市区出入口公路主要建在市郊,在此地域进行公路建设应与当地市政部门联合,科学规划设计。对环城公路或连接市区出入口公路的线形,应注意平纵曲线的组合设计,使汽车能匀速行驶,减少事故,同时也要对汽车噪声、空气污染提出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沈佩瑜.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西部探矿工程,2005(04).
[2]汤澄.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水运,2009(01).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 篇12
关键词:风力发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
0 引言
燃煤发电煤炭资源消耗量大, 燃煤排放的SO2、烟尘、NOx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因燃煤发电需水量大, 加剧了地区干旱缺水的紧张局面。风电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 基本不存在环境污染, 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风电场, 可减少对煤炭和水资源的消耗, 保护环境,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工程内容
风电场的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风电机机组、升压站、场内集电线路、施工检修道路的建设。工程内容见图1。
2 生态评价的原则
2.1 评价目的
通过对风电场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 土壤、农作物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结合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生态影响特征, 采用恰当的方法, 对评价范围内的主要生态因素及工程影响的相关性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 在此基础上, 提出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要求。
2.2 评价原则
风电工程是由点 (风机) 和线型工程 (集电线路、检修道路) 组成的建设项目, 跨越的地域广、面广点多, 但单点工程量较小, 占地面积不大。因而风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遵循以下原则:点线结合, 以点为主, 点是指工程点和环境敏感点。注意一般性影响评价, 关注特殊性问题的解决。
2.3 评价等级
根据HJ 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方法, 确定风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在实际工作中划分依据为:a) 工程占地 (包括含风电机组区、升压站区、集电线路区、施工检修道路区占地) ;b) 工程影响区域内有无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评价需根据工程占地面积和区域内有无生态敏感区确定生态评价等级。
例如, 国电公司沁源某风电项目占地面积为1.003 km2, 若占地为一般区域, 根据导则要求占地范围≤2 km2的一般区域, 评价等级为三级。但由于本项目部分风机位于绵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根据导则要求, 自然保护区属于特殊生态敏感区, 确定此风电项目生态评价工作级别应为一级。
2.4 评价范围
根据HJ 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 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区域。根据导则要求, 一般将风电场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可分为5个亚区:风机区、集电线路区、施工检修道路区、升压站及施工场地区。
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a) 生态现状调查需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现场工作, 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的土壤类型及分布、土地利用现状、植被类型现状、土壤侵蚀现状、动物分布现状和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b) 应调查项目区域的《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经济区划》中本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该区域的生态保护措施和发展方向, 并加以分析项目的建设与规划的符合性;
c) 对于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的风电场, 需调查区域城市总体规划各分区功能、建设控制要求, 发展方向, 分析项目的建设与规划的符合性;
d) 对于位于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内的风电场, 必须调查各生态敏感区的范围、性质、保护对象、功能分区、发展方向和保护要求, 并分析项目建设的符合性。
例如, 国电公司沁源某风电项目部分风机位于绵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时收集了绵山自然保护区类型 (野生动物和森林生态系统及人文景观类型的中型自然保护区) ;功能区划分情况及保护要求;保护对象 (人文及自然景观、金钱豹和猕猴桃、辽东栎白桦生态系统) 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类型及分布等方面资料。
4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1 对植被的影响
a) 植被面积的损失。工程永久和临时占用土地使占地范围内的植被遭受砍伐、铲除、掩埋等一系列人为干扰活动, 使永久占地内的植被全部消失, 周边的植被面积减少, 生物量及生态服务功能下降;
b) 植被生物量与生产力的损失。工程占地施工等使区域土层扰动、植被破坏, 生物量和生产力受到损失, 同时对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分布产生不利影响;
c) 此外, 施工期间, 因施工产生的粉尘会附着在周围植物的叶面上, 影响其生长。
评价需根据风电场占地类型、永久占地植被类型和临时占地植被类型、自然植物群落结构、植被的自然恢复能力、评价范围内是否有特殊需要保护的植被情况等方面结合施工期采取的生态防护措施进行影响预测。
4.1.2 对动物的影响
施工期对区内动物的影响主要是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
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和人员活动噪声是对野生动物影响的主要影响因素。各种施工机械, 如运输车辆、推土机、挖掘机等均可产生较强烈的噪声, 虽然这些施工噪声属非连续排放, 但由于噪声源相对集中, 多为裸露声源, 故其噪声辐射范围及影响相对较大。
在施工期野生动物都将产生规避反应, 远离这一地区, 特别是鸟类, 其栖息环境需要相对安静, 因此本区的鸟类将受较大影响。
评价需根据动物现状调查中资料, 明确本项目区域鸟类种群、动物种群及有无特殊需要保护的动物, 结合其生活习性对其影响进行影响预测。
例如, 国电公司沁源某风电项目评价时, 根据绵山保护区动植物分布图, 保护区内的珍稀动物主要分布在核心区内, 项目最近的风机距核心区边缘约1.2km, 因此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对保护区的鸟类影响十分微弱。
4.1.3 临时占地对生态的影响
a) 弃土渣场。在风电场各施工区域均会产生废弃土石方, 评价需分析项目的土石方产生量, 能否做到土石方平衡, 这样不仅有效利用了余方, 避免产生弃渣场, 又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若风电场设置专门的弃渣场, 需对渣场位置、区域生态环境进行调查, 并提出相应的生态防护措施分析渣场选址的可行性;
b) 施工临时占地。项目的施工临时占地主要包括风电机组吊装平台、施工检修道路、集电杆塔施工区以及施工生产生活场地。在施工结束后环评要求各临时占地均恢复植被, 必须根据原临时占地的不同植被类型采取相应的植被恢复方案并分析影响。
4.2 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2.1 对植被的影响
风电场投入运营后, 永久占地内的植被完全被破坏, 取而代之的是风机和集电线路杆塔的基础以及场内检修道路的路面。工程临时占地进行了植被恢复, 风电机组区和集电线路区以及检修道路两侧实施植被恢复和绿化工程, 占用的植被采取补偿措施。一般而言, 项目运营期不会对植被造成不利影响。
4.2.2 对动物的影响
a) 对野生动物活动的阻隔影响。应根据风电场范围内野生动物的迁移路线, 结合风电场建成后的场内检修道路位置、路径走向、路基高度、道路长度、车流量大小分析对野生动物的活动产生的阻隔影响;
b) 风机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应根据风机噪声的源强、衰减规律、影响范围以及区域内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活动范围、栖息地位置等进行影响分析预测;
c) 风机对鸟类迁徙的影响。风机风轮转动及产生的噪声可能对鸟类起到驱赶和惊扰作用。应调查区域鸟类类型及其飞行高度, 根据风机的安装高度、风轮的转动半径和噪声影响范围分析对鸟类在飞行和迁徒时产生的影响。
根据调查, 一般鸟类的飞行高度为300 m左右, 均远远超过风机的安装高度100 m余, 因此, 从飞行高度分析, 一般情况下风电场风机对鸟类迁徙影响不大。为防范鸟类碰撞风机叶片, 根据日本等地的成功经验, 风机叶片及输电线应采用橙红与白色相间的警示色, 使鸟类在飞行中能及时分辨出安全路线, 及时回避, 减少碰撞风机的概率。
5 景观生态体系评价
景观生态学法对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判是通过2个方面进行的, 一是空间结构分析;二是功能与稳定性分析。评价可以通过区域TM卫星影像进行解译判读, 并结合现场踏勘结果, 利用3S技术获取景观类型图, 计算出以风机为中心某范围内以及道路两侧范围内斑块的数目、面积、样方数等斑块特征, 最终获得项目建设前后的景观格局, 以评价建设项目影响前后景观的生态完整性是否受到较大影响。
5.1 景观生态现状和预测评价
评价可计算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各类拼块密度、频率、景观比例及优势度值, 辅以图表进行对比, 可以看出项目建设前后各类拼块密度、频率、景观比例及优势度值变化以及景观变化情况。
5.2 景观功能和稳定性分析
评价应从景观的生物恢复、景观模地的内在异质性、模地内的廊道、人文景观分析评价区域的景观功能、稳定性和生态完整性是否因工程建设受到较大影响。
5.3 景观减缓及保护措施
针对风电项目的工程特点以及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给景观环境造成的影响, 景观减缓及保护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5.3.1 合理选址选线
针对景观特征采取合理的风机机位、场内道路和输电线路选线, 以“预防为主”的保护措施。场内道路尽量利用现有公路和拓宽后的上山便道, 减少新建道路。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选择隐蔽性好、易于恢复或便于今后留给当地村民作农耕通道的地方, 减轻对自然景观的潜在影响。
5.3.2 采取景观友好的设计方案
在设计中要注意风机塔筒、叶片的外形和色彩对景观环境的协调性, 与自然山体匹配, 使视觉舒适。
5.3.3 景观恢复与植被重建
对风机机位、施工道路和集电线路塔杆基础施工中毁损的地貌进行适当修复, 对地表重新覆盖土壤并进行绿化, 并从景观出发进行绿化美化,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工程的景观面貌。绿化美化除考虑视觉景观外, 还应考虑增强其保持水土的功能和综合的生态环境功能。
6 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措施
6.1 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原则
根据风电场工程建设期运营期特点, 依据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的规定, 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为:
a) 风电场的建设应从保护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采用“点征”的征地方式尽量少占土地;
b) 对项目建设影响造成的植被破坏, 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土地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 以恢复生态环境。
6.2 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措施
风电场生态防护与恢复措施体系通常分为5个防治区, 即升压站区、风电机组区、集电线路区、施工场地区和检修道路防治区。根据工程特点, 结合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应采取因地制宜的生态防护与恢复措施。风电场的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主要以施工期为主, 并且根据不同的分区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以围绕水土保持措施分别加以实施。风电场生态恢复与防护措施要围绕风电场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 因地制宜, 因害设防。
7 环境监理
环境监理是依据国家和相关主管部门制定、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以及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投标文件和依法签订的监理、施工承包合同。按环境监理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履行环境监理义务, 独立﹑公正﹑科学﹑有效的服务于工程, 实施全面环境监理, 使工程在设计﹑施工﹑营运等方面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由于风电场建设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为主要影响, 风电场施工中建设单位及施工监理应根据提出的监理类型及重点完善环境监理内容, 将生态恢复指标及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在施工期环境监理日常工作中, 确保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环境监理的技术要点是施工初期主要检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中期主要检查施工噪声、施工及生活污水排放, 取弃土工程行为及其防护情况等;后期检查植被恢复情况等。
8 环境保护验收
风电场施工期应有专人负责环境保护措施的监理工作, 确保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 对施工过程是否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破坏, 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等进行监理。
项目竣工后, 建设单位应向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风电场建成后环保验收在生态方面需要根据HJT394—200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和GB50434-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相关标准, 重点对于各分区的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及效果进行考核。
9 结语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推荐阅读:
生态影响分析06-16
旅游影响生态环境07-04
教育生态影响中国未来07-08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08-28
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06-26
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07-04
河道采砂对生态环境影响调研报告05-13
原生态音乐对师院音乐教学的影响论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