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功能

2024-10-29

五脏功能(精选12篇)

五脏功能 篇1

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 自古就有五味入五脏之说, 即“肺味辛, 辛入肺; 心味苦, 苦入心; 肝味酸, 酸乳肝; 脾味甘, 甘如脾; 肾味咸, 咸入肾”。但五脏功能与五味自身功效貌似背道而驰, 因此产生了一定的讹误。故本文以“酸入肝”为例探求五脏功能与五味自身功效的相背的内涵, 并稍做阐释。

1 五味入脏的缘由

1. 1五行学说对五味学说的渗透 五味与五脏相联系, 是中国灿烂古代文化和传统医学所独有的。五味之所以入脏, 即《素问·宣明五气篇》说“酸入肝, 苦入心, 甘入脾, 辛入肺, 咸入肾”, 这是因为, 五行学说对五味学说的影响至关重要。

古代哲学家们将“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称为五材, 进一步演化, 将五材的概念发散, 拿它们的共性与自然界其他事物相对照、相类比, 有一点或一个性质与其相符合, 我们就认为它们是“大同”, 即它们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从而“金木水火土”成为宇宙一切事物的中心, 其他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五材联系在一起。古医家们在哲学家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 试图关联五行与万事万物, 将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方“东南西北中”、五音“角徵宫商羽”等与五行联系起来。现在我们以酸味为例, 试图将五脏功能与五味自身功效的相背内涵, 稍做阐释。根据《素问》“东方青色, 入通于肝, 开窍于目, 藏精于肝。其味酸, ……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 其数八, 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躁。”如简图所示。

如图所示, 五行为中心, 联系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层次分明。以木为例, 以季节归为春季, 以五行地理划为东方, 以气味属于酸味, 在脏腑对应肝脏。而其他泪、筋、胆等只与肝的潜藏功能有联系, 肝的潜藏与木不是直接关联, 而是间接。可以看出, 春季、东方、味酸气躁等与“木”的“生长、升发、条达”特性有相似相近的地方, 而泪、筋、胆与肝直接相关, 是通过肝与“木”相联系。泪、筋、胆与“木”间接联系, 也有其优势。即通过“木”的枢纽作用, 看似不相关联的的相关事物就以“木”为绳索巧妙的捆绑在一起, “味酸气躁”就能通过“肝”和“木”与“青色”“春季”“东方”“胆府”等相关联。以此类推: “苦味”就能通过“心”和“火”产生联系; “辛味”就能通过“肺”和“金”产生联系; “甘味”就能通过“脾”和“土”产生联系; “咸味”就能通过“肾”和“水”产生联系。

1. 2 五行学说对五味的衍化 几千年来中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 逐渐形成以五行学说为中心, 普遍联系宇宙万事万物, 五味“酸苦甘辛咸”自然而然融入其中。五味还通过五行的杠杆作用, 将五脏、五色、五方、六腑等广泛的联系。具体衍化主要体现在以下: 以五行为中心枢纽, 将相近滋味的药物, 如咸性滋味的瓦楞子、芒硝、海藻、昆布、肉苁蓉等归纳在一起, 认为它们具有泻下、软坚散结的作用。具有相似苦味的药如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大黄等作为一类, 认为它们具有清热解毒, 燥湿坚阴、通利大便等功效。再次以酸味举例, 酸涩味道的龙骨、牡蛎、山茱萸、赤石脂、禹余粮等, 通过木的转接联系, 与肝联系, 形成了“酸入肝”。再通过肝与筋相联系, 治疗上下肢伤筋类疾病, 药常用伸筋草、舒筋草、木瓜、秦艽、海桐皮等。将功效不同的酸味药串联, 建立“酸—木—肝—筋”轴线作用, 将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纳, 方便理论上的概括。至此, 五味逐渐脱离自然界真实滋味, 是一种抽象出来的味道, 五味与五行的联系更为医家注重。

2 五味入脏, 五脏脏腑功能与五味自身功效并无矛盾, 是以“阴阳平调、承制平衡”为目的

《内经》建立了五脏中心论, 五脏是脏象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中心部分。五脏六腑, 奇经八脉, 脏腑经络, 气血津液, 四肢百窍, 它是这么一个系列。它是以五脏为中心这样去认识问题的。“五味所入”、“五味各有喜好”、“色味当五脏”、“五味所合”等内容都是其具体的五味入脏观点。五味所入五脏脏腑功能与五味自身功效并无矛盾, 是以“阴阳平调、承制平衡”为目的。仍以酸入肝为例阐明。

2. 1 肝的“升发”来源于酸味的固养五味入脏中“酸入肝”的说法并不是错的、不对的, 它的成立需要严格的条件。

古代医家把肝比作树木, 认为它具有生长、升发、条达作用, 这是建立在“比类取象”的基础上。既然把肝比作绿色植物, 那么植物生长要有两个条件, 一个是水, 一个是肥。肝木要以升发、挺拔、调达为特性, 它的动力就得来源于具有涵养功能的水及酸性肥料。因此, 酸入肝经“还原论”来认识可阐释为, 凡是具有涵养、生津、润泽类的药物, 通过培养根本, 补养肝的精、血、阴, 涵养肾中阴精精元, 就能为肝主升发创造条件。

2. 2肝的体、用之间的力量需要平衡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 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体、用”两方面的内容, 这是事务的本质, 体是事物的根本、根基, 用则多表现在具体功能方面, 即以体的基础对整个体系产生的全部作用。萧文休《五行大义》[1]中曰: “五行自有体、性, 圣人象类而制名”。肝木体阴而用阳, “体阴”应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 肝脏的位置, 肝居膈下, 位于腹中, 属阴脏; 二: 肝藏血血属阴, 肝脏必须依赖阴血的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用阳”一是指其具有升发、疏泄的功能, 以气为用。二是从肝的病理变化上看, 肝阳易亢, 肝风易动。肝病常表现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病机, 症见眩晕、面赤、肢体麻木、易怒、抽搐、震颤、角弓反张等, 按阴阳属性亦属阳。“木曰曲直”近乎完全的说明了肝木既要曲, 又要伸, 两者之间力量需要均衡。肝木之体, 用两方面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 是不可分割的。肝木多相火, 病理上易亢旺动风, 相火要发挥升发、疏泄的功能, 就要通过酸涩之物化生精血, 潜藏相火, 使其达到“阴阳平调、承制平衡”的目的。我们临床上对于阴虚火旺、肝阳上亢等证型, 除了采用平肝、清肝、降火之法外, 还可以“补其本味”, 对肝来说酸就是它的本味, 达到“补肝体”这样的一个作用。就是《难经·十四难》“损其肝者, 缓其中”之意。

2. 3 肝“曲直”与酸味之间的平稳 北宋五子之一张载于《张子正蒙》[2]曾言: “鬼神者, 往来屈曲之意。曲为阴, 而伸为阳”。肝木要“曲直”, 就得先“屈”而后得“直”, “若屈不足, 则伸不直”。疏肝理肝的方法, 多是以“酸味”药物五味子、白芍、山萸肉、山楂、乌梅、金樱子等收敛、潜藏、固涩精血, 而后得升发调达、促进气血流畅, 疏肝理肝。肝木潜藏、涩聚的形式来收集动力源, 从而才能够控制并推动肝木本体舒展发散。收敛、潜藏为气机升发调达的前提条件, 肝的精血的充足, “肝主升发调达”才有了可能, 肝中精血“自能化源”, 便将多余的、亢奋的阳亢之气摄纳敛藏, 从而控制内部阴阳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萧吉.五行大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19.

[2]张载.张子正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0.

五脏功能 篇2

(二)心的生理特性

第一、我们讲一讲心主神志的含义。首先讲什么是神?在中医的文献里面,神有三个义项:

一、是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

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

三、指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情志活动。这三个义项合起来,称之为广义之神,把神的第三个义项称为狭义之神。心主神志的神是指狭义之神。心主神志是指心具有主持人的意识、思维、情志活动的功能。

第二、神的物质基础。就形神而言,形是神的物质基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形神之间的关系又称体用的关系。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范畴,它有多种含义,在这里,体,就形神而言,指形体而言,而神是这个形体所产生出来的生理功能。中医强调形神合一、神离开形无所谓神,离开神也无所谓形。其

一、我们从形神的体用关系,讲形是神的物质基础。而中医学又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从哲学层次来说,从宏观整体来说,那么又进一步强调,这个形体是由于父母媾精,阴阳交媾而形成的,而这个生命源于人体内的精气。在这里,把精气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所需要的精微物质,那么这个精微的物质,它通过形体作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就这个意义讲,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在这里面强调两个思想,在咱们中医学里面,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神,一种思想称之为神灵,主观意识的产物;一种学术思想强调形神合一、形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把精气作为神的物质基础。这里面强调的思想,神是有物质基础的,不是主观意识的产物。这是两种不同对神的解释,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我们中医学依据的是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世界是物质的,生命是物质的,因此强调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这样来理解神的物质基础。在讲述气血的关系的时候,常常又讲血是神的物质基础,血属于精气的范畴,精气在这里泛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精微物质,血是其中之一。在讲心血在神志当中的作用的时候,在那里是讲心的主血脉和神的关系,这是总体上讲,从形神的关系来讲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强调神是有物质基础的,是物质运动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中医学里面,把神的物质基础规定为精气,规定为一种具体的物质,一、它承认人的精神活动的物质性,神的物质性。

二、把神的活动规定为某种物质,这个结论又是不甚确切的。我们知道,神的活动是大脑皮层高级神经的活动,它是在物质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出来的神志活动。如果仅仅归结为精气,这个结论我们今天看来是不甚完善和确切的,但是它是历史的产物,我们在这里理解,不要简单地理解为神的物质基础就是精气,要找出那个具体的精气它有什么形态?应该理解为中医所说的神不是神灵,是有物质基础的,是唯物的,理解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从形神统一观强调形为神的物质基础,那么气是构成形体的本源物质。就这个意义讲,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要正确地理解我们的中医文献里所描述神的物质基础,它的合理地方在什么地方?有不甚确切的地方是什么?随着同学们后期,特别是学习脑科学的时候,那么对这个问题就有更清楚的认识。

第三、讲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第一个功能叫任物作用。任物是指接收、处理、反映信息,这个过程就是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这里面就是心在任物的过程中通过接受外界环境所给予的信息,然后经过心进行处理,通过心的处理,最后正确地反映信息,这个过程就是人的思维过程,包括意识、思维、情志活动。第二、它的作用叫主宰作用,是指心主神志这个作用,它是人体五脏六腑之大主,就是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的主宰,它起到主宰作用,统帅作用。神志活动同样需要五脏系统共同来进行调节,但谁占有特殊作用呢?占有主导地位呢?心的神占有主导地位。就这个意义讲,称心的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生命的主宰,这就是心主神志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它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二、对全身各个系统的生命活动具有主导的调节作用。

第四、讲一讲中医学的神志学说。从《内经》开始,经过历代的发展,中医学的神志学说有两种学说。我们刚才讲的心主神志,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学说,叫心主神志说,在《内经》里强调心为生之本,神之舍。那么,心主神志说强调是心,心脏具有主管思维的作用,用现代的语言说,中医所说那个心,它那个神的作用是现代生理学所说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它具有脑的作用。在中国文化里面,中国文化里面,心主神志这个心,汉字的本义是指心脏。请同学们看《说文》,看《释文》。象形文字里面画一个(“心”字)和现代解剖学画那个心脏非常相似,包括那个心包络,西医说心耳,画得是惟妙惟肖。在《说文》和《释文》解释心的时候,明确解释为,定义为心脏,已经明确指出心脏是主管血液循行的,主血脉的。同时,又加上一句,心是思维器官,用现代的语言翻译,心是思维器官,它属于中国古代的心范畴。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叫做心学。大家所熟知的《孟子》,说“心之官,则思”,心是心脏,同时指出它还有思的功能,思,思维。这是中医学神志学说里面第一个学说。《内经》里面已经明确提出,心主神明,为生之本,神之舍。同时,《内经》开始,已经认识到脑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在《灵枢经》讲针刺的时候,刺脑,枕骨大孔,禁忌,刺脑,立死。讲脑是生命的中枢,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今天来看,并不是中医学没有认识到脑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医学的神志学说以心主神志说占主导地位,一直到今天,现在的教材,仍然在写心主神明,而不写脑主神明。至于说为什么这样做,后面我们再继续讲。

其二、脑为元神之府说。用我们今天的话说,现在有人发表文章,我们简练地说,说心主神明和它对称,那就是脑主神明。脑主神明说,它的本来的命题叫脑为元神之府,我们用现代(语言)可以把它简化,称为脑主神明,那就是脑主神明说和心主神明说并行,它属于中医神志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文献里面已经明确指出脑为精明之府,讲人的五官,感官,通过感官接受信息以后,要通过脑来分析、处理信息,叫做精细明察,审思判断。那么已经认识到脑通过感官来接受信息,经过大脑的思维来进行分析和处理信息,完成思维的过程。已经认识到脑是生命的主宰。刚才我已引《灵枢经》关于针刺的论述,强调人体有些部位是不可针刺的,提出来脑不可伤,刺之立死,强调脑是生命的主宰。历代文献都记载脑是一个思维器官,脑具有视万物,别黑白,审短长的功能。那么视万物,别黑白,审短长,它不仅仅是感官的作用,而是感官任物以后,经过脑的分析处理以后,才能够辨别万物,辨别黑白,审察物体的形态长短,对信息做出处理,得出判断。在这个基础上,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而到了王清任又进一步提出来,人的灵性记忆不在心而在脑。这就是脑主神明说的依据。

中医的神志学说,心主神明说,脑主神明说,这是前两个学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中医学从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神志活动,提出第三种学说,叫五脏藏神学说。在承认心主神志、脑主神志的前提下,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五脏藏神。五神是神、魂、魄、意、志的统称,分别为五脏所藏。因此,中医学把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五脏密切联系起来。

上述就是中医神志学说的三种学说。那么根据三种学说,在理论上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在实践上如何正确地应用这三种学说?

一、在理论上,当前,从古至今,特别是李时珍以后,一直存在着鲜明的对立,一者主张脑主神明,一者主张心主神明。到现在也有的学者提出来根据脑科学发展的现状,应该变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这是一种假说,这种假说提出有它充分的理论依据,也有充分的实践依据。至于这种假说是否能够代替心主神明说,那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改变这种学说,提出用脑主神明代替心主神明,需要对中医的理论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造,重新构建中医理论体系,才能最后完成。这也是我们今后中医学者,特别是你们需要去完成的。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完成,仍然主导地位是心主神明说。那么,从理论上(如何)看待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和五脏藏神的关系呢?大家看这个示意图,说心是生命的主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既能够任物,它又有主宰全身,调节全身生命活动的作用,也就是说,在神志活动当中,仍然是心是主宰的,我们称心占主导地位,心为主导。那么,根据第三个学说,中医又强调五脏皆藏神,说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心为主导。这个结论处理了心主神志和五脏藏神的关系。第二、心主神志和脑为元神之府,它们之间的关系到现在为止,中医是怎么处理的呢?从理论到实践怎样处理的呢?

一、中医讲脑为髓海,精能生髓。后面我们进一步讲,精,刚才讲那个精气,是人体生命物质的泛称。而人体生命物质那个精,是由五脏系统共同协调作用而产生的,通过五脏系统共同的协调,共同的作用,保证了生命的正常进行,保证了各个脏腑系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才能够产生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在这种条件下,精才能转化为髓。髓聚于脑,形成了脑,脑为髓海。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脑从形态结构到生理功能,都和五脏密切相关,它的功能并非是由它自己,髓海所决定的。这就处理了五脏藏神和脑主神明之间的关系。那么根据五脏藏神,心为主导,心主宰五脏藏神的功能。五脏藏神,就五脏系统生理功能正常,保证精微物质的不断地化生,使髓不断地充盈,脑髓充盈,才能保证脑为灵性记忆之府。到今天为止,处理心和脑的关系,心和五脏藏神的关系,就这样来处理。这种理论它指导了实践,到今天为止,我们治疗脑的病变,并非是仅仅治脑,也并非是,将来后面我们讲肾的时候再进一步讲,并非是仅仅治肾,而是从五脏入手来进行调节。我们看中药学,将来大家学中药的时候,安神药物,不管是哪类安神药物,根据它所属脏腑的不同,它可以归到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理论呢?就是脑和五脏相关的结果。要想改变这种理论,脑主神明,而不是心主神明,那到实践去,今后凡是脑的病变,我们至少说,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发生异常的生命过程,我们治脑,而不治五脏,也不治心,这样才能够将脑主神明的理论付诸于实践,经过实践检验,这个假说才能够成立。要达到这个过程,那么需要对中医的理论重新进行一番构建。那么,任何一个学科建立,它必需用一元来解释所有的问题。这也是当前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也是科学研究当中的一个热门课题。随着脑科学的发展,这个问题,心主神明说和脑主神明说,这两者的纷争、讨论,会越来越热烈。所以出现这样一种结果,由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决定的。大家可以查字典,看汉字,带有心字的双音字,就是两个汉字符号构成的双音字,许多的双音字,它的内涵都是讲人的意识思维感情活动,为什么?中国的文化心学决定的。如果要改变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来解决,首先解决中国那个心学,哲学上,和西方哲学那个脑,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统一。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做到我们所说那个用脑代替心。这是学习中医理论非常难的,它也体现了我们前面讲藏象,脏腑的生理功能是以象定脏,它也体现了那个系统的、整体的思维,也再一次证明了,中医所说的心,脏腑的心与解剖学的心脏,作为一个器官,两者不是等值的,不能同日而语。学习解剖学的心,学习它的生理功能,必须按照西方医学、西方思维方式,来学习、掌握它的生理功能;而学习中医的心,学习它的生理功能必须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按照中国的文化来探讨心的功能。这个问题,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还是五脏藏神,特别是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中医基础理论当中一个重大的命题,也是一个重大的难题。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决定了以心主神志说占主导地位,这个学说和实践是相统一的。那么,单纯的脑主神明和实践是难以做到像心主神明这样,能够用一元统一起来。我们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看实践。我们这里讲的看实践是指中医的实践,中医实践无非就是临床、养生保健的实践。

关于中医的神志学说,要求同学们三个学说都必须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般的了解。心脏的生理特性。所谓特性是指事物它独有的性质。那么心脏的生理特性是指心脏本身以区别于其他(脏腑)的属性。

一、叫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中医学认为,心主君火,在中医学里面,人体的阳气又称之为燥火,分为君和相。心是君火,与心相对,还有相火,比如,肝肾等,它是相火。关于相火,后面还要继续学习。君在中国的文化当中至高无上的,因此称心为君主之官,类比为君主之官,它有至高无上的作用。在人体的阳气的火,君火是最重要的,这里面旨在说明心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它有主宰全身的作用,所以古时候用一个比喻,比喻心脏这个特性,说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心这个火就如同蜡烛点燃发光能够光照万物一样。它的意义在于我们在心有病的时候,一、除了调整它本身之外,更重要的知道心有病对其他脏腑所带来的危害;

二、在治疗实践当中,处方用药当中注意保护心的阳气。虽然也强调心也是阴阳的统一体,而更重要地强调心的君火——阳气的重要作用,就这个意义说,心脏对全身的阳气具有主宰作用,与相火是相比较而言的。

二、心与夏季相通应。这又讲心与四时阴阳,它们之间的关系,因为心和夏同属于五行中的火系统,两者气化相通。就这个意义讲,它回答的问题,它的内涵表现了中医所说的那个心脏,与环境的同一性,就季节而言,与夏季相通应。至于说这个原理,运用这个原理在临床治疗指导作用,将来同学们一旦到高年级学习五运六气的时候,会进一步加深心与夏季的气化相通,在此仅能知道心的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阳气,并不排斥阳气仅仅为心所主。前面我曾经讲过一句话,说肾阳为一身诸阳之本,为什么不说肾阳有主宰作用呢?而这里面强调心为阳脏主阳气呢?因为中医的理论决定了是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尽管肾阳为一身诸阳之本,但是呢,那么心是至高无上的。这就是中国的文化。所以在这里强调心主阳气,为人身的君火,应该能够正确地来理解这个判断,它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这个判断的?这样的话,我们就能正确地理解这个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主阳气,心为君火,对全身生命活动来说,有烛照万物的作用,那么,无非讲主宰作用。第二点的生理特性,旨在说明人体与环境的统一性,拿出来心系统和环境哪一个相通应呢?气化相通呢?和夏季相通应,无论从生理、病理,到辨证、治疗,都时刻注意一点,我们前面强调,治疗疾病既要整体调节,又要注意个体化,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这个特性就告诉我们,一旦心脏有病,它的病理变化,乃至它的生理变化,要和夏的气候相通应,就是与火具有相同性。那么在治疗的时候要充分考这样一个特性,它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将来学习五运六气的时候会进一步来加深理解。

中医学,我们这个现行的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教材把心包络不作为一个脏来处理。尽管经络学说认为心包络是个脏,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五脏,而不是六脏,所以中医基础理论把心包络作为心的附属,简单地作以介绍。那么什么是心包络呢?一句话,指心脏外面的包膜。这句话是用现代语言对《说文》对心包络描写的表述。在《释文》和《说文》已经对心包络说得非常清楚了,就是讲的心脏外面的一个包膜。它有什么作用呢?

一、它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在汉字里面也说得很清楚,咱们中医学,中医理论在汉字释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心受邪”。那为什么说心有病必须由心包代之呢?这也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既然承认前提,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在五脏系统是至高无上的,在社会学上,天子,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用类比的方法,把心的作用,在生命过程的作用类比,如同人类社会,社会结构,中国的社会结构,传统社会结构那个皇帝天子的作用,由此推理,心也不能直接受邪。大家知道,传统的王朝,皇帝外面有卫兵,那么皇帝是不能够直接受到侵犯的。那第一道攻序受到侵犯就是卫兵。那么用此类比,心脏本身不能直接受邪,由谁代呢?那么形容心包络类似皇帝的卫兵,它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所以要想受邪,那必须由心包络代替。基于这样一种思想,提出来代心受邪这样一个理论。代心受邪的概念将来同学们在学习温病学的时候会进一步学习。那么心包所反映出来的病理变化就是心、神的病理变化。但是由于这样一种思想,我们阐述它的发病过程的时候,中医讲就是代心受邪,强调心包络的作用。理解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一、它保护心脏;

二、代心受邪。这是文化所决定的。

五脏功能 篇3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所谓“膻中者”,是指人体里边很特殊的一条经络——心包经,即心包和三焦,这是在五脏之外,中医里边加出来的一个脏器。膻中穴在两乳的正中间,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

《黄帝内经》认为“气会膻中”,人体的气机在很大程度上都会通过膻中来表现。这里又涉及西医的一个概念,就是“胸腺”,胸腺是指膻中穴到肚脐之间的一条直线。

在人出生之前。胸腺是一个很大的器官,等到出生以后,它就迅速地萎缩。其实,这里边暗示着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小孩子之所以能用十个月来完成人类几亿年的进化,和膻中、胸腺是有密切关系的。

所谓“喜乐”,在某种意义上是指经脉特别通畅,如果经脉特别通畅,小孩子的发育就会特别顺畅。我们也会发现,人在婴幼儿时期长得非常快,基本一天一个变化,而过了青春期以后,人的生长速度就明显减缓了。这些实际上都和膻中非常有关系。

“臣使之官”,是说膻中是代君发令的。中医认为人体有心,同时有心的外围。即心包,心是不受邪的,而心包就有代君受过的功能。所以这个“臣使之官”就相当于所谓的宦官,代君行令。为什么要用它代君行令?因为传统文化认为。君主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就像心的喜怒也是不形于色一样。那么“形于色”的这个功能,要由谁来承担?就是心包来承担的。

心包主疏通气机

心包在人体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疏通气机。如果膻中闭塞,人们的气机就会很不顺畅。现在的人工作压力都很大,膻中这个穴位非常容易堵塞。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要经常梳理、按摩膻中这个地方,其实不难,用大拇指直接往下捋就可以。现在有一种做法,就是拍打膻中,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种拍打对膻中的影响有点太过了,只要往下捋就行了。人如果生气,就可以往下捋一百下左右,这样对自己的气机会很有帮助。

常见心包经病及其中医对治

心包经的病症经常会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它会表现为“手心热”。心包经是沿着人体手臂前缘的正中线走的一条经脉,一直走到中指。人的手心里有劳宫穴,劳官穴也是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如果心包有热,就会体现在劳宫穴上,即手心热。如何解决?大家可以拍打心包经,先按摩位于腋下的极泉穴,极泉穴是解郁大穴,属于心经穴位,然后沿着手臂前缘的正中线向外拍打。拍打心包经,对心包的一些气机非常有作用。

第二,有的人手心总出汗,这是心包不收敛的一个表现。因为心包经属于厥阴经,厥阴经就是主收敛的,如果不收敛。手心总出汗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第三,臂肘挛急。就是沿着这个肘臂,会出现“挛急”,即抽筋,或者是不舒畅、麻木。在临床上,这样的病人越来越多,他们总觉得自己手臂发沉、发麻,就是人已经出现心脏病或心包病的一个前兆。这种人一是工作压力太大,二是过度焦虑,阻碍了气机,造成了气血不通、经脉不通畅,导致了麻、胀、沉的感觉。

第四,腋肿。即腋窝下会出现肿痛,这个也是心包的病。如果再继续发展下去,就会觉得“胸胁盛满”,就是总觉得两个胸胁特别地胀。再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心儋儋大动”,心会“扑通扑通”跳得特别快,就像人特别紧张一样。

第五,是心脏病前兆的一个象,叫“面赤目黄”。就是脸会发红,如果红在眉心“如灯花状”。那就很不好。在道教医学里,眉心正中的地方叫印堂,如果这个地方发红,人“祸福在旦夕间”。如果印堂发黑,就更加不好,因为黑的颜色是肾水的颜色,水克了火,就会造成心脏更加重的病症。平常大家在照镜子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脸,有些病的前兆会反映在脸上。

第六,嘻笑不休,即人一直收不住,总是呵呵乐的状态。“喜则神散”,中医讲究任何事情都不可以过度,喜也分正邪,如果是正常的嘻,那就没问题;如果人老是嘻笑不休,尤其是老人突然出现嘻笑不休的情况时,晚辈就应该多加小心,因为这是心神将散之象。老人的病情会加重。

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专家。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人类学。

近年来,曲黎教不仅在大学里主讲“中医文化”、“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还致力于传统医道的推广,经常受邀到各大机构演讲。她的演讲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听众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

中医五脏养生 篇4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

人的一生中, 会遇到高兴的事与不高兴的事, 被人赞扬的事或被人批评的事。被人宠着的时候, 不要太兴奋, 否则会忘乎所以;被人贬低的时候, 不要太气馁, 否则会没有了志气。特别是不可怒发冲冠, 怒会耗散肝血, 助发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等, 甚至会诱发脑卒中。如果能宠辱不惊, 肝气就会舒条有序, 神志就可安宁无恙。

动静以敬心火自定

动以养形, 静以养心。养形与养心是互惠的, 只有形体康健, 心情才能舒畅;而心情舒畅, 亦有利于形体的健美。动静结合, 身心才能自如。如果动静失于常态, 或者形体劳累, 就会伤及心血;而劳心过度, 血脉不能通畅, 形体也会感到疲乏。所以说, 血脉的流通, 要有“动”以养形;精神的安定, 要有“静”以养心。动静有序, 才能使心神、心血、心脉三者正常有序地工作。

饮食有节脾土安和

胃主纳谷, 脾主运化, 饮食有节, 饥饱适宜, 五谷才能化为气血充养五脏六腑;反之, 饮食无节制, 太饱则伤肺, 太饥则伤气, 太酸则伤筋, 太咸则伤骨, 太甜则伤血。特别是暴饮暴食, 烟酒无度, 必然伤及脾胃, 脾胃伤了, 气血津液自然会减少许多, 何谈健康?所以, 要使脾胃 (包括肝、胆、大小肠) 安康, 节制饮食是第一要素。

调息寡言, 肺金自全

“肺如钟, 撞则鸣。风寒入, 外撞鸣, 虚劳损, 内撞鸣。”这是清代中医名家陈修园对肺系疾病因素的总结。调息不当, 外卫不固, 风寒湿热经常侵犯皮毛, 肺的呼吸功能受到阻碍, 就会发生气管炎、哮喘等疾患。中医学认为, 肺为发声之腑, 说话过多, 会伤及肺气与肺阴, 出现喑哑、咽痛等病痛。所以说, 保护肺腑, 寡言少语与调息适度一样重要, 两者均不可偏废。

恬淡少欲, 肾水自足

五脏功能 篇5

【拼音】wǔ zàng liù fǔ

【简拼】wzlf

【近义词】骨子里面、五藏六府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解释】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每坐常闭目内视,存见五脏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内心

【例子】牛先生乍到这里,实际情况还不清楚。住久了,五脏六腑里的毛病你就看清啦。(姚雪垠《李自成》第个卷第二十八章)

【英文翻译】the entrails/viscera

【成语正音】脏,不能读作“zān馈薄

【成语辩形】腑,不能写作“府”。

【产生年代】古代

五脏有五怕 篇6

肥胖容易引起脂肪肝,严重者会引发肝纤维化,继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所以,人们应避免多吃油腻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诱使肝炎发作,还会使难以分解的脂肪在肝脏内堆积,演变为脂肪肝。

对策:应该均衡饮食,少吃油腻、煎炸的食物,每天保证6~8个小时的睡眠,戒除熬夜等陋习。限制饮酒量,提高健康意识,不要拿生命开玩笑。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大多数药物都需要经肝脏代谢,由此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也很高。所以,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其不良反应,不要擅自用药。

心脏怕累

近年来,中青年猝死事件频频发生,过度劳累是心脏的头号天敌。心源性猝死不是一时造成的,长期作息不规律,以及压力过大、抑郁或情绪波动、肥胖、大量抽烟喝酒等,都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等急性病变,也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或使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心肌氧耗量明显增加,出现急性心肌缺血,从而发生猝死。

对策;每天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心态、饮食宜清淡、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不得不熬夜时,要定时起身运动,熬夜后注意补充果蔬、蛋白质。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要坚持规范用药,定期体检及做心脏专项检查,建议30~45岁的人群每年做1次,45岁以上者每年2次。

胃怕生冷

对于胃来说,“冷”是最难接受的。一旦胃受到冷空气或冷食的刺激,就容易收缩痉挛,出现胃部绞痛、腹泻等不适。夏天即将到来,不少人喜欢吃雪糕、喝冰镇饮料来解暑,虽然当时感到凉爽了,胃却遭了殃。冷饮大量进入胃肠道后,不仅会导致胃肠道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减少,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还会干扰胃肠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影响消化液分泌。如果此时再吃些不易消化的食物或不干净的路边摊,就会对胃肠形成双重刺激。

对策:要想让胃舒服,就要尽量“讨好”它。除了保证三餐规律、每餐八分饱、细嚼慢咽等健康的饮食习惯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速度加快,体内的钠、钾等电解质流失较快,所以应保证营养均衡,蛋白质的摄入不可减少,要适当吃些鱼类、瘦肉、鸡肉、蛋、奶制品、豆制品,同时要多吃新鲜果蔬;夏季出汗较多,胃口不佳时,最好吃些汤粥类食品,如绿豆汤、百合粥等,既能防暑清热,又能解毒开胃。

肺怕差环境

肺对环境的要求很高,清新的空气是它的最爱。在尾气密集、烟味弥漫的环境内待太久,肺就会提出抗议。肺本身有一套很完善的自净体系,即使是直径小于2微米的颗粒也会被吸入,被肺泡的巨噬细胞吞噬,并最终经呼吸道随痰排出体外。但如果持续大量吸入颗粒物,肺这道防御屏障就会慢慢变得脆弱。过多的可吸入颗粒物沉淀,会降低肺吸入氧气的能力,使肺泡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生存能力下降,导致肺排除污染物的能力下降。

对策:养肺最好的一招就是积极补水。每天主动喝6~8杯水,其中晨起一杯水最为重要,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已使不少水分流失,人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小支气管内的痰液已变得黏稠不易咳出,清晨饮水可缓解呼吸道缺水情况。另外,戒烟很关键,烟性属“火”,最易灼伤肺之津液。早上起床后可找一处空气清新的地方做做深呼吸。饮食上,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果蔬,多吃些滋阴清热的食物,如银耳和秋梨。中医更有“常笑宣肺”一说,笑能让人心气平和,对肺好处多多。最后,雾霾天一定不能大意,坚持佩戴口罩出门。

肾脏怕熬夜和憋尿

熬夜会损伤肾脏,因而一些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爱喝浓茶和咖啡的人,肾脏很容易出问题。工作、学习一忙起来,很多人都出现过憋尿情况,其实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会繁殖细菌,细菌会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这类感染一旦反复发作,会引发慢性感染,不易治愈。

注意休息,若出现一些症状,如长期贫血、腰痛等,应及早就医。另外,不管有无尿意,都应增加排尿次数,最好每小时排1次尿。

重口味伤五脏 篇7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 酸、辛、苦、甘、咸五种味道与五脏有着特定的“亲和性”。《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说道:“五味所入, 酸入肝, 辛入肺, 苦入心, 咸入肾, 甘入脾。”其中———

酸味食物如青梅、山楂、橙子等, 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能制肝火、补肝阴, 是肝脏的最爱;

辛味食物包括葱、姜、蒜等, 擅长发散风寒、行气止痛, 有助宣泄肺气, 防止外邪犯肺。

苦味食物入心经, 常吃苦瓜、莲子心等, 能清热泻火, 治疗心火旺盛引起的失眠、烦躁等症。

咸味食物指海带、海藻、紫菜、螃蟹等“天然咸鲜”的食物, 而不是多吃盐, 它们与肾气相通, 能滋养肾精、软坚散结。

甘味食物如山药、南瓜、米饭、红薯等, 是补养气血、调和脾胃的“帮手”。

然而, 万物相生相克, 五味浓淡相宜能调养五脏, 可若过偏过盛, 则会顾此失彼, 打乱五脏之间的平衡和制约。《彭祖摄生养性论》中强调:“五味不得偏耽, 酸多伤脾, 苦多伤肺, 辛多伤肝, 甘多伤肾, 咸多伤心。”

酸多伤脾。酸能补肝, 但过多的酸味食物会引起肝气偏胜, 克犯脾胃, 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脾主肌肉, 其华在唇, 引起《黄帝内经》所说的“多食酸, 而肉胝皱而唇揭”。因此, 消化功能不好、大便溏稀等脾虚症状的人, 要注意少吃酸食。

辛多伤肝。“多食辛, 则筋急而爪枯”。过量食用辛辣之物容易引起肺气偏胜, 克伐肝脏, 影响肝藏血、主筋的功能, 导致筋的弹性降低, 血运受影响。因此, 有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视物模糊等肝虚症状者, 应少吃辣。

苦多伤肺。过多的苦食则会克伐肺脏。肺主皮毛, 苦味太多, 皮肤可能失去光泽, 毛发容易脱落, 造成“多食苦, 则皮槁而毛拔”的后果。有肺气虚表现的人, 如容易感冒、咳嗽、咳痰等, 要适当控制苦味食品的摄入。

咸多伤心。“多食咸, 则脉凝泣而变色”。咸味吃多可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 损伤心的功能。心是血的统领者, 其功能不足可使血脉凝聚, 脸色变黑。因此, 有心悸、气短、胸痛等不适的人, 一定要少吃咸。

五脏功能 篇8

1 对“脾为先天之本”的认识

“脾为后天之本” (《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后天是与先天相对而言的, 在中医学中, 后天与先天是以婴儿出生为分界线的。“脾为后天之本”是指脾为人体出生之后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生理功能的根本。脾主运化, 能够将饮食进行消化吸收, 进而化生水谷精微。《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脾脏者, 土也, 孤脏, 以灌四旁者也。”指出脾具有消化饮食水谷, 化生、转运水谷精微的作用[1]。人之有身, 全赖气血。气血之成, 源于水谷精微, 而水谷精微的化生, 是主要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因此, 脾主运化功能的正常与否, 直接影响到人体气血的盛衰以及各脏腑的功能。脾为后天之本, 有运化之功能, 水谷精微必须依靠脾的吸收和转输, 才能营养各脏腑, 以维持脏腑的功能活动。脏腑得到营养物质的充养后, 又分别输精于皮毛、肌肉、筋骨等组织器官, 以维持这些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故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之以养[2,3]。特别是人出生以后, 脾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 不断供给周身营养物质, 才能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的根基是在肾, 而脾的功能则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故此, 明代医家李中梓明确指出“脾为后天之本”, 并解释道:“盖婴儿既生, 一日不再食则饥, 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云安谷则昌, 绝谷则亡, 犹兵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 胃气一败, 百药难施。一有此身, 必资谷气。谷入于胃, 洒陈于六腑而气至, 和调于五脏而血生, 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 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医宗必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论》) 明代张介宾亦指出:“人始生, 本乎精血之源, 人之既生, 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 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 精血之司在命门, 水谷之司在脾胃, 本赖乎先天为之主, 而精血之海又赖后天为之资。”强调人的生长发育以先天为动力, 但必须以后天水谷精微为资助, 并由此突出了脾胃运化功能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 对“胃者五脏之本”认识

“胃者五脏之本”首见于《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皆禀气于胃, 胃者五脏之本也。”“胃者五脏之本”是指胃为维持五脏功能活动的根本。《内经》在论述脏腑生理功能时, 反复强调“阳明者, 五脏六腑之海” (《素问·崖论》) , “五脏六腑皆察气于胃” (《灵枢·五味》) , “胃者, 太仓也” (《灵枢·胀论》) , “胃者五脏之本也” (《素问·玉机真脏论》) 。可见胃在人体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灵枢·营卫生会》指出:“人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 以传于肺, 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五脏主藏精气五脏的功能活动便是以其所藏精气为物质基础[4], 而此精气的来源便是脾胃所化生的气血。故胃气乃是奉养生身的大源, 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胃主受纳, 腐熟水谷, 为“水谷之海”, 能够将饮食水谷初步消化, 下传小肠;并将水谷精微经脾的转输, 布散全身, 以充养五脏, 使之发挥正常功能。故曰:“胃者, 水谷之海也” (《灵枢·玉版》) ;“五味入口, 藏于肠胃, 味有所藏, 以养五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 ;“胃者, 五脏六腑之海也, 水谷皆入于胃,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灵枢·五味》) 。由于人体后天饮食营养对于维持人体的机能活动至关重要, “人以水谷为本, 故人绝水谷则死” (《素问·平人气象论》) , 而“胃为五脏六腑之海” (《灵枢·动输》) , 因此, 胃的功能的强弱及有无, 直接关系到人体脏腑的正常与否, 以及人体的生命活动。故《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胃者, 五脏之本也。”《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绝水谷则死, 脉无胃气亦死……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 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 逆者死。”“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景岳全书·论脾胃》亦云:“土气为万物之源, 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 胃弱则衰。有胃则生, 无胃则死。”指出胃气的盛衰及存亡, 不仅关系到脏腑的盛衰, 而且与整个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当然, 此处的胃气不单指胃的功能, 而是指人的一身之气, 即《内经》所谓“平人之常气”。但由“胃气”代指一身之气, 可以看出, 胃的功能对于全身之气的形成与盛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华佗在《中藏经》中所说:“胃者, 人之根本也, 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也。”张介宾亦指出:“凡平人之常, 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 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故胃为脏腑之本。” 尽管历代医家对“胃气”含义的理解和应用诸说不一, 但皆称之为“胃气”者, 无非是强调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作用的重要性, 如《中国医学大辞典·胃》所说:“胃气, 胃中运化水谷之精气也。”

3 “脾为后天之本”与“胃者五脏之本”的相互联系

“脾为后天之本”与“胃者五脏之本”, 分别从脾、胃各自的功能强调了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脾与胃皆位居中焦, “脾与胃以膜相连” (《素问·太阴阳明论》) , 其经脉相互络属, 因此脾与胃构成了密切的表里关系。脾与胃相为表里, 一脏一腑, 一运一纳, 一升一降, 相互协调, 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过程[5,6]。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脾运胃纳, 是相互协作的, 二者缺一不可, 无胃之受纳, 则就无脾之运化;若无脾之健运, 则胃就难以受纳。因此, “人以胃气为本”之“胃气”, 是指脾胃之气, 以及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之精气, 这是脾胃同为后天之本的生理基础[7,8]。正如《医述·卷一·医学溯源·脏腑》所说:“胃无消磨健运则不化, 故言胃气, 内已概括及脾气矣。”在生理上, 胃主受纳, 脾主运化, 纳运相合;脾主升清, 胃主降浊, 升降相因;脾为阴土, 性喜燥恶湿, 胃为阳土, 性喜润恶燥, 燥湿相济。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胃属戊土, 脾属己土, 戊阳己阴, 阴阳之性有别也。脏宜藏, 腑宜通, 脏腑之体用各殊也……纳食主胃, 运化主脾, 脾宜升则健, 胃宜降则和。”《素问·太阴阳明论》亦云:“四肢皆禀气于胃, 而不得至经, 必因于脾乃禀也。”脾与胃互助互用, 相反相成, 共同将饮食物消化、吸收, 形成水谷精微, 并化生气血, 而营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故将脾胃称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正如《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说:“盖元气之充足, 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 而后能滋味养脏腑。若胃气之本弱, 饮食自倍, 则肠胃之气既伤, 而元气不能充, 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医方考·脾胃证治》亦云:“盖中气者, 脾胃之气也。五脏六腑, 百骸九窍, 皆受气于脾胃而后治。”

4 “脾为后天之本”与“胃者五脏之本”的应用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 在养生防病及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4.1 养生防病

早在《内经》时代, 医学家就认识到脾胃运化水谷精微, 对于全身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素问·五机真脏论》云:“脾脏者, 土也, 孤脏, 以灌四旁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 故人绝水谷则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理论;元代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著名论点;明代张介宾很重视后天脾胃对生命活动及寿夭的影响, 曾指出:“后天培养者, 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 夭者更夭。”并强调:“盖人自有生以来, 惟赖后天之为立命之本” (《景岳全书·传忠录中·先天后天论》) 。总之, 历代医家都认为要保持健康, 祛病延年, 必须时时顾护脾胃, 使“后天之本”健旺, 食欲旺盛, 水谷精微化生充足, 则脏腑得以充养, 机体功能正常。在日常生活中, 饮食勿过饥过饱, 过寒过热;勿偏食挑食, 以免伤及脾胃, 若“饮食自倍, 脾胃乃伤” (《素问·痹论》) , “饮食不节则胃病”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 。

4.2 指导临床实践

在临床用药中, 则应注意补散结合、攻补兼顾, 时时顾及脾胃, 免伤中州, 做到祛邪不伤正、扶正而不腻胃。故《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 十去其七;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无毒治病, 十去其九;谷肉果菜, 食养尽之, 无使过之, 伤其正也。”指出药物治病皆有其毒性, 因此在临床运用中药祛邪己病时, 应中病即止, 不可过剂而伤及正气。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论脾胃》中亦指出“凡欲治病者, 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 诸可无虑。”古代医家这些注意饮食、慎重用药、免伤脾胃, 以及时时顾及脾胃之气的理论, 对于养生防病及临床治疗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而且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并始终贯穿于当今的养生康复及临床治疗之中。

摘要:从生理和功能方面, 理解和区别“脾为先天之本”与“胃者五脏之本”, 从而对“脾为先天之本, 胃者五脏之本”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 更加具体。

关键词:脾胃学说,应用,养生

参考文献

[1]胡永军, 孟静岩.《黄帝内经》脾胃理论析要[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 (4) :798-799.

[2]朱亨炯, 叶锦舫.脾胃学说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 2004, 26 (10) :799-800.

[3]张永锋.对中医脾胃理论的若干认识[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13 (1) :5-8.

[4]党世奇.李东垣脾胃学说探析[J].现代中医药, 2004 (1) :11-12.

[5]吴闽芳, 纪立金.脾胃关系之探析[J].福建中医药, 2007, 38 (2) :47-48.

[6]施玉才.人体脾胃中心论[J].中外健康文摘, 2007, 4 (7) :880-882.

[7]张玉萍, 王荣华.小议脾胃学说[J].新疆中医药, 2002, 20 (6) :7-8.

五脏功能 篇9

“魄门亦为五脏使”,见于《素问·五脏别论》: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2 “魄门亦为五脏使”的内涵

2.1魄门即肛门

部位位于大肠的下端。属中医所言“七冲门之一”。《难经·四十四难》曰: “七冲门何在……下极为魄门”。唐代王冰注云: “谓肛之门,内通于肺,故曰魄门”。著名医家明代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 “然魄门者,肛门也。肺藏魄,肛门上通于大肠,大肠与肺为表里,故亦可称之曰魄门”。清代叶霖《难经正义》曰: “下极为魄门者,魄门即肛门也。魄古与粕通。言食饮至此,精华已去,止存形质糟粕,故曰魄门也”。清代医家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云:“魄门,肛门也。上合于肺,故名魄门”。高士宗《素问直解》谓: “魄门,大肠之肛门也。大肠为肺腑,故名魄门”。日本的丹波元简认为魄门即为肛门又名粕门,如《素问识》曰: “魄,粕通……盖肛门传送糟粕,故名粕门”。笔者认为“魄门”不仅仅指“肛门”这一器官,而且包括肛门排便这一功能。

2.2魄门五脏使

“魄门亦为五脏使”是指魄门的启闭功能受五脏之气的调节,而其启闭正常与否又影响着脏腑气机的升降。张介宾《类经》注云: “虽诸府糟粕固由其泻,而脏气升降亦赖以调,故亦为五脏使”。意为魄门的启闭要依赖于心神的主宰,肝气的调达,脾气的升降,肺气的宣降,肾气的固摄,方能不失其常度[1,2,3]。而脏腑阴阳之气的升降又赖以调之。因此魄门与五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使机体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3 “魄门”与心

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如《素问 · 灵兰秘典论 》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魄门启闭赖心气主宰。如心神正常,则人的魄门启闭有序而有时有节,人体五脏六腑功能互相协调,互助互用; 而心神不明,则魄门启闭无序,大便秘结或失禁,无时无节,则脏腑气机逆乱,百病乃生。而心神的生理功能亦需依赖气机升降出入的调节。若魄门开闭有度,气机升降有序,则心脏功能正常,脏腑活动协调。反之,魄门功能异常,又可累及到心,如若便秘日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扰心神,可出现心神不安,烦躁失眠; 如久泻不止,耗伤心气,可见神疲心悸,面色无华; 暴泻无度,可致神去气泻。当今社会生活节律快,压力大,生活无节律致心神不宁或心虚神衰指令失司,肠失君命则气机紊乱,大肠传导失司而发生便秘,或数日不解,或便意频频,次频量少,伴有夜寐不实、多梦易醒、健忘、恍惚等症。

4 “魄门亦为五脏使”的临床应用

“魄门”的启闭、糟粕的排出要适时适度,有制有节,中医治疗心系疾病非常重视腑气的通畅,有“大便通,则一通百通”的说法,因此采用开魄门-通下法治疗心系疾病。通下即给邪以出路,从而调节机体气血、津液、阴阳的动态平衡[4]。病人属实证者,如不及时使用,往往造成“实实”之过; 对体质虚者采用润下之法,但切不可过用,误用而徒伤正气,易犯“虚虚”之戒,特别是泻下法更应中病即止。可在辨证基础上恰当应用。对一些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大便是否通畅往往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因素。排便困难是导致此类病人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卒中或猝死等意外的常见原因。因此,不仅六腑要“以通为用”,治疗五脏病变亦应重视“脏实泻其腑”。

冠心病因排便用力是冠心病病人,尤其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发生心室颤动和急性肺水肿而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冠心病,辨证无论是瘀血内停、痰浊内阻、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阳虚寒凝,都应顾及肠腑,酌情使用通便药物以保证大便通畅,应“通”究其源,灵活施治。如痰浊内阻者,可重用瓜蒌,辅以杏仁。瓜蒌,仲景治疗胸痹心痛瓜蒌薤白半夏汤之君药,上可宽胸理气,下可润肠通便,为治疗胸痹心痛之要药。杏仁既可宣肺气除痹,又能开结润肠。仲景善用以杏仁为主药的茯苓杏仁甘草汤治疗心悸短气。此乃“提壶揭盖”之法。瘀血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变化,可选择桃仁、当归等既活血又兼润肠通便之品。少津者,可酌用玄参、生地、火麻仁、郁李仁等增液润肠。久病气虚无力运肠者,可重用黄芪、白术、山药。贺景宏[5]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以益气温阳、活血通腑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生,多在年老体衰、肝肾亏虚的基础上,加之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劳欲过度所致。病位在血脉,以肝肾为主。有虚实之分,但多虚中夹实,虚为肝肾阴虚,心肾不交,实为肝火亢盛,痰浊、瘀血内阻,治疗则应辨证论治,泻实补虚。老年高血压病多合并便秘之症,特别是肝阳上亢或肝火炽盛病人大便秘结时,热邪上冲于脑则表现为头痛、头晕,面红,烦躁,血压控制不理想。皆因腑气不通,浊气上逆冲于脑之故,因此在高血压病病人辨证治疗时,如便秘热邪抗盛可合用大黄、当归、草决明、桃仁、火麻仁等,起到釜底抽薪之妙; 痰浊者可用瓜蒌仁、杏仁等,乃提壶揭盖之。孟云辉等[6]采用通腹泄浊法治疗痰热邪实之候高血压,方宗小陷胸汤合三物厚朴汤加味。所谓“病在上,取之下”。通腑泄浊法使清气得升,浊气得降,气机升降有度,眩晕自止,血压得稳。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病终末阶段,多系统循环障碍,可出现肠道瘀血,黏膜水肿。属于中医“喘证”、“水肿”等病范畴。中医病机乃为心气不足,心阳虚衰,运血无力,瘀血内停。临床上常见大便溏泄,大便秘结或大便不爽。腑气不通,势必影响肺气宣降,通调水道无力,进一步影响毒性代谢产物之排泄。故治疗时应调畅大便。大便溏泄者,可加炒山药,炒扁豆,芡实等补益脾肾之品; 气阴两虚便秘者,用当归、肉苁蓉、黑芝麻、蜂蜜等温润调肠[7]; 燥热内结,腑气不通,如病人体质尚能耐受者,可在增水行舟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石膏泄热通腑,中病即止,勿伤正气。孟云辉[6]亦用宗新加黄龙汤意,用厚朴、枳实、大黄导滞,二仁、泽泻、苁蓉,则有济川煎意,养血通便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恰有《景岳全书·癃闭》: “大小便俱不通者,必先通其大便,则小便自利矣”之意。

5 结语

“魄门亦为五脏使”,魄门的开闭、大便的排泄依赖于心神的主宰,肺气的宣降,脾气的升提,胃气的通降,肝气的调达,及肾气的固摄。正所谓“凡治病必察其下,观其志意,与其病也”,在心系疾病的治疗中应以保证大便之通畅,“通”究其源,求其所属,针对其虚实进行调治。

参考文献

[1]刘小平,张丽娟.“魄门亦为五脏使”临床一得[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4):296.

[2]李颖.对“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的再认识[J].内蒙古中医药杂志,2011,21(30):130-131.

[3]林德.云浅谈临床对“魄门亦为五脏使”的理解[J].四川中医杂志,2010,28(8):44-45.

[4]魏建军,辛春林.通腑法在老年心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杂志,2012,20(43):112.

[5]贺景宏.益气疗效温阳、活血通腑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36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3):252.

[6]孟云辉,王强通腹泄浊法治疗心血管验案4则[J].江苏中医药,2012,44(4)46-47.

五脏功能 篇10

1 知识元相关概念解释

1.1 知识元的含义

指不可再分割的具有完备知识表达的知识单位。

1.2 语义学(Semantics)

也作“语意学”,是一个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自然语言处理、认知科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一个术语。

1.3 知识元语义分析

是知识元服务的重要手段和目的,属于语言学的范畴,指众多的知识元通过一定的语义连接在一起,可以导致知识价值的增值,甚至是催生新的知识。通过知识元的链接和发掘各知识元的相关联系,目的在于找出知识元语义表达的规律性、内在解释、不同知识元在语义表达方面的个性以及共性,以此来揭示知识元之间的各种关联,得以创造新的知识。

1.4 药性知识元

包括四气知识元、五味知识元、归经知识元。四气知识元:寒、凉、平、温、热;五味知识元:辛、甘、淡、酸、涩、苦、咸;归经知识元: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

1.5 功效知识元

将“动宾结构”的功效解构为功效知识元,包括动词知识元和名词知识元,例如“宣肺”解构为动词知识元“宣”和名词知识元“肺”。举例如下:动词知识元(升提补益类):升、举、托、提、回、救、宁、补、挟、增、保、健、暖、温、兴、助、壮、填、强、长、接、撑、续、益、养、滋、润、泽、生、乌、明;名词知识元(脏腑、形体官窍类):心、肝、脾、肺、肾、腑、肠、胃、胆、膈、中、胸、骨、筋、窍、肌、目、脉、咽、发、须。

2 五脏功效群相关概念解释

2.1 功效群

功效群指同动词知识元、同名词知识元组合构成的群,如动词知识元“补”功效群:补脾、补肝、补肺、补肾、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中等;名词知识元“肝”功效群:补肝、养肝、滋肝、疏肝、舒肝、清肝、凉肝、平肝等。

2.2 五脏功效群

指名词知识元为心、肝、脾、肾、肺的功效群,《中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所载的五脏功效群如下:“心”功效群:宁心、清心、养心、凉心;“肝”功效群:补肝、养肝、滋肝、疏肝、舒肝、清肝、凉肝、平肝;“脾”功效群:补脾、健脾、温脾、醒脾;“肾”功效群:补肾、益肾、温肾、固肾;“肺”功效群:补肺、益肺、润肺、敛肺、清肺、温肺、宣肺、泻肺。

2.3 五脏关联功效群

由五脏功效群可得,能够与名词知识元“心、肝、脾、肺、肾”组合的动词知识元是“补、养、益、滋、健、疏、舒、平、清、凉、温、醒、润、敛、宣、固、宁”。与之相关的动词知识元功效群称为“五脏关联功效群”,按数量排序如下:“宁”功效群:宁心;“宣”功效群:宣肺;“滋”功效群:滋肝、滋阴;“健”功效群:健脾、健胃;“疏”功效群:疏肝、疏风;“舒”功效群:舒肝、舒筋;“醒”功效群:醒脾、醒神;“平”功效群:平肝、平喘、平冲;“凉”功效群:凉心、凉肝、凉血;“润”功效群:润肺、润燥、润肠;“养”功效群:养心、养肝、养胃、养阴、养血;“敛”功效群:敛肺、敛疮、敛汗、敛阴、收敛;“固”功效群:固肾、固脱、固涩、固精、固表;“益”功效群:益肺、益肾、益智、益精、益气、益血;“清”功效群:清心、清肝、清肺、清肠、清热、清湿热;“温”功效群:温脾、温肾、温肺、温胃、温经、温阳、温中;“补”功效群:补脾、补肝、补肺、补肾、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中。

3 基于“知识元语义分析”探讨“五脏功效群”性效关联

(频数*是指药物频数)

3.1 研究对象

资料的来源:《中国药典》[2](一部)2005年版所载性、味、归经、功效记载齐全的中药,共计525味。

数据剔除标准: (1) 缺性味、归经记载: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等中药; (2) 现代药理功效表述:云芝、藏菖蒲等。

数据纳入标准:具有“五脏功效群”及“五脏关联功效群”的所有中药。

3.2“名词知识元”性效关联研究

建立“五脏功效群“中的名词知识元与药性之间的关系,以“肝”功效群为例说明,如表1所示。

由表1可得,“肝”功效群:滋肝(2)、养肝(2)、凉肝(2)、疏肝(3)、舒肝(6)、清肝(8)、平肝(16)、补肝(17)的共性是入“肝经”的频数与“药物频数”完全相同,分别是2、2、2、3、6、8、16、17。

以此类推,“心”功效群:凉心(1)、养心(2)、宁心(5)、清心(11)的共性是入“心经”的频数与“药物频数”完全相同,分别是1、2、5、11。

“脾”功效群:温脾(2)、醒脾(3)、补脾(6)、健脾(16)的共性是入“肝经”的频数与“药物频数”完全相同,分别是2、3、6、16。

“肾”功效群:固肾(1)、益肾(9)、温肾(10)、补肾(32)的共性是入“肝经”的频数与“药物频数”完全相同,分别是1、9、10、32。

“肺”功效群:泻肺(2)、宣肺(3)、补肺(3)、益肺 (4)、温肺(5)、敛肺(6)、清肺(9)、润肺(17)的共性是入“肺经”的频数与“药物频数”完全相同,分别是2、3、3、4、5、6、9、17。

综上可知,“五脏功效群”的共性就是名词知识元“心”、“肝”、“脾”、“肾”、“肺”组合成的功效群与各自对应的归经“心”、“肝”、“脾”、“肾”、“肺”呈“直接关联”。

3.3“动词知识元”性效关联研究

建立“五脏关联功效群”中的动词知识元与药性的关系,如表2所示。

4 结语

本文将“四气-五味-归经-功效”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从“知识元语义分析”角度阐述了“五脏功效群”的性-效关联。结果得知“五脏功效群”的共性就是名词知识元“心”、“肝”、“脾”、“肾”、“肺”组合成的功效群与各自对应的归经“心”、“肝”、“脾”、“肾”、“肺”呈“直接关联”。另动词知识元组成的功效群与药性的关系为:动词知识元“补、益、固”与药性“甘+温+肾”密切相关, 表达的药物功效为“补肾、益肾、固肾”;动词知识元“宁、滋、健”与药性“甘+温+脾”密切相关, 表达的药物功效为“健脾”;动词知识元“温”与药性“辛+温+肾”密切相关, 表达的药物功效为“温肾”;动词知识元“宣、醒”与药性“辛+温+肺”密切相关, 表达的药物功效为“宣肺”;动词知识元“清、凉”与药性“苦+寒+肝”密切相关, 表达的药物功效为“清肝、凉肝”;动词知识元“疏、舒”与药性“苦+寒+肝”密切相关, 表达的药物功效为“疏肝、舒肝”;动词知识元“平”与药性“苦+寒+肝”密切相关, 表达的药物功效为“平肝”;动词知识元“润”与药性“甘+寒+肺”密切相关, 表达的药物功效为“润肺”;动词知识元“养”与药性“甘+寒+肺”密切相关, 表达的药物功效为“养肺阴”;动词知识元“敛”与药性“酸涩+寒+肺”密切相关, 表达的药物功效为“敛肺”。并宏观概括了“五脏功效群”的性-效关联”的量化范围, 作为参考。

审视中药功效,挖掘其中的药性特征,是中药理论研究的必经之路[3]。药物的性-效关联研究应借鉴现代多学科理论、方法及技术,从宏观、整体的高度进行研究。本文仅从其中一个角度出发,意在能够对药物性-效关联提供另一种思维方式,拓宽药物性-效关联研究的思路,不足之处,祈请读者不吝指教。

参考文献

[1]周福生, 赖小平, 许仕杰等.中药药性理论模型化表征方法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 11 (2) :229-23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五脏滋补,练好“内功” 篇11

皮肤干燥要润肺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肤的好坏被认为与肺脏的状况息息相关。肺功能正常时,可使皮肤滋润;肺燥时,皮肤则干燥。入冬后,肺易被干燥气候所伤,所以,从入秋起就要开始补水,帮助皮肤抗御干燥。

另外,还要多吃水果。许多新鲜水果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之功效。如梨就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可以生吃、榨汁、炖煮或熬膏。

养发需滋阴补肾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华在发”。头发的好坏与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头发的生长与脱落过程反映了肾中精气的盛衰。

肾气盛的人头发茂密有光泽,肾气不足的人头发易脱落、干枯、变白。另外,老年人由于体内气血不足、肾精亏虚,常会出现脱发。而年轻人如果脱发,就可能是体内发生肾虚、血虚的一个信号。

五谷可以补肾,肾气盛而头发多。历代养生家一直提倡健康的饮食要“五谷为充、五果为养”,也就是说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主食和水果蔬菜。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每个健康成年人每日粮食的摄入量以400克左右为宜,最少不能低于300克。

适当吃些益肾、养血、生发的食物,如芝麻、核桃仁、桂圆肉、大枣等,对防治脱发大有裨益。

美容要养血养心

面色的好坏与中医所说的心有密切关系。因为心主血脉,人心气旺盛,气血和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面色则会红润而有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则面色苍白;若心血闭阻,血流不畅,则面色青紫;若心火过盛,面红的同时,还会出现舌尖发红或舌头糜烂等。

养血养心离不开铁,铁是造血的主要原料之一,含铁丰富、铁吸收率高的食物有小米、大米、芹菜、油菜、菠菜、黄豆、菜花、白萝卜、胡萝卜、海带、黑木耳、香菇、蚕豆、瘦猪肉、牛肉、羊肉、猪肝、鸡肉、牛奶、猪心、鸡蛋、鹌鹑、大枣、葡萄和龙眼肉等。

美目流盼需养肝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眼睛的好坏,依赖于肝的藏血功能。肝脏功能正常,双眼就有神;若肝气不舒,肝血不足,则眼睛干涩,视力减退。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与眼睛功能正常关系密切。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品是动物肝脏,还有蛋黄和全脂奶。植物性食品中的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富含胡萝卜素的食品有:芥蓝、绿菜花、菠菜、油麦菜、小白菜等各种深绿色叶菜,还有胡萝卜、南瓜、红心甘薯、芒果、柑橘、番木瓜等橙黄色蔬菜和水果。

丰润红唇要健脾

中医理论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与全身肌肉关系密切,嘴唇是肌肉组织,口唇的色泽反映脾的功能。脾主消化吸收,脾气健运,功能正常,则肌肉丰满壮实,口唇红润。若脾气虚,肌肉就消瘦或萎废,唇色浅淡甚至萎黄无华。

五脏功能 篇12

1 从肾论治

“……丈夫八岁, 肾气实, 发长齿更;二八, 肾气盛, 天癸至, 精气溢泻, 阴阳和, 故能有子……”, 男子的生殖功能健全与否, 有赖于肾中精气的充盈, 生殖之精的强健;反之, 若肾中精气亏虚, 生殖之精衰弱, 则影响生殖功能[5]。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 肾精亏虚是男性不育症的主要证型, 占总病例的61.4%。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7], 补肾类中药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有效率和配偶妊娠率均较西药对照组高。谭华儒[8]以九子生精汤 (药物:菟丝子、枸杞子、韭子、桑椹子各30g, 覆盆子、车前子、沙苑子、五味子、金樱子各12 g) 治疗肾精亏虚型少弱精子症40例, 以五子衍宗丸为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 受孕率7.69%;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 受孕率2.6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1) 。许金榜等[9]以补肾生精, 阴阳双补为大法, 临床运用益精汤 (紫河车15, 黄精15, 制首乌15, 熟地黄15, 仙茅15, 淫羊藿15, 巴戟天15, 黄芪15, 菟丝子, 枸杞子15) 治疗少弱精子症30例, 结果治疗组、对照组 (克罗米芬) 总有效率分别为66.7%、40% (P<0.05) 。杜宝俊等[10]认为肾精盈亏、肾气盛衰, 决定人的生育能力, 以肾阴阳双补为治法, 临床运用滋肾生精汤 (基本方:熟地黄15, 山茱萸15, 山药12, 枸杞子10, 菟丝子12, 当归10, 茯苓10, 白术10, 覆盆子10, 车前子15, 鹿角胶12, 五味子12) 治疗肾虚型少弱精子症206例, 治疗后较治疗前精子密度、精子活力明显改善 (P<0.01) 。

2 从脾论治

《傅青主女科》记载:“脾为后天, 肾为先天, 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 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 补肾而不补脾, 则肾之精何以遂生也。”庞秋华等[11]认为脾为后天之本, 主运化水谷精微, 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则气血充, 生精有源, 种子有望。健运脾胃, 补益后天, 水谷精微而能聚精归肾, 精旺则子盛。以续断种子方 (组成:菟丝子20g, 枸杞子10g, 女贞子10g, 骨碎补15g, 杜仲15g, 续断20g, 党参15g, 白术10g, 山药15g, 大枣15g, 茯苓15g, 萆薢15g, 牛膝15g) 治疗少弱精子症57例, 对照组口服左卡尼丁口服液,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9%、85.9%,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 。徐福松[12]认为男子不育症虽以肾虚为轴心, 当以补肾为主, 但先天之精的充养, 有赖于后天之精;后天之精的化生, 有赖于先天之精, 故特别推崇“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之说, 以脾肾同治立论。黎杰运等[13]以健脾补肾, 益血填精为治法, 自拟生精赞育方治疗脾肾亏虚型少弱精子症80例, 药物组成:炙黄芪30g, 党参20g, 白术15g, 陈皮10g, 茯苓20g, 蛤蚧1对 (扒皮去头) , 巴戟天20g, 枸杞子15g, 淫羊藿15g, 菟丝子15g, 砂仁10g, 阿胶 (烊化) 30g, 炙甘草。结果治愈率21.25%、总有效率88.75%, 与对照组 (他莫昔芬片) 治愈率11.84%、总有效率63.15%比较有差异 (P<0.05) 。

3 从肝论治

李经国[14]认为肝肾同源, 肾藏精, 肝藏血, 精血相互滋生, 肾精需要肝血所化之精填充、肝血则有赖于肾精的滋养;二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 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肝血不足或肝失疏泄, 也会影响精液的生成, 治疗上补肾与疏肝并重, 临床运用淫羊藿30, 熟地黄30, 枸杞子15, 黄精15, 何首乌15, 柴胡15, 佛手12等组方治疗少弱精子症75例, 结果痊愈36例, 总有效率86.67%。理萍[15]认为肝主疏泄, 主肾精的固藏与排泄, 肝失疏泄, 影响肾精的生成、固藏和排泄, 以开郁种玉汤合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少精弱精症89例, 药物组成:当归、白芍、茯苓、柴胡各15g, 菟丝子15g, 熟地黄18g, 覆盆子10g, 枸杞子10g, 车前子10g, 五味子5g, 仙茅10g, 淫羊藿15g, 杜仲12g, 炒香附15g, 牡丹皮、天花粉、牛膝各10g, 治疗组与对照组 (五子衍宗丸) 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2.7%、95.51%及26.53%、73.47% (P<0.05) 。黎杰运等[16]认为男性中青年时期喜怒忧思不定, 情绪波动频繁, 易致肝失条达, 疏泄失常, 气机郁滞, 血行不畅;肝藏血, 血生精, 精血同源, 若气滞血瘀, 则精无气血之充养和滋润则少、弱精。临床以炒橘核、海藻、昆布、海带、炒川楝子、桃仁 (麸炒) 、厚朴 (姜汁炒) 、木通、枳实 (麸炒) 、炒延胡索、肉桂 (后下) 、木香为基本方治疗少弱精子症92例, 治疗组在改善精液质量、精子畸形率、生精细胞凋亡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五子衍宗丸组) (P<0.05) 。耿金凤[17]自拟生精种子汤治疗肝郁肾虚型少弱精症126例, 药物:柴胡12g, 郁金12g, 枳壳18g, 白芍18g, 当归12g, 仙灵脾18g, 仙茅9g, 枸杞18g, 菟丝子12g, 女贞子15g, 车前子 (另包) 20g, 覆盆子15g, 五味子12g, 川断20g, 首乌12g, 陈皮12g, 川牛膝15g, 黄芪20g, 生甘草6g。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 (五子衍宗丸组) 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8%和71.43% (P<0.01) 。

4 从肺论治

《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 经气归于肺, 肺朝百脉”。说明气血津精的生化与肺息息相关。金者, 水之母也, 其液属肺。高艳君等[18]认为金木交媾, 变化凝结, 而肾纳之, 谓之元精即真水也, 补肾则可于益肺中求之, 以补肺益肾汤[基本方:鹿角胶 (烊化) 18, 黄芪30, 菟丝子20, 车前子15, 当归10, 山茱萸30, 枸杞子30, 淫羊藿10, 牡丹皮15, 穿山甲 (研) 15, 土鳖虫10, 僵蚕15, 石菖蒲10, 白芥子10, 蛤蚧 (研) 2对]治疗少弱精子症45例, 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胶囊, 结果治疗组痊愈率60%, 总有效率91.1%, 对照组痊愈17.8%, 总有效率37.8% (P<0.005) 。徐福松认为肺肾同源, 金水相生, 用苍耳子散、玉屏风散合五子衍宗丸治疗肺肾同病型无精子症, 疗效较佳[19]。李波等[20]认为肺为肾之母, 以补肺益肾为治法, 临床用补肺壮精汤 (黄芪、天冬、沙参、桑白皮、首乌、菟丝子、沙苑子、丹参、泽兰等) 治疗精子活力低下50例, 总有效率86%。

5 从心论治

《内经》曰:“心者, 君主之官”, “心为精神之所舍”, “悲哀愁忧则心动,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妇科玉尺》记载“男子求嗣, 所谓清心寡欲”。表明心在男性生殖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明·周子干《慎斋遗书》说:“心肾相交, 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 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 又因心气之降”。如此才能肾水不过寒, 而使得精子活力正常, 心火不过亢, 而使得心神安宁, 得以驭精而调控性事。若思虑劳神、心火偏亢, 暗耗肾阴, 以致肾水亏于下, 心火亢于上而致心肾不交, 虚火内扰精室则遗精甚至影响生精功能。徐福松[12]认为当今男人心理障碍者司空见惯, 常从心论治,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重心理疏导, 可收相得益彰之效。一项用药规律文献研究[7]显示中医治疗少弱精子症药物归心经的比例达20.59%, 性味为苦味的比例为46.32%。

6 小结

综上所述, 中医从五脏论治少弱精子症的研究取得较满意的进展。《素问•六节脏象论》记载“肾者主蛰, 封藏之本, 精之所处也”。肾主藏精, 五脏六腑之精藏于肾, “天癸”至, 才具有生育能力。肾虚是少弱精子症的主要病因病机, 同时该病与脾、肝、肺、心等脏亦密切相关;治疗上以补肾为主[12], 常常结合健脾、疏肝、润肺、养心等治法。从目前的文献研究发现, 少弱精子症多从肾、脾、肝论治[21], 从肺论治亦有少量报道, 从心论治的临床报道鲜有。我们认为肾虚是贯穿少弱精子症始末的基本病机, 肾藏先天之精, 生殖之精, 肾为元气之本, 肾气充沛, 肾精旺盛, 阴阳调和, 则精液充足, 精子活泼灵动;肾阴虚, 精室失于滋养, 生化乏源, 则少精;肾阳虚, 精室失于温养, 则弱精。故少弱精子症多责之于肾, 而脾、肝、肺与肾的关系十分密切。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 肾精的充沛有赖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脾气或脾阳虚, 或湿邪困脾, 导致脾运化失司, 则肾精生化乏源。肝藏血, 肾藏精, 精血同源, 肝主肾精的藏泄, 肝血虚则导致肾精不足;肝疏泄失职则肾精藏泄失常。金者, 水之母也, 其液属肺, 金木交媾, 变化凝结, 而肾纳之, 谓之元精即真水也, 补肾则可于益肺中求之[18]。肺为气之主, 肾为气之根, 肺将自然界清气吸入胸中与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宗气, 宗气灌注心脉以助心推动血液运行, 濡养全身, 并沿三焦下行脐下丹田以资先天之气;肺精充足, 下输于肾, 使肾精充盈, 生殖之精得以正常化生。

中医药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较满意, 但也存在着问题: (1) 中医主张辩证论治, 各家辨证治法呈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不能形成有效的统一的治疗方法。 (2) 文献多为临床观察, 且缺乏严谨的科研设计和合理的统一的对照观察, 鲜有大样本的、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研究, 其可重复性和可信度不高。 (3) 各家报道的处方多未研究其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机制, 仅局限于临床观察。 (4) 疗效的评价标准不统一, 各家报道的疗效不具可比性, 不能反映和筛选优秀的治法方药。如何建立有效的、统一的中医药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治疗和疗效评价体系, 规范科研方法, 加大中医药作用机理的研究, 是目前面临的迫切问题。探讨中医药运用于辅助生殖技术中的研究, 促进中医药在男性不育症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可作为未来生殖领域研究的一个方向。

摘要:少弱精子症是引起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肾藏生殖之精, 少弱精子症病位在肾, 与脾、肝、肺、心等脏息息相关, 治疗以补肾填精为主, 兼以健脾、疏肝、润肺、养心。现从五脏理论对少弱精子症文献进行综述, 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上一篇: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下一篇:合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