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价值论文

2024-09-30

文化教育价值论文(精选12篇)

文化教育价值论文 篇1

一、广告的概念

广告 (AD) , 即广而告之。广告是通过一定形式的载体, 由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 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或服务的商业广告, 为推销商品或服务, 人们通过广告获得某种需要。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广告指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 旨在将经济效益最大化, 也叫商业广告。广义的广告则指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公益广告旨在传播信念、理念等, 也叫非盈利广告。

二、广告的文化价值

广告的文化价值, 主要是指在广告活动、广告设计、制作、传播过程中形成的, 由文化因素所赋予的超出产品或服务本身的使用价值的部分价值。广告文化价值的寻求对企业成长、企业运作、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广告传递文化价值、文化思想、意识形态、企业诉求等为广告主带来利润和价值。

从人类诞生以来, 有了某种工具才有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活动。因此, 在当今时代, 传播四大媒体和新媒体互联网成为了文化价值得以传播的主要载体。作为传播形式之一, 广告在塑造与传播文化价值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 广告已然成为传播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之一。与其他传播形式不同的是, 广告是广而告之, 面对所有人, 覆盖率最高, 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影响力。广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对商品或服务的强化。通过反复、无时无刻的嵌入强化消费者的观念和印象, 其本身就凝聚了广告主的主要思想和企业文化, 毫无疑问, 广告本身是文化价值的体现。而文化价值是社会道德和社会伦理的一部分, 是一种群体性的事件, 是规范社会成员的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者, 广告所传递的文化价值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消费者的生活习惯、购买方式、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和动机等。广告主通过广告希望向所有人展示自己企业的文化价值, 是其核心内容。对广告人而言, 他们需要将企业的文化价值和产品的“优点”结合起来, 产生大于产品本身或企业文化本身的价值, 以使得其价值高于使用价值, 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售出商品或服务。产品或服务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在消费者身上实现了价值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例如, 勤洗手被赋予为人们带来健康。这一广告诉求具有价值, 是因为健康是被社会和群体所认同、接受和希望的, 能够引起共鸣。

当然, 在公益广告中, 广告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强有力的社会力度。如2014 年小短片的《中国共产党与你一直在路上》用小短片的方式, 展现了一个充满朝气与梦想, 大气磅礴的中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每个百姓的梦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前进的道路上愿与世界同行共赢的信念和决心。短少啊用中英文字幕, 配上英文独白, 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农民朋友、工人、学生、运动员们、快递员等等平凡又普通的人们的梦, 视角非常新颖独特。从此, 《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走红中国网络, 并让官方以及民间团体乐于在公共场合播放。所有看过该片的人都称赞该片清新大气, 接地气, 其传递的传统文化价值很受鼓舞。尽管现在的人们很少接受正式的传统文化教育, 且在有些领域传统文化还受到批判, 但并不影响传统文化是国人的根, 当人们实现初步小康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需要和满足, 因此, 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的深层记忆已经开始回归了。精神在哲学上认为是一种劳动生产, 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精神生活而进行的脑力劳动。近几年来, 国家不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 呼吁建立现代化国家,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三、广告的技术价值

广告的迅速发展, 正在潜移默化改变我们的传播形式、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互动交流形式等。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人无聊感非常突出。人人都会无聊, 处处都有无聊。我们等地铁等公交的空档感到无聊, 在等飞机办理业务排队的时候觉得无聊, 在等候缴费的时间感觉无聊。由于技术和科技的发展, 我们总会去思考这等待的时候要怎么才会在无聊的时代让它有聊。因此, 虽然无聊时代来了, 帮助人们打发无聊时间获取经济利益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路上随处可见的广告单, 高楼里随处可见的公寓电视联播网, 地铁上到处都是各类广告形式, 公交车的车身广告无休无止, 甚至卫生间的镜子和卷纸筒上都有广告的影子, 远处的楼宇户外滚动屏多得不知道哪是哪。任意一处哪怕只能稍许吸引过客留意的时间空间内, 商机都被无限捕捉。市场的潜力价值进一步挖掘, 受众的无聊时间也不再无聊。这些的实现都源于对广告技术价值的实现。

人类正在经历的新技术革命与前两次技术革命不同的是解放人的脑力和解放人的体力。如在新媒体工具高度发达的今天, 各类工具高度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 甚至人类已经成为工具的载体, 各种形式的广告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再如, 由于新媒体互联网和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们实现了“在家里上课”, “用遥控器上网”, “用机器人完成家务”, “在家买东西”等。就拿2015 年的双十一晚会来说, 这场天猫晚会收视率创下又一个新高, 将近30%。按中国13亿人口计算, 在同一个时间点收看这场晚会的有3.9 亿人, 还不包括同时段进行的微博、手机等媒体。远远超过了2014 年双十一的最大值。而当天凌晨00:31 就200 亿的成交额, 是四年前“双十一”全天的成交额。而为了办这样一台“广告晚会”, 达到最好的效果和利润最大化, 在晚会过程中实现高质量技术的转播、展示, 淘宝提前很长时间开始与团队进行策划、包装和宣传, 均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支持。近七年来, 双十一为淘宝创造一个又一个的销售神话。7 年的时间, 天猫团队让“双十一”走向全世界, 从简单的造势走向国际化, 从市场营销走向全民营销社会营销。

因此, 亿玛公司首席创始人、总裁柯细兴曾说:“未来广告技术公司将越来越值钱”。原因在于, 网民投入时间增速放缓, 广告投放更关注流量和营销效率。互联网广告公司经过几年技术积累, 如今被收购的价值已经体现。

文化教育价值论文 篇2

首先是奥运传播的经济性。从传播受众和投入资源看,奥运是品牌投入最有效和效率最高的平台,更适合一些国际品牌的传播。因为这些品牌是全球销售,销量越大、覆盖越广,就更有传播的经济价值。像可口可乐、阿迪达斯、三星这样的国际品牌,在这方面就有很强的优势。而国内品牌即使是大品牌,奥运传播的经济性都相对较弱。

当然,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注定是中国老百姓们最关注的体育盛事,本土的品牌也就具备了很大传播利用价值。这正是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品牌竞相争夺赞助的原因,类似伊利和蒙牛、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争夺并不鲜见。但不管是什么品牌,都需要从投入和产出的有效性上,去评判赞助奥运的意义。对于那些销量不大、全国覆盖不够的品牌,奥运这班车并不是它们的最佳选择。

其次是考量与奥运精神价值的融合。任何品牌的价值再大也无法同奥运的精神价值相比,因此,赞助奥运的目的主要是把奥运的精神价值通过赞助“移植”到品牌上来,在奥运面前,任何品牌都是要依附奥运的价值。所以要认真分析品牌移植奥运精神价值的可能性,奥运的精神包含了“更快、更高、更强”和“重在参与”等很多精神层面的价值,如果在品牌价值和理念上跟奥运精神难以融合,或者无法通过奥运精神价值的影响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那么赞助奥运就是一个值得推敲的事情。

最后要考量奥运对品牌消费的推动作用。奥运会是一个大众参与的活动,赛场内和赛场外都是品牌实现销售的绝好机会。品牌赞助奥运最佳的组合是品牌的奥运传播与产品销售的同步推进。这方面食品、饮料、电子产品、通信、零售等都是有很强的优势的。相对来说,一些产业就不是特别适合,垄断行业尤其不适合。如中国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等,基本是出于社会和国家公益角度去赞助奥运,商业价值因为其较强的垄断性微乎其微。

2.带动奥运相关产业(旅游 奥运商品)-提供岗位-创造收益。促进外来人口,这是一比不可估算的价值

3.四年前的悉尼奥运会,组委会收入达17.56亿美元。8月份就要开幕的雅典奥运会,也完全可能会有与之相匹敌的不菲进账。尤伯罗斯“点石成金”

按传统习惯,奥运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四种渠道: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发行彩票和小打小闹的商业性收入。1964年,20多项商业性开发为东京奥运会集资1690万美元。四年后的墨西哥奥运会,商业性收入达到2000万美元,但也只占该届奥运会开支的十分之一稍多。奥运会真正商业化的分水岭是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当时,洛杉矶市政府禁止动用公共基金资助奥运会,其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又不允许发行彩票。

42岁的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尤伯罗斯完全依靠民间力量,办的是一届“私人奥运会”。一方面,他竭力压缩各项开支,尽量利用原有场馆;租借三所大学的宿舍作奥运村;先后招募7万多自愿者为大会义务服务。另一方面,将商业手段用于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出售和赞助商选择等,广开资金来源。

他将赞助商严格限制在30家以内,只选择一流的超级企业,每种类型保留一家;赞助额最低线为400万美元。结果,大大激化了同类公司之间的竞争。可口可乐饮料公司出资1260万,压过了百事可乐公司。日本的富士胶卷公司出资700万美金,取代了柯达公司,成为奥运会专用胶卷,一举打入美国市场。柯达公司里不少人因此而被解职。在电视转播权的出售中,尤伯罗斯采用了招标的办法。此前电视转播权收入最高的推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不过1.01亿美金,洛杉矶奥运会因为前苏联等一批国家抵制,原先估计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很难超过莫斯科奥运会。但投标中,仅在美国就卖出了2.25亿美元的“天价”;加上其他地区,总进帐飚升到2.87亿美元。该届奥运会最后盈利高达2.25亿美元,而且为奥运会的举办另辟新径。

尤伯罗斯曾是一名体育爱好者,参加过全美奥运会水球预选赛;后来又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因为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杰出贡献,在洛杉矶奥运会闭幕式上,萨马兰奇授予他奥林匹克金质勋章。有人更为其冠以“奥运经营之神”、“点石成金的人”的美誉。三大商品招来滚滚财源

自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世界体坛最高竞技水平的奥运会,越来越像一个充满商机的大市场。卖主是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组委会;而电视转播权、门票和赞助权,成为其招财进宝的三大商品。

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源于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随着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全球直播,电视转播权成为奥运会的最主要经济支柱。1988年汉城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卖出4.03亿美元;四年后的亚特兰大翻了一番,达到8.95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则创历史新高,为13.2亿美元。自1995年起,国际奥委会为了避免市场价格起伏,改单届奥运会电视转播权零星转让为多届“捆绑”出售,取得了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当时,仅2000年到2008年期间的三届夏季奥运会和两届冬季奥运会在美国的转播权,便卖出35亿美元的高价。

2010年冬奥会和2012年夏奥会的主办地目前尚未确定,但去年,国际奥委会已经将该两届奥运会在美国的转播权卖出了22亿美元,价格超出以往多达百分之三十二。

门票也是奥运会的一大经济来源,价格高低得考虑举办国观众的承受能力,所以,近几届奥运会门票价格起起伏伏。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每张门票的平均价格为32美元,总收入为1.23亿美元,占该届奥运会全部收入的近四分之一;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门票平均价降为20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又升至40美元,其中最贵的开幕式门票为600美元。

2000年悉尼奥运会,门票销售创奥运会历史最好水平,售出率为百分之八十七,总收入达到3.56亿美元。即将揭幕的雅典奥运会,组委会提出“平民化”思路,即要让更多希腊人能够走进奥运会赛场,门票的平均价为35欧元,系悉尼奥运会的三分之二;预计门票总收入为1.8亿欧元,占该届奥运会总收入的近十分之一。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获取赞助的成功,坚定了国际奥委会在出售赞助权方面的改革思路。1985年,国际奥委会开始实施全球合作伙伴计划(TOP计划)。

正如TOP这个单词的英文原意“顶尖”一样,这个计划的成员都是业内的“尖儿”。它们掏钱最多、获益最大,其附有奥林匹克标志的产品可在世界范围内销售;不仅是奥运会期间,而且持续一个四年的周期。该计划以每四年的奥林匹克周期为界,2004年到2008年为第六期。1985年到1988年的第一期TOP,国际奥委会的全部收入为9500万美元,有9个全球赞助商。以后每期效益几乎都翻一番。到1997年至2000年的第四期,总收入为5.5亿美元;11个赞助商,每个价码已经涨到了2500至4000万美元。

前不久,联想集团加盟第六期TOP计划,与可口可乐、通用电气、柯达、麦当劳、松下、三星等10家全球知名企业为伍,成为该计划历史上首家中国企业。据专家估算,第六期TOP计划赞助商的价码为6500万至1亿美元。即联想的赞助额不会少于6500万美元。亚特兰大的沉痛教训

商业化为奥林匹克大家庭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仅1997年到悉尼奥运会,总收入累积就有26亿美元之巨。国际奥委会、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各国和地区奥委会及28个奥运项目的国际单项联合会均有大笔收获。奥林匹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得到了有力的经济支持。

但是,过分的商业化也经常严重干扰奥运会正常进行,使奥林匹克宗旨被扭曲和异化。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这方面的教训尤其沉痛。

如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亚特兰大奥运会同样由民间力量举办。由于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该届奥运会被戏称为“最有商业味”;加上一些硬件不够标准、组织工作混乱,一时间弄得怨声载道。

亚特兰大是可口可乐公司所在地。奥运会期间,该公司在市中心搭起了一个“城中城”。世界各国的诸多大公司也纷纷在奥林匹克公园和比赛场馆安营扎寨。

亚特兰大市还以300到两万美元的价格,向小商小贩兜售临时营业执照,弄得大街小巷到处是眼花缭乱的摊位和不绝于耳的吆喝声。加上各大电视网转播比赛实况时,没完没了地插播广告,奥运会俨然成了商业海洋中的“孤岛”。

为了节约开支,举重比赛的场地是由一个会议中心的地下仓库改建而成,仅有一个卫生间供观众使用。每到抓、挺举比赛间隙,总是人满为患,门前排起100多米的长队。

更让人难以容忍的是大会混乱的交通。由于往返于赛场和奥运村的车辆太少、车况差,司机未经过认真培训,许多线路的交通车不能按时到达,直接影响了比赛。一些队只好自己掏腰包租车。尼加拉瓜和美国的棒球赛由于交通车影响,比赛被迫推迟45分钟。这在奥运会如此顶级盛会中极其罕见。

英国、法国、乌克兰等国的赛艇运动员因为班车误时,被迫在奥运村拦截了一辆大客车,警察干预也在所不顾。这辆车本来是送曲棍球选手的。“拆东墙补西墙”的结果是,奥运会村内秩序大乱。有人当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人对赚钱的兴趣,远远胜于对参赛选手的关心。”

在国际奥委会的干预下,亚特兰大奥运会组委会紧急追加120万美元,更换破旧车辆、调整司机、增加了上千个班次,方缓解了交通的混乱局面。

“商业化能够而且必须效力于体育运动的发展。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却不可忘记一条:体育必须有自身的尊严,而不能被商业利益所控制。”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这一席话,是经验总结,也是对奥林匹克成员、对后来奥运会组织者的警示。(厉智)4.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举行过北京奥运会棒球比赛的五棵松棒球场,因为随着棒球运动被踢出下届奥运会,中国棒球运动基础薄弱,这座曾记载不少人美好记忆的赛场如今面临被拆毁的命运。奥运会后无利可图

五棵松棒球场由两座棒球场连同一座练习场组合而成,是特地为奥运会而建的临时设施。作为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一部分,五棵松棒球场附近就是和“鸟巢”、“水立方”一起最吸引观众的五棵松篮球场。由于五棵松棒球场所占用的地皮属北京西部的高价地皮,目前发展商打算动用这块地来兴建一座购物商场和一间拥有5000个停车位的体育娱乐中心。该地段的发展商民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ACRE)副总经理国今娇坦言:“棒球在中国没有市场可言,因此我并不认为有人会认真拟定保留棒球场的计划书。”“若真有此(保留)计划,那它必须确保能有足够的活动,以吸引人潮前来棒球场。我们绝对不接受每年仅一两次使用棒球场的意见。” 中国棒球少人问津

五棵松棒球场曾在10个月前举行过两场由洛杉矶道奇队对垒圣地牙哥教士队的表演赛。两场比赛各吸引了约1.2万人观看。虽然如此,国今娇仍不为所动。她说:“中国国内从事棒球运动的人数几乎等于零。另外,多数前来观看奥运棒球赛的,不是外国人就是台湾同胞。”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奥运棒球场目前除了举行棒球赛之外,也进行橄榄球联赛赛事。它也是悉尼常年活动之一的皇家复活节嘉年华的举行地点。至于希腊,当年的奥运棒球赛场地,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足球场。网友意见有褒有弹

其实早在北京奥运会之后,有关五棵松棒球场的去留问题一度就引起人们的议论。

对于棒球场将被拆除的做法,网友的意见明显分为两派。有网友说因为奥运会取消棒球比赛项目,而拆除五棵松棒球场是狭隘的行为。而也有人觉得本身棒球场就是一个临时场地,留着要付出高昂的维护费用,还是拆的好。

5.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获得的巨大成功,对以后奥运会的举办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从那时起,国际奥委会在努力保持奥林匹克运动光荣传统的同时,承认了商业化经营方式的合理性。那么,这种商业化奥运的利弊各有几何呢?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奥委会委员增加,规模扩大,经费预算逐渐出现“捉襟见肘”的窘况。布伦戴奇(Arery Brundage)和基拉宁(Michael Morris Killanin)都采取了这样或那样限制开支的办法。而萨马兰奇上任伊始,就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后国际奥委会成员外出开会、考察的机票全部由国际奥委会承担。以前这些费用都由各委员自行解决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委员们的工作积极性。他还发给每个委员一个高级索尼收音机,用以了解世界各国的各种动态,因为体育活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形势有密切的联系。当然,萨马兰奇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不了解国际奥委会的家底,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对一个组织来说,“节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开源”。

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业家,萨马兰奇对金钱的重要性十分清楚。一项事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早年他在组建西班牙第一支旱冰球队时,就已认识到,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金钱。入主国际奥委会后,萨马兰奇首先想到的就是充实国际奥委会的金库,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争取到稳定的资金来源,于是就有了“奥林匹克计划”。“奥林匹克计划”是萨马兰奇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贡献,也是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后的几个主要功绩之一。

“奥林匹克计划”于1985年5月27日由国际奥委会同阿迪达斯公司总裁霍斯特•达斯勒(Horst Dassler)签订,以后每年续签一次。可以说,这是奥林匹克运动中第一个把体育同商业联系在一起的计划。根据这个计划纲要,阿迪达斯公司每年要向国际奥委会提供一笔资助,具体数额因情而异,这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做法。以往,企业不直接资助国际奥委会,而是向奥运会组委会提供赞助,借此宣传自己的产品,国际奥委会只是在奥运会结束后向组委会收取一定比例的商业广告费。根据“奥林匹克计划”的规定,阿迪达斯公司每年都要向国际奥委会提供一次资助,使国际奥委会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固定的资金来源。

从经济上讲,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一次很成功的奥运会。由于尤伯罗斯(Peter Ueberroth)精打细算、经营有方,这次奥运会至少赢利2亿5千万美元。同莫斯科奥运会相比,特别是同蒙特利尔奥运会相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成就。钱虽然赚到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流进了尤伯罗斯的腰包,国际奥委会和各国家奥委会只分到了一点残羹。

筹办奥运会之初,尤伯罗斯就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不要国际奥委会出资,但是作为交换条件,国际奥委会必须做出相应的让步,把按照惯例从电视转播费中提取三分之一的比例再度降低。国际奥委会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同意了,但奥委会没有预料到赢利会如此之多。

洛杉矶奥运会是历史上第一次民办的,带有浓重商业色彩的奥运会,改变了以往只能由城市主办或者由国家和城市共同主办的模式。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为以后奥运会的举办国实现奥运商业化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事实上,其后的各届奥运会,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都已认真参照并借鉴了尤伯罗斯的商业化办奥运的经验,巴塞罗那、悉尼、雅典奥运会举办后,主办方的报告都显示获得了巨大盈利。也许有一天,《奥林匹克宪章》的相关条文要因此而修改。

有关商业化赞助和集资的具体形式和方法,洛杉矶奥运会也做出了新的尝试,并且效果颇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奥运会某种程度上的商业化已经不可避免。今后,体育只有与商业进行有机结合,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洛杉矶奥运会开创了商业化的先河后,历届奥运会的商业化色彩愈发浓厚,收入也水涨船高,节节攀升。奥运会电视转播权销售收入大幅增长: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2.87亿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4.03亿美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是6.36亿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9.35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13.32亿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14.98亿美元。

国际奥委会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的收入总额是14.74亿美元。包括电视转播权52%:7.74亿美元;顶级赞助商32%:4.7亿美元;门票14%:2亿美元;特许经营权2%:0.3亿美元。

6.不管是中国的环境,还是中国政府的态度,都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所有知识产权都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同样也希望借助奥运会的举办给中国的体育经济和创意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企业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管是正在起步的国内联赛还是已经成熟的国际赛事,都因为巨大的商业价值,而得到企业界的追捧。类似于奥运会的商业

化、体育盛事的商业化近年来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不过,中国的体育运动商业化毕竟刚刚起步,很多企业对其中的一些规则并不是特别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来自成熟地区的一些经验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奥运会商业化之路

美国商会2005年认定的媒体和娱乐方面的顶尖律师:美国首要商业律师,2006年,被“Law Dragon 500”评选为年度新星的Robert Raskopf对奥运会110年的市场营销历史有着自己独特深刻的理解。

Robert谈到,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上,就已经能看到市场营销的身影了。当时,将要举行奥运会的体育场情况非常糟糕,作为奥运会的市场执行官的奥布瑞斯先生,同时也是一个企业家,他通过融资的方式,对体育场进行了修复,这是在奥运会举行之前一年的事。另外1896年奥运会也有赞助活动和纪念品项目,柯达公司在1896年时就赞助了奥运会。

Robert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是,奥运会总是有一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你要从中获得乐趣,另一方面则是你也要获得资金,这样才能使我们享受到这些乐趣。比如1928年,那时的奥运会有一个所谓的共同市场营销,就是把餐馆的经营权出卖,可口可乐公司也参与其中。不过,此次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奥运会,市政府决定宁肯不要这笔钱,也不能在体育场里贴海报,他们觉得那会起到毁容的作用。1942年奥运会来到了美国洛杉矶,当时有一个官方报告说,这届奥运会搞得华而不实,但这是奥运史上第一次扭亏为盈的奥运会。

到了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上,开始对欧洲的18个国家进行了赛事直播,从此,电视与奥运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另外相关的赞助活动也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可以购买权利,把自己的品牌与奥运会的品牌联系起来进行销售,此外,还出现了奥运会指定供应商。

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开始的,无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与奥运会相联起来的不只是五环了,还有了一个更加平民化的吉祥物,它使得奥运会延伸到了更多的人群中。这一年的奥运会也诞生了特许经营的合同。

1976年的奥运会有了628个赞助商和供应商,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这个数字进一步扩大,并有了三种分类,包括赞助商、供应商、特许经营商,电视直播权也扩大到160个国家。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设立了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这些企业将获得全球的排他性权利。

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全球合作伙伴已经扩大到12个,并把这个权利进行了细分。在电视转播方面,比如说有电视主播权,然后再授权给次转播商,包括有线电视转播和卫星转播,这样就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转播中来,同时也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奥运会,并且购买他们的商品。

到1992年时,全球10个人中就有9个观看过奥运会。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奥运会的人达到了32亿。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市场营销已经到了成熟期,共有30多亿美元的收入。2004年雅典奥运会,这届奥运会进行了24小时直播,并把内容数字化,进行数字内容的转播。

Robert预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手机将可以接收到电视信号了,同时,电视转播权的成本从1960年到2008年会有很大的变化,成本增加了3500倍。

中国的运动商业化

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嘉诚先生一次就捐献了千万美元,Robert认为这与1896年的情况相类似。中国有13亿人口,已经进入了WTO,GDP也在不断增加,有了更多的中产阶层。再来看看中国的商业,仅是运动服装市场大概就会有62亿美元,几乎所有的国际品牌都很看重中国市场,耐克对第21届~28届中国奥运代表团进行了赞助,阿迪达斯则对所有的奖牌得主进行了赞助,所有的奖牌得主都会身穿阿迪达斯服装站在领奖台上。

而由于2008年奥运会将会在北京举行,有关运动商业化的话题在近期尤其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文盛唐(北京)数字艺术有限公司创办人刘真雨以福娃为例介绍了中国运动商业化的一些情况,他参加了2008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设计、全球海选整个过程。他认为福娃这个形象,经专家评估后价值10亿美元。福娃的诞生给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福音,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将更加深入。而目前这个品牌的价值正在继续扩大,他们目前正在筹划国际版的福娃舞台剧,国内版已经有了,由此带来的价值,人们将拭目以待。

刘真雨指出,现在有很多人怀疑中国人能不能保护好福娃的知识产权,他认为在2008年前后一定能保护好,但是现在很难。

刘真雨说,他目前也是姚明卡通形象的设计参与者,这也是运动员形象效益放大的过程,它会有一个非常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他说:“不管是中国的环境,还是中国政府的态度,都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所有知识产权,从吉祥物到运动员本身的品牌都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同样也希望中国的福娃能给中国的创意产业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

除此之外,对于最具有影响力的非奥运体育品牌NBA赛事,Robert举例说,大家知道姚明是著名的NBA球员,像他这样的职业运动员对于提升一个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具有很大的价值,由于在广告中使用了姚明的形象,这些公司的市场营销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像百事可乐等,都把自己和姚明联系在一起。

Brand Finance(Australia)Pty Ltd总经理 Tim Heberden对此指出,从某个角度来讲,进行体育营销,是会有一定风险的,无论是做赞助商、广告商,还是直播权,成本和价格都非常贵,赞助商有各种各样的,他们有的是花费了很多钱,没有成功,有的是取得了巨大成功,可口可乐就是这样的例子。

此外还要了解成本,我们想获得什么,是吸引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品牌吗?你要考虑清楚,到底是为了加强品牌还是想加速销售,每个赞助商都有各自不同的目的。赞助商把自己和奥运会联系在一起,必须要考虑清楚,不能仅仅是为当赞助商而当赞助商,既要考虑成本也要考虑潜在的益处,还有就是通过这样的赞助,能不能帮助自己建立起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以可口可乐为例子,它们主要是为了增加自己的

商标声誉,这是他们要传达的信息,是防止别的人获得这样好的商誉,它要不做,百事可乐就会去做,除了想获得回报以外,还有竞争对手的压力。

而有一些公司模模糊糊、似有似无地把自己和一些重要的活动联系起来,Robert认为这也是很有创意的一种做法。比如说,2000年奥运会的口号是分享,其精神是要分享一切,于是澳大利亚有一家航空公司,就把这个口号改成了澳大利亚的精神。当进行这样的市场营销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调你拥有的专有权,一旦获得了奥运会的赞助权之后,只有你可以在某些地方使用奥运会的标识,这对于公司品牌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不过,Robert指出,对于创意企业,所追求的绝对不仅仅是奥组委所赋予你的这些权利,而是希望吸引市场上的合作伙伴,通过这样的赞助活动长期增加企业的盈利。

运动员个人的权利

当然,作为全球性的企业,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认识到通过申请所在国知识产权保护所获得的权利是什么,然后尽可能地使用每一个市场渠道,来提升品牌价值。还有就是要明确区分你获得的权利到底是什么,以免侵犯了运动员个人的权利。

Shlomo Cohen & Co Law Office合伙人Shlomo Cohen指出,工具已经有了,法律的机制也有了,一个公司如果想通过体育营销获得益处,它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个是公司自身的资产良好,有好的商誉、名誉、产品、服务,使得它跟竞争者相比有杰出的地方;另外还要有一个平台,这可能是别人的资产,包括奥运会的形象,也可能是吉祥物,或奥运会的转播权等,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权利的保护问题。比如说运动员,他们是超级明星,他们的名字和肖像权可以被拿来推销产品或者服务,但是在很多国家,一个人的肖像并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比如,在美国称为宣传权,但英国并没有这样的宣传权,有时形象或肖像权是很难得到保护的,中国对此也要引引以为戒

7.1980年西班牙人萨马兰奇接替基拉宁,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审时度势,开始了全面的改革。这场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变封闭为开放,使奥林匹克运动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国际奥委会一反过去视商业化为洪水猛兽的陈腐观点,充分肯定它对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大胆引进市场经济的机制,积极而有控制地对奥运会进行多种商业开发,给奥林匹克运动建立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取之于奥运,用之于奥运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组委会对举办奥运会的经济运作机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变沉重的包袱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国际奥委会敏锐地觉察到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对洛杉矶的经验进行认真总结,设计出一整套规范而有效的经营奥运会的做法,如“奥林匹克计划”(TOP计划)等,从而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92年国际奥委会已拥有资产125亿美元,1993-1996年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从商业开发中获得23亿至25亿美元的总收入。国际奥委会本着取之于奥运,用之于奥运的原则,通过奥林匹克团结基金组织,对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奥林匹克运动给以积极的援助。

肯定商业化的积极意义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废除了参赛者业余身份的限制。业余原则从一开始就有其不可操作性,它不仅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相矛盾,而且也不符合现代竞技运动发展的现实。由于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员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中,纯粹的业余运动员不复存在。各国或明或暗给奥运选手以经济补贴成为公开的秘密。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坚持上一世纪末期的业余主义,必将严重地阻碍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80年代的改革彻底取消了这一限制,宣布奥运会向世界上一切最优秀的运动员开放,这就保证了奥运会的比赛具有最高的竞争水平和观赏价值。结束“法律真空”身份

奥林匹克运动在法治的道路上也迈进了一大步。首先,国际奥委会在1981年得到瑞士联邦的正式承认,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国际组织,从而结束了其长达87年的“法律真空”的身份。其次,独立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于1983年建立,使国际体育中的冲突得到公正合理的处理。自1981年开始,一系列奥林匹克的相关组织相继问世,如各大洲的奥委会协会(非洲国家奥协、泛美体育组织、亚奥理事会、欧洲国家奥协、大洋洲国家奥协)及奥运冬季和夏季项目联合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协调,奥林匹克运动三大支柱之间重新出现了同舟共济的局面。也是在这一时期,国际奥委会开始积极与各种官方与非官方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等密切合作,并寻求各国政府体育部门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支持。

国际奥委会与各国政府合作开展的反兴奋剂斗争等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效。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外环境得到根本改观。同时,国际奥委会开始积极主动地对大众体育、体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多种领域进行开拓,使奥林匹克运动日益成为一项持续的活动,而不仅仅是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倡导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如果说,80年代奥林匹克运动变封闭为开放,找到了自己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途径,那么进入90年代后,它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又试图为人类社会提供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榜样。这一新的奋斗是以1993年落成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新馆和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为标志开始的。坐落在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为了不破坏周围的自然景观,采取了依傍地形、向下发展的建筑原则,与环境融为一体。为了保存一棵百年老树不惜改变设计,使这棵与奥林匹克运动同龄的树和博物馆共存。在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中,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组委会也将环境保护列为首要原则,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曾几度修改设计方案,从而赢得了环境保护组织的尊敬。国际奥委会对夏季奥运会建筑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冬季奥运会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要求,并强调奥运场馆的会后利用。

改革给世纪之交的奥林匹克运动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其中最核心的是:1.如何控制商业化的副作用,保持奥运高尚的道德目标。2.如何在各种政治力量斗争中保持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立性。3.如何控制奥运会规模,让更多的城市可以有机会举办奥运会。4.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全球的反兴奋剂斗争。

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Olympic Games 希腊语: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简称“奥运会”,是一个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性综合运动会,包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三次,分别为公元1916年、1940年和1944年),每届会期不超过16天。

奥林匹克运动会因起源于古希腊奥林匹亚(Olympia)而得名。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共历经293届,后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以邪教活动罪名而废止。189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根据法国贵族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的倡议成立了国际奥委会,并决定恢复奥运会。现代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在世界各地轮流举行。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以生命教育体现教育价值 篇3

一、“生命教育”的理论建构

(一)生命教育的思想基础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而“人”又是什么呢?人是一种双重的生命存在。 首先,人作为自然生命的存在,必然要去追求自然生命生长的需要。然而,人仅有自然生命的存在,与动物无异。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更是一种精神生命的存在,人能够感知生命存在本身,并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地去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进而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

由此可见,教育的作为在于:教育在尊重人的自然生命生长规律的前提下,去培育和唤醒人的精神生命;引导人去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给予人体现生命价值的能力。

(二)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最早出现在20世纪的美国。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针对青少年自杀、吸毒、暴力等社会问题,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

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提出的“生命教育”并不是狭义上的以生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而是在尊重生命生长规律的前提下,唤醒生命的主体意识,通过学校创设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生命体验中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引导学生追求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一种学校教育体系。因此,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将“生命教育”的内涵概括为:“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培育人的主体精神;反映教育的丰富内涵,促进生命的全面发展;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追求教育的艺术境界;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尊重生命而深刻!”

(三)生命教育的基本任务

基础教育应该给予学生什么基础?传统教育强调给予学生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生命教育从全人教育的视角出发,提出基础教育阶段应该给予学生“五基”的课程理念。给予学生: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后续发展的基本能力、面对社会的基本经验、智慧人生的基本思维。

(四)生命教育的创新基点

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只有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才能不断地实现教育思想的自我完善。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生命教育实践创新基于以下三个原则:

1. 将生命存在与生命意义有机结合。

2. 将素质教育与升学质量有机结合。

3. 将民族教育传统与西方教育优长有机结合。

(五)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

1. 生命教育把教育对象和教师都作为有生命、有情感、有发展潜质的人去看待。

2.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生命个体的主体性回归,形成生命发展的自觉。

3. 生命教育切中了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追求生命发展价值与意义的最大化。

4. 生命教育把教育作为一种艺术去追求,把学校作为教育精品去打造。

二、“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生命教育的教学实践

1. 生命教育的教学理念

(1)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小学刚毕业的学生,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认知能力都处于较低水平。一些教师往往因为忽略学生现实的低起点,而造成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的脱节,使学生在初中学习的起点上就产生畏惧和逃避心理。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学校提出“低起点,小台阶,体验成功,促进发展”的教育教学策略。

“低起点”要求教师以现实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为起点;“小台阶”倡导降低台阶、分散难度,循序渐进地拾级而上。“体验成功、促进发展”,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成长的自信,从而激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人翁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在这个教育教学策略中,“低起点”是前提,“小台阶”是策略,“体验成功”是关键,“促进发展”是目的。

(2)生命教育的教学原则。学校是点化和润泽生命的圣地,课堂是师生生命智慧涌动的乐土。课堂教学既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承,更不是教师个人“独白”的舞台。正是在教学的涓涓细水中,师生的生命潜质被激活;正是在课堂的激情碰撞里,师生的生命内涵才迸发出火花!基于对生命终极关怀的教学思想,学校确立了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原则:“激发学习兴趣,创设灵动课堂,培养思维品质,促进生命发展”。

(3)教学的最佳境界。“生命教育”所要追求的教学境界是:“以知识的传授为载体,赋予每一项教学活动以意义,真正实现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建构充满教育智慧和生命活力的课堂!”

2. 生命教育学校课程结构

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在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以生命教育理念统整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逐渐形成了多元立体的“五基课程结构”。

“五基课程结构”立体图:

3. 建构有生命力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三个主要倾向:一是知识化倾向,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课堂教学的全部,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思想情感的灵动和价值观的引领;二是模式化的倾向,把课堂教学概括成一种固定的模式运用于每一学科和每一个课堂,千篇一律,循规蹈矩;三是同质化倾向,对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使用同一标准去衡量。这样的课堂必然是没有生命力、僵死的课堂。我们的生命教育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三个倾向,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出建构有生命力的课堂特征。

(1)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多样化的课堂。多样化的课堂既体现在学校立体课程设计的多样性上,以满足学生发展中不同层次的需求;更体现在学科教学特色的多样性上。在学校“生命教育”整体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校13个学科的教师不断地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具体的学科新课程改革实践相结合,努力探索本学科教学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鲜明的学科教育教学特色,不断充实着学校“生命教育”的内涵。正是由于各学科特色鲜明,在长春市优秀学科教研基地、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中,初中部13个学科全部获得市级优秀教研组、优秀学科教研基地的荣誉称号。

多样化的课堂还体现在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上,学校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每个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知识的有效转化和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准绳。

(2)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体验式的课堂。新课程改革既是一场教育的革命,更是一次学习的革命。学校遵循现代社会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是一个“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简单过程,而是学生“课前预习——听课理解——想象探究——动手实践——巩固练习——生成创新”的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学生的生命体验是实现知识有效转化、思维品质形成、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体验式学习意味着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实践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领悟知识的内在规律、掌握知识的科学结论、感受知识带来的丰富情感,并且在这种领悟与体验中形成每个生命的个性化理解。

为了让学生在各个学科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学校创建了10个非实验学科功能教室,这些教室成为学生体验式学习的快乐空间。语文学科的戏剧表演专业教室、书法专业教室、科技创新教室、生物学科家政与营养学专业教室、信息技术学科的机器人实验室、录播专业教室、历史考古专业教室、天文地理专业教室、政治学科的礼仪训练专业教室、英语的国际理解教室等等。

(3)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生成性的课堂。初中学生往往对客观事物充满好奇,但对人生目标和生命价值却懵懂迷惘。学校生命教育的课程改革不仅把课堂教学视为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把课堂教学作为培育生命、发展生命、让生命更有价值的教育载体,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知识、能力、思想、智慧共存共生的舞台。为此,学校要求每一个教师通过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为学生建构“三个世界”:

①为学生建构科学的世界。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掌握最基本的学科知识。

②为学生建构生活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知识应用体系,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

③为学生建构意义的世界。帮助学生塑造自我人格体系,完善学生内在的道德情操。

(二)生命教育的育人实践

学校在六年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特色的生命教育育人范式:

1. 以系统健全的人格教育为核心

我校把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作为生命教育的育人目标。明确人格教育的三个方面:一是习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三大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心理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形成三种心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三是责任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父母和家庭负责、对班级和学校负责的朴素责任感。学校围绕人格教育的目标设计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达成教育目的。例如:每年3月在团队学生联合会的倡导下,学生们走向社会,面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实施公益性的“爱心行动”,用一颗爱心温暖他人、帮扶弱者,从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此项活动坚持6年,先后组织活动236次,参与学生9458人次,社会受益群众逾万人。

2. 以科学健康的身心教育为基础

我校本着对每一个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每年都要对入学新生进行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调查,建立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个人档案;并针对目前学生身体状况下降和心理问题增加的整体趋势,采取积极应对的教育策略。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确立了《初中学生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的省级科研课题,建立“东北师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创办学生体验式心理活动室——“朗晴地带”,在每个班级推举学生同伴互助心理咨询员,成立全校“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创办学生心理健康杂志——《心晴》等等。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举措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确实起到积极作用。在身体健康教育方面,为每个学生制定《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记录手册》,具体指导及评价学生体育锻炼状况,同时通过常规体育课程、校本选修体育拓展活动课程、体育特长发展课程,以及每年举办的体育节、校园篮球联赛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科学运动、健康发展。

3. 以自主的学生自我教育为重点

生命教育的核心思想是要让学生成为自我生命积极发展的主人,为此学校向学生提出“我的人生我做主”的生命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主体性德育,建立了具有生命教育特色的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模式。我们成立“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学生干部管理学院”,定期对校级、年级、班级的学生干部进行集中理论培训和岗位实践培训,建立了一套科学严谨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评价、每周的升旗仪式、学生的各种社团、大型的体育运动会、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等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在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干部队伍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教师指导,民主议事;分工协作,合力做事;关注细节,实事求是;改进方法,创新成事。”的学生干部管理风气。

4. 以立体的社会实践教育为特色

21世纪的教育最深刻有效的形式莫过于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参与社会各种实践活动,把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自己提炼结论。因此,学校确定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走进社会,体验生活,丰富情感,提升能力”。学校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三个社会实践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第16集团军高炮旅、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目前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农村——公主岭大榆树乡。这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从道德、心理、体能等方面全方位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自主管理能力、群体生活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5. 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是达成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六年以来学校立足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具有生命教育特色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氛围成为引领学生文化追求的导向。这些活动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理想教育活动、诚信教育活动、科技教育活动、法制安全教育活动、艺术素养教育活动、奥运主题教育活动等等。学校还以学科组、学生会组织学生各类社团,一格文学社、各种动漫社、话剧社、心理协会、环保协会等20多个学生社团覆盖全校,累计吸纳社团成员2000余人,编辑出版各类社团刊物21期,开展各种社团自主创新活动130余次。

三、开展生命教育的阶段性成果

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都必须经过教育实践的检验。实施生命教育六年来,无论是学生综合素质,还是教师专业水平,乃至学校品牌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生命教育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学生在生命教育所创设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智慧的力量、创造的喜悦、运动的舒畅、劳动的欢乐、合作的愉快、收获的惬意;在学习和实践的自身体验中逐渐形成生活的激情、高尚的志趣,坚韧的品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这种状态下,教育一改“应试教育”下那种生硬单调、枯燥乏味、周而复始、被学生所排斥的局面,教育真正成为充满激情与活力、内涵丰富而深刻、被学生悦纳的活动。在学生自信心与归宿感形成的同时,各项学习能力也得到全面提升。近六年来学生在信息技术、机器人、数学竞赛、航模比赛、作文竞赛、英语竞赛、体育、艺术等各学科的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其中获得国际一等奖62人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79人次;获得省级一等奖312人次;总计获得省、国家、国际一等奖的学生共553人次。

(二)生命教育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生命教育的课程改革也激活了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的激情,生命教育的先进理念赋予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的思想。初中部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发展水平,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表现出突出的教师专业素质和整体实力。全校专任教师191人中获得硕士以上学历1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国家、省、市教学骨干、教学新秀123人,占教师总数的64%;获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354人次。学校教师队伍逐渐形成“敬业、务实、和谐、创新”的团队精神和组织文化。

(三)生命教育促进学校品牌发展

生命教育理念为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的发展注入了灵魂;生命教育实践不断彰显着学校素质教育的特色;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局面。学校中考成绩逐年攀升,连续五年在当地名列前茅。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令家长满意、社会认可。我校先后获“长春市民最佳口碑学校”、 “吉林省人民满意的金牌形象使者”、“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初中办学最具成长力学校”、2009年度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在生命教育理念建构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品牌得以成功确立。

六年来,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以对教育发展的前瞻理性和对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用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不断地诠释着教育的价值。

文化教育价值论文 篇4

核心价值观:以文化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W客统计-读《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有感·黄晖拿到UI东省委原高校工委副书id II!建国及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 在大学推进文化向觉和:<_3»年《·>田原、李晶所著的《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一书文化内信道路上, ?丨:聚陴大的精沖力丨jl:、深刻的是在2014年暑假。反复地阅读与思考, 也是反复道德力發、巨大的感召力iii�, 育人树人与作荇对活、h身逐渐成氏的过程。每次阅读.都"把发展人作为根本前提.把啓重人作为根觉得是新的开始、新的旅程。本准则, 把依靠人作为根本途径, 把为r人作为这是一本关于文化育人特征、理念, 加强核根本目的。”书中这段对于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心价值引导、教育, 把握意识形态导向、转变教育解读, 尤其引起了笔者的共鸣。科学发展观的本文化观念, 以及实现大学德育科学化、全面实施质就是以人为本, 高等教竹之根本任务在于立德素质教育、健全完善人格的书。该书特别对大学树人。如何坚持育人为首, 学生为中心、为主体, 课堂通告规章制度建立、构筑学科创新机制、幵展创新教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实现自觉自中寄在後文化·阅读学, 坚持协同创新方向, 打造人才创新絮质、训练信成长成才, 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 是高校拓坧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维和发展创新个性、提升人才创新能力, 展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传播文化等功能的基础中囷名家敢文格选弘扬创新粘神.让设创新W队、推进特色名校建和前提而核心价值就是要解决育德育魂的问敢文在线设等方面做r详尽阐述阅读此朽, 如沐春风, 更题.解决“未来人”, 即中闻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荇‘共筑中®梦·专栏网沁人心脾。和接班人学思悟行果的问题, 是人才培养的崇高近期与其说这是一本书, 不如说, 这是一个以文G笆目标和根本引导竹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明化心、以义化人、以义育人的课堂, 主讲荇将对大确历史使命, 张持政治方叫, 明内做人道现, 学会所有文档学教疗的热爱和忠诚, 对核心价衍观的领悟和解生活I:作, 丨‘丨觉成k成才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读, 对未来发展的唂定和深意通过桁炼规整的义主义核心价值观, 丨"丨答“培育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字载道而写, 化人Ifu作与其说, 这是一本丨5, 不育人”问题的要旨。t5中提出通过中国梦教育、科如说, 这是一种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研究文化、学发展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行、做人修养教育M发展文化的有益践行, 在精神上、氛围上、行动上会责任教育、现代公民教竹和民族精神教疗的论给人以点拨和赘醒, 给大学教丨:作荇以厚望和述, 为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丁.作提供r力M读俺这本15, 也就读愦了, 在建设社会主义理论依据和实施方略文化强国、增强N1家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15中关于履行高校职责, 深化内涵建设, 提文化方向, 培养高度文化卩丨觉及丨‘丨信的路径和方高教育质量, 推进特色名校建设.为国家现代化法;也就读惮丫,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已经成建设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闸述, 史是让笔荇醍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和全_掀起文化建设高潮的灌顶。名校, 应该匹配名师、名楼、名家、名学生背景下,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追如何让一所学校具荷自己的生命力和驱动力, 在求文化信念、把握文化育人内在规律的脉搏, 读亍如何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可替代的成长盛石懂了大学教育如何树立正确的宵人观念, 加强对和生长养分正如15中所说.每个大学都有1'1己学生道德、索质、做人等方而的教育, 培养德才旅的历史、传统、文化个性, 都有卩|d独特的优势备人才的方法;读懂了重视大学文化育人功能, 突出特色, 就是要选择方卩>1, 贲点突破, 强化优势发挥文化育人巨大力量, 促进学校文化育人和文 (巩固传统优势, 强化比校优势, 谋求新的优势) 。化传承与创新健康发展的不二法门。谈及此, 作为一名辅导员、一名高校德育T.作者, 大学的文化建设既要有世界眼光、闰际意转变教育文化观念, 训练创造性思维, 发展创造识, 又要有民族自信心。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个性, 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辅导员W队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荇和接班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會Ml队应该是一个新的奋人。培养人才, 不能只注觅知识的传授, 更应该强斗旅程立德树人路h, 我们需要更加深人研读调人的内在素质的提升要将科学知识、科学思和践行核心价值, 弓I领文化育人, 以义化心, 以文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内化为信念和行为, 这是化人。·《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一书选题之根本, 要以 (作者单位:赣南师芑学院) 责编:晓成

乡村文化的价值 篇5

当前,中国正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已达47.5%,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与此同时,传统乡村文化正面临逐步消亡的危机。我们必须树立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和谐共生的思想

第一,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内核,保护乡村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文明。由于在长期的农业社会积淀升华而成,中华文明的主要特质和内核是农业文明,无论是至今称颂的和谐文化、天人合一观,还是被视为中国文化代表的舞龙、舞狮等民间文艺,等等,都与先民所处的农村社会环境、所习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而这些不同形态的中华文明精粹在乡村文化中大量存在和较好贮藏,故而,为传承悠久的中华文明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计,乡村文化必须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中据有自己的足够空间。第二,乡村文化为中华文明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因。由于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经济基础的不同,乡村相对于城市有许多独特的文化表现。从民居到饮食和服饰、从语言到宗教、从民俗到宗法制度都无不散发出浓郁的乡村气息,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区域特色。正如在物质世界中任何一种物种基因都有其珍贵价值,物种基因越丰富物质世界越多彩和安全一样,文化或文明领域同样是越具多样性就越安全,越有创造力。许多文化也许现在表面看起来无甚价值,但是一旦处于特定环境中、与其他文化交汇融合碰撞,它们便往往作用甚巨,催生出新的文化果实,孕育出新的优质文化。这就好比有了在海南岛发现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才有了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一样。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文明“轴心时代”命题不正揭示了久远之前的文明在后世尤其是危机或飞跃之时的巨大价值和强大创造力吗?至于以文艺形态表现的文化或文明,同样处处可见陈中出新的现象。近年来原生态歌曲大受追捧,并给许多音乐工作者以创作灵感,就是典型例证。第三,乡村文化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反哺作用。城市化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对城市而言,不仅是物欲横流带来的许多问题令人忧虑,城市拥挤、嘈杂的生活空间也为许多人厌倦。事实上,真正理想的生活环境也许还是在乡间。乡村在城市化中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对立面。城市的乡村化和乡村的城市化的二元互动、互相渗透,应该是未来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形式。必须在推进城市化的实践中为乡村文化留出足够的空间。

立足教育价值,打造尊重文化 篇6

对教育和教育价值有了这样的认识与理解后,浙江省余姚市瑞云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一方面努力秉承“与健康相伴,与成功有约”的现代办学理念,人人争做“阳光自信,厚德实学,淳朴致远”的瑞云人;另一方面,积极实施有效的工作策略,把“尊重”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谋划远景,统领发展。“尊重”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文化,具有三层意思:

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规范办学,依法治校,让教育弥漫温馨,流动灵性;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生为本,差异发展,让每位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快乐;

尊重教师的创造价值,激发热情,求真超然,淳朴致远,使教师更添智慧,坚守使命。

工作中,学校教师正是本着“尊重”这一核心学校文化建设理念,使理念、策略落地生根。

培育以尊重为核心的主动文化

主动的才是长久的。学校是师生共同的家,学校的发展也靠大家。据此,学校把“主动、互动、生动”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尊重师生个性,构建发展机制,搭建锻炼平台。倡导教师备课自觉、教研自强,主动参与和开展各类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同伴一起帮,各类活动积极参与,主动竞争。从根本上促进师生“自由、自主、自然”地成长。

打造以尊重为核心的课程文化

近年来,学校已完善了五类德育课程建设,即学习教育课程、励志感恩课程、班集体(寝室)文化建设课程、活动实践课程、仪式教育课程。学校利用课程机制唤醒学生道德成长的内驱力,培育“自信阳光,自觉成长,自强成才”的学生群体。

在课堂教学中,学校遵循“分层不淘汰”的办学思想,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了“学本课堂”建设与师生成长的实践与研究;积极推进“两分两合”授课方式,部分学科实施走班制教学;组织备课组开展编制错题集、学习任务单等活动,使教学立足课堂,使学生发展更全面,更健康。

营造以尊重为核心的育人文化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营造以“尊重”为核心的育人评价体系是任何一所优质学校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近些年来,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构建人文的评价体系 合理的评价,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提高职业幸福指数,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快乐。如开展学校和美团队评选、同伴欣赏互助、师生悦读、学生多元评价等活动,促进师生的自主发展。

精心打造生态家园 为把学校打造成一个有利于师生进德修业的理想场所,学校建造了百果植物园、绿色休闲长廊、励志墙、书法苑。学校各个功能区域日益凸显“健康与体育”“科普与科技”“励志与成才”三类文化的熏陶功能。优雅的校园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建设以尊重为核心的和谐文化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好教育培养好学生,好教育成就好人生。办一所有理想、有品位、能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学校,为更多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这是校长自身职业价值的追求和幸福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全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瑞云学校着眼全局,开拓创新,开展以“责任、制度、价值”为核心的和谐文化建设,推行“整—分—合”的中小学一体化管理机制,探索并构建九年一贯制管理模式和师生发展机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出一所管理新颖、低进高出、均衡发展的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未来,学校将继续践行“用文化凝聚人心,用制度驾驭人性,用发展成就人生”的工作方针,用务实的作风、开拓的精神、国际化的眼光,与师生共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瑞云学校)

音乐教育价值应以学科价值为先 篇7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科价值,方法

前言

一谈到音乐教育, 如何进行音乐教育, 我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审美教育, 然后开始列举有关音乐教育的诸多特点, 如“音乐教育最基本的属性是审美性”, “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 在社会和全面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等等。实际上, 音乐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宽泛, 最不容忽视的是它的学科价值。

一、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

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 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 陶冶我们的情操, 是一种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特殊作用的教育。但我们在寻找让别人信服的理由时, 却忽略了一个首先要讲明的问题, 即我们音乐教育首先教什么的问题。简单说来, 我们音乐教育是教授人们一种方法, 一种符合音乐规律的方法, 一种能使人在音乐这个特殊环境中感受喜怒哀乐的方法。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 从音乐的起源来看。无论是《吕氏春秋》里关于原始居民们操牛尾歌唱天地万物 (即“娱天”) 的形式, 还是孔子的礼乐治国思想以及诸子百家对音乐“娱人”的不同看法, 都是一种利用音乐来表达各种感情和达到各种效果的方法。无论这种目的是音乐性的, 还是非音乐性的, 他们都是在了解音乐的规律之后才实施的。虽然这种原始的音乐表达方式过于直白, 不是那么含蓄和深刻, 但它却是一种雏形, 一种交流的方式。我们应该容许这种直白, 这至少证明了音乐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而这种方式在远古时代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先于许多我们今天居于“基础”地位的学科。

第二, 学校音乐教学违背教育规律

目前, 有许多学校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音乐审美教育特点, 在教学内容、要求及教育形式等方面, 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倾向。如现行的学校音乐教学大纲及据此编写的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 无论在内容、体例上, 还是在要求上, 受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影响比较深。内容与要求追求全面、系统, 高难度, 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在音乐方面发展的需要;各类音乐知识在体例安排上往往成条块分割状态, 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乐。同时, 封闭、单一、死板, 与音乐学科本身的创造性严重相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 轻学生参与重教师讲授;轻表现与鉴赏重知识技能;轻愉悦过程重教学的结果。这种具有专业化倾向的教学模式, 不利于普通音乐学科的自身价值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 从学科的共性和不同学科的认知模式来看, 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艺术学科, 都是在各自不同的领域, 以独特的视角向人们介绍一种了解和认识本学科的途径, 一种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认识规律, 一个只能应用于本学科的思维方式, 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我们的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天才, 不是精英教育, 我们面对的是广大受教育者, 我们仅仅是向大家介绍一种了解音乐的方法, 而这种方法属于音乐的独特认知模式, 不可能用其它任何认知模式替代的认知模式。我们进行音乐教育就是向人们介绍一种认知方法, 一种用音响和音符这种特殊的材料来开启音乐美的方法。音乐教育哲学家雷默曾谈到:“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 在这里我要说: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认知方法的正确选择来决定的。

第四, 从音乐美学方面看。音乐是具有内容和形式的, 其形式就我们通常所说的旋律, 曲式, 和声等。而内容就是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和意义, 在这里我们要运用绝对表现主义观点来说明。绝对表现主义观点认为, “意义和价值是内在的, 它们是艺术性自身的作用, 也是他们得以组织起来的由来”, “你必须深入到使作品成为一件艺术作品的那些创作素当中”。可见, 我们要理解音乐里的丰富内涵, 就必须深入到音响中去, 不理解音乐要素的特征和规律, 我们就不可能理解那跳动的音符到底意味着什么。音乐是音响的艺术, 有其自身的规律,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告诉人们音乐的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体验音乐的规律和方法, 就像对音乐脱盲的认识一样。“音乐体验直接来自组织得有表现力的音响, 听音乐——对音乐进行感知结构——它来自他或她想象的有表现力的音响”, “音乐上的实际脱盲, 可以定义为运用标记编码解码技能的能力达到了足够高的水准”。可见, 我们进行音乐教育的普及, 让大家了解音乐, 不仅是向人们介绍其它学科也可以达到的概念学习, 关键是要介绍音响的特点和音乐体验的技巧, 从而让这种技巧真正具有实实在在的音乐特色。

二、音乐教育学科价值的哲学意义

让人们认同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 我们要建立自己的音乐教育哲学, 于是我们发现了音乐的审美功能, 找到了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 找到了音乐在培养“四有”新人中的作用。但我们对审美这个哲学分支的解释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和能力去理解和接受的, 也不是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能对“审美”一词理解到一定深度的。因此, 我认为, 音乐教育向人们介绍、认识并最终掌握音乐认识的规律和方法, 就是对“审美”这个哲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诠释。

客观地说, 各个学科或者领域间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因为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视角, 都有其在本学科里所呈现的某种独特的形式, 就像在化学这个学科里所遵循的微粒法则决不可以运用到语言学里, 通过绘画的视觉刺激也鲜有对人听觉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通过生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人的大脑不但可以分为抽象推理和空间想象两大半球, 而且在这当中又划分为不同的学科区域, 并且有其特定的生物反射区。每个学科的划分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有其经济和政治的深层原因。因此, 我们不能说这个学科优于那个学科, 对于教育的终极目标来说, 每一个学科都是不可或缺的。音乐学科教育是一个媒介, 一个连接人和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 应当为此搭建更好的平台, 让音乐教育的学科地位更加牢固。

三、结语

音乐教育学是教育科学领域内正在兴起和形成的一门学科, 是研究音乐教育全过程的学科, 是揭示音乐教育规律的各音乐教育分支学科的总称。其学科价值在于对音乐学科本质、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 从而挖掘潜在的规律, 为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对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及其哲学意义进行了阐述, 以期对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5.

[2]贾镘, 杨洪冰.中西方人文主义的音乐理念与当代音乐教育[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9.

[3]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2.

生活教育:大学教育价值新取向 篇8

一、大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

(一) 大学教育价值的知识取向

知识取向是大学精英教育阶段的产物。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 从中世纪大学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在我国则持续到21世纪之前。此时, 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主要围绕高深知识的生成或传承,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创新知识体系。尽管中世纪大学有着很强的专业性, 突出专业的实用性与功利性, 但大学由于无需过多考虑职业问题, “贫困学生和终日操劳而收入微薄的教授, 总是可以在离开大学进入公职领域或担任其他职业时致富, ”[1]因而一些非功利性智力探索、个人修养与文化传播随之产生, 使大学成为一座自我陶醉的孤岛, 形成了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取向教育。同时, 精英教育阶段教师主要关注教学和科研, 对外界环境变化缺乏应有的敏感性,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育传统与教学习惯。

知识取向的大学教育以知识延续与拓展为目的, 以教师为主导,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表现为:在课程设置上, 课程结构相对稳定, 学生服从于现有的课程设置, 较少受到外界职业因素的干扰。专业培养方案按照学科基础设置, 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主要课程, 此外还包括部分通识课程, 但所占比重较小。在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 以教师为主体, 偏重于课堂设计与课堂教学, 学生课外活动的实践机会较少。尽管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但是由于考试评价是以知识为主, 因此, 学生仍是以学习学科知识为中心, 参与其他活动的时间与广度都不够。

(二) 大学教育价值的职业取向

21世纪以来, 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大学生自主择业的难度, 使就业成为社会、家庭与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据调查, 2008年毕业大学生就业率不到70%, 2008年底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 而2009年又有6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2]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其生存与尊严,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在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影响下, 一些本科院校不同程度地把课程与教学改革建立在就业导向上, 大学校园开始有转变成职业技能模拟车间的倾向, 校园中充斥着各种招聘和求职信息, 知识教育取向不断消解, 职业教育取向开始显现。

职业取向的大学教育以学生就业为目的, 以市场为主导, 以实践教学为主渠道, 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具体表现为: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 适应职业变化需求, 动态调整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减少理论课程比例, 增加职业技能教育内容, 课堂教学不再以理论知识为中心, 而是以专业技能为中心;在课堂与课外关系上, 课堂教学时间被压缩, 就业实践机会增加。这种模式以就业为取向, 打破了文化教育模式知识中心主义传统,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三) 职业取向的教育价值的式微与生活教育价值取向的出现

职业取向的大学教育所带来的问题表现为四方面:一是大学理念缺失。学生以就业为主, 把主要精力关注于未来职业生活, 不再坚守大学的传统理念, 大学难以发挥学术与文化中心作用, 失去了自由、文化与理性的大学精神。二是课程结构失衡。在就业导向下, 大学专业实践不断增加, 专业基础课程被压缩, 这就导致学生的专业课程学时不足, 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学时较短, 从而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三是大学文化不足。受不良就业情绪的影响, 学校的文化氛围已不再是20世纪中期之前那种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情境, 许多学生较早地出现紧张、焦虑与不适的心理感受。大学各种活动已失去了文化的丰富性, 成为为未来职业的过渡与准备。四是学生素养单一。学生较早地涉足职业实践, 从进校开始就通过家教、推销以及创业等实践活动, 试图锻炼自己的能力, 思考如何深入社会, 提升交流与工作能力, 难以静下心来阅读经典, 无心修炼高雅艺术, 专业课程浅尝辄止, 学生的整体素养不高。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当下生活, 而使他们由于失去一些应有的文化素养而造成将来低质量的生活。

大学教育的职业取向所带来的浅层次问题已经显现, 深层次问题不断积聚, 这就迫使大学不断反思教育取向, 统合大学的传统理念与学生的现实需求, 克服知识本位与市场本位, 回归到学生本位, 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重塑大学理念的基础。杜威曾经指出, 传统教育没有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生活的形式, 没有使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协调。陶行知不仅继承了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精神, 而且还进一步把这一理论发扬光大, 提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简言之, 生活即教育, 从而把通过社会实践接受教育纳入教育的范畴。[3]现在看来, 这些思想并没有过时, 相反却有着更强的预见性与感召力。大学需要重新确立生活教育的价值取向, 既要延续传统精神, 增进学生的知识与智慧, 拓展学科知识, 同时, 也应基于发展的连续性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的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原则, [4]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生活需要, 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存状况, 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体现大学生活的完整性。

二、大学教育价值的新取向——生活教育的内容

生活教育是把大学生当下必然的经历作为教育的内容, 引导学生发现生命意义, 珍爱生命价值, 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 主动积累学科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提升学习能力, 结合社会发展的情势, 增强社会理解力,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 生命教育

教育是在生命历程中展开的, 生命的延续与存在状态是教育的基础, 因而生活教育首先是生命教育。当前, 大学校园中的暴力、自杀及其他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 部分学生不关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加剧的背景下, 学生漠视生命的诱因有所增加, 有些高校频繁出现伤亡事故。可见, 在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生命教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 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 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 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 生命都是不完整的。[5]自然生命也就是人的生理生命, 其教育是要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来源、生命的构成及生命的趋向, 这些内容是不同阶段的学生都需要了解的常识。对于大学生而言, 不仅要了解自身与他人生命要素及生理特点, 更主要的是要认清人的价值生命。大学的独特品性就是更强旺地展开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的过程。其中, 精神生命教育是基础性构成。只有在大学教育中, 精神生命教育的全部理想才具有实现的更好外在条件和主体内部依据。[6]大学还应通过教育使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何在, 如何提升生命意义, 使他们增强对生命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与自我表达, 以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与呵护。生命教育从主体上包括自己的生命教育与他人的生命教育。由于个人生命是别人给予的, 个人没有选择出身的自由, 从个人同别人形成的伦理与社会关系出发, 个人要肩负起家庭的义务与责任。对于别人而言, 个人有生的权力, 生命是至高无尚的。社会的本质决定了别人的生命不仅不能侵犯, 而且要倍加呵护。学校应让学生明了个人生命对他人伦理关系与生活的意义, 尊重同学、家长与教师以及其他人生命价值与意义, 体验欣赏他人生命所带来的愉快与幸福, 以及伤害他人生命所带来的悲伤与痛苦, 增进个人承载生命意义的能力。

(二) 专业教育

从大学诞生之日起, 专业教育已成为大学的核心内容, 无论是早期神学、法学与医学, 还是近现代分化更细的学科专业, 专业教育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根本, 成为大学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标志。大学具有学术性与事业性双重属性, 而学术性又是大学的第一属性, 大学根据学科的分化与组合划分出相应的院系, 把不同教师与学生归属于某一个院系。在强化通识与淡化专业的背景下, 学系的概念有所弱化, 学生首先生存于大的学科门类下, 而后根据学术兴趣自由地选择相应的专业, 不过, 学生最终的归属仍然是专业。同时, 在可以自由离开组织的背景下, 教师在学科与单位的选择上, 对于学科的思考远大于单位, 学科给教师带来的利益始终是教师选择是否离开的最高尺度。

大学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发展专业能力似乎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教师与学生按照专业培养方案按部就班地教与学, 至于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应该教授专业中的哪些内容, 学生从中获得了多少, 是否需要专业教育以外的东西, 这些内容该如何安排, 如何评价, 生存于其中的学生参与得尤其少。关于专业教育, 有人认为应该增加专业技能课程, 有人认为应该加强通识教育内容, 有人则认为需要增加一般技能课程。实际上, 如何把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应该成为专业教育不容回避的问题。传统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尽管考虑到了社会、学生与专业的多种需求, 但多数课程在实际运行中主要从学科本位出发, 对学生内在需求关注不够。大学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 分析学生的心理逻辑, 重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发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伦理。

(三) 社会教育

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反思与批判社会成为大学生活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以知识为主导的传统教育中, 教师与学生专注于专业课程, 着力于知识的积累与传承, 较少与周围社会生活发生联系, 大学成为一座孤芳自赏的象牙塔。正因如此, 大学背负着不入世俗的不良评价, 特别是在近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浪潮中, 以及在资本主义制度萌芽与发展过程中, 大学受到了社会的强烈批判。如今, 随着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的主流经济形态, 大学又开始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 从而逐步走进社会深处。然而, 大学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利益为导向的教学与科研服务, 而社会急需的公益性内容相对不足, 大学应该履行的引领作用彰显不够。学生对社会事务的介入方式及内容较弱, 情绪化的网络发泄无法代替合理的社会批判, 也无助于推进社会改革。

大学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大学理应融入社会, 直面社会问题, 以其知识与文化引领社会发展, 回馈社会需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适应社会, 走近社会生活, 体现出知识分子与社会之间应有的人格品性与作用张力, 进而对社会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合理的批判。同时, 还应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提升社会文明, 推动社会进步。因而, 大学要能够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参与精神,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与批判能力, 使学生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 而非游离于社会之外, 成为一个冷漠而孤独的看客。

三、面向生活教育的大学教育改革

以生活为取向, 要求大学教育以学生生存与发展为本位, 积极关注学生生存状态, 立足当下, 面向未来, 通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充实课程活动内容, 推进社会实践活动, 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

(一) 课程体系

大学专业课程是在一定价值取向下, 由不同领域不同性质内容组织的结构体系。从课程设计与实际运行结构来看, 大学不同专业的课程结构大致可分为:通识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要课程。从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上看, 通识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提出《公共基础课计划》, 代替先前实行的《通识教育大纲》, 拓展通识教育课程范围。[7]通过学习, 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思考并作出书面表达, 对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科学等作出批判性评价, 掌握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数学和实验方法, 对伦理道德问题有所认识等。以美国杜克大学为代表, 20世纪90年代末对原有通识课程进行调整, 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通识课程体系。根据知识领域、文学艺术、社会文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以及其他课程类型, 按照知识领域、探究方式、重点探究与能力培养不同教学目标形成矩阵式课程结构。[8]不过, 不同国家在课程结构的重心及设置取向上有所侧重, 但总体上是在立足学科的基础上, 越来越重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

根据学科、社会与人的发展维度, 大学各专业课程应由以学科为主的专业课程和以社会与人发展为主的通识课程组成。有学者在梳理出专业知识中心课程、典型产品带教学课程和核心通识课程三种类型的课程体系基础上, 提出了以方法论为中心的四板块课程体系。[9]这一设计并没有超出核心通识课程范畴, 只不过把方法论单独列出加以强调。新的课程架构要在合理划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比例基础上, 把专业课程内部结构交由各学校专业团队进行设计, 通识课程由各校根据人文、社会、自然、技术与方法四个领域, 参照教育目标分类方式, 按照知识、情感、技能与能力四个层次, 并对不同课程类型在发展层次上进行赋值, 形成结构清晰而完整的矩阵式课程结构及相应目标。特别是“打破我国通识课程中外语、计算机、体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比例约占全部通识教育学分的70%”, [10]增加其他人文等通识课程。

(二) 教学改革

在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目标引领下, 大学课程体系只是一个静态的结构概念, 合理的课程结构与体系只是实现大学目标的第一步。从国外实践来看, 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远未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许多高校中, 人文类专业不过是要求学生在革个院系学习一定数量的课程, 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而自然科学类专业过分强调知识本身的传授, 而忽视了教会学生探求这些知识的方法。”[11]教学上, 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仍然盛行, 学生没有获得教学目标所期望的发展结果, 因而如何把大学理念转化大学文化, 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 还需要通过教学环节实现学生与知识互动, 学生的发展与知识文化内涵互动。

大学要切实推进教学改革, 特别是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 从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出发, 实现教学方法变革。着力改革最常采用的讲授法, 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学生多学、教师少教方法吸纳进来, 大量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 合理设计与分组, 充分发挥大学图书及信息资源作用, 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 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分析与综合能力, 提升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同时, 对于核心概念及原理尽量采用案例法, 把复杂原理通过案例情境进行简化, 既结合学生的日常性经验资源,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可以通过案例解读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这种课堂上的多向交往与互动, 能够生成丰富的潜在课程, 从而创造激动人心的学习与交流氛围, 改善师生关系。

(三) 课外活动

大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因而, 大学的整个时空都充溢着学习的因素, 充满着生活的内容。课堂只是大学一个部分, 按照教育部有关大学专业课程总学时的规定, 学生每学期每天平均教学时间约4.5节课, 其余时间都在课外中度过, 如果不能有效设计与利用课外时间, 学生生活将失去目标引领, 尽管学生在生活着, 但这种生活的意义与大学的本真要求与时代的需要相去甚远。事实上, 大学生网恋、学业成绩不良以及目标缺失等现象同学生课外活动目标迷失有关, 同学生自我规划不足有关, 也同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有关。

大学文化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生活空间所营造。大学首先要有意识建构生活性的校园文化, 注重校园艺术设计, 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体, 开展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体验大学较高的知识情趣, 较美的校园环境, 较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学生社团活动, 尽管数量较多, 但规模参差不齐, 目标定位缺失, 活动经费缺乏, 进入了发展的迷茫期, [12]需要多渠道筹措活动经费,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避免学生社团活动行政化与形式化。前者以分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占主导, 由学校设计与组织, 难以体现学生活动的主题与意义;后者把社团活动作为评比的内容, 作为学校文化的点缀, 而不是为了学生真实的生活。学校要克服学生社团活动的行政化与形式化倾向, 使社团活动主题多元化, 方式多样化, 效果生活化。

(四) 社会实践

大学的职能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 包括生产性职能、消费性职能和公民职能, 其中, 公民职能主要指培养学生政治、经济与社会职责的理解力, 对社会目的与行为的批判力, 为其他人提供力所能力的服务。[13]在我国, 大学生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 校园内又以专业学习为主要任务, 从而导致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 对社会现状与问题分析不够, 服务能力不强。对于社会的热点问题, 学生主要借助新闻媒体发表个人的观点与看法, 常常出现许多偏激的语言与过激行为。不可否认, 学生言语与行为的正义性, 对社会改革发展有促进作用, 但有些问题由于缺乏理性会导致建设性批判不够。同时, 受高考制度的影响, 学生原本应通过日常生活与学习发展起来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发展滞后, 延迟到大学进行学习, 从而加重了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 需要借助学生校外活动提供多种能力的发展空间。

论语文教育的文化价值 篇9

1人在言语中确证自己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学习语文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语言的过程,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语言就是在学习一个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维特征,民族的习俗教化,民族的生活习惯。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在文化的过程中确认自己的存在。因此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人是文化的动物。

2人在文化中寻找自己的类特征

人类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他在生存中通过习俗、礼仪、制度等确定他在社会中的位置,并在与其他人交往中寻找自己与他人的共性,寻找融人社会集团的类特征,而这些相似的习俗,约定的制度是文化的积淀和文化的相互影响。人类需要文化证明自己的种族身份、地域特征,证明自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二、语文课程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语文课程内容包括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也包括课外学习内容。课外学习内容所包括的课外读物,社区文化活动,民俗礼仪,社会历史,自然风光等所蕴涵的文化内容自不必说,单是课堂教学内容,就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字镌刻着民族文化的烙印;语言奠定着民族文化的特征;文学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神;各类文章教人生活的方式和生活的态度,教人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汉字的笔画、结构凝聚了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特征。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站立起来才能成为“人”;“人”“言”要讲“信”;人的“存在”离不开后代的延续(子)和土地(土),存在就是在时空上的绵延;而人要“活”着就离不开“水”,也离不开“舌”头,因为人要用舌头言语来证明自己存在,活着不仅是躯体的生理性活着,还要精神活着。细究每个汉字,都能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智慧。正如曹明海教授所说:“汉字形体结构具有直观性、象征性等特点,其形体构成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和行为往往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充溢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汉字的形体结构保存了远古社会的生活状况;同时,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把社会文化凝聚其中。”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个人文化的象征。每时每刻我们都离不开语言,我们在用语言言说着自己的存在,生活的故事。人类利用语言符号传承文化,也在利用语言符号创造文化。

从一种语言的词汇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民族对世界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从一个人的词汇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眼界和修养;从一种语言的语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和思维习惯,从一个人的语法习惯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维习惯;从一种语言的发音特征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态,从一个人的发音特点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情绪。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是人的文化的表征。

师生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来到课堂,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着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有着自己对世界的独到的认识,只不过教师在生活阅历上比学生丰富,对世界的看法相对学生比较成熟,知识的积累比学生富有。但是学生并不是一块等待涂染的白板,等待罐装的容器,他们是等待点燃思想、激励精神、扩大视野的有文化的生命体。

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是主体间的对话活动,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语文教学主要是师生通过对一篇篇凝聚作者思想、情感的文章的解读,学习语言,体味生活,感悟人生。有价值的语文课堂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灵魂与灵魂的相遇,文化与文化的交流。在对话交往活动中,思想得到启迪,视野得以拓展,文化图式得到扩展。新的文化不断得以创造,新的文化人也在不断地诞生。

三、语文教育文化价值的教学取向

语文教育对人的文化价值是通过语文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内容熏陶渐染形成的,文化是附着在语文教育上的,它本是语文教育整体中的一个层面,文化与语文形成同构关系,因此文化的内涵和意蕴不是靠说教来揭示的,而主要是要用情感去感受,要用思想去领悟,语文拒绝空洞的说教,拒绝支离破碎的告白。语文课不是民俗风情,礼仪教化,人生态度的堆砌和说教,而是在理解、感悟中在精神上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形成一种对文化的认同与归属的内在情感和信念。

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每个人的发展基础之上的,文化的发展即是人创造的文化的集合。人的文化审美,文化批判能力是人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

摘要:语文教育能够满足个人与社会对文化的需要,具有文化价值。语文教育的文化价值的实现需要语文课程文化内容的熏陶渐染,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和文化批判精神。

关键词:语文课程,文化价值,审美能力,批判精神

参考文献

[1]曾明海:《论语文教育的文化特性与情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 (1)109-114.

[2]田汉族、高玉英:《课堂教学生活:一种教育人类学的阐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5:11-14.

文化教育价值论文 篇10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伴随着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 出现了多元文化价值观。多元文化承认每种文化的平等地位, 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 就不能像过去一样传授单一的价值观, 正如价值澄清学派的代表人物拉思斯所说:“要确定什么是值得珍视的, 什么是值得他们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的等问题, 变得令人日益困惑, 甚至是压倒一切的。我们的人的生活当然不像几代前的生活那样简单划一。” (1) 作为应对多元文化的西方价值观教育, 其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

1. 价值澄清学派。

价值澄清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美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最早兴起的一种价值观教育模式。其代表人物有拉思斯、西蒙、柯申鲍姆, 代表作是《价值与教学》。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价值产生于个体的经验, 价值观因人而异, 它是个人不同时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感悟, 因此具有相对性, 一个人不能把他的生活经验的价值观强加于别人。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一个人要获取真正的价值, 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选择: (1) 自由的选择; (2) 从各种选择中进行选择; (3) 对每一种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做出选择。第二阶段, 诊视: (4) 诊视与珍爱; (5) 确认:愿意向别人确认自己的选择。第三阶段, 行动: (6) 根据选择行动; (7) 重复:以某种方式不断重复。人们通过选择、珍视和行动这一明智的过程形成价值, 价值澄清学派认为, “如何形成价值观”比“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更为重要, 为此他们反对道德说教, 认为“儿童需要名副其实的自由选择”。 (2) 相对于一元价值的被动灌输, 价值澄清学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重视个体价值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 价值澄清学派在反对传统道德教育强制性灌输和单纯内容的教授的同时却完全否定外部因素, 如榜样示范、说服教育等方法在价值观中的作用。

2.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继价值澄清学派后,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解决多元文化背景下价值观教育的又一路径。科尔伯格是价值澄清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反对价值澄清学派的价值相对主义, 也对传统的美德袋教育进行了批判。美德袋教育就是通过教师的说教, 给学生传授特定的价值观, 使这些美德成为学生的道德, 实际上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无明显效果。他主张道德具有普遍性, 但它不像美德袋教育那样指向特定的道德规范, 而是指向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推理形式和普遍的道德原则。为此, 科尔伯格通过纵向的和跨文化的实证研究, 提出了他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即三水平六阶段, 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定向,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第二水平: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乖孩子,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法制取向, 第六阶段, 普遍伦理取向。在科尔伯格看来, 不管生活的环境和社会文化如何, 我们都具有相同的道德价值, 价值观中的文化差异是无足轻重的, 人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是通过一定的顺序完善的。

在一个多元文化和价值的时代, 科尔伯格承认道德原则和价值观的多元化, 但要遵从公正的原则, 公正原则是各种价值观的调节器。价值观教育不同于传统的美德袋教育, 也不同于自由选择的价值澄清, 而是要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升。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重视道德的教育过程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承认价值观的多元化, 在道德教育方式上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 他的道德教育只停留在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的形成过程中, 忽略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只能培养具有道德认知的人, 和具有道德行为不是完全对应关系, 而且公正原则也不代表所有的道德原则, 忽视了具体的德育内容, 因此, 它最终又陷入了和价值澄清学派同样的困境。

3. 品格教育。

“日益棘手的道德问题———从贪婪到虚伪, 从暴力犯罪到自我毁灭 (诸如吸毒和自杀等) ———使人们普遍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如今, 从城市到乡村, 从个人到团体, 从自由派到保守派, 都一致向学校呼吁: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吧!” (3) 1996年, 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要求在全国公立学校中推行品格教育:“我要求我们所有的学校又要进行品格教育, 讲授良好的价值观和进行良好的公民教育。” (4) “面对着各种侵蚀社会的因素, 学校知道, 他们必须做一些事情来交给孩子们正确的道德价值。” (5)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面对出现的一系列道德问题, 人们开始对六七十年代激进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 这些促进了品格教育的复兴, 并于九十年代成为美国道德教育的主流。

品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道德价值所构成的, 这一点与传统的美德教育相符, 因此, 它谓之“复兴”。但是它在理论基础、内容和方法上又与传统的美德教育不一样, 传统的美德教育强调的是权威机构的道德, 方式是灌输。它与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都强调道德具有普遍性, 但它强调的是具体的道德准则。品格教育还主张人类有共同的价值标准, “即使在这个价值观冲突的社会里, 也存在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 (6) 品格即由道德认知、道德体验和道德行为等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 品格教育就是由学校向学生传授这些人类公认的共同价值观, 通过道德认知和道德体验, 最终形成良好的品格。

以上我们探寻了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轨迹, 即从一元的道德灌输到多元的价值选择, 再到道德认知的发展, 最后回归到传统的品格教育, 它的回归, 不是简单的原点回归, 而是在一个更高层次的回归, 作为对传统美德的回归, 品格教育再次肯定了价值教育的普遍性及学校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它不但是西方价值观教育的方向, 而且为我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借鉴。

1. 坚持自主选择和价值引导相结合。

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个体的价值观靠个体自主选择与判断, 任何人的价值观都不能依靠别人来选择。面对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发展, 学校德育如果用封闭单一的模式, 运用道德强制灌输的手段, 去教会学生一味地顺从现存社会的道德现状, 就肯定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价值澄清法给予我们的积极启示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变化, 价值观不能只靠灌输的方式使学生接受, 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教会学生自己选择道德价值取向, 重塑人的伦理精神, 重建人类在物质至上时代所失去的精神家园, 实现人们在道德价值上的自主、提升和超越。根据价值澄清学派的观点, 在价值澄清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热爱乃是保证学生获得自己清晰价值的重要条件。这种观点在当今呼唤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社会, 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呼声中, 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此, 只有以学生为本, 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 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培养学生自己的正确价值观。

青少年学生由于道德认识、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弱, 价值观的形成不能完全靠自主选择, 还需要学校教育者和家长的价值引导。但我们的价值引导不同于价值灌输, 不是一种权威式的教育, 而应是一种价值协商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非常重要, 使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 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应定位在一种民主、平等的位置上, 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合作, 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因为, 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 才会有人格的自由舒展, 才会有思维的跨越与激荡, 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 也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面地平等交流, 就重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深入探讨, 互相启发, 碰撞出思想火花, 创新理论知识。这样受教育者才能敞开心扉, 表露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才能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

2. 坚持多元价值观认同与一元价值导向相结合。

当今世界文化正处在一个大碰撞、大交替、大融会的历史时期, 各民族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不同方向发生转化, 包括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用一元价值观控制人们的思想根本不可能。今天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不是大一统, 而是在多样中取得共识, 也就是它不只是尊重个别差异, 还具有“共同”的一面, 没有共同, 只有差异, 就不会和谐。所以既要尊重多元, 又要在多元中把握共识, 在多元中倡立主导, 减少文化冲突, 增进文化共融, 实现社会的主流文化与提倡文化多样化地有机统一, 也就是一个社会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存在, 不但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能的。

3. 破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墙, 注重社会实践。

现代社会是高度一体化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 不参与社会现实的“世外桃源”越来越成为神话中才能品味的图景。在这一背景下, 教师和理论工作者面对社会因素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感到惊叹, 感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无奈和压力。目前, 我国学校德育为适应新形势, 作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 但人们普遍感觉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是教师及广大理论工作者正在努力探讨的课题。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应在经验中获得, 这一点给我们以重要启示。我们的德育教学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让思想政治教育离学生“更近”, 围绕学生在学习、健康、生活、交友等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实”。也就是说在课堂上, 教师除应讲教材的基本知识以外, 还应开发教学资源, 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形成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用的积极的社会经验, 而不是闭目塞听, 一味回避社会问题, 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合力, 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差异与共生——多元文化下学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

[2]路易斯.拉思斯著.魏闲超主编.谈松闲译.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业文化产生价值 篇11

文化产生价值,首先要解决文化落地生根的问题,空喊口号不行,理念提炼出来了,印在本本上,不开展宣贯活动员工还是不知道,对其行为起不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不是文化不产生价值,而是文化没有宣贯到位,没能转换为生产力,价值自然体现不出来。

如何解决文化落地生根的问题?建设股份进行了企业文化“互动式”落地机制的探索和运用。所谓企业文化“互动式”落地机制就是以培训、宣传、宣贯活动为手段,以“理念、行为、物质”三大系统为理论支撑,通过“1+8”推进机构深入开展“文化进室组”活动,依靠“文化墙”“最美建设人”等评选活动为平台,以“文化宣贯活动”为互动桥梁,充分调动全员的视觉、听觉和感观系统,使之对公司企业文化工作有所参与、有所互动,以达到对企业文化认知度、认同度提升的积极的工作方法。

建立“1+8”推进机构

建设股份建立“互动式”落地机制“1+8”推进机构,强化了企业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能,即1个党群工作部(企业文化管理中心),站在公司层面,切实发挥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能,确立部门在企业文化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并负责牵头统筹开展5项核心理念的专项落地活动。8个子文化落地部门,依托各子文化理念对口单位,成立8个子文化理念落地专责组,增强各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意识,抓好子文化理念落地。如:生产管理部牵头负责精益理念的落地,品质保证部牵头负责质量理念的落地等。

着力规划牵引

总体规划。建设股份在公司层面发布了企业文化六年规划,安排部署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构建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具有建设股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系,提出了创建传承百年军工基因、彰显市场竞争精神的战略支持型企业文化体系。

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公司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确定了基层企业文化管理员,建立了基层文化建设队伍,负责上下沟通。高级经营管理者作为企业文化的设计师、倡导者,发挥精神领袖的作用;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文化的传扬者、指导者,发挥以身作则、指导部属的作用;基层员工作为企业文化的推动者、变革者,发挥上下联动、学以致用的作用,企业文化管理队伍的搭建和各级人员的作用发挥为文化落地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经费保障。将文化建设经费纳入行政预算逐年给予安排,经费保障助推了公司文化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强化理论支持

理念系统。建设股份定位于战略支持型企业文化,以“超越领先”为精神内核,引导、激励、约束广大员工立足岗位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对手,保持持续领先。目前,已形成了JS158超越领先理念体系,即JS:公司名称“建设”的拼音首写字母“J”“S”,1:一个文化定位,5:五个核心理念,8:八个子文化理念。

行为系统。建设股份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了各项对生产经营管理起规范保证作用的规定和条例。如:制定实施了《公司员工行为规范》《公司流程管理办法》《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实施办法》《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汇编》《公司部门职责、岗位设置及关键综合管理流程汇编》《公司绩效指标库汇编》等。行为系统的搭建为企业文化“互动式”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

物质系统。通过视觉识别标示的应用推广,《画册》《形象片》《VIS手册》等各类文化载体的宣传和运用,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完善美化公司外在之“形”。

以上三大系统的建立为企业文化“互动式”落地提供理论支持。

搭建落地平台

滚动推进,实现全员覆盖。企业文化“互动式”落地机制的推进要求深入开展“文化进室组”活动,搭建“文化墙”“最美建设人”评选等活动平台,按照《“文化进室组活动”实施办法》要求,2013年,建设股份在2012年度标兵班组中成功实施文化进室组活动;2014年,参与单位逐步深入生产一线班组和职能处室,企业文化“互动式”管理实现全覆盖,不留“死角”。

上下齐力,实现六次互动。文化管理部门作为管理牵头部门,按照推进计划确定实施文化进室组活动,上下齐力,实现“六次文化互动”。

首次文化互动就是对实施“文化进室组活动”的室组进行走访,梳理各室组工作特点、了解各室组文化需求、对公司文化理念进行再宣传、指导活动开展。第二次文化互动以各室组为核心,文化管理部门参与,一起完成了“室组文化承诺”“室组文化故事”“室组明星”“室组公约”“室组特色形象”等的梳理与完善工作,使参与班组成为“有图腾、有承诺、有偶像、有约定、有故事、有文化”的“六有”班组。第三次文化互动通过“优秀室组文化墙”评选活动和“十佳室组正能量故事”评选活动等宣贯方式,使各室组在评比中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第四次文化互动加强对相关室组的走访检查,文化管理部门会同子文化专责组在走访中查找问题,加深文化理论学习。第五次文化互动各单位在实施本单位企业文化年度计划时,通过本单位室组文化墙这个平台展示文化活动成果,实现对“文化墙”的常态化管理。第六次文化互动以“文化进室组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了公司标兵班组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示范作用,有效推进了公司JS158超越领先文化理念体系在室组层面的制度化、故事化、图腾化、偶像化、仪式化,为企业文化落地奠定了基础。

管理成果显著

内化于心。企业文化“互动式”落地机制管理以培训、宣传、宣贯活动为手段,以“文化进室组”活动为平台,全员参与,上下联动,提升了企业文化管理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子文化理念落地部门的参与解决了基层单位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加强,心态的改变转化为执行力,自觉地改变着自己的行为,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提升了公司的服务质量、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和品牌美誉度,也改变了员工的生活态度,养成了良好的自律习惯,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管理成本大大降低。建设股份现有的企业文化,经过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广大员工的认知与认同。

外化于形。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纸上谈兵,是展现在员工面前,让大家看得到,并且认同的,如同一个人着装,表现的是这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取向。建设股份的外在形象、企业的名称、商标、厂房、厂歌、产品的外观、公开活动、员工着装都已有了统一的模板与规格,很容易被识别,形成自身的品牌文化。建设股份一贯坚持“服务大众、回报社会”的宗旨,不断以各种方式来报效国家、回报社会,促使国家繁荣富强,推进社会共同进步。2013年,向雅安地震灾区支援的100辆JS125-6F(V6越野摩托车)、100顶帐篷、300件御寒衣物等救援物资运抵灾区。同年10月,向重庆三峡博物馆捐赠JS250ATV、CY80、JS110-5等3辆摩托车、历史照片59张,以美化企业外在形象。

固化于制。当前,建设股份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脱离了初级阶段,实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但文化的持续管理需要企业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引导企业和员工行为,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因此,战略管理方面:确立了“231”发展战略:合资合作业务实现规模不断壮大,合作范围不断拓展;车用空调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力推进“311”工程,用三年时间实现产量300万台,销售收入、利润翻一番;自主品牌实现扭亏脱困,市场结构与产品结构得以优化,发动机与高端加工业务迅速成长,盘活企业存量资源,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竞争优势。到2015年,实现合并利润4 800万元;到2016年,实现本部经营盈利,企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历史的沉淀、环境的塑造,不能被模仿,但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会不断探索新的文化管理方法。建设股份的探索与实践证明:文化产生价值。未来,为助力企业围绕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企业的发展愿景,建设股份将不断创新,行进在探索的道路上。

(颜学钏系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倩系公司企业文化专员)

(责任编辑:郝幸田)

文化产品价值探讨 篇12

关键词:文化产品,价值,价格,文化产品分类

一、文化产业基本理论

1. 文化的概念

文化, “从广义来说,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 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也“泛指一般知识”, 特指精神财富, 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是精神领域的概念, 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反映和表现, 是意识形态, 具有价值, 但不具有使用价值, 只用通过文化产品这个载体 (有形的或者无形的) 才能拥有使用价值, 进而拥有产权和交换价值。

2. 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是为社会或大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部门, 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经济部门。文化产业活动与一般文化活动不同。一般文化活动, 都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顺便进行的, 属于自我服务的性质, 不以交换为目的。而文化产业活动是一种新的社会分工——文化服务者或文化产品生产者所进行的以文化产品的交换、文化产品价值的实现为目的的产业活动。2009年, 刘成瑜综合了以往学者和媒体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论述, 提出了较新的文化产业的定义, 他指出文化产业“以文化内涵为基础, 借助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产出高文化附加值的产品, 通过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所形成的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产业。”

3. 文化产品的概念

文化产品是使精神领域、意识形态的、行为方式的文化, 得以进入流通领域的载体。文化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产品, 如民俗工艺品、书籍等, 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 如歌舞表演、电影、音乐、教育等。文化服务边生产、边消费, 没有留下实物形式的东西, 但是客观存在, 影响着人们思想与行动, 是无形产品。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中形成, 进入商品交易市场, 体现文化的价值。

作为产品, 文化产品同工农业产品的本质一样。第一, 都有效用, 都有使用价值, 都是社会财富的组成部分。第二, 文化产品的生产同工农业生产一样需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同样需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支出。这些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构成文化产品的价值和载体价值。

文化产业所生产和提供的文化产品, 由于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强大的原动力和冲击力, 国家和社会必须把其中一部分纳入公共产品的生产范围, 由国家财政和社会基金支付和补偿其劳动耗费, 这一部分文化产品, 具有提升社会文化水平和公民素质的作用, 或是全体公民有权共享其文化成果, 国家应对此类文化产品加以引导、规束和扶持, 如博物馆的文物展览、脱盲义务教育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作为公共产品的文化服务产品不进入市场;非公共产品部分, 为满足居民个人文化消费的需要而生产, 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文化产业部门同时进行着商品与非商品两种生产。目前我国把公共产品部分称为文化事业, 把商品部分称为文化产业。广义的文化产业概念包含了文化事业和狭义的文化产业。

4. 产权概念

文化产品具有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权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产权具有经济实体性、产权具有可分离性、产权流动具有独立性。

知识产权, 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 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 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二、文化产品的分类

对于文化产品概念及价值, 学者们分别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如白仲尧 (2000) 在《文化产业理论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文化服务商品由于其具有个性、创新的特点, 个别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时常起主要作用, 但上限是居民的购买力, 下限是企业生产成本;文化服务商品的供求弹性, 需求弹性高于其他商品;尹世杰 (2002) 在《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一文中, 由文化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任务角度分析了文化产品的商品化问题, 指出文化产品 (包括文化服务) 既有私人产品的属性, 又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既有商品的属性, 又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 必须以社会效益为第一位。李庭新, 李书 (2005) 认为文化产品的价值构成包括:主体价值、载体价值和转化价值。主体价值又包括知识价值和文化价值。甄学宁 (2006) 将森林文化产品分为物质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 其价值由创作过程的活化劳动、制作文化载体的物化劳动和森林文化自身的价值三方面构成。其价格由生产成本、效用和供求关系等因素综合决定。生产成本决定了最低价, 效用决定最高价, 供求关系决定波动幅度。岳红记, 何炼成 (2007) 将文化产品区分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将文化产品的价值划分为:使用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三部分。其中使用价值又分为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据此提出定价原则:基础价格由价值决定, 延伸价格由增值性决定, 受偏好、垄断性和主观性影响。王志标 (2008) 指出文化产品价格由供求、生产所花费的时间、历史沉积时间、奇巧性、成本与消费水平、偏好、时尚、政府、垄断、知名度与品牌等因素决定, 尤其受后几种因素影响较大。纵观学者们对于文化产品的概念及价值构成分析, 都以某一类文化产品或服务为依托, 阐述文化产品的概念, 分析其价值构成, 笼统而论, 未免考虑不周, 以偏概全。笔者认为, 要研究文化产品的价值构成, 首先就要对文化产品的分类进行界定, 不同的文化产品有着价值构成的异同之处, 不能一概而论。依据文化产品的有形性和无形性、国家对于文化产品流通的相关法律法规, 笔者将文化产品划分为以下四类:

1. 文化服务产品:

附带文化价值的服务类产品, 如民族歌舞、茶艺表演等。此类文化产品为抽象的服务, 享受服务的过程就是文化产品消费的过程, 一边生产一边消费, 生产结束即意味着消费完结, 过程不重复, 通常不以物质产品形式留存于消费者手中。服务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一些物质资料, 如茶艺表演中所使用的茶具、茶叶, 但这些物质资料不构成该文化服务产品价值的主要部分, 该类产品价值主要体现在无形的服务本身。

2. 文化精神产品:

音乐、书籍等。此类文化产品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其所包含的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以光盘、纸张、磁记录、二进制电子数据等为物质载体和传播媒介, 进行规模工业生产。消费者购买实物, 进而进行精神享受, 该消费过程可重复, 消费者购买的是物质载体的产权和知识产权内涵所包括的使用权。

3. 稀缺性文化产品:

收藏品如玉石、邮票、古玩等。此类文化产品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其稀缺性、独特性、不可复制性上。消费者购买的是实物的产权, 包括所有权、使用权等。

4. 文化遗产:

列入各级保护范围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精华遗留, 经过世界教科文组织及国家相关部门认定为各级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的, 其所有权归属全人类, 但其使用权归属于所在国家, 文化产权分离。国家法定不可交易所有权, 只能转让、租赁使用权, 或以国家财政支撑保护和利用, 为全社会提供文化共享平台, 或以租赁使用权的形式将文化遗产开发为旅游产品推向市场, 国家施行监督调控和保护。

三、文化产品的价值判定

概括来说, 文化产品的价值指凝结在其上的一般人类劳动和创造性劳动, 由生产文化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创造性劳动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决定。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指其能满足人们某方面文化需要的属性, 由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时间沉淀价值、主观偏好等所决定。价值指导价格, 价格又受到供求关系和偏好的影响。依据前文对文化产品的具体分类, 对文化产品的不同价值构成加以分析。

1. 文化服务产品:

主要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创造性劳动时间所决定, 其价值构成:文化服务产品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性劳动 (知识产权) +载体价值+审美价值+主观偏好。服务产品产权的核心——服务的所有权不会转移, 而服务享受过程中只是消费了服务的使用权, 服务结束即宣告使用权终止。

2. 文化精神产品价值=知识产权+载体价值+审美价值, 其物质

载体的产权随交易转让, 但其文化内涵、创意、知识产权不会随交易的完成而实现产权的完全转让, 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的拥有者, 仍然拥有该产品的所有权, 而转让的是该产品的使用权、发行权、获利权等。文化精神产品价值并具有扩张性和增值性, 随着认可的人数增加而增值。其中, 法定的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和工业产权, 一般都有期限限制, 期满后则权利自动终止, 该知识产权开放给全社会, 成为公共知识。

文化服务产品和文化精神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出现, 由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其不是生活必需品的性质所决定, 其需求价格弹性都较高。

3. 稀缺性文化产品价格主要由其稀缺性决定, 稀缺性文化产品价值=稀缺性程度+审美价值+时间沉淀价值=收藏价值。

其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稀缺性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积淀而逐渐上升的。由该产品的稀缺性决定了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低甚至无弹性。交易的发生伴随着产权的转移。

4. 文化遗产的价格与稀缺性文化产品的价格构成基本一致, 但其价格构成又体现出明显的社会价值, 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

由于其受各级法律保护, 法定不可交易所有权, 所以通常情况下只能转移、租赁其使用权。价格构成用于指导黑市交易。其所有权需求价格无弹性, 但使用权需求价格有弱弹性。

四、文化产品的价值规律

文化产品与一般商品价值规律的共性和特性:

共性:受到商品价值规律作用的影响。价值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制约。文化产品既含有一般商品的价值, 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 其生产和消费也受到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影响。

特性:1.市场价格调节手段的局限性。文化产品因具有强烈的独创性、个性化特征, 价格受到偏好、垄断性的影响严重。

2. 文化产品产权的分离。在多数文化产品的交易中, 产权出现了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在产权交易过程中, 不具备排他性。

3. 价值增值性。随着社会认可程度的提高以及时间沉淀价值的增加, 文化产品的价值呈现增值趋势。

4. 社会价值的体现。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引导着社会的风气、环境, 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所以文化产品不能完全市场化、商品化, 而应受到政府的管辖和引导, 通过各方面舆论和全社会的力量来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稳定的文化氛围。作为全人类共享的历史文化遗产, 更应注重保护与开发并重, 保护先行, 体现社会价值, 不能一味的以经济利益为中心。

参考文献

[1]刘成瑜: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10)

[2]白仲尧:文化产业理论的几个问题[J].财贸经济, 2000 (2) .

[3]尹世杰: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J].经济科学, 2002 (5) .

[4]李庭新 李书:文化产品价值的经济学分析[J].市场周刊?研究版, 2005 (3)

[5]甄学宁:森林文化产品的价值与价格[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12.5 (4)

[6]岳红记 何炼成:试论文化产品的价值与价格[J].经济师, 2007 (4)

上一篇:烟草企业管理会计下一篇:公共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