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策略训练综述

2024-12-06

听力策略训练综述(精选12篇)

听力策略训练综述 篇1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听力过程,相关理论和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听力策略研究。在不同情境下的中国大学教师应该把任务作为一个起点,开创适合自身教学环境下的策略训练模式。这项任务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它为学生开创了一条通向听力成功更为可靠和自信的道路。

关键词:中国高校,听力策略,训练模式,课堂教学

听力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听力理解在促进语言学习中起到显著的作用。正如范德格里夫特( Vandergrift,L. 2003)所主张的,听者在复杂而且主动的听力理解过程中,会试图将所听到的内容和先前习得的知识相结合。然而,由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知识的掌握有限,这个过程对他们来说可能会更复杂( Richard,J. C. 1983) 。因此,在听力过程中学习者都需要借助不同策略来促进理解。

一、引言

有关听力策略的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基于奥马利和查莫特( O’Malley,M. J. &Chamot,A. U 1990 ) 的学习策略( 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大多数研究侧重于策略的分类,或是策略使用及其有效学习者和非有效学习者对于不同策略使用的表现或结果之间的联系。学习者在获取,保留和使用信息时受益于这些策略。直到20 世纪90 年代,针对中国学生听力策略的研究才开始出现。有效听力策略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策略和听力理解的关系,2) 背景知识对于听力策略使用的作用,3) 听力策略教学的有效性,4 ) 大学各年级对于听力策略使用的比较。尽管听力策略的研究在上述领域有很大进展,但是听力策略在课堂上很少能够实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课程目标为基础的基于课程内容的策略训练任务应在高校课堂上进行,以便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二、听力策略训练概述

( 一) 听力过程

听力理解是一个比仅仅听到更为复杂的过程,且在语言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安德森,把听力理解划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认知过程:

1. 知觉过程: 听者专注于语言输入和在听觉记忆保留的声音。范德格里夫特强调选择性注意和直接注意在这个阶段应该是至关重要的。

2. 分析过程: 听者用词,语言知识和语义将听觉输入储存在短期记忆中,并构建有意义的心理表征。分组及推理在这个阶段至关重要。

3. 使用过程: 听者利用他们以前的知识来帮助理解。加工细化在这个阶段被认为是占主导地位的。

( 二) 听力策略理论

为了更好地理解听力策略,翻译和语言学习策略的划分是非常有必要列在第一位的。策略已经被证明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之一。鉴于理论的认知,学习策略可以在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如下分类:

1. 认知策略( 如推理,演绎,笔记,翻译,意象,重复,细化,转移)

2. 元认知策略( 想想正在发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规划,监测,评价和自我认同)

3. 社会情感策略( 如质疑,澄清和与他人合作)

( 三) 策略训练模式

最广泛被认同的语言使用策略分为“社会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刘晓红,郭继东. 2014) 。这些策略和上述提到的听力策略是相呼应的。基于这些策略的原则,大家对一种结合罗斯特近期对成功的第二语言听力者研究的策略存在广泛的认同感。听力策略训练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听力内容。学生的使用听力策略的能力是可以在听力过程中训练出来的; 充分地利用这些策略能提高他们的听力成绩。随后,将在听力教学中基于罗斯特的策略训练模式设计一项任务。基于这些策略的原则,大家对一种结合罗斯特近期对成功的第二语言听力者研究的策略存在广泛的认同感:

1. 预测: 在听之前先根据内容预测信息。

2. 推理: 利用先前的相关知识结合听力任务来猜测不熟悉的语言要点。

3. 监测: 在进行听力任务的过程中监测一个人的理解能力。

4. 澄清: 要求解释有关听力任务或目标语言或自我澄清。

5. 回应: 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之上对呈现的信息作出回应。

6. 评价: 根据完成度和准确性判定一个人的听力理解能力。

三、中国的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现状而言,尽管大学英语课程大纲强调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根据课程设计对于听说读写四个语言技能的教学时间安排来看,听力教学的时间分配只占总时间的10. 8% 。换句话说,每周大约只有两节英语课,约两个小时教学时长。因此,听力教学似乎并没有被高度重视。就班级规模而言,一个班通常由30 至40 个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组成。然而在听力教学中,他们使用着相同的听力材料,其自身专业和个体的差异完全被忽略在外。从课本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听力材料并不是实时资源而且缺乏真实性,并且这些材料中的大部分不具有用于英语口语对话材料的特点。也就是说,这些材料仅仅是一些人们在报纸和杂志上阅读后被刻录到磁带里的资源。因此,这些没有真实性的听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听力增加了难度,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在实际沟通过程中产生心理焦虑感。

四、结束语

听力理解也是一个策略性的过程并且需要通过教师的教授习得。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策略训练的辅助,加强对听力理解能力的重视,将有助于听者将他们所获得的口语输入充分利用起来帮助他们在语言学习中获得成功。总之,一种在听力过程中通过有效策略训练成功使用策略的新方法将代替让学生在课堂上所使用的传统听力模式。本文对教材编写者以及大纲设计者提出建议: 应该将策略培训的益处运用到他们的课堂,教材和课程设计中去。

听力策略训练综述 篇2

听是人们言语交际的能力之一,与读、说、写三种技能同等重要。《新概念英语》在介绍本书使用说明中强调,“不写没有读过的语言,不说没有听过的语言”;Long也认为:“当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得以发展时,他们才能对语言充满信心”。很明显,通过听的渠道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在外语教学中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只有听得正确,才能读得流畅,说得流利。因此加强听力训练,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已成为共识。

一、科学设计听力训练,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一)、听力训练时间的控制

听力训练是一种强化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和精神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种状态如果持续太久,则会产生疲劳。从儿童心理角度分析,儿童天生好动,3至5分钟注意力转移一次,小学生听力训练应坚持“短而勤”的原则,切忌长时间让学生处于听的状态,否则学生会身心疲惫,影响听力效果。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时间,并在训练的间隙插入些轻松的音乐或小笑话作为调味剂,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二)、听力材料的选择

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小学生的听力水平,太容易,失去了训练的意义;太难,学生听不懂,就会失去信心和兴趣。其次,听力材料不宜太长,太长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欲速则不达。再次,让学生听不同人士的朗读材料,以便适应不同的英语口音。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障碍在听前进行适当的讲解。

(三)、课堂气氛的营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英语课堂用语,例如:Look at the blackboard, please.Read after me, please.Louder, please.Again, please.Read it by yourselves.Listen to me carefully.Look at my mouth.Act the dialogue, please.Work in pairs.Are you ready? Who will have a try?Time is up…另外,在问候、指示、解释练习、纠正错误、表扬等步骤中教师也应该尽量用英语讲。对于一些学生较难理解的句子,教师可一边说一边打手语,让学生去猜。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及参与其它课堂活动,将听力教学贯穿在平时的每一节英语课中。

二、提高听力水平的方法和技巧

(一)、兴趣训练法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当儿童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在听力训练中,注重形式的多样性,材料的趣味性,紧紧“抓住”学生的耳朵。儿童与游戏有着天然的联系,形式多样的游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听力训练中游戏的采用适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寓教于乐。

1.听词面,猜词语

课前,教师将写有所猜单词的词面交给值日学生,该生回去自己读熟,第二天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大家猜。例如:It’s an animal.It’s white.It likes carrots.大部分学生能够猜出是单词rabbit.2.演双簧

让两组学生分别准备对话,一组学生在前面表演动作和口型,另一组在后面配音。其他学生通过看和听来理解他们的对话内容。

3.看录像学配音

选取难度合适的录像让学生看,先视听,再反复听,让学生听懂,然后关掉声音,让学生尝试配音。

4.听录音作动作

可以由老师或请一位学生当小老师来发指令,其他同学来做动作。例如:Open your mouths.Touch the desk.Close the windows.Stand in front of Li Ming, please等。

一种游戏可有多种练习内容,一个内容也可有多种游戏形式,但教师应注意几点:其一,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其二,游戏形式为学习内容服务,切实达到在玩中学、在活动中练的目的;其三,游戏应快速进行,做法与规则应交待清楚,并给予示范;其四,竞赛性的游戏,应对获胜者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

(二)、任务型训练法

该方法要求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利用输入语言信息去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这些任务是教师围绕听力材料所提供的语言情景和语言信息预先设计的,通过任务的完成和此后的评价来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1、听录音,画图

听录音画图的方法事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和想象能力,关于指路的对话和短文等比较适合用此方法。

(三)、听写法

听写是训练听力的有效方法。从字母、单词到句子、短文都可做听写练习,学生只有全神贯注地听,听清其意,才可能写正确。小学英语听写训练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既可听录音写,也可听老师或同学说的内容去写。题型有听音判断、听音填空、听音完成句子、听音选择、听音回答问题等。为了不影响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气氛,听写练习最好在巩固课、复习课或综合课的巩固教学环节进行。要限制听写时间,讲究检查方法,掌握听的效果,培养学生自学自检的习惯。

三、听力训练的同时要讲究策略

(一)、课堂训练的策略

1、紧抓要点

即抓住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避开无关内容,而集中注意力于一些特定的信息,诸如特定的人物、数字、颜色、时间、场合、事件等。这是听力训练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在听的过程中,不要期望学生什么都听懂,这是不必要的,而且,这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很难达到的。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克服每个词平均分配注意力的错误情况。

2、学会预测

预测是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要训练学生根据课文标题进行预测、根据图片进行预测、根据所听的主题句进行预测、根据谈话人的身份、谈话地点进行预测等。

3、培养正确听的习惯

听的练习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训练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仔细的好习惯。做到开口前要先听、学习新课的过程不忘听、在复习巩固环节中适当听、课余时间经常听。其次,就是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往往将听到的东西译成汉语,用汉语进行思维理解,而缺乏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不能做到边听、边理解、边记忆。对此,教师要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让学生把理解了的信息联系起来,并且将全文的要点通过这些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的策略

非智力因素一般指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等。在听力上则表现为学习情绪,学习态度等。这些因素并不直接介入学习,但起着激发、调节和推动学习的作用。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我一定要学好”。学生成长的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过程。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智力水平并无多大的差异。这些学生取得不同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有意识地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让他们拥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坚强意志,从而让学生从“我想学”,“我要学”,“我会学”,进而深化到“我一定要学好”。教师会心的微笑、适时的表扬和鼓励都可以使学生增添无比的自信。只有当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具有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学生才能真正从机械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变被动学习为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

听力策略的理论与训练模式 篇3

英语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首先是通过听和说来完成的,而听又是说的基础。新的四级考试中听力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35%,足见其重要性。作为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力训练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听力训练主要以听力策略理论为指导。听力策略的理论始于西方的20世纪80年代,他们研究的重点是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国内研究则始于90年代,研究内容涉及熟练者与非熟练者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别,背景知识对听力模式和听力策略的影响等。

上述研究的共同特点是对策略的运用状况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而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对学生进行策略训练则尚未提及,而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关键。

一、听力策略的定义及划分

听力策略是学习者在听英语材料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关于听力策略的划分,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同O'Malley & Chamot(1990)的理论,即听力策略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自我计划策略、自我监督策略和自我评估策略;认知策略包括选择性注意策略(如捕捉关键词),理解储存策略(包括总结、再现复述、笔录三个策略内容),意义策略(包括推理、联想、预测)和形式策略(包括生词策略、语法策略和语音策略);社会情感策略主要包括交流策略和情绪控制策略。

从上述划分可以看出,元认知策略是间接作用于听力活动的策略,该策略具有长效性,即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检验其成效。认知策略是直接作用于听力活动本身的,因此这些策略构成了学生听力训练的主要内容。而社会情感策略应该是发生在听力活动后的,因此也应在听力训练中加以强化。

二、听力活动的实质

听力策略训练应该建立在对听力活动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

束定芳和庄智象(1996)认为,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包括听力材料的特征、说话者特征、任务特征、学习者特征和过程特征。Kenneth(1976)认为听力理解由五个部分构成,并且在顺序上,后一个成分总是依赖于前一个成分,即辨音、信息感知、听觉记忆、信息解码、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

根据听力活动的五个环节,不难看出,听力活动顺利与否涉及到很多因素,它们依次为:听者的语音水平、根据背景知识捕捉关键词的能力、短时记忆能力、总结能力、笔录组织语言的能力。这里并未穷尽听力活动所涉及的所有因素,但却说明听力活动本身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活动,其中有很多因素都是涉及听力策略的,所以对听力策略进行训练是促进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但绝不是决定学生听力水平的唯一途径。

三、听力策略训练模式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使听力策略训练真正产生预期效果,就不能把各项策略完全割裂,因为每一次听力活动不可能单独涉及某个策略,而是各种策略综合运用的结果。故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力策略训练时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1.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相结合

大家普遍认为对认知策略(即一些直接作用于听力活动的策略)进行训练才是正确的做法,其实这一认识具有片面性。当然,认知策略所包含的内容如怎样捕捉关键词,怎样对所听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如何再现或复述材料,如何根据所列选项进行合理的推测以及如何听出语音所传达的信息等是对听力活动成败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也是课堂听力教学的重点。可以说认知策略的训练过程是对听力策略的了解、认识的过程。但是,如果没有对听力活动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监督和及时的自我评估,则无法保障听力策略的最终习得,因为元认知策略是听力习惯的养成策略。两者需互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任何一种策略从开始训练到逐渐熟悉再到自觉应用都需要听者的自我计划和监督,并且在每次听力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思考自己的成功之处和失误,这样才能及时捕捉自己听力中的弱点,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不断完善自己的听力策略。例如听者发现真正造成自己听力困难的原因是生词太多,那就因该平时多背单词进行弥补。因此,在听力训练之初,教师就要灌输元认知策略的各项理念,并努力把这些策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形成教师课上指导,学生课下自主听力、自主监督,自我总结的良好听力习惯,这将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实质性的提高。

2.策略训练与听力练习相结合

单独理解某项策略的定义是抽象的,策略训练应该从具体的实例出发,把抽象的感念具体化,并辅以练习加以巩固,练习是学生掌握程度的试金石。

在训练时,教师最好先选用典型材料让学生了解某个单独的策略,加深学生对某个策略的理解;然后,用相同的方式让学生对其他的策略产生印象,一堂课最多介绍两个到三个策略;接着,播放一段综合听力练习,练习结束后把学生分组,让学生在组内讨论自己在理解本段材料使用的主要策略(其实同学间的讨论就是社会情感策略的重要内容);最后,选择代表进行发言并由教师对该练习听力理解时使用的各项策略进行举例分析和总结(师生间的交流也是社会情感策略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播放多段听力材料,通过这种模式加深学生对于策略使用的体验。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听力任务,内容要与课上重点讲授的策略密切相关,让学生在课下加深对策略的使用意识并逐渐习得。

3.听力策略训练与知识积累相结合

众所周知,听力策略训练的结果除了与听力策略的习得有关以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语音知识、单词量、背景知识,这三个因素都需要日常的积累。

从教师来讲,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传授一些涉及到听力理解的语音知识:如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重音、升降调等。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跟读,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录音,与原语音材料进行对比以纠正自己的发音。很多学生由于自己的发音问题导致听力效果不佳,而跟读对比练习则有利于这种问题的解决。

单词量是与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词汇量太少不光对阅读造成障碍,也不利于听力理解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传授一些有益的单词记忆方法,如按照发音记忆单词,根据词根的知识记忆单词,根据某一主题记忆相关单词等。尤其是按发音记忆单词在听力中应用较多,只要听准发音就可拼出相应的音节,这种方法非常利于做听力中的听写练习。在听力练习时,老师也要根据材料的特点介绍相应的关键词汇,词汇的积累要做到随时随地进行。

与此同时,教师在听力课中不仅要训练学生使用策略的意识,同时在分析时要注意背景知识的讲解。一方面,背景知识的了解将有利于学生的听力理解;另一方面,背景知识往往也是学生乐于了解的内容,它是对较为单调的听力活动的一个有力的调剂。

以上三方面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听力策略训练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同时,作为学生,在配合教师课堂教学的同时,课下应制定自己的听力计划,制定在一段时期内的目标并且自觉执行。其实,这也就是自觉运用元认知策略的过程。在每次听力练习结束后,都要充分反思本次练习中的得失,同时注意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扫除本次听力中的疑惑。这也就是应用社会情感策略中的交流策略的过程。

四、结语

总之,从对听力理解过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听力策略的训练绝不是针对某个单项策略,因此教师应该做到前文所述的几个结合。同时,对于听力策略中涉及到的情绪策略,笔者认为它是可以自然习得的。也就是说,如果听者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方面都做得很好,同时又掌握了一定的语音知识,平时又注重词汇和背景知识积累,那他也就不会临场紧张了。

以上是笔者对于听力策略训练的一点建议,希望能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Kenneth,C.Developing Second Language Skills:Theory to Practice.Hough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76.

[2] Murphy J M.Investigation into the listening strategies of ESL college students.Paper,TESOL,New York,1985.

[3] O'Malley J M et al.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pplied Linguistics,1989,10(4):418-437.

[4] O'Malley,J M.& A.U.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5] 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图示理论案例报告.现代外语,1996(2).

[6]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7]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8] 文秋芳,王海啸.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听力策略训练综述 篇4

英语听力测试的分值在占中考试卷的20%, 虽然分值所占不高, 但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听觉所获信息量占全部所信息量的45%, 因此, 要真正学习好英语, 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进而在中考中获得理想分数, 必须重视学生英语听力的训练。

但是, 当前学生的英语听力却存在诸多问题, 如:语音辨别能力低;语流的连贯能力弱;预猜的技能技巧低;口音辨析能力差;主要内容抓不住;主要信息抓不牢;正确习惯没有养成;背景知识狭窄等。要解决当前学生存在的听力问题, 要求英语任课教师采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

一、注重课堂训练

上好英语听力课并非易事, 因为听力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课程, 更主要的是传授语言收听的技能与方法的过程。要把听力课上好, 教师不仅要恰当地使用现代教学媒体, 而且要扮演“战场上的指挥员”、“学生情况的检查员”、“听力问题的讲解员”。教师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掌握一些单项听力技巧。

1. 抓住词句要点。

即训练学生抓住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能力。这是听力训练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在听力测练过程中, 不要期望每句、每词都听得懂, 要克服每个词平均用力的错误心理, 学会抓重点词句, 并以此为突破口, 带动对整个词句的理解。

2. 培养预猜能力。

预猜能力是听力理解过程的重要一环, 在口头语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训练学生根据文题进行预猜;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预猜;根据所听的主题句进行预猜;根据谈话人的身份、谈话地点进行预猜;根据谈话人所使用的信号来预猜。如过渡词语:but, however, that is to say, namely, for example, on the contrary等, 还有根据结束语来预猜将发生的情况等。

3. 抓住特定细节。

即避开无关内容, 集中感兴趣的信息, 诸如特定的人物、数字、颜色、时间、场合、事件等。以此为突破口, 进而预猜文题的内容。如Washington, Mao ze dong, U.N, US, red, blue, in the classroom, in the redingroom等。

4. 培养正确习惯。

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英语听力习惯, 他们往往用汉语进行思维理解, 缺乏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 不能做到边听, 边理解, 边记忆。我们要训练他们将听到的信息联系起来形成连贯的记忆, 并且将全文要点通过一定的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重视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严肃一般指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等。这些因素并不直接介入学习, 但都对学习起着调节和推动学习的作用。那么, 教师如何调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使其处于积极状态, 从而增强训练效果呢?

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英语教学的总体要求, 选择一些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材料, 训练学生领略听力材料主题和细节内容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多学习一些语音知识, 多听语流语速难易适度、语音语调纯正的原版标准录音带。有时让学生一边听读课文, 一边给学生放音乐, 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高学生对听力的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听力材料可连续播放2—3遍, 播放前把材料的相关背景介绍给学生, 这样学生听的效果会更理想一些, 从而达到培养听力的目的。

2. 减轻学生的焦躁情绪。

一些学生受母语影响过重, 对母语依赖性高, 对培养英语听觉能力有焦躁情绪, 被动应付, 甚至自暴自弃。针对这种情况,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使学生懂得提高英语听力不仅是参加中考的需要, 而且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同时, 引导学生克服母语对培养听力带来的干扰, 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听力训练, 改变被动应付的状况, 消除学生培养听力能力的畏难情绪和紧张心理, 为培养学生的听力创造条件。

3. 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理。

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教师要鼓励英语学习不自信的学生现有的“定势”束缚, 努力寻找自己潜在的积极因素。由此, 教材必须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相适应:既不能太浅, 使学生失去兴趣, 又不能太深, 使学生失去自信。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试, 表扬学生的点滴成功, 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心。一旦学生出现了错误, 教师就要耐心地指出其错误的原因。教师要创设情境, 帮助“自卑”的学生减轻听力训练的心理压力, 恢复自信。

听力策略训练综述 篇5

现代英语学习由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组成,而要做到会说、会读、会写、会译,其前提是必须要会听。学会听、学好听是掌握英语这一语言的前提与基础。当前,学生在学会听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这已影响到学生对现代英语的掌握。由此,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初中生存在的听力障碍以及解决的对策。

一、初中生在英语听力方面的障碍

1.语音障碍。发音不准,辨音能力差,造成听力障碍。语音障碍包括语音、语调、朗读习惯等几个方面。正确的语音、语调是听好、听准的前提,尤其是一些发音接近、易混淆的音素。

2.词汇障碍。单词拼写不准,词汇量不足,造成听力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多少、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对学生的听力理解造成一定影响。

3.语法障碍。语法知识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有声材料的必备条件,为我们正确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动作的执行者或承受者以及虚拟等情况提供必要的依据。语法知识掌握不扎实,识别能力差,造成听力障碍。对于所学的时态、语态、句子结构、主从句等语法知识掌握不好,不能活学活用,势必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含义。

4.心理障碍。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心理紧张主要出现在测试或大型考试中,由于求胜心切,又怕不适应考试的内容和语速,心里总感到被动、无把握,从而产生过度紧张的心理。结果是越想听懂越听不懂,越听不懂心理越紧张,脑子出现暂时的空白,造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被动局面。这种情况下不要说几分钟,哪怕几秒钟,对信息的摄入也会出现断层,导致无法正确理解所听材料。

5.听力习惯障碍。听的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 1

听后的过程中关键是尽力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这些不良习惯是会影响听力理解的。

二、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的训练策略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若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掌握短语和固定用法以及语法知识。听力是听和理解能力的总和,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敏感性是很难听得懂的。因此在平时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多做听写练习,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积累丰富的词汇量;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背诵一些惯用语固定短语,扩大词汇量,为提高听力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语法是一个句子的命脉,语法结构是句子的框架,熟悉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所听内容。因此要帮助学生过好词汇、语法关。语法只能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熟记,分类总结。比如:make, let, help等动词后面是加do的。finish, enjoy, practice等动词后面是加doing的。forget, want, need等词后面是加to do的。熟记了这些规则,在做听短文填词时,自己可以自查了,这样准确率肯定会高一点。

2.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听音过程中心态的调整很重要,心理紧张容易导致对所听信息的摄入出现断层,从而导致无法正确理解所听材料。所以培养学生良

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态答题,才能准确把握信息,提高听力效果。遇到听不懂的单词或句子,要舍得放弃。听时,注意力要集中到内容上而不是语言上,在大意上而不在细节上。在平时的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焦虑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如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这不仅可激发学生听的兴趣,还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听力内容。

3.培养学生正确的听力习惯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 5 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第三,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进行训练。除此以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掌握一些单项听力技巧,例如:要教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重点、要点;学会预测,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甚至还要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放松情绪,培养听的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策略分析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听力训练 策略 词汇 感知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其根本目的在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沟通。在实际教学中,多数中学生对英语的态度为“会写不会说”,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听力训练,以至于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无法听懂别人的话。所以,“听懂”是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提升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此,本文从若干个方面出发,结合相关案例,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的相关策略展开探讨。

一、 加强词汇积累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训练学生听力能力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自己学到的英语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加强学生的词汇积累。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才能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明确对方交流的重点与含义。在加强词汇积累的过程中,除了依靠教材上的英语词汇外,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来加强自己的词汇积累量。在阅读结束后,可以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在训练自身英语听力能力的同时,还能加强自己的英语沟通能力。例如:学生在阅读The Old Man and the Sea后,教师可以对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如“The hero in the article”、 “If you are elderly, how would you do”、 “We should learn what elderly?”等,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进行回答。在锻炼学生英语听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英语沟通能力。

二、 主动感知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从词汇、语法进行加强。受我国母语的影响,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容易将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混淆,而教师在训练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语言的听是对语言的一种解码,是积极地认知构建而不是单纯的声学事实。由此可见,在训练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认知水平对听力提高的重要性,以便在英语教学中能够优化心理环境,消除情绪障碍;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多种视听方法及手段,为学生创设多种练习情景,在调动学生听的兴趣与动机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英语交流的积极性。

例如:汶川大地震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伤痛,针对这一事件,英语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 “Students, I believe we all know that life-saving hero Wang Hao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spirit of life-saving for Wang Hao, we should learn from him.”(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汶川大地震中的救人小英雄王浩,针对王浩的救人精神,我们应向他学习。)教师用英语向学生讲述学生身边的事迹,能够使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产生主动感知的情绪,同时还会激发起学生英语沟通交流的渴望,在训练学生英语听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

三、 注重听力训练

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多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英语成绩上,对学生的听力很少注重,由此造成学生在学校英语的过程中形成了只注重“卷面成绩”的现象,甚至一些学生在学习时会做题而不会说,这些都将影响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将英语听力训练纳入整体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听力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例如在英语课前,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英语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 Beat It、 Big Big Girl, Big Big World, 通过一些英语歌曲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能够使学生放松身心,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还能锻炼自己的英语听力。与此同时,教师在训练学生英语听力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英语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教师及学生的长时间努力,同时还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英语活动如举办英语角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练习自己英语听力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学生今后的英语沟通能力,同时还关系着学生能否灵活地运用学到的英语知识,因而在整个英语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就需要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日常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使其在深化英语知识理解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从根本上实现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兰会.注重听力训练,增强听力效果——谈初中英语的听力训练策略[J].考试周刊,2011(44):103.

高中英语听力训练策略 篇7

一诱发兴趣, 增强听的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能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英语教学的成败。日常用语要熟记, 从自己熟悉的内容开始练习, 太难的东西只会让自己厌倦。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 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沮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 以及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趣闻等, 这不仅可诱发学生的听力兴趣, 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听力理解的提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经调查发现, 听力成绩好的学生大多对学习英语有浓厚的兴趣, 他们乐于在课堂上讲英语, 喜欢听英语磁带, 喜欢看英语节目。教师只有提高学生兴趣, 培养他们听的习惯, 并给予坚持不懈的训练, 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因为听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因而以何种方式培养, 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去听, 让学生有听的强烈愿望, 教师应该选择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听力材料, 使学生保持新鲜感。小故事有情节发展, 学生较易接受, 而对话也贴近生活, 较易理解。让学生边听边看, 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有助于理解听到的内容, 同时也能对英美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有所了解。

二创设听的环境

在课堂上, 45分钟是训练听力的主渠道, 所选语音材料的难度应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 当把这些语音转化为文字后, 学生应该能基本读懂。如果读不懂, 换一段简单的内容, 只有循序渐进, 逐步加大难度, 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提高。让学生在头脑里, 耳朵中时常想着标准的语音。运用英语教学还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所有这一切能力的提高, 必然对包括听力在内的整个英语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 教师在上新课之前, 让学生先听教师介绍课文背景知识及故事情节, 然后听课文录音, 并根据所听内容简要回答问题, 最后再打开课本, 这样能让学生养成仔细听的习惯。在听力训练中, 教师应尽量让所学内容直观形象, 使听力教学情境化、交际化, 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进行思维的能力, 以排除母语的干扰。

三重视技巧, 提高听力的效果

在听力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 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要把握说话者的思路, 捕捉信号词, 对于长文段听力, 只靠脑子记忆确实有困难。我们在做长文段听力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记录。所以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要进行: (1) 预测。每周开设一节听力课, 每堂课设定明确的目标,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例如, 在放听力之前, 限定时间让学生快速浏览材料中所设定的问题及其选项, 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大胆的预测。在听的过程中, 一边理解, 把握文章大意;一边捕捉并强记所设问题有关的信息, 判断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2) 做笔记。记重要环节, 如文中提及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程度、数字等信息。用代号记人名、地名;用阿拉伯数字记时间其他数据, 长单词用缩写形式, 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这样有助于减轻学生在做听力时的记忆负担, 并减少学生的理解障碍。 (3) 抓主题句。材料中要求学生关注答句, 大多数对话材料中, 题目多半是针对答话人听说的内容而拟定的, 因此, 主题句往往是在答句中, 而在听短文时, 则要求关注学生的开头句和结尾句。短文主题句一般都出现在材料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句是信息内容的引导句, 它提示整个语段讲什么, 信息内容朝什么方向发展。了解对话和短文的主题, 其大意就易掌握, 而且为细节的理解提供了方向。

四消除听力客观障碍

认真学好音标, 严格把好音标关。学生只有读准确了, 才能正确地理解每一个单词, 另外, 平时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 任何一门语言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教会学生根据音标记忆单词, 根据构词法扩大词汇量, 根据分类总结回忆单词, 重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了解英美文化习俗、风土人情, 除了对课文中出现的背景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外, 教师还应经常为学生补充一些背景知识, 鼓励学生订阅英语报刊。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有关人文、地理、历史、传记等方面的书籍, 以扩大知识面。

另外, 听写也是训练听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听写再次使形式与声音结合, 在大脑中共存, 它不仅是提高听力的好方法, 而且还是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好方法。

英语听力理解是一项综合技能, 涉及英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思维的逻辑性, 还有平稳的心态。不仅要对听本身多做训练, 还要从读、写等其他方面提高对语言的熟悉程度。提高听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它离不开坚实的基础、良好的交际环境、灵活的听力技巧以及良好的习惯, 只要我们在这些方面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听力策略训练综述 篇8

过去四十年见证了二外听力策略的飞速发展。听力策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语言学习策略, 随后由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逐渐壮大, 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到达顶峰。

二外听力策略, 通常被视作二外听力理解任务中运用的语言学习策略 (Rubin, 1994) 。其定义和分类主要基于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之上。Ellis (1999b) 在语言学习策略特征的基础上, 对听力策略定义为学习者用来努力提高他们二外听力理解能力的独特方法或技巧。也就是说, 当学习者面临一些如怎样理解听力材料问题时, 他们会运用听力理解策略。学习者通常能意识到他们在使用策略, 并且当被问时, 也能解释出他们在运用什么策略来提高其理解能力 (Ellis, 2000) 。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者在听力理解策略的分类上, 也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在此领域中, 研究者们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现行的研究大多把Vandergrift (1997) 分类法视作问卷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三个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二、关于听力理解策略的实证研究

(1) 关于听力策略使用与听力水平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到现在为止, 中国在这个领域已开展了多个研究。王初明、齐鲁霞 (1992) 针对两个学生做了一次个案研究:其中一个学生被认为是高水平学习者, 而另一个则为低水平。两个研究者总结到:在听力中所使用的策略并不能直接产生听力理解中更好的表现。同时, 他们还认为听力理解的表现与听力水平的关系只是存在一种可能的相关性。

另一个中国研究者, 王宇 (2002) , 不太认同上面的观点。他采用量性方法调查了苏州大学178个非英语专业学生所使用的听力策略。虽然他也发现高低水平听者使用的策略确实存在诸多差异, 但他仍然认为听力策略对于听力结果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只是此影响限于一定范围之内。

在蒋祖康 (1994) 的研究中, 来自于外国语大学和非外国语大学的348名英语专业学生被随机挑选出来以深入探讨七种听力策略与六种听力技巧之间的关系。调查中使用的工具包括听力理解测试卷和听力策略问卷。研究结果显示: (1) 七种学习策略不能预测相应的听力水平; (2) 然而, 七种策略中, 功能实践策略、听力练习策略和阅读策略一起可导致听力结果中22%的差异。

然而, 周启加 (2000) 却在其研究中得到一个积极的结果。他对16个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研究以期弄清听力策略如何影响听力理解, 并且弄清成功的听者在听力中运用了何种听力策略。通过使用文秋芳的问卷模板, 他发现使用听力策略对听力表现有明显的影响, 并且, 高水平听者更善于使用自我监控策略、语言能力相关训练策略和听力技能。

西方的研究者也高度重视听力策略和听力表现之间的关系。Bacon (1992a, 1992b) 通过调查大学生学习西班牙语时使用的听力策略发现, 听力的成功似乎与不同策略的使用及变换使用策略的灵活性有关。Oxford (1995) 似乎认同这一结果, 她发现“语言表现更好的学生一般都使用了更高水平的整体策略, 并频繁地使用更多的策略类别”。然而, 其他一些如Abraham&Vann (1990) 、Elli (1992) 这些研究者, 却表达了不同观点。Ellis (1992) 采用三种不同的标准考试卷 (托福考试卷、高考卷和GPA卷) , 旨在发现分数和听力表现有无直接联系。研究表明, 结果是否定的。

由于研究中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研究者们对学生听力策略的使用持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这使得我们更有必要在这一领域中继续研究, 以确定听力策略与听力水平之间是否存在以及存在怎样的相关性。

(2) 关于高低水平学生听力策略使用的实证研究。关于不同水平听力者的调查, 一直以来都是听力策略研究者的焦点。最早研究高低水平学生听力策略的研究者是Murphy (1985) 。他先通过听力考试分数来判断学生听力水平, 再使用有声思维的方式得出结论, 他发现高水平听者思维更开放和灵活, 并会使用更多且大量不同类别的策略。相反, 低水平听者更多地关注听力文本本身, 或自身已知的信息, 而且阐述文本信息往往过慢。在此研究中, 研究者并没区分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

一些研究者, 如Chamot、Barnhardt、El-Diary等, 还曾以高中外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Chamot et al (1993) 采用有声思维的采访形式, 试图找到高低水平学生在使用听力策略时的区别。此研究发现, 学生对于任务要求的理解, 以及他们能否找到合适的策略完成这些要求, 似乎主要决定着学习策略的使用成效。

与以上研究不同的是, 另一些研究者, 如Chamot却发现低水平学习者也经常使用学习策略, 只是他们策略的使用异于高水平学习者。高水平学习者会灵活地使用策略, 而低水平者却缺乏元认知意识来选择正确的策略。Vandergrift (1993, 1997b) 发现这两组学习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高水平听者更多地使用元认知策略, 尤其是理解监控和问题识别策略。同时, 高水平听者会更加有效地使用背景知识, 并且不太被语言转换困扰。而低水平者则经常陷入停顿, 因为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在无效的表层意义处理策略上, 如翻译。

与国外众多研究相比, 国内关于听力策略的研究就屈指可数了。周启加 (2000) 针对16个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 通过借鉴文秋芳的问卷模板, 结果发现听力策略的使用能直接影响听力成绩。高分学生会更正确地使用如自我监控策略、听力策略及相关语言技巧训练策略。

王宇 (2002) 采用量性方式调查了苏州大学178个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策略使用情况。他总结到:高水平学生在策略如社会/情感策略、监控策略、推断策略及语法策略使用上明显异于低水平学生。高水平者更频繁使用以上策略, 而低水平者更多地使用母语依赖及新词策略。他暗示学习者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并无明显相关性。

陈谷与 (2006) 最近的一个研究, 意图发现好与差听力者的区别。她发现两组学生都会使用听力策略来帮助提高听力能力, 但是明显区别在于如计划策略、注意力引导策略、选择性注意策略、自我监控策略、自我评价策略等策略的使用上。总之, 不同的研究产生或多或少不同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研究中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式和听力材料。

(3) 男女学生在听力策略使用上的实证研究。这方面的实证研究相对有限, 但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在听力策略使用上的确有区别。在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中, Bacon (1992a, 1992b) and Vandergrift (1996, 1997) 是两个代表性的研究者。

Bacon (1992a, 1992b) 利用有声思维方式观察了西班牙大学中50个英语语言使用者的听力策略使用情况。在此研究中, 研究对象们在听完整个听力材料后被要求立刻回答一系列问题, 以使得研究者能分辨出他们使用的策略。通过量性分析, 她发现女性在使用元认知策略上明显高于男性, 并且她们会随着不同难度的文本来调整元认知策略的使用, 而男性更喜欢使用认知策略。

与Bacon的结论相似的是, Vandergrift (1996) 也声称在两性研究中找到了一些区别。其在1996年的研究以法国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的听力策略。通过采访, 他发现“女性, 无论在哪个课程水平, 都比男性更多地使用不同的元认知策略”, 并且“除法语十级外, 女性在其他级别上都比男性更多地使用不同的认知策略”。Vandergrift认为这两项结果与女性的动机 (成功的欲望) 或更善于反思有关。然而, 在其1997年的研究中, 他却得到与1996年相矛盾的结论。他惊讶地发现不同性别使用的策略几乎无区别, 只是在元认知策略使用上女性稍多于男性而已。Vandergrift解释到:前次研究中的不同性别的明显差异应归结为女性的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蒋祖康.学习策略与听力的关系:中国本科生素质调查分析报告之一[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1) .

[2]王宇.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策略的调查[J].外语界, 2002 (5) .

[3]周启加.英语听力练习策略对听力的影响:英语听力练习策略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6) .

大学俄语四级听力训练策略探讨 篇9

从2004年起在大学俄语四级考试试题中听力部分的分数提升为20分, 即:占总成绩的20%, 学生们能够认识到听力部分的好坏是制约过级的重要因素, 因此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了听力训练的力度, 听力水平也随之提高。但在实际的四级考试中, 听力部分得分并不理想, 甚至影响到了顺利通过。究其原因是没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俄语四级考前听力训练。结合多年研究经验, 笔者认为, “针对性”首先是指要研究从2004年起《大学俄语四级考试大纲》执行以来四级真题听力部分的特点。其次是要听近几年来的四级真题听力题。再次是要选取专门为大学俄语四级设计的最新听力训练题进行听力练习。最终是要在考前短期内进行大量的反复练习。只有作到了听力训练的“针对性”, 才能保证在实际测试中较高的听力分数, 才能推动自身顺利实现大学俄语四级考试通过的目标。

二、大学俄语四级听力训练策略

1. 真题研究策略。

学生在准备大学俄语四级考试前, 应结合近年四级真题听力内容, 对四级测试听力部分的特点加以归纳总结, 作到备考的针对性。2004年以来, 大学俄语四级测试听力部分的特点如下:从题量和分数上, 为20题20分;从测试形式上, 分为对话和短文两个部分, 对话共11个, 前10个对话每个对应1个问题。短文共6篇, 前4篇短文每文对应1个问题, 后两篇短文分别对应两个问题。从单词容纳量上, 前10个对话的单词数量每个基本相等, 第11个对话单词数量翻倍。前4篇短文的单词数量每篇基本相等, 后两篇短文每篇的单词数量基本是前4篇每篇短文的2倍;从测试时间上, 为15~20分钟左右。

2. 模拟现场策略。

在每次进行听力训练前, 学生首先要将自身想象为处于实际考场之中, 周围是不熟悉的环境 (教室、监考教师等) , 这样经过反复模拟, 在实际考试中会大大降低紧张度, 使自身情绪稳定并充满信心。其次要将听力模拟训练题想象为四级真题, 在打开听力模拟训练题时先快速浏览前几个问题的选项, 作到对其有大概的了解, 从思想到行动全面作好进行听力的充分准备, 以后依次类推, 作到听任何一篇对话或者短文都是带着重点并有针对性地去听。

3. 归纳主题策略。

大学俄语四级考题试卷听力部分试题中的每道题都未提供问题, 每道题在试卷中仅出现а、б和в三个选项, 属于3选1的单选题。在每次进行听力训练时, 学生可结合具体选项大体归纳分析一下可能提问的主题, 这有助于学生在听的时候把握重点, 为作出正确的选择奠定基础。大体的主题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方式方法、职业和年龄等。举例说明如下:

问题1 (Навопрос1) а.В8часов10минут.б.В24часа10минут.в.В24часа25минут. (时间)

问题2 (Навопрос2) а.Вмагазине№46.б.Вмагазине?Высшаяшкола?.в.ВДомекниги. (地点)

问题3 (Навопрос3) а.ОнаженаНиколаяМихайловичаб.ОнасестраАнныПетровны.в.ОнасестраНиколаяМихайловича. (人物)

问题4 (Навопрос4) а.Ничегоснимнеслучилось.бОнпогиб.в.Онзаболел. (事件)

问题5 (Навопрос5) а.ПотомучтоуегоотцаестьфирмавМоскве.б.ПотомучтоунегоестьделовыеконтактывМоскве.в.ПотомучтоуегоотцаестьделовыеконтактывМоскве. (原因)

4. 问题总结策略。

学生在对大学俄语四级考试以往听力真题和模拟训练题大量练习的基础上, 可以对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加以总结, 这样有利于在实际考试中对这些问题提前作出预判, 增加答对问题的几率。如经常提出的问题有:

(1) Где/Когда/Междукемидётразговор? (谈话是在哪/什么时候/在谁与谁之间进行的?)

(2) Оком/чёмговоритсявмикротексте? (短文中谈及的是谁/是什么?)

(3) Чтослучилосьскем-чем-н? (某人或某物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4) Ктотакой...? (...是谁?/...是作什么的?)

(5) Чтотакое...? (...是什么?/...是什么样的?)

5. 边听边记策略。

在大学俄语四级考试中听力仅播放1遍, 有些问题所给的选项在放音的过程中全部被涉及到, 这给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带来了极大的干扰与困难。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学生在作四级听力训练时就应养成边听边记的良好习惯, 这样可以更好地排除干扰, 增加答对问题的几率。如下面的一个听力对话:

对话分析:选项中涉及的Оля, Костя, ВаняиМаша这四个人均在对话中被提到。对话的主要内容为“Костя给Оля打电话, 电话中得知Ваня前天到火车站接自己并未接到, 原因是自己由于工作耽误了而没回来。Костя今天回来了, 并电话告知Оля明天自己、妈妈和Маша一起去她那”。答案为б。通过边听边记将人物所作的事情对号入座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容易得多。

6. 推敲分析策略。

有些大学俄语四级听力题的正确选项在听力文中并无对应句, 要加以推敲和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推敲和分析也不是凭空设想、没有依据的, 它的基础是听力文中出现的暗示, 要想作出正确的选择必需找到相应的暗示。如下面的一篇听力短文:

短文分析:选项中给出的三个年龄62岁、54岁和70岁在短文中均无对应句。短文的主要内容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列夫·朗道1908年出生, 13岁中学毕业, 14岁考入大学, 在大学里他同时就读于物理数学和化学系, 1962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问题是“列夫·朗道多大岁数时被授予诺贝尔奖?”答案要靠暗示句: (1) Ландауродилсяв1908годувБакувсемьеинженера (朗道1908年出生于巴库市的工程师家庭) ; (2) В1962годуемубылаприсужденаНобелевскаяпремия (1962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在这两个暗示句的基础上进行推敲, 通过数学计算1962-1908=54岁, 最终敲定答案为б。

摘要:2004年起实施的《大学俄语四级考试大纲》将听力由原来的15题15分调整为20题20分, 这较好地体现了2001年版《大学俄语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学生交流信息能力”的要求, 与此同时听力分数的调高也说明了听力部分对学生过级的重要性, 但长期以来听力一直是困扰学生的一个难点, 在四级考试中得分不理想, 这严重制约了过级率。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大学俄语四级辅导的经验, 对考前听力训练进行了探讨, 并得出了系列实用策略, 以期对考级学生有所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大学俄语,四级考试,听力训练,重要性,策略

参考文献

英语听力障碍及其训练策略 篇10

听力与词汇量。多听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但是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在于听的次数的多少,也不在于听的内容长短、难易如何。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听力自然也不例外。听力中的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的,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单词和词组。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发音,但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词汇,便无法将发音与其所代表的符号—词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词代表的事物、意义。因此,从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着听力理解的程度。

听读相关性。目前,在英语教学中,尽管学生的听力训练材料的难易程度低于阅读水平,但就整体而言,学生的听力水平低于阅读水平。实质上,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外语教学环境中听读心理活动的特点有关。当然,听的心理活动过程要比读的心理活动过程复杂一些。

听力与记忆。听并非是被动消极的,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里语言过程。在听的过程中,人脑与其所获得的语言信号之间形成了某种瞬时或短时的联系,而人的思维正是凭借这种联系去分析辨认语言信号的,同时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采取一系列认知策略,然后把信号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达到理解。

听力与语言功能操练。在句型中围绕语言形式的听,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是真正的听。语言形式的操练往往注重音素和音素群的区别和辨认,注重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听是对口头信息的接受和解码,是一种最基本的交际行为。无论听什么,只有注意其说话内容才能有效把握信息,达到交际的目的。从此意义来说,听力教学的本意应是使学习者获得直接听取信息的能力,即交际意义上的听。正因如此,听力教学应在训练语句成分听辨的基础之上,训练语篇内容的理解,同时在听速和难度上达到一定指标。

可尝试如下的训练对策:

一、建立旨在扩大听的输入和有针对性地训练听力技巧的听力教学体系

各种语言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持的。对中国学生来说,阅读水平的提高对于带动包括听力在内的其他技能的提高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在进行语言形式操练的同时注重连续的语篇教学,并在材料的选择中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可理解性,体裁的广泛性、交际性和练习设置的科学性。

二、改变思维方式,讲求听力技巧,提高记忆速度和效果

由于背景不同、地域差异等多种因素,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的思维方式必定会有很大差别,因此,了解必要的历史和民族背景以及文化知识,并在听力过程中运用这些知识排除干扰,必将提高听力理解和记忆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把握听力语篇的重点和大意,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抓住关键词,提高听力水平。

三、听是主动的解码而不是被动的感知,是积极的认知构建而不是单纯的声学事实

听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过程。我们的听觉器官首先对所听到的连续音流进行感知和区分,并将其与前后的其他片段进行连续,经过辨认和联系形成高度简缩的意义并将其储存,然后把信号以文字形式反映出来,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于所听语言材料的感知和分析以及辨认能力的培养。

摘要:对中国学生来说,阅读水平的提高对于带动包括听力在内的其他技能的提高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探究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力障碍 训练 策略

一、初中英语听力障碍

1.语音障碍

语音障碍包含了语句重音、单词重音、音标掌握、音的连读、强读、弱读、爆破以及省略、同化等方面的障碍,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正确掌握单词的发音,久而久之,就容易混淆发音相近的单词。如:house-horse,sheep-ship等。

2.听力习惯障碍

初中生接触英语的时间尚短,多数学生在英语听力训练的过程中都想将每个单词或句子都听清楚、听明白,一旦遇到不理解的词汇或句子就会停下来思考,这往往会跟不上语速,并影响到了后面的听力训练。部分学生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没有对关键词汇做好记录,从而无法有效掌握听力内容的主要信息。

3.母语干扰的障碍

由于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处于一个汉语的环境中,汉语习惯已经根植于每位学生的心中。这使得大多数初中生会自然而然的将汉语习惯带到英语学习当中。如,学生在进行英语听力练习时,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干扰,会将听到的内容用汉语翻译出来,而不是直接运用英语的思维,将听到的信息转化为特定的情境,在此过程多了个心译的环节,从而使得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反应速度下降。

4.心理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的障碍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当学生处于一个紧张的心理状态时,极易产生惧怕、恐惧的心理,从而影响其听力的效果。如,部分听力水平偏低的学生,总认为英语听力难度较大,听力时间太短,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对英语听力缺乏信心。这种听力恐惧的心理无形中降低了听力信息加工的有效性,使得学生听力理解能力下降。还有部分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汇或句子就会产生烦躁的心理,导致听力质量下降。除此之外,外部环境的障碍,如,录音清晰度、播音机声音的大小、室内外噪音等,都有可能会干扰到学生的听力理解。

二、初中英语听力训练策略

1.加强学生英语基本功的训练

首先,应加强音标教学。音标基础的优劣关系着语调、语音的正确与否。因此应强化学生的音标基础,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其次,应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的训练与培养,正确掌握语音的变化:①音的连续,是指英语短语或者句子中邻近的两个词汇,前一个词是辅音结尾,后一个词是以元音开始时,需要连读。②音的不完全爆破,指的是爆破音[b],[p],[d],[k],[t],[g]后跟鼻音、摩擦音、舌边音或破擦音时,或相邻两个词均为爆破音屎,前面的爆破音在口腔中形成阻碍,发音不完全爆破,即停顿一下后发出下一个音。③音的同化,即两个相邻的音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发出的第三个音。然而,英语基础的训练并非一蹴而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学生多跟读录音,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英美口音,让学生正确掌握英语的语调、语音、升降调、意群、重读、弱读以及韵律,提高学生的辨音能力。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技巧与听力习惯

听力技巧包括了理解技巧与语音技巧。理解技巧指的是对听力内容的预测、检索以及取舍等技巧,教师应在听力训练开始前,教会学生注意抓住听力内容的重点信息,先整体浏览习题,抓住题面上有用的提示信息。例如,七年级(上)Unit 3中一听力材料的标题为“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s”,通过表格中Activity,Time,Place三个栏目进行预览,学生则很快捕捉到题目的重点信息。此外,在学生要做到边听边记,加深对听力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在记录的过程中,要用技巧,有重点的记录,例如,人名、地点用代号记录、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记录,长句记录重点部分、长词用缩句来记录。语音技巧包含了句子重音、连读、弱读、重读以及意群划分等内容。除此之外,对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应予以及时纠正。

3.将英语文化背景渗透到听力教学当中

语言反映了一个地域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发展,是文化的直接表现。教师可将英语的人文特色以及文化特点等内容融入到听力教学当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与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摆脱母语思维,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这将会对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以及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4.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听力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应对其予以充分的重视,同时,应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听力理解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遇到困难时,应正视并积极去解决,只要经过学生持之以恒的努力,听力障碍是可以得到克服的,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听力学习的信心。其次,教师应构建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尽可能的减少学生的听力心理障碍。再者,教师可适当采用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听力积极性,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应及时予以肯定与赞扬。

【参考文献】

[1] 刘玉颖. 初中英语听力学习中的障碍与技巧[J]. 民营科技,2012(02).

[2] 明瑞强. 教学实践环节中学生听力障碍构成浅析及相关对策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1).

[3] 刘柱英. 析初中英语听力困难及其对策[J]. 零陵学院学报,2003(S2).

听力策略训练综述 篇12

1 听力策略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 它既包括学习者为了更好地完成某个学习活动或学习任务而采取的微观策略, 也包括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计划、调控、评估等而采取的宏观策略。O’Malley&Chamot把学生策略归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 社会-情感策略。[2]任庆梅认为听力策略的分类从宏观上也分为这三大类, 只是由于听力的本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包含独特的微观策略。[3]本文也将按此分类将听力策略应用于应试型听力理解。

1.1 听力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在1977年提出来的。它指的是认知者利用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对认知过程所进行的监控和调节。[4]具体到英语听力理解过程, 元认知知识指的是学生认知听力活动所具备的一种知识。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计划策略是指学生在开始学习前对学习活动的目标、过程、步骤进行规划与安排。监控策略是指学生在活动进行过程中依据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进程、学习方法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等做出有意识的监控。评估策略是指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下一阶段的计划、学习进程中要采用的策略进行调整。元认知策略具体包括:语言意识, 计划, 预先组织, 选择性注意, 自我管理, 自我监控, 自我评价等。

1.2 听力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与具体的语言任务有关, 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等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所采用的特定技巧。听力认知策略包括以下内容:记笔记, 利用资源, 激活语言知识, 记忆, 预测, 推理, 联想, 分析, 意象, 听觉重现, 重组, 演绎应用, 新旧知识链接, 归纳, 重复, 迁移, 翻译, 总结概况。

1.3 听力社会-情感策略

对外语听力学习起积极作用的情感因素主一类是学生的个性化因素, 包括动机、自信心和焦虑;另一类是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 包括移情, 课堂交流等。听力中的社会-情感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激发动机, 培养兴趣, 增强信心, 自我鼓励, 减轻焦虑, 互换立场, 合作学习, 澄清问题等。

2 针对CET听力理解的听力策略训练

CET听力理解具有以下特点:

1) 听力试题只播放一遍, 且语速固定, 无法像面对面交谈那样可以要求对方重复或放慢速度。

2) 听力考试题型比较固定, 且除复合式听写以外, 其余均为选择题。

3) 考生在听完内容之后才知道要求回答的问题, 事先只能看到不完整的陈述或选择题的选项。这就提高了对听者注意力、记忆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要求。

4) 听者在考试中更易于焦虑, 获得的输入较低, 会降低听力理解效果。

5) 听力考试中的说话者的发音可能是英式也可能是美式, 学生对说话者的音韵特征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会影响听力效果。

6) 所听内容的题材比较广泛, 学生对不同题材的背景知识的熟悉度会直接影响听力理解效果。

有研究表明, 在听力理解中运用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Vann Abraham发现学习不成功者并不缺乏具体的认知策略和技能, 其失败的关键是由于他们没有掌握该在什么时候、哪种情况下采取哪种策略或技能。[5] (吴增生, 1993, 3:25) 。因此要提高学生CET听力理解的成绩, 就应该有效地训练他们在哪种情况下采取哪种听力策略。根据CET听力理解的特点, 可以对学生进行以下培训:

2.1 听前策略

2.1.1 协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在对学生进行培训时首先需要协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例如, 根据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听力理解的障碍的类型, 确定学生的目标是提高记忆力、注意力, 还是了解听力内容的背景知识, 熟悉说话者的音韵特征, 还是学习词汇句法等。还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如需要多长时间完成CET考试的复习计划, 每天听多长时间等等。

2.1.2 介绍听力策略

每次上课时教师在听前应该先介绍本次培训的具体听力策略是什么, 让学生明白策略培训的目的等等。笼统地讲, 针对CET考试的听力策略培训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策略就是情感策略中的如何消除焦虑。首先要让学生明白, 在听力过程中听清楚每一个单词是不现实的, 也没有必要这样做。CET听力理解的目的就是找出需要的信息, 完成题目, 因此听力的过程中有重点地听懂需要的地方即可。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听力篇章的构成, 让学生懂得即使前面有信息没有听出来, 后面的语句可能是对前面的具体阐述, 可以弥补前面漏掉的信息。由此可以降低学生的焦虑感, 避免因为一个单词或一句话未听出来而导致头脑一片空白, 影响了后面的听力。

2.1.3 听前引导学生积极预测信息

由于CET听力理解题需要回答的问题都是在听完内容之后才出现, 因此在听前要采取预测的策略, 以抓住听音的重点。进行培训时, 教师可在听音之前先向学生介绍预测的策略, 之后让学生阅读题目的选项, 引导学生进行预测。例如, 就CET考试篇章理解而言, 需要学生预测文章的体裁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记叙文,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听后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哪些, 还可以排除一些与主题不一致的干扰项。一般来说, 根据各选项中重复性高的词汇就可以判断主题。根据选项的特点可以判断可能出的问题。如, 四个选项都是不定式, 就可能是问目的、原因等;如果选项是互不相干的四个名词短语, 就可能是问文章主旨等等。

2.2 听中策略

2.2.1 培养学生注意力

根据预测的信息, 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可以集中注意力在重点地方。例如, 一般的篇章首段就会交代文章的主旨, 通常段首句就是主题句。因此注意力首先就要集中在段首句上。然而很多学生在考试时会因为种种原因, 在听力开始时并不能集中精神。因而教师在策略培训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在此时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每次听音时将策略培训融合到听力过程中, 即听到段首句后就暂停, 让学生重复该句的意思, 以此来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

2.2.2 引导学生注意听语篇中的衔接手法

除了注意段首句以外,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听语篇中的衔接手段, 掌握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从而了解语篇展开的进程和语篇的中心思想。如, 注意语篇中的表示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比较或对比关系、列举举例的衔接词或短语。例如because, result in, but, however, while, whereas, for example, first, moreover等等。

2.2.3 教会学生边听边做笔记

许多学生抱怨听后记不住所听到的内容, 听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这是由于学生的短期记忆量比较小。由于大脑的短期记忆不能保留过多内容, 而某一信息是否有价值要等到听到后面的内容才能判断, 所以, 有时需要边听边记下可能有用的信息。教师应教会学生边听边做笔记。记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有选择地记笔记。并不是所有信息都需要记录下来, 记下那些重点的实词等。

2) 运用缩写、符号等形式提高记录速度, 可以自创符号。例如, ↑代表上升, ↓代表下降, →表示to, ys代表years。还可用长单词的开头几个字母或开头加结尾的字母代替该单词, 如sci...fic代替scientific, intro代替introduce等。

3) 要有系统地做笔记, 层次清晰。教师可以教授学生用树形图, 蛛网图等做笔记, 使得笔记有层次。树形图就是以篇章的各个主题句为记录主线, 将重要细节记录在每个主题下面。蛛网图就是将讲话的主要点记录在一页纸的中间, 随着所记内容的增多, 将次要点分布在主要点周围, 并用直线标明相互的关系, 从而形成一种蛛网式的记录。

2.3 听后策略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策略是指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听力自我评估策略是指学生在听完录音后, 一方面检查自己是否听懂了材料或听懂了多少, 另一方面评估自己的听力水平是否有进步, 总结哪些策略是成功的, 哪些策略需要改进以及如何改进, 哪些策略较难掌握需要进一步练习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评价所听到的内容, 交流策略使用心得。或者以提纲、图表等形式总结、重现所听到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记录学习、运用策略的体会与经验。

3 结束语

听力策略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使其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且能带动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每个学生个体都有差异, 教师在进行听力策略培训时在给出总体的策略之余, 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情况, 做到个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1]苏远连.论听力学习策略的可教性——一项基于中国外语初学者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 2003 (1) .

[2]O’Malley M, Chamot A 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 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0.

[3]任庆梅.英语听力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4]Flavell J H.Metacognitive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 inquiry[J].American Psy chologist, 1979 (33) :906-911.

上一篇:安全带识别下一篇:三角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