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荒野

2024-12-02

文学荒野(共4篇)

文学荒野 篇1

摘要:从1607年开始的殖民文学, 标志着后来的美国“主流文学”的开端, 这是一段探险与开发的文学, 是一段创造和记述历史的文学, 也是一段丰富而深沉的精神追索的文学。本文以清教思想对北美殖民地文学的影响为视角, 展现了北美清教殖民地的建立过程, 详细阐述了清教思想的内容, 分析了清教思想对殖民文学产生的影响, 以至于在整个美国文学史中所呈现的意义。

关键词:清教思想,北美殖民地文学,影响

正如佩里·米勒所说:“如果我们不理解清教, 可以说就不能理解美国。”清教思想是美国早期最为连贯、强大的唯一因素, 作为殖民地时期的主流文化, 清教主义在北美早期殖民地时代发挥着重大的社会影响。美国清教主义虽然来自英国, 但在北美这块特殊的地域, 其内容形式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国民精神的铸造方面来说, 其影响远远超过了英国清教。从文学的角度考虑, 清教主义既是一种社会力量, 影响作品本身的生产, 又是一种伦理规范, 制约着社会与作家的道德生产, 同时, 清教主义也是一种情感的力量, 塑造着美国独特的文学精神。

一、清教思想的基本内容

清教产生于16世纪的英国, 清教主义思想是包括宗教、政治、家庭、社会生活、经济、艺术和科学等近乎涉及人类生活每个方面错综复杂的观念。以加尔文主义思想作为核心的清教思想确立了上帝的绝对权威, 以及人类本身的无法自行解救。加尔文主义认为, 基督受死以行救赎, 不是为全体世人, 而只是为上帝所特选的世人, 在清教徒看来, 上帝依其自由意志拣选了一部分人为选民, 赋予他们信仰, 从而借着基督的救赎成为义人。上帝的拣选, 世人无从所知, 但是, 通过神召, 召唤选民转化, 使选民重生。而受选的义民就努力使生活圣化, 从而表明自己是选民。罗德·霍顿和赫伯特·爱德华兹在《美国文学思想的背景》中将加尔文主义的要义归纳为:彻底地堕落、无条件地挑选、有限地赎罪、不可抗拒的恩典和圣人的坚忍。清教思想包含全能的上帝、双重预定论、虔诚、契约和《圣经》是解释上帝旨意的唯一权威等几个重要的方面。在清教思想中《圣经》是解释上帝意旨的唯一权威, 是信仰生活的唯一准则。无论男女都应该自己读《圣经》, 以此来认识上帝, 感受上帝的教诲。清教在与北美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中, 不断得到实践和修改, 它影响着每个新英格兰人, 左右着各个殖民地的法律和习惯, 指导着他们的日常生活。

二、清教思想在殖民地的产生及其影响

北美殖民地文学的开端, 以1607年英国在现今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顿建立一个永久性殖民点为标志。在随后的七八十年时间里, 普利茅斯、马萨诸塞、马里兰、康涅狄格、普罗维登斯、卡莱罗纳、新泽西、纽约和宾夕法尼亚等殖民地相继建立, 大批移民不断涌入新大陆, 殖民地不断拓展。殖民开拓者在移居新大陆的第一个世纪里, 写下了难以计数的文字, 叙述了富有浪漫色彩的探险和发现, 以及与当地印第安人进行的战争及被俘生活, 记录了每个殖民地的发展史, 特别显示了新英格兰殖民者在新耶路撒冷所实现的“上帝待人的争议性”。

随着十七世纪新英格兰经济的兴起和繁荣, 以及文化的快速发展, 新英格兰人不断向西部拓居, 同时也把他们的思想理念带进并影响了各殖民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十七世纪正值清教的鼎盛时期, 清教思想笼罩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学既是清教思想的主要宣传工具, 自身也是清教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可以把十七世纪美国文学称之为“信仰时代的文学”, 由此形成的“清教文学传统”是美国文学本土化的开端。清教不仅对美国早期的文学, 而且对美国人的思想和美国人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持久的作用和影响, 形成了一套对美国的文化来说非常基本的观念体系。清教的许多道德和政治原则在现今美国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仍在继续发挥作用。研究新英格兰清教主义思想对殖民地的影响, 对于了解美国、美国政治和美国价值观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期的清教徒把新大陆看成是人间伊甸园或是圣地耶路撒冷, 期望建立起一个理想中的宗教治国:没有旧教中的腐败, 没有等级森严的教会制度, 可以凭着自己的勤奋和智慧改善生活环境, 又可以从《圣经》中找到精神慰藉。清教徒移民时强烈的宗教动机是其产生影响的前提。无论是分离派清教徒还是大移民的清教徒, 从移民人口结构上的特点可以看出宗教因素是他们移民的主要动机。参与这次大移民的人是普通的英国人, 而不像移往其他地方的人那样是一些英国的所谓特殊的群体;这些准殖民者的社会和经济背景表明, 他们从移民中失去的物质利益多, 而得到的少。移往新英格兰的移民并不像其他的经济上非常贫困, 试图到大城市发财致富、过美好生活的其他人那样移往城市, 而是移到他们所说的“嚎叫的荒野”, 而且大部分的移民来自相对有钱的中间阶层。其次, 北美独特的环境是清教思想产生影响的客观条件。王权的缺失和等级制的不明显是清教能够产生影响的社会条件。北美广阔的土地是其产生影响的自然条件。北美地广人稀, 当局对迁移的限制较少, 因此居民拥有极大的迁徙自由和改善处境的可能性。同时, 北美的自然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清教徒身为上帝选民的信念, 他们把恶劣的条件当做上帝对其选民的考验, 并以顽强的毅力度过了最初的艰难岁月。再次, 社会的稳定是清教思想产生影响的基础。在建立稳定社会的过程中, 清教领袖把清教思想注入马萨诸塞海湾公司制度中, 并确保了思想统一是其稳定的根本保证;清教徒移民在年龄结构上的多层次性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移民在人口学上的特点是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最后, 清教顺应时代变化做出的一些修改是其能在较长时期内影响殖民地的关键。

三、清教思想———殖民地文学的精神家园

美国清教主义虽然来自英国, 但在北美这块特殊的地域, 其内容形式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国民精神的铸造方面来说, 其影响远远超过英国清教。从文学的角度考虑, 清教主义既是一种社会力量, 影响作品本身的生产, 又是一种伦理规范, 制约着社会与作家的道德生产, 同时, 清教主义也是一种情感的力量, 塑造着美国独特的文学精神。

随着殖民地的建立, 外来英语文化凭借现代文明的优势, 以各种方式逐渐排斥着本土文化, 以书面文字为形式的英语文学, 也随之取代了以口头文学为特征的印第安传统文学, 成为北美殖民地的“主流文学”, 也为后来的美国“主流文学”奠定了基础。从1607年第一个北美殖民地建立到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使外来文学移植、扎根、并为本土化做好准备的过程。

殖民地英语文学主要有关于开发拓展殖民地的叙史文学和其他散文诗歌组成, 并以表现出强烈的清教思想影响为特征。表现在文学上首先是对清教教义的宣扬, 如重述《圣经》故事、构建清教徒神话、赞美上帝、描述人类的堕落、歌颂圣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而证明上帝的伟大预见等。了解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 对了解美国英语文学的整体发展, 甚至美国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发展, 都十分重要。

相当一部分描述北美大陆自然地理风貌的殖民地文学作品, 本身就是优美的散文, 它们为后来的美国浪漫主义及文艺复兴文学打下了基础。但更重要的是, 研究和了解清教主义思想在这一时期文学中的反映, 对与了解清教的美国民族意识形成中的意义极有帮助。无论是布拉福德《普利茅斯种植园史》那样恢宏的叙史作品, 还是布拉德斯特里特和泰勒表达深切的灵魂自省的诗歌, 都展示着清教精神在殖民地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反映了殖民地创建者们对这一事件的根本看法。

在某种意义上, 北美殖民地时期真正面向移民的大众“文学”作品是主要以传播清教主义思想为目的的布道文。清教主义牧师艰辛移民北美是上帝“垂赐”予他们的重演《圣经》中犹太人经历的机会, 是上帝在其中展示力量和伟大的事件。而使人人都认识到这一点, 人人都按上帝的意愿行事, 实践上帝的宏伟计划, 是清教徒布道的根本目的, 这一目标也唯有通过以语言表述的布道才可以实现。为用语言“征服”听众, 布道文必须措辞明快, 推论合理, 形象生动, 气势逼人, 这就使布道文在宣扬清教主义思想的同时, 带有相当浓厚的文学色彩。清教主义崇尚率直简明, 反对滥用辞藻, 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学特色, 布道文中大量使用的比喻、平行、排比、类比等修辞手法, 更增添了其中的文学意味。同时殖民时期的清教思想也经常为后来的作家或提供主题, 或提供题材, 丰富了美国文学总体的内容。这一时期清教思想的主要表述者有温斯罗普、约翰逊、爱德华兹、胡克、科顿、谢泼德及著名的马瑟家族。如温斯罗普于1630年6月8日在移民船“阿贝拉号”上所作的题为“基督慈善之典范”的布道, 集中反映了他从清教思想角度看待殖民地开发的观点。他认为应当把殖民地建设成一座“山顶之城”, 成为所有其他民族的榜样和典范, 并告诫同船移民, 应当尽全力保证完成这一使命, 不得有误。尽管这篇布道中关于在新英格兰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多阶级社会体系”的观点不能为那些正是为了追求自由平等才移民北美的人们所接受, 但他关于建立北美殖民地是上帝之托的观点, 反映了清教主义对这一事件最基本的、同时也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看法;他关于如何看待财富的论述, 关于不能为了物质繁荣而放弃精神追求的论述, 以及关于北美殖民地应当成为世人之榜样的论述, 都对后来的美国文学和思想发展有明显的影响。

清教徒大规模地迁往北美, 使移民北美的清教徒自以为是上帝的选民, 对于他们来说, 这个崭新的世界是上帝指引他们拓殖的“新耶路撒冷”, 是一个“希望之乡”, 这种强烈的使命意识成为清教徒开拓新大陆过程当中的精神食粮。这种理想也为早期作家们所歌颂, 以北美第一位为世人瞩目的诗人安妮·布拉特斯特里特 (Ann Bradstreet) 为例, 她的诗歌有着受到《圣经》影响的明显痕迹, 一些佳作反映了一个基督信仰者在荒蛮的环境和困惑中的挣扎, 最后得助于基督精神, 克服对物质生活过于追求的欲念, 将精神升华至一个崭新境界的历程。在她的诗歌代表作《肉体和灵魂》和《我们的房子焚烧之后的感想》中, 安妮阐述了一个重要的清教主义主题:有上帝引路, 有神圣精神作为支撑, 殖民地开拓者定能克服任何困难艰苦, 建筑起理想的“自由王国”。

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文学可以看作是美国民族文学散文化的史诗。彼得·康拉德说:“文学的第一本能是创作史诗, 因为语言就是力量, 词语驯服充满敌意、毫无意义的世界, 使之为人类所用, 事物被强行委以名称, 失去伊甸园———人间的上帝之城的美洲先民正是用语言征服了起初对他们并不友好的新世界, 为他们心中的幻想命名, 也为美国民族文学确立了一个永久的文学母题———宗教情感和道德完善同人的罪恶和文明进步之间无法和谐统一的矛盾。”

四、结语

清教主义给了早期的拓荒者坚韧的精神支柱, 其严格的教义使一个个杂乱无序的移民区变得井然有序、自我净化、自我约束, 让人们严于律己、齐心协力, 不屈服于恶劣的自然环境, 促进了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和发展, 也使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移民们纷至沓来, 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构成了美国文学的基石。然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 清教思想逐渐让位于乐观进取、追求个性解放的超验主义, 成就了美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潮。但是, 清教思想为美国民族文学确立了一个永久的文学母题, 他们从《圣经》中习得风格理论, 灵活变通地广纳先进的人文思想, 从而促使美国民族文学从孕育它的众多伟大的文学中脱颖而出, 完成了荒野中的使命。

清教对美国人的思想和美国人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持久的作用和影响, 形成了一套对美国的文化来说非常基本的观念体系。清教的许多道德和政治原则在现今美国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仍在继续发挥作用。研究殖民地时代新英格兰清教主义对于了解美国、美国政治和美国价值观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研究评论选 (上册)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7.

[2]Emory Elliott.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States[M].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 1988.

[3]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7.

[4]张士民.清教徒的文学思想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家, 2003 (5) :138.

[5]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 (第一卷)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6]Ronald Gottesman, Etc.coed.The Norton Anthologyof American Literature (Volume 1) [M].New York:W.W.Norton&Company, 1997.4.

[7]李安斌.清教主义对17-19世纪美国文学的影响[D].四川大学, 2006.

文学荒野 篇2

一主人公的精神家园

顾名思义, 荒野就是荒无人烟的野外自然。正因为人烟稀少, 与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所以才能成为愤世之人的向往之地。影片中的阿拉斯加就是美国著名的一毛不拔之地, 因为远离美国繁华的都市而成了主人公克里斯汀义无反顾的最后目的地。镜头随着主人公的足迹, 再现了许多荒野自然的奇异之景。克里斯汀毋宁是一个想要超脱现实的自由主义者, 影片中的大量荒野风光的出现不仅仅是作为美的风景而存在, 更应是作为他的生命理想而存在, 也就是为克里斯汀而美。“有生命的自然事物之所以美, 即不是为它本身, 也不是为着要显现美而创造出来。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 即为我们的审美意识而美。” ([1]所以导演在拍摄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了典型的自然景物来向我们传达克里斯汀的个性和理想。影片通过主人公的妹妹之口和克里斯汀的喃喃自语揭示了他的隐秘心理——向往一种绝对的自我与自由, 这即是他要去广袤无人的大自然生存的根本原因。相应地, 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出现了多个“自由”意象, 比如在汹涌澎湃的海浪中间自由翱翔的海鸥以及在原野上悠闲行走的鹿群等, 这些大自然的精灵显示出人类社会少有的鲜活与自由的生命力, 这一切景致都让克里斯汀那颗被病态社会压抑的心得到了“此在”释放的空间。影片中多次重复他的话语:“我要去阿拉斯加!”仿佛阿拉斯加就是他的上帝之城。其实阿拉斯加就是一片白雪茫茫的不毛之地, 因为远离虚伪的人情社会, 所以这里存在着克里斯汀渴望的自由与真实。因此整个“阿拉斯加”在影片中象征着克里斯汀的最高信念。为了到达这个理想的天堂, 他就像去西天取经的唐僧那般虔诚执着, 不惜舍弃了沿途一切友情、亲情与爱情的诱惑。因此导演别有用心地把克里斯汀刚进入荒野入住神奇巴士的一段称为“我的诞生”, 意味着追求本真与自由的克里斯汀新的生命的开始。

二、现代人潜在的生存方式

在现代西方社会, 工具理性的极大发展导致传统价值的丧失, 上帝也不能摆平日益复杂的社会弊病带给人们的极大伤害, 于是惊慌失措中人们的目光又投向了祖先早已崇拜的过大自然。由于世界正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 人们却愈来愈倾向于牧歌式的自然生活, 希望在喧闹的都市生活之外找到一块安静的栖息之地。所以荒野不仅以它那奇异的景色吸引着现代人的目光, 更以那相对广阔的自由空间改善着人们不合理的生存方式, 于是现代人一受到社会的压抑, 大自然就成了他精神的寄托和向往的理想之地。《荒野生存》或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预设的生存方式, 只是在克里斯汀身上, 这种单枪匹马的方式还没有完善, 所以有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局。我们不能说克里斯汀付出了生命代价的野外冒险之旅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似乎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短暂自由很不值得, 而关键在看到于克里斯汀单独把这种潜在的生存方式变成了轰轰烈烈的行动, 在这个意义上说克里斯汀的荒野之行是一曲自由生命的赞歌。在当今这个科技越发达, 压力越巨大, 人情也越冷漠的时代, 克里斯汀这样的人或许不在少数。有多少人不是处在“恐惧”的现实当中:“在不远的将来他将无能得到生活的必需品。由于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如此受到威胁, 他的注意力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专一地盯住这些物品;同时, 他也充满另一种与此非常不同的畏惧, 也就是, 对于他的个体自我的畏惧——他不能正视它。”[2]德国的雅斯贝斯深刻地道出了现代人的恐惧的生存状况。人的生命短暂而又脆弱, 如何在有限的时空以最简单的方式找回灵魂的安息地呢?“回归自然”早已由敏感而深刻的卢梭提出来, 多少人其实在心里渴望着要去实践它, 无奈大多数人不能脱离这个复杂的社会人情圈, 不能摆脱一切正常的责任义务, 或许还被困在七情六欲的圈子里纠结着, 于是“回归自然”就成了一种美丽的遐想, 即使实现了皈依自然的理想, 可能也已是“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了, 所以“荒野”只好成了现代人所渴望的一种潜在的生活方式。只是年轻气盛的克里斯汀勇敢而坚定地实现了这种潜在的生活方式而已, 相信他不是唯一的一个。

《荒野生存》这部影片紧扣主人公的社会生活来对比表现“荒野”这一丰富的意象, 并通过主人公的悲剧结尾去引发人们对处在现代文明弊病的困境下如何去寻找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方式的慎重思索, 这是该片对人们的最大启示, 值得我们去关注。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 (第一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160

文学荒野 篇3

探务生》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创造了Discovery频道全球收讨视之冠的奇迹。因此, 分析该节目的特色对于电视工作者具—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主持人、内容、摄影三个方面分析体其节目特色, 希望能为国内电视节目工作者提供借鉴意义。

节关键词:《荒野求生》节目特色

目研究

自2006年7月推出以来, 《荒野求生》即以实用性和观赏性在全球赢得大量粉丝。到2011年9月截止, 《荒野求生》一共推出七季, 总计72期。[1]它为Discovery频道赢得了高收视率, 并成为该频道的强档节目。如今在全球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亿人收看该电视节目。它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与这档节目的特色密不可分。

一、主持人特色

(一) 特种兵和探险家的特殊身份为主持人《荒野求生》打下了基础

作为前英军特种兵的主持人贝尔·格里尔斯集登山家、畅销书作家、国际演讲家、空手道黑带于一身, 此外他又是冒险家、求生专家。1997年他成功登顶被称为“无法攀登的”阿玛达布朗峰。1998年他又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2003年, 贝尔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 领导队伍乘坐硬底橡皮艇横越结冰的北大西洋。2004年, 他又主持了电视节目《兵团放逐实记》, 到撒哈拉沙漠体验军队的真实生活。[2]

这一系列的经历为贝尔主持节目打下了基础:服役期间使他学习到大量的野外求生知识;一系列的探险经历帮他积累了野外经验;他的演讲能力让他面对镜头能侃侃而谈。此外,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他适应野外恶劣环境的先天条件;他的俊朗外形对于女性观众也是一大吸引点。

贝尔的特殊身份以及特殊技能是《荒野求生》在同类野外节目中无法超越的优势, 也是该节目能吸引观众的一大特色。专业人士做主持人, 这给我们国内电视节目同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也是今后电视节目发展的趋势之一。如相声演员牛群在吉林电视台主持新闻节目《牛群》, 前广播主持人、表演艺术家王刚主持多档电视节目。

(二) 主持人的敬业精神提高了节目质量, 吸引了大量受众

在节目中, 由于野外环境的残酷和节目内容的要求, 贝尔表现出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如他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喝新鲜的大象粪便中的液体;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会吃熊粪便里面未消化的果实;为了给观众演示陷入沼泽后逃脱的技巧, 他亲自跳入没顶的沼泽泥潭中;为了示范掉入冰层后如何逃生, 他脱光了棉衣只穿着短裤在零下29度的情况下跳入冰盖下的冷水中。这种亲力亲为的例子数不胜数, 是贝尔粉丝津津乐道的话题, 充分体现了主持人的敬业精神。在该节目无数坚定的支持者中, 大部分人更确切的说是贝尔的粉丝, 这与贝尔的敬业精神密不可分。不与国外其他节目的主持人比较, 这种敬业精神在国内主持人中目前无人可比。

二、内容特色

(一) 节目中悬念的使用让故事情节曲折跌宕, 产生强烈的艺术吸引力

《荒野求生》节目在讲授求生知识的同时, 设置了大量悬念, 用故事化的叙述手法增加了很多情节。这些情节惊险刺激, 都是常人所不敢做的事情, 也是野外运动吸引人的地方。它们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吸引力, 使传播效果得到了强化并成功吸引大批观众。

构成这些惊险刺激情节的主要因素有:

1. 主持人的命运;

比如在里贝斯丛林主持人贝尔深入地穴, 在漆黑的地下水道中他和摄像潜入水中寻找出路, 观众对于前方会出现什么和主持人一样一无所知, 所以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关注主持人最后能不能走出来;

2. 最后的结局;

每一期节目主持人都会受困于某地, 当节目开始观众就会关注最后主持人究竟会如何脱身, 进而对节目保持高度集中;

3. 引人关注的问题;

比如在蒙大拿穿越隧道时, 摄制组与飞驰而来的火车走了对面, 他们转身一路狂奔, 在贝尔飞身扑出隧道的最后一刻, 火车擦着他的身子驶过;

4. 假设情节;贝尔拥有丰富的野外经验, 在前进中会避开

一些存在危险的地点, 但是普通游客未必能够做到。为了给普通游客及观众演示陷入危险中如何逃生, 贝尔会主动让自己陷入某种危险情况, 然后示范逃生技巧。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 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该节目内容里有大量这种假设情节, 是节目组策划完成的, 也是Discovery频道通过对议题的设置向受众传播信息。

(二) 节目内容的实用性对观众有指导意义

正如Discovery频道宣传的那样, “一个计划得再周详的假期, 也会有出岔子的时候。只是拐错一个弯, 就有可能陷入一场奋力保命的苦战。哪怕是最富经验的旅行家, 也会迷路、受困、不明方向, 甚至更为糟糕———置身于命垂一线的绝地险境之中。”[3]《荒野求生》这档节目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教授在野外迷路面对生问题的人们一些方法技巧。2009年6月20日, 美国男童格雷森·温在犹他州达盖特县一处森林迷路后, 凭借在节目《荒野求生》中学到的技巧成功获救。

根据传播学领域关于大众媒介的效果与使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利用媒介内容获得信息, 进而满足个人需求。媒体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 其传播效果又取决于受众的接受程度。从该节目能取得高收视率可以看出, 作为传播者的角色该节目成功地定位了自己的发展策略。国外的背包旅游和野外露营等户外活动是人们休闲的普遍选择, 所以荒野求生的技巧对于国外的观众来讲有很大的实用性, 观众通过观看节目满足娱乐需求, 学习技巧满足技能需求。在国内随着人们休闲理念的多样化, 选择户外旅行的人也越来越多, 特别是在一些自然灾害中, 人们掌握一定的求生技巧是十分实用的。这是这档节目最大的特色, 也是它最具有实际意义的地方。

前七季72期的《荒野求生》节目, 录制地点遍布全球各个大洲, 包括人迹罕至的北极圈。内容上涉及到飓风、海啸、雪崩等地质灾害和海岛、沙漠、丛林、峡谷、火山等各种地形, 凡是可能存在野外遇险的地点, 《荒野求生》节目基本都包括在内。一方面与旅游者旅游范围全球化有关, 另一方面该频道也通过将录制地点设置为全球各地, 进而吸引全球观众的关注。该节目在赢得全球市场的同时, 也为各地区的观众带去了实用的求生知识。观众可以一边学习生存常识与技巧, 把户外运动的风险降到最低, 一边享受安全的户外运动带来的快乐。

(三) 季播方式有助于形成观众的约会意识, 形成品牌效应

《荒野求生》节目采取季播的方式, 目前一共推出七季, 总计72期。经营者摸准了观众的收视特点, 保证一个播出长度, 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使得节目形成连续的影响力, 最终形成品牌效应。

相对来讲, 国内电视资源较为短缺, 为了填补电视播出空间, 电视台购买或制作了一部电视剧, 一般会盲目地追求短期效应, 一天几集, 播完再说。国外的则更追求长期的品牌效应, 形成了品牌影响力, 就可以保证第二季、第三季都保持高收视率。[4]

三、摄影特色

幕后团队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看过《荒野求生》节目的观众在为那些惊险画面惊叹的同时, 都会产生疑问, 是谁拍摄的?是怎样拍摄的?《荒野求生》节目的幕后摄制团队有十三人, 其中有摄像师西蒙·雷伊和丹·瑟里奇, 声控师保罗·里加和皮特·李。因为拍摄的要求高, 难度大, 《荒野求生》一期节目从准备到拍摄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在拍摄前, 摄制团队会实地调查求生地点了解情况。有时他们还会咨询一些当地求生专家或者土著人, 通过请教技巧来提高节目内容的质量。

《荒野求生》节目的摄影特色在于伴随性。在节目中由于地形过于复杂, 摄影师携带拍摄设备多次跟随贝尔上天下地, 并且坚持拍摄下了诸多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惊人画面。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从几十米的悬崖坠落, 沉入泛滥的洪水中又漂浮上来;可以看到为躲避鲨鱼的袭击, 在宽阔的海面上因为奔跑而不断摇晃的画面;也可以看到在悬崖峭壁上已经失去水平角度的画面, 一点点地移动着接近主持人贝尔。这些真实性的镜头极富冲击力。基本上主持人贝尔看到的, 就是观众看到的, 也就要求摄影师拍摄到;这就要求主持人贝尔能做到的, 摄影师必须也要做到。

主持人贝尔经历了很多的危险时刻, 摄影师则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 因为他们在前行的同时还要扛着摄像机。正是有了摄影师, 《荒野求生》这档节目才有如此多的精彩镜头, 也带给观众最直接的视觉效果。而这是目前的任何一档真人秀节目都不能比拟的。

四、结语

Dis cove ry频道多档节目在全球都有很高的收视率, 其雄厚的资金投入和专业的操作模式是《荒野求生》节目成功的外部因素。主持人的特殊身份和敬业精神, 内容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摄影的现场伴随性充分体现了其节目特色, 是《荒野求生》取得高收视率的内部因素。

国外多档电视节目在引入我国后都成功生存下来, 如从《英国达人》引进而来的《中国达人秀》也取得很高的收视率。就野外求生节目来看, 在我国出现最早的是2000年广东电视台推出的《生存大挑战———陆路边境行》, [5]到后来中央电视台在《龙行天下》基础上推出的《金苹果》, 浙江卫视推出的《夺宝奇兵》, 贵州电视台在《星期四大挑战》基础上推出的《峡谷生存营》。在影响力上, 他们与《荒野求生》还有较大的差距。总之, 《荒野求生》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结合, 使它已经成为Discovery频道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荒野求生秘技[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352690.htm.

[2]百度百科.贝尔·格里尔斯[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380493.htm.

[3]Discovery探索频道将邀请贝尔.吉罗思分享荒野求生秘技[EB/OL].http://discovery.baidu.

[4]詹未, 唐善蓉.按季播出:美国电视节目特色编播分析[J].视听界, 2005 (11) .

阿特伍德的成长经历与荒野意象 篇4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出生于1939年11月18日。阿特伍德童年生活大都是在加拿大北方丛林中度过的。由于阿特伍德的父亲卡尔·埃德蒙·阿特伍德 (Carl Edmund Atwood) 是一位专门从事食树类昆虫研究生物学家, 在每年较暖和的季节, 卡尔·阿特伍德都会带家人去往安大略省、魁北克省的北部荒野进行昆虫研究, 入冬前返回南部。在阿特伍德小说《猫眼》中作者伊莱恩的便是如此, 在北方森林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荒野是阿特伍德成长轨迹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对她日后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北方的荒野里, 父亲就会搭建木屋或者帐篷, 在北方的荒野里四处为家, 在南方和北方不断穿梭。家没有固定的地方, 在童年的阿特伍德心中只是一种暂时居住的概念, 在哪扎营, 就在哪安家。在阿特伍德的记忆里, 童年有着帐篷的帆布散发出来的焦油味, 篝火的兹兹燃烧的味道, 船底的鱼腥味儿, 还有淡淡的奶粉味儿。

年复一年地进入荒野, 然后又离开荒野, 在渥太华、苏圣玛丽、多伦多之间的公路上行驶,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幼年和童年大都是这样度过的。因此, 她在年级之前从未在学校不间断地上过一整年课。阿特伍德在接受乔依斯·卡罗尔·欧茨的采访时评论这段经历说:“这绝对是一种优势。”这种生活方式使玛格丽特和哥哥哈罗德有许多时间在一起玩耍和阅读。父亲有时会划一条小船出去工作, 几天后才返回。他们的宿营地用煤油灯照明, 用木材取暖和烧饭。在荒野中, 他们也找不到到其他玩伴。在每年数月远离文明、栖居荒野丛林的生活很像加拿大早期移民拓荒者的生活方式, 而一般人很难有这种经历。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 无论是受到的教导抑或认知的过程, 荒野对他们来说都是令人恐惧和害怕的。丛林偶闪电、熊、森林大火甚至一些更可怕的东西。在《浮现》里有着充分的体现:

一个人在林中失踪是很正常的, 这种事一年里会发生很多次, 全都是因为小小的疏忽。冬天里走得离家太远, 暴风雪突然袭来, 或者把腿给扭了, 走不出那片林地;春天里黑蚊子可以要了你的命, 它们钻进你的衣服, 只需要一天就把你咬得浑身是血或神志不清。

但荒野的生活却给阿特伍德提供了另一个其他小孩少有的环境——一个真正的家, 一个能和家人自由的穿行在迷宫般的丛林。北部的荒野丛林, 像有灵魂般的给予着阿特伍德精神上的刺激与享受。她自己也曾回忆到:

我回家时候多数是在飞机中度过的, 从一千英尺的高度下俯瞰针叶林地带。湖, 湖, 湖, 沼泽, 星点般的小山丘, 弯弯的河流, 潜上岸的冰。然而它必然很大;岩石众多, 树木疏朗, 一个很容易让人麋鹿、在原地绕圈、最后遗尸荒野之处……置身于机窗外下面那块遥远的地方:荒芜, 瞬间的恐慌。从远处观看那样的景色则让你感到非常舒服。

童年这种生活在荒野和城市两个不同世界的经历不仅为阿特伍德的《浮现》等小说提供了背景, 也为她后来的代表作, 如《猫眼》等储备了素材;城市与荒野不同的生活方式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文明与蛮荒之间的张力成为她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此外, 荒野的四季变化以及父亲的昆虫研究工作使“变形”成了阿特伍德文学创作中最常见的主题和意象之一。

二、成年的荒野回归

阿特伍德的“荒野之旅”阿特伍德对自然世界、对荒野的热爱, 显然可以追溯到她的童年经历。但即便到了她在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求学的青年岁月, 她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也未中断过。她几乎每个暑假都要以“指导员”) 的身份在某个夏令营做兼职工作。除此之外, 阿特伍德在婚后, 也曾两次回归到田园生活。第一次是在《幸存》一书出版后, 阿特伍德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有人大力赞扬此书, 但也不乏质疑与批评声。阿特伍德曾把当时的处境比喻为战争:

只要发出“加拿大文学”这个词的音, 就会引发一场电闪雷鸣、冷嘲热讽的传染病, 尤其是在加拿大人之中。现在这可是个火药味很浓的词, 一点也不输与“妇女解放”。一提到这个话题, 大家都停止了习惯性的相互攻歼, 而将斗争的矛头转到你身上。有人称此为文学气氛活跃, 而有人则认为这是一团糟, 两种说法都适用。

但阿特伍德的生活却不在平静, 也严重影响了她的写作。于是她决定离开多伦多, 与丈夫格雷姆·吉布森 (Graeme·Gibson) 搬到了加拿大的北部荒野之地——安大略省阿里斯顿的一个小农庄, 展开新的安宁生活。在风景秀丽、远离尘嚣的加拿大北部荒园里, 阿特伍德开拓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阿特伍德在阿里斯顿的一个农庄里一共生活了八年时间。她不仅学会了种植蔬菜, 养了不少动物, 还生下一个女儿——杰斯 (Jess) 。《预言夫人》、《双头诗集》、《跳舞的女孩们》和《人类以前的生活》也是在此段时间内写成。荒野也就成了阿特伍德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也是她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摘要:荒野是人类最初的家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便是荒野的地盘日益缩小, 荒野不在是人类的故里, 反而是一种神秘恐惧而又陌生的“他者”。荒野意象在在西方文学发展中重要的母题之一。作为一名当代作家, 阿特伍德不仅娴熟地运用各种后现代艺术手法, 如戏仿、互文、元小说、不可靠叙述等, 而且善于运用丰富的意象参与叙事。其中荒野在阿特伍德笔下便是一个高频意象。

关键词:荒野意象,阿特伍德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浮现[M].将立珠,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51.

[2]转引自Rosemary Sullivan.The Red Shoes:Margaret Atwood Starting Out.P.29.

上一篇:德育工作中的责任教育下一篇:特征及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