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结构

2024-10-08

进程结构(共9篇)

进程结构 篇1

舞蹈的表现是通过丰富多彩的结构形式的组合与变化形成的, 因而了解并掌握舞蹈艺术的真谛, 往往是不能脱离对舞蹈形式的结构进程的探寻。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 首先对材料要进行概括、提炼、加工和改造, 以形成适合舞蹈表现的题材。这也是舞蹈创作主题确定以后最重要的创作环节, 这一环节赋予生活内容以相应的舞蹈形式, 使它们变成可被观众感知的舞蹈形态。舞蹈形式的结构过程, 就是根据舞蹈的表现主题, 从内容上寻求与之相适应的舞蹈形式的全过程。

一、舞蹈作品结构形式

一般说来, 舞蹈结构和作品的思想内容关系非常密切, 只有通过一个比较完美的结构形式, 才能准确鲜明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因此, 如何才能体现出舞蹈作品的思想, 是舞蹈形式结构应当优先考虑的问题。具体而言, 可以从舞蹈作品构成形式与表述方法, 以及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思想的艺术手段上来作分析。诸如, 独立舞蹈和舞剧的结构形式就有各自的规律, 它们形成多种时空构成的结构。

第一种是时空顺叙式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是依照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人物情感的发展脉络来组织情节的变化发展时空。这类作品以“开始一发展一高潮一结束”为顺序, 层次递进分明, 场次划分清楚, 时空顺序比较明晰, 如舞蹈《孔雀舞》、《花儿与少年》、《水》等。

第二种是时空交错式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顺序限制的, 以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作为安排人物行动、展开情节事件的贯穿线索。它常常采用正叙、倒叙、回忆、闪现等手法, 将过去、现在、未来有机地交织在一起, 使作品在较短的时间和篇幅内, 表现更为广阔的题材内容, 更加深刻地提示人物内心世界。如舞剧《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第三种是篇章式结构。这种结构由几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场景或段落组成。整部作品由一个统一的主题或几个贯穿性“人物”或情节来统领, 而其中的某一幕或某一场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中国革命之歌》、《黄土黄》、《长城》等大型舞蹈作品。

第四种是复合性情感结构。以人物的各种复杂情感的交织及其发展变化来安排人物的行动和舞蹈场景。此种舞蹈形式结构, 一般也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

第五种是舞蹈交响乐章的结构。这是按照交响乐的乐章结构方法来进行舞蹈结构的方式, 具有更加凝练、概括、集中的艺术特点, 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情感思想状态为舞蹈作品的贯穿线, 多侧面地对人物进行刻画。

二、舞蹈情感色块的结构

舞蹈情感色块的结构, 这是一种按照人物情感发展的不同线索, 结合剧情和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来表达不同情感色彩的舞蹈结构形式。如舞剧《阿诗玛》便以“黑色”的舞蹈色块引出阿诗玛的出现;以“绿色”的舞蹈色块表现阿诗玛的成长;以“红色”的舞蹈色块展示阿诗玛的爱情;以“灰色”的舞蹈色块叙述阿诗玛被逼婚的愁苦;以“金色”的舞蹈色块衬托阿诗玛被囚困在笼中的处境;以“蓝色”的舞蹈色块表现阿诗玛在恶浪中的挣扎;以“白色”的舞蹈色块突出阿诗玛的回归大自然。这种舞蹈结构打破了传统舞剧结构的时空观念, 着重描绘对人物情感的和对意境的表达。

三、舞蹈的内、外在结构特征

当然, 提到舞蹈形式的结构进程还有多种多样, 如所谓的外在形式化结构, 这是对内在形式化结构的一种补充体现, 把内在的形式以具体、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结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表现方法。

一是直接表达法, 即通过人物本身的舞蹈动作把内心的情感直接表现出来。这也是一般舞蹈和舞剧中常用的方法。如舞剧《天山深处》就采用了角色的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两个具有不同思想情感的舞蹈形象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复杂性。

二是间接表达法。这种表达不是以所要表现的人物自身的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舞蹈动作间接地将他的思想和情感衬托出来。如舞剧《蘩漪》在舞台上出现了周氏父子影像交替变换的场面, 这是蘩漪主观内心视像的外化体现, 既表现了在蘩漪的眼中周氏父子人格没有任何区别的道德评价, 同时也表现了她对这一对伪君子丑恶灵魂强烈憎恨的情感态度。通常编导所使用的这种间接的表现手法, 不仅使舞蹈中的人物情感表现得十分充实和丰满, 而且又具有了诗情画意, 更增添了舞蹈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

三是综合表现法。这是体现舞蹈综合性艺术特点的表现手段。这种手段在舞蹈形象的塑造中也具有不可忽略的辅助作用。如舞剧《奔月》在使用灯光、布景配合舞蹈动作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时, 就因为综合表现手段的运用而获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总而言之, 舞蹈形式的结构进程既有内在的形式化, 又有外在的形式化。这两个形式化的过程, 可以说都是舞蹈表现的手段, 都属于舞蹈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与上述提到的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结构共同构成了舞蹈形式的结构进程。

进程结构 篇2

**镇党委书记:***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市委*书记和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镇调研工作,这充分体现了众位领导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同时也必将鼓舞我们的斗志,进一步增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就**镇2004年主要工作和明年工作的一些思路、打算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以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市郊区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镇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八号文件”精神,围绕“党、干、科、经、貌”,实施“12345”工程,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积极探索“项目带动、畜牧强镇、以工富民”的发展思路,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两品一游”农业,拓宽致富渠道,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2004年主要工作

1、认真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以“双培双带”工程为契机,从党员培养、班子及队伍、阵地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一是强化了党员培养,我们从“双培”入手,充分利用党员冬训、“四进五化”教育等活动,加大了对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的培养教育力度,共举办各类教育活动**期,参加教育的党员、干部、群众共****人次。建立党员“一帮一”对子***对,***名致富带头人被确定为发展对象。今年共发展党员**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人,现全镇共有党员***名。二是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的有关规定,坚持党员纳新和转正的事前公示制度,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三是狠抓了镇、村班子建设,严格按照“五个好”标准,通过培训教育,提高了班子成员整体素质。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各村继续为村民在年内办好五件实事,实行了党员干部联包责任制,镇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科技干部包项目的“三级联包”制度,强化了干部的责任意识。四是狠抓了阵地建设,继续完善各村党建活动室相关设施,完善各组文化室,启动并完成了**、**、**村村委会办公楼及标准化党建活动室建设,实现了党员、群众学习、活动、议事有场所的目标。五是充分利用“包村联户”的有利时机,夯实发展基础,各村组与市上**个单位建立了帮扶关系,**名领导干部帮扶农户***户。签订村组协议**份,确定帮扶项目**项,计划投资***万元,现已启动帮扶项目**项,到位资金**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期,镇干部帮扶贫困党员**户,党员帮带致富户**户,党员帮带贫困户**户,培养党员致富明星户**户,真正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典型户促进、市直部门、领导联挂、农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双培双带”工程实施的良好氛围。

2、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农林牧业协调发展。

进程结构 篇3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教授(Martin Trow)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普及时,它必然会再创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三阶段论是建立在对美国和欧洲(主要是英国)高等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基础上而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引起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理论界的广泛认同,并对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近30年间,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成为许多国家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我国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笔者查阅到最早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文文献是1989年《外国教育资料》第2期刊登的日本学者天野郁夫的论文《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及其结构》(沈晓敏译)。此后,高等教育大众化领域的研究进展缓慢,在1989年-1998年的十年间,我国学者发表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相关论文总共只有15篇。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同年,国务院转发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15%的目标。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正式吹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号角。此后“,高等教育大众化”也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学术话语和政策话语之一。

从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政策文本中,我们经常见到此类表述:“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15%,标志着我国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说明,我国很多研究人员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在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时都把关注点集中在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上,赋予15%的量化指标以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把15%的毛入学率当成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这显然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命题的严重误读。事实上,在马丁·特罗本人看来,关于高等教育三阶段的划分没有任何统计学上的意义,只是一种象征和符号。“数字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不一定具有实际的意义,5%、15%和50%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区别标准,它们并不代表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你同样可以认为6%、7%属于精英教育阶段,也可以对大众化15%的标准进行新的划分。”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不是一种目标理论,它是揭示高等教育发展到特定阶段时,结构变化的一个信号,具有一种预警功能,“是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之后人们对此发生的各种变化毫无准备的一种预警,是对已经进入和尚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的一种预警,是揭示和解释高等教育活动变化的一种预警”。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一个复合式命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学术标准”不能成为“规模扩张”的羁绊。当传统的大学教育不能满足更多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时,必须允许新形式的高等教育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的内涵得到拓展——从传统的大学教育拓展为一切形式的中学后教育;第二,所有水平的高等学校任务不同,地位平等。新高等教育形式的出现,导致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质的规定性发生变化,传统的大学和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分类定位,可满足民众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结构的多元化需要;第三,引入市场机制使大学提高效益,扩大高校规模。高等教育大众化应当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它依赖于教育民主化意识的觉醒,也依赖于现有高等教育制度和结构。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应当依靠市场的力量加以调节,高等学校规模的增加也应当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第四,通过补偿性计划和非学术标准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以后所出现的重要问题,必须通过对弱势群体的补偿,确保其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学术性不再是评判高等教育的唯一标准。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当毛入学率达到某个临界点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将会发生改变,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和民众必须认真分析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做出积极调整。从美国和欧洲(主要是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这个临界点在15%左右。但这个临界点并不是绝对的,各国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所关照的不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问题,而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之后系统如何分工、结构如何优化的问题。

二美英两国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结构比较

(一)社区学院的勃兴是美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当时二战刚刚结束,为了缓解1200万退伍军人就业的巨大压力,美国国会颁布了《退伍士兵权利法案》。该法案第二款规定:“联邦政府资助退伍士兵并提供在其退役以后再继续接受教育或技术训练的机会(接受教育训练的时间总共不能超过4年),为他们无偿支付每年不超过500美元的学费,并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用具和生活补贴,向单身的退伍士兵每月提供50美元的生活津贴(后增至75美元),向已婚的退伍士兵每月提供75美元的生活津贴(后增至100美元),以帮助他们完成中等或高等教育。”这样一来,在短短的四年内,数以千万计的退伍士兵需要接受高等教育,传统的大学根本无法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联邦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兴办了大量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中主要是两年制社区学院。从1950年到1970年的20年间,美国普通高等院校由2001所增加到2537所,四年制本科生增加1.5倍,两年制社区学院学生增加了9倍。由此可见,社区学院扩大招生规模是美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这样一来,高等教育的外延从传统的大学教育扩展为多种形式的中学后教育。

长期以来,社区学院的教学质量是人们批评的焦点,但正如马丁·特罗所言,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应当有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只有确立多样化的教育观,使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各安其位,才能按精英高等教育的规律办精英高等教育,按大众高等教育的规律办大众高等教育。这种良性生态的形成对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都是极为重要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大众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精英教育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保守的精英主义传统制约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63年《罗宾斯报告》的发表使英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罗宾斯报告》预计到1966年,英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应达到30万以上,1971年可望达到35万,1976年达到45万,1980年达到56万。这意味着英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从1963年的8%增加到17%。《罗宾斯报告》还提出高等教育应当包括所有中学后的大学、教育学院、高级技术学院提供的教育。这样的高等教育不只是正规的学位教育,也包含各种非正规的证书教育课程和专业文凭教育。这不仅大大扩展了高等教育的内涵,而且还使英国高等教育体系趋于完善。但是由于英国高等教育长期秉承保守的精英主义传统,其大众化主要是通过增加大学教育规模而实现的。尽管1966年,英国政府建立起多科技术学院体系,与原有的大学体系一起构成高等教育“双轨制”体制,但事实上“英国多科技术学院与大学一样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并且收费也并不比大学便宜多少”。因此,多科技术学院体系并没能发挥出预期的作用,高等教育“双轨制”也于1993年被正式废止。

1971年成立的开放大学是推动英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重要创举,开放大学提出“向所有成人开放、向所有地区开放、向所有方法开放、向所有思想开放”的办学宗旨,但事实上,开放大学并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在招生过程中,它保持了精英式的筛选机制——超过半数以上开放大学的入学者拥有进入大学或理工学院的资格;在学业评价上,开放大学要求学生具有达到国家学位水平的高标准。马丁·特罗认为,开放大学的学术标准既不是精英的也不是大众的,而是两者之间的融合。开放大学本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大众的高等教育机会,但被精英式的高标准限制了它的发展,甚至成为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障碍。

尽管英国努力建立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以适应后工业社会的要求,但高而一致的精英主义学术标准,使得这种理想在落实过程中困难重重。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失横对——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一种诠释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从1999年开始启动,到2003年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突破了15%。然而,从近10年来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之间表现出明显的非同步性。高等学校之间层次定位不清、发展模式趋同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15%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发展指标不仅缺少理论基础,而且缺乏现实条件的支持,更严重的是它在某种程度上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入了“规模重于结构”的误区。

从层次结构上看,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证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必须满足民众的多样化需求,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呈金字塔状——专科层次人数最多、本科次之、研究生人数最少。以此来衡量,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不尽合理。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是建立在一个层次结构倒置的“倒金字塔”基础上的,而规模的扩张又使这一问题进一步加剧。从2003年开始,我国加大了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不断扩大专科层次的教育比例,到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比例接近1: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从“倒金字塔”演变为平行结构,尽管如此,距离金字塔状结构仍有较大差距。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研究生的就业率高于本科生,而本科生的就业率则高于专科生。但遗憾的是这种数据上的差距并不能反映不同层次人才供需的真实情况,人才市场的学历层次上移并不是产业升级的结果“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在各行业领域普遍存在。“人才高消费”又导致更多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失调。

从类型结构上看,我国学术型高校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都远高于职业技术型高校。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遵循的实际上是学科本位和学术导向的单轨制,致使人才培养类型、层次等与社会需要产生了矛盾,人才结构比例严重失调。一方面,学术型人才和工程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已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技能型、操作型的岗位性人才严重短缺。单一的人才结构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导致结构性人才过剩。这种人才供需矛盾不同程度地长期存在,已经开始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术研究与技术应用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高等教育既要培养一流的科学家来研究和创新知识,又要培养大量的高级技师来推广和使用新知识。否则,离开了实践领域,知识创新也必然无法实现。

此外,高等教育结构失衡还表现在投资体制结构上,如教育投入总量偏低,公共教育投资比例过高,对民间资本的吸纳能力不足,学科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法学、英语、文学等学科毕业生供给过剩,应用型技术类毕业生供不应求等。

四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路径分析

(一)政府应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建立人才供求预警机制

特罗认为,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应当依靠市场机制,政府不应当干预。显然,这一论断是建立在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分析基础上,并过于绝对化的。事实上,即使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以公立高等教育为主,因此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必定离不开政府的干预。有学者指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应当是院校之间博弈的结果。但在我国,由于主要的教育资源掌控在政府手中,院校之间的博弈被院校与政府间的博弈所取代,这是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旧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既要合理发挥政府职能,又要充分借鉴国外经验,政府对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宏观调控为主,避免对高校内部事宜的干预,努力培育公平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环境。

此外,政府还必须建立高级人才供求预警机制,通过建立数据库,全面收集各行业人才供求状况,并及时更新。一方面,为高校制定招生方案提供咨询,另一方面,也为民众的理性选择提供依据。由于高校招生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个较长的培养周期,人才供求预警机制必须考虑到这种时间落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高校要分类定位,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如前文所述,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与政府调控不利有重要相关,但高校本身在办学目标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上缺乏科学定位才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我国高校追求升格蔚然成风——专科升本科、本科申请硕士点、有硕士点的学校努力争取博士点,办学定位和发展模式严重趋同。各高校普遍将拥有高层次学位点的数量作为衡量自身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以师范类院校为例,起初,我国拥有比较合理的师范教育层次结构——中等师范、高等师范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呈金字塔状递减,后来,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中等师范院校大多转制成为高中。高校扩招以后,各地师范专科学校纷纷升格为四年制本科学院,升格后的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均缺乏明确的改革思路,升格后的本科除延长了毕业期限之外,与专科没有明显的区别,学校竞争力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正如马丁·特罗所说的,所有水平的高校任务不同但地位相等。因此,高校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到自身的优势和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分类定位,突出发展的差异化和特色化。

(三)民众要认清形势,理性选择

对于民众而言,高等教育是一种投资行为,民众的选择直接决定高等教育结构的特征。民众在选择时,通常会综合考虑三个方面:被录取的可能性、本人的兴趣和未来的回报率。由于信息占有量有限,再加上“学而优则仕”、“重学轻术”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民众的选择难免会存在盲目性。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需要民众认清就业形势,做出理性选择。

进程结构 篇4

1 InfiniBand技术

InfiniBand技术通过一种交换式通信组织 (Switched Communications Fabric) 提供了较局部总线技术更高的性能, 它通过硬件提供了可靠的传输层级的点到点连接, 并在线路上支持消息传递和内存映像技术。提出该技术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I/O总线带宽以替代PCI总线, 但由于种种原因, 它并没有在总线领域内得到发展和应用, 反而凭借其高速互联的特性在集群计算机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Infiniband现在成了主流的集群服务器间的互联技术, 它以处理器级的带宽连接服务器、系统I/O和存储网络, 形成服务器互连、服务器与存储互连、存储网络在内的高速网络。目前, Infiniband支持三种连接 (1x, 4x, 12x) , 这三种连接是基本传输速率2.5Gb/s的倍数, 即支持速率是2.5Gb/s、10Gb/s和30Gb/s。而在IBTA发布的新的Infiniband规范1.2版本中, 单向数据传输率已达120Gb/s。Infiniband物理层则是基于IEEE 802.3.z标准。

1.1 结构

InfiniBand结构中包括HCA (Host Channel Adapters) 、TCA (Target Channel Adapters) 、Infiniband交换机以及路由器: (1) HCA在处理器节点, 它提供从系统内存到InfiniBand 网络的通路。它有一个可编程的直接内存访问 (DMA) 引擎, 具有特殊保护和地址翻译特性, 从而使DMA操作可以本地进行或者通过另一个HCA或TCA远程进行 (这一点特别重要, 为本文后半部分的进程通讯确定了数据传输机制) 。 (2) TCA 驻留在I/O单元并提供I/O设备 (如磁盘驱动器) 或I/O网络 (如以太网或光纤通道) 与 InfiniBand 网络的连接。 (3) InfiniBand 交换机处于通道适配器之间。InfiniBand 交换机不产生信息包, 只是根据信息包中路由器报头的目的地地址将数据包传送过去。它用于连接多个 InfiniBand 节点, 且同时支持多个连接。 (4) 路由器可提供与其它的InfiniBand 子网及WANS 连接的通路。

1.2 协议

IBA (InfiniBand Architecture) 结构是一种多层结构, 从上到下依次为协议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交换机只支持物理层和链路层, 路由器可以支持到网络层。

InfiniBand结构模型的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这些层在消息传送过程中负责不同的任务。每层的协议都独立于其它层。每层依赖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并为上一层提供服务。InfiniBand 体系采用Ipv6报头。传输的数据包报头包括 InfiniBand 全球路由标识符GRH (Globle Route Header, 内含GID) 、本地路由标识符LRH (Local Route Header, 内含 LID) 等。

(1) 物理层根据网络介质 (铜线或光纤) 的类型把数据包转换成电信号或光信号进行传输。IBA的物理层定义了在线路上如何将比特组成符号, 将符号成帧、数据符号以及包间填充, 详细说明了构建有效包的信令协议, 如码元编码、成帧符号排列、起始和结束定界符间的无效或非数据符号、非奇偶性错误、同步方法等。IBA定义了三种物理端口 (Port) :背板端口、电缆端口和光缆端口。每个物理端口由4组信号组成:信令组、硬件管理组、主电源组、辅助电源组。在物理层上, InfiniBand标准定义了三种单链路速率:1X、4X和12X, 分别对应2.5Gb/s、10Gb/s和30Gb/s。

(2) 链路层提供基本的子网连接, 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子网内的数据包传送是在链路层进行。一个子网内的所有设备都有一个由子网管理者赋予的16位LID, 而子网内的所有数据包都采用LID 寻址方式进行发送。 链路级的交换将数据包转发到由数据包内本地路由标识符 (LRH) 中目标 LID 指定的设备上。规定所有的数据包都必须带有LRH。 数据包是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基本链路层单元。链路层数据包有两种类型, 一是管理包, 一是数据包。管理包用于链路的配置和维护, 数据包则可承载高达4096字节的净载荷。数据包中的CRC (循环冗余校验) 有两种:恒定CRC (ICRC, InvariantCRC) 和可变CRC (VCRC, VariantCRC) 。ICRC只处理数据包中那些在穿过IBA结构 (Fabric) 时保持不变的字段, 而VCRC覆盖了数据包的所有字段。ICRC字段为4字节, VCRC字段为2字节。ICRC和VCRC两者配合使用, 使得交换机或路由器能够修改适当的字段, 同时保持端到端数据的完整性。根据数据包是否被转发到另外的子网, ICRC处理的字段范围会有所变化。

(3) 网络层描述在子网间路由包的协议。包传送到网络层后, 网络层选择一个到目标节点的路由并将该路由消息加在这些数据包上。为实现互连, InfiniBand 报头结构中引进了一个可选的GRH (全局路由标识符) , 路由器根据GRH 的内容转发包。GRH为40字节, 采用IPv6报头格式。每个子网有一个唯一的子网标识符, 与端口的GUID (GlobalUniqueIdentifier) 捆绑一起构成端口的GID (GlobalIdentifier) 。路由器端口的GID确定数据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路由器根据GRH的内容转发数据包, 数据包穿过不同的子网时, 路由器改变GRH的内容, 但源GID和目的GID不变。源GID和目的GID由ICRC保护, 路由器仅仅进行VCRC校验, 而不是ICRC, 这样就保证了端到端传送的完整性。节点可以用于本地管理的GID, 传送数据包时, 在源端口把目的GID填充到GRH中, LID填充到LRH中。路由器经由下一个子网将数据包转发到另外一个路由器, 直到数据包到达目标子网, 最后一个路由器用目的LID替换LRH。

(4) InfiniBand 传输层负责应用之间的通信。传输层的功能是将数据包传送到某个指定的队列偶 (QP, QueuePair) 中, 并指示QP如何处理该数据包, 以及当信息的数据净荷部分大于通道的最大传输单元MTU时, 对数据进行分段和重组。IBA在传输层有两项操作:BTH和ETH。InfiniBand标准规定, 除原始数据包外, 所有数据包在传输层添加一个基本传输报头 (BTH, BaseTransportHeader) 。BTH详细说明了目的QP、指示操作码、数据包序列号以及分段。BTH字段为12字节, 具体包括OpCode、请求事件、传输报头版本、P_KEY、目的QP、包序列号等字段。扩展传输报头 (ETH, ExtendedTransportHeader) 主要用于可靠数据包服务。

(5) 在上层协议, InfiniBand除支持用户的各种应用外, 还定义了系统管理信息和协议, 这些管理协议包括子网管理和子网服务。

1.3 过程

IBA通过工作队列 (WorkQueue) 执行相关的操作, 操作指令位于工作队列内。工作队列以成对的方式 (QueuePair、QP) 出现, 一个用于发送, 一个用于接收。一般地, 发送工作队列包含把数据从一个用户的存储器传输到另外一个用户的存储器上的指令, 接收工作队列包含处理从另外一个用户接收到数据的指令。当用户需要进行远程处理时, 用户在QP中加入一个工作队列单元 (WQE, WorkQueueElement) , CA解释每个WQE, 并执行相关的操作。对于发送队列操作, CA解释WQE, 并生成一个请求信息。如果必要, 对信息进行分片处理, 把该信息填充到多个数据包中, 同时加上适当的路由选择报头, 把数据包发送到适当的端口中。然后经过由交换机和路由器组成的IBA结构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端口接收到数据包后, 确认数据包的完整性, CA根据QP的内容处理该数据包, 执行相关操作。如果必要, 生成确认信息反馈给信息源。接收到请求信息后, CA从接收队列中移去一个WQE, 在完成队列中生成该WQE的完成队列单元CQE (CompletionQueueElement) , 表示完成用户的该项请求工作。这时传送过去的信息已在目的机内存某处了。

2 一种进程通信机制

通讯的环境是以InfiniBand架构相联的集群计算机, 在各个计算机上运行着各自的进程, 进程之间的通讯需要遵循的规则即通讯协议必须事先规定好。设计集群中的单个计算机的内存某存储区为进程通讯的信息数据存放地, 存储区数据结构分三部分:1、GID和LID;2、进程号;3、数据区。下面描述A, B两个进程通讯的过程, A传数据给B:

(1) A进程发中断启动DMA操作, DMA通过工作队列执行相关的操作, DMA解释WQE, 把信息分片后填入多个数据包, 加上路由信息发到适当端口。

(2) 交换机和路由器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

(3) B进程所在计算机的相应DMA操作启动, 接收到数据包, 确认数据包的完整性, 根据QP的内容处理该数据包, 执行相关操作把信息填入事先确定好的内存中, 如需要可生成确认信息反馈给A。

(4) B进程所在计算机的相应DMA操作从接收队列中移去一个WQE, 在完成队列中生成该WQE的完成队列单元CQE。发中断。

(5) B进程根据中断处理内存存储区中的A传来的信息。

这就是整个进程信息通讯的过程。采用此进程通讯机制, 计算机间进程相互配合运行, 集群计算机协同运行。

3 总结

InfiniBand架构具有高带宽、低延迟、支持Qos、能耗低等诸多优点,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总线技术, 它用于集群计算机, 提高了集群计算机的性能, 它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网络技术。它的发展和应用正越来越影响着集群计算机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钟灿涛.InfiniBand结构标准1.0版[J].电子产品世界, 2001, (05) .

[2]董小社, 贾志国InfiniBand交换机制的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4, (02) .

[3]陈孝强.InfiniBand的冰河期结束了吗?[J].微电脑世界, 2004, (04) .

进程结构 篇5

一、外向型农业的特征及其独特意义

外向型农业主要是指在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通过进入国际市场, 借助国际分工来实现农业的再生产。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出发点主要是在国际市场, 和国际市场进行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的相互交流, 通过国际市场来完成农业的再生产循环, 建立起符合国际市场的相应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等等, 形成具有国际规范的, 有利于相互交流的农业运行机制。

(一) 外向型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影响

外向型农业的产业结构特征和主体农业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自身的产业的特征主要有:

1、由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结构决定: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主要是根据国际市场上产品消费需求以及相应的结构模式来作为主要的依据, 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结构决定了外向型农业的产品出口的结构, 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外向型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并由此影响着主体农业的结构变化。

2、由比较利益的原则决定。

发展外向型农业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进行更多的外汇收入, 主要依据的是比较利益的原则,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拓展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这和主体农业当中所强调的不同的产品均衡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但是就目前来说, 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产业是在不断变化的, 因此外向型农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

3、由国际市场的潜力决定: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是相对于整个国际市场来说的, 对于国际市场来说, 供需量会有一个限度,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农产品以及相应加工产品的对外贸易上不存在着供求问题, 因此, 在国际市场中有着非常大的竞争潜力。这使主体农业的结构调整有巨大的拓展空间。

(二) 外向型农业的独特意义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外向型农业不仅仅是将农产品出口作为主要的目的的“创汇农业”, 更重要的是指按国际标准生产的、形成有国际竞争力、有高辐射力、高增值力的农业经济。即“外向型农业 (agriculture for export) ”:一国或一地区面向国际市场, 借助于国际分工来实现再生产的农业。其发展的出发点、立足点不是国内市场, 而是国际市场, 同国际市场进行广泛的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的双向交流, 借助于国际市场来完成再生产的循环活动;并建立起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相适应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 形成符合国际规范、有利于双向交流的农业运行机制和宏观管理体系。因此, 通过发展外向型农业, 有利于我们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从而促进我国农业日益与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的结合, 是我国农业落实可续发展观战略的具体举措, 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深刻分析国际经济环境是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重要前提。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 尤其是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状况是我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国际环境。

(一) 有利环境

1、传统的农产品贸易趋于稳定:

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当中, 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将会基本稳定, 而在水产品等产业上将会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对于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和加工品来说, 将会继续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2、农产品价格趋于上涨:

农业贸易的改革使得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上涨, 这对于出口国是非常有利的。

3、内部贸易速度加快:

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内部贸易的发展将会加快。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分工的细致, 发展中国家的内部贸易发展将会更加深入。

(二) 不利环境

1、保护主义日益严重: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占据国际市场上有限的资金需求, 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 在国际贸易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不断地利用自身在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优势, 对于自身的农业产品进行补贴, 同时提高自身的关税限制其他国家农产品的输入。

2、集团化趋势明显:

农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会消除的, 不同的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 会不断地建立贸易集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全球化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将强, 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产生了竞争的局面。具体的表现主要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量开始不断增多, 欧共体市场的建立不断地加速全球区域经济的发展,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更是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掀起了高潮。

3、农产品贸易结构升级:

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结构逐渐的从谷物和淀粉类转向了肉蛋类以及蔬菜类, 因此, 畜牧以及水产品的出口产值在农产品的出口比重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加工品的出口逐渐的取代了原材料的出口。而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水平及保鲜技术与国际标准有一定差距。

三、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国内条件

经济的全球化, 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 是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挑战。

(一) 有利条件

国际化步伐加快: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从长远的上看, 对于我国的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不可否认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不断与世界接轨, 对我国的农业产业调整有了更多的空间, 促进我国能够在区域内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不仅面对国内市场, 更多的是面对世界市场, 为给产品出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我国的畜牧业、园艺业以及特色农业的必须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 建立起符合国际市场的需要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等, 极大地促进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并由此促进主体农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与世界接轨, 我国按照相应的国际规则, 不断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给以我国的企业很多的优惠政策, 从而促进国外资金和技术的引进, 对于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断地促进我国同其他发达国家在农业领域当中的合作交流。给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 不利条件

但是就目前来说, 我国的农业发展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发展的状态, 在整体竞争上优势较少, 出口的农产品在质量和生产方式上和国际市场的要求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同时由于农产品贸易当中的技术壁垒的逐渐增多, 使得我国的外向型农业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1、政府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农业生产的保护率是非常低的, 甚至是在长时间内处于负保护的状态。在我国的相应的农业保护措施当中, 除了对于粮棉油的补贴之外, 对于其他的农业则是没有太多的政策扶持。时间以来, 通过工农产业之间的价格差以及农村的不合理负担等, 使得农业的利润转化为工业生产的累积。在很多的情况下, 我国的农业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 还需要利用一部分的农产品来换取外汇来发展工业, 而不是为了农业自身的发展,

在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国际市场作为导向, 不仅仅是要面临国外农产品的竞争, 同时还要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发展外向型的农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就目前来说,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对于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 在不同的程度上对于本国的农业进行着不同措施的保护。发达国家在长时间内都给本国的农业发展提供非常多的补贴, 使得农产品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在进行国际化政策指定的过程中又使得农产品处于主导地位。但我国对于农业的投入和支持是非常少的。我国的政府对于农业的投入同美国相比有着非产大的差距, 同世界贸易组织的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很大的差距, 使得我国的农业出口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2、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

我国人多地少, 土地经营比较的分散,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产效率比较低, 化肥农药等现代化的投入比较少, 利用效率非常低, 在农业科技的开发投入相对其它的产业来说比较的少, 物质装备水平不高, 品牌更新换代和品质提高的速度非常慢, 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种类非常少。而发达国家的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资金、资源以及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但是我国在这方面上是出于劣势的。就拿美国来说, 其耕地、森林等资源的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在世界前列, 农业生产效率非常高。虽然美国的农业人口只有全部人口的3%, 但是却有着非常大的生产效率。美国作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由于其自身的农产品物美价廉, 因此很多的出口种类在世界上占据着非常大的份额。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我国的农户与发达国家的大农场之间进行不公平的竞争, 使得我国的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大的压力。

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落后状态的, 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非常低。农业生产中的专业化和细致分工的企业非常少的, 即使是先进企业, 规模也比较小的, 组织能力也是比较差的。我国的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基本上还是处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状态, 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小而且分散, 很难利用合理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即使勉强采用了, 也因为没有达到相应的规模而收效甚微, 导致农民在进行生产和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采用新技术的方式很少。同国外的大市场接轨的过程中, 由于小用户很难获得完整的信息而导致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大的问题, 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有很大的盲目性, 在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没有广泛的市场认可, 竞争力比较低, 很难进入到大的市场当中。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也面临着相应的问题, 组织化的程度比较低, 缺乏相应的行业内部竞争的协调机制, 使得我国的企业与国外的集团化企业竞争中有着非常大的劣势, 于是企业为了抢占市场, 采取低价销售的方式, 使企业的利润大大的降低, 甚至还导致很多的国家进行反倾销制裁。很多的农产品在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还只是停留在买卖关系的基础上, 没有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这使出口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3、农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的要求不相符

发达国家利用环保、安全的名义设置贸易壁垒, 成为了我国农产品输出的严重障碍。随着世界各国逐渐的对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 对于农药残留、污染等等检测指标的严格限制, 检验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我国的农产品在出口的过程中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时常发生, 产生了巨大的损失。这种技术壁垒的产生同时还会引起连锁反应, 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很多的技术壁垒在本质上就是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之间的较量, 虽然有着很多不公平的状况, 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体现了我国的农产品在质量安全以及法律制定等问题上还有待完善。我国的农产品从进行生产和加工到销售等各个环节当中的标准化程度很低, 很多的综合性的标准化体系还没有真正确立;目前的标准和国际标准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产品质量无法保证。近年来, 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但还处于起步的阶段, 使我国的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要求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

四、推动我国外向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在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之后, 我们必须扬长避短, 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有利因素, 克服不利因素, 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的建议对策。

(一) 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政府提供高效合理的政治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通过实践可以知道, 我国目前的农业管理机制的缺失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尽快的制定符合国际要求同时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政策, 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现管理、生产与市场脱节的体制, 统一生产和对外贸易政策, 将农业生产同外贸有机的结合起来, 完善我国的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政策, 提高相应的行政效率和水平。我国政府需要增加对于农业科技教育的投入, 从不同的渠道增加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 让农民抓住机会掌握相应的技术, 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 还需要不断地增加对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 加强对于国外技术标准和法规以及应对技术壁垒措施的研究。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 同时从我国的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上考虑, 我国的农业政策首先是要增强透明度、调整相应的产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

(二)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程度

我国在进行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要将重点放在具有自身资源优势、专有技术、绿色无公害的产品领域。在资源上, 我国地幅辽阔, 有着特殊的土地和气候条件使得我国的农产品品质优于其他国家, 甚至超过了引种地。因此, 我国在发展外向型农业的过程中可以同具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进行合作, 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增强我国的生产要素, 不断地促进行业竞争能力的提升。所以, 我国政府和银行要坚持在发展农业上作出努力, 从而发挥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其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方面, 我国要注重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同时, 在全国进行环境的之力, 从而使得我国的外向型农业发展环境更加的优化。

(三) 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

1、制定科研带动的战略目标:

将提高农业科研、生产综合实力作为主要的目标。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加快我国的农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 在“十一五”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地完善和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物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实验室的水平。同时, 有重点的建设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通过加强对实验室和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 通过任务带动人才培养, 不断的提高我国的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2、确定提高质量的具体目标:

要通过科学技术, 不断地改良农作物的品种,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我国的科研力量, 加大对于农业的投入, 培养出具有优质、高效的品种, 同时还要加大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的力度。要严格的按照国际标准或者是客户要求来进行生产和加工, 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 使得我国的外向型农业有着更多的市场发展空间。

3、以农业科技园为载体:

作为是外向型农业的窗口, 农业科技园是新技术开发和成长的重要途径, 加速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 是促进我国传统农业进一步改造的重要途径, 是我国农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大力支持出口龙头企业, 尽快的实现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改造, 不断地提高企业出口产品的质量, 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同时要坚持以市场作为导向, 从现有的基础上开发农产品的相关开发, 促进我国的农产品发展向精加工方向发展;

4、必须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产业结构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将自然能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作为主要的原则, 在保护的过程中注意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 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抓住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 优化林种结构, 将恢复和扩大植被的覆盖率同增加农民的收入有机的结合起来, 调动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加大力度推行退耕还林,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

总之, 面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实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战略是我国在新世纪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策略。我国的外向型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适应农业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目标, 将国际市场的要求作为主要的前进方向, 将优势产业作为基础, 依靠县级的技术, 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的种类和质量, 提升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不断地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空间,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持续发展的外向型农业发展体系。将提高质量和利润作为主要目的, 增加我国的农民收入, 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依靠科技进步, 进一步的优化我国的农产品结构, 优化区域布局, 从而实现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

摘要:外向型农业是加快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外向型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出发, 全面分析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 据此提出进一步推动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向型农业,问题,政策

参考文献

[1]程国强.《着力提高出口竞争力》.《国际贸易》.2004年2月

[2]朱允卫.《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11月

[3]祁春节.中国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 (4) :22-23

[4]姜丽.王生林.山东省外向性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 (5) :35-37

进程结构 篇6

关键词:混凝土,缺陷,加固技术

1 凝土建筑结构加固的目的和意义

在我国, 对于符合相关标准的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是设定为五十年, 建筑物投入使用前五十年质量是基本正常的。但是, 使用超过五十年的建筑物, 就会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而且随着使用时间延长问题也逐步增多, 同时人们对于安全性的标准也更加高, 此时, 建筑物就会逐步不符合安全使用的标准。因此, 对于此时的建筑物, 采取有效的加固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 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已经是建筑界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混凝土建筑的加固和维护也形成了新兴的行业兴起。根据有关数据显示, 我国目前需要加固的建筑物就占了总建筑的一半, 有近25亿平方米的建筑已经存在安全隐患, 亟需加固处理。因此, 不难看出, 混凝土加固技术是有着广阔发展和应用的空间的, 同时该技术对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2 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的步骤

(1) 首先必须对被加固建筑物进行周密而详细的勘查, 要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建筑物修建时的相关资料, 包括原来的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资料、施工保存资料和验收时的资料。

(2) 要对被加固的建筑物做质量检测, 尤其要检测结构和构建的性能。

(3) 要对建筑物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周围自然环境和加固成本等进行综合考虑, 在综合考虑的基层上确定最佳加固方案, 使方案成为加固施工的指南。

(4) 要拟定详细的施工流程, 然后开始进行加固施工。

(5) 对建筑物的加固施工完工后, 应该综合设计单位、监管单位、具体施工单位来对加固后的质量进行验收。

3 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

3.1 通过加大截面积的加固方法

通过加大截面积的加固方法是依靠增大建筑构件的截面来增大受力平均来提升构件承压力的改造技术, 它主要是通过在建筑物原来基层上在构建有一定厚度的混泥土来实现的。这种加固方式对于混泥土的梁、板和柱子等多种构件适用。

通过加大截面积的加固方法有技术较为成熟、工艺比较简单、质量容易操控、适用性比较强、较高的可靠性, 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建筑的抗力和较高混泥土柱子的稳定性的优点。但与此同时, 通过加大截面积的加固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 那就是它施工时要占用较大的空间, 并且施工的工作量也很大, 而且施工要求时间较长以及对建筑物的外观美观有一定影响。

3.2 通过对建筑物粘贴钢板来加固的方法

通过对建筑物粘贴钢板来加固的方法是通过使用树脂粘结剂把钢板粘贴在混泥土建筑物的薄弱面, 提高混泥土建筑物的承压力的加固方法。这种粘贴钢板加固法在住房建筑、工厂企业和桥梁道路这些土木工程中使用较为广泛。

过对建筑物粘贴钢板来加固的方法有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加固施工的时间比较短、施工技术较为成熟可靠、经济实惠、无大量湿作业、施工期间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影响小、对建筑物外观影响微弱等优势。但粘贴钢板来加固法也有一定缺憾, 主要是这种加固方法施工时对环境温度有较高要求, 而且耐蚀性不是很强, 一些节点处理不易等。

3.3 对建筑物外部包钢的加固方法

对建筑物外部包钢的加固方法是依靠四周个边的约束来实现增大建筑物构建的抗压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利用钢型材料把混泥土建筑物包起来实现加固的。对建筑物外部包钢的加固方法有施工工艺比较容易操作、对周围空间影响不大、加固施工时间不长等优点, 缺点是钢材用量大, 费用比较高。

3.4 对建筑物粘贴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固方法

对建筑物粘贴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固方法是使纤维和建筑物原来的结构一同承受负荷, 从而降低原来建筑物中钢筋负担的应力, 提高整体负载能力来实现加固的, 它主要是通过把纤维复合材料粘贴在建筑物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面的方式来实现的。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有原建筑物自重不增加、结构不改变、施工简便、耐蚀性强、耐久性优越等优点。其缺点则是对环境温度有较高要求、后期要专业防护、有火灾隐患、容易被认为破坏。

3.5 应用绕丝对建筑物进行加固

应用绕丝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是通过对有效约束来改善混泥土建筑物构建的延续性和抗震性实现加固的, 实施方式是用钢丝绳缠绕建筑物, 再用胶体粘结材料使其紧密缠绕住建筑物。应用绕丝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有施工简便、适用性广泛、对多种截面都可应用、施工加固后原建筑物的重量不会增加等优势。但对提升建筑物的承载力并不是非常明显。

3.6 对建筑物体外预应力来实现加固

对建筑物体外预应力来实现加固的方法, 是通过改变建筑物原来结构受力分布, 降低建筑物结构原来的受力量从而达到提高承载力的加固法。这种方法要通过设置外预应力拉杆或者支撑杆来实现。对建筑物体外预应力来实现加固有施工快的优势。但是施工后建筑物的原貌受到较大影响, 对收缩变大的混泥土建筑不宜使用, 在60℃以上的环境中也不宜使用。

4 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展望

当前, 混泥土建筑物的加固方法有很多种, 可供不同的混泥土建筑物选择应用。但是各种加固方法有有其优劣性, 不同的建筑物应该因地制宜的选择最适合改建筑物的加固方法才能达到良好加固效果。随着我们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建筑业和建筑市场也高速发展, 混泥土建筑物加固方法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在这一领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例如新型加固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新的混泥土建筑物加固技术等。

可以断定, 对建筑物进行再加固在外来的建筑业一定是一个热点行业, 做好加固技术的开发研究以及推广应用, 提升加固后的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文明才.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及发展趋势[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5, 14 (3) :29-30.

进程结构 篇7

工业化进程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现代机器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广泛应用,工业产值和就业人口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工业内部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升级演进。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第三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理论。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计算了20个国家的各部门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配第-克拉克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率中得到类似的验证。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力中的份额相对越小,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

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实现工业化,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成绩,但是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比较慢,要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关键是要缩小西部地区在工业化进程方面与东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差距。因此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国家要发展必须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新中国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重点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超额完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华北和西北也建成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工业化进程迈出了第一步。

1956-1966年,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钢、煤、原油、发电等主要工业品产量都有很大增长。大庆油田的建成,使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新兴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这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现代化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三、西部工业化现状

(一)西部地区整体还处于工业化初期

西部地区工业化落后不仅表现在综合指数上,从各个构成指标来看,西北地区各项指标在全国七大经济区中都比较低,其中产业产值比、工业结构、产业就业比三项指标的工业化水平在全国七大经济区中也较低。人均GDP和城市化率两个指标也排在末尾。但就西部本身历史水平比较来说,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比较快,产业产值比的调整效果比较显著,尽管如此,工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率的推进进展速度比较慢。

(二)高度计划经济模式

西部工业化的进程是由国家按照全国的统一布置进行的,更多的是考虑国家的任务和目标。从国家角度看,既然是国家来建设,由国家投资,国家出钱,当然应该强调国家工业化目标。西部一些地区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计划任务,而不太重视市场。

(三)资源导向型产业结构

资源导向型战略就是一种典型的完全建立在地区低级要素的比较优势之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模式。市场经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由其具有优势的产业发展所决定的,而地区优势产业的形成则取决于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西部地区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思路,从过去注重由国家主导变为有市场主导。新中国建立以后,西部一些地区的主要工业,大多是围绕其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一些资源丰富的经济落后地区,就发展什么工业依赖资源而决定。资源导向型战略,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其弊端就会呈现。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初级的生产要素的作用,在科技发达的地区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减少,而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高级要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四、西部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正处在调整产业结构这样一个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一样,也有一个局部转移的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西部工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增长成为西部工业化的主要动力,工业结构即将成为工业化最大推力。比如西部在产业结构方面采掘业所占比重比较大,西部地区工业化速度有有待提升。

(一)加强技术创新

企业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主体。当前,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企业内部不断追求技术进步的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把开发和市场、生产、销售结合起来,形成利益驱动和风险驱动机制。二是引导和支持一些中心城市整合社会科技力量,形成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开展各项信息及信息技术服务。三是积极创建为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环境。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形成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科技中介组织相互依托、联合开发,协同共进的技术创新机制,充分发挥西部某些省市科技与教育的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服务,为西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二)利用信息技术

对西部地区来讲,推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即以信息化为技术手段,全面改造、带动、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重点和繁重任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趋向,结合西部目前的实际,西部地区必须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产业、新材料产业、宇航产业以及高效农业、新型能源、环境保护等产业的发展,力求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以便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改造传统产业

由于西部地区总体上技术创新的能力有限,单靠自有技术难以完成传统产业改造的艰巨任务。因此,在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时,必须注意把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应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处理好外引与内联的关系。由于高新技术具有综合性和渗透性的特征,因而要用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来整合传统产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复兴传统产业,以信息技术渗透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替代。实践证明,将高新技术嫁接和渗透到传统制造业的方式,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一个有效途径,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运用高新技术嫁接式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领域相当广阔,许多传统产业都可在这种改造中焕发青春。

(四)建立人才制度

各级学校要着眼于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依据社会经济对人才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培养规范、调整专业设置,满足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急需的外向型技术和管理创新人才。在吸引科技人才的同时,还应注意吸引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历史回忆(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3]汤子琼.三线建设的理论和时间对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4]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进程结构 篇8

5.环境优势日益凸现。通过坚持不懈地打造两个最佳, “两条林带, 一片水面, 城在林中, 水在城中, 依山傍水”的生态园林城市景观已经初步形成, 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金融生态模范城市”、“全国环境优美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2009年, 全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806.6亿元, 同比增长15%。

二、实施关天规划的思路和重点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关天规划) 提出, 支持宝鸡率先发展, 建成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国家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生态园林城市。根据这一要求, 我们提出了“一个枢纽、三大基地、两个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

1. 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一是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按照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资源集合、人口集中的原则, 构筑特色鲜明、分工合理、优势互补、集群集约的“一体两翼”现代产业新格局。“一体”就是把宝鸡工业化的中心向渭河川道转移, 把工业生产向渭河川道布局, 建设渭河两岸百公里工业长廊, 提高工业聚集度;“两翼”就是北部山区以煤炭开发为重点的能源基地和南部山区以铅锌、黄金为重点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

二是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围绕打造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 完善旅游规划体系, 加快实施周秦文化产业示范区、法门寺文化景区二期、太白山景区等重点旅游产业项目, 打响炎帝故里、东方佛都、秦岭中央公园、西部城市天堂“四大品牌”, 形成法门寺太白山综合旅游区、秦岭都市旅游区、周公庙五丈原钓鱼台历史古迹旅游区、关山草原风光旅游区、岭南山水旅游区“五大板块”。

三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制定落实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合理引导投资方向, 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扶持县域经济发展, 尽快改变“市强县弱”的现状, 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2. 以建设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是推动百亿企业集团加速崛起。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支持东岭集团、宝石钢管、宝石机械、秦川机床等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 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核心企业聚集, 努力在全市形成12户百亿元大企业集团。年内使陕汽集团 (宝鸡部分) 和宝铁集团产值过百亿, 使全市百亿企业集团达到4户。同时, 完善大企业培育体系, 扶持30户高成长性重点企业提速发展, 形成大企业梯队。

二是全力打造战略支柱产业。着眼于构建宝鸡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 以百亿大企业大集团带动形成大产业。精心培育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机床工具、有色金属冶炼、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 围绕为大企业加工配套, 聚集形成一批中小企业群体, 构筑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倾力打造5-8个千亿元级和五百亿元级的工业支柱产业。

三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大举措, 在巩固提升装备制造、烟酒食品、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 加快发展航空安全装备、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核电材料制造等新兴产业, 重点抓好总投资110亿元的15个新能源重点项目, 使新能源产业很快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板块。

四是推动工业园区超常规发展。以建设一流创新型园区为目标, 创新体制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 高起点建设科技新城, 促进宝鸡国家级高新区由投资驱动向创新推动转变。加快建设蔡家坡国家重型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 实施一批园区配套项目, 增强产业承载能力, 推动重大汽车工业项目向蔡家坡集中。

3.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是建设一批工程技术中心。从2010年起, 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 建立健全创新服务体系, 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积极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设计、信息、研发等全方位服务, 培育一批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高技术企业, 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在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建设钛及钛合金材料、石油钻采装备、焊接钢管三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建设节能环保锅炉、高可靠性无线通信、飞行环境监测三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形成相关技术的创新优势, 努力实现宝鸡企业在关键领域的突破。

二是吸引一批高端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 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用最好的创业环境和待遇吸引科技人员, 对引进的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和省“百人计划”人才由财政一次性资助50万元。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 面向国际国内吸引一批行业顶尖人才, 培养一批高级技能型人才, 把优秀人才集聚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来。

三是支持一批产学研项目。建设关天经济区产学研成果转化基地, 在就地转化宝鸡科研成果的同时, 积极主动承接西安等外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 在宝鸡实现产业化。统筹科技资源, 重点建设国家级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打造“中国宝鸡钛谷”;实施重型汽车零部件、石油钻采输送设备、高档机床、新型建材机械等科技创新项目,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宝鸡制造”向“宝鸡创造”跨越。

四是完善创新投融资体系。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 用于推进科技产业化重大项目的贷款贴息;成立市科技投资公司, 对市场发展潜力大的科技投资项目, 提供贷款担保支持, 引导金融资金的投入, 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组建钛新材料基地 (中国钛谷) 风险投资公司, 争取国家发改委和省上的支持, 募集资金3亿元, 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扶持培育和储备10户左右科技型企业“小巨人”, 形成上市融资梯队。

4. 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支撑, 加快建设百万人口特大城市。

进程结构 篇9

1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

1.1 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化促进我国需求的增长,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许许多多的农民从农村转向城市发展, 城市的环境改变着他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娱乐的方式。农民到城市发展所产生的这些变化都会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很多的需求。而且农村人口到城市涌现, 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促进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提高我国的经济产值。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 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 这样就形成了城镇化创造需求,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反过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良性循环。所以说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城市不断发展的两个动力, 推动着中国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

1.2 产业结构调整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带来了很多的变化, 例如城市规模的扩大, 城镇人口的增加, 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以及物质需求的增加, 但是这些变化都是以产业为支撑的。如果找不准产业的定位, 使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 那么城镇化进程就难以推进和获得发展。

首先, 农业是我国城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与原动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初期, 农业发展所提供商品粮的数量, 农业为我国工业的发展所提供资本规模的多少, 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的数量, 以及为城市人群需求提供多大的市场等等, 决定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和速度。因此, 农村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城镇化发展的原动力, 更重要的是它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其次, 工业是我国城镇化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近代产业革命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地推动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在城镇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工业化始终是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地位, 工业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催化剂, 它加速了我国城镇化的向前发展。而且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向前发展, 工业的发展就像一个纽带, 连接着农业和第三产业, 带动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再次, 第三产业是我国城镇化不断发展的后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第三产业无论是在产值方面还是解决就业方面都作出了很多的贡献。第三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它的繁荣发展可以帮助很多劳动者解决就业问题, 为农村居民到城市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 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市软硬件设施、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 以及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因此,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

2 我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协同问题

2.1 农业方面

现阶段, 我国的农业发展仍然呈现出分散经营以及传统经营的特点, 难以形成规模经营, 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相对较为落后, 导致我国农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较低, 农民的收入较低, 城乡差距较大, 农村居民到城市发展会显得格格不入。城市企业多有比较规范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 农村企业在这方面较缺乏, 导致农业经济生产效率低下, 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向多元化、正规化方向发展。我国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相脱节, 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脱节, 不仅导致工业发展所需的原资料供应不足, 而且由于农民消息闭塞, 导致农业产品销路不畅通, 农产品滞留, 不仅不利于工业的发展, 也阻碍农业自身的发展。另外, 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具有专业知识和先进管理理念的高素质农民, 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教育相对落后, 农民素质相对较低, 知识含量较为贫乏, 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因农村环境差、信息蔽塞等原因又不愿回到农村发展, 造成农村竞争力明显不如城镇, 现代化发展水平以及速度和城市相比都相差甚远, 农村居民再就业能力差,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2 工业方面

我国工业发展存在着行业发展不平衡, 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我国长期以来主要是以重工业发展为主, 耗能大, 技术含量低。这种低水平的工业模式造成我国资源的大量消耗, 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工业所产生的生产效益和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不仅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而且工业行业的集中程度较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 工业生产都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而且工业排污大, 对我国的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与此同时, 我国的工业企业具有分散经营的特点, 难成规模, 经济效益低下, 我国工业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低收益、分散经营等特点不利于我国工业形成核心竞争力。

2.3 第三产业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不断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政策支持, 虽然我国第三产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而且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但是相对于第二产业来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相对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我国目前第三产业主要是集中在生活服务以及层次较低的生产服务等相关领域, 从产业的内部规模以及解决就业人数两方面来看都具有局限性, 第三产业不仅对从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转移过来的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 而且也难以很好地配合与服务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的发展。

3 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

3.1 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发展创意产业

目前, 我国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我国要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比重, 进一步推动以高科技支持的创意产业引领的高端产业群为主的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它具有高附加值以及高整合性等优势, 对于提升我国的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以及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意产业主要分为两类, 一方面是生产性服务业, 另一方面是非生产性服务业, 他们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所以说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有利于培育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扩大国内需求以及推动我国消费升级, 而且还有利于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以及解决就业等问题。于此同时, 创意产业也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 目前创意已经成为继技术、资本与管理之后的又一个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创意产业是通过智力获得收益, 具有节能省材的优势, 因此它不仅符合我国知识型社会发展的要求, 而且也符合创造节约型社会的本质要求。

3.2 向服务功能型为主的产业转变, 发展生态旅游业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的不断丰富, 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以及生态问题等也随之暴露, 人们开始关注环保、绿色消费等, 因此生态旅游业应运而生。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身心获得愉悦, 而且有助于生态意识的传播。生态旅游的景点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以及文化生态系统, 参与者会获得一些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经历。在城镇化发展中, 应注重对我国历史文物古迹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自然文化和我国的现代化元素融合在一起, 以提升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内涵与水平。生态旅游通过使旅游者亲身去领会生态旅游的乐趣和奥秘, 进而提升他们的生态意识, 唤起他们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责任, 使人们更加地热爱大自然, 主动地去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我国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但是在近两年才真正地认识到了生态旅游的重要价值, 因此, 我国应不断地推出各项配套措施, 支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3.3 向集约型产业转变, 发展城市农业

城市农业是一种集约生产方式, 通过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的土地或水体进行各种农产品的种养。首先, 园林园艺农业, 它是通过社区内的空闲地方种植农产品, 居民不仅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 而且也能欣赏到各种植物, 既健康又能在劳动中得到快乐。其次, 城郊旅游农业。例如, 农业公园, 经营者在农业生产中融合了城市公园的经营元素, 将农业生产场所转变为城乡居民观赏以及游览的城市公园。再次, 都市文化农业。这是农业经管者借用文化产业经营技术,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 给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 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收入的农业经营形式。

3.4 提高产品创造性, 发展工业设计业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发展一直处于低端水平, 这是因为我国的工业企业一是缺乏核心技术, 只能进行简单的低端制作等业务, 二是缺少资金, 无法开展大项目, 只能通过实行低成本战略来占领市场, 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无法和国外企业相比。因此,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提高产品的创新, 发展工业设计业, 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含量, 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加强对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业设计业是一种软实力, 它通过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来推动我国的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相应、相互制约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完善城市功能, 而城镇化又能反过来影响产业的产出结构、组织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因此, 只有产业和城镇化协同发展, 形成双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互动关系, 才能够在城市化提高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萍.加快城镇化进程路径初探[J].社会观察, 2009 (22) .

[2]张军扩.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推进[J].新重庆, 2009 (7) .

[3]王建国.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互动机制构建研究[J].中州学刊, 2009 (7) .

上一篇:二外法语教材下一篇:移动电子商务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