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企业战略

2024-09-11

资源型企业战略(精选12篇)

资源型企业战略 篇1

1 引 言

对于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概念定义,学术界和企业界并没有严格的界定。总的来说,可分为广义含义和狭义含义: 前者是指从事与矿产资源相关业务的企业,后者是指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加工以及销售的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仅通过资源的消耗比拼就可赢得市场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近年来,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战略绩效普遍不高。经调查表明,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战略绩效评价不全面导致绩效提升策略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9世纪中后期,企业绩效评估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管理工具在西方开始流行。随着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企业绩效评估也随之不断发展。总的来说,西方企业绩效评价发展可大 致分为三 个阶段: 成本分析 核心阶段( Taylor,1891; Harry,1911) 、财务指标核心阶段 ( StifenGilman,1925; Persen & Lezzig,1979; Alfred Rappaport,1986) 以及战略绩效创新核心阶段体系 ( Jeffrey,1997;Mc Nair等,1990; Kaplan & Norton,1992) 。随着社会经济和管理需求的不断发展,企业绩效评价也越来越全面。我国的企业绩效评价主要是根据我国具体经济特点和行业特征,参照西方评价理论来设计企业绩效评价。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政府导向型的企业绩效评价和民间研究型的企业绩效评价。

企业绩效评价必然要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早期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主要采用单一财务指标,指标间缺乏联系,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与全面性。20世纪初期,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由原来单一的、缺乏联系的财务指标,发展为采用系统的财务指标体系 ( 如: 杜邦分析法、波士顿矩阵等) 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评价的科学性。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价值和经济附加值管理模式的发展,对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是价值评价指标,比较关注企业的长期绩效。之后,价值和经济附加值管理模式逐步发展成综合考虑企业的短期绩效与长期绩效的评价,普遍采用平衡计分卡评价企业绩效,从战略角度把财务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绩效评价更加综合,结果更加科学全面。

3 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第一,科学性与现实性。要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既要科学又要具备现实性。指标的选取要具备较高的相关性和综合性,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准确。同时,也要考虑指标的量化和指标数据的获取等现实问题。一些相关度高,综合性强的指标如果无法量化或是指标数据获取困难,那么就不应作为评价指标的选取对象。第二,系统性。为了全面地反映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战略绩效,其评价指标体系由多个层面构成,而且每个层面下要设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构成一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可量化性原则。对于财务指标的设计,要重点考虑指标之间的相关度,以及指标与评价目标的相关性; 对于非财务指标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其量化的难度和准确度,尽量选取代表性好、量化难度低、准确性高的非财务指标。第四,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要求。要强调和坚持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宗旨。既要保持战略绩效评估的客观公平,又不能忽视定性指标在战略绩效评估中的作用,做到定量和定性指标有机结合,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第五,可靠性与代表性。这要求无论是财务指标还是非财务指标都应选取代表性好、准确性高的指标。同时,也要关注这些指标数据的可靠程度,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第六,预测性和预警功能的要求。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绩效的评价,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当前绩效的评价是为了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为企业未来战略目标和实施规划提供基础。因此,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要体现预测性和早预警的特征,提示经营风险,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3. 2. 1 评价维度设定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模式较传统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战略绩效评价倘若仍单一地采用传统的财务指标进行衡量,不仅不能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绩效水平,甚至会对企业的成长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因此,在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恰当的非财务指标是非常必要的。平衡计分卡 ( 简称BSC) 是美国学者Robert S·Kaplan和David P·Norton于1992年提出的。平衡计分卡强调非财务指标的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作用,是对绩效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它把企业绩效评估落实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相互影响、各有侧重的四个维度 ( 财务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以及客户维度)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以企业战略目标作为导向,并将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后,自上而下有效地实施战略管理的战略管理工具。运用平衡计分卡方法构建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评价企业的战略目标的满足程度和实现程度。因此,本文采用平衡计分卡来构建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但是,传统的平衡计分卡分把企业战略绩效分解为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客户四个维度。当前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面临着竞争优势降低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挑战,导致企业在战略制定上除了必须与国家资源发展战略方向保持一致外,还必须重视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因此,针对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行业特征,本文在构建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在平衡计分卡传统的四个维度基础上,加入第五个维度———资源与环境维度。因此,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如下图所示。

其中,这五个维度各有侧重点: 财务维度侧重于企业所获得的财务回报,内部流程维度侧重于企业业务流程是否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学习与成长维度侧重于企业的创新与成长能力,资源与环境维度侧重于企业环境治理及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方面的绩效,客户维度侧重于企业的客户目标和细分市场。但五个维度之间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联系,与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战略绩效也密切相关。

3. 2. 2 评价指标选择

( 1) 财务维度的评价指标。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战略应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的财务目标应符合股东权益最大化等原则。这就要求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企业产品的产量和销量,提升企业的获利能力,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持续增长的利润基础。因此,财务维度的指标应反映企业获利、偿债、营运等方面的效益 ( 如: 销售利润率、投资报酬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存货周转率等) 。

( 2) 内部流程维度的评价指标。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其生产流程的安全性、机械化程度、生产规模以及产业机构等息息相关。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流程要达到保证矿产区安全生产的同时,提高机械化程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适时扩大产品生产规模,控制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因此,内部流程维度的指标包括员工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合格率、百万吨死亡率等。

( 3) 学习与成长维度的评价指标。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要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不断增强企业的学习与成长能力,避免由于短期行为阻碍企业长期战略的实现。由于企业的学习与成长能力主要表现在企业员工成长,因此,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指标应反映企业员工队伍的建设,劳动效率的提升等方面效果 ( 如: 员工培训费用率、员工晋升比率、关键员工流失率、员工满意度等) 。

( 4) 资源与环境维度的评价指标。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在其开采、加工等环节都与生态环境相关,倘若处理不恰当会对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是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追求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因此,资源与环境维度须重点反映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两方面的效果 ( 如: 节能减排完成率、资源利用率、“三废”综合利用率等) 。

( 5) 客户维度的指标构建。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要获得长期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明确企业战略客户目标,并与客户建立相互满意的长期合作关系。这就要求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提高矿产资源的质量,以便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因此,客户维度的指标应包括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顾客投诉率、顾客退货率等。

综合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资源与环境、客户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选择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反复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形成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下页表所示。

4 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方法选取

本文选取模糊层次分析法作为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绩效的评价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法通过将复杂的决策问题细分为不同的层次 ( 如: 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 ,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在各个层次上分析问题。模糊层次分析法具有分析思路清晰、灵活简便、应用广泛等特点。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战略绩效,其分析思路与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的结构相吻合,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综合量化的难题,有利于保证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全面性。因此,本文选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作为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绩效的评价方法。

5 结 论

本文根据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行业特征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原则与要求,运用平衡计分卡把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战略绩效细分为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资源与环境、客户五个维度,并在每个维度下选取相应的二级指标,从而构建了包含22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选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作为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绩效的评价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在平衡计分卡传统四个维度基础上,结合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在资源耗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承担等方面的特点,将资源与环境维度加入评价体系中,使得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更贴合行业实际、更具可操作性,以期为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战略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摘要:运用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资源与环境以及客户五个维度构建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

关键词:矿产资源型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平衡计分卡

资源型企业战略 篇2

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在研究可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部分学者开始涉足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目前关于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容、制约因素、指标体系、对策措施等方面.

作 者:黄娟 刘朝华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 年,卷(期):2004 “”(5) 分类号:F062.1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   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建议 篇3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作业成本;实施建议;资源型企业

一、改革预算管理模式——建立基于作业成本的预算管理模式

之所以要将基于作为成本的预算管理模式引入资源型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受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行业不景气,因此通过提价或扩大销售来提高资源型企业经营绩效的方法十分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成本成为制约资源型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探寻一条合理有效的控制成本管理之路对资源型企业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其次,是资源型企业自身特点决定的。资源型企业虽然生产环境及工艺复杂繁多,但较稳定和程序化,这就其进行作业成本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来,一般来说,资源型企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都较为传统,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用人制度等方面带有更多的计划经济特点。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这样的机制体制缺点暴露不明显,但是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想让资源型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抓紧转变,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使资源型“老”企业焕发“新”活力。

资源型企业实施作业成本预算管理,通过梳理优化生产业务流程,将生产过程按照作业进行划分和定义,从单个生产作业环节入手,以每个作业环节的资源消耗为预算控制目标,以上下道工序间利益关系为控制脉络,以现场生产作业环节为控制对象,按照作业链→资源链→成本链→价值链→责任链,将预算目标按照作业内容分配至现场作业单元,通过对资源各环节进行流程梳理,分析出流程中占用资源、效率低下的环境进行整改,实现系统的最优化运行,进而提升资源型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引入内部市场化

市场化就是要求企业各部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运行,各部门模拟市场化交易,通过成本和效益的分析,计算出各环节的利润率,企业从整体来控制各环节的运行,实现企业活力的提升。

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引入“市场经济”,即把每一项作业都视为对上一环节的服务,由上一环节按照预算价格收购下一环节的服务产品,对其支付费用;每个环节通过提供服务获取的收入减去本环节的实际消耗,余下的是自己的报酬。这样就将预算指标以价格的形式落实到作业链的各个工作环节上,通过上下环节之间的利益约束和引导,促使现场操作者尽量减少无效作业,降低消耗,提高工作质量,达到预算控制流程化的目的。

资源型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引入内部市场化,不仅有效地控制预算的执行,也是很好的员工激励措施。内部市场化因其优越性,在资源型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建立精细的定额数据库

无论企业是否实施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全面预算管理,定额的准确与否都直接关系到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资源型企业必须建议精细的定额数据库,定额标准体系具体可分为材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和消费定额等。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企业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消费定额包括销售费用定额、财务费用定额和管理费用定额。公司可依据往年销售费用使用情况,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采用趋势分析法,确定每年升降幅度,制定销售费用定额。

四、完善预算执行控制

预算建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控制企业的资金运转,更本质是为了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实现持续改进。因此要特别重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问题。对在资源型企业预算管理中实施以下3种控制。

(一)流程控制

内部市场化是进行流程控制的重要手段。

(二)定额控制

对每一项作业的标准进行严格规定,以保证作业预算的合理性。

(三)项目控制

将相关的单项作业组合到一起,就是一个扩展的控制项目。加强项目控制便于优化设计,整合作业环节,加强质量监督。注重预算管理的过程控制。发现问题进行纵向追溯查询,对预算差异及时提示预警,按照设定权限,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单位费用发生,加强企业集团公司对基层单位的即时管控。

为了更好进行完善预算执行控制,可以开展多角度预算分析。作业成本预算分析,可以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如成本项目差异分析、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分析、人员配置分析、现场投入分析、横向和纵向的对标分析等。通过价值和实物量的对标分析,便于发现找出成本预算差异的真正原因,从而改进工艺流程、消除减少无效作业,最大限度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消耗。

同时也要强化预算调整与考核。预算调整主要是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变动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预算编制基础差异;二是资源配置差异;三是定额差异;四是价格调整差异。对于上述差异要及时地进行调整,除此之外由于管理和人为因素造成的预算差异均不予调整,以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在预算考核时,由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到各单位进行现场考评,核实指标完成情况,检查是否存在预算外支出和预算管理违规行为,严格以各单位预算指标完成情况为依据;将预算考核逐级向岗位延伸和推进,让每个员工都体会到考核与任务完成、节支降耗等工作紧密联挂,非常具体和清晰,从而激发了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促进提高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保证预算考核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彩凤,李浩明.企业作业成本预算控制[J].商业经济,2010, 01:62-63.

[2]郑爱明.基于作业成本预算的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 2014, 17:40-41.

新常态下的资源型企业战略 篇4

2003年以来, 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 “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国经济增速放缓,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合着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地勘经济进入调结构稳增长的“新常态”, 特别是2015年以来, 生产资料价格提高和发展中国家人力成本的大幅提高, 地勘行业面临劳动成本与环境成本在内的生产成本上涨巨大压力、投资下滑、竟争加急、利润萎缩、改革加速己成为当代地勘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并难以在短期内结束, 这就要求资源型企业生产规模化以形成企业的规模效益, 扩大生产规模需要资源作为保障。然而由于历史遗留原因, 大型国有资源类企业集团总体上还不能与国际大型矿业公司相抗衡, 与之争夺优质资源时, 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有两个方面因素:

一方面存在很多困境:国有资源类企业集团在国内资源配置上还存在一些条块分割, 地方保护主义等使得企业在获取资源配置上受到诸多限制。在获取国际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很多困境。

另一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国家资源供应持续紧张;资源勘查与开发企业日趋大型化、集团化;资源勘查与开发, 东部攻深找盲, 西部面上为主、点上求深;国家继续加大在国内的、国外的两种资源上的风险投入;国家继续加大国家的、市场的两种资金利用, 以国家投入为主, 保护、支持、鼓励大型矿业企业进入风险勘查市场;继续加大对紧缺铜、铁、铅、锌等大宗矿种的找矿投入及政策支持;在“一个地质”的问题上, 对探矿权设置进行计划管理, 有计划地对大企业与传统地勘机构进行政策倾向与扶持。这些机遇给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矿产资源和地勘项目的形势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复苏, 全球矿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煤炭、铁矿石等大宗矿产品消费增幅减缓, 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勘探受到越来越多国家重视, 中国和阿根廷页岩气资源有可取得重大突破。压裂用砂、石墨等新能源新材料倍受关注。

中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重大进展, 主要表现为: (1) 发现一批重要矿产地, 重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增长明显; (2) 形成一批大型资源基地雏形; (3) 绿色矿业建设进展明显; (4) 基础地质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地勘项目的基础地质和矿产勘查会出现较长期的下降态势, 主要表现:地质矿产调查重点突出“服务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同时基础性地质调查国家重大的战略部署、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土地利用规划需要, 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提供重要的基础地质信息, 相对其他方向的投资会有所减少;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和老矿山项目基本停顿;各省地方性的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和资源补偿费项目明显减少;市场社会项目大幅下降。

而制约地勘经济发现的瓶颈显明, 主要表现: (1) 经济结构相对不合理、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平衡; (2) 地质找矿主业发展不突出,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亟待加强; (3) 内部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 未能适应地勘单位改革的新要求; (4) 开拓创新后劲不足, 畏难情绪和等靠思想较严重; (5) 地质科研工作相对滞后, 人才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上述形势和制约发展因素倒逼资源型企业必须改思路调结构, 打破制约地勘单一化经济发展瓶颈, 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资源型企业的发展趋势

在新的十年 (2016~2026) 里, 对于资源型企业, 国家将继续实行金属资源保障战略、并进一步加大能源保障战略的力度。

总体趋势, 国家继续优先重点做大做强一批国有大型矿业公司, 提高其在国际资源争夺中的竞争力, 大型资源型企业在矿产勘查与开发市场进入方面更加享有地方政府的政策优势。众多中小型矿业公司为取得优质矿产资源, 将需要采取加大投资、合并、合资等多种方式以增强自身实力。众多勘查队伍在继续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的同时, 逐渐更加紧密地与大型矿业公司合作或合资, 在赢利方式上除了获取勘查资金外, 同时将积极参与投资开发。矿业公司与勘查队伍将逐渐由相互分离走向相互融合。

数年前蕴酿的传统勘查机构企业改制即将全面进行, 这是继1998~2002年间资源型企业国企改革后, 资源行业的又一轮重大改革, 由此必将引发资源配置的重大变化。

资源型企业的发展趋势, 将集中体现在资源保障争夺战中。实施正确的资源战略, 是赢得这场争夺战的关键。

4 资源型企业的资源战略

资源型企业的资源战略最终还是表现在获取大型、超大型矿床能力上;获取方式主要有收购与风险勘查。收购的特点是资金投入量大、周期相对短、能较快进入投资回收期、投资风险相对较小;风险勘查的特点是资金投入量相对小、周期长、较长时间才能进入投资回收期、投资风险相对大。对大多数国内资源型企业而言, 在资源争夺激烈的市场中, 对收购的探矿权、采矿权进行风险勘查是最普遍的做法。

4.1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勘查与研究机构

资源战略的核心在于培育企业对大型、超大型矿床的研究能力, 这也是企业的资源勘查与研究机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大型的国际矿业集团公司都有自己的专门机构, 在对全球矿业形势的分析基础上, 每年都会审视自己的中长期资源战略, 并据此对中短期计划做出调整。国内的一些大型矿业集团公司亦开始建立相应的机构, 并制定自己的中长期资源战略。这些机构一般由二元组成。一元多数大致相当于集团公司的资源部, 负责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资源保障战略规划, 并负责协调、落实;另一元主要是由集团公司所属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勘查公司, 主要负责实施资源战略的勘查任务。

企业内部技术队伍建设, 应结合企业实际, 尽量由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科技人员组成, 制订人才培养规划纳入集团的资源战略。

4.2 提升企业的资源保障力

除资金外, 勘查技术与矿业权许可证的获取是影响资源企业提高资源保障力度的另两个重要因素。企业充分通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开拓“两种资源”获取勘查技术, 拥有矿业权。

4.2.1 立足国内

国内有最好的矿产勘查与开发投资环境, 投资安全性好;有比较充足的基础地质资料供易出成果;勘查成果转化为开发成果周期相对较短。

从建国初期开始, 我国基层地勘队伍及各类科研院校在基础地质调查和基础地质研究进行卓有成效工作, 完成国家绝大部分国土调查。80~90年代完成大部国土面积的20万区调工作和全国化探扫面。全国的找矿勘查与研究相继进入以“地、物、化、遥”多手段、“区带找矿与海外找矿”大战略、“点面突破、攻深找盲”大深度、“国家先行、企业跟上”资金大投入等特征的新阶段。由于有20世纪艰苦的一线基层地质调查工作作为坚实的基础, 这个阶段产生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同时需要生产企业来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利用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大型资源型企业的支持与扶持政策, 与地勘队伍、科研院所等相关企业进行多头合作, 快速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1) 加强与地勘队伍的合作。我国地勘队伍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基础资料与找矿经验, 拥有大量优质具找矿潜力的靶区的矿业权, 有熟悉区域成矿规律和具有丰富找矿经验的勘查技术人员。在地勘队伍改制过程中, 对其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与矿业权资源) 进行有计划的配置, 采取合、并、购、参等方式。

(2) 建立与科研院所的双赢合作。科研院对找矿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还有很好的先进设备与找矿先进方法, 有可能为找矿突破带来好的开端;同时, 能为项目发展争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为人才队伍建设带来较快的发展。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需要在生产中得到转化;先进勘查与生产仪器、技术方法都需要在生产中不断检验、不断改进。

(3) 加强与区域性资源型企业的横向联系。区域性资源型企业在社会公共资源、开发团队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有完整的体系, 以资产管理为纽带, 与之合作, 具有优势互补的效果。

(4) 加强与地质矿产相关的专业、企业进行纵向联系。地质矿产领域在传统的基础上, 正发生一些新的变化:选冶工艺有向物理———化学联合选治、更接近化工工艺的方向发展的趋势。选冶工艺的进步使地质矿产的外延不断扩展, 导致以前不能利用、或认为不是矿的、或没有引起重视的资源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地质找矿方面, 从找矿新思路到找矿新技术, 都有在传统的基础上向多学科方面发展的趋势。如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勘查、遥感等不断的在综合了物理、化学、电子、光学、以及电子计算机等等新的技术手段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新的找矿新思路、新视角。

4.2.2 开发境外

境外矿产资源的占有开发是国家与企业在资源战略上的重要补充。为支持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 我国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实施规划, 国土资源部和商务部编写了多部规划、计划及建议稿。主要有《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勘查规划》 (建议稿) 、国土资源部《国外地质找矿突破行动支撑计划》 (建议稿) 和《国外矿产资源地质调查与勘查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境外地质调查“十二五”规划》 (建议稿) ;商务部《援外地质调查工作“十二五”规划》 (建议稿) 和《地矿方面援外人力资源培训计划》 (建议稿) ;国家开发银行《全球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 (建议稿) 等规划建议。企业应当加强境外矿产资源开发特点研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对策。

(1) 我国企业现在能够进入的矿业市场主要为我国周边一些国家 (如东南亚、中亚、蒙古等) 、非洲、南美、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是全球除俄罗斯与北美加拿大、美国之外的最主要的矿产丰富地区。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和非洲国家, 总体上共同特征是经济欠发达、多数工业门类不齐全、基础设施较落后、法律不健全、地质矿产综合研究程度较低, 投资门槛相对较低但风险较大。南美与澳大利亚, 总体上共同特征是经济较发达、工业门类较齐全或齐全、基础设施较完备、法律较健全、地质矿产综合研究程度较高, 投资门槛相对也高, 要想取得合作或收购不容易, 尤其是澳大利亚, 其法律壁垒较多。因此, 应当对全球主要矿业市场国家作出每年投资风险评估, 尤其是重点战略规划区或潜在战略规划区所在国家或地区, 据此作出一些战略行动方面的调整。

(2) 境外资源战略应将远期目标与短期投入长短结合, 充分考虑投资风险的规避与分散。有适合规模开发者在完成投资风险评估后一定以开发为先;没有适合规模开发、但资源潜力确实很大的地区, 尽量通过谈判, 以较低的进入成本取得整个区的勘查开发权, 一边有序地开展资源勘查工作, 一边与周边适合的小规模开采的矿山进行合作, 达到“以战养战”的效果。

(3) 通过收购完成境外资源战略。被收购对象一般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或较好的资源占有状况, 收购后一般需要花五年左右达到扩大产能的目标。对于收购对象价值, 应该越大越好, 如果收购方具备相应能力的话。因为不管大小, 在管理成本方面几乎没有大的差别。这也是为什么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目标应尽量瞄准大型、超大型矿床的理由之一。

境外矿产资源的占用不论是收购还是勘查 (二者不完全分离的, 收购之后有勘查投资、充分的资源研究后才有成功的收购计划) , 都能看到资源战略所起到的作用。像中国五矿资源股份公司先后收购澳大利亚的OZ Minerals (其主要矿山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西澳洲、塔斯马尼亚以及老挝的沙湾那吉省) 与Anvil Mining (其主要矿山在民主刚果的卡丹加省) 一样。

5 结语

综上所述, 现阶段的资源型企业发展战略是为资源保障而战的资源战略, 资源战略最终表现在获取大型、超大型矿床能力。资源型企业成立专门机构, 进行资源勘查与研究, 加强多头合作获取勘查技术, 立足国内, 开发境外,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 获取“两种资源”, 通过对收购的探矿权、采矿权进行风险勘查, 保障企业的资源储备, 实现资源战略。

摘要:通过对新常态下的资源型企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分析认为资源型企业的资源战略, 表现在获取大型、超大型矿床能力。并认为资源型企业要成立专门机构, 进行资源勘查与研究, 加强多头合作获取勘查技术,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 获取“两种资源”, 保障资源型企业的资源储备。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资源战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报告.地质出版社, 2014.

[2]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质矿产分会秘书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质矿产分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质矿产分会会刊, 2015.

[3]谢学锦.走向21世纪矿产勘查地球化学, 1999.

[4]中国地调中心.中国大陆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对比研究与编图1999~2010成果巡礼, 2012.

[5]刘亮明, 邓吉牛, 彭省临, 疏志明, 邵拥军, 杨鸿翼.论找矿勘查的风险性和降低风险的预测性勘查战略.地质通报, 2005.

[6]刘振国, 李伟锋.“双子星”照亮地质找矿之路.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2.

[7]国土资源部, 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财政部, 等.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 (2011~2020) .

[8]裴荣富.对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的认识和建议, 2009.

[9]赵文津.地质找矿大突破中如何发挥科技的作用, 2009.

[10]王瑞江.关于我国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2009.

[11]谢学锦.2020年的勘查地球化学, 2007.

资源型企业战略 篇5

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为提高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建立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评述了国内外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设计了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数学构建了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作 者:刘小元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科技与管理英文刊名: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年,卷(期):7(1)分类号:F271关键词:资源型企业 核心竞争力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浅析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战略 企业战略 匹配

一、企业战略的基本观点

长久以来,在各类战略管理文献中对“企业战略”一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和管理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本文中,我们暂且可以把企业战略界定为:企业根据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对自身条件,即企业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与能力,优势与劣势的客观审视,来选择合适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在企业使命的指导下,对实现目标的轨迹进行总体性、指导性的谋划,达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目的。

一般而言,企业战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总体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总体战略决定企业各战略业务单位在战略规划期限内的资源分配,经营领域和业务拓展方向,用来指导企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总体发展,是制定企业的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它又可分为发展型战略、稳定型战略、收缩型战略和组合型战略。竞争战略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职能战略是企业内各主要职能部门的短期战略计划,它是对企业内的各项职能活动做出的统筹安排,对总体战略具有支撑作用。人力资源战略就是企业职能战略的一种。

二、人力资源战略的基本观点

21世纪,随着企业间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了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中起主导作用的、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其地位是其他任何资源无法企及的。既然人力资源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有效的对它进行配置呢?人力资源战略的出现将这一问题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

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职能战略的一种,是指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局性、整体性的把握,从企业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出发,通过科学的人员配置、薪酬管理、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手段,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达到帮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三、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首先,它可以使企业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针对具体情况调整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其次,它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战略之间的纽带,使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围绕企业战略有效的运作。

最后,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与企业战略相协调的人力资源战略,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

人力资源战略该如何与企业战略匹配呢?作为企业的一种职能战略,它与企业战略的协调主要是从总体战略和竞争战略上去匹配。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学习,总结出以下一些结论:

(一)与总体战略的匹配

1.与发展型战略的匹配

为了达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竞争实力,满足成长需要的目的,企业将以发展为导向,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开拓新市场。在这一战略下,企业对拥有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的人员以及经验丰富的市场推广人员十分渴求。此时,人力资源战略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雇佣所需要的且马上可以使用的员工;员工的技能、知识应与岗位匹配,做到人尽其才,适得其所;绩效评价要结合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薪酬组合要强调奖励与增长目标的达成;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

2.与稳定型战略的匹配

稳定型战略是指企业保持现有的产销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稳定和巩固现有的竞争地位。在这一战略下,企业遵循与过去相同的战略目标,组织内部相对稳定。此时,人力资源战略的重点应放在获取员工最大潜能、提高员工的能力、知识和技能上;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提升自我以满足将来企业战略转变时的需求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3.与收缩型战略的匹配

在收缩型战略下,企业会对现有的产品、市场领域采取紧缩或撤退措施。这一战略的实施通常伴随着裁减员工。因此要求人力资源战略科学的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保留那些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核心人才;制定和实施裁减员工的计划时,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做好辞退补贴工作。

4.与组合型战略的匹配

事实上,很少有企业单独的采用上述战略中的某一种。从长远的角度看,大多数企业都是将上述三种战略结合起来使用,即采用组合型战略,此时的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可以结合前面所述。

(二)与竞争战略的匹配

1.与成本领先战略的匹配

成本领先战略是在满足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为了降低成本,必然要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人力资源战略要做到以下几点:对员工所需要的技能做出明确的界定;工作说明书的内容应详细具体;对员工定期进行技能培训;以行为作为绩效考评的依据;可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员工参与讨论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与差异化战略的匹配

差异化战略是指通过生产和销售特有的产品或服务,从而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来取胜。实施这一战略对员工的技能、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要求较高。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涉及到:工作说明书的内容界定应相对宽泛;所招募员工的工作类别应比较广泛;雇员更多的从外部招聘;以员工的个人能力来判定薪酬水平;绩效管理以结果为依据。

3.与集中化战略的匹配

资源型企业战略 篇7

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同时也阻碍着世界经济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挑战。在温室气体排放中,二氧化碳占气体排放总量的80%以上,直接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面对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世界组织和各个国家开始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7年制定了“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商讨了《哥本哈根协定》。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约束各个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2012 年多哈气候变化会议确定2013 ~ 2020 年为《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排放压力。虽然《京都议定书》没有强制要求我国减排,但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大国,我国表示在“十二五”期间建立排放交易体系,积极降低碳排放量,承诺到2020 年,将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 年的基础上降低40% ~ 45%。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碳排放的主体,企业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减排压力,其生存受到外部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信息披露是企业缓解来自外部压力的一个方法。因此,研究公共压力与企业碳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十分有必要。本文基于公共压力理论,从企业所面临的公共压力出发,基于合法性压力、政府压力、债权人压力和社会压力四个视角探讨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检验公共压力与碳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碳信息披露获得经验证据,从而为政府监管部门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碳信息披露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从披露内容、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几个方面对碳信息披露进行研究。

1. 碳信息披露内容方面,Kiernan(2008)在研究披露内容时认为,之所以披露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因为其缺乏完善的披露制度,导致披露的内容杂乱、缺乏可比性,这样很难从披露的内容中看出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碳信息披露制度、统一披露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Ans Kolk et al.(2008)在研究中指出碳信息披露内容不同于碳会计披露内容,碳信息披露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大,其包括碳排放交易情况、计量属性、设备技术的改造,在披露方式上没有像碳会计那样严格。

2. 碳信息披露现状方面,Adrian Wilkes(2007)发现,由于国际上对碳信息披露没有统一的披露框架,企业在披露内容和方式上缺乏一致,没有可比性。Ans Kolk,David Levy和Jonatan Pinkse(2008)认为,碳信息披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伴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相关披露制度也会相继完善。Stanny(2010)以美国标准普尔500 家企业为样本,研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披露情况,他发现企业以前的披露水平可以作为解释当前披露状况的重要因素。

3. 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方面,Stanny和Ely(2008)研究发现,企业碳信息披露与企业的规模以及全球化程度成正比例关系,同时与企业以前的披露水平也有关。Peters和Romi(2009)以政府角度研究企业披露碳信息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监督下的企业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不同的市场结构与碳信息披露有直接的影响。

(二)国内碳信息披露研究

国内碳信息披露的研究较晚,主要集中在碳信息披露框架、现状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1. 碳信息披露框架方面,张彩平和肖序(2010)通过研究CDP项目,认为我国碳信息披露框架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和统一的披露标准。穆利萍(2011)从税收政策、交易市场、政府监督和财经法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王方军(2011)等在法律层、指南与披露层和分析层三个方面构建了我国碳信息披露框架,并为我国碳信息披露框架的构建提出针对性意见。

2. 企业碳信息披露现状和影响因素方面,戚啸艳(2012)以CDP报告为样本,研究我国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他发现企业规模、是否有专门的环保机构、是否通过管理认证与信息披露水平有关。苗项(2012)在研究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时认为,企业披露信息的多少和企业的规模、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以及行业有关系。

从以上的文献可以看出,相比国外来说,我国对碳信息披露的研究还是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研究内容具有局限性,成果较少。关于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从企业自身内部出发,研究公司治理角度对碳信息的影响,很少有从企业外部例如公共压力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在前人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公共压力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缺,为企业提高自身信息披露提供参考依据。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合法性压力与企业碳信息披露

解释企业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合法性,它以“社会契约”的概念为基础。企业存在于社会当中,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通过一种社会契约将企业与社会联系在一起,这些契约将企业融入到社会中,成为社会的一分子。Miller(2007)经过分析后认为,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获得合法性。为了确保经营行为在社会的允许范围内看起来具有合法性,企业会通过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方式。近年来,社会对低碳减排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众一直在倡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低污染的道路,基于此,企业应该对碳排放的具体信息进行披露。如果企业没有做到相关碳信息披露,一些关注低碳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就会认为企业缺乏低碳环保意识,继而为此拒绝提供资金支持,企业有可能无法继续生存。所以,企业为了消除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顾虑,必须披露碳信息。

“合法性压力”很难用变量去衡量,它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低碳意识有关,也与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特点有关。本文用社会信任度和是否属于重污染行业两个变量来衡量合法性压力。白春阳(2006)认为,社会信任主要是指全体社会成员间存在着的对待公共事务、公共组织、人际交往等社会性活动或机构运作所持有的一整套“普遍而近似的态度”。企业及时披露碳信息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信任度,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可。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企业的社会信任度越高,其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行业特征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因素。行业不同,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同。重污染行业因为其自身特点,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因此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较多,国家对这类企业的法律法规限制也比较多。利益相关者对重污染行业是否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有更多关注。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2:相较于普通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的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更高。

(二)政府压力与碳信息披露

企业所面临的公共压力除了合法性压力以外,还有来自于政府监管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压力。政府会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条款来约束企业的排放行为,使得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政府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使得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近年来,政府一直倡导低碳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推进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由于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政府对企业环保意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企业面临的监管压力增大。如果企业不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信息披露,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因此,为了降低政府监管和法律法规所带来的处罚,企业会通过披露更多的碳信息来缓解这种压力。

此外,企业中国有股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企业所面临的政府压力,国有控股企业不仅要为企业负责,同时要比非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国有企业必须披露更多的碳信息。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3:地方政府监管力度越大,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假设4:国有股比例越大,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三)债权人压力与碳信息披露

债权人作为企业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有着很大的关系。债权人主要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在碳信息披露方面,债权人关注的是由于信息披露给企业带来偿债能力的变化。当企业因为治理环境而耗费大量资金时,企业的利润会减少,影响其偿债能力,并会给债权人带来一定的损失。为了保证债权人利益不受到影响,当企业因为需要资金来治理环境或者承担污染环境的负担时,作为企业最大债权人的银行,会拒绝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2012年银监会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银监发[2012]4号),要求银行业充分发挥杠杆作用,督促企业节能环保,这使得银行也要求企业披露碳信息。因此,为了满足银行的需求,企业也会更多地披露碳信息。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5:银行贷款比例越高,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四)社会压力与碳信息披露

企业置身于社会当中,与周围的居民、政府和各种组织组成一个整体。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同时也意识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创造利益的同时,把污染转嫁给了周边环境,特别是企业周边的居民成为这种污染的直接受害者。企业只有处理好与周边社区的关系,才能得到社会的接纳和认可,从而更好地占领市场。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影响,那么周围的居民就会联合起来抵制企业的这种行为,同时政府也会响应群众,减少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强监管甚至进行罚款。

而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手段,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度,报道越多,企业承受的社会公众压力就越大,企业就会披露更多的碳信息。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6:新闻媒体报道越多,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资源型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时间跨度为2011 ~ 2013 年,根据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行业的分类,选取以下行业。主要包括煤炭开采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开采辅助活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及金属制品业。同时剔除ST公司和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得到155 个样本。

本文所需的上市公司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主要来源于聚潮资讯、深圳证券交易所官网和上市公司官网,相关财务数据主要从公司年报、国泰安数据库和知网中获得。碳信息披露相关信息来源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通过手工整理打分获得。

1.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本文碳信息披露水平的衡量采用环境信息披露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即内容分析法。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关于碳信息披露的信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字性描述的非量化信息,一类是有数据披露的量化信息。每一类分为7 个项目。具体量化方法如表1所示。

2. 解释变量。本文的解释变量包括:社会信任度、是否为重污染企业、地方政府对环境信息监管力度、国有股比例、银行贷款比例和媒体关注度。各个变量的量化如表2所示。

3. 控制变量。本文选用的控制变量有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盈利能力。具体量化方法如表3所示。

(二)模型设计

本文对模型进行F检验和Hausman检验,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Hausman检验,P值<0.05,本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公共压力与碳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模型为:

其中,α为常数项,β代表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CDI为碳信息披露质量。

五、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模型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CDI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10,说明各个企业对碳信息披露水平较低且披露水平差异较大,不能很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从合法性压力来看,社会信任度标准差为66.18,说明各个地区的信任度差异较大,社会信任度不同,重污染行业占总体样本的36.13%,由于重污染行业所受的关注度较高,面临的合法性压力越大。

从政府压力来看,国有股比例均值为27.98%,说明国有股比例整体不高,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水平较低。企业注册地的PITI指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较大,说明不同地区的政府监管差异较大。

从债权人压力方面来看,银行贷款比例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54,企业的贷款比例差异较大。

从社会压力方面看,媒体监督的差异较大,说明不同的企业所受到的关注不同,面临的社会压力不同。

从控制变量来看,公司规模标准差为1.74,说明本文所选样本企业差异不大,财务杠杆和盈利能力最小值与最大值差异较大,说明本文选择的企业具有代表性。

(二)回归分析

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做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6可以看出,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262 0,F统计量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社会信任度系数符号与预期相反且不显著,说明社会信任度与碳信息披露影响不显著,假设1未得到验证。

是否为重污染行业系数与预期一致,通过显著性检验,是否为重污染行业企业对碳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假设2得到验证。

国有股比例系数显著为正,与预期相符,说明国有股比例对碳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假设3得到验证。

地方政府监管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系数符号与预期不符,说明地方监管对碳信息影响不显著,假设4 未得到验证。

银行贷款比例系数为正,与预期相符,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对碳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假设5得到验证。

媒体关注度系数为负且不显著,说明媒体关注度对碳信息披露没有显著影响,假设6未得到验证。

六、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2011 ~ 2013年我国资源型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公共压力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所承受的外部压力对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有影响。

1. 作为衡量企业面临的合法性压力的两个变量,社会信任度对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影响不明显;属于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合法性压力比较大,碳信息披露水平比非重污染企业的要求高。

2. 在上市公司所面临的政府压力中,地方政府对碳信息披露有负影响,原因可能是企业为了躲避政府的检查,刻意回避了一些敏感信息,有些环境信息不披露要比披露对企业更有利,尤其是对于重污染行业,为了减少当地政府的关注度,企业故意隐藏了一些碳信息。国有股比例对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正影响,表明政府的政策压力能够使企业提高碳信息披露水平。

3. 债权人压力对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有一定的正影响,银行对企业的压力越大,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4. 理论上,媒体关注度作为企业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对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应该具有正面影响,即企业受到媒体的关注度越高,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但是在本文中,媒体关注度对碳信息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碳信息披露没有得到媒体界的完全关注;第二,由于本文媒体关注度数据来源于知网,数据收集途径比较局限,导致实证结果与预期不符,存在一定的误差。

(二)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从政府角度出发,应该加大当地政府的监管力度。政府应该完善相应的碳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法律法规的落实,不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对于没有及时披露碳信息给社会造成一定影响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处罚,以此来加强政府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监管。

第二,从社会公众角度出发,应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使得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监督手段,应该加强对污染企业的关注,用自身的监督力量来督促企业披露碳信息。

第三,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自觉完善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息披露,提高碳信息披露水平,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在追求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坚持低碳发展之路。

摘要:本文以2011~2013年的155家资源型企业46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企业所面临的合法性压力、政府压力、债权人压力和社会压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整体不高,减排计划和投入方面量化信息缺失严重。社会信任度对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影响不显著,且属于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合法性压力较大,其碳信息披露水平比非重污染企业的要求更高。国有股比例和银行贷款比例对碳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地方政府监管对企业碳信息披露有显著负影响,社会信任度和媒体关注度对碳信息披露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公共压力,碳信息披露,媒体关注度

参考文献

Kiernan M.J..Climate change and investment risk,Presentation at the Amsterdam Glob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ility and Transparency[J].GRI Amsterdam,2008(6).

W.Aerts,D.Cormier,M.Magnan.Corporat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media: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Ecological Economics,2008(3).

李少轩,张瑞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09(9).

谢良安.企业碳信息披露路径的分析比较[J].财会月刊,2013(6).

Ans Kolk,David Levy,Jonatan Pinkse.Corporate responses in an emerging climate regime.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commensuration of carbon disclosure[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8(4).

Stanny.E.,K.Ely.Corporat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about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6).

Peters G.,Romi A..Carbon disclosure incentives in a global setting: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D].Fayetteville:University of Arkansas,2009.

卢馨,李建明.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研究--以2007年和2008年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3).

戚晡艳.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DP项目的面板数据分析[J].学海,2012(3).

白春阳.社会信任的基本形式解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1).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10).

资源型企业财务风险研究 篇8

一、QM公司概况

(一)股权结构

截至2012年12月31日,QM公司的股权分布情况为:国家开发公司持股78375.59万股,拥有42.36%股权;GHNY公司持股33210.74万股,拥有17.95%股权;安徽XJMD公司持股21850.71万股,拥有11.81%股权;社会公众持股51601.66万股,拥有27.88%股权。QM公司的具体结构关系见图1。

(二)主营业务

QM公司主要从事煤炭资源的勘探与开采业务,在我国很多省份均有生产基地。QM公司多年来一直秉承提供高质量产品的经营理念,对煤炭资源进行了深加工,提高了附加值,受到众多客户的一致好评。QM已经发展为我国重要的煤炭企业之一,在北方地区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以及市场份额,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企业。

(三)竞争优势

QM公司现有主要基地的煤炭储量预计可开采50年,因此,拥有非常稳定的资源优势。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了805559万元,在工信部发布的煤炭企业100强中排在47位,公司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拥有先天的运输成本优势。此外,公司的产品基本上销往我国北方地区,那里冬天采暖是一项非常巨大的煤炭消耗项目,所以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求;同时,QM公司提供的高附加值煤炭产品受到很多高端客户的青睐,这些倡导环保的高端客户非常欣赏QM的无硫煤炭,因为该产品不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小,而且也为客户节省了安装除硫设备的开支。总体来讲,QM公司具有的市场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四)下设机构

QM公司的下设机构具体情况见图2。不难看出,公司拥有比较庞大的组织结构,如果未能合理设置管理流程的话,很容易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五)技术创新

QM公司一贯提倡以技术推动公司的进步,因此,投入了高额资金建设自动化开采系统,并积极研究相关的安全防护设施,从而在保证井下工人人身安全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二、QM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一)偿债风险

虽然股东投资的资金是不需要偿还的,但是企业必须偿还向债权人借贷的资金,而且还应该按照借款时约定的还款方式以及计息方式履行还款责任。债权人和股东有很大区别,企业如果经营状况不理想,股东最多就享受不到任何形式的股利或者分红而已。但债权人不管企业的经营状况,只看借款协议的约定,就算企业处于巨额亏损的状态,也必须按照协议偿还本息。如果企业因为经营状况不理想而无法偿还借债,就产生了偿债风险。QM公司的偿债风险衡量指标见表1。

单位:万元

通过表1可知,QM公司现金流动负债百分比2011年为41%,2012年则降低至16%,不难看出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出现了明显降低的趋势;而流动负债百分比从2011年的52.32%提高至2012年的57.18%,显示QM公司的流动负债比率有所提升,公司面对很高的短期偿债压力。

另一方面,QM公司为了应对能源枯竭的问题加大了对异地煤矿的投资力度。2009年成功上市之后,该公司的长期负债逐渐增加,自然需要支付更多的债务利息;2012年QM公司的利息支出已经比2011年多了26.92%;资产负债率也从2009年的60.79%提升至了2012年的64.71%,具体变动趋势见图3。不难看出,QM公司背负着沉重的长期债务压力,这样势必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自身面对的财务风险。

(二)投资风险

企业之所以进行投资无非是要获得更加理想的经济收益。投资的时候,企业需要综合考虑投资项目的各项综合情况,并科学预计项目可能产生的收益,如果收益达不到投资成本,企业将会遭遇巨大的投资风险。QM公司当前的长期投资与相关收益数据统计见表2。

通过表2可知,2009年QM公司进行了25万元的长期投资;2012年该数字已经提升至了6914万元,翻275.56了倍。QM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是煤炭发电,因此进行的投资很多都是电厂项目。因为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不是很理想,所以QM公司的下设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导致QM公司2010年、2011年与2012年的投资收益都是负的,具体见图4。所以,QM公司当前进行的投资收益状况普遍不理想,导致公司面临很高的投资风险。

(三)营运风险

企业的营运风险主要是由存货以及应收账款产生的,因为存货会占用企业的资金,从而影响正常的运营;应收账款同样占用企业的资金,影响正常的营运。QM公司存货指标统计见表3。

通过表3可知,QM公司2010-2012年一直处于存货不断增加的情况,而且存货周转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慢,具体见图5。因为销售情况转差,导致了QM公司的存货不断积压,周转速度越来越慢,公司运营承受着巨大压力。

但是,煤炭存储太久必然影响其质量,从而企业只能以低价出售。为了改善这种局面,企业就只有实行赊销,赊销就会产生很多应收账款,令企业运营资金受到很大影响,减慢资金运作效率。QM公司2010~2012年的应收账款指标统计见表4。

通过表4可知,QM公司这三年一直处于应收账款不断增多的状态,2012年应收账款比2011年多了8362万元,提升幅度高达85.52%,具体见图6;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在2012年显著变慢了,反映QM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期变得比原来长。通过翻查该公司的年报发现,欠款企业基本上都是一些电力企业,拥有良好的资金实力,因此,应收账款转为坏账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不过,上面两项都占用了QM公司大量的资金,使公司面对很高的营运风险。

(四)现金流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现金流直接反映其经营能力以及内在价值,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生存以及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换句话说,正常充足的现金流是企业按照计划进行各项运行活动的重要保障。所以,分析财务风险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忽视现金流风险。QM公司年与年的现金流指标统计见表5。

单位:万元

通过表5可知,QM公司2012年现金净流量比2011年降低了51.12%;其中,投资活动方面的降低了0.49%;筹资活动方面则提高了82.65%。虽然表5中统计到的经营现金净流量都是正数,可那是因为很多项目投资还处于初期,投入的金额还只是所有金额中很小的一部分,后续要增加的投资金额会越来越多,单纯依赖经营活动带来的收益进行后续投资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QM公司只能进行外部筹资。正是由于大规模的筹资,使得该公司连续两年的多项现金指标都是负值。QM公司2011年的营业收入现金所占百分比是0.38元,而2012年的营业收入现金所占百分比是0.16元。QM公司的现金收入能力变得更差,这样势必导致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后续经营活动,同时盈利能力也有一定幅度的下滑。所以,QM公司当前获取现金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差,使得公司面对很高的现金流风险。

三、QM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提升公司治理效率

想要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企业必须拥有科学合理的治理机构。前面已经介绍过QM公司的组织机构,知道该公司拥有很多下设企业与机构,而且涉及的业务范围很广,因此,进行管理的时候难免会存在低效的情况。现在公司的基本治理结构与大部分企业都一样,重要事项由董事会审议决策,一般事务性工作则授权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决策。虽然表面看来这种管理方式比较科学,但其实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了管理效率相对低下。QM公司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公司的治理效率:

(1)充分发挥董事会的效用。当前,QM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基本上都是公司的高管,也就是说他们本身就是公司的管理权拥有者,同时又对管理权进行监控,可想而知监控的效率一定非常低下。为了改变这种局面,QM公司应该增加董事会中外部独立董事的人数,从而提升董事会进行决策的公允性和决策效率。同时注意在决策的过程中一直以财务风险控制为指导思想,而不是以公司战略规划为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董事会的效用,提升QM公司的决策质量。因为董事会对公司来说太过重要了,所以,也应该建立起对他们工作评价的机制,从而提升董事会的运作效率。QM公司应尽量全面地了解董事会成员的各项工作情况,并通过科学的评估手段,衡量其工作的实效性。

(2)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监督虽然能提升QM公司董事会的运行效率,但是如果监督得过于频繁会大幅提升公司的治理成本,同时导致管理层进行的决策受到很大干扰;可如果监督太少的话,则会导致监事会形同虚设,根本无法有效发挥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作用。基于这种情况,QM公司应强化监事会在其它方面的监督职能,拓展其对公司运营的监督范围。

(二)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防控认知

QM公司当前的财务管理环境并不太理想,突出表现就在于财务人员的风险防控认知比较薄弱,因此,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未能综合考虑业务可能引致的风险,导致不知不觉间将公司带入很高的财务风险之中。基于这种情况,QM公司需要提升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各种专业技能以及业务素质培训,树立起他们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并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在业务操作过程中衡量可能引发或者已经存在的财务风险,从而在风险还未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将其消灭或者转移出去。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的操作,并定期将公司的各类财务信息汇总为报表,分析表中数据是否存在结构上的问题;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上报,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问题可能引致的财务风险,从而做好相关的防控工作。如果QM公司能够拥有风险防控认知很高的财务人员,自然就能提升公司防控财务风险的能力,保证公司财务操作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三)健全应收账款内控机制

(1)事前控制。为了减少库存积压,QM公司不得已需要进行赊销,因此,也就产生了应收账款问题。对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其实就是控制好销售这一环节。既然客户要先提货后付款,那么QM公司自然需要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从而保证客户确实具有还款意愿以及还款能力。事前控制十分关键,如果没有落实好,那么可能为QM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这种情况,QM公司应该建立客户评级制度,对赊销客户的综合资信情况进行评级,只有评级合格的客户才可以进行赊销;之后再根据客户的具体评级,确定授信额度与方式。这样能够有效控制应收账款风险,提高QM公司成功收回应收账款的可能性。就算是信用评级很高的客户,也需要设定授信上限,从而避免由于客户经营意外而产生的应收账款风险。

(2)事中控制。那些已经完成的赊销活动,自然就会产生应收账款,QM公司财务部不但要逐笔记录应收账款的详情,还应经常和应收账款余额较多的客户沟通,定期和他们核对账款的数额以及还款时间;另外,还应积极与他们沟通近期的运营状况,从而了解其是否存在还款困难等。财务部还应做好应收账款的还款时间管理,如果出现逾期未还的账款,则需要及时通知销售部门,并要求他们催收账款。

(3)事后控制。QM公司的销售人员并不是将产品销售出去就完成工作了,还需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后续跟踪工作,其薪资和账款的回收情况直接挂钩。财务部将逾期未还的应收账款情况通知给销售部之后,销售部就需要落实具体的销售人员,并要求其进行账款催收工作。如果账款能够成功收回,则按照逾期的长短决定如何扣除其奖金以及岗位工资;如果账款转为了坏账,则需要由销售人员承担部分损失。通过综合分析了QM公司当前销售流程之后,为其构建了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实操性的应收账管理流程,具体见图7。

摘要:资源型企业面对外部市场的剧烈变动以及自身内部的各种风险,想要提升自身的内控管理效率,必须抓好财务管理,及时识别财务风险并进行相应的防控,让企业的运营处于安全环境之中。本文以QM公司当前的财务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资源型企业应该如何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财务管理,以期对其他资源型企业有所启发。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张萍:《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第21期。

[2]朱伟:《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分类探究》,《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年第11期。

资源型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有关问题 篇9

1. 企业的社会职能移交具有较大难度

近年来, 各地政府和企业就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的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 有的进展比较顺利, 所办的学校、医院等已全部移交。但是, 总体上由于许多资源型国有企业所在地政府财力不足, 企业的社会职能移交遇到很大阻力。大部分企业愿意将社会职能移交给地方政府的, 它们认为这是使企业轻装上阵的必须途径, 而许多地方政府无力接收, 致使移交工作存在较大困难。

2. 分流富余人员阻力大、问题多

分流富余人员、减员增效是资源型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一大目的, 也是最为困难的工作。当前资源型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富余人员分流中存在以下两大问题。首先, 再就业十分困难。由于资源型国有企业改制分流出的人员在年龄、技能上都没有优势;资源型国有企业大多处于边远地区, 即使已形成资源型城市, 也会因支柱产业衰落吸纳劳动力能力微弱, 因而短时间内剧增的几千名失业人员, 在矿区和依托城市中很难实现再就业, 从而威胁当地的社会稳定。再者, “买断工龄”问题多。“买断工龄”作为一种企业改制、减员增效的途径, 被我国许多进行关闭破产、改制重组的资源型国有企业以及其他类型的国有企业广泛使用。然而, 在现实中, “买断工龄”的金额由于受企业自身实力影响很大, 各行业、各企业间形成极大的差别。

3. 矿业权出让转让的不合法行为多

尽管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矿业权有偿取得、有偿使用、依法转让的制度, 但矿业权的出让转让仍存在不少问题, 尤其是对于进行改制重组的资源型国有企业。根据国家的规定, 矿业权原则上是有偿出让、转让, 但若存在规定的五种情况之一时, 企业可以申请将应交的矿业权价款的部分或全部转增国家资本, 其中一种情况即为大中型矿山企业因资源枯竭, 勘查接替资源。这是国家给予资源型国有企业的一项优惠政策。因而资源型国有企业在改制重组后, 大部分将矿业权评估之后转增为国家资本。但是, 在实施过程中, 一部分企业的矿业权转让还是没有采取作价出资的形式, 忽视了矿业权的有偿转让。

二、完善改制重组的建议

1. 推进主辅分离与社会职能移交

原经贸委等8部委2002年联合颁布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以免征3年所得税的优惠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和属地化管理移交后的社会职能。笔者认为, 除此以外, 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加强企业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调。由于一些资源型国有企业是中央或省属单位, 与所在地政府联系不多, 因而, 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协调, 是这类企业移交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保障。 (2) 移交工作与公用事业改革相结合。这可以通过采取合资、托管、出售等方式使供电、供水、供暖等社会职能民营化、市场化, 由无偿服务变为有偿服务, 由单纯为企业服务改为面向社会服务, 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城市原有社会职能的改革, 增进公用事业的运营效率, 也有助于通过民营化筹集资金, 突破移交工作资金少的“瓶颈”。 (3) 分类解决不同社会职能的分离、移交, 根据不同类型的社会职能, 对影响重大和容易移交的社会职能先分离、移交, 而后逐步推进其他。

2. 妥善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安置和就业问题

安置分流富余人员是关系改制重组成败、社会稳定的关键。 (1) 加快剥离社会职能机构的人员、一次性安置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劳动关系的移交。 (2) 妥善解决好经济补偿金、拖欠工资和医药费等问题, 将一次性安置人员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3) 企业所依托的城市须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地处边远山区的企业可以鼓励下岗职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 (4) 对于就业能力有限、资源条件恶劣、替代产业难以形成的地方, 地方政府应大力推动向外输出劳力。

3. 引导与规范改制重组企业的矿业权流转行为

资源型企业战略 篇10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市场处于低迷, 然而我国企业却迎来了海外并购的高潮, 特别是资源型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资源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因而, 在海外并购大浪潮的背景下, 探讨促使我国资源型企业选择海外并购的因素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分析当前我国形势, 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阐述驱动我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的因素, 并对资源型企业在做出海外并购决策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二、外部因素

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促使企业的状态发生变化。金融危机后我国资源型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催生了许多具有诱惑力的条件, 进而推动了资源型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步伐。

(一) 金融危机带来海外并购良机。

“这是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虽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但是同时也为资源型企业“走出去”孕育出了许多的有利机会。首先,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许多海外企业资产的严重贬值, 国际市场中资源产品价格走低, 以及海外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而难以持续经营等问题不断产生, 使得海外企业迫不得已出售部分资产以缩减规模。对于为了获取资源性资产为主的我国企业来说, 在这种价格下购买是投资的绝好机会;其次, 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市场的萎缩, 为了挽救国内市场走出困境, 缓解经济的衰退, 西方国家被迫放松投资政策, 吸引海外投资。西方国家对外来者投资的监管和审查的放松,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的政治障碍和隐性成本。此外, 危机以来也引发了人民币持续升值, 间接地降低了我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的成本, 增强了其并购能力。因此可以看出, 金融危机为我国资源型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二) 国内资源的大量需求。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 但是人口众多, 消耗量大, 资源匮乏一直都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近几十年来,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高能源、高投资、高排放和高污染, 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也直接带动了我国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类行业的高速发展。在短时间内我国仍需要依靠大规模的资源投入来维持经济平稳快速地发展;另一方面,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海外需求量急剧下降, 对我国出口带来严峻挑战, 使我国必须由外需主导型经济转变为内需主导型经济, 扩大内需必然引起国内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因而, 国内资源的短缺与市场需求的增长, 产生了严重的资源供需缺口。为了寻求新源头, 资源型企业的目光必然会放置于海外市场。

(三) 国内多方面的鼓励。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这预示着我国双向开放向纵深发展。“走出去”战略又称为国际化经营战略, 是指我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形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进而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强国战略。尤其在危机后, 伴随着我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的浪潮, 我国也在多方面给予了支持。

1、国家政策加强对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的支持。

2008年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2009年商务部发布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简化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审批手续, 同时放宽了境外投资外汇资金的来源范围。政策的制定为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宏观环境。

2、充足的外汇储备的支持。

目前, 我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量最大的国家, 购买美国国债与进行流动性资产的投资都不足以消化这些外汇储备, 因此近年来政府积极地将部分外汇储备用于海外并购。如:在2008年中铝收购力拓、中冶收购巴基斯坦杜达的铅锌矿重要资源以及中钢收购澳大利亚的MDWEST等海外并购中, 国家开发银行在外汇资金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源型企业在并购融资方面的压力, 降低了其海外并购的资金支付风险。

3、国资委的鼓励态度。

2003年成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在大型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力机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国资委要求国有企业将发展培养成为能与世界一流企业实力相当的企业为目标, 并鼓励企业进行海外并购, 扩张规模, 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近日, 国资委官员表示, 由于发达国家正面临着经济困难, 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取得技术, 此次机遇“千载难逢”。国资委大力支持的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我国企业不断变强大和“走出去”的信念。

三、内部因素

资源基础论认为, 企业并不是外部力量被动的俘虏, 仅仅拥有有限的自由, 而是有能力主动控制与改变他们的环境。企业是以他们的资源与能力为基础进行竞争的, 因而内部因素产生的矛盾, 是驱动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力。

(一) 壮大自身, 谋求持续发展。

刘建、李莉、关宇航 (2011) 定义资源型企业为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占有, 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 辅以后续加工, 尽可能利用区域内存在的自然条件, 依靠资源的消耗实现成长的企业, 因而充足的资源是确保资源型企业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为了获得及时的资源以满足所需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企业会不断拓展视野, 寻求新的能源资源, 确保原料供应的稳定。此外, 当企业的能力与他们所期望达到的竞争目标存在差距, 并遇到发展瓶颈时, 可以通过海外并购来弥补这个差距。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 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质量, 同时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另一方面并购大大节省了企业成长的时间成本, 加快企业的规模扩张步伐。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资源型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捷径。

(二) 规避风险, 增强话语权。

目前, 我国资源型企业获取资源产品主要是通过从国际资源市场进口, 而通过在国外直接投资开发能源资源并且拥有资源销售控制权的少之又少, 这一现状给我国企业在保障安全稳定的资源供应方面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与此同时, 国际资源市场中已形成“卖方特征”, 代表着西方发达国家利益的跨国垄断企业掌控着大量能源资源的定价权。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不仅操纵了国际资源产品市场, 更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资源运输的重要航道。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 他们抬高产品价格, 并想方设法制约我国资源的来源渠道。因而我国企业在国际资源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并缺乏话语权。为了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增强话语权, 争取资源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 我国资源型企业就必须破除阻力, 通过海外并购来实现快速增长, 成为跨国企业集团, 在国际中争占一席之地, 建立自己稳定的资源基地。

四、建议

外部环境创造的便利条件, 企业本身不断寻求变得更强大的欲望, 都驱使我国资源型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但是海外并购交易的完成只是第一步, 后续的管理整合是更加艰辛漫长的道路, 因而衡量海外并购是否成功, 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它取决于并购数年后企业是否实现增值, 整体盈利能力是否增强。企业海外并购的失败, 不仅会使企业损失金钱、时间和精力, 还会造成企业绩效下降, 后续发展减缓。因此, 本文针对企业在确定海外并购决策之前应注意的问题, 提出建议以确保海外并购的成功。

(一) 保持谨慎性, 树立正确的并购动机。

首先, 资源型企业在并购前需要保持谨慎性。由于在海外并购时, 我国企业可能会遭遇到政治风险、法律风险、价格风险、融资风险、反并购风险和整合风险, 以及来自外部的其他阻力, 因此企业采取行动前要保持谨慎, 认真思考自身所具备的能力水平, 明确是否有能力完成海外并购, 是否有能力成功整合并购后的企业;其次, 树立正确的并购动机。只有在正确的战略动机指引下, 并购才会具有更强的主动性与目的性, 从而减少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然而, 目前我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并不是纯粹的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 夹杂着浓厚的政府行为色彩, 并且存在盲目加入海外并购热潮的短视行为, 这也导致了我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败多胜少。因此, 资源型企业决策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并购动机, 明确分析海外并购决策是否真正符合自身的战略需要, 是否有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

(二) 全面考虑目标企业的选择。

只有确定正确的目标企业并购才有可能成功, 所以需要从多方面分析目标企业选择的利弊。首先, 我国资源型企业的主要目标是为获取更多资源, 保障企业稳定的资源供应, 因而目标企业的选择一定要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并且选择的目标企业应拥有与企业自身互补的资源和能力, 进而能够在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完善自己的不足, 这样才能保证以后为企业带来协同效应;其次, 由于我国在海外并购中经验不足, 因而资源型企业在选择目标企业时, 尽量保持在自己较熟知的业务范围内。比如, 对于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的企业应尽可能选择经营同种业务的企业;对于坚持多样化, 延伸产业链的企业, 应选择上游或下游的目标企业。此外, 为了确保并购更加稳定地进行, 我国资源型企业在选择海外并购的过程中, 尽量多的收集信息, 进行全面的风险、收益等相关方面的评估, 选择相对条件较优越的并购目标区域。

(三) 增加经验, 借助专业团队。

中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起步较晚, 并购经验不足, 是导致并购受挫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企业缺乏经验必然会增加并购过程中的风险, 因此企业可以将部分经历放置于国内能源资源的并购和整合上, 增加经验为以后的海外资源类并购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专业的智囊团, 为实施海外并购进行评估, 并进行科学长远的规划。首先, 并购时机的选择。并购时机选择的好, 将会以较低的成本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否则将会使企业付出高昂的代价。并购时机的正确把握需要决策者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其所处的经济环境, 以及并购对象的经营状况等因素。借助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员, 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并购时机;其次, 并购前同东道国政府与民众的沟通。由于我国海外并购资源型企业中, 国有企业所占比重最大, 其政治背景很容易受到东道国政府和民众的质疑, 他们会担忧中国政府是最终的操盘者, 目的是控制全球的战略性资源。因此, 资源型企业通过借助智囊团, 在并购前制定一套有效的沟通方案, 进而得到相关政府的支持, 尽量缓和对方的抵触情绪, 并通过建立双赢的关系, 使并购企业积极参与到并购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徐凌云, 裘露露, 焦小伟.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目标定位实证分析[J].中国矿业, 2010.7.14.

[2]张洪, 刁莉.中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思考[J].亚太经济, 2010.2.101.

浅议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11

摘 要 国际金融危机已随着各国的宏观调控及国际间的合作逐步消退,全球经济日趋回暖。但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众多问题依然存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环境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国际间的矿产能源进出口也是牵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国际能源资源储量及消费大国,中国的资源使用状况一直备受国际关注。本文将以中国资源国际合作为切入点结合国际投资学的相关知识对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分析。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企业的发展牵动着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系列生产单位生产的保障。然而面对全球能源紧缺的现状,我国同其他国家一样成为卖方市场的价格接受者,怎样保证和促进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是现今十分重要的研究主题。

一、我国目前的能源资源现状

1.储量

目前中国的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和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土部下属国家地质调查局昨日发布的《2009年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重要成果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已圈定铁矿找矿远景区112处,预测潜在铁矿资源量2000亿吨以上。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现状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能源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二是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三是能源消费以国内供应为主,环境污染状况加剧,优质能源供应不足。

2.能源资源主要产地及特点

我国各种能源资源在地域分布上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平衡性。

煤炭资源分布的面较广,全国2300多个县市中1458个有煤炭赋存,但90%的储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东北、华北(包括山东)和西北,合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6%,集中程度高于煤炭。水能资源的分布主要在西部和中南部,在全国技术可开发资源量(3.7亿千瓦)中合计占到93.2%,其中西南占67.8%。

全国能源资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占75.2%),水力居次(22.4%),油气为辅(2.4%)。各地区呈现明显的差异。就省区而言,北方大多数省份以煤炭为主,而南方一些省份则以水力资源为主。人均能源资源量是衡量能源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的能源资源分布同消费分布呈现脱节现状。

无论从每一能源种类或能源总体看,其分布与消费区的分布都很不一致。尽管在能源相对贫乏地区努力进行资源勘探和加大开发强度,有的地区甚至在全国能源生产中的比重已高于其资源比重,然而由于主要经济发达省市几乎都是能源相对贫乏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增长,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

3.我国资源的进出口状况

从表现上看,国内外市场价格差的出现,导致资源市场流向发生逆转。在已过的国际经济危机影响下,国际资源价格大幅下降,如国际市场原油、煤炭、钢材、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折半,较去年同期下降50%。但这仅是表面原因,中国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资源价格降幅较小,部分煤炭价格甚至出现同比上涨现象。

金融危机令欧美等国家经济步入衰退,中国、印度等国家经济发展放缓,国际贸易大幅下降,石油、钢材、有色金属等产品需求大幅萎缩,因此中国的矿产资源出口明显减少。

其次,金融危机中人民币大幅升值,一方面减弱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国内企业的购买力,国内企业加强了国外初级产品购买力度,如煤炭和铁矿石。

最后,我国国内扩大内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振兴规划的落实,带动市场消费增加。使我国资源供给产生不足,进口增加。

二、资源型企业国际合作分析

国家发展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取决于基本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在社会工业生产过程中,发展经济就必须依托于各类能源。在城市化建设进程当中需要大量钢材,在各产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中叶需要大量的煤电气等资源。尽管各国的生产生活对此类能源都有大量需求,但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技术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等特点,我们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更大。因此国际间的合作也相对紧密。

生产资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依托,其中钢铁、煤炭、石油等资源更是一国各行业正常生产运作的重要保障。基于各国资源的储备情况,国际间大宗的资源进出口合作就成了国家备受重视的环节。资源能源的价格牵动着各个行业的发展。我国作为能源资源的重要产出国和消费国,对于价格的控制以及利用率的提高都是资源型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艰巨的任务。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进出口同其他组织成员国一同享受了许多优惠待遇。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于价格谈判,进出口贸易合作,产品垄断等方面都有了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产生。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6216万吨,高于11月的510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也超过80%,并且创下历史次高水平。2010年2月,宝钢再次成为铁矿石谈判的主角,此前有媒体披露说,力拓已与日韩完成首轮谈判,前者要求2010年铁矿石长协价格在2009年的基础上涨价40%左右。2009年全年进口铁矿石进口同比猛增超过四成。并且价格也在连创新高,这非常不利于新年度的铁矿石长期价格谈判。

国际投资环境是影响跨国投资行为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的种种差异性,推动着国际投资的不断发展。各国自然资源分布呈现高度不均,是直接投资发展的一种重要推动力。国际投资环境分为自然因素,人为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通常认为,人为自然因素对国际投资的影响最为关键。

目前大多数国家资源型企业的国际合作都建立进出口贸易上,资源型企业有其特殊性,仅靠贸易合作是不能满足一国长期合作的需求,对于价格和数量的控制都将受制于人。而长期战略计划中应将进出口贸易转为长期投资,成为东道国资源型企业的股东,在长期合作来看将对我国的企业经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

三、我国资源型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1.需求量大,价格站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受到各国自然条件的影响和限制,资源丰富国占有市场主导地位,控制着资源的价格和数量。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于钢材等生产资料的需求在全球总需求中占有很大份额,是全球钢铁产量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因此价格对我国的发展有着更加重要的影响。市场为供方市场,我国处于价格劣势地位。只能通过每年的谈判以及政治力量对价格进行约束。

2.国内资源型企业难形成集体

我国各大资源型企业每年都会努力和各国矿产单位取得接洽,但是因为我国许多企业处于同行业竞争状态,因此在谈判中难以形成集体,难以为共同利益而进行谈判。尽管我国有“钢协”这样的组织存在,但各钢铁生产企业仍因产量、利润等指标而各自为阵。因此国内钢铁价格难以平衡,使得在国际中的竞争中不能很好的体现团结一致。

3.资源利用率受技术限制

资源型企业的发展除了注重能源来源外,还应注重生产效率。而我国资源型企业普遍存在利用率低,生产成本大等问题。上半年全球钢铁业陷入亏损,但是三大矿山公司的铁矿石价格仍然很高,即使降价幅度也不大,国际钢协应该探索与上游的煤炭、铁矿石行业建议战略合作和互利共赢的新型关系。对于资源的利用率影响着企业的盈利收入,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我国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企业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以谋求永续发展为目标,在努力实现满足下游产业和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共存。

1.增加对国外生产单位的经营权

对于资源型企业而言,企业拥有资源的多少和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资源拥有量成为制约资源型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瓶颈。企业的一切活动,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建都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稀缺资源的占有来进行。我国资源企业必须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国内资源,发挥其基础保障作用,不断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国内资源供给。在立足自我发展的同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寻找机会、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国际化配置。

我国在过去的发展中,也试图通过入股国外矿产生产单位来达到控制其部分经营决策权的目的,但最终都以价格过高而放弃。长远来看,我们走出这一步是必要的。因为不可再生资源有其特殊性,必须趁早影响资源的定价,这样会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更有利。

2.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资源型企业就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多种技术因素,以减少资源不可持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资源型企业应通过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自身科技创新水平和效率。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效力,运用高科技,提倡绿色理念,将加工制造过程中造成的废弃物循环利用,尽最大可能体现资源价值。

应通过引进高科技设备,对初级资源型产品进行再加工、深加工,将产业链向精细加工环节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总之,就是要从市场需求出发,改善产品结构,促进资源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经济效益。

3.加强国内各生产单位的合作,从单纯竞争转为合作竞争

我国是资源消耗大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优质矿产资源是我国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内的资源型企业各自为阵,主要为竞争关系,难以形成对出口单位的压力。因此我国的企业应该形成有组织的集体共同面对外国垄断生产单位。我国的资源需求对国外资源的销售有着很大的影响,理论上可以对其价格形成一定的影响作用,这就必须要使我国的需求成为一个总体对其产生影响。

4.加强对我国资源的勘探力度,进一步做好战略储备工作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国。尽管矿产资源丰富,但人均指标却不尽人意。面对世界资源大规模消耗的现状,我国必须做好长期规划,继续加强对我国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勘探力度,以作储备之需。我国仍在不断致力于矿产资源的勘探,而已发现的资源产地已有部分作为长期战略储备尚未开采。只要在我国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应以进口为主,自我开采使用为辅。现今的许多发达国家都有了这样的规划来节约本国资源而同时保证本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也应效仿,尽量避免将来资源枯竭时使我国处于被动状态的可能性。

另外在我国与其他资源出口国的合作中,也应考虑到他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影响着其资源的价格。不能简单的与这些国家谈判,应该更加深入的了解那些出口企业的状况,为国际价格数量谈判的优势增加筹码。

五、结语

资源型企业的稳步发展是每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人口众多,加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基础建设消耗着大量的资源,因此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较其他的国家更大。

资源型企业战略 篇12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内部环境

一、资源型企业及其经济学特征

资源型企业,是指集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开发矿产资源为主,为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初级品,以赢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其特征如下:第一,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型企业较短的生命周期。资源型企业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由自然资源的特征所决定。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为耗竭性资源,这就影响到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企业的寿命。第二,经济效益波动性大。资源型企业的产品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上游产业产品,始终受制于下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受制于最终消费的层次和数量。无论价格还是产品的需求,都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波动及景气状况、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动等都会引起资源型产业的剧烈波动。并且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经济效益的高低,当储量较高时,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反之,当储量较少时,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第三,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负外部性。一般制造业也存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但资源型企业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开发和初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也是地面沉降、坍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潜在诱因。第四,资源配置中自然资源所占比重较大,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边际收益递减。与其他加工型、服务型、知识型产业相比,资源型企业是追求规模经济的,它需要追加大量的资本、设备以及人力等,特别是前期勘察费用多,采掘成本高,设备投资比例大,其相对收益呈逐步下降趋势。特别是采掘业,大量的投入是一次性的,无法持续地发挥投资效益。

资源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恰是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很高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危机事件的高频率发生期,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必然会遇到资源瓶颈。因此,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被视为是解决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方法,而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内部控制环境构成概述

1、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研究情况

(1)国外。随着对内部控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环境研究发展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内部牵制阶段:从原始社会出现管理需求的时期开始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还没有对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的研究;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控制环境构成内容问题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认为内部控制的研究范围必须包括控制环境问题;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出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三要素之一。1988年5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 IC PA)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 N O.55)第一次提出内部控制范畴包括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提出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一。美国C O SO委员会1992年,发布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 O SO报告,提出内部控制由五要素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同时指出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构建的基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内部环境”概念提出,提出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八要素之一。2004年9月,C O SO又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提出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以风险管理为中心,不再是以内部控制为中心。在内涵界定、目标体系、构成要素等方面都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提出“内部环境”的概念,取代了“控制环境”。将内部控制的组成内容增加到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

(2)国内。国内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也是根据内部控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描述主要包括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董事会,组织结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管理控制方法及外部影响八个方面。其代表观点主要有:王世定(2001)认为控制环境包括管理者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体系,董事会,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及管理控制方法等内容。阎达五、杨有红(2001)认为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应包括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李心合(2008)认为内部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管理因素(包括公司治理、内部监督与内部审计);人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政策、管理者素质);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新增因素(包括会计信息、流程再造)。

2、政府等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环境的规范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都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都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了定义。其中上交所更关注公司的组织文化以及其他影响员工风险意识的综合因素,深交所则更侧重于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运行及效果的各种综合因素。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于2008年6月28日制定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其中明确提出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等。《基本规范》被看作是“中国萨班斯法案”,主要是因为它是以美国的《萨班斯法案》为蓝本制定的。五部委于2010年4月15日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简称《配套指引》),将《基本规范》里的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并入组织架构中,新增了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两个内容。即将内部控制环境界定为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五要素。《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出台,要求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由此将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分析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C O SO还是国内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都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而忽视了企业的外部环境。事实上,企业的内部控制同时受着内外环境的影响。内部控制的环境既包括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也包括内部控制以外的对内部控制系统有着影响作用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外部环境是企业不可控制的,比如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本文暂不讨论外部环境。

美国C O SO更强调“人”的重要性和“软控制”的作用,认为内部控制受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员工的影响;同时它主要指那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事物,如高级管理层的管理哲学、管理风格、内控意识、公司文化等。我国政府制定的内部控制规范引用了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等热点词汇,对控制环境内容的划分主要借鉴美国C O SO框架的观点。

可以说,《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是框架性、原则性要求,如何把这些要求细化成为各行各业的可操作性标准及做法正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资源型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除了具有一般企业所具有的特点外,还有一些特殊性。对其内部控制环境内容的界定既有一般企业共性的一面,也有一般企业不同的一面。我们认为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内容应当设定为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

1、组织架构方面

《配套指引》在《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引入了组织架构的概念,范围比原来宽了很多,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及权责分配和内部审计三个方面。其中把组织结构及权责分配合并在一起,这种处理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因为两者都以企业为责任主体,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总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两者密不可分。组织结构是权责分配的基础,同时组织结构要靠权责分配来落实;而权责分配要以组织结构为框架。对资源型企业来说,要实现发展战略,必须将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放在首位或重中之重。组织架构存在缺失或缺陷,其他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会受到影响。资源型企业的组织架构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其中,核心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发展战略方面

《配套指引》将发展战略纳入内部控制环境内容比较科学的。由于资源型企业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依托,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其生命周期,所以发展战略在企业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企业各种战略的总战略,是统率其他企业战略的最高战略,其整体性在企业各种战略中更加突出。发展战略与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判断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及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其中一个根本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有效地保证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如果没有发展战略或者发展战略不科学,就是盲目发展。可以说,资源型企业发展战略是该类企业实现发展的纲领与灵魂,它也决定着要实施控制活动的范围及如何实施这些控制活动。反过来说,控制活动的建立和实施必须保证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所以,发展战略应作为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重要内容之一。

3、人力资源政策方面

人力资源政策是招聘和保留有能力的人员,以使公司计划得以执行,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政策。C O SO报告认为,人是控制环境中一个最活跃的控制因素,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任何企业都应该始终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控制,营造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型企业也不例外。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内存源泉;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

4、企业文化方面

资源型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企业文化对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有直接影响,并且会越来越多。对于资源型企业这种非持续性企业来说,建立合适的企业文化尤为重要。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站在战略高度精辟指出,“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作用。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也表明,世界500强之所以强,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以文化力制胜。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资源型企业只有企业文化实施到位,才有利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健康发展,从而才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最后,本文并不赞同将社会责任纳入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内容。其包括的内容很多,既有企业内部的,比如要处理好企业内部投资者、管理者、职工方面的关系;又有企业外部的,如要主动承担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义务。可以说社会责任是一个较大的范畴,任何企业都该履行的职责,更何况资源型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禀赋,理应担当起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我们认为用社会责任来概括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过于宽泛,而且不好把握,过于宽泛的概念很难具体明确、很难制定规范,也不便于执行规范。并且C O SO、法国的内部控制环境都没有包括社会责任。因此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不包括社会责任。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项目编号:JA10276S;龙岩学院校立服务海西项目,项目编号:JBS10200。)

参考文献

[1]谭秋贤:资源型企业周边地区稳定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师, 2001 (11) .

[2]田翠香、蔡炯、郭兰英:试论纳入环境因素的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 2008 (5) .

[3]徐玉德: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COSO报告) [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5]王世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1.

[6]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 2001 (2) .

[7]李心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M].大连出版社, 2008.

[8]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Z].2008.

上一篇:科技英语翻译课程论文下一篇:企业库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