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实验室

2025-01-16

农业实验室(精选11篇)

农业实验室 篇1

摘要:开放实验是当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开放实验对实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农业工程实验室开放的实践, 阐述了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 分析了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 并对实验室开放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农业工程,开放实验室,实践,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 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日趋综合化, 更加注重素质培养, 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确立适应2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对高级农业工程技术人才要求的培养目标, 构建和优化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和完善实验教学环节等问题, 成为教学管理人员急需认真探讨和思考的问题。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高级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农业工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般占课内总学时的20%左右。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实践体系要充分体现知识、能力、应用等全面素质综合发展要求, 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 以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针对农业工程实验室的现状, 笔者分析了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以及开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实验室开放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 农业工程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

1.1 是培养新型农业工程人才的需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 在新要求、新形势下,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业工程人才是当前农业工程院校教育实践面临的新课题。社会对农业工程型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变化, 需要具有很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农业工程人才。传统的农业工程院校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培养上存在严重不足, 无法适应新环境。实践证明, 通过实验室开放,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对于培养出适合现代农业工程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是有很好促进作用的。

1.2 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需要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思想和模式, 分割了理论与实验的联系, 机械式的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根据预先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很难体会到实验失败和成功的真谛。在这样的情况下, 实验室开放, 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维, 独立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相对自由地选择实验项目、实验数量、实验时间, 主动地去完成整个实验过程, 学生在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个性, 培养创新能力, 同时在专业知识面、协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

1.3 是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水平的需要

实验室的开放, 必将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同时也将促进实验教师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实验室的开放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充实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 以适应开放实验教学的需要。而且通过实验室开放, 还可以减少实验设备的配置套数, 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优化配置实验教学资源, 完善实验室管理方法, 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新型农业工程人才上的优势。

2 农业工程实验室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经费不足

实验室开放以后, 由于实验项目的增加, 实验内容的增加, 参与实验的学生数的增加, 从而实验仪器和材料消耗也随之增加。学校对实验室低值消耗品的投入经费本来就是有限的, 而且由于工作量的增加也势必对参与教师给予相应的课时补贴, 从而会出现经费不足的尴尬局面。

2.2 管理模式落后

开放实验管理组织、管理对象、管理目标等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开放实验管理的模式, 现行的开放实验管理模式还很不健全。如:开放实验管理组织单一, 主要是学校教务处和设备处, 学校基层组织如院、系、研究所参与较少, 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不够, 没有形成多元化的管理组织;开放实验的管理对象主要停留在对实验室的时间、空间、设备等静态的物的开放管理上, 即以实验室开放管理为主, 具体的实验项目开放管理还很不成熟。

2.3 指导力量不足

虽然已经建立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和开放实验教学管理办法, 但制度僵化、内容陈旧, 师生员工缺乏参与开放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室开放式后, 实验内容和项目多变, 实验室指导老师的任务大大增加。另外, 实验时间的延长, 也使得实验指导力量显得不足。

3 解决问题的几个措施

3.1 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

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 为开放实验室提供物质基础。实验室开放基金主要用于补贴学生参加开放实验所需的材料消耗和仪器、设备的维护以及指导教师和辅助教师的实验津贴费用等, 开放基金的设立从源头上保证了实验室开放所需的经费, 解决了制约实验室开放的根本问题。实验室开放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实验教学和科研环境, 实现了教与学的融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其创新意识, 使实验变成思维、探求、感悟的实践过程。

3.2 要建立和完善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开放不仅对开放的时间、内容等提出了新的标准, 而且也对实验室的建设、日常管理以及仪器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施科学化管理, 为实验室的全方位开放提供保障。开放实验管理中的评价、激励机制不是靠一个开放实验室制度和开放实验管理办法就可以解决的, 它牵扯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制度、政策, 如人事改革制度、岗位聘任政策、学分管理办法、奖惩制度等。

3.3 要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一定实验技术水平、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负责敬业的队伍, 是开放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因此, 要更新观念,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加大实验队伍的建设力度, 合理调整现有人员的岗位, 引进关键和紧缺岗位的人才, 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强、技术水平高的实验管理、实验指导、实验技术队伍, 以保证开放实验室各种潜能的充分发挥, 顺利完成开放实验教学任务。同时将实验指导人员的培养计划列入师资培训计划, 适时安排他们进修学习, 充实新知识, 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4 结束语

农业工程学科是农业学科的三大支柱学科 (农业

山地耕种机研发成功

陕西省绥德县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大县, 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生产一直采取原始的耕种方式, 从翻耕、播种、施肥到除草一直是个分离的过程, 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 也容易耽误农时。面对这种情况, 在“扶南”项目支持下, 绥德县科普农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霍建生研制发明了1WG-5山地微耕 (播种) 机, 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专利号:20060135758.7) , 产品经省农机鉴定站鉴定均为合格。

霍先生介绍说, 现在在国内山坡陡的地区还没有这方面的机械。该机体积小, 重量轻, 耗油省, 成本低, 效率高。操作简单、行走方便, 可适用于不同土质、不同地形 (40°以下的坡地均可使用) 。耕过的地土块自碎、杂草自粉, 起到了秸秆还田、肥沃土壤的作用。该机耕种速度是原始耕种的几倍, 单就这一项便可使农民节省很多劳动力成本和时间, 为农民增收带来新的机遇。 (榆林市农机局) 生物、农业工程、农业经济) 之一, 是综合应用工程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管理科学与技术, 为农业、农村的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服务的工程技术学科, 实验教学在高等农业工程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放实验室建设为高级农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 实验室开放是一项实践性很强, 需要不断探索的工作, 通过实验室开放, 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机会, 也会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接触, 更多了解学生的需求, 并在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中学到许多新知识, 拓宽知识面, 促进自身知识的更新与发展, 但同时在管理上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开放实验要建立必须的评价制度、激励机制, 需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改革, 新理念下的开放实验学分管理制度、开放实验教师工作量计算和奖励制度等配套措施急需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美香, 郑德聪等.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6 (4) :430-435.

[2]徐建东, 王海燕等.高校开放实验体系架构[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24 (9) :106-108.

[3]孙长霞, 王瑞等.农业院校实验室开放模式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1, 2:21-24.

农业实验室 篇2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五轮

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委、局、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有关农业科研教学单位:

为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构建农业共性技术研发公共平台,提高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整体水平,根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经研究,决定在作物、动物、微生物、资源与环境、农产品加工、农业工程、信息技术等现代农业重大需求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开展第五轮(2006-2010年)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建设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方向

第五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是开展农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是聚集、培养优秀农业科学家和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开展高水平农业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应依托法人单位建设,具备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相对集中的科研用房。

第五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应突出重点、优势和特色,符合本轮实验室建设学科设置要求(见附件1)。

二、申报条件

1.从事农业基础、应用基础或共性技术研究,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鲜明的研究特色,在国内本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曾承担并完成过国家级科研任务。

2.具备一定规模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学术带头人在该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科研队伍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团结协作。

3.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科研用房相对集中,实验室面积在1500平方米以上;仪器设备满足科研需要,总值(原值)800万元以上。

4.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行主任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5.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重视并支持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提供必要的运行经费和设备更新费用,能够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三、申报范围

1.从农业部直属农业科研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农业科研、教学机构和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的实验室中择优建设。

2.第四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按照本通知要求,合理调整研究方向,重新申报。

3.现有农业部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再参加本轮实验室建设申报工作,自动进入第五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

4.不支持以单一作物或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室建设。

5.各申报单位应综合考虑本实验室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研发实力,避免盲目申报。鼓励国家科研机构、高校、地方科研单位、企业等联合申报部重点开放实验室(需明确一个主要承建单位)。

四、申报方式

1.各有关主管部门、依托单位认真做好第五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申报的组织工作,择优组织具备条件的单位填报《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申请书》(格式见附件2),审核后上报。

2.申报单位可登录农业科教信息网(。

3.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加盖依托单位和院级主管部门公章统一组织申报;其他农业部直属科研机构加盖依托单位公章直接申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科院、省属高校加盖依托单位公章,报送省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盖章后统一上报;教育部直属高校加盖依托单位和校级主管部门公章直接上报。

五、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

2007年8月31日前完成实验室申报工作;9月-10月底进行实验室评估工作。评估采用会议评估和现场抽查评估方式进行,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内容、研究工作的基础与水平、实验条件设施、人才队伍状况、运行管理机制以及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的支持情况等进行评估打分。

六、注意事项

1.本轮实验室名称统一规定格式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2.各申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各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应对申报材料严格把关,签署意见。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者取消其申报资格。

3.申报材料中有关数据起止年限为2002~2006年。

4.实验室可提出希望回避的专家名单并说明理由,与申请书一起上报。

5.申报截止日期为2007年8月31日(以收到纸质材料时间为准)。

七、联系方式

申报材料报送(邮寄)至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邮编100026

联系人:蔡彦虹李仕宝电话:(010)64195084 65085601

有关情况咨询: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政策体系处

联系人:徐利群 张国良

电话:(010)64193081

附件:1.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学科设置和优先支持方向

2.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申请书(格式)

二○○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实验室 申报 通知

抄送: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农业实验室 篇3

【关键词】农业院校 遥感实验课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42-01

一、引言

遥感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快速、有效的采集大范围的地球空间信息,反映地球资源环境动态变化,在地球资源调查与规划、农业生产管理、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气象监测、测绘、矿产、军事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遥感课程是农业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环境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林业、草业等专业本科生普遍开设的课程。遥感试验课是遥感课程的实习部分,紧密结合遥感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具备分析处理和解译遥感数据的目的,加深对遥感理论课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并且能利用遥感技术解决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相关问题,具备一定的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农业院校开设遥感课程的必要性

农业院校许多专业在本科教育中都会开设遥感课程。遥感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的核心课程,遥感数据是GIS的数据源和更新源;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利用遥感技术掌握基本的土地规划与制图、资源信息管理等方法;对于环境科学专业,遥感技术可以应用到水污染、海洋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垃圾等各个领域;对于林学专业,可利用遥感技术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对于农学专业,遥感技术可用于作物估产、作物长势及病虫害预报;草学专业,可以进行草产量估算,草地资源调查等。辅助遥感理论课程的遥感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对遥感的原理、概念、应用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遥感软件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三、农业院校遥感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遥感实验课程是遥感课的实习部分,要求配合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开展野外观测和上机实验。但目前许多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对遥感课实验部分重视不够,仅开设有限的上机实习。而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也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遥感技术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对课程学习积极性不足。另一方面,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前期知识储备不足,遥感技术的掌握要求具备许多相关的物理、数学、地理学、计算机技术等知识,而农业相关专业在本科教育中没有更全面深入的学习这些相关知识,造成学生很难理解掌握较深的遥感课程内容。尤其在实验课上,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水平来支撑遥感软件的应用,很多学生入门难,加之实验课时设计较少,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遥感技术,应用受到限制。

四、课程简介

农业院校相关专业的遥感课程一般理论课30个学时,实验上机10个学时。遥感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遥感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遥感数据的获取方法;熟悉影像处理、提取的方法,并能将遥感方法应用到本专业领域,完成实验大作业及实验报告。教学方法以实验课上机操作为主。考核方法为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方面。

五、遥感实验课程内容体系设计

遥感实验课程内容以遥感观测仪器的使用、遥感数据获取、遥感数据处理、遥感信息提取,以及遥感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五个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遥感观测仪器的使用:主要包括对典型地物反射光谱特征的测量与分析,掌握野外光谱测量方法。可在校园内晴天选择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测量分析不同地物(如林地、草地、裸地、水体等)的光谱特征。遥感数据获取:要求学生能通过网络手段下载获取一定区域、一定精度、相应时段的遥感数据。遥感数据处理:利用遥感软件掌握遥感图像的校正、裁剪、拼接、图像增强等的基本操作。遥感信息提取:利用遥感软件掌握遥感数据的信息提取及分类方法,能利用遥感数据目视解译对地物进行分类。遥感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要求学生利用前期掌握的遥感技术方法,针对本专业领域的研究,提出问题,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所需信息,加深对遥感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利用遥感技术解决本专业问题,为其以后自主、有效的利用遥感所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

六、完善配套材料,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应进一步完善遥感课程实验课的教材编制,使学生有参考资料。另一方面,要完善遥感实验课程影像数据库的建设,收集农业、环境等相关专业领域的遥感影像,包括不同卫星来源、不同时相、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用于该课程遥感影像数据库的建设,形成体系,以保障遥感实验课程教学需求。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促进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掌握遥感软件的基本操作,在课堂上将更多的时间利用到遥感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上。在考核方式上,主要包括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几个方面。要求学生以遥感技术在本专业领域的某一方面的应用为内容,通过影像的下载、图像预处理、信息提取、处理等步骤,得到实验结果,并完成一份详实的实验报告。

七、总结

遥感课程是农业院校环境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草业等专业本科生普遍开设的课程。遥感试验课程结合遥感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野外观测及上机实践,具备分析处理和解译遥感数据的能力,能利用遥感技术解决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相关问题。本文针对农业院校遥感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遥感实验课程内容体系,对遥感实验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期更好辅助于遥感理论课知识的掌握及吸收,使学生具备学生利用遥感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竟虎,赵军.高师遥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01:118-120.

[2]奚秀梅,贺凌云.遥感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设计[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3:110-111.

[3]那音太.“遥感图像处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1:149-151.

作者简介:

农业实验室 篇4

1 电极类仪器设备主要种类

农业理化实验室必不可少的一类仪器设备就是电极类仪器设备。电极类仪器设备分为很多种类,在实际检验和检测过程中常用的主要有酸度计、电位测定仪、通用离子计、氟离子测定仪、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电导率测定仪等。

2 电极类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电极类仪器设备工作原理,主要是将样品中待测组分吸附到选择性电极上时,改变电极膜上原有的电位平衡,通过电极电位差的变化,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p H值、氟化物、水分、溶解氧、电导率等检测项目都可以在农业实验室中运用电极类仪器设备进行检测。电极类仪器设备主要由电极系统、仪器主机2个部分组成。电极系统的作用是将样品中待测组分含量精确地转变为电信号,仪器主机的作用是显示输出电极电位信号。

3 电极类仪器设备维护要点

在农业理化实验室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准确度,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要及时对电极类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一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仪器设备损害。同时,还要对造成仪器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的其他原因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合理维护,确保电机类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对电机类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 确保电极功能正常

电极类仪器设备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电极。电极的作用是将样品中待测组分含量精确地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新电极在使用前,首先应该进行活化,以确保电极膜系统中离子的平衡稳定,没有进行充分活化的电极,不能及时将待测组分有效转变为电信号,表现为输出信号异常或不稳定。电极具有一定寿命,如果长期使用或不按要求操作,将导致电极膜系统特征性选择功能降低,在实验过程中会导致对待测组分反应不敏感,输出信号异常或不稳定。要确保电极功能正常,就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损坏电极膜系统,每次测定完样品时应充分冲洗电极并进行妥善保存避免污染,对于反应迟钝的失效电极应及时进行更换。

3.2 确保仪器主机功能正常

仪器主机是电极类仪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显示电极电位并放大为电信号的装置。如果仪器主机出现故障,在将电极电位进行转化和放大时,就会出现延后和不准确现象,导致结果出现误差。如果电极与仪器主机连接不好,则表现为无输出信号。维护办法是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正确操作,确保电极与主机输入输出端正确连接。

3.3 确保正确操作使用仪器

电极类仪器设备是基于电位平衡原理进行检测的,环境温度对检测结果影响很大,检测样品时应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要求做好温度补偿校正工作,以便消除温度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同时,由于电极膜对待测组分过于敏感,每次检测时电极不宜在待测液中浸泡时间过长,做标准系列曲线时浓度应由低到高顺序进行操作。电极膜表面不应沾有油污,严禁用强酸强碱、强氧化性洗剂清洗电极。

3.4 确保仪器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

电极类仪器设备一般体积较小、搬运方便。由于电极系统反应灵敏、做工精细,最忌磕碰,所以搬运仪器时应格外小心不要碰撞电极。在农业理化实验室中,电极类仪器设备放置和使用时,应该减少震动。尽量避免搬运电极类仪器设备,如果确实需要搬运,应轻搬轻放,长距离运输时应做好防震工作。

3.5 确保仪器设备存放环境清洁

灰尘是造成电机类仪器设备故障的重要因素。灰尘对电极类仪器设备的损坏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灰尘会污染电极膜,破坏电极电位平衡。二是灰尘落在仪器的电路板上,导致电子元件出现局部过热现象,影响电子元件正常功能,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异常,甚至会损坏仪器设备。在农业理化实验室中,要将电机类仪器设备存放于清洁干净的环境中,并在仪器上盖防尘罩。

3.6 确保仪器设备输入电源电压稳定

稳定的输入电压是仪器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一旦输入的电源电压不稳定,轻则导致检测结果不正确,严重的会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为了确保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电压稳定,实验人员应经常测试电源电压,注意每天用电高峰期与低谷期电压变化情况,如果实验室每天电源电压波动性很大,则应提早安装稳压器加以解决。

4 电极类仪器设备维护的建议

在农业理化实验室购买新的电极类仪器设备进入实验室时,要做好登记备案和仪器调试工作。电极类仪器设备在进入实验室正式运行前,要将仪器设备按照说明书进行全方位调试,直到所有项目指标满足要求,并将初次调试的记录也完整保存,以供日后调试时参考[3,4,5,6]。同时,要将仪器说明书、装箱单、验收报告等原件归档保存,以备查阅。

摘要:介绍了电极类仪器设备的主要种类及其工作原理,总结了电极类仪器设备的维护要点,提出维护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实验室,电极类仪器设备,维护要点,建议

参考文献

[1]姚永斌.浅谈检定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101-102.

[2]李凯,李玉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方法探讨[J].运城学院学报,2012,30(2):89-91.

[3]韩国.浅谈农产品理化实验室色谱类仪器设备维护要点[J].现代化农业,2012(4):61-62.

[4]韩国.农产品理化实验室质谱类仪器设备维护要点[J].现代农业科技,2012(3):45,47.

[5]李祥,赵世杰,刘彬彬.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2):185-188.

农业实验室 篇5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现面向国内外生态学家设立专项研究经费,设置开放课题,支持与本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相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近年来,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相关领域已开展大量的独立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这些独立、单个的研究还不能从本质上满足发展草地农业系统理论和构建不同生态经济区域优化模式的需求。鉴于此,本开放基金鼓励国内外科研人员尤其是中青年学者,采用整合分析的方法,通过大样本、大数据分析对草地农业的重要理论进行验证,对草地生态学领域的重要规律进行机理探讨。申请人利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建立的研究网络平台,通过与本实验室研究人员密切合作的方式开展研究工作。

一、研究方向

1、草类植物资源抗逆种质创新与利用

挖掘利用草类植物资源的耐盐、旱、寒、放牧等基因资源,从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揭示优良野生草类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优异性状形成机制;克隆相关功能基因。通过现代生物学及传统选育方法,创制抗逆、优质、高产、环境友好的新种质;研究有害生物成灾机制及与草地的互作机理;为草地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物质基础。拟资助方向:

 牧草、乡土草、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 草类植物重要基因功能比较分析  草地有害(益)生物互作的机理

2、草地生态系统与食物安全

以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大气-植被-土壤”相互作用及其机制为主要任务,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整合已发表的研究结果,探究影响草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相互关系的驱动机制;探讨栽培草地生产力维持机制,提高环境胁迫下的资源利用效率;研究适应不同区域的草地农业系统节水与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建立可持续的草地农业生产系统。拟资助方向:  草地生产力维持机制

 草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 草田轮作系统资源利用综合评价

3、草地农业系统耦合与管理

以土-草-畜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草地农业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通过文献资料,结合遥感和相关开源数据,对草地基本属性、生态系统受损过程、草原气象灾害、农业系统各子系统耦合机理进行整合分析,探讨其与政策、管理、灾害以及气候的关系,创新草地农业耦合与管理方式。拟资助方向:  生物及非生物因素对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与机理  以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为基础的土-草-畜系统区域分异及承载力  草地生态系统受损现状分析、机制及恢复途径评价  草业经济与农牧区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

二、开放课题申请

1.申请者根据本实验室近期主要研究方向自由选立课题,鼓励使用数据整合分析和文献调研,进行开拓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原则上不再资助新开展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工作。

2.开放课题仅支持依托单位以外研究人员的申请,资助立论清晰、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具有创新科学意义的研究课题。

3.申请单位的科研人员作为主持人,且课题组必须有一位本实验室具有副高或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作为合作者,每人限报1项。

4.开放课题的执行期为二年,申请金额10~15万元。经费使用办法遵照《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5.申请者须按照本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及经费使用办法》(试行)的规定,认真填写《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申请书》(下简称《申请书》),并于 2018 年7 月20 日之前将《申请书》(一式2份纸质材料,双面打印,所在单位同意签字盖章后)邮寄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发送电子版(Word版)。

三、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石薇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邮编730020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shiwei_hope@163.com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

农业实验室 篇6

1.积极谋求上级主管部门支持

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决定开展实验室资质认定和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创建工作后,站领导积极向省农委主管处室汇报,得到省农委大力支持,并多次协调省质监局落实有关工作,使省质监局通过了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开展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的请示。

2.积极寻求上级技术部门支持

省土壤肥料总站是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测土配方项目技术支持单位,省土壤肥料总站具备多年的检测工作经验,人员素质高,技术力量强,是农业部部级检测中心。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紧紧依托省站技术力量,多次派骨干人员学习检测技术,学习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并多次请总站测试中心专家来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现场指导,并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认真研究、落实,不断对化验室进行改进、提高,使化验室质量体系运行越来越规范。

3.积极动员全体人员认真落实

站领导对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实验室资质认定和标准化验室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相关事宜,确定了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成立了组织机构,落实了负责人员,以站长为表率,全员共同努力,在完成其他工作的同时,保质保量完成了质量体系建设工作。

4.认真规范开展试运行工作

4.1改扩建实验室,完善基础设施 首先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检测流程要求,对原化验室进行改扩建,化验室面积由原来的200平方米增加到339平方米。对功能房间进行划分,设置了业务室和检测室,改造了磷钾检测室、氮检测室、样品室等14个功能房间室,对水、电、空调等设施进行改造,使之达到标准化验室要求。

4.2派骨干参加内审员培训,规范建立质量运行体系 2010年7月份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派业务骨干参加了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培训,认真学习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容及要求,并取得了内审员证书。在省站指导下,组织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等质量文件,和省标准院建立了检测标準查新业务,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确认了检测项目,查新了标准,确保检测标准现行有效,确定了检测人员,按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场)化验室建设指导意见》附表要求补充了检测仪器,并进行了检定。制定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18项。

4.3建立资料档案,规范管理 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有关要求,建立了仪器档案、人员档案、检测报告档案等质量体系档案,对本站实验室原有资料和练兵中形成的记录及时进行分类、归档,形成了完善的档案体系。

4.4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 在试运行中,按照体系运行要求,进行了一次内审工作,发现不足及时加以整改,确保了体系运行符合质量手册要求。在试运行结束后,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进行了管理评审,对整个试运行进行总结,经过管理评审,认为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运行基本符合质量体系要求,可以申请资质认定。

农业实验室 篇7

时风集团近几年来先后承担了大型农业装备技术攻关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五项, 为我国大型农业装备共性、前瞻性技术研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农业装备产品性能、可靠性和生产能力均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投巨资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设备, 建设了大型农业装备关键零件的机械化铸造生产线, 采用德国、韩国加工中心形成了四条柔性加工线, 大型农业装备变速箱、驱动桥等关键零部件实现数字化加工;引进10台三维、二维激光切割机, 覆盖件加工高效高质;引进30余台焊接机器人, 农业装备底盘实现了焊接自动化, 具备了较强的开发试制条件。

今年6月以来, 农业部相继组织了重点实验室的材料申报、评审工作, 7月3日组织重点实验室 (企业) 现场考察工作, 特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长李新海研究员、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技术引进与条件建设处副处长崔江浩、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处长王栋研究员、江苏省农科院机械化研究所何志文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白油路研究员等六名专家到时风集团现场考察。与会专家认真查看了时风集团重点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和设施、实验室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与研发方向相匹配的人才团队, 听取了研究方面和研究重点的汇报, 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并提出建设意见。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场所、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阵地, 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其中农业部现代装备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基础与关键部件、种养殖业重要环节的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农机性能质量评价与安全鉴定技术等研究。

时风集团入选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名单, 标志着时风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科技人才水平进入国家农业科技进步的前列。

该重点实验室总占地3200m2, 拥有专职人员31人, 配备了先进的软硬件设施, 同时可以实现零部件、发动机、拖拉机、收获机等试验检测。时风中央研究院是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 这些将为农业装备实验提供强大的技术平台支撑。为了壮大科技创新实力、加快农机新产品产业化步伐、支撑农业装备产业持续发展, 时风集团特聘请青岛农业大学尚书旗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 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加速人才培养, 造就一支整体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农业实验室 篇8

1 农业院校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室重复建设多, 无法形成综合优势

由于现在的实验室大多为分散管理, 相互交流较少, 导致各分散的实验室都追求自成体系, 形成“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的局面。资金的不足, 造成各实验室建设只能“撒胡椒面”, 无力购买较高级的大型仪器设备, 小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 实验室整体装备差, 功能单一, 不能形成教学、科研上的综合优势。

1.2 实验室管理封闭且分散, 资源浪费严重

不同的实验室有很多相同的仪器设备, 进行类似的实验, 从而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1.3 实验技术人员无法形成梯队, 影响实验教学质量

由于实验教学的从属地位, 实验技术人员一直被视为教辅人员。同时由于偏见和政策上的不配套, 出现使用多, 培养和关心少, 进修提高的机会少, 评优、晋级等都处于不利地位, 极大地挫伤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导致实验技术队伍不稳定, 无法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技术梯队, 直接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2 实验室管理的改进措施

2.1 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素质

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素质是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 是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 也是搞好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 充分发挥仪器设备效益的关键。实验队伍是实验室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实验室技术与管理队伍, 将会对实验教学乃至整个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 提高实验队伍及实验室管理水平应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1)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实验技术人员一定要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 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由于实验室工作头绪较多, 工作量大, 一人可能兼数职, 这就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尽心尽职地共同完成工作。 (2)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实验技术人员是最先接受先进设备的群体, 要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所以实验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吸取先进技术,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而且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 队伍结构科学合理。实验队伍需要合理的技术人员结构, 既要有高级职称人员作教学和科研的学术带头人, 也要有大量的中级职称技术人员作大量的实验教学工作, 还要有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做协助工作。这样分工协作, 才会使实验工作有条不紊、稳步运行。 (4) 有效的激励机制。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是服务性、配合性的工作,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倾向, 造成了轻视实验技术人员的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因此, 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给实验人员以支持和倾斜, 工作得以及时肯定, 成绩得以及时表彰, 在职称评定等政策上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 这样既能稳定在职人员, 也能吸引高素质技术人才投身到实验队伍中来。

2.2 增加和更新实验室的材料与设备

由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迅速, 相关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也层出不穷, 为能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跟上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发展的步伐, 在实验中所涉及到的材料与设备等需要进行适当的增加和更新。同时, 大多数现代农业方面的实验要求有一定的精确度, 因此要尽量创造条件增加和更新实验室的材料与设备, 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 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先进性。

2.3 实行实验室开放式管理

“实验室只是上实验课的教室”是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实验室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实验积极性, 非实验课时很少或从不去实验室做实验。有些学生即使有这个积极性, 却经常遇到实验室锁门, 或是不知道找谁来解决操作过程中碰到的有关试剂的配制、仪器的使用等问题, 实验无法正常进行。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迫切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 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实验条件和环境, 让学生既能在实验课内完成实验任务, 也可在实验课外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进一步熟练实验操作, 同时给一些有作为、敢于实践创新的学生创造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对于培养其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4 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体制

如何使高校实验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一直是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积极探讨的问题。在新的条件下, 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管理实验室。

2.4.1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实验室管理以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为主体, 实验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根本, 也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首先要选择管理人才, 注重进行岗位培训, 并建立人员间良好的工作关系;其次是善于运用激励机制, 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第三是做好协调工作, 构建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之间、教师之间、实验技术人员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技术人员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沟通机制。

2.4.2要建立综合性开放型的管理体制。

在实验室的服务功能上不是以某门课程任务为导向, 而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把设备功能相同、实验教学内容相近的实验室加以合并, 形成任务综合的新型实验室。所谓开放型是指实验室在时间、范围、实验内容上面向学生开放, 并应有一定的覆盖面。综合性、开放型实验室的设置不是由系和教研室来批准, 而是由学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来设置, 在管理上实行共管共用或专管共用。

2.4.3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就是在实验室日常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中进行规划与决策、计划与控制、组织与协调、教育与交流、维持与防护等。规划与决策包括:实验室的布局和分配、实验项目的选择与确定、安全设计与后勤保障、征求意见与咨询等。计划与控制包括:规章制度的执行与检查, 实验任务的布置和考核, 实验教学质量的控制与评价, 实验室开放中存在问题的处理, 实验室信息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分析, 经费的预算、分配与核算、控制等。组织与协调包括:实验课的设置, 学时分配、安排落实、调整等。教育与交流包括:对教师、技术人员、学生进行的质量意识教育、大局意识教育、制度和安全意识教育、学术讨论会和工作情况通报会等。维持与防护包括:维持实验室各项活动开展的条件、费用, 实验室的安全组织和职业防护等。实验室管理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如果没有先进的理念为指导, 没有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为保障, 许多因素就没有人去考虑, 就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一个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就构建不起来。

3 小结与讨论

随着农业科技研究水平的提高及其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农业院校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为了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在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及实验教学考核制度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革, 这样才能实现农业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真正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人才, 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长明.农业院校实验课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安徽农学通报, 2006, 12 (13) :191~192.

[2]张建功.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探析.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23 (9) :112~115.

[3]郭芳, 刘杰辉.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4, 21 (2) :96~97.

[4]刘照同.加强安全管理促进实验室发展.实验技术与管理[J], 2002, 19 (3) :97~81.

[5]刘燕, 周金燕, 王文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 (1) :89~91.

农业实验室 篇9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实验室,质量工程

0 引言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4号),简称“质量工程”。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培养提高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基地,也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室作为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农业机械化专业是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传统老专业,目前,开设的本科专业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装备与工程、车辆工程等三个。近几年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在科研领域内由于其历史积淀深厚,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好形势,因此,近几年来在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的申报上形势非常乐观,在科研上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然而,由于近几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导致生源不足,并有逐年下降趋势。总的看来,目前在科研实力上相对较强,在招生形势上相对减弱。针对该传统老专业的特殊情形,本着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科研力度,本文在农业机械化实验室建设和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思考。

1 转变观念,紧跟时代的发展形势

结合就业趋势的需求,除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实验室开设的各类实验应该以创新型和综合型为主,比如增加一系列生物性能测试和排种器排种性能测试和分析等。为此,实验室在近年来新增购置了数显电子拉力试验机、卧式电脑拉力试验机、米麦水份仪等系列配套仪器,开发研制了自动控制排种检测专用实验台,为科研配套,同时也提高实验的性能档次,发挥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

2 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有针对性完善和更新实验室结构布局

针对当前的学科发展前沿和科研的发展,结合自身的科研特点,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的科研重点是在油菜、水稻、烟草等作物的机械化种植和收割等。因此,实验室的设备更新围绕这几个方面而配置的,购置了一些专业研究领域内常用检测仪器和成型设备。2006年以来,通过改进土槽系统的整体结构,完善检测功能和增加检测项目,引进一批种植和收割机械及关键部件,搭建新型实验检测平台,围绕性能检测完善检测仪器的系列配套。基本上在地面机器系统实验室可以高质量完成实验室教学任务,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科研任务和为科研项目的申报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3 不断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和努力提高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认识,除了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智力开发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因此,我们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学习时间,除了增加学生实验项目数外,还适当延长实验时间,多开展一些开放式试验,或者提供一些可以选修的实验课程,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开放。近几年来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实验室开设的情况见表1。

开放率的计算方法为本院外的学生开放时间/总的开放时间*

4 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实际利用率

实验室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课中学习和操作仪器,进行实际操作,得出实验结果,撰写出实验报告。但是对于实验课以外的项目目前高校似乎利用率很低,一是因为实验室人手不够,在完成实验课时的基础上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对外开放;二是由于实验设备的不完整,对有很多可以增开的实验或科研项目未能尽最大的限度展开;三是由于实验人员的不足或实验人员对该专业领域的知识不够了解而导致了实验设备空置率很高。

针对上述情形,学院应该高度重视实验室的软件建设和管理,增加实验室在岗编制人员,由实验室老师对实验室工作思路进行梳理和完备,提出可行性的实验室建设报告,完善实验室配套设备的添置。同时要注意对实验室人员的定期学习和除外培训,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把握好实验室建设的前瞻性和持续性,为更好的完善实验室功能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注入新的血液。

5 凸显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创新的功能性特色

在质量工程建设指引和监督的大好契机下,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实施新起点、新思维、新高度的战略方针。我们在规划实验室的结构和内涵时,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实验室功能划分应该做到非常清晰和明确,即以科研型和实验教学型两大特点进行部署,发挥实验室最大的功能效益;二是在教学实验型实验室的建设中,应该注重对课程开设实验配套设备的完善,同时加强对实验项目类型的提升,从认知型向综合型转变;三是在科研型实验室,应该围绕以科研特点为线索,制定相应的实验室规划,使得配套的设备合理化和可利用率增加。比如建设以精细农业装备为特点,引进一批高新尖端的可以利用的高档仪器,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配套的实验条件;建设以农业机械装备性能检测的实验室;建设以生物材料力学特性测试、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个性鲜明功能性实验室等。在建设和规划重组实验室时,应该有清晰的主线,以突出科研和教学重点为思路,强调实验室功能特色为目的,积极有序的推进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步伐,为实验室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提供开阔性的思维和物质基础。

6 结语

通过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从以上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和措施,在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和调整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实验室能最大限度的开展实验室传统教学功能,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并充分发挥出实验室的科研特色和创新功能。

参考文献

[1]屈锋敏,王飞,杜慧芳.农业专业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4):145-148.

[2]姚来昌,刘传宝.常安瑛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4(1):40.

[3]贾继文,王一川,李贻学.论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07-109.

农业物联网宜兴实验站正式揭牌 篇10

由中国农业大学倾力打造的农业物联网宜兴实验站近日正式揭牌。

宜兴感知农业发展较快,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感知农业重点示范基地。此次成立的农业物联网中国农业大学宜兴实验站是政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将通过物联网农业项目示范建设、监控演示中心建设、信息服务中心建设、中央监控软件开发等一系列服务,将水产、畜禽养殖等农业物联网项目后台纳入统一的操作平台,形成完整的农业物联网体系,为江苏乃至全国提供农业物联网示范样板。

谈如何做好农业院校实验员 篇11

第一层意思, 即在每学期开学初, 实验员通过与各任课教师沟通, 了解本学期所管的实验室承担课程的实验计划, 即实验内容及所需材料要求等, 进行列表统计。特别是园艺、农学和动物科学系的实验, 用活的材料为多, 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 果树的枝条, 蔬菜的种子, 农作物的种苗, 植物保护的病虫, 食用菌的菌种, 畜牧兽医用的猪马牛羊以及各种疫苗等活体材料, 要有计划、有目的的采集、采购、培养、养殖、种植这些实验用的材料。要明确本学期承担几个实验项目、实验班级数等相关信息, 这样准备起来, 就能够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比如, 植物实验, 根尖及根的初生结构观察, 必须提前十天进行小麦种子萌发培养, 才有根、根毛可看;昆虫病理实验也要靠实验员平日的收集、采集, 制作标本, 所以要求实验员要做有心人, 有计划、有目的的采集、采购、培养、养殖, 实验才能开得出, 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通过以上材料的汇总, 再结合本实验室现有的条件, 即可总结出哪些东西应长期具备, 不用现准备;哪些东西需要提前领用;哪些东西 (实验) 是属新增加的, 需要添置哪些仪器设备、材料、药品、器皿等都要提前上报购置计划。这样又可以把实验准备分成常规准备、当前准备和应急准备三个方面。

一、常规准备

常用的仪器设备, 如培养箱、烘箱、天平等;常用的玻璃仪器, 如烧杯、量瓶等;常用的试剂, 如氢氧化钠、盐酸、蒸馏水等都要具备一个常规量。

二、当期准备

就是近期所要做的实验准备。

三、应急准备

是针对特殊情况, 如天气变化, 停课调课, 临时安排的。在这里常规准备是基本准备, 一次性准备好后及时补充就是了。当前准备是眼前的工作, 按计划走就是了。应急准备是临时的, 不会经常发生。不要把常规准备的东西变成了应急的来准备, 那样肯定会手忙脚乱。比如说:这边都上课了或实验过程中才发现烧杯不够了, 药品不够了, 忘领了, 使实验无法进行, 千万不要发生这种情况。

第二层意思, 是指每个具体的实验准备。上课前1~2周, 实验员根据任课教师确定的实验内容、目的、方法和步骤, 准备好一切实验材料。有时还要提前配合教师做好预备实验。上课时实验员应在实验室配合教师做好实验指导, 所以还要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 熟悉实验材料, 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做到四懂三熟悉:懂性能、懂用途、懂操作、懂维修保养;熟悉教学进度、熟悉实验、熟悉教学仪器管理和使用。在做每个具体的实验准备时, 除依照实验内容要求, 按小组做好实验材料、仪器、药品、器皿等的准备和摆放外, 还要看一看实验指导书, 如果有出入, 就要和任课教师商量, 以免措手不及。

要想做好以上实验准备工作, 还必须了解掌握实验室管理规范。

第一, 了解并掌握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各项活动的准则, 是全体师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第二, 了解并掌握仪器设备的陈列与存放。仪器设备的陈列与存放的基本原则是:科学、规范、安全、合理、美观、方便。陈列存放的一般要求:

1. 分类分室存放

化学药品可与玻璃仪器同放;金属仪器与化学药品 (挥发、腐蚀) 必须隔开存放。

2. 根据性能存放

对于教学仪器设备, 在陈列时, 应根据不同教学仪器设备的不同性能, 做好防尘、防潮、防锈、防变形、防震、防腐蚀、防虫、防火等防护工作, 还要加上防鼠。根据其不同性能, 采用不同的存放方法。如平放、侧放、竖放及吊放等。

第三, 了解并掌握玻璃仪器与化学药品的存放及管理

1.玻璃仪器的存放和保管

玻璃仪器属于易耗品, 对它的管理与教学仪器设备的常规管理要求基本相同, 即要求入柜、分类、定位存放。存放要科学, 洗涤要干净。

2.化学药品的存放与管理

化学药品分为一般无机、一般有机、指示剂、易燃液、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毒害品、腐蚀品等。为了陈列方便, 每大类又分成几个小类别, 如一般无机可分成单质 (金属、非金属) 、氧化物、盐等, 常用酸碱属于腐蚀品则另放一处, 便于管理和使用。

对于化学药品的陈列与存放, 一般有以下五点要求。

(1) 分类清楚, 排列科学。化学药品要按类别进行分格分柜排列, 存放在固定的药品柜内, 并在柜门上挂上柜卡, 写明柜内存放药品的类别, 编号、名称。

(2) 标签完整。新购进的化学试剂的标签是完整的, 应特别注意保护, 没有贴牢固的应粘贴牢固。

(3) 及时登账, 控制用量。药品入柜要及时登记, 消耗的药品可以在期末一次性估计消耗量, 在账上冲减。 (可一瓶打开使用, 不要把所有瓶都打开)

(4) 少陈多藏。有些药品的数量如果不止一瓶, 应根据需要, 将1~2瓶陈列在药品柜上部即陈列架上, 其余的存放在药品柜下部贮藏柜中, 这样有利于保持药品的纯度和安全。

(5) 注意密封。化学药品中有的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有的易潮解, 有的易风化, 有的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作用而变质。为了防止药品变质失效, 必须对试剂瓶严格密封, 有的药品除了盖紧瓶塞 (盖) 外, 还要加封石蜡、矿物油等。例如金属钾钠等应该浸入煤油中。同时还应注意取用药品后应及时把瓶塞盖上。

综上所述, 要想做好实验员, 就必须精通业务, 善于管理, 不能只当“保管员”。

摘要:实验员的首要工作职责, 就是做好实验准备。每学期开学初, 要制定实验准备计划。每次上实验课前, 都要认真准备。同时, 实验员还要不断的学习业务, 掌握实验室管理规范。

关键词:实验员,实验,仪器,药品

参考文献

[1]张铁垣等.《化验员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8.

上一篇:传统新闻媒体下一篇:风格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