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投资理财思考(通用12篇)
新常态下投资理财思考 篇1
新常态的到来使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GDP增速由高速变为中高速,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 处于低位运行状态。金融是经济的核心, 经济的发展对金融起决定作用, 金融为经济发展服务, 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对经济也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我国目前金融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杠杆过高, 资产泡沫化严重。特纳勋爵在他的《债务和魔鬼:货币、信贷和全球金融体系重建》一书中反复强调, “过度负债”是人类历史上所有金融危机的共同原因。当我们想去杠杆的时候经济就会放缓, 危机就会出现。而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否, 又能直接的影响到人们的投资理财活动。
1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与理财的必要性
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 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和层次。随着我国的经济进入新常态, 金融市场同样步入了新常态。从2014年到2016年期间, 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和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的波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伴随着中国金融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步伐加快, 经济增速开始回落, 资金正不断从实体转移到金融市场领域。为了释放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和稳定资本市场, 2015年央行多次的降准和降息, 使得中国真正走进了负利率的时代。释放更多的流动性会加重人民币贬值的压力。CPI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由于统计过程中的偏差, CPI不能真实地反映出这个问题。而实际上, 作为广义货币的M2更能够影响通货膨胀率。2008年以来, 我国名义上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但是M2增速远远大于GDP增速。本来中国广义货币的供应量已经接近美国的两倍, 如果幅度再增加、那么就会推高通货膨胀水平, 进而引发资产泡沫。我国是第一人口大国, 又是传统的高储蓄率国家, 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降势必会让大量的资金流向其它市场。高通货膨胀率使得我国的货币购买力呈下降趋势, 与以往相比, 我们需要花更多的钱才能买到同一件商品。储蓄已经满足不了家庭、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 那么理财就成为必要。
2 新常态下股票市场的投资启示
2015年的股票市场, 在杠杆资金推动下的牛市已经落下帷幕, 曾经疯狂的牛市行情, 远离我们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是, 对于中国股市而言, 迎来一次牛市行情的难度却远高于熊市行情。杠杆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但一旦杠杆率过高, 最终导致的结果, 却是全民炒股热情被激发, 并引发股市泡沫的迅速膨胀, 最终引发“股灾”。而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最终也难逃“七亏二平一盈”的魔咒。这说明投资者的短期投机思想仍然主导着市场。在前期国家队资金频繁出手的影响下, 造就了股市政策底的确立。但是, 在政策底之下, 股市市场化色彩并不明显, 国家队的资金虽然起到稳住市场走势的影响, 降低了市场指数持续大跌的风险, 但却似乎影响到了股市真正的“市场底”出现。从本质上来分析, 股市自身并不会大规模蒸发财富或者是创造财富, 而仅仅是实现财富的再次分配。换句话说, 在股票市场中, 当部分群体获取到大量财富的同时, 其实也意味着会有另一部分群体的财富缩水。无独有偶, 由于政府的干预以及制度和市场监管等方面还存在缺陷, 2016年6月A股再一次被挡在了MSCI的门外, 这意味着中国股市还不够成熟。投资如履薄冰, 股市绝不是印钞机, 而不小心就是绞肉机。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投资者需要更加理性, 不能一味地追涨杀跌, 不随波逐流, 不被市场波动而左右。股市是一个充满机会也充满陷阱的地方, 一定要坚决抵御各种诱惑, 放弃一些机会, 才能抓住一些机会。如果一心追求利润最大化, 最终往往是亏损最大化。我们要信奉价值投资, 选择那些基本面比较好、成长性好的股票, 长期持有才能给投资者带来稳健的回报。巴菲特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要学会逆向投资, 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并且在买股票时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要预留足够的安全边际, 因为中国股市仍然是一个高投机, 高杠杆的市场。
3 基于市场上现有理财产品的投资建议
俗话说, “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的确, 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 理财对于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高通货膨胀率和低利率的情况下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把钱存到银行, 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不断缩水, 那么鸡蛋就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投资工具不断丰富, 这一切都在倒逼投资者不断学习、修正、完善自己固有的投资体系。对于不愿意进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来说, 购买基金和大平台的P2P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首当其冲的就是“宝宝类”的货币型基金产品。其收益稳定, 风险低并且高于银行的活期存款, 受到许多投资者的青睐。“宝宝类”理财产品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传统单一的通过银行储蓄理财的观念, 越来越多的银行储蓄居民更愿意选择多元的理财方式。其次, 基金定投是投资基金的一个较为稳定的方式, 在管理学中, 有一个著名的“微笑曲线”, 而基金定投也可以勾画出最美的“微笑曲线”, 在股市下跌基金净值偏低的情况下开始定投, 不断增加份额, 摊低持有成本, 待股市上涨至所谓的“获利满足点”时赎回, 那么投资者的获利结果不但会优于指数表现, 而且通常情况下比在股市上涨时开始投资基金获得的收益还要高。聚沙成塔, 平日的积攒经过时间的累加, 实现“滚雪球”的投资效应。如果将每个月买入的基金净值与最后卖出净值用曲线连接起来, 两端朝上的弧形的形状就像人的一张笑脸, 这便促成了基金“定投”的“微笑曲线”。最后, P2P是近两年才流行的一个金融衍生品, 虽然投资回报率较高, 但风险较大, 所以投资者需要选择较大的理财平台才能确保资金的安全。
4 警惕市场风险以及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任何理财产品都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 我们在理财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在金融波动的大趋势之下, 理财要考虑的第一个因素是风险, 只有清楚的认识到了自身的风险偏好之后才能进行有效的投资活动。控制风险比赚钱更重要。然而,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投资是非理性的, 这往往会让投资者在金融市场里撞得头破血流。巴菲特说:“事实在于, 人们充满了贪婪、恐惧或者愚蠢的念头, 这一点是可以预测的。而这些念头导致的结果却是不可预测的。”很多人引用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话, “我们的晚餐并不是因为屠夫、酿酒商或面包师的仁慈, 而是因为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心”。这意味着人类的自私本能才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器。金融体制的改革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助推了一把, 但由于市场监管的不到位, 使得大量的投资者为了高回报盲目的投资, 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融资从中欺诈投资者, 出现了诸如“e租宝、中晋”等一系列所谓的“旁氏骗局”, 大量投资者的血汗钱一去不复返, 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庞氏骗局, 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 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据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理论, 导致金融危机发生或者说是明斯基时刻到来的直接原因是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的庞氏融资行为, 所以要树立风险意识才能在投资理财中获得更好的收益。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就指出, 中国的资产运行特征与经济发展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 在这个变革中, 随着人口结构变化, 中国将从实体经济创富时代走向理财社会。财务自由是理财的最高境界, 也是每个投资者毕生追求的梦想, 美国作家罗伯特·清崎在其著作《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说道, “没有财务自由你就无法真正获得自由。”要想实现财务自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人们对金钱财富的渴望从来都是伴随着金融市场的涨与落。聪明的投资者都是在利用市场, 而不是被市场利用。对于高风险的投资, 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慎重选择, 不要让一时的欲望和贪婪迷惑住了你。不妄想能一夜暴富, 也不要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而是要相信真正能走向财务自由的通道是复利。欧洲著名银行创立人梅尔说:“复利是世界第九大奇迹!”我们选择去投资, 追求的就是资金的复利增长, 而长期的复利增长最终带来的收益更是惊人的。巴菲特每年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 但他之所以能够成功身价上百亿, 靠的就是不断地坚持和复利。在投资理财的道路上, 投资者能做的事就是在投资体系中坚持自已的投资理念, 不被外界所干扰, 同时在投资体系中能经受住种种不可预测的事态, 不管金融市场的涨和跌都用平常心来对待。人生与投资的过程就是不断修行的过程, 就是不断完善人性, 不断战胜自已弱点, 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但投资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并不是全部, 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赚钱不是人生意义的真谛,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够学会释然, 学会去享受生活, 才能真正的实现财务自由。
摘要: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 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周期阶段。投资理财是人们在当今社会重要的经济活动, 经济环境的改变不仅影响到了金融市场, 同时对人们的理财观念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当今,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理财产品的多样化以及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给传统的理财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拟从金融市场的现状去分析新常态下投资理财的必要性以及针对投资者如何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理财,投资
参考文献
[1][英]阿代尔·特纳.债务的魔鬼-货币.信贷和全球金融体系重建[M].王胜邦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6.
[2]尹诗燕.“双降”后普通家庭如何科学投资理财[J].财经界, 2016, (2) .
[3]张春丽, 张亚新.互联网理财产品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及银行应对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 2016, (12) .
[4]程季红.金融波动环境下的投资理财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 (12) .
[5][美]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致股东的信[M]//劳伦斯A.坎宁安.陈鑫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6][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 王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7]当下中国股市的坐标:新常态成为新逻辑[EB/OL].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2014-12-26.
[8][美]罗伯特·清崎.穷爸爸富爸爸[M].萧明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3.
新常态下投资理财思考 篇2
摘 要:习近平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常态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文化;思考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文化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制订了新的目标任务,职工对精神文明生活产生了新需求,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提升使企业文化,进而促进和服务于企业健康发展,是每位企业管理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加强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激发企业活力的需要。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重责任。但少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仍以学文件、讲形势为重点,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企业的经济运营缺乏实质性的指导意义。再加上企业过度强调利润最大化,而往往忽视社会效益,影响企业形象。而企业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和向心作,就能够引导职工正确对待个人的荣辱得失,自觉将个人的远大理想和企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良好职业道德、高尚情操的惯性意识,进而增加企业活力。
(二)增强企业团结,凝聚发展合力的需要。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众多成功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企业的目标和利益与员工个人的目标和利益有机统一。企业文化是一种理性的粘合剂,将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将与个人的理想、诉求撵在同一目标上,有效化解和缓和不和谐因素,增强职工对企业目标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三)实现自我调节,调动发展动力的需要。企业文化是管理制度的升华,它把名目繁多的制度压缩凝聚成几条富有哲理性和感召力的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管理者按此精神和准则去启发引导职工适时修正自己的言行,达到与企业目标和价值准则的一致。同时,企业成员如果违反了行为准则,即使他人不知道或不加以指责,本人也会感到内疚、心理失调而倒逼职工自我调节。企业文化通过强化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沟通,加深了彼此的信任,群众的呼声会体现在领导的决策中,上面的意图也会容易被下面所理解接受,进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常态下加强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一)注重转变思想观念,突出打造团队精神。企业领导者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引领者,其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企业领导也是企业价值观的缔造者、企业观念转变的带头者和文化创新的推动者,所以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观决定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又决定企业文化的特点。企业领导者只有德才兼备,甘苦与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能在职工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领导者只有树立自己是公仆,职工群众是主人的观念,才能确保职工主人翁地位得到体现。企业领导者只有发动群众参与管理,群策群力,共同对企业的兴衰负责,才能形成团队精神。
(二)注重发挥主体意识,突出提升职工素质。文化服务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企业的主体是职工,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如何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对人管理的核心是如何让职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因为人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只有提高人的素质,即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整体观念、集体意识等,才能使企业得以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同时,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要以人为本的采取有效的办法在精神上或物质上对职工进行有效的激励,重视员工的个人需求,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职工对企业归属感,实现全体职工与企业利益共同发展。
(三)注重求同存异,突出特色文化建设。企业发展要顺时、顺势,不能随心所欲,竭泽而渔。应当把自身发展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自觉找准位置,自觉担负责任。其文化建设要突出个性,不能千篇一律,西颦东效。应根据本企业特点,以及企业的服务对象,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发挥不同层面职工的聪明才智,找亮点,聚焦点,趋和点,同心同德打造独具特色、又有着广泛意义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使企业的伟大梦想得以实现。
总之,当今时代,文化和经济日益交融,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实践表明,任何一个优秀企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因此,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和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建设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进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海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党政干部学刊,2012,08
经济新常态下投资怎么做 篇3
专项建设基金功不可没
一季度,投资增速达10.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达到19.6%。投资增速稳中有升,专项建设基金功不可没,地方政府形容它是最大的好招和实招。去年8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看得准、有回报、不新增过剩产能、不形成重复建设、不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则,会同有关方面推出了专项建设基金。通过国开行和农发行发行金融债,筹集资金设立专项建设基金。专项建设基金的投向,包括棚户区改造等民生改善工程、重大水利工程等三农建设、轨道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转型升级等几大领域,具体包括棚户区改造、重大水利工程、铁路、机场、高速公路、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等。
专项建设基金是很重要的稳增长举措。专项建设基金和一般的投资基金有很大不同,是一项重大的投融资创新。它把投资、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紧密结合;可以补充投资项目的资本金,增强地方投融资能力;能够有力地带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能有效促进金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很好地解决了金融资金的期限和成本错配问题。
对准“夹心层”精准发力
投资在当期是需求,从长期看则是有效供给。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供需两侧发力的最佳结合点。补短板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需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确保投资精准有效,必须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分类施策,精准调控。对纯公益性的投资领域,国家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来完成,收益比较高的主要由社会、市场、民间资本来投入。介于两者之间的“夹心层”,即准公益性和基础性领域,有一定回报但不高,并且需要的资金量很大、周期较长,社会资本一般不太愿意进入,但又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是我们投资领域的一个短板。
对于“夹心层”,现在的主要创新是专项建设基金投入,以资本金的形式投入到具体项目。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本金注入。资本金解决后,商业银行就可以跟贷,有效地促进金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PPP首批项目库签约率高于预期
政府资金非常有限,目前中央预算内投资仅5000亿元左右,而现在一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达到56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只占不到1%,需要撬动大量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来投入。这就必须大力创新投融资的机制,丰富资金支持方式。
当前,国家发改委正在下大力气推介PPP项目。2015年5月份推出的第一批1043个项目,总投资达到1.97万亿元。后来又推出了第二批1488个项目,总投资2.26万亿元。首批项目签约率大约为31.5%,高于预期。
由于政府的资金有限,必须更广泛地引进社会资本进入PPP项目领域。为增进地方政府的认识和理解,国家发改委举办了很多培训班。4月底,国家发改委与保监会、清华大学设立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研究中心,加强PPP重大理论的研究。
股市新常态下投资理念的转变探析 篇4
关键词:股市,新常态,投资理念,转变,板块
1中国股市的新常态
我国的股市发生了深刻地变革,“牛熊并存”的结构相对稳定,在体量、交易方式、结构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具体来说,中国股市的新常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股市体量
我国股市总值提升显著,已经取代了日本第二的位置, 总的体量达到了五万亿美元。这个体量相当于巴西、俄罗斯、印度的总和。随着投资者数量的不断增长,我国的A股成交量出现了井喷现象。和以往齐跌齐涨的情况,当前的体量决定我国的股市已经告别了以往 “简单” 的行情。结合当前的体量以及国外发达国家股市发展经验来看,我国股市的上涨虽然很快,但是还是会集中在部分板块。
1.2股市结构
在创业板、中小板涌入后,我国的股市结构日趋完善, 这些各异的投资标的,或是在种类、估值上有所区别,或是风险大小不同,吸引了各个群体的投资者进入股市。以往股市简单的结构难以很好地将其资源配置、市场调节的作用发挥出来,而如今结构日趋完善的股市,能够更好地成为国家经济调节、市场调控的工具。那些符合国家政策、方针的企业,将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得益,使其股价也上涨。而那些和国家的政策、经济导向相违背的企业,则将在新一轮的经济调整中退出舞台。总的来说,股价涨跌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有两个,其一就是企业的发展能力,其二就是企业的经营效益。而市场环境冷热的影响将不会再发挥如以往的决定作用。这也正是为何前几年上证指数一路下跌,但是创业板股票涨幅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原因所在。
1.3交易方式
现在的股市交易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做多获利已经逐渐被取缔,双向交易工具逐渐被投资者所使用,诸如融资融券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多空博弈比以往更为激烈。在很多投资者的观念中,一直认为股市上涨才能挣钱,而如今的股市已经彻底否定了这个观念。当指数涨高、 个股翻倍的时候,投资者可以做空获利,之前股市出现的个股下跌,但是仍有投资者获利的情况就证明了这点。
1.4结构转型
股市和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我国的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得到了完善和优化,经济转型和改革也有条不紊地进行。以往的部分传统行业发展日趋艰难,而那些新兴产业、模式则焕发了生机,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些变化大多可以通过股价反映出来,正是这样的结构转型状态, 决定当前股市以结构性行情为特征。
“牛熊并存”的局面可以说是股市成熟的一种标志,比较典型的就是纳斯达克市场,其培育了诸多的大型企业,诸如苹果、谷歌等。谷歌上市十余年,股价上涨了1294% ; 但是在这个市场里,同样也有一些公司被摘牌,情况最坏的时候,被强制摘 牌的公司 在该市场 的上市公 司中占到 了37% 。
股市新常态,也可以说是一种成熟的股市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投资者若是仍然还以以往的股市规律为参考判断、 参与股市,必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只有不断调整投资理念,更加全面地调查、研究这些上市公司,才能对这些公司的管理、盈利、发展等情况有更为深刻地了解,才能在诡谲的股市中做出做科学的投资。
2股市新常态下投资理念
在股市新常态下,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应该有所转变, 在 “牛熊并存”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2.1因时制宜
过去的几年,股市好似疯牛,比较典型的就是 “一带一路”。但是, “中国神车”已经走下神坛,股市波动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趋于理性。这也就意味着过去人们普遍信奉的疯牛行情为赚钱之时的理念已经不再适用,投资者必须要做到因时制宜,结合当下股市的新情况,调整自己的心态,切莫在守旧和跟风中一败涂地。
2.2规避风险
股市确实可能让人一夜暴富,故而很多人炒股抱着很强的投机心理,在以往股市 “疯牛”的情况下也确实让一些人暴富,但是在股市新常态下,股市的风险更大。投资者如果将一切都投资到股市,一旦血本无归,难免会发生惨剧。 故而,在 “牛熊并存”的新常态下,投资者要合理安排闲余钱财,进行组合投资; 自身的安身立命之钱,切不可轻易投资到股市这种高风险领域。
2.3守住本金
投资股市风险很高,很可能一个人或家庭几年、几十年的辛勤所得付之一炬。在股市新常态下,股市更为成熟,风险也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要想法设法守住本金。对本金保守并不意味着谢绝任何风险,而是为了设置一定的底线,抑或说是止损点,只有守住了本金,才有可能翻身。
2.4关注信息
在金融领域,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或是内部消息、或是新闻事件,都可能会影响到股市、股票。在股市新常态下, 股市 “慢牛”更为明显,这就要求投资者要对上市公司的运营、绩效、股价、新闻等多方面的信息加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为充分的信息,做出理性、科学的判断。
2.5学习总结
在股市不断成熟的情况下,投资者也有不断学习,总结过往的经验和教训,涉猎最新的理论、常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国内的投资工具不断增多,利用这些工具可以做多、做空、套利。而在工具越来越多、股市日臻成熟的情况,投资者需要了解的内容也就越多,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工具及其应用,不断总结和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 “慢牛” 的股市新常态。
3股市新常态下比较理想的投资板块
上文说到,我国的股市的上涨虽然很快,但是还是会集中在部分板块。笔者集合自身经验,提出了以下可能存在投资机会的板块。
3.1大金融板块
自2014年开始,大金融板块势头比较强劲,先是在证券板块快速上涨,后来在保险板块、银行板块也持续发力, 一直持续股指期货逼空行情。可以说,大金融板块贯穿牛市。此外,我们必须要看到,大金融的崛起是我国的现阶段的重要战略,我国现在迫切需要建设大型的金融综合体,以此来实现我国的金融战略目标,这也决定大金融板块有了很好的前景。
3.2国企改板块
国企改革是我国重要的改革内容,在2015、2016两个年头改革的速度将会加快,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将付诸实践。混合经济所有制将会焕发新的生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对国企改板块予以关注。
3.3“一带一路”概念股
在3月底,我国正式发布了 “一带一路” 战略方案,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这个方案也正式向外展示。在论坛上, 一系列的合作协议被签订,其中涉及诸多的工程项目,诸如铁路、产业园区等。在这种大背景下,笔者认为 “一带一路”概念股值得关注。
4结论
我国的股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支撑股市的经济基本面悄然而变,“牛熊并存”已经是当前的股市新常态。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如果不能转变自身的投资理念,选择一些相对理性、科学的投资板块,投资风险将会骤增。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股市的新常态,提出了股市新常态下投资理念的转变,并推荐了股市新常态下比较理想的投资板块,以期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适应股市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徐元栋,陈灿平.新金融学下的投资策略与投资理念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7).
[2]徐翠萍,石正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变迁[J].统计与决策,2015(9).
[3]罗玮,杨波.关于深沪股市投资理念的探讨[J].商业研究,2013(3).
[4]钟颖.我国证券投资者投资理念探析[J].浙江金融,2013(9).
[5]黄小玉,姜茂生.美国股市投资理念变迁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启示[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5).
新经济常态下的航海教育困境思考 篇5
海员作为船舶航行过程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对实现运输畅通,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具有决定性作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国海员队伍,将对全球航运安全、海洋环境保护和航运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航海教育作为培养航运专门人才的基础,不仅在我国的航运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而且在提高我国的政治和军事地位以及海上国防安全水平、促进我国就业水平并以此拉动经济发展方面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我国高等航海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近代航海教育发端于晚清,起源于1909年。一百年间,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下,中国的航海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中国的航海人一路追逐着航运强国的梦想,为我国航运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各类人才,一代又一代的航海人才,迈出校门,走向世界大洋,中国的航海教育已形成较完善的航海人才培养体制与结构,为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1.航海教育特征及海员职业的总体要求
航运是个全球性行业,决定了航海教育具有岗位适任性、国际通用性、海上国防性和法律规范性等特征。同时为了保证“航海更安全,海洋更清洁”,IMO(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国际海事组织还颁布了《78/95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STCW78/95)等,对航海教育的内容作出了硬性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航海教育不同于其他一般教育,航海教育的发展必然要受到相关的国际组织、国际公约的协调与制约,同时也受到国内的相关组织与法律法规的管理、协调与制约。
2.我国海员队伍的现状
据交通运输部部海事局统计显示,中国船员分为海船船员(包括远洋、近洋和沿海)和内河船员两类。目前我国船员总数已达151 万,船员总量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公认的船员大国,但海船船员仅有50万人,其中持有远洋商船证书的船员约15.6 万人,年龄在50岁以上的约占50%。在15.6 万名远洋船员中40 %为高级船员(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二副、二管轮、三副、三管轮),这些高级船员包含:拥有有效适任证书和海员证、专门从事航海专业教育培训的教师;部分拥有有效适任证书和海员证的航运企业机关工作人员;因工伤患病及个人原因等无法上船工作的持有证书的船员。除去上述人员外,实际上船工作的可用高级远洋船员不到6 万名。在远洋船员资源中,持有A类证书的远洋船长不足5000 人,远洋轮机长也同样不足5000 人,这中间还有大量陆上管理者持有的有效船长、轮机长证书。在船工作的船长也只有4000 余人,轮机长也是4000 人左右。远洋船舶的船长、轮机长数量与既是人力资源大国又是海运大国的中国来说,是十分不相称的,其他管理级船员(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资源和操作级船员(二副、二管轮、三副、三管轮)资源的数量也同样十分短缺。一方面,我国远洋船员队伍老龄化比较严重,预计今后十年每年将自然减员约1万多人,同时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我国航运企业船舶运力不断增长,每年还需要新增高级船员上千人;另一方面,为扩大就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的海员劳务外派规模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新常态下投资理财思考 篇6
2016年是中国银行理财业务的第十二年,十二年是一个轮回,站在新轮回的起点回望中国银行业理财的发展,不难看到银行理财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业务线,在稳定公私客户、提高盈利能力、修复自身资产负债表、拓展综合化经营、推动银行转型等诸多方面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能够连通投融资,连通银行内部的各个创新节点,是促进银行转型的重要试验田。
其次,银行理财已经成为我国大资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5年底,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总体规模已达94万亿元,扣除通道业务后的规模估计为66万亿元,银行理财业务以23.5万亿元的规模占据整个大资管行业总量的30%以上;而且银行理财也是投资者重要的资产配置范畴,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为大众投资者带来了持续的投资收益。
此外,银行理财也是债券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据中央结算公司统计,去年银行理财投资余额的50%以上投资于债券市场,其中有一部分是信用债,可以说,整个中国信用债市场30%的投资者是银行理财。
然而“斑斓未必皆春色”,包括信用风险、金融市场波动以及监管机构的协调等在内的压力和挑战虽不足以影响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但却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看清业务的本质内核,探究其基础是否结实。
现阶段,银行理财业务仍缺乏一套涵盖投资、销售、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法律法规框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刚性兑付,这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阻碍。
金融机构最基本的作用在于风险资产的形成、定价与处置。在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中强调管理风险,金融风险是通过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与持续信用风险监测(贷后管理)、模式/模型选择与组合管理得以控制的。而在市场主导的直接融资体系中强调分散风险,由专业化的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机构以分散化的转移为主要手段,将非标资产变成可交易可估值的资产,将单机构风险变成组合风险,将组合风险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生命周期相匹配来配置资产。只有资产管理业务、财富管理业务获得了良性发展,才能有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的转换,因此如果理财及资产管理业务存在刚性兑付,风险不能转移传递,那么所谓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就是影子银行或银行的影子,金融结构并未真正发生变化。
那么银行理财是否达到了这个目的?是否是真正的代客理财业务?是否真的不再占用资本金?这是下一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实现风险传递需要三个要件:风险隔离、风险可计量、投资者可承受。首先,最关键的是通过法律法规框架去约束每个理财产品都有独立的资产负债表,建立“栅栏”保证真正实现风险隔离。其次是通过价格信号传导,使资产背后的风险被组合的净值变化所反映,使隐藏的风险能够被计量、被投资者看到。假如预期收益型产品没有把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传递给投资者,银行的声誉背书导致信用风险也没能传递出去,那么理财产品就失去了完整意义上的资产管理概念。最后是通过银行的组合管理、动态管理等手段来分散风险,从而实现投资者对风险的可承受。我想这是未来银行理财业务甚至是所有财富管理业务框架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在这一出发点之下,未来的银行理财产品有四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内嵌衍生工具,如结构化产品;第二种是开放式产品,以标准化的基础资产投资为主,配合策略投资保证净值相对稳定;第三种是封闭式产品,可高比例投资非标或低流动性的另类投资品种,但原则上不错配,以资产最终变现或原状返还支付投资者本金及收益;第四种形式也是我们所建议的,即FOF(Fund of Fund)形式,我国资本市场缺乏好的机构投资者,需要通过银行、保险这样的大型机构投资者以FOF去构建理财产品的模式,母基金保证流动性与收益的稳定,子基金坚持策略一致性与价值投资,通过这样的两层结构来改善中国资产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我想银行理财应该承担这样的任务。
站在这些基础之上,我们对2016年银行理财业务的展望是“统合创新,转轨升级”。统合创新是指我们需要在资金端和投资端统筹考虑、整体推动理财业务向真正的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没有资金端产品模式转型,就没有产品端的风险预算变化,就不可能有投资端的投资谱系扩展,也就无法获得一个相对好的风险收益,必须要在两端同时推进创新。
在投资谱系扩展之后,转轨升级需要每个银行理财从业人员投资能力的提升,否则资金端就是无本之木。在这个大方向下我想提出五个主题:产品“回归”,投资“转轨”,能力建设,技术更新,体制之变。
第一是产品端的回归。在产品端扩大净值型、浮动收益型、真结构化产品的发行规模,以及推出动态保本机制下的本金保护产品等,逐步去除刚性兑付,促进理财向资产管理本源回归。同时我们也希望银行理财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密切结合,借助互联网及金融云的力量突破以往的渠道限制,直面投资者,并通过灵活单元投资与多元虚拟组合,为单个客户提供更精确的基于目标的投资组合管理与资产配置计划。
第二是投资要转轨。首先是向资管投行转型,以往银行理财作为买方被动接受市场上的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在新市场环境下需要将投资组合与经济发展、企业发展良性结合,将中观层次的资产配置理念与微观层次的企业活动相结合。过去金融机构更多关注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右方,用发债、贷款等负债方式帮助企业,在新形式下,金融机构需要转向资产负债表的左方,通过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结构化融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方式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或高效替换资产,把企业资产负债表左方做得更有质量,使右方具有更大的效益。这一过程就是资管投行化过程,是资金和产能相结合的过程,可以让银行理财取得优于其他资管机构的条件。其次是建立全天候、多ɑ的投资谱系。资管行业模式变化和技术发展将更多的另类投资纳入广域组合视野,2003年到2012年国际市场的被动投资和低流动性占比不断提升,而同期主动管理基金的份额则出现下降,可以说未来五年全球资管行业的主动管理产品将进一步受挤压,被动投资和另类投资将受到青睐。
nlc202309091008
第三是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组合交易、投资研究及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要避免方向性错误,明确银行理财的投资策略是追求既定收益目标之下的风险最小化,并把这种投资策略固化成风险预算的概念。用量化的Var值、精细化的方式计量理财组合乃至整个理财业务的市场风险,用现金流法管理流动性风险,用久期管理利率风险。同时不断推动限额管理、穿透监控和关键节点的风控落地。
第四是实现技术更生,优秀的资产管理机构也是优秀的科技公司。在当前行业产业链细化、资管模式变革、规模扩大的大资管时代下,互联网发展与技术革命带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事物,银行理财未来要在投资技术、风险管理、与投资者的交互、IT 系统等领域实现更多技术突破。
第五是体制之变,资产管理行业是一个门槛低、淘汰率高的轻资产行业。我们既看到1988年成立的贝莱德经过不到三年就发展为全球最大的资管机构,也看到1994年成立的拥有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合伙人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于1998年的国际债市风暴当中折戟沉沙。资管行业应是最重视人力资本的行业,好的机制才能留住人才,好的人才才能保证核心竞争力,因此希望通过事业部和子公司的形式扩展资管的业务边界,用市场化的方式实现破产隔离,最终为理财业务建立更健康的发展基础。
未来资管行业空间巨大,其中银行理财所占的份额不容小觑。根据2015年底的彭博数据,全球前20家资产管理公司有11家拥有银行系背景,其中很多银行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自身的资产规模,因此我希望银行理财能够借助转型之力在中国乃至全球资管机构中占有一席之地。资产管理行业链条很长,涉及投资、托管、清算、资金等服务,相信每个机构都能在链条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大银行可以做全能资管,小银行可以深耕本地区的投融结合,在某个资产类别方面选择最佳定位,找到自己的应有之地。
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根植于实体经济的创新之路,我们肩负着投资者的托付和信任,以努力和创新来回报广大投资者、为实体经济积极贡献力量。希望在新轮回的起点,在大资管时代到来之际,让银行理财业务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杨治宇:
四点发力,迎接新的环境和挑战
银行理财2015年末已达到23.5万亿元的规模,年化增长40%以上,并且未来仍将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同时我们也看到银行理财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随着2013年以来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降速运行,整个市场固定收益率逐渐下行,比如去年我们就感受到了“资产荒”。此外,在去杠杆、去产能背景下,部分固定收益类资产逐渐出现信用风险。所以现在做资产管理面临跟以前不同的环境,如何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我想谈四点。
第一是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提高投资组合的多元化。资产管理机构的使命是为客户寻找资产、配置资产、管理资产组合,在此过程中机构需要明确自身应承担哪些风险,承担多大的风险?哪些风险需要对冲,哪些风险需要主动管理,哪些风险需要被动管理?由此,需要考虑各类资产的配比。以往我们做银行资产的配置,基本上是以单一资产和单一策略为主,因为过去的利率市场化和直接融资并未改变银行一直以来的利差红利,但现阶段利差已经逐渐收窄,未来甚至可能面临利率倒挂,整体利率下行导致系统性机会难以把握,但各类资产仍存在很多投资机会。对于银行理财来说,首先要从自上而下的分析中开展大类资产配置,其次要主动创造资产,这是银行较之其他金融机构的优势,一定不能放弃。
第二是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这是银行资产管理回归本原的基础工作,这个工作要做好、做细。这个话题老生常谈,我觉得问题在于怎么转,有几个关键点要注意:一是市场不乏净值型产品,基金有、券商有、其他机构也有,而银行的净值型产品应如何定位。个人认为银行理财在向净值型产品转型过程中,初期需要定位为以绝对回报为目标的净值型产品,这个绝对回报不是指不能亏钱,而是指在产品的设计和管理中要尽量把本金损失控制在有限范围内,因为客户从预期收益率型向净值型转移时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二是在绝对回报的目标下产品如何设置,要配多少资产,配什么样的资产,每个资产比重多少,每类资产的风险波动多大,回撤控制在什么水平。这些需要有非常精确的计算,才能把客户的损失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三是为客户提供清晰的产品信息,把产品的投资范围、配比、预期合理损失等向客户讲清楚。四是需要将产品销售给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相匹配的客户。
第三是银行作为大的资产管理机构,需要考虑全球化布局业务。2015年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巨大的资产体量和海外资产持有量,同时海外机构对境内资产也有强烈的需求。在此过程中,银行理财应该思考如何发挥大型资产管理机构的作用,从而既满足境内外客户的需求,又实现自身全球化资产布局。目前我们的海外资产配置仍比较局限,虽然中资机构分布于全球各个地区,但并未实现在各市场、各类型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基本上还是围绕中国资产打转,未来这一领域还有很大空间。
第四是加强IT领域的建设。产品转型过程中需要努力提升后台支持能力,净值化转型中一旦实现了投资组合和风险的多元化,整体管理工作将会成倍增加。比如在美国一家拥有3万名员工的投资银行中,1/3是IT人员,说明在资管业务发展过程中机构的IT系统支持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后台运营水平等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换言之,IT建设的不力将会严重制约资管机构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未来银行理财需要注重后台建设和其他配套工作。
交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总裁涂宏:
认清形势,着力国际化转型和发展
我主要谈两个看法,一个是对未来大形势的判断,一个是国际化发展方向。
关于未来大趋势的判断,我们这场论坛的主题是“新常态下银行业理财业务创新与发展”,我想“新常态”是指市场过去的间接融资要向直接融资转变,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和十八大都明确提出要大幅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因此认清这个形势极为重要。
nlc202309091008
我曾在交通银行纽约分行做了七年行长,美国全社会金融总额约为50多万亿美元,其中银行管理的资产规模占1/4左右,各种不同的金融机构、各类金融形态共同参与整个社会资产的资源配置。所以我觉得中国要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很可能会借鉴美国的经验,那么银行传统地用存款放贷的信贷业务规模将会越来越低。前几天我看了一些私人银行的分析报告,其中提到2016年私人银行的资产配置计划中存款规模将大幅下降,大部分都转到理财业务上,再联系到现在我国银行理财23.5万亿元的总规模,充分说明银行理财业务符合市场需求,满足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的要求,所以未来银行理财肯定会进一步做大做强,这是我想分享的第一个观点。
关于国际化发展,我认为仍需要借鉴国际经验,遵循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要求,对我国的银行理财业务进行逐步的专业化改造,使其成为真正的资产管理业务。就我在美国的观察来说,美国的财富管理已经发展为律师协助下的家族财富管理,比如家族财富是投资境内还是境外,受益人是谁,如何合理避税,如何造福社会等,我想这也许是整个资产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希望我国的银行理财也能够发展为类似美国模式的、专业化程度极高的资产管理或财富管理。美国的资产管理机构十分注重专业化能力,我在华尔街时与一家专做贵金属投资的对冲基金公司有过接触,他们的专业性极强,员工每天都会浏览全球范围内贵金属上市公司的各类报告,甚至是俄语资料、南非公司情况,所以他们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极为专业和细化的服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想我国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资产管理行业应该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借此机会在市场上大有作为。
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李岷:
长路尚漫漫,任重而道远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国的银行理财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银行理财业务的诞生伴随利率市场化,原来银行主要做负债业务,储户把钱存进银行后并不关心存款投向,因此银行对这部分负债的使用方式有很大自主权。但10多年前诞生的银行理财业务本质上是委托代理业务,既不同于原来的资产负债业务,又未达到标准化的资产管理业务,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项业务。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逐步地将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向标准化的资产管理业务过渡,这是一个趋势。同时,大家也可以看到很多私人银行报告、各家银行的财富管理报告,在它们的管理资产规模(AUM)中第一大类是存款,第二大类是银行理财,第三大类是所有代理的基金、保险、国债和黄金等投资产品。我相信未来银行理财(包括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在其中的份额将会越来越大,这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我们要走的路。
其次是如何面对并解决当前银行理财的一些问题。我觉得第一个层面是改善治理结构,除了之前提到的事业部或子公司模式外,还应该考虑如何设置资产管理业务中专户组合管理的模式。一是投资经理和产品的配置必须适应净值型产品发展的趋势,二是推动产品经理向投资经理转化,这涉及到更加密集和科学的人力资源投入。第二个层面是优化管理策略,明确“术业有专攻”,既发挥自身优势夯实基础,又积极吸收借鉴外部先进经验,这是管理策略的核心。具体讲就是通过我们的资源、技术和团队提高管理核心资产和核心业务的水平,非核心业务引入优秀管理人来帮我们做,因为银行理财除了投资交易选择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选择管理人的能力。通过治理结构的建设和内部的管理机制的提升,最终使我国的银行理财达到国际化一流资产管理机构的水平。
再次我想谈谈银行理财的客户关系管理。银行理财是一种委托代理业务,首先要和客户进行充分沟通,根据沟通结果设定各类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比如非标资产不超过30%,权益资产不超过20%等,这样就产生一个称之为“风险偏好预算”的概念,这将决定投资经理的操作策略。此外在产品销售时还应坚持适应性原则,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度来营销理财产品,这是建立良好客户关系的关键。
最后一点就是银行理财投资市场未来的融合。目前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市场有两个,公开投资市场和非公开投资市场,我把非公开投资市场叫做场外市场,包括非标资产、并购基金、产业基金、结构化产品等,今后两个市场应该会出现融合趋势。因为银行理财本质就是商业银行作为客户的代理人,在全市场中挑选具有投资价值标的资产的过程,所以我认为接下来银行理财的投资场所会逐渐融合,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两个市场的会计核算方法、信息披露方法等设定可比标准,这是未来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
责任编辑:王琼 刘颖
新常态下投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篇7
一、新时期下投资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
首先,由于投资企业财务管理过程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按照要求落实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应该定期举办与财务相关的活动;其次,投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综合性较为显著。正是因为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能,并且其包含了很多不同的管理知识,其中较为主要的就是投资管理、成本管理、融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另外,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中所有的工作中,当然也包含企业中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第三,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本身就是一项敏感性较强的工作。在这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投资企业的发展局势愈发严峻,因此我们需要创建一套科学的财务预警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进而提升投资企业财务管理的自身敏感度,最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二、投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存在的不足
(一)未确定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
从投资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投资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一些企业难免会忽视自身的重要职责,这样长期下去,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就会脱离社会的整体需求,这样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升
尽管当前的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投资企业没有准确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财务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进而直接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综合素质提升,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所以如果遇到较为专业的问题时工作人员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三)财务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投资企业中,财务管理涉及到的工作大都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并且与很多工作都息息相关,例如一些财务预算工作、分析工作、监督工作等等。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投资企业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落实。
(四)财务工作管控力度缺乏
假如我们没有采取科学的措施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监控工作,企业在进行财务工作管理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在我国,大部分的投资企业都没有指定相应科学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性,还会对企业资金的科学完整性能带来一定的危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投资企业内部没有设立明确的财务管理岗位,甚至有一些企业的内部账目较为模糊,财务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这些问题都增加了企业健康发展的风险。
三、新形势下投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对策
(一)不断找寻新的财务管理知识
第一,我们需要在原有财务管理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这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投资企业的资产定义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现在的企业资产不仅包含一些物资资本,还包含了一些知识信息的储备,因此投资企业需要不断探寻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知识的重要作用,然后把知识资本与物资资本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创建一套科学的融资管理制度
投资企业要想正常运作,首先需要拥有较为完整的资金链,其中融资工作就是一项较为常见的企业获取资金的方法。投资企业需要认真选择融资方法,由于不同的融资方法其成本有所不同,我们除了考虑融资方法的可行性之外,还应该不断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全面考虑融资风险,尽量控制在企业能够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同时还需要认真调节并控制资本机构的内部结构,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承受范围内。
(三)加强企业财务工作的管控力度
在新的发展局势下,投资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同时还应该创建科学的财务管控制度,强化企业财务工作的管控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投资企业的财务工作得到科学有效的落实,才能确保企业资产的完整。并科学配置每一个财务机构,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做到责任到人,还应该创建一套科学的企业资产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投资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负责人就是财务工作人员,如果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整体财务管理的质量。基于此,投资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途径提升财务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大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保证其能够深入熟练的了解财务工作的基础内容。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我国投资企业在落实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创建完善规范的管理机制,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新形势下,投资企业要全面了解财务管理工作一些全新的特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财务管理途径,对自身财务问题进行有效改善和处理,从而提升企业整体财务管理的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新常态下德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分析 篇8
德国在华直接投资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981—1991 年为初始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规定吸引外商投资。1981 年,德国在中国成立第一家合资公司。在这一时期,德国在华直接投资增长较为缓慢,投资总数相对较低,受国际政治影响波动较大。
1992—2000 年为第二阶段。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了改革开放新浪潮,中国政府积极吸引外商投资。1993年德国政府适时提出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新亚洲政策。在国内外有利的投资环境下,德国在华直接投资开始显著增加,德国企业大规模进入中国。2000 年的实际投资额达到10. 42亿美元。
2001 年起进入第三阶段。自2001 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德国在华直接投资又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2007 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额出现了短暂的下滑,之后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截至2014 年年底,德国在华累计投资额480亿欧元。中国政府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8675 个。目前,中国共有约5200 家德国企业,雇员人数达到110万人。
2 德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的特点
2. 1 投资区位主要集中在以 “北、上、广” 为中心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
如图1 所示,近90% 的德国企业集中在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 18. 3% )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 51. 7% ) 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 12. 9% ) 。由于政治中心的原因,德资企业一般都在北京设有代表处。一是长江三角洲。上海对于德资企业极具吸引力,所占份额最多,几乎所有的德国大型企业都在上海设有代表处。上海对德资企业的吸引力主要有以下原因: 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工商业最发达; 靠近客户; 投资环境比较完善; 开放的城市形象; 产业集群效应等。二是东北工业基地及环渤海地区。该地区分布着小规模的集群,投资模式多为与大型国有企业成立的合资企业,如吉林省长春市的一汽大众、辽宁省沈阳市的华晨宝马、辽宁省辽阳市和大连市的蒂森克虏伯。该地区的投资优势之一在于资源丰富。三是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德国企业相对较少。原因之一在于当地缺乏重工业,中小企业集中,多为电子、纺织企业。四是西部地区。目前,德国企业在中国西部投资的中心地区是四川省成都和重庆,但数量较少,仅占1. 8% 。目前,德国在华的直接投资仍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但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点已经开始转移,“一带一路”的建设将给外国投资者带来新的契机,内地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德国投资者。
2. 2 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咨询服务业为新兴投资领域
如图2 所示,65% 的德国在华企业将新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如机械制造、汽车、化工和电子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是德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这表明德国企业有意加强其在现代制造业的地位。德国的服务业企业对华投资也呈上升趋势,如零售批发超市集团麦德龙、保险公司安联、德意志银行、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等。近年来,咨询服务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德国在华投资的第三大领域,主要为在华德国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税务、贸易、技术、战略等咨询服务。
2. 3 企业规模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中小型企业为主体
德国中小企业被视为德国经济的支柱,99% 以上的德国企业都为中小企业。按照欧盟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中小企业是指年营业额在5000 万欧元及雇员总数在250 人以下的企业。从投资总额来看,德国在华投资主要来自于德国大型企业,占总投资的80% ~ 90% ,这些大型企业常常投资大的项目,比如德国大众、宝马、西门子等。从企业数量来看,德国在华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超过3 /4,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跟随它们的主要客户来到中国。
2. 4 企业法律形式多为独资企业
随着中国法律框架的适当放宽,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选择以独资形式在中国建立企业,其比例达到69. 9% 。独资企业的优势在于拥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可以避免合资企业中由于双方利益不同所出现的经营纠纷,便于实施经营战略。12. 4% 的德国企业选择合资形式。合资企业的优势在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借助中方合作伙伴的关系网开拓市场以及处理与政府的关系等。另有7. 1% 和6. 3% 的德国企业分别选择控股和代表处的形式,见图3。
2. 5 企业投资的主要原因为中国市场的销售潜力
如图4 所示,92. 7% 的受访企业认为在华投资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市场的销售潜力。其次是进入亚洲市场的平台( 86. 1% ) 、跟随主要客户( 70. 6% ) 以及产品适应地方市场( 63. 9% ) 。追求低廉的成本已不是德国企业在华投资的主要原因,它们更加关注市场潜力、市场需求和主要客户群。
3 德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的挑战
82. 4% 的受访企业表示,寻找合格员工是今年面临的最大挑战。紧随其后的是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留住合格人才。人才引进和储备是德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上高级人才的缺乏和经济转型的瓶颈。59. 1% 的企业担忧汇率波动风险。投资环境中的种种限制和不公平待遇依然是德国企业面临的挑战,比如行政障碍、贸易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中国的网络状况也成了一大制约因素,网速慢和网络监管问题也给德国企业带来不便,比如无法顺利地使用 “谷歌”搜索引擎。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排名靠前的腐败问题跌出了前十位,这归功于我国政府大力采取反腐措施。在对投资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中,58. 8% 的德国企业还提到了空气质量对投资环境的不利影响。详见图5。
4 德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的未来趋势
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德国在华企业也调整了自身的预期目标。仍有过半企业认为可以达到预期的业务增长目标。与2014 年相比,德国企业在华的投资保持平稳,也没有迹象表明投资将转向其他国家。总体来看,德国企业对未来中国市场保持乐观态度。一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为外国企业来华投资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很多德国企业看好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方向,比如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绿色建筑等领域存在着较大的投资潜力,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保障体系建设也将给医疗服务业带来巨大市场。随着 “一带一路”的建设,德国企业希望能够投入到亚洲基建投资项目中去。二是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欧及亚洲地区转移研发中心。40. 8% 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或者在未来两年里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这表明外资进入一个更高级和更深层次的合作阶段。德国企业选择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适应地方市场需求和创新需求; 而不选择的主要原因则是缺少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地方高级人才。三是德国中小企业在华投资潜力巨大。促进德国中小企业在华投资可以进一步促进德国整体对华投资以及我国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德国中小企业占99% 以上,技术力量雄厚,创新能力强。德国目前约有360 万家中小企业,而仅有约2500 家在华投资。产品仿造、融资困难、缺少人脉成为德国中小企业在华投资的主要难题,是进一步需要完善的地方。
综上所述,随着中德双方经贸合作的发展,德国在华直接投资规模将进一步加大。了解德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有利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引导德国在华直接投资,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德国是欧洲最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德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德国在华直接投资不断加大。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面临着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以德国商会2014—2015年的统计数据为参考,探讨德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现阶段的特点、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常态,德国,中国,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AHK.Geschftsklima-Umfrage,Deutsche Unternehmen in China[Z].2015.
[2]AHK.Gechftsklimaindex,Deutsche Unternehmen in China[Z].2013.
[3]史世伟.中德经贸关系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4]徐纯,钱逸秋.德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研究及趋势展望[J].德国研究,2007(1).
[5]吴献金,刘爱龙.对在华德国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启示[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6]中国驻德国使馆经商处.德国对华投资现状及趋势[J].中国贸易报,2005(6).
[7]冯蕾音.德国在华直接投资研究[J].东方论坛,2011(4).
[8]王菲菲,王庆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5(12).
新常态下投资理财思考 篇9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遭遇自身的拐点, 经济增速由高速下降为中高速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在经济新常态时代, 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从速度向质量转变, 追求更为稳定的发展。从“十三五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也可以看出, 未来中国主要围绕着“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进行发展。对于新常态下财政投资项目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下投资增速下降困境, 如何加强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提高财政投资项目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
1 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的必要性
财政投资项目是指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生活需要, 以及出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 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 发行国债或地方财政债券, 利用外国政府赠款以及国家财政担保的国内外金融组织的贷款等方式独资或合资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降趋势越发明显。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 201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551590亿元, 同比增长10%, 创2000年来新低, 前值为10.2%。对于财政投资项目而言, 也必然需要面对投资增速下降的问题。在经济新常态时代, 集中政府财力办大事, 更需要加强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
新常态下, 我国经济发展不再是过去粗放式、高资源消耗及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简单高速增长, 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精细化比较、选择、充分论证下的可持续性发展, 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谐统一, 有效避免了过去经济高增长过后却又要回过头治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特别是在目前国家正花大力化解各行业过剩产能的大政方针下, 体现在财政投资项目上就更需要加强经济性选择, 避免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不仅要注重经济方面的效益, 还应注重社会及环境效益;不仅要关注投资本身产生的效益, 而且要关注该投资对地区经济、就业、环保等各方面的贡献率;不仅要考量项目当前的综合效益, 更要以长远眼光考量项目未来的综合效益。
2 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存在的问题
(1) 财政投资项目的专业比较广, 从造价角度就包括土建、装饰、安装、市政、园林绿化、水利等专业工程, 衡量项目经济性的差异性较大, 对具体的经济性选择很难做到细化和量化。而且随着科技进步, 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 项目经济性选择也随之变化。更重要的是财政投资项目很大一部分属公共设施项目, 而针对项目本身的经济性往往并非投资项目考量的重点。
(2) 财政投资项目决策阶段是经济性选择的起始环节, 这一阶段对项目的投资效果和项目运行后的整体效益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影响。然而部分财政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存在欠缺专业性经济性分析和选择情况下, 盲目上马项目。违背项目的基本规律和客观科学规律, 必然会出现一些项目浪费和结果效益不高的情况, 甚至可能会造成质量安全方面的严重问题。
(3) 财政投资项目设计阶段的浪费现象, 部分项目设计方案更多考虑的是安全性和美观性, 而不注重合理性和经济性, 导致“肥梁胖柱”和“超标准设计”;有的设计时故意留下“空间”, 给后期施工变化预先埋下伏笔, 不必要的浪费使项目的经济性大打折扣。
(4) 财政投资项目管理中责、权、利划分不清楚, 相关监督和制约制度不够完善, 很容易形成财政投资项目实施单位行为的不规范。比如为了追求自己方面的利益最大化, 导致工程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和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发生。
(5) 财政投资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随意变更现象, 随意变更施工设计方案导致不合理支出的发生和增加。
(6) 财政投资项目资金拨付环节未进行严格的审核管理, 无效支出、盲目支出造成造价失控等行为, 导致项目经济性下降。
3 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措施
(1) 建立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数据库, 科学合理地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分类, 监测、收集、项目资料, 分析计算历史标准值, 作为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 在财政投资项目决策阶段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投资方案的优化论证。我国幅员辽阔, 不同地域的气候、资源储量及配置、环境、人文条件等存在差异, 财政投资项目决策必须在立足于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从自身基本条件、国家需要、市场前景、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经济性分析与选择。
(3) 在财政投资项目设计阶段应严格审查设计功能与决策要求、设计投资规模与计划投资规模之间的契合度等。据统计, 设计阶段所产生的费用开支只占工程项目整体造价的1%, 但是项目设计对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度可高达80%左右, 是工程项目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于项目本身的经济性并非考量重点的公共设施项目, 更要严控设计阶段, 注重合理性和经济性, 避免“超标准设计”, 对设计方案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发现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要及时作出改善。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 既不能“喜新厌旧”也不能“因循守旧”, 设计不仅要考量项目当前的综合效益, 更要以长远眼光考量项目未来的综合效益, 充分进行经济性论证比选, 使设计方案合理、经济。
(4) 在财政投资项目管理中除了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外, 还应转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传统观念和政府职能, 引入诸如“代建制”、“PPP”和“交钥匙”等新的项目管理模式, 既能保障财政投资项目建设, 又能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促进经济持久稳定发展。
(5) 在财政投资项目实施阶段, 从工程变更环节严控成本。做好施工图前期审查工作, 尽量减少变更。必须进行设计变更的, 应坚持先测算分析比较, 然后按程序进行审批, 克服设计变更的随意性, 避免不合理支出的发生和增加。
(6) 财政投资项目资金拨付环节应强化审核管理。资金具有时间价值, 工程项目进度款拨付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 根据项目施工实际进度, 签证变更确认情况, 结合合同条款对应付进度款做出及时准确的确认, 使项目资金的配置运行更加科学有效。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引导民间金融资本投入到政府性投资项目中, 实现其筹资多元化, 提高财政投资项目资金效率, 提升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
4 结束语
新常态下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并非简单的“低价优先”、造价低廉为原则, 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综合信息采集与监测、决策、设计、实施、项目管理、财政资金拨付以及多元化筹资等方面进行财政投资项目的经济性选择, 加强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提高财政投资项目效益。
参考文献
[1]谢科.谈财政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J].山西建筑, 2012 (7) .
[2]汪建平.财政投资项目事前评审工作优化性探讨[J].港澳经济, 2014 (23) :32~33.
[3]郭日民.关于加强财政投资项目监管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 (下旬) , 2010 (8) .
[4]张维凡.新常态下财政投资性支出的方向选择[J].西部财会, 2015 (10) .
[5]陈千钧.关于提高代建项目质量和效益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师, 2011 (11) .
新常态下投资理财思考 篇10
一、处理好多元化投资与主业的关系
烟草主业经过连续多年的高位高速增长, 在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的新时期, 面临着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的“四大难题”。国家局凌成兴局长2013年5月提出了“改革的红利在哪里、发展的潜力在哪里、追赶的目标在哪里”的三大课题。而烟草多元化改革与发展, 也是三大课题的应有之义, 是行业整体战略的重要基点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当此时, 烟草行业进一步探索多元化投资改革和发展之路也就更加坚定和必要。
从投资的动机看, 处于不同历史时期, 多元化投资与主业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烟草企业起步兴办多元化企业之时, 主要是依托主业发展、解决主业富余人员就业、经营与主业相关联的单一产品或服务, 经营困难和亏损时由主业负担供养。完成从“瘦身”到“强身”的转变之后, 多元化投资管理工作重心从清理整顿转向经营管理, 进而转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体化运作进程, 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提高治理能力和运行效率。此时, 多元化投资与主业的关系有了一些变化:一是从主体上说, 进一步确立了投资与经营的关系, 主业真正履行起出资人职责, 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护角色;二是从投资的目标领域看, 与主业的关联度组合进一步优化明朗, 一方面形成了与主业密切关联的生产、加工或服务等上下游辅助产业链条, 如相关的印务、复烤、薄片、运输等多元化企业;一方面则是与主业非关联的产业领域, 如酒店旅游、煤炭化工等;三是从投资运营的成效看, 资本运作好于实体经营, 依托主业开展的实体经营大多能够获得较好的表现, 有专业团队且与主业非关联的投资经营效果也有较好表现。
二、衔接好存量资源与增量空间的关联
对于烟草多元化投资的存量资源, 自2005年起成立中烟投资管理公司起, 已着手开展了清理瘦身, 通过无偿划转, 挂牌转让, 公开拍卖、破产清算等途径, 整合掉了占比较大的不景气的或管理水平差的多元化企业。目前, 存量的多元化投资主要有四类:投资金融类、服务保障和人员安置类、市场竞争类、主业配套类。其中存留下来的实体经营企业, 大多是大浪淘沙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优质资源。但是, 面对“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和要求, 对现有存量资源仍需从供给、生产端入手, 进一步调整结构, 优化配置,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市场竞争水平等因素, 对存量多元化业务继续进行分析梳理, 做好分类战略规划引导。根据国家局赵洪顺副局长在2015年全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的意见, 可采取三项措施进行存量资源的有效整合:一是资产整合。打造一个实体化的产业平台, 以产权为纽带, 实现资产的集团化运营与管理;二是管理整合。以管理整合形式搭建合作联盟平台, 共享资源, 发挥系统统筹优势, 进行规模化联动运作;三是资本运营整合。要借助新兴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 进一步盘活资源、优化配置。
在持续优化整合存量的同时, 烟草多元化投资仍要坚持“进而有为”的原则, 积极稳妥探索新的投资领域和增量蓝海, 为存量资源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寻求新的土壤和路径, 为行业税利保持稳定增长搭建新的支点。当然, 新常态下进行新的多元化投资时还是要谨慎而为, 抑制非理性的投资冲动。要避免进入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的产业, 避免投资炒作过热的概念型项目, 避免在不熟悉不了解的行业抢摊登陆, 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需求趋势, 积极寻找有持久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和创新型项目, 把握好进入时间窗口。
三、完善好多元化投资监管与运营的机制
遵循“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持续推进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改革发展, 是当前及今后需要通过探索和实践来着力破解的重要课题。要适应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 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 严格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抓好多元化经营, 严格按照法治化的要求管理好多元化企业, 全面提升多元化投资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针对过去曾经出现的缺乏对多元化经营战略思想的统一、缺乏对多元化资产的理性投资与经营、缺乏高效运作的多元化经营管理机制、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等问题和不足, 不断探索完善多元化投资监管和运营机制。一是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及项目的监管模式, 明确主体责任, 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 确保资金安全和投资项目、投资企业的合法合规。二是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项目决策管理的模式和程序, 做到既符合市场经理规划, 又符合法律法规。三是积极探索全资控股多元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 打造适应市场竞争的市场主体, 促进多元化企业健康高效发展。四是积极探索行业多元化资产的有效整合形式, 发挥行业整体优势, 建立实体产业的整合平台, 为同类资产的主动联合重组创造条件;借助新兴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进一步盘活资源、优化资源。五是积极探索多元化选人用人和薪酬管理的体制机制, 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竞争机制, 激发人的潜能, 为多元化企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新常态下投资理财思考 篇11
摘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银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势必要紧随改革的浪潮,转变模式。文章以十六家上市银行六年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因子分析,得出结论:(1)新常态下,上市银行的绩效呈明显下降趋势;(2)很多情况,上市公司的股价会背离其价值,但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股价,银行股价与绩效正相关;(3)新常态下,股价与绩效间相关性水平有更加显著提高。最后,根据实证结果,论文以银行中绩效较为领先的银行——南京银行为例,分析了具有投资潜力银行的业绩表现,为新常态下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常态;银行绩效;因子分析法;股价;投资机会
一、 引言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的概念,表示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非常态”进入“新常态”,即中国经济在经历了粗放高速的发展后,走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逐渐优化、发展更依靠创新驱动等科学的发展模式。
在中国经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型背景下,银行业务亦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并表现出:经济增速放缓、不良资产率上升、转型加快等三重特征。国内学者针对这些特征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扶明高(2015)从银行监管角度指出,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银行监管,需全面认识银行业面临的新趋势,在“进”与“变”中引领金融业新常态;潘美丽(2015)通对新常态下银行业转型进行SWOT分析,揭示银行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提出银行业应对新常态的策略;赵洋(2015)通过分析新常态下银行业面临的政策体系,指出银行业需抓住时机、守稳底线,以实现华丽转身。这些研究都从不同角度为新常态下银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是,从新常态下,银行绩效的影响指标及其与股价波动的内在相关性研究上,还为之甚少。基于此,论文紧密结合十八大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政策纲要及新“国九条”提出资本市场改革的相关要求,以银行业这一稳定中国股票市场的核心板块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绩效与股价波动间关系,尤其中国进入新常态后相关性的走势情况,为国家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健康发展、引导投资者培育理性投资理念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 相关理论回顾
1. 绩效的相关研究。国内近期对于企业绩效的研究主要有:饶军、谭太航(2012)提出企业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刘贵清(2013)提出了基于DEA、AHP方法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型;叶艺勇(2015)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进行了分析。
2. 绩效与股价相关性的研究。在国内,对绩效与公司股价关系研究较早的是赵宇龙,但未得出两者存在相关性的结论;晏艳阳、胡俊(2006)研究得出股价与上市公司业绩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股价不反应公司业绩。在国外,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1934)首次提出价值投资理论,指出投资者应关注股票背后的企业价值;沃伦·巴菲特、格伦·格林伯格等投资家进一步发展了价值投资理论。
综上所述,论文将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新常态下银行的绩效,并进一步探讨绩效与股价间的关系,为国家经济实现宏观调控,及银行业在新常态下充分发挥股市稳定器作用提供理论工具。
三、 中国上市银行绩效的实证研究
随着中国进入新常态,面临经济下行和利率市场化加快双重压力下,尤其在股市频繁震荡的环境下中国上市的16家银行,如何科学地对其财务绩效做出合理的评价和分析,便是本文研究的核心之一。据此提出:
假设1:新常态下,上市银行绩效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相比国外,中国银行上市普遍较晚,且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较国外存在较大差距,相关方面的研究重点则放在绩效改进方面,加之中国股市的特殊性,对于绩效与股价两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结论便更少。对此,论文进一步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假设2:股票价格与经营绩效之间正向相关。
假设3:如果股价与银行绩效间存在相关性,在新常态下两者间的相关性显著增强。
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论文将银行财务绩效的评价分为盈利、安全、流动、发展四个能力指标。选取了中国上市的16家银行作为目标企业,以银行公布的2009年~2014年财务报告及CCER经济金融数据库的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2. 数据处理和可行性分析。通过SPSS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12个新变量。同时,为保证数据的充足和准确性,本研究选取了上市银行六年的数据,共96个样本进行处理,以保证样本足够多,增强结果的可靠性。利用SPSS降维处理,得到KMO的值为0.658,Bartlett's Test观测值为1 560.265,显著性概率P为0,能够进行因子分析。
3. 抽取特征向量和特征值。根据变量特征值大于1、且尽量使计算简易原则,得出四个特征值,如表1,此四个因子解释了75.788%的总体方差,足以反映我国上市银行的绩效。
4. 提取公因子并计算得分。提取公因子,通过载荷矩阵发现,可以将绩效指标分类为:盈利性因子(F1)、安全性因子(F2)、流动性因子(F3)、成长性因子(F4)。各因子及总得分(Score总)公式为:
F1=0.2X1+0.059X2-0.166X3……-0.263X2(1)
F2=0.271X1+0.241X2+0.228X3……-0.004X12(2)
F3=-0.077X1-0.161X2+0.286X3……-0.018X12(3)
F4=0.177X1+0.191X2-0.109X3……-0.027X12(4)
Score总=?坠F1FAC1+?坠F2FAC2+?坠F3FAC3+?坠F4FAC4(5)
根据计算公式及得分系数表计算汇总各项因子得分及总得分,可以绘制16家上市银行得分变化趋势图,如图1。
Score总=?坠F1FAC1+?坠F2FAC2+?坠F3FAC3+?坠F4FAC4(5)
根据计算公式及得分系数表计算汇总各项因子得分及总得分,可以绘制16家上市银行得分变化趋势图,如图1。
根据上述分析发现,银行从2009年开始,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大部分银行呈现缓慢恢复和平稳上升的趋势;而自2013年起,中国经济增长缓慢下滑,增长动力明显疲弱,政策放松空间逐渐受到房地产价格、通货膨胀和各种体制性压力的制约,加之2014年中国新常态经济特征的出现,上市银行在这两年中都呈现绩效大幅下降的趋势。
因此,得出结论:经营绩效在新常态下总体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假设1得到验证。
5. 绩效与股价相关性研究。
(1)股价与银行绩效间相关性验证。本小节将继续针对上市银行绩效得分与银行各年度股价相关性展开分析。借助以上结果,并收集2009年~2014年上市银行的股价数据,建立与股价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
结果显示,历年股价(P)和银行的盈利性(F1)、安全性(F2)、流动性(F3)、成长性(F4)、绩效总得分(Score总)之间都显著正相关。
其中,总得分与股价之间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R2全部能在.01的显著性水平达到0.7以上。说明即便在很多情况下,股价波动起因于股票供求及市场条件的变动,甚至很多情况下股价波动背离其内在价值,但根本上,股票的内在价值对股价起决定作用。
此外,衡量绩效四个方面的指标:盈利性(F1)、安全性(F2)、流动性(F3)、成长性(F4)与股价的相关系数R2都能在.05的水平保持0.5以上,说明银行此四方面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与银行股价变动存在相关性。但由于反映银行相关指标的财务数据很多,且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很少会对银行的各项指标进行深入系统的判断,而只是选择个别指标进行分析,如:风险偏好者为短期内获取收益,会更多的关注银行盈利性,对于安全性和未来成长性则较少关注;风险规避者则会将注意力放在安全和流动性上,通过了解银行安全及流动情况,使投资风险最小化;风险中立者则会根据银行的综合绩效进行选股。这些不同的偏好和选择,便会在相关性中体现出来。
综上,可得股价与绩效间存在正向相关性。假设2得到验证。
(2)股价与绩效相关性显著度变化的分析。通过表2,可以发现以下趋势:在2009年,股价与四项指标的相关系数(R2)在.05水平保持在0.5~0.6之间,随着年份推进,股价与绩效得分的相关性缓慢提高;2013年后,P2013与绩效指标的相关系数显著增长,并达到.01显著性上在0.6以上;尤其在2014年,中国进入新常态下,R2全部达到0.7以上,证明股价波动随着指标得分的变动发生更显著的变化。
由此,可以推断,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股价与绩效间的相关性逐年增强,中国市场能越来越有效的反映上市公司的信息;在经济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的背景下,股民投资趋于理性化和科学化。
综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银行股价和经营绩效指标间的相关性越来越强。假设3得到验证。
四、 上市银行绩效对比及投资机会分析——以南京银行为例
论文以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9年~2014年的财务数据为面板数据,分析验证了三个假设的成立。同时,本研究试图通过收集充足多的样本,力求站在新常态初期的背景下,从银行业作为经济发展领跑者的角度,着眼于银行未来的转型,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及投资提供可供借鉴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对16家银行六年平均绩效进行排名,结果发现银行的不同经营侧重点导致盈利性(F1)、安全性(F2)、流动性(F3)、成长性(F4)及总得分排名呈现显著差异,平安银行注重整体综合发展总体得分排名第一,南京银行其他四项指标排名始终排前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选取南京银行进行具体分析。
南京银行是1996年成立的城市银行,通过绩效排名发现,其四项指标相比其他银行的上升幅度明显快很多,即便在2013年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南京银行经过改善管理、发展特色业务,各项指标较其他银行都呈现缓慢上升。进一步分析年报,南京银行2014年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包括持续地改善收入结构,仅2014年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就达到65.55%;2014年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二级资本债券50亿元,用于补充二级资本;同时倡导特色经营,推进小微金融、个人业务、互联网金融等多业务发展,以期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变,从而促使南京银行发展迅猛,盈利及发展潜力在上市银行中迅速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统计得出南京银行的总绩效排名第九,但单项指标全部保持在前三。尤其在新常态下,对于银行业应对风险及发展具有较强说服力的指标:安全性、流动性及成长性此三项得分在十六家银行中排名全部为第一。因此,本文认为,此类银行在新常态下仍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
对于上市银行自身:年度财务报告的公布为银行提供了评估自身的平台,在关心股价波动的同时,银行需要考虑投资者在投资选择时所参考的指标。上述的分析得出,绩效与股价间正向相关性逐年显著的变化趋势,尤其在中国进入新常态趋势下,投资者不局限于关注银行盈利能力,也看重银行的发展及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中国上市银行在经营中不但要提高获利能力,更加需要关注其他各项指标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以便及时采取改进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
五、 总结
论文紧密结合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完善资本市场的相关政策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股市发展要求,通过分析绩效与股价在新常态下相关性的发展变化,为中国股市迎来2016年创立25周年纪念日开启新篇章,以寻求更加稳健的发展、完善的战略定位起到了良好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银行业面临的经济形势及银行业经营发展的不足与银行间的差异,为银行提高效率、改善财务业绩、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以稳定股价,并在股市中充分发挥领头羊的角色提供了科学的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维安,张立党,张苏.公司治理、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投资风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2,(6):135-146.
[2] 谢赤,张太原,禹湘.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对中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8,(5):68-78.
[3] 潘美丽.基于经济新常态的银行业转型发展的SWOT 分析[J].财税金融,2015,(31):96-97.
[4]谭跃,夏芳.股价与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的交叉研究[J].会计研究,2011,(8):30-40.(下转第48页)
[5] 翟胜宝,张胜,谢露,郑洁.银行关联与企业风险——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经验数据[J].管理世界,2014,(4):53-59.
[6]徐晨阳.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公司治理,2014,(14):107-109.
[7]晏艳阳,胡俊.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业绩的关联分析——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J].系统工程,2006,(8):63-69.
[8]赵洋.银行业“新常态”[J].金融评论,2015,(19):65.
[9]张雪兰,何德旭.货币政策立场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2000-2010)[J].经济研究,2012,(5):32-44.
[10] 徐炳胜.中国股市波动的金融政策解释[D].上海: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7.
[11] 欧阳建新.中国证券市场波动的微观结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5.
[12] 胡方.基于公司治理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及定价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11.
[13] 李悦雷.基于计算实验金融的连续双向拍卖股票市场交易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12.
[14] 许香存.中国股市开收盘集合竞价与连续竞价交易机制的比较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8.
[15] 王展翔.流动性与资产定价:理论与实证[D].广州: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05.
[16] 欧阳建新.中国证券市场波动的微观结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5.
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集团企业跨治理与评价研究”(项目号:71132001);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金治理与基民利益保护研究”;(项目号:14JJD630007);2015年南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项目号:ZB150007);2015年南开大学商学院学科建设之教学案例项目(项目号:63152005)。
作者简介:齐岳(1970-),男,汉族,河北省蠡县人,美国佐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 USA)金融系博士,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室主任,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管理评论》国际版副主编,研究方向为投资组合管理、基金管理、金融工程、资产定价模型、公司财务学;孙方圆(1993-),女,汉族,山东省莒南县人,南开大学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新常态”下国企改革思考 篇12
关键词:监管机制,金融危机,收入陷阱
一、对新常态的理解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 说到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种常态, 我国的GDP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这一状态并且转为一种常态, 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已经由过去的两位数增长转变为7%左右的增长速度, 如果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潜在的动力得不到改变, 过去的单纯依靠出口、消费、投资的“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的发展已经明显动力不足了, 尤其是对房地产的投资, 我国的房产泡沫需要花些时间去消化, 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 国家的4万亿元促进经济政策, 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 相反现在产生了一些产能过剩, 像钢铁、水泥、玻璃等产量严重产能过剩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短期内将会存在, 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我们称之为“新常态”。
二、国企改革探索历程
(一) 改革初始阶段———改善分配关系。
众所周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GDP总量一举越居世界第二, 该阶段的国企改革主要在分配关系上, 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1979~1983年, 允许改革试点, 企业留利3%以调动企业职工生产的积极性, 此时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该期的改革让经济有所发展, 于是在1983~1987年, 为了进一步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提高生产效率, 政府采用了“拨改贷”, 对国企的固定投资由原来的财政融资拨款, 改为通过银行贷款, 接下来在1987~1992年, 国企改革接着出台相应政策, “包死基数, 确保上交, 超收多留, 歉收自补”的企业承包原则。1978~1992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 我国的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进一步的促进了改革开放, 党中央对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 该阶段的国企改革从以往主要的分配关系上, 转向从产权制度上进行改革,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 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 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热潮。
(二) 深入推进阶段———国有企业市场化。
1993年11月三中全会召开前夕, 我国经济出现极度过热和全面失衡状态。根据一些学者的描述, 当时的宏观经济运行秩序绷得很紧, 金融管理混乱;财政赤字严重, 税收减免、银行挂账泛滥;房地产热、开发区热, 投资和消费需求都出现膨胀的趋势;出口增长乏力, 进口增长过快, 国家外汇结存下降较多。2004年至今, 国企的改革进入纵深推进阶段, 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改成国有资产投资公司, 进而再改成国有企业, 该期的改革中, 政府始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包括现在的简政放权, 把经济回归市场主导。市场经济改革发展至今, 一个明显的经验就是, 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政治与法律体制的改革。政治与法律体制的不健全是阻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瓶颈, 包括地方保护主义、有法不依。目前, 我国经济已经到了“更多依靠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时候”, 此时的政府, 应当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 尤其是直接干预, 而主要致力于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在政治和法律制度上, 保障企业经营和创新的积极性。这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一揽子改革达到的目标。
三、国企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监管机制存在问题。
从改革开放以来, 国企就进行改革, 每次改革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些问题, 国企管理者更多是关心个人利益的得失, 有时甚至会损害集体利益, 而增加个人利益。国企改革监管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国企改革过程中诸多环节不够规范, 这才让贪污腐败分子有机可乘, 在资产评估方面不够规范, 流失严重, 从而进入私人腰包;第二, 在产权的交易方面缺乏公开透明度, 进而暗箱操作, 使国有资产流失, 遭受损失, 所以要加强产权交易透明化, 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第三, 在改制过程中讨债漏债的现象严重, 一些企业管理者仗着是国有资产, 经营损失时, 就会出现讨债漏债的现象。国企改革后出现的法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够规范, 如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完全建立, 监事会成摆设, 董事长总经理的责任不明确, 同时股权设置不够科学, 产权关系没有落到实处, 股东与职工的概念混淆不清等。
(二) 缺乏创新动力。
私人企业由私人创办, 私企往往通过创新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国有企业由于是国家办的企业, 政府是企业的法人, 政府主要的功能是行政, 不会像企业那样具有创新能力, 而且政府一般的具有一定的垄断权力, 依靠垄断就可以为自身谋取巨大的利益, 也无需再通过创新为自身谋取利益。而且创新的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国企的高管一般考核只看业绩, 而且决策具有独断性, 所以一般国企很少会去创新。国企的企业管理制度没有实现根本的转变, 难以适应市场竞争要求, 比如领导决策的随意性、市场意识淡薄、组织结构未实现扁平化、科技投入太少等等问题, 都需要去解决。
四、新常态下国企改革的方向及策略
2016年是完善和落实国资改革方案的键之年, 国企改革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行业垄断将被打破, 使得民间资本有了投资的机会;其次, 为非公有资本出让股权提供可靠的环境;第三, 国资实现证券化。因此国企要把握好机遇, 加快改革步伐, 逐一推进困扰企业发展的各项阻碍因素的改革, 落实各项改革举措, 国企改革同时需要坚持以下三点:
第一, 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 积极探索。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是我们自己探索出来的, 国外的苏联模式, 我们拿过来用, 发现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邓小平提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们不断地解放思想, 勇于探索, 创造出了生产责任承包责任制, 农民摆脱了贫困, 新时代国企改革也要用于解放思想积极探索, 美国的模式我们照搬不了, 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 我们也照搬不了, 所以要敢于尝试, 创造出一个人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二, 始终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过去我们搞计划经济, 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搞了市场经济之后, 带领着人们发家致富, 现在政府的简政放权, 无疑是对这一规律的一大遵守和重用。对一些非法占有国有资源, 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严惩不贷,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巡视与监督, 严惩国企领导的独断行为。
第三, 必须综合配套推进改革, 提升创新能力。单一的模式或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改革是方方面面的, 争取做到全方位的配套实施, 在新常态背景下, 国企必须要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资源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加大对国企创新的投入和高端人才的引进, 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虽然一些国企还有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垄断地位的优势, 但要居安思危, 用长远地眼光去对待发展, 要对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准确的预测, 针对国企经营中的薄弱环节, 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培养企业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存和竞争能力。近年来, 政府简政放权以及政企分开都是对国有企业的一些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实践证明很适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燕青.新常态下的国企改革创新[M].中国有色金属, 2015.6.
[2]丁国明.新常态下国企改革穿越深水区[M].中国企业报, 2014.12.
【新常态下投资理财思考】推荐阅读:
新常态下的投资机会论文08-02
新常态下的教育思考07-09
新常态下经济新变化05-15
金融新常态下信贷风险05-15
新常态下如何养兔赚钱05-26
新常态下的企业难题07-06
新常态下的财务共享07-23
新常态下的经济走势08-22
新常态下的政府转型11-03
新常态下企业民主管理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