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改革的方法论(精选10篇)
新常态下改革的方法论 篇1
2015年农历羊年春节, 电商巨头再次掀起了“红包闹春”热潮, 一甩昔日讨红包时的羞涩扭捏, 让“抢”红包成为吃汤圆、逛花市、走亲访友等春节传统节目的点睛之笔。一点春来万物新, 今年由于各金融机构的加入, 以及巨头之间轮番的红色轰炸, 羊年春节成为迄今为止互联网味道最浓的农历新年。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跨区域、去中心化、智能移动等时代特征愈加明显, 这为现代农业的建设提供契机。从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 目前政策走向已逐步向互联网金融行业倾斜, 互联网金融有望成为浇灌“三农”的一池春水。不难发现,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是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一如继往的深切关怀, 再次将“三农”问题列为重中之重, 处处透露着强化农村普惠金融的创新精神。如此天时地利人和, 互联网金融植入农村金融改革可谓水到渠成。
众所周知,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主轴,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服务“三农”中承担着重任。在历史推进中, 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进展, 但农村金融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仍处于最薄弱的环节, “贷款难”、“贷款贵”、“抵押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从一定程度上说明, 农村市场诸多难题背后所折射的, 是农村金融难引资金“活水”的尴尬处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以互联网金融为导流, 将农村金融下沉到基层最渴的地方, 正是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意图。
一号文件指出, 通过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相关利民措施, 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 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此外, 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 也作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安排, 除了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创新“三农”金融服务, 各政策性银行业也有了各自的改革基准定位, 如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中长期信贷投放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村镇银行则须在提高覆盖面上发力, 各方皆有侧重。农村金融“常年喊渴”的问题有望在今年得到根本改观。
当前, 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出台, 市场利率化将再度推进,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各种关系正面临重新整合。因此, 新常态下的农村金融改革只有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才能够有力地盘活农村经济, 让农村金融活水长流。
经济新常态下的车险市场改革 篇2
机动车辆保险作为抵御社会风险的基础性保险,作为财产险公司重中之重的保费基数业务,今年也会随着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的调整开始新一轮变革。
车险市场发展历程
作为保险业务中的一项,车辆保险“历程坎坷”。比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创立之初就开展了车险业务,但由于当时认识不足和客观环境限制,于1955年停办了该业务,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恢复,保费规模逐渐扩大至2013年的四千多亿元。
保险业发展的同时,保险市场(包括车险)的监管与法律法规体系也在逐步形成。车险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相继颁布。形成了保监会监管,《保险法》为主体,其他法律法规为重要补充的车险市场法治体系。
与此同时,车险业务也基本形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与商业车险互为补充。其中,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是法律规定的强制保险,于2006年7月正式实施,之后对赔偿限额修订过一次,并加入了交通违法、酒驾等行为与交强险保费直接挂钩的机制。
车险市场急需改革创新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汽车市场的扩张也趋于平缓。保险企业粗放式的“顺风车”发展走到瓶颈,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必须顺势而为,转型升级,将企业发展的动力由外部转移至内部,从内部激发活力、凝聚动力、扩出张力。在创新科技与新概念的倒逼之下,保险公司车险业务开始试水车险电网销业务、手机APP、大数据、车联网。
同时,车险市场出现了两个“矛盾”。一个是客户需求与保险供给之间的矛盾。车险条款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保险利益与道德风险,如被保险人财产属于责任免除等,如今却成为了舆论诟病的内容,因其只讲理,不说情,且不符合客户需求。另一个是市场发展与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保险公司迅速扩张,保险车辆也在快速增加、变革、换代,但有些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步伐,如车险费率与近期争论的专车性质归属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拖累市场的发展。
最后,车险业务本身存在着缺陷。一方面:长期坚持不亏不盈原则的交强险业务却常年亏损。“费率官定,保险公司自负亏损,不享盈余”的模式不尽合理。另一方面,整个商业车险市场中只有A、B、C三种条款,且三种条款间差别不是很大。或许对于公众而言,投保车险只是保险公司不同,价格不同而已。这样,同质化竞争与粗放式价格战便成为了保险公司的必选“良药”。虽然保险公司都在努力地做出改善,但整体而言,包括相关行业(4S店、修理厂等)改革创新的动力仍显不足。
未来车险市场改革创新需明晰方向
1.行业监管需要新思路。“简政放权”成为了新一届政府完成转型升级、点燃市场活力的必经之路。对于保监会而言,同样面临着简政放权的重任。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即存在着影响整个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系统性风险,故需要在维稳监管与市场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并将平衡延续下去,这是保监会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按此思路,未来保险监管的新常态应该是:
第一,重点监控行业系统性风险与公司经营风险。如《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整体框架》的签发可以提高行业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促进保险业健康科学发展。
第二,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失灵与信息不对称会诱使保险公司利用自身地位与优势最大化其利益,而且其中有些利益是从处于劣势的消费者手中剥夺而来的,如争议较大的“高保低赔”、“无责不赔”等。所以保护消费者权益是长期重任。
第三,严惩保险行业违法违纪行为。从整体来看,目前中国的违法成本并不是很高,保险业也一样。一些职员的恶意行为会在公司内部消化,外围骗保诈保也得不到严厉打击。所以,保监会不仅要清肃内部环境,也要治理外部环境。
2.保险公司应当主动转型。保险业将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迈入新常态,车险业务也会随之向着新常态迈进。此时,保险公司应当主动应对挑战并紧紧抓住新机遇。
第一,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中汽协预计2015汽车市场增速为7%。之前因市场蛋糕迅速膨胀而获得丰厚利润的局面即将翻篇。随着“西部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深入,西部地区将迎来车辆增长强劲势头。保险公司需顺势而为,强化西部地区的扩张力度,并对现有欠发达地区的市场进行深度挖掘。同时,在客户服务领域需要从之前“二八理论”一条腿走路转变为“二八理论”与“长尾理论”两条腿并行,既要积极为重点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也要主动为普通大众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应对车险行业激烈竞争的挑战。车险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继续生存,有三点为要:一是立足于客户服务。究其根本,车险业务属于第三产业,用户体验不可轻视。立足于客户需求的优质服务是保险公司最有竞争力的核心武器。二是优化自身流程。流程应该合法合规、快捷高效、节约成本。三是管控好风险与成本。最终客户会用手中选票完成市场上的优胜劣汰。
第三,抓住费率改革带来的新机遇。2015年2月3日,保监会对外发布了《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改革正式启动,也标志着保险监管改革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费率是车辆保险的价格,应该是由保险公司在风险精算与经营水平基础上,通过市场供求机制确定。监管层面应做好自己该管的事,剩下的交还给市场,从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样,保险公司在竞争中会有更多自主权,会激发其内在的优化创新积极性。
第四,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车联网的普及能够使每辆机动车出厂自带“黑匣子”,保险公司可以根据“黑匣子”记录的行车数据甄辨保险事故。电子发票的应用可以使客户远距离报销。重要的是,保费计算将变得更加科学。车险费率将由基础费率与浮动费率组成。基础费率以系统整体风险与公司经营为依据确定,浮动费率则根据每辆车的品牌、零整比、使用年限、保养维修情况等数据考量,车主的信用记录、驾龄、驾驶历史等也会对费率产生影响。这些都将随着科技现代化与数据社会化的深入得到实现。
3.公众认知需要进一步提升。长久以来,公众对于车辆保险有许多不解与误解。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接触到车辆保险;有些人接触了,甚至给自己爱车投保了车险,却分不清投保在了哪家保险公司;还有人即便清楚了车辆保险的保险责任,却不会关注还有责任免除;保险条款表述不清或歧义等都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所以,在车险市场新常态化的进程中,需要扩大车辆保险有关知识的传播与普及,通过所有保险公司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车辆保险新市场。
论新常态下档案事业的改革路径 篇3
一、改革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驱动力
1.历史上的档案事业改革对档案事业发展的作用。(1)20 世纪50 年代档案事业第一次改革。1954 年国务院设立国家档案局,标志着我国档案事业开始了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档案事业由分散管理到集中统一领导。1956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作为我国政府建设全国档案事业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提出了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统一管理国家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国家各项工作的利用;明确了全国档案工作应由国家档案管理机关进行指导和监督的管理体制,为建设和发展国家档案事业提供了法规保障。1959 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把党的档案工作和政府的档案工作统一起来,实现了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加强了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确立了各级党委直接领导档案工作的体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2)20 世纪80 年代档案事业第二次改革。198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我国档案工作领导体制的请示〉的通知》,明确了实行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的原则,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性质上仍既是党的机构,又是政府机构,列入政府编制序列;国家档案局由中共中央办公厅领导改归国务院领导,统一掌管全国档案事业。1987 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将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时明确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此次改革使我国的档案管理有了法律依据,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3)20 世纪90 年代档案事业第三次改革。1993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确定中央档案馆与国家档案局合并为一个机构,为党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构,由中央办公厅管理,挂中央档案馆与国家档案局两块牌子,履行档案保管、利用和全国档案事业行政管理两种职能;各地区档案机构的改革,参照中央一级档案机构改革的模式进行,从而确立了档案事业管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履行两种职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中制领导体制”,为一定时期内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实践证明历史上每次档案事业改革,都是顺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变革。几十年来,档案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了历次改革的必然性和正确性。当前我国“局馆合一”的档案行政管理体制,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特点和优势,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新常态下档案事业改革的必然性。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更加注重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适应国家改革转型、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简政放权,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面对电子化时代的到来,无纸化办公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档案事业的传统纸质时代,迎来了新的课题。同时,档案事业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改革创新、适应国家发展的新常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面对的课题,因此新常态下档案事业的改革也成为必然。
二、新常态下档案事业的改革路径
1.档案事业的全面法制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全面加强档案事业的法制化建设,已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进一步增强档案工作的法治意识。当前普遍存在对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不熟悉、不重视的现象,特别是有些单位存在档案管理随管理者个人意志改变而改变的现象,因此不仅档案管理部门、档案工作者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规范,严格落实《档案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而且要加强宣传,让广大档案参与者、查阅者、使用者增强法治意识,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2)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制定于1987 年,虽然1996 年进行了修订,但由于受限于缺乏市场经济体制下开展档案工作的实践经验,未能在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档案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不会自然发生,因此与时俱进的开展《档案法》修订工作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2.推进档案事业的社会性机构发展。我国目前成立了各级档案学会等社会性组织,从事档案有关的工作,但这类组织完全是在我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领导下建立的,其职责和功能依然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的简单延伸。伴随政府部门的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给予与档案相关的社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促进档案事业的社会性机构发展建设,如培育和扶持一些社会独立性强、有较大自主、自治权的档案工作者协会、档案工作协会、档案研究会等社会性组织,从事档案的保护利用与档案工作发展,开展维护档案工作者相关权益的活动,加强档案工作者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档案工作的合作交流等。这些社会性机构按照市场需求以第三方的身份参与档案专业研究,提供咨询意见、建议,并协调行业、地区间的档案事务与关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而成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益的补充。
3.发挥新媒体在档案利用中的作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为档案事业的宣传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快速、便捷途径。各级政府部门已全面开通政务微博及微信公众账号,如何发挥这些新媒体的影响力和作用,成为档案事业改革必须面对的课题。档案管理部门要开通微博、微信账号,建立档案馆微信交流互动平台,开设独具特色的栏目,与广大档案工作参与者互动,让社会大众感受到“档案就在我身边”。只有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及时吸收、利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媒体,才能不断加速档案馆里的档案资料跨单位、跨行业、跨区域流动起来,实现档案资源的“独享”到“共享”,最大化实现档案资源的历史价值。
4.档案事业的数字化变革。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无纸化办公的数字时代已经到来,社会发展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档案事业进行数字化管理的变革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按照现行的法规制度,纸质档案依然是保存的根本方式,甚至已经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都要打印成纸质材料归档,这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是相矛盾的。所以实现档案事业由纸质时代向数字化时代改革是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档案事业的数字化管理,能极大地提升存储的效率和利用的便捷性,并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同时能够与新媒体更快捷的结合,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实现更自由的“共享”。实现档案事业的数字化变革需要建立、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为改革提供法律依据,需要研发兼容性强、可不断升级的存储管理软件系统,避免出现因设备更新,原有存储设备无法使用的情况。
总结历史上档案事业的每次改革,结合新常态下国家事业的发展,证明了改革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实践也证明任何改革必然会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特别是未来档案事业面临的全面法制化建设和数字化变革。因此可采用试点的方式积累经验,为全面改革奠定基础。笔者认为,未来的档案事业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路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如何更高效、便捷、规范的发挥档案资料的价值,将是档案事业发展不变的主题。
摘要:档案事业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改革创新、适应国家发展的新常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新常态下档案事业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未来的档案事业发展将在法制化、社会化、数字化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探索。
新常态下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篇4
关键词:新时期 管理会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c)-0091-02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的换档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发展过快期,三期叠加的“新时期”[1],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挖掘管理潜力,通过管理水平的提升带动经济产值持续稳健地增长。然而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管理人才,2014年财政部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建设,提出“培养一批适应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带动管理会计的发展”。笔者以自己在管理会计教学与研究中的切实体会,提出系统性改革方案与措施。
1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适宜的教材
现有《管理会计》教材理论体系都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管理会计前辈厦门大学余绪缨教授引进的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目前我们国内的教材大部分都沿用这个体系,基本内容包括:总论、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然后按照管理会计职能: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介绍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最后介绍管理会计的新发展。教材中普遍存在多理论的演绎,少案例阐释。
1.2 课堂教学“无的放矢”
目前管理会计的教学依旧以课堂教学为主,授课教师讲述基本原理和具体技术方法,有的将管理会计变成了公式的推导和计算的掌握,忽略了管理会计教学的内在要求。原理方法也不难理解,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却没有鲜活生动、充满生命力的案例,管理会计“无的放矢”就成了停留在书本上僵死的条款与公式。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存在单一化,学生考核的形式单调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管理会计的教学效果和管理会计的普及和发展。
1.3 实践教学大多流于形式
目前相当一部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学生认识现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究其原因,部分人认为实践活动是“软任务”,没有老师监督,考核也很随意,回来写个实践报告就可以;而考试成绩却是“硬指标”,考试不及格就影响学分的取得,故而没有充分重视[2];二是到实际工作单位实习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障碍,一个单位通常会把管理看为上层活动,实习生很难融入到其中,这样就客观上加大了实践教学的难度。
1.4 教育者自身能力欠缺
培养高质量的学生离不开高水平的老师。老师的专业水平包括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两个方面,而管理会计无论是教学和科研都需要现场实践的支撑。而目前青年教师普遍缺乏实际部门工作的经历,且于现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也有限,这样就使得不少教师缺乏对实际工作的认识,没有切身体会现场管理会计的运作情况,也无法透彻地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 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方案与措施
2.1 《管理会计》教材的创新
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只掌握管理会计基础的技术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培养管理会计人才需要课程的多元化。例如,CMA即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认证,被誉为财会领域的三大黄金认证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被企业财务高管所认可。CMA课程体系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财务规划、绩效和控制,包括三个内容:“规划、预算编制与预测”、“绩效管理”、“成本管理”;第二部分是财务决策,包括三个内容:“财务报表分析”、“公司金融”、“决策分析和风险管理”。我们高校可以参考CMA课程体系构建我们的《管理会计》教材,给学生们提供知识体系,可以助他们未来成为一名管理会计师,为他们以后考取CMA奠定结实的基础。
2.2 发展和完善管理会计教学方式
管理活动是人类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不存在现成可以随手套用的方法,从事管理的人员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透彻地洞察现象,找出问题症结,灵活地利用知识,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老师要在课前精心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案例。并要求学生们根据案例中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提出可行性建议。在课堂上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企业成本管理出谋划策,最后授课老师作总结。比如笔者在讲授管理会计“成本管理”这个环节时,开课前就在Sakai网络教学平台提交了案例:2006年重庆长安汽车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长安奔奔走向市场,反响很不错,但盈利性差而且亏损。问题出在哪儿?该如何解决奔奔的效益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就明白了成本管理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成本管理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包括研发、财务、市场、销售、制造、质量等10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团队工作。学生们了解了案例的具体内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讨论的过程中对成本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应用有了更近一步清晰认识。
2.3 实践教学的改进
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是重要的途径。实践教学最好的形式是到具体的工作单位实习。这样学习者就可以通过实践锻炼把课堂和教材中的管理会计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高校的管理会计实践活动遇到了很多障碍,学生单枪匹马去找实习单位,困难重重。学生也因为不熟悉单位环境,自己也缺乏主动性,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
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学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与企业联合创立“产学研”基地,聘任企业的管理者来学校开展管理会计讲座,锻炼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和企业有了交流的基础,就可以派学生去企业参加实践活动。另外我们可以定期举办校园管理会计大赛,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以此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4 认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包括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而管理会计的教学和科研都离不开实践环节的支撑。目前,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欠缺是阻碍其专业水平提升的最大阻碍。
笔者觉得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管理会计学授课老师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鼓励他们通过参加CMA认证考试系统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第二,鼓励老师指导学生的校园管理会计大赛和大学生创业训练,评奖以此鼓励。第三,要求老师必须有去企业实践进修经历,进修成果形成管理会计教学案例和科研成果,作为职称评定的一个指标。总之,会计是一项应用性的管理活动,教育者必须深入实际工作部门开展管理会计活动,了解不同企业的管理会计运作模式,并为企业提供管理会计方面的咨询。只有有效地实践活动才能对理论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开展“接地气”的管理会计研究,为培养社会急需的管理会计后备人才奠定结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付磊.做好人才培养—推进管理会计发展[J].财务与会计,2015(3):12-13.
“新常态”下国企改革思考 篇5
关键词:监管机制,金融危机,收入陷阱
一、对新常态的理解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 说到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种常态, 我国的GDP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这一状态并且转为一种常态, 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已经由过去的两位数增长转变为7%左右的增长速度, 如果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潜在的动力得不到改变, 过去的单纯依靠出口、消费、投资的“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的发展已经明显动力不足了, 尤其是对房地产的投资, 我国的房产泡沫需要花些时间去消化, 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 国家的4万亿元促进经济政策, 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 相反现在产生了一些产能过剩, 像钢铁、水泥、玻璃等产量严重产能过剩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短期内将会存在, 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我们称之为“新常态”。
二、国企改革探索历程
(一) 改革初始阶段———改善分配关系。
众所周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GDP总量一举越居世界第二, 该阶段的国企改革主要在分配关系上, 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1979~1983年, 允许改革试点, 企业留利3%以调动企业职工生产的积极性, 此时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该期的改革让经济有所发展, 于是在1983~1987年, 为了进一步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提高生产效率, 政府采用了“拨改贷”, 对国企的固定投资由原来的财政融资拨款, 改为通过银行贷款, 接下来在1987~1992年, 国企改革接着出台相应政策, “包死基数, 确保上交, 超收多留, 歉收自补”的企业承包原则。1978~1992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 我国的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进一步的促进了改革开放, 党中央对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 该阶段的国企改革从以往主要的分配关系上, 转向从产权制度上进行改革,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 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 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热潮。
(二) 深入推进阶段———国有企业市场化。
1993年11月三中全会召开前夕, 我国经济出现极度过热和全面失衡状态。根据一些学者的描述, 当时的宏观经济运行秩序绷得很紧, 金融管理混乱;财政赤字严重, 税收减免、银行挂账泛滥;房地产热、开发区热, 投资和消费需求都出现膨胀的趋势;出口增长乏力, 进口增长过快, 国家外汇结存下降较多。2004年至今, 国企的改革进入纵深推进阶段, 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改成国有资产投资公司, 进而再改成国有企业, 该期的改革中, 政府始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包括现在的简政放权, 把经济回归市场主导。市场经济改革发展至今, 一个明显的经验就是, 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政治与法律体制的改革。政治与法律体制的不健全是阻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瓶颈, 包括地方保护主义、有法不依。目前, 我国经济已经到了“更多依靠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时候”, 此时的政府, 应当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 尤其是直接干预, 而主要致力于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在政治和法律制度上, 保障企业经营和创新的积极性。这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一揽子改革达到的目标。
三、国企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监管机制存在问题。
从改革开放以来, 国企就进行改革, 每次改革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些问题, 国企管理者更多是关心个人利益的得失, 有时甚至会损害集体利益, 而增加个人利益。国企改革监管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国企改革过程中诸多环节不够规范, 这才让贪污腐败分子有机可乘, 在资产评估方面不够规范, 流失严重, 从而进入私人腰包;第二, 在产权的交易方面缺乏公开透明度, 进而暗箱操作, 使国有资产流失, 遭受损失, 所以要加强产权交易透明化, 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第三, 在改制过程中讨债漏债的现象严重, 一些企业管理者仗着是国有资产, 经营损失时, 就会出现讨债漏债的现象。国企改革后出现的法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够规范, 如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完全建立, 监事会成摆设, 董事长总经理的责任不明确, 同时股权设置不够科学, 产权关系没有落到实处, 股东与职工的概念混淆不清等。
(二) 缺乏创新动力。
私人企业由私人创办, 私企往往通过创新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国有企业由于是国家办的企业, 政府是企业的法人, 政府主要的功能是行政, 不会像企业那样具有创新能力, 而且政府一般的具有一定的垄断权力, 依靠垄断就可以为自身谋取巨大的利益, 也无需再通过创新为自身谋取利益。而且创新的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国企的高管一般考核只看业绩, 而且决策具有独断性, 所以一般国企很少会去创新。国企的企业管理制度没有实现根本的转变, 难以适应市场竞争要求, 比如领导决策的随意性、市场意识淡薄、组织结构未实现扁平化、科技投入太少等等问题, 都需要去解决。
四、新常态下国企改革的方向及策略
2016年是完善和落实国资改革方案的键之年, 国企改革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行业垄断将被打破, 使得民间资本有了投资的机会;其次, 为非公有资本出让股权提供可靠的环境;第三, 国资实现证券化。因此国企要把握好机遇, 加快改革步伐, 逐一推进困扰企业发展的各项阻碍因素的改革, 落实各项改革举措, 国企改革同时需要坚持以下三点:
第一, 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 积极探索。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是我们自己探索出来的, 国外的苏联模式, 我们拿过来用, 发现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邓小平提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们不断地解放思想, 勇于探索, 创造出了生产责任承包责任制, 农民摆脱了贫困, 新时代国企改革也要用于解放思想积极探索, 美国的模式我们照搬不了, 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 我们也照搬不了, 所以要敢于尝试, 创造出一个人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二, 始终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过去我们搞计划经济, 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搞了市场经济之后, 带领着人们发家致富, 现在政府的简政放权, 无疑是对这一规律的一大遵守和重用。对一些非法占有国有资源, 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严惩不贷,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巡视与监督, 严惩国企领导的独断行为。
第三, 必须综合配套推进改革, 提升创新能力。单一的模式或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改革是方方面面的, 争取做到全方位的配套实施, 在新常态背景下, 国企必须要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资源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加大对国企创新的投入和高端人才的引进, 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虽然一些国企还有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垄断地位的优势, 但要居安思危, 用长远地眼光去对待发展, 要对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准确的预测, 针对国企经营中的薄弱环节, 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培养企业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存和竞争能力。近年来, 政府简政放权以及政企分开都是对国有企业的一些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实践证明很适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燕青.新常态下的国企改革创新[M].中国有色金属, 2015.6.
[2]丁国明.新常态下国企改革穿越深水区[M].中国企业报, 2014.12.
新常态下改革的方法论 篇6
1. 新常态经济概念
新常态经济是与GDP为主要导向的旧经济发展模式完全不同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新常态经济是立足于用发展促进增长、用社会全面发展摒弃单纯的追求GDP、用价值机制替代价格机制的一种全新经济模式。新常态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
2. 新常态经济重要意义
新常态经济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常态经济倡导的新型经济模式与我国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相一致, 在企业新常态经济模式之下, 企业的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更加合理的平稳增长, 经济结构也将更为贴切实际, 而主要的增长方面也转向创新驱动, 把握好新常态经济模式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常态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企业创新机制匮乏
新常态经济改变了原有企业的动力增长要素, 在原有经济模式之下, 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要素驱动, 而新常态经济模式下, 企业需要把创新作为主要动力, 但在我国现阶段企业之中, 企业往往还是依靠扩大规模, 从生产规模方面促进发展, 而没有考虑通过创新取得发展, 企业内部的创新机制严重匮乏。
2. 企业股权激励体系尚不完善
现有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缺乏长期的企业目标和实施策略, 这种现象导致企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高速发展, 但不能一直持续下去,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企业的战略思维存在局限性, 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的日常管理存在问题, 特别是在企业股权激励方面, 缺乏股权激励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企业员工的创造性, 致使企业无法长期发展。
3. 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成为短板
面对当今经济形势, 创新与技术成为企业发展的命脉, 而互联网+和大数据是当今社会两大前瞻科技, 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可以将非互联网企业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到一起, 将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同时展开, 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资源;而大数据思维模式对于企业更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大数据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做出直接体现, 企业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生产, 大数据在企业中良好应用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生产以及生产数量, 但遗憾的是现阶段仅有少数企业拥有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思维模式, 而大量的生产型企业却依然坚持旧的生产模式, 长久以往, 将不利于企业在新时期取得突破。
4. 企业兼并重组意识模糊
企业的兼并重组也是企业壮大的一种模式, 将企业间的优势融合到一起, 可以改变不同企业的不同弱势, 将多家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 以更加强大的整体实力面对市场竞争, 从而在当今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 立于不败之地, 但从当今社会企业经营者意识来看, 现在仍有不少企业的他们的思想觉悟仍没有上升到兼并重组的高度, 不愿意自己的企业兼并重组, 从而无法将社会资源高效整合, 导致企业发展出现减速, 停止, 乃至倒退。
三、新常态企业发展中的改革措施
1. 全面拓展企业创新机制
创新是二十一世纪企业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当今企业需要人才创新、观念创新、资金来源创新等多种创新模式, 全面拓展企业的创新机制是为了适应新常态经济的发展要求, 全面创新将帮助企业取得更优的发展, 让企业能迅速脱颖而出。
2. 建立完善的股权激励体系
建立完善的股权激励体系对于企业内部提升生产管理效率、外部增强竞争实力有着重要意义, 在股权激励管理体系之下, 企业工作人员员工对于企业将产生更好的忠诚度, 同时将为企业奉献出更多力量。因此, 我国企业应该重视管理体制问题, 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中增加股权激励体系, 运用股权激励促进员工的积极性, 创造性, 从而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
3. 互联网+、大数据思维落实到实处
互联网+与大数据思维不仅仅是一种畅想, 在21世纪中诸多企业已经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为企业带来了实在效益, 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将互联网+与大数据思维落实到实处, 尽快引进相关方面的人才, 通过互联网+扩展企业的销售渠道, 通过大数据来制定企业的生产计划, 两者有效结合将帮助企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4. 通过兼并重组将企业做大做强
企业兼并重组是企业壮大自身的一种方式, 兼并重组并不意味着企业生存能力下降, 而是为追求更高的效率进行的一种资源整合,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企业应该通过兼并重组弥补企业自身的缺陷, 通过兼并重组来吸收更多的人才与资金, 兼并重组的企业将以全新的面貌、更加雄厚的实力迎接市场的挑战。
四、结论
通过全文的阐述我们不难看出创新是新常态经济模式的根本所在, 我国目前企业中缺乏创新, 无论在思想上还是体制上都没有达到新常态经济模式基本的创新要求, 因此我国企业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应该重视全面拓展企业的创新机制, 通过股权激励体制、互联网+及大数据思维的养成与运用, 并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 只有这样企业的发展才会提升到新的高度, 企业的竞争能力才会进一步增强, 企业才会在新常态经济模式下取得平稳发展。
摘要:新常态经济是习近平在云南视察工作中最先提出的一种经济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 在新常态经济模式之下, 企业应该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层面, 一方面需要提升原有的生产技术水平, 另一方面则要将重点落实到市场服务方面, 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的力度, 从多角度进行创新发展。只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达到一定水平, 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才能迈进新的台阶, 我国的经济竞争实力才会进一步加强。基于此背景, 笔者从新常态经济的概念与意义出发, 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我国企业在新常态经济模式下存在的诸多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旨在帮助我国企业尽快实现创新, 达到新常态经济模式的基本要求, 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创新,企业
参考文献
[1]刘伟, 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 2014, (4) :5-13.
[2]钟经文.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J].中国中小企业, 2014, (8) :54-57.
新常态下改革的方法论 篇7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改革发展,政策框架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起点是农村改革。以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改革都走过了三十年,古语有云,三十而立,三十是成熟的标志。而就我国而言,在改革开放之处带来极大改革福利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已经不再适合我国当前的现实,农村劳动力流失与大量土地撂荒的现实刀笔改革。
一、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2005年是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一个节点。1978-2005年,我国的农村改革以放权为主要特征。这一时期,政府逐渐从无所不包的现代家长转变为客观指导的科层制政府。在2005年之后,农村改革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为主。而这一转变最主要的表现则是农业税的取消。农业税已经在我国延续了近2600年,2005年,《农业税条例》废止,标志着我国的农村改革从减少干预到提供公共服务的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更是形成了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从而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一决定具有极大的历史功绩,其不仅理顺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而且达到了积极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目的。不仅在经济上保障了农民的物质利益,也客观的提高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经过数十年的摸索,改革取得了进一步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召开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重点讨论了农村问题,全会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并经过全国人大投票表决写入了宪法,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基石。
党的十六大,江泽民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充分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通过农民股份合作等形式,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收益、抵押、担保和继承权。同时提出,保障农民的宅基地,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同时在慎重的前提下试点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转让。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运行。为农村进一步改革提出来了方向。
二、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
(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
根据法理,法律并未被创造,而是被发现。我国确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并非来自法学专家的创造,而是对较为先进的安徽小岗村土地改革模式的法律表述,因此,我们在确立进一步改革方向之时,应当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进行改革,当前,诸多地方已经试点了农场制改革,即多家农村承包土地交由一人耕种,其他人参与分成的模式。这一模式能够极大调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积极性,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这一实践需求,进行配套的制度设计。
(二)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是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倘若三农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我们的现代化、中国梦等构想都只是空中楼阁。而解决的关键,便是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当前农村之所以劳动力流失,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城市将诸多资源集聚,而削弱了农村的竞争力。为此,我们的改革设计应当以平衡效率与公平为原则。市场化具有天生的逐利特性,当市场化改革到一定程度,农业反而成了低效率行业,农业与其他行业的差距也就此拉大。
(三)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我国农村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其根源便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行政模式,这一模式在当前已经证实是失败的产物。为此,我们应当以市场化为改革的基本方向,逐步理顺农村基本生产关系,放活微观经济主题,促使农民资助经营,从而释放农地巨大的生产力。当然,由于农地属于特殊的国家资源,完全放开将不利于政府调控,为此,应当在保证农民理性决策的前提下,对农地流转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诚如国家所言,应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新阶段的发展趋势展望和对策建议
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可以看出,中央一直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减税、免税再到农业补贴,尽力为农民、农村与农业注入活力。在新常态下,农村改革的方向必将是:改革农地政策、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重申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从而发挥农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的农村土地亟待改革。众所周知,我国的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只有承包的权利,农民承包权利的流转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然而,为了扩大生产,农民往往面临着资金困难,而农地又是农民手中最有价值的财产,倘若不能发挥农地的集资功能,相当于浪费社会资源。为此,应当建立适当的流转制度,在保障农地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将农地进行有计划的抵押、交易。从而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其次,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应当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增加县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加,将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同时,应当进一步探索既能激发农民积极性,又不至于出现依赖心理的农业补贴政策,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完善,政府应当倾注更多的热情与精力。
再次,切实解决阻碍城乡统筹的体制性因素。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应当加快城乡二元体质的破除,建立城乡一体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劳动就业等新格局。此外,需要通过城乡一体的生产要素市场,资金人才市场进行有力的补充,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发展成果共享的理想状态。切实按照一体化的要求,完善行政机构的进一步改革,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复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云南的旱灾导致农业受到重创,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官员无法未雨绸缪,对旱情缺少关注,从而忽视了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应当对农村水利设施进行修整,加强农村的耕地保护,防止重金属污染。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机械化的普及,进行绿色耕种,此外,需要加强配套的技术支持,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
最后,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支持。同时,加快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构建。推动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我国当前提出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建国初期实行的集体生产具有本质的不同,建国初期的集体生产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违背市场的基本规律,因此遭到历史的淘汰。而当前鼓励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考虑到农村劳动力流失,通过集中有限的力量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是一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举措。
参考文献
[1]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4]宋洪远.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历程及主要成就[N].中国经济时报,2008-04-25.
新常态下改革的方法论 篇8
从2015年12月14日公布出来的关于我国企业管理者的问卷调查显示, 现目前各个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主要是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的问题, 根据目前调查的数据显示, 出现产能过剩的企业占比达到74.7%, 是最近四年来最高的数据。在这些企业中, 采矿业企业出现产能过剩“非常严重的”比例最高, 达到了33.3%, 其中还有52.4%的企业是“比较严重”的范畴。除了采矿业, 制造业也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其中纺织、服装、电气机械、有色金属这些是比较严重的, 情况达到“比较严重”和“非常严重”的企业高到八成。相对比较好的企业要属商务服务、信息的传输软件、供应业和水的生产, 目前的发展比较好的。出现产能过剩会给企业带来比较大的困难, 市场竞争力明显的加大。所有的数据还显示出今年的竞争力明显增加, 这类企业的占比在38.3%, 相比14年的数据上涨了4.9%;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的高于2014年的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份,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5%, 同比下降5.9%。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连续45个月负增长。财政部2015年11月下旬公布的数据也显示, 今年央企、地方国企两方面的利润数据都在下降。1月~10月, 央企的利润总额是13530.7亿元, 同比下降11.3%;地方国企的利润总额5275.9亿元, 同比下降6%。以下为主要产能过剩行业:
1.钢铁行业。我国的钢铁行业, 2003年钢铁行业的年产量3亿吨, 2012奶奶的时候突破10亿吨, 现目前钢铁的产量达到12亿吨。而另一方面, 世界范围内的需求低迷, 2015年钢材的消费量在6.68亿吨, 需求下降4%, 预计在2016年钢材的消费量在6.48亿吨, 下降2000万吨, 下降3%。现目前我国钢铁出现大的滑坡, 消费需求的大量减少, 供远大于求, 矛盾明显, 出现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价格一再下滑, 产能过剩的形势已经非常的严峻。不少行业出现巨大的亏损, 面临企业倒闭。
2.煤炭行业。2006年开始, 煤炭行业的资产累计达到3.6亿万元, 新增加的产能在30亿吨, 今年预计的产能在40亿吨, 在建的规模将超过10亿吨。根据以为煤炭行业的分析师表示, “今年我国煤炭行业的产能将超过50亿吨, 而过剩的产能在3到4亿吨。”在山西省, 为了保证企业的增长, 很多地方有一些本来不该有的项目给报上去了, 这些项目的技术含量比较低, 需要的人员多, 结果就造成了比较低的效率, 空闲出来很多资产。许多煤炭企业选择价格上的让步, 坚决不让市场, 不让企业停下来, 造成煤炭产能的过剩, 价格严重的下跌, 成为恶性循环。
3.建材行业。从2015年开始, 水泥产业也如同钢铁、煤炭行业一样陷入低谷。企业的利润出现大幅度的下滑, 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在看哪家企业能够支撑住, 看谁能坚持下去。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 两个月的小幅度回暖后并没有解决问题, 11月份水泥行业的产量出现大幅的下滑。一月份到十一月份累计的产量21.47亿吨, 与之前的相比下降了5.1%, 而十一月份的产量在2.05亿吨, 下降6.6%相比月十月份的再次扩大了3.08%, 提前结束了水泥行业的旺季。
二、外贸企业供给侧改革的原因
1.从企业主观问题来看
(1) 产能过剩。中国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是由过去粗放发展模式造成的, 特别是资源密集、投资导向的低端产品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变成了闲置和浪费, 累积成结构性的扭曲和风险。目前产能过剩的行业范围已经扩大到造船、汽车、机械、光伏、多晶硅等等, 从过剩程度来看, 此次产能过剩更加严重, 产能利用率已经低于70%。
(2) 创新不足。我国企业的创新不足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生产上, 还体现在贸易方式上。产品的创新不足使得在外需低迷的情况下出口商品更不能满足国外需求, 而贸易方式的创新不足也使得企业失去了对外销售的崭新的机会, 虽然中国已经是制造大国, 但人们走出国门却疯狂购买马桶盖、电饭煲, 充分说明了我们的供给不够精细、创新不足, “板子”有瑕疵、有漏洞, 不能将供给能力转化为有效需求。
(3) 库存积压。产能过剩是造成货物库存积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国库存积压物资1988年统计2000亿元, 现在已超人民币30000亿元, 库存压力较大。2015年, 中国部分行业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凸出。原有的库存未处理完, 新增的库存又进仓, 这种恶性循环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如果得不到有效调控, 还将进一步恶化, 影响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2.从国内外客观环境来看
(1) 外需低迷。2015年上半年, 中国进出口总值11.53万亿元人民币, 比去年同期下降6.9%。2015年1至6月, 我国出口6.57万亿元, 增长0.9%;进口4.96万亿元, 下降15.5%;贸易顺差1.61万亿元, 扩大1.5倍。当前, 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 外贸需求持续低迷, 而我国长期推行出口导向政策使得我国对外依赖程度高, 进而我国出口受到抑制。仅维持低速增长, 外需低迷是影响今年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2) 劳动力优势逐渐缩小。金融危机之后, 发达国家意识到制造业对一国经济稳定的重要意义, 实施“再工业”战略, 纷纷制定制造业的扶持政策, 在世界范围掀起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而这次工业革命的本质是用智能替代人工, 减少从事制造业的人数, 用知识型人才替代简单劳动力, 劳动力的成本也就自然上升了, 这显然不利于我国劳动力优势的发挥。
三、我国外贸企业供给侧改革的方法
外贸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主体, 在未来几年, 将受到全方位的冲击, 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企业有被淘汰的风险, 但是也有破茧成蝶的机遇, 如何化解危机是我国外贸企业当前所面对的重大考题。
1.大力培养本国的跨国集团。首先针对本土跨国公司的培育和发展, 政府需要制定和出台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相关规划, 重点培育经营规模较大、品牌知名度较高, 且拥有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本土企业。在财力、技术、品牌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全面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跨国企业。除此之外, 必须加强产权改革的效力, 深入开展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 注重对外贸企业集团的扶助和推动, 并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其自身的经济实力和销售网络, 致力于将所生产的商品直销国际市场。
2.实施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战略, 积极寻求新的贸易方式。在传统的贸易模式下, 企业应该积极的开展新的贸易模式, 比如现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贸易、电子商务和新的结算方式。把新的贸易模式月新的贸易模式相结合, 并且不断的创新来寻求企业更高的利润, 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建立新的外贸发展体系。除了企业贸易方式的创新之外, 最重要的是企业的生产技术创新, 在要素投入一定的情况下, 提高要素生产率, 优化技术创新, 为传统企业技术改进提供支持, 以此来降低产能过剩, 并且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3.推动产品生产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我国当前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 但是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根本原因还是当前的产品生产不能与居民的消费需求相匹配, 因此高端化将使得企业除了改进生产技术以外, 还要更加注重工业设计, 更加注重品牌质量。服务化是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后的发展方向, 我国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 很大程度源于制造业的服务化, 设计、总包、定制、服务外包、售后服务等将是制造企业未来获取更高利润的主渠道。
4.政府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制市场的体系, 政府部分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来为企业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企业往往需要的不是技术路线, 也不是一些补贴, 这样的做法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本身的竞争性。过去我们因为这些不去健全的体制, 出现了一些不是很合理的优惠政策。但是, 现目前要使宏观经济快速的向前发展, 必须建立一个法制化的市场体系和完善的国家化营商环境。
参考文献
新常态下改革的方法论 篇9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 职业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35-02
新常态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术语,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一种教育形式,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需要提高认识,经济主动地适应新常态的发展需要,更好的为新常态发展提供服务。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已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明确改革发展的策略,为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并面临着更高的要求。经济新常态下,需要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中高端人才的培养,将内涵建设作为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1]要求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更好的服务发展,形成具有特点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注重人力资本素质水平的提升,形成技能型人培养,实现多元化的办学方向,实现依法治校。经济新常态要注重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与优化,为高素质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保证。
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发展遇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遇到一定的挑战,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投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教育投入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会日渐凸显。经济新常态下教育工作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而且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会更加严重。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需要迫切改革,需要职业院校创新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加强专业化职业院校的建设,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职业教育改革策略
1.对教育改革目标进一步优化完善
經济新常态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地区间实现协调、共同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也是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顺利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逐渐转向国际方向,形成开放、交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职业院校应加强与国际职业院校间的合作、沟通,使得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得以扩大,辐射范围更广,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积极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资源,尤其是国际上成熟、先进的教育资源,人才培养标准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等,为职业院校培养中高端人才提供支持与保障[2]。
2.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以及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也日渐加强。形成终身的专业教育体系建设,对职业教育以及培训服务体系进行科学划分,保证职业教育与培训能够跟随劳动者一生,实现劳动者朝着中高端方向发展。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强化地域人力资本实力,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强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种教育间的有效沟通,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现经济的有效发展。建设完善的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保证职业教育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流动,减少行政壁垒,实现行政区域间的高效就业。
3.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
经济新常态注重放活市场,实现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对职业教育院校的内部治理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实现职业教育的依法治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两只手的作用,实现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结合,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全新的职业教育管理局面。对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进行完善与健全,实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利用治理理念对职业教育运行机制进行完善,建立政府主导,相关利益者都参与其中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使得职业院校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强化职业院校的整体水平,提升办学的活力,形成品牌化的职业教育。此外还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完善决策机制以及程序,科学的监督评价职业教育的运行情况。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助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会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职业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应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改革道路,实现职业教育的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雷久相.我国经济新常态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综述[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9-12.
新常态下改革的方法论 篇10
关键词:新常态,教育教学,问题
2014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特征, 并将之上升到经济战略的高度, 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常态意味着“换档升级”。纵观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 尤其是“新常态”理念已深入人心的2015年, 有的老师的教学仍停留在过去旧思想、旧模式里, 不思进取, 没有新意, 令人堪忧。笔者就这一问题的表现做了一些思索和整理, 冒昧提出, 以供各位同仁批评和借鉴。
一、教师担当层面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改革是涉及千秋万代的大事, 它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 理应表现出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态度。然而, 我们却遗憾地发现, 某些老师对教育教学改革表现出较为严重的消极态度, 大体有四种表现:
第一、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 第二、被逼无奈, 敷衍了事的应付态度; 第三、信心不足, 知难而退的畏难情绪; 第四、有利则行, 只顾眼前的功利心态。
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不解决教师的态度问题, 不把教师的教改积极性调动起来, 不树立教师对教改的坚定信念, 任何教改都只能是昙花一现。
二、理念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一) 教师观念滞后, 对教改持不信任态度。表现为:
1. 落后的教材观。没有把教材当做教学的辅助工具, 潜意识中存在教学就是教教材的观念, 以至于离开了教材就不知教什么了。
2. 陈旧的学生观。对学生信任度不够, 教学过程中生怕遗漏某个知识点, 生怕某个知识点没给学生讲透, 导致考试中学生不会答题因而影响自己的教学成绩; 没把课堂教学的真功夫下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 而是下在对知识的全面把握上, 下在教师自己如何在讲台上进行表演, 以至于教师在讲台上的表演越来越娴熟, 而学生的成绩则停滞不前, 弄得教师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潜意识中存在歧视学困生的观念, 不能平等地对待学困生, 表现为在班风、学风良好的班级上课, 教学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而在班风、学风不好的班级上课, 教学则如逆水行舟般艰难, 而这主要是因为不加区别地在两种班级用同样的内容, 以同样的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
3. 僵化的知识观。没有真正领会知识只是载体的道理, 导致教学的过程就是纯粹的传授知识, 不重视引导学生生成知识、运用知识。
4. 错误的教学目标观。只有知识层面的目标, 而没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目标, 或者在表达过程与方法层面、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教学目标时出现原则性错误。
( 二) 学生及其家长对教改的认可度不够, 学生参与教改惰性太大, 教改有阻力。
1. 受中考高考指挥棒及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影响, 学生及家长过度关注文化课成绩, 不愿接受“异样”的教学模式; 2. 长期受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 学生学习上有思维惰性和依赖性, 不习惯“异样”的教学模式; 3. 学习动力不足, 目标不明确, 学习习惯不良, 能力太弱, 导致某些学生对教改“不屑一顾”; 4.在课前预习这一环节, 学生基本无法落实。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有无先进、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决定教改如何走、走向何处的先导性因素。转变师生观念是教改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而其中核心问题是对学生的认识。没有正确的学生观, 不能准确把握学情, 不把教改的关键放在如何调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上, 教改最终势必会走入误区。
三、课堂内涵层面存在的问题
1. 对高效课堂本质的认识模糊不清, 抓不住高效课堂的核心。
真正有内涵的课堂教学, 在于是否发现并运用了学生的灵性,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我多年来听到的所有公开课中, 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对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关注度不高, 调动学生主动性力不从心的现象。
2. 课堂教学的宽度、厚度、深度参差不齐。三度分布不够均衡, 表现在: ( 1) 某些课宽度过大, 略显泛泛而谈, 学生学习的过程好像走马观花一样, 花样俱全, 热闹非凡, 到头来, 学生只落个“到此一游”的感觉; ( 2) 有些课深度过大, 问题设计难度过大, 学生难以企及因而丧失兴趣; ( 3) 有些课程序单调, 设计简单, 环节与环节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厚度不够。
3. 课堂教学普遍缺乏人文关怀, 情感投入不足, 没有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 温度不够。
4. 某些课对学生的人格、能力、习惯以及做人做事的态度等关注不够, 纯粹是为了上课而上课, “教书匠”色彩过浓。
准确把握高效课堂的内涵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也是成就教书育人行家里手的必备条件。把每一堂课都上成有内涵的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本领, 但它确实应该是我们每位愿意毕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的人生追求。
四、教学资源层面存在的问题
1. 一些校教学资源硬件设施不完善,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效课堂的设计和完成; 2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 分配不公正, 一线教师使用教学资源有一定的限制; 3. 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没有形成, 老师们基本是在“单打独斗”; 4. 缺乏浓厚的教研氛围, 没有形成推动教改和教研发展的长效机制。
拥有和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 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愿所有的学校能在发展中完善, 完善中发展, 真正使教学资源发挥出应有的积极的作用。
仔细分析不难看出, 上述问题, 有些是新问题, 有些是老问题, 有些是现象上的问题, 有些是深层次问题, 有些问题可以短期内解决, 有些问题需要依靠长效机制慢慢解决。
【新常态下改革的方法论】推荐阅读:
新常态下的企业难题07-06
新常态下的教育思考07-09
新常态下的财务共享07-23
新常态下的经济走势08-22
新常态下的政府转型11-03
新常态下的新思维06-19
新常态下的经济和金融08-02
新常态下的管理创新08-12
新常态下的房地产创新07-19
新常态下的投资机会论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