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育的核心

2024-10-08

新闻教育的核心(精选8篇)

新闻教育的核心 篇1

价值观是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 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体现时代精神, 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新闻界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 “站在历史的第一排” (范敬宜语) , 担负着传播与弘扬价值信仰和政治理念的专业使命。格雷姆·伯顿也认为:“新闻之所以具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是由于它是一个包含大量矛盾的综合体, 以及它在社会和意识形态当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在格雷姆·伯顿看来, 新闻除了与市场利益、文化价值观有摩擦, 也与政治有关系, 看似只是客观地描述社会事实的新闻, 其实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正是被赋予权威政治符号的政治传播文本, 也是维系政治共同体运转的持久性因素。作为反映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典型政治符号, 它肩负着塑造国家形象、传播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重任, 其象征意义远远超过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的实际意义。三十几年来, 《新闻联播》形成了独特的话语体系, 无论是在新闻标题、新闻排序还是新闻图像建构上, 都与党和政府每个阶段的中心工作合拍共振, 紧紧围绕中央部署, 把党和政府的宣传精神化作实际的新闻事件或新闻典型。

这套惯性运转的话语体系, 在面对思想、文化利益多元多变的撞击和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与问题的拷问时, 尤其在与互联网形成的舆论场的割据和博弈中, 本应发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强音的“舆论高地”却因“体制性刻板和僵硬”, 使这个声音总是严肃有余, 生动不足, 其影响力也正面临被稀释的境地。

肇始于2009年的《新闻联播》改版, 到2012年, 顺应新闻战线“走转改”的要求播出《走基层》系列栏目, 到2013年“大变脸”, 《新闻联播》用一系列举措, 表现出“突出民生, 贴近民生, 回归平民视角, 正视问题”的改革决心。

2015年, 《新闻联播》在历年改版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在新闻内容选择、报道深度、报道模式、镜头语言、叙述视角等多个方面, 做出全新而不失专业性的尝试。

笔者对2015年1月1日开始的《新闻联播》播出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发现除了延续2014年系列报道《行进中国·精彩故事》讲述民生故事以外, 在春节前后, 相继推出《你为谁点赞》、《春节说吧》、《百姓自拍》等春节特别栏目;2月22日, 播出《只为多看你一眼》, 讲述春节期间三个家庭特殊相聚的新闻故事;时值清明等传统节假日, 推出《清明说吧》、《重读抗战家书》等具有特别意义的策划类新闻。上述节目不仅被纳入《新闻联播》的叙事框架中, 而且在播出顺序上也被置于重要位置, 甚至以集结播出或连续播放的方式在节目中予以体现, 充分体现出《新闻联播》尊重百姓、关注民生的改版趋势。

一、“他们”撬动《新闻联播》议程设置的“铁板”

荷兰符号学家托伊恩·A.梵·迪克 (Teun A.Van Dijk) 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一书中谈到, 新闻中信息相关性的倒金字塔原则构成了作为话语的新闻的宏观结构。这意味着, 新闻的播出顺序成为一种符号, 新闻播出的先后顺序与新闻的重要程度成正比。

这与现代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不谋而合。传媒在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中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 以此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研判。《新闻联播》作为国家政权意识形态的主流阵地, 在议程设置方面已然形成了独特的“内容生产线”。“播什么, 先播什么, 在什么时段播, 播多长时间”的背后隐藏着中国特色的信息传播规律, 反映的是宣传部门固有的传播模式。

这个“铁板”近来有所松动。2015年伊始, 《新闻联播》在议程设置方面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意味。

1月, 三分之一的头条, 国家领导人行程、重要会议让位于《行进中国·精彩故事》;2月, 大型街头采访《你为谁点赞》让人们在节目开篇就看到老百姓憨厚的笑容, 听到他们朴实的语言, 并向自己心目中的“好人”竖起大拇指;清明期间, 由抗日英雄的后人吟读《重读抗战家书》, 让人们在第一时间听到了这些尘封多年、饱蘸爱国情怀的血泪家书。基于这些报道, 《新闻联播》又回归到市民日常生活的话题中, 网友纷纷通过微博、微信留言赞许。

值得一提的是, 2月22日, 当绝大多数观众沉浸在全家团圆的喜庆节日时, 头条《只为多看你一眼》却向人们展示了不辞冰雪、跨越半个中国的夫妻团圆, 扶老携幼、掐着时间在站台相见的母子团圆, 甚至是摆动“红丝巾”一晃而过的转瞬团圆。网友“小飞鱼”说:“视频中红丝巾从车窗中飘出来, 那位丈夫专注欣喜的目光, 让我第一次觉得红丝巾那么漂亮。一条红丝巾, 相聚6秒钟, 太感人了。”

法国哲学家杜夫海纳说:美的对象比其他任何对象都更直接地把握我们, 感动我们, 因为它既是感性的, 又是有意味的。

这些在《新闻联播》头条中出现的面孔不是最美的, 出现的声音也不是最动听的, 但是“他们”确实是有意味的, 读懂这种意味, 挖掘这种意味, 尊重这种意味背后强大的精神支撑, 也是对议程设置独特内涵的另一种诠释。

二、注重发动最广泛的“他们”

在一个日趋多元的社会中, 若要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而不仅停留在口头宣传、红头文件、官方网站、学者诠释的表层形式, 就要赋予核心价值观浅显易懂的表达形态和故事内核, 这样才能打动人、感染人。

2012年《新闻联播》播出的《你幸福吗?》调查新闻引发了全民讨论热潮。在观众心中最具权威性的《新闻联播》“晒幸福”可以说是其改版后在民生新闻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虽然, 这次的街头采访出现了如“我姓曾”的尴尬, 但“幸福调查”折射出了党的新闻工作作风的变化, 也是《新闻联播》走近人民、倾听民生的体现。有学者用“一次有缺陷的进步”来评价它。

2015年, 《新闻联播》再次走上街头, 向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山村城郭的最广泛的老百姓展开了田野式调查。和上一次富有哲学意义的问题不同, 这次的问题设置通俗易懂, 将来源于网络社区的“赞”和通行于微信朋友圈的“点赞”模式搬上《新闻联播》, 将“你为谁点赞”作为寻找身边好人好事的调查突破口。

节目呈现的是原生态的人民生活, 有推小车卖海鲜的生意人, 有日日在花圃操劳的园丁, 有退休在家帮儿女照顾第三代的老人, 有奔赴在回家过年路上的打工者, 有漂亮的乘务员, 有来大陆“淘金”的台商, 他们来自社会的每一个阶层, 每一个角落, 怀揣着各自的理想, 过着不同的生活, 但是在镜头前, 他们从最初的紧张, 到和记者互动后放松的释然, 南腔北调地使用各自的方言为身边的人点赞。他们为亲人点赞, 为村长点赞, 为国家主席点赞, 为儿女点赞, 答案始料未及, 然而观众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莫名的感动。感动来自真实, 来自和自己具有某种相似性的人生的惺惺相惜。

三、从“点赞”中挖掘中国好故事

新闻在什么时候适合专门讲故事?作为要告知的信息已经报道过了, 而人们还需要了解新闻中更多的东西, 需要重现事件时。

不是新闻人物的廖厂长两次上《新闻联播》。

2月21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你为谁点赞》中,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为“廖厂长”点赞。吴晓波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中国青年领袖”的知识精英, 在报道中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得到好心的“廖厂长”大力资助, 实现了自己去南疆考察的梦想。时隔20多年, 吴晓波一直没有忘记“廖厂长”, 但可惜的是, 在“廖厂长”的全名都无法确定的情况下, 在偌大的中国找寻这样一位义士, 无异于大海捞针。

经过广泛转发和寻找, 不久就传来了好消息:廖厂长, 全名廖群洪, 52岁, 娄底涟源人, 现居长沙, 从事过机械业、地产业, 现从事矿业, 任长沙市涟源商会副会长。

3月20日, 《新闻联播》以《“廖厂长”的理想与情怀》为题, 再次重点报道了“廖厂长”的先进事迹。报道时长3分51秒, 以温暖的画面、朴实的话语、鲜活的事实, 深情讲述了娄底人“廖厂长”的精彩故事。

得知吴晓波在寻找自己, 廖群洪表现得很坦然:“他是个重情义的人, 谢谢他还记得我。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作为中国的一分子, 每个人都从身边做起, 去影响身边人。要实现中国梦, 必须所有的力量通力合作才行, 不然就只是喊口号。”

从听说廖厂长、寻找廖厂长, 到传播廖厂长、定义廖厂长, 再到呼唤廖厂长, 引发了一场“倡导理想情怀回归”的全国媒体大联盟行动, 成就了又一个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经典之作。

没有豪言壮语, 没有波澜壮举, 《新闻联播》自2015年来, 用小人物的温暖故事, 向观众展现了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个角落人们的真实生活场景, 他们身上折射出的真挚与朴素, 汇聚在一起, 就是对核心价值观具象、生动的表达。

新闻教育的核心 篇2

问题的提出

新闻工作者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和历史重托,具有那些优秀的职业品质、职业精神、职业操守、职业素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新闻行业乃至新闻团队的形象,也关系到能否凝心聚力共创佳绩。毋庸讳言,核心价值观是决定建设一支与人民同命运,与时代共发展的新闻工作者队伍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探索新闻工作者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的课题,也正逢其时,很有必要。

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应包括职业品质、职业精神、职业操守、职业素养。长期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把党和人民深情的寄托转化为无穷的巨大动力,在一次次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一次次突发事件现场采访血与火的洗礼中,凝练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品质、职业精神、职业操守,提升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他们用忠于人民,恪尽职守,服务大局,善于创新的职业品质,实践着新闻工作者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忠于人民,恪尽职守,服务大局,善于创新,就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创立的核心价值观,其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就是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两个根本的支点。

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多年来,党对新闻事业高度重视,对新闻工作者寄予厚望,倍加关怀。党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四用”理念地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新闻工作者的历史重任,确立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品质、职业精神、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形成了新闻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动力之源。为此,广大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方向明;路子正,才能植根于党和人民宏伟的事业中。

核心价值观的体系

核心价值观体系应包括社会价值观、人格价值观、人才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四个主要方面。用真诚奉献创造社会价值,用诚实守信创造人格价值,用优良素养创造人才价值,用卓越的业绩创造人生价值。

——社会价值观。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服务大局、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这是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应有之义。唯其如此,才能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因此,在新闻工作者队伍中,必须大力倡导默默耕耘,乐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良好的口碑。

——人格价值观。人格价值观即道德价值观,主要体现在职业品质及人格魅力。诚实守信是市场不变的法则,也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人格品质。虚假新闻既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也经不起人心的检验。即便一时获得了眼前的既得利益,可一旦东窗事发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名利俱损,而且还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人才价值观。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新闻事业的第一资源和第一财富,是新闻事业从成功走向更大成功的智力支撑和素质保证。爱才、聚才、用才,新闻事业便会无往而不胜。建立健全人才的选拔机制和考评机制,使人才不断脱颖而出,并不断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佳绩。

——人生价值观。通常而言,人生价值是指人生的业绩或成就。就其新闻工作者的人生价值而言,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新闻工作者作品获奖的等级和数量。多年来,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作品无数次获得各级政府奖,同时也有无数名新闻工作者走上领奖台,受到各级政府和新闻主管单位的表彰。获奖作品的多与少,奖励级别的高与低,是新闻工作者业绩考核的重要标志。换言之,也是与人民同命运,与时代共发展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新闻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的旗帜,催人奋进的动力,规范人行的座佑铭。它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长期实践的结晶。

体育新闻的社会核心价值 篇3

关键词:体育新闻,社会核心价值,主旋律,经济价值

自从体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进入社会生活之后, 体育新闻也就应运而生了。体育新闻, 是以竞技运动报道为主, 既从属于新闻事业, 又与体育事业有着密切联系的新闻类型。从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古代奥运会的运动会记录册到1829年美国《美国赛马与运动杂志》, (1) 再到现在各种琳琅满目的体育报刊、电视体育频道、体育网站, 相关信息不断见诸媒体, 体育新闻已经发展成具有现代意义的新闻类型之一。体育新闻的出现, 顺应了新闻报道专业化、多样化的潮流,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和体育国际化、商业化的发展, 体育新闻不断适应发展形势, 产生了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低俗化、过度娱乐化等现象。如何让体育新闻更好地发挥其新闻价值又有效地服务于民, 发挥一定的社会价值, 是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应充分关注的大事。这个问题牵扯我们怎样认识体育新闻的社会核心价值, 以及倡导什么样的核心价值, 下面围绕着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期望与体育工作者和学界同仁共同商榷。

弘扬主旋律, 不要在“眼球效应”中迷失了方向

传统的新闻学理论认为,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能引起社会大多数人兴趣的素质” (2) 。体育新闻作为新闻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同样也遵循这一规律。体育新闻, 除了人们普遍认可的真实性、重要性、异常性、趣味性等价值外, (3) 还具备社会性和社会价值。一直以来, 我国的体育新闻积极宣传党的体育方针政策、报道体育事业的动态与成就, 宣传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和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 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但是在体育事业日益国际化的大潮中, 一些媒体的报道重点发生了偏移, 盲目追求“眼球效应”, 过分强调体育的娱乐化, 甚至从体育赛事本身转移到了运动员、教练员以及裁判员赛场外的生活、恋爱、家庭等上面, 以这些“花边新闻”吸引读者和观众的眼球。

在“眼球效应”的催化下, “适时而生”的不仅仅是过度娱乐化的体育新闻, 还有失真扭曲的虚假新闻。当媒体上屡屡出现低俗和虚假的内容时, 不仅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重要性等基本价值观, 使媒体丧失自身的社会公信度, 也给大众和社会风尚带来一定的恶劣影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体育新闻娱乐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媒体一定要把握“不能过度”。在体育新闻中, 高水平的赛事本身才是其追求的核心和报道的关键, 报道体育信息、传承体育文明、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才是体育新闻应该追求的核心价值。

传承体育文化, 领航全民健康理念

综观各国的体育新闻, 都是对前人经验、当代突破等体育事业发展历史以及与体育有关联事物的记录。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体坛的历史变迁、风云人物, 甚至各国的风土人情、民风习俗。人类的共同智慧和体育文化借助新闻报道等平台在大众间得以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这就在本质上决定了体育新闻具有传承优秀的体育文化、打造全民健康理念、推动体育事业不断发展、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等社会价值。

新闻的真正内涵在于其与普通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于其内容的生活化。体育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行为, 它从诞生之日就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社会性、差异性和继承性。近年来,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报道, 人们的健身意识也越来越强, 体育本身及其文化俨然已经成为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成为大众的精神食粮。帕里昂蒂说过:“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其发展的规模因国而异, 但共同的一点是, 它的影响力和普及程度过去和现在都往往取决于新闻媒介的作用。”这正是体育新闻与其他新闻的区别及独特之处。

除了普及全民健身, 体育新闻作为新闻本身, 同样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体育信息, 而体育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竞技、拼搏、团结等精神都在体育新闻中得到了加强和凝聚。简而言之, 体育新闻使体育活动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 对弘扬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 在信息爆炸化的今天,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特殊职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仅从近年来我国足坛反赌风暴上就可窥知其廉政监督“助推器”作用, 体育新闻在使大众享受体育健身愉悦功能的同时, 也促进了体坛的正常健康的长远发展。体育新闻客观公正的“代言”, 提高了大众参与的积极度, 净化了体育事业的发展环境, 也弘扬了社会正气。

顺应市场呼唤, 获得竞技和经济的共赢

伴随着国家对媒体体制的改革深入, 国有、私营等各种媒体间的竞争也随之升温。同时, 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多元化, 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媒体市场的竞争。体育新闻作为一种媒体生产的商品, 就要顺应市场理念, 现代社会媒体在运营模式、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就要寻求新的转变和经济突破点。这种外在的压力促成了体育新闻体系自身的不断完善, 成为一种良性的激励机制。

基于体育竞技活动的悬念性、多样性、娱乐性、国际性等特征, 体育新闻拥有十分丰富的新闻源, 吸引着热爱与关注竞技体育的观众积极参与, 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辐射力。因此, 众多企业便有意愿借助体育新闻的广泛影响力, 向社会展示、推销自己的产品或者文化, 从而获得经济价值。而体育新闻便充当起大众和企业之间的“媒人”, 利用自己在报道中传播真实、及时、全面的优势, 达到自身与企业的“共赢”。一方面可以提高双方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又可以从中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经过不断的摸索和磨合, 这种合作模式已经成为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 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 企业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定将朝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

如今物质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唯一需求,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 人们更愿意将越来越多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到满足精神的需要上。人们从内心是崇尚英雄的, 体坛上的佼佼者很容易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明星。在这种崇拜心理和新的运营模式的催化下, 服装、印刷、彩票、代言等与之相关的产业和商业活动也因势发展起来, 成为各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体育与经济的互利作用必将会更加凸显, 其有待挖掘的经济价值也将更加值得期待, 体育新闻更要顺应市场呼唤, 获得竞技和经济的共赢。

结语

体育新闻以报道体育活动为主体, 传播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其号召力和影响力是其他新闻无法与之匹敌的。高情感体验式的运动形式, 使人们可以充分享受到精神上的各种快感:落马后的失落、战胜对手的自豪、团结制胜的喜悦等, 都彰显了体育新闻的独一无二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体育的国际化也必然驱使体育新闻逐渐实现跨国合作, 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新闻资源, 对吸引各种企业创造更多、更快的经济增长点无疑是强有力的促进因素。体育新闻应该借着这些优势不断发展自身影响力, 同时也要创造性地拓宽自己的视野, 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相适应。

眼下崇尚体育的风尚、体坛的净化、体育品牌的盛行都印证了体育举足轻重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而这些都是体育新闻赖以生存的关键所在, 也是其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和核心部分。

刘建明教授在《当代新闻学原理》一书中说:“新闻自由不是主体的随心所欲, 而是权利和义务、自由和责任的统一。” (4) 很多体育媒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却将担负的社会职责抛之脑后, 导致体育新闻不断呈现绯闻化、娱乐化等畸形特征。诸多体育明星的隐私和生活都被大做“嚼头”, 只是为了大众的“非常规”需求, 实现经济利益的增长。如果说体育新闻是一株庄稼的话, 那么社会和大众便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田地, 既要从中吸取信息资源等养分, 也要向其提供信息消费品等作为回馈。体育新闻和社会大众的利益在根本上是统一的, 互相依存的。因此, 两者要本着协调一致的原则, 把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结合起来, 为社会和大众作更大贡献, 最大程度地提高其核心社会价值的分量。

注释

1[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科学辞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

2[2]李良荣:《新闻学导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3[3]殷旭:《体育新闻的新闻价值》, 《四川体育科学》, 1999 (3) 。

舆论和信息:新闻反转的核心要素 篇4

1 从舆论和信息的角度看新闻反转

“新闻反转”现象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共性。首先, 新闻事实的完整揭示需要一个过程, 这段时间内信息的模糊性是新闻反转的前提;其次, 新闻反转最显著的表征在于对事件的判断和态度的大规模反转具有很大的戏剧性;再次, 新闻反转离不开新闻报道内在倾向性对于舆论矛盾运动的驱动;最后, 新闻反转不仅是新闻传播现象, 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可以说:新闻反转, 是新闻报道的内在倾向性随着信息的逐步披露而不断偏移, 促使公众的判断和态度出现大规模偏转, 表现出极大的戏剧性特征的一种社会现象。

在“新闻反转”的概念得到广泛使用时, “舆论反转”的概念也被提出。有文章认为, 舆论反转是“指受众在获得特定信息后对事件做出的相反论定, 通常情况下舆论反转会发生在事件发生后的不同阶段, 而受众在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观点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舆论反转往往借助特定的媒介载体进行信息传播。”[1]这段表述只字未提新闻而将舆论作为中心, 尽管绝大部分“舆论反转”是在新闻事件的推动下才出现和逐渐发展的。

在谈论具体事件时, “舆论反转”和“新闻反转”经常被等同使用, 实际上它们分别侧重了一个现象的两个方面:“舆论反转”注重舆论的主导作用, 而“新闻反转”则强调了信息对整个过程的推动作用。在新闻传播的语境下, 暂且优先使用“新闻反转”这个词, 但是舆论和信息始终是过程中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2 舆论:新闻反转的主导和推动力

新闻信息本身并不足以“反转”。如果没有公众心理的推波助澜, 新闻报道内在倾向性与先前的巨大反差最多只会被归于素质和职业道德问题, 而不会被引到社会舆论场。只有舆论才能使反转“超越”新闻, 成为社会舆论场上的交锋。新闻反转本质上是舆论的反转, 是舆论矛盾运动的外在表现。

尽管人们经常看到舆论随着报道的深入而不断变化, 但舆论却不是在新闻事件中生长出来的;冲突与交锋在新闻事件出现之前早已根植于社会舆论之中。相反, 在新闻反转中, 舆论显现出极大的能动性, 在新闻反转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在事件发生而报道尚未全面揭示事实时, 其不确定性尚未消除。在大量混乱信息的掩护下, 特定社会情绪开始主动搜寻各种信息, 与性质相互契合的报道“挂钩”。一旦成功“挂钩”, 社会舆论就在这个基点上不断缠绕累积, 形成一次舆论高潮。

随着信息进一步披露, 新闻报道的内在倾向性与特定的舆论不再契合, 舆论逐渐失去了缠绕累积的基点, 片面性和偏激性越发明显。此时舆论又逐渐与现有事件“脱钩”, 重新寻找可“挂钩”的其他信息, 形成另一次舆论高潮。如此往复, 造成了舆论高潮的急剧变换。

每次反转都有其社会舆论根源, 通过对一系列新闻反转的研究, 人们可以了解当前社会舆论环境的整体状况。例如, 在新闻反转中舆论和新闻“挂钩”的方式, 可以体现特定社会情绪的影响力, 也从侧面暴露出相应的社会问题。“标签化”是“挂钩”的一种典型方式, “想让舆论同情一个人, 就给他贴上小贩、低保人群、农民工、下岗工人、乡村教师、被强拆者之类标签……想让舆论恨一个人, 就给他贴上富人的孩子、官员的后代、开宝马的、开奥迪的标签。”[2]具有复杂社会属性、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人, 在仇官仇富、性别歧视等不良倾向影响下被简化为“标签”, 成为宣泄情绪的工具。舆论是社会情绪的重要表现形式, 对新闻反转背后各种社会心态和情绪的探究, 能够为今后一段时间做好舆论工作、优化社会舆论环境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3 信息:新闻反转的起点和基础

3.1 新闻报道放大并外现了社会舆论

如前所述, 舆论是当前社会普遍情绪的表现而并非因为单个新闻事件产生。李普曼的“拟态环境”揭示, 经过媒介加工后的象征性现实, 对公众形成社会整体印象产生重要影响。在长期的报道中, 对官员、富人等群体的负面消息被刻意放大, 使“为官不正”“为富不仁”的刻板印象不断强化, 并成为了颇具影响力的社会情绪。

社会情绪发展到一定程度, 会对整个舆论带来导向作用, 但如果没有具体事件作为导火索, 舆论则始终处于“潜舆论”状态。但随着特定情绪和具体事件的“挂钩”, 公众的讨论不再是空中楼阁, 人物和故事激起了同理心, 使舆论更加情绪化、激进化, 借助现实矛盾冲突, “潜舆论”进化为“显舆论”, 在新闻传播领域就表现为“新闻反转”的发轫。

3.2 信息的模糊性为反转的产生提供了空间

如果信息一开始就能完整地反映客观事实, 那反转就不可能产生。信息的模糊性使受信者的不确定性无法消除, 为多种判断、多种解读提供了可能性。

从对事实的揭示程度上看, 信息的模糊性既可指信息本身失实, 也可指现有信息未能揭示事实全貌, 它们都容易使公众做出错误判断或片面评价, 为新闻反转提供了基础。从主体的角度看, 信息的模糊性有多种来源, 它可能是流言没有得到有效回应而自发形成, 也可能来源于商业炒作, 更不能排除某些势力出于政治目的借机煽动。因此, 看待新闻反转不能局限于新闻传播视角, 而应把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3.3 新信息的披露促进了舆论的变动

首先, 信息的披露是一个舆论高潮消退的基础。新信息的披露使报道的内在倾向发生变化, 充分暴露了先前舆论的片面和偏激, 促使舆论与特定信息“脱钩”。其次, 新信息本身的倾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下一个舆论高潮的走向。再次, 新信息的倾向与当前舆论背离的程度, 会影响到新闻反转的规模。在2015年引发激烈争论的“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中, 徐纯合的访民身份与警察相比处于绝对劣势。而随后徐纯合疯狂行为的曝光, 则使当事两方强势-弱势地位出现急剧反转, 新信息和舆论的巨大反差, 使不少人对此前一边倒的公众情绪进行深刻反思, 导致了其后的舆论大幅逆反。

3.4 信息对事实的完整揭示促进了社会舆论的整合

随着后续报道的跟进, 事实必然逐步得到完整的揭示。随着公众对事实的全面认识, 舆论因为报道内在倾向的稳定而趋向整合, 新闻反转也自然宣告结束。

摘要:近年来, “新闻反转”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趋势, 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 相关研究成果多从主体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但缺少对其构成要素和发展过程的关注。本文从舆论和信息这两个核心要素出发解释新闻反转的发展过程, 并提出两个主要观点:舆论是新闻反转的主导和推动力;信息是新闻反转的起点和基础。

关键词:新闻反转,舆情反转,舆论信息,社会情绪

参考文献

[1]张相涛.基于传播学的角度看舆论反转的构成因素[J].传播与版权, 2015 (7) .

校园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核心环节 篇5

一、新闻价值属性与选题的制定

新闻价值属性是一定事实对主体产生新闻价值效应的客观根据, 也是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 确定选题的衡量标准。新闻价值属性的“时新性”中的新鲜性, 是从内容上对新闻事实提出的整体要求。“新意就来源于对常态的改变。”[1]

在校园内, 由来已久的现象和小问题比比皆是, 但并不是每一个现象和问题, 都可以成为校园电视新闻的拍摄选题。我们需要从这无限多的事实中, 把新闻事实之新与一般事物之新区别开来, 关键就在于“非常态的变动”。校园内长期存在的某个现象, 是否新近发生了异于以往的变化;一直存在的某个问题, 是否从量变的积累, 达到了质变的程度——也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对这一问题进行报道的契机, 这两点是审核选题时, 所需要考虑的。

在“时新性”之外, 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兴趣性, 也都是审核选题的标尺。无论是主题报道、事件报道、问题报道、调查报道、现象报道还是人物报道, 如校园内重大活动的资讯、关乎学生利益的校内问题披露、令人眼前一亮的现象趣闻, 这些优秀新闻的产生, 都需要从最初的选题制定阶段做好基础, 从严把关。

二、电视的媒介特征与新闻拍摄

电视将图像、声音、文字等齐集荧屏, 以全能语言或全能符号的方式让人们同时可以收受声、像和文字传播。与报纸的文字信息相比, 电视的图像具有更为直接的信息刺激作用和力量, 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 绕过人们大脑的理性思考直接指向人们的内心, 引发心灵的震撼, 产生即时效应。它的现场性使观众有了“在场”的感觉, 这种感觉大大强化了新闻的可信性。[1]同时, 电视自身这样的媒介特征, 也对电视新闻节目的拍摄制作提出了要求。

我们在电视上经常能看到一些信息含量与情感因素贫乏的画面, 频繁用推、拉、摇、移等运动方式拍摄的握手、照相、会谈等程式化的镜头。这说明记者没有能够在新闻现场真正自觉地运用形象思维去捕捉典型画面, 而是习惯性地以文字思维方式为先导进行工作, 往往只是为了印证文字稿的内容在寻找画面。这样就会使电视画面流于形式, 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编辑记者需要在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上下功夫, 精心捕捉、运用信息量大且意蕴深刻的视觉画面。这对于校园电视新闻节目在报道会议新闻和活动新闻时尤为重要。如报道一场校内女子台球比赛, 在比赛现场拍摄成组的不同女生打台球的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 同时保留现场台球撞击的同期声, 用形象叙事、用现场表达, 再加入对参赛选手的采访段落, 这则新闻的可视性和可信性就会有所增强。

三、新闻写作和剪辑中的节奏处理

信息是有秩序的组合, 一个系统的组织程度越高, 它所能提供的信息量越大。电视艺术整体系统的构成, 是通过诸多语言元素的交叉综合而实现的。[2]电视节目中的解说词具有多重功能, 如:弥补画面不足, 完善电视形象报道;整合画面信息, 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挖掘画面内涵, 丰富提升画面的表现力;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连接画面, 顺利过渡转场, 等等。因此, 在新闻节目中, 解说词不应是同期采访段落间可有可无的、机械的串联词, 而起到整合信息、调节节奏和搭起整条新闻的逻辑框架的多重作用。例如, 校园电视对于学校食堂早餐的报道, 其中有一段时长约一分钟的对于食堂经理的采访。如果这段同期采访不经过解说词的配合调整, 直接放入新闻中, 会显得十分冗长乏味, 造成观者不适;同时拖延单条新闻的时长, 在节目整体时长一定的情况下, 使节目所能提供的信息量减少。并且, 在这段采访中散落提到了三种豆浆和粥, 如果不通过解说词对信息加以归类梳理, 那么播出时的信息收受效果也将大打折扣。所以就需要用解说词来整合信息, 将采访中被访对象表述不清或语言繁复的信息转用解说进行传达, 并将整段采访分段打散, 让同期采访和解说词穿插交错, 从而使新闻的节奏紧密、逻辑清晰。

四、演播室录制的人员要求

电视节目是集体创作的作品, 电视节目制作是通过各种专门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的。在校园电视新闻节目的演播室录制环节, 需要各岗位的明确、细化分工。同时, 也对各岗位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主持人的表现是对节目整体形象的最直观呈现。前期准备中, 主持人需要注意自身的着装, 服装与演播室背景板的颜色协调, 以及仪容是否整洁得体。演播室录制时, 需要熟悉主持人串词, 并在走场过程中, 与摄像、提词器、音频等岗位人员进行配合调整。录制过程中, 各机位摄像人员根据节目要求摄取不同景别和角度的画面, 导播在控制室切换画面, 音频控制人员布置话筒、负责声音的拾取和音量的监控。此外, 还有提字器、非线性编辑录制和录像机录制, 以及现场统筹等岗位。

电视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节目制作者要熟悉各个工序, 根据节目内容、节目规模,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 使制作的工序更加合理, 高质量、高效率地制作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 (第二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90, 151.

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核心竞争力 篇6

1 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传播

1.1 大数据时代的含义

数据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调整了社会结构,还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运用和挖掘海量数据时,也预示着社会新的增长方式和消费需求变革的到来。大数据作为一个抽象和量化概念,是指人们在网络推动下,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被电子设备、计算机等设备记录下来,这些记录的信息包括人们的生活爱好、地理位置、生存状态等,如每次的网上购物、订餐、搜索和评论等都被电商记录在案和存储在商家数据库中。在大数据背景下,人们需要转变思维适应数据爆炸和新的生活方式,这是提升自身竞争力和跟上大数据步伐的必要条件。

1.2 大数据下的新闻传播方式

在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传播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字制作、图片和视频制作,更应涉及新媒体艺术、网络编程、平面交互设计、计算机数据的可视化与收集处理等多领域,注重运用大数据讲故事,以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展现新闻的内在价值,使受众群体能够深入获得新闻全貌,展现新闻空间和时间的高度统一。新闻传播在大数据环境下要使用生动、美观、简洁和直观的数据讲述错综复杂的新闻故事,通过揭示新闻事件之间的关联,带给读者和受众群体高效和轻量化的阅读体验。

2 在大数据下新闻传播要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

大数据时代下,受众群体主体主要是20~65岁的群体,新闻传播也要适应他们的审美需求。首先,要适应年轻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可利用手机APP和新媒体手段,点击新闻就能观看和保存;其次,根据高知识分子的阅读要求,要利用大数据讲述新闻故事;再次,可尝试新闻私人订制的形式,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朋友圈、爱好和年龄筛选最适合的新闻内容最后,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大数据信息预测新闻信息,当生活和工作出现困惑,需要帮助时,大数据下的新闻传播能够为其量身定做解决方案。虽然这些都是未来大数据下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的主流媒体已经开始利用大数据进行新闻报道和数据新闻,如央视的“据说春运”“据说就业”等,用大数据为受众群体提出解决方案。大数据在新闻传播下的影响力也会继续延伸,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会利用大数据形式扩展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使受众群体从不同渠道和平台获得传播信息,且受众群体范围广泛,不仅包括新闻资深人士,也包括白领、政客和商人等广大群体。

3 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从业者如何提高新闻传播核心竞争力

3.1 新闻从业者思维的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从业者要具有大数据思维,能够从全球视角,对身边信息进行整理和搜集,如网易新闻的“数读”,不仅挖掘事实真相,还要对比分析事件的内在原因和发展规律。传统新闻传播是按照线索方式挖掘新闻,一条新闻线索断掉重新挖掘新的新闻线索,而大数据下的新闻传播要求从海量数据库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揭示各个新闻线索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另外,要树立预测思维,为受众群体提供科学建议,培养读者在大数据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新闻记者角色的转换

在大数据环境下,新闻记者及时转变传播角色,给受众群体充分的传播权利,受众群体也是新闻传播的主体,做好受众群体信息传播的把关者,保证合法、健康、有价值的信息得到顺利传播;同时,剔除垃圾信息。在大数据环境下,只有精心整合有故事、有价值的数据才能成为新闻传播的数据来源。

4 大数据时代下利用数据新闻提高新闻传播核心竞争力

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新闻成为各个主流媒体和传统媒体转型之路,数据新闻具有视觉可视性和受众群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性,每一则数据新闻都能从多角度、多侧面讲述新闻的发展、内容、解读深层信息等,用最简明和直接的方式传播核心信息;同时,会让受众群体参与新闻制作、加工和传播,受众群体在新闻板块所发表的文字、照片和评论也是他人的新闻数据,每次转发、评论和浏览都进行了二次传播,或许今天反馈的受众信息就成为了明天的新闻。

摘要: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数据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本文介绍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方式,分析大数据下新闻传播受众群体需求,针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要创新思维、转换新闻记者角色,利用数据提高新闻传播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大数据时,新闻传播,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锐,万宏蕾.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之友,2013(12).

论如何提升新闻广播的核心竞争力 篇7

近年来, 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 只有拥有更多市场份额, 并在竞争中立足, 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新闻广播作为传统媒体的一部分,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 精确定位, 加强对节目的优化, 并有效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闻广播发展坚持的原则

在媒体发展新形势下, 新闻广播面临着巨大挑战, 如何有效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发挥优势, 抢占更多市场成为其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新闻广播单位不仅要立足于市场, 还要兼顾新闻广播必须坚持的原则, 才能够确保新闻广播可持续发展, 具体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持续原则, 新闻广播在发展过程中, 不能够光顾着眼前利益, 要统筹全局, 放眼未来, 并立足于为人民服务, 才能够赋予新闻广播更长久的生命力。其次, 创新原则, 创新作为新闻广播生存和发展不竭的动力, 要将其视为基础和中心, 不断调整和优化节目, 不断吸收借鉴国外新闻广播的成功经验, 总结国内新闻广播存在的不足, 开动脑筋, 用发散性思维构思新闻广播的形势与内容, 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 稳固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再次, 重视管理, 管理是规范和引导新闻广播良性发展的关键。没有良好的管理, 任何有效的发展措施都无济于事。因此, 要加强对新闻广播全局的管理, 促使自身能够灵活应对外界环境带来的挑战。最后, 实效原则, 实效是新闻广播发展的核心原则, 只有保持新闻广播时效性, 为受众提供最新颖、最快速的信息, 才能够与新媒体共同竞争。

三、提升新闻广播核心竞争力的新路径

(1) 精准频率, 树立品牌。新时代背景下, 新闻广播逐渐朝着专业化、类型化方向发展, 特别是交通台、音乐台, 但地方台仍然坚持新闻广播, 一直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其缺乏对自身明确的定位。因此,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是明确自身定位, 加强对受众需求深入分析和研究, 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将频率最终转化为经济效益, 另外, 随着新闻广播不断发展, 节目同质化现象日渐明显, 基于此, 树立独特品牌势在必行, 品牌作为收视率的重要表现之一, 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和方法, 而这些都离不开与节目、主持人等各个方面。针对主持人方面, 要兼顾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加强对现有主持人的培养, 提高整体素质, 并积极引进人才, 挖掘品牌主持人, 并为其量身打造节目, 突出自身特色, 吸引更多受众;针对频率品牌方面, 在奠定了主持人基础之后, 树立频率品牌相对容易, 从提高自身及时性、公信力等方面入手, 大力发展移动终端广播节目, 让受众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到新闻广播的陪伴, 并确保新闻及时性, 注重第一时间发布新闻, 另外, 新闻广播作为舆论导向, 在发布信息的同时, 自身的态度对受众也具有极大的影响。而树立良好的公信力, 能够赢得更多受众。

(2) 重视引导, 强调本土。新闻媒体作为党和国家贯彻落实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 其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政府的态度, 也正因如此, 其具有话语权, 特别是在一些大事件发生时, 群众缺乏对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新闻广播就要发挥作用, 坚持实事求是, 将真实的情况反映给受众, 避免一切不良舆论风波。新闻广播要强调本土化特点, 在提升核心竞争力过程中, 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深度挖掘本土信息资源的同时, 适当解读外地信息, 丰富节目内容, 针对本土信息资源, 要引导新闻工作者及时了解和掌握新闻动态情况, 并将信息反馈回来, 发布信息, 或者开通热线, 发挥公众力量, 提供城市中发生的新闻事件;而针对对外地新闻的解读, 主要集中与民生等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立足于为人民提供服务。通过这种方式, 不仅能够突出自身特色, 还能够拉近节目与人民生活之间的距离, 稳定受众群体。

(3) 创新节目, 共同发展。为了能够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新闻广播要利用自身创意产业的优势, 积极参与大型新闻报道, 提升社会影响力, 深化在受众心中的地位, 举行公益活动报道等, 突出特色, 合理运作。例如, 在西南旱情发生时, 湖南电视台利用这一主题, 策划了“情系湘江源”这一活动, 促使民众能够想到西南旱情, 唤醒公众爱心, 并积极参与到捐助中, 从而有效提升社会影响力。由于在新媒体时代下, 新闻广播处于弱势, 区域新闻广播应坚持“走出去”原则, 明确合作的重要性, 并与其他省级新闻广播合作, 整合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目标, 并加强引进先进技术, 采用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模式, 与新兴媒体合作, 适应外界环境, 促进新闻广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进而促进自身进一步发展。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 提升新闻广播核心竞争力并非易事, 但是, 只要坚持创新、实效等原则, 把握现代媒体发展趋势, 加强对受众心理需求的深入分析与研究, 树立品牌节目, 并积极与其他地方新闻广播合作, 实现资源优化充足, 有效发挥优势, 携手突破新媒体带来的冲击, 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摘要:科学技术蓬勃发展, 推动了媒体领域进一步发展, 媒体竞争日益激烈, 新闻广播作为媒体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 对新闻广播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如何有效提升新闻广播核心竞争力成为当下传统媒体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将对新闻广播发展坚持的原则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提出提升新闻广播核心竞争力的新路径, 从而促进新闻广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闻广播,核心竞争力,对策

参考文献

[1]丁大勇, 李晓赫.公民新闻时代新闻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探讨[J].新闻天地 (下半月刊) , 2010, 18 (03) :259-261.

[2]陈长松.论企业文化建设与报业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中国出版, 2012, 20 (05) :12-14.

[3]田蜜蜜, 江雨霏.破茧之痛羽化之美——新闻广播节目在次黄金时段的生存思考[J].新闻窗, 2011, 10 (8) :158-159.

[4]李志宇.论我国新闻传媒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沈阳日报为例[J].新闻传播, 2013, 9 (2) :122-124.

新闻教育的核心 篇8

电视理论界有专家提出电视传播的基础仍然是语言而不是画面。理由在于看电视时如果把声音关掉仅看图像, 顶多只能看懂一到二条, 而把图像关掉仅听声音, 几乎全能听懂。这一实验表明, 目前大多数的电视新闻离开了文字解说无异于一堆影像碎片, 其画面传达的信息量较为有限。

造成电视新闻现状的原因是多样的。早期确立的这种电视新闻“规范”影响是巨大的, 几乎成了以后所有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集体无意识”。由于其强大的惯性作用, 试图在短期内改变思维方式, 难度很大。另外, 喉舌功能决定其以传播政府的各种声音为己任, 其中大量的“规定动作”和以图解抽象概念为主的宣传内容使电视新闻难脱“两张皮”。再有, 把衡量事件的新闻价值经常是以是否具有社会主流思想所需要的“意义”为标准。而受群众的关注、感兴趣程度则降为其次。这种价值取向使得在综合频道的主档新闻中, 图解概念式的报道占有绝对的分量, 而被相对忽视的部分恰恰是电视新闻所擅长表现的。

专家所做的实验其实也表明虽然说语言是一切传播的基础, 但对电视而言, 画面语言应该放到与文字解说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记录工具, 电视从发明之初起就以记录影像为己任的, 人们感兴趣的也正是它再现影像的本领。所以要让电视新闻真正地独树一帜, 必须实现对“画面再现”功能的回归。可以说, 引人注目的视觉形象是电视新闻的生命。而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改革从采到编的不少固有理念。

1 目前的节目内容面临着结构性调整, 在题材的选择上应更着眼于富于画面表现力的鲜活新闻

笔者所在的包头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主档新闻《包头新闻》就是因其一贯的传统地位, 在拥有许多便利的同时, 也产生了诸多毛病。便利在于被视作“正统”的新闻综合频道新闻部门在掌握信息方面具有优先权。政府与社会各界希望通过电视把信息传播给大众时, 总是首先想到新闻综合频道的新闻部门, 所以新闻部门往往能最早获得重大事件的信息。但也正是这种优先权新闻部记者长久以来成了“靠天吃饭”的惰性, 靠通知、请柬拍新闻。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状况, 使电视新闻由原本的对地方党委政府负责泛滥到对各个行业负责。一些新闻价值极低至没有新闻价值的工作性报道充斥着荧屏, 久而久之、习惯成为自然, 渐失了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 同时也“惯坏”了各行业职能部门, 记者想按新闻规律来办事, 反而会遇到重重行政压力。对于连记者本人都难以提起兴趣的报道, 用声画大致对位的“两张皮”来应付已经算是很尽职了。这样的例子在地方台的新闻中占有不小比例, 虽然这两年包头广播电视台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作为《包头新闻》的一名责任编辑, 笔者在审看一些一季度各行各业实现开门红的新闻时, 记者为了省事配的画面都是过去的资料画面, 这些画面配上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各行各业取得成绩也能说得过去, 为改变这一现状, 笔者会要求记者找出开门红的特点, 从新进行采访拍摄, 这样做新闻相对要好看些, 但整体看联播体的新闻依然做得不够好。

2 在述方式上更多地用镜头来说话

目前大多数的电视报道方式仍然是较为传统的。将一篇完整的新闻稿贴上相对应的画面, 这种传播方式当然有其长处, 可以替代广播, 让人在不看画面的情况下也能对报道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但同时也失去了电视的独特性, 埋没了电视可以表现原汁原味现场的长处, 使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大打折扣。如果电视新闻在叙述方式上改变一下, 以镜头叙述为主, 加以记者在现场的适当解说和采访, 感觉也许就完全不同了。这样的电视新闻就不是广播、报纸所能传播和替代的了。2006年8月笔者有幸在中国传媒大学听了一节高晓虹教授的课,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电视编辑, 课堂上放了焦点访谈曾播出的一期题为《难圆绿色梦》的片子, 片中有这样一组令人难忘的镜头:一辈子治沙栽树的老人, 面对着耗费毕生心血培育的防护林被砍伐一空, 82岁高龄的他, 坐在遗存的树墩旁, 默默垂泪, 老人那失望的表情、痛惜的眼泪……无言的画面所传达的所有表情符号, 调动了观众情感参与的积极性, 使观众的情感被画面深深吸引, 沉浸在老人欲哭无泪的哀伤中。所以, 好的电视新闻是在关掉声音后只看图像就能读懂。虽然说电视擅长表现有丰富画面的题材, 但从道理上说只要是新闻都属于媒体应该传播的范畴, 关键是看如何运用好本媒体的特点对新闻作最有效的传播。就主题新闻而言, 叙述方式仍然是决定其收视效果好坏的关键。叙述内容越是宏观和抽象, 画面的表现就越不确定, 解说词和画面相游离的现象也就越严重。叙述内容越是具体, 就越是越易于电视表现。因此, 电视要表现好主题, 新闻一定要做好“点”上的文章。找一个具体的事例作为整个报道的“楔入点”这一由中央电视台开创的模式, 虽已被大家认可,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善于这样做的记者仍然不是很多。从最近的一些报道中还可以看出, 现在对于抽象以统计数据来说明问题的报道, 中央台也正力求做得富于画面表现力。除了运用大量的图表外, 在叙述新闻时尽可能地结合有确定性的镜头所表现的内容来叙述, 让观众从画面接受更多的信息。

在具体的节目制作中, 增强新闻的形象力, 就是要改变电视新闻的叙事方式, 多用声画影像而非主观的解说词来叙述事件, 也就是用情景说话原则主要是要求电视新闻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来传播信息。

3 编排上应突出富于画面表现力的新闻

建立起一个符合电视规律的编排理念将有效改变电视新闻在传播上缺乏个性的弊病。当然, 新闻的基本价值标准是有共性的, 电视新闻不可能是对这种共性的彻底反叛, 它只是在共性的基础上, 确立一切以画面为核心的原则。一般来说, 同等新闻价值条件下, 有生动丰富画面的题材要给足时间, 而内容枯燥抽象的题材可以大幅度删减。甚至画面的有无、好坏也可以被视为有无新闻价值的标准之一。尤其是对于目前受观众的意见很大而又无法完全回避的政府部门工作建立起一个符合电视规律的编排理念将有效改变电视新闻在传播上缺乏个性的弊病。当然, 新闻的基本价值标准是有共性的, 电视新闻不可能是对这种共性的彻底反叛, 它只是在共性的基础上, 确立一切以画面为核心的原则。尤其是对于目前受观众的意见很大而又无法完全回避的政府部门工作性会议报道, 完全可以择其要点简编成集束性的一组工作动态。

笔者认为, 《包头新闻》这两年做得不错, 对于各行业的新闻一般都会只有一两个会议镜头, 其余的用相关的画面来代替, 建立以画面为核心的电视新闻采编原则将使屏幕生动起来, 使电视新闻在传播媒体中以自己的方式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叶子, 赵淑萍.电视采访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金属成型下一篇:农村财务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