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途径研究(共12篇)
英语学习途径研究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致使人们的社会生活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已经在全球人们的生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广泛的应用。进而,许多国家都已经将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对于国民的英语教育力度正在逐步加大,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于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各大高校不仅改革了英语教学的模式,同时其图书馆也要为学生提供提高英语学习途径的服务。
1 图书馆的宏观作用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大学的第一印象通常都会从其图书馆的构建来评判。图书馆作为高校书籍、文献的集中地区,被人们喻为“知识的海洋”。读者们可以从图书馆中检索、筛选出自己想要阅读、学习的内容以及相关的书籍,为读者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服务、相关的各种学习资源以及学习的场所。读者们可以从图书馆中选择相关的英语文献、著作、音频与视频资料来进行英语的学习与提高,让读者们在文化气氛浓厚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感受英语的魅力。同时,读者们在图书馆中还可以运用日新月异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来了解英语学科的最新动态及相关的资讯,丰富知识、开拓眼界与思维。与此同时,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英语演讲、话剧表演等活动来促使读者们加入到实践中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锻炼读者们的英语口语及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做到真正帮助读者学习英语。
2 图书馆服务读者学习英语的思路构建
2.1 借阅书籍文献
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就是向读者借阅书籍文献,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与相关的要求来进行书籍文献的订阅。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进行书籍、报刊的征订时,可以多选择与大学生英语相关的,类似于英语周报、原版的英语名著等。这种内容与难度的书籍与报刊适合大学生的品位及水平,不会造成无人借阅的现象。同时,在每一批书籍资料到馆后,都需要有英语基础的人员对其进行分类,并从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书籍、杂志等来向广大的学生读者推荐。还可以制作成相关的海报张贴在图书馆的大门口,让每个入馆的学生都能看见,增加宣传的力度,吸引更多的读者借阅。除此之外,对于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英语考级及相关的培训资料、教材、试题等书籍进行集中整理与摆放,方便学生们准确地寻找及借阅。最后,由于很多英语学习资料中都会附带光盘,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将这些光盘中的内容上传至图书馆的网络中,学生可以依据其书籍的检索号在网络中进行检索与下载,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
2.2 组织英语活动
高校图书馆除了可以向学生读者们提供书籍借阅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其大量的英语音频、视频资料来免费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沟通的平台。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演讲比赛、辩论、阅读等多种活动来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安排相关人员或者邀请英语系的老师们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英语听说水平。
2.3 举办英语专题讲座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因此,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关于英语文化方面的专题讲座,可以从学生们感兴趣的美食、自然人文景观等方面来入手。同时,还可以邀请英语系的教师、教授来为广大的英语学习爱好者答疑解惑,延伸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比课堂氛围轻松的环境中进一步感受英语文化及英语语言的魅力。除此之外,还可以专门举办相关的英语等级考试讲座,让一些经验丰富的学长及英语系的老师针对考试中的问题及备考的问题进行解读与辅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顺利地通过考试。
3 网络资源在图书馆服务读者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探讨
3.1 便于查找资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如今的高校图书馆不仅有着大量的纸制书籍可供借阅,同时还有相应的图书馆网络,其中存储着各种学习资料可供学生们学习。由于网络中的英语资源较多,学生有时会出现查找资料困难的情况。对此,可以在网络中建立相关的网站导航,管理人员通过对其中的英语资料进行分类、加工、整理后建立与之相关的网络导航。同时,在建立导航时,还需要图书馆英语学科的管理员从网站的权威性、知识性、对新知识的更新速度、链接频率等方面入手,收集相关的网络英语学习资料与资源。并且通过整理,将一些较权威的、检索方便的国内外优秀网站的链接导入到高校图书馆的导航中,方便学生读者对相关资料的查询与使用,保证学生所找资料的权威性。
3.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高校图书馆向学生开放网络资源,就可以将阅览室改造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地方,并对其提供与之相对应的服务及资料,进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高校图书馆的网络阅览室通过向学生读者提供大量可供选择、内容新颖的网络学习资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自觉、自主地学习英语,形成良好的英语语言应用习惯。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还可以知道学生如何运用相关的资料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并依据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培训。使得学生可以灵活自如地从中选择适合的数据来进行自主高效的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3.3 馆系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建立了网络资源后,针对英语这种专业化较强的学科,可以缓解由于学校相关经费限制而导致的文献资料不全面的情况。高效建立了馆系网络的相互连接后,就可以将图书馆网络中的资源与英语系网络中的资源实现共享,方便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除此之外,有些高校不仅与本校的系实现了网络共享,同时还与其他高校的图书馆网络实现共享、资源整合,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本校的图书馆资源,满足学生们学习时对英语资料的需求。同时又能减少相关资源的购买,大大减轻了学校的经费压力以及相关的人力物力。
4 结语
该文就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英语学习的途径,展开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就图书馆的宏观作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就图书馆服务读者学习英语的思路提出了借阅书籍文献、组织英语活动、举办英语专题讲座的构建模式。接下来又对网络资源在图书馆服务读者英语学习中便于查找资料、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馆系资源共享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最终希望通过该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英语学习的途径,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陈战海,王巧萍,张丽君.浅谈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J].图书馆论坛,2005,25(2)178-179.
[2]王维.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读者英语学习的服务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67-69.
[3]廖奕翔.浅谈高校图书馆如何让帮助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学习英语[J].科教导刊,2011(22):170-171.
英语学习途径研究 篇2
摘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习内容是以课题研究活动呈现的。在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可以遵循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先预设研究主题范围,通过围绕主题的各种活动,指导学生选取研究课题。预设的主题内容不同,课题选择的途径也不同。本文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选题阶段的教师的指导策略作了阐述。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主题预设课题确立途径策略
研究性学习活动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教师提供范围,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可以是课堂教学和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各种现象的探究;可以着重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对某些综合性的问题开展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这里明确表达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选择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以课题的形式呈现的,课题不是由教师预设的,是学生在与学习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生成的。但实际的情况是,初中学生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虽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但一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志向,对于第一次参加课题研究的学生来说,其提出的课题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的目的等方面往往会模糊不清,使课题的开展就显得较为困难。因此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可以先设定一个主题,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引起注意和思考,围绕主题引申若干类型的参考课题,从中选择确定研究课题。在取得一定的经验以后,逐步扩大选题的范围,或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
确定的主题并不是预设课程内容,仅仅帮助学生选择一定的范围作为探究主题,随后确定的课题才对学生的进一步选择产生影响,两者的相互作用便造就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设定统一主题有利于将学生的关注目光引向当今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引导他们研究、探索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这些主题研究范围非常集中,但各课题小组就同一个主题独立地开展研究,其研究的视角、方法、过程及至结果各不相同,差异性大,所以学习活动仍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一、主题预设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主动探究来获得直接经 1
验,因此主要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选择和确定主题。从两个维度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的框架:A、动态维度——由易到难,保持课程本身的系统性。从以收集资料,整理汇总资料得出结果的以活动性为主的主题研究到搜集资料,对资料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以探究性为主的主题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呈现阶梯型的层次性。B、静态维度——保持自然研究、社会研究和自我发展研究之间的相对平衡,主题的设计和实施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价值观的内在整合。选择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内容逐步综合、深化和拓展。
主题内容的预设原则上应该努力做到体现出课程的基本理念:
1、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形成积极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主要指尊重学生对研究课题或项目的自由选择,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所熟悉的社会生活中去选择课题或项目的内容并作出最后的决定。只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内容,才能使学生倾注全部热情,认真积极地进行学习,研究型课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预设的主题虽然为学生的活动框定了内容范围,但并不能抹杀学生的活动自主性。必须看到了初中生渴望独立,希望在自主的活动中体验成功、获得认可的需求。主题活动过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参与活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等,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当学生的需求由于知识、能力、经验等因素难以得到的时候,对学生的自主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导点拨,为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方式给予引导帮助。
2、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与学生的学力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相适应。由于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课题开展研究,因此与学科课程的学习相比,学习者在活动能力、关注范围、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更重要的影响。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注意到在选题内容上,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兴趣是学生探究活动的起点,兴趣的满足需要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兴趣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活动主题本身让学生感兴趣,二是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感兴趣。因此我们每一个主题的内容努力作到关注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主题都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主动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获得学习的感悟和愉悦的体验。对于同一个主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尽管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去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应有目标,但脱离实际的探索活动,仅仅将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抽取出来进行指导,实际上仍是知识的传授,只不过传授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避免这一现象,必须使获得和应用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本身成为学生课题探究的一部分,让学生面对课题探寻研究方法,在经历和体
验的基础上理解研究方法的意义。因此在主题活动设计中,要注意到将指导方法与活动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方法,在实践中佐证方法,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3、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慧潜能。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通过各类探究方式,认识社会生活,认识世界,发现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在开放的情境中展示个性,开发自己多方面才智的机会。基于课题选择的开放与自主,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构成便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的稳定性,成为一个丰富的、多元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因此每一个主题的指导内容努力体现开放的特点,活动的主题内容是明确的,但围绕主题的课题选择是开放的;研究的目标要求是明确的,但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是开放的;活动的评价主体是明确的,但评价的要素和策略是开放的。
二、课题确立的途径
主题预设是教师的工作,当主题预先设定后,学从主题范围去确定研究的课题还比较困难,指导教师必须通过设计一些前期准备活动,引导学生从活动中逐步确立研究的方向目标,最终确定主题。
途径一:从问题到课题
对预设的主题,有的研究对象涉及的范围比较小,这些主题的研究对象比较单一或集中。如关于自然的主题《我与植物》;关于社会的主题《关爱弱势群体》;关于自我的主题《我爱我校》,这类主题可以先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熟悉对象,在熟悉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某些问题,选取感兴趣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确立研究课题。
以《我爱我校》主题为例,学生确立课题的途径为:
(1)组织学生开展参观、采访、调查等活动。
(2)在活动中发现一些问题,如周边环境对学校产生影响,学生对学校食堂伙食有意见,一些学生乱涂乱画等。
(3)成立课题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展开分析,初步确定研
究的问题。
(4)班级交流,确定研究的课题。
途径二:从话题到课题
对预设的主题,有的研究范围是确定了,但研究的目标对象比较分散,个性化特征明显,如有关自然科技类的《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有关社会类的《社区与居家》,有关自我的《关注自我,珍爱生命》等。对于此类主题,可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归纳出一些话题,再让学生选取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以《社区与居家》为例,学生确立课题的途径为:
(1)关于“居家与生活”这个主题,结合各家情况,在班级组织
交流。
(2)教师根据活动记录,筛选出共同关心的一些话题,如“筹钱(贷款)买(建)房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居家安全防范措施”,“如何巧手布置小天地”,“社区环境对家庭的影响”等。
(2)公布话题,组织对某话题感兴趣的同学成立课题组。
(3)课题组进一步讨论话题,确定课题名称。
途径三:直接提供课题
对预设的主题,有的研究对象是确定了,但研究的范围又比较广泛,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如有关自然科技的《环境与生活》,有关社会的《我的家乡》,有关自我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这类主题预设后,教师干脆向学生提供有关课题,让学生选择,学生可以从提供的课题中选择一个;,也可以把几个内容相近的题目并成一个,重新确定一个课题名称。以《我的家乡》主题为例,学生确立课题的途径为:
(1)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收集资料等主题活动。为课题研究做准备。
(2)教师直接提供研究课题供学生参考选择,如围绕家乡变化的“家乡今日在腾飞(改革开放以后家乡的变化)”,“从城乡面貌的变化看家乡的发展”,“家乡小路变大道(家乡道路交通变化调查)”,围绕家乡文化的“家乡民歌调查与收集”,“家乡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乡音乡语融乡情(家乡土语的搜集与研究)”
等。
(3)以课题招标形式组织课题组。
提供的课题一定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要从学生已有的所学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时间和精力等实际情况出发,提供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的课题。
在指导学生围绕主题选取课题的时候,课题内容的可研究性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名副其实”的前提。课程开发的“可研究性”原则包含下列几种含义:首先,课题与项目本身要具有可供研究价值,也就是课题的确立到解决之间存在着可供研究的空间。第二,课题或项目适合学生已有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基础;也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即具有学生参与研究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其三,课题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有的时候学生选择的课题过于大,开展的条件要求高,不易出成果;小课题涉及范围小,任务单纯,目标集中,容易开展,容易出成果。对于学生来说,选择较小的课题,选择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课题进行研究应该说是比较合适的。课题名称的表达一般用陈述方式。常见的课题在名称中应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的方法。课题的陈述必须清楚,简洁。比如“周边环境(对象)对学校产生影响(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方法)”这课题陈
述就比较清楚,简洁。
英语学习途径研究 篇3
【关键词】英语新闻 微信 泛在学习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要求学生要能够在不同层次上听懂英语新闻广播,看懂英语电视节目,读懂英文报刊文章等。近年来,在各级各类英语等级考试中,以英语新闻为背景的题目比重越来越大,使得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语新闻教学,事实上英语新闻教学已成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全媒体时代,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日益变化的学习需求,大学英语的教学应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众多英语教学研究者面临的难题。笔者在广泛开展师生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探索和构建了基于英语新闻微信平台的大學英语泛在学习模式。
一、理论基础
泛在学习是由“泛在计算”发展而来,最早是由美国的马克.威士(Mark Weiser)在研究了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后提出的概念。美国教育发展中心的一份报告(2003)认为,泛在学习是泛在计算技术条件下设计的一种学习环境。Zhao Haila 与Youngseok Lee 等(2006) 认为,泛在学习是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终端的智能学习环境,不同于现存的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方法,也不同于在学校、图书馆等具体地点进行学习。
二、基于英语新闻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泛在学习模式构建
1.基于英语新闻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泛在学习过程。受泛在学习理论的启发,本研究对基于英语新闻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的学习模式进行了多次研讨,结合其学习方式的五大特点,抽象地归纳了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设计及评价过程(如图1所示),以加深对泛在学习活动的认知规律的把握和监管。
泛在学习过程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延伸,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又能满足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需要。在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功能主要是和学生一道完成对微信平台的构建,并向平台提供英语新闻等学习素材支持,解答学生在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服务,监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进行各类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生源特点、学习倾向、英语基础等进行的诊断性评价是设置分层学习目标和建立微信学习讨论组的前提。
在不同教学主题的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通过微信平台和微信讨论小组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组间互动,通过编写学习体会、回答教师提问、浏览教师点评等形式来完成学习目标,并可以结合所学情况调整学习目标并加入其它讨论学习小组。
2.基于英语新闻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泛在学习模式的特点。潘基鑫、雷要曾等人(2010)在对泛在学习进行综合文献研究后,归纳了泛在学习具有泛在性、易获取性、交互性、学习环境的情境性和以现实的问题为核心等特点,这正是基于英语新闻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泛在学习模式所要体现的主要特点。
(1)泛在性。电脑、手机的高度普及和无线网络广泛覆盖的大学校园为实现泛在学习提供了硬件支持,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交流平台的普及为泛在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软件支持。在泛在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泛在的,学习的目标和需求可以是泛在的,学习评价也可以是泛在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倾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学习自己想学的任何东西,并且可以获得来自教师和同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学习支持。
(2)易获取性。基于英语新闻微信平台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时事英语新闻报道,教学主题相关的英语新闻链接以及其它辅助学习素材,英语新闻及时性决定了泛在学习内容的易获取性。此外,由于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给学生带来了较强烈的快捷感,使得学习的发生和信息的获取变得十分顺畅。
(3)交互性。泛在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手机、iPad等终端电子设备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非常便捷的在微信平台点击学习链接、获取学习资源等,人人之间、人机之间、人物之间的交互变得十分便捷和有效。学生的学习空间可以从课堂延伸到寝室、图书馆及校园内外的各个场所,实现了真实教学场所与虚拟智能空间的有机对接。
(4)学习环境的情景性。基于微信平台的泛在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较强的学习情景,来自微平台的英语新闻信息丰富,图片、文字、视频和音频的有机结合彻底改变了枯燥的课本给学生的厌倦感,符合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学生可以在更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轻松有趣地习得英语,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更加突出了语言的功能性。
(5)以现实的问题为核心。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层设计的学习目标和讨论小组,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倾向为核心,旨在以生为本,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同时,基于英语新闻微信平台的学习内容以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时事新闻为核心,有助于引导学生关心时势。
三、基于英语新闻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泛在学习模式的实施意义
1.泛在学习模式的泛在性符合国家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泛在学习的研究和推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泛在学习给学生创造了不受时空限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满足了学习本身是泛在的内在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学习模式刻板、课程内容死板、学习手段单一的弊端,创新了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2.正面时事新闻的传播和学习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该平台下的泛在学习模式以英语新闻为核心内容,而英语新闻来源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其内容跟生活紧密相关,这无疑能够增强语言习得者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英语新闻中图文和音视频等立体化内容,能更还地关注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教师监管后的正面时政新闻以英语的形式进行传播,符合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以微信平台作为新型教学载体的学习模式贴合学生兴趣。微信作为当今社会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社交软件,被称为“指尖上的对话”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进行多人聊天,微信公众平台式微信软件新增的功能模块,以这一平台为基础可以实现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刘川(2015)指出微信英语新闻中出现大量的高频词汇和一些热点词汇,正好能够解决学生经常出现的“听不懂”,“看不懂”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环境下习得语言。
四、基于英语新闻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泛在学习模式的实施建议
1.泛在学习环境的创建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支持。泛在学习能够将学生更多的生活空间变为学习空间,实现知识的获取、信息的反馈、交互的呈现和学习情景的创建变得智能化,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但是,泛在学习资源环境的建立受到技术资源、设施资源和环境资源的限制,并不是每个高校都能普及无线网络,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并不是每个教师都懂得微媒体技术。泛在学习智能化环境的建设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2.泛在学习模式的运作需要任课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泛在学习微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泛在学习资源的收集和整理,英语新闻正确性和正面性的把握和理解,英语教学内容难易度的拿捏和分类,学生兴趣点的捕捉和分析,大量的答疑解惑、互动交流、点评记录等等,无疑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实施泛在学习即是对老师的考验,更给广大一线教师施加了沉重的压力,为了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得到任课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学校需要考虑对教师额外工作量的计算和补助。
3.泛在学习效果的实现需要每位学生的配合和支持。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虚拟的又是现实的。学生在不受教师实时监管下开展自主学习,是高度自由的,同时也是虚拟的,老师不知道该学生是自己完成学习的还是同学代劳的。微信平台和微信讨论小组的记录又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被完整记录下来,所以又是现实的。泛在学习不受时空、人员、内容、设备限制的特点,考验着每位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是确保实施泛在学习效果的前提和保障。
微信这一信息传播形式是当今大学生最受欢迎的交流方式,实施基于英语新闻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泛在学习模式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育人目标,贴近学生需求,具有其他学习模式不可替代的優势和特点,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的必然趋势。智能化学习环境的建设也是对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一种考验,设计理念的先进性、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性是研究和实施泛在学习必须考虑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2003).The Maine Learning Technology Initiative:Technology-enhanced middle school mathmatics.Http://www.edc.org/newsroom/articles/maine_learning_technology_initiateve retrieved 10.11,2009.
[2]章伟民,徐梅林.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3]潘基鑫,雷要曾,程璐璐,石华.泛在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0,(2):95.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刘川.微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1.
英语学习途径研究 篇4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与特征
教育改革一直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随着改革日见成效, 对于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 而目前高校英语语言自主学习也渐渐成为教师探索的领域。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够使自主学习更加有效果, 这是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1. 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 其实是指学习者在特定环境下, 能够较少地依靠教师或指导者, 自主、独立地对相关活动和任务进行学习和总结的过程。高校英语语言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高校中, 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具体情况, 通过自主计划, 制定自主学习目标, 最终通过自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学习强度等等因素, 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这是一种学生自我控制学习行为的良好表现, 是一种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
2. 自主学习的特征。
自主学习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者可以结合本身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学习内容、时间、地点、进度、方法、形式等等, 学习者有着绝对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制定学习任务和目标, 很大程度上任务和目标的完成都是依靠本身各项能力和素质, 所以学生自主学习有着较强的独立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主要是以提升学习效率为目标, 在此过程中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大学英语语言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效途径
随着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更多的关注。各高校结合了多年的探索,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确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加强学生自我规划、目标性学习的能力成为了现今提升学习效果的方法之一。而如何实现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自我学习, 现简要分析以下几种有效途径。
1. 建立英语语言自主学习中心。
英语语言自主学习中心是英语课程学习的多媒体外语实验室, 能够集合英语的听、说、读、写四方面于一体, 并容纳百人开展自主学习。英语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规划一般分为练习区、教师阅览区、咨询区、学生阅览区、讨论区、多媒体等区域, 给广大师生提供自主学习场所, 营造自主学习环境氛围。师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学习、娱乐、电影欣赏、在线学习等等学习内容, 丰富课余活动, 通过自主学习巩固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2. 加强学校英语学习网络建设。
有效加强英语学习校园网建设, 给予校园英语学习以足够的重视, 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语言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给在校学生创建自由化、人性化的英语语言自主学习模式, 将校园资源共享至校园网, 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之余, 对感兴趣的视频、课件、电影、图片等多方面资源进行分别欣赏学习, 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有效缓解英语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荷载压力。加强英语学习校园网建设, 需要学校多个部门的支持配合, 师生共同建设自主学习的校园环境, 增进英语学习的效果。
3. 大学英语语言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大学英语语言自主学习通过网络的模式在不断迅速推广, 这种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 但这并不是削弱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地位, 反而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在学校教学时间做好园丁角色的同时, 在学生自主学习期间也要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角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对于目标的制定、计划的规划、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等等并不一定能够真正地独立完成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可能会耽误很长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期间的帮助。教师的介入减少了学生学习耗费无用功, 使学生尽快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个性化习惯, 并将学生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向现实性转化。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因为和课堂教学不一样, 不再是面对面的帮助和教育, 所以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也是对教师职责和综合能力的新的挑战。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参与的频率与学生对教师反馈的频率, 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因此,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效果, 教师的保障作用不容忽视。
三、结束语
目前英语语言自主学习模式正在不断地探索当中, 这一过程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在教学思路、理念、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就, 也激发了学生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潜能, 对学生综合素质也是一种培养。构建大学英语语言自主学习模式, 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大学英语学习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仍然值得我们去不断地摸索、创新、完善, 使英语语言自主学习更加有效, 影响更多的学生积极学习, 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覃朝宪, 张家政, 唐琪瑶.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构建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4)
[2]王玉晓.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角色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0 (05)
英语学习途径研究 篇5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高考取消地理科以后,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正如一位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象、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借助地图,强化记忆。例如:学习非洲的萨瓦纳气候时,学生对热带草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区分干、湿两季的特点。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干、湿两季的自然景色:湿季时,草高茂盛,稀树青翠(典型树木:金合欢和波巴布树),成群结队的动物中,长颈鹿昂首挺胸,遥望葱绿辽阔的大草原;干季时,草类凋零,树木落叶,动物迁徙,草原一片枯黄荒凉的景色。通过观察挂图,再联系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让学生认识到那里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干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进而理解了干、湿季节交替的原因,掌握了萨瓦纳气候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2、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长江的内容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
英语学习途径研究 篇6
关键词:学生干部;高校;工作;学习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学习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对象,是高校学生中的杰出代表,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同时,学生干部队伍也是学生中一支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在学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干部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普通的学生,又是学生中的管理者和服务者。高校学生干部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如何有效解决,如何使学生干部工作学习双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
一、案例呈现
学生小王,女,一名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公费定向培养生二年级学生。该生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中有两个弟妹在读小学,父母都是农民,仅靠种田维持生计。自入校以来,该生学习认真、表现积极、乐于助人、人缘颇好,在新生班干部竞选中,被选上了班长一职。担任班长期间,工作积极性高、每天早出晚归,凡事都亲历亲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慢慢地该生变得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打瞌睡,拖欠作业,学习成绩不理想,期末考试三门不及格。对此,我急忙找其谈话,了解原因,开导鼓励,总结经验教训,帮助其获得学习工作双赢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案例分析处理
该生初中是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考入我校,刚开学时,该生很想在大学期间能在学习和学生干部工作两方面上有所作为,通过军训期间的优秀表现,赢得了同学们的拥护和爱戴,开学伊始,她便成功地竞选上了班长,工作积极肯干,同时又担任了主席部助理一职,每天为公务所忙。久而久之,上课精力不够,总爱打瞌睡,作业也变得拖拉马虎。结果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三门课程不及格。另王某特别沮丧,学习逐渐荒废,工作也日渐松懈。鉴于这一现象,本人多次与其交流,对其进行学业辅导,助其学习工作双赢。
1.思想引导
多次的交流谈话,引导教育该生正确认识到“学生干部也是学生,学生应当以学业为重”。学习精力的投入、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是关键,学习习惯尤其重要。为其指明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引导该生明白“合理的时间分配”是学习和工作双赢的利器。
2.全员育人
积极调动任课教师、专业班导师的校方资源,使其在课堂学习和学习方法上获得重视和具体指导。我与其家长也多次联系,建议家长多给予其关心鼓励,传递正能量。同时,和学工办老师和成长辅导室的老师一道耐心引导、帮助该生。同时在后勤部为其寻得一份勤工俭学的兼职,只需要每天早晨帮忙食堂卖早餐,可以保证其一日三餐,为其扫除了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
3.朋辈支持
我挑选了几位学习成绩优异、表现出色的同班同学与其结成互助团队,在学业和参与活动等方面互帮互助,使其在课后完成作业和学业复习这一块得到更有利的监督和帮助。同时,选派一名上届优秀班长为其介绍经验,传经送宝,如何更优质更快速地完成学生干部工作。
4.辅导效果
辅导效果显著,学业进步明显,在第二学期开学顺利地补考合格,在第二期期末考试中,该生成绩排名位居全班前十,大大提升了自信心。工作也逐步积累了经验和方法,办事效率大大提升,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该生还被评为了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三、案例反思
1.全力育人是学生干部保障学业和工作双优的有利保障。在学业辅导和工作指导的过程中,得到了学院领导、专业班导师、科任教师、家人、同学的支持与配合,使她学业有了质的飞跃,工作也更有章法。
2.爱的教育是对学生最根本的支持与动力。在辅导过程中,我一直很耐心细致地关注帮助该生取得进步,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也正因为该生“亲其师,则信其师”,所以我对其的学业辅导和工作指导才能如此有效。
参考文献:
[1]王素丽,孟秀燕.高校学生干部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关系浅析[J].品牌(下半月),2014(9):214.
[2]汪舟帆.关于学生干部如何协调好工作和学习关系的思考[J].才智,2015(28):213.
[3]唐丹.学生干部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J].青春岁月,2015(23):121- 122.
英语学习途径研究 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大学英语教学,词汇,阅读理解,口语交际
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只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 而忽略了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其结果是他们不怕考试, 但是怕交际运用, 怕开口说英语。现在, 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的是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 如何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跨世纪的应用型人才的现实,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 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即多途径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是新时代对英语教师提出的现实要求。
1 提高学生掌握运用词汇的能力, 引导学生灵活记忆单词
要想学习并学好英语, 首要的是掌握好词汇。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把词汇放在生动、有趣的例句或例文中去领悟体会, 并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 利用所学的词汇, 扩充学生的词汇量。为大量的阅读作好铺垫。这样使所授课的班级和同学的英语词汇及语法记忆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并且为同学们以优异良好的成绩通过平时的英语测验, 期中期末考试及通过江苏省实用英语三级考试打下良好的词汇能力方面的基础。
2 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学生丰富英语知识的重要途径
作为教师, 更应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 循序渐进的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任务, 按时督促和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检查方式是让学生作读书报告;讨论对作品中某个人物或某一问题的看法或举行英语知识竞赛等。通过这样的不断的努力尝试, 使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解答阅读理解文章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 寓口语学习于平时教学中, 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
在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口语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较弱的环节, 学生口语能力偏低, 以至于有的学生认为口语对他们无用, 因此不愿意开口说英语。而有的同学怕说错被人讥笑, 而不敢用英语表达。高职高专院校公共外语的教学中, 同学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更为突出。针对这样的现象和问题, 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并帮助学生参与英语交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英语活动, 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寓口语学习于平时教学中。比如利用课前几分钟鼓励并帮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开口说英语”活动, 或日常对话, 简单的英语小演讲等。课堂上, 尽量用英语授课, 然后让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 陈述观点, 通过日常的练习和培养, 以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和运用能力。同时也使同学们养成喜欢英语口语敢于开口说英语的好习惯。
4 选择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有意识的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由于东西方文化、习惯的不同, 人们对某些事物的概念及表达方式有很大差异。同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 英语作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语言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 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的介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使同学更多的了解西方社会、文化及年轻人的人生观、世界观, 让学生考虑到不同因素中英语口语表达的变化, 了解英语的文化特点, 使同学更好的掌握英语。
5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
将美育渗透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之中, 即贯穿于听、说、读、写各个环节, 寓教于美, 以美启真善, 以美佐教学。教师应该通过英语教学实践意识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英语美育既不是单纯的英语教学, 也不是纯粹的美育, 它与艺术学科美育是有区别的, 它是英语教学中的美育, 达到交际能力与审美能力同步提高的目的。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课内外整合, 以课内为主, 课外为辅。课外美育采用以学生为主的策略。做宏观指导, 超前指导和及时指导, 采用耐心辅导, 课内弥补的方法。对于课内美育, 教师要主导, 体现美化自身, 树立榜样, 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教师是学生的表率, 要美化学生的心灵必先美化自身的心灵。因此, 教师要努力使自己具有内在的美, 诸如品质优秀, 情操高尚, 事业心和责任心强, 热爱英语教育工作, 热爱、理解和信任学生, 心理素质好, 审美心理平衡, 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扎实的美学知识和丰富的审美经验, 有较强的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此外, 教师要意识到美化教学过程, 赋教学以美感, 让美感助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该按照最优化原则, 适当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 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灵活组织教学过程, 巧妙设计板书, 准确使用教学语言, 使教学收到最大可能的效果。这种具有科学美、艺术美的魅力的教学, 显然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专心地学习, 参与语言交际活动, 在美的享受中不知不觉地获得语言知识。因此, 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努力, 总结出更多英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有价值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刘思.外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的语用差异及其原因[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3]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4]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英语学习途径研究 篇8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式学习是网络技术与协作式学习的一种整合, 它是指在运用网络优势的前提下,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网络交流的情境和途径,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支持下, 以协作学习的方法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当前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如课程论坛、博客、QQ群等在协作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基本情况
1. 协作学习的基本概念
所谓“协作学习”, 就是指学生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 并最大化个人学习的成果, 而一起经历各种变化, 共负责任的一切相关行为。是通过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协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小组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协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学生的创新思维、小组个体之间及其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个体间相互尊重关系的处理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2.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呈现的特点
一是网络技术具有有利于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想学习环境, 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并为学习者主体地位的落实、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提供必要的物质与行为方式基础的特点。
二是网络特有的功能, 使得学习者可以更为高效地检索有关信息, 并获得信息判断、筛选等能力的锻炼, 从而有效保证学生协作学习的开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是网络中课程论坛、博客、QQ群等的交互性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互动对话环境, 并使每一个独立个体的话语权得到尊重, 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现实。
四是网络课程论坛、QQ群等交流的超时空性, 使课堂格局发生质的变化, 学生能够实现弹性更大的自主学习, 教学民主有可能发展为必然。
二、网络环境下课程论坛、博客、QQ群等参与协作学习的情况分析
在传统环境下的协作式学习中, 协作范围狭窄封闭, 通常局限于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班级内部的协作;协作时间和空间受限, 协作活动只能在课堂中进行;协作小组划分形式单一, 缺乏对协作过程的数据记录, 过程性评价难以实施;难以实现全员参与, 常常会出现“活跃分子”独当一面的局面, 平时不善交流、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难以摆脱心理因素的障碍参与到协作活动中等。
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开放、平等、超时空的网络环境中, 利用其各种形式和功能的协作工具及自动记录和追踪的评价管理功能都得到解决。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 以课程论坛、QQ群等为媒介的传播信息手段减少了传播中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在交流中的抑制作用, 降低了人的影响力从而体现出非人际性, 使群体比面对面更专注于任务的解决。通过规定出基本的准则 (以任务为主, 协调动作, 平等参与等)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理性能力, 它慢慢去除了传播中人的情感的成分, 重点强调交流的实质并且尽量减少社会的影响力, 计算机使用者更专注解决任务的特点, 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以探索问题为任务的学习, 置于非人际性的环境中, 消除无关信息的干扰使所选定的问题更好地凸现出来,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QQ群、博客、课程论坛等形式下的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比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更能体现全员参与性和教学民主性。
三、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途径的设计
1. 任务特性的设计
协作的效果随任务的不同而不同。网络环境下课程论坛、博客、QQ群等协作学习的设置中, “任务”模块的设计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因此若使该任务能引发探究过程中的协作机制, 该任务需要满足以下特性:任务是有难度的, 必须依靠几个人来共同承担;任务是多层面的, 可以分割成几个部分由不同的人来完成;被分割的分任务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 其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依存关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群体成员之间必须通过有争议的讨论、对话等交互才能使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2. 协作工具的设计
“对话”是协作学习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话”可以实现协作者认知冲突、自我解释及知识的内在化。传统环境下的“对话”一般表现为课堂中师生或生生面对面的交流, 这种“对话”方式生动直接、亲切感强、效率高, 但同时由于多个交互回路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进行“对话”, 其劣势也显而易见, 针对以上问题, 实现网络环境中的充分有效“对话”, 通过课程论坛、博客、QQ群等可以提供“同步对话”和“非同步对话”。
同步对话生动直接、效率高, 非同步对话避免了“时间冲突”, 在课程论坛、博客、QQ群等平台交流下, 交流双方都可以在他们方便的时间参加交流活动, 有充足的时间对信息进行编辑、组织、发送和接收, 保证对话交流充分进行。
3. 评价策略的设计
网络环境下课程论坛、博客、QQ群评价策略设计的有效与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改进和调节的功能, 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激发作用。同样, 对于网络协作式学习的协作, 评价体系是推动其不断走向成熟完善的动力机制。
协作学习的评价是指对学生个人的学习成果和协作绩效进行的评价, 其中的协作绩效是指协作小组整体的学习成效。相对“个别化学习”而言, 协作学习评价不仅不囿于个别学生是否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或者取得了一些成果, 而更加关注一个合作团队是否通过协商、讨论、互助完成了预定的探究任务以及个人在协作过程中是否通过与他人的交互实现了协同性的知识建构。
为了保证组内和组间成员的顺利交互, 协作过程的评价能有效激励学习者的参与和交互活动, 促进有效协作学习的发生。在课程论坛、博客、QQ群等协作过程中, 学习者主要是通过会话协商等各种交互行为来实现, 因此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行为评价又是学习过程评价的重点。在评价交互情况时, 交互信息沟通的频率和数量、信息沟通的准确性、态度的坦诚性、相互信赖感等应是经常采用的评价指标。
搞好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 要注意发挥好QQ群、博客、课程论坛等网络平台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 要抓住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途径设计几个环节, 这样就能发挥好网络环境下QQ群、博客、课程论坛等形式的平台作用,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将结合实际, 在开放教育有关专业和课程中展开基于网络平台的协作学习方式及监控机制实践探索, 探讨如何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和便捷的网络平台, 提高协作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协作学习,课程QQ群,课程论坛,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刘景宜.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分组的实现.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月.
[2]张吉.实施网络教学过程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1月.
英语学习途径研究 篇9
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传承者,教师自身素养与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一线教师要有较高的人文和道德修养,做到“身正为范”;要通过学习和研修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做到“学高为师”。近年来,教师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培、省培、市培及校本培训等都为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良好平台。教师必须在各级各类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学习、主动研究,将教育理论、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一、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对“核心素养”“学科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日前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作为教育主力军的一线教师,应积极学习“人的素养”“学生素养”“学科素养”“专业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跟上时代的步伐。
1.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教师素养是教师在学习、教育、教学及教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及学业学习的心理品质的总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广泛涉猎本学科以外的社会、科学以及人文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这种人文积淀,既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又能较好地调动和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还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与进步,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只有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在教学、教研上的应用,不断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资源在课程整合与教学中的应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3.注重学科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相结合
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强调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而且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用高超的教学技能和艺术,高效地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以数学学科为例,教师要用独到的数学眼光、敏锐的数学思维、准确的数学语言处理好数学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的数学能力和素养。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关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研究学生到底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二、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尤其是已经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欲望会有所降低。但事实上,教师不仅需要时时更新观念与知识,更要对已经熟悉并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及时进行查缺补漏。作为教师,应该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督促自己不断学习和研究,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1.提升业务理论水平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与理论也在不断变化。从前几年提出的“有效教学”,到当前备受关注的“核心素养”,都要求一线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变化。青少年学生容易接受电脑、网络等新事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在逐渐增多,教师的知识优势在逐渐减少。教师的工作永远充满着未知的因素,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不加强学习,不与时俱进,就会处于落后、被动的地位。
自课程改革实验开展以来,“有效教学”的话题就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大家普遍认识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大目标和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主动探究式学习是提高学生基本素养的一项重要手段,以数学学科为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教材编写时应把数学探究等活动恰当地穿插安排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高中阶段学生需要至少完成一次数学探究活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都设置了“实习作业”“课题学习”“探究与发现”“探究活动”等探究案例,目的是通过教材的设置与引导,促使教师和学生积极开展探究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从枯燥的“题海”中跳出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许多教师对新课标的这方面的变化和要求关注得不够,有些教师甚至根本不知道、不了解新课程和教材的这些要求和变化,自然也不可能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
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应试教育的驱使外,更多的还是各地、各学校的教研部门对教师的理论指导不够重视、教师疏于业务学习的结果。许多教师认为,不学习更新理论知识,不了解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也能教好书、站好讲台,学生的分数也不会下降。但事实上,这种“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做法,短期内看不出多大差异,但长久下去,对学生的素养提高和长期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在近几年的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实验的学校和教师越来越多,这些学校的学生探究活动多了,探究时间长了,探究空间大了,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了,学习效率更高了。由此可以看出,要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就必须进行教学和课程改革,而搞好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前提是每位教师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2.提升适应现代教育的能力
随着时代发展和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单纯以知识传授和应试为目标的教学缺乏与生活、时代的联系,逐渐显现出许多不足,尤其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明显不足,这就需要教师适应这样的变化和要求。当前,新课程致力于改变以前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强调知识学习过程、能力培养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过程的统一,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构建。现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观点,我国的新课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一是强调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教学中的操作与活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才能,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洞察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能力;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即学生经历知识探究的全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教师与学生同处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上加以培养。三是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合作学习。现代教学认为,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合作与交往的过程。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还可以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数学教研组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开展了“探究正方体截面”数学实验课的课题研究。“正方体截面”的探究问题,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一章设置的一个课题学习内容。教材编写者在培训手册中针对这个实验课题明确要求:“对于课题学习内容,教师要重视并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独立探寻正方体的各种截面形状,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方案,准备实验所用的模型和器具,还要完成实验报告,并在班内进行交流。”我们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选用各种可能的模型、器具,然后设计可行性方案,并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和分析报告,最后进行全班交流。这项探究活动我们已经坚持多年,并在平行班进行了对比性实验。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参加实验探究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更高,而且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也越来越多地进入校园和教室。2012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学校及教师要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上加大力度。一线教师必须跟上新的时代发展变化,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教育信息技术,比如熟悉课件制作,熟练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电子书包,进行网上互动教学等。近两年,各级培训都加大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的力度,一线教师应积极参加培训,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努力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
大多数一线教师平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性、学术性研究,也比较难提出富有创见的教学观念或建构某种理论。但是,教师积极结合日常的学习、教学,进行一般性的探究、钻研、反思,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阅读和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杂志,这样既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修养,也能学到实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提高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另外,积极参加针对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并把学到的新知识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逐步渗透到教学中,再把自己所学、所思、所做与所得,写成文章或者教学反思与同行们交流与分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教研活动、学术活动的深度融合等方面做些力所能及的探究。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动画演示各种图形的制作,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比如同课异构活动,把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堂生成加以对比分析,认真倾听专家及同行的发言并及时研究与反思,这也是获得进步、提高水平的重要途径。
英语学习途径研究 篇10
一、进行正确的引导
正确的引导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传统的写作教学正如本文开头所讲,教师布置题目后学生完成,教师再进行评改。这种模式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且缺少系统的训练和正确的引导。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写作教学分为三个部分:控制、引导和自由写作。将这三种类型进行综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既要有控制好了的题目,如布置学生用词或词组造句,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给予学生们一些写作方面的指导。与此同时,还要开展一些自由写作的活动。这样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将他们心中所想用英语表达出来。遇到不会的单词可以通过查阅字典,或者询问教师来得到答案。在自由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如可以规定若干个题目,让学生们自由挑选,进行写作。任何事情都是贵在坚持,对初中生们的写作训练也不例外。写英语日记也是一个练习自由写作的很好的办法。学生在日记中可表达一些自己的思想或看法。尽量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进行写作的本子,然后定期收起来上交给教师,教师也要及时地进行批改。另外,教师应该根据七至九年级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进行不同要求的写作训练。同时,要将写作训练与实际生活、学习相结合。
以一位八年级学生的英语日记为例:
Today was really boring.I went nowhere.I just stayed at home because it was rainy.It was raining heavily,and there was much dirty water on the ground.
I watched TV,but all the shows were soap operas,I didn’t like them!Then I read a book,but it was too difficult for me.So I couldn’t get it!Computer games were also difficult and boring...
In short,the day was boring.I felt so bad!
短小的日记既容易写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平时多练,每周写三次左右的英语日记,坚持下来以后,相信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有质的飞跃。
二、打好英语基础
打好英语基础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必备条件之一。教师要引导初中生从初一开始就要养成背诵基础词语、句子的好习惯。另外,对于好的句子的积累也很重要。要准备一个专门积累优美的词语、句子的本子,将自己认为好的英语词句摘抄下来,时常拿出来朗读、背诵。除了背诵之外,还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打好基础的方法,就是经常阅读优秀范文。在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下,学生也能学会写出各种题材的作文。如果学生能做到以上这些,将大量的现成语言基础知识积累在脑海里,自己写起文段来,就可以做到下笔如有神。很多优美的句型可以在写作时拿来引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加深阅卷教师的印象。例如:
1.I will conclude by saying...
最后我要说……
2.From my point of view,it would be better if...
在我看来……也许更好。
3.It is commonly believed/recognized that...
大家普遍觉得……
4.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对于我来说/就我而言……
5.As the proverb goes:
如谚语中所说:
这些都是基本且常用的句型,如在写作时加以运用,会使作文结构更加完整,写作水平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三、及时进行批改
科学批改,及时讲评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的批改建议对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初中生们正处于一个需要多多鼓励的年龄段。因此,教师在进行批改时应对学生们多一些包容和鼓励。评分的标准要尽量放低一些,对于优秀的作品不能吝啬自己的鼓励,对于有瑕疵的作品不能一味批评,要委婉地提出不足,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下次继续努力。另外,教师还要把学生们的作文做一个整理。在写作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要在课堂上提出并进行讲解、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们充分意识到问题所在。个别小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与此同时,要鼓励学生互相批改或找教师当面批改,从而提高英语的写作能力。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批改时,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们应该如何改进,而是用标号标出,引导学生们自己进行修改,然后将改过的文章再次上交。
浅谈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篇11
关键词:语文研究;途径;方法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是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所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就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进行选题,采用恰当的研究方法,主动获取知识,这样才会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的素养。我认为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应采取以下途径和方法。
一、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学生能否进行自主探究,其关键是要看教师能否给学生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一种探究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又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情境创设至关重要的是教师引导,也就是设置适于探究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语文研究性学习要从课内向课外延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资源不匮乏,除了我们手中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工具书以外,还有我们学校图书馆的图书、报刊;网络和影视的影像资料;广播与微信的国内外重要事件;人文地理的民间文学、风俗民情、文物古迹、自然环境等,都是很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从教学实际内容和需要出发,沟通课堂内外的知识联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能力。比如:
1.教师应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具有时效性的国内外大事。让学生通过听广播、看报、看电视等方式来关注社会生活,并且及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2.根据地方特色,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乡土资源是本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传统文化、风俗民情、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我们要经常组织学生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历史文化等进行考察研究,收集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演讲、写作等方式的研究性学习。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
首先要设计方案,分步实施。在选定了教学课题之后,就要着手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以确保研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进行。一份好的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提出课题。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初期,这一任务应主要由教师完成。应包括课题提出的原因,课题内涵的界定,完成课题所需的条件,研究预期的目的这几个方面。
2.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语文课题研究方面主要是指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比较等。
3.课题研究的活动安排,如每一节课具体安排做什么。这一步应由学生课题小组自行拟定,但活动周期不宜过长,否则学生的积极性会减退。
4.研究成果的结题形式。一般以小论文的形式结题,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一定的修改。设计方案确定以后,就要组织学生按计划、分步骤完成各项任务。
5.进行总结分析,形成小论文。小论文是总结课题成果,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撰写小论文也是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更是初中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与训练,所以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分析后,写好总结性的小论文,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将研究性学习引向了深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进而实现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互相渗透,互相提高。
三、要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收集和整理信息材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在語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收集和处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是非常关键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要找到对研究性学习课题有价值的资料,就必须明确课题的范围和性质,才能确定搜寻材料的方向,同时,还要了解搜集材料的途径与方法,并掌握检索资料的技能。但是,初中生正处于起步阶段,他们的知识面还很窄,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如上网查阅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等。学生就可以根据所拥有的资料和个人的认识,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拓展。
参考文献:
郭俊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学周刊,2011(04).
英语学习途径研究 篇12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必修课程, 英语课程要与时俱进, 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设置上, 基础阶段与行业英语科学衔接, 融入与某一行业、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为学生搭建从校园通往职场的桥梁。
这一改革思路和方向, 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结构调整和重新学习的压力随之而来。此外, 英语课时的缩减、科研要求的递增, 使不少英语教师表现出一定的紧张、压力感。
面对这样的困境, 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怎样发展才能适应这些新的变化?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师丰富自己知识经验体系的问题, 而关系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这一系统工程。教师要做好迎难而上、改变现状的准备。而如何从实践层面寻找一些教师发展、成长的途径, 成为一个不可逾越、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教师发展概述
教师发展的概念是由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演变而来的。起初使用的“教师培训”强调对课堂技能的训练, 这种“自上而下”的培训不以个人经验为基础, 而后的“教师发展”强调个人的学习, 起始于自我, 教师的个人经验受到认可。
正如下表所示, 教师发展与教师培训在培养过程以及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差异。这一名词的变化标志着从外在控制向内在生成的转变。在这个转变中体现出来的意念是:教师的发展是教师主动学习的过程, 而不是被改变的过程, 教师自身才是发展的主体。
2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发展内涵
对教师发展这一概念,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和理解。如Lange (1990:250) 的定义, 教师发展是指教师在知识、经验以及教学态度上不断成长的过程。应用语言学家Crandall (2000:36) 指出, 教师发展是个终身持续成长的过程, 它包括集体或个人自主的学习。
本文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发展, 是指教师在学习、反思、研究的基础上, 教学能力、行业知识、实践经验、教研能力、教学态度上不断成长的过程。和一般意义上的教师发展不同, 这一内涵体现了高职教育所需的“双师”素质特征。
与之对应,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发展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1)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融会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 简单地讲, 即能教、会教;2) 行业领域知识与实践教学、指导能力, 能组织、指导学生实践活动;3) 教学研究能力, 对教学中的问题能进行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用作更新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 合格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除了专业素质外, 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支持不可或缺, 对某一行业有足够的了解和经历, 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展示出高超、娴熟的技能, 成为学生获取实践技能的表率。这与高职教育倡导的“双师素质”教师也是吻合的。
3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发展途径
3.1 增加行业实践经历
实践是提升行业英语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走进行业, 定期进行顶岗实践, 随着学生进行专业实践, 利用假期进行教学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 来指导课程计划、教学中的互动。
这种身临其境的参与和体验, 可以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有益的补充。课堂教学与实地学习的持续交织, 会产生特定经验和隐性知识, 这些经验和知识对教师本人的发展是十分可贵的。
在实践过程中, 机制上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要制定过程评价及奖励等一系列制度, 保证教师下企业实践能收到实效。
3.2 合作教学
与专业教师进行合作教学, 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合作教学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在于:能充分发挥各方所长, 取长补短。彼此间的协助、支持能形成一种动力, 使个体的反思走向深化。
双方可以通过教学对话、课堂观察及合作教研等方式开展合作: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 进入同一课堂分工合作;以听课的形式, 观察教学活动, 不以评价为目的, 只对观察到的某一方面的问题交换意见;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 安排工作坊、课例研究等活动, 对新的想法、实践方法等相互分享。
敞开自我与走近他人, 开放课堂与畅所欲言, 这种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 对于学生学习、教师发展来讲, 都有明显的价值。
3.3 拓展专业知识
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来说, 要依据学校的专业设置需求及自身的兴趣, 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空间, 寻找各种资源, 丰富、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除了攻读其他专业的学位之外, 更可取的方式是阅读期刊, 期刊周期短、内容新、讨论的问题广泛, 能更多地接触到一些新观点、新知识。经常与这一领域的资深教师、其他同事和自己的学生交流, 还可以参加不同的研修活动, 如访学、网上学习、短期培训等, 包括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这些都是拓展专业知识的不错的选择。
3.4 学会反思
反思是教师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教师通过回顾教学活动和课堂信息, 对自身的活动过程进行再认识, 不断思考并调整, 达到改进实践和自我发展的目的。
反思可有许多形式和手段来实现:1) 用教学日记的形式, 对日常教学活动记录, 可以是自己的感受, 也可以是看法、印象;2) 对课堂上的活动进行全程或部分录制, 回顾教学过程, 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3) 收集教学活动、计划、成果、评价方面的教学档案, 如文字、图片等;4) 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性反思, 了解不同的教学思路、视角, 获取有效的方法、启示。
反思伴随着教师的观察、思考和理性选择。反思活动愈全面、愈深刻, 愈有利于对教学现实的理解、教学行为的改进。
3.5 开展课题研究
在学习、反思的同时, 高职英语教师还要开展研究, 在研究中历练, 从而实现自身的成长。这里的研究, 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研究, 而是与教学本身密切相关的研究, 即从教学实践中寻找课题, 目的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有心处处皆学问, 学生、教材、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都可以成为研究的课题。
研究不能只靠热情, 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行动研究法, 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 不仅不会挤占教学时间, 而且还能“教研相长”。行动研究通过对日常教学工作的观察和思考, 发现问题, 制订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教学中加以检验, 在检验过程中, 会发现新问题, 如此循环往复。这种研究方法最大的特点表现在解决教学现实问题, 因此结果立竿见影。
3.6 创造教师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教师发展, 是一个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 离不开外部条件的积极作用:1) 基于“教师个人知识发展”的培训计划 (适合个人知识明晰化、概念化的学习活动) ;2) 实践知识与经验交流的平台 (如教师团队的建设) ;3) 相互支持、协作的人文环境 (如学校文化的建设) ;4) 能够满足知识需要的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5) 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制度保障 (如推动科研的激励机制) 。
外部条件, 能使教师体验到工作的愉悦, 激励教师以更积极、更理性的方式实现成长和持续发展。为教师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可能, 作用不言而喻。
4 结束语
在播种的季节只有行动起来, 才能见证硕果累累。作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创造性, 不断反思、学习、研究、与其他教师互动, 才能实现个人进步和共同发展, 为高职英语课程注入清新的活力和持久的动力。
摘要: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对教师发展作了概述, 界定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发展的内涵, 接着, 提出了多种可能、可行的途径选择, 期望能为高职英语教师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帮助。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发展,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刘黛琳, 卢丽虹.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外语界, 2012 (4) :23-28.
[2]崔允漷, 郑东辉.论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J].教育研究, 2008 (6) :78-83.
[3]辛广勤.论述大学英语教师在岗自我发展[J].国外外语教学, 2006 (3) :18-23.
[4]高翔, 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 2003 (2) :87-90.
【英语学习途径研究】推荐阅读:
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08-09
学习型企业构建途径研究08-30
英语学习焦虑研究09-20
英语学习动力研究09-30
英语合作学习法研究09-04
初中英语学习策略研究10-13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研究07-12
研究生英语学习方法08-13
初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报告07-20
英语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共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