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性工作

2024-09-27

情绪性工作(共11篇)

情绪性工作 篇1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生活条件下,随着服务性行业在产业结构和经济成分中的比例不断扩大,以及组织与内外公众的联系日益“人本化”,组织及其员工行为的情绪性特征已经成为制约工作绩效高低和组织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为此,Hochschild在1979年率先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提出了情绪性工作(emotion work or emotional labor)的概念,强调以组织所期望的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是职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21世纪是服务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酒店行业被称为“情绪型行业”,酒店服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接待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必须要保持愉快的情绪状态,营造出良好的情绪氛围。但是,由于他们每天接触人和事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员工的情绪常受所处环境的影响。情绪性工作的研究是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必然要求,对它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可以为酒店的发展和员工的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二、情绪性工作概述

(一)情绪性工作的涵义

情绪性工作是一个多维度、多成分的概念,研究者对情绪性工作涵义的界定主要可以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称为职业要求性界定,即强调情绪性工作是按照职业要求和组织期望对自己情绪表达方式的调节。例如,Ashforth和Humphrey(1993)认为情绪性工作就是根据职业要求的表达规则来表达恰当的情绪,如酒店服务员对发火的客人要保持微笑等;Morris和Feldman(1996)认为情绪性工作是人际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为表达组织所期待的情绪所做出的努力、计划、控制。第二类称为心理加工性界定,即从情绪性工作所需要的内在心理加工的角度来界定情绪性工作。例如,Grandey(2000)将情绪性工作定义为“为表达组织期望的情绪,进行的必要的心理调节加工”,即为调节情绪行为而进行的目标确认、计划、监控、信息反馈等内在心理活动。Diefendorff和Gosserand(2003)从心理控制论的角度,将情绪性工作界定为对情绪不协调的监控和调节的加工过程,即情绪性工作是职工持续监控自己的情绪表达与表达规则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努力采用一定的情绪调节策略降低差异的心理控制过程。

(二)情绪性工作的特征

1. 目的的间接性。

在情绪性工作中,表达恰当情绪的目的是为了影响顾客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组织信誉的增加。情绪性工作的基础假设是,只有在适宜的情绪状态下,顾客才更有可能接受所提供的服务和购买商品,并对此感到满意。所以为了实现这个根本的组织目标,需要利用情绪的感染作用和交流效果,通过职工恰当的情绪表达,使公众在心理上产生组织所需要的变化。例如,许多调查显示,汽车推销员惊人的销售业绩总是与其独具魅力的友好笑容分不开的。

2. 调节的主动性。

情绪性工作情境通常由职工与公众面对面的交互作用而构成,因此职工的情绪表达不仅影响公众的情绪反应,而且也受公众情绪反应的影响。当职工受到公众消极的或预期之外的情绪影响时,不仅需要及时监控自己的情绪状态和变化,并努力按照职业要求和组织期望予以调整,而且需要及时根据公众的情绪状态和变化,灵活地调整或变换自己的情绪性工作方式和策略,以便有效地将公众的情绪反应引导到组织所期望的方向。

3. 要求的职业性。

职工在工作中表达和管理情绪的方式是否恰当,以是否遵守了所属职业或组织的相应要求为判断标准。一般来讲,每个组织都会以岗位职责、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企业文化等形式,标明在与公众的交往情境中,哪些情绪是恰当的,以及如何公开表达这些情绪。但是,不要以为情绪性工作就是表达积极情绪或正性情绪,或以为不同职业在情绪性工作的要求上都是大体相同的。情绪性工作的要求既会因职业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交警对违章者与推销员对客户,前者不仅要求礼貌更要求严肃;也会因职业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银行理财顾问与酒店服务员,前者在表达热情的同时,还要让客户感受到自己的冷静、明智、可以信赖。

三、情绪性工作对酒店管理的启示

酒店行业被称为“情绪型行业”,这就要求酒店服务接待人员无论是为了做好本职工作,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都必须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酒店服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接待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必须要提供产生积极状态的情绪要素,营造出良好的情绪氛围,形成和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但是,由于员工每天接触的人和事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员工的情绪常常受所处环境的影响。若想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为客人服务,酒店服务人员就必须学会进行情绪状态的自我调节,以使之符合工作需要。而酒店管理层则要从招聘、培训、树立员工第一的观念、营造良好情绪感受氛围等方面关注员工的情绪性工作,通过情绪性工作管理,降低情绪性工作的消极后果,增强其积极效果,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从而实现员工和酒店共同发展。

(一)酒店业情绪性工作的特点及重要性

客人在酒店消费过程中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决定酒店对客服务内容包括物质性内容和精神性内容两大类,即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服务,也可称为“功能服务”与“自理服务”。“功能服务”与其它行业一致,一般都是指保质保量的物质产品。而酒店业“自理服务”则要求员工为客人提供人情味服务,满足客人“家”的精神需求。酒店业较其他服务行业具有一定特殊性,客人一般认为酒店是旅途中的“家”,是客人在旅途中休憩的场所,能够缓解旅途的疲劳,所以客人会要求员工提供一种“家”的情感性心理服务,这种情绪要求必然比对空姐、超市收银员、护士等其他服务业员工的情绪要求要高。于是,客人出于“家”的需求会对酒店员工提出较高的情绪性工作要求。

另外,酒店服务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服务的无形性、体验性。酒店对客服务需要与客人面对面、声对声的接触。因此,在酒店对客交往中,服务基本上是无形的主观体验过程。二是服务的即时性。酒店产品具有生产、销售、消费同时进行的特点,酒店服务具有了更多的即时性。由于对客服务的即时性和体验性,员工的情绪性工作会对客人的情绪体验,乃至对客人的认知及行为和员工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影响。

员工通过情绪性工作影响客人的情绪和认知,酒店员工情绪性工作的质量是决定酒店服务质量的关键。Riley(2006)研究支持这一观点,他指出情绪性工作是影响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酒店业优秀服务的主要内容就是情绪性工作,有学者更是认为员工情绪性工作的质量是决定酒店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情绪性工作对酒店管理的启示

1. 引入情绪性工作量表,改善招聘工作。

在招聘工作中,酒店管理层急功近利,关注于员工的外表、举止等外在特征,忽视员工与酒店价值观的一致性和情绪性工作能力等内在因素。情绪性工作量表可以了解应聘者使用情绪性策略的倾向性和自我控制水平等因素。如,Chu(2006)在Kruml的维度理论和量表的基础上开发的酒店业情绪性工作量表(Hospitalityemotional labor scale),包括两个维度:情绪失调(11个项目,a=0.89)和情绪性努力投入(8个项目,a=0.77)。有效的情绪性工作量表可以帮助酒店选拔出有能力进行情绪性工作的员工,淘汰那些情绪控制水平很低的人。而且,情绪性工作量表还可以筛选出愿意投入情绪努力的员工,保证员工与酒店在价值观上的一致性。

2. 增加深层扮演培训,丰富培训内容。

在培训工作中,酒店培训工作以工作技能培训为主,忽视人际沟通等情绪性工作基本技能的培训。Hochschild提出,员工通过三种不同的策略进行情绪性工作:表面扮演、深层扮演和真实扮演。酒店工作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激发员工的情绪性工作动机。有效的员工培训可以指导员工在其情绪感受与酒店的情绪表达规则不一致时,使用深层扮演策略,重新评价消极情境或者将注意转移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上,以改变不利情况,获得酒店所要求的情绪体验,达到与酒店的一致。例如,引导员工与客人“角色互换”,设身处地地替客人着想,通情达理地谅解客人的言行和态度,为其提供最需要的服务。

3. 提高酒店对员工的接纳度和承认度,树立“员工第一”的观念。

我国的酒店管理现状是,强调顾客至上,忽视员工满意。但是,服务业的基本规律是:优秀的服务质量决定顾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只有愉快的员工才会有愉快的顾客,从某种意义上说,员工第一,然后才能使顾客满意。因此,我国酒店管理层必须改变现有的管理理念,树立员工满意和顾客满意同等重要的管理理念。特别是对于酒店的第一线员工,酒店管理层应给予更多的尊重,承认他们对于酒店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4. 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营造“我们是一家人”的情绪感受氛围。

与一些高科技行业相比,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酒店业是一个可进入性比较好的行业。但由于其工作重复性强、员工活动空间狭小、工作方式单调、等级制度森严、利害关系明显,导致酒店员工的职业倦怠往往比其它行业普遍。员工职业倦怠频繁产生给酒店带来的直接影响体现在:一是引发员工流动率增高;二是处于职业倦怠的员工在对顾客服务过程中极易与管理人员及客人发生冲突,从而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帮助员工克服职业倦怠对提升酒店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从亲密同事友情中获得支持的员工,能较好地处理繁忙的工作和进行情绪性工作应对不友好的客人。酒店管理层应营造“我们是一家人”的情绪感受氛围,让员工以酒店成员为荣,把自己当作酒店的一份子而给予同事、客人支持和关心,员工也可以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

四、结语

探究酒店员工的情绪性工作,有助于员工对情绪的作用与功能的认识,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种情绪性工作,认识到适当情绪表达与实现工作目标、提高酒店绩效之间的关联,以及适当情绪调节与改善服务质量、维护员工身心健康的联系,有助于把员工的情绪表达及其调节的规则与机制落实到工作实践活动中,从而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酒店只有对员工的情绪性工作进行良好管理,才能最终实现员工和酒店共同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huKH,MurrmannSK.Development andv alidation of the hos-pitality emotional labor scale.Tourism Management,2006,27(6):1181-1191

[2]Grandey AA.Emotion regulation in workplace:Anew way to conceptualize emotional labor.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00,5(1):95-110

[3]Diefendorff J M,Gosser and RH.Understanding the emotional labor process:a control theory perspective.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3,(24):945-959

[4]孙俊才,乔建中.情绪性工作的研究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85-90

[5]黄希庭.旅游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8

[6]Riley Michael.Role interpretation during service encounters:Acritical review of modern approaches to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7,26(2):409-420

[7]陈秋萍.我国饭店情绪劳动管理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5):40-44

情绪性工作 篇2

优秀而科学地安排饮食如果必要,要改善你的饮食习惯以保证有最佳的精力和最高的效率。

总的来说,合理的饮食将为你的身体和大脑提供高效运转所需要的燃料。

长远看,仔细挑选合适的食物不仅能帮助你抵御大小疾病的侵害,还能增强你机体制造能量和创造乐观向上的情绪的能力。

2、掌握你的心智

首先要保持与你的能力水平和情绪相协调的状态。

随着当今社会“工作”这一概念的内涵逐渐扩展为“压力”和“骤变”,保持头脑清醒的技巧就在如何能够长时间高效工作这一问题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了。

除非你能保证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你很有可能被淹没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事物堆中。

增强你的自我意识,或者始终用清醒的头脑、明亮的眼睛观察你自己和所处的环境,这样,你便能充分发挥你的潜能、才华和灵感对付所面临的挑战。

3、消除紧张和疲劳

将你的日程安排科学合理,在其中保留若干休息时间,用来放松你的大脑神经,补充你的体力。

身体和大脑工作时,始终伴随着能量消耗、恢复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在你的工作日程上,安排这样一个过程会使你能够以最高的灵敏度和效率投入工作。

4、锻炼可以使你工作得更好

锻炼是另一种能够为您提供大量的能量、信心、情绪控制力以及思维清晰度的行为。

从短期效果来讲,锻炼会使你的身体和大脑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从而使你全身心重新活跃起来;从长期效果来看,锻炼会把你的身体调整到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体能的状态,并且还能使你对压力的反映更加迅速有效。

此外,锻炼还将提高思维敏捷度,改善记忆能力,还能增强你对外界的反应灵敏性,改善你的工作表现。

总而言之,锻炼是这场保证多、快、好、省的工作表现的战斗中不可或缺的同盟军。

5、学会热爱“麻烦”

即使面对棘手的难题,令人头痛的麻烦,或者是处在艰难困苦的境地,你仍可以控制你的情绪,正常发挥你的体能水平,并能从周围环境中寻找乐趣。

当上述各种逆境来到之时,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该采取何种方式,你的能力有多大。

幽默大师哈维·明迪斯博士说:“我认为,我们的生活,处在悲剧与喜剧之间,但是我们拥有选择喜剧性还是悲剧性的身外世界的自由,而我们常常对所拥有的这种自由认知不足。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再沮丧,而是面对逆境使自己振作起来,沉着应战。

你不能有受挫、愤怒、埋怨,或者自怜的反应,而应调动起全部的热情,把自己视作一个解决问题的行家里手,把挑战变为激励自己奋勇向前、敢于创新的动力。

6、创造激发潜能

的环境为了养成健康的、积极的用脑习惯,你必须改变你的工作环境。

把办公室用幽默的小玩意装扮起来,能提高你工作的兴趣。

除此之外,以往成功和成就的纪念物也可以增强人的信心。

还有,你可以在办公室的家具摆设、装饰装潢、背景音乐以及布告牌方面做一些改变来激活你的积极情绪,从而将你的工作地点变成一个刺激物的“聚居地”。

7、将幽默带到工作中去

为你注入热情,消除紧张,从而使你的情绪状态达到顶峰的方法是激活你的幽默感。

幽默感是一种视困难为充满乐趣的挑战的精神,这对你能否有最佳工作表现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乐趣是人类的兴奋剂。

这样,人们工作起来更加津津有味,也就更有效率。

把幽默带到你的工作中去,将增加你对工作的理解,驱除紧张感,还能进一步使人富有洞察力和控制力。

你怎样才能“活得乐滋滋”呢?这不像改变你的食谱那么简单。

适当工作的妈妈情绪更健康 篇3

美国研究人员12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孩子尚在幼儿及学前阶段,从事兼职工作的妈妈自我报告的总体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全职妈妈,前者患抑郁症的情况也更少。与兼职妈妈相比,从事全职工作的妈妈在介入孩子学校的互动活动方面表现不差,但在孩子尚处于学前阶段时,兼职妈妈对孩子更敏感,通常也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互动学习机会。 ——新华社

美国禁止司机使用手机

美国国家安全运输委员会13日要求各州禁止司机在开车时使用手机。该机构称他们是基于十年的调查作出这一决定的。他们同时也担心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会让司机有更多不看路的理由。在这次建议中,该机构要求各州政府禁止司机使用包括无线耳机在内的免提装置。尽管此前各州都没有将这种行为列为违法,但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纽约时报》

简单测试提前预知老年痴呆症

通过分析226名六七十岁的男性和女性的血液,并跟踪他们的健康状况,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出通过简单的血液测试,就能在症状出现的前五年发现老年痴呆症。这一新测试旨在通过区分单纯的健忘和更危险的老年痴呆症早期记忆失误的信号,得以在早期阶段诊断出老年痴呆症,使患者更早得到治疗。 ——《每日邮报》

从驱动器短缺中寻机会

由于泰国水灾大幅削减了全世界的磁盘驱动器供应,而这将导致厂商生产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他们需求的半导体数量减少。但因特尔公司从这条短期的不利消息中找到了机会。他们称将抓紧采用不不需要驱动器的ultrabook笔记本与以苹果公司的iPad为首的平板电脑进行市场竞争。 ——《纽约时报》

婚姻对健康有何影响

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称现在结婚的人越来越少,即便结婚也会年龄偏大。传统观念认为有配偶会得到更好的照顾,但是一项研究显示,单身人士和已婚人士的健康水平差距越来越小。不过婚姻对心脏有好处。一项研究显示,在进行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病人中,已婚人士比未婚人士的生存率高。结肠癌患者也是如此。

——《芝加哥论坛报》

智商高的人可能更易碰毒品

通过追踪近8000名英国男性和女性超过30年,英国卡迪夫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得出了一项新数据。该数据显示,智商高的儿童在青少年时期和成年后更容易使用大麻、可卡因、安非他命以及其他违禁药物。高智商和毒品的联系在女性身上体现得比男性更为明显。 ——《洛杉矶时报》

父亲身份会让男人积极转变

近日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男性成为父亲后会放弃一些不良行为。美国俄勒冈和德克萨斯州的科学家追踪了206位来自于青少年高犯罪率社区的男性,从12岁开始对他们进行了持续19年的调查。这些男性中半数12岁时喝酒,学习期间70%曾被逮捕。随着年龄增长,饮酒和吸烟率有所下降,当孩子出生的时候,他们变得更有责任感。 ——《芝加哥论坛报》

美国欲建最大航天飞机

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12月13日宣布,他将在美国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成立一家商业太空发射公司,研发世界上最大的航天飞机。艾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种巨型航天飞机重达54万千克,机翼展宽达117米,大于一个足球场的长度,由6个大型喷气式飞机引擎推动,并计划2016年进行首次无人试飞。

——《人民日报》

70%

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抗癌疫苗,这种疫苗对前列腺、胰腺、肠与卵巢的恶性肿瘤同样有效,预计能治疗70%的癌症。不过,当前实验仅在老鼠身上进行,距真正应用于人类可能还需近10年时间

262个

日本政府对全国262个可能用到核物质的设施进行调查后,发现了大量未计量、未报告的浓缩铀、钚等核物质。这些设施是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的核查对象。为了免遭国际社会的批评,日本政府己紧急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并进行非正式协商

1万亿

员工情绪工作与企业和谐发展 篇4

情绪工作概述

1.什么是情绪工作?

自Hochschild提出情绪工作以来, 这一概念受到西方管理学界和心理学界的较多关注。Hochschild认为情绪工作是“为创造出公众能观察到的面部和身体表情所做出的情绪管理”, 主要强调内心的情绪感受。Ashforth等人强调情绪的表现, 认为情绪工作是根据职业角色的要求来表达适当的情绪行为。Grandey则将情绪工作定义为“为表达组织期望的情绪, 进行的必要的心理调节加工”。简单讲, 情绪工作就是指员工根据职业角色要求和组织期望所做出的情绪管理。

2.情绪工作的调节策略

情绪调节是情绪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员工的情绪感受可能与情绪表现完全不同, 这时就需要付出努力调节自己的情绪以达到组织要求和职业准则。情绪工作主要有三种策略:

(1) 表层表演。员工只调节情感的表现形式而不改变自己内心感受, 是一种暂时的假装情绪表现。当员工感受的情绪与表现规则不一致时, 通过调节情绪的可见方面, 如手势、声音和面部表情等, 使情绪行为按照组织规则要求表现出来。例如, 一位导游面对游客的刁难, 他依旧保持微笑并耐心的解答, 即使内心不愉快, 但出于职业要求, 他采取表层表演, 展现了与内心感受不一致的情绪表达。

(2) 被动深度表演。当员工的内心感受与组织的表现规则不一致时, 员工改变认知过程, 影响自己的内心感受, 使真实情绪体验与需要表现的情绪相符, 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此时, 员工的内心感受与情绪行为同时发生改变。例如, 一位航空服务人员说:“当我面对粗暴无礼的客人, 我努力去想他可能由于害怕坐飞机, 情绪不好, 我这样想的时候, 我就不会在意他对我的吵闹。”在这个例子中, 航空服务员就是利用了深度表演来改变内心感受, 这样的心理状态可以更好地为乘客服务。

(3) 主动深度表演。员工的真实情绪和组织期望的表达规则本身一致, 不需要做出努力进行调控。当员工对企业和领导高度认同时, 就会内化组织期望, 真实地表现出与组织目标相符的情绪行为。

员工情绪工作与企业和谐发展的关系

情绪工作普遍存在于工作场所中。Hochschild区分出六大类型共44种具有显著情绪工作的工作类别, 并暗示其实大多数工作者都有情绪工作, 只是程度不同。情绪工作不仅存在于员工与顾客之间, 而且在组织内部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也存在着情绪工作。由此可见, 员工的情绪工作状况关系到员工的绩效、稳定的客户群体、和谐的组织文化, 而这些因素都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密不可分。作为管理者, 关注并管理好员工的情绪工作, 有利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并持续发展。

1.增进员工的工作绩效

情绪工作为员工的自我表现提供了舞台, 员工就像演员, 根据职业要求“扮演”角色、表达情绪。当个体采用适当的情绪工作策略时, 通常会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 从而提高个人工作绩效。当个体情绪工作过于频繁, 员工的内部感受与需要表现的情绪经常不一致时, 就容易产生情绪压力、职业倦怠等不良结果。研究表明, 深度表演的情绪工作策略与个人成就感、角色认同等正相关。情绪工作就像一把“双刃剑”, 对员工的影响既是积极的, 又是消极的, 管理者应引导员工尽量采取深度表演的情绪工作策略。

2.创造和谐的企业文化

企业和谐发展离不开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这些经过时间沉淀的观念和规范影响着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每个企业的文化都有差异, 员工在不同的企业中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理解他人的情绪, 应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应明确规定员工情绪工作的表现规则, 例如, Kunda&Maanen合作文化手册清楚地描述了同事之间的互动规则, 包括友好礼貌、公共场合不相互批评指责, 对不喜欢的同事也保持谦逊友好的态度。当员工了解自己的角色要求和企业的期望时, 就能更好地交流互动, 更多地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 创造和谐的企业文化。

3.构建稳定的客户群体

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稳定的客户群体。情绪工作概念的提出与服务型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当今个性化消费时代, 产品同质化程度日益增大, 使得顾客越来越难以长期对某企业和某产品认同和忠诚。各式各样的广告与促销手段让顾客变得更精明, 要在同类企业中保持竞争优势, 只有为顾客提供超出他们期望的增值服务。情绪工作要求员工能够识别不同情境下不同顾客的情绪需要, 准确判断顾客需要哪种互动形式, 并且采用适当的情绪管理策略, 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由此可见, 做好员工的情绪工作, 对建立稳定的顾客群体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管理员工的情绪工作

对一些企业来说, 培养同时具有专业能力和高情绪工作能力的员工, 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这些员工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等特征, 在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具有独特价值。那么管理者该如何对员工的情绪工作进行管理呢?

1.让员工了解企业的情绪规则和期望

管理员工情绪的第一步, 是让员工了解职业角色的要求和企业的情绪规则。企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员工的情绪资源, 取决于员工对企业情绪规则的了解程度。林尚平等通过质性研究发现, 员工通过公开询问、间接询问、伪装性交谈和观察监视等多种方式主动获取企业中的情绪规则。Ashforth研究发现, 由于企业少有提供情绪表达的规则和期望, 因此给员工的情绪工作带来困惑, 不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要求, 不知道该以何种方式表达情绪。管理员工情绪的第二步, 是管理者应重视一些非正式场合的情绪感染, 向员工传递该企业文化下的情绪规则。

2.实施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情绪工作关注工作的情绪方面, 它与工作的认知和体力方面是并列的。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在工作分析、工作设计、绩效评估和薪酬设计中考虑员工的工作情绪。企业应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情绪工作内容培训。例如, 通过“角色”扮演, 培养服务人员的深层表演能力, 使其情绪协调, 更好地胜任服务工作。另外, 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估时, 可建立员工情绪工作考评机制, 但是如何公平有效地衡量员工的情绪工作价值, 还有待研究。

3.提供组织支持系统

资源守恒理论认为, 人们总是试图维持有价值的资源, 并损失最小的资源, 以达到资源的平衡。员工在情绪工作时需要付出情绪努力, 导致资源消耗。当情绪工作没有产生某种报酬, 损失的资源没有得到弥补, 就会导致资源失衡。企业应当给予员工相应支持, 帮助他们及时弥补资源。例如, 新员工刚入职时, 对角色要求和企业规则不熟悉, 上级和同事应给予恰当的指导。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实行的员工援助计划 (EAP) , 就是为员工提供各方面的心理援助。

克服工作负面情绪小妙招等 篇5

1,抓住空当,积攒你的工作热情

即使一天只有15分钟也好,每天花一点时间在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和爱人或好朋友吃顿午餐,晚饭后整理阳台的花花草草,工作空余时间与同事、朋友或在电脑上玩玩游戏。适当的放松会让你更容易找回对工作的热情。

2,写下让你感到骄傲的事情

准备一张小卡片,每天至少写下3件让你感到骄傲的事情,这里指的不仅是那些成功7的事,还包括当你已经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准备,最后并没有获得成功的事,也应该写下来鼓励自己。如果你真的想不出来自己到底作了哪些努力,或许可以找个值得信任的同事帮助你。

3,准备一个“奖状”公布栏

在家里找一个你每天最常经过的一面墙,挂上一个小小公布栏,把所有能够展现自我价值的“奖状”都贴在上面:比如说辛苦写的一份报告,被老板称赞的一句话,或是生日时同事送给你的小礼物。每天经过时看一眼,你就能吸收它带给你的正面能量,当然也要记住每个月更新。

4,专注于如何解决问题

停止任何负面的、责备自己的想法,专注于如何解决问题。例如在自己的工作地点的显眼处贴一个禁止标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负面的思考中。

“一技之长”是外出打工的本钱

居住在我们这里的一位内蒙古采的农民工,向笔者述说起他来河北3年的打工经历:头一年来时,只觉得自己年轻力壮,凭力气到哪里都能找到工作挣钱,可来到后才发现,无论在哪家工厂找工作,人家都先问他有啥技术特长?当他回答说没技术时,厂家总是说不行,要么就说我们不需要凭力气干活的。没办法,他只好东一天西一天干临时工。折腾了一年,除去房租、每目的生活费,基本上没剩几个钱,一年的辛苦白白打了水漂。第=年他立志要学一门手艺,于是参加了县里专门为农民工开设的免费培训班。3个月后,他拿到了电焊工上岗证,很快便在一家大工厂上班了。如今每月能挣2000多元。

据笔者了解,和这位朋友打工经历相似的人其实为数不少。近几年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新时期的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以培养出更多有知识、会技术的人才,从实践中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符合现代化经济需求、有知识的打工者,才能创造更多财富。过去有句老话说得好:手艺在身,吃遍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情绪性工作 篇6

自满情绪。成绩和表扬是产生自满情绪的根源。有的员工躺在成绩上睡大觉,导致工作上不思进取,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不良思想意识。面对成绩,要冷静思考,要看到骄傲自满情绪的危害。在安全生产工作上,不要被一点小的成绩蒙住了眼,看不到实质。

悲观情绪。在工作上,谁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的人一旦工作受到挫折,便产生悲观情绪;还有的人把挫折当作不努力工作的理由,思想松懈了,工作不那么扎实了,以致发生安全事故。

疲劳情绪。安全生产工作一环套一环,无论时间空间上都不能有一丝懈怠。在企业中,从春检、全国“安全日”、“百日安全”到秋检,安全生产任务之重是可想而知的。一年四季,时时绷紧安全弦不放松,久而久之,有的员工被“时间”消磨掉了韧劲,淡化了斗志,难免出现意识“疲劳”等现象。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安全生产的弦都不能松,只有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才能保持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2010-03-11收稿

教师情绪和心态对教学工作的影响 篇7

先说说心态, 当今社会压力很大, 无论从事哪一种工作, 都需要有一个正常并且良好的心态, 否则不仅影响工作效率, 对自身也是一种伤害, 有个故事讲到一个母亲终日担忧, 因为每到阴雨天他就担心卖草帽的大女儿生意不好, 而每到晴天她又担心卖雨衣的小女儿生意不好, 因此无论天气如何, 她都在担心, 如是有人对她说, 每到阴雨天你应该为小女儿高兴, 而每到晴天你就应该为大女儿高兴, 这位母亲恍然大悟, 从此每天开开心心。其实这便是心态的问题, 换了一种心态, 就如同换了一种思考方式, 整个人都不再低落, 甚至以往最反感惧怕的东西也能发现其可爱之处。作为教师, 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社会中承担着各种压力, 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有些教师有着这样的心态, 同样是教师地域不同, 待遇不同, 同一所学校, 科目不同, 待遇也不同, 同一个科目, 还是有可能不同, 反正只要是进行了比较就一定会得出差异, 难免会有心中的不平衡感。对于现状我们无法改变, 但是因为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 就注定了许多无法用物质衡量的东西。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 很难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 发现工作的乐趣, 于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甚至是受罪, 且不说工作效率低, 就连人的精气神都会受影响。当然调整心态也要讲求方法, 这里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一、凡事多和自己比, 而不是处处和别人比, 和自己比, 可以发现进步, 看到人生的方向, 无形当中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不去嫉妒或者羡慕别人, 很多痛苦都是嫉妒带来的。

二、遇到问题尽量往好处想, 不要在麻烦来临之前预支烦恼, 一旦遇到问题要冷静对待, 多与别人商量, 不要一意孤行。

三、要保持自己始终处在学习的状态下, 知识可以令人的心胸更加开阔, 而善学乐学之人也必然是心态平和的人。

四、不要过于压抑自己, 适当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既可以当作是对自己的一个奖励, 也可以用来放松心情。

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情绪低落, 精神萎靡, 讲课时提不起精神, 语音低沉, 索然乏味, 课堂气氛就会沉默, 缺乏生气和活力;或是教师心烦意乱, 心不在焉, 精力难以集中, 讲授内容就会频频出错, 导致学生思维混乱, 疲于应付;教师有时情绪冲动, 有时牢骚满腹, 易于动怒, 常对学生发无名之火, 学生情绪压抑, 思维的积极性受挫。教师的任何不良情绪, 都会严重影响自己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 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果。相反, 如果教师对工作充满了激情, 你会把备课当作一种艺术创作, 你会调动大脑中所有的知识储备, 你会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 你会设计出精彩的教学方案。这些凝聚着汗水和智慧的备课本, 恰如精心制作的工艺品。在上课时, 你会发现自己格外自信, 犹如一个受万人瞩目的明星, 吸引着众人崇拜的眼光。和学生的思维碰撞, 和学生的心灵交流, 你会发现学生思维就如同一块等待发现的神秘宝库, 而老师知识的传授这是打开这个宝库的钥匙。于是, 不自觉中, 自己也得到了成长, 成功感, 责任感会充斥我们心中。当你激情昂扬地批改作业时, 你会感到每一本作业如同一件件凝聚着汗水的艺术品, 让你无法漠视。当你反思自己的工作时, 你会发现工作是如此丰富多彩, 充实可爱。由此可见, 教师有良好的情绪对工作有多大的影响。

要保持这种良好的情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 长久以来, 教师总给人一种文弱书生的感觉, 现如今教师工作更需要有个强健的体魄做保障, 只有好的身体, 才能够带来好的心情。

2.加强与同事间的交流和沟通, 现今社会格外的注重人际交往, 重视团队合作,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 多与同事交流教学方面的经验, 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又可以增强同事间的友谊, 大家一起畅谈生活中的趣事, 教学中的难忘经历, 人生中的感悟, 有趣的影视文学作品, 或许三五一群, 或许一两个知己, 每天的工作不再是机械的循环动作, 而是充满和谐气氛下合作。

3.调节心情, 不带情绪进课堂, 是教师的必修课。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堂上教师对自己的不佳情绪是能够体会到的, 我们一旦发现自己的情绪不佳, 就应适时地加以调整, 不要让其再继续下去。如课前发现自己的情绪不佳时, 可以采用静静地坐一会儿, 想想一些开心的事等方式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调整自己的情绪;也可以与谈得来的同事倾诉心事, 通过同事的开导, 心情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4.用爱与宽容把握情绪。爱是一切的源泉, 多和学生沟通, 化干戈为玉帛, 变荒漠为绿洲。学生出现问题非常正常, 教师要平静、睿智地处理突发事件, 用爱与宽容调控课堂。始终告诉自己, 学生就是我们的“孩子”, 我们应该宽容对待。

5.用欢乐和成功塑造情绪。“成功是欢乐的, 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成功不应是优等生的专利。要为各知识层次的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 提出不同的“成功标准”。对待“学困生”, 要优先点拨辅导, 有微小进步, 及时表扬, 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他们积累自信, 逐步找回失去的学习动力, 用好情绪塑造好性格。

我们只有首先把握好自己, 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别人。一位优秀教师讲得非常透彻:“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 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三自主义’:自省、自修、自律。自省, 就是常常反省自己, 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有哪些缺陷, 哪些不足。自修, 就是不仅要针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有目的的去学习, 去改正和提高, 还要不断地关心时事, 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状态,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自律, 就是永远记住国家法律、学校纪律以及职业道德, 端正自己的人格作风, 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想作为人民教师, 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和责任感。每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都会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保持健康、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只有教师保持最佳的情绪状态,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 也才能保持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 才会有教学上的高效率、高质量。

摘要: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 因为教师的工作就是引人向善, 传授知识, 发掘潜能, 而能否完成这一个神圣的任务, 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职业技能, 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的工作热情。而影响教师工作热情的就是情绪与心态。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是高效率的保障。

关键词:心态,情绪,方法,职责,效率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杨跃.网络时代教师教育意识的转换.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5) .

[3]中国教育科研网, www.edu.cn.

[4]中国教育信息网, www.chedu.com.

情绪性工作 篇8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情绪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出现和观念的变化,“80后”、“90后”的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和“70后”有着很明显的区别。情绪管理作为一种最新的西方管理理念和方法,适时地引进了我国,并在工商企业管理中广泛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认为这一种理念和方法,同样适用于高校的学生工作。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情绪管理的方法,必将为新的条件下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深刻的变革和影响。下面笔者便结合高校学生工作,尝试对情绪管理如何结合高校工作作一些新的思考,希望能为高校学生工作引入情绪管理并有效地运行提供一些帮助。

一、思想疏通法

所谓情绪管理,其实就是针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方面的问题,从某个方面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行为与过程。情绪管理主要是对他人和自身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的,通过对情绪智商的挖掘及培植,从而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1]这种做法非常适合当今的在校大学生。因为当今的在校大学生在思想方面的困惑和茫然非常多,急需利用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解决。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以及各种高新技术的兴起,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量加大,得到信息的途径也显得更加多样化。在接受我国传统优良和共产主义信念、理想等方面的思想教育的同时,国内外一些腐朽思想和不良文化也趁机占领了不少阵地。这种价值观念无时不在动摇着当代大学生原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使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价值秩序产生危机,从而造成一些大学生在价值标准方面的混乱、精神困惑和信仰丧失。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这种思想和观念方面变化,创新性地展开思想教育工作。如果采用情绪管理的办法,就应该从源头找出大学生发生思想波动的根源,从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找原因,并且积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思想深处挖掘大学生思想混乱、信仰丧失的原因,而不只停留在表面,对表面的一些不端行为、不正常的举动作出轻率的批评,一定要从思想根源入手。对诊下药,既要了解学生思想波动、情绪不稳定的共性规律,看看哪些问题是这一代大学生所共同具有的,从这些共性问题上寻找社会根源和统一解决的途径,又要了解个别学生思想悲观、生活态度消极的个体因素。虽然这些个体因素不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可能一名学生是一种情况,但是现在的大学生中有一大批存在共性,如果忽略了个体的问题,就会造成学生工作整个局面的失误。因此需要对这些个体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看是因为家庭贫困还是学业挫折,是因为爱情失意还是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个体的情况进行彻底调查摸底以后,再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出现的个别问题进行教育,从情绪方面做好思想疏通工作,使这些大学生能够重新树立信心,唤回生活的勇气。

二、心理服务法

“情绪管理是个体有意识地觉察、表达、控制自我情绪的行为,从而达到个体身心适应良好的状态”。[2]具体来说,情绪管理包含情绪认知、情绪表达和情绪控制等三个部分内容。可见,情绪管理需要被管理者能够具有良好的直觉和判断能力,能够对自身所处的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并且对不健康、不正常的情绪和心理能够自我矫正、自我修复。

但是在目前的高校校园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大学生不多。我们常常看到的是,部分高校大学生思想非常困惑与茫然,不能适应高校的生活,更无法面对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生理想、信念、就业、前途和命运没有信心;2.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学费成为全家的经济负担、因经济问题带来了生活上的诸多不如意,从而自甘落伍,产生自卑情绪,最终变得消沉颓废;3.对社会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及一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缺乏正确认识而产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困惑;4.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逃学上网、谈恋爱、生活上互相攀比而荒废学业。在困惑与茫然心理因素的主导下,部分大学生容易出现本位意识严重,陶醉于“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小天地里;集体意识淡漠,重利忘义、重索取、重享受,讲功利、图实惠,缺乏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把个人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割裂开来;由于缺乏理想信念的支撑,一切判断与价值取向趋于急功近利、讲求实惠。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心理服务显得格外重要。心理服务不仅仅是在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放解决来咨询的大学生的实际问题。这种惯常的做法缺点是,只能针对前来咨询的大学生,对那些有潜在问题或者已经有心理问题但是没有到咨询室咨询的大学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再高明的咨询师,能发挥的作用也往往是很有限的,起不到真正的心理服务的作用。事实上,面向大学生的心理服务更应该走出去,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心理服务不是要同情、怜悯、劝慰、鼓励学生,而是要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中,让学生从心理上树立一种自我调节的意识,培养他们自己矫正心态的能力,这是情绪管理的重要方面,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学生的某一次咨询、某一件事情的心理辅导只是针对特定的一次,而让大学生自身具有情绪管理的能力,就会使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成功和荣耀等时,能够坦然面对,如果真的心灵受到了创伤,就会通过自身的能力迅速得到矫正。这种来自自身的力量远远比心理咨询室要大得多,效果要好得多。

三、结语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以及新一代大学生成长的特殊性,高校的学生工作越来越需要引进新的理论、观念和方法。我们可以运用情绪管理的理念来进行学生工作,具体的就是利用思想疏导和心理服务的方法让情绪管理贯穿于高校的学生工作中,使学生工作形成一种全新的风貌。但是,高校学生工作中运用情绪管理,并不只是这两种方法。随着情绪管理的具体实践,其他方法也会逐步产生和应用。如言语沟通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情绪管理方法。言语沟通法让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共同来发现问题,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帮助大学生发现问题、归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使大学生在良好的言语沟通氛围之内学会自我分析、自我探讨,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会自我调节。又如前几年流行的朋辈恳谈法,有助于实施情绪管理。如果能够在朋辈恳谈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把恳谈的目标转向学生自我意识的确立,也许又会产生一种新的情绪管理的方法。

总之,情绪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可以用许多具体的工作方法来贯彻这种理念,不断丰富情绪管理理论和实践。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学习和掌握这种理念,在工作中熟练运用,并多注意总结经验,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学生工作研究服务。

参考文献

[1]许若兰.论情绪管理[J].理论与改革, 2001, (6) :83-84.

情绪性工作 篇9

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的班主任,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对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看法。

一、良好的情绪塑造孩子阳光的性格

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人,培养知识全面、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成功,智力因素的作用仅占20%,而80%则是情感因素。[1]健康的情感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伴随学生学习和思考而来的是兴奋、激动,对发现真理的诧异、惊讶和产生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情感便能强化他们的学习活动,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把情感比作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它将孕育出儿童求知的渴望、钻研的精神、学习的劲头。学生阳光的情感来源于他所处的环境,来源于他所受的教育,而在其性格成型阶段,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一个充满阳光、朝气的班级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更为重要。

班级情绪的形成这一环节中,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作用非常重大,班主任的情绪往往影响着整个班级的情绪,而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经历,心理是敏感的,性格是多疑的,教师的情绪随时都会引起他们的反应。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绪感染力是一种间接的,又是一种无形的情绪情境,是影响学生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平时有意无意的眼神、表情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学生基本上都是7—12岁的孩子,他们对社会和外界的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尤其我们大石山区,孩子长期面对的是老人,很多人从来就没有走出过家门口的那座山,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他们的世界观的形成大多是依赖于学校的教育,而家庭的贫困更让他们对社会感到困惑,班主任在他们的世界观形成的环节中的作用就更为重要。因此,班主任的情绪对班级班风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

班主任就要想办法优化自己的性格,使自己成为一个阳光的人。一位性格开朗、心底明亮、乐观向上、感情充沛、激情飞扬的教师走进课堂,可以给沉闷的课堂带来满堂春色,教师的情感会感染学生,进而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满朝气与快乐。如果教师总是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就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情绪情感,使学生心情郁闷而压抑,丧失学习的热情,失去快乐的情感。因此,教师不要把自己忧愁的神色、抑郁的面容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要始终把自己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感展露在学生面前。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一个阳光的班主任,班级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生活在阳光的集体中,对那些生活在阴霾中的孩子无疑是有很大作用的。所以班主任每天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力去关心班级的每一个孩子,特别是班上的“留守儿童”,多与他们接触,用快乐的心情去感染他们,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二、尊重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尊重”,就是指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个体和社会价值,尊重人在自己发展中的主体地位。[2]也就是说,尊重是把人所赋予的权力和责任还给人自身。在学校里,教师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适宜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懂得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

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们自尊心极强,他们的一些行为甚至有些让人感到不可理喻。我班有一个学生长期随祖父生活,家境十分贫寒,总是用一种怀疑的眼光打量人,一次出于关心,我就问了一下他父母的情况,结果却掀起很大的波澜,老师对他的关心竟让他认为是对他的讥讽,连续几天没有来上课。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体会到,尊重学生,尤其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极为重要。

自尊心是一种要求自我尊重,并期望受到别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自我尊重,即自己尊重自己,另一方面是指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发展学生的自尊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社会对人的发展需要,是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自尊心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是我们的重要责任。

自尊心受挫的学生甚至会采取各种极端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颜面。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我认为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地了解他们的情况,不能偏听一方,或凭着主观印象,就对学生作出判断和处理,造成对学生的误解,要对他们作出正确的评价,并且多表扬。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自尊心极强的学生更应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学生一般都会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自己作出肯定的评价,产生自尊心理,懂得自制、自重、自爱,开始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形象。自尊归根到底是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的,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都是作为社会一员与其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每个人都自然地希望得到他人、集体、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当学生受到称赞,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受到称赞时,会产生荣誉感;如果挨了批评,特别是在众人面前挨了批评时,就会有羞耻感;做了一件自己觉得见不得人的事被公开,特别在许多熟人面前被公开时,大有难为情之感,这些无不表明学生的自尊心已有了很大发展。

其次,要让学生理解你对他的尊重。如何让小学生理解你对他的关心爱护,我认为应该从沟通上下功夫。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学生是多数教师的共识,但是爱并不完全等同于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不同,必须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人来教育,千万不要拿学生与之进行比较,这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体现。孩子有各种各样的喜好,作为老师就要学会尊重他,不能不加分析就对他进行否定。孩子是天真烂漫的,有的想法甚至是不切实际的,但这些都来自他们的内心,他愿意与你分享,说明在他的眼中你是值得信赖的,而且学生天性向师,此时我们应该与他同欢乐,与之共忧伤。

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尽量关注到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正是基于这些,学生真正理解了我对他们的爱,也知道了我对他们的尊重,当他们犯错误,受到批评时也能乐于接受。

尊重学生,就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把他们当作一个个体来尊重。正如德国教育家布贝尔认为,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如果说,人世间有一种心灵的天平,那就是尊重。被人尊重是一种权利,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发言权,这才是教育。尊重是宽容,但不等于纵容,它是严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对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和信任。一个表扬,一个微笑,对成绩好的学生是锦上添花,对那些需要鼓励的学生则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轻松且美丽,“雪中送炭”辛苦但重要。

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但在家里孝敬老人,做家务是一把好手;有些下地干活,犁田耙地,又快又好,对这些孩子就要多加表扬,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他们的这些长处。但也有一些孩子似乎什么长处都没有,我们就要多观察,从他们的性格上发现优点,如他是否关心同学,是否有礼貌,等等,只要你细心观察,总能发现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当你用欣赏的目光看待他时,你会发现他们原来是那么的可爱,当他发现在你的心中他是重要的,他的自尊心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师生间的距离就会在微笑中逐渐缩短。

三、信任架起心灵的桥梁

“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我们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在教育教学中,这就是一种最大的成功,而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节。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感到能体现出这一环节的地方往往不是什么重大事件,而是在一些细微之处:上课,沟通,学生犯错误时。

课堂上,教师要用充满信任、期望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对于那些后进生。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可经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问刚结束,下边举手一片,实际上有些问题他们还没想好,只是为举手而举手,这时老师的语言尤其重要,一定要体现你对学生的信任,让其觉得你认为他是能回答得出的。我曾提问过一个学生,结果他站起来老半天,不知道怎么答,此时越启发他越紧张,我微笑着对他说:“我相信你一定答得出来,我的题目是……”不出我所料,我的话还没完,就有热情的学生抢答了,于是我借机批评抢答的学生,再鼓励他,让他将答案复述一遍。实际上他心里明白自己并没有答出,答案也是不对的。我就再加上“第二味药”,在他当天交上来的作业上批字:你是个有个性和创意的孩子,我知道你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答案,为什么不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呀。紧接着下“第三味药”,我利用平常的接触,似乎很随意地与他聊聊,有意让他知道我对他的能力非常信任,认为他就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学生。面对他我总是微笑着,让他觉得他在我心中地位很重要。在以后的课堂上,我经常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

信任还体现在学生犯错误时。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此时教师采取的态度至关重要,有些教师对学生犯错深恶痛绝,但我认为不要认为他们品德上出问题。尤其在我们这大石山区,孩子天性是纯朴的,这时要就事论事,指出错误,相信他们一定能改正错误,当你给予他信任的目光时,学生的心是温暖的,他们也会及时改正自身的错误。

当然,学生犯错误给予他理解,并非是怂恿,而是有一定的尺度,这才能叫做信任。学生的心是清明的,他能从老师的言行、目光中体会到老师是信任还是敷衍他,因此给予学生以信任,就能架起心灵间的桥梁。

对学生的性格进行塑造,利用尊重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用信任架起心灵的桥梁,班主任就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就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作者从良好的情绪塑造孩子阳光的性格, 尊重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信任架起心灵的桥梁三个方面谈谈在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感受。

关键词:情绪,尊重,信任,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徐德强.语文教师应成为情感教育家.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2年05期.

情绪性工作 篇10

1 临床资料

对象为2006年10月~2007年12月共9例,6例为病人、3例是家属。2例病人因护理人员未能及时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事后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使病人感到未受到重视,产生愤怒情绪;3例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推迟手术,医生未予其进行充分的沟通,使他们感到不满;有2例因为护士与家属在交流过程中,家属对护士态度蛮横,医生帮着护士说话,使家属情绪更加激动,引起冲突;有2例因家属误会而引发了愤怒。

2 护理应对

2.1 保持冷静。病人或家属不满,说明我们工作中某些环节还不够完善,我们的服务质量及态度还有待于提高。所以对于愤怒的病人及家属,我们的反应不要过于强烈,先想一想能在哪些方面可以帮助他们?交谈时,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并尽量运用平静的语调,有时可以暂时保持沉默。

2.2 主动倾听。运用倾听的巧计,主动耐心地听取病人和家属的抱怨。比如一位病人因B超安排比较晚,在护士站大吵。护士长主动迎上去,微笑着请他坐下,让他说明原因,这位病人一边说,护士长一边点头,不时加问一句:事情是这样的,对吗?最后病人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没什么,只是有点饿了。仔细了解引发愤怒的原因,并注意澄清问题,对病人的遭遇表示充分的理解,有时矛盾会很快解决。

2.3 消除误会。一位家属因其父亲手术,当他赶到医院时,他的父亲刚被送到手术室 ,而其母亲在病房哭泣,就马上斥责护士,后经护士长调解,才知道老太太是因等不到儿子,责任护士耐心安慰她,她因感动而哭,家属对护士表示了歉意。

2.4 迅速控制愤怒局面。愤怒就像烈性传染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无休止的愤怒会使护理人员为自尊付出巨大代价。护理人员应能在愤怒的局面中迅速判断出愤怒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及时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可能的话给足他的面子,使他转过来抚慰其他人,使愤怒局面及时、迅速得到控制。

2.5 适时转移冲突现场。医患、护患冲突最常发生在护士站,一旦发生冲突,常会引起围观,病人及家属也会越吵越起劲,这样既不利于问题解决,也干扰了正常的医疗、护理秩序,同时愤怒的病人及家属会让其他人在选择同一医疗机构时心生怀疑,因此适时地转移冲突现场非常重要。

2.6 保证自身安全。碰到情绪激动,甚至可能做出过激行为的病人及家属时,积极寻求帮助。如示意其他人员到场;通知科室负责人如护士长或科室主任;通知保安部门等。同时要站在离出口处较近的地方,不要堵住出口,与他们保持一手臂或更长的距离,保持开放性的身体姿势(勿把双手背于身后),正处于愤怒中的病人或家屬极有可能做出过激行为,作为当事人我们应寻机避开,保证自身安全。

3 体 会

情绪性工作 篇11

在目前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企业只有不断地提升组织绩效水平, 才能够在目前的竞争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而企业绩效是由员工个人绩效所组成, 提升每位员工的绩效水平成为了提升组织绩效的关键。

众多企业加强了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 制定目标作为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基础, 这个目标不仅仅是组织目标, 还包括员工个体的目标。各企业寄希望于通过设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 为企业整体绩效提升打下基础。但我们在现实中也不难发现, 在同一个团队中同一岗位的员工, 虽然学历和能力相同, 设定的目标也相同, 但是最后的工作绩效却大不相同, 这表明一些非智力的因素也影响着员工的工作表现, 而情绪智力作为员工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

本文通过回顾目标设置理论和情绪智力理论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研究, 分析得出情绪智力在目标设置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如下图。

二、研究内容

(一) 目标设置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

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于1967年最先提出“目标设置理论”, 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 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 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 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 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从而实现目标。

目标设置理论主要包含三个维度:难度、明确度和个体参与度。困难的目标, 虽然完成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但一旦员工接受, 会比简单的工作目标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和成就感;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员工更利于去接受, 能够有一个更加清晰的完成思路, 从而能够提高工作绩效;员工参与到工作目标的制定过程中, 能够加强员工对于工作目标的认可度和责任感, 有参与比无参与能够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因此目标设置对于员工的工作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二) 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

1990年, Salovey和Mayer首次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概念, 将其定义为:鉴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可以将这些情感、情绪加以区分, 从而利用它们为自己思考和行为服务的一种能力。Laura Thi Lam和Susan Kirby (2001) 发现个体情绪智力的总体水平对情绪智力的知觉能力和个体对情绪的调节能力, 都会对个体的任务绩效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企业员工的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不断的调整员工工作心态, 使其更加积极合理的投入工作。一个高智商的员工能够解决工作内容“What”的问题, 而一个高情绪智力的人则可以解决“How”的问题,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高情绪智力的人, 会是一个心理状态健康、情绪稳定、积极乐观、与人为善、有美好心灵的人;一个高情绪智力组成的团队, 一定是一个积极向上、目标明确, 绩效很高的团队。

因此, 情绪智力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三) 情绪智力在目标设置中对员工绩效影响的调节作用

根据前面的研究结论, 情绪智力是作为一个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体特征出现, 当把情绪智力视为一种个体资源时, 可以发现, 不但工作中能够带来更多的个体资源, 同时高情绪智力的个体在工作中也更加容易获得更多的工作资源, 比如晋升到一个更高的职位或者获得更多的来自他人和组织的支持等, 从而对于工作目标的完成, 绩效产生积极的作用。

从目标设置的三个维度对于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来看, 情绪智力在中间发挥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1. 目标设置的难度。

对于高情绪智力的员工, 由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能够更加愿意去接受一些挑战性的目标, 同时在困难目标的执行过程中,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进行自我激励, 通过自我情绪的调节, 主动去影响和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 去消化压力, 并且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在遭遇挫败时, 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并鼓励自己将工作做的更好。Rozell Pettijohn和Stephen Parker (2006) 也证实了员工的情绪智力于他们的任务绩效以及组织关系公民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

2. 目标设置的明确度。

对于高情绪智力的员工, 能够很好的理解上级的期望和要求, Engleberg和Sjoberg (2003) 研究也发现, 情绪智力低的人, 不能很好地感知他人情绪, 与能精确地感知他人情绪的人, 即那些情绪智力高的人相比, 适应能力较差。情绪智力高的员工, 能够更加明确目标的要求和工作思路, 从而快速的适应和完成目标, 提高绩效水平。

3. 目标设置的参与度。

高情绪智力的员工, 能够和下属和上级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 保持一个建设性的关系。Abraham (2000) 认为, 情绪智力有利于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 因而能够增加工作满意感并且减少工作压力, 并且她还指出情绪智力会促进个体建立积极的社交网络关系圈, 能够提高个体对组织的承诺感和忠诚度。因此相比情绪智力低的员工, 情绪智力高的员工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 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的过程中来, 增进对于目标的认识和双方的认可程度, 从而能够制定一个科学、合理, 又与上级保持一致的绩效目标, 不仅为工作任务的完成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还能提升自身的绩效水平。

因此, 从情绪智力在目标设置的三个维度对工作绩效影响上面, 都能得出情绪智力在目标设置对工作绩效影响上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三、实践意义

本文重点探讨了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两个重要的方面, 以及共同作用下的员工工作绩效的反映情况, 对于目前的企业管理者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绩效管理有重要的意义。

(一) 按照不同情绪智力员工, 分类设置不同绩效目标

怎样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 从而提升员工的绩效水平, 变目标压力为动力, 一直是所有管理者所关心的问题。本研究为组织中的绩效管理提供了管理视角, 具有参考应用价值。我们在对员工进行目标设置的时候, 应该首先了解每个员工的能力水平和心理特点, 针对同一岗位、专业能力类似的员工, 但不同情绪智力的员工, 不能像以往一样, 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拟定绩效目标, 对于那些情绪智力略低的员工, 在制定绩效目标时, 需要管理者加强关怀程度, 主动去和下属沟通, 制定一些在完成目标上更加明确的绩效目标, 由于此部分员工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差, 在绩效目标执行过程中, 应加强鼓励, 定期的进行回顾, 增强员工目标完成的信心和决心。而对于那些高情绪智力的员工, 自我调节能力强, 能够在高压环境下, 变压力为动力, 在设置目标时, 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从而提升整理绩效水平。

(二) 提高员工情绪智力水平, 应对高目标的要求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

企业为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平, 不断的将外在的竞争压力内化, 管理方式更加严格化, 对于员工的绩效目标要求, 也会越来越高, 希望以此提高经营的效率。因此要想在这样的情境下去提升员工绩效,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论, 可以改变员工的情绪智力水平去提升员工的绩效表现。

1. 增加情绪智力作为招聘甄选员工的参考标准。

根据我们研究结论, 情绪智水平较高的员工, 在面对高目标难度的环境时, 能够主动的去和管理沟通, 确定明确的目标要求, 并能够很好的进行自我调节。因此对于目前追求效率和高绩效目标的企业, 在招聘的时候, 应该更加多注意应聘人员的心理情绪智力的情况, 增加一些关于员工情绪的评估机制, 以筛选到一些高情绪智力的员工, 这样才能够适应和缓解压力境况。

2. 企业提供相应的培训项目, 提高员工的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培训得以提高的个体特质。

Jaina (2005) 的研究考察了情绪智力的预测能力、信任和组织支持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认为, 应通过培训员工的情绪智力技能、创造信任的工作氛围来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 这对员工绩效管理也具有启示意义。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通过采取适当的培训手段来提高员工在情绪管控方面的能力, 企业应该建立员工帮助项目, 如个人指导、压力管理分类和应对措施、培训员工的情绪智力技能、工作再训练、职业改变咨询、给有压力的员工提供家庭支持、帮助员工保持精力和对工作的新鲜感、儿童照顾项目 (尤其对于一些女性员工) 、保健馆和体育活动、营养项目等来提高员工的情绪智力和个体满意度, 从而提升绩效水平。

3. 对于员工自身而言, 首先, 要学会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我的不良情绪, 积极参与团队沟通, 避免将消极和破坏性的情绪带到工作中, 从而对自身的工作绩效甚至整个组织团队的工作氛围和绩效产生恶劣的影响;其次, 要学会利用情绪进行自我激励。特别是对当领导要求较高, 环境较为恶劣, 外在和内在的原因导致绩效不突出时, 要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 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四、研究局限与展望

1.本文提出了情绪智力在目标设置和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影响上面的调节作用,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但是仅从理论上面进行了分析, 没有进行实证的验证, 后面可以通过设计变量和问卷进行实证的验证。

2.针对同一个团队和同一岗位, 学历和能力类似的员工, 同一目标绩效完成结果不一样, 本文仅通过研究其中一个因素情绪智力的调节影响作用进行了分析, 但其中可能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后续可以从其他方面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杨秀君.目标设置理论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 2004, (01) :153-155.

[2]斯蒂芬·P·罗宾斯.孙健敏, 李原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81-182.

[3]张美兰, 车宏生.目标设置理论及其新进展[J].心理学动态, 1999, (02) :35-40.

[4]王华, 王光荣.目标设置理论在企业员工工作激励中的应用[J].安康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4) :33-40.

[5]童佳瑾, 王垒, 解雪.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8, (02) .

[6]张剑, 唐中正, 岳红.企业员工的情绪智力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8, (07) .

[7]苏曼.员工情绪智力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 8.

[8]Rozell E J, Pettijohn C E, Stephen Parker R.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dispositional affectivity as predictors of performance in sales people.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006, 14 (2) :113~124.

[9]Mayer J D, Salovey P, Caruso D R.Emotional intelligence as a standard intelligence.Emotion, 2001, 1 (3) :232~242.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美术下一篇:数学作业的合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