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精选12篇)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篇1
腹腔妊娠(abdominal pregnancy)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是指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妊娠。最近研究其发生率约为1/15 000,对母婴生命危险极大[1,2]。超声波诊断是术前诊断腹腔妊娠的简单及有效方法,文中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01~2010-0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腹腔妊娠4例为例,探讨诊断腹腔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01~2010-08在门诊或急诊因“停经”或“停经,腹痛”行超声检查,拟诊为腹腔妊娠者4例。孕妇年龄20~42岁,平均32岁,孕周10~20周。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迈瑞DC-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宽2~7MHz,阴道探头频宽5~9MHz。分别行腹部及阴道超声探查,对孕妇子宫及胎儿情况进行多切面检查。
2 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腹腔妊娠4例,术后3例诊断为腹腔妊娠,误诊1例。3例诊断为腹腔妊娠的超声特点分别如下:(1)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并腹腔妊娠。超声所见:子宫后位,大小约64mm×38mm×50mm,形态、大小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宫腔线居中,宫内未见明显孕囊回声。子宫右后方探及一个孕囊回声,其内可见胚胎回声,头臀长41.3mm,胎心率178/min(图1、2)。术后诊断: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并腹腔妊娠。(2)输卵管妊娠破裂继发腹腔妊娠。孕期常规产检,超声所见:子宫前位,大小约80mm×71mm×63mm,宫内未见孕囊回声。子宫上方探及一胎儿回声,双顶径42mm,未见胎心搏动。胎盘位于胎儿的左上方。腹腔内未见明显游离液暗区。孕早期,孕妇曾因腹痛伴阴道流血在外院行保胎治疗。术中探查:右侧输卵管及卵巢可见,左侧输卵管及卵巢显示不清。胎盘大部分种植于大网膜上。术后诊断:左侧输卵管妊娠破裂继发腹腔妊娠。(3)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继发腹腔妊娠。孕期常规产检,超声所见:子宫体积增大,实质回声均匀,宫内未见胎儿,宫体下段可见一个等回声光团。子宫上方可见一胎儿回声,双顶径60mm,未见胎心搏动。孕早期,孕妇曾因腹痛在外院行保胎治疗。术中探查:胎盘母体面植入残角子宫破口30mm×40mm,胎膜前后壁与腹壁、网膜粘连。术后诊断: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继发腹腔妊娠。误诊1例:子宫形态、大小正常,宫内未见胎儿回声,子宫右侧可见一环状低回声,其内可见胎儿、胎盘及胎心。诊断为腹腔妊娠。术后诊断:双子宫并一侧子宫妊娠。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一种具有致命威胁的疾病,自然妊娠情况下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8 000~1/30 000,在辅助生殖技术下异位妊娠发生率高达1%。准确诊断异位妊娠对临床医生特别是妇产科医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作为异位妊娠之一的腹腔妊娠对孕妇和胎儿的生存是严重的威胁,产妇的病死率为0%~30%,因此,在妊娠早期对其进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1,3]。
腹腔妊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腹腔妊娠指受精卵直接种植于腹膜、肠系膜、大网膜等处,极少见。继发性腹腔妊娠往往发生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偶可继发于卵巢妊娠或子宫内妊娠而子宫有缺陷破裂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随血液排至腹腔中的胚胎,绝大多数迅速死亡被吸收。偶尔胚胎存活,绒毛组织仍附着于原位或排至腹腔后重新种植而获得营养,胚胎在腹腔中继续生长,发展为继发性腹腔妊娠。继发性腹腔妊娠占多数[4]。
腹腔妊娠的临床表现是多变的,只通过体格检查不能进行确诊,其临床特征有持续腹痛、胎动疼痛、体重下降、异常胎位、宫颈位置上移、阴道流血,腹腔内可扪及包块等[5]。腹腔妊娠的术前诊断和降低误诊的方法有催产素刺激、腹部X线诊断、子宫输卵管造影及超声波诊断[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异常增加,腹痛、腹部压痛、胎位异常、触及部分胎儿等症状和体征,并不能作为腹腔妊娠诊断的可靠依据[1]。虽然对腹腔妊娠进行准确诊断比较困难,超声波检查结合临床资料进行诊断,只有约50%的准确率,但是超声波检查方法简单而有效,是临床首先考虑的检查方法[6]。腹腔妊娠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子宫大小正常或增大,宫腔内未见妊娠囊、胎儿等,子宫外可见妊娠囊、胎儿、胎盘等。胎盘轮廓不清。应用超声诊断腹腔妊娠,应注意以下几点[7]:(1)首先识别子宫。探查宫腔是决定子宫位置所在的一个重要线索。探查时应找出宫颈,循其踪迹,则可查出子宫。(2)识别胎头及胎体。一旦在子宫腔外发现胎儿及其附属物,则腹腔妊娠诊断可以确立。(3)识别胎盘。胎盘在腹腔中,不如在子宫腔内那样清晰可见,因胎盘落入腹腔可与附件、盆腔脏器及肠管粘连。(4)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胎儿及其附属物情况。误诊1例,由于对孕前子宫及附件情况不了解,同时未考虑到双子宫妊娠可能。所以在诊断腹腔妊娠时,要排除双子宫一侧子宫妊娠。
超声对腹腔妊娠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探查宫颈,查出子宫,了解胎儿是否在宫腔内,在子宫腔外发现胎儿及其附属物,是防范腹腔妊娠漏、误诊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Shafi SM,Malla MA,Salaam PA,et al.Abdominal pre-gnancy as a cause of hemoperitoneum.J Emerg Trauma Shock,2009,2(3):196-198.
[2]Selo-Ojeme DO,GoodFellow CF.Simultaneous intraute-rine and ovarian pregnancy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clomiphene citrate.Arch Gynecol Obstet,2002,266(4):232-234.
[3]赵美兰.不同类型异位妊娠的彩色多普勒显像.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0(3):225-226.
[4]乐杰.妇产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6-117.
[5]Isah AY,Ahmed Y,Nwobodo EI,et al.Abdominal pregn-ancy with a full term live fetus:case report.Ann Afr Med,2008,7(4):198-199.
[6]Costa SD,Presley J,Bastert G.Advanced abdominal pregnancy.Obstet Gynecol Surv,1991,46(8):515-525.
[7]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3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2002.125-126.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篇2
1.由医生填写申请单,同时患者做好准备,急症患者优先,按要求检查相关部位。
2.严格遵守康益德操作规程和记录要求,确保检查质量,如遇疑难及特殊问题应与上级和有关科室医师研究解决。
3.传染病患者,最后安排检查,检查完毕必须严格消毒仪器和用具。
4.及时完成记录分类、归档装订及检查数量登记。
5.负责仪器清洁,一级保养及仪器有关附件的保管,如发现故障及时报告,通知检修。
6.每日工作完毕,切断仪器电源并擦净探头放好,关闭门窗后方可下班。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篇3
【关键词】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肝内实质性肿块;对比
【中图分类号】R445.1;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86-02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超声造影技术鉴别诊断肿瘤的良恶性已成为超声界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1]。而对于超声造影与多普勒超声对肝内实质性肿块诊断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故笔者对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二维彩超难以定性的69例肝实质性肿块患者分别进行了超声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旨在比较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实质性肿块的诊断价值,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为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二维彩超难以定性的69例肝实质性肿块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自愿书。69例患者中男45例,女24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3.3±2.8)岁。肿块直径最大为6.3cm,最小直径1.8cm,平均直径为(4.9±1.6)cm。
1.2 方法
超声造影仪器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LG9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器,探头频率为5MHZ。首先应用二维超声显示肝内病灶,然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块周边及肿块内的血流信号,并做出诊断。然后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检查前首先为患者推注造影剂,造影剂选择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六氟化硫微泡,注射前首先用5ml生理盐水将造影剂稀释,然后从肘静脉将2.4ml的造影剂在5-10s内团入。在造影剂推注的过程中启动内置的计时器,同时观察造影后的肿块内部及周边的门脉相及动脉相及回声强度变化,根据造影结果做出诊断。诊断后对69例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
1.3 评价标准
1)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肿块的标准:肿块内部检测到动脉样血流频谱;2)超声造影诊断恶性肿块的标准:动脉相呈高回声而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回声。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5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以P<0.01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經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为65例,肝血管瘤2例,肝孤立性坏死性结节1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而多普勒超声检测出原发性肝癌49例,肝血管瘤,肝孤立性坏死性结节,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均为明确诊断;超声造影检测出原发性肝癌63例,肝血管瘤,肝脏局灶性节增生均明确诊断,肝孤立性坏死性结节未明确诊断但诊断偏向良性病变。多普勒超声与病理相符合例数为49例,准确率49/69(71.01%),超声造影与病理相符合的例数为63例,准确率为63/69 (91.30%),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0.01),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齐青等[2]研究显示,超声对肝实质性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主要通过肿块及肿块周围的血流改变。因此在没有超声造影技术之前,我们通常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实质性肿块内及周边的血流变化来确定肿块的良恶性。但由于超声对肿瘤的血供检测一般局限于主干血流或者大分支的血流,对于血供较少的肿瘤,就会造成假阴性。吴赤球等[3]对27例肝实质性肿块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超声检查,其通过与病理比对,准确率仅为69.73%。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的71.01%基本相符合。而超声造影技术不仅可以检测到大血管的血流灌注,还可以清洗的检查到肿块及肿块周围细微的血管,有的甚至可以观察到肝实质性肿块的血流灌注,因此超声造影可以全面的检测肝实质性肿块的血供,为鉴别诊断肝实质性肿块的良恶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通过超声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63例,准确率高达91.30%。这与张钧等[4]研究结果相符合,其对48例肝实质性肿块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测出原发性肝癌45例,准确率高达93.75%。
本次研究中超声造影漏诊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后经病理证实这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处于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超声造影表现为低回声,故未做出定性诊断。Kwak等[5]研究显示,超声造影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低回声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陈敏华等[6]研究也显示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与其生物学特征关系密切。
本次研究中,69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肝血管瘤2例,肝孤立性坏死性结节1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局灶性结节增生表现为低回声结节,检测到血流频谱,但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未做出明确诊断。而超声造影对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表现为中心向四周的“车轮状”强化并可弥散整块肝实质性肿块,故可与原发性肝癌相鉴别。对于肝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仅表现为边界欠清的低回声肿块,且在肿块内肿块周围没有探及到血流信号,因此很难明确诊断。而超声造影可显示肝实质性肿块从动脉相到延迟相逐渐强化的过程,因此可明确诊断。除此之外,在本次研究中有1例孤立性坏死性结节患者,多普勒超声无法明确诊断,通过超声造影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倾向与良性病变的判断,但由于此病为极少见的良性肿瘤,且病因不明确,故超声造影的特点仍需要探讨。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可明显提高肝内实质性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故可作为鉴别诊断肝内实质性肿块良恶性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杰,董宝玮,于晓玲等经门静脉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在肝肿瘤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8):722-724.
[2] 齐青,王文平,魏瑞雪等,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肿瘤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3(7):508-510.
[3] 吴赤球,朱向明,李国杰等,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实质性肿块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9.4(11):49-52.
[4] 张钧,赵方,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0,19(1):44-46.
[5] KwakHS,Lee JM,Kim CS Preoperative det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omparison of combined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 and combined CT during arterial portography and CT hepatic arteriography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08,14(3):390-392.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42例均为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 均符合《胆道外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3], 且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男20例, 女22例;年龄26~72岁, 平均 (54.1±13.4) 岁。临床表现:右上腹疼痛28例, 右肩背疼痛20例, 后背散射痛17例, 进食高脂食物疼痛加重16例, 恶心、呕吐12例, 腹胀4例。
1.2 检测方法
42例患者均进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仪器为Acuson Sequoia 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美国生产) , 探头频率2.5~5.0MHz, 采样容积为1 mm×1 mm×1 mm, 声速与血流的夹角<60°, 测量阻力指数。检查前1d禁食或禁服对胆囊收缩有影响的高脂食物、药物, 检查前8h禁食水, 空腹检查。患者取左卧位或者仰卧位, 按照右肋间-肋缘下-剑突下的顺序全面扫查胆囊及周围情况, 必要可改变体位以方便观察胆囊腔及病灶。观察并记录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声像图特征、血流信号, 可将病灶局部放大以清晰显现病灶内血供。
2 结果
2.1 腹部彩超诊断正确率
42例患者术后经病理检查确定胆固醇息肉22例, 炎性息肉9例, 胆囊结石4例, 胆囊腺瘤3例, 胆囊腺肌症3例, 胆囊腺癌2例。腹部彩超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 诊断正确率为88.10% (37/42) , 误诊率为11.90% (5/42) , 见表1。
2.2 彩超声像图特征
42例患者彩超检查可听及胆囊壁有中等或强回声团突入胆囊腔, 一般无声影, 呈单发或多发, 部分可见乳头状突起, 血流信号不明显, 不同病理学类型的息肉呈现不同的图像特征, 其中胆囊壁强回声4例, 高回声26例, 稍高回声8例, 等回声4例;形态表现为乳头状、团状的有33例;基底较宽的有20例, 基底较窄或带蒂的有22例;单发20例, 多发22例;病灶直径3~20mm平均 (9.2±4.1) mm;病灶内有血流信号的有7例, 其中点状血流信号3例, 树枝状或条状血流信号4例, 均未检测到频谱, 阻力指数0.46~0.73, 平均 (0.54±0.13) 。不同病理学类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见表2。
3 讨论
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 泛指胆囊黏膜局限性隆起或向胆囊腔内突出的病变, 其发病率为5%~10%左右[4]。胆囊息肉样病变主要分为肿瘤性病变及非肿瘤性病变, 肿瘤性病变包括早期胆囊癌及腺瘤性息肉;而非肿瘤性病变也称为良性病变, 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腺肌瘤等, 其中以胆固醇性息肉最为常见[5]。本组中胆固醇性息肉22例, 占52.38%, 与文献报道相符。虽然胆囊息肉样病变各型表现有差别, 但其回声、大小、数目、部位、有无蒂方面各型之间也会有重叠, 使得各型之间的界限不明显, 这给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带来一定苦难。随着检验技术及超声诊断仪器的发展, 彩超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中广泛适用, 经腹部彩超诊断逐渐发展成为良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经腹部彩超检查可听及胆囊壁有中等或强回声团突入胆囊腔, 一般无声影, 呈单发或多发, 部分可见乳头状突起, 血流信号不明显, 只有少数炎性息肉及伴有结石的息肉可有少许血流信号, 且主要表现为点状及树枝状血流信号[6]。 (1) 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本组中胆固醇性息肉与炎性息肉腹部彩超诊断与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完全相符, 彩超诊断可作为两种息肉诊断的主要方法。胆固醇息肉是由于胆固醇代谢局部紊乱, 吞噬了
脂质的组织细胞大量堆积在胆囊壁, 以致胆固醇结晶沉积于胆囊黏膜固有层, 形成白色小结节。胆固醇息肉的实质细胞已不具备生长能力, 无恶变倾向。其好发于胆囊体、底, 可单发或多发, 基底较窄, 常常带有蒂, 彩超检查可听及高、强回声, 直径一般<10mm,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一般无信号。其他息肉类型的彩超诊断与病理学检查诊断符合率受病理类型及个体差异影响较大。 (2) 胆囊腺瘤:本组中胆囊腺瘤的诊断符合率仅为66.67%, 直径均>9.0cm, 好发于胆囊颈, 基底较宽。胆囊腺瘤容易误诊为肿瘤性病变, 当直径>13mm时应提高恶变警惕性。 (3) 胆囊腺肌症:本组胆囊现肌症诊断符合率为66.67%, 彩超检查可见胆囊壁增厚, 多为单发, 基底较宽, 一般无蒂, 胆囊壁有“彗尾征”可作为诊断的特异性表现, 可有小许血流[7]。胆囊腺肌症患者一般伴有结石而易被误诊为肿瘤性病变。 (4) 胆囊结石:本组中将3例胆囊结石误诊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误诊率为7.14%。这3例胆囊结石患者无任何症状, 彩超检查直径均<8.0mm, 有中等或高回声, 无声影堆积, 以单发为主, 而且在变换体位时期形态无任何改变, 大致符合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特征, 因此容易误诊。
文献报道, 良性胆囊息肉样恶变率为7%~22%[8,9]。全面、细致的的检查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防止良性息肉恶变的主要手段。彩超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在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最常见的误诊主要表现为早期胆囊癌及腺瘤性息肉与良性胆囊息肉之间的误诊[10]。Conway JD等[11]认为, 早期胆囊癌及腺瘤性息肉彩超主要表现为结节状椭圆形肿块, 胆囊腔内回声较低, 内部回声较为均匀, 且病灶直径一般>10mm, 基底较宽。由此可知, 病灶回声及直径可作为良恶性息肉鉴别诊断的指标。本组中病灶直径3~20mm平均 (9.2±4.1) mm, 回声以高强回身为主, 其中强回声4例, 高回声26例, 稍高回声8例, 等回声4例。
石景森等[12]研究认为, 病灶直径及并发结石是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 病灶直径≥10mm的病灶恶变风险为是直径<10mm的病灶的24倍。本组中胆囊腺肌症患者、胆囊腺癌患者病灶直径分别为 (10.8±2.8) mm、 (19.3±2.1) mm, 但两者并未发生恶变, 可能与胆囊壁未明显增厚相关。笔者认为, 病灶直径≥10mm时, 胆囊壁增厚≥5mm时应提高良性息肉恶变警惕性。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篇5
高档实时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 质量层次 原装进口 数量 1 是否与医院现有设备配套使用(配套使用设备品牌及型号): 否 设备配置要求及用途:(填写购买该设备的用途和主要功能)满足妇科病人诊疗需要 具体技术参数: 请用多级序号标注序号
1.彩色超声诊断仪: ★1.1 原装进口全数字化超声成像系统,由制造商品牌所在国生产(以注册证为准),所提供机型为2011年首次注册的全新机型,以注册证时间及生产地为准
1.2 显示器:≥19寸高分辨率彩色液晶显示器 1.3操作面板设有前置升降开关,面板高度可调节,升降范围≥150mm 1.4 全数字化宽频带波束形成器
1.5 二维灰阶显示及分析单元 1.6 M型显示及分析单元
1.7 彩色多普勒显示及分析单元 1.8能量多普勒显示及分析单元 1.9 脉冲多普勒显示及分析单元 1.10连续多普勒显示及分析单元 1.11方向性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1.12组织谐波成像技术 1.13脉冲反相谐波成像技术 1.14空间复合成像技术(选配)★1.15屏幕显示最大可视可调动态范围:≥199dB,可逐级1dB可视微调(须提供屏幕显示最大动态范围及调至198dB图片共2张证明)
1.16双幅实时动态显示功能,同时显示黑白二维及彩色血流的实时动态图像 ★1.17具有频率复合成像技术,屏幕可显示,多级可调,可结合其他技术同时使用(须提供彩页宣传文字介绍资料或白皮书)1.18斑点减少滤波技术 1.19所有探头均具有宽频可变频技术,支持2D/C/PW 等模式 1.20 Quick Scan 单键优化:通过一键操作迅速优化多种参数,自动优化图像 1.21图标指示功能,可任意选择剪贴板中存储的影像,进行回放、调节、测量、分析和诊断 ★1.22 动态核磁技术:消除斑点噪声伪像,增强边缘显示,显著提高图像分辨率和对比度,多级可调,以满足不同组织对图像不同要求,支持所有探头,并可结合其他图像优化技术 同时使用 ★1.23具有多国语言包括中文菜单、中文文本输入(提供图片证明)
2.测量和分析部分(B型、M型、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
2.1 一般测量 2.2多普勒测量与分析
2.3 妇科测量与分析 2.4产科测量与分析,具有胎儿体重孕龄、评估,生长曲线等多种显示
2.5 外周血管测量与分析 2.6心脏测量与分析 2.7胎儿心脏测量与分析
3.探头规格
3.1 频率:每个探头都是超宽频带变频探头,具有多个中心频率可选择,独立变频 3.2所有探头均支持3D成像 ★3.3探头规格: 3.3.1性能:超宽频带变频探头,频段或频率数字双重显示模式,探头在二维模式下中心频率最大可选择≥6种;多普勒频率可最大选择≥2种;中心频率的变频频段或频率具体数字在屏幕上可视可调 1
3.3.2类型:电子相控阵,电子凸阵,电子线阵 3.3.3凸阵:2-8MHz,基波成像的中心频率个数≥3个,谐波成像的中心频率个数≥3个,可视可调 3.3.4线阵:5-12MHz,基波成像的中心频率个数≥3个,谐波成像的中心频率个数≥3个,可视可调 3.3.5 腔内凸阵:2-4MHz,基波成像的中心频率个数≥3个,谐波成像的中心频率个数≥3个,可视可调 3.4探头接口:激活探头接口≥3个,接口大小一致,2D及3D探头接口通用
4.输入/输出信号:
4.1 输入:USB2.0、DICOM、外部音频
4.2 输出:DVI、VHS、S-VHS、音频输出、USB2.0、DICOM ★4.3 主机内置一体化USB接口≥4个,须提供全部4个USB接口(提供图片证明)5.二维成像主要参数 5.1 扫描线:每帧线密度≥380超声线 5.2 声束聚焦:发射≥8段,接收自动连续聚焦 5.3 数字技术:接收数字式声束形成器,连续动态聚焦,可变孔径及动态变迹
5.4 谐波成像基波频率个数:≥3个 5.5 线阵探头梯形成像技术,支持二维、彩色和PW模式
5.6 回放重现:2D灰阶图像回放≥5000帧 5.7预设条件:针对不同的检查脏器,预置最佳化图像的检查条件,减少操作时的调节,及常用所需的外部调节及组合调节 5.8增益调节:B、B/M、C、D可独立调节,TGC≥8段增益补偿调节 5.9最大显示深度≥30cm,最小显示深度≤2cm(提供图片证明)6.频谱多普勒 6.1方式:脉冲波多普勒(PW)、高脉冲重复频率(HPRF)、连续波多普勒(CW)6.2显示方式:B/D、B/C/D 6.3零位移动:≥8级 2
6.4最小取样宽度≤0.5mm(需附图证明)6.5实时多普勒频谱自动包络并完成频谱测量计算 6.6实时三同步功能 7.彩色多普勒 7.1显示方式:速度方差显示、能量显示、速度显示、方差显示 7.2显示控制:零位移动、黑/白与彩色比较、彩色对比 7.3显示位置调整:线阵扫描感兴趣的图像范围:-15°~+15 8.内置一体化实时三维超声成像 8.1 3D成像单元:具备自由臂3D成像、静态3D、实时立体3D、4D 8.2 具有观察不同器官组织的多种3D重建模式,且可复合 8.3多种三维显示模式,包括 表面模式(一般,柔和)透明模式(最大模式,最小模式,X线成像模式)亮度模式
8.4 具备3D立体图像编辑切割功能 ★8.5 具备以下3D扩展成像功能 8.5.1智能断层成像:可将3D立体数据沿A、B、C三个正交平面分别进行连续平行断层切割,并可实时扫查,同屏显示≥24幅不同深度图像,断面间距0.5mm-5mm可调(提供图片证明)8.5.2任意剖面成像:3D立体数据内任意切割进行剖面成像通过直线或曲线切割后进行剖面成像,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分析感兴趣区,对产前系统筛查、疑难病例会诊和科研教学等极具价值(提供图片证明)8.5.3 容积CT立体成像,包括立方体CT、交叉CT两种,观察感兴趣区的空间位置和内部结构。
9.超声图像及病案管理系统: 9.1数字化硬盘容量≥250GB,可永久存储动、静态图像,屏幕可显示硬盘容量数据信息 9.2动态图像、静态图像以PC通用格式直接存储,无需特殊软件即能在普通PC机上直接观看图像
9.3 具有图像存储与(电影)回放重现单元 3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篇6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面动脉的表现及相关参数。方法:选取我院64例健康体检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下颌段彩色血流显示率、灰阶图像血管内径显示率均为100%(左侧100%、右侧100%),口唇段分别为83.59%(左侧82.81%、右侧84.38%)、70.09%(左侧67.92%、右侧72.22%),鼻侧段分别为70.31%(左侧65.63%、右侧75.00%)、53.33%(左侧42.86%、右侧62.50%);下颌段PSV、EDV、RI及d与口唇段、鼻侧段各指标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唇段、鼻侧段各指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面动脉每段内径间均无差异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面动脉血流参数正常值,为相关疾病提供有利数据,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面动脉在舌动脉的偏上方,二腹肌后腹下缘处,发于颈外动脉前壁。术前准确评估面动脉的發育、分布、血流动力学是皮瓣游离移植术或轴型皮瓣转移术的关键[1]。笔者对我院2009年3月~2013年5月64例健康体检者128条面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建立正常参数,现将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面动脉的健康体检者64例,男性17例,女性47例,年龄19~62岁,平均33.7±5.5岁,均无心血管疾病。
1.2 方法
所有体检者取仰卧位,用右手食指、中指触摸患者受检一侧面部下颌骨底端和咬肌前端交界处,再在下颌骨下端面动脉搏动最显著部位放置探头。依据面动脉解剖走行进行超声检测。仪器为日本产HITACHIEUB-8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为0.8~1.5mm3。由于血管内径很小,设外周血管检测条件,用CDFI模式,脉冲多普勒取样线与血流束夹角在60°以内。适当调整图像深度,寻找面动脉长轴的最理想切面,然后采用脉冲多普勒观察v-t曲线确定动脉。测量面动脉每段起始端内径d。调整取样框角度,血管中央置入取样门,声束与血流束夹角保持30°。显示血流频谱,观测频谱波形,同时记录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阻力指数(RI)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行t检验, x±s检验,χ2检验,当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彩色图像与灰阶图像显示结果
本组64例健康体检者面动脉走行连续,彩色图像血流信号丰富,灰阶图像血管腔通透性好,血管末端连续光滑、平整,详情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面神经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面部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日益升高,是由血管炎的病理发生变化而出现的面部症状。面动脉与分支主要供应面部组织[2]。80年代初,我国研究者对尸体进行面动脉解剖,从而测量相关指标,了解面动脉走行、分支与外径,但使面动脉存在较大的变异性。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它测定活体面动脉的相关指标数值具有较高的精准性,其临床意义深远。
口腔颌面部的多种疾病与供血动脉有紧密联系,且面动脉是其主要供血动脉。临床上行整复组织缺损时,唇瓣长度与形状并不一定对其造成影响,也可将皮瓣供血的主要动脉与面动脉端端吻合,用于游离皮瓣整复面部缺损。王爱平等[3]报道显示,面动脉终止于口角以下8.0%,口角至鼻翼15%,鼻翼以上77%,且女性面动脉内径较细。本研究表1可见,16.41%(21/128)健康者面动脉终止于口唇段以下,29.69%(38/128)终止于鼻侧段以下,说明术前检测面动脉远心段具有重要意义。与刘阳[4]等报道结果基本一致。由于部分患者面动脉发育存在差异性,行程只到口唇段或鼻翼水平,如果按照传统面动脉行程分布设计皮瓣,远心段轴心动脉的不存在可直接造成皮瓣手术失败,甚至发生面动脉主干缺如。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可明确面动脉远心段、主干的存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表2可见,由远至近,PSV、EDV、RI及d均随之降低与减小,且下颌段各指标与口唇段、鼻侧段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面动脉下颌段的分支较多造成,也可能是由于面动脉起源端变异造成,这种解剖变异可能与面动脉下颌段血流动力学测值偏高相关。本组健康者左、右侧面动脉下颌、口唇段、鼻侧段间内径均无差异性(p>0.05),说明面动脉的发育情况不能仅从管径粗细判断,要通过面部走行、分布、终止的部位来鉴别。
综上所述,面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正常血液动力学依据,为术前皮瓣设计、术后血运评估作有利参考。由于本研究资料有限,有待更多学者对此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叶明,杨兴文,薛亚忠等. 左侧面动脉变异1例[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06) 36
[2] 陈伟良,梁衍灿,杨朝晖等. 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下颌骨肌瓣修复上颌骨Brown 2A型缺损[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0(01) 53-56
[3] 王爱平,彭田红,周小兵等. 颌面部血管的应用解剖[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06) 18-22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 0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就有344例患者属于ICA单侧或双侧的狭窄 (狭窄率>50%) 或闭塞的情况。而男性患者占了265例, 女性患者79例, 年龄在45~77岁之间, 平均年龄66.0岁。其中, 脑梗死182例 (52.9%) :男146例, 女3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39例 (40.4%) :男108例, 女31例;头晕23例 (6.7%) :男11例, 女12例。经临床检验查看, 排除病例患有颈椎病或其它心脑疾病, 排除禁忌症。
1.2 治疗方法
1.2.1 标准DSA检测
标准的DSA检测使用了国际多项高端技术, 其中融合了LCE十型C型臂、欧乃源克对比剂, 前者生产于美国的GE公司。采用sedingep’S技术, 4-SF导鞘, 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在导丝的辅助下, 把猪尾造影导管的顶端植人主动脉弓行主动脉弓的造影, 接着选择性的进行颈动脉和椎动脉造影, 后期的动作用普通造影管就可以完成。
1.2.2 CDFI、TCD检查
CDFI使用西门子S2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对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进行常规性的检查, 同时, 外双侧颈总、颈外、锁骨下及椎动脉的病变进行切除。检测时患者颈下垫枕, 暴露颈部, 检测呈现颈总动脉图像, 外移探头和上移探头时, 则分别显示椎动脉段及颈椎椎骨截断。通过横图扫描, 掌握患者的VFO、Vm相关情况。
经颅多普勒超声使用L1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这个诊断仪是由德国DWL公司生产的。接受检查的患者只需要保持坐姿便可, 颈部前屈, 探头发射脉冲 (功率>80%) , 分别对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等进行探测, 观察不同时期的血液流速, 同时, 还要对多个部位进行检查, 其中包括双侧ICA颅外段、ICA终末段, 还有大脑中的各个动脉, 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及椎一基底动脉。
1.2.3 联合检查
针对不同的患者差异性的复查, 例如TCD结果中有流速增快且颈动脉存在狭窄的患者, 要对颅内血管进行复查而对TCD结果中CDFI正常但流速减慢的患者要对颈动脉进行复查。以弥补使用一种检测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足。对于代偿性流速增快的血管及高流速的侧支循环血流要求最终得出阳性的结果, 在处理方式上要看做阴性处理[1]。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采用χ2值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DSA检测结果:对258位患者的检查结果为双侧共计狭窄301支, 其中闭塞有86支, 检测正常的为301支。这258为患者中, 单侧椎动脉闭塞的有65例, 双侧椎动脉狭窄的有22例, 两侧椎动脉一侧狭窄一侧闭塞的患者有21例。
(2) CDFI检测结果:在所有检测的双侧锥动脉中, 正常226支, 假阳性65支, 假阴性54支、闭塞43支、狭窄301支。根据实际对比分析得出, 检查结果与DSA的符合率为82%。
(3) TCD检测结果:双侧锥动脉共计狭窄280支, 闭塞32支, 假阳性86支, 假阴性32支。根据实际对比分析得出, 检查结果与DSA的符合率为77%。
(4) 联合诊断结果:狭窄258支, 闭塞65支, 正常280支, 根据实际对比分析得出, 检查及国与DSA符合率为93%。
通过上述诊断结果并结合诊断较单纯CDFI、TC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高等方面, 从整体来看, 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等参照值均比单独使用CDFI或TCD要高, P<0.05, 这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注:*表示与CDFI比较P<0.05;#表示与TCD比较P<0.05。
3 讨论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 椎动脉可分成4个部分, 分别为: (1) 起始处———C横突孔; (2) C6横突孔———C1横突孔; (3) 出C1———颅前; (4) 颅内段———基底动脉。使用彩色多普勒彩超检测椎动脉时, 高频探头可以很好的作用于 (1) 和 (2) 椎动脉部分, 特别使其内径和附壁斑块情况, 从而掌握患者的椎动脉狭窄比率。在这一点上多普勒频谱也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它主要是通过检测血流情况来评价动脉狭窄问题。经研究指出, (1) 、 (2) 量部分椎动脉PSV在80 cm/s以内时视为正常, 如高于100 cm/s, 则判定椎动脉狭窄。在这一基础上PSV<180 cm/s, 即狭窄比<75%时, 视为中轻度狭窄;PSV>180 cm/s时则为重度狭窄。当检测不到血流数据或PSV低于10 cm/s时, 则为血管闭塞。但是, 尽管CDFI具有临床疗效, 但是它在椎动脉第一部分检测中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 这一方面是由于高频远场衰减缘故, 另一方面是由于椎动脉起始位置的特殊性, 因此即便其能直观显示管腔结构并检测血流动力, 但是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 使得CDFI无法全程检测椎动脉。特别是椎骨遮挡处, 检测结果会呈现出节段性。加之受仪器、检测条件、技术手法的影响和制约, 使得该项仪器对椎动脉内斑块的检测不足。这也是该文结合CDFI与TCD联合治疗并证明其应用可行性的原因之一。
该研究以DSA为标准, CDFI病变符合率为82%, 敏感性为83.9%, 特异性为80.9%, 阳性预测值为85.6%, 隐性预测值为77.7%, 准确率为82.4%;TCD病变符合率为77%, 敏感性为77.9%, 另外, 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75.1%、80.1%、71.9%、76.4%。在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 在ICA分叉位置高或走行弯曲, 的情况下, 会致使血流速度异常升高并误认为狭窄, 以及没有完全显示ICA颅外段全程并认为闭塞, 这两种情况都会得出假阳性的结论。在ICA闭塞的情况下, 侧支循环开放会使颈外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增粗, 这样很容易被认定为颈动脉分叉, 并且分别把代偿血流升高和相对血管阻力减低的颈外动脉血流当成ICA, 从而会没有对ICA诊断, 得出假阴性的结论。[2]而采用联合治疗则实现了检查方式间的优势互补, 结果也表明联合诊断病变符合率为93%, 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3.9%、100%、100%、93%、95.2%。与其它同类研究报道[3,5,6,7]结果相比, 具有相似性。所以综合来看, 该研究证明了经颅多普勒超声、经颅彩色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椎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光瑜, 管敏, 赵亚男,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谱勒超声联合应用对颈内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31) :171-172.
[2]陈盈, 冯加纯, 刘影, 等.颈动脉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并随访双侧椎动脉夹层1例[J].中国卒中杂志, 2014 (3) :215-219.
[3]郝豪皓.双频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四届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2013:1.
[4]韩秋, 刘彦丽, 陈晓旭.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1) :101-102.
[5]王洪科.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 2014.
[6]王洪科, 张小宁, 刘培琴, 等.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4 (1) :31-34.
[7]罗燕娜, 陈文志, 黄宏.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对鼻咽癌放射性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17) :86-87.
[8]傅光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12) :97-98.
[9]郭佳, 汪军, 赵蕾, 等.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时眼动脉血流改变[J].眼科新进展, 2015 (2) :171-17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乳腺结节病变 篇8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乳腺结节病变71例, 均为女性, 年龄21~60岁, 平均40岁。均经手术切除获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LOGLQ400GE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采用线阵探头, 探头频率为7~10 MHz。患者常规检查取仰卧位, 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和腋窝, 探头直接接触扫查, 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连续扫描。对病变处应加以纵、横、斜切扫查, 必要时可改侧卧位探测。常规扫查腋窝, 所有患者均在经期后检查。首先做二维超声检查, 根据乳腺实质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以及皮肤与周围组织有无浸润现象这些指标做出初步诊断。接着在二维图像基础上叠加彩色多普勒显示乳腺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 判断病灶内血管的丰富程度, 并对病炕内血流信号进行多普勒取样, 调整声速与血流射角小于60度。测量动脉血流频谱参数:阻力指数 (RI) , 搏动指数 (PI) 。
2结果
二维超声对乳腺实质结节查出率100 %。本组71例33例良性 (纤维瘤20例, 漏诊5例, 误诊为乳腺癌, 单纯囊肿2例, 乳腺囊性增生4例) , 38例乳腺恶性肿瘤 (二维超声准确诊断30例, 其余8例中有6例误为纤维腺瘤) 。良恶性诊断准确率82 %, 敏感性79 %, 特异性85 %。
乳腺纤维腺瘤33例有5例无血流信号, 血流信号查出率85 %, 恶性肿物均可在团块周围或周边查出血流信号, 查出率100 %, 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恶性肿瘤血流信号多为中等或丰富, 可见3~4处点状血流信号, 或一条长度超过或接近肿块半径的血管, 或可见3条以上血管或血管相互连通, 交织或网状。
3讨论
3.1 二维超声像
良性肿块: (1) 乳腺纤维瘤:年轻女性多见, 形态规则, 边界清晰, 内部回声均匀或欠均匀。 (2) 乳腺囊性增生病:与单纯囊肿在二维超声上难以鉴别。两者均表现为乳腺组织内囊性肿块, 边界清晰, 后壁回声增强。囊性增生病囊肿多为多发, 双乳多见, 而单纯囊肿少见多为单发。乳腺增生症的二维超声无明显特异表现, 表现为乳腺组织结构紊乱, 回声不均, 导管轻度扩张或不扩张, 可见低回声结节, 边界欠清晰, 回声均匀[1]。恶性病变, 乳腺癌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 肿块内部多呈低回声, 光点分布不均匀, 一般都具有肿块不规则, 边界欠清晰, 无包膜, 向周边浸润性生长, 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特征[2]。
3.2 彩色血流及频谱
随着高频探头的应用和彩色多普勒技术的提高以及能量多普勒的应用, 超声可以显示流速很低的血流。正常乳腺内的血管软较细, 血流缓慢, 分布稀少, 常在皮下脂肪层及韧带处显示。腺体内能够显示的多为静血流, 无病变时仅能记录到微弱的多普勒信号。乳腺增生病变时, 可在病变区测得血流信号。乳腺囊肿及乳腺腺瘤的血流多在周边或包膜周围测得。浸润性导管癌的彩色血流, 一般集中在病变周围及边缘, 血流流向不规则, 内径较宽。本组资料中, 仅有5例纤维瘤内无血流信号, 其余乳腺实质内均可探及血流信号, 仅凭血流信号的检出率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是不可靠的。另外, 随着肿瘤的增大, 其血供亦相应增加, 即使良性也会出现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因此, 病灶内血流信号丰富程度对于乳腺较小肿瘤 (直径<20 mm) 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国内曾报道, 以Vmax>0.25 m/s、RI>0.7、PI>1.3为阈值鉴别乳腺病变的良恶性。Vmax值不仅与良恶性有关, 还受患者月经周期、肿块大小、操作者的技术与熟练程度影响。检查时间最好在月经来潮后1周, 乳腺变化最小。操作者应动作轻柔, 避免加压使血流速度减慢。对于血流丰富的乳腺肿瘤, 尽量多点测量, 以流速最快、阻力指数最高的血流参数作为测量数据进行统计。
综上所述, 二维图像是超声诊断的基础, 通过观察乳腺肿块的形状、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纵横比、有无钙化斑等, 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及各项参数, 可基本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手段, 彩色超声多普勒是早期诊断乳腺肿块的首选方法,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鲍润贤.乳腺肿瘤影像学诊断[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179.
膀胱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篇9
1资料与方法
本组23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男20例, 女3例, 年龄37~83岁, 平均年龄60岁。19例有无痛性或间歇性血尿病史, 其中5例伴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症状, 2例无任何症状。21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误诊2例。
仪器采用LOGIQ-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2~5MHz。患者膀胱适度充盈, 在膀胱区域作多方向连续扫描。首先用二维显像观察膀胱占位的部位、大小、形态, 内部回声结构和基底部情况, 有无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 再用CDFI观察病灶周围及内部血流分布情况, 然后用脉冲多普勒取样。取样容积2mm3, 调正θ角≤60°, 获取病灶区血流动力学参数, 即收缩期峰值速度 (Vs) , 舒张末期速度 (Vd) , 阻力指数 (RI) 。
2结果
21例膀胱癌中单发性16例, 多发性5例, 共30个病灶。9例单发于膀胱三角区, 4例位于左侧壁, 2例位于膀胱前壁, 6例位于膀胱三角区及侧壁;伴肾积水、输尿管扩张的5例, 伴膀胱结石的6例, 伴膀胱憩室1例, 伴血凝块9例。最小病灶11mm×14mm, 最大病灶56mm×41mm;直径≤30mm者有3例。声像图特征:在膀胱暗区内可见病灶呈乳头状或菜花样, 自膀胱壁向腔内突起, 呈中低回声, 形态不规则, 表面不平整, 内部回声不均匀, 基底较宽;肿瘤侵及肌层时, 膀胱壁连续性中断, 出现“零乱不齐或缺损”现象, 部分肿块周边见环形强回声带。本组超声误诊2例:1例术前超声见肿块位于膀胱左侧壁, 大小11mm×8mm, 术后病理诊断为炎性增生组织;1例因肿块直径小, 诊断为腺性膀胱炎伴结石, 忽略了局灶性结节而漏诊。超声诊断准确率达91.67%。
CDFI表现:大于30mm的肿块内部血流丰富, 可见血流信号从基底部膀胱壁向肿块内伸入, 并呈树枝状向周边扩展, 且血流丰富程度于肿瘤大小成正比, 较小病灶用能量图可显示内部短杆状血流信号;肿块内部血流多以动脉血流频谱为主。各血流频谱参数值:Vs平均值42.6 (27.8~72.6) cm/s, Vd平均值18.3 (14.3~21.4) cm/s, RI平均值0.57 (0.43~0.71) cm/s。
3讨论
Taylor等研究认为, 恶性肿瘤为适应快速生长需要而促使肿瘤形成新生血管, 由于这种新生血管壁薄, 缺乏弹力纤维, 又通常存在有动静脉分流, 因此具有血流快速的特点。本组15例膀胱癌均显示血供丰富, 其中≤3mm的肿瘤由于瘤体小, 血管增生和血流增加不明显, 彩色血流显像敏感度不高, 但用能量图能检测出血流信号。本组膀胱癌多为动脉血流频谱, 血流峰值 (Vs) 速度高, 平均值42.6cm/s, 最高72.6cm/s, 说明肿瘤血流显示符合高速动脉频谱特征。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 仅用B型超声是难以将膀胱癌与腺性膀胱炎性增生组织及膀胱附壁血凝块相鉴别的, 加用CDFI可使诊断更明确。膀胱肿瘤瘤体内部血供丰富, 血流信号在基底部呈树枝状向周边扩展, 并多呈动脉高速血流频谱;腺性膀胱炎虽然膀胱内呈“花边状”不规则增厚, 但其血流信号稀少, 呈星点状, 多为静脉血流频谱;膀胱附壁血凝块内部则无血流信号。
由此可见, CDFI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快速、简捷、准确且无创伤的特点, 可作为诊断膀胱肿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若能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1例, 年龄9~28岁, 左右侧睾丸扭转分别为8例和3例, 发病时间2h~6d, 患者均有阴囊、下腹部或腹股沟突然剧痛, 部分患者伴恶心、呕吐及低热。查体:阴囊内有肿块, 睾丸位置上移, 质硬, 有触痛。
1.2 仪器
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 P5诊断仪, 频率5~10MHz。患者仰卧, 探头置于阴囊皮肤上, 用二维及CDFI观察。
2结果
11例患者中5例发病时间在6h内, 超声见睾丸结构和回声正常或睾丸轻大, 回声略低, CDFI观察1例睾丸内无血流信号, 4例睾丸内血流显著减少, 睾丸血流速度下降4~5cm/s (健侧9~10Cm/s) , 阻力指数 (RI) 增高0.8~1.0 (健侧0.5~0.7) 。5例发病时间24h, 表现睾丸回声不均, 附睾大, 回声减低, CDFI表现与发病时间6h内者类似。1例发病24h以上, 睾丸回声不均, 变小, CDFI无血流信号。
3讨论
睾丸扭转的治疗应在发病6h内进行, 睾丸100%可保留, 6~12h可存活70%, 12~24h可存活20%, 发病>24h存活可能性极少[1]。正常睾丸血流速度4~12cm/s, RI 0.5~0.7[2]。本文11例睾丸扭转患者的CDFI特点:患者患侧睾丸血流消失或较健侧明显减少, 患侧睾丸动脉血流速度减低, RI增高。
通过CDFI能显示睾丸的血供情况, 通过观察血流变化, 可判断睾丸是否扭转, 并判断扭转程度, 为及时手术提供依据。因此早期诊断很重要。完全睾丸扭转血流完全中断, 无血流信号, 不完全睾丸扭转血流减少, 速度减慢, RI增高。
CDFI诊断睾丸扭转应有睾丸炎, 急性附睾炎相鉴别。前者突然发病, 睾丸剧痛, 恶心, 呕吐。CDFI:睾丸血流减少或中断, 而后者逐渐发病, 发热, 睾丸肿痛, 睾丸一侧有增大的痛结。CDFI:睾丸附睾血供增多。以上表现可明确鉴别。因此, 二维和CDFI是诊断睾丸扭转和鉴别诊断最敏感、准确而快捷的方法, 不仅可以诊断睾丸扭转, 而且可客观评价扭转程度, 以及睾丸是否坏死, 是目前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夏赔, 王瑛.小儿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79.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篇11
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分娩及进行妊娠检测的孕周在16-40周之间的587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产前胎儿畸形筛查,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在研究对象中共检出胎儿畸形138例,畸形率为2.35%;其中神经系统畸形58例,消化系统畸形73例,泌尿系统畸形59例,其余分别为心脏畸形、唇裂、骨骼系统畸形及其它畸形。根据分娩新生儿及尸检进行验证,超声检查误诊3例,漏诊2例,准确率为99.9%。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的诊断和预测中具有准确率高和较好的特异性,是临床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胎儿畸形准确率特异性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11-02
胎儿畸形指因内在原因导致胎儿各器官或身体局部出现形态学缺陷,又称作出生缺陷。可导致智力、行为能力等多种缺陷,严重影响患儿的生理功能,甚至导致死胎。据有关资料统计,胎儿畸形的发病率较高,国外约为15‰,我国略低约为13.7‰1。临床研究证实,通过产前诊断可以对胎儿畸形进行诊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时预防新生儿畸形,提高新生儿健康质量的有效途径。随着影像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院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简介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分娩及进行妊娠检测的孕周在16-40周之间的孕妇为5876例其基本临床资料如下:年龄在22-42岁之间,平均年龄28.6岁;孕周在18-27周的中期孕妇2594例,27-40周晚期孕妇为3282例;初产妇3789例,经产妇208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无严重的内科并发症,且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仪器和方法。
1.2.1仪器。研究使用Mylab50EnVisor彩超诊断仪以及配套的普通探头和腹部容积探头,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同时使用GE VOLUSON 730Pro,t凸阵探头装备腹部超声探头和容积探头将其频率设置为2-5MHz。
1.2.2检查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腹壁探查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时需注重对胎儿心脏的超声检查,获取超声的切面观成像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2。临床超声检查需要获取32-36幅胎儿的标准切面图。检查过程中应按照头颅、面部、脊柱、胸腔、腹部、四肢、胎盘、羊水的顺序对胎儿各系统进行筛查。对于孕周在18-28周获取以下图像:①头面部:侧脑室水平横切面、丘脑水平横切面、鼻唇冠状切面、小脑水平横切面、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眼球水平横切面;②背部和胸部:脊柱颈、胸矢状切面、膈肌冠状切面、腹围标准切面;③腰部:腰、骶矢狀切面、双肾水平横切面、脐孔水平横切面和矢状切面,膀胱脐动脉水平切面;④臀部:肛门靶环征及外生殖器切面图;⑤下肢及足部:左、右侧胫腓骨长轴切面,左、右侧股骨长轴切面,左、右足切面,左、右侧肱骨长轴切面;⑥上肢及手:左、右侧尺桡骨长轴切面,左、右手切面;⑦其它部位:脐带胎盘附着处,宫颈内口矢状切面,脐动脉血流频谱,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等切面图。根据获取的图像资料对胎儿畸形进行判断。
2结果
在5876例研究对象中共检出胎儿畸形138例,畸形率为2.35%;其中神经系统畸形58例,消化系统畸形32例,泌尿系统畸形12例,心脏畸形8例,唇裂6例,骨骼系统畸形5例,其它畸形8例及并发多种畸形9例。根据分娩新生儿及尸检进行验证,超声检查误诊3例,漏诊2例,准确率为99.9%。
3讨论
胎儿畸形是临床常见的产科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畸形儿出生约60万,胎儿畸形出生率为2.7%3。畸形儿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新生儿质量。先天性畸在各器官、各系统均可发病,临床研究证实胎儿畸形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因胎儿畸形产前均无自觉症状,难以做出诊断,因此需借助超声检查进行诊断。近年来临床开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诊断,大幅度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已成为胎儿畸形诊断的常用方法。
要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的准确率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规范操作:严格按照超声检查的操作标准进行规范操作,对于疑似不能确诊者可再次进行检查;②掌握胎儿情况:临床诊断医生要熟练掌握胎儿各阶段的解剖特征及超声图像特征,便于对异常情况的判定和畸形的诊断;③注意检查顺序:严格按照超声检查的检查按顺序对胎儿各部位及器官进行扫描,以防漏诊;④注意胎儿体位:因胎儿体位对超声检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医生可以推动胎儿或改变孕妇体位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⑤按时复查:建议孕妇行多次超声检查,尤其对于晚孕孕妇需进行补筛检查。以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和准确率。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的诊断和预测中具有准确率高和较好的特异性,是临床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徐立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胎儿畸形的临床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2(02):224-225
[2]高亚莉,王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胎儿畸形32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2,22(04):210-211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篇12
关键词:肾结石,超声碎石,彩色多普勒超声,并发症,疗效观察
近年来, 由于人们对肾结石不够重视, 加上工业污染对水质的影响, 使肾结石病例增多, 且肾结石体积也较大。对较大肾脏结石一般首选体外超声碎石术, 体外超声碎石后由于结石的碎裂形状和碎块大小不一, 有棱尖者在移动时可引起肾盂或输尿管划伤, 体积较大者可嵌顿于输尿管狭窄处, 所以碎石术后的追踪随访非常重要, 可明确碎石术的疗效与后期治疗。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女性肾结石患者32例, 行体外超声碎石术后做彩色多普勒超声追踪随访, 发现了许多异常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月因腰痛伴下腹坠痛来我院检查的女性患者, 年龄32岁~68岁, 平均年龄46岁, 32例患者均有附件炎或盆腔炎, 无其他伴发疾病。
1.2 方法
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75 MHz, 检查前1 h~2 h让患者饮纯净水500~1 000 m L, 当膀胱适当充盈时, 患者取仰卧位, 暴露腹部, 退裤至耻骨联合下缘, 探头涂上黏合剂, 行冠状扫查, 取侧卧位、右前或左前斜侧卧位、腋后线纵向扫查, 注意观察肾脏外形, 最大长径和宽径, 肾门结构, 肾皮质、髓后及肾盂区。输尿管检查时, 上段输尿管予侧卧位, 腰部行冠状切面扫查, 适当探头加压并嘱患者深吸气, 由肾盂延输尿管往下追踪扫查, 直到髂棘水平;中段输尿管检查时, 让患者取仰卧位, 适当膀胱充盈, 加压探头;下段输尿管与中段相同, 查找输尿管3个狭窄部有否异常。膀胱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 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方, 对膀胱进行纵、横、斜等多切面连续按顺序扫查, 不遗漏每一角落, 必要时加压, 变动体位。
2 结果
本组32例体外超声碎石术后患者中, 第1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碎石无效3例, 碎石后上输尿管结石嵌顿2例, 下段输尿管结石嵌顿3例, 结石均排出24例, 因肾盂或输尿管结石划伤, 膀胱出现血凝块14例;第2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32例中2例下输尿管肾结石嵌顿, 27例肾结石均排出体外, 膀胱炎3例, 新发现膀胱癌2例。3例无效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结石治愈;2例下输尿管嵌顿者3周后结石排出。
3 病案举例
患者, 女, 48岁, 因腰痛伴下腹坠胀3 d于2012年5月10日来我院妇科检查。入科时体检:表情痛苦,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 巩膜不黄, 咽部微充血, 颈软, 气管居中, 双肺听诊无干湿啰音, 心音中等, 心率:88次/min, 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 腹平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 肠鸣音正常, 左肾区叩击痛阳性, 双下肢不肿, 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做尿检提示:红细胞 (+++) , 白细胞 (+) , 蛋白 (+) , 余项无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肾结石, 直径1.8 cm, 左肾轻度积水, 右肾无异常, 双侧输尿管及膀胱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左肾结石。行抗感染镇痛利尿治疗, 2012年5月13日, 患者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泌尿外科行体外超声碎石术, 术后排血尿1 d, 行抗感染止血治疗。2012年5月17日左腰痛向左下腹放射, 1 h后左下腹痛, 4 h后腰腹痛缓解, 再过2 h排尿中见一不规则黑色石块;2012年5月18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肾下极结石直径0.9 cm, 左肾门小结石直径0.5 cm。2012年5月19日腰腹痛又发作1次, 但持续时间较短, 约1 h余;2012年5月21日下午患者同以往一样饮白开水500 m L后到广场跳舞, 大约30 min患者诉腰部及左上腹区剧痛, 疼痛向下腹及大腿内侧放射, 撕裂痛, 行走无力, 被同事送入我院门诊。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第一生理狭窄处) 见一结石, 直径0.9 cm, 左肾轻度积水, 输尿管出口喷尿图减弱, 右肾及输尿管无异常, 膀胱内未见结石影像, 可见不规则弱回声, 透声性好, 考虑凝血块;另见膀胱左侧壁一中低回声, 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规整, 内部回声不均匀, 可见半环状回声, 直径1.0 cm, 考虑膀胱肿瘤。行抗感染、止血、镇痛、利尿治疗, 次日早上患者腰痛移至右下腹处, 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结石已移至输尿管第3个生理狭窄。第3天上午患者突然感觉腰腹痛缓解, 下午排出一不规则带刺状结石, 结石排出后第3天, 做膀胱镜提示:膀胱左侧壁肿瘤, 取活检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转潜江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癌切除术, 患者治愈出院, 此后每个月来我院门诊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随访半年, 患者肾结石未复发, 膀胱部分切除, 未见肿瘤复发。
4 讨论
肾结石为临床常见疾病, 由于其临床症状与某些妇科疾病相似, 就诊时医生要认真仔细询问病情, 做好体检和其他实验室检查, 防止漏诊和误诊。超声检查对妇科疾病和泌尿系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其损伤小, 副作用少, 广泛应用于临床。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检查, 要从肾到膀胱, 直到尿道仔细检查, 要有耐心, 从上至下, 一一排查。肾结石超声图像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并伴有典型回声, 较小肾结石呈点状强回声, 声影多聚集于肾小盏后部, 伴有肾小盏积水者, 呈典型的无回声区内的点状强回声, 在不伴有积水的患者, 小的肾结石往往容易被肾盂回声掩盖[1]。光滑质硬的草酸结石和大的鹿角形结石呈圆弧状回声, 后部不显示[1];尿酸结石等粗糙质软的肾结石和其他成分的小肾结石可显示全貌。当患者左肾积水时, 肾结石与肾实质之间有条状或带状无回声区, 使肾结石显示更明显[2]。如果结石近端有尿液无回声区, 说明有梗阻存在。在肾中部或肾上极发现强回声团则多为肾结石, 近端有无回声区时, 说明结石嵌顿于肾盏颈部引起肾盏扩张。
输尿管结石多表现为致密强回声光团, 后方伴声影, 重点探查输尿管3个生理狭窄部, 结石上方一般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 当输尿管出口喷尿图减弱或消失时表明输尿管梗阻, 如果结石较小, 显像较困难[2]。输尿管结石典型的超声图像是:在扩张的输尿管管腔无回声带远端显示致密强回声光团, 后方伴声影或“彗星尾征”, 与管壁分界清楚。强回声团多似椭圆形、类圆形或弧形、扁平形或不规则形, 结石嵌顿部位输尿管黏膜回声减低、增厚、毛糙。合并肾周积液声像图表现为肾周条索状无回声区, 部分表现为患侧肾脏体积增大, 或皮质回声增强、增厚。膀胱结石声像图特点:充盈的膀胱腔内见有强回声斑, 原发性结石体积较大, 输尿管落入的结石体积较小, 强回声斑后伴有声影, 可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膀胱肿瘤多呈中低回声, 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规整, 内部回声不均匀, 部分可见斑点或半环状强回声, 肿瘤侵及肌层时, 膀胱壁回声模糊, 连续性被破坏、中断, 出现“零乱不齐或缺损”现象[3], 肿瘤进一步浸润到周围脏器时, 则与周围脏器分界不清。膀胱凝血块呈不规则形弱回声, 扁平且大, 透声性好, 膀胱回声完整清晰, 可随体位变动而变动, 内部没有血流信号。慢性膀胱炎膀胱壁呈广泛性增厚、毛糙, 回声稍增强;腺性膀胱炎多呈不规则增厚,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 显示其内血流信号稀少, 呈星点状, 频谱多普勒分析多为静脉血流信号[4]。本组患者首先表现为腰痛腹坠, 自认为是妇科病,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为肾结石。行体外超声碎石术后, 经超声检查, 不仅了解到了治疗效果, 也观察到病情变化, 并发现了新的膀胱疾病, 对防治泌尿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157-1163.
[2]夏稻子.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65-382.
[3]吴静.膀胱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6, 5 (5) :292-293.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推荐阅读: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05-10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05-27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06-0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09-11
彩色多普勒超声价值10-03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11-20
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11-23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11-27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06-24
彩色多普勒超声肝内门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