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业考评

2025-01-25

高校课业考评(精选4篇)

高校课业考评 篇1

高校资产公司所属企业规范化建设已历时十年之久, 各高校之间发展、改革进度不尽相同, 大部分高校能够按照“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充分利用高校科技人才优势, 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带动相关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高校企业在取得成绩和进步的同时, 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 各高校资产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如何建立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绩效考评机制, 规范企业负责人经营行为, 体现绩效和奖惩关系,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当务之急。《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 (教技发[2005]2号) 第10条明确要求:“高校资产公司对所投资企业要建立业绩考核制度及其奖惩办法”。结合教育部2015年关于加强高校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 资产公司要转变观念, 今后应将企业管理的模式转化为企业资产管理, 围绕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强化企业风险管控, 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能够真正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绩效考评办法和监管制度。绩效考评办法需要明确目标考核原则、考核内容及程序, 重点是经营目标考核指标综合体系的科学设计, 考核期限结束后, 还应该明确考核结果的奖励与惩罚。

一、考核对象及考核原则

企业经营领导班子成员是目标责任主体的承担者和考核对象。企业经营领导班子正职是第一责任人, 副职是次要责任人, 组成企业经营班子, 共同完成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共同承担经营管理责任。

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和评价要坚持以管资本为主, 强化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建设, 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不同的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不同, 考核内容不同。实行考核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统一, 坚持分类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 采用多元化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方式方法, 考核结果与奖惩办法挂钩, 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按照企业所处行业、资产占有管理水平和主营业务优势等特点, 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 实行科学的分类考核;采取“不同行业、不同尺度, 同一行业, 统一尺度”原则。

2、实行年度、中期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第二年度结束时, 对前两年考核结果进行中期考核。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以公历年为考核期。各高校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一般以四年为考核期。

3、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考核结果与工资结构中的岗位津贴、业绩津贴发放及税后利润奖励相结合的办法, 建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与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可追溯的资产经营责任制。既要注重考核企业经济效益, 又要注重监督企业负责人执行国家法规, 廉洁从业的有关规定。

二、考核内容及程序

资产经营公司对企业负责人聘任之前必须签订《企业经营目标责任书》, 由资产经营公司规定年度和任期经营考核目标和内容, 考核内容重点是企业对设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业绩增长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内容由体现经济效益的经济指标和管理水平的管理指标构成。企业经营领导班子在规定的考核期满30天内, 按期如实提交年度或者任期《企业经营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的自查报告, 填写《企业经营目标考核自查表》。

自查报告应包含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考核目标完成情况、考核期内企业的重大事项、企业资产变动的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企业解决问题的措施等内容。报告中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应依据企业审计报告提供的报表数据为准。

资产经营公司依据《企业经营目标责任书》, 企业财务报表、各种考核测评数据、《企业经营目标自查表》、企业工作计划预案和方案、任期内各个阶段会议的讲话稿和总结报告、取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和资质证照、企业各种规章制度等材料, 对上年度或任期内经营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 确认年度或者任期业绩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 提出综合考核结论和奖惩建议报资产经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批准后执行。

三、经营目标考核指标的设计

经营目标考核指标的设计是绩效考核的关键, 考核内容应覆盖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贯彻年度和任期相结合的原则, 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实行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考核相结合, 并设定权重系数, 相同行业企业指标和权重系数基本相同, 不同行业企业指标和权重系数不同。各高校企业大致为技术型和非技术型两大类, 年度经营目标考核指标具体方案如下:

1、经济指标。

(1) 销售收入是指当年财务报表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兼营业务收入的总额, 取近3年销售收入的平均值, 适当考虑市场状况、国家宏观经济情况、企业正常运行所需最低毛利率, 合理确定指标; (2) 净利润率为企业税后净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按近三年净利润率和销售收入确定; (3) 上缴股东资产收益。每家企业都应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上缴股东资产收益, 企业从年净利润总额中按照一定比例上缴; (4) 当年实际到款率。当年销售收入到款额与当年销售收入的比率, 须设定最低限额; (5) 资产负债率:负债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为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应介于30%~60%; (6)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考核期末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所有者权益同考核期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 (7) 固定资产增加率:企业本期净增固定资产原值与期初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增长的程度; (8) 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上年相比, 差额应大于0; (9) 往年债权债务变化率:债权债务以上一年底为基数, 根据账龄、数额确定下降百分率, 主要指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的下降率。

2、管理指标。

(1) 企业证照、资质升级和增加项目情况。其中, 技术型企业资质升级或增加项目是硬性指标, 在现有基础上只能提升或增项, 如出现资质未增加也未减少现象, 在综合考核时, 该项指标分值为60%;如出现资质降级现象或减少情况, 在综合考核时, 该项指标为不合格, 分值为零。其他类型企业出现资质降级现象或减少情况, 在综合考核时, 该项指标分值为50%。 (2) 企业职工构成和培训情况。指职工学历、职称、注册、年龄构成的合理性, 参加各种职业培训等情况。有资质要求的技术型企业, 企业注册人员的数额必须大于企业资质要求的最低注册人员数额, 如果出现最低注册人员数额不够的情况, 在综合考核时, 该项指标为不合格, 分值为零;其他类型企业主要考察对职工的规范管理、人员结构、培训等方面。 (3) 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情况。企业现在普遍以聘用人员为主, 是企业重要力量。这类人员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 是否存在劳动纠纷, 是考核的重点。 (4) 企业或个人获得奖励、荣誉等情况, 鼓励企业积极向上, 申报各类奖项, 提高社会知名度, 以印有企业名称的证书为准, 获奖层次要参考证书印章、印制徽章、网站公示等资产公司予以配套奖励。 (5) 企业建立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以及执行情况, 以企业正式发文格式、文号、时间为准。主要考核企业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情况。 (6) 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是否严格按照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执行, 如有违法违纪现象, 造成后果者, 该项指标为不合格, 分值为零;主要考察企业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企业负责人廉洁从业情况。 (7)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是否严格按照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执行, 如有违规、处罚、安全事故等情况发生, 该项指标为不合格, 分值为零。主要考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的措施。

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由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共同构成。无法用经济手段考核的细化为管理指标。综合指标总分值 (目标值) 为150分, 经济指标权重系数为100分, 管理指标权重系数为50分。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率= (经济指标+管理指标) 综合完成值/目标值 (150) 。例如:综合完成值为110分, 即综合完成率为:110/150=73%。

具体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综合指标权重 (150分) , 分类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通过以上指标体系考核, 带入每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综合得出每家企业的年度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即为企业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结果。

四、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的奖励与惩罚

企业销售收入、净利润率、投资收益率等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以及在管理方面的成绩决定企业经营班子经营业绩考核结果, 资产经营公司依据考核指标综合完成情况对企业经营班子进行奖励与惩罚。目前, 各高校还没有统一的薪酬管理标准和办法, 无法真正和企业负责人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挂钩, 因此暂与各高校实际实行的津贴制度挂钩, 与企业税后净利润挂钩为宜。具体如下:年度综合考核结果一般划分为四档:完成率为60%以下;完成率为60%~80%;完成率为80%~90%;完成率为90%以上。

年度考核时, 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小于60%的企业, 经营班子成员不得发放业绩津贴和岗位津贴;年度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为60% (含) ~80%的企业, 经营班子成员的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按照标准的70%发放, 未发放部分留待任期考核完成后, 根据任期考核结果处理;年度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达到80% (含) 以上的企业, 经营班子成员岗位津贴、业绩津贴全额发放。年度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达到90% (含) 的企业, 各类津贴发放不受影响, 同时企业税后净利润的30%用于奖励企业经营班子。

任期期满考核时, 将任期内年度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的平均值作为任期奖惩的主要依据。任期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平均值小于75%, 不补发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平均值大于75% (含) , 可补发未发放的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50%;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平均值大于80% (含) , 可补发未发放的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

将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作为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他独资、控股企业负责人岗位调整、职务任免、薪酬待遇奖惩的重要依据, 促使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他独资、控股企业负责人勤勉尽责。对于中期考核未完成目标任务或企业继续亏损, 资产经营公司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企业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进行诫勉谈话、岗位调整或解聘。如在任期企业连续亏损的企业负责人不得再在任何企业担任正职或提拔使用, 如在任期内企业效益连续增长或扭亏为盈, 企业负责人可优先提拔使用。

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结束后, 由资产经营公司根据董事会和监事会以文件形式批准综合考核结论、奖惩意见、决定企业负责人的去留。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考核过程。

五、督促检查

在考核体系的执行过程中, 资产公司应通过对企业日常经营运行分析、跟踪调查、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审议、企业经营班子人员质询等手段, 实施动态监督。在发生经营环境骤变、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环保事故、质量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等情况时可及时调整经营目标, 对经营目标执行情况明显滞后的企业, 随时提出预警并进行督促。

综上所述,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规范可行的资产公司所属企业绩效考核方法、标准和程序, 才能真实地反映和评价高校企业经营状况和企业负责人履职情况, 落实责任主体, 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使所属企业真正成为产学研用结合平台、高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和科技型企业孵化器。

摘要:高校资产公司所属企业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对下属企业的管理和监督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本文围绕对资本的监管和运营, 通过运用丰富的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对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提出一套完整的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体系。

关键词:资产公司,绩效考核,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 (教技发[2005]2号) .

[2]李乃鹏, 张奎平.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模式和绩效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创新.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9.

[3]黄曦施, 赵善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8.

[4]关伟, 赵泽皓.校办企业动态监管模式初探.中国高校科技, 2012.11.

高校语文考评中人文教育的审视 篇2

一、高校语文教育彰显人文性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表述:语文具有双重性质,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同时,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 也是增长知识, 提高熟悉, 丰富情感, 陶冶情操, 启发想象, 进行创造性思维, 促进人际沟通, 社会交往, 培养合作精神, 健康个性和良好习惯的过程。一句话, 语文课程在教书与育人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既是它的应有之义, 也是时代的大势所趋。

二、高校语文考评中人文缺失

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最大的阻力是现行的语文考评制度, 考什么就教什么, 怎么考就怎么教, 几乎成了基层广大语文教师无可奈何的选择。有人说, 考试制度不改, 人文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地实施。现行考试制度主要考核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把握情况, 标准化试题把丰富生动的阅读材料编织成枯燥僵化的ABCD, 这就迫使教师在教学中把最具人文内涵的文章肢解为一个个考点, 这样的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和精神问题, 人文精神的培养处在非常次要甚至没有的位置。应试教育的最大特点, 是以分数作为评价人的标准, 而标准化试题的评分标准又是极其僵化、刻板、单一的, 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由此可见, 现行考试制度如同语文教学中的“紧箍咒”, 严重窒息了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所以, 必须对现有的考评制度进行改革, 考评不改如同坚冰难摧, 人文教育的一江春水就难以奔涌起来。

三、高校语文考评人文教育策略

(一) 革新评价观念

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自由发展的健全人才, 那么语文考评的目的就是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而不仅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语文考评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 还应有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从多方面着手, 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

(二) 评价方式多元

与这种先进的考评观念相适应的是多种考评方式的综合。目前, 我国只具有选拔功能的单一模式的考试, 是“一考定终生”。这只是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 而不是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 理想的、科学的评价方式应该是终结性与形成性评价, 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其实, 在美国早已采用了这样的评价方式。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 它在招生考试制度方面也体现着一种综合性, 灵活多样性。高考录取时, 除了看入学考试成绩外, 还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考生高中时期所学课程及得到的学分。高中学业成绩。社会活动能力、社区服务表现、工作经验。”非凡是做过社区义工, 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考生, 更具有竞争力。这种考评方式, 不仅考核了学生的智商, 更考核了学生的“情商”, 它对美国基础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笔者建议我国的高考、中考及平时的学期考试是否也应采用这种综合性考评?以语文的学期考评为例, 除了卷面成绩以外, 是否也应参看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 如:课外阅读与参加实践活动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 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态度如何?最后的期末成绩应该是这几个方面的综合。对于学生的平时表现, 教师可建立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成长记录”, 要具体记载, 以便对学生做出准确的定性评价。这种综合性考评的优点是缓解了师生的升学心理压力, 淡化了教学中的工具性、知识性, 加强了教学中的人文性, 有利于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

(三) 研发人文性考题

考试是诸多评价方式的一种。我们说对考试进行改革, 并不是要取消考试, 而是让它对教学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变阻力为动力, 同时又要使考试本身布满着人文色彩。

简化试题结构。笔者建议应当识记、阅读、写作三大块为主, 减少头绪, 突出重点。“识记”可增加名句名篇默写, 引导学生的文化积累。“阅读”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写作”既能考核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 又可察看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把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阅读”与“写作”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又有利于考查学生的人文精神, 从而获得一种反馈, 促进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良性循环。

扩大试题范围。试题范围要冲出“基本课本”的重围, 非凡是阅读题中的阅读材料应以课外为主, 这就避免了教学中教师抱着课文教, 学生抱着课本学的封闭、僵化的局面, 便于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 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建构。

实行试题题型及答案的多元化。笔者建议应废除标准化试题, 减少客观题, 增加主观题。文学鉴赏一定要用主观表述题, 作文应采取开放性试题, 不进行命题作文。评分标准也应打破僵死、刻板的局面, 非凡是主观表述题和开放性试题, 应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承认文本解读和写作的主观差异, 应该“意思对了即可得分, 合乎情理即可得分”。这样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营造试题卷面的人文氛围。考试时, 学生直接面对地是考卷。卷面的风格特色如何, 对学生的情感、精神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001年湖北宜昌市语文中考在考试卷面中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卷面“大到文段选择、题干设置、小到版式设计、卷中提示”, 都表现出丰富、美观、温馨的特色。阅读部分一共选择四个文段, 一律出自名家之手, 堪称典范之作, 其中三篇是涉及文学、艺术方面内容的美文, 旨在让学生专心答题的同时, 还能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此外, 还有提示语, 让四个“幸运天使”全程陪伴考生, 使考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完成一次考试旅行。书写题:“好的开头, 是成功的一半”;阅读题:“愿你读得沉醉, 愿你答得轻松”;写作题:“看你读得有味, 还望你写得出色”;结束语:“是否可以交卷, 请再检查一遍”。其谆谆教诲, 殷殷祝福, 体现着“以生为本”的人文思想, 让学生即使在这命运攸关的考试中, 也同样感受到仁爱的关怀, 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摘要:我国教育的最大失误就是人文教育的遗漏。在应试教育的牵引下, 使本该布满人性美、情趣美, 最具人文内涵的语文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 知识之学, 乃至变成一种机械的应试练习。人文教育的遗漏带来的是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学生人文精神的匮乏, 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摆在每一个语文工面前迫切而严重的话题。

论高校专业课程教育质量考评管理 篇3

现在, 各大高校已经对专业课程教育考评工作做出一系列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 这些改革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宁波大学的陶燕丽曾经提出开展法制化、专业化、人性化等专业课程考核措施, 但是这些措施都只是针对某一课程而制定的, 并不能普遍用于高校的所有专业课程的考评工作中[1]。这就需要相关工作者根据专业课程考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对课程考核工作做出更专业的分析, 提出科学合理的考评工作的改革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考评的现状分析

对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工作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而目前课程教学质量考核工作的滞后也影响了高校整体改革、发展, 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考核工作存在的弊端, 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弊端的具体原因, 以便相关工作者提出科学有效的改革、管理措施, 进而提高高校专业课程教育质量, 促进高校迅速发展。

(一) 根据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考评工作现状的分析可知, 高校专业课程的考评工作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1.相关工作者对教学质量考评目的存在误区, 导致考评手段不科学。大部分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的考核仅仅注重知识要点掌握程度的检测,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检测。当前的课程教育的考评等同于传统教育中课程结束时的考试, 对于教师而言, 这只是学生的评定成绩, 对于学生来说, 教学质量的考评只是获取分数, 拿到证书、文凭。错误的考评目的、不科学的考评手段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使得教育质量的考评工作大打折扣。

2.教育质量的考评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当前的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存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闭卷考试多, 笔试多, 一次终结考试确定最后成绩多, 答案唯一的题目多, 理论性考试居多, 等等, 这些考评方式助长了不良学风, 在这种考评模式中, 学生的记忆力成为考试是否成功的关键, 降低了教学质量。

3.相关工作者对学生学籍的管理不科学。很多高校的教育质量的考评成绩仍旧采用百分制, 对于考试不及格者实行补考。这些都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 专业课程教育质量的考评工作还存在其他不足,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根据调查找到以下几点原因:

1.高校教务管理体制相对比较呆板。很多高校的专业课程的考评工作都是由高校的教务管理统一制定, 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并没有自主权。呆板的教务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育质量考评的改革, 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更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2.缺乏教育质量考评改革创新的勇气及信心。很多高校的课程考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需要相关工作者花费更多的精力实践、探索, 很多工作者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不敢冒险改革现有的考评措施。

3.动力不足。传统教育质量考评的积淀使得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已经接受并认同这种考评方式, 所以, 他们觉得没有必要改革, 缺乏考评改革的动力。

二、高校专业课程骄傲与质量考评管理的思考

传统的课程考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以相关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科学的专业课程的考评模式,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率[3]。

(一) 大部分高校应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在教育方面树立科学发展观, 在考评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 教师还应该转变教育观念, 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教育质量。

(二) 改革考评手段, 实行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考评模式, 促进良好学风的积极建设。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多元化的考评模式。争取将教育质量的考评工作有机地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良好学风的建设。

(三) 改革教育质量考评的内容, 增强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专业课程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特点设置不同的考评方式,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学生的考评内容, 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除此之外, 高校还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奖励政策, 调整现有的学籍管理,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教育的大力支持, 而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考评管理作为检测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更应该从根本上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 高校应该改革现有的考评模式, 做好考评的管理工作,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企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现代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更高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 对高校专业课程教育质量的考评工作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专业课程的考评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更应该重视考评者综合能力的培养, 使考评工作成为学习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课程考评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及出现这些误区的根源, 并针对考评工作的改革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教育质量,考评管理

参考文献

[1]梅迎军.高校专业课程考核现状及改革[J].教育科学, 2009 (6) .

[2]周艳洁.高校课程考核的教学管理方法研究[J].教育科学, 2012 (3) .

高校课业考评 篇4

1 高校预算引入绩效考评机制的重要性

高校是特殊的市场实体, 尽管高校存在的价值并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 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 但是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 也应该考虑到经济效益, 这样才能够维持高校的正常的运营。再加之, 我国高校一直都处于扩招状态, 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要想高校在规模扩大的同时, 保持持续的影响力, 资金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 做好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十分必要, 也非常重要。传统的预算管理方法, 存在着诸多问题, 比如预算管理内容不够完整, 编制方式不够科学, 最后的评价体系也缺乏有一定的有效性。如果一直沿用这样的预算管理方法, 很多资金都将无法得到恰当好处的应用。高校预算管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依据现阶段高校预算存在的存在, 应用绩效考评机制非常关键。

高校运营的过程中, 如何能够恰当好处的运用资金, 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以此提高高校抗风险的能力, 综合众多实践考量, 引入绩效考评机制对实现上述目标具有积极的作用。高校预算管理人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 预算本身就是一种资金管理方式, 将其正确的运用在高校中, 既能够对搞笑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一定的监测作用, 同时也利于高效控制成本开支。此外,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也需要意识到, 预算的实施并不是资金应用的最主要目的, 预算只是充当一种工具, 是高校各个战略资源与绩效彼此之间能够有效的连接起来, 所以高校管理者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中预算策略, 正确的运用绩效考评机制, 真正的实现提高高校的预算管理水平。

2 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考评有效结合的基础性条件

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考评机制要想充分的结合起来并不容易, 不要相应的基础性条件都达到要求, 否则一切都将功亏一篑, 甚至永远停留在设想阶段。

2.1 应用全面预算的方式。高校预算包括了方方面面, 而不是针对某一方面, 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就是过于简单化, 很多内容都没有囊括其中, 这使得预算管理效率大大降低。高校预算管理必须具体细化, 要让每个部门都具有预算管理意识, 从招生计划、科研开发、人员经费、各项费用的使用等, 都要纳入到预算体系中。只有如此, 预算管理与绩效考评才能够顺利的结合起来, 也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绩效考评的价值。

2.2 改革编制方法, 以使预算更具科学性。现阶段, 高校主要应用两种预算编制编制方法, 一种定额预防编制;另一种是增量预算编制。无论哪一种编制方法, 都不够精细化, 不仅无法将预算内容细化, 也无法做到透明化, 公正化, 过于简单, 只会助长预算分配不公正。如果预算编制方法不改革, 预算本身就存在着问题, 尽管与先进的绩效考核机制相结合, 也会存在着很多后续问题。

2.3 恰当的修改会计制度。目前使用的会计制度有很多方面都不利于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考评机制结合, 因此必须对会计制度进行恰当的修改。比如可以适当的更改相应的要素, 以便更适合绩效考评管理。例如将净资产要素改变为基金要素, 这样就能够将高校中的固定基金项目等内容囊括其中, 更便于管理。

3 建立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对策

3.1 绩效预算管理的理念及框架体系

首先, 根据学校的长远规划, 在考虑经济效益和时候效益的基础上, 确定学校当年预算管理的总体目标, 这项工作由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完成。该委员会由主管校长为领导, 以财务处为中心, 由审计、人事、教务、科研、基建、总务等部门的人员组成。该委员会除拟订预算管理目标外, 还要确定优先安排的项目清单。同时对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进行全程监督控制。

其次, 根据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 在推行部门预算的基础上, 形成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再次, 根据部门目标, 编制支出预算, 预算由营运预算与资本预算构成。其中营运预算是高等院校为维持日常运转而编制的预算。以货币计量为单位, 将学校全部收入和支出编制全口径的收支预算。资本预算是一种对可能会改变学校资产结构的建设项目规划和侯选方案进行汇总加以评估的预算。将目标分解为预算, 从而为预算管理委员会提供决策依据。关于营运预算的考评, 即对日常周转资金的控制, 高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对容易控制。而资本预算涉及的项目建设时间长, 资金投入量大, 经费支出不规则, 为此需要引入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同时, 鉴于我国尚未执行绩效预算, 绩效考评只能从现行的资本预算项目入手, 先易后难, 逐步展开, 纳入考评的项目主要是专项计划, 大型修缮, 大型购置等项目。

3.2 绩效预算管理的内容

对资本预算项目的绩效考评主要包括两部分, 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考评和项目完成情况的考评。项目实施过程考评, 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阶段性执行情况进行的考核与评价, 项目完成结果考评, 是指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进行的考核与评价。在进行项目实施过程考评的过程中, 要遵循项目效率性的评价原则, 从资本技术的投入, 到项目运行的程序, 直至产出即通过项目管理的直接控制所产出的产品和服务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考评。以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最终保证项目产出的质量,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评价项目的效率性尤其重要。在进行项目完成结果考评的过程中, 要把握项目有效性的评价原则, 项目的有效性是制与预期的目标相比, 项目实现结果的程度。项目的有效性评价包括:测量影响结果实现的因素, 对影响结果产生的项目因素或外部因素进行因果说明, 确定是否有意外的结果, 将对预期的目标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 项目有效性重点是评价管理的责任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可知就目前的高校预算管理水平来说, 引入绩效考评机制也未必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想充分的发挥出绩效考评机制的价值, 现行的高校预算管理方式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 与此同时, 相应的会计制度也需要进行修改。

参考文献

[1]王卉.高校预算管理的几个误区[J].教育财会研究, 2003 (5) .

[2]张一传.公办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3) .

[3]张明星.民办高校预算管理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4 (5) .

[4]张静文.当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 2004 (2) .

上一篇:比亚迪公司下一篇:图书馆人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