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设计

2024-06-11

课业设计(精选12篇)

课业设计 篇1

近些年来, 随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探究如何在数学作业上突破传统, 以新课标为基准设计出新型作业, 并且如何利用新型的数学作业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学习的热情, 以此来发掘学生潜力, 提高学生的能力,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成了当今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积极探究如何优化数学作业便是一个良好的切入口。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几点体会。

一、丰富作业的内容

布置作业是对教材内容的复习巩固、理解运用, 在布置有效作业时必须在选题、编题上下功夫。数学作业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采取灵活的形式进行。

在作业中, 教师以前提供给学生的作业题经常是封闭的, 答案“非此即彼”, 这样容易束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 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很有必要, 能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 在教学生学了图画应用题后, 把简单的看图列式买门票变成了开放题, 题目要求: (1) 请你根据情境图列式; (2) 如果你和家人一起去该怎么买票; (3)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的作业体现的是师生、生生互动。通过作业为学生提供自我思考的空间,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改变作业的形式

第一, 游戏性作业。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老师应设计富有童趣的游戏性作业, 如玩数学游戏、与家长对话等, 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例如, 在教授“分类、认识物体”后, 布置学生搜集生活中各种不同形状的玩具, 再通过个人或小组的智慧去组装设计成各式各样的模型。孩子通过“找一找”“比一比”“拼一拼”“拆一拆”等趣味性的活动, 既有效地完成了作业任务, 又培养了多种能力, 激活了创新思维。

第二, 实践性作业。“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材中, 老师可以发现了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 能够加强学生的社会认知, 提升社会参与意识, 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进程。

第三, 探究性作业。数学学习需要一种理性思维, 不能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和模仿练习, 更多情况下, 需要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在实践中掌握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交流能力。在数学作业设计中, 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经具备的数学知识与经验来进行, 在作业中可以加入学生自主探究、思考与合作的作业部分,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知识探索者。

三、作业数量由统一性转向层次性

第一, 作业量的分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数学经验都各不相同, 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发展期望的不同来布置作业数量, 按照不同层次进行适量增减。对于接受能力较强, 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减少作业量, 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探究新知识;而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学习能力较弱, 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 可以适当增加作业量, 这样就可以帮助他们巩固知识, 学会举一反三。如此一来, 既不会浪费时间, 又可以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 使其得到充分的联系, 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二, 作业难度的分层。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 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这就需要将作业的难度进行分层, 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设计成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让其自主选择难易程度的作业, 并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来改变难易程度, 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 享受到作业的快乐。

总之, 在作业的改革上, 教师应该立足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一点, 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让我们逐步将“布置作业”转向“设计作业”, 在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上大胆改革和创新, 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 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包逢祺.优化作业内容设计,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J].四川教育, 2014 (02) :53.

[1]侯金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几点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02) :91.

课业设计 篇2

一、规范要求

1、论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

2、提交论文电子稿。

二、报告结构要求 应该包括下述几部分:

1、报告首页—封面

封面格式统一见下页附件1。

其中报告题目用华文新魏一号字,其余用宋体三号字。

2、前言

说明本案例的研究意义,中心内容,本项目中组员分工情况。

3、目录

必须按其结构顺序编写目录,它是项目展开的步骤,也是作者思路的直接反映。目录独立成页。

4、正文

一级标题用小2号黑体;二级标题用4号黑体;三级标题用小4号宋体(加粗),标题序号采用

一、(一)、1.。正文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表题、图题用五号黑体,附录内容用5号楷体。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页眉为项目名称。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课程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参考文献的书写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数字]上标。参照下述格式书写。

(1)期刊

[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2)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 [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会议文集名,会议名,会址,开会时间(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年):起止页码

每条文献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排列,文献序号后加一个空格,不加圆点“.”。

9、附件

其它与论文有关的材料,如图表、译文及原件、影印件等

实践课业指导书5-2:案例研究

命题:

以4-6人小组为单位,选取感兴趣的一家企业、社团或其他组织,结合所学理论,从企业文化、组织结构、领导人素质、计划方法、战略管理、激励手段、控制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成果形式:

Word文档要求5000字以上,要求结构清晰、分析明确 内容:

1、公司概况(根据企业情况自行决定可提供的基本信息,如公司成立时间、发展背景、业务领域、产品结构、企业经营状况、行业地位等)

2、领导者特质(领导人的背景、个人素质及领导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领导人类型)

3、发展战略和组织文化(公司所处的特殊环境和一般环境,分析在特定环境下企业所形成的组织文化及所采取的发展战略)

4、人员情况和组织结构(介绍员工总数、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分布、职能部门和下属公司等,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组织结构类型)

5、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绩效管理方法(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人员甄选、任用、培训与职业发展,绩效考核、薪酬设计与激励等)

6、公司所采取的控制方法(企业内部对人员、财务、作业、信息、绩效等所采取控制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有效性)要求: 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按要求查阅与课题有关的文献,综合分析正确,结论基本合理;成果基本完备,表述基本通顺,思路尚清晰,符号基本统一,图文较工整,格式基本规范。2周内完成。

附件:项目报告的参考格式要求

实践课业指导书5-2:案例研究

命题:

以4-6人小组为单位,选取感兴趣的一家企业、社团或其他组织,结合所学理论,从企业文化、组织结构、领导人素质、计划方法、战略管理、激励手段、控制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成果形式:

Word文档要求5000字以上,要求结构清晰、分析明确 内容:

1、公司概况(根据企业情况自行决定可提供的基本信息,如公司成立时间、发展背景、业务领域、产品结构、企业经营状况、行业地位等)2、领导者特质(领导人的背景、个人素质及领导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领导人类型)

3、发展战略和组织文化(公司所处的特殊环境和一般环境,分析在特定环境下企业所形成的组织文化及所采取的发展战略)

4、人员情况和组织结构(介绍员工总数、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分布、职能部门和下属公司等,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组织结构类型)

5、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绩效管理方法(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人员甄选、任用、培训与职业发展,绩效考核、薪酬设计与激励等)

6、公司所采取的控制方法(企业内部对人员、财务、作业、信息、绩效等所采取控制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有效性)要求:

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按要求查阅与课题有关的文献,综合分析正确,结论基本合理;成果基本完备,表述基本通顺,思路尚清晰,符号基本统一,图文较工整,格式基本规范。2周内完成。

课业设计 篇3

相对于单一的、缺乏有机联系的作业而言,课业是由若干个作业富有系统性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作业群。“语文课业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检测课堂教学内容、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课业设计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好坏。”[1]围绕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同时要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指导思想,本文的课业设计充分考虑到以下两方面因素,即一要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一般语文能力;二要围绕专业需培养学生的专业语文素养。语文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课业设计要重视加强各个模块课业的有机结合,长此以往,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试图从“口语交际”、“阅读”、“写作”三个方面进行课业模块设计方面的探索。

一、口语交际课业设计

口语交际是人际沟通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护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口语交际要设计形式新颖、贴近生活的课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对于未来从事护理行业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来说,良好的倾听态度、倾听技巧至关重要,是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保障。但平时的“口语交际”教学中主要培养的是学生“说”的能力,对“听”的重视程度很不够,需要形式多样的课业来共同养成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采用“听记”结合的方式,即让学生边听边记录下所听到的内容。例如让学生在早读课朗读一篇内容、难度适中的短文,要求全班其他学生记录下文章的主旨然后进行交流,此外还要求学生准确记录下同学所朗读的名言、警句。也可以采用“听说”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复述教师或同学所讲的故事;进行听辨训练,即训练学生听一段在内容、表达或是读音方面有错误的语言材料后仔细辨别并说出其中的错误;或是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辩论。

(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未来的临床护理中,介绍式会话、告知式会话、宣教式会话、安慰式会话等都是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教师除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外,在课业设计方面也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拓展学生口语交际的渠道,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主持节目,开展演讲、朗诵、讨论、辩论、课本剧表演等活动。笔者所教的班级每节课课前五分钟都要安排学生到台前演讲,内容围绕社会生活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尽量脱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逐步过渡到能根据规定内容做到即兴演讲。此外,还可以结合护理专业特点采用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由学生来扮演护士和患者,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

二、阅读课业设计

“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文学作品的兴趣,课外自读10部以上文学名著,总量不少于200万字。”(《课标》)毋庸多言,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与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学校的学生原本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用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时间很少,而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更是少而又少,因此,有必要精心设计阅读课业来帮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朗读与背诵课业。朗读是广泛吸取文学营养的过程,大量的朗读,反复地含英咀华,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提高感悟能力。笔者要求学生每天都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大声朗读,请家人或同学倾听、评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样,背诵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经常让学生背诵名篇佳作,并定期交流,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素养与能力。

(二)阅读文学作品课业。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设计阅读课业,并开展相应的读书活动,对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有重要作用。”[2]如在学习“舞台大社会”这一单元之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曹禺、老舍的相关戏剧作品,并开展探究交流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出发,选择某部戏剧的探究重点,可以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或者是某场戏剧冲突、某个人物形象、某句精彩台词,将选择相同或相近探究重点的同学组成合作探究小组,小组交流后再举行班级交流活动,培养学生深度阅读文本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此外,为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制作《课外阅读卡》来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向。

三、写作课业设计

长期以来,写作一直是困扰学生的难题,学生不愿写作,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容乐观。事实上,对于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未来的临床护理中,几乎天天要跟写作打交道:护理记录、护理病历、护理计划单、病室交班报告、护理查房、护理表格及记录、护理小结和出院指导等,因而在写作的课业设计中,要让学生明确写作的功用,强调训练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一)引导学生勤于练笔。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为此,教师应在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勤于练习,不放过每一次锻炼文字运用能力的机会。可以结合教材进行写作,如结合阅读分析在领悟其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仿写,或者对课文进行改写,包括缩写、扩写及其他的改写形式。例如要求学生把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改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对课文进行续写,例如续写《警察与赞美诗》。此外,可以让学生编辑简报、自办手抄报、参加文学社、撰写广播稿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二)重视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能力是衡量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临床护理的必备条件。“由于应用文的写作受制于意图、格式、语体等多种限制,格式比较呆板,内容缺乏吸引力,学生兴趣不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比较难开展`。”[3]因而在设计写作课业时应充分利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努力将课业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计划的写作就可以结合护生的实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此外,应用文写作课业还要善于创设情境,通过设计贴近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生活情境、工作情境的课业,通过“应用”让学生感到“有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高职护理专业的语文应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学习实际,通过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形式多样富有趣味的语文课业,努力提高课业设计的有效性,为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作出积极贡献。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课业设计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3027)

注释:

[1]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罗兴贵.职高语文令人担忧的教学现状及反思[EB/OL].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2009.

[3]常逢杰.中职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丝绸之路,2009,(16).

课业设计 篇4

一、课前预习作业

学案导学是目前运用较多的方式, 学生根据学案自主预习, 这比平时的预习要强几倍. 采用学案预习时, 我把学生分成7 个小组 ( 每小组5 人) , 每小组预习后进行组员交流、检查, 我在上课前让两位学生进行讲解对本堂新课的理解和疑惑, 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引导, 解决学生在预习时的疑惑. 通过实践, 发现学生似乎都聪明了——都会提前学习, 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 回答问题质量也提高了, 有时还能提出一些深度问题, 同时也爱思考了, 改变了以前上课“手”不动, “脑”不动现象, 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小组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 学习的习惯和态度大有改观. 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学案的设计. 例如: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新课学案.

一、知识回顾

回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 从边看:______; ( 2) 从角看:______ ( 3) 从对角线看:______.

二、探究新知

( 一) 问题: 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块ABCD, 假如不小心碰碎了一部分, 余下碎片如图1, 聪明的技师很快将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画了出来, 你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方法?

( 二) 回顾反思

根据以上探究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 ( A) 用定义:______. ( B) 用判定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符号表达式:______.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符号表达式:______.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符号表达式:______

三、巩固新知

1. 填一填: 如图2, 四边形ABCD中,

( 1) 若AB∥CD, 补充一个条件______, 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 2) 若AB = CD, 补充一个条件______, 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 3) 若对角线AC, BD相交于O, OA = OC = 3, OB= 5, 补充一个条件______, 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 例题精析

例 在中, 已知点E, F在对角线AC上, 且AE = CF, 求证: 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

四、回顾反思

( 1) 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已有哪几种? 这些方法是从什么角度去考虑的?

( 2) 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这几种判别方法的, 这样的探讨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 3) 你还有其他的疑问吗?

二、设计有针对性的“分层式”习题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 “现代学习方式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 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1].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 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作业, 是指像吃自助餐一样, 让学生在所罗列的作业中挑选自己有能力完成的作业. 这种作业在容量上考虑了学生的量力性和差异性, 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 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的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可以将“分层式”作业内容分为规定题和自选题A、B两类, 一般规定题5- 6 题, 自选题A、B各1—2 题. 具体要求: ① 对后进生, 侧重于例题所讲内容和例题相仿的基本题, 即每次作业中的规定题. ②对中等生, 侧重于例题及和例题相似的变式题, 即自选题A, 但必须完成规定题. ③对优生, 侧重于应用基本知识的实际应用题及开发学生智力的拓展题, 即自选题B, 但也要完成规定题. 例如:

规定题: 1.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3ax2-3ay4 (2) 2xy-x2-y2

(3) 3ax2+6axy+3ay2 (4) 4x2y2-4xy+1

(5) (x2-2y) 2- (1-2y) 2 (6) (x2+1) 2-4x2

自选题A: 如果在一个半径为a的圆内, 挖去一个半径为b ( b < a) 的圆,

( 1) 写出剩余部分面积的代数表达式, 并因式分解它.

( 2) 当a = 12. 75 cm, b = 7. 25 cm, π 取3 时, 求剩下部分面积.

自选题B:请写出一个三项式, 使它能先提公因式, 再运用公式法来分解因式, 你编的三项式是______,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 (本题设计说明: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 而且要懂得借助课本内容的思想方法去编拟习题, 这是创新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 .

这种设计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性地做题, 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这样设计的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 能力弱的, 可以做简单的[2].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总之, 精心设计、合理布置数学作业, 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 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 对学生来说, 通过及时完成作业, 可以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自然产生新的学习欲望. 对教师来说, 也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反馈信息, 可以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和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发现存在的问题, 以调整今后教学活动的组织或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 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是一个重要切入口.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转变传统作业观念, 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 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作业,习题,学案

参考文献

[1]杨九俊.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J].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 :11-12.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篇5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及健康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做到“四会”,即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根据上级有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作如下规定

1、严格按照上级教育部门规定的课程规定开课,学校决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

2、深化改革,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学校以“轻负担、高质量”为目标,认真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果。

3、学校除了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开足课程外,严禁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大面积补课。

4、加强资料管理。学校严格控制各种资料的征订,非教育部门规定订购的资料,学校一律不准征订。

5、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其他年级课外作业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初中课外作业量控制在1.5小时以内;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

试析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篇6

我校系一所比较偏远的农村小学,学生区域分布较广,分布在张关社区、老君山村、水溶洞村以及排花洞村,一部分同学家到学校距离近7公里,并且不通班车,学生步行需要2个小时。随着张关经济的变化,父母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多,学生家庭成分组成比较复杂,家长对孩子疏于管教,很少严格尽到监护责任,导致学校面临各方严峻的形势。

“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让学生生动活泼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而学生课业负担的过重,是阻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因素。一位小学生,除了在校学习外,回家后还须做1~2个小时作业,这些本来天真烂漫的孩子,苦得连睡眠都不足,何有时间进行自己爱好的活动与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何谈得上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以及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力量来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根据渝北教[2013]317号《关于实施减负提质“1+5”行动计划的通知》和渝北教[2013]322号《渝北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才能使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们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回顾学校近几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学生数量逐年减少,但校舍焕然一新,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效果稳中有升,社会对我们的办学满意度越来越高。曾几何时,这里的纸屑横飞、随处涂鸦,学生做日常清洁一般都是全班出动,人多、工具不够、缺乏合理安排和实践操作能力,部分同学时常偷懒,根本没有达到参加劳动锻炼的目的。也是由于学生数量比较少,且整体素质不高,加上音乐、美术等学科没有专职老师,学生根本没有参加过区级、镇级文体活动。每期质量抽测成绩也不太让人满意。随着我们张关小学这个奋进的团队的不断进取和通力合作,虽然我们人少,但我们校园整洁,学校各项目标制度明确,管理规范到位。平时校园内不再有乱丢乱画现象,学生做清洁的效率提高,各班每天做清洁仅需要几名同学配合好就可以轻松完成。我们每天坚持做好两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大提升。而今,我们的学生能够大胆参加区级、镇级组织的书画比赛、征文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成绩均有一定突破。从全区质量抽测反馈数据可以发现,虽然我们的生源较差,但我们教师坚持不懈,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

二、学校“减负增效”工作的有效做法

1.建立“减负增效”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管理是落实“减负增效”要求的保障,为此,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确保减负增效目标的实现。我们提出向40分钟要质量,制定了上好每节课的原则和要求,提出教学中要做到“六为”“六突”。“六为”即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方法为中介、能力为目标。“六突”即要突出重点、难点,不面面俱到;要突出精讲巧练,不能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要突出思维训练,不满堂灌、满堂问;要突出学法指导和知识迁移,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要突出教学效率,优化教学,不搞大面积补课;要突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搞千人一面,千人一法。学校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教学质量目标达成的制度,保障教学工作有章可依、进展有序。

2.优化作业管理,提高作业有效性。学校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规范作业管理入手,开展作业设计实践研究,探索控制作业总量的方法和途径。精心设计弹性作业,既解决了学生差异的矛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各种技能,还减少了学生用于重复、机械或耗尽脑汁也完不成作业的时间,从而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严格控制完成虚张的课辅资料,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得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得超过1小时。

3.丰富校本教研内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校本教研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载体,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源头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键。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引导教师聚焦课堂,开展“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评估”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研,通过有效的手段与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4.加强宣传,形成家校合力。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宣传“减负增效”工作的意义,提高家长对“减负”的认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三、塑造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1.我校仍有一小部分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尤其是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包括学习习惯比较差、作业动作比较慢的学生,他们很难承受日常的课业负担。各学科教师之间缺乏协调,每天作业总量不同,有时显得比较重。由于路途疏远,少部分学生休息时间得不到保证。我们将继续探究,争取早日解决这些难题。

2.学校将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制订德、能、绩、责等方面的考核方案,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不能仅把教师任教学科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依据,而要综合学生参加活动获奖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给予评定。

3.我们将继续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对我校素质教育投入和推进力度,结合区域教育发展的特点,在规范学校的课程建设、执行课时计划、落实减负措施等方面建立长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实务培训,争取校际交流互动、管理经验共享,拓展我校组织校本教研、实施教学常规管理的能力。通过建立对办学绩效的评估机制,引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健康发展。

4.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科学地制订作息计划,合理安排学生一日活动,确保学生应有的休息、活动时间和空间。严格执行有关教育教学文件,加强学校对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加强专课专用、教辅资料使用、作业布置、考试评价等方面的管理,改进对教师工作的考核,真正落实“减负增效”措施,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主动、快乐成长的乐园。

5.为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形成共同承担学生成长教育责任的格局,加强对社会进行“减负增效”工作的宣传,引导社会各方关注“减负”问题,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要加强与社区、家庭的沟通联系,统一认识和行动,尤其要通过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互动,端正观念、理清思路,形成为学生减轻过重课业与心理负担的合力。

6.通过督导评估的导向和具体标准,促进我们依法办学目标的实现,进一步运用发展性教育督导理论,结合实际,完善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的发展性督导评价运行机制。要关注学校的科学、可持续发展,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把课程建设列为重点关注内容,加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方面的督导检查。引导学校规范课程管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申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浅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校,1993.

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篇7

一.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一是教学目的要明确具体;二是教学内容要少而精;三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把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每堂课上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掌握。只有教师真正吃透了大纲、吃透了教材, 全面了解每个学生, 才能在课堂教学上有的放矢, 得心应手。

二.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问和回答是课堂上最普遍的教学方式。提问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开启思维闸门, 引到几级探索;回答可以反映教学效果。提问要提在点子上, 问在关键处。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 将重点难点化大为小, 化难为易;提问要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思维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发表独到见解,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问应做到:一要明确。如果问题含糊不清, 学生不知从何作答, 就谈不上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二要有阶段性。在教学的不同发展阶段,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侧重点, 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三要有探索性。通过提问,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从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四要少而精。教师提问要少而且精, 抓本质、抓关键。

三.要求教师课堂语言准确、精炼、生动。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时, 语言要准确, 不能似是而非, 模棱两可。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 也是宝贵的, 教师如果不能用精炼的语言教学, 无形中就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 也就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教师的课堂语言仅仅是准确、精炼还不够, 还必须生动有趣,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平淡乏味的课堂语言, 是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就必须在课堂语言的艺术化上下功夫。

四.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确实, 教学方法层出不穷, 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科使用不同的方法, 大体根据学科不同, 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即: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操作法等等。

五.要求教师的板书设计要工整、美观、内容要精心安排。板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把板书有机地和谐地融入教学过程, 与教师的问、讲、实物演示、展示图片等教学手段构成一个协调促进教学效益的优化。设计板书要做到:一是板书的实用性。板书应成为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工具;通过板书使学生学到老师的分析方法,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二是板书的直观性。板书为教学所用, 使学生通过板书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教学内容。三是板书的艺术性。板书的艺术性表现在字体的正确性、美观、内容与授课内容的吻合, 前后出现有序, 版面排列均衡。四是板书的灵活性。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它是师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一种双边活动, 需要灵活处理, 预先设计的板书常常要临时修改。

六.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切实地把学习方法指导纳入教学之中, 具体来说, 就是教学目标要明确学法, 课堂教学展示学法, 保证学法指导到位, 及时有效。教学反馈检查学法,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调整指导计划, 提高学法指导的时效性。教学总结强化学法, 弥补检查反馈中发现的不足。作业练习巩固学法, 使学生通过作业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所学方法的理解、运用、巩固和发展。

七.教师讲课要做到课堂结构合理, 层次清楚, 重点突出。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进行, 防止多中心, 面面俱到, 主次不分的倾向。教师对教学内容要讲解准确、明确, 无科学型错误。讲与练的关系要处理的当。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要落实好。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和能力训练。要给学生留有想象、思考、扩展、回旋的余地。着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着重落实好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优化课堂结构 减轻课业负担 篇8

“渭源县清源镇第二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共由七部分组成, 介绍如下。

一、复习铺垫

上课前, 搜集整理为本节服务的教学内容, 容量不能太大, 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因为每节课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迁移“生长”的, 所以, 教师只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好复习内容, 找准知识的“生长点”, 在扎实有效的复习之后, 学生学习新内容已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因为, 任何新知识都是以学生原有知识为依托的, 所以, 在课的开始就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点, 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三言两语, 言简意赅, 突出本节教学重点, 时间1分钟为宜。如果有情境图或是有故事的可以创设情境导入, 比如, 我在教学《约分》一课时, 通过故事导入: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 猴王做了三张一样的饼准备分给小猴们吃。他先把第一张饼平均分成4块, 分给甲猴1块。乙猴看到了, 说:“太少了, 我要2块。”猴王就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8块, 分给乙猴2块。丙猴更贪吃, 它抢着说:“我要3块, 我要3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张饼平均分成12块, 分给丙猴3块。你认为猴王分饼分得公平吗?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能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数据展开数学研究。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运用于生活。此时揭示课题, 也可以直接根据复习自然过渡, 引入新课。

三、新课探究

1. 出示目标

教师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 制订出科学有效的“自学指导”。学习目标定位要准, 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出示学习目标时, 要注意“四个明确”: (1) 要明确学习的目标或学法指导; (2) 要明确学习内容; (3) 要明确规定的学习时间; (4) 要明确学习的要求。目标陈述要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新知, 提高学习效率, 更是启迪学生智慧,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思维的“指南针”。科学、合理的“自学指导”, 可以指导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地自学新知, 既是对教师教法的充分体现, 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2. 学生自学

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自学, 时间一般有5分钟足矣。自学期间, 教师不准辅导后进生, 更不能提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用体态语言指导学生的学习习惯, 不允许教师在全班面前以点带面提醒学生、纠正问题, 影响自学效果, 这里还给学生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

3. 检测

自学结束后, 教师出示3~4道题检测, 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检测题难度要适中, 适合中等学生。题目可以是课本上的试一试、做一做、练一练, 也可以是配套练习。检测时要找3~4位“后进生”板演, 其余学生在下面独立完成。检测期间严禁教师辅导。教师的作用是巡视, 收集做题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理解, 以学定教, 根据学生做题时存在的问题, 调整本节教学的重难点。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前一定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

4. 精讲

精讲这一环节,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组织、引导学生, 根据学生的板书和下面做题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错误中突破本节教学的重难点, 在正确中总结正确的规律, 发挥学生的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在这里需强调指出的是, 该环节如果学生教学生能完成教学目标则更好, 若学生完不成, 教师就要毫不犹豫地讲解。这并不是“注入式”教学, 这是教师驾驭课堂、主导地位的呈现。有效的课堂不能单独地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漫无边际、毫无意义地去引导, 把时间白白浪费, 这是不符合教育的实效性原则的。该环节时间一般掌握在8分钟以内。其实因课的内容不同, 在教学时, 可以适当地调整“检测和精讲”的次序或同步进行。

四、巩固练习

在教学中要出示一定数量的题目, 规定时间, 让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数量不等的题目, 要照顾到好、中、差学生。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技能。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技能, 掌握知识。这好比做一个小方凳, 当师傅教给徒弟做凳子的方法后, 徒弟需自己动手不断地做凳子才能掌握做小凳子的方法, 否则, 只会说, 不会做, 或做出的凳子不够标准, 更谈不上单位时间内做出更多的凳子。学习和做凳子一样, 当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后, 就要及时地去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 学生才能形成技能, 掌握知识。而且练习时间不能少于7分钟。

五、课堂小结

用1~2分钟的时间总结本节学习心得, 突出教学的重点, 关键是方法。

六、布置作业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情, 分层次布置作业, 尽量当堂完成。学生作业期间教师尽量不要干预, 让学生独立完成。时间大约6分钟左右。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提挈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条线索和载体, 不是教师自己玩味的, 更不是设计给别人鉴赏品味的。它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梳理的体现。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它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的特点。通常, 教师在教学时都是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 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 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抽象出数学模型, 然后应用这一模型去解释一些现象或解决一些问题。因此, 教学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数学表述。当学生理解了数学知识并能用形象的语言表述数字语言时, 才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这应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减负不是减课内, 关键是减课外。课上忙了, 课后才会闲。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效益, 减轻课业负担, 培养实践能力应该是我们走向减负的主渠道。

注: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 (课题编号的GS[2011]GHB112) 成果系列论文之一。

摘要: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减负, 就得把课后的“量”移到课中, 重审教学设计。从渭源县清源镇第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发, 提出“渭源县清源镇第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以此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培养实践能力, 彻底实现减负。

福建监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篇9

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福建全面取消初三、高三年级周末补课和高二升高三年级的暑期补课,学校和教师均不得占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和课外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或集体补课。福建省教育厅近日重申,各地要切实保障中小学生放假天数达到中小学校历规定要求,并通过多项举措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

福建规定,各地各校要对学生每天在校活动实行总量控制,小学、初中、高中每天在校活动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合理设定中小学早上到校时间,冬、春季节应适当推迟学生早上到校时间。规范设置课时时长,不得拖课。寄宿生晚自习时间,义务教育不得超过2个课时,普通高中不得超过3个课时。学校不得组织走读生集体到校晚自习。

课业负担怎样再轻一点 篇10

对于培养健全的人来说, 过重课业负担的直接危害在于迫使师生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应对考试, 考试压力挤压了师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时间、兴趣和空间, 教师被迫“填鸭式”地大量灌输应试知识, 使学生从清晨至深夜, 成天忙于读书、背书、作业和频繁的考试, 不堪重负, 无暇去消化知识和加深理解, 更无暇去阅读课外书报、去接触社会、去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去生成自己的志向、去完善自己的人格。

2012 年初,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新课标, 努力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 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在课程容量控制上, 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 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 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既给学生、教师、学校减负, 更着重遵循教育规律, 适应学生身心发展, 给学生预留发展后劲。

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篇11

义务教育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一直是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出了明确要求。由于课业负担问题不仅涉及每位学生的自我感受、家长的思想观念、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治学理念,还涉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亦受到部分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及社会人才观的深刻影响,因此减负工作十分复杂。我们必须用系统的思维,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改革,综合施策,切实把学生过重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减下来。

1.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全面总结梳理现行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施行情况,确定精简内容和教材难度降低程度。特别要纠正违反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超前学习、拔苗助长以及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整体设计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突出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可选择性。统筹各学科,避免学科知识本位、内容简单重复。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放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动手、去锻炼。

2.深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采取多种方式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集团化办学,进一步缩小校际差距。改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落实义务教育入学改革要求,全面公开与招生入学有关的重要信息,严格禁止将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参考与依据。重点规范大城市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秩序,试行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就近免试入学。探索学区制管理模式,学生在学区内直接进入初中。

3.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依据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全面考查学生学业完成情况,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指导意见,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积极完善高中阶段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参考的招生录取方式。提高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并完善操作办法,健全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公平公正的监督制约机制。

4.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改变教师教育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中小学校要积极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关内容,减少重复讲解,通过主题式教学、调整课时等方式,加强课程融通,减少重复性学习内容。要鼓励教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不同学科、不同教学模块以及个性教学风格,构建多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优化作业设计,控制作业总量,开展作业研究,探索分层作业、作业套餐等不同的作业形式,控制学生作业总量。

5.深化义务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完善科学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切实扭转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以完成本学段国家规定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等为主要指标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情况,真实、准确记录学生在校学习发展过程,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学探究、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完善公示等诚信机制,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靠。

6.深化义务教育治理结构改革。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减负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考核,县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减负工作的考评,学校要将贯彻减负要求情况与教师的日常考核、评优评先挂钩。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密切家校联动,充分发挥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作用,引导社区和专业人士参与学校减负管理和监督。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举报和曝光平台,畅通问题反映渠道。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处罚细则,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减负工作不力、存在违规行为的地区、学校和个人进行查处和曝光。教育部将对全国各地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监测排名,把各地减负工作开展情况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等挂钩。

7.深化义务教育教师培训改革。要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要加强农村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课程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努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大力加强班主任教师培训。深入实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8.深化校外教育活动改革。加强中小学生课后活动指导,充分挖掘图书馆、体育馆、美术室、实验室、操场等校内资源,整合青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校外资源,结合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技术普及、文艺体育培训、劳动技能锻炼、红色旅游、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和学工学农生产体验劳动,有条件的农村学校要建设种植或养殖等劳动基地并开展丰富的劳动作业活动。要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9.深化义务教育督导评估改革。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从省、地(市)、县(区)、学校等不同层面,组织开展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自查督查工作。学校自查和县级教育部门督查要全覆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举报多、群众反映强烈的县区进行专项督查。教育部要对重点省份进行督查巡视,结果要向省级人民政府反馈,对一些减负工作不力,存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各地教育督导部门也要按照《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制定和完善本地挂牌督导的措施和办法,把学校减负工作情况纳入责任督学区日常督导范围。责任督学每学期需要发布联系学校减负情况的督导报告。

10.深化减负工作宣传引导改革。各地要创新工作方式,拓展媒体渠道,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减负工作的宣传引导。面向社会宣传,让全社会都能理解减负工作的复杂性,推动社会培训机构行业自律。面向学校、教师宣传,让主动改进教学方式,追求轻负增效、向课堂要效益成为广大学校、教师的自觉行为。面向家长宣传,积极引导转变教育观念,理性安排子女就近入学,科学安排学生课外活动,使“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的正确观念深入人心,避免出现“教师减负、家长增负”和“学校减负、社会增负”现象。教育部要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学生课业负担明显下降、“轻负高质”的先进地区、学校和个人经验。

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家长而言,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社会而言,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对教育自身而言,就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拥抱美好的时光,获得自主的发展。

课业减负呼唤教育理性的回归 篇12

关键词:教育理性,课业负担,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但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是困扰教育界的一大难题。虽然许多省市通过制定相关规定对作业时长作了具体限定,但收效甚微。许多学者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思辨分析,将课业负担重的原因归结为个三方面:一是教师素质低或者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二是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标准单纯以成绩来区分学校、教师、学生,忽视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三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思想提倡苦读加大学生的学习强度。但鲜有深入研究为何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庭都要求减轻课业负担却减而不少的原因,更鲜有探索减轻课业负担的实践经验。

一、教育理性共识的缺位导致课业负担难减

目前,在中小学阶段的既定评价体系是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考试评比,其是衡量一个学校升学率和教学质量的唯一手段,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以考试成绩为中心依据来评价学校教学水平和筛选学生接受更高教育的评价体系为繁重课业负担的存在提供了存在的理由。学校及家长为了获得更高的学习成绩,必然重视对学生在升学竞争中有利的短期利益,而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偏离教育规律和教育理性。

中小学生的课业学习作为一种工具,在教育竞争中成为获得更高教育机会的途径,因此学校、家庭,甚至学生为了避免在社会资源的竞争中失利都愿意承受课业负担。这实质上是一种功利的生存理性,对课业负担的认可是基于教育竞争和社会竞争,而并非从教育理性出发,基于学生也心智发展和个体的社会化需求设置课业学习内容。虽然两种理性都旨在促进学生成长,但两者存在的基础和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最终观念指向及教育结果将有天壤之别。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家庭都在呼吁减轻课业负担,但又不得已承受课业负担,为何会存在如此矛盾的状况呢?首先,从教育主体角度分析,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各自都具有一定的教育理性,但当其中一方主体秉承教育理性预减轻课业负担时,却无法确认其他方主体是否会基于生存理性继续承受课业负担,也就是说,教育主体之间缺乏教育理性的共识。那么,在这种不确认的状态下,各方主体只能选择依旧屈从与生存理性,以免在教育竞争和社会竞争中被淘汰。其次,从教育评价体系角度分析,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以生存理性为主要的运行逻辑,我国尚未构建起符合教育理性的评价制度,因此,“减轻课业负担”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即使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再多的减负规定,学校及家庭愿意给学生减负,最终还是会屈从于现有教育评价体系,回归到生存理性。

二、回归教育理性,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既然中小学生课业减负难的原因在于教育理性的缺乏,那么就必须重新构建教育理性的共识,重新审视和反思既定教育评价体系,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推动改变以成绩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重新构建以学生发展性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使中小学教育突破现有“减负难”的窘境。

既然现行教育评价体系是课业减负难的症结所在,那么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教育改革的推动主体,首先应通过制度形式确定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确保各层级学校都依据该体系考核和选拔学生,从而保持制度性的统一,为达成教育理性共识提供前提;其次应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者积极探索与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相匹配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找到有效地减轻课业负担的途径;再次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生发展性考核方式及小升初升学制度,既重视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进步。

三、充分承认学校的自主权利,让学校和家长主动走出生存理性误区

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主要来源于学校和家长,让学校和家长主动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减负工程的核心。当教育行政部门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来考评学校教学水平及选拔学生时,学校和家长就会达成教育理性的共识;当教育行政部门充分承认学校的自主办学地位,学校就会积极探索减轻课业负担的途径,既保证学生知识的增长,又能实现全方面多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学生学会多少知识,而是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质,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在全社会呼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今天,让教育理性真正回归,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达成共识,鼎力共建。

参考文献

[1]中国农工上海市委员会课题组.中小学过重学业负担的综合分析与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1B):47-52.

[2]沈玉顺.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评价学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28-31.

上一篇: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法下一篇:文言文断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