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启示

2024-11-02

课程教学启示(精选12篇)

课程教学启示 篇1

一、英国母语课程中关于“听读”的描述

2014年7月,英国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正式发布了《英国国家课程:英语课程的学习》(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English progra mmes of study),该标准中的“关键阶段1和2”(English programmes of study:key stages 1 and 2)即为小学的母语学习阶段。其中,“阅读”部分包括“单词阅读”和“理解”两个方面,“理解”则又含“听读”(listening)和“阅读”(reading)两个途径。“听读”指通过听有声语言的方式获得阅读经验;“阅读”则是指通过读书面语言的方式获得阅读经验。

显然,与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不同的是:英国母语学习在小学中低学段特别强调“听读”的重要性,并从目标层面作了具体描述。下表就是从该标准中提取出来的有关“听读”的学习目标。

二、分析与阐释

(一)“听读”的功能

在母语学习的起始阶段,之所以强调“听读”,这是因为:

第一,“听读”可以使学生接触到范围更广宽的、超越儿童独立阅读水平的诗歌、故事等。在阅读起始阶段,这可以消除因独立阅读能力不足而产生的障碍,从而使学生产生对阅读的热爱。

第二,借助“听读”,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将书面语言结构化,并伴随这一过程学习发音,增加词汇量,初步建立对语法结构的认识。

第三,基于儿童好动的天性和丰富的想象,“听读”更能培养儿童的专注力和想象力。它可以使儿童静下来,沉浸在有声的语言世界中,并通过声音进入到丰富的想象世界中,从而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探求未知的兴趣。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期,借助他们的优势语言(听、说)向还处于劣势的书面语言(读、写)过渡,显然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二)“听读”文本的选择

在“听读”文本的选择上,英国母语课程特别强调:

第一,学生喜欢。该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基于享受和获取信息的目的,养成广泛和经常阅读的习惯”,突出了“享受”与“获取信息”两个功能。而在小学阶段,则显然把兴趣放在了第一位。该标准认为:培养一个终身热爱学习的孩子一定注意不要让他在早期就对阅读感到厌倦,如果一个孩子在早期学会了几千个词,但却认为阅读是一件非常乏味的事,那么我们的阅读教育就是失败的。

第二,“教师应为学生选择超越他们独立阅读水平的文本”。小学低年级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之一,这个阶段的积累性阅读对形成阅读经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听读”的书面语言文本应适当超越儿童已有的口头语言水平,以帮助他们向更高的语言水平迈进。

第三,给学生“听读”多种多样的文本,如诗歌、故事、纪实作品、信息类书籍、小说、戏剧等,使“听读”的内容尽可能丰富,帮助儿童在宽广的视野中感受多样化的书面语言,使其积累丰富的知识并能够自主进行阅读选择。

第四,“听读”内容应随年级的升高扩大范围并提高难度,从比较简单的诗歌、故事和纪实作品,到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小说和非小说、戏剧等,从单篇到整本书,阅读范围逐渐扩大,难度也随之增加。

(三)“听读”的注意事项

该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利用讨论进行听读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详细描述和解释清楚他们的理解和想法”。在“听读”活动中,描述所听到的内容并进行讨论,是发展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逐渐成为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本内容、形成个性化解释的内在加工能力。

三、启示与借鉴

英国母语教学中的“听读”教学方式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中低学段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把书面语言用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在倾听中抓住关键信息,积累词句,并进行讨论、理解,这是儿童感受书面语言进而发展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它可以对刚刚开始进行书面语言学习的小学生起到促进作用。

(一)感受阅读快乐,增强阅读动机

“听读”教学,克服了儿童阅读起始阶段遇到的文字障碍,伴随着充满情感和乐感的声音,儿童很容易进入丰富多彩的书面语言世界,从而体会阅读的美妙,这有助于强化他们学习并欣赏书面语言的动机。儿童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和认识,是通过自身的经验建立起来的。对于字、词量薄弱的低年级儿童来说,借助别人的讲述或朗读,交流、讨论并理解书面语言的意义,有利于他们建立起热爱阅读的积极情感与动机,也为他们将来成为成熟的阅读者做必要的准备。

(二)拓展积累语汇,丰富母语语感

书面语言的学习促使儿童言语能力向准确、丰富、生动的方向发展。在学习书面语言的起始阶段,“听读”可以巩固并增加小学生的词汇量、句式,并丰富他们的语感。小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多次听到、听懂并尝试使用那些对于他们来讲较为新鲜的词汇、句式,这一过程也正是他们书面语言获得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中还常常伴随着丰富的感知活动和想象,有益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三)建构阅读经验,扩大阅读范围

“良好的理解力从语言知识(尤其是词汇和语法)和来自世界的知识中获得”。阅读是儿童的认知结构逐步适应外部世界信息——读物的过程,或同化,或顺应,原有的认知结构在一次次的阅读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当学生尚不能独立通过书面语言获取信息意义时,通过“听读”这种方式,既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又能够帮助他们拓展阅读经验,甚至初步形成阅读能力。

(四)开展有效听读,完成语言过渡

口头语言仍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优势语言,而对于书面语言,他们则处于起步阶段。以优势语言(口头语言)带动、促进劣势语言(书面语言)的发展,“听读”是很好的途径。

那么,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借鉴这种做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听读”呢?

第一,根据文本特点制定适宜的“听读”目标。如,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的故事类文本,可以利用文本信息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参与文本的建构,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文本建构和故事讲述的一般策略;抒情性强、意境丰富的诗歌类作品,可以通过倾听去感受语言的节奏、韵律,也可以激发想象和联想,体会美好情感;纪实或信息类作品,要引导学生学习抓住关键信息或主要观点,进行说明或讨论;等等。

第二,选取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贴近儿童情感世界和生活的文本。如,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应该选取那些想象丰富、富有儿童情趣、语言节奏感强的作品,诸如儿童诗、童话、故事等;对于中年级而言,他们往往更容易被文本中丰富的知识、新鲜而充满变化的情节所吸引,选取文本时则应更多地关注科技类、科幻类和情节生动的故事类作品;对于高年级而言,情感体验水平与理性思考能力都更深入一层,可以选择那些情感真挚、内容深沉含蓄的抒情类、议论类、小说类作品。无论如何,教师选取的作品必须尽可能贴近儿童的情感世界并能够与他们的生活建立起联系。此外,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学段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以使“听读”的内容不游离于语文课程之外。

第三,巧妙运用各种形式,引发学生思考、想象、讨论,激发学生积极的阅读欲望。如,暂停———留出听读的间隙,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展开想象,表达个性;促练——“听读”的同时,鼓励学生做一个朗读者,把喜欢的书读给别人听并为他们的朗读录音等;展示———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或文章),作为书籍(或文章)的朗读者向同学、老师、家长展示。

参考文献

[1]Department for Education.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English programmes of study.[EB/OL].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national-curriculum-in-england-english-programmes-of-study/national-curriculum-in-england-english-programmes-of-study,2014-07-16/2016-03-16.

课程教学启示 篇2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使自己对微课程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程,是一种课程资源,有其学科适应性,面向全体教师与学生,具备强大生命力。

一、微课程变革着数学课堂

(一)小组合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前一天的预习作业的情况进行的有意识的分组:预习作业较好的学生和有一定错误的学生分别进行重新分组。这样的分组有利于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有所得。

(二)课堂教学时间得到重新分配

翻转课堂的核心特点是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转变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微课程挑战着教学方式

比较微课程的教学与惯常课堂教学,从课堂教学时间来看,一节课是40分钟,而每段微课程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来看,过去是教师面对一个班的学生上课,而录制微课程的环境中只有教师自己,面对摄像机,讲授一段内容等等。这些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师录制微课程时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将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给数学教学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多种手段,为我们数学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都提供了更深更广的可挖掘潜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新世纪数学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而且能有效地唤醒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营造美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为个性化、自主化、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构想得以实现。

二、利用网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学生通过网上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可以彼此交流观点、共享信息,相互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评价等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应用,又利于培养学生的互助品格。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要具有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即教师的整合能力。主要包括:1.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2.辩证的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施能力。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评价能力。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与其他学科整合已是现代化教学方式之一,它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想有机结合并且深入发展下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及多种必要的条件。我们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长度单位厘米,是在上册“比一比”中学了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所以二年级的小朋友还是比较难学的。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1

一、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存在无疑可问,即使有疑也不敢问,或者根本就没有机会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如有学生提问时,立刻为他大声喝彩:“问得好!”或者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要笑容满面地向全体学生说:“这么好的问题,哪位同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教学中,应有意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犹如身临其境,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需求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们乐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如在教学“体积概念”之前,可为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乌鸦原来是喝不到水的,后来为什么喝到水了?放入的石子与水位升高有什么联系?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回忆故事和逐步解答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马上就会想:“对!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想找到问题的答案。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如下情境(课件出示):一只小猴子先后骑上车轮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的车子在路上行驶,只有圆形轮子的车子能平稳行驶。一路上,小猴子上下颠簸的样子非常滑稽可笑,学生兴致盎然,带着“车轮为什么要设计为圆形”的疑问,迫切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3.创设富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富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合理的成就需要,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时,把学生置于客厅装修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参与设计的欲望,进而思考:我们能解决哪些方面的装修?让学生知道地板的铺设应考虑客厅地面的面积,踢角线的问题要用周长的知识。

三、指导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

学生具备了敢问和想问的能力后,不一定就能把问题问得贴切,问得有高度。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

1.注重示范,通过教师的“举一”引导学生“反三”

教师可选取一些较为典型的题目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如“按比例分配”例题教学后,学生很自然地提出质疑:此类题可否用归一法解、用分数法解,以后还能用其他方法解吗?通过这样的训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为学会质疑打好基础。2.向教师发问,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质疑习惯后,教学中给学生留有质疑的空间,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质疑的状态。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新课结束后,让学生对本课知识质疑。学生问:“老师,为什么一张纸的二分之一是半张纸,两张纸的二分之一是一张纸,四张纸的二分之一是两张纸,同样是二分之一,纸的张数却不一样?”老师则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拒理力争,问题自己提,规律自己找,结论自己总结,提高学生质疑能力。3.向生活发问,提高学生质疑水平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教师要尽可能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生活中搜集相关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发现中质疑,在探究中质疑。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布置学生事先到商店调查商品价格的表示方法;教学“元、角、分”时,创设购物环境,让学生实际运用,用已有数学知识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敢问、想问、善问,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和发展。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2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在操作中形成数感,在比较中发展数感,在交流中优化数感,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1、在操作中形成数感.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

2、在比较中发展数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

3、在交流中优化数感.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优化。

4、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面对现实问题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经具备的数感得到进一步强化。

总之,数感是数字意识的最直接的表现,是数学思维的最基本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感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操作、比较、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小学生敏锐精确的数感,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和强化,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研修日志3 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思维规律,总结出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教学的一点规律:利用情景图,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材, 分两个单元(第2单元和第7单元)完成了1~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打开课本, 我们不难发现, 每个乘法口诀的编排都有如下特点: 情景图———连加、排列———写出乘法算式———编写口诀。这样编排, 既富有数学生活情趣, 又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 在乘法口诀教学时, 要注意抓住以下三点:

一、好好利用情景图

情境图的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重视学生的经验与体验”的基本理念。其内涵丰富, 教师教学时一定要理解并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作用。这些口诀的情境图有的是要求学生动手摆一摆, 如4、5的乘法口诀;有的要求学生观察、数一数、想一想、算一算, 如6、7、8、9的乘法口诀。这些情境图都蕴含着两大方面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新内容的学习。例如5的乘法口诀教学, 先让学生创造性地用5根小棒代表5个松果,再摆出几排这样的图形, 然后数一数用了几根小棒, 思考、交流数是怎样得出来的。这样, 不仅让学生动手操作, 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2.帮助学生了解口诀的来源与意义, 提供丰富的探究素材。

例如5的乘法口诀教学, 学生通过摆小棒、数小棒, 用连加的方法填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根据图意和连加的结果, 学生很快就会列出乘法算式, 并明白算式与积的来源。再如8的乘法口诀教学, 利用学生买篮球, 让学生数一数,再填数, 最后列出乘法算式。这样的情境图在教学时, 经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或技术的处理加工, 场面会更加生动活泼, 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既能激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口诀的来源与意义。

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北师大版教材的编写根据课标的精神, 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 按照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 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 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 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口诀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因此,在口诀教学时, 为了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必须注意以下3点。1.让学生亲历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

例如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 让学生摆一摆松果, 然后数一数摆了几个松果, 用了多少根小棒, 突出五个五个数的方法。再如教学6的乘法口诀, 可先出示青蛙图, 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1排青蛙有几个,2排呢? 怎样计算? 2.指导学生独立地完成连加的填空, 并列出乘法算式。

例如教学5的乘法口诀, 指导学生边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写口诀。

3.指导或让学生独立编出乘法口诀。

在列出乘法算式后, 可接着引导学生编出一两句口诀, 其余的可让学生根据“填空———列乘法算式———编口诀”的方式自己探索出其他口诀的编写。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明白了口诀的来源与意义, 即使以后忘记了某句口诀也能根据连加的方法或前后口诀来推出积是多少。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学编口诀, 教师可指导编写一两句口诀以后, 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编写。有了5的乘法口诀编写经验, 其他乘法口诀的编写, 就可放手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动手、动脑, 自己编写出来了。

三、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应用、熟记口诀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 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 要求脱口而出。根据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规定, 要求大多数学生对两个一位数相乘达到每分钟做8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练习, 充分挖掘教科书练习形式蕴含的丰富内容, 灵活使用, 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同时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 让学生熟记口诀。如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 组织“对口令”“、找朋友”“、夺红旗”“、摘水果”等熟记口诀的游戏活动,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又如“开火车”“、送信”“、接力”“、登山”等活动,这些练习形式既具有游戏性, 又便于全员参与。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 使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熟记口诀,提高计算能力。

研修日志4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日记是教师们在往年的小学二年级教学实践过程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处在二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经过一年级一年的启蒙教育,对数学上一些简单的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这个年纪的孩子对数学也最容易培养出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及时根据反馈信息,对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口算、估算、笔算相结合教学例1时,我忽略了“估算“这一部分,因此我认为在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后,我直接引入了新的教学,应该在这里要学生们想一想:平均数会大于15吗?会小于11吗?那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呢?先确定平均数的范围,再计算,更突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这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就可以自己算完后进行简单的检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后面的练习中虽然也让学生先估一估,但重视不够,因此在后来的作业中学生出现了求出的平均数计算超出所给的最大数和最小数时也不知道是错了。因此强化估算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自己算完后进行简单的检查。

现在《课标》越来越注重口算、估算、笔算三者的结合,口算能力时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口算和估算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促进发展。所以我们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口算和估算技能的发展。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或选择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给学生创设运用口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多次经历口算和估算的过程,形成相关的技能。

美国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及启示 篇3

关键词:网络课程教学 师生互动 提问能力 教学风格 教育技术

网络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在线教学模式,2001年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受到师生的热烈追捧,其后该教学模式走出美国,席卷欧洲、亚洲,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网络教学的特点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受众广,影响力大,可以涵盖多学科教学。[1]大多数网络教学是免费的,其规模在世界教育史上非常少见。网络在线教学的大规模开展,不但有利于推动本国教育,而且有利于提升民族信仰和文化传承。网络教学诞生时间虽然已有十五年,但在中国起步较晚,无论是经验上还是技术上,中国的网络课程教学与美国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未来的发展依然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分析美国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借鉴美国在网络教学方面的先进做法,得出对中国网络课程教学的启示,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美国的网络教学在世界上发展时间最长,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其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研究美国网络课程教学的特征,能够取长补短,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网络课程教学主要是要明确“教与学”的关系,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提问能力、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育技术等方面。

一、美国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

1.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是衡量网络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前测量师生互动的软件系统较多,其中以弗兰德斯分析系统最为先进,该系统拥有10个变量,分别是教师提问、教师及时提问、教师反应、教师及时反应、教师稳定状态、学生稳定状态、学生反应、内容十字区、教师话语权、学生话语权,这些变量基本都是围绕师生互动行为展开的。[2]因为网络课程教学并非是真实的教学环境,而是一个虚拟的在线教学平台,学生主要通过课堂的现场直播或者观看录像,自己独立倾听和思考,以此来完成相关课程学习,所以很难形成真实环境中的互动交流和互动学习,即便一些教学网站有留言板、论坛等交流工具,其互动合作的效率依然不高。尽管网络课程教学在师生互动方面有所限制,但是美国的网络课程教学一直将促进师生互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首先分析美国网络课程教学的师生话语权。师生话语权的数值代表网络课堂教学的重心,若教师话语权的测量数值大于学生话语权,则表示该课程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若教师话语权的测量数值小于学生活语权,则表示该课程教学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美国的教师话语权数值大约是学生话语权数值的14倍,这表明美国网络课程教学是以讲授为主的,尽管如此,相对于其他国家网络教学的师生话语权来说,美国的师生话语权比值仍是最低的,而且呈逐年下降趋势。[3]显然,美国网络课程教学对学生话语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符合学生是主体的新型教育观念。

其次分析美国网络课程教学的教师反应及学生反应。教师反应和教师及时反应这两个变量,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在留言板上的上课感受及其观点的反应时间,跟教学本身没有直接关系。这两个变量的数值越高,代表教师的响应时间越快。学生反应则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起提问或者留言的时间,该变量的数值越高,学生就越能主动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研究数据表明,美国网络课程教学的教师反应数值较高,这表明美国教师响应学生观点的时间较快。[4]美国网络课程教学的学生反应数值也高于其他国家,显然美国学生善于在课堂上主动发问,或者能够及时留言,其学习效果更好,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师生互动水平的提高。

最后分析美国网络课程教学的教师提问。教师提问和教师及时提问这两个变量,反映了教师的讲授水平,越懂得提问技巧的教师,其讲授水平越高。一般来说,能够及时提问并掌握提问频率的教师,其基本素养越扎实。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和学习的兴趣。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美国网络课程教学的教师提问数值在世界上属于领先地位,显然美国教师掌握提问频率的能力极强,善于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他们会给学生留一段讨论和思考问题的时间,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学习兴趣。

2.教师提问能力

提问能力是衡量一名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指标,教师的提问越有效,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反思,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师提问能力有一定的评价标准,最典型的莫过于诺里斯·桑德斯创建的教师提问能力模型。有关研究根据该模型划分教师提问等级,并绘制观察记录单,根据记录单统计教师网络教学提问等级。[5]在教师提问频率方面,美国网络课程教学的教师提问次数在一堂课中最高可达二十多次。美国教师善于通过提问来组织课堂学习活动,用有效的提问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听课热情,有着较高的提问技巧。其次是教师提问等级。诺里斯·桑德斯的教师提问能力模型将教师的提问等级分为七种,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教师的提问等级呈现逐渐上升状态,等级越高的区域,教师的人数越多,这表明美国教师的整体提问状况处于高水平状态。美国教师擅长提高学生认知能力,高等级提问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的形成与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息息相关,是长期积淀下来的一种教学习惯,反映了教师如何应用教与学的哲学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学风格就是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具体体现。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拥有良好的教学风格,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起课堂的学习氛围,使网络课程教学拥有一个和谐、融洽、互动的环境。教学风格有一定的评价体系,通常的评价标准如下:(1)明确教学目标并告知学生;(2)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3)善于营造互动的教学情境;(4)是否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5)对于学生的提问能够及时反馈;(6)新媒体等技术的应用;(7)尊重学生的个性;(8)凸显教学情境的个人特征;(9)善于通过提问对学生进行启发;(10)能够经常鼓励学生;(11)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2)学习情境是由教师有目的地组织的。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美国教师的教学风格大多集中在(7)(9)(11)(12),显然,美国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且善于通过提问对学生进行启发,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情境通常是由教师有目的地组织的。[6]从实际观察状况来看,美国教师在课堂上风趣幽默,容易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态,并且善于通过非语言工具跟学生互动交流;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美国教师的使用频率较低,只有在解答问题等必要时候才会用到多媒体。

4.教师的教育技术

网络课程的深入整合依靠的是教育技术,合适的、有效的教育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常的教育技术衡量标准有:(1)学习环境与活动的设计;(2)教学课程的安排;(3)课程内容的评估与评价;(4)教育整合技术的应用;(5)技术概念理解及操作规范。[7]根据教育技术衡量标准,主要分属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理解与使用,二是技术促进教学,在以上衡量标准中,(1)(2)(3)属于技术促进教学,即采用教育技术完成学习环境与活动的设计、教学课程的安排,并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估与平均;(4)(5)属于技术的理解与使用,即教育整合技术的应用、技术概念理解及操作规范。相关数据表明,美国教师在第(1)(5)项上能力水平较高,教学基本功都较为扎实,善于设计学习环境与活动;在第(2)项上,美国教师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不重视,而注重知识建构性学习,引导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3)项上,美国教师的评价方法多元化,经常引导学生评价课程内容及教学效果,并且善于展开师生互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评价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在第(4)项上,美国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较强,善于按照课程内容的相关特点,采用合适的媒体工具或者教学方法对课程进修深度的整合,他们对媒体工具的使用较为谨慎,通常只有在恰当的时候,才会使用媒体进行学习。[8]

二、对中国网络课程教学的启示

中国网络课程教学由于起步较晚,与美国的差距较大,根据美国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在师生互动、教师提问能力、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的教育技术等方面,借鉴美国的先进做法,有利于中国网络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首先,在师生互动方面,中国网络课程教学的教师话语权数值偏高,可以适当降低教师讲授的份额,以缩短师生话语权的差距,这能够促进双方更加平等地交流,对师生互动有一定的加强效果。中国网络课程教学还应适当加强教师反应和学生反应,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使网络课程教学更加有效率。中国教师在提问时应注重问题情境创设,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问题,并能够主动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也会更浓厚。其次,在教师提问能力方面,美国教师的做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中国教师应适当增加提问次数,用更多的提问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保持思考问题的活跃度,提高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学习兴趣。由于中国教师更善于低等级的提问,强调知识的回顾和解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不足,互动能力不够,很少去思考和反思教师的提问,课堂氛围较为安静,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不会去真正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鉴于美国教师的提问水平,中国教师应该从低等级提问向高等级提问迈进,不断增加高等级区域的教师人数,从而提升教师的整体提问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知识,扩大其认知范围。第三,在教师教学风格方面,中国教师应学习美国教师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不能过分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听完一堂课,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师的教育技术方面,中国教师应加强教育整合技术的应用,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将课程内容及教学效果交由学生评价,多在课堂或课后开展评价活动,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采用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深入整合网络课程。此外,中国教师应摆脱传统的重在教案做法,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知识建构性学习能力。

网络课程教学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前景不可限量,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方面,美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端,而中国的网络课程教学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上较为缺乏。因此,针对美国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中国网络课程教学应多借鉴其做法,不断提高师生互动、提问能力、教学风格、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水平,正确面对中美网络课程教学之间的差距以及我国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网络课程教学,为教育领域的延伸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 薛云,郑丽,沈桂兰.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2] 陈秀娟,汪小勇.对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应用的探讨——以同课异构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4(11).

[3] 曹新.教师话语对学生思维影响的案例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2(8).

[4] 郭晓梅.中美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比较研究——以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与edX在线课程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 李海峰.中美在线开放课程的对比与分析——基于教与学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4(1).

[6] 程宏宇.中美高校教师教学风格差异与大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应用心理学,2014(3).

[7] 谢卫东.中美技术教育比较研究[J].成人教育,2014(3).

[8] 丁卫泽,吴延慧.中美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机构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

[作者:段俊阳(1983-),女,湖南怀化人,铜仁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课程教学启示 篇4

高中语文新课程提出,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存。所以,在新时期语文教学必须确立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并且能够体现出现代化教学的特色。《荷塘月色》,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它的主要特色,所以在教学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现象,这篇课文要求高中生整体感知,理解作者淡淡的忧愁与淡淡的喜悦夹杂在一起的思想感情,体味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等。有了以上明确的目标,语文教师再进行教学时就会有动力和方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围绕教学目标,引导高中生自主学习,深入理解朱自清先生精于构思、巧于布局的能力以及详略得当、新颖自然的写作手法,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新课的引入要突出重点,从而带动整篇教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新课的引入上必须要注重策略,突出重点,为语文教学做好铺垫,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的引入时不用面面俱到,只要恰如其分地突出一个知识点,然后进行延伸拓展,就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引入《荷塘月色》时,语文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进行互动,请高中生说出以前学过的关于荷花的诗句,一方面,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也做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丰富高中生的视野。在互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着手,利用大屏幕给学生展示三篇文章的选段,分别是《春》《背影》《匆匆》,这三篇文章都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但并不是同一类型的散文,《春》以写景为主,《背影》以叙事为主,《匆匆》以说理为主。我让学生先通过对这三个选段的欣赏,对作者有简单的了解,能够产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然后结束导入:同学们,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非常优美,那么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荷塘月色》。

三、课堂教学渗透情感教育,为高中生准确定位

情感教育是新课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的重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高中生形成健康的身心和高尚的情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高中语文教师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再现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情感的熏陶,给高中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比如,在讲授《荷塘月色》时,文章开篇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着这种不宁静的心情。比如,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作者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忧愁的情绪笼罩着全文。但是,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伤相伴随的是淡淡的喜悦,文中写到: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没有月光的晚上,这条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是淡淡的。可见,淡淡的喜悦同样笼罩着全文。在对课文的学习中,使学生看到一个既向往光明,又不敢走向光明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身影,让学生在分析作者的时候不再单一和片面,要从多角度去打开思维,深刻领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提倡语文课创造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近年来,高中语文创造性教学理念被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构建开放高效的语文课堂,使高中生能够更加活跃,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高中生的主体作用,给高中生发言权和话语权,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比如,朗读《荷塘月色》时,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舒缓的音乐,然后利用多媒体渲染一种月夜在荷塘边散步的情境,让学生伴随着音乐朗读课文,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高中语文新课程要求高中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所以我在教学时会给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内心活动的句子,并请学生探究动词与叠字叠词的运用手法,为作文写作增加素材。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通过《荷塘月色》的教学,笔者发现,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对于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施玮.追寻经典文本的陌生化——《荷塘月色》教学案例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

[2]白平.浅谈《荷塘月色》圆形结构对议论文写作的启示[J].语数外学习,2014,(11).

课程教学启示 篇5

启示

厦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第二批市级重点教育科研课题《高中化学新课程模块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研究》于2006年6月立项启动,在厦门市各试点校展开,以试验校2006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为对象进行跟踪试验,历经三年。共有16所试验学校的40多位教师参与了5项子课题的研究与试验工作。

该课题是在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高中化学模块课程结构的特点提出的。2006年秋季厦门市高中进入新课程实施阶段,面对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课程结构,教师的教学活动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促使化学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情景,迅速转换角色,探索出模块化课程的教学规律,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能力。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是连接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的关键环节。课题研究的要点是通过教学设计这个环节,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找到有效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课题研究的重心落在针对模块课程的教学设计上,课题对教学实施中的模块教学设计、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与组织等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年的课题试验和探索,完成了各子课题和项目的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成果汇编成集,其中有研究报告、教学论文、典型案例、教学设计、实验探究、教学感悟、课堂教学实录等,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课题研究者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为新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一、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启示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对高中新课程的教学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对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和突出矛盾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探索出富有创新的新思路,对今后更好地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启发。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研究模块课程结构与特点,在理论层面上进行了富有启发的探索

通过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模块教材的功能与价值的研究,促进了教师深入研究模块课程的结构与特点,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模块的教学既要围绕一定的“主题”组织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又要保证与相关模块的逻辑联系和学科内在的系统性;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关注点”,并着力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要注意围绕模块内容,及时将最新的相关成就(新知识)通过科学的改造而进入到教学中来;强调对每一模块内容的教学都进行整体的考虑与设计,提出相匹配的整体的教与学的构想。

子课题研究报告《高中化学新课程模块的特点与价值的研究》分别从①课程形成新的知识建构体系;②必修模块的基础性和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素养方面的作用;③选修模块在各自的领域揭示不同的规律和研究方法等三个层面对模块化课程的特点和功能做了详尽的剖析,在理论层面上进行了富有启发的探索。

2.优化的教学设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课程实施中,新理念处处渗透在教学活动中。优化的教学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重组教学内容、恰当调整教学顺序、活化课程教材成为课题实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参与研究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现代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

具体体现在:①突出为学而设计,强调以学为中心,把学习时空留给学生,为学生的主动发挥创设条件;②重视创设真实的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理解知识产生、发展和运用的过程;③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注重提供多种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在新理念和新方法的指引下,教师们制定了许多精彩纷呈,充满魅力的好设计,体现出了教师的创造性和个性。

3.教与学情境创设在教学设计中普遍受到重视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内容放在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努力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创设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情境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又一个亮点。创设教与学情境,要从课程目标出发,依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学生认知心理和智能倾向选择素材,运用适当的表现方式,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教师们在情境创设中普遍关注到了以下三层面:①新课程中什么场合应当创设情境;②有效的学习情境具有哪些特征;③如何在新课程教学设计中创设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情境。

《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情景设计的探索》中探讨了新课程化学教学情景设计的原则、方法。认为好的教学情景设计应有一些共同特点,教学情景设计遵循的原则是:①诱发性原则;②真实性原则;③适宜性原则。并探索了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教学情景设计的几种方法:①结合“化学史实”创设教学情景;②结合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景;③结合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创设教学情景;④结合媒体报道中的有关化学事例创设教学情景;⑤结合人文地理典故中的化学知识来创设教学情景。这些创设教学情景的做法,目的是利用情景来打动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用情景来感染学生,用问题解决来引导学生”。

4.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呈现于课堂,新课程中教与学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教师们普遍意识到改变教与学方式的重要性。新课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逐步被主动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活动所替代。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大了,批判性思维多了,机械记忆少了,人性化的学习多了。

《我们拿什么来“激活课堂”》对如何激活课堂进行了深入的富有见地的思考,指出激活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出“新课程,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必须有统一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做到“目标让学生清楚、过程让学生经历、结论让学生得出、规律让学生发现、收获让学生交流。”

5.教学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格局的变化,营造了课堂教学的新生态

教学角色的成功转换是新课程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课堂上教师把自己摆在组织者、支持者、参与者的立场上,倾听学生的见解,相互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有感于一次“化学反应速率”的平行课》一文通过对三位教师同上“化学反应速率”课题的课堂观察,阐述了新课程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教学环境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课程的开发者。

《位置》一文提出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教师和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环境)三者间的互动,把学生放在什么位置?把传授学科知识放在什么位置?教师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三者的正确定位尤为重要。该文观点新颖、视角独特,促进了教师对课堂角色定位的思考。

《我们离研究型教师到底有多远?》、《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角色转换的重要性。在汇集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录中都充分展示了角色转换的思想和由此带来的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新生态。

6.积极尝试不同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多样化的教学研究模式

参与研究的教师开拓思路,积极尝试不同教学理论下的多样化的教学研究模式。探索中不拘一格,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与新课程改革多元化的教与学方式不谋而合。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真正做到了领会课改精神,殊途同归。许多教师综合运用了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科学的新方法新观点,在研究中表现出较高的理论层次和水平。他们的课题项目无论涉及到的内容、角度、方法还是形式,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在《“沉淀―溶解平衡概念应用”教学中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比较》中对两位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比较。通过对课堂语言结构、教师倾向或风格、教师与学生情感气氛、行为曲线及教学片段的比较分析,发现新手课堂教学行为本质特征相似,但由于具有不同的培训经历,导致他们的课堂教学行为存在差异。研究提出,新手教师的成长不但决定于自身的努力,且培训的体制和成长的环境也非常重要,提出了缩短新教师成长周期的相关策略。研究也从另一个角度关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堂教学控制论》一文,运用控制论的理论,探索了课堂教学系统优化的规律,从课堂教学系统的构成及信息传递过程分析;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再认识;如何实现教学系统的控制,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三个层面探索了课堂教学的成功机制和有效策略。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7.教师批判和反思的意识增强了,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课题试验为教师展示才华搭设了一个很好的舞台,涌现了一批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教师,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教科研能力的人才,教师队伍的素质得到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在新课程实施的探索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每一节课后的反思,到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新思考,再到对整个课程改革的思索,我们看到了教师可贵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从风格各异的课堂氛围到方法多样的研究思路,充分表达了新课程新理念对教师教学思想的触动,感受到了课改对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成效。

许多教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作了细致的分析,在所汇编的教学论文和教学感悟中《感受高一化学新课程教学》、《高中新课程化学选修模块教学的几点思考》、《以课标为依据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处理》等文从不同侧面对新课程实施中的困境和出路作了理性的思考。

二、课题研究引发的思考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解决的是模块教学设计和实施这个特定层面的教学问题,但在探索过程中,也面临了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涉及到更深层次和复杂的困难。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有助于我们从全局的角度看待改革进程,辩证分析改革中的得与失、立与破,从而理性地探索改革前进的道路。

1.要理性的看待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要意识到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观念还在左右着教与学,现有的教育教学观念是我们几十年的教学体制所形成的,它的改变是有巨大惯性的。不要片面追求眼前立竿见影的成效,应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各种现象。

2.课题研究要针对新课程的现实问题,避免脱离实际的研究和陈述

要深入研究新课程对教学提出了什么新要求,这些要求与传统的教学有什么不同,不要简单地从增加课时去解决矛盾,要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寻找出路。

3.模块化课程结构是新课程最大的特点,要继续深入研究模块课程的特点、功能和价值

模块化课程结构的变化不是简单的知识重组,新课程的实施是要建立在对课程标准深入研究的前提下进行的。没有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就不可能形成对模块课程的准确理解,也就难有对教学的创新,转变教与学的行为将会落空。

4.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的、合作的多元学习方式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入点

在本轮的教与学方式的研究中,我们努力做到避免形式主义的做法和貌合神离的探究和自主学习。

5.课题研究要建立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理论学习与研究,提高对现实教学问题和现象的把握与理解,要从理论上研究解决问题的出路。

研究中要努力做到继承传统教学中的合理部分,改革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避免走入教学的程式化和模式化的歧途。

6.以点带面,通过课题试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科研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形成持续的发展动力

课改试验是一个最好的舞台,可以发现和培养一批锐意改革、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教科研素质的优秀教师。

7.需要建立一个促进教师参与改革的评价机制

教师能够从自己的探索成效中得到激励和驱动,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从中获得成就,能够使课改试验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

8.试验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是制约试验改革深化的一个瓶颈

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问题和矛盾暴露出来,解决问题更需要智慧和理性。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研究者的心态,以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新课程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

三年的课题试验和探索表明:高中化学新课程模块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研究试验是一个综合的实验改革项目,它涉及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越是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就越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这次的试验中,我们看到了转变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带来的课堂格局的变化,看到了新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深刻影响,我们还看到一线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热情和参与意识。更可喜的是一线教师对实施新课程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理性的思考,课程改革困难重重,挑战不断,但教师们在困境中不断探索走向成功的道路,一批年轻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表现出的大胆创新令人欣慰。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一批教师迅速成长,成为探索课程改革道路上的先行者。我们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以研究者的身份融入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去,在研究和实践中与时俱进、真正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启示 篇6

关键词:信息反馈 学习兴趣 实施方法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依据《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和《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针对当前职业学生的特点,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加强技能实训,推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培训出一批既具有理论知识基础又有高技能的人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要让学生在今后的实训工作中有团队协作的精神,有安全操作的意识,以便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今后的顶岗实习做好铺垫。

一、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多且面广,重点不突出,差不多面面俱到,给教学过程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无法保证其教学效果。它涵盖了多门课程,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液压传动以及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内容。以往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第一,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就业岗位为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并且宽,编写时只是将基本课程内容简单组合,有些实用性较强的内容描写过于笼统,不能满足“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要求,也让老师无法按照书本的内容讲解,有些内容,如工程力学部分,理论性强,计算推理多,实用性差的内容却占据较大篇幅。这样给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

第二,教材内容简化原则。目前使用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材,一方面由于整个课程重点内容不突出,泛泛而谈,比如每章节都只做了简单介绍;另一方面因为课程内容多且涉及面宽,部分章节内容多,比如材料强度计算、周转轮系计算以及液压传动元件的结构部分等,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不详细讲,本可以考虑适当减少,需要重点讲解的章节内容又太简化,内容篇幅太少,叙述不完整,应该让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也没有详解。

二、基础课程模块构建方案

专业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为主体,促进职业教育内涵的发展,助推技能型人才培养,在了解市场人才需求与相关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状况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核心课程 + 教学项目”的专业课程新模式,最终确定了“以培养技能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改革新思路。现结合笔者学校的现状,对课程内容进行如下调整。

1.课程模块体系

本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教学内容也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做到实用、够用、精炼和简明。同时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内容还需要灵活处理。如讲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一项目时,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钢的热处理是基础,常用金属材料等是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实用性内容,识别汽车上零部件的材料,结合汽车零部件进行直观性教学,加深对材料牌号以及力学性能和热处理工艺方面的理解。另外比如讲齿轮系时,教师对汽修专业学生,应通过实物,多媒体和案例等直观教学,针对汽车手动或自动变速器的传动分析,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汽车变速换挡的原理及各档转速的计算方法,从而巩固定轴轮系的传动原理以及传动比计算方法,对照实物重点讲解它的工作过程和传动原理等。根据以上思路,本课程教学内容就可以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用为原则进行构建。

2.教学模块内容的合理安排

职院的学生大部分基础差。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纯理论性的推导,针对现有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删减、增补教学内容,让学生容易阅读和掌握。如在讲常用机构的铰链四杆机构时,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课堂课外习题训练,另外还有实物以及动画放映,让学生通过练习能够掌握判断一些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条件的方法,学生在多次做习题的过程中掌握曲柄存在条件的情形,提高教学效果。

3.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实际的需要,从而促进理论教学过程要始终贯彻以实践服务的指导思想。比如:原来教材中有“测量技术基础和形位公差”,这些内容主要是加强学生动手测量,从测量过程中学会工量具的使用以及测量方法,因此要切合实际需要而进行教学。

4.直观教学的课程模式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概念抽象、理论性强,上课时充分利用实物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对各种机构及零件感性认识。例如,讲齿轮、曲柄滑块机构、千斤顶时,可利用实物展示,让学生熟悉零件的外形及内部结构;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增加感性认识,以便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通过实物展示和模拟演示,以至于将抽象知识变成具体形象。

现场参观也是更直观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把学生带到汽车实训车间或者4S店,让学生观察千斤顶和车辆举升机的动作过程;在讲完常用机构时,可让学生参观牛头刨床的横向进给机构,参观发动机的活塞连杆机构的工作情况,使其熟悉曲柄滑块机构的应用范围;而在城市公交车上,则可观察到车门的开启,了解反平行双曲柄机构的应用;当学完技术测量时,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和百分表等,掌握其测量方法和读数方法,让学生能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逐渐适应职业要求。

5.推行“6+4”的课程考核模式

课程考核模式由原来的“3+7”的形式,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变为现在的“6+4”考核模式,即平时成绩占6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只占40%,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但通过率很高,而且激发了学生在平时的考勤、课堂学习、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学习以及完成课后作业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思考与启示

教学效果评价好坏,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内容处理是否合适,需从同行教师或者学生评价获得信息,作为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调整的依据,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信息反馈

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坐姿、桌上准备的书和笔记本、思维状况和回答老师的提问情况中了解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尽可能快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作业审阅信息反馈

通过对老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可以从不交作业、交了作业写得不正确以及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进行登记、总结,及时讲评作业情况和纠正对错误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反复沟通交流直到学生掌握为止。同时,对课件、教案进行相应调整和修改,以便在下一轮教学中做相应改进。

3.考试获取反馈信息

通过课堂回答问题、课后练习以及期末考试等手段检测学生成绩,做好综合分析,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运用掌握的情况,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四、小结

以上提到的措施是笔者在多年教学中逐步实行教学内容优化、工学结合一体化、采用直观性教学、加强信息反馈等课程改革模式中取得的良好效果,也是突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互动中得到的一些启示。在近些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实施、总结、改进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待进一步实施纠正。对于仍需要改进的方面,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挖掘和提高。

课程教学启示 篇7

“音乐的聆听”和“聆听音乐”对于每个人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在当前音乐教育体系中, 围绕“聆听”展开的音乐欣赏课, 可谓是增强国民音乐修养最有力的手段, 无论大学、中学、小学的课程设置中, 都有它的踪迹。聆听, 是强化学生的听觉训练, 是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听”的基础上。正因如此, 怎么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如何正确认识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聆听?怎样从音乐美的特殊性角度分析和诠释作品?这些问题也就成为广大音乐教育者热衷讨论的课题。

我们常常说这个作品很好听、曲子很美、曲子富有“经典”之称, 但问起为什么好听、为什么美、为什么经典, 却道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只是无谓的听, 却对怎样聆听音乐、从何角度聆听音乐、怎样感受音乐等问题考虑的很少。对于聆听音乐这个司空见惯的问题, 却成了一个既普通, 又很严肃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去解读音乐的本质呢?从当前音乐的教学模式看, 学生聆听音乐的基础来源于音乐欣赏课程设置的规划, 音乐聆听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是音乐教育工作者首要解决的。

在聆听音乐过程中, 笔者从前辈们丰硕的研究成果汲取营养, 认为要走进一种音乐形态, 必先融入其本土文化语境之中, 兼容“局内人”与“局外人”双重角色, 努力成为该文化群落中的一员, 感受音乐之美妙。对待不同的音乐, 应采取不同的方式, 同一首作品又因欣赏群体音乐素养的差异性, 形成一定的审美差异。

1 音乐聆听的审美差异

音乐欣赏是人的听觉系统接触到音乐作品的音响运动形式, 并产生共鸣, 从而引发情感触动的审美活动。音乐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 具有不确定性和多解性。音乐美的信息传递到欣赏者的大脑时, 所引起的联想是广阔的、自由的。欣赏者在音乐中寻求一种与心灵相通的情感体验, 由于审美主体个性的差异, 欣赏后所获得的音乐美感也是各异, 对于同一作品的理解会得出各不相同的结果, 甚至相差很远, 即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贝多芬在《田园》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暴风雨》中, 运用“不协和和弦”和“色彩性配器”技法, 以及运用形象化旋律和频繁转调等手法, 刻画出一幅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在聆听的时候, 可以感受到弦乐快速跳弓像带着雨点的狂风在咆哮, 低音提琴混沌的呼号像乌云笼罩的大地, 短笛尖锐的呼啸声更加增添几分恐怖的气氛, 像似一场惊骇的狂风暴雨。随后, 音乐渐渐平静下来, 一场暴风雨过去了。但是, 并不是所有学生在聆听中都可以从音响形态中感受到暴风雨的形象, 对于音响本身的判断也大相径庭, 有的感觉有力量, 非常刺激, 有的说音乐没有吸引我的注意力, 无法从中找到聆听的线索, 甚至有的认为作品骚乱不安, 没有旋律可依, 充塞耳朵的是生涩而又不和谐的声音。这种现象似乎不仅体现在普通中职学生身上, 具有一定音乐修养和鉴赏能力的专业人士也是如此, 甚至包括作曲家自身。

作曲家们对“天鹅”这音乐素材的构思和表现手法各不相同。柴可夫斯基在《四小天鹅舞曲》中用富有跳跃感的节奏和活泼纯真的旋律, 描绘出质朴而带有田园的清新气息, 栩栩如生的刻画出小天鹅天真可爱的形象;圣·桑在《动物狂欢节》中, 先用钢琴平静的琶音描绘微波荡漾的湖面, 再用大提琴舒展的旋律展现天鹅纯洁高雅的神态和内在的精神气质;西贝柳斯在《图奥内拉的天鹅》中, 用悠长而凄清暗淡、带有浓厚伤感气息的旋律, 描绘了天鹅以威严的姿态在河面上边游边引吭高歌的形象。这些都是作曲家对同一事物, 不同感受所创造出的经典作品。圣·桑的《天鹅》在立意上本与生死无关, 但前苏联的芭蕾舞大师福金却从钢琴的伴奏中体会到紧张和不安, 从优美动人的旋律中感到了悲伤和忧郁, 把“灵感”化为其作品《天鹅之死》, 表现出一只孤独的天鹅在生命垂危的时候对生活的热爱和与死神搏斗的精神, 以它强烈的艺术性博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如果我们把对美的欣赏活动, 看成是一种灵魂的解放, 看成是摆脱一切压抑和局限性的过程, 那么把这种自由推向最高峰的应该就是音乐吧?人们之所以在聆听音乐之后, 有悲伤、欢乐、痛苦、压抑的不同反应, 正是在体验过程中的审美差异所致, 同时在审美理想与趣味上, 也具有倾向性。波兰音乐学家卓菲亚·丽莎所述“正像在社会学研究中所揭示的那样, 甚至在同一个民族地域内各个听众群体的接收方式以及对音乐的关系都不一样:各类群体中有从事不同类型音乐活动的专业音乐家, 有作为音乐会固定听众的音乐爱好者, 也有喜欢不同种类音乐的各类听众, 其中有的欣赏民间音乐, 有的欣赏教会音乐, 有的则欣赏电台里播放的在青年中流行的音乐。每一个听众都可以同时是各个不同群体中的一员。当然也有听众只欣赏某一种音乐”1。

教师作为音乐传播、传授的重要媒介, 自身审美差异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从年龄结构上看,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 对待音乐鉴赏的能力不同, “少年时期感知觉能力、记忆力较好, 因而在音乐审美中对音响运动形态的外形动态感受较准确, 记忆较清晰, 但对音乐的神与意感受体验还不够丰富, 对音乐的深层结构把握不够深入。青年时期感知觉能力、记忆力与比较判断的能力都不弱, 反应敏捷。因此, 在音乐审美中整体感受把握能力较强, 对音乐的情态结构反应敏捷、迅速有一定的鉴别力”2, 由此可见, 青少年在鉴赏音乐时, 在感知觉能力、记忆力方面,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引导学生聆听作品时, 不要过多的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

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时, 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习惯将自己的审美经验或者作品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 那么学生是被动接受, 在感受音乐过程, 一直被老师所操控, 没有思想的独立性可言。音乐的聆听需要统一答案吗?当学生与老师对音乐的理解存在差异时, 教师往往要求“统一”思想, 使学生“发散”的个体感知被“收敛”在群体的感知中, 就像所有的人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

罗曼·罗兰说过:“音乐, 首先是个人的感受, 内心的体验, 这种感受和体验的产生, 除了灵魂和歌声之外再不需要什么”。当聆听的过程中, 情感受到外在压力的束缚, 势必影响对作品的直接感受。精神负担的加重, 甚至导致学生因被动接受音乐, 而慢慢远离音乐, 更谈不上让学生产生灵感的火花, 领略音乐中那无穷的美了。

由于音乐聆听时具有审美差异的特性, 作为“师者”, 当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基础上, 启发引导学生对音乐本体主动参与, 根据音乐的要素展开联想, 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 音乐聆听的特性剖析

首先, 音乐的本质是一种工具, 是一种时间的艺术, 是在时间艺术中存在, 并与空间艺术进行对比, 分析音乐展现的过程中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音乐同时具有变化性的特征, 乐曲在时间中展开, 每时每刻都有变化, 每时每刻都有内容, 也就是“过程性”。对音乐艺术的把握, 不是把握其中的某个片段, 而是把握这个过程。时间艺术是过程性的, 而不是造型性的, 理解音乐必须要把过程和过程变化进行把握。同时, 时间艺术在音乐聆听的“流动”中, 需要一个促使前进的动力, 在音乐中的动力, 也就是旋律动机的稳定与不稳定, 从和声意义上讲, 就是协和到不协和到协和的过程, 音乐中的所有因素, 都可以造成这种稳定与不稳定的对比。在这段时间被占满的过程, 也就是被“设计” (创作) 的过程, 在掌握作曲法、音乐对比、音乐语言体系、调性体系等基本原则后, 将这些音乐语言和音乐语汇进行“设计”, 把握好变化、统一的原则, 与音乐的聆听结合。

其次, 在理解音乐的过程中, 音乐又具有抒情性的特征, 音乐是一个在时间过程中, 占据一段时间有组织的声音, 依靠人对声音产生的“联觉” (联觉即某一种感觉, 带来另外一个感观上的感觉) , 音乐的表现通过联觉的表现和声音的聆听, 引起感觉上的连动, 来表现和表达音乐的内容。

音乐是充满感情的艺术, 不同的音乐音响常常使人联觉到不同的音乐形象。这也就是在聆听的过程中, 对音乐作品的三度创作, 这种联觉想象中常包含着欣赏者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体验、文化背景, 是欣赏者在音乐作品中的一种自我投射。音乐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情感方式, 感情是联觉的前提, 情感越强烈联想也越丰富。而音乐欣赏中的联觉、想象也是认识、理解艺术作品的特殊方式。音乐中的联觉又有其特殊性, 它是由感情的形式联想到感情的内容, 或者由音乐中的感情回想起以往生活中产生过的类似感情, 并由此把握到音乐中感情内容的实质。

音乐的聆听是一种物理性体系, 它通过生理器官 (听觉器官) 反映, 由“联觉”作用引发其它生理反应, 最后在某一种心态下形成, 然后引起心理反应, 将“共鸣”从审理器官上出发进行阐述, 从而解释“审美”的过程。审美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狭义与哲学意义上的区别, 能够理解艺术作品, 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并将主观世界客观化, 成为审美方面最重要的标志。

一般在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时, 先讲述体裁形式, 然后依据作品的结构图式或者把握作品的整体结构, 直接从音乐形态入手, 对谱面上的曲式与作品的和声结构、乐队配置、及乐器特色进行分析, 最后介绍了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以及与其它艺术门类产生联觉的诸多因素, 来理解音乐。对待抒情性的作品、描绘性的作品, 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聆听?在对音乐感知能力不足时, 运用反复听、分段听、熟悉音乐语言的方法, 最终实现一种从“听过”———“熟悉”———“把握”的音乐聆听模式, 站在纯音响本身去考虑问题。但又如前文音乐聆听的审美差异部分所述, 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时, 聆听群体对音乐作品的三度创作也不相同, 那么“感性与理性统一”、“主观世界客观化”这一类问题, 似乎也不那么绝对, 建立在本土文化语境之上考虑是必要的。

3 音乐聆听的本土文化语境

布莱金在《人的音乐性》一书中说:“在某种环境下, 一首‘简单的’‘民间’歌曲, 会比一部‘复杂的’交响曲具有更多的人类价值”。3音乐跟语言、宗教一样, 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精神特征, 每个地区文化都有其价值所在, 每个地区的艺术都有其审美情趣,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每个人都有其民族自尊心的存在, 但不能以本民族的价值观, 来否定其它民族的价值观, 更不能用一种标准强加其它民族, 在人本主义影响下, 人与人平等, 民族之间亦是如此。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 似乎走进“欧洲中心论”的误区, 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对待, 在承认积极一面的同时, 也可看到“强势”对“弱势”文化上的侵略性。

在任何一种文化中, 真正的技术来源都将在人体以及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被发现。所有人类都具有潜在的卓越才能, 或具有很复杂的认知能力, 同时, 文化创造来源于社会合作和彼此关爱中产生的意识。无论此地区信息多么闭塞、经济多没落后, 在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上都有其独特价值, 阿拉伯、印度、中国、日本、非洲、拉丁美洲等都有其音乐体系, 也一定对人类音乐能力的估价和音乐教育的模式产生更大的影响。

在文化的的深层结构与浅层结构的对应中, 产生了“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 这一理论与哲学中的“在场”与“不在场”有相似之处, 当前呈现的事物, 与背后的、潜在的形成统一, 事物所隐蔽于其中或者植根于其中的未出场的东西, 也就形成了当前事物的“根”, 也即其“本土文化”。不同事物之间如此, 音乐也亦如此, 在欣赏不同地区的音乐时, 无论注重“乐本体”的“天人合一”, 还是注重“音本体”的“主体-客体”分开, 在审美观念、表现形式上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应立足于作品所属区域的审美情趣, 以本土文化为基础进行研究, 寻找到不同文化之间, 引起共鸣的的语汇、语法。

比如:我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 往往惯用欣赏西方音乐的模式。由于中西音乐在表现过程中具有差异性所致, 在欣赏中国音乐, 特别是欣赏古琴音乐方面, 西方音乐聆听模式却是行不通的。

古琴, 无论从琴器本身 (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琴操》) , 还是从表达内容上, 可以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缩影, 在唐朝以前的传统乐器中, 位居“八音”之首, 后成为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 所表达的是帝王将相、文人骚客的内心世界, 可以说是“雅”文化影响下的产物, 因此所表达内容也在大众人生活之外, 很难深入曲之意境。在欣赏西方音乐时, 直接从音乐形态入手进行分析, 最后介绍了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在欣赏古琴音乐的时候, 应当顺序颠倒, 古琴艺术发展绵绵两千多年, 不同时期的演奏、题材, 以及“琴风”, 都有不同的特点, 追求的意境也不相同, 先要从作品的文化背景、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性格进行了解, 从宏观上认识该曲目所要表达的内容, 再从微观的旋律、节奏、特点分析, 进而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描绘性的手法在西方音乐表现中不太擅长, 在古琴音乐的表现手法中, 却很适用, 因为古琴音乐的表现手法为“谐音、象形、会意”, “谐音”、“象形”其实都是描绘性的手法, 在起承转合、对比组合、以及散板的表现形式上, 以及演奏技巧的运用, 描绘的琳琳尽致。比如说, 描述“巍巍乎志在高山, 洋洋乎志在流水”的《高山流水》, 用右手连绵不断的滚拂手法、变换击弦位置产生的音色变化和左手“绰”、“注”的划奏来描绘奔腾澎湃的流水。《潇湘水云》以“注”、“上”、“揉”、“往来吟”及“虚应”等指法来表达“水接天隅”、“浪卷云飞”的水流声。

在聆听西方音乐时, 要把主观问题客观化, 很难适用。在古琴音乐欣赏中, 这一点也很难做到, 就像《史记·乐书》中所说, “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所动, 物使之然也”。西方音乐基本上是在理性思维下创作, 严格的按照作曲法、音乐语言体系、调性体系等原则, 演奏者严格按照曲谱演奏, 而古琴音乐是在一种感性思维下的产物, 加之记谱法的局限性, 使之同一曲目, 在不同人打谱后, 演奏完全不同。比如“岭南派”与“九嶷派”都有《渔樵问答》这首曲目, 风格、旋律等都不相同, 并且不同演奏者、不同地点、不同心情下的演奏又各不相同。在演奏者身上没有做到“主观问题客观化”, 又怎么能在欣赏者身上实现呢?中国音乐更注重时间性, 在时间的流动中表现一种“气”, 也表现出一种“韵”, 一气呵成, 而不能用西方音乐“版块式”的方式。

在聆听不同地区音乐的时候, 应立足于作品所属区域的审美情趣, 以本土文化为基础进行研究, 寻找不同文化之间, 引起共鸣的的语汇、语法, 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 还原音乐“本真”。也就是说, 对待不同的音乐, 应采取不同的方式, 要走进一种音乐, 就必先走进它的文化中, 努力成为该文化群落中的一员, 这样才能理解该音乐, 感受它的美。

结束语

音乐的精神不可以跪着, 因为精神之所以“精神”, 其本质在于通过自由给予“自由”, 就像尼采所说“只有在创造中精神才最自由, 世界和人生只有被看成是一种审美显现才显得有意义”。音乐是一种具有独立精神的抽象语言, 不具有“语义性”和“具象性”的特性, 同时又深受审美差异、文化语境的影响, 不是“跪着”的艺术, 也不能用框架来约束, 需要用“心”来聆听。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培育求真向善的新人, 古人所说的“传经、授道、解惑”, 更不是教师冠冕堂皇的空话。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早期音乐教育, 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 可见音乐老师存在的重要性。学生是一张白纸, 所有的字迹需要老师辅助填充, 因此音乐的聆听不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知道音乐具体表现了什么内容和形象, 而是为了学生的智力开发, 健全人格, 并从音乐聆听中学会感知, 并从中得到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的净化和升华。

参考文献

[1]修海林, 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1999, 4, 1.

[2]约翰.布莱金著、马英译.人的音乐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5, 1.

[3]卓菲亚.丽莎著, 于润洋译.音乐美学新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1, 1.

[4]罗小平, 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 11, 1.

[5]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11, 1.

课程教学启示 篇8

一、微课程“翻转课堂”变革数学课堂

1. 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需要

苏教版四年级“找规律”一课, 可通过录制微视频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 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以学生为主, 在课前自学与本课有关的视频, 学生在配套自主学习任务单引领下在家自学了原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 如果遇到不懂的, 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 仔细揣摩直到理解. 这相当于把教师带回了家———与视频相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上有所有要预习知识的要点和教师给孩子的学习指导和建议. 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 学生能够更有目的地开展预习活动, 这样的预习也更有深度, 更有成效, 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第二天的数学课就能在基于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展开.

2. 小组合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中, 教师根据学生前一天的预习作业的情况进行有意识的分组: 预习作业较好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分别重组.课内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 他们先是自主地对预习作业的反馈进行纠正并分析错误原因.探究时, 大家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研究, 在研究中争辩, 在争辩中提升. 这样的分组更注重学生的差异和共享, 有利于课堂分层教学, 让每名学生各有所得.

3. 课堂教学时间得到重新分配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减少教师的讲授, 留给学生更多自学时间. 这些学习活动应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 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 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 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 转变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 当教师进行有效评价时, 课堂中的交互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 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 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二、运用微课程是翻转课堂的关键

微课程是一种课程资源, 有其学科适应性与生命力. 通过微课程截取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片段配合自主学习任务单与过程进行模拟授课. 模拟教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师授课方式. 微课程能够为小学数学翻转教学提供强大支持, 翻转教学为微课程走向应用与课堂实践提供市场, 使微课程由资源提供功能迈向学习支持功能.

1. 短小视频为教学所用

微课程视频短小精悍, 一般为几分钟. 每个视频都针对一特定的问题, 查找也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 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控制.

2. 明确的教学信息传递

微课程教学视频有个显著的特点, 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看到的就是手, 在不断书写数学符号. 此外, 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 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语来说:“这种方式, 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 它让人感到贴心, 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 一起学习, 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 ”此外, 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精心设计配合着微视频, 明确了教学信息的传递.

3. 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由两阶段组成: 其一是“信息传递”,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来实现;其二是“吸收内化”, 是课后由学生自己完成的. 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 同伴的帮助, “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 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 “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在课前进行的 , 教师不仅提供视频 , 还可以提供在线辅导;“吸收内化”是通过互动来完成的, 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困难和疑惑, 并给予有效辅导, 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

三、微课程挑战着教学方式

比较微课程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 从时间来看, 一节课是40分钟, 而每段微课程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从教师课堂活动来看, 过去是教师面对一个班的学生上课, 而录制微课程时只有教师本人面对摄像机进行讲授; 从实际授课过程来看, 面对一个班的学生授课时, 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讲授、启发、提问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 而在微课程中, 所有教学环节都由教师一人完成, 没有学生的实时反馈, 也没有师生间的互动. 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师录制微课程时所面临的困难.

微课程作为只有教师独自在场的一种授课形式, 更多的应是关注那些适合通过讲授完成的教学内容. 比如, 介绍一个数学概念, 分析一个数学问题. 而对于那些需要学生实时互动的教学内容, 诸如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等则不适合作为微课程的主要内容. 因此, 在有限的时间内, 教师要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微课程讲授中, 教师要把握两种基本结构, 即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 微课程的呈现形式, 最终落脚点还是教师的语言. 无论拍摄的视频多么清晰, 画面切换多么丰富, 学生学习微课程的过程, 更多还是通过“听”实现的. 同时, 考虑到学习者理解接受能力的差异, 一段微课程可能会被反复观看, “听”课对学生的影响就更大了. 因此, 教师的语言便成了支撑整个微课程的核心因素. 树立语言观念要求讲授的语言做到通俗、流畅, 既富于讲述性, 又重视启发性. 通俗、流畅的语言形式才能有效地承载信息.

课程教学启示 篇9

本文将通过对“Intel未来教育”项目全新理念的认识, 把“Intel未来教育”倡导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教学进行有机地融合, 以进一步发挥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应用价值。

2. Inte l未来教育

2.1 项目简介。

Intel未来教育 (Intel Teach to the Future) 项目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中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培训项目。

2.2 项目特点。

2.2.1 模块化的结构设计。

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整个课程分为十个模块, 总共40小时课堂教学加上20小时回家作业。这些模块为: (1) 课程概述, 准备单元计划; (2) 为单元计划查找资料; (3) 创建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 (4) 创建学生出版物; (5) 准备教师支持材料; (6) 创建学生网站; (7) 建立单元计划支持材料; (8) 整合单元计划; (9) 评价单元计划; (10) 建立单元实施方案。这些模块贯穿着三条主线:

2.2.2 基于任务和项目的学习“Intel未来教育”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自主学习过程。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以明确的学习任务为前提, 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互动过程来解决问题, 实现学习目标。

2.2.3 以学生为本位, 促进教师角色转换。

在培训中要求参训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 因此在许多创作活动中, 要求教师扮演学生的角色, 去制作供学生参考的电子作品范例 (称为学生作品, 如多媒体演示文稿、电子小报以及网站) 和支持学生研究型学习的工具模板。

3.“Inte l未来教育”项目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启示

受到“Intel未来教育”教学理念的启发, 将其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 下面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3.1 精心设计单元教学任务。

好的学习任务, 首先应能激发学生兴趣, 引发其思考, 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提出的学习任务应该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教学内容上, 教师可以借鉴“Intel未来教育”项目的单元教学计划来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在进行单元计划设计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单元问题”的设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设计单元问题, 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当然“问题”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 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2) 掌握框架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 因此, 教师进行“问题”设计时, 要以“学生为中心”, 要注意学生的个体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 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在设计的过程中,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3) “单元问题”的设计要适当留白。所谓留白, 就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要面面俱到, 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同时, 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启发他们亲自去尝试和探究, 鼓励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2 转换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

3.3 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教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取新知识的体验。因此, 转变学习方式,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教师在提出“框架问题”之后, 不要急于讲解, 让学生讨论分析, 提出完成单元计划教学中的问题需要做哪些事情。

(2) 循循善诱,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完成单元计划。创设单元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 师生讨论, 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自己要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任务完成阶段中, 老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 多给学生鼓励, 让每位学生都能自由、大胆地去解决“框架问题”。

(3) 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 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 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 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4. 总结

将“Intel未来教育”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指导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 将有利于实施个别化教学, 既可面向全体学生, 又可面向特长生因材施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 实现自主学习,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体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摘要:本文介绍了“Intel未来教育”的项目及其主要特点, 提出将Intel未来教育”的教育理念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精心设计单元教学任务, 转换教师角色,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组织教学, 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Intel未来教育,任务驱动,模块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夏敬标.谈“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推广使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3.

[2]祝智庭, 黎加厚.走向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的英特尔未来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 2003.

[3]祝智庭, 李宁.英特尔未来教育:面向信息化教育的教师培训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课程教学启示 篇10

综合英语的课程设置是通过对精选的、规范的语言材料的讲解, 传授系统的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等基础知识, 同时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基础技能的综合训练,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 增强中西文化差异感, 培养学生流利、准确地用英语进行口笔头交流的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听力与翻译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英语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 通过综合英语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培养文化意识, 开阔国际视野。学生能够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 能够阅读中等以上难度的英文材料, 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就一般题目进行写作, 掌握英美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 懂得何时何地使用它们, 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能力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2.独立院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教 材 起 点 过高 , 学习 进 度 过 快 。

大部分独立学院的综合英语课程教材选取同普通高校一样的教材, 其中选取的文章大多来自于原版的外文书籍、英文主流媒体和英语国家中学生经常阅读的书刊, 题材广泛, 涵盖人文、科技、社会、教育、文化、环保、体育等方面;文体多样, 涉及叙述文、应用文、说明文、夹叙夹议等多种类型的文章。但是大多选取的文章篇幅较长, 表达较偏向西方逻辑思维的中心思想, 文章中地道的英美表达 (俚语、谚语、俗语) 和复杂的句式增加了文章理解的难度。大多数独立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沿用普通高校的教材, 这类教材一般起点较高, 对于英语基础较薄弱的独立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而言, 教材的选取高于他们的能力范围, 在教材理解方面较吃力, 继而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容易在低年级阶段便对综合英语教程产生抵触心理。而且目前的综合英语课程的教材内容量过大, 每周只有6个课时, 教师只能有选择性地删减教学内容, 或者加快教学进度, 使得学生不能系统地掌握整本教材的内容。

2.2课 程 设 计 欠 科 学 , 教 学方法 欠 创 新 。

大多数独立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不够, 使得英语教师过多地采取传统保守的教学方法, 即所谓的PPP模式, PPP分别代表了讲授 (Presentation) 、练习 (Practice) 、输出 (Production)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注重讲授 , 只重视对课文理解、翻译和语法的教学, 最广泛地采用语法-翻译法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 即通过讲授课文篇章逐句的语法结构 , 分析语义、进行翻译, 从而达到理解整篇文章的目的,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 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只能应试, 不能应用于实际英语情境中, 专业英语的教学效率低下, 不能突出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性。部分教师对所教的内容按部就班, 没有根据学生已有的英语基础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没有对课程产生总体的把握。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3学生 水 平 较 差 , 自 主 能力较 低 。

独立学院的学生高考入学成绩相对较低, 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他们学习自主能力较弱, 学习方式和方法还停留在高中的模式, 学习的内容和进度都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 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 缺乏探索性学习。学生中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 部分学生未在高考中发挥正常水平而来到独立学院, 他们更努力, 能屡次获得奖学金并且学习劲头十足。但是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 没有学习热情, 缺乏必要的学习压力, 求知欲和上进心不足, 没有学习动力。独立学院的学生非常聪明, 思维也很活跃, 热衷于一些文艺活动和学校的各种社团工作。对于他们感兴趣的课程, 他们的热情高涨, 对于没有兴趣的课程, 基本是被动学习。

3.关于综合英语课程有效改进的几点思考

综合英语课程内容包括听力、口语、词汇、阅读、写作、翻译等各个方面的技能, 由于这门课程的综合性,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老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难度, 要求教师能够把握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各项英语基础技能训练的比重和难易程度。课程的设计应区别于其他细化的英语课程, 如听力、写作、精读课程等, 但又能系统地把英语各项技能融合起来。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 端正学习态度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还要尊重学生, 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 了解学生的需求, 增加英语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广度和密度, 让学生运用英语技能听读他们感兴趣的材料, 谈论他们熟悉的话题, 丰富课堂活动的内容, 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采用如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认知教学法 (Cognitive teaching approach) 等多种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方面分析, 独立学院的学生不善于钻研枯燥的理论知识, 但是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实际操纵能力较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做Daily report (每日播报) , Role-play activity (角色扮演 ) , Story Series ( 故事接龙 ) 等活动 , 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语言艺术、教学艺术吸引学生注意力, 从而使学生能够持久地对英语学习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英语专业水平的培养极大地取决于学生的勤奋和努力, 这就要求学生能通过科学记忆不断扩大词汇量, 通过反复练习强化语法知识的运用, 通过长期大量的阅读提高英语篇章理解技能和写作技能。教师要强化学生“下苦工夫”的学习意识, 使其形成勤奋学习的态度。

4.结 语

独立学院的专业英语教学要获得稳步健康发展, 作为核心课程的综合英语课程必须有效改进, 教材的选取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适应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水平;英语教学方法需要长足的改善和创新; 更要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 了解学生需求, 进行有效沟通,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独立学院综合英语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祁杰.独立院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构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3 (5) .

[2]孙德林.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教学实效探究[J].科技资讯, 2013 (34) .

课程教学启示 篇11

一、试题呈现的特点

1.创设新情境。

以丰富的史料为试题情境,转变历史试题的考查功能,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过于关注,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问题从材料出”而不是“问题从课本出”。试题功能的变化:由引导学生对课本的关注转向对课标的关注;由记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考查转向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总的来说概括为:①史料的多样性;②突出对材料信息释读、提炼、理解与应)等能力的考查;③关注新课标等。

2.新课程理念与学科特色相结合。

以往的历史试题,重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复述、再认等能力)”和“运用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历史研究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历史研究方法、意识和能力普遍薄弱,造成了中学历史教学与大学教学相脱节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生历史研究能力的提高。而2008年高考试题历史学科凸显了新课程理念与学科特色相结合。

3.凸显人文性。

试题重视运用鲜活的情景材料,典雅清新。2008年的高考试卷在试题设计方面,过渡性、方向性非常明显。选择题中情境题的材料涉及报纸评论、学者观点、生活场景、历史图片等,非选择题更是选用容量巨大的图表资料、文献资料摘录等。试卷中几乎没有对教材内容直接发问的试题。试题都需要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学科知识,进行一定的思考后才能回答。这使得广大师生惊呼“变化太大”。在人人惊呼“变化太大”的背后,体现了高考以情境题为主的特点。

4.体现了历史学科所特有的教育性功能。

(1)对学生思想和情感、态度的考查成为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历史学科高考命题凸显出了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视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充分考虑和渗透对学生世界观的引导,增强学生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和对历史情感的体验。

(2)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关键词来设问,要求考生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的试题是实现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

二、历史命题的趋向

1.高考历史命题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高考历史命题“眼中有学生”,以尊重学生的实际基础和促进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为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了传统命题中那种以命题人的意志和思维为中心的做法。

试题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试题减少了指定必答题的数目,适当增加了选做题的数目,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试题内容具有开放性:试题内容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宽泛、开放史实的不同理解和开放性认识,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试题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实际,呈现出层次性的特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差异性发展的需求。

2.高考历史命题以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中心。

(1)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高考历史命题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视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充分考虑和渗透对学生世界观的引导,增强学生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和对历史情感的体验。

(2)在考查的内容上坚持基础性和现实性。主要体现在高考历史命题着重选择那些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内容为背景材料,选用那些对所有学生都公平、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最基本的史实进行考查。

三、教学启示与对策

1.要加强教学研究,构建科研的平台,以推进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

2.要增强研究的意识,提高专业研究能力,争做研究型的教师,努力构建新课程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衔接的平台。

3.要多读书,掌握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新课程下高考历史试题正朝着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三新”方向发展,试题在不断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照片、大事年表、史学新观点等来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和诠释历史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阐释、评价、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命题的立意仍是能力,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特别是没有对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时段特征的把握,就不可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

课程教学启示 篇12

让我们以甲烷为例, 看看新课程是怎么进行甲烷的教学的。

一、甲烷的引入

新教材以“中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国家。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已探明储量为1.37万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19位……”引入, 使学生对甲烷的性质和用途有了一定的认识, 而且引起了学生爱国主义和自豪感的体现, 使教学的情感目标得到具体的文字感染, 增强学生的情商教育。体现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知识, 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

二、甲烷结构的探究

新教材讲述了甲烷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在探究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时, 教材提出CH4有四个相同的C—H键, 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正四面体, 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 利用牙签等工具来做出一个实物模型, 由此让学生总结出CH4中的C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 而H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 从而引导学生得出4个C-H键在空间的伸展方向是均匀的, 因此夹角相等。教师在此时可作一个适当的事实补充, 那就是CH2Cl2的结构只有一种, 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从而破除有些学生认为CH4是平面正方形结构的不正确想法。

这样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的感觉非常直观。通过学生的动手、思考、分析、讨论来明确甲烷的结构, 我们可见新课程的学习非常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重现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实践, 尽量让学生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 以此作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三、甲烷的性质

在讲述甲烷的氧化反应时, 教师可在这里做一个CH4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实验, 以观察不到明显现象来说明二者是不反应的, 引导学生归纳出相关的知识, 使学生从实验中积累具体的实践经验和体验过程, 以及科学的探究方法。

在这个知识点下, 新教材给出了一张资料卡片, 内容为煤矿瓦斯爆炸, 家用天然气中掺有少量特殊气味的杂质气体以警示气体是否泄漏, 这使学生不再只是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 同时也关注社会和生活, 完全体现了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 反映出化学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教材在探究CH4的取代反应时, 增加了一个光照对该实验影响的对比实验, 由不同的实验现象说明了光对甲烷取代反应的催化作用, 同时设计了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该实验。

这样的教材和教学安排, 无一不在强调要让学生主动思考,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这个实验非常能够体现新课程中体验探究过程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基本理念, 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教材的安排, 我们可以看出, 新课程的确是以学生为主体, 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 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动手去体验探究过程、动脑去思考实验现象后隐含的化学科知识, 多观察, 多分析, 多应用,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给学生时间和空间, 作适当的引导,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让其体验学习的过程与快乐。我们在教学时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在兼顾学生志趣的大小、潜能的差异、发展的需要下, 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 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2003年4月第1版

[2]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二册.99-103页甲烷

上一篇:骨盆恶性骨肿瘤下一篇:内部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