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难题

2024-10-16

技术难题(精选12篇)

技术难题 篇1

困扰多年的小麦整地、播种质量差难题, 通过对整地、播种机械的整合、改造, 解决了这一大难题, 使小麦产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淮北地区自2004年以来逐渐采用的旋耕整地、小四轮带常规播种机播种, 不仅费时、费力、费钱, 更重要的是整地和播种质量差, 如耕层浅、地塇、跑风漏墒、犁底层加厚上抬, 播种容易加深等等, 从而造成一系列次生问题, 如播量需加大、出苗弱、次生根少、不发棵 (分蘖少) 。遇旱吊死、遇水 (连阴雨) 渍死、遇冷冻死等等而造成减产。从技术层面上也反复宣传旋耕后要镇压或播种后要镇压, 要掌握好3~5cm的播种深度等, 但到具体实施时大部分群众落实不了:一是每家每户0.27hm2地左右, 不值得精耕细作, 收多收少无所畏;二是生产程序多了怕费钱;三是每天外出打工赚钱比种地多。所以, 年年都有大量因整地、播种质量差而造成苗弱减产的例子。

太和县宫集镇宫集村农民孙月标, 热爱农机, 好琢磨, 是远年闻名的农机能人。针对上述情况, 他经过五年的反复试验研究, 进行多次技术改造组装, 使原来整地、播种、镇压三道程序变为一体, 即旋耕一体机。此机的推广应用, 使整地、播种质量和小麦苗情素质显著提高, 单产也随之提高。据笔者6月中旬深入到宫集镇等地调查:旋播一体机播种的田块较常规小四轮耧铧播种的田块一般增收700kg/hm²左右, 增长10%以上。宫集村邢庄邢怀军, 用此机播种, 0.2hm²出售小麦1740kg, 平均8700kg/hm²。较周边常规小四轮耧铧播种增收2925kg/hm²;宫集村宫清然父子俩, 父亲采用此机播种, 儿子采用常规播种。父亲0.133hm²收小麦800kg, 平均6015kg/hm²。儿子0.147hm²收小麦800kg, 平均5442.2kg/hm²。每公顷父亲比儿子多收572.8kg, 增长10.5%。不仅如此, 父亲的播种量为195kg/hm², 儿子的播种量为360kg/hm²。父亲比儿子每公顷播种量减少165kg。此机的推广应用已得到广大麦农的认可, 已推广三个年头。目前改装130余台, 已遍布宫集镇、二郎乡和靠近太和县境的涡阳县高公镇等地。太和县计划今年秋种全县推广此机型。

此机的改造组装有三个显著技术特点:一是拖拉机、播种机、镇压轮融为一体;二是播种机由耧铧播种改为梯型扁漏斗播种, 梯型扁漏斗后部与下种管连接紧靠旋耕机后置, 出种口向后, 宽10~11cm, 口高4~5cm, 漏斗底部铁皮呈凸型;三是镇压轮较常规镇压轮加重并两端带有6cm左右的牙齿多个。

据笔者调查, 有关农机专家、机手和当地镇干部对此机综合反映良好。

1 旋播一体机节省费用

整地、播种、镇压一次完成任务, 600元/hm²。常规旋耕机整地525元/hm², 镇压150元/hm², 播种225元/hm², 合计900元/hm², 二者相比节省300元/hm², 节省率达33.3%。

2 播种质量提高

2.1 播种深度降低

由于出种口置于旋耕机后面, 种子落地后, 利用旋耕轮甩出的碎细土复盖, 播种深度正好在4cm左右, 深浅一致, 落籽均匀。常规耧铧播种易深或易浅, 特别是旋耕后未镇压地块播种则容易播种加深, 只有小四轮轮子两行较浅。

2.2 播种量降低

由于采用此机播种深度适易, 有利分蘖和次生根发生 (群众所说的发棵) , 所以, 播种量也相应降低, 一般每公顷降低90kg左右。

2.3 苗带 (播幅) 增宽

由于漏斗口较宽, 加之漏斗底部铁皮突出, 落籽分散均匀, 出苗后为一苗带, 苗带10cm左右, 出苗均匀一致, 互不拥挤, 各个体受水受肥受光均匀, 出苗健壮, 分蘖和次生根发生早, 容易培育壮苗。而常规小四轮耧铧播种出苗后为一条线, 互相拥挤, 各个体受水受肥受光不匀, 分蘖滞后或缺位, 容易形成弱苗。

2.4 镇压效果良好

由于镇压轮加重并两端带有齿牙, 播后即镇压效果较好, 既有利于压平, 沉实土壤, 又利于保墒出苗。

3 夏播灭茬效果好

夏播玉米、大豆由于麦茬及秸秆较深较多, 采用此机可直接播种, 不堆土, 不堵耧, 深浅一致, 出苗均匀, 即可提高播种质量, 又可秸秆还田, 培肥地力。

另外, 采用此机播种, 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应尽量选用36.75k W以上的大型拖拉机;二是播种时墒情要好, 即手握成团, 一米高手松自然落地散开为好。

技术难题 篇2

2005-3-9 11:04:00 添加到生意宝

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專案“集成化鐳射智慧製造及柔性加工系統”已成功研製, 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主持的第一批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專案“集成化鐳射智慧製造及柔性加工研究”,經虞鋼研究員為首席科學家的專案組三年刻苦攻關,研製出國內首套“集成化鐳射智慧製造及柔性加工系統”,並針對制約我國汽車產業進一步發展的衝壓模具使用壽命短、維護費用高這一難題,利用鐳射與材料相互作用原理並結合智慧測量等技術對其表面進行強化處理,從而大幅度提高了大型汽車衝壓模具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已提供給上海大型汽車有限公司,並將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5月18日,以許祖彥院士、關橋院士、周壽桓院士眾組長的專家組以及上海大?汽車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力學研究所聽取了該專案的鑒定、驗收報告會,並參觀了該鐳射智慧製造系統,觀看了模具強化過程的現場演示。專家一致認為:該專案研究成果整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鑒於“集成化鐳射智慧製造及柔性加工系統”具有重大的應用前景,專家提出專案成果應繼續以汽車模具鐳射表面強化等領域為突破口,並迅速推廣到其他廠家,解決長期困擾我國汽車廠家的大型衝壓模具使用壽命問題,進而實現產業化。

專案研製出一套“集成化鐳射智慧製造及柔性加工系統”,集成了數控千瓦級工業固體雷射器,大範圍高精度5軸框架式機器人,模具表面快速智慧測量和曲面重構,模具成型工藝參數的數值和物理類比軟體,高功率雷射光束的空間變換和柔性傳輸技術,汽車模具鐳射表面強化技術和物理數學模型,底層控制和CAx過程資料庫等。專案具有基礎研究與技術發展相結合、鐳射加工機器人技術與鐳射製造工藝力學相結合的特色,取得了多項重要進展和創新。該系統可滿足3D鐳射加工和快速成型的需求,實現鐳射機器人製造與加工過程的智慧化、柔性化和模組化,以及資訊過程的數位元元元化和控制過程的集成化;可提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裝備系統,為汽車車身快速開發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援。

專案研製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中國科學院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優勢,廣泛吸收社會資源,與國內外同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合作與交流,聯合攻克了一系列難關。專案組與瑞典勒呂奧科技大學、瀋陽自動化所、本所LNM、LHD開放實驗室等單位建立了密切合作,在相關國際前沿領域開展了基礎和關鍵技術研究。同時,為了滿足衝壓模具表面強化這一實際工程需要,專案組與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隨時溝通、密切配合,保證了終端用戶對專案研製各階段的認同。

力學研究所作為國家級研究機構,瞄準國際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開展我國先進製造及相關力學科學技術領域前瞻性、基礎性和戰略性研究,發現新的力學現象並積累創新技術,?國家急需的鐳射智慧製造工藝力學的探索研究奠定基礎,為實現製造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必備的研究平臺。

醇燃烧技术的难题 篇3

人们一直在研究添加适当比例醇类燃料的汽油,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不甚理想。难度在于,大量使用甲醇会带来热值低、动力不足、冷启动难、遏水分层、稳定性差、腐蚀溶胀、高温润滑等一系列难题。

国癌症患者获得福音。

癌症的分子基础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韩泽广研究员、黄健博士和张新博士新近发现人类印迹基因DLK1对肝癌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而DLK1有望成为非常有效的肝癌治疗新靶点。肝癌的发生常常与细胞的胚胎化有关,可能起源于肝脏干/祖细胞。韩泽广等人首先发现DLK1在胚胎肝脏高表达,同时也在肝脏特殊的原始干/祖细胞中表达。通过对82例肝癌样本检测,发现73.2%的肝癌样本表达明显上升,提示肝癌可能起源于肝脏干/祖细胞。

在癌症治疗中很多人都会脱发、呕吐,人们大都把罪责归咎于放化疗本身。但一项研究发现,化疗期间的严重副作用其实是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在起作用。人体细胞含有一种称为p53的蛋白,为该蛋白编码的基因是人类基因组的卫士,它调控DNA复制的过程,同时在癌症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人类50%的肿瘤都含有p53基因的突变或缺失。p53起两种作用,一是修复破碎或受损的DNA链,二是杀死含缺陷DNA的细胞。这两种机能都有助于抗御癌症。但是在后来却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受到大剂量辐射后,细胞中大量的DNA受损,p53就会对它们实施安乐死。

而且,即使在10亿个细胞损伤中只有一个损伤含有可能导致癌症的突变,p53也会杀死所有受损的细胞。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杰拉德·伊万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P53这种不分清红皂白的清除受损细胞的行动造成了放化疗时的脱发和极严重的呕吐。伊万等人用了一种先进的注射化学药物的方法让小鼠P53基因处于断开或开启的状态。对开启了P53基因的小鼠进行放射损害(相当于放疗),小鼠遭受大量的组织损害,因为P53以杀死细胞来应对细胞的DNA损害。而在辐射期间关掉P53基因,辐射8天后又开启P53基因,则小鼠的损害较小,查不出组织损害。如果把这样的机理应用到人类将有助于癌症的放化疗。

基因追踪和肿瘤基因组计划

2006年10月底,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基莫尔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宣布,成功破译乳腺癌和肠癌的全部基因密码。美国研究人员每种肿瘤用了11个样品,测定了13000多个基因,接近人类基因总数的60%。

2006年8月“肿瘤基因组计划”在美国启动。这个计划显然比人类基因组计划宏大得多,将在未来13年里找出肺癌、脑癌、卵巢癌等所有困扰人类癌症的致癌基因元凶,从而帮助防治癌症。“肿瘤基因组计划”首先是要列出所有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美国准备投入1亿美元,用3年时间在DNA序列上找出与某些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脑癌、肺癌和卵巢癌是美国人健康的主要隐患,所以该计划决定先完成这3种癌症的基因图谱。

目前已经测知人体中有1293个基因与疾病有关,但这些基因仅占人体所有基因的5%。癌症有很多种,每个肿瘤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蓝图;即使是同一种癌症致病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肿瘤基因组计划”的工作量无比庞大,据估计,“肿瘤基因组计划”总规模能抵上100个“人类基因组计划”,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进行的最大一项基因工程。肿瘤基因组测序完成的前景是,在此肿瘤基因组的基础上建立肿瘤数据库,进一步找出导致癌症发生的基因,科研人员将分析出相应基因编码的蛋白质。随后,可以通过药物对这些蛋白质进行控制,或者抑制其作用,或者清除它们,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治愈癌症的目的,还可以开发治疗相应癌症的药物,共同完成对癌症的根治。

与此同时,中国也将启动癌症基因组计划。作为国家863计划“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重大项目的课题,“癌症基因组研究计划”已经在科技部网站上公布,并进入项目招标阶段。我国将针对严重危害健康的高发癌症、具有中国地方特点的常见癌症、有良好先期研究基础以及对发现肿瘤发病机理具有重要临床与科学意义等4种类型的癌症开展研究。不过,具体癌种还未确定。

沉降再生技术解湿法脱硫难题 篇4

据该公司董事长高志斗介绍, 该技术是在一定的设备和工况条件下, 依据单质硫的物化性质使其通过自身重力作用从脱硫液中沉降下来, 同时适当补加空气来实现催化剂的再生, 最终完成整个脱硫的再生过程以及催化剂的再生和单质硫的分离。目前, 贵州一家焦化企业采用该技术的首套工业化装置正在建设中, 有望年内建成。

高志斗告诉笔者, 从生产实际状况看, 催化剂的再生非常容易, 问题主要出在再生所需补加的空气量上。理论上每氧化1千克硫化氢所需要的空气量仅为1.57立方米, 而实际加入的空气量却是理论值的10倍以上。即使补加这么大量的空气, 也未必能把单质硫很好的从脱硫液中带出来, 大量空气的加入还使副盐的生成量显著增加, 脱硫液排放量加大。

新工艺则改变了原有浮选再生的设备结构模式。该公司科研人员把再生槽、泡沫槽、贫液槽、富液槽融为一体, 依据单质硫沉降、脱硫剂再生所需的工况条件, 开发出新型再生一体化设备。与传统工艺相比, 新工艺具有设备占地面积小、投资省、空气和喷射器用量少的特点。整套再生系统只有一个设备, 是原系统占地面积的30%, 投资减少50%;所需空气量仅为原系统的40%, 仅需3~7只喷射器;再生泵压头为0.3~0.35MPa, 再生能耗降低50%。同时, 由于空气量大幅减少, 新工艺大大降低了溶液硫代硫酸盐、硫酸盐、硫氰酸盐等副产盐的生成, 抑制了副反应, 减少了脱硫液排放。此外, 新沉降技术使原来与硫泡沫一起浮选出来的悬浮物得到有效分离, 提高了硫黄纯度。对于焦化企业来说, 采用沉降式再生还可使硫颗粒与焦油等悬浮物彻底分离, 在提高硫黄纯度的同时又可回收部分焦油。

技术难题 篇5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21世纪,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和创造性的工具。它极大地拓展了人类思维空间,让世界变得触手可及,它正在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已对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提出了挑战。

一.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师教学中的难题。

1、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自主驾驭的广阔空间。但教师知识结构并不能满足需要。各种教师参考书也不能提供必要的信息。这是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首要问题。与当前中学英语课本及其相关练习和阅读材料相比,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所提供的资源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已经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收集和整理相关课题的资料作为教材课题的拓展学习资源。再以初中英语新教材Go for it九年级第九单元When was it invented?为例,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发明的历史。还要求学生写写bicycle, binoculars, abacus, camera的历史。教师在这方面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提供给学生,怎么办?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得要足够的知识。教师也可以以幻灯片形式,也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建立链接给学生以信息;还可以由教师把经过认真筛选的相关网址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方式的学习使教学信息得到极大扩充,知识范围广泛拓展,课堂结构更趋开放。同时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思路更加开阔,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课本就是世界,而今世界成为课本’,学习资源可以随时随地选取。这是信息技术给了教师和学生很大的便利。

2.利用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们以前教英语,一本书,一支粉笔再加上自己的滔滔不绝。要不就是配上录音磁带以点缀。这些对学生来说以没有任何刺激和兴趣可言。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课堂融展示式、操练式、主动参与式、探究式与交互式教学模式于一体,融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于课程整合中,学生自行选择研究课题,自行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自愿组合,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分析并综合运用信息,共同完成探究过程。这种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也带动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学生自己已有知识和资料储备不能满足学生和新教材的要求。网络和信息技术无疑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二.用信息技术化解学生问题,为学生搭建多方平台

1.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习主体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展。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过去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单一式、僵化的。教学通常在课堂中进行,课堂教学显得单调枯燥,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缺少双向的沟通,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信息能对学习的情境进行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使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有机融合,创设出丰富多彩,活泼融洽的教学情境,把生活的实景搬上课堂,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乐学、爱学、会学,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学生能利用局域网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增加了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究钻研的过程。信息技术给了学生探究的平台和路径,真正实现了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了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网络技术的协助下,通过百度或者谷歌(GOOGLE)引擎搜索,都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也可以通过“BBS”论坛,QQ, 博客等交流,学生可以尽情表达个人观点,展示个人风采,突出个性优势,完成有效的探究学习。

医疗新技术监管难题 篇6

7月13日,CAR-T领军企业Juno Therapeutics宣布,美国FDA批准其肿瘤免疫疗法JCAR015的二期临床试验可以继续进行。

而就在5天前,因两名患者出现脑水肿死亡,这项临床试验被FDA叫停。JCAR015原本有望2017年上市,叫停事件当时让不少业内人士怀疑该药物的上市计划将被无限推迟。

但不到一周的时间,剧情即出现反转。在FDA的快速批准下,JCAR015或能如期上市。

“意料之中,FDA这么快就批准Juno恢复临床试验,值得国内同行认真学习,对出现的问题应当坚持理性分析。”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钱其军在微信朋友圈如是评论。

魏则西事件后,国家卫计委紧急叫停了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两个多月前的魏则西事件。青年魏则西之死,将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乱象一一揭开,国家卫计委也因此紧急叫停细胞免疫治疗临床应用,并规定仅限于临床研究。

但《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不仅临床应用全面停止,而且由于管理规范、行业标准的缺失,没有职能部门愿意接受备案材料,大部分临床研究项目也受波及被迫中断。

此前在干细胞、基因测序等医疗新技术领域都曾出现过类似情况。监管能力如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节奏,往往会出现乱一个就叫停一片的情形。

而在混乱与规范的时间差中,新技术丧失的发展机会和空间难以估量。

多位受访专家和企业人士表示,当务之急是建立细胞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和应用规范体系,引导行业走上规范化轨道。

针对《财经国家周刊》提出的未来监管方向等问题,国家卫计委回复:将继续要求医疗机构提高依法执业意识,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同时依法依规开展医疗技术的临床研究工作。

“最近,国家卫计委和食药监总局都在咨询相关领域专家,对细胞免疫治疗到底是按新药研发还是医疗技术监管,尚未达成共识。”有业内人士透露。

执行层面“扩大化”

魏则西事件之后,国家卫计委召开规范医疗机构科室管理和医疗技术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叫停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但临床研究可继续。

北科生物总裁刘沐芸认为,此举有助于整肃乱象、净化市场,让缺乏核心技术支撑、没有切实疗效的细胞免疫疗法彻底退出,也淘汰一批违规、技术能力低下的公司。与此同时,给真正开展细胞治疗研发和临床试验的企业带来机会。

然而,在政策落地方面,却有所偏差。

“一些地方政府或医院从严管理,将正在开展的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也暂停了。”钱其军说,虽然国家卫计委叫停的只是临床应用,但在执行层面“扩大化”。

多家企业人士表示,一个原因在于国家层面的监管细则尚未出台,地方主管部门就会无据可寻,于是干脆拒绝接受临床试验备案,医院院长也不敢冒险担责,怕一不小心踩到“红线”。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除解放军301医院等少数几家单位还在进行,全国大部分临床研究都出于中断状态。

按相关规定,临床研究只要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通过就可以进行了,但需要将临床研究的方案送到卫生主管部门报备。

“曾经迅速发展的临床试验势头受挫。”博生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林表示,不仅是较为落伍的CIK、DC-CIK技术广受影响,主流的CAR-T和TCR-T治疗技术也在一段时间内受到牵连。

不少企业和医院都在与卫生管理部门沟通,希望临床试验尽快重启。安科生物董秘姚建平预计,不会有太长时间有进展了。

与此同时,一些单位通过联合多家医院共同申报科研项目,以临床研究课题立项的方式来通过科研伦理,从而获得少量的临床试验机会。“当然这只是监管规范尚未出台情况下的权宜之计。”杨林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有专家认为,即便对于临床应用,“一刀切”全部叫停的举措是否很科学很合理也需要研究。“对常规治疗手段失败、无药可选的肿瘤晚期病人来说,细胞免疫疗法是最后的希望,治疗需求一直存在,要科学对待、科学疏导。”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龚渭华表示。

杨林介绍,其实有些治疗方案已在前期应用中显示了疗效,例如,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方面,部分单位通过CIK免疫细胞联合化疗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龚渭华建议,可以暂时先批几家试点,并严格规范临床治疗流程,建立病人数据库并通过跟踪回访、对照组试验等方式评估疗效。

“不能因一起事件,把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弄黄了,让国内错失可能在癌症治疗领域弯道超车的机会。”钱其军说。

监管体系缺失

很长一段时间,细胞免疫治疗在国内处境尴尬,既不属于药物,又不属于放开的第三类医疗技术,在临床研究和应用方面的监管均无据可依。

回顾细胞免疫治疗的监管历程,有三个重要节点,分别是2005年、2009年和2015年。

在2005年之前,细胞免疫治疗监管权归属原国家食药监局,基本按照药品管理模式监管。2003年,食药监局发布《人体细胞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从体细胞采集、分离和检定、体细胞的体外操作、体细胞制剂的检定与质量控制、体细胞治疗的临床前试验、临床试验方案等八方面做出详细规定。

公开报道显示,当时全国有5家医院开展临床试验,参与临床的患者均免费治疗,做免疫治疗的医生认为“这是监管最好的时期”。

2005年食药监局发生人事地震,不再受理生物疗法申报。随后的年底,免疫治疗管辖权转到原卫生部,细胞技术从药品管理变轨为临床技术管理。其后4年,没有相关管理办法出台。由于暴利吸引,一些医院和生物公司都纷纷参与,缺乏规范标准和监管的市场极为混乱。

在魏则西事件中被声讨的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成立于2007年,短短几年为国内30多家医院提供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服务,业务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2015年净利润高达4000万元。

2009年,原卫生部公布《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被纳入其中,允许开展临床应用,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

为规范相关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原卫生部制定了《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对开展临床应用的医院资格、自体免疫细胞制剂的制备、产品标准进行了规定。而该征求意见稿未见后文,公开资料中也没有发现有医疗机构经卫生部门批准开展细胞免疫治疗临床应用。尽管如此,这项没有经过安全性和有效性认定的疗法依然在成百上千家医院铺开。

2015年7月,国家卫计委下发通知,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并发布《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2015版)》目录。细胞免疫治疗未被列入该目录,故被视为只能开展临床研究。

但只要没有被明确禁止,“各个地方和单位形成了有利于自己的解读,细胞治疗得到了更大但缺乏严格监管的发展。”安科生物董秘姚建平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而且,临床研究到底该如何开展,相关标准和流程一直是空白,是故,细胞免疫疗法游走于灰色地带。

业内人士曾尝试建立规范体系。据了解,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联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科技大学等四家单位,开展了包括细胞制备、细胞培养功能、细胞回收和回收后的临床评估四大环节的标准研究和制定,并于2013年底提交给国家卫计委。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致电曾益新询问该项目进展,曾院士表示“现在不适合回答”。有熟悉情况的专家说,提交后没有下文。

魏则西事件后,国家卫计委要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全面清理违规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情况”。5月底,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刘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根据新技术临床研究的规律和特点,制定并下发医疗新技术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至于管理办法进展如何,国家卫计委在给《财经国家周刊》的回复中未说明。

“互动式监管”

“建立规范化的研发和应用环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多方协作。”哈佛大学医学院蔡冬坡博士说,现在关键问题是最起码的共识尚未达成:到底是按药品还是医疗技术监管?

按照国内医疗监管体系,药品审批是食药监部门的职责,医疗技术则归属卫生行政部门监管。蔡冬坡认为,谁来监管不重要,重要的是监管内容是否到位,监管者是否中立。

出现分歧与大环境有关。“如果按照药品管理,需要企业起到关键作用。”杨林表示,与国际上主要靠企业推动发展不同,国内在技术开发上唱主角的是医院,即医院自主研发、开展临床研究,而由于医院本身体制局限性,他们较少考虑产业化和标准化的问题。

杨林认为,真正健康的产业环境,是大学、研究所主要负责技术研发;企业通过收购、自主研发等途径将新技术产业化,并在食药监部门的监管下以新药模式开展临床试验;医院则承担起临床试验研究的重任。

除医疗环境的束缚外,与药品或常规生物制品有所不同,细胞免疫治疗用到的是个体化“活”细胞,监管工作具有内在复杂性。钱其军介绍,一是难以标准化,二是进入人体后具有自主性和自适应能力,不易定量,三是最终放行检验的时间窗口很短,难以完成常规生物制品所需要的检验。

而且,由于此前国内细胞治疗主要模式是医院自建或联合企业共建实验室,技术成熟度、人员专业水平、质量控制体系都缺乏保证,监管难度很大。

“任何新技术的突破都会走在政策前面。”钱其军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和创新主体之间互动协作的关系非常重要。而目前国内的情况是,一项新技术出现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监管部门要求创新主体向其汇报,根据汇报情况决定如何监管,互相之间的讨论和反馈机制尚待完善,是一种“汇报式”监管。

相比起来,发达国家的“互动式监管”值得国内借鉴。

技术难题 篇7

然而, 南充地处川东北老旱区, 十年九旱, 如遇春旱、夏旱连伏旱年景, 就会给水稻生产带来秧田缺水无法育秧、本田无水栽不下秧、栽下干旱生长不良等巨大难题, 一些高塝望天田、二塝田、漏筛田也被迫走旱路, 造成水稻栽插面积无法落实, 高产栽插期无法卡住, 水稻产量目标难以实现, 给全市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据统计, 2006年南充发生了特大干旱, 全市水稻亩产仅418kg, 比正常年景亩平减产90~110kg, 按200万亩水稻计算, 因干旱造成的全市减产达18~22万t, 被迫走旱路的面积达20万亩以上。

针对南充水稻生产面临的季节性干旱严重、旱灾发生频繁等严峻现实, 从2007年起, 南充市农业局安排全市科教、农技系统, 结合科技入户、超级稻种植等项目, 在全市9个县市区适时推广了由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研究成功的水稻覆膜栽掊技术。从农技人员田间调查情况看, 实行覆膜栽培的水稻分蘖旺盛、生长整齐, 比传统方式栽植的水稻早生快发、抗旱性强, 亩分蘖数增加6~8万。据西充县中岭乡1村2社农民张芝文反映, 覆膜水稻具有不跑肥、不坐蔸、不长草、不怕旱等优点, 他第1年使用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 第2年他的邻居和亲友都跟着使用了该技术, 效果很好。在仪陇县双胜镇1 000亩水稻覆膜栽培核心示范片上, 经专家测产, 最高亩产达716kg, 平均亩产652kg, 比全县408kg平均亩产水平高244kg。据统计, 2007年全市9县市区共示范性推广水稻覆膜栽培技术1万亩, 2008年迅速扩大到5万亩以上, 经测产调查, 凡是使用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的田块, 都较对照田块增产50kg以上, 其中仪陇、西充、南部等县推广应用得较好。

通过两年来的推广运用, 我们感受到了水稻覆盖栽培技术的许多优点, 也发现了农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些对今后推广运用该技术都会有很大好处。

由于水稻覆膜栽培是由水稻旱育秧、强化栽培 (又称“大三围”栽培) 、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固定厢沟双免耕等先进技术进行集成组装配套的一项节水高产栽培新技术, 因此,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具有常规种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是水稻旱育秧技术。该技术具有省水、省工、省秧母田、省种、省肥、秧龄弹性大等优点, 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的菜园地就可育秧, 降低了劳动强度, 解决了以前要水田才能育秧的问题。

二是强化栽培技术。它又称水稻“大三围”栽植技术, 植株生长的边际优势明显, 单株生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是地膜覆盖技术。由于地膜具有增温、保湿、保肥、除草的功能, 所以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提前15~20天栽插小秧苗, 有利于植株早生快发, 提高有效分蘖率和成穗率, 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抑制田间杂草生长, 提高地温和肥料利用率, 对防止冷浸田、烂泥田秧苗坐蔸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由于提前了15~20天栽秧, 还可避开因“红五月”劳力打挤的矛盾, 为夏季农业“三抢”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四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农民准确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 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 避免了肥料浪费, 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减少了投入成本。

五是固定厢沟双免耕技术。通过水旱轮作、秸秆还田、免耕等措施, 减轻了病虫害发生, 保护培肥了土壤耕作层, 有利于水稻高产稳产, 同时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对当前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但调查中也发现, 农民在具体使用该技术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影响了该项技术的效果。

一是技术未能完全组装配套。有的地方未搞“大三围”强化栽培, 造成亩分蘖数不够, 影响产量, 有的未搞测土配方施肥, 增加了用肥成本, 降低了肥料利用率。

二是稻田水管理不当。有的农民有怕干惜水心理, 田里关水至厢面以上, 致使地膜发泡, 发挥不出地膜应有的增温、抗旱、除草等效果。

三是地膜使用不当。有的地方一个厢面采用两幅窄膜覆盖, 中间接头处遇大风后极易被吹开;有的地方地膜质量太差, 造成短时间内就降解、破烂, 地膜覆盖时间不够。

四是稻田前期处理差。有的地方厢面未整平, 杂草未除尽, 造成覆膜不实, 杂草丛生, 严重影响效果。

复杂结构薄煤层开采技术难题探讨 篇8

1 复杂结构薄煤层高效综采的技术攻关路线

复杂结构薄煤层高效综采的核心, 是研制出能够对含有硫化铁硬结核体或硬夹矸的薄煤层直接截割的落煤机械, 统筹考虑解决其他相关问题, 研制出科学先进的成套技术装备, 设计出与之相配套的科学的生产工艺。为此, 本项目应采用如下技术攻关路线:第一, 在含硫化铁硬结核体、硬夹矸薄煤层采取煤岩样试块, 按测试标准进行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第二, 通过建立机械、液压等领域的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及其相关部件刚柔耦合多体系统的虚拟样机, 对采煤机的落煤过程进行模拟仿真, 优化采煤机截割部及其相关部件技术参数, 研制出具有较强切割硬岩石能力的矮机身薄煤层采煤机。第四, 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和科学配套的要求, 研制出配套的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 形成科学的配套。第五, 按自动化、信息化的要求, 研究选用先进、实用的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第六, 形成适用于1m以下复杂结构薄煤层安全高效综采成套设备与生产技术工艺。

2 主要攻关内容与关键技术

以薄煤层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安全高效开采为目标, 主要研究以下内容:第一, 围绕机械截割含硬结核体的薄煤层, 研究采煤机工作机构的瞬时负载, 并对截割部及其相关部件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第二, 围绕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和采煤机的合理截深确定, 研究薄煤层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第三, 围绕工作面工作空间狭小问题, 研究优化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之间的技术参数和配套关系, 以及设备布置与巷道布置。第四, 围绕煤层薄、采高小、采煤机滚筒直径小、采煤机装煤效果差的问题, 研究提高刮板输送机铲装能力和工作面两端部机械化装煤效果技术。第五, 围绕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普遍存在的刮板输送机在推移过程中自动上飘问题, 研究防刮板输送机上飘的技术。第六, 围绕煤层底板见水膨胀泥化, 封底式薄煤层液压支架推移油缸及连杆在液压支架底座内裆易被煤岩粉卡塞问题, 研究液压支架抬底技术。第七, 围绕高效开采割煤刀数多, 职工劳动强度大, 研究采煤机自动分段遥控技术和分组分段综合作业生产工艺, 同时研究应用相应的采煤机自动定位和记忆割煤技术。

3 主要技术创新

第一, 成功研发了含坚硬夹矸与硫化铁硬结核体薄煤层的, 安全高效综采成套设备与生产技术工艺。第二, 建立了机械、液压等领域的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及其相关部件耦合多体系统的虚拟样机。对采煤机的落煤过程进行模拟仿真, 优化了采煤机截割部及其相关部件技术参数, 提高了采煤机截割硬夹矸的定力和截割部工作的可靠性, 成功研制了具有较强切割硬岩石能力的矮机身薄煤层采煤机。第三, 研制出具有抬底功能的大伸缩比、高支撑效率、封底式薄煤层液压支架。第四, 研制出底置式、防飘、边中链新型薄煤层刮板输送机, 解决了传统结构带来的过煤空间狭小、影响出煤及刮板输送机上飘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工作面两端部机械化高散装煤, 优化了槽高与链条直径、过煤空间之间的关系。第五, 研发了采煤机自动分段遥控技术, 应用了紧凑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电液控制系统进行通信, 将采煤机位置、速度及有关工况和故障信息传输到电波控制系统主机, 在1m以下薄煤层实现了采煤机割煤与液压支架的降、移、升、喷雾及推移刮板输送机和中部槽调斜的协调联动。第六, 在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设计应用了分组分段综合作业方式, 减轻了采煤机司机和支架工长距离匍匐爬行对身心健康的损害。

4 应用效果

通过应用表明, 项目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当前薄煤层机械化开采遇到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厚度在1m左右的复杂结构薄煤层, 年产量已在80 万t以上的水平, 是同类型地质条件炮采工作面的2 倍以上, 吨煤成本大幅下降。第二, 设备性价比高。成套设备投资仅为同类型进口刨煤机及配套设备工作面的40%。第三, 设备配套合理。整套装备技术先进、配套合理、协调、生产能力匹配、生产效率高、安全性能好、质量可靠。第四, 成套设备适应性强。成套设备最低采煤高度0.50m, 工作面最大铺设长度可达250m, 且采煤机具有较高的破岩能力, 能够适用于含有硬夹矸、结核体、断层等复杂结构薄煤层。第五, 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高。工作面所有生产工序 (包括工作面两端部装煤) 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工作面自动化, 信息化水平较高。第六, 生产工艺先进合理。以项目研发的采煤机自动分段遥控技术为基础, 在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设计应用了分组分段作业方式, 大大减轻了薄煤层工作面生产的劳动强度。

研究成果显著提高了薄煤层, 尤其是含硫化铁硬结核体和硬夹矸薄煤层开采的综合机械化技术水平, 促进了我国薄煤层综采设备制造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已探明薄煤层可开采储量达60 亿t, 薄煤层开采量正在逐步加大。因为项目研究的成套设备适应性强, 所以“成果有着极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摘要:复杂结构薄煤层要实现综合机械化高效开采, 不仅要解决机械化落煤这一关键性的技术难题, 还要解决其他一系列影响和制约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技术难题。包括复杂结构薄煤层高效综采的技术攻关路线, 主要攻关内容与关键技术。目前我国已探明薄煤层可开采储量达60亿t, 薄煤层开采量正在逐步加大, 该研究有着极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复杂结构,薄煤层,开采技术,探讨

参考文献

[1]曲天智, 蒋金泉.复杂结构薄煤层高效综采关键技术[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0:43.

[2]樊玉泉, 高振伟.薄煤层安全质量标准化创新与实践[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1.

技术难题 篇9

目前在平板显示领域液晶显示独占鳌头,大有将等离子体显示挤出市场的趋势。而有机EL因其高对比度、快速响应速度和宽视角等特点,将是下一代最有希望的显示器[1]。

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各种类型的OLED已经大量生产,但产品主要集中在中小尺寸,且无源产品多于有源产品。目前产品主要用于MP3、手机屏、数码相机屏以及汽车显示等方面,其产量与LCD等相比微乎其微。因此,OLED要想在平板显示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必须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大尺寸家用彩色显示器。然而大尺寸显示器对器件的性能和生产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例如高亮度、长使用寿命、较低的功耗和生产成本以及易于加工等。目前OLED要实现大尺寸化,仍存在许多关键性的问题,如TFT性能、大尺寸玻璃基板加工能力、显示器性能和封装等等。下面就主要问题进行论述,并介绍新的进展。

1 发光材料

从发光材料的角度看,大尺寸AMOLED要求材料具有较中小尺寸更高的发光效率、量子转换效率和更长的寿命。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寿命都是影响OLEDs寿命的关键因素,只有开发出高效且与LCD和PDP相近寿命的大尺寸OLEDs,才能增加OLED市场的竞争力。目前,LCD和PDP的寿命均已达100 000 h,而满足TV应用长寿命有机材料正在研发中。

有机材料的分类有几种,根据材料的发光机制来分,有机发光材料可分为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荧光材料的发光特点是利用单重态激子发光,组件内部量子效率最高只有25%。磷光材料则利用三重态激子发光,组件内部量子效率最高可达100%[2]。因而选用磷光材料可以获得较高的亮度,但是与荧光材料相比,磷光材料组件的寿命低,远不能满足电视长寿命的要求。如果选用荧光材料,要获得电视图像显示所需要的亮度,必须提高驱动电压,而高电压带来高功耗。因而功耗过高也是限制其发展的原因之一。在实际OLEDs中,荧光发射材料是主要的选择。

鉴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充分利用磷光材料的高效率,开发出长寿命的磷光材料是解决大尺寸OLED器件寿命的途径之一。今年5月在美国召开的全球SID大会上,日本发表了新的高效和长寿命绿色和红色OLED磷光材料,其开发的红光材料PRH-01,电流效率为20.2 cd/A,初始亮度为1 000 cd/m2时,寿命为150 000 h;同时开发的绿色材料PRH-01,也得到了非常高的性能, 电流效率71.9 cd/A,初始亮度为1 000 cd/m2时,寿命达到150 000 h。并通过模拟证明了材料具有巨大的潜能可以降低全彩色OLED显示器的功耗[3]。

选择既符合显示器性能又具有长寿命的有机材料是较为困难的。为此也有公司结合两种材料的特性制作性能出色的OLED。今年日本开发出了层叠的最新深蓝荧光材料与上述磷光材料混合的白光OLEDs。成功得到了没有光输出耦合结构30 lm/W的高亮度效率和初始亮度为1 000 cd/m2时的超过200 000 h长寿命的OLED[3]。

当然,有机材料发光的稳定性和材料的劣化也是影响器件寿命的因素,已有许多公司正在作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相信假以时日,问题会得到解决。

2 TFT基板特性

大尺寸必然是有源的,且要求TFT具有较高的迁移率和稳定性,以及较低的驱动电压和宽色域范围。OLEDs是电流驱动型器件,TFT性能如高的迁移率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目前用于AM-OLED的TFT基板主要有三种:非晶硅(a-Si)TFT、多晶硅(p-Si)TFT和微晶硅(mc-Si)TFT。

a-Si TFT由于成熟的LCD生产设施,可用于OLED。但是 a-Si TFT的迁移率较低,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屏的温度升高,阈值电压会产生漂移。工作400 h以后,阈值漂移量Vth=2.5 V[4]。故a-Si TFT的稳定性尚需解决,虽然提出了几种驱动设计补偿TFT漂移的方案,但仍然没有适合量产的方法。

低温多晶硅(LITPS)具有高的迁移率和稳定的TFT,这在中小尺寸的OLEDs是非常有效的。但随着基板尺寸的增加,晶化方法变得重要起来。一般地,制造p-Si TFT有两种工艺,一种是激光处理的p-Si TFT,另一种是非激光处理的p-Si TFT。在激光方式中,受激准分子激光退火技术(ELA)以其出色的结晶性,快速的晶化和高可靠性被广泛地使用,晶化示意图见图1。然而,ELA方式的缺陷是加工窗口窄,初期的高投资和高维护成本,尤其激光束长度和光束不稳定性的限制,成为大尺寸玻璃应用ELA技术的主要障碍。另外,ELA LTPS表面没有加工的部分会降低绝缘栅的击穿电压,造成工作中TFT装置的失败。另一可供选择的激光是连续激光固化(SLS),但仍有OLED屏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在非激光的方法中,最简单的方法是固相晶化法(SPC),但SPC需要600℃激光退火10 h,这使得该方法不适于大尺寸玻璃基板。其他非激光方法采用金属籽进行晶化,这种方法在沟道内产生大的泄漏电流。由于激光光束不稳定性的限制和老练时间较长,LITPS并非大尺寸AMOLED好的选择方法。事实上,因为晶界的存在,所有LTPS TFTs都会遇到不均匀问题[5]。

最近微晶硅取代LTPS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微晶硅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较低的Vth,比较适合大尺寸AMOLED的制作,但问题是如何制作。2007年SONY公司提出用二极管激光热退火(dLTA)工艺制作底栅结构的微晶硅TFTs,得到了较好的特性。在温度为50℃,10-6 A时,寿命为100 000 h。与D-Si,LTPS相比,相同的栅压、耗尽偏压和10-6 A条件下,工作105 s后,观察到微晶硅的Δγth有飘移现象。工作3.6×108 s后,推算出微晶硅的Δγth=1.77 V,这个数值比a-Si∶H TFT的107.7 V小两个数量级,是LTPS(0.52 V)的3倍[6]。这说明采用dLTA工艺制作的微晶硅TFTs的稳定性完全满足大尺寸TV的要求。其结合绿色EL材料制作的屏,在没有像素补偿的情况下,没有发现Mura现象,表明TFTs的均匀性很好。现将几种TFT基板的综合性能列于表1[4]。

该公司还开发了利用800 nm高能二极管激光退火制成微晶硅TFT。其制作的49.4 cm全彩色HD(1 080×1 920 RGB)OLED,采用顶发射结构,结合微腔效应制作的样机,获得了优异的高对比度(在暗室环境下1 000 000∶1)和非常宽的色域范围(>100% NTSC)[7],为微晶硅TFTs大尺寸基板开辟了一条道路。

作为一种新技术,氧化物TFTs避免了迁移率和阈值电压的不均匀性,且氧化物TFTs还可以在室温下进行沉积,因此,氧化物TFTs是最有可能大尺寸化的方法之一。去年,韩国三星SDI报道了具有一个阻挡层的非晶铟-镓-锌氧化物(a-IGZO)TFT。a-IGZO TFT的迁移率为8.0 cm2/V·s,Vth,sat=2.4 V,ION/IOFF>2.0×107,表明整个非晶氧化物TFT的性能好于微晶硅TFT和a-Si TFT[5]。

3 OLED的彩色化技术

OLED的目标之一是制作出大尺寸、彩色范围宽的全彩色显示器。目前OLED实现彩色化的方式有三种:采用三种发光材料的RGB型,白光加滤色膜(W+CF)型以及蓝光材料加色转换介质(CCM)型。

第一种方式由于三种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寿命不同,而发光效率的差异导致图像的显示质量受到影响,出现所谓的Mura现象,这在大尺寸OLED上显得尤为明显。要消除这种现象,可以从改善材料的性能或开发新型发光材料着手,也可以通过增加像素的补偿电路来解决。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利用金属掩模版制作大尺寸OLEDs时,掩模版的对位精度和加热时掩模版的变形都严重影响了器件的性能。另外,利用蒸发工艺制作子像素时,材料的浪费很严重,所以开发出高效和节省光材料的蒸发设备很有必要。故对大尺寸OLEDs而言,三基色法不是最好的。

第二种方法的优点是既避免了第一种方法带来的问题,又可以利用LCD成熟的制膜工艺。从制造成本的角度看,白光加滤色片方式也是比较经济的,是目前最常用的最被专家看好的一种方法。但由于滤光片对光的吸收很强,会使屏的亮度大大降低,如要提高器件亮度则必须提高功耗,这对大尺寸而言是不经济的。另外,W+CF型的色域范围较小(>73%,利用空腔效应只可提高到84%)[7]。因而,开发新型的适合AMOLED性能的,满足电视要求的滤光片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2007年美国Eastman Kodak Company开发出了一组新型彩色滤光片,用于层叠白光OLED时,其色域范围超过了100% NYSC,且色域范围好于LCD彩色滤光片[8]。除了滤光片的性能以外,白光的稳定性也是制约其大尺寸化的障碍之一。

第三种方法是蓝光的发光效率问题,因颜色转换介质的吸收和反射,发光效率会大打折扣。虽然近年来问题已逐步解决,但其器件的稳定性仍然存在问题。

4 其他技术

为了提高器件的性能,各国生产和研究机构都在积极地进行工作,除传统的结构和技术外,还不断开发出新器件结构和加工技术。例如去年韩国LCD商行、三星电子与Kyungpook国家大学共同推出的在白光OLED结构中加入IZO/ITO涂层作为折射层,不但提高了光的发射性能,还使彩色显示范围从75%提高到100%~110%,滤光片的转换效率从27%提高到40%,同时避免了色彩的漂移[9]。据称这种设计具有较宽的材料选择范围、易于加工、适用于大尺寸基板制作、功耗小等特点。图2为其制作的样机照片。

同年,韩国设计并制造出了用于第4代生产线的OLEDs蒸发设备[9]。该设备的特点是带阀的有机蒸发源,阀可以在空载期间遮断而仅在加工时间打开。与传统的设备中线源比基板的宽度要长的特点相比,该设备中带开关的源比基板宽度要小,避免了材料不必要的流出,节省了材料。该设备由5个独立的喷嘴组成,喷嘴上有许多的孔以便达到均匀性的要求。结果显示,对于730 mm宽的基板,使用该设备的材料利用率达到30%,且基板的不均匀性为5%,可见这种源能提高性能和降低COO(Cost of operation)[10]。

5 结束语

尽管业界普遍看好OLED,但是OLED的市场在整个FPD领域所占的份额仍然很小。对于大尺寸AMOLED而言,驱动方式、封装、器件的效率和制作工艺等都是走向市场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要占领平板显示的主要市场,AMOLED还要解决许多困难。可喜的是OLED的产业化已经开始,今后3~5年是OLED技术走向成熟和市场高速增长的阶段。随着材料、结构和工艺等方面的进展,相信大尺寸有源OLED终会走向市场。

参考文献

[1]Michiya Kobayashi,Tsuyoshi Uemura,Masuyuki Ohta,etal.View on the promise of AM-OLED displays for mobilethruugh TV use[C].IDW 2007:221-224.

[2]王力.AMOLED:OLED的“明日之星”[J].电子产品世界2006(12):76-82.

[3]Kazuki Nishimura,Yuichiro Kawamura,Tomoki Kato,et al.New green and red phosphorescent host materials for high-ef-ficient and long-lifetime OLEDs[C].SID 09′Digest,2009:310-313.

[4]应根裕.大尺寸AM-OLED-TV要进入市场在工艺上还存在那些问题?[J].现代显示,2007(1):20-22.

[5]Hye Dong Kim,Jae Kyeong Jeong,Hyun-Joong,et al.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for large-size AMOLED display[C].SID08′Digest,2008:291-294.

[6]Toshiaki Arai,Narihiro Morosawa,Yasunobu Hiromasu,etal.Micro silicon technology for active matrix OLED display[C].SID 07′Digest,2007:1370-1373.

[7]Tetsuo Urabe,Tatsuya Sasaoka,Koichi Tatsuki.Technologyevolution for large screen size active matrix OLED display[C].SID 07′Digest,2007:161-164.

[8]Jeffrey P Spindler,Tukaram K Hatwar.Development of tan-dem white architecture for large-size AMOLED display withwide color damut[C].SID 07′Digest,2007:89-92.

[9]Lee Baek-woon,Young In Hwang,Lee Hae-yeon,et al.Mi-cro-cavity design of RGBW AMOLED for 100%color gamut[C].SID 08′Digest,2008:1050-1053.

技术难题 篇10

1 矿井火灾事故调查技术难题分析

1. 1 几起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2006 年8 月4 日,山西忻州地区大辉窑沟煤矿发生火区致灾事故,致18 人死亡,13 人受伤,事故原因为地面塌陷,摧毁井下火区永久隔离煤柱即永久密闭,导致有害气体和火焰涌出; 2008 年3 月5 日,吉林辽源市金安煤矿工作面发生特大火灾事故,致17 人死亡,事故原因为- 85 m标高平巷煤层自然发火后导致局部冒顶; 2008 年9 月20 日,黑龙江鹤岗市富华煤矿发生特大火灾事故,致31 人死亡,事故原因为11 号煤层底部,巷顶残留煤柱破碎、裸露、漏风引起煤炭自燃; 2013 年3 月29 日,吉林省通化市八宝煤业公司发生特大事故,致53 人死亡,20 人受伤,事故原因为-4164 东水采工作面上区段采空区漏风,煤炭自然发火,引起瓦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 2015 年11 月20 日,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鸡西矿业公司杏花煤矿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21 人遇难、1 人下落不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胶带道胶带着火,有毒有害气体沿风流进入30#煤层左四采煤工作面,造成该工作面作业人员中毒窒息死亡。

1. 2 火灾事故调查技术几大难题

难题一: 事故因果关联性研究不足。引发火灾事故的潜在火源通常较多,事故发生的隐蔽致灾因素多在采空区温度异常区、露头隐蔽高温区、老空区隐蔽高温区[2]。在部分火灾事故中,能够反映事故火源的物证或痕迹在事故发生时被毁,或被事故后的破碎物体掩埋,很难根据现场物证及破坏情况判断引火源。近年来,针对矿井火灾发生与烟气流动规律,从理论分析[3]、数值模拟[4,5]、实验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已基本掌握矿井火灾发生机理与灾害蔓延规律。然而,现有基础研究仍不能支撑对矿井火灾事故的定量分析,对该类事故的分析仍处于半定量阶段[6]。针对重特大火灾事故所暴露出的火灾科学与消防技术问题,缺乏系统的专项科研立项研究,大量火灾成因认定分析缺乏技术支持。在分析火源时,根据现场勘察和人员汇报结果,采取比较法和排除法确定引发事故的火源,其准确性依赖于专家组掌握的客观规律及以往经验,掺杂了专家组对事故的主观认识。

难题二: 灾害时期灾区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欠缺。煤矿井下事故发生时,井下供电系统、音视频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大多遭到破坏,现阶段一般只掌握事故发生前事故地点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时及灾害蔓延期间灾区信息无法得到详细的掌握[7]。与事故救援相关的信息,既有来自井下未受到灾害破坏的视频、环境监测系统,灾区幸存人员通过灾区电话反馈的信息,救护人员侦测、救援时监测、拍摄、录制的信息; 也有井上图纸、文字资料、事故前监控的信息、人员口述等信息。灾区信息量大,来源方式较多,很难做到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事故救援时,灾区信息来源渠道主要是井下救护人员通过灾区电话描述,或救护人员返回地面后进行汇报,而不能在井下侦测、救援过程中将灾区有害气体浓度信息、灾区破坏情况实时传到地面,地面救援指挥中心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事故发生后对井下基础设施所产生的破坏包括可见的和不可见的2 个部分,对于不可见的破坏程度信息不能依靠音频、视频等方式获取,而是建立在对事故孕育、发展、发生的机制研究基础上,结合发生地的基础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基本掌握不可见破坏程度信息[8]。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可见的破坏程度更能影响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

难题三: 痕迹物证发现、提取与保护技术不足。我国在矿井火灾事故调查的过程中,存在诸如事故调查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事故现场保护不周、资料收集不及时、取证装备不全、事故调查报告存档落后等种种不足。事故调查的科学分析技术比较薄弱,现场勘察分析技术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对煤矿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基本上建立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之上[9]。煤矿井下事故救援过程中,为清理堵塞物或搬运伤亡人员,可能对痕迹或物证造成破坏; 事故调查取证时,现场保护措施不足、关键痕迹物证未标记,或对痕迹物证收集、提取过程中,取证人员不按现场勘验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办事造成物证损坏; 物证保存送检过程中,保存方法不当造成物证损坏。引起矿井外因火灾事故的主要火源类型大致有放炮火源、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自然发火、明火等[10]。同时由于矿井火灾事故主要发生地点在采掘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所占比例较高,可以反映出事故现场火源位置、着火点、火灾致因的痕迹和物证在这些地点容易受到破坏[11],或者在原来的痕迹物证上又覆盖很多新的痕迹和物证,造成逆推理分析“再现”事故发生过程的困难。

难题四: 物证分析。煤矿井下存在大量可燃物质,如坑木、胶带、电缆、风筒等固体; 变压器油、润滑油和液压联轴器内的透平油等油脂; 煤和含碳的页岩等碳质类物质; 瓦斯、H2、CO等可燃气体。矿井内有较多可燃烧的物质基础。在发生火灾事故后,调查物证分析灾变源、点火源、可燃物源及事故致因分析方面难度大,影响因素多。部分痕迹物证需要送至专门检测机构进行分析鉴定,而火灾事故调查技术鉴定机构偏少,物证送检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导致火灾事故调查周期长[12]。尽管近年来对火灾事故现场勘察、痕迹、物证的表象和内观也有一定的分析和检测技术,但尚未有全面的、系统的综合归纳技术,缺乏实用、准确、统一的鉴定分析方法和模拟验证技术和装备[9]。对痕迹物证检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火灾事故调查的进度。大部分用于物证分析的高科技仪器、装备由于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养护要求高等原因没有配备到事故救援、监查部门,或者即便配备了高精尖装备,往往仍停留在实验室应用阶段,而没有在灾区现场得到应用。

难题五: 事故真相还原、再现、重演。为还原事故真相,既要掌握事故发生前的背景,又要掌握事故发生时的状况及事故后井下的伤亡和破坏状态。其中,对事故发生前的背景的了解,主要通过对上一班工人的询问和事故前监控系统、人员识别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监控保存的数据,以及图纸和文字记录资料; 事故发生时的情况主要通过对当班人员和幸存者的询问; 事故发生后的状态通过救援人员提供的信息和现场勘察掌握。在事故调查现场难以获得足够证据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重大火灾事故常采用事故再现的方法,模拟事故发生、发展和破坏过程,从而提高事故调查结论的准确性和权威性[13]。对于矿井火灾事故,由于其特殊性,既无法真实再现与事故相同的环境条件,也不允许重复,这给事故致因调查带来困难。由于事故本身有较大的偶然性,由诸多因素凑合在一起引起的后果,模拟试验的条件尽管和事故条件十分相近,但有时也不能完全再现事故的全部过程,甚至会起到“反证”作用。因此,不能以试验成功与否作为事故结论的唯一依据,要结合其他证据统一认定。现有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得出矿井火灾事故后灾害蔓延规律,但不能展现出灾区现场的破坏过程及情况; 而现有虚拟现实技术虽能展现出事故的动态发展过程及巷道内的动态破坏过程,但不能展现出灾害蔓延的时空规律。若将数值模拟与虚拟现实技术有机融合,可使事故再现更加贴近实际[13]。随着软件技术与硬件设备的发展,利用CFD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为重演、再现煤矿火灾事故发生与灾害蔓延提供了可能性[14,15]。目前已经有中国矿业大学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矿井火灾场景[16,17],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煤矿安全虚拟仿真培训系统中嵌入了矿井火灾模块,在虚拟现实技术上已经取得一定成绩[18]。然而,由于非稳态的气体流场与火灾三维场景资源占有量较大,对硬件要求较高,目前仍难以通过CFD模拟与虚拟现实技术耦合再现火灾场景。

2 难题解决对策

针对矿井火灾事故调查存在的难题,结合矿井火灾规律、火灾救灾与调查技术装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1) 研究矿井火灾环境中,灾区常见物体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变化后的特征参数,形成物体特征变化与灾害强度、作用时间等相关联的信息数据库,使对事故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

2) 针对灾区信息获取与处理难题,建议对井下视频监控、气体浓度传感器进行产品升级研究,使监控系统在事故发生后一段时间内仍能持续监测并将信息传递到井上; 加强对救援侦测仪器、设备信息通信技术的研究,使救护人员井下救援侦测到的信息能实时传递到井上,并显示、保存; 加快研制适应矿山各类灾害救援现场需要的灾区信息处理平台。

3) 规范应急救援行动,在行动中尽可能保护灾区现场、物证材料; 规范事故调查取证程序,针对同一类事故调查取证程序形成统一的标准; 推进应急救援及事故现场调查过程可视化与信息实时传输技术。当前许多科研院所及高校正在开展诸如灾区侦测机器人、灾区远距离侦测仪器等侦测、取证仪器设备的研制,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19]。

4) 加强对灾区环境中常见物体破坏特征参数的研究,建立火灾证据表征物的数据库; 建立一套证据的量化分析方法,为物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研制便携的物证分析仪器设备,使绝大部分物证分析技术在事故调查现场就能够得到应用; 建立专业的煤矿事故技术鉴定中心。

5) 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依赖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加上三维事故环境模型、粒子系统和动态纹理技术的复杂性,要想更加真实地表现事故灾害,还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建议将灾害发生机理及事故蔓延规律融入虚拟现实技术,形成逼真的矿井灾害事故场景; 加强虚拟现实矿井模型快速构建技术的研究。

3 结语

矿井火灾事故调查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工作。目前,在事故调查取证、分析、事故还原等关键环节均存在一定的技术性难题,严重制约事故调查的及时性与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矿井火灾事故发生及灾害传播机理,结合现代先进的通信、检测、计算机信息等技术,开发先进适用的取证及分析仪器设备,建立科学的分析方法,为准确快速查明事故原因、还原事故真相提供硬件条件。

摘要:结合矿井火灾事故的发生特点,在现有燃烧基础理论、火灾蔓延规律、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技术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矿井火灾事故调查存在事故因果关联性研究不足、灾区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欠缺等难题。通过事故调查,对掌握火灾事故发生规律、预防事故再次发生等均有显著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建议,为提高矿山事故事后调查取证手段提供参考,也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的研发提供借鉴。

破解中国技术转移中的三大难题 篇11

现在的科研和三十年前的科研差别很大,原因有二:一是金融危机以后,世界进入了创新全球化阶段;二是社交化。最近几年,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接不暇,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技术背后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改变了,人与人的交往方式改变了,研发的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时期规定,国家财政性资金资助的项目形成的科技成果属“国有资产”,这项规定与财政部出台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共同导致了大学院所进行知识产权转让、许可,必须上报财政部批准。这成为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最大的幽灵。解除这个幽灵的核心是,不能将大学院所的科研成果进行国有资产化。因为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成果能不能实现产业化是不确定的,这时候不能资产化,更不应该国有资产化。我们应当效法美国拜杜法案,不管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只要是国家财政资金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就通过授权方式,把原本不具排他的公共产品转化为属于项目承担单位个体的产品,由该机构拥有其完整的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四权。这将会极大地调动我国大学院所里众多知识分子、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进而使整个社会收益增加。我认为只有解决了技术转移中“国有资产”幽灵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

2013年,我去了以色列、欧洲等地,最大的感觉是,现在中国的企业家正在和全世界的科研资源进行高度链接,跨国技术转移已经成为中国技术转移中最大的亮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培育了一批具有风险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企业家,他们通过与欧洲和以色列等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顺利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并迅速打开市场,这种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例如意大利一家伺服电机研发型企业,其规模在2000万人民币左右,宁波菲仕电机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意大利公司技术后迅速打开市场,现在其规模已经达到4-5亿元,成为全球伺服电机市场新的开拓者。我认为,跨国技术转移应该成为中国下一阶段技术转移中最重要的方面,中国将在这个过程中大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专家理查德·P·萨特米尔先生前段时间发给我一篇文章,题目叫《法律如何成就硅谷》。文章提到,在美国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出台了诸多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以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不局限在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尤其是在涉及版权和隐私问题的互联网产业,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在当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下的纠纷案件。现在看来,当时政府的判罚无一不是支持新产业、新趋势的。萨特米尔认为,全世界只有美国建立了完善的、相对宽容的、适合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欧洲和日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认为,在互联网和社交化大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中国的新技术革命要想触动世界最尖锋的脉搏,不但要学美国,而且要去探索最原创的制度创新,去思考新时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体制。

技术难题 篇12

为了配合Android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世健公司在该Docking开发平台中增加了对Android系统的支持, 一个硬件平台上支持两种系统, 扩充了用户群体。同时, 世健在此Docking开发平台中加入了对蓝牙功能的支持, 可以连接i OS&Android手机。

产品特性

1.主控采用Microchip 32位MCU (PIC32MX256F128D) , 集成USB (OTG) 和I2S音频输出。

2.支持iPod/i Pad/iPhone5等所有i OS设备, 支持8PIN Lightning接口。

3.支持Samsung及其他A ndro id (4.1) 手机。

4.支持iAP1.0及iAP2.0, Host/Device Mode。

5.支持USB充电, 可通过U盘升级软件。

6.支持多种输入:m Touch电容式按键、ADC、Uart、I2C (从机) 。

7.使用Microchip MFI库, 开发简单, 容易过APPLE测试 (ATS) 。

8.支持USB stick, 支持Bluetooth。

PIC32MX256F128D特性

基本特性:

●2.3 V~3.6 V、-40℃~+105℃;

●MIPS32 M4K®内核, 速度高达62MIPS;

●128K Flash、32K RAM、TQFP44。

功耗特性:

●0.5 m A/M H z动态电流 (典型值) ;

●2 0mA IPD电流 (典型值) 。

音频接口特性:

●数据通信:I2S、LJ、RJ和DSP模式。

●控制接口:SPI和I2C。

●主时钟:

通信接口:

●符合USB 2.0规范的全速OTG控制器;

●两个UART模块 (10 Mbps) -支持LIN 2.0协议和Ir DA;

●两个4线SPI模块 (20 Mbps) ;

上一篇:幸福的补丁花下一篇:“自助式”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