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学生

2024-06-06

中医专业学生(精选12篇)

中医专业学生 篇1

摘要:目的:研究对比中医专业与临床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方法:采用吴兰花自编《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 对中医专业、临床专业3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医专业与临床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均不高 (P>0.05) ;二者在理想承诺、规范承诺上存在差异 (P<0.05) 。中医专业的专业承诺在性别上无差异 (P>0.05) , 理想承诺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差异 (P<0.05) , 专业承诺总分及各维度在年级上均存在差异 (P<0.05) ;临床专业的专业承诺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均不存在差异 (P>0.05) , 规范承诺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P<0.05) 。结论:当前中医专业与临床专业学生的总体承诺水平均不高。二者分别在理想承诺和规范承诺上有自己的优势。

关键词:中医专业,临床专业,专业承诺

大学生专业承诺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1]。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专业学习, 专业学习有着很强的职业定向性, 对大学生来说不仅是单纯的学习专业知识, 也是走向未来职业的准备与过渡。大学生对其专业是否认同及其认同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潜力被激发的程度、学习成绩, 并最终影响高质量专业人才的产出和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倾向[2]。专业承诺是大学生对专业满意程度、专业思想稳定程度、专业兴趣浓度的衡量指标, 也是大学生专业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 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质量甚至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3]。

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后备军, 能否在大学期间掌握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学习状态直接影响着未来医生队伍的水平, 医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其专业承诺息息相关。中医与临床两个专业学科性质截然不同, 从内部因素来说, 中医专业与临床专业所形成的思维模式不同, 中医的思维模式是整体辩证观, 学科内容更抽象、综合, 难度更大;西医的思维模式是直观、线性的思维模式, 学科内容相对具体、规范, 虽然难度也很大, 但相对中医来说学习的内容更易理解。从外部因素来说, 社会上对西医的评价和社会需求比中医高, 就业形势相对较好, 且西医的科学研究进展更快, 先进的科学仪器、前沿性的科研成果更新迅速。受这些因素影响, 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可能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对中医专业与临床专业学生专业承诺水平的现状进行研究, 为学校主管部门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热情, 有助于医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一至五年级,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抽样, 共发放问卷300份, 两所学校各150份, 每个年级各30份。问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 福建中医药大学回收142份, 有效问卷133份, 有效率为93.7%, 福建医科大学回收144份, 有效129份, 有效率为89.6%。见表1。

1.2 研究工具

采用吴兰花[4]自编《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调查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该量表共27个项目, 分为4个维度, 即情感承诺, 主要反映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情、愿望;继续承诺, 主要反映大学生出于自身素质、能力、就业机会以及与该专业相应的工资、待遇等经济因素而愿意留在该专业学习;理想承诺, 反映大学生认为所学专业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有利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规范承诺, 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的规范和要求, 留在所学专业是出于义务和责任的考虑。该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级评定计分, 对应评分1~5分。该量表4个因素共解释了总变异的52.638%, 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该量表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良好, 各分量表的α系数在0.6301~0.8709之间, 总量表的Coronbachα系数为0.9279, 分半信度为0.83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指标在0.93~0.99之间, 说明4个分量表的拟合较好。

1.3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整理和分析, 使用主要的统计法有: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总体情况

2.1.1 临床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现状

因为本研究采用的量表为5级评分制, 故采用中间值3为参照值。临床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平均值为3.3882, 专业承诺水平不高, 但各维度平均值均高于3。见表2。

2.1.2 临床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差异分析

临床专业学生规范承诺在性别上女生高于男生 (P<0.05) ;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2 中医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总体情况

2.2.1 中医专业专业承诺的现状

中医专业学生专业承诺水平不是很高。从专业承诺的4个维度看, 理想承诺的平均得分较高, 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的平均得分均低于3。见表2。

2.2.2 中医专业专业承诺的差异分析

中医专业学生的理想承诺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独生子女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 (P<0.05) ;专业承诺总分及各维度在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事后检验 (LSD) 发现, 在专业承诺总分上一年级学生高于二、三、四、五年级学生, 五年级高于四年级学生 (P<0.01) ;情感承诺上五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三年级、四年级, 一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三年级、四年级 (P<0.01) ;在理想承诺上, 四年级得分低于一、二、五年级, 三年级得分低于一年级 (P<0.01) ;在规范承诺上一年级得分高于三、四、五年级 (P<0.01) ;在继续承诺上一、二、五年级得分高于三、四年级 (P<0.01) 。见表4。

2.3 中医与临床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对比

结果显示, 中医专业的理想承诺高于临床专业, 临床专业的规范承诺高于中医专业 (P<0.05) 。见表2。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中医专业与临床专业的的专业承诺水平相近, 均不高。在专业承诺4个维度中, 中医专业的理想承诺得分最高, 其余依次是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临床专业的的规范承诺最高, 其余依次是理想承诺、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在规范承诺上, 临床专业高于中医专业, 可能原因有:中医的思维模式是抽象、综合的思维模式, 主张养生、预防, 治未病, 临床上遇到突发情况较少;西医的思维模式是直观、线性的思维, 主张对症治疗, 治已病, 且临床比较注重防疫、手术治疗, 经常会遇到突发情况, 相比而言, 西医更多接触人的生老病死, 对人生命的脆弱可能有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过访谈了解到, 临床专业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专业很崇高、责任感很大, 中医专业学生由于市场需求相对较小, 在这方面体会相对没有那么深刻。中医专业的理想承诺高于临床专业的可能原因是,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想学好并非易事;其“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都是抽象的, 需要靠灵性去感知、靠想象去意会、靠感觉 (即望、闻、问、切) 去判断, 中医讲究内在的阴阳平衡与扶正祛邪, 是一门既深奥又神秘的哲学。通过访谈也得知, 学生几乎都喜爱中医且认为学中医后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处事, 中医专业考研人数几乎接近100%, 他们普遍希望通过继续深造了解中医专业的精髓。前人留下的中医经典非常值得尊敬与发扬, 学好中医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理想与兴趣, 但目测社会对中医的评价不是很高、需求较少, 所以在面临就业压力的情况下, 学生专业承诺水平逐年减低。

在性别上, 临床专业的规范承诺女生高于男生, 其原因可能是西医的风险性更高, 且男生和女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不同, 女生较男生细心、坚韧持久、学习有耐心、处事更谨慎、怕犯错误等。

在是否独生子女上, 中医专业的理想承诺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 其原因可能是相对西医专业而言, 中医专业的就业面较窄, 所学的知识难度较大, 患者大多认为西医的见效快、发展前景较中医好, 且可能由于独生子女面临的压力更大、承担的家庭责任更大、父母对其期许更高, 所以独生子女对专业的期待和未来发展的自我要求更高。

在年级上, 中医专业的专业承诺总分及各维度均存在差异, 除规范承诺外, 在专业承诺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上一年级均高于其他年级, 其次为五年级。其原因可能是: (1) 大学一年级学生刚刚从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转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学习情绪高涨、自信心相对较高, 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与希望。另外, 一年级学生学习模式和观念仍停留在高中阶段, 学习态度认真, 行为积极, 愿意遵从学校安排的课程和相关规定[5], 且对中医就业形势等各个方面了解不深, 刚接触自己所学专业时, 那份新鲜、好奇和对拯救生命的热忱无疑是最高的; (2) 二年级是接触和深入学习专业课的阶段, 学生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 与同学、老师的感情逐渐加深, 也学到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 有一定决心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作为; (3) 进入三、四年级后, 耳濡目染了中医专业学长就业的严峻形势且更加关注自己就业方面的信息和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 这个时期不仅要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而且要面临即将就业的压力, 处于非常迷茫、倦怠感相对较高的阶段; (4) 五年级经过2年的临床实践, 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自己的专业, 在临床实践中亲自见证了生命的奥秘与奇迹, 普遍认为自己的专业很崇高且为自己将以专业人才踏入社会而自豪。

综上所述, 当前中医与临床专业学生的总体承诺水平均不高, 这势必会影响医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和职业生涯规划, 为此教育部门应予以足够重视, 逐步加强学生对其专业的认同度、积极性和兴趣程度, 进而提高学生专业承诺水平。其次中医专业的专业承诺总分及各维度在年级上均存在差异, 高校有必要根据各年级的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各年级学生提高专业承诺水平。另外中医专业和临床专业分别在理想承诺和规范承诺上有自己的优势, 如何在两个专业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也是一个值得研究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连榕, 杨丽娴, 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 2006, 29 (1) :47-51.

[2]李义安, 王一楠.应用心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与成就目标、学习观关系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4) :106-108.

[3]罗亚莉, 刘云波.大学生专业承诺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1) :134-137.

[4]吴兰花.当代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风格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4.

[5]王亚琨, 肖少北, 张进辅.大学生专业承诺现状及应对策略[J].心理科学, 2011, 8 (1) :31-39.

中医专业学生 篇2

学习方面,本人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成绩优良。同时积极拓展课外知识面,关心社会热点、关注国家的经济建设成果、关注党的民生政策。

作为班级团支部的成员,工作热情高昂,积极为支部工作献策献力,在工作中注意配合各个成员以及其它部门的学生干部出色地完成任务。还参与了学院的“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负责起草测评细则,并全力协助此项工作的进行。为学院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得到了学院领导和老师的肯定。

在日常生活中,本人一向注意团结同学,热心关心和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在各项工作中身先士卒,积极引导同学们参与集体生活。

中医专业学生 篇3

关键词 中医药 经管专业 创业能力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创业,指的是创立基业或创办事业,也就是自主地开拓和创造业绩与成就,它具有增加就业、促进创新、创造价值等功能。而创业能力,指的是自主开拓和创造业绩与成就的能力,是人们为了实现理想而从事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应具备的本领,包括完成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培养学生创业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各大高等院校适应就业新形势的需要,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浙江中医药大学经管类学生创业现状的了解,分析中医院校经管类学生创业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医院校经管类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途径进行探索。

1 中医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特征

1.1 相对于医学类学生,思维较为活跃

在中医院校中,相比于学习医科类的学生而言,经济管理类的同学思维更加活跃,头脑更加灵活。喜欢接触各类新鲜的事物,对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获取度和接受能力都比较高。能够很好地利用所学知识和所获取的信息,思维很少受条框的约束,可塑性强。

1.2 对专业认知度不高,缺乏学习动力

由于近年来中医院校扩招,也逐渐设立了许多经管类等非医学类的专业。此类专业办学成本低,收益回报大,对报考学生的要求也不高,且大多数经管类学生都是由于服从专业调剂才选择的中医院校的经管类专业。相比于较专业的商科类大学,从专业开设的年限、科研水平来说,中医院校的经管类专业并不占优势。学生普遍对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担心和迷茫。

2 中医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现状

2.1 学生创业人数少,积极性不高

从往届学生的就业情况的数据显示,从2002年起到2008年止,完成自主创业的学生只有18位,就业人数将近1600余人,自主创业人数仅占到了0.1%。大部分同学对创业并不排斥,但是对创业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同学对创业的前景比较担忧,不愿做大胆的尝试;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原始创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加之对国家的创业扶持政策没有很好的了解,对创业没有信心。

2.2 缺乏应有的创业素质和技能

大多数同学表示对创业所需具备的素质和技能了解并不多,获取创业知识的来源也非常有限,主要通过学校里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和平时网络平台的利用。

2.3 创业项目缺乏技术含量,多为服务型项目,缺乏竞争力

在18家学生自主创业的项目中,多以服务培训及服装行业为主,占了将近50%的比例。此类行业对准入门槛要求较低,且为非技术性行业,对专业要求不高,在社会上的竞争压力相对也比较大。

2.4 缺乏创业平台,创业氛围不浓厚

学生普遍反映在校学习过程中,由于现阶段中医院校还未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学校所能提供的创业实践平台较少,还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具体系统的创业培训课程。学生只能通过听讲座、听报告等非常有限的形式获取创业教育的知识。学生们普遍比较认可实践教学的方式,如实地考察走访企业、参加创业实训课程等。

2.5 专业知识、创业知识与实际应用不匹配

经管类学生相较于医学类专业学生,他们具有更加系统的经济管理知识,但是学生们普遍反映,在平时的实践中,很难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有效地结合,在实际运用中发挥效果并不明显。

3 中医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通过以上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创业特点以及影响创业的因素分析,针对现阶段中医院校经管类学生创业的现实状况,中医院校的管理学子要充分利用好中医药特色的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努力挖掘具有中医特色的创意点子,形成一套具有中医特色从而不同于普通高校经管类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1)结合经济管理专业、中医药专业教学,搭建经济管理、中医药、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课程体系。经管类学生除了在本学院学习经管类学生必修的网络营销、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性课程培养自身的专业管理素质外,学校还应向经管类学生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中医药类的选修或者必修课程,如中医学、中药学等,让学生在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可以掌握一些中医药类的知识,为将来创业储备能量。专业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应适当多容纳些创业的知识,引导所有学生关注创业。在此基础上,面向经管类学生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将专业教育、创业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全面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普及创业教育。

(2)利用团学组织平台,搭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载体。经管学院可利用各大团学组织平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第二课堂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经管学院可依托学院专业特色,成立创新创业类社团,如创新创业协会、就业协会等,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创业交流、营销策划大赛、SYB培训班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体会创业过程,激发创业积极性;开展创业项目训练计划,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创新创业的研究,学院负责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此类项目可有效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给学生营造较为浓厚的创业研究氛围。

(3)利用校友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基地。经管学院由于其自身专业的特点,与知名企业家或知名人士联系较为紧密。学院可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定期邀请创业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举办论坛讲座,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经验,用企业家的亲身经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热情;鼓励学生组织开展创业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进企业,学习调研,积累经验,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燕,陈莉.浙江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与培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1.24(12):90-92.

[2] 肖红伟.论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2009.7(347):56-58.

中医专业学生 篇4

一、中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认知现状

1. 专业目标不明确导致困惑心理明显

由于开设的是新专业, 尤其是属于中医药院校中的非医学专业, 所以高考学生在报考志愿的时候有时处于一种尝试的心理, 易被录取的心态来报考。另外,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被调剂专业调剂过来的。但在学生入学后, 由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理想、就业方向等缺乏了解, 致使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了心理困惑, 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专业情绪。

2. 专业教育探索性导致学习压力较大

对于新开设的医药相关专业, 关于中医药类课程所占比重大小等问题, 没有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可借鉴, 因此学生会出现质疑学校的办学条件, 怀疑学校的师资水平等不满情绪, 这种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

3. 专业前景未知性导致就业压力较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日益进步, 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生们对四年后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比其他类高校相同专业的优势等问题存在很大的困惑。专业前景的未知性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医药相关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未来就业的担忧。

二、影响中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因素

1. 学生自身的因素

由于所学专业不是出于自愿, 部分被调剂到了医药相关专业以及盲目的填报志愿的学生, 觉得志不在此, 能力有限, 产生厌学情绪。现实与期望的落差致使部分学生不能安心学习, 致使学生出现专业思想不稳定的不良现象。

2. 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大多是事业单位, 人事制度改革还不到位, 相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 很多家长对中医药相关的新专业认识模糊, 理解片面。这就导致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药相关专业招生时普遍存在第一志愿率较低的现状。但是, 医药相关专业的就业率又是全校较好的, 例如河南中医学院2011届医药营销毕业生就业与需求比例为26:1。针对目前存在的低志愿率与高需求率, 充分说明了社会对相关专业的认识不足, 提高相关专业的社会认知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学校教育的因素

目前, 大多中医药相关高校在课程设置时仅仅是将医学、药学的知识简单的和管理的课程放在一起, 课程的简单累加导致学生疲于应付, 造成学生医药与管理的知识都懂一点, 但都不甚精通。同时, 很多中医药相关专业的教师是综合院校经济管理专业, 对医药知识了解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结合中医药学。

三、中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教育对策研析

1. 加强交流, 关怀指导, 指导学生摆脱困惑

(1) 做好迎新现场的专业初步认知教育工作

对于大一新生, 迎新现场是新生报到时首次接触到自己专业的老师和同学, 迎新工作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初步认知的重要环节。各院系应成立以院系学生会为核心, 以党员, 团委干部为骨干的迎新学生队伍, 从接待、登记、特殊情况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分工。另外, 专业班主任现场解惑答疑。专业班主任应就有关新生所学专业的学习内容、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专业问题一一解答, 这样稳定了部分观望、迟疑的学生及家长的情绪, 这是做好专业思想教育工作的良好开端。

(2) 做好专业认知教育报告会制度工作

为了切实有效地解决新办专业新生的专业困惑, 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 推行专业认知教育报告会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专业认知报告会应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模式, 着重围绕学科特点、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内容展开, 加强新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专业报告会, 不仅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同时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 增强专业信心, 使其培养良好的专业学习态度。

(3) 做好辅导员及学生干部人文关怀工作

辅导员自从新生报到、新生军训期间深入学生宿舍和军训现场和学生交流沟通, 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辅导员对新生嘘寒问暖, 他们既有长辈的关爱, 又有亲似哥哥姐姐的关心, 从感情上抚慰, 真正体现出人文的关怀, 使大学生更快的融入到了大家庭中。另外, 高年级学生干部, 学生会干部, 助理班主任利用迎新现场, 军训间隙, 课外活动时间, 深入到新生中间与学生进行新老生间的交流, 高低年级学生同辈交流使专业思想教育的有效补充。

2. 突出特色, 培养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高校的大二是个特殊的时期, 因为转专业工作的逐步开展一部分学生转到其他专业, 而留下的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性不高, 严重影响着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进行。针对这些情况, 院系应当进一步加强学习引导, 通过专业老师向学生介绍专业学习书籍, 鼓励同学们广泛阅读, 在阅读中培养专业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社会的需要同个人的专业志趣紧密地结合起来, 帮助他们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同时, 应组织本专业的教学名师给学生们开展一些精彩动人、展现本专业魅力的讲座及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与价值, 以增强专业吸引力, 也可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公司进行外出参观考察, 进而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前景和未来, 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及学习热情。

3. 开拓视野, 规划职业,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医药型非医学专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就需要医药型理工科类专业学生放开视野, 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前提下, 在专业与社会岗位之间寻找更多的契合点, 引导学生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另外, 积极开展“职业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通过挂职锻炼、职业访问等方式, 了解自己理想职业的社会需求、职业需求, 使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观。进而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从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制定合理目标, 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医药型非医学专业, 需要高校的领导、教师及社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只有各方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合力, 才能切实加强中医药院校医药型非医学专业的专业教育,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武伟生, 魏本征.中医院校新设理工类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22) :31-32.

[2]张銮, 刘达玉, 王卫.对本科生转专业现象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 (2) :71-74.

[3]刘朝晖.医学院校新设非医类专业学生专业认知教育之对策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 2011, (10) :244-245.

中医专业学生 篇5

为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学分制,促进学生特长与个性的发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大学初期学习阶段,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潜能和专长,重新选择专业,根据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籍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转专业原则

1、原则上应在高考录取同批次、同类型专业内选择专业,七年制、基地班不实施转专业,高水平运动员按《成都中医药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少数确有某项学科特长并在全国或国际高水平学科竞赛中成绩显著的可优先考虑;

2、各学院转出学生不得超过该年级专业总人数的8%,各学院接收其他学院转入学生不得超过该年级专业总人数的5%,学院内转专业学生不得超过该年级专业总人数的3%;

3、转专业在第一学年末进行,学生只能申请一个专业,且转入同一年级;

4、学校未批准之前,擅自离开原专业到其他专业学习者,取消其转专业资格。第二条 转专业条件

1、政治思想表现优良,遵纪守法、未受警告以上处分;

2、学习成绩良好,且无重考或重修记录的;

3、身体健康,符合转入专业要求;

4、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患或特殊生理条件,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

5、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

第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考虑转专业:

1、新生入学未满一学年;

2、应作退学处理的;

3、经学校审核认为不适合转专业的。第四条 转专业的申办程序

1、各学院在第二学期第十周报送各学院转专业实施方案及各专业接受学生转专业计划数。经学校审查、批准后,教务处在学校教学管理网站公布。逾期未报计划的学院,原则上不得接收转专业学生。

2、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学生在学校公布有关信息后两周内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填写转专业申请表交所在学院;

3、转出学院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并填写资格审查意见报教务处汇总、审核;

4、转入学院组织拟转专业学生进行考核;根据学生考核结果和本院转专业计划数审核、签署意见,将名单和相关材料报送教务处,由教务处报学校审批。

5、学校审批同意转专业学生名单在校园内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者由教务处公布转专业学生名单;

6、转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期第二周到学院和教务处办理转专业手续,逾期不办理者视为自动放弃。

第五条 成绩认定

1、转专业学生的课程学分和成绩管理,以转入专业培养计划为准;

2、转出专业与转入专业课程教学要求基本相同的,学习成绩及课程学分可互认;

3、转入前后课程教学要求差异较大者,未修读的必修课必须进行相应补修。

4、其他在原专业已修读,但不属转入专业培养计划之内的课程,可作为任意选修课,承认其取得的学分和成绩。

第六条 学费管理

1、转专业后,学费按转入专业的标准收取;

2、对补修课程,按补修学分标准收费。第七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第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中医专业学生 篇6

关键词:留学生 中医药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19-02

目前,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中医药专业仅次于汉语言专业位居第二。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结晶,更是其中一颗璀璨明珠。因此,高等中医院校应加强对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1 加强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1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整个中医药教育

中医药学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并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的中医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因此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中医药教育理论体系。因此,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加快中医药国际人才的培养,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教育俨然是中医药国际教育一个重要的特征和主要形式,通过留学生教育让世界了解中医药、认可中医药。

1.2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医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多,国别也出现了扩大化,最初来华学习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以中国的近邻日、韩国家的学生为主。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欧洲、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的许多留学生也把中医药学作为来华留学的首选专业。但是留学生很难理解中医学的内涵和精髓以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来自汉文化圈的日、韩、东南亚的留学生,虽然能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但是毕竟还是与本国文化存在着极大差异,因此他们对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盲点和障碍。

因此在中医药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国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是会说流利的汉语,会日常的交际,还要懂得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中国文化课程是汉语言的有力支撑。正因如此,高等中医院校不但要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体,更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不能让文化成为专业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而要使文化学习成为专业学习的良好基础。

1.3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留学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留学生学习中医,汉语言是基础,没有过硬的汉语言水平是肯定不会在专业学习中取得成绩的,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汉语课程的学习,打好汉语言基础。但是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日常交际口语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系统学习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国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背景、人文地理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中医药文化的深刻内涵,否则只是表面肤浅的认知记忆。但目前各高等中医院校此类课程开设不足,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造成在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时候显得尤为吃力,只是死记硬背,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内涵。人文学科、文化课程开设不足,学生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文化素养,很难形成中医思维和逻辑。

因此,中医药国际教育不但要加大汉语言课程的教学力度,还必须加大人文课程的教学,优化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逐步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其教学地位。开设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经典著作鉴赏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显得尤为必要。这种新问题的提出就要求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外事管理干部不仅要拥有渊博的中医药知识,更应掌握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提升思辨和领悟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把握中医灵魂和命脉的大医精诚的高级人才。

2 重视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保持中医优势特色的途径

2.1 拓宽文化教育空间,创建文化教育新模式

为增进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校应力求为学生营造氛围,无论从教室的布置还是体验活动的安排,都要充分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打破以往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应努力创造具有烘托中医文化氛围的活动,使学生积极营造有中医药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如定期举办人文、社科类讲座,举办艺术节等以提高留学生人文素质为宗旨的大型活动。定期开展中外学生联谊会,不但能增进中外学生感情,同时也可以在相互交流中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我校近年来连续举办了中外学生中医基础知识竞赛,竞赛内容既有中医学知识又包含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种竞赛不但能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能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记忆。此外,我校部分留学生代表参加了“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天津”、“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北京—— 大型科普晚会”的活动,通过文化娱乐活动留学生们对中医药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热爱,并能切身体会到中医药对人类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2 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引进高水平人才

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质量,就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技术精湛的教师队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大多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都只对其中某个领域有比较深的研究和造诣,若要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恐怕是有一定难度的,就此问题,高等中医院就要从引进师资方面考虑如何解决。如果只引進医学方面的人才,不能满足人文学科的教学任务,那么就要考虑从文科院校直接引进具有人文科学研究的专业人才。迄今为止,能独立承担本学科教学任务的老师还占少数。

此外,也可重点培养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一些即将毕业的本校本专业的学生,使其成为适应课堂教学的一专多能的人才,学以致用,在留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国文化,做文化传播的使者,而不是照本宣科,更不可以视留学生教学为儿童教学,只讲一些肤浅的,皮毛知识,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入贯彻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2.3 创新文化课程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创新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教师上课要么照本宣科,要么按照PPT宣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只会让学生认为中医教学就是陈旧的,呆板的。而PBL启发式教学法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发展的一种教学大趋势,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效率,引导学生自主式学习,在传统文化这门课程中尤其适用。PBL即“问题导向学习”,它与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别。问题式教学方法促使留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国文化的深邃以及留学生自身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都会增加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难度。因此,当前教育存在的一大主要问题是留学生无法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之中。而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以问題激发兴趣,促使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无疑可以减弱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困难,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尝试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形式查找信息,探究答案,总结规律,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以讨论的形式汇总大家的观点,在沟通交流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体会。

3 加强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3.1 是留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需要

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求学,说明了他们对中国,对中国文化、对自己所选院校和专业的热爱。但是由于受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语言、宗教信仰等的影响,会让留学生在新的环境中产生陌生感、恐惧感和思乡感,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会严重影响到他们在华期间的学习生活。

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使留学生尽快的熟悉中国国情和民俗习惯,还可以大大提高留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是向世界宣传中国、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效途径

留学生这个群体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让留学生从初来中国的陌生感、恐惧感,到逐渐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中国文化并且接受中国文化,成为中外交流的使者,是我们外事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对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红梅.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研究中医思维培养途径[J].四川中医,2008,26(8):41-43.

[2]周仲瑛.加强中医传统文化研究,保持中医的优势和特色[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63.

[3]胡森.高等中医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必要性及思考[J].中医教育ETCM,2004,23(3):81-83.

[4]薄彤,张杰.中医文化在中医药对外教育中的作用[J].西部中医药,2011,24(8):57-59.

[5]张宁.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活动的思考[J].科教导刊,2006,30(5):209,246.

中医专业学生 篇7

一提高医德和人文素养

良好的医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 同时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医德医风培训和医学人文素养的提高更是贯穿于整个医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践后, 更应将医德作为最基本的准则。时时为患者着想,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增强自己的事业心、责任心。虽然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 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都还不娴熟, 但同样要对患者认真负责, 遇到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 认真钻研, 拟定的每一项检验科的检查项目都认真对待, 深思熟虑, 不弄虚作假, 才能给予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帮助病人战胜疾病的同时, 争取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检验结果, 增强病人的信任和自信心。真正的好医生, 并不只是技术上要多精湛, 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 用礼貌的服务态度, 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 关怀患者, 才能更好地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从而保证检验计划的正常进行, 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二正确认识医患关系及其重要性

医患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内涵。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为维护和促进健康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之间为维护和促进健康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而在临床实践中, 很多医学生都将医患关系简单理解为狭义的医患关系。对于检验专业的学生来说, 这是不对的。在检验过程中, 由于医技辅助科室服务的被动性, 在与患者做好沟通的同时, 更应注重与临床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的联系。特别是对一些疑难或异常、特殊的检验结果, 要用临床思维去认真分析。只有认真与临床医生做好沟通, 才能保证每个检验环节的有的放矢, 从而赢得病人及其家属的充分信任、理解和配合, 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

三言传身教, 教师起示范作用

在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践中, 教师要重视临床带教。正所谓,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会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更应有意识地去注重医学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并在实际工作中, 以身作则, 起示范作用。当实习生与患者发生纠纷时, 带教老师要认真进行疏导, 事后和实习生一起分析问题并加以总结和纠正。对临床实践中表现好的学生要予以肯定,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规范用语, 加强医患沟通

医患纠纷并不是都由医疗技术引发, 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医务人员用语不当而造成的, 所以使用规范的用语相当重要。患者在身心备受疾病困扰的情况下, 医务人员良好的语言素养是心理治疗的最好办法。对于检验专业的学生, 在门诊抽血窗口、检验报告发放窗口、检验报告解释窗口等都应使用文明的医院用语, 工作人员尽量设法把对患者的心理刺激降到最低程度。

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 要像对待亲人、朋友一样, 尊重和理解他们。用平和、耐心、关爱的语气与患者拉近距离。如在采血窗口的实习生, 为了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 可以和患者简单聊聊生活上的琐事, 这样就很容易建立起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 也消除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安。而对于一些患者的分泌物标本 (如白带、精液、大小便等) 接收窗口, 考虑到一些患者的害羞和隐私, 实习生也应主动与他们沟通, 不应当冷漠、斥责、催促、命令、鄙视。在检验报告发放窗口, 可以热情地称呼患者“大爷”、“阿姨”、“小朋友”等, 这样会使患者有亲切感, 感到心里舒适。当患者的某项检验指标异常时, 实习生在解释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对象的承受能力, 千万不能故意渲染病情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当对结果拿不准或有疑问时, 应主动请教老师, 切忌使用一些敏感的语言, 甚至胡乱给患者解释。同时在解释过程中, 由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医学知识, 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尽量不用或少用医学术语。态度要和蔼, 语调要平和, 解释深入浅出。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和情绪, 使患者产生良好的治疗心理, 进而正确而积极地对待疾病。

中医专业学生 篇8

关键词: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教学改革,实践

临床医学属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中医专业学生具备了足够的实践教学才能在后期的工作中进行科学的治疗,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传统的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就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如下:

一、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改革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教学改革,经过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当前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是影响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临床教学存在一定困难。中医临床教学就需要直接与患者解接触,进而进行实践教学,但是现阶段社会生活理念的提高,使得大部分患者在具备了维权意识,在接受治疗期间不愿意作为中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实例。相关制度安排与培养环节的脱节,也限制了大学生直接从事临床实践活动。此外,医疗环境的复杂化及医院管理方面的因素,也使得中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不能深入。

2.实践教学中还存在旧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由于上述的原因,很多临床教学医院及科室在临床技能培训实践教学中仍然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理论教学,留给实践教学的时间很少,这就造成了实践教学仍然以理论为主。中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本应该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简单回顾理论知识,然后大部分时间以实践教学为主,与临床病人为实例进行。这种仍过多强调理论知识的临床教学方法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同时造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脱轨,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实践教学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1]。

3.临床技能培训的考核体系有待提升。中医专业学生经过临床技能培训之后还需要经过考核才能获得相应的实践能力证明,进而步入工作岗位,但是现阶段许多经过技能考核的中医专业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仍然存在着操作不规范、临床实践技能缺乏等相关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反映出当前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实践效果与考核体系存在着漏洞,致使技能培训结果不尽如人意。

二、提升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效果的相关对策

1.结合教学大纲要求,确定临床技能培训目标。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教学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该紧紧地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同时结合临床要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逐渐将临床部分技能渗透进去,这样就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让中医专业学生在教学中明确临床技能要求;中医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培训结束后步入工作岗位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的临床实践教学,从而在临床技能培训过程中目标明确,有利于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教学;此外,将原有的教学计划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调整,适当的提高中医临床实践教学的课时,减少理论课时,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通过量变引起质变,从而提高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为后期正式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建设中医教学独立的实训基地,提高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机会。现阶段,中医教学规模正在不断地增加,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常见病的患者人数也较多,在此基础上,不同的中医教学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独立的中医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完成的中医教学实训基地除了规模之外,在其它设置方面应该与中医院保持一致,同时配备有一定的医护人员。在教学实训基地接受治疗的患者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但前提是患者需要配合中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这样既能避免患者不愿意配合中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同时还能有效缓解部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从实践教学教师角度出发,不断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教师的带教能力。中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效果与实践教学带教教师的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在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的提高带教教师的能力,具体的就要求临床实践教学带教教师应定期的参与培训,参与中医临床研究,掌握当前最新的中医内容,进而通过改善中医教学带教教师的能力促进中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效果[2]。

4.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LBL教学法,但是现阶段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实践教学需求,可将LBL教学法调整为PBL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应用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抓住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疑点问题,促进了中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效果。

结束语

临床实践教学是中医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同时也是中医专业学生理论教学实践应用。对于中医专业学生通过临床技能培训可以为后期进入工作岗位提供知识以及动手能力的准备工作,从而做好我国中医医疗事业的服务工作,因此在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实践教学中应该不断的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充分认识到中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带教教师的能力、建立专门的中医实践教学基地等多方面的措施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汉建,田虹,汤美安等.诊断学临床技能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4(01).

中医专业学生 篇9

一、体系的概念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我们根据护理学专业的特点, 结合现代医疗体系对护士的要求, 在学院“护理人精神” (护理人精神:乐观向上, 无私奉献, 和谐进取, 争创一流) 的引领下, 按照学院“四段式”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对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要求, 建立了适合于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二、体系的内涵

我们以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合护理临床、护理教育以及护理管理、的综合型高级护理人才作为根本宗旨来设计体系的内容。针对临床护士所需要的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多方面要求, [1]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我们将新生入学教育分为三个板块, 分别是我的大学——适应性教育板块;我的信仰——理想信念教育板块;我的未来——专业启蒙教育板块。[2]

(一) 我的大学——适应性教育板块

在这一板块中,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使新生尽快了解学校、学院、专业的相关情况, 以及将来要从事的护士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此版块依托“一讲、一会、一活动”为主要教育载体, 配合学校新生心理适应性讲座。一讲, 即为一堂讲座。由学生辅导员为新生详细讲解校情、校史, 院情、院史, 让同学们了解自己即将学习生活的环境, 培养学生爱校、荣校, 惜院、兴院的思想情感。一会, 即为新老生思想交流会。由学生会组织新生与老生进行一次思想交流, 由老生为新生从同学的角度答疑解惑, 并由老生从自身成长和专业学习的角度提出对新生日常养成方面的要求, 传承护理人精神。一活动, 即为寝室设计大赛。作为金秋炫彩寝室文化节的核心活动, 寝室设计大赛是我们专门为新生打造的提升职业素质的品牌活动。使学生们在生活中, 在细节处体会专业特色和职业特点, 引导学生们养成整洁、规范的生活方式。

(二) 我的信仰——理想信念教育板块

在这一板块中,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信仰,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此版块依托“一课、一社团”为主要教育载体。一课, 即为新生党课。青年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了解党、靠近党应该是每一名大学生应该做的事。为此, 我们安排了新生党课, 由负责党务工作的老师为新生讲解党的基础知识, 让同学们对党有进一步的了解, 明确在大学期间入党的意义和程序以及我校的党组织机构和学生党支部的职能等问题。新生党课为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学指明了方向, 我院历年新生入党申请书的递交率均在80%以上。

(三) 我的未来——专业启蒙教育板块

在这一板块中,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护理专业和护理工作, 引导学生规划大学职业生涯。此版块依托“一讲、一赛”为主要教育载体。一讲, 即为专业思想教育讲座。由学院院长或副院长为新生讲解护理学专业发展现状, 专业学习情况, 临床护理情况, 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等相关情况。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未来和发展有所了解, 也为即将开始的专业学习指明了方向, 提出了要求。一赛, 即为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邀请护理学专家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师, 指导学生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三、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一) 入学教育的开展时间问题

入学教育原则上应该尽早开展, 一般在新生军训期间开展为宜。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形式, 采用连续式、递进式的方式逐步展开。可持续一学期, 也可根据专业特点不同贯穿于整个大一阶段。如适应性教育要在开学两周内完成, 理想信念教育则不应过于集中。

(二) 入学教育要树立全员参与的理念

入学教育虽然属于学生工作, 但不应仅由辅导员完成, 专业课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 发挥专业特长, 承担指导工作。包括高年级学生干部, 也应该成为入学教育的实施者。[3]

(三) 入学教育应创新教育形式

传统的“系列讲座”的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多元化时代, 新生们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 逐渐添加体验式教育和多媒体教育, 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开展教育, 提高教育效果, 达到教育目的。

(四) 入学教育应加入社会实践内容

如今的学生存在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适应社会与适应大学一样是摆在学生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传统的入学教育很少有社会实践的内容,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渐加入社会实践内容, 使学生适应社会, 提升社会责任感。

护理学院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现已成为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教育基础, 在学院的学生工作体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彦彦, 王宝珠等.本科护理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家庭护士, 2008年1月第六卷第一期.

[2]郭忠奎.“四段式”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研究.精诚与博学, 2012年10月 (下册) .

中医专业学生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自编问卷,20种网上行为按发生频度分经常(每周至少2次)、偶尔(每周最多1次)、准备(过去无计划有)、曾经(过去有现在无)、决不(过去无计划无)5级,依次计5,4,3,2,1分;24种影响因素及赋值见表1。

随机抽取广州中医学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上过网的在校五年制学生200人、七年制学生120人,按学制分组,两组人口统计学指标无显著差异。发放问卷320份,回收298份且全部有效。资料录入SPSS11.0,考察影响因素与网上行为的关系,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选入和剔除标准分别为0.05,0.10。

2 结果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学生的网上行为都与影响因素呈线性关系。表2示,五年制、七年制学生的每种网上行为都受1-6种因素影响;对其网上行为,业余爱好、上网对将来利弊及父母、兄妹的支持度有正向作用(提高发生率),每天上网时间、每月上网费用有负向作用(降低发生率),朋友数有双向作用(既减少某些行为,又增加其它行为)。但对五年制学生的网上行为,朋友支持度、上网对现在利弊、上网地点、上网时有旁人无显著作用,人际关系、父母学历和工种、网上信息真假以及同学、老师的支持度有正向作用,学习成绩、家庭月收入有负向作用,性别、谈恋爱、家庭关系有双向作用;对七年制学生的网上行为,谈恋爱、父母工种、老师支持度、网上信息真假无显著作用,性别、学习成绩、家庭关系、家庭月收入、朋友支持度有正向作用,人际关系、父母学历、同学支持度、上网地点有负向作用,上网对现在利弊有双向作用。

3 讨论

普遍认为互联网对大学生成才利弊并存,但相关研究理论探讨多、数理分析少[1]。本研究运用Logistic分析,得出一组预测中医学专业不同学制学生网上行为的方程。随机抽取60例验证,结果五年制、七年制学生网上行为的准确预测率依次为62.7%-81.4%,70.6%-88.7%,平均分别为75.8%,78.0%,信度较好,可资借鉴。由于标准化回归系数表征影响因素每变化1个单位对网上行为发生率的贡献率,因此通过控制方程中的影响因素,可有针对性地控制相应网上行为的发生率。

通常认为,不同人群的网上行为受不同因素影响,且一种网上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一种因素可影响多种网上行为。本研究显示,某些因素对七年制、五年制学生有相似影响,某些因素对两者则有相反影响,两者网上行为的平均影响因素依次为3.65,2.65种,且五年制、七年制学生分别有1,3种因素对观测的所有网上行为均无显著影响,分别有5,10种行为只显著影响观测的1种网上行为。这一方面说明,由于五年制学生比七年制学生网上行为需求层次低,更倾向尝试新事物[3],不同学制学生网上行为的影响因素确实不全相同,五年制学生比七年制学生网上行为的影响因素更趋多元和分散;另一方面又提示,由于通常认识不完全科学,或是在本研究设计的24种因素外还存在影响网上行为的其他因素,某些网上行为表现为只受单一因素影响,某些因素也表现出只对一种网上行为有或对所有网上行为均无显著影响。

本研究还显示,影响五年制学生网上行为最多的因素是父母支持度(影响12种行为),其次是性别(8种),再次是家庭月收入、每天上网时间和上网目的明确(均为7种);影响七年制学生网上行为最多的因素是业余爱好、上网地点和每天上网时间(均为7种),其次是性别、朋友数和每月上网费用(均为4种)。这提示,虽然对不同学制学生的同一种网上行为常需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干预,但中医学专业学生网上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没有通常认识中的那么复杂,不仅可以通过监控某种因素,对某一个网上行为进行针对性干预,如通过减少朋友数,可显著减少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网上聊天、七年制学生浏览娱乐新闻的行为,而且可以通过监控某些共有影响因素,同时对多种网上行为进行全面干预。

李氏等[3]整群分析本研究样本发现,性别、业余爱好等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网上行为有正向作用,谈恋爱、家庭月收入等对其网上行为有负向作用。表面看来,该结果与本研究对不同学制学生的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实际上,不同因素由于对五年制、七年制学生的网上行为有不同程度甚至是不同性质的影响,因此在整群分析时可能加强、减弱、中和甚至反转某种影响,如本研究显示人际关系对五年制学生浏览时事新闻有正向作用,对七年制学生谈生意有负向作用,但李氏等整群分析显示人际关系对中医学专业学生浏览时事新闻和文学作品都有正向作用,但对谈生意无显著影响,两者实际上并不矛盾。

参考文献

[1]邱鸿钟.大学生心理卫生[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0.

[2]刘步平,方春平,黄素芳,等.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与七年制生的网上行为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2):17.

中医专业学生 篇11

关键词: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班级管理;特色创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2-0046-02

收稿日期:2015-01-16

作者简介:刘树鑫(1982-),男,广东潮州卫生学校讲师,学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广东 潮州/521041)

陈燕珊(1978-),女,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护理讲师、外科及护理教研组组长,护理本科。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广东 潮州/521041)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有了更高的认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明显增加,卫生服务的重点逐渐由原来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向预防、食疗、康体、保健等需求转变。在这种大环境下,我校创办了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因为顺应这种社会形势,有着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发展优势。但由于就读本专业的学生大多基础薄弱,且以男学生居多,管理难度较大。如何正确带领学生建设出有专业特色,团结上进的中医康复保健班班级文化,成了班主任要考虑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一、卫生中职学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班级特点

1.中医康复保健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这个专业的特点是男生占大多数,并且学生入学时的分数不高。虽然有个别学生入学时成绩不错,但数量较少。部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的目标较为明确,他们的动力也较为充足,来到卫生学校便是学习中医康复保健知识,以获得一技之长。而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学习自觉性不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较不明确,表现为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这给班级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2.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

我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作为一个市重点建设专业,已经进行了课程改革并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淡化了学科意识的同时突出了技能教学。但因为康复保健专业所涉及的范围较大,涉及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福利等许多方面,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学习如《解剖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康复学》《针灸学》等等课程外,还必须积极锻炼身体,要有强健的体魄。因为从事推拿按摩工作的如果没有较好的体能和力量,那将很难胜任该项工作。

3.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学生要有较好实操能力和沟通能力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学生推拿按摩的对象是病人。从这一点上来说,这和药剂专业或者口腔修复工艺等专业不一样。因为按摩师手法的熟练程度,力度把握的准确程度等因素对病人的影响比较大。这一方面对本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实际推拿按摩能力的同时,还要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如何创建具有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特色的班集体

1.开学之初要做好班级文化的初步创建工作

在做好开学之初的常规纪律教育、军事训练和班团干部培养等工作的同时,专业介绍也十分重要。开学之初我校邀请了本校中医教师为本专业的学生做了专业介绍,让学生对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对今后的就业形势及人才需求情况有所了解。目前,潮汕地区医院康复科、社区卫生康复中心对康复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社会上却缺乏医技类相应毕业生,近几来年中医康复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乐观。开学之初的这些介绍,不仅增强了本专业学生学习的信心,也指明了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2.在主题班团会活动中渗透中医康复专业特色

主题班会是德育的主要阵地。开好一堂主题班会,不但能活跃气氛,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染,心灵上得到陶冶和涤荡,使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汇进学生的心灵之中。如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按照学生科的安排,组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开展专题班团会。本班在认真准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会课的时候,还有意识地渗入了中医康复保健的专业特色。在热烈的班团活动中,同学们都踊跃发言。学生得到了医德教育,也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

3.大力开展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见习活动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是我市重点建设的专业,也是国家示范学校立项建设专业。目前我校拥有中医康复实训室、中药标本室、中草药园、急救实训室、药膳实训室等实训场所。我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这些实训室的作用,把握好动手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充分利用好校外资源,鼓励学生到潮州市中医医院、千禧养生堂、残联康复中心、富丽颐养中心等多家校外推拿按摩、养生保健等服务机构进行课间见习。并布置好学生写好见习心得,再在班中将优秀的学习心得张贴出来,供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充分整合好校园中的已有文化资源进行医德教育

一个教室的布置,可以体现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与特色。笔者让学生集思广益共同布置好教室内的文化氛围。如在教室的空白墙壁上张贴上一些医学标语,像“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等。同时也充分利用校园相关文化,组织学生参观学校中的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白求恩、南丁格尔等塑像,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组织学生做好每一次黑板报的出版工作,尽量让黑板报的内容贴近专业,体现出专业特色。通过整合校园内部的各种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中医康复专业素养。

5.积极发挥中康社团的积极影响,带动学生共同进步

作为卫生学校的特色社团,中康社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校的社团活动近几年来开展得如火如荼,而中康社团的成员主要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学生。学会生社团部定期举行社团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中康社团定期到市区人民广场、潮州牌坊街等地方进行推拿按摩等活动。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班级文化,代表了班级的形象,也是班级的生命。一个团结奋进,积极进取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工作追求。水无长势,教无定法。就中医康复保健而言,只有充分结合学生专业,发掘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体验到快乐,并自觉地组建成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陈钙群.中职卫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13):26.

[2]邹燕齐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1(19):5-6.

中医专业学生 篇12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将于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预计拥有18亿消费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从2004年到2008年,广西总共举办了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给东盟各国的各行各业都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合作的平台。中医药学术和产业上的交流与合作也进行得非常顺利。广西是全国中草药资源大省,中草药物种达到4600多种,仅次于云南,在全国名列第二。除丰富的野生资源外,广西人工种植药材也颇具规模,种植药材面积约占全国栽培面积的1/5,是全国四大药材产区之一。2009年1月至10月,广西中药材出口达2.4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了29.9%,出口货值达到5334.9万美元,增长了54.6%,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据海关统计显示,我区中药材绝大部分出口到越南,主要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为主,1—10月对越南出口中药材2.2万吨,增长了34.9%,占同期广西中药材出口的92.7%。可以说广西中草药正在迅速抢占东南亚市场。广西中医药出口大好的发展形势给广西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广西中医药专业的学生该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本文提供了相关的建议。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中医药专业学生带来的机遇

1. 各大中医药论坛及国际性会议给广西中医药类学生提供广大的锻炼机会。

2004年广西南宁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从2005年开始,广西就陆续承办了一系列的中医药会议,仅每年一度的会议就有中泰传统医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学术研讨会、泛中医论坛、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等。会议需要大量的既有中医药知识又精通外语的翻译人员和志愿者。这给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2007年第二届中泰传统医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泰国举行,几十名来自广西中医学院的各个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被选拔赴泰国参加志愿者和翻译的工作,学生的工作成果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肯定与赞赏。2009年首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仅在广西中医学院就选拔了25名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会议接待以及翻译工作。平均每年2—3次的大型与中医中药有关的会议和论坛给学生带来了实践机会。

2. 中国—东盟自由区的建立让更多广西中医药专业学生能走出国门就业。

广西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气息,是东南亚留学生求学的首选之地。以越南留学生为例,2004年,越南在广西的留学生仅800多人,而且集中在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随着国际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到2009年,越南在广西的留学生人数已增加到2000多人,而且分布在各大本科院校。广西中医学院目前就有将近200名越南留学生在学习中医药类相应的专业。留学生的到来给广西高校的学生带来了交流的机会,许多学生和留学生相互学习,建立起了良好的友谊,更有学生成功地赴越南创业。中国各类医药公司也看好东南亚市场,广西学生因为地理和语言因素,在竞争医药公司开发市场需求人才的竞争中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医药行业将会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这无疑会给广西的医药类学生提供一条“广西特色”的就业之路。

三、广西中医药专业学生面对的挑战

1. 精通中医药知识、英语和东盟国家语言的专业翻译人才几乎是空白。

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的逐步建立,以及诸多中医药论坛和会议的成功举行,给中医药专业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天地,但目前精通中医药知识、英语和东盟国家语言的专业翻译人才几乎是空白。广西目前开设有东盟小语种(主要以越南语和泰语为主)的学校有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华侨学校、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团校等。而中医药专业主要开设在广西中医学院和广西医科大学,这两所学校虽然有很多东盟国家留学生,但是至今尚未建设东盟国家语言专业,甚至连相应的选修课也尚未开设。这使得培养精通中医药知识、英语和东盟国家语言的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链无法对接。

2. 成熟的中医药学生赴东盟国家就业的就业链尚未建立。

虽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的逐步建立给中药制药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各国医药企业都争相开发市场,但是面对这么一个新生的贸易区,医药企业、政府、高校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成熟的中医药学生赴东盟国家就业的就业链尚未建立。广西中医学院在1994年招收第一批新加坡硕士留学生,1995年开始招收第一位越南本科留学生,拉开了广西非语言类专业留学生培养的序幕,到目前为止,已有200多名东南亚留学生在广西中医学院学习中医药相关专业。这些学成的学生精通中医药知识和中文,回到各自的国家后开创了广阔的就业天地。一些中医药类的学生充分地利用留学生的资源,相互学习,掌握了一门东盟语言后到东盟国家自主创业,也小有成就。但是这些个例都属于个人的努力,医药企业、政府和学校没有在这条就业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人才也远远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空缺。

四、结语

相关部门要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中医药学生带来的巨大就业机会给予重视,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大胆调整专业设置。以广西中医学院为例,广西中医学院为了适应目前国际流行的天然药物治疗法和高素质护理人员紧缺的实际情况,分别在2001年和2005年开始设置了对外中医和对外护理两个涉外专业,课程设置上要求学生在学习医药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比一般专业更强调英语语言能力的学习。此举使得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适应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广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在2004年开设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英语翻译与教学)的研究生方向与课程,培养出的研究生填补了中医类英语翻译的空白。广西中医学院和广西医科大学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留学生资源,和兄弟院校与东盟国家相关院校进行进一步合作,在本校开设相应的课程和专业,争取早日填补精通中医药知识、英语和东盟国家语言的专业翻译人才的空白。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给广西中医药专业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广西中医药专业学生应如何把握机遇、面对挑战, 本文对此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中医药专业学生机遇,挑战

参考文献

[1]覃玉荣.东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东南亚纵横, 2009, (4) .

[2]韦红萍.我国培养东南亚语种人才的发展道路.东南亚纵横, 2008, (5) .

[3]陈慧.中国东南亚语言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东南亚纵横, 2007, (3) .

上一篇:西医基础下一篇:蒸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