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桥梁精细化管理

2024-10-26

城市桥梁精细化管理(通用12篇)

城市桥梁精细化管理 篇1

摘要:本研究以精细化为中心对公路桥梁养护工作进行了研讨, 在分析公路桥梁养护工作实际的基础上, 从精细化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体系和精细化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制度两个层面上提供了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措施, 同时对公路桥梁养护的具体施工和作业展开了行业思考, 提供了具体公路桥梁养护工作中实现精细化的方法, 使公路桥梁养护工作能够更好地落实到实处, 在稳定和发展公路事业大局的前提下, 实现公路桥梁稳定而安全地运行。

关键词:公路桥梁,精细化,养护工作,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施工,作业

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行是确保公路运输、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财产与生命等各方面稳定和安全的基础, 在公路事业高速发展, 公路桥梁大幅度增长的今天, 公路桥梁养护工作职能继续加强, 以此来实现对整个建设和发展大局的稳定与促进作用。精细化对于公路桥梁养护工作来讲具有针对性, 公路桥梁养护实现精细化是整个公路管理事业的基础与出发点, 并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稳定大局有着直接的影响。应该立足于公路桥梁养护工作, 将精细化的理念融合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制度和体系之中, 以具体的操作、作业和施工为切入点, 推进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的落实, 在创新公路桥梁养护工作新机制的同时, 打造公路桥梁养护的新方式。

1 建立精细化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管理体系

1.1 严格落实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

在公路桥梁养护工作中, 应该在监督和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 要通过落实考核体系和考评机制来严格执行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细节, 实现对公路桥梁养护每个员工和每个细节的管控与约束, 以此来提升公路桥梁养护的质量。

1.2 务实开展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

要结合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实际和公路桥梁的具体情况, 以严谨的态度展开公路桥梁养护的管理工作, 以此将务实的作风带到具体的公路桥梁养护工作之中, 使管理和养护人员精心做好每一个操作和养护过程, 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 务实地提高公路桥梁养护工作质量。

1.3 追求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管理细节

要对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细节做到量化, 使用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公路桥梁养护工作做到数字化和信息化, 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公路桥梁养护细节的控制, 不但有利于确定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细节, 而且有助于确认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责任, 这样的细节管理可以有助于公路桥梁养护工作自身的优化。

2 完善精细化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管理制度

2.1 建立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制度体系

应该根据统一领导的原则建立起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制度, 同时要建立起不同责任的分级管理体系, 通过制度体系的完善和责任制度的认定来落实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责任, 进而做到对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精细化的控制, 有利于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2.2 建立公路桥梁养护技术管理的制度体系

技术既是公路桥梁养护工作中最为活跃的部分, 同时技术也是决定公路桥梁养护质量的基础。当前为了实现精细化公路桥梁养护的工作目标, 应该以技术管理为中心建立起相关的管理制度, 通过技术管理来确定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资质、规格与要点, 使公路桥梁养护有规范的培训、考核、晋升和检验标准, 公路桥梁养护工作可以更为严格、全面、准确地进行, 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质量也就有根本性的保障。

2.3 建立公路桥梁养护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度体系

要以公路桥梁养护工作为核心建立起养护目标、责任、权利三项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 从而将公路桥梁养护的责任做到逐级细化, 逐层落实、逐环节深化, 在形成格局明朗化、责任清晰化责任制度体系的基础上, 创造公路桥梁养护的新方式。

3 公路桥梁养护施工和作业的精细化

公路桥梁养护施工和作业是实现精细化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基础, 在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要足够重视细节。以下几项基本环节是在桥梁养护施工中所必须重点把握的:一是细化工作过程, 即每个工艺、每道工序、每项工作内容都必须细化, 并且要有追求完美的态度和精神, 细化各个要素如制度、目标、人员管理等。二是量化工作目标, 通过对各个要素进行量化, 如目标、人员、材料、设备等, 保证养护管理任务的精确化和可行化。三是生产标准化, 工作中随意性、无序性和粗放性可通过建立标准化来有效地克服, 最终使市场化运作代替传统的计划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作。在推进公路桥梁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 结合自身的人力现状及面临的瓶颈问题所制定出的应对措施才具备一定的针对性, 再加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注重细节的管理方式, 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才能够促进养护管理朝着新的台阶迈进。

4 结语

当前公路桥梁的数量正在增多, 公路桥梁结构的复杂性也在增加, 传统的公路桥梁养护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养护工作的实际。必须将公路桥梁看作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 通过对公路桥梁的特性认知来了解每个公路桥梁的“个性”, 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融入到公路桥梁养护的实际工作之中, 通过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的建立来实现精细化公路桥梁养护的目标, 在落实公路桥梁养护作业细节和重点作业的基础上, 提高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质量, 使公路桥梁养护工作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 在确保公路桥梁功能稳定、技术安全的基础上, 更好地为公路事业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袁浩, 邱慎美, 赵宏林.浅议公路桥梁养护管理问题与解决措施[J].民营科技, 2010, (03) :37-38.

[2]何澄平.福建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及对策[J].公路交通技术, 2003, (04) :91-92.

[3]张晶, 龚浩, 唐立, 等.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脱空病害养护技术探讨[J].中国水运 (下半月刊) , 2011, (03) :64-65.

[4]王穗平, 赵泽辉, 刘亚磊, 等.基于巡检的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监测与维护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05) :157-158.

城市桥梁精细化管理 篇2

根据以强化管理、优化环境、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推动发展为目标,结合我区在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方面的迫切需要,保障水电气暖等公共设施正常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承载力,现提出以下具体意见。

一、加强城区建设管理工作统筹协调能力

1.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区治理能力,从构建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多方面入手,推进城区管理工作。

2.打造城区建设管理品牌,着力提升城区形象和竞争力。以彰显城区特点为主要内容,强化城区建设管理。创新城区建设管理体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系统齐抓共管的格局。

3.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先、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区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以人为本,用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理念、专业的知识去管理,健全依法决策的体制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确定为城区管理决策的法定程序,提升城区管理水平。4.创新城区治理方式,特别要加强城区精细化管理,城区管理要体现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公共服务,尊重市民对城区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区管理,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

二、保障提升城区公共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1.提升并完善数字化及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窗口作用和品牌效益。打造城区建设管理一站式闭环受理工作,发挥更广意义上的“12319平台”作用,以全天候、亲情化、规范化的服务标准,全力解决市民管理的问题和困难,高度监管城区公共基础设施正常运转,全面提高服务公众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广泛参与性和公开透明性。

2.强化监督考评,建立城区管理长效机制。采取日常检查与实效测评、专业考核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市民评判,社会评价,行政评定”的市容环境综合评价体系。

3.加强大网格建设和管理,整合各类监控资源、加强城区管理网与社会治安网、社会管理网的有效衔接,升级网格化管理平台,为城区管理形成“大数据”支撑,建立应发现尽发现、应处置尽处置的问题处理机制,简化问题派发流程,缩短问题处理周期,落实责任。

4.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加强城区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区管理服务相融合,提升城区治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监管、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管理、应急管理等城区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区管理数据库,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

5.积极开展创造城区良好人居环境工作,加大城区文明程度、社会秩序、环境质量和良好形象等“软环境”方面的管理力度,塑造城区文明形象。6.把城区建设的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加大对违规建筑、违法占用等违法行为整治力度,不断提高城区总体执法效率管理水平。在城区管理执法工作工作中,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各部门联动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进执法工作落实。

城市桥梁精细化管理 篇3

关键词:数字城市;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

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目前,中国已经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和维持现代城市长远发展的战略中来,但由此而来的挑战和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为此,研究人员应当把现代工业化时代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运用到现代城市管理中去,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手段的支持下,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与智慧城市顶层建设作为核心点,以此达到对现代城市进行全面精细化的管理。现代城市只有在精细化管理的作用之下,才能使得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都跟上现代化发展的脚步,以此帮助现代化的城市居民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模式。

1、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现代化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必然少不了对于方方面面资料的查找和解析,不管是在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中的哪一个环节,都要合理的看待和考虑地区性极强的因素,如自然、经济、环境等等资料的现状,经过研究和经验,给出专业合理的预判。所谓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会涉及每一种地理信息资料、地理信息资料与行业专题资料的组合信息、融合和处理服务资料等等。目前,只要合理的利用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的价值,合理的使用和精准的研究,必然能够帮助到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方案当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2、城市管理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是展现品格的关键点,若是想突出现代城市的管理理念,就一定要将管理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当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一切服务的建设都是为了给现代城市居民更满意、更快的生活。但是不得不说,只有将细节做到位,才能发挥其自身的价值,不然只能是徒劳。一般来说,居民最关注的细节问题,就是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城市管理人员一定要协调好细节问题,缓解居民的困扰。

3、城市管理的关键细节决定城市管理的成败

何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所谓精即为精益求精、所谓细即为细致。总的来说可以规整为:一切的管理理念必须要遵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意识,发掘每一个细节、并将其做到最好,长此以往就是追求的精细化。

二、實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目前,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规模化的扩展以及城市数量的急剧增加,为了确保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建设中的需求。在国家城市整体建设和未来发展前景的规划上,将信息化基础较强的部分城市和领域作为发展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和试验区。

2、制定指导各项工作开展的建设框架“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框架”,建立健全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框架建设的政策法规和组织机构体系;建立有效的空间信息数据来源的采集和更新机制;

3、在城市层面,建立城市统一的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空间信息承载服务平台,在城市地理空间上承载城市及各行业的数据,满足城市决策者、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等城市各类用户的空间信息应用需求;并通过对空间信息的提取和挖掘,获取空间数据库中的各类有价值知识,为城市决策和行业决策提供辅助分析数据。

三、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特点分析

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做到了城市管理监督职能和指挥职能的分离,实现了城市管理部(事)件问题的精确定位、及时发现、快速上报、准确立案、派遣处置、核实归档等一体化流程再造,实现了对城市管理问题处置部门的绩效评价及考核排名,改进了城市传统管理模式。但也有些问题需要持续改进。

第一点,管理人员没有办法确定,目前政府对于城市管理现象的满意程度,以此无法确定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整体、系统的评价结论,无法对城市管理质量进行确认和评价。

另一方面,问题发现的越来越多,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有不足,导致积压案件越来越多。

经过分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特点是“数据为王”,这仅仅表达的是数据和应用,但没有高水平、大规模、智慧式的开发使用,远远没有达到信息化改变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贸易方式的水平。

实际上,很多城市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中,更注重的是城市基础信息的更新和维护,成本较高、周期较长、效率较低。而系统运行数据和综合绩效评价数据本身的利用价值有限、规律性不强、涉及面不广,很少被用作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对比的指标。

因此,必须增加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内容服务,注重数据采集标准、评价方式和应用模式的创新,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结束语:借助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可以帮助现代城市从头开始,合理规划管理的不足之处,对于管理过程中方方面面的细节作出调整和完善,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低碳生态城”作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核心,与此同时,在新型的模式管理之下,现代化城市将会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并有专门的信息交流场所,以此带动城市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帮助现代化城市为完成长远发展的规划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登军.青岛市市北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2]臧振华.日照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张征良.株洲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2.

[4]胥静.信息化时代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构建[D].苏州大学,2008.

[5]蔡旭.滨海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3.

[6]黄樟兴.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理论的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

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探析 篇4

公路桥梁精细化管理是我国公路养护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探析桥梁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

1 构建科学的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体系

精细化管理体系的特点是“严、实、新、细、精”,这就要求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应转变服务观念,唯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以人为本,以车为本”作为理念,用科学的态度、思维方法和手段来进行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内涵与外延的研究,才能够使科学的管理体系得以建构。

“严”即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在监督、管理、考核等方面要严格进行,用全面的管理制度来对每位职工进行严格约束。“实”即工作作风要严谨务实,在进行各项管理时要足够扎实,“新“即不断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在观念、管理、机制、制度等各个方面实现创新。

“细”即把管理进步细化、量化、数据化,深入、执着地追求细节的完美,建立各个环节的责任制度,实现量化指标,层层分解,数字控制,将信息化管理向各个层面进行伞面推行,以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精“即在制度上、作业上的精心以及人员的精心,高标准高要求的做好每一件事,并且做到精益求精,以达到精细管理、效益双赢的目的。

2 完善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制度

对原有的管理制度按照精细化的要求和“科学、创新、高效”的思路进行梳理和完善,突出主要目标,突出精细化,突出简洁性,以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2.1 桥梁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为了能够有效落实桥梁养护管理中的各项职责,组织机构要实行三级负责制(市、县、乡)而监管及管理单位要对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分管行政领导及具体技术人员有一个明确的安排。

2.2 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实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交通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对桥梁养护师的资历要求、履行职责、培训考核等都所规定,必须严格执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和有关技术人员应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中的要求和规定,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及时的全面的掌握,使桥梁运行的安全得到保障。

2.3 桥梁养护管理实行“链条式”责任目标管理制度。

为建立全局良性互动、职能协作的精细管理机制,按照责、权、利、效一致的原则,把桥梁养护目标、养护责任、责任追究三项内容细化、量化,分解到每个单位、每个人、每个环节,形成目标逐级细化、责任层层深化、责任追究逐级明朗化的良好格局。

2.4 坚持公路桥梁安全检查评定制度。

为系统地掌握桥梁技术状况,及早发现桥梁的缺陷和异常,进而提出合理的养护措施,必须对桥梁进行检验、检查与评定桥梁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其检查的内容、方式、周期及相关要求,按部颁《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进行。桥梁检验是对桥梁结构及部位的材料质量和工作性能方面存在的缺损状况进行详细检测、试验、判断和评价的过程。

2.5 桥梁桥梁养护管理系统要得到推广应用,公路桥梁技术档

案要建立健全并对桥梁技术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公路桥梁技术档案要在真实性及完整性上要得到保证,使电子化管理得以实现。对现有桥梁进行状况登记、评价分析、投资决策和状况预测时可以运用计算机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处理功能、评价决策方法和管理学理论,从而对养护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同时使桥梁养护和维修能够及时、经济、有效的进行,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2.6 将“四制管理”模式,也就是项目业主负责制、工程招投标

制、社会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应用于桥梁养护大中修改建工程中,在三方(项目业主、承包商、监理)的关系以及各自权利与责任得以明确的同时,严格落实照合同办事的规则,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2.7 坚持公路桥梁应急处置管理。

成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和抢险突击队,制定“预防和处置公路桥梁事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及恢复、事故调查等工作职责和程序。切实做好应对桥梁突出事件的人员、物资、资金保障工作,做好应急演练,积累经验,确保应急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2.8 推广“人机一体化”的桥梁养护设备管理机制。

逐步从物的管理转向对物的使用人的管理,积极推进设备管理现代化。积极开发研究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创新促进桥梁养护管理和养护质量的不断提高。

3 桥梁养护的施工过程要实行精细化作业

作为一种科学的养护方式,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是,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细致、程序繁杂,因此在各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都要足够重视细节。以下四项基本环节是在桥梁养护施工所必须重点把握的:一是细化工作过程,即每个工艺、每道工序、每项工作内容都必须细化,并且要有追求完美的态度和精神,细化各个要素如制度、目标、人员管理等;二是量化工作目标,通过对各个要素进行量化,如目标、人员、材料、设备等,保证养护管理任务的精确化和可行化;三是施工流程化,分解养护任务,使其变为若干个单元,分解、简化和改进工作过程,使流程化作业得以实施;四是生产标准化,工作中随意性、无序性和粗放性可通过建立标准化来有效的克服,最终使市场化运作代替传统的计划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作。在推进公路桥梁精细化管理的过程巾,结合自身的人力现状及面临的瓶颈问题所制定出的应对措施才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再加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注重细节的管理方式,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才能够促进养护管理朝着新的台阶迈进。只有将公路桥梁精细化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推行,才能够保证桥梁处于完好技术状态,并使其使用年限得以延长,承载及通行能力满足要求,从而保证公路安全畅通,促进公路事业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永锋.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

[2]于微.论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创新.价值工程,2011.9.

城市精细化管理之我见 篇5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城市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城建任务的日益加重,如何进一步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是一个需要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精细化是现代企业广泛推行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到城市管理领域,就是按照“精益、精确、细致、严格”的原则,以数字化、标准化、科学化、网络化、规范化的思路,细化城市管理空间,量化城市管理对象、规范城市管理行为, 创新城市管理流程,实现城市管理活动的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管、高效能管理。城市管理精细化是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体制的整合和创新,代表了城市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市城市管理创新的根本所在。

二、精细化管理对于传统城市管理的三点突破性意义 面对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好地促进城市科学和谐发展,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相比传统城市管理,至少有三点突破性意义:

1、细节:工作标准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精细化首先表现在工作标准更要注重细节和工作对象的细分。最好的服务在于细节,精细化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各类精细化指标体系,努力使城市管理更加注重细节、注重过程、注重基础、注重效果,逐步实现管理精细化、施工精细化、服务精细化。

2、服务:工作导向由重对物的管治向重对人的服务转变。这是城市管理的本质问题。长期以来,城市管理习惯于围绕硬环境管人、管物。实施精细化就要求重服务,强调人与环境和谐,处理好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关系。

3、管理:管理主体由单一的全能政府向“三位一体”转变。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全能政府,老百姓也习惯于有事找政府。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管理主体不再唯一,而要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合作共治,政府是依法行政的有限政府,企业要自律,公民要参与。精细化管理就很好地发挥了市场和社会的主动参与治理作用。同时政府也一方面做到了企业与市民的服务者,一方面做好了秩序的维护者。

三、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三点建议

北京城市行道树精细化管理建议 篇6

一、城市行道树的重要作用

行道绿化在城市里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碳汇制氧、净化有毒气体、吸尘滞尘、防疫杀菌、吸收放射性物质、净化水源、防噪、监测环境污染、降低城市气温(冬天还增温)、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它强调着城市道路的导向,呵护着交通安全。与城市道路、建构筑物、街景、公共艺术交相辉映,成为表达城市景观与文化的名片,对城市生态、休憩、景观、文化和避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塑造城市形象、美化市容环境、净化大气质量的需求,就更加把目光聚焦到城市行道树的巨大作用上了。占有那么重要的地位,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而我们又有这么好的行道树的栽植传统和优势,对未来就更有必要认真总结经验并找到不足以及管理的薄弱环节。

二、行道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北京做好行道树的问题和对策有那些呢?我们不妨从规划、施工、养护管理等诸多方面去找一找。

第一,树种选择要科学。国槐和毛白杨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基调树种。国槐树大荫浓是老北京城市风格的文化体现。在南北池子、南北长街这些尺度宜人的街道上,市树国槐就是北京的代言者,它仿佛在诉说着老北京的变迁。毛白杨高大挺拔屹立两侧,把道路高高地框在中间,给人蓬勃向上的力量感。机场路杨林大道让人联想到茅盾先生赞美华北人民的《白杨礼赞》。然而文革期间易县雌株杨的引进,一时间导致杨絮飞城的烦恼挥之不去。近年开展的行道树种选雄工作已大有成效,当然还不可能一下子消灭已经生长旺盛的大量雌株,但随着时间逐步恢复毛白杨雄姿却指日可待。大量种植银杏显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自信:银杏生长速度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需要二三十年方展效果。可喜的是,一批批大银杏,已经登上北京行道大舞台,展示它华丽的秋容和与共和国首都身份相符的大气。但是苗木紧缺至使价格不断攀升,加上反季节移植带来的风险,选择此树要格外小心。其实近年异军突起的小叶白蜡、各种栾树(本地和南方的)以及千头椿、垂柳等在北京都有很好的“表现”(适宜生长)。尤其是小叶白蜡植株高大胜过国槐,因耐寒耐旱的抗性强、生长快、耐盐碱,成为极有前途的重要行道树,只是也要注意选雄的现实问题。鉴于法桐是边缘树种,在干旱寒冷的绝对气候下很容易把嫩芽吹干冻死。作为庭荫树可能没问题,因为树组死几棵还能活下来若干,但作为行道树一旦有死株再补栽就呈现“爷爷和孙子”的差异。很多人喜欢法桐,它叶片大、树荫浓、生长快、很浪漫,但事实证明它的“一夜死去”是有风险的,因此要慎重理性。

第二,行道树栽植方式讨论。过去一边一排哨兵站岗似的路树,倒也单纯可爱。随着城市进步和道路断面的不断变化,似乎人们已不满足这种单纯。一排树AB式甚至ABC式插花栽,绿带、分车带群落式配植以及树形、色彩的搭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美好景观当然也值得肯定。无论如何栽植方式还是要放在城市大环境和道路功能的全面呈现上。不是越复杂越好,有时秩序和节奏还需要有些规矩。譬如,当年亚运会期间盛行的色带近几年开始退居二线;那些被强调的自然群落实际上只能称之为植物配置,艺术也有高下之分。

第三,施工管理问题。首先要强调的是科学浇水,这是目前行道树最要关注的问题:大部分树垵太小,很多树栽时浇过水以后就不再浇了,有的即使浇水也不开垵。最近时兴安装的树箅子变成不再浇水的理由了,而且箅子与树垵土面又不留距离,无法存雨水。要知道根系分布于地下60到80公分,水渗不下去根喝不到水,水的渗透压达不到根系和维管束吸水上输的要求就会干死,这种情况不是少数,应给予高度重视。其次是剥芽,专业上叫去孽。短截栽植的无主干乔木,春季发芽后要分几次剥芽,留存少量茁壮的方向芽,有助于枝条的生长和树冠的形成。剥芽不及时树冠往往处于多芽竞长的小毛头状态很普遍。第三是对缺株断垄的行道树及时补栽并格外呵护使其迅速追上已有的大树。当然病虫害防治、扶直等一系列养护措施缺一不可。行道树养护管理琐碎细致,管得好很快形成树大荫浓的效果,忽略哪一项环节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三、行道树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北京的行道树在世界上有很好的口碑,行道树好了,北京的“模样”会大大改观。做好行道树精细化管理,对塑造北京国际化和谐宜居之都意义十分重要,应引起全市包括各区县主管部门和施工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应当把北京行道树这一品牌做成世界最强最棒,成为展示北京华彩、服务北京市民的一篇大文章。

城市环卫企业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 篇7

精细化管理理念, 最早出现于20 世纪50 年代的日本。该理念最初运用于生产制造业, 该行业通过实行精细化的管理, 最终实现了生产流程以及管理流程的优化。此后精细化管理理念逐渐被各行业所引用。

近年来,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对环卫保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环卫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逐渐被提出, 随着环卫企业管理精细化的不断推行, 其有效的减少了管理所占用的时间, 并由此降低了管理的成本, 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继而在最大程度上, 推进了城市环卫企业的发展, 并使得其与实际的城市发展相适应。

2 推行环卫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为了推动环卫工作质量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 各环卫企业都加强了相关的精细化管理, 并在此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关于推行环卫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 1) 构建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事实上, 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推动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并由此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 为了有效的推动环卫行业的发展以及精细化管理, 需要在实际的发展运营过程中, 构建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关于该体系的构建, 笔者认为有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完善环卫作业生产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对于该制度的建立, 能够有效的推动相关环卫作业生产实践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 并由此形成全系统、全方位、全过程的环卫行业质量标准化体系, 并以此提高相关的作业生产水平。其次是要规范环卫作业生产的作业记录。事实上, 环卫企业需要通规范相关的档案管理并完善档案记录, 能够有效的推动相关的精细化管理, 事实上, 通过对应急预案、设施内部检查、清扫保洁质量等环节的检查记录, 一方面是为后续的管理提供了方便, 另一方面也是总结了相关的管理经验, 能够为之后的管理提供相应的借鉴, 从而带动整个管理环节的精细化以及规范化。最后是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奖惩制度。相关的管理实践证明, 通过推动相关的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 并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 能够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由此提高了相关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在这一环节中, 厦门市海沧区环卫作业单位通过实施iso9001 - 2008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能够帮助其提高整体绩效, 实现工作流程标准化, 服务可追溯性, 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2) 提高硬件配备水平。现阶段, 由于环卫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以及自下而上自觉响应的管理模式, 因而在推动相关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 需要管理部门加强相关的的资金投入, 从而提高环卫保洁的硬件配备水平, 并由此保障精细化安全管理的有效进行。首先需要在环卫保洁工作的场所, 诸如环卫清洁楼、公厕、道班房的选址建设, 从而提高相关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其次就是要根据实际的环卫保洁的情况配备相应的机械化环卫工具, 诸如高压清洗车等。在这一环节中, 厦门市做出了重大举措。据悉, 厦门市在推动城市环卫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 逐渐加强了环卫工作的机械化, 通过引进多种类型大型车辆, 逐步用电动三轮车淘汰老式脚踏三轮车从而提高了环卫清扫保洁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 并由此在最大程度上推进了该市的环卫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 ( 3) 细化工作流程。事实上, 精细化管理中的工作细化指代的是管理者的管理工作的细化。基于这样的原因, 就需要相关的管理工作者对于相关管理工作法则的细化以及制定。为了推动管理工作的细化, 需要有关人员按照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核心, 从工作内容、时间、标准、效率、程序等诸多方面着手, 建立起一整套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其次, 需要有关部门细化日常的工作流程, 并通过对日常保洁作业的实际情况, 通过相关的分析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 划分不同工种诸如垃圾收集工、保洁作业人员等的作业范围, 从而由此提高相关的环卫管理水平。再者就是需要将相关精细化管理的制度和标准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工种、每个岗位以及每道工序上, 从而由此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 还需要加强相关环节的监督, 并加强对于城市居民的相关教育, 从而减轻乱抛洒、乱扔垃圾等现象的出现。关于加强相关的监督管理, 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 该市近年来逐渐实行了环卫企业市场化改革, 通过环卫保洁工作的市场化, 继而实现相关的精细化管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该市为了进一步推动环卫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逐渐加强了相关的监督管理, 并制定出相关的道路卫生考评规范。事实上, 通过相关监督管理, 有效的推动了厦门市的环卫保洁工作质量的提高。最后就是在实际的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 要确保一级抓一级, 层层落实, 从而保证了相关管理工作的质量, 并由此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 ( 4) 推进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在加强城市环卫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 除了上述的几点之外, 还需要加强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所谓的数字化管理指的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 诸如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GPS定位技术等, 将环卫设施、人员及车辆等环卫要素融合在一个信息平台上, 从而实现管理的精细化以及优化。关于这方面的时间, 福建省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据悉, 厦门市海沧区已将所有环卫作业道路、桥梁等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洒水车、扫路车等安装的GPS定位系统实现数据实时更新。通过该技术的运用, 能够有效的帮助相关的管理人员借助数字化的管理平台, 有效的掌握洒水车、扫路车的作业时间、轨道以及成效, 对辖区各类突发事件实施核实、处置和反馈, 从而推动了海沧区的环卫精细化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为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做好重要活动的市容环境保障提供可能。

3 结语

基于目前城市发展的趋势, 加强环卫企业精细化管理成为城市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在实际的操作环节中, 需要相关的管理者不断地完善管理理念, 并在执行的过程中, 遵循“精、准、细、严”的精细化管理原则, 从而推动城市环卫保洁管理的发展。相关的实践证明, 通过加强城市环卫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加大环卫队伍的设施设备的投入, 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实施iso9001 - 2008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管理, 能够有效的提高相关的环卫保洁工作的服务水平, 并由此带动城市市容环境的优化, 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城市园林绿化的精细化管理初探 篇8

关键词: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计划,技术标准,监督考核

城市园林绿化的精细化管理,是将传统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逐步细化,持续深挖,实现精做,并长期保持。从长远来看,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精细化将越来越成为园林管理的趋势和方向,只有实现精细化管理,才能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水平,满足市民日益提高的对工作、生活及居住环境的需求,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结合威远县近3年来全面推行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的经验与体会,提出以下7条管理措施:

1科学规划园林绿化

园林养护和管理的关键是精心和细致的养护和管理,设计人员的理念是绿化工程的核心,影响园林绿化的建设难易和整体效果。园林绿地要根据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质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按照生态学的原理科学配置,常绿与落叶相搭配,满足植物各自生长所需的立地条件。同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和设计,科学地建造,以达到良好的园林绿化效果。

2制定合理有效的养护计划

合理有效的养护计划是顺利开展各项养护工作的前提,根据各类园林植物的生长态势、季节特点和气候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年度养护计划,从大局方面准确定位1年的养护工作;实施月计划及周计划,注重养护任务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具体要求。通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总结、实践、分析、审核,使养护作业计划更全面、更实际、更合理。每年年初要将管护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形成报告,报县人大和政府审批,以确定费用保障。

3制定统一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标准

作为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循园林绿化工作养护管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施具体工作,制定出一套合理、高效、科学、全面的绿化养护管理制度,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和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和质的飞跃。

4做好植物种类结构的有效配置

依据每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土壤理化特征,在园林建设中,应优先选取适应性强的本地植物。通过对乡土植物的推广,来丰富本地区的植物品种,辅以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种,使乔、灌、草相结合的人工植物群落形成最和谐的生态关系,达到理想的绿化、美化、净化效果,营造不落俗套的艺术格局。

5推广养护园林的机械化和技术培训

在实施和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时,一要实行机械化以提高劳动效率。既要做到功能齐全,还要做到简单方便,如割草机、挖坑机、自动喷灌等。二要培训职工技术,提高业务水平。“传帮带”是园林技艺传承的极佳方式,在做好知识技能集中培训的同时,通过组织老新员工“传帮带”,培养园林机械操作能手,不断提高园林绿地精细化管理水平。

6采取措施节约养护成本

绿地不是造价越高越好,目前节约造价已达成共识。但如何节约绿地管养费用,却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养护费用年年都要发生,数量相当可观。要建设节约型城市,节约城市绿化管养费也是一个方面,要通过建设集雨水型绿地、节水灌溉、覆盖、种节水型植物等方法,以人为本,重生态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用电、用油。

7开展有效的监督考核

日常养护管理的成效离不开有效的监督考核,加强日常的巡视管理检查和定期养护质量意见征询,结合月度、季度、年度考核,对反馈的各类信息、存在问题及时加以分析解决。采取综合评价体系,结合职工守则、基本的道德规范、养护计划、技术要求、养护区域的各类规章制度,通过考核奖励与惩罚,有效保证养护工作的实施与养护质量,做到管理有层次、计划有目标、工作有落实、过程有控制、考核有依据、质量有保障。

城市桥梁施工及其养护管理 篇9

现阶段, 桥梁工程的建设是我国交通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质量的好坏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同时在桥梁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规范进行操作, 从而就能够保证我国的交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和壮大。

二、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以及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存在的问题

(1) 施工现场的管理较为混乱

在桥梁工程建设中, 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 尽管我国政府提倡文明施工以及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但是由于桥梁工程自身的特点, 使得桥梁工程在建设的时候, 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依然比较混乱, 例如:建筑材料和原料的乱放、没有对垃圾进行及时地清理等, 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2) 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不当

在对桥梁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 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实际的建设中, 其一, 由于施工人员在建筑工地的外面, 可能因为不安全或者意外导致施工人员的生命受到危害;其二, 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很强的专业技能, 这样在进行水、电以及仪器等操作的时候, 就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这样就使得很多安全问题存在, 从而就严重影响整个桥梁工程。

2、桥梁工程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土地资源辽阔, 并且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区别, 这样桥梁工程在施工的时候, 就使得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各个地区所修建的桥梁多以中桥、大桥为主, 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多和车辆的荷载越来越重, 使得很多的桥梁建筑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很多的桥梁工程年久失修, 在养护方面的工作做得相当的不到位, 这就导致了桥梁工程有很多的病害发生。这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安全问题, 并严重影响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三、加强桥梁施工管理的对策

1、规范公路桥梁建设施工中的设计

在对桥梁工程进行施工管理的时候, 首先要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主要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可以造成工程质量影响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考虑, 并且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检查以及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要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来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这样就可以减少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最后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工期进行设计, 从而就能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

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桥梁工程的质量与施工材料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作为施工企业一定要严格的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其一, 对于材料采购的流程和管理制度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其二, 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现场进场程序, 这样就可以避免没有达到标准的材料进行施工现场;其三, 要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并且使他们认识到在施工现场丢失材料以及其他物品的重要性;其四, 要加强物品资料数量的统计管理工作, 这样就能够尽可能的避免施工材料和物品资料的丢失;其四, 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摆放, 只有做好这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才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 有效防止裂缝

裂缝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 它既会影响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 也会给工程带来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裂缝问题不可能一次就可以修复完成, 所以作为工程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 同时在对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 还要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 并且要认真仔细的对待每一个施工细节以及强化监督管理的程序。此外, 在工程施工完工之后, 一定要对桥梁进行维修和养护。

3、加强施工安全

桥梁工程的安全与各个参与建设的单位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等。在施工过程中, 要想有效的降低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作为各个单位和部门就必须要一定要对施工流程进行设计, 并且还要严格按照有关的规范制定出预防安全事故的方案。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人数进行合理的控制。此外, 还要减少安全事故赔偿费用和各种损失,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轻施工企业负担, 从而在施工现场实现机械化管理。

四、完善城市桥梁养护管理策略

1、培养专业的维修人员

要想对城市桥梁工程做好相应的养护管理, 首先就需要有一批专业的养护人员, 这就需要桥梁养护部门着力培养养护人员队伍。同时, 当地的桥梁养护部门还应该根据该区域桥梁的总量来对桥梁养护工程师进行合理地分配, 分配完毕之后不能对他们进行相应岗位的变动, 从而保证桥梁养护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开展。养护工程师在对桥梁进行养护工作的时候, 需要定期的制定桥梁的检查报告, 对于那些影响到桥梁工程的危险病害一定要在部门内进行全面的通报, 让部门内所有的养护人员都能够知道, 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养护工作。对于那些桥梁养护技术不是很过硬的工作人员, 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工作技能的加强, 让他们在得到全面学习的同时, 还能让他们能够将各个方面的工作落实到位, 并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做到对各项突发危机事件进行及时地处置。久而久之, 进行桥梁工程养护的工作人员就能够主动掌握小型、中型桥梁工程的维修服务, 从而慢慢变成一个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优质团队。

2、做好桥梁工程档案建设整理工作

在做好了桥梁维护人员的培养的同时, 还需要做好桥梁工程档案建设整理工作。要想做好这个方面的工作, 就需要联系好建设单位的各个相关人员, 将桥梁工程的图片资料、竣工图纸、检测文件等资料进行逐项核查, 对于核查属实的要进行相应的总结, 在总结工作完成之后需要整理好交给相应的管理部门留存。为了保证桥梁工程的维护管理做得更好, 需要定期的对桥梁工程的质量组织严格的检查, 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 需要对各类防护设施做好相应的巡查登记, 对于桥梁工程那些遭到意外破坏、较难核查损坏程度的部分, 需要应聘专业的维修人员来进行深入的检查。在检测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桥梁工程的损害非常的严重, 就需要马上对桥梁工程进行相应的维修。同时为了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维修的过程中, 禁止任何人通行。比如发现某桥梁部分地方产生钢筋部分断裂, 在有行人通行的时候, 发现钢筋的变形情况已经严重超出了规范的标准, 那么就需要桥梁维护部门赶紧派出专业的维修人员来进行抢修。只有当桥梁工程被完全修好之后, 并保证没有任何安全方面的问题才能允许行人通行。

五、结束语

城市桥梁工程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桥梁工程做得不到位, 不仅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更有可能阻碍城市的发展。因此, 必须要做好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和养护管理工作, 确保桥梁工程的质量, 从而保证城市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兆平.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4) .

城市桥梁精细化管理 篇10

城市是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集中体现一个地域历史、文化, 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城市管理一直都是国内外政府和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不同国情的国家城市管理方式、方法和现状都有着很大差别。我国城市管理的摸索刚刚起步, 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潮就到来, 城市管理成为迫在眉睫的热点问题, 这是一个系统、复杂、巨大的工程, 涉及到方方面面。当前要将城市管理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从全局考虑, 从细节、精细化入手, 提升城市管理的有效性, 创造多功能、有活力、宜居城市。

2 西安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2.1 西安城市精细化管理现状

2005年西安市组建了城管执法局, 标志着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面加快推进, 之后围绕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等, 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交通秩序等方面进行了集中治理, 有效地改善了城市面貌, 并初步建立起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长效机制, 对城市交通管理机制、信息化水平、公共安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地促进和推动。

2012年发布了《西安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进一步明确用“精细”理念管理城市, 涉及到体制机制完善、标准化措施以及每年不同的重点任务, 是一次积极地探索。

这项工作开始从建立城市管理综合协调平台、实行分区域层级化管理、完善城管定点值守责任制、市政设施要与城市格调相协调、街头公共设施缺损3d内修补等方面入手, 重点解决长期遗留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主要包括车辆无序停放、占道经营、街头散发野广告、施工围挡标准不一、公厕开放、绿化带间和护栏保洁、天桥地下通道脏乱无序、城市夜景、架空线缆落地、建筑工地管理、渣土车超速和乱倾倒、城乡结合部扬尘、街头标志牌和户外广告设置、保洁人员配备不足、道路灰带、街头流浪乞讨、果皮箱设置凌乱不规范、废品收购站和周边环境、沿街门店乱挂乱放等20个方面, 每个问题的解决办法都经过科学论证, 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

为了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成立了以市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的西安市城市管理综合协调领导小组, 13个区县和各个开发区、市容园林、市政、商务、交警、规划、城管执法、民政、财政、卫生、旅游、供电、交通、环保等几乎所有的职能部门都有各自分工, 权责明确, 任务清晰, 并对每项工作都设置完成时限, 采用向全社会公开的方式, 透明监督。在实施的过程中, 不断有创新的方案和举措出台, 例如莲湖区的“城市管理标准化执法”、未央区“数字城管”等探索都得到落实, 而且在全市进行推广, 成为西安城市管理的一个又一个新亮点。2年时间来, 切实地解决了很多问题, 并间接推动了诸如《陕西省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等一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 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居住、游览舒适感都有所增强, 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2.2 西安城市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 城市管理理念存在差距

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关于健全的城市管理规范:建设“包容性城市”的宣言草案》对城市管理有如下定义:“城市管理是个人和公私机构用以规划和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众多方法的总和。它是一个解决各种冲突或不同利益以及采取合作行动的持续过程, 包括正式的制度, 也包括非正式的安排和公民社会资本。”可以说, 管理的对象即城市, 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对象, 要运用到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机制, 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 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 提供优质的城市生活产品, 推动城市良性发展。

因此, 这项工作需要具备多维度、多结构、多层次的管理理念, 需要综合、协调、全局意识, 任何单一、简化的认识都难以胜任。很多人还在围绕到底是“管理”还是“治理”进行争论, 其实这些都只是在玩文字游戏, 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 不论是哪一种叫法, 都需要从根本上提高认识, 树立正确的理念。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单一思维, 很多人将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简单对等, 还是陈旧的“管制”思想, 只注重片面细节忽视整体, 还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文明执法引起的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冲突。

2.2.2 城市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西安的城市管理模式仍然以政府为主体, 它的运行方式是自上而下的, 主要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 还没有意识到政府的管理应该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即从纵向来看, 政府单一指导的管理机制容易导致党政不分、政府职能泛化、政府市场服务意识淡漠化、缺乏优质服务的动力和能力、管理方式行政化等问题。

从横向来看, 西安城市管理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比较独特的现象, 就是西安的行政区与开发区之间经常存在社会事务事权划分不清而导致的矛盾, 这在全国较为少见。西安的开发区以“五区一港两基地”为主, 很多行政区还有自己的诸如产业园之类的小开发区。21世纪初制定的《开发区条例》仅对早期成立的高新区和经开区的职能和权限进行了规定, 后来创立的开发区无法适用此条例, 而且因为发展速度快, 即使对于高新区和经开区来说条例当中的很多条款也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这就导致开发区除了要承担经济建设的任务, 还要承担社会事务, 但很多社会事务和行政区又有交叉或者空白, 群众在办理例如养老金、医疗保险、子女就学、结婚离婚事宜等民生问题时, 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大量出现, 甚至一些开发区中的小区很多年连社区这个最基本的社会管理单位都没有成立, 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不论是行政区还是开发区都有各自无法逾越的困难, 很难准确界定是谁的责任。这直接反映出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模式成为当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2.3 城市规划与建设脱节

西安市在2008年发布了第四轮总体城市规划, 但城市建设的速度太快, 使得规划编制稍显缺乏时代感, 反映在现实中就是很多老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新问题又层出不穷, 这是规划与建设脱节的第一个表现, 即规划前瞻性不足。例如城市道路建设问题, 缺乏长期规划, 铺了修、修好又重新铺设的事情时有发生, “拉链路”的情况经常出现,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 由于修路导致的交通拥堵成为家常便饭, 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与此同时, 道路上原有的绿化带也经常“不翼而飞”, 环城路的建设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当年郁郁葱葱的行道树都是几十年的老树, 但道路改建后那些树不见了踪影, 不仅让市民失去遮阳蔽日的屏障, 更使城市失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这种损失需要很多年才能弥补。

规划与建设脱节的第二个表现, 在于建设不按规划要求进行。例如一些新的商业楼盘和住宅小区建设中往往片面追求高容积率, 很多楼之间的楼间距过小, 住户常年需要拉着窗帘生活, 而从整体看, 一个很大的区域里医院、学校、超市、健身场地严重缺乏, 市民生活的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这些问题成了城市管理中无法回避的难点, 也是产生矛盾纠纷较多的地方。而且很多建筑在设计中不注重和城市整体氛围的融合, 一些奇怪的造型、呆板的式样都纷纷出现, 给整个古都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不仅是缺乏特色的问题, 更是城市文化缺失的表现。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龙头, 其前瞻性和整体性非常重要, 而建设当中不按照规划进行更是失去了规划的意义, 成了一纸空文, 其损失往往无法弥补。

2.2.4 城市发展中各种矛盾凸显

城市管理中很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被看做管理中的“顽疾”, 而这些问题恰恰又关系民生。最突出的就是占道经营、摩托车违规载客、流动商贩等。这部分从业者以外来务工人员、低收入群体居多, 他们的数量巨大, 每个人身后又关系到一个甚至几个家庭的生活。例如西安开“摩的”的人大约4.5万人, 因为公共交通的不发达市民又有巨大需求, 如果一味地以“堵”的方式禁止上路, 会造成市民出行不便、摩的从业者大量失业等社会不稳定现象。

在城中村建设、旧城改造中大多数农民的身份转成了居民, “村改居”也基本实现, 但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很突出。

从城市景观上来说, 很多旧城改造项目中, 原住民安置房不论从外立面色彩选择上还是结构设置上看上去就明显粗制滥造, 而商品房则要显得高档很多, 这就暗示着对待被改造群众和其他业主的标准不统一, 容易从心理上造成对立情绪, 激化很多隐藏的矛盾。从物业管理上来说, 很多旧城改造项目名义上过渡到城市化, 但本质还是原来城中村的管理模式, 脏乱差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些安置房和商品房在一起的小区, 经常会因为生活习惯不同而产生矛盾。尤其严重的是, 随着村子的消失很多传统习俗难以保持, 例如丧事的操办上, 原来是一家有事整村齐上阵, 搭台唱戏办仪式,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值得继承的东西。但改造后的小区没有地方, 很多在公共区域操办仪式导致其他居民提出抗议, 媒体多次报道此类事件但仍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2.2.5 公众参与意识和市民素质有待提高

西安是一个千年古都, 但很多市民的行为完全和城市该有的形象背离。公共场合抽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这些“顽疾”一直没有根治, 肆意偷盗和破坏公共设施的事件频发, 机动车数量在增加, 但不按照标线行驶、随意变道、猛按喇叭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因为一点小的刮蹭就互不相让而导致交通堵塞的事件也不少见。虽然城市里到处张贴着文明标语, 但很多市民视而不见。

这不仅仅是市民素质不高的体现, 而是城市在管理中忽视了公众参与的直接结果, 市民没有机会参与到城市管理中, 缺乏主人翁意识, 相关的保护环境、维护城市形象的意识自然淡薄, 很多提示性的标语形同虚设, 和管理执法队伍之间有隔阂甚至采取一些抵抗行为也时有发生。

3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3.1 新型城镇化建设视角下城市管理的着眼点

对于城市管理的认识, 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概念去界定, 而是要分为几个层次理解, 第一层是从宏观上来讲, 涉及到体制机制、规划等的运行管理, 第二层从中观上来讲, 涉及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行政职能, 第三层是微观层面, 涉及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管理等方方面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需要有不同的侧重,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形势下, 城市管理要紧密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展开。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目的在提高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要求要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管理能力。这个指导思想和城市管理的三个层次都有紧密联系。

因此, 新形势下的着眼点和政策落脚点正是今后在城市管理中, 需要从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上进行完善和提高的地方, 只有这些发生了变化, 其他具体的措施才能落到实处。

3.1.1 着眼于法规、制度建设

需要改变传统的政治动员式的管理方式, 加强制度化、程序化建设, 让城市规划、建设规划等以规范化的形式明确下来, 不再以管理者的更替而影响制度的延续, 建立和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和政治责任制度。尤其要尽快完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以法律形式来规范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 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使各级管理主体在法律制度框架内规范有序地行使城市管理的职能, 并能对其行为有效监督, 避免有制度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情况。

需要制定一整套完善、严格、具体、周密、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罚款制度、考评制度和管理资金、经营机制等城市管理基本方法, 以此构成城市管理方法体系的基本内容。新加坡等国家城市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完整和操作性强, 能够做到“无事不立法”, 执法过程中“严”字当头, 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规范化、长效化。

3.1.2 着眼于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要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坚守的根本理念。现代化的城市首先应该是适合人居住、生活的,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城市既能融入大自然又能体现地域特色, 既有国际化的现代因素, 更有对传统的保护和传承, 把让市民生活得更舒适这个理念融入到每个细节中。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管理理念、管理模式都会有所调整, 去选择最有利于群众的方式, 城市规划、建设和各个方面的管理都会首先考虑到是否适应市民需要的问题, 会考虑如何调和城市建设与民生、生态的关系, 会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政府不会与民争利, 而是和谐共生, 很多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

3.2 加强和完善西安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3.2.1 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全社会齐抓共管

作为一个8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 仅仅用市民素质不高来推诿城市管理中的弊病是不可取的, 真正原因是城市管理中公众参与度低, 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不仅让市民有知情权, 更是给每个市民参与权, 有权参与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中, 城市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家, 自然会细心维护, 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保证政策的可行性。

事实上, 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公众参与制度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本质要求和体现, 也是行政管理模式的转变方式。首先, 要从“政府中心”转向“市民中心”, 任何公共政策的出台和措施的实施都从城市实际出发, 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 以市民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满意度为导向对政府行政绩效进行测定。其次, 要正确认识“政府失灵”现象, 不是政府本身有问题, 而是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 只有借助全社会的力量, 发动广大群众一起治理, 才能发挥政府职能的最大功效。这就要求实现多元主体治理的长效机制, 将大量的社会事务由各个专业的社会组织来承担, 共同发挥作用。

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的战略时, 应当事前通过各种传媒向社会公布, 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而且不能把征求意见会、听证会等做成形象工程, 给市民做个样子, 这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反而会伤害市民的感情, 使其失去对政府的信任, 降低决策的权威性。要建立市民建言献策的常态机制, 开设网络问询、专家咨询、市民论证会等多种方式的沟通交流平台, 并保持渠道畅通, 对所提意见和建议要在一定时限内答复, 公开解决状态, 让每一个建议都能落到实处。

在公众参与中, 各类社会组织的参与是一只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据民政部统计, 截至2011年, 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共有46.2万个。当前的社会组织包括传统的权益保障类、社区服务类、文体类, 而日益发达的公共服务类、慈善公益类作用也日益明显。权益保护类例如社区法律援助中心、妇女儿童保护协会等;社区服务类例如为残疾人、生活困难等特殊群体提供的无偿服务组织, 和为社区普通居民提供收取象征性报酬的便民组织;文体类例如老年大学、健身队等;公共服务类社会组织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养老、劳动、体育、环境保护、法律服务、社会中介服务、工伤服务、农村专业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在日常的对特殊群体的帮助和一些重大地震、洪水事件后发挥着巨大作用。各类社会组织不仅本身吸纳大量就业, 激活市场潜力, 而且成为政府职能部门在社会事务上不可或缺的补充, 对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政府要善于吸纳社会组织参与到城市管理中, 把那些适合社会组织的社会事务交由他们来实施, 既发挥了他们的专业性和民间性的作用, 也体现还政于民、问计于民, 真正实现全社会齐抓共管, 凝聚人心。

3.2.2 推进数字城管建设, 全方位监督管理

历经十几年的摸索、创新和发展后, 全国各地城市管理体制逐步趋于统一, 基本上都确立了“建管分离、管罚合一”的改革思路, 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逐步成为整合城市管理资源、解决城市管理突出问题的普遍选择, 在实践中有效推动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凸显了“大城管”模式的体制优势, 其中, 尤其以武汉、广州、南京、杭州等城市的改革效果明显。

他们的做法集中体现如下。

(1) 整合城市管理职能, 设立专门的城市管理机构, 将市政设施、公用事业、市容景观、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镇燃气、城市河道、城市排水、爱国卫生等管理职能和与之对应的行政执法职能以及公安交警、工商、环保等方面的部分执法职能集中起来, 并成立级别较高的综合协调机构, 规避了职能分散的弊端, 便于统一管理。

(2) 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整合了市政、市容、城管、公安交警等城市管理的数字平台和多个与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 推行网格化管理, 建立综合性信息采集队伍, 所有涉及城市管理的问题, 通过网格化管理来及时发现, 运用数字城管平台来闭环处理, 作用突出, 效果明显。例如, 广州市数字城管平台整合共享了市级10余个部门的基础数据和视频监控资源, 实现“110”、“119”、“12319”三台合一, 联网互动。武汉市数字城管平台整合了“12345”市长专线, 监管范围覆盖全市。杭州市建立了跨部门的数字城管协同联动机制, 全市846家城市管理网络单位和468个社区城管联系站依托市数字城管主平台, 共享了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南京市数字城管对8个区48条街道的2000多个街巷和170多个农贸市场实施并网监控。信息化平台的设置既避免了重复建设, 又实现了资源共享, 可以进行全局掌控, 充分发挥管理合力。

西安与以上四个城市在城市发展情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而且各个管理职能部门信息化意识较强, 普遍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管理创新;市、区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已建成, 初步形成了支持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数字平台基本框架, 这些表明西安已经具备整合信息化平台的条件, 应该尽快借鉴成功经验, 全市统一规划、统一安排, 做好顶层设计, 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共享和为民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 推行统一收集城市管理问题和多部门联动处置的城市管理新举措, 提出保障一体化数字平台建设运行的体制机制, 编制一体化城市综合管理数字平台建设方案, 设计平台的体系架构, 整合城市管理服务热线, 城市管理问题按责处置, 并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整合建设工作。

同时也要加大对城市管理经费的投入力度, 制定奖罚分明的考评机制,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从而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3.2.3 从精细上下功夫,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精细”一词的含义是精致细密, 意味着标准要高, 内容要详细, 西安目前已经将城市管理的内容分解为很多具体的项目, 但仍然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1) 细分受众, 精准宣传到位。在城市管理中, 广泛的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如果不仔细研究受众群体的特点, 采取“撒胡椒面”的方式, 既影响了宣传效果, 也浪费了宣传资源。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 市民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 尤其是掌上信息更是随时传递。当前就需要对受众群体进行细分和定位, 按照行业、职业、兴趣、收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指标划分为不同群体, 运用技术采集“大数据”并进行分析, 准确认识他们的特点, 将同样的一个政策法规以不同的方式向这些群体投放, 其作用必将事半功倍。

例如文明交通问题, 对于经常步行的人需要宣传走斑马线、不乱闯红灯等内容, 就可以采取沿街标识牌的形式;对于经常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人需要宣传按顺序上下车、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等内容, 就可以采取随车广告的形式;对于经常开车的人需要宣传按道路指示行驶、文明驾驶等内容, 就可以采取交通广播等形式。如此, 城市管理信息就可以正确地传播至当事人, 提高了宣传的针对性, 就能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2) 建立一套完备的、操作性强的考评体系。这里所说的考评体系不同于其他的考核系统, 主要是针对城市管理的内容, 可以按照城市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城市的清洁管理等分为几个大类, 每个大类下再细分若干个小类, 例如在设施维护中, 要对公共电器、公共娱乐设施、公共休闲空间、垃圾桶、指示牌、绿化带、路灯等制定严格规定, 责任落实到人, 规定中详细、明确地要求达到什么标准, 并赋予具体评分标准, 这些标准要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成体系, 减少考评中人为主观评判, 把考评真正做成有效监督和管理的有力抓手。同时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 以有效激励促进考评工作顺利开展。

(3) “老问题”要出台“新办法”, 并建立长效机制。这些老问题主要集中在关系民生的流动商贩、“摩的”等方面, 不仅要考虑从业者的需求, 也要顾及市民也就是需求方的心声, 所以要建立对话机制, 善于倾听他们的诉求。例如对于“摩的”, 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公共交通建设, 一方面能够变“堵”为“疏”, 把它作为特殊时期的产物, 制定相应阶段性的法规, 给他们划定区域营运, 尽可能地发挥作用, 方便市民出行, 给这些从业者一个一定时期内谋生的职业。对于流动商贩和占道经营的, 可以实施档案化管理, 将流动商贩的个人与家庭信息、摆卖方式与主要内容、经常设摊摆点的区域和地点、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变化等情况采集录入, 建立精细化的档案资料, 实行电子化跟踪管理;再如实施发证发牌管理, 以牌证规范流动商贩的摆卖行为。南京市玄武区建立的12分制摊点管理制度是很有创意的一种长效机制, 值得西安借鉴。

对于由于旧城改造而带来的新问题, 事实上还是需要从管理理念上转变, 要用公平的眼光来对待被改造区域的群体, 不要实施歧视性的政策和制度, 一视同仁地都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念来建设和管理, 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4 结语

城市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工作, 很多问题都是在发展中慢慢凸显、慢慢摸索解决的, 不能一概而论, 也不能一蹴而就, 既要站在国际化、全局化的高度来审视和规划, 又要从细处着眼、小处入手, 既要从理念上不断深化认识, 又要从具体应用上不断创新, 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又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措施。而归根到底, 是必须要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群众利益出发, 一切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舒适、更加幸福为根本原则,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为广大群众营造宜居、安宁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厚良.杭州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 2007 (3) .

[2]赵继敏, 杨波.中国城市管理水平评价的初步研究——以44个重点城市为例[J].宏观质量研究, 2014 (3) .

[3]方东华, 陈珊珊.国外先进城市管理模式及其对宁波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 (7) .

[4]王枫云.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我国城市政府行政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J].思想战线, 2008 (1) .

城市桥梁精细化管理 篇11

一、开拓创新,推进改革实践,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城市管理工作反复性强,要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需要管理部门在具体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近年来,盐城市城市管理局立足城市发展实际,积极改革创新,构建了盐城特色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

(一)调整理顺管理和执法体制,构建高效管理执法模式

市区城管体制几经调整完善和磨合,形成了现有的“横能管到边,纵能管到底”的城市管理格局。在管理体制上由条条为主转变为以块块管理为主,进一步明确了城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责任主体地位,明确划分市、区、街道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职责,充分发挥区级政府、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在执法体制上由一级执法转变为两级主体执法重心下移模式,市、区城管执法局为独立执法主体,区局同时向各街道派驻执法力量,街道设立专职城管干部,负责辖区及街道的执法工作,日常工作对区负责,业务上接受市局指导。管理职能由市局直接统管转变为以区为主管理前延,强化了市级的统筹管理职能,市级侧重宏观指导、规划编制、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等,区级主要从事具体的管理和执法工作。同步健全完善了部门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信息沟通、工作配合、审批会办、备案等系列协调配合制度,城市管理和执法覆盖了市区各个角落。

(二)建设集约型数字化城管系统,搭建精准实时监控机制

在严格按照住建部规定,学习借鉴外地试点城市经验的基础上,盐城市城市管理局立足区域实际,自主创新,从整合管理资源、细化管理标准、优化管理流程、强化管理效能入手,经过半年多的努力,2007年底在苏北首建了具有盐城特色的“集约型”数字化城管模式,搭建了城市管理信息交换、处置、共享的平台,实现规划区数字化管理全覆盖。系统建成运行以来,为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和三个区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城市管理事件和部件信息,案件处置结案率稳定在90%以上,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作用日益显现。系统一期工程荣获“全省建设领域科技示范工程”称号。2009年5月,被住建部列为国家级信息化示范工程项目。数字化城管系统的建成运行实现了市区日常管理由粗放低效向精准高效管理转变,由突击式运动式管理向经常化可持续管理转变,由管理主体分散职责交叉向上下左右无缝对接转变。

(三)健全长效管理标准体系,规范完善内部运作机制

近年来,盐城市城市管理局注重结合日常管理工作实际,总结和提炼日常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上升为规范性文件和措施,完善城市管理有关标准和规范。先后提请市政府出台了户外广告管理及泊位出让、安全监督、流动摊点管理、市容环卫责任区管理等规范性文件;市城管局制定出台了店招门牌、临时疏导点、便民服务点、邮政报刊亭、机动车辆清洗站、次干道及后街巷道店招门牌、临时广告、占道促销、霓虹灯设置等业务管理标准;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源头技术控制,局领导参加规划委员会例会,对新区建设、旧城改造设施提出城市管理方面的技术要求,市区新建临街商业建筑立面全部为石材饰面,预留户外广告位置,环卫配套设施同步建设验收等,日常管理标准和规范体系的基本完备,既便于广大市民知晓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也为日常工作的检查考核提供了检验标尺。实施辖区目标责任管理和绩效考核,将市容环卫秩序管理要求按核心和一般路段量化细化,推行错时工作制,实行城市平面、立体全天候、一体化管理,按月考核,奖罚兑现,增强了全体城管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了日常管理工作精细化和长效化。

二、标本兼治,突破管理难点,提升城市容貌环境品位

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而聚集于城市,城市管理工作者有必要为市民创造一个优美的工作和生活家园。近年来,市城管局注重日常精细管理,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广大市民创造了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综合整治城市人居环境,做美城市容貌环境

根据市政府的安排,市城管局群策群力推进市区城市管理“疑难杂症”的解决,全面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打造靓丽容貌景观,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一方面按照市区联动、整治规范要求,强力推进市区范围内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常见多发问题的综合整治和规范提高,抓反复、反复抓,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日常管理效能稳步提高;另一方面配合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等工作,直接参与城市环境建设整治,全面实施主要道路容貌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夜景亮化工程建设,市区主要道路已基本整治过一遍,新一轮整治已经分步开展,夜景亮化由点到面不断拓宽,打造了建军路、解放路、东进路等景观亮点,城市视觉效果清新靓丽。

(二)建设配套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城市功能

近年来,市城管局在市区突出强化了城市管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继垃圾焚烧发电厂2006年6月正常运营之后,投入经费2亿多元,在市区新建了59座星级公共卫生间,7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改造公厕120多座,更新环卫作业机械50多台次,新添置果壳箱1500多只,市区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即将完工,生活垃圾处理备用填埋场正在建设,改善了环卫作业服务条件,市区生活垃圾已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与此同时,市政府强化城市设施的建设完善,组织城市路网及桥梁建设、公园绿地建设、水环境及沟河整治、公用设施配套建设、老城区改造等项目,市区“十横七纵”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形成,80多条主要干道连接循环成网,改造后街巷道300多条,新建公园、游园、广场等公共绿地88处,改建新建18个农贸市场,组织对108个易淹片区进行专项整治、12个老小区进行综合整治,做到路平、灯亮、水通、绿化,配套改建环卫工程设施等,将长效管理责任落实给物业管理公司及属地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既优化了城市管理基础,也方便了市民生活。

(三)放开服务作业市场,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

因地制宜深化城市管理有关服务作业市场化运作改革,提高工作效能,改进作业质量,城市管理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改革初见成效。实施环卫专业部门内部改革,深化内部人事、劳动和工资改革,以所为单位,全面推行以“三定一包”为主要内容的风险抵押集体承包责任制,环卫保洁立体化运作,部门运作活力得到增强。推行后街巷道清扫保洁及沟河垃圾清运、野广告清理、通航河道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明确作业标准和要求,作业权面向市场公开招标运作,实现市区范围内87条沟河、1550条后街巷道环卫保洁全覆盖,市区范围公共部位、开放式小区野广告清理24小时内全控制,市区串场河、蟒蛇河、越河等通航河道打捞保洁全天候。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强化作业质量考核,实行专人检查考核与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考核相结合,奖罚兑现,既节约了运作经费,又提高了作业质量,实现了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以人为本,兼顾各方需求,管理成果惠及于民

广大市民是城市环境的创造者和享用者,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立足于使在城市中生活的广大市民都能够享受到城市化发展成果。近年来,市城管局注意转变工作理念,统筹处理市容与繁荣、民生与环境的关系,用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理念指导各项工作,让城市管理的成果更广泛惠及市民。

(一)创新审批服务机制,打造绿色便捷通道

在市级机关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工作,着力打造“环节最少、流程最简、效率最高、服务更好”的服务型部门,将由多个业务处室行使的涉及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户外广告设置、临时占用道路等8项许可职能和项目全部集中到行政许可服务处并整建制进市行政服务中心,全年无假日受理办件,千方百计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推行微笑服务、提醒服务、承诺服务、代办服务,实施网上预审等信息化服务,探索开展部分许可项目诚信服务,为市区重点规模企业、外资企业、工业服务业重点工程项目,残疾人及老年人等服务对象,提供全程代办、预约延时服务,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审批通道,许可即办件已达90%以上,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为100%。行政许可服务处连续五年被市行政服务中心评为“红旗窗口”,被团省委和团市委先后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二)疏导安置流动摊点,维护弱势群体生计

重视解决城市弱势群体民生问题,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群众生活秩序的前提下,坚持疏堵结合,区分行业、区域、地点和时间设置一批便民服务点、疏导安置点,使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低保人员、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实现临时再就业,为弱势群体送关爱,为管理服务对象找出路。在市区次要道路和街巷设置一批安置点和便民服务点,为市区2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创造了就业机会。根据城市建设需要,成功搬迁了在市区解放北路设置近十年的夜市,200多户摊点、排档整体有计划地疏导撤出,既保障了解放路快速通道建设,又保证了从业人员的生计不受影响。参照外地经验,统一经营装具,建设了迎宾北路夜市美食街,限时定点经营,打造了便民安置的亮点。适应季节性需要,设置临时瓜果便民销售点,使“路边摊点”变成了统一标识的“马路风景”。强化日常管理,推行摊点自治,配齐垃圾收集设施,疏导点环境整洁,得到了从业人员的欢迎和广大市民的认同,取得了市容与繁荣的双赢。

(三)规范管理执法行为,深化惠民利民成果

严格规范管理执法行为,在日常管理巡查中,做到态度上热情温和,语言上谦逊有节,行动上控制规范,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执法方式,严格自由裁量权的监控和使用界限。几年来,办理各类执法案件20000多起,未发生违法行政行为。同步建立城市管理公安保障机构,完善司法配合城管执法检查机制,公安干警随同城管执法检查,公安干警第一时间介入城管执法矛盾处理,有效避免城管执法冲突的发生。落实专人维护市区星级公共卫生间,24小时开放,所有公厕及公共卫生间全部免费服务市民,赢得了市民的赞誉。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塑造部门良好形象

城市良好形象的体现有赖于城市管理工作者的管理艺术和水平。近年来,市城管局始终突出队伍规范化建设工作,着力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夯实事业发展基础。

(一)突出素质教育,用先进的文化武装人

始终把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城管工作的基础紧抓不放,努力建设一支“政府放心、市民满意”的城管队伍。重视思想理论武装,注重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坚定走科学发展道路的信心,使城管工作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强化业务技能学习,每年开展业务知识学习提升活动,每月印发学习提纲,每季度组织交流剖析,每半年组织知识考核,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疑难辅导、知识竞赛、封闭培训等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年人均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150学时,建立学习、考核、奖惩的激励机制,将学习与晋级晋职、考核奖励结合起来,推进了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注重典型示范,用先进的模范引导人

注意城管系统先进典型的培育和引导,使大家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市政府每年评比表彰一批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每年与人事部门组织开展勤廉干部、执法队员、协管员和环卫员工四类十佳等先进评比活动,局党组每年开展先进支部、优秀共产党员表彰活动,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几年来,局系统先后有200多人次受到市以上表彰奖励。广大员工把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活动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内在动力,城市管理部门在市级机关作风评议中排名稳步提升。

(三)完善管理制度,用严格的制度约束人

坚持以制度管人,健全完善队伍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从组织管理、队伍建设、队容风纪、文明执法、办案质量、执法效能、社会监督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将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汇编成书,人手一册,全时控制。建立由分管领导轮班带队督查和督查大队专业检查的考核监督机制,强化日常制度和管理绩效考核,奖惩兑现。初步建立了管理有标准、执法有规范、考核有尺度、监督有措施、处理有依据的管理体系。目前,正组织开发软件,探索实施网络办案,实现实时监控,进一步提高队伍规范化建设水平。

五、引导公众参与,争取市民支持,凝聚管理合力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发动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全民齐抓共管城市环境的合力,是实现城市长效管理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市城管局注重加强城管舆论宣传力度,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推进市民与城管部门的互动,努力构建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

(一)创新宣传形式,放大日常宣传效应

把引导市民遵守城市管理规定、维护城市容貌秩序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组织成立了宣传工作队伍,注意发挥现代宣传手段的优势,强化门户网站建设。几年来,基本做到了每天在市级报纸和电视广播里都有反映城市管理执法的文章和节目。在日常管理中,执法人员既做管理员,又做宣传员,寓宣传教育于管理执法工作中,把日常管理执法过程变成对社会各界宣传教育引导提高的过程,引导广大市民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把城管工作的目标和要求转变为家喻户晓的自觉行动,从根本上增添了城管工作的原动力。

(二)丰富活动载体,着力打造联动合力

以开展四城同创和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和市民道德教育活动等形式,让广大市民在参与实践中净化美化市容市貌,增强市民的城市归属感,共同维护城市环境。联合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教育局在市区50所驻城学校,近21万在校学生中持续开展主题为“爱市容、别陋习、做文明卫士”的宣传教育活动,专门设计制作了动漫光盘、宣传画册、书签、宣传贴画,分送驻城各学校,在市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爱市容教育基地,建设“爱市容、别陋习、做文明卫士”文化宣传墙,持续组织开展城管法规“进社区、入万家”活动,组织实践志愿活动,用小手拉大手,教育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城市意识。在市区道路两侧、街道社区、住宅小区建设一批固定宣传栏和形象牌,定期发布城管公益广告,宣传专业知识,增强了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熟悉和了解。

(三)畅通交流渠道,强化社会公众监督

构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单位、重点企业、街道(社区)代表参加的“六位一体”的监督渠道,通过座谈会、咨询会、电视论坛、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听取意见建议。每季度向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重点企业发函征求意见。局领导定期走进广播电台“政风热线”栏目,坚持每周二局长信访接待日,直接与群众对话沟通。城市管理110服务热线全天候开通,随时提供职能服务咨询。每季度在社区组织城市管理知识展板巡回展览,建立起城管与市民多渠道、立体化的联系纽带,实现与群众零距离、全天候、全方位的沟通联系,让市民的呼声得到及时回应,诉求得到充分重视和妥善解决,凝聚了市民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参与城市管理的责任感。

城市桥梁精细化管理 篇12

1 成本管理精细化

成本管理精细化能够有效地降低银行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合理配置现有资源。一方面, 实行全面成本管理。把成本控制的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环节, 使员工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另一方面, 实行全过程成本管理。成本的计划、实施、监管、核算、分析各环节都要适应经营管理的需要。

1.1 成本管理精细化要融入到经营中去

在成本预测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 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提供行动方案。例如实行成本可行性认定制、研制成本模型或经营模型等, 并依据此方案编制与确定经营目标、步骤与措施。在经营计划决定后, 对市场或品种研究、争取客户、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结算服务, 直到本息收回这一整个过程进行控制, 包括与此相伴的各种保障、管理工作的过程控制。

1.2 建立公平合理的资金内部转移价格体系

即对利息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定量细分, 变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 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体现效益性经营对各部门之间的制约作用, 发挥各部门最大的效益。这直接关系到各部门、各网点内部成本核算以及彼此之间的利润分配和工作业绩。

1.3 建立成本认定制度, 制定合理的费用分摊办法

细分成本认定对象, 落实按部门、按客户、按专业的成本认定制度, 把成本管理渗透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制定合理的费用分摊办法, 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准确分摊。

2 风险管理精细化

随着城商行战略转型和跨区域经营的不断推进, 对风险管理的精细化要求会不断提高。当前风险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存在习惯性管理, 凭借经验和直觉管理贷款、控制风险;二是对客户的分析评价只注重报表数字, 不去探究实质;三是在处理支持经济发展、为企业服务与银行自身风险控制的关系时感情用事。因此推进风险管理精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

根据银行实际情况准确定位战略市场, 把握优势业务, 保证贷款规模的稳健增长。通过优化风险管理组合, 根据银行的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决定风险组合和风险幅度, 把业务的量化风险级别与资本收益率挂钩, 在既定风险水平上追求收益最大化。

2.2 实行风险集中管理体制

对业务部门风险管理人员实行“垂直管理”与业务支持相结合的方式, 由风险管理部门派驻人员参与业务经营的全过程, 并与业务部门共同承担责任。对于专业化要求较高的行业或产品, 按照风险类别和业务产品配置风险经理, 有利于发现风险和控制风险, 实现风险管理专业化。

2.3 规范信用风险管理政策与流程

首先是确认与计量信用风险, 需要考虑交易的复杂性、客户的授信额度等因素。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将使银行在满足一定的技术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以后, 可以按照自己内部信用评级模型测算得到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风险暴露等参数计算监管资本。其次, 在信用风险的日常管理中逐步从感性和定性管理过渡到定量管理。包括分析信用影响因素;设立独立团队研究产业和行业政策, 全面跟踪各行业的基本面;对业务发展计划利用集中度管理手段实施组合管理;严格使用并不断完善银行的风险评级工具对公司评级。

2.4 实施市场风险精细化管理

要建立限额管理体系, 包括交易限额、风险限额以及止损限额。在此基础上加强风险识别及风险计量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加大符合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研发力度, 从传统的缺口分析、敏感性分析逐渐过渡到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的内部模型等高级管理方法, 并以此更加合理地分配银行的资本, 提高银行科学管理风险的水平。

2.5 内部监控精细化

操作风险是银行风险中发生频率最大、最高的风险类型, 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因此, 应从多个层面入手加强各类人员、各个职能部门对业务操作、业务检查和监督执行的力度, 落实内控长效管理制度。一是创建合规文化, 强化操作层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规范操作流程, 增强员工的岗位意识与合规操作意识, 牢固树立“合规操作是岗位工作第一要义”的理念。二是切实提高综合业务技能, 不断创新业务技能培训方式。根据员工业务素质及需求的不同, 开展个性化、形式多样的业务技能培训和措施, 不搞“一刀切”。三是创新监管手段, 提高科技支持力度、监管效果。为适应业务不断发展以及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 改变传统业务监管手段、监管模式、监管方法的局限性, 应积极探索强化内控监管的新办法和新措施, 采取现场和非现场、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等开展业务监管工作。

3 客户与营销管理精细化

3.1 提高客户信息管理水平

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是金融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手段, 这项工作需要建立在对已有客户和市场目标客户群体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目前, 银行对客户信息的掌握程度仍不够细致, 系统中所记录客户信息资料尚需完善。第一, 完善系统对客户信息的记录, 力求更加全面的掌握客户信息, 增加对有价值信息的记载。第二, 提高系统数据综合处理分析能力, 准确快速的筛选和统计所需客户信息。第三, 重视客户信息搜集, 全面、细致了解客户。例如, 了解客户职业情况有助于推测其生活水平及消费习惯等;掌握客户年龄、学历专业等状况, 可以分析其风险偏好、资产情况等, 这样就使营销创新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

3.2 深化体制改革, 加快结构调整

以掌握客户信息为基础, 不断深化营销体制改革, 调整营销资源结构, 提升营销功能和科技含量, 提高营销管理精细化水平。一是加快营销结构调整, 不断提高与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重点项目结构、客户结构的吻合度。做到定位趋同, 重点求异;区域趋同, 产业和行业求异;产业和行业趋同, 客户求异;客户趋同, 项目求异。二是建立产业信息库和客户关系管理 (CRM) 系统, 根据区域、业务量、行业等信息细分市场, 设计多种产品组合和促销方式, 持续为不同客户群提供完整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三是实施差别化的营销发展策略, 全面拓展和培育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优质客户群体, 加强交叉销售, 积极推广理财、结算等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

4 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

银行竞争的核心在于人才竞争。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的目标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 城市商业银行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在人员选拔、绩效考核等方面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

4.1 梳理内部管理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复杂, 既包括薪酬发放、人事变动、职称评定等常规性工作, 也需要根据银行发展要求和新的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和确定相关管理制度。因此, 需要重新审视工作内容和定位, 分别针对岗位和项目制定标准化程序理顺工作, 使之系统化、流程化。

4.2 细化人力资源规划

结合银行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 做出具有前瞻性的核心人才规划, 准确预测规划期内人员需求和供给情况。同时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基于岗位的胜任力素质模型, 实施一揽子的人才评价技术, 为人员培养、考核、选拔、晋升、职业规划等提供专业标准和客观依据, 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精确性。

4.3 完善培训发展机制

完善培训制度, 建立培训考核、评价、立档机制。城市商业银行要发展就要为员工量身定制培训计划, 推广网络化、个性化、差异化培训。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培训, 根据实际需要, 分层次进行。可以按照5W2H管理工具制订培训方案与计划, 依据岗位任职资格与技能标准设计岗位课程、程序化培训组织与实施并进行模块化评估培训效果。

4.4 构建全面绩效考核体系

广泛应用科技设施和手段, 引入KPI、平衡记分卡、360度评估等技术, 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细化考核流程, 由考核人负责拿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改进措施, 由被考核人形成书面的绩效面谈改进表。综合运用考核结果, 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 及时通过沟通、培训及岗位调整等手段予以解决。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经历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洗礼后, 随之而来的是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和更为严峻的生存挑战。只有树立以精细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精细为重点的业务管理流程, 以精细为指标的考核权重, 城市商业银行才可能实现持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中求, 吴宏彪, 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1-31.

[2]柯兆明.个人金融业务的精细化管理[N].金融时报, 2005-08-25 (3-5) .

[3]孙凌燕.精细化管理内涵的现实意义[N].城市金融报, 2005-08-02 (1-3) .

上一篇:考风建设下一篇:快乐情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