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获取方法研究论文

2024-06-16

公允价值获取方法研究论文(共5篇)

公允价值获取方法研究论文 篇1

公我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允实点。随施, 公允价值在实际运用中的问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发布与价如何获取真实题日益凸现, 、可靠的公允价值其中最大的难题在。本于值分析入手, 文从公允价探讨了解值的含义、本质决公允、价值的特征的获■/可靠性问题, 提出了获取公允价值取王晓芳现时性的方法关。可键词:靠性公获取方允价值法价格估计方一、公允价值的本质分析

法当今世理论纷呈, 但关界上, 经济学流派林立于价值———价格理, 研值论, 理论, 西方社会主义国家是马克思主国家的主流学派是效用价究义劳动价值理论。首先, 效用价值理

论认为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相交

换的比例是由商品的效用决定的, 它根据效用理论推导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 交点为均衡点, 均衡点的价格是均衡价格。因此, 效用理论是用价格 (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 解释价格 (均衡价格) , 忽视了价值与价格的区别。故根据西方经济学 (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区分) 的效用价值理论, 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效用价值。由于商品的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其欲望的一种心理评价, 效用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因而很难准确加以计量, 所以公允价值只是一种估计的价值或价格 (价值与价格不加区分) ;其次,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认为,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 表现出来的是他们使用价值的交换, 这种交换的量的比例称为交换价值。所以有学者指出, 公允价值是马克思所说的交换价值 (陆宇建等, 2007) 。故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价值和价格是严格区分的, 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交换价值。同时根据价值规律,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商品交换中, 等价交换 (货币出现后, 表现为价值等于价格) 只存在于平均数中, 并不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所以, 公允价值也是一种价格的估计。估计可以说是公允价值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 这也是公允价值难以准确计量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 无论是从效用价值论还是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 公允价值本质就是一种价格估计。这种价格, 从卖方的角度讲是市价或产出价值, 从买方的角度讲是成本或投入价值。由于公允价值是立足于现时的, 因此, 它可以是现行市价, 也可以是现行成本, 其前提是必须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之上。

二、公允价值的特征分析

根据上述的分析, 公允价值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公允性、现时性和估计性三个方面。

(一) 公允性

公允价值是由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 在公平交易中自愿形成的交易价格。以这样的价格进行会计计量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对企业各利害关系人来说往往是最为公允的, 所以, “公允性”是公允价值所具备的最基本特征。

(二) 现时性

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在于满足企业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能够满足决策需要的信息, 必须是与决策相关的、及时的信息。FASB于2006年9月颁布的FAS157给公允价值下的定义特别说明, 公允价值是“计量日”非强迫交易或非清算交易中形成的价格。

(三) 估计性

估计性是指除非计量日与实际交易日重叠, 公允价值一般都不是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 而是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采用某种估价技术估计得出的。正如井尻雄士所说:“公允价值通常由市价决定, 但在下述意义上, 公允价值的含义比市价更宽广。当资源常常不在市场上交易时, 公允价值包括一个假设的市价。”

三、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

随着经济的虚拟化和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会计信息日益失去了相关性, 出现了资产减值会计、通货膨胀会计和当前最为流行的公允价值会计。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上的收益更符合经济学收益概念, 因而能提供更真实、相关的收益信息。公允价值的推广应用不仅在于满足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需要一个比历史成本更相关, 甚至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而且在于有可能把这一计量属性的应用, 推广到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方面去, 从而彻底改革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传统会计模式 (葛家澍, 2006) 。可以说, 公允价值是价值基础会计中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会计方法, 是对传统成本基础会计的革命, 代表着会计的发展方向。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理想的计价基准, 其在理论上的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 但在现实运用中却阻力重重, 形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原因是其获取方法的可靠性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这种意义上讲, 公允价值获取方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可靠性问题的解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确立公允价值获取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公允价值获取的一般原则是为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而对其获取方法和程序所作的原则性规定。这些规定并非对公允价值信息所做的一般性要求, 而是为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而从技术的角度对公允价值的获取方法和程序所做的原则性规范。这些原则一般应包括独立性、可验证性、充分性和适当性。独立性要求企业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机构专职负责企业资产负债项目公允价值的获取或评估, 以保证估价人员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二) 确定公允价值获取方法的先后顺序

根据公允价值各种获取方法的可靠性的高低, 确定一个原则性的选择顺序。选择顺序是为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而对其获取方法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原则性规定。公允价值获取方法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各种方法只有适合或不适合的问题, 而并无先后或好坏之分, 但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受计量环境、计量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有的方法可靠性较高, 而有的方法可靠性较难保证, 这就形成了事实上的优劣之分。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获取方法时确定一定的顺序, 这一选择顺序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如:当存在活跃市场上的公开标价时, 应选择现行市价法作为首选的估价方法;当某项资产所带来的现金流量及相应的折旧率已在合同中约定时, 可选择现值法作为首选估价方法。

(三) 确定不同计量对象可供选择的公允价值获取方法及各备选方法的选择顺序

如对产成品的计价顺序可确定为:先现行购价, 后可收回净值, 再历史成本替代。对长期债券投资的估价顺序可确定为:先现行市价 (或可收回净值) , 后现值, 再历史成本替代。

(四) 明确规定每一种获取方法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及操作程序

如对现行市价法、现行成本法、现值法明确其使用范围、使用条件及具体的使用程序, 以提高计量对象公允价值估计的可靠性。

四、公允价值获取方法的确定

(一) 现行市价法

现行市价法是比照计量对象相同或相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 来确定计量对象公允价值的一种估价方法。这种方法是站在销售人或卖方的立场上, 利用已被市场检验了的市价交易价格来判断和估计计量对象的市场价值。由于这种方法是以经过实践检验的实际价格为依据, 因此通常被认为是公允价值获取的最为直接和最具说服力的获取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是用于可以对外销售或准备对外销售的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及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等。

(二) 现行成本法

现行成本法又称重置成本法, 是从购买人的角度确定计量对象公允价值的方法。由于公允价值是立足于现时的, 因此, 现行成本实际上是在计量日重新购置或购建计量资产所需要的成本。以现行成本法获取公允价值所贯穿的基本思路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任何一个潜在的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某项全新的资产时, 所愿意支付的价格都不会超过购置或购建该项资产的现行成本;如果投资对象并非全新, 投资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会在投资对象全新购置或购建成本的基础上扣除各种贬值因素。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以自用为主, 不准备外售或变现的资产。

(三) 现值法

现值法是通过计算计量对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的方法。由于资产通常被认为是能够带来未来收益的经济资源, 因此, 通过计算资产未来收益的限制来确定其公允价值的方法在理论上是最完美的。现值法是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的一种公允价值获取方法, 只要计量对象所带来的现金流量能够可靠估计, 并且能够找到一个在时间、风险等方面都与其现金流量相适应的折现率, 现值法对任何项目的公允价值获取都是适当的。但在实际运用中, 现值法又是最难操作的一种方法, 其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金额、概率的确定, 以及折现率的选择都离不开人的主观估计,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现值法的推广应用。因此, 一般情况下, 现值法主要应用于一些市场价格无法获得, 也无类似资产的价格可供参考, 而其所带来的现金流量及折现率可以较为客观地估计的资产负债项目, 如无形资产项目、金融工具项目及企业整体资产的公允价值估价等。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J〕.上海会计, 2001 (1) .

〔2〕谢诗芬, 戴子礼.会计理论研究的百年回顾:会计计量视角〔J〕.财会通讯, 2003 (9) .

〔3〕陈敏.公允价值的本质及理论缺陷浅探〔J〕.财会月刊, 2005 (10) .

〔4〕陆宇建等.基于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 2007 (2) .

公允价值问题研究 篇2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历史成本;公允价值;问题与对策

一、公允价值的内涵

会计中公允价值一词,最初来源于法律,是指得到公众认可的价值,最终由法院来判定价值是否公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允价值是指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大量的买者和卖者集中了各种信息之后,最后对商品进行成交的价格。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知情且自愿的当事方之间交换资产或处置负债的金额。与历史成本计量不同的是,公允价值计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以使财务报告包涵企业未来发展的信息,增进财务报告关于企业财务业绩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问题

1.缺乏健全有效的市场环境

随着我国的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市场、金融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公允价值将成为我国会计工作领域中应用与实践的关键,而公开、活跃、健全的市场环境恰恰是实现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公允价值广泛运用的条件有:拥有健康而成熟的产权交易市场[1]、生产资料市场、娴熟而讲求诚信的评估队伍以及发达的专业评估技术等,能够使价格真正反映价值,能够获得资产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获取是应该是在一个完全竞争的、活跃的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公允价值要求交易双方在参加交易之前必须以自愿的原则为基础,以任何要求权或商品的市场价格都可以公开查阅,充分了解市场情况为辅助,尽可能地缩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指明各种交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根据以上情况来确定交易价格。

2.缺乏高素质管理者和会计人员

企业管理层都是“经济人”,都是自利的,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方面,企业管理层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将选择使各项财务指标在可预见范围内的会计政策,而由于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使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超出了管理层的控制范围,因此,管理层往往选择规避公允价值计量;另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企业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往往被企业管理层用来粉饰经营业绩报告、伪造盈利要求企业能够在自己的控制之中。这导致企业所确定的公允价值信息的公允性值得商榷,从而影响了公允价值的有效应用。在我国制定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规定是偏向原则导向的,其在实务中确定更多地依赖于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职业判断能力偏低,那么,在此基础上所搜集或者估计的公允价值信息的公允性就难以得到保证,甚至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从而侵害投资者的利益,致使公允价值难以有效应用。

3.公允价值理论体系不完善

首先,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使用较为谨慎,我国学者张瑞琛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偏好度仅为0.408,而国际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偏好度为0.649,高出我国50%以上,这说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者对公允价值的计量还是持非常谨慎的态。其次,我国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缺乏可操作性。国目前的会计准则是偏向原则导向的,应用指南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公允价值应用中,企业会计人员普遍反映应用指南缺乏可操作性,虽然应用指南中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层次[2],但是并没有解释三个层次的具体界限,即何时适用于存在活跃市场的计价、何时适用于双方定价,何时适用于模型计算,而在进行模型计算时,应用指南也没有给出合适的参数进行指导。

三、解决公允价值会计实务中问题对策

1.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环境

要完善公允价值运用建立成熟的市场环境,我们就要清楚市场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充分性、并且了解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充分明确在公允价值计量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组成部分。我们想更加容易的取得并控制公允价值,那我们就要拥有足够健全和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我国应加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市场价格体系并拥有国家网络信息数据,加大力度推进企业之间公开资源信息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取得可靠的、及时的、充分的公允价值信息,才能更有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做出最精准的决策。

2.提高管理者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素质

当前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又一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对会计人员的培养下了很大功夫,也屡见成效,但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一个长期过程,从业人员的素质锻炼还需加强与深化。因此,一方面,企业应对本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关公允价值理论、确认等方面的专门的知识培训,为公允价值的有效应用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自身要紧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参与到公允价值知识的认识、了解与运用中去。

3.逐步完善会计理论体系

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规定过于苛刻,因此,会计准则制定者可以适当放宽会计准则对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如将CAS3准则改为: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在没有证据时或者公允价值不能持续可靠取得时,“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產进行后续计量。这样的改进,并未改变对公允价值使用保持审慎的态度,同时可以合理地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四、结论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不再是混乱的、盲目的。通过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及成长,更是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良好做了见证。经过漫长的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在提高运作透明度、构建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强化公司治理、清理违规行为方面由量的积累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这样的大进步无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公允价值的运用在我国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1]伍刚.公允价值计量的新视角[J].财会月刊,2012,(3):4-5

[2]李明辉,试论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2):61-64

小议公允价值获取的几点方法 篇3

公允价值的获取原则从技术的角度对公允价值的获取方法和程序做了原则性的规范。主要有以下原则: (1) 独立性:是保证公允价值可靠性的先决条件; (2) 可验证性:指各自独立的计量人员按照相同的方法和程序对同一计量对象进行计量时应获得相同的或相近的结果; (3) 充分性:指公允价值的估计应根据计量对象所处的环境获取足够多的信息, 以减少公允价值获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增加可靠性; (4) 适当性:要求公允价值获取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当适当, 在保证公允价值信息可靠的前提下, 应尽量选择成本最低的公允价值获取方法。

公允价值获取方法的选择对于公允价值本身起着关键性作用, 直接影响到公允价值的结果。公允价值获取方法的先后顺序实际上是按照各种方法可靠性高低所做的基本排序, 为: (1) 计量当日实际发生的公平交易价格。 (2) 活跃市场上的公开标价。 (3) 采用现值法或特定计价模型估计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获取的方法很多, 我们这里对现行市价法、现行成本法、现值法三个方法进行一个简单的探讨。

一、现行市价法:

采用现行市价法获取资产的公允价值通常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 该公开市场上有可比的资产及其交易为参照物, 所选定的参照物的各项指标、技术参数是可收集的。通常, 这类资产包括以外销为主的库存商品、产成品、可以对外销售的半成品, 以及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可贴现的应收票据、准备外售的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等。

如ABC公司于2007年9月在股票交易市场以每股12元的价格购入DEF公司股票300万股, ABC公司准备随时出售。2007年12月31日, DEF公司股票收盘价格为每股9元, 则ABC公司2007年12月31日的该部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700万元。公允价值直接按照股票交易市场上的收盘价定。

又如甲公司2007年5月购入一批钢材, 每吨价格为6000元, 一共购入50吨。2007年10月, 钢材价格上涨, 该公司准备以每吨7500元的价格转售给某建筑公司, 但尚未签订合同。本地钢材交易市场上多个同型号钢材的报价为7600元/吨、7300元/吨、7900元/吨。因此, 根据该市场上的同型号的钢材交易平均价格确定, 甲公司的这批钢材公允价格为每吨7600元, 公允价值为38万元。

二、现行成本法:

现行成本法又称重置成本法, 是计量当日重新购置或购建被计量资产所需要的成本。

对于使用自用生产设备、自用房屋、土地等对外进行股权置换、发生保险理赔等情况时, 其公允价值适合采用现行成本法。因为, 自用的资产由于存在折旧的原因, 本身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一个同样标的的交易进行参照, 因此, 采用重置成本并进行适当折旧是一个既能快速又能够让双方认同的方法。

例如:ABC公司年初一台进口挖掘机被盗, 该机器已投保, 其帐面原值为100万元, 已提折旧30万元。目前市场上采购同型号的挖掘机价格为80万元。保险公司根据目前市场上重置同型号的挖掘机价格80万元以及被盗机器30%的折旧率认定, 理赔金额为56万元。本案例中, 保险公司采用的80万元价格就是被盗挖掘机的公允价值。

三、现值法:

对于一些像应付帐款、应收帐款、应付债券等由于未来的现金流量发生时间、金额、发生概率等均基本固定, 因此, 适宜运用现值法进行公允价值的确认。而对于无形资产, 由于其市场价格通常较难获得, 其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一般可通过比较使用和不使用该项无形资产的收益之差来确定, 因此, 现值法应该是其公允价值最佳的获取方法。

对于现金流量的获取, 主要建立在合理且有依据的假设基础上, 以及在管理层已通过的最近财务预算或预测和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折现率则可以采用合同规定的报酬率或者项目确定的期望报酬率, 市场折现率等。

下面就现值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甲公司准备用100万元购买一项专利技术, 用于新老产品的更新换代, 假设该更新换代不再需其他投入。老产品的市场剩余寿命预测为2年, 新产品的市场寿命为5年。新老产品各年的利润回报见表1

假设甲公司的期望报酬率为10%, 则对新专利技术的公允价值计算如表2:

由于运用新专利技术给甲公司带来的增量利润贡献现值为128.38万元, 也就是新专利技术的公允价值为128.38万元, 大于新专利技术的购买价格100万元, 因此, 该项目可行。

摘要:我国自2007年1月1日起, 根据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 上市公司进入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质应用阶段。本文从公允价值获取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原则、具体操作方式等方面, 简单对公允价值获取技术进行一下探讨。

关键词:公允价值,现行市价法,现行成本法,现值法

参考文献

公允价值的执行成本研究 篇4

关键词:公允价值;执行成本;监管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0)10-0038-01

公允价值的问题由来已久,此次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对其更是讨论不止。在中国,对其的应用也历经历了坎坷,先后经历了用而弃,弃又用的反复过程。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可以使信息使用者满足其相关性、及时性的要求, 受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广泛青睐。由此,公允价值会计运用领域越来越广,已经由金融工具扩展至其他领域,其发展之迅速,使人始料未及。

1公允价值的内涵

在各国准则中都规定了公允价值的内涵问题。其表述不一,但究其实质而论,并无多大差别。在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157号中,将公允价值界定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将能收取或转移一项负债将须支付的价格”。

可见,公允价值的实质和核心部分就是公平、公开反映市场价值的计量属性。它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是一种全新的复合型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历史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和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就是说,上述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有可能是公允的。由此可见,公允价值主要倡导的是会计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等的计量上要使交易的双方做到公平与公正,强调计量的真实性与公允性。

2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在公平的市场交易中,自愿交易的双方所达成一致的市场交易金额,即为我们所说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一般包括:市场价值法、类似项目对比法和估值法。

市场价值法指是将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作为确定其公允价值的一种方法。为确保公允价值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所选用的市场价格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一是存在公平、活跃市场信息的交易价格;二是相同资产和负债最近一期的市场价格。

类似项目对比法是在所计量的资产或发债没有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的一种补充方法。它是通过参考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来确定公允价值的一种方法。类似项目对比法应用的关键是寻找类似的资产或负债。所谓类似的资产或负债是那些与所计量的项目具有相同的风险、现金流量形式的项目。研究两个项目到底是否相似,可按以下步骤进行:?譹?訛确定所要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现金流量;?譺?訛初步确定一个认为与其具有相似特征的资产或负债;?譻?訛重点比较这两个项目的现金流量是否相同。

估值法是指在一项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信息时,采用一定的估值技术对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做出估计的方法。运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必须保证其所使用的估计条件要与市场的其他方所使用的估计和假设相一致,比如像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外汇汇率、价格以及其他行业的统计数据等。否则,很难得到一个合理的公允价值。一般情况下,要确定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时,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和市场信息,做出判断,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其做出最恰当和公允的反映。

3公允价值的执行成本

3.1市场环境成本

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以目前的情况看来,基本上符合了公平市场的要求,但还未完全达到活跃市场的条件。活跃市场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市场:市场内交易的对象具有同质性;可随时找到自愿交易的买方和卖方;市场价格是公开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告诉我们,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亚当·斯密称,经济参与者受利己心所驱动,而市场上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这种利己心去促进总体的经济福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广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和深入。公平市场已到处可见。FASB认为公允价值是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中,自愿购买(或承担)或出售(或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可以看出,在本质上公允价值是与公平交易相联系的,即从外部条件看,只要有公平交易,就可以有公允价值。活跃市场可以存在公平交易,但也可以存在非公平交易;但存在公平交易的市场不一定时活跃市场。也就是说,公平交易市场的要求低于活跃市场的要求。其次,所谓活跃市场只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其所有种类的资产和负债都存在活跃市场,也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其所有种类的资产和负债都不存在活跃市场;每个国家或地区,总有某些资产和负债的市场较活跃,某些资产和负债的市场较不活跃。因此,公允价值只要求公平交易市场,并不一定要求活跃市场,它对市场环境的要求并不高。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市场大环境已经具备,在一些具体市场还难以实现公平、活跃的条件。特别是我国的衍生金融市场尚不发达,而其应用公允价值又最为广泛,必须大力发展此类市场,增强信息透明度。

3.2技术成本

SFASS No.157指出公允价值的第三个层次是若在缺失公开市场报价的前提下,可采用估值技术。而此时,最主要的就是估计现值的问题,其中涉及到未来现金流量的估算、折现率的选择、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调整等等,这都要求一系列的技术成本为其服务。现值计量的基本方法包括传统法(Traditional Approach)和期望现金流量法(Expected Cash Flow Approach)。会计人员用传统法计量现值时,通常只使用单一的一组估计现金流量和单一的与风险相称的利率。而期望现金流量法是一种比传统法更有效的计量方法,在进行计量时,它使用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期望而非单个最可能的现金流量,其更着重于直接分析所研究的现金流量,更明确陈述计量中所用的各种假设。这就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有什么方法计算比较合适和准确。折现率的选用也需要相当的技术含量,折现率与估计期间的关系、复利频率、时间偏好、企业的资金成本都有很大关系。会计人员的技能和经验在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迫在眉睫了。另外,估计现值时也需要大量估价模型,比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都是普遍使用的模型,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都需要掌握这些技术工具。

3.3监管成本

此次金融危机还在进行中,而导致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金融机构在市场流动性较低时,长期资产依旧依赖短期融资来为其持有资产而融资。因此,加强监管是应用公允价值的必要手段。运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信息会带来很大的波动性,资产和负债的计价会产生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加强监管,强化公允价值及相关信息的披露和透明度,完善公允价值的审计制度,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构建公允价值计量管理机制等等。

4结语

公允价值的应用在中国现阶段尤为重要,新准则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引入了公允价值,在其运用上,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有必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理论与方法体系。对于公允价值的采用来说,完善的理论比活跃的市场和高素质的人才更为重要。建立公允价值应用的理论框架和准则,对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估值方法探究 篇5

【关键词】 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估值;B-S估值模型;二项式估值模型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谨慎、适度、有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无法取得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资料的,也无法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的金融工具,要求采用适当的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笔者注意到,以期权方式进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较多地运用了定价模型确定其公允价值。期权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较为复杂,本文对期权定价模型的适用条件、如何选择估值模型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估值技术在实务中的应用有所帮助。

一、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估值模型及其适用条件

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可以利用B-S估值模型、二项式估值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等估算。

(一)B-S估值模型及其适用条件

B-S估值模型(即Black-Scholes估值模型)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希尔·布莱克(Fisher Black)和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于1973年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由这一模型估计确定的期权价值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之上的,其假设包括有:1.期权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2.市场无摩擦,即不存在税收和交易成本;3.在期权有效期内,无风险利率和期权收益率的波动是恒定的;4.在期权有效期内无红利及其它所得;5.期权到期前不可实施行权,即为欧式期权。欧式期权是指买方执行合约的时间只能在合约期满时的期权。

B-S估值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 为期权的价值;S 为该期权对应的标的资产的现行市场价格;L 为执行价格或履约价格;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r 为无风险利率,以连续复利计息;t 为期权的有效期;σ为期权预计价格波动率;N(d1)、N(d2)为标准正态分布变量分别在取值小于等于d1、小于等于d2的概率。

如果期权在有效期内有股息等收益,并假设期权股息收益率为q,则上述公式应修正为:

虽然B-S估值模型有严格的假设条件,但在实际应用中很难与之相符。事实上,我国的股票期权多为美式期权,即买方可以在合约期满前的任何一个交易日执行合约的期权;期权的价格变化并不绝对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价格变化经常是不连续的;对股票期权而言,即使不考虑股利分配,股票价格也可能出现跳跃;现实中的资本市场存在交易摩擦,存在交易成本。所以从理论上说,B-S模型不太适合在我国股票期权中应用。

(二)二项式估值模型及其适用条件

二项式估值模型是由三位美国学者约翰·考科斯(John Cox)、史蒂芬·罗斯(Stephen Ross)和马克·卢宾斯坦(Mark Rubinstein)于1979年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二项式估值模型假设每一个时期市场只出现两种可能状态:期权价格的上升或下降,而且上升或下降的比例是稳定的;投资者风险中性,即期权的价格与投资者风险偏好无关。

在不考虑期权股息收益时,n期的二项式估值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 为期权的价值;S 为该期权对应的标的资产的现行市场价格;L 为执行价格或履约价格; r为无风险利率;n为期权在有效期内的价格变动次数;u是期权价格每次上升变动的比例;d是期权价格每次下降变动的比例。假如要考虑期权的股息收益,那么上述公式同样要进行修正。

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的主要区别在于行权方式的不同。由于二项式模型对行权方式没有限制,所以它对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都适用。相对而言,我国的股票期权比较适宜选用二项式模型进行公允价值估算。尽管二项式模型克服了B-S模型因假设条件过多带来的局限,但是该模型也存在应用难点,比如期权在有效期内价格变动次数n的设定与估算所得定价的可靠性有着直接关系,n越大,期权价值估算结果越正确,但是计算量也越大,效率较低,不借助于计算机程序难于计算出结果。

此外,蒙特卡罗模拟也是一种在西方国家应用比较广泛的权证定价方法,它由S.M.乌拉姆和J.冯·诺伊曼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模拟标的资产价格的随机运动路径来获取相应权证价值的期望值。这种方法在我国的股票期权估值中应用较少,此处不作赘述。

二、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的应用现状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新准则体系中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付债券、股票期权和其他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计量。由于股票期权一般没有形成活跃的市场,无法取得并可靠计量其公允价值,一般多用估值模型来估算。常用的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估值模型包括B-S估值模型、二项式估值模型和蒙特卡罗模型。

笔者在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中选择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并应用了期权估值模型的上市公司,从中抽取16家公司样本进行分析。

(一)股票期权估算模型选用统计

16家样本公司的股票期权均为分期行权,这与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中的有关规定一致。其中有14家公司明确选用B-S估值模型对公允价值进行估值,有2家公司明确选用二项式估值模型。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显然,我国上市公司选用B-S估值模型的家数远远大于选用二项式估值模型的家数,而且样本中没有一家公司是明确选用蒙特卡罗模型的。

(二)股票期权估值模型选用参数披露情况统计

笔者从上述随机选取的16家公司样本中发现,样本公司并没有都按有关部门的要求披露估值模型选用的参数,其中披露的有10家,未披露的6家。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估值模型选用的参数与公允价值估算结果极其相关。由表2可见,有37.5%的样本公司可能会因没有披露估值模型的参数而影响信息使用者对该公司相关信息的理解。

三、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估值模型应用的案例分析

笔者以实例说明不同估值模型的应用及其差异分析。

(一)T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概要

T公司以定向发行方式于2006年12月31日一次性授予激励对象1 000万份本公司股票期权,有效期3年,分三期行权,即在满足规定的行权条件下,于自授权日起满一年后的下一交易日、自授权日起满两年后的下一交易日、自授权日起满三年后的下一交易日分别按20%、30%和50%(200万份期权、300万份期权和500万份期权)行权。

(二)T公司对估值模型参数的选用

T公司采用了独立评估师提供的估值模型主要参数,假设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三)运用二项式估值模型计算结果

根据二项式估值模型和上述参数,计算得出的T公司一次授予、分三期行权的每份股票期权于授权日的公允价值分别为4.4303 元、4.2779 元及3.4511 元。

用二项式估值模型估算期权公允价值,可以充分考虑分期行权的可能性。该期权在授权日的公允价值为:

4.4303×1 000×20%+4.2779×1 000×30%+3.4511 ×1 000

×50%=3 894.98(万元)

(四)运用B-S估值模型计算结果

方案1:假定T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采用的权益工具由“三个”有效期分别为一年、两年和三年,期权数量分别为200万股、300万股和500万股的到期一次行权的股票期权所构成。根据B-S估值模型和上述参数,计算得出T公司“三个”股票期权计划每份股票期权于授权日的公允价值分别为4.5505 元、4.1371 元及3.6491 元,整个计划1 000份期权在授权日的公允价值为:

4.5505 ×200+4.1371 ×300+3.6491×500=3 975.78(万元)

方案2:假定T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采用的权益工具为有效期为2.3(即:1×20%+ 2×30% +3×50%)年的到期一次行权的股票期权。根据B-S估值模型和上述参数,每份股票期权于授权日的公允价值为4.2559元,该期权在授权日的公允价值为4 255.9万元。

方案3:假定T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所采用的权益工具为有效期为2(即:(1+3)/2)年的到期一次行权的股票期权。根据B-S估值模型和上述参数,每份股票期权于授权日的公允价值为4.1371元,该期权在授权日的公允价值为4 137.1万元。

(五)运用不同估值方法的差异分析

从上述四种估算结果可以看出,二项式模型估算的公允价值最低,为3 894.98万元;B-S估值模型方案2估算的公允价值最高,为4 255.9万元,与二项式模型估算的相对差异最大,为9.266%;B-S估值模型方案1与二项式模型估算的相对差异最小,为2.074%;B-S估值模型方案3与二项式模型估算的相对差异为6.216%。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公允价值的估值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实例分析如表4所示。

四、结论与启示

如前所述,我国上市公司推出的以权益结算的股权激励方案中,基本都约定分期行权,因而更适宜选用二项式估值模型确定期权的公允价值。那么,本文样本公司中87.5%选用B-S模型对股票期权估值,是不是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对估值模型的选择不当呢?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在以下四种情况下,用B-S模型替代二项式模型不会对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一是如果将分期行权的股票期权视作若干个具有不同有效期的到期一次行权的股票期权,那么,针对各个到期一次行权的股票期权, B-S估值模型是适用的,由此可最终得出分期行权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估值并使其拥有一定的准确性;二是如果股票期权数量不是很大,用B-S估值模型替代二项式模型所造成的偏差,对公司财务信息的总体影响也就显得不太重大;三是对于有效期较短或必须在授予后很短的时期内行权的股票期权,用B-S估值模型替代二项式模型所造成的偏差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并不重要;四是利用二项式模型估算期权价值时,期权有效期内考虑的阶段数n越多,结果越可靠。当阶段数不断增多,并假设期权价格变化是连续的,那么该模型恰好收敛于B-S模型,所以在一定的有效期内,只要使阶段数n的取值足够大,就有理由以B-S模型替代二项式模型。

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估值模型选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虽然笔者目前无法判定各种估值模型孰优孰劣,但是上市公司不能因此而利用估值模型进行利润操纵。笔者期望监管部门制定和完善有关公允价值估值的信息披露规范,以便加强监督。同时,也期望财政部门出台有关公允价值估值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利于指导企业在实务中正确地运用公允价值,提高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 秦浩. 权证产品理论定价与市场定价偏离度分析.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5):47-49.

[2] 王乐毅,朱伟,刘伟. 期权价格及定价模型分析.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4):46-48.

上一篇:基本建设投资审计下一篇: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