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论文(通用12篇)
体育科学论文 篇1
2015年11月5—9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科协的支持下,于浙江大学举办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历时,有2000多名相关体育科技工作者参加此次盛会,充分展示了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在体育领域中的科学研究成果。本届大会在733个单位的6236名论文作者的踊跃参与下,共收稿7628篇论文,录取3523篇,800余篇专题报告,1200余篇墙报交流,创下了历史之最,是名副其实的体育科技盛会。大会设立了“10个体育发展中的热点专题和50个体育各领域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前瞻性、针对性、实践性重点专题”[1],其中学校体育作为体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入选论文也占有一定比重,经统计,学校体育共入选527篇,包括专题主报告6篇、专题报告120篇,墙报交流170篇,书面交流231,综合录用比例约为14.96%。“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重要基础;在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2]。而学校体育专题论文报告更代表着学科发展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未来方向,因此,对第十届体育科学大会学校体育分会入选专题论文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学校体育领域的研究焦点,为我国学校体育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学校体育”为研究对象,以“专题论文报告”为具体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学校体育分会中专题报告相关论文共126篇。
1.2.2 逻辑分析法:
对学校体育分会126篇专题报告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归类,并按其研究主题分为8个研究专题。
2 结果与分析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体育也随之形成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此次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学校体育分会入选的论文类别、数量和质量等不断提高,充分说明学校体育在教学、训练以及科研等方面整体水平大幅攀升,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科研人才,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结合本次学校体育分会专题报告的研究内容,试将其归为8个研究专题,将学校体育具体细致划分,旨在使其研究更具有基础性、前瞻性、针对性、实践性,也为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校体育研究奠定基础。
2.1 高等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此专题重点围绕体育教师培养、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体育课程改革、课程评价体系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及有关高校招生与培养等研究。其中关于体育教师培养研究,王健教授指出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一体化以实现教师教育终身化;王华倬教授以实例探讨卓越体育教师的培养,探索并构建出“4+2”人才培养模式和“3+3平台”的社会实践教育平台。
有关体育课程与教学发展则包括对体育学科教学类课程的研究,不同高校不同体育类专业的《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比较研究,以及构建体育院系舞蹈表演专业“联考制模式”。另外研究也出现一些新视角,如:基于PE-PCK理论下对职前体育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运用“身体自尊”理论进行应用研究;利用微信进行高校游泳教学,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移动教学模式等;还包括对篮球课程文化建设、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体育类高考项目设置及录取方式研究;以及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等研究。
2.2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此专题研究主要包括基础体育课程,教材、教学模式,考试模式,以及有关体育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过程、评价等。对体育课程研究,包括对地方体育课程管理体系的研究填补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以来的空虚现象;及“以自组织理论为原理,将数字化系统与健康课程相结合而构建的体育课程学习模式”[3]。对体育教材研究,则从身体社会学视角研究清末民初不同主体所编体育教材特点;以及尝试性提出“两向、三维”[4]排列原理,构建新的体育教材内容排列理论。关于体育课堂研究,则运用人种学研究方法,研究中学体育课堂互动行为,并基于F组合系统(空间与朝向的关系)对体育课堂进行有效互动设计。
专题还出现新的研究视角,如:美国“概念体育”5E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教学法、积极力量教学法、符号互动论、质性研究范式等。研究还包括对幼儿动作协调能力的评价,幼儿体能、女生心理等;以及刘峰对当下体育学理进行反思,探索体育学理研究应转向“体育体验”新领域,为学校体育发展开辟了新思路,具有创新性。而研究项目主要有健美操、体操、田径、篮球、网球等。
2.3 课外体育锻炼与健康促进
此专题主要以影响研究、关系研究为主。其中影响研究包括:示范类型和性别对田径运动技能习得的影响;军事五项500米障碍跑对普通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而关系研究主要有:上海市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内、外动机;大学生健康观念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性研究;静态生活相关因素与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的关系;以及“探讨青少年适应障碍的主要患病症状和学校体育锻炼在青少年适应障碍的人格转变效果”[5]等。
专题出现新的理论视角,如:微课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创新;从锻炼行为学视角探讨功能性体育游戏开发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以及在休闲障碍阶层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广州市高校研究生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还包括对国外的借鉴,如:借鉴美国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构建学校与家庭、社区衔接合力,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借助国际田联和德国推出的“少儿趣味田径”,通过实验得出其对一年级学生体质的影响。对英、美、澳等国“步行校车”的运行模式研究,认为其在中国也具有可行性等。
2.4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此专题研究呈现多样化,包括对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及对应用型体育人才、特殊体育教师的培养研究;还包括对体育教师教育动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力的研究。黄汉生教授总体分析了我国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问题,提出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路。此专题还包括情景教学视频模型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设计能力的影响;高等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开展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协同创新理念下对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方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及通过分析全日制体育硕士招生选拨制度上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研究还包括借助人力资本相关理论,分析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力资本贬值的原因、识别与评估其风险,并提出应对与防范的策略,具有创新性。
2.5 校园足球及运动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
此专题以校园足球为主要研究主题,包括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球队发展现状,校园足球推广模式、保障体系、教练员培养模式、竞赛的新媒体传播模式研究,以及通过总结德国、日本青少年足球发展成功因素及经验,得出其对中国的启示。其中刘海元教授指出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经验与不足,给出指导意见,呼吁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此专题包括从社会学视角看《足改方案》中校园足球发展问题;CBE教学模式在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学训中的应用;对研发校园足球信息管理系统“云服务”平台的建立;及以足球为例分析中学生运动能力分级指标的建构等。
关于其它运动项目教学理论包括高校健美操课程“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验研究;足球与啦啦操联合进校园研究。而田径作为体育运动中的基础大项,则包括对学习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效果,以及合作学习对体育专业学生田径成绩、学业评价和凝聚力的影响。羽毛球项目研究则包括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修学生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羽毛球专项课对部分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对篮球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范例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与应用等。
2.6 学生运动参与及风险管理研究
此专题研究包括课内外体育活动参与现状,体育参与的制约因素、体育参与行为的心理影响因素等。于秀教授通过考察学生运动参与状况,“试图建立运动参与对体育素养获得的理论联系”[6];唐炎教授等对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展开研究,展现其发展水平,探寻其制约因素,为促进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发展提供参考;杨德洪教师等分析随班就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随读体育的社会生态模型。
风险管理研究包括对课内外运动诱发死亡的实证研究;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非均衡项目后续管理的路径选择研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高校户外体育社团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在健康促进背景下大学“运动校园”的建设研究,以及关于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风险管理研究等。
2.7 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
此专题研究主要包括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创新、学校体育制度、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路径及有关学校体育发展等基本问题,旨在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变革。王华倬教授对2012-2015年学校体育学科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学校体育科研项目分布和研究内容呈现6种变化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体育学科研究的十大方向。而张文鹏教师则对法国学校体育政策治理的目标、工具、机制进行研究,并给予我国相应的经验与启示。
关于体质健康的研究包括基于人类发展指数对八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比较分析;基于评价与诊断环节的视角,对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后续服务现状的实证研究;张一民教授分析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新特征,探索各地实施的典型经验,以期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此专题还包括对我国中部地区城乡学校体育资源配置水平及公平现状的实证分析;以及通过了解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的管理成本现状,提出经费资助方案并为制定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等。
2.8 学校运动训练与竞赛研究
此专题研究主要包括我国高校户外教育的开展、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定位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流变因素,以及学校体育项目联盟模式研究。张志勇教授分析了学校体育竞赛的教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实现路径与变革;赫立夫等分析美国中学体育竞赛体系得出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开展学校体育竞赛提供参考;梁荣发等从竞赛组织和管理角度,借鉴现代商业超市的运动机制展开游泳竞赛改革。
关于青少年研究包括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弱化原因,并提出建构运动型学习生涯,以突破其现实困局;对中西方体育德育的理念、经验分析,提出构建体教结合“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以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评析美国《行动起来之积极学校》国家体育活动计划,“以期促进人们对不同国家通过手段解决青少年健康问题的了解和认识”[7];杨晓光等在体教结合视域下重塑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目标与原则的研究构想。王浩等针对天津市高中学段体育特长生训练特点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张京婧等基于内隐实验和外显问卷的形式,探究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认同特征等。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以“科学引领、创新发展”为主题,学校体育也突显其时代特色,并以信息化、科技化等方式诠释学校体育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展现出大会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2)学校体育入选数量较多的专题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和“校园足球及运动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现出体育科技工作者对基础体育教育的重视,以及校园足球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这也说明国家、社会、学校等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高度重视。
(3)学校体育专题研究内容呈多样化、多元化趋势,选题较为新颖,覆盖范围广,并出现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包括学校体育与心理学、管理学等的交叉研究,以及在信息化时代下,综合运用“互联网+”,构建“云服务”平台、利用微信进行教学,实现移动教学模式等。
(4)入选论文作者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特别是专业体育院校,综合性高校以及中小学体育工作者入选数量较少,而中小学体育科研者研究主要以实证性为主,具有可操作性与参考性。
(5)大会入选论文总体呈现高质量、高水准,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其中有些选题过于宽泛,对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解答不够全面透彻,对策建议不够具体化;研究方法总体较为单一,理论方面研究缺乏有深度的基础研究,同时对农村学校体育,交叉学科研究较少等问题。
3.2 建议
(1)体育科技工作者应结合时代特征,联系当下热点问题,注重选题及研究方法的创新,着重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对策与建议应具有可操作性、可参考性等。
(2)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者与其他学科的交流,更新体育科研者知识体系,拓宽其研究视野,促进体育交叉学科的应用与研究,并重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研究。
(3)重视综合性高校及中小学体育工作者的科研工作,实行奖励制度,提高其体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并将其丰富的教学实践转变为可参考的体育文化等。
总之,要继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
摘要: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是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水平最高、最具有广泛性、权威性、综合性的体育科技盛会。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以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中学校体育分会专题论文为研究对象,旨在回顾与梳理当前学校体育研究热点与难点,挖掘其深层问题,以期能够找出对学校体育发展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同时为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学校体育,评述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会议指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
[2]杨铁黎.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5:116.
[3]周丽红.体育课程自组织教学数字化系统实验研究[C].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866-867.
[4]贾洪洲.体育教材内容排列理论探讨[C].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846-847.
[5]石晓萍.学校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适应障碍人格的转变研究[C].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885.
[6]于秀.学生运动参与与体育素养获得[C].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社,2015:74-75.
[7]王慧琳等.美国《行动起来之积极学校》国家体育活动计划评析[C].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988-989.
体育科学论文 篇2
云南民族地区中学开设少数民族体育课的探讨
摘要: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群众基础深厚,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云南省民族地区中学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的意义、可行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建议,以期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推广,同时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云南省;少数民族;体育课;中学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范围广泛,融健身、娱乐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在中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创新中学课程内容、丰富校园文化、弘扬和传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在云南民族地区中学开设少数民族体育课具有重要意义
1.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成分最多的云南,民族体育更是以它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一块瑰宝。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风情,不仅是少数民族人民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也为加强民族团结,活跃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的方式,但随着近代体育的快速推进,在竞技体育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日渐衰微,甚至有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濒临失传。挑选一些适于开展的项目纳入中学体育教育,能够为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使之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得以发扬和传承。
2.丰富中学体育课体系,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目前很多中学开展体育课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很多学生存在厌恶体育课的情绪,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借故请假较多,完成任务勉强,考核只要求及格,没有喜爱的活动项目等情况非常普遍。将少数民族体育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以现代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除了可以学习竞技运动项目相关知识外,还可以学习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这对于学生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都是有益的。同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热爱体育运动、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终身锻炼的体育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增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在中学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程,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在课堂上、运动中获得无私的友谊,达到促进民主团结的作用。
二、在云南省民族地区中学开设少数民族体育课切实可行
1.云南丰富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为开设体育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云南是全国民族传统体育最富集的省份之一,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发展演变中,造就了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据不完全统计,从云南民族民间发掘、整理出来的传统体育项目多达300多项,每一种都拥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少数民族体育走进中学体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优势。另外,云南省中学中的很多学生是少数民族或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对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曾耳闻目睹或亲身体验,由此,我们在民族地区中学开展这些项目是贴近了学生生活经验和环境,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使得在云南中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在云南中学开设少数民族体育课成本较低,易于实施。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技术难度不大,大多数项目对场地、设施和器材的要求不高,活动方式简便易行,老少皆宜,不是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因此开展起来成本较低。目前,很多云南的少数民族统体育项目具备了开发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条件,一些中学也具有较好的场地和设施,也有了一定数量的师资,这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在云南省中学开设少数民族体育课的实施建议
(一)开设选项课的体育项目选择
云南省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种类丰富,项目繁多,按其功能特点,可以划分为竞技型项目、游戏娱乐型项目、健身型项目等三个类别。
以下选择部分适合开发成体育课程的项目作简单介绍。
1.竞技型项目。摔跤。摔跤在云南有彝族、哈尼族、蒙古族等都有开展,形式和规则略有不同。现以昭通地区的预备式摔跤为例。一种是拔腰式:赛场划圈为界,双方在对抗前先相互抱住对方的腰部或相互侧身反抱住对方的腰后(预备姿式)开始,待裁判发令开始比赛,对抗双方的任何一方,以将另一方拔或抱起,并使其双脚离地为胜,通常以“三打两胜”定输赢。另一种是单手单脚式:双方在对抗前先侧身并排,相互用手搂住对方的肩,脚相互缠住后(预备姿式),待裁判发出口令后即开始摔跤,对抗双方的任何一方将其对方摔倒按翻在地翻不起身为胜。对抗中拥抱相勾住对方的手脚不能随意松开,否则视为犯规。
2.游戏型项目。赖地。“赖地”意即“玩游戏”。此项目在傈僳族盛行,曾是青年男女社交活动的方式之一。游戏方法:在地上画数条线,间隔3米~4米,宽约5米,每条线上有一人把守。参加者逐个从防线上跑过,以奔跑、急停、避让、躲闪等方法不让防守人抱住。防守者不能离开线,跑方冲过设防最后一条线为胜。双方可互换攻、守,以跑(攻)过人次多少定胜负。
3.健身型项目。健身型项目主要有武术类和体育舞蹈类,在云南各少数民族中存在较多,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几种或十几种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以下简要介绍几种:(1)傣拳。傣族拳有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拳类有:三坑式、四坑式、五坑式、六坑式、十二坑
式四门拳、破四门、四门转身拳、平行拳、跳拳等。其中象形拳有:白象舞拳、孔雀拳、象牙拳、虎拳、猫拳、打狗拳等。傣族拳术具有固定的形式,德宏一带的四门拳,行走路线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起式后,马步抢球、侧端冲拳、右转身冲拳、左上步冲拳、退步连环两拳,转身下砸侧踢接着又连环三拳,转左右手下砸。如从东开始练,然后到南,到西,到北,最后回到原位收式。拳术招式不多,多重复动作。傣拳拳架突高突低,步法以弓步、马步、跪步为主,腿法较少,并多用低腿,手型以掌、拳、空心拳为主。(2)烟盒舞。烟盒舞原是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烟盒舞分大烟盒舞和小烟盒舞两种,大烟盒舞又唱又跳,动作难度要大些;小烟盒舞一般只跳不唱,动作相对要简易些。烟盒舞有两步、两半步、四步、六步、八步、十二步、十四步等一百多种。有扭麻花、解疙瘩、攉小鱼、搓索子、鹭鸶蹬脚富有民族特色的动作。动作节奏舒缓,简单易学。
(二)少数民族体育课程师资的配备与教材的规范
1.师资的配备。开设少数民族体育选修课程,最为缺乏的条件是师资。在云南省已经有几位专门的研究少数民族体育的知名教师,但还远远没有形成一直专业的、稳定的人才队伍。因此,开设少数民族体育选修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教师的培养。首先,在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少数民族体育师资培养基地。如在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开设本科专业或者短期班、进修班。其次,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收集、整理少数民族体
育项目,再运用教育学、生理学、体育学的理论加以改造,选出适合开设选项课的体育项目。
2.教材的规范。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在现有条件下,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使之成为云南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这就要求不仅要有专业、稳定的师资队伍,还要有科学、规范的教材。
目前云南省还没有少数民族体育专门教材。教师对少数民族体育的起源、技术、活动形式、器具和规格制造方法都不甚了解,导致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下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个别学校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技术、方法进行系统整理、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合民族地区发展要求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安排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时数,促进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体育科研论文合著状况分析 篇3
关键词:体育科研;合著;CSSCI;知识图谱;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9-0049-06
Analysis on the Co-author Status of the Sports Scientific Research Thesis——A Study Based on the Knowledge Map of CSSCI Literature Metrological Analysis
CAO Ting
(P. E. Ins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Abstract:Sports science research cooper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discipline building, high quality science research results and discipline's overall research level of output. Based on CSSCI cited database, 16 055 academic theses published in six sports journals from 1998 to 2009 have been employ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ap, the paper adopted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literature metrology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o-author rate, high yield author's cooperation, thesis with important academic influence, thesis of funded research project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status. It shows that the co-author rate of China's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papers is increas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regions are gaining intensity and width. It shows that the stable cooperation group of China's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is less and cooperation among regions are imbalanced. Finally, it proposes relative suggestions to China's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cooperation.
Key words: sports science and research;co-author;CSSCI; knowledge map;social network analysis
科研合作是科研工作者为了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或实现各自的科研目标而进行的协同互助的科学活动。作为科研生产要素间和各要素内部次要素间的桥梁和纽带,科研合作贯穿于科研过程的始终,成为科研生产诸要素的结合形式[1]。在当今大科学时代背景下,以“闭门造车”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是行不通的。没有科研合作,就不可能有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更不可能有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化发展形势的推动,科学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参与科学研究的方式和途径更加灵活。
虽然我国体育科学的发展历程只有几十年,但是随着国家和政府的不断重视,体育科研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由于体育科学自身的特点,即体育科学是综合性的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特点[2],有些领域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才能完成。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
等方面的资源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仅依靠个人、单一学科、某个单位或某个地区很难完成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为了将资源进行互补,实现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各学者、学科、单位和区域之间必然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研究体育科研合作有助于我们制定体育科研计划和人才政策,组织科研活动,从而提高科研质量和效率。就目前而言,我国体育科研的合作状况如何,取得了怎样的发展以及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等研究较为鲜见。体育科研论文合著是体育科研合作的直接表现形式。因此,本研究在对我国体育科研论文合著状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我国体育科研的合作状况,发现其存在的不足,期冀为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国体育科研论文的合著状况,本研究选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库1998-2009年收录的体育学期刊论文作为对象。考虑到该引文索引库来源期刊每年会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的变化作出一定的调整,在选择期刊来源时,最终确定这12年均被入选的《体育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与科学》6种期刊的学术论文为本研究的文献来源。
1.2 文献计量法 文献计量法是一种对文献资料进行量化,采用数学与统计学等方法对文献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文献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由于本研究涉及文献数量较大,且研究内容较为广泛,采用文献计量法能够更加充分地揭示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1.3 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将社会关系进行量化的一种方法,对作者之间、区域间是否有合作关系,以及合作关系的程度如何,我们不能用直觉进行判断,需要将其置于社会关系中。也就是说社会网络分析更多地聚焦于成员之间的联系而非个体的特征,把共同体视为“个人的共同体”,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建立、维持并应用的个人关系形成网络[3]。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作者之间以及各区域之间的合作关系,并尝试用图式直观地表现出来。
2 结果与分析
2.1 合著率状况分析
2.1.1 各年份合著率分析 论文合著率指的是合著的论文数与全部论文数之比,在科学计量学中通常用来表征某一学科的合作情况[4]。最早对科学研究合著率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K. Subramanyam。1992年我国学者汪冰认为合著率这一指标可以较好地揭示科学研究合作程度[5]。
通过表1和图1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从1998年至2009年合著率呈上升趋势,前8 a合著率在50%以内,后4 a均达到60%以上,其中合著率最高的是2009年,达到了65.9%。说明我国体育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合作。统计表明: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合作程度远远高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合著率26.9%[6],但却低于自然科学合著率83.9% [7]。这是由于体育科学的性质所决定的,即体育学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双重特点,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与其它学科(如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进行广泛的合作。在独著论文中可以看出,独著的数量呈不断下降趋势。而2人、3人和4人以上的合著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篇均作者来看,我国体育科研论文篇均作者为两人左右,但数量在不断上升。从总体情况看,我国体育科学合著率和篇均作者量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可以预测在今后的体育科研中合作力度会不断加强。
2.1.2 各期刊合著率分析 期刊是科学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学术资源。它以其连续性和及时性、反映学术前沿和研究热点为特征,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8]。近年来,随着学术的繁荣,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期刊的学术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由苏新宁主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从被引次数、被引速率、影响因子等7个方面对各学科的学术期刊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然而对于我国体育科学各期刊的作者合著情况如何,以及各期刊间合著情况有什么差异等方面还少有研究。本研究选取的六种体育学术期刊在本学科都有较大影响力,从整体上能够反映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水平和质量。
从表2和图2可以看出,这6种学术期刊的合著状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合著率最高的是《上海体育学院学报》,高达71.2%,其次是《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与科学》。从篇均作者情况来看,《体育科学》篇均作者为2.6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和《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均为2.2人,而《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与科学》都在两人以下。在合著人数方面,《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两人合作比例最高,以41.3%超过了该期刊的独著率28.8%,《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以21.5%的3人合作比例高于其它期刊,而《体育科学》以25.2%4人或以上的合作团队远远超过其它期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合著状况都有各自的特点。
2.2 高产作者合著状况分析 学者是科学研究的主体,他们的学术影响主要来自于他们所发表的成果,以及其成果被他人引用的情况[6] 13。发文多少体现了学者的科研生产能力,特别是在CSSCI期刊上发表文章本身就是学术界的一种肯定[6] 1117。在科学研究中,作者的科研成果要么是独立完成,要么是与学者合作完成。在本研究第一部分我们分析了从1998-2009年之间不同年份的合著状况,以及各期刊的合著状况。因此,该部分主要从高频作者合著的数量和深度来探讨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在本研究的16 055篇科研论文中,共有9 466篇为合著。合著论文共有作者27 194位。除去多次发文作者,共有作者11 800位,其中有6 939位作者只出现过1次。受篇幅限制,现将合著次数在25以上的作者和次数列入表3。如表3所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合著次数大于25次的作者有36人(含非第一作者发文),其中最多的是田野教授,共合作58次。据统计,在11 800位作者当中,合作次数大于5次以上(含5次)的作者共有265位。
对合作次数大于5次以上的265位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共现分析,共得出220个合作对。利用Netdraw软件进行合作网络图的绘制,最后得出高频合著作者社会网络图。如图3所示,图中的每个顶点代表一个作者,顶点越大代表该作者的合作发文量越多;作者之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越粗,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次数越多,没有连线则表明作者间没有合作关系。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比较固定的研究团队还较少,仅有田野+曹建民+赵杰修+金丽+郑弘溶等研究团体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其它大部分都是两两之间的双向合作关系。据考证发现这种两两合作的关系大部分为师生关系,而顶点较大的学者基本上都为高校的教授,如田野教授、虞重干教授、曹建民教授等人都是某知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时,通过该图我们也可以发现当前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核心力量。图中的两两合作关系凸现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合作还不够广泛,合作关系只局限于学校内部的合作。为此,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应加强单位间(甚至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壮大我国体育科研合作团队,从而促进我国体育科研更快发展。
2.3 重要学术影响力论文合著状况分析 评价学术论文的影响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论文和著作分别发表在有影响的学术期刊或出版社;二是得到大量研究论文和著作的引用[6]。据相关统计,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被以后论文引用的比率不到10%。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讲,论文的被引次数反映了该论文的质量,也就是说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越多,说明该论文的科技含量越高,越具有影响力。分析重要学术影响力论文的合著状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高质量体育科研成果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本研究选取被引15次以上的论文为对象,从表4可以看出,截止到本研究统稿日起,共有24篇论文被引15次以上,其中最高被引66次。
从表5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科研重要学术影响力论文合著率高达79.2%,均高于各年份以及各期刊的合著率,并且重要学术影响力文献独著率只有20.8%,也低于各年份和各期刊的独著率。值得注意的是:重要学术影响力论文中,两人合著的比例最少,但四人或以上的合著比例最多,高达37.5%。从篇均作者来看,重要学术影响力论文篇均作者为3.5人,比全部论文的篇均作者多1.4人,比《体育科学》的篇均作者2.6人多出近1人。由此可见,团队合作更有利于创造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2.4 基金项目论文合著状况分析 基金项目论文是由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等拨款资助的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或项目完成时所发表的论文[9]。近年来,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科研资助的方式,从而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我国也形成了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级基金、教育部基金,其它部委基金、中科院基金、省市级基金等多种科研资助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讲,基金项目论文反映该学科科学研究创新和学科前沿动态,代表一个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具有较高难度和较高水准。本研究通过基金项目论文与非基金项目论文的合著状况进行对比,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从表6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科研基金项目论文合著率为74.2%,与重要学术影响力论文合著率较为接近,而非基金项目论文的合著率为57.1%,基金项目论文合著率远远高于非基金项目论文合著率。同时也可以看出,非基金项目论文的独著占了很大的比例,四人或以上的合作形式所占的比例只占了11.6%,而基金项目论文作者分布结构较为均匀,均分布在25%左右。
2.5 地域合著状况分析 科技论文中不同地区的作者完成同一篇论文即表明该篇论文是一项地区间合著的研究成果[10]。由于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条件和人力资源等不同,同一地区很难同时拥有各种必要的科研要素。因此,各地区需不断优化科研结构、整合科研资源,从而提高科研水平。本研究以省和直辖市为
单位(国外以国家为单位),以2000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4年的合作数据为样本,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区域合作进行研究。最后利用Netdraw软件绘制出各区域的合作关系。如图4至图7所示。图中各顶点分别代表各个地区,顶点的大小代表该地区的合作次数,顶点越大说明该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合作次数越多,连线代表两区域的合作关系,连线越多说明该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合作越广泛,连线的粗细表示区域间的合作力度。
从图4~7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区域合作关系不断拓宽。2000年各区域之间的合作次数非常有限,并且各地区都只以北京地区为核心展开的合作,其它区域之间的合作很少;2003年出现了以北京、湖北、上海、江苏为核心的合作区域,并且其它各区域间的合作也不断展开;2006年出现了以北京、武汉、山东、河北、上海、浙江、江苏、湖南等区域为核心的区域合作;2009年各区域间的合作关系最为广泛,并且各区域间的合作力度也得到了加强。同时可见,区域合作发文量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反映出该地区学术影响和科研水平,而且能折射出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多方面的综合发达程度。从图4~7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与国外(如美国、日本、瑞典、加拿大、德国)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但是合作的广度和力度还有待加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我国体育科研论文合著率逐年上升,篇均作者为两人左右;各期刊的合著率和篇均作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合著率最高的是《上海体育学院学报》,高达71.2%;在体育科学研究队伍中,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核心队伍,他们大部分是高校的教授、研究生导师,并且他们创造的科研成果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团队合作创造的科研成果更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基金项目论文合著率比非基金项目论文合著率要高;各区域间的合作不断扩大,并且合作的力度也不断加强。
与此同时,我国体育科研论文的合著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大部分合作都是两两相向合作,而且这种合作仅局限于单位内部,尚未建立较为固定的合作团队;其次,各区域间的合作不够均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科研合作还有待加强;最后,国内与国外的体育科研合作非常有限,还没有形成较为固定的科研合作关系。
3.2 建 议 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和体育科研的不断深入,必然会产生很多复杂的问题和研究项目。要将这些问题和项目一一解决,势必要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因此,为整合资源,促进体育科研开展长期有效的合作,可采取如下措施:1)倡导体育科研合作文化,提高体育科研工作者的合作素养,并为体育科研工作者参与合作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2)完善体育科研合
作机制,优化体育科研合作模式,鼓励多形式、多渠道、多方法、多语种、跨学科、跨区域和跨国界合作,推行“引进来”和“送出去”科研工作者互调政策;同时,应兼顾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科研人才的交流与培养,促进体育科研区域均衡化发展;3)构建体育科研合作平台,拓宽体育科研合作途径,建立体育科研合作专家支持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科研论文合著本身就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例如论文的类型、基金项目的等级与来源、署名的排序、合著者之间的关系及虚假署名等。本研究对体育科研论文合著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揭示体育科研合著特点及发展规律,以期更好地为体育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 谢彩霞,刘则渊. 科研合作及其科研生产力功能[J]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1):99-112.
[2] 鲍冠文. 体育概论[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25.
[3] 刘则渊,陈悦,候海燕,等. 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8.
[4] 姜春林,丁堃. 关于我国高水平管理科学研究合作现象的统计分析[J] .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 (1):72-78.
[5] 汪冰. 中国情报学期刊论文合著现象研究与思考[J] . 情报科学, 1992(2):8-17.
[6] 苏新宁.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23.
[7] 庞景安,赵弘. 我国合著论文分析与广义洛特卡分布推导[J] .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26(5):417-420.
[8] 苏新宁. 中国期刊影响力报告[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1.
[9] 王天军. 体育核心期刊基金项目的载文情况分析[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0):173.
体育科学论文 篇4
《体育科学》杂志是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刊物,创刊于1981年,1992年成为全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并连续4次被评为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第一名,同时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近年来,诸多学者对《体育科学》所刊发的论文进行了多视度、多层次的研究报道,但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体育科学》所刊基金论文的报道迄今较少。本研究通过对1992-2006年《体育科学》所刊发的基金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旨在揭示我国体育科研水平、科研发展、研究成果以及各级基金资助的情况,同时,也为判断和提高体育学术论文和期刊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992-2006年《体育科学》共出版的108期中所刊发的680篇基金论文。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2-2006年《体育科学》所刊发的各类基金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出基金论文率。
计算基金论文率公式为:基金论文率=(年基金论文篇数÷年论文总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金论文的数量及类别
《体育科学》自1992年开始记载论文的基金项目来源起至2006年,共刊发各类不同项目的成果680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5篇、国家科技攻关基金项目17篇、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基金项目218篇、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基金项目60篇、其他部委基金项目3篇、各省(市)基金项目189篇、其他基金项目70篇。具体每年不同基金论文的数量及类别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992—2006年15年间,由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基金资助项目所发表的基金论文最多,占发表基金论文总数的32.06%,这是与国家体育总局从1996年开始专门设立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及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后对体育学的发展极其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所以,国家体育总局基金论文数量名列之首并不奇怪。这里值得注意的是,1996年7月,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体育学被正式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的一级学科,且从1997年开始体育学正式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当年立项20项,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体育科学研究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育科学》自1999年开始记载有国家社科基金论文起至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论文以75篇名列第三。说明《体育科学》不仅及时传播了我国体育学研究领域内的新成果、新动向、新趋势,而且也扩大和提高了该刊的影响力、知名度,这无疑对我国体育学的可持续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表2反映了1992-2006年期间《体育科学》所刊基金论文率的变化情况。15年间,《体育科学》共出版108期,刊发论文总数2265篇(不含消息、专稿、文摘、动态、会议总结、领导讲话等),其中刊发各类基金论文680篇。从逐年的基金论文率来看,虽然有高有低,但《体育科学》载文中的基金论文率总体上呈现上升的态势,且由1992年的5%逐渐增长到2006年的52.7%,15年间基金论文率平均达26.17%,这一结果远远高于全国体育核心期刊基金资助论文的平均水平13.76%[1]。
2.2 基金论文的作者分析
2.2.1 作者的合著度情况
合著程度是指论文总样本中合著论文的比率[3]。从某种意义上讲,合著程度越高,说明论文研究分工协作的科学特征越充分,科研难度与深度在逐渐加深。在统计的680篇基金论文中,共有作者2361人次,论文的合著指数为3.47人,表明目前我国体育基金论文研究的智力合作是以中小规模的合著模式为主。
由表3可见,在680篇基金论文中,一人独立完成的论文117篇,而合作研究完成的论文为563篇,合著程度为82.8%,其中最多合作人数为12人,表明《体育科学》刊发基金论文4/5以上的论文是通过分工合作撰写的。另从563篇合作基金论文中作者单位统计来看,同一单位合著250篇,占合作论文数的44.4%,不同单位合著313篇,占合作论文数的55.6%,这一比率比同一单位合作的论文比率略高,其中最多合作单位为5个,说明了我国体育科学系统在内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上建立起了较好的均衡。
综合上述情况,近年来我国体育科学的研究实现了三个转向:一是由原来的单兵作战转向课题组集体联合攻关研究,二是由原来的单纯体育科研人员转向与教练员合作研究,三是由原来的单一体育学科转向跨学科、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说明了体育学科在研究上越来越注重学术资源的整合,并注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团队精神,这必将有助于提高我国体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2.2.2 作者的机构及单位分布
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基金论文作者的机构分为6类,即:各级体育局(国家总局、省、市体育局)、体育类院校(不含师范、综合型大学体育院系)、师范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各级体科所(国家总局、省、市体育局科研所)及其它等。
由图1显示,15年间,《体育科学》所刊基金论文数量最多的机构是体育类院校,达223篇,占所刊基金论文总数的32.70%,其次是师范类院校,第三是综合类院校,第四是各级体科所,第五是各级体育局,第六是其它。由此可见,《体育科学》所刊基金论文作者的机构分布大多数集中在体育类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
在统计的680篇基金论文中,作者的单位共有162个(限第1著者),发文排列前10位的单位分别是:上海体育学院63篇,列第1位;北京体育大学47篇,列第2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44篇,列第3位;首都体育学院和湖南师范大学均为20篇,并列第4位;陕西师范大学19篇,列第6位;浙江大学17篇,列第7位;广州体育学院和曲阜师范大学均为13篇,并列第8位;西安体育学院和北京医科大学均为12篇,并列第10位。
此外,本文还对活跃著者进行了统计,排列前10名的作者分别是:常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仇军(清华大学)和田振军(陕西师范大学)均为6篇;李湘如(首都体育学院)、高炳宏(上海市体育科学研究所)、郑澜(湖南师范大学)和熊正英(陕西师范大学)均为5篇;张林(上海体育学院)、刘波(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张钧(扬州大学)和虞重干(上海体育学院)均为4篇。上述这些作者不仅是我国体育科教战线上的佼佼者,而且也是我国体育界的知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他们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且形成了各自的研究特色和稳定的研究方向,为促进我国体育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起到了带头作用。
2.2.3 作者的地域分布情况
从图2可以看出,15年间,《体育科学》刊发基金论文的作者地区分布很广,覆盖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中北京地区发表基金论文最多,高达178篇,占所刊基金论文总数的26.18%,其次是上海、浙江、江苏、湖北、陕西、广东、湖南等地区。由此反映出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较多,学术力量雄厚,发表的研究成果较多。而西部和边远省市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研究人才贫乏,学术力量薄弱,发表的研究成果较少,且贵州、西藏等省区是空白。这说明科研人员及学术成果数量是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3 结论
1.1992~2006年15年间,《体育科学》共刊发各类基金论文680篇,基金论文率由1992年的5%逐渐增长到2006年的52.7%,15年间基金论文率平均达26.17%,这一结果远远高于全国体育核心期刊基金资助论文的平均水平13.76%。
2.作者的地域分布以华北、华东地区为主;机构分布以体育类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为主。
3.基金论文的合著率较高,合著程度为82.8%,合著指数为3.47人,表明目前我国体育基金论文研究的智力合作是以中小规模的合著模式为主。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2~2006年《体育科学》杂志刊发的基金论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5年《体育科学》共刊发基金论文680篇,基金论文率年均26.17%,远远高于全国体育核心期刊基金论文的平均水平13.76%。
关键词:《体育科学》期刊,论文,基金项目,文献,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天军.体育核心期刊基金项目的载文情况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172-174.
[2]肖宏,杨如华.科技期刊基金资助指数的作用及意义[J].编辑学报,1994,6(2):67.
[3]杨俊林,刘廷元,彭雪雪.1987-1997年《体育科学》论文著引统计分析[J].体育科学,1998,18(4):17-21.
[4]许卓文,俞立,李娜.17种医学内科核心期刊基金论文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1):29-31.
[5]黄晓鹂.1989-2002年我国核心期刊研究成果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3):262-264.
体育的科学体系现状论文 篇5
黄渭铭,男,教授展趋势要抓住两个基本点:①要从多视角、多层次细化角度进行研究;②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角度进行研究。按照这两个基本点,文中设计了一个包括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组成的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的景象。
1前言
从科学发展史的视角看,对体育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之初,由于体育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到了本世纪中期,体育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科学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嗣后,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派生了许多分支学科,至今,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包括众多分支学科、具有完整结构的综合性科学。本文在论述体育科学内涵和体育科学已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2体育科学的内涵
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和“体育”的概念均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定义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把体育科学定义为:“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一个从单项学科的各个专业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学研究、学说和实践体系。它是一门联系实践的、由多种系统知识组成的综合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日本著名体育理论家前川峰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借助于身体练习而形成人的原则和法则,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和培养性格等所从事的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我国有的体育理论家则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各种体育现象和最大限度发挥人体运动能力和通过体育手段有效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笔者认为,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是处在各种身体练习状态对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应当把体育科学定义为: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的发展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一类学科群,是一门涌有众多分支的综合性科学,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
3《中国大白科全书.体育》卷中对体育科学分支学科所列的条目及其划分。
1982年12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以下简称《体育》卷),是80年代初期以前各国科学家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在该卷中对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列了12个条目,即体育学、运动学、运动动形态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测量学(即人类运动学)、运动局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学(即人体运动力学,包含人体结构材料学、人体静力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即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含运动营养学、运动创伤学等)、运动训练学。同时,在“体育学”条目的释文中提到但未专列条目的体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还有体育哲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情报学、体育史、体育比较学、体育社会、学校体育、体育行政、体育管理。
4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体育科学体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知识生长点,处于孕育、萌芽状态的“潜学科”层出不穷,从而使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不断扩大,迄今为止已大大超出《体育》卷中所记述的发展格局。
21世纪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预测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体育科学体系中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分支学科,掌握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总趋势,对促进2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繁荣昌盛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笔者认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4.1要从多视角、多层细化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体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广义体育即体育运运或身体文化。广义体育包括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社会体育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要研究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又要研究全民健身运动、各个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各项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的手段、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举措等。从发展趋势看,体育科学研究对象必然会在上述领域不断细化,并且会由于研究方法的改善和科研成果的积累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
4.2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从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看,自从本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逐渐填平了哲学、社会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不断显示出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既具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又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因此,体育科学研究既要借助于社会科学的理论的方法,又要与自然科学交融,顺应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态势,使体育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并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体育科学研究之中,从而促使体育科学体系中新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萌生。
5 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
按照上述的观点,笔者认为,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结构将会不断扩大,其体系更加完善,许多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潜学科”将会成为“显学科”,其发展态势将会以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为基点,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众多分支学科、自身结构完善、涌有庞大学科群的学科门类。具体分述如下。
5.1一般基础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一般基础学科是研究体育领域中各种一般性问题,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学科群组。
体育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犹如教育学科中的教育学一样。体育学的主要任务是对体育学科的各个分支学科进行全面的概括,研究体育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的特征、体育的目的任务、体育的原则、方法,以及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及体育发展战略等。《体育》卷中的“体育学”条目,将体育学定义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
体育哲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有关哲学问题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科学观、生命观、自然观,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辩证法以及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等,预料在21世纪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体育》卷中,还提及一门将比较方法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学科,称之为体育比较学。比较方法在体育比较学中的具体运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对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掌握这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和变化的状况;横向比较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发展条件以及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各个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差异,总结经验与教训,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为制定和实施体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这门学科在21世纪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体育情报学是情报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研究体育情报系统的设计、应用和情报的组织、加工、检索的分支学科,通过体育情学的研究,可以为体育科学研究和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准确数据,所以,各国学者也十分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
5.2对象分类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对象分类学科群组是按照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群体类型所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对象分类学科群中的学校体育学、竞技体育学、社会体育学是分别以面向在校学生的学校体育、面向专业运动员的竞技体育以及面向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的。由于学校体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门学科已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其自身完善的科学体系。而竞技体育学和社会体育学,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在国内外虽然已有一些专著向世,但尚未形成自身严密、完整的体系,其理论基础也还不够完善,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必然会逐步完善,而且还会分化出一些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教练员、裁判员在开展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虽然不是主体,但他们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科学体系分化的过程中,创建以教练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教练员学和以裁判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裁判员学亦是21世纪的必然发展趋势。
5.3运动技术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运动技术学科群组是以人体运动和各个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的一组分支学科。运动学是这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人体运动动作、运动群、运动流的产生、发展,人掌握运动动作和形成运动技能的生理机制等,从而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身体锻炼提供理论基础。
运动训练学是这组学科群中的重点学科,它主要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原理、原则、特点和方法,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适应过程,运动训练过程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的方法,运动训练水平的测定,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等。同时,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动训练体制,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
从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看,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都将会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均可分化成为运动学中的分支学科。同时,有许多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竞技、健身、养生项目,我们也应当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使其推陈出新,努力创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相应分支学科,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都是颇有裨益的。
5.4人文社会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人文社会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有关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分支学科,它既是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科学某些门类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边缘学科的性质。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的社会现象,体育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功能,体育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基础与社会保障等。
体育经济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体育领域内经济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体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体育经费的筹备与分配,以及体育经济效益的评价等,随着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必然会化分出体育产业经济学、运动会经济学等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体育美学是研究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体育运动对塑造人体美的作用,体育运动技术美、战术美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等。随着对体育美学研究的深入到21世纪亦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5.5生物自然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生物自然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自然科学某些门类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边缘性分支学科。人是地球这个星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级的生物体。人体运动是一种最高级的运动形式,但也包含了许多低级运动形式,体育运动是一种人体运动,因此,研究人体运动,必须充分利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等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要借助力学、物理学、化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由于力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融和渗透,产生了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体育科学引入力学、物理学、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直接来自于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从而又派生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物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边缘、交叉学科。
运动形态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是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运动生理学也必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如运动神经生理学、运动消化生理学、运动血液循环学、运动气体交换学等。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中的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也将应运而生。
体育生态学是在体育科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索体育运动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对体育运动效果的作用,进而为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促进身心健康服务。上述这些生物自然学科21世纪都会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6结语
经典《管理科学论文集》的诞生 篇6
这本论文集包含了11篇论文。其中包括:古立克本人的《组织理论笔记》(Notes on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和《科学、价值观与公共行政》(Science, Value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英国管理学家厄威克的《作为一个技术问题的组织》(Organization as a Technical Problem)和《行政职能》(The Function of Administration)、时任通用汽车公司副总裁的穆尼(James D. Mooney)撰写的《组织原则》(The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法国管理大师法约尔的《国家管理理论》(The Administrative Theory in the State)、家族公司总裁丹尼森(Henry S. Dennison)的《政治科学工程发展的需求》(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Engineering)、哈佛大学的亨德森、怀特海和梅奥(L. J. Henderson, T. N. Whitehead and Elton Mayo)撰写的《社会环境的效应》(The Effects of Social Environment)、女学者福莱特(Mary Parker Follett)的《控制过程》(The Process of Control),还有约翰·李(John Lee)的《功能实现的两面性》(The Pros and Cons of Functionalization)、格兰库纳斯(V. A. Graicunas)的《组织中的关系》(Relationship in Organization)。
前面已经说过,古立克并不看重著述,但是,他在总统行政管理委员会工作中,深感管理学理论著作的散乱和缺乏。尽管当时已经有了不少管理方面的论著和大量文章,但是,有些很有影响、很有水准的文章却没有出版和发行,不仅迫切需要它们的读者难以寻找,就是古立克手下的学者也无法查阅。于是,古立克便下决心编辑这样一本论文集,以方便研究者和学习者。这本论文集的入选原则是,凡能够在图书馆方便查找得到的著作,哪怕十分权威十分有影响也不收录。例如,在管理学界影响极为广泛深远的泰罗以及科学管理团队的大量著述,以及公共行政学早期人人皆知的经典文献,因为能够很方便地找到它们,所以统统不在收录之列。正如古立克在前言中说的那样,“这些论文里不包括出自F. A. 克利夫兰、查尔斯·比耶德和A. E. 巴克这些名人的著作中的任何论述;也不包括W. F. 威洛比、伦纳德·怀特、马歇尔·迪莫克和约翰·高斯的任何文字,因为他们近期都出版过行政领域的专著或者论文,感兴趣的人们都可以方便地获得。”
但是,古立克并不是借用那些生僻而名不见经传的学者来显示自己的高深,他不是那种躲在书斋考订佶屈聱牙学问的人,他所收录的文章,没有公开发行只是前提,更重要的是必须在组织管理方面具有真知灼见。因此,当时在美国备受冷落的女学者福莱特,进入了他的法眼;立陶宛血统的管理咨询师格兰库纳斯,如果没有古立克的重视,他关于组织关系与控制幅度的论证,恐怕只能湮没在浩如烟海的管理文献中;即便名声如雷贯耳的法约尔,他的《国家管理理论》,也是通过这一论文集才首次被译为英文介绍给美国人。最有代表性的,是家族企业家丹尼森。他虽然是丹尼森公司的总经理,但却对社会公益和工人心理十分重视,他最早提出了以“思想一致”组建工作团队的组织结构改革思路,最早实行工人参股和利润分享制度,最早提出了新型商业伦理的建设原理,所以,丹尼森的思想不仅在管理学上,而且在政治学和社会学上都有独到的贡献。按照雷恩在《管理思想史》中的说法,丹尼森提前10年预见到后来行为主义者的观点。至于被德鲁克誉为“管理学先知”的福莱特,更是在50年以后才引起了美国人的关注。从论文集的选择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严重弱视导致阅读速度非常慢的古立克,其学术眼光实际是很犀利的。而厄威克在管理思想归纳、梳理和品鉴方面的贡献,使其成为古立克的合作伙伴和共同主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本论文集的著作权人,是在没有任何版税和酬劳的情况下同意其作品被收录的。也许,在古立克的内心深处,编辑这本论文集,是在寻求不为任何金钱目的而探索学术真谛的同道。
在这本论文集中,分量最重的,当属古立克的《组织理论笔记》。如果说,古立克在总统行政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为公共管理的实践做出了贡献,那么,真正让古立克载入管理学理论史册的,则是他这篇《组织理论笔记》。这篇文章至今依然是组织理论的经典,然而它的问世却是一个偶然。没有这种偶然,古立克是不会写出这篇洋洋洒洒的长文的。当时,古立克正在编辑这本《管理科学论文集》,负责这本论文集具体编辑事务的公共行政研究所图书馆员格里尔(Miss Greer),坚持要让古立克为这本论文集写个序言,不喜著书的古立克只好答应了。在格里尔的热情督促下,于1936年盛夏的一个下午,在纽约布朗克斯维尔(Bronxville, New York)的古立克家的后院里,他要赶快完成这篇文章,天太热,古立克脱掉衬衫,坐在一棵树下,关于组织的各种想法在脑海里跳跃、翻滚,他滔滔不绝地口述,旁边坐着打字员记录,一气呵成。看来,传世之作并不一定出自精雕细琢,然而,却毫无疑问是来自厚积薄发。后来,这篇最初是打算作为序言的文章,却成为论文集的压轴稿件。仅仅以篇幅而言,这本总共195页的论文集,古立克的开场首篇就达45页。实际发表的文章,并不是后院树下口述的原始记录,其后做过修订补充。根据英文出版说明,这篇文章是1936年12月作为总统行政管理委员会成员的备忘录准备稿,而且在1937年6月进行了修订。显然,在将这篇名作收入《管理科学论文集》之前,起码经过了两次以上的修改补充。
古立克认为,论文集中收录的这些管理学文献,说明了管理学的科学性。因为它们都是十分严谨而且对管理活动的科学本质感兴趣的学者所撰写的,这些学者独立从事研究,没有往来,不是出自一个学术共同体,互相之间基本上没有任何联系,有的甚至不知道其他同行的姓名。这同当代那种学术圈子已经形成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局面大不一样。但是,“在这些文章中,那些用来阐明理论的分析、名词术语和假设,惊人地相似和一致,这无疑是很重要的”。由此,古立克得出他的推论,管理学应该而且能够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被广泛接受的管理理论”。所以,古立克希望通过这本论文集,“能够促进对管理的分析,帮助形成标准的名词术语,鼓励他人对论文关于管理的假设提出批评,指出需要探索研究的方向”。
这本论文集出版后,一直在学界有很高的评价,凡是研究管理思想史者,都少不了要提到它。因为它确实汇集了当时最有思想、最具眼光的管理研究成果。当时影响最大的管理学著作,如泰罗、法约尔等人的作品,固然是当时的权威,但只有再加上这本论文集,才能完整地展现当时的管理学学术风貌。
论文集在出版10年后,于1947年再版,古立克又为它写了再版序言,说:“在第一版出版发行之后的10年中,我们对于管理的艺术和科学的理解又有了很多发展。显然,这本论文集仍然值得关注。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有思想的人们意识到,文明的发展取决于组织、协调,取决于对人类事务的负责任和有意图的管理,也就是取决于管理的科学和实践。这版论文集除了省略了某些插图的彩色部分,缩减了页面的尺寸之外,和原版相比,基本没有改动。但是我们不需为此而感到内疚,因为没有它,任何现代政府、商业、科学或者社会都将不复存在。”
体育科学论文 篇7
2002年8月, 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纲要》定位了课程性质, 提出了新的思路,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课程评价的科学化, 提倡“三自主”。
2003年6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2004年9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对学生的基本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等作了明确的要求。
本文以2003后年学校体育改革为新的里程碑, 针对新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选择2003年至2009年6月《体育学刊》有关“学校体育”的研究论文共621篇为样本, 从宏观对样本分布、主题倾向、文本形式、主要内容分布、论文特点等方面进行评析。
1 “学校体育”论文 (宏观) 情况评析
1.1 “学校体育”论文样本分布情况
2003年以来“学校体育”相关论文共621篇, 其中2003-2004年样本占17.0%左右, 2005年—2006年样本约为13.0%, 2007-2009年样本占16.5%左右, 从总体分布来看, “学校体育”研究2005年到2006年间学校体育研究样本相对较少。 (表1)
1.2 “学校体育”论文主题倾向性
表2显示:“学校体育”论文主题内容主要倾向“课程”与“教学”两个方面, 通过对621篇论文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远远多于其它内容的研究;学校性质方面主要倾向大学, 相对中小学占据了绝对优势, 为82.6%;主体对象出现双倾向, 教师、学生都是关注度较高的, 充分体现课程改革以发展学生为中心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 课程改革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课程方案》、《体质健康标准》) 与国外体育也是“学校体育”关注的热点。不足的是在108篇中小学“学校体育”研究的论文中, 2003-2006年间为80篇, 2007-2009年间只有28篇, 从侧面反映了中小学体育研究的走低趋势。
1.3 “学校体育”论文文本形式
表3显示:“学校体育”论文文本形式多样化是一大特点, 《体育学刊》“探索与争鸣”、“研究生论坛”、“人物专访”等丰富多彩的栏目为丰富多彩的论文文本形式创造了条件, 即有客观的现状研究, 也有激进的质疑与反思, 即有横向的回顾与展望, 也有横向的比较研究;即有见证学校体育发展的人物访谈, 也有记载学校体育发展的文献综述, 以特有的“百花齐放”形式, 展现了学校体育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其中回顾与展望形式是2003年-2006年, 而访谈类形式主要2007年-2008年。
2 “学校体育”论文主流内容评析
通过对2003年以来“学校体育”论文的分析, 2003—2004年学校体育主流研究主要是课程标准 (纲要) 的解读与实施、教学改革、体育教师角色、俱乐部教学模式、学生体质、心理健康、创新能力培养;特色论题:“元认知——体育教学认知论研究的新发展”[1]和“对小学实施课程标准的质疑”[2]。2005—2006年研究主流是体育思想、课程标准 (纲要) 的探究与反思、教学改革、高水平运动队、体育教师现状与培养、体育科研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另外对课程标准的“质疑与反思”也是一个新的热点;特色论题:“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建议”[3]、“从‘保健’走向‘调适’——高校特殊体育课程的定位”[4]。2007—2009年研究是学校体育的理性探讨、体育教师的危机感与发展、研究生培养、学生体质、三自主教学、阳光体育, 特色论题:“本体论游戏与体育教学的关系”[5];“关于完善《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的建议”[6]。
2.1 “学校体育”论文主要内容分布
“学校体育”论文内容涉及面广, 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七个方面都有涉及, 但广泛中不失主线清晰, 主题突出, 表4显示:对于“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培养学生运动爱好、专长是重点, 课程评价的科学化是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
2.1.1 对于课程的研究 (包括课程资源) , 在2003-2004年间是热点, 2003年占年度总数的19.0% (20/105) , 2004年占年度总数的28.3% (30/106) , 主要内容为课程方案、课程改革、课程实施、课程体系等方面的研究;2005-2007年间在17.%-20%左右, 主要内容为课程改革、课程实施、课程建设、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资源等;2008年有点减弱。从时间上看, 课程改革初期课程研究更受关注。
2.1.2 教学研究 (包括运动项目教学) 与学生身心健康研究是“学校体育”研究的另一个热点, 分别占研究样本总数的23.6% (15.5%+8.1%) 和16.0%, 2003-2004年间主要内容为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 (体系) 等方面的研究, 2005-2006年主要教学改革、教学现状、教学效果、教学评价 (体系) 等方面的研究。从时间上看, 有关教学方面的研究从2003-2009年处于平衡发展状态, 教学评价 (体系) 的研究每年都有反映。
2.1.3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从涉及面非常广的“学校体育”研究中, 对教师的关注程度是非常大的, 占研究样本的6.4%, 2005-2007年为最, 2006年高达8.9% (7/78) ;其内容涉及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角色、教师性别、教师素质、教师教学风格、教师科研、教师职业倦怠与危机感等多方面, 一方面反映了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的困惑。
2.1.4 对《课程指导纲要 (方案) 》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指导性文件的研究是2003年以来的一个特色主题, 而且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2003年-2006年期间处于解读与探究实施期, 2006年-2007年处于实施与反思期, 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2008-2009年处于停滞期。
2.1.5 2004年后高水平运动队与研究生的培养成为了学校体育一个新的研究内容, 但对于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内容单一, 基本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 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有少涉及。
注: (1) 表中“指导性文件1”主要指向对文件的解读与探究实施; (2) 表中“指导性文件2”主要指向对文件的质疑反思与建议。
2.2 “学校体育”焦点内容评析
2003年新的课程标准 (方案) 实施以来, 体育思想、素质教育、身心健康、以人为本、创新能力是学校体育理论的新焦点, 俱乐部模式、“三自主”教学、阳光体育是学校体育实践的新聚焦。表5显示:2003年以来“学术体育”论文中, 体现了不同时期题材的侧重点, 对以上题材总体上2003-2004年间研究较多, 两年共42篇, 占焦点内容总数的48.8%;学生体质与心理教育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2003年以来每年都有涉及, 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其它研究内容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创新能力、素质教育与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集中在2003-2004年, “三自主”教学与阳光体育集中在2007-2009年, 值得提出的是“三自主”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 而“阳光体育”是继新课程改革后的又一个学校体育改革新举措, 但两项内容的涉及论文只有8篇, 表现出了相对的忽视。
3 《体育学刊》2003年以来“学校体育”论文特点评析
3.1 研究主流关注学校体育热点
2003年以来“学校体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即2001年、2002年、2003年教育部相继印发颁布的中小学和普通高校《课程标准 (指导纲要) 》实施后有关学校体育的一系列相关研究, 以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2006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的相关研究。根据新的《课程标准 (指导纲要) 》精神, 以形式多样的研究关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关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研究,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
从宏观分析, 论文题材相对集中, 课程、教学两方面的相关研究论文为286篇, 占“学校体育”论文总数的46.1%。对于课程目标的研究, 主要认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一个根本目标”[7], “体育的目标应该明确到‘运动技能学习, 社会行动学习, 认知和反思学习及情意学习’等方面, 使体育真正做到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需要的人才。”[8]通过对比研究表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两课即政治理论和法律基础课的倾向明显, 重视体育技术课程, 追求技术课程的全面性, 选修课和特别是任意选修课形同虚设, 而英国课程小型化, 层次化无关课程开设少, 研究类课程早, 技术类课程设置少面膜而模糊。[9]美国大学必修体育课程没有硬性规定要求学生在那几个学期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计划而决定何时修学;我国绝大部分普通高校则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在大学一、二年级的4个学期内修完公共必修体育课程;美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中, 健身类所占的比例相当大, 是其最主要的教学内容;而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最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运动技能类。[10]
3.2 文本内容“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3.2.1 研究内容百花齐放
从论文主题分析, 2003年以来“学校体育”研究包括学校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课外体育改革研究、体育教师研究、农村与西部学校体育等几个大的方面, 主要内容有包括指导思想、国内外学校体育发展的经验与规律、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历史借鉴、国外经验与创新、课程结构和类型与特征、教材、体育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新课标实施的经验与规律总结、新课标实施中的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体育教学过程的不同模式与方法创新、体育教学设施器材设备、人文精神与个性培养、课余训练、竞技体育、《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及完善、体育教师的、西部与农村学校体育、体育的管理、学校场馆、阳光体育运动、体育的安全及法律保障等。
3.2.2 学术观点百家争鸣
2000年以来, 学术界很活跃, 这也为“学校体育”学术创新与百家争鸣带来了生机, 2003年以来, 通过“商榷”“质疑”“评析”等形式, 表现了学校体育学术的“百家争鸣”。如:吴翼鉴“《我心中的理想体育》质疑”, 胥英明的“对《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质疑”, 李静波的“是真理还是似是而非的真理——对“学生喜欢体育, 不喜欢体育课”的质疑与考证”;王章明的“也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与苏正南先生商榷”, 唐时虎的“对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成绩综合评价系统的再思考——兼与孙有平等同志商榷”, 奚明秋等的“也谈体育本质与体育教学问题——与《从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作者商榷”;孙喜和等的“论体育课程目标——评贾齐与解飞厚的课程观”、贾齐等的“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 解飞厚的“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
3.3 焦点问题欠缺深度挖掘
从论文分析, 焦点问题缺失深度挖掘。如《纲要》第九条提到“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 即学校体育研究中常说的“三自主”教学模式, 这是《纲要》中对课程的主要改革之一, 从本文研究样本中仅有的2007年第7期与2008年第2期的5篇论文分析, 对“三自主”教学模式没有深度挖掘, 如:李敏卿的“‘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和邓跃宁的“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的体育课程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主要研究的是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实施现状及主观效果分析;王炳华等的“‘三自主’教学的资源困境与出路”、石宏等的“普通高校体育课‘三自主’选课模式的利与弊”及项立敏等的“高校体育‘三自主’教学产生的问题分析”, 虽然提出了“三自主”的三个主体——教师、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 但只是回应了“三自主”实施中的客观不足, 对“教师、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不足背后的社会背景、教育体制、学校体育管理、实施条件与课程资源等欠缺深度挖掘, 这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在“三自主”研究方面的整体不足。
4 结束语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自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发展, 在关注体育课程发展的同时, 完善学校体育教育体制;在研究课程指导性文件的同时, 关注我国国情与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同时, 关注体育学科建设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 关注学校体育发展的科学性研究;在规范“学术研究”的同时, 促进学术交流, 深度挖掘学术的深度。
参考文献
[1]汪晓赞.元认知——体育教学认知论研究的新发展[J].体育学刊, 2003, 10 (3) :127-130.
[2]阮光清, 王立虹.对小学实施课程标准的质疑[J].体育学刊, 2004, 11 (3) :83-85.
[3]何敏学, 宋强.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建议[J].体育学刊, 2005, 12 (1) :87-89.
[4]吴燕丹, 黄汉升.从“保健”走向“调适”——高校特殊体育课程的定位[J].体育学刊, 2006, 13 (3) :131-134.
[5]钱钧, 史兵.本体论游戏与体育教学的关系[J].体育学刊, 2007, 14 (5) :14-18.
[6]毛振明等.关于完善《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的建议[J].体育学刊, 2007, 14 (3) :1-4.
[7]陈琦.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J].体育学刊, 2003, 10 (6) :14-16.
[8]孙喜和等.体育课程目标——评贾齐与解飞厚的课程观[J].体育学刊, 2007, 14 (9) :10-14.
[9]程传银, 李文辉.中英两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与启示[J].体育学刊, 2003, 10 (3) :71-72.
体育科学论文 篇8
1 体育科技论文中相对数应用现状
1.1 相对数应用情况
应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 (检索项:全文;匹配:精确) , 对平均数 (检索词:平均数、均值、均数、平均;逻辑:或) 和相对数 (检索词:率、构成比、百分比、百分之、比例;逻辑:或) 在2001年-2008年《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湖北体育科技》、《安徽体育科技》、《山东体育科技》和《四川体育科学》10种体育科技期刊所刊发论文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检索。结果显示, 上述期刊8年间共刊发论文17930篇, 其中有6522篇 (占36.37%) 和8723篇 (占48.65%) 论文分别使用了均数和相对数描述所研究事物的数量特征。相对数的应用率高于平均数的应用率 (χ2=552.76, p<0.001) , 提示相对数与均数比较, 更是体育科技论文中常用的统计指标。
1.2 相对数误用情况
与均数比较, 相对数计算更简单, 但实际应用时错误也更常见。常见的错误如下:
1.2.1 构成比与率混淆
构成比是事物内部某一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与各构成部分观察单位数总和之比, 说明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率是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该现象可能发生数之比, 说明该现象发生的强度或频度。因构成比和率都常用百分数表示, 故极易混淆。常见的错误是以构成比替代率, 说明事物是否容易发生。
某论文 (我国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1, 20 (2) :210-212.) 报道12 0名运动员中有78人患有肩、腰、膝等部位的运动损伤时称:“运动等级不同, 损伤比例也不同, 其中健将级运动员损伤44人, 占56.4%;国际健将级运动员损伤23人, 占29.5%;一级运动员损伤11人, 占14.1%, 可见健将级与一级运动员发病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 。这说明运动员达到运动健将级等级时, 也就是运动员出成绩时期, 其运动损伤最为常见。”这里的百分数不是率, 而是等各级运动员的损伤数在78例损伤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即构成比。此百分数只能说明损伤者中三个级别运动员各自所占的比例, 不能反映各等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病率。因为各等级运动员人数不等, 故不能据此得出健将级运动员容易发生损伤的结论。若要回答这个问题, 应计算一定时期内各等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病率 (某等级运动员损伤发生数/该等级运动员人数) 。若要回答是否运动员出成绩时期运动损伤最为常见, 则要计算各等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患病率。
某论文 (运动损伤的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8 (3) :54-55.) 报道因骨折和腰肌损伤而住院治疗的19人的性别情况时称:“男学生15例, 发病率为78.9%, 女学生4例, 发病率为21.1%, 男学生多于女学生”。这更是一种低级错误。文中的百分数不是发病率, 而是构成比, 仅表示19例住院治疗病人的性别构成, 不能说明其他问题。因该文不知男、女学生人数和其损伤病例数 (住院病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 根本无法计算男、女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1.2.2 计算相对数分母不当
在体育科技论文中, 无论是率还是构成比, 误用分母的例子十分常见。如某论文 (哮喘病患者的运动疗效研究[J].体育学刊, 2003, 10 (2) :58-60.) 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各类哮喘病人的构成比时, 误用两组合计病例数作分母;某论文 (对防止自行车运动员骑行性外阴部损伤中药外洗剂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39 (12) :52-54.) 报道中药外洗剂治疗女自行车运动员外阴损伤的效果, 治疗后只剩3 2例损伤未愈, 但计算治疗后Ⅰ、Ⅱ、Ⅲ型所占比例时仍用治疗前的186例作分母。
某论文 (我国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及病因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8 (3) :52-53.) 仅调查30所高校887名在大学期间有过运动损伤史的学生, 却计算了各类损伤的患病率和身体各部位的损伤率。该文调查对象不应只是有运动损伤史的大学生, 还应包括有运动损伤史的大学生所属学生群体中无运动损伤史的大学生。只有这样, 才能用受调查大学生人数作分母计算患病率和损伤率。
1.2.3 样本相对数比较不做假设检验
在抽样研究中, 样本相对数也存在抽样误差, 只有通过假设检验才能推断总体相对数是否相同, 但常有作者未经假设检验, 仅凭样本相对数的表面差异就下结论。如某论文 (体育教学“小群体学习法”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15 (4) :74-77.) 报道小群体学习法学习效果的实验结果:高一、高二、高三的实验班/对照班的达标率分别为98.2%/92.3%、100%/96.3%和100%/98.2%, 未经假设检验就据此下结论认为小群体学习法效果好。但若计算四格表校正χ2值或直接计算概率, 各年级实验班与对照班达标率比较的p值均大于0.05, 差异无显著性, 不能得出上述结论。样本构成比比较不做假设检验的论文更为常见。
1.2.4 相对数比较, 误用假设检验方法
各种检验方法均有其应用条件, 应根据所分析资料的特点正确选用检验方法。这方面的错误十分常见。如四格表资料n<40时仍用χ2检验, 或有理论数小于5时不计算校正χ2值;行列表资料全部格子的理论数均小于5时仍直接用χ2检验, 使得分析不严谨或导致结论错误;多个样本率比较时, 将行列表资料撤分, 做多个两两比较的四格表χ2检验, 增大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样本相对数比较, 但在文中却注明用t检验。
1.2.5 误解假设检验结果
不少作者都把P≤0.05说成“差异显著”或“差异明显”, 把P≤0.01说成“差异极显著”或“差异非常明显”, 这是欠贴切的。检验统计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两样本指标的差异是否显著, 还取决于样本含量n的大小。有时因n较小, 即使统计量的差异较大, 也不一定能得出P≤0.05的结果;有时因n较大, 即使统计量差异较小, 却也可能得出P≤0.05或P≤0.01的结果。因此, P≤0.05不等于差异显著, P≤0.01不等于差异极显著, 更不能把P的大小与专业上实际意义的大小等同。
2 对体育统计教材编写的建议
虽然上述相对数的误用与相关人员缺乏统计知识有关, 但与体育统计教材的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关系。现用的全国统编体育统计教材主要有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统计》 (第二版) 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体育统计学》 (第二版) 。这两部教材在相对数内容取舍和内容编写方面不尽相同, 但都存在一些缺陷。下面针对现用教材存在的问题, 对教材编写提出几点建议:
2.1 重视相对数
一般而言, 专业统计学教材至少应在样本特征数这一章介绍有关均数和相对数的基本知识, 而在假设检验这一章介绍有关样本均数和样本相对数比较的基本检验方法。高等学校教材《体育统计学》介绍了相对数的概念、种类、动态分析、率的抽样误差和假设检验, 但体育院校教材《体育统计》却没有介绍相对数的基本知识、动态分析和行列表卡方检验。与相对数在体育科研中应用的实际情况比较, 教材中不介绍相对数的基本知识, 尤其是不介绍相对数的种类及其计算是不恰当的。建议教材增补这一内容。
2.2 修改标题措词
体育院校教材《体育统计》部分章节标题的措词不当。如均数差异的假设检验一节按检验假设H0的不同分为“μ=μ0的假设检验”和“μ1=μ2的假设检验”两类;率的u检验分为“π=π0的u检验”和“π1=π2的u检验”两类。如此分类, 数学味太重, 应用性较差。此外, 两种教材中标题“率的χ2检验”、“两样本率的χ2检验”和“多个率的χ2检验”也不恰当, 学生有可能误认为χ2检验仅用于率的比较, 实际上无论是四格表χ2检验, 还是行列表χ2检验均可用于构成比的比较, 而在体育科研中构成比是最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需对样本构成比进行假设检验的实例十分常见。建议修改教材中的标题, 体育院校教材还应增补行列表χ2检验等内容, 而高等学校教材还需修改“多个率的χ2检验”标题下的例题, 因为所示例题不是多个率的比较, 而是构成比的比较。
2.3 增补统计方法的注意事项
相对数的计算相当简单, 但愈是简单的问题学生愈不易引起重视, 愈容易出错。因此, 在几种相对数的应用方面应根据其意义提出应用注意事项, 在相对数假设检验方法部分应强调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注意指标和方法的误用。在这一方面, 上述两部教材均有些不尽如人意。
2.4 纠正表述不当之处
高等学校教材《体育统计学》在文字的表述、公式符号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如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u检验, u值的分母标准误是用样本率p, 还是用总体率π计算?假设检验结果的表述是用“差异显著, 否定原假设”, 还是用“差异具显著性, 拒绝原假设”?四格表χ2检验究竟什么条件下用“公式12”等, 都值得商榷。建议对这类问题做些必要的修改, 否则会起到误导作用, 如前述对检验结果的误解, 是否与教材的不当措词也有一定关系?
2.5 加强教材的应用性
专业统计不是数理统计, 尤其是体育专业学生使用的统计教材, 更应淡化统计的数学性, 而要强调其应用性。建议在教材内容编排方面尽量不要按照统计学的理论体系安排内容, 而要按照统计资料的类别安排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 不要把相对数指标、χ2检验等附属于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要使学生和读者明白, 定性资料也同定量资料一样, 有其特有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处理方法, 同时也要方便学生自学, 方便学生根据资料的特点查找和使用相应的统计方法;在介绍各种统计方法时应重点强调其应用条件和对结果的解释, 少讲或不讲其数学原理;在介绍计算方法时, 应与SPSS等大型统计软件结合, 教会学生应用统计软件解决计算问题, 从而减轻学生计算工作量, 提高学习效果。
摘要:相对数是体育科技论文中最常用的统计指标, 虽其计算简单, 但应用时各种错误也十分常见, 这与体育统计教材的缺陷具有一定关系, 建议对教材作出必要的修改。
体育科学论文 篇9
关键词:体育资源,社会共享,人力资源,物力资源
自国家施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社会经济获得了高速且稳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质量较之前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并开始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但由于当前国家存在社会公共体育设施数量有限、体育健康指导不够深入等诸多问题, 导致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 并逐步演变成为影响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因此, 国家除了要加大对公共体育资源的投入外, 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现有的未开发体育资源, 使其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在体育已经由强身健体、培养良好品质的方式, 发展为集健身、娱乐、消费为一体的体育产业的今天, 高校体育资源的分享模式也是多种多样, 有无偿使用、低偿使用、承包经营以及体育培训等等。该研究以洛阳市高校体育资源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法、调研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等科研方法, 通过对高校体育资源现有分享模式的制度建设、组织管理机构、活动组织、经费投入、人力资源以及周边群众对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调研, 在分析体育需求和评估高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 将社会需求满足程度和高校体育资源利用效率, 作为评价高校体育资源分享模式的重要参数, 探讨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的运行机制, 适用范围, 适宜项目等, 优化高校体育资源的共享模式, 大力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潜力, 增强高校体育资源自身的造血能力, 走良性发展道路, 实现高校体育资源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充分利用, 达到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高度共享。
1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重要性
1.1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教师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的特点, 决定了体育课程的实施是以实践课为主的, 而实践课要有一定的场地器材设施作为物质保障, 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与开展。
通过调查, 关于“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对教学的影响大小”这一问题的回答, 有54.00%的教师认为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对教学有较大或较小的影响, 25.40%的教师认为影响不大。过半的教师认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影响着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开展和学生体育运动学习和锻炼热情。
1.2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性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和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体育教育目的和任务,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重要途径。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作为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和重要媒介载体, 其规格、质量、数量等都影响着学生们的进行体育运动锻炼的热情、体育运动锻炼的时间、体育运动锻炼的效益及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等等, 也间接影响着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所以,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学生进行课余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1.3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性
学校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是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是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战场”。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和美育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 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的。学校体育还是构成终身性和全民性的中心环节, 广大师生不仅仅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主体, 还是全民健身的主体, 学校对学生健身意识的培养是系统的、有目的性的, 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树立的影响是深远的, 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所以,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学校体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洛阳市高校体育场地调查
通过各个学校体育学院资料和实地调研的综合得出的调查结果。其中河南科技大学现有室外田径场4个 (其中, 2个为塑胶场地) , 篮球场地64块 (其中, 6块为塑胶场地) , 排球场地18块 (其中, 12块为塑胶场地) , 网球场地4块, 乒乓球场地42块, 游泳池1块, 健身器械区若干;室内场地有体育馆、风雨操场, 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健身房、健美操房和武术室等等。
洛阳理工学院现有室外田径场5个 (其中, 2个为塑胶场地, 2个为人工草坪场地) , 篮球场地47块, 排球场地24块, 网球场地17块 (其中吧, 8块为塑胶场地) , 羽毛球场地21块, 乒乓球场地55块, 健身器械区若干;室内场地设有综合训练馆、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跆拳道和散打训练房等。
洛阳师范学院现有室外田径场3个, 篮球场地31 (其中, 10块为塑胶场地) 块, 排球场地4块, 网球场地9 (其中, 4块为塑胶场地) 块, 乒乓球场地51块, 健身器械区若干;室内场地设有射击场地、健美操场地、武术室等等。
3 洛阳市高校体育资源开发现状
高校体育资源主要由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组成, 其中物力资源包括其中所有的体育场馆及其体育器材两个主要部分。其中大多数是由学校投资建设为满足学校的体育教学、训练以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需求的。而人力资源主要由为高校体育服务的所欲相关人员, 其中主要包括一线体育教师、器材管理员以及场地管理员等。而体育教师在其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3.1 物力资源开发现状
(1) 物力资源开发形式。
通过调查, 发现当前的高校体育物力资源开发形式主要是以场地出租为主。主要由篮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以及室外的足球场和篮球场、网球场等。其中主要的管理者也是由学校的相关负者单位组织进行管理。
(2) 参与度较高的体育项目。
通过调查发现参与度较高的体育项目前几名是足球、篮球、羽毛球以及乒乓球和跑步等。但是由于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因为受到天气的影响较大, 所以大家的室外参与度较低。相反, 篮球、足球等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小的项目, 则在室外开展情况较好, 其参与者多以中青年为主。而一些老年人则主要是进行跑步、抖空竹等一些不是很剧烈或者比较容易控制的体育项目。
(3) 体育资源开放时间。
由于一些场地采取的开放形式不同包括有偿和无偿的两种形式, 而且要在不影响该校体育教学的情况下进行。因而在开放时间上也有所不同, 其中大多的室外场地, 管理难度较大, 只要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基本不受什么时间限制。而有偿开放的场馆, 一方面受到相关部门的管理以及参与人员比较集中的时间段, 开放时间多集中在晚上, 以及周末和节假日等时间。
3.2 人力资源开发情况
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指高校体育教师为社会体育活动服务, 主要表现为对健身活动的指导服务、社会体育赛事的裁判服务、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服务等等。调查结果显示, 表示“偶尔”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65%, 而表示“经常”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27%, 此外, 表示“没有”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8%。
3.3 体育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高校本身所拥有的体育物力资源在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各高校的办校历史及性质有所不同, 于是导致各高校拥有的体育资源数量存在较大差异。高校现有体育场馆数量少, 质量差, 经营理念相对落后通过走访调查发现, 当前对社会进行开放的项目较为单一, 并且场馆的数量, 与社会所存在的商业化健身俱乐部相比, 缺乏核心竞争力。部分场馆经营者经营理念落后, 缺乏创新和开拓精神。
高校体育资源的相关管理者对于体育资源开发工作的认识度较低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现有高校缺乏行之有效地融资途径, 大多数高校的资金源自于政府的专项教育资金, 而相对有限的资金也被学校主要用在了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研发方面, 用于体育资源开发的资金严重短缺, 使之开发工作不能有效进行。另一方面高职高专类的院校体育资源严重短缺, 极大的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资源的正常开发工作。
缺乏国家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一方面, 由于我国国情导致, 高校大多隶属于全民所有制的事业单位, 因此, 高校的运转及后续建设、开发等问题, 对于政府政策及资金的依赖性较强,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 会影响到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进程。另一方面, 若要对其高校体育资源进行开发, 势必会对高校现有体育资源的情况提出较高的要求, 其体育资源拥有量, 必须是在充分满足该校师生教学所用的基础上, 才能进行适度开发, 因而, 要求对高校体育方面的经费投入较高。为此, 若没有国家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市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难度较大。
这就会使得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存在职权不清、管理冲突等现象。为此, 要想实现体育资源的开发, 就必须要拥有既了解场馆运营, 又熟悉现代经营管理的专业型人才。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现高校体育资源开发的重要保证, 而当前各高校对于该方面的管理制度大多还处于空白。若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 就不能清楚地区分利益与责任的划分, 从而影响到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为此,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形势迫在眉睫。
4 结语
高校体育事业要想快速稳步的发展, 就应积极面向社会, 面向市场, 围绕着充分发挥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势出发, 引入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开展市场化运作, 将高校体育资源向体育产业化的管理模式推进, 从而形成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 促进高校体育迈向健康发展的轨道。如何充分发挥高校体育资源特有的科技优势, 人才优势, 场地设施优势, 为社会提供锻炼的示范模板, 为大众提供健身方法, 对群众健身进行指导, 为自身教学科研创造条件。
(1) 高校自主型体育资源的开发模式。
学校体育资源的开发必须与高校规模、发展规划、教学重点、资金投入和学生特点等相协调和适应。开发的滞后或超前无助于高校体育教学与活动的开展, 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或带来不良的效果。高校自身应该对现有的学校体育资源进行再挖掘或者重新组织与调配, 以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深度和利用效益。在满足教学应用的条件下做好人力、物力、和信息方面的工作从而合理的为社会群众提供场地器材的使用供大家健身的需要。
(2) 对外租赁型体育资源的开发模式。
高校对外租赁的开发模式, 可以采取比较直接的方式, 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承租人选择合适的场地并向学校提出自己的意向以及租赁方案, 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决定是否合作, 双方在达成一致的条件下可以就相关事宜签订相关合同。这样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高校自身的压力, 把一些相关的问题可以交给承租人来进行承担。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承租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广大师生以及社会群众提供各家优质的服务。
(3) 委托代理型体育资源的开发模式。
委托代理型体育资源的开发方式, 即指受托方接受校方的委托, 遵照相关合同的规定对高校体育资源进行统一经营管理, 酬劳是按照事前约定好的比例进行索取。通过委托给相关专业的运营单位或组织管理, 在不影响其高校正常的教学训练基础上, 也弥补了现行制度的一些缺陷, 实现了社会、高校和运营主体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Z].2004.
[2]唐华.海南高校体育场地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研, 2014, 18 (3) :85-88.
[3]王凯珍, 李骁天.我国城市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现在及影响因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34 (7) :1-7.
[4]韩玉璋.民办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10, 14 (4) :129-132.
[5]刘新光, 刘新征.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现状与管理模式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8 (1) :78-81.
[6]魏本好, 席玉宝.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现状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6 (1) :83-86.
[7]张守冬, 王朝军.江苏省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3 (4) :40-42.
中国体育学术期刊论文篇目辑览 篇10
《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的启示
(于文谦, 王月华) 体育学刊.2009 (12)
论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工具理性内涵
(宋亨国, 王新) 体育学刊.2009 (12)
基于人类身体本能的体育运动哲学解读
(刘欣然, 乐严严) 体育学刊.2009 (12)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之路的探索
(钟秉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对迈向竞技体育强国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
(鲁飞, 李小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竞技体育战略竞争的博弈分析及机制设计
(周美芳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真义体育思想谱系背后的多重博弈及价值
(李寿荣) 体育学刊.2009 (12)
四川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刘仁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构建我国体育保险保障体系的探索
(孙娟, 陈志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维新派的体育价值认识与行为选择
(田标, 唐永干)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唐代诏敕与体育
(郭文庭)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内容分析法在体育标语研究中的应用
(孙继龙, 石岩)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体育活动中安全保障义务的判断标准
(韩勇) 体育学刊.2009 (12)
重大国际赛事政府舆论引导模式创新研究
(王宏江, 郭晴)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博弈观下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行为规制研究
(王冬冬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话语现象的
反思与探析
(孙淑惠)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图腾与禁忌:体育文化中不同信仰问题研究
(王新光 王洪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基础科学
采用游效指数定量评价游泳水感探讨
(蔡广 等文)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 (6)
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髋肩躯干转动的
运动学特征研究
(余章彪)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 (6)
运动与衰老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
(韩雨梅 等文)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 (6)
我国U-19足球运动员比赛后前卫、后卫队员机体
生化指标变化
(董坤, 张葆欣)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 (6)
中草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研究进展
(朱有源 等文) 辽宁体育科技.2009 (6)
体育锻炼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实施途径
(马卫东) 湖北体育科技.2009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张燕 等文) 湖北体育科技.2009 (6)
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界定、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丽, 石岩) 中国体育科技.2009 (1)
大学教师健康状况分析与科学健身方法研究
(须晓东) 辽宁体育科技.2009 (6)
中国西南地区汉族运动员ACTN3基因多态性分析
(贺兰湘 王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大学新生不同BMI等级心脏储备能力的比较
(严小波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番茄红素及运动对人体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吴丽君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运动与自主神经的心肌保护效应
(刘向辉, 郝选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城市高龄老人肌力、柔韧、平衡能力的分析
(陈晓霞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大学生体质健康自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新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原地连续纵跳动力学信息变化的特征
(曹志飞 等文) 体育学刊.2009 (12)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脑皮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的影响
(袁琼嘉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Rb蛋白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与意义
(汪贵明, 陈国庆)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18-39岁人群BMI指数与力量关系初探
(丁晓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体育产业
产业集群的成因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
(刘兵)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职业体育市场交易契约及其治理
(郑志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赞助商选择与体育赛事竞争
(朱文雁)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职业体育联盟的企业性质分析
(张保华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我国体育消费研究进展与前景
(程林林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我国体育产业公司证券市场发行现状分析
(周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群众体育
浙江省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李静, 陈嵘)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欠发达地区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培育与发展
(张向群, 杨亚红)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基于顾客价值的健身俱乐部顾客重购行为研究
(仇飞云, 邹玉玲)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构建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
(赵胜国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现存问题与对策
(邹本旭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四川省全民健身供给现状与对策研究
(魏亚妮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四川农村体育“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杨英, 邓跃宁)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群众体育评估指标体系的
构建研究
(潘丽英)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范冬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统筹城乡体育发展下的体育消费研究
(宋昱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公民体育权利法律化是体育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常乃军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演进与走向
(邹师)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上海市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现状研究
(董春华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四川省小城镇健身运动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张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北京残奥会对我国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影响研究
(黄静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学校体育
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
(马楚虹 等文) 浙江体育科学.2009 (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平台+模块”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王乔君 等文) 浙江体育科学.2009 (3)
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现状及若干问题探讨
(沈国琴) 浙江体育科学.2009 (3)
“意念训练”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郑其适 等文) 浙江体育科学.2009 (3)
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程教学之现状及对策初探
(胡洁) 浙江体育科学.2009 (3)
挑战性体育课程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
(李小英)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 (6)
鞍山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
(张金英) 辽宁体育科技.2009 (6)
竞技体育
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王举涛, 刘生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旋转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董晋, 闫新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我国男子健美运动员体能特征分析
(刘敏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亚洲篮球的多维审视
(郭永东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生理机能评定与应用分析
(牛锦山)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高尔夫球起源考辨
(王昆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铅球运动员专项速度力量的最佳练习重量
(刘明) 体育学刊.2009 (12)
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虚拟博物馆构建研究
(刘少英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我国西部城市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调查
(张选惠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震后羌族聚居地传统体育的考察与重建思考
(霍红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后奥运”时代武术散打发展战略研究
(姜传银)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的比较
(王国志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第1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女子拳术类项目预选赛难度动作分析
(陈建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我国团体武术表演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樊艺勇, 樊艺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先秦时期楚人的武术文化探究
(王家忠) 体育学刊.2009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传承的原生态回归
(王林, 王恒)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的传统武术文化保护策略分析
(张纳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客家武术的源流初探
(谭兆风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2008年北京武术比赛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监控
手段研究
(赵斌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黔东南独木龙舟的田野调查
(胡小明 等文) 体育学刊.2009 (12)
体育场馆
日美社区体育中心建设的比较研究
(钱伟良)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现状分析
小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现状和反思 篇11
一、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的评比标准及评比结果
以下是某区2015年学生科学小论文评比的标准,其中A档为最高档,D档为最低档。
A档标准为有问题意识,亲历研究过程,有个性化表述;B档标准为有问题意识,研究过程基本独立完成,有部分个性化表述;C档为能提出问题,但无新意,其余部分照搬照抄;D档为全部照搬照抄,甚至有错误的结论。
本次分析是从参赛的论文中随机抽取了300篇,涉及三到六年级,A档24篇,占8﹪;B档63篇,占21﹪;C档177篇,占59﹪;D档36篇,占12﹪。
二、小学生撰写论文的现状
依据评比标准和学生最终的比赛结果,不难发现,在学生撰写的小论文中,获得A档的,能有问题意识,亲历研究过程,有个性化表述仅占8﹪,从小论文论文中反映出他们“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他们是“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生;获得B档的,也就是21﹪的研究过程基本独立完成,有部分个性化表述,但缺乏有深度的分析,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缺少解释和质疑。在参赛的学生中,最能引起我们注意的占参赛论文的59﹪的C档的学生和占参赛论文总数12﹪的D档学生,他们占了参赛论文总数的71﹪,也就是说,71﹪的学生没有自己做实验,以逸待劳,照搬照抄书本上或网络上的内容,这和科学课所倡导的“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大相径庭。
(一)能实验但缺乏问题意识
从参赛的论文中也能反映出我们的科学课的现状:大部分的学生在科学课堂上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去,都能够积极动手,都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描述实验的现象头头是道,但是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自己实验计划,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当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的时候,能进行回答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作为科学教师,要反思自己的科学课堂:在科学课堂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还要让学生训练学生的思维,即不仅要动手,更重要的是要动脑。
(二)能动手却缺乏阅读积累
在实际的教学中,也经常会出现动手多于动脑的现象。
如在教学《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课中的“昼夜对植物的影响”的环节,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师:小组内进行交流,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植物,哪些只是在晚上开花,哪些只是在白天开花。(小组交流)
生1: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小组认为,向日葵、喇叭花是在白天开花;
生2:通过网上搜索,我们小组认为,郁金香、向日葵只是在白天开花;
生3: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小组认为,昙花、月光花只在夜晚开花;
……
师:大家想过没有,这些植物为什么只在固定的时间开花?
当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下面的学生几乎是鸦雀无声,没有学生举手回答,最后教师只好自己将“生物钟”揭示出来。
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学生的阅历造成的。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还处于发展阶段,知识、生活经验的累积还是比较少,造成教师在上课时提出的一些具有开拓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学生还是无法用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加以回答,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狭窄,无法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
(三)会模仿但缺乏反思能力
一节科学课的最后总结阶段,也是科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最后的总结,让学生总结和反思所学的内容。总结不仅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获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质疑和反思,学会“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知道“对其他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可是,现在的总结,成了单纯意义上的总结,没有反思和质疑。
如在教学《太阳和影子》一课的最后总结,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
师:现在,大家想一想,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者有哪些不同的见解?
生1:(小声地交流后):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关系;
生2: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高度有关系……;
生3:我学会了……
师:对于本节课我们做的“太阳和影子”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有没有疑问?
老师质疑的问题提出来,学生没有举手,下课铃响了,课也就匆匆结束了。
学生的反思千篇一律,不是模仿其他同学的回答就是重复书中的结论,没有自己的观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把学生的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活动中,而实际上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时间却很少。实际上学生在活动之余,他们的思维是有无限发展的空间,而教师怕学生出错,特别是出现一些“科学性错误”,就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拘泥于有限的空间,让学生回答的都是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实际上就是把学生获取知识的无限空间变为有限空间了。
三、小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的策略
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意识和科学兴趣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科学教师要教学生如何撰写科学小论文。
(一)教会学生发现问题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中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这就指出了学生只有在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小论文,小论文的内容可以是观察报告或者观察日记;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科学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的解释课堂上,教师将“探究”混同于“动手做”,误认为科学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的“活动”。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活动只是探究的一部分,仅仅是动手做,而探究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虽然两者都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目标,都提倡探究、主动学习,但两者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科学探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提倡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来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但是不仅仅这样,更提倡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学习,提倡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的科学小论文的撰写正是来源于这种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问题才能驱动学生认真思考,才能撰写出属于自己的小论文。
(二)教会学生阅读科普作品
《科学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科学能力中提到“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阅读等多种方式收集可观察和测量的资料”,如上表明,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科普作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就会有所加强,也能丰富学生的科学内涵,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的积累,为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基础上,要对学生提出要求,每天要写科普日记,要写上自己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收获,还存在那些疑问,这就为今后写科学小论文打下基础。至于阅读哪些科普作品,要推荐综合性和关联性的科普作品,因为综合性和关联性的科普作品能够整合科学教育的多个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情境更贴近于真实的生活,对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建立事物间的联系,学会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科学小论文的撰写具有重要的意义。1.阅读课堂教学内容的关联性的科普作品:如教学《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后,就要布置学生阅读关于恐龙灭绝的相关书籍和作品;2.阅读综合性科普作品:如在学过《月球之旅》后,就要向学生推荐关于人类是怎样探索火星及其他星球的,这样就在阅读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科学常识。教师要推荐那些能吸收和反映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成果、新话题,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科普作品,以使学生从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并真实地感受和体验科学的本质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教会学生个性化表达
科学课标中指出:要给学生提供主动思维的空间,给他们的活动留有充分的余地。例如,要有機会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探究问题,鼓励他们从探究的过程中生发新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就是让学生学会个性化表达,只有学会个性化表达,学生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科学小论文。
小学生也是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对科学现象和科普作品也有独特的见解,而这些独特的见解和感受是零散的,这些独特的感受就是学生的个性化的体现。如何教会学生个性化表达?首先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学生的在发散性提问题训练的环节,所提的问题就是个性化的表达的表现。其次在指导学生进行撰写科学小论文的时候,教师要训练学生一个题目多个角度选材:如在写《蚕与我们的生活》小论文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训练,选材的时候可以从蚕的历史的研究、蚕的食物、蚕的种类、蚕丝的作用等多方面进行撰写,这样学生学会了发散性思维和个性化表达,学生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了。最后,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认知方式(如批判性思维、多维度思维、求异思维等)和建立个性化的价值判断标准。
学生科学小论文的撰写的现状也提醒我们要改变学生学习时只会照搬教材内容,不能独立分析,自己不会独立思考,缺乏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学中要树立“以学为主”的意识,重视学生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独特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要鼓励学生就教材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还要培育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在研究中提升思维能力,就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科学小论文了。
中国体育学术期刊论文篇目辑览 篇12
上海竞技体育发展定位研究
(王才兴 等文) 体育科研.2010 (1)
上海市体育赛事发展定位研究
(张林 等文) 体育科研.2010 (1)
上海体育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尹晓峰) 体育科研.2010 (1)
上海体育赛事的发展路径
(陈一平) 体育科研.2010 (1)
上海体育赛事发展的国际比较
(张颖慧 等文) 体育科研.2010 (1)
体育竞技致损行为“排除犯罪性”事由
(潘星丞) 体育学刊.2010 (4)
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正当性
(马法超) 体育学刊.2010 (4)
网络赌球犯罪研究
(夏婧, 赵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我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的当代形态与学术超越
(邓星华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5)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及其选择
(何强, 熊晓正) 体育学刊.2010 (4)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缺陷与优化
(张小林, 白晋湘) 体育学刊.2010 (5)
我国体育犯罪研究综述
(康均心)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导向研究
(乔玉成) 体育学刊.2010 (5)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
(黄海燕) 体育科研.2010 (1)
运动员和谐发展的行为诉求
(孙永泰, 刘英杰, 江国平) 体育科学研究.2010 (1)
自由的限度:竞技体育中高科技运用的哲学思考
(沈克印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4)
球类领会教学法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
(王润斌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养狼计划”实施策略构想
(兰彤, 刘丰德) 体育学刊.2010 (4)
新中国60年体育邮票发行的研究
(苏肖晴, 姜秀英) 体育科学研究.2010 (1)
宏伟的目标 艰巨的任务
(韩冬)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从提倡到保障:新中国体育权利立法的发展与期待
(于善旭) 体育学刊.2010 (7)
我国体育领域“软法”问题研究
(贾文彤) 体育学刊.2010 (7)
取消全运会:基于体育公共服务的视角
(秦小平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7)
论体育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的负外部性
(邓春林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7)
我国竞技体育文化迷失现象的分析
(蒋新国) 体育学刊.2010 (7)
20世纪20年代我国体育话语权诉求的历史回顾
(刘剑) 体育学刊.2010 (7)
学校体育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测查量表编制
(史青) 体育学刊.2010 (7)
大学生自卫防身意识与武术学习动机现状调查研究
(陈宏良 等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也论“体质论”与“技能论”——与张磊商榷
(卫京伟) 体育学刊.2010 (6)
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写作中的比喻修辞
(黄璐, 卢红梅) 体育学刊.2010 (7)
美国SPARK课程的教师培训
(尹志华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6)
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王书彦, 周登嵩) 体育学刊.2010 (6)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传统养生与保健方向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姜明 等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我国体育院校开设武术演艺专业方向的可行性研究
(王三 等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影响我国高校学生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于东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体育隐性课程的开设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王向东)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课余锻炼对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刘继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普通高校建立基于虚拟团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于鹏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山东省师范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谭清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若干运动训练学理论的思考与辨析
(郭可雷, 徐本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与“多课次”训练的科学化思辨
(郭力 等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教学师生冲突问题研究
(刘安清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吴健, 陈及治)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竞技体育
中国蹦床项目制胜因素探析
(周曰智)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篮球运动员对球队的信任与训练比赛满意度、团队凝聚力的
关系
(于少勇) 体育科学.2010 (6)
基于“Plyometrics”理论的WCBA运动员力量训练
(崔德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第17届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失利原因分析
(魏文山, 杜兆斌)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排球扣球起跳及专项力量特征的综合研究
(华立君, 宋吉锐) 体育学刊.2010 (6)
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运动员比赛心率特征研究
(陈超 等文) 体育科学.2010 (5)
从技战术角度分析王皓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
失利的原因
(刘琨)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传统体育
中西方不同视角下武术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朱东 等文) 体育科学.2010 (6)
对武术散打训练本质规律的研究
(曾于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中国武术职业联赛观赏性问题探讨
(张茂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现代化发展对武术造成的消极影响研究
(杨建营, 邱丕相)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武术短兵与击剑、剑道项目特色之比较研究
(戴小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中原武术文化发展研究
(郭德兵)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散打竞赛中拳腿进攻技术判罚现状及对策
(高亮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散打运动员速度力量的实验研究
(周小青, 张冬琴)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对我国男子冰壶队比赛投壶成功率的研究
(王珂, 冯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马球运动起源于波斯考
(韩丹)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旅游开发构想
(李凌) 体育学刊.2010 (6)
体育旅游
论海西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林伟 等文) 体育科学研究.2010 (1)
武夷山市体育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孙荣艾) 体育科学研究.2010 (1)
厦门体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与探究
(叶林海) 体育科学研究.2010 (1)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
(李建钢, 王新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打造山东“三山两湖”体育休闲旅游圈的战略构想
(魏文山, 杜兆斌)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东北地区体育旅游整合研究
【体育科学论文】推荐阅读:
校园体育文化体育论文07-22
小学体育课教学论文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论文:浅析农村小学体育教学09-29
体育论文(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09-07
体育本科论文06-21
体育大国论文08-10
体育手段论文09-04
体育动态论文09-07
体育方法论文09-08
体育足球论文05-15
体育理念论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