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现金管理研究

2024-11-06

民营企业现金管理研究(共11篇)

民营企业现金管理研究 篇1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其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民营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也日益显露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其发展, 其中现金管理是众多因素中的核心因素。民营企业也日益深刻的认识到了现金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民营企业的特殊的经济形态及成长方式, 使得民营企业现金管处于一种非正常的状态之中, 它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因此, 民营企业的现金管理既要考虑到与其他性质的企业相同的现金目标的确定、现金管理方法的选择及现金流量的控制等, 还要结合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选择。

民营企业现在所面临的既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也面对着严峻的挑战。民营企业能否在新的机遇面前有所作为, 关键还是要看其内功如何。纵观我国目前多数民营企业, 其内部管理面临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如仍依赖传统的家族管理思想;经营决策与投资决策上仅凭经验感性判断, 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定量分析;500强企业中, 80%的企业建立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系统;9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现金管理系统, 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幅竟达87%以上。尽管有将近30%的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重销售、轻理财的现象, 现金管理基础薄弱, 现金管理体制不协调等。因此, 加强民营企业现金的管理,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民营企业现金管理体制的弊端

1. 现金管理目标不明

现金的持有量不足, 难以保证民营企业的流动性。企业必须保有一定量的现金持有量, 才能应对各种支出。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其支付能力也最强, 企业只有充足的现金才能保证正常的运转。一旦民营企业的现金持有量不足, 企业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一旦发生支付困难, 公司可能被迫变卖资产来偿还债权人, 或者在很高的成本及不利的条件下借新债还旧债。有不少企业虽然没有亏损, 但是正是因为现金的缺乏, 导致企业走向灭亡。

2. 现金管理法规滞后, 缺乏统一规范

对民营企业、个体经营者大量使用现金结算造成商品交易同质不同价的问题;故意掩盖实的商品交易而逃税、逃债使用现金结算的问题;通过信用卡异地大量取现的问题等滞后使现金管理工作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3.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及信息传递制度

对于一个民营企业、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是极其重要的, 缺乏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 管理者就不可能做出有关的决策。然而, 一个会计系统的质量取决于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是一个检测和平衡系统, 这一系统在保护企业财产, 增进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精确和可靠性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可是, 我国民营企业由于考虑到内部控制的成本经费代价, 忽视了内部控制。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缺乏不仅明显地增加现金管理中欺诈和偷盗行为发生的机会, 而且也增加了依据不确切、不及时的账务信息做出不良决策的机会。

二、加强民营企业现金管理的对策

1. 改善外部环境, 理顺民营经济管理机构

鉴于目前民营经济管理体制不顺、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 工作难以开展的现状, 为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必须进一步理顺民营经济管理机构, 从机构名称、人员配备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改善工作条件, 理顺工作关系。另外民营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素来不平等的外部大环境, 如政策、法律等不公平, 标准的多样化, 竞争不平等的问题都须予以改善。

2. 加强银行对民营企业现金的监管

有的银行为了自身的局部利益, 以方便客户为由, 以乱支现金作为竞争手段, 拉客户, 拉存款, 人为的扩大现金的支取范围, 为某些民营企业不合理提现大开方便之门, 既扰乱了同等条件下的竞争, 也给现金管理带来了难度。所以一定要强化银行对现金使用的监督机制。人民银行要有计划地对本地区的金融机构的现金管理情况进行系统的监督, 禁止任何单位以放松现金监管为手段, 拉客户, 拉存款以及违反规定任意扩大现金支付范围搞不正当的竞争。银行要向开户单位以及他们的财会人员大力宣传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监督民营企业不得多头开户, 只允许在一家银行设立一个基本帐户支取现金, 如发现企业有多头开户, 要及时予以清理。开户银行还要定期不定期的开户单位现金收支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3. 建立和完善现金管理制度

建立必要的现金管理制度, 加强民营企业的现金管理, 可以保证现金的安全完整, 发挥现金资产的最大效率。一是建立健全出纳工作岗位责任制度, 做好库存现金的日常管理, 加强日常现金出纳控制。出纳人员应按规定登记日记帐, 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要日清月结;要定期进行库存现金清点, 与账目核对, 做到帐实相符;银行存款余额要定期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核对相符等。二是建立现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按照国家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开支现金, 明确现金收支的职责分工, 实行内部牵制, 保证现金资产的安全完整。凡是涉及到现金收支业务时, 应当规定由两个以上的岗位分管, 以便加强他们之间的相互核对与牵制, 防止单独作弊和减少误差的发生。民营企业现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既要以国家现金管理制度和统一的账务制度为依据, 又要适应民营企业的实际, 满足企业财产安全完整的一般要求。三是建立现金管理的信息反馈制度, 一旦发现现金周转不灵, 应及时把信息反馈给账务主管和经营当局, 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保证企业经营正常进行。

4. 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

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民营企业的管理层要带头遵守企业的现金管理制度, 科学决策、减少失误。

5. 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完善结算中心制度, 实施现金的集中管理。立结算中心制度, 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现金账外循环, 保证现金管理的集中统一。加强对现金流量分析, 严格控制现金流入和流出, 保证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 树立“钱到哪里, 管理就紧跟哪里”的观念, 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

三、提高人员素质

1. 民营企业家应改变家族的模式, 选择“异已”让有专

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财务岗位上来, 要做到眼中有才, 能慧眼识才, 使人才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企业得到更大的效益。

2. 加强教育,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对财会人员应重点加

强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的教育, 增强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会同财政、税务部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让财会人员持证上岗, 使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3. 成立老板学校, 目前我国已经逐渐成长起一批民营企

业, 但企业创办者或者说管理者缺乏管理知识, 有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甚至连基本的企业财务报表也看不懂, 难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这也直接导致了企业成长壮大速度的减缓。因此, 应成立民营企业家培训学校, 来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 学习成功者的经验, 同时汲取失败教训, 避免走重复弯路。

总之, 民营企业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且趋势愈演愈烈。因此, 民营企业加强和改进现金管理这一问题已刻不容缓。同时, 民营企业现金管理模式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民营企业现金管理必须执行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核算制度。民营企业应认真执行开户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 现金收入及时送存银行;严格按规定支付报销各种款项, 收付现金必须严格审查;出纳人员必须保证现金及有价证券的安全。对于一个管理完善的民营企业来说, 必须有能力对企业的现金流入进行预期, 按照现金流入的周期, 对现金流出进行合理筹划;要降低现金风险, 可控的现金流出, 最大限度的实现现金使用的有效性。最后我认为对加强现金管理的改进和更新这一课题, 也应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它是民营企业摆脱财务困境, 实现腾飞的理性选择。

民营企业现金管理研究 篇2

【关键词】现金流量管理;问题;对策

1.现金流量管理概述

1.1现金流量的涵义

现金流量即现金流,是某一时间段内企业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数量,能动态反映经济活动,对经济活动起保障与控制作用的货币收支。现金流可理解为在运动状态中的现金。在财务上,现金流是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总和。现金流不仅体现企业的活力和竞争优势,而且能够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价值源于获利能力、资产管理效率、营销能力等,但这些最终都表现为企业的现金流量,即现有资产创造未来现金流量大小的能力。因此,现金流管理对现代企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

现金是可以立即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现金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可以直接作为支付手段,同时也是收益性最差的资产。企业置存现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现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流动的现金犹如企业的血液,必不可少。现金流贯穿整个企业经营的始终,没有了现金流,企业就如同被抽干了血液的人体,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因为企业的收入与支出最终都表现为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一旦大量的收入最终无法表现为现金的流入,企业就会面临诚信危机,最终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如韩国的大宇、美国的通用、中国的巨人等。现实中投资收益率并不低,甚至是高利润伴之以现金短缺,常常是困扰企业经营者的尴尬事情。

2.企业现金流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2.1现金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预算管理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的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是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坚实的基础。然而,很多企业的现金预算缺乏企业战略的正确指导,仅仅对单个项目现金流量进行预算,没有把现金预算与其他预算综合起来,更没有把项目的现金预算与企业的综合现金预算结合起来,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2现金流量管理效率低下

大多数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资金分散的现实矛盾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一是企业内部单位多头开户、账户众多,造成资金分散,运转速度迟缓,资金管理严重失控;二是投资决策没有经过科学民主的决策,盲目搞多元化战略,造成投资失误多,损失严重,现金更加匮乏;三是资金沉淀过多,应收款和库存量过大、周转缓慢、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四是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有些企业虽然从会计报表上看盈利的,但由于资金的流动性极差,负债率高,现金匮乏,造成企业濒临倒闭。

2.3现金管理流程监督控制不力

目前,大部分企业尽管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和监督岗位,也制定了许多监督制度和规定,但因方方面面的各种原因难以及时有效的发挥作用。相当一部分企业在重大投资等问题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即个人说了算和控制脱节。还有的企业资金入不敷出,靠借款来维持生产经营,财务风险日益加大。

3.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3.1编制现金流量表和预算表

有些企业出于应付年报的需要,将现金流量表一编了事,并没有把现金流量表作为理财的有效工具。事实上,作为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的现金流量表,能够说明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来龙去脉,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偿债能力、支付股利的能力、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以及企业的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有助于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因此,在实务工作中,企业应当每月编制现金流量表,并将事前的预测与事后分析相结合,即对现金流量完成情况进行事后分析,又在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下期的现金预算表。只有把现金流量表作为日常管理、调度和控制现金的有效工具,现金流量才能被真正控制住。同时将现金预算与企业具体目标相结合,进行项目的科学决策,制度保证,现金才会流有条不紊、永不停息,从而保障企业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的进行,满足企业目标实现的条件。现金预算可按以下方法编制:先假定目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结构百分比具有代表性(也可以三年或五年的平均数),根据目前有关数据和计划的销售额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

3.2加强现金流量的日常管理

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形成“现金池”,全面管理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同时,现金流量贯穿于企业产、供、销的每一个环节,要加强管理就必须抓好每个环节的基础工作。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应收款的收现率。应收款虽然具有流动性,但它毕竟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现金流,不能实现直接对外支付。因此,一是对销售人员要加强资金回笼定额管理,及时清理应收账款,确保应收款的收现保证率,满足企业短期偿债需求,维持生产经营的持续性;二是企业除应加强清理现有债权、债务外,还必须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信用政策,以更好地控制应收账款;三是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和追收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应收账款核算制度、对账制度,以及收账和坏账追究制度等来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四是采取灵活多样的结算方式,缩短应收賬款的周期,减少资金占用;五是加速贷款回笼,缩短回款周期,防范信用风险。全面掌控存货。存货作为企业的流动资产和及时变现的经济指标,在现金流量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研究存货与存期的合理性,制定标准定额,尽量清理和消化积压,把握好物资采购的紧缺等级,努力实现“零库存”,实现现金流量的畅通。储备存货不但会增大进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而且会由于占用大量储备资金而造成资金短缺,使流动资金失衡。所以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应努力将存货与销售成本的比重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并力求使这个比重降低。充分利用应付款的蓄水池作用。应付款是企业无偿占用资金的最佳渠道,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延长贷款支付的时间,加速现金流的周转,相应的提高了现金的利用效果,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收益。但如果过分拖延支付时间,则会被认为企业支付能力差,企业商誉将受损。因此,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应付款定额和最佳付款期,以重视对应付款的利用。

3.3建立现金流量风险预警体系

现金流量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净现金流量不足、流动性、投资决策失误、对外担保和借贷、汇率波动以及对现金管理与控制不当造成的风险等。那么,通过建立完善的现金管理和控制制度、外汇风险防范制度、科学的民主的决策程序和规范的内部支付体系,从制度、程序、职责上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打下牢固的基础,再通过现金预算加强现金收支的计划性,强化对存货资金、应付账款和现金回收期的管理和控制,根据资金的用途来制定正确的融资战略,严格限制对外提供担保,对外借款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关注汇率的变动趋势,尽量使各种货币的收支相搭配,只有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作用,有效防范其风险。

【参考文献】

[1]贾美琼.浅谈现金流量管理[J].企业纵横,2006(7).

[2]陈晓丹.浅析企业先进流量管理[J].湖南饲料,2006(1).

经济复苏中企业现金管理研究 篇3

现金对于企业来说就像流淌在人体中的血液, 如果企业现金循环出现问题, 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债务危机, 面临诸多财务风险, 最终导致企业走向破产的绝境。统计资料表明, 发达国家中80%的企业倒闭的原因不是账面亏损, 而是现金流不足而导致的资金链断裂。这些问题大都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的现金管理状况予以化解。然而, 在我国, 由于利润导向作为企业绩效考核与评价的标准, 使现金管理在企业中一直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任何一个有会计基础的人都知道:利润的计量原则是权债发生制, 很多应收未收、应付未付项目都按照这一原则被记入了当期利润, 从而使利润反映的只是一个经营周期内企业实现的会计上净收益, 而不是企业实现的当期现金净流入。现金管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在不稳定的经济复苏中尤为明显。但目前现金的导向作用还很弱, 企业对现金管理还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和被动性, 理论界对经济复苏中企业现金管理的研究也比较匮乏。基于此, 本文通过对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现金管理、怎样提高现金在企业经营风险中的预警作用等进行研究, 并进行了企业现金管理创新与展望, 希望可以对企业更好地防范偿债风险、支付风险和未来现金流能力等风险起到一定的作用, 这对提高企业现金管理水平以及增强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金管理相关理论

(一) 现金及现金管理的概念

现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现金是指企业所拥有的硬币、纸币, 即企业出纳人员保管的用于零星支出的库存现款、银行存款等。广义的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和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还有现金等价物, 即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容易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等。广义的现金是指企业对现金的来源和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各项工作的总称,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现金流分析是现金管理的关键环节

企业的现金流主要是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中产生的, 经营活动现金流掌握着企业的生存命脉, 投资活动现金流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筹资活动现金流是企业的后备力量。在进行现金流分析时不仅要分析现金流入与流出, 还要分析现金流的结构, 这样既可以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构成, 又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创现能力、筹资能力和资金实力。

(三) 现金存量分析是现金管理的关键内容

1. 持有现金的目的与成本

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中必须保持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为应付紧急情况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为了抓住各种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 获取较大的利益也必须持有现金。企业持有现金的目的为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 持有现金成本为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

2.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成本分析模型, 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 成本分析模式中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三项之和的总成本线是一条抛物线, 该抛物线的最低点即为持有现金的最低总成本, 现金持有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即最佳现金持有量。

三、现金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经济复苏中我国企业现金管理的现状

1. 影响现金周转的应收账款与存货数额巨大

上证资讯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末, 638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合计为2738.85亿元, 相比2009年增长31.5个百分点;其他应收款合计为749.18亿元, 同比增长48.7%。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占同期营业收入的8.8%。截至2010年8月中旬有75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中期报告, 到6月底存货余额为8330.02亿元, 比2009年同期的5714.57亿元相比增加45.77%。

2. 企业外部融资的贷款利率高

外部融资是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资金融通,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的研究专员解析说, 多次提高存准率和利率, 大企业有所影响, 但影响不大;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受到严重影响。据悉, 2011年民间借贷利率普遍比往年高, 7-10天的短期贷款月利率高达8%-10%, 3个月以上的贷款月利率在3%-5%。

3. 经营现金流净额小

现金流中掌握企业生存命脉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它可以不断增加企业内部的资金积累, 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新产品、偿还各种债务提供资金支持。中国证券报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2月17日, 72家在沪深上市的公司年报中71家2010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77.41亿元, 同比下降10.39个百分点。在通货膨胀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 “钱紧”的迹象被上市公司展露无疑。

4. 闲置现金数量大

统计显示, 到2011年4月底止, 344家公司披露的已投入募集资金为2645.015亿元, 还有超过2200亿元的空闲资金, 因为找不到投资方向, 最后只能存储在银行里吃利息。而这部分资金占超募资金的72.75%。这些公司, 2010年的平均总资产周转率仅为0.68%;平均流动资产周转率也不到1%, 仅为0.93%。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 “不花钱”也是一种浪费。

(二) 经济复苏中我国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企业现金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一些中小企业没有甚至不按照相关规定设立账簿, 对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一个月或一个季度记一次, 有的甚至根本不计这两种账。有的企业把现金管理仅仅看作是财务部门的事, 而与其他各部门没有任何关系;把现金管理当作是控制费用的一种手段从而忽视了现金的效率管理;把现金管理看作是静态的, 忽视了现金的动态管理。这些对于现金管理的认识都是片面的, 这样就不可避免削弱了现金管理的功效, 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2. 现金预算不健全

没有根据企业的经营计划、资金需求建立完整的现金预算体系, 使各项业务活动缺乏合理的资金预测。现金预算是一个整体的规划和部署, 不仅是财务部门, 还包括生产、销售、投资等各部门。如果企业现金预算的编制、执行、预警、考评缺乏合理性, 现金预算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 这必然会导致企业在现金管理上的滞后。

3. 应收与存货居高不下

现金作为企业资产的表现形式之一, 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 如图2展示了企业现金流程,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善都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四、经济复苏中企业现金管理的策略

(一) 事前预防

1. 提高企业自身现金管理意识

现在的企业大多数都把精力放在销售、价格、成本等的管理与控制上, 很少有企业在意现金流是否充足这个问题。所以企业应该树立并强化“现金流管理”的理念, 加强对现金流管理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 通过及时总结企业现金流风险管理的典型案例, 广泛宣传或发布现金流风险管理指导意见, 加强对现金管理队伍的建设, 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层以及员工的现金流管理意识。

2. 加强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是现金流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确保在需要现金时有充足的可供使用的现金;在正常时期识别出现金短缺, 以采用适当的补救措施;发现多余现金, 在必要时转移投资到可以获取超额报酬的地方。

3. 建立现金管理的指标预警系统

(1) 现金偿债能力指标预警

现金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现金流动负债比和现金负债总额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可以从现金流角度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一般该指标大于1, 表示企业流动负债的偿还有可靠保证。该指标越大, 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 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 但也并不是越大越好, 该指标过大则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 盈利能力不强。

现金债务总额比是经营现金流净额与负债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旨在衡量企业承担中长期债务的能力, 一般设置其标准值为0.25, 这个比率越高, 企业承担债权的能力越强。这个比率同时也体现了企业的最大付息能力。达到1时, 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得的现金满足投资、扩充的需要。

(2) 现金收益质量指标预警

现金收益质量指标主要是分析企业会计收益和净现金流的比例关系, 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 评价收益质量的财务指标主要是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等。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同净利润的比值, 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 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盈余现金质量。一般而言, 企业当期净利润如果大于0, 该指标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 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但是, 由于指标分母变动较大, 致使该指标的数值变动也比较大, 所以, 对该指标应根据企业实际效益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3) 获取现金能力指标预警

获取现金的能力是指经营现金流入与投入资源的比值。反映获取现金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每股营业现金流、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从短期来看, 每股现金流比每股盈余更能显示企业从事资本性支出及支付股利的能力。该指标越大说明该种能力越强, 企业的收益质量越高;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全部资产的比率。该指标旨在考评企业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 该比值越大越好。要规避现金管理风险, 就必须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现金管理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风险的有效预测、分析, 形成一套显示现金管理风险的指标体系, 测算确定风险控制区域的上、下限和系统性变化规律, 定期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对缺陷性问题进行重点核查排除, 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信息, 采取综合性调控措施, 使现金管理始终处于比较平稳、合理的状态。

(二) 事中控制

1. 现金管理内部流程控制

企业要加强对现金的有效管理和全面控制, 就要建立完善的现金内部控制流程, 确保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合法有效。首先, 明确规定被授权审批人员对现金业务的批准原则、批准方式、批准程序、权限范围、使用范围、责任承担等相关控制措施;其次, 科学设计企业内部业务流程, 进行岗位严格分工并且权责明确;再次, 将不相容岗位分别由不同的人负责, 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一种控制方法;最后, 加大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严格查处不合法的现金收付。

2. 现金收支控制

控制现金收支的重要原则之一是量入为出, 紧紧抓住现金收入这个龙头, 广开财源, 积极创收, 在保证基本流入途径始终处于畅通状态的同时, 多方开辟辅助流入渠道, 建立现金流入保障系统, 以应付突发事件及偶然变动事项带来的影响。同时, 严格按照财务预算控制现金支出, 压缩非生产性费用支出, 降低生产成本, 使有限的现金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统筹现金收支是确保企业平稳经营、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3. 资金周转控制

首先, 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信用政策、付款条件等。在管理上, 应及时催收报账, 防止大量现金在个人手中沉淀;其次, 加强存货的管理, 企业可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 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 减少存货, 节约相关的开支;最后, 严格收款责任制, 加快现金的回流, 减少和控制坏账的比例。

4. 现金调拨与转移控制

企业在制定现金调拨或转移策略时, 首先要计算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 然后将临时闲置的资金尽快盘活, 把剩余现金及时存入银行或投资到其他领域, 降低公司日常保持的总体现金水平, 又相对扩大了可用于投资等方面的资金。

(三) 事后反馈

企业现金管理是否科学有效最终要通过现金流量表展现出来, 科学分析现金流量表对企业现金管理意义重大, 它可以展示企业现金流的来龙去脉。科学分析现金流量表主要表现在:首先, 现金流结构及原因的科学分析;其次, 企业偿债能力和股利支付能力指标的科学分析;再次, 企业获利能力指标的科学分析;最后, 企业成长能力指标的科学分析。经过现金流量表指标分析并与预警指标值相比较从而发现企业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向各部门以及管理层进行信息反馈, 形成如图3所示的现金管理策略循环体系, 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和信贷决策。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经济复苏中我国企业现金管理现状以及所呈现的现金管理问题的分析, 重点提出了企业的现金管理策略, 具体包括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等, 得出的结论是复苏过程中还充斥着各种复杂多变的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复苏进程, 企业必须加强现金管理工作;加强现金管理, 事前预防是基础, 事中控制是根本, 事后反馈是要求;企业必须重视现金管理工作, 保证资金循环畅通, 促使企业良性生存、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裴周轶.加强经营性现金流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9) .

[2].任宇震.浅谈企业现金流的战略管理[J].知识经济, 2009 (11) .

[3].柳军文.企业现金管理新探[J].会计研究, 2007 (12) .

[4].吕煜瑜.企业现金管理的现状分析和思考[J].学理论, 2010 (25) .

[5].石立波, 冯丕同.现金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9) .

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理由 篇4

如何正确认识现金流量管理存在的理由并加以规范是现代财务管理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阐述了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相关理念,列举了一些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理由,并提出解决理由的倡议。

关键词:企业现金流量 理由 应对措施

一、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管理概述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策略

对于现金流量的定义,学术界存在着不同观点。

经济学家张俊瑞认为现金流量通常是指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金流入及其净额。

现金流量管理也就是指把现金流量作为企业管理的重心,围绕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而构筑的管理体系,是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所做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制约、信息传递与报告以及分析与评价。

(二)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与考核

现金流量的分析一般是以现金流量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

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比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售回款良好,创现能力强。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结合企业目前的投资项目进行,不能简单地以现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来论优劣,而应建立完善的分析、评估与风险制约体系,在多个会计期间综合考虑,根据投资项目的性质和内容做好现金流量分析。

3、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从一般作用上来讲,企业的筹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越大,企业面对的偿债压力也越大,但如果现金净流入量主要来自于企业吸收的权益性资本,则企业不仅不会面对过大的偿债压力,资金实力反而增强。

4、现金流量构成分析

现金流量的构成分析是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应分别计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占现金总流入和流出的份额,掌握现金的主要流动方式,为企业建立完善、科学的现金流数据模型,使企业管理者能更好的了解企业目前状况,为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和依据。

(三)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1、重视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存活的基本要求

企业都有各自的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的现金流量特征也都各有不同,企业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现金流量分析来正确把握企业发展脉搏,发现企业存在理由,加速资金流动使企业始终健康、快速发展。

2、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过去评价企业的发展能力主要有收入、利润等指标,但是因为利润的计算策略能够被人为的操纵,另外有些企业减少产品开发研究费用来增加利润,这些费用的削减会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

3、加强现金流量管理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近些年来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这就促使企业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重视调整产品的制作工艺,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要求,而加强现金流量管理能认清企业现金流的动向,加速资金向需要的地方流动,推动健康项目的发展,增强企业实力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理由

(一)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目前状况

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体系构成主要包括三大内容:第一,现金流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该理论研究现金流量管理目标、管理原则、管理假设、管理环境等,是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第二,现金流量管理的应用理论。

该理论可以划分为现金流量预测、决策、计划、制约、报告和分析理论,它们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三,特殊行业或特殊业务现金流量管理理论。

现金流量管理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处于经常变动状态,同时也是充满风险的。

(二)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理由

1、过于重视会计利润与营运业绩

按照现行准则收购企业资产(既包括固定资产也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全部计入投资活动支出。

当收购资产中的应收账款产生现金回笼、存货实现现金销售时却“理所当然”地计入了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另外拟收购的子公司或经营单位在收购完成前结清债务而在收购完成后债权陆续回收也可以提高收购公司的经营现金流。

2、满足监管的需要产生操纵动机

有企业年度经营利润主要来自权责发生制下应计利润的增加,缺乏现金支撑而现金流对企业信息披露和考核有重要作用,这就催生了人为操纵现金流的违法现象。

3、公司治理混乱

负债经营、负债不合理、治理混乱和监管处于“真空”状态、股东不了解企业的真实信息等情况发生必定导致企业长期亏损和持续经营性现金流出引发企业失败。

三、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存在理由的理由分析

(一)基于现金流信息的财务分析

基于现金流量信息的财务分析可以从总量分析、结构分析、比率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

1、总量分析,通过有关现金流量总量指标的分析揭示有关信息,结合公司的经营情况、发展战略和财务政策对现金流量总量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

2、结构分析,分析企业个别现金流量之间、个别现金流量与总量之间、不同时间的现金流量之间、常规性现金流量与偶发性现金流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考察其现金流量的持续性。

3、比率分析,通过有关现金流量比率的分析,我们可以考察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平衡性、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现金流量管理及周转能力、资本支出和投资能力等。

行政管理精细化思路与策略【2】

摘要:一直困扰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管理精细化模式在当下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理由在于精细化的行政管理可以有效地推动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保障日常的运作。

为此,本文从行政管理精细化思路出发,具体分析了实现行政管理精细化思路与策略的搭建,涵盖了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实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内部员工素质、深化精细化意识三个方面。

关键词:行政管理 精细化 策略搭建

一、行政管理精细化思路

1.可细化、量化的管理科目

可细化、量化的管理科目是指以行政管理整体为对象,将其拆分为若干个细小的部分,方便行政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主观直观的感受对这些细化的任务进行考虑、分配。

通过可细化、量化的管理科目,可以有效地将不同工作进行分类,改善工作的流程,推动效率的提升。

其作用表现在一是行政管理人员借此可以有效地把控好时间,提升每一个管理细节上的监控力度;二是出于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目的,就需要将管理机制进一步的量化,不仅仅是指每项工作任务或者是工作的量化,还包括了不同工作协调机制上的量化,将传统的任务模式转变成任务量化模式。

2.标准化、流程化理念的融合

生产车间流水线的运用,是企业产生过程中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是一个标准化与流程化完美融合的典范。

在行政管理中,也需要将这种理念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这对于提升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具体而言,标准化与流程化的行政管理理念,需要将目标任务或工作,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分解,按照一个发展情况对其进行顺序上的衔接,而后在全面整理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管理工作标准,进行标准化操作。

通过标准化与流程化的新行政管理模式,可以保障行政管理工作做到精细化。

3.经济化、协同化意识的导入

经济化、协同化意识的导入是指由于行政管理工作不只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众多部门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庞大、复杂的集合。

这种特点就需要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环节之间、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的意识,这样才能够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所以在行政管理的理念中必需要树立一个经济化、协同化的意识,注重怎样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有效的管理效率或者经济回报。

总之,学会用正确的行政管理模式做适当的事情,可以提高行政管理的水平。

二、实现行政管理精细化具体思路与策略搭建

1.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行政管理人员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单位人员个性特点的基础之上,判断其容易出错的地方,找出理由所在,及时克服并且加以改善。

另外,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大力推广宣传、从细节上凸显出企业独特的文化氛围以及整体的行政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对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奠定一个坚固的基础条件。

2.实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

实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除了需要强化企业的文化建设以外,还需要制定出针对性的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在体现出企业内部行政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体现出经营化的现代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内部制约标准。

具体来讲,需要在进行精细化行政管理之前,进一步在企业内部制定出一整套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时代性的现代内部规章制度,形成一个规范性的办事操作流程。

另外,还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障每一位企业员工都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有一个目标性、计划性的统一标准去完成各项工作,最终实现精细化行政管理的目标。

3.提升内部员工素质,深化精细化意识

在提升内部员工素质、深化精细化意识方面,需要加强对员工素养的培训工作,理由在于当下行政管理工作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好精细化的行政管理策略,实现真正作用上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

此外,只有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精细化意识水平,才能够在各项细节工作中实现效率的提升。

创新作为目前企业最重要的活动,必须要提升人员的素养,扩展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创新的目标。

因为,在行政管理精细化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内部员工素质、深化精细化意识,引导行政管理超规范化、系统化、创新化的道路前进,引领企业走向成功之路。

总之,面对复杂繁琐的行政管理工作,精细化思路可以减轻行政管理工作的任务量,保障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提升行政管理的水平,降低管理上的成本。

参考文献

[1]柴安东.关于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深思[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11(13):31-33

[2]王耀华.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理由及创新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15(10):102-103

[3]张红,路鑫.对现代企业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深思[J].商场现代化,,22(2):342-345

[4]周水桥.以管理精细化追求效益最大化[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14(3):115-119

[5]郭姝英.发电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北方经贸,2013,11(6):225-226

论现代企业的现金管理问题 篇5

关键词:现金;现金管理;问题;对策

1.现金管理的重要性

“现金为王”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中心理念。现金犹如企业日常运作的“血液”,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本保障,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企业的现金循环与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之间相互影响。通过现金管理,关注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是股东价值增长必由之路。现金流量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计量的,可以增加企业决策实效性。控制现金的流入与流出,可以加强财务监控的力度,降低财务风险。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复杂多变,提升现金管理水平,可以合理的控制营运风险,提升企业整体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不断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

2.现代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现金的安全性不高,管理控制薄弱

企业现金面临的风险首先是安全性。由于企业内部现金管理控制薄弱,企业现金可能受到非法的侵占和挪用,造成企业款项的流失。众所周知,许多企业存在会计作假,现金“跑、冒、滴、漏”的现象。比如企业资金可能被侵吞,进入私人的小金库,或被挪为他用;利用企业制度的漏洞,“坐支”现金;库存现金被盗;企业的各类文本文件、票据和印章、印鉴等被随意放置而被遗忘,或被员工盗用,造成企业现金的流失。

2.2 现金管理缺乏规划,利用率不高

在我国,由于现金管理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现金管理的理论发展滞后,大多数企业没有对现金进行合理规划,存在着多头开户,现金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一个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往往分别开有数个银行账户,每个账户里的金额不一,使得集团总部对整体资金缺乏控制。这样就容易出现集团总体资金富足和分公司的资金过于分散从而不能形成规模,导致资金浪费与沉淀,企业集团部分资金短缺。当需要资金时往往因为抽不出资金而向银行贷款,造成集团内部自有资金与负债双高的现象,导致公司存在高额的财务费用和大量的现金沉淀,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2.3 资金运作的风险控制不足

企业通常会用现有的闲置资金在证券市场进行有价证券买卖委托理财,以期规避经营风险或投资获利。一些企业缺乏专业的理财知识,缺乏理性的投资预测、决策、预算、分析能力,在投资方向难以把握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对外投资,导致现金无法及时收回,破坏了资金的良性循环,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现金流量。

3.加强企业现金管理对策分析

3.1 建立良好的现金管理制度

良好的现金管理制度有助于防止或减少不法分子偷盗、贪污、挪用企业现金等舞弊行为的发生。第一,建立严格的组织分工和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第二,建立审批流程机制,明确审批人对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第三,保证企业建立起的现金管理制度能得到有效地执行,及时发现不合法的资金收付行为。第四,建立合理的考核标准和程序,将各部门的资金管理状况与部门的业绩指标挂钩,促使各部门能够更好地开展现金管理工作。

3.2.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传统企业资金的管理模式相对松散,使企业的资金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建立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实行现金池管理,实现最大化的资金利用效率,最小化的资金持有成本,以提高集团企业的经济利益。

实行现金池管理,将企业的资金进行统一账户管理,使资金能在公司内部进行流通,以满足子公司缺少资金的状况,以内部资源共享替代外部融资,从而减少了因外部融资而产生的财务费用,也减少了资金管理的成本。

3.3.追求最佳的现金结存额和使用效率

为保证企业在任何需要的时候有随时可动用的现金资产,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在账上随时保留足够的现金结存。但持有现金是有成本的,包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和机会成本。现金管理的最佳境界是“不结存现金”,在条件允许下,尽量借用银行的钱来保证公司任何时候的资金需要。

确定现金结存额后,就要确定现金短缺的时期有多长,从而能达到最佳的现金使用效率。企业一般采用三种方法来缩短现金缺口时期:延长采购存货的应付账款付款期,缩短应收账款收款期,加快存货周转期。

3.4.强化投资管理,降低资金运作风险

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企业通过理财来获取收益。为避免盲目投资,企业需要强化投资管理。第一,委托信誉好、规模大的专业机构理财。专业投资管理机构往往比企业自身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更好的投资决策能力,与企业直接参与二级市场投资相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委托理财风险更小。第二,配备专业理财人员,加强对现金的管理。企业根据自身的状况,合理配备理财人员和管理团队,权衡相关支出和收益,提高现金利用率。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投资管理中要正确评价自身能力,量力而行。

4.结论

海信集团总裁周厚健曾说:“一个企业的死亡,其直接原因往往不是它的利润,而是现金流量。”现金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现金管理对企业经营意义重大。而现代企业在现金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强化现金管理,从而使企业能有效抵御风险,提高企业资金的整体利用率,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资产经营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高源.浅析现代企业现金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2,(697):44-45.

[4]徐晔,方先丽,林卓英.现金管理的最佳境界[J].上海会计,2001:35-37.

[5]王甲迎.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现金管理[J].商情,2010,(30):31-32.

[6]杜馨.我国现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华东经济管理,1995,(5):27-30.

民营企业现金管理研究 篇6

现金流量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 因为财务管理是以现金收付能力为标志的, 现金流量的管理活动中, 管理者往往采用不同于会计利润的观点, 而是从运营的角度出发更侧重现金概念。具体表现为通过对现金流的监督、控制和预测, 实现对企业主要经济活动的安排和控制。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是采取集权还是分权模式, 从财务学的角度来看, 并没有标准答案, 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 实践证明, 针对企业集团这样的庞大实体, 现金流量管理采用集中管理模式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企业集团现金流量集中管理的内涵

1、现金流量信息的集中。

现金流量集中管理要求下属企业定期上报现金流量信息以强化集团总部对成员企业的现金流量决策和控制能力。这些信息包括:现有的现金存量信息、过去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量信息及预测的未来现金流量信息。现有的现金存量信息是指现金余额, 包括各成员单位的现金余额和汇总后的集团现金余额, 反映了集团可利用的现金资源;过去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量信息是指现金的流入信息和流出信息, 反映了集团现金的收支及其用途;预测的未来现金流量信息是指将预测的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流出量与现有现金存量相结合可以预计未来某时点的现金余缺, 为集团内部调剂资金或向外融通资金提供支持。

2、现金流量管理权限的集中。

企业集团现金流量集中管理的实质是将成员企业的现金管理权限集中到集团总部, 以方便整个集团现金流量的统筹管理和使用。但是, 现金流量管理权限的集中, 并不意味着将这些权力全部集中到集团总部, 而是要结合企业集团自身的财务管理体制情况对成员企业的现金管理权限进行不同程度的集中。

3、现金资源的集中。

现金资源的集中是将分散在成员企业账户中的闲散现金集中到集团总部指定的银行账户中, 现金不足的企业可以从该账户中拆借。通过这种方式, 改变了以往各成员企业银行账户独立操作造成的企业集团内部现金盈缺不平衡、存贷两高的情况;同时也聚合了现金资源, 形成了现金的规模优势。

4、财务人员的集中。

财务人员的集中指的是母公司对成员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企业集团财务人员集中管理的方式一般是委派财务负责人。集团母公司为维护集团整体利益、强化对成员单位经营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 由母公司直接对成员单位委派财务负责人行使日常财务监督权, 委派人员纳入母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编制, 实行统一管理和考核惩罚。通过财务委派制, 有助于集团总部有关现金流量集中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对现金运作的事中监控。

(二) 现金流量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集团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经营理念的转变, 企业集团纷纷提出现金流量集中管理、提高现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简单高效的财务管理需求。

1、调剂集团内部现金余缺, 提高现金使用的效率。

实行现金流量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 加强了对所属子公司的现金控制能力, 集团总公司可以利用集中起来的现金, 在各所属子公司之间进行余缺调剂, 降低贷款额度, 帮助企业实现“三高变三低”, 即将企业的高存款、高贷款、高费用变为低存款、低贷款、低费用, 从而提升企业集团的资本运作水平, 使现金得到最高回报和创造最大价值, 实现整合优势。

2. 加强集团的内部监控, 规避现金风险。

实行现金流量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 不仅可以帮助总部公司加强对其成员企业财务监控, 避免成员企业的财务目标与集团总部的目标相背驰, 还可以减少企业集团贷款额度, 降低财务风险。

3、可以即时掌握成员企业的经济信息, 指导成员企业的经营活动。

实行现金流量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 可以帮助决策层及时准确的掌握各成员企业的经济信息, 指导其进行规范的操作, 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也可以将各成员企业的盈余现金总量进行考量, 并可适时进行规模投资, 获取更大的投资收益。

二、企业集团现金流量集中管理模式

根据管理的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不同、行业的现金流量运行规律不同, 现金流量管理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种不同模式:

(一) 报账中心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现金流量管理高度集中, 一切现金收付活动都集中在母公司的财务部门。集团母公司通过报账中心, 解决统一报账、统一收支的问题。报账中心模式又分为统收统支和拨付备用金两种形式。

1. 统收统支方式。

该模式是指企业的一切现金收付活动都集中在集团总部的财务部门, 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不单独设立账号, 一切现金收入和支出都通过集团财务部门办理, 现金收支的批准权高度集中在经营者手中, 或者经营者授权的代表手中。实践证明:统收统支的方式有助于企业集团实现全面收支平衡, 提高现金的周转效率, 减少现金的沉淀, 控制现金的流出, 降低资金成本。但是, 不利于调动成员企业开源节流的积极性, 影响成员企业经营的灵活性, 以致降低整个集团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效率。

2、拨付备用金。

拨付备用金是指集团总部按照一定的期限拨给成员企业一定数额的现金, 供其使用。在这种情况下, 成员企业所有现金收入必须集中到集团的财务部门, 成员企业所发生的现金支出必须持有关凭证到集团总部的财务部门报销以补足备用金。与统收统支方式有所不同的是, 集团所属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有了一定的现金经营权, 在集团总部规定的现金支出范围和支出标准之内, 可以对拨付的备用金的使用行使决策权。但是集团所属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仍不独立设置财务部门, 其每一笔支出仍必须通过集团财务部门的审核, 超范围和超标准的开支必须经过集团总部的批准。

统收统支方式和拨付备用金方式均属于高度集权的现金流量管理模式。这两种方式只适用于同城或相距不远的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 至于独立核算的分、子公司, 通常不适用于该模式。

(二) 结算中心模式

结算中心通常是由企业集团内部设立的、办理内部各成员或分公司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 也是一个独立运行的机构。内部结算中心主要职责包括:

1、设立内部结算账户, 办理集团内部往来结算。每个成员公司都必须在结算中心开设账户, 成员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 都必须通过结算中心办理往来结算。

2、制定结算制度。结算中心统一制定结算方式、结算时间, 规范结算行为。

3、统一筹措现金。各成员公司无权对外融资, 必须由结算中心统一对外筹集现金, 即结算中心根据成员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现金筹措和现金调度。

4、对结算业务中资金流向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 并纠正现金使用中的盲目性。

5、建立信息反馈系统。结算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地以报表的形式将现金流通状况反馈给集团总部和各成员公司, 使集团总部和各成员公司的领导层及时掌握现金使用状况。

(三) 内部银行模式

内部银行是将一种模拟的银企关系引入到集团内部的现金流量管理。这种模式下, 母子公司是一种借贷关系, 内部银行实际充当企业集团的结算中心、货币发行中心、贷款中心和监管中心。内部银行的主要职能是进行集团内部日常的往来结算、资金调拨和资金运营。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设立内部结算账户, 办理集团内部往来结算。

每个成员单位都必须在内部银行开设账户, 成员单位在经营活动中的一切实物转让、劳务协作均视作商品交易, 都要通过内部银行办理往来结算。

2、发行内部支票和货币。

内部银行根据有关规定发行自己的支票和货币, 在各成员单位之间使用。

3、发放内部贷款。

内部银行根据集团总部为各成员单位核定费用定额, 结合各成员单位的实际需要, 对其发放贷款。

4、统一筹措资金。

在这种模式下, 各成员单位无权对外融资内部银行统一对外筹措资金, 即内部银行根据成员单位的经营状况筹措和资金调度。

5、制定结算制度。

内部银行统一制定结算方式、结算时间, 行为, 同时对结算业务中的现金流向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

6、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内部银行定期或不定期地以报表的形流通状况反馈给集团总部和各成员单位, 使集团总部和各成员单位及时掌握现金使用状况。

(四) 财务公司模式

财务公司是一种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经营范围除抵押放款以外, 还有外汇、联合贷款、包销债券、不动产抵押、财务及投资咨询等业务。我国的财务公司大多是在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水平后, 由人民银行批准、作为企业集团的子公司而设立的。所以, 它还担负着企业集团的理财任务。财务公司的主要功能包括:一是通过在企业集团内部转账结算等加速资金周转;通过融资租赁和买方信贷, 注入少量资金, 解决集团内部产品购销两方面的问题;通过对集团内部提供担保、资信调查、信息服务、投资咨询等为企业集团各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财务公司运用同行业拆借、发行债券及新股, 从事外汇及有价证券的等手段, 为集团开辟广泛的融资渠道, 并成为集团的融资中心。三是将集团暂时闲置的现金投向高效的产业和行业, 或者用于集团本身发展的项目, 使现金运用效率最大化。

从财务公司的功能看, 集团设立财务公司是把一种完全市场化的企业与企业或银企关系引入到集团现金流量管理中, 使得集团各子公司具有完全独立的财权, 可以自行经营自身的现金, 对现金的使用行使决策权。另外集团对各子公司的现金控制是通过财务公司进行的, 财务公司对集团各子公司进行专门约束, 而且这种约束是建立在各自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基础上的。企业集团经营者 (或最高决策机构) 不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现金使用和取得。

(五) 现金池模式

现金池是以现金流量集中管理为主线, 借助商业银行现金管理服务和网络通讯技术, 对企业集团各子、分公司的现金进行实时监控、统一调度和集中运作的一种管理模式。对于企业集团而言, 一个非常重要的现金流量管理要求就是要实现集团系统内的现金资源有条件共享。企业集团现金池正是为了满足集团企业的这一要求应运而生的现金管理方案。集团现金池是商业银行帮助企业集团实现集团系统内的现金有条件共享的一项服务, 是企业集团现金流量集中管理的高级形式。企业集团可以借助“集团现金池”这一平台, 实现内部成员企业现金资源的共享。

三、现金池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应用

(一) 现金池管理模式的特点

集团公司现金池管理模式作为世界上最有效率、技术水平最高的的一种现金流量集中管理模式, 有着与传统的现金流量集中管理模式所不具有的特点:

首先, 集团公司现金池管理模式实现了现金“零余额管理”。众所周知, “零余额管理”是一种极限式的管理模式, 它并不是要求营运资金真的为零, 而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 尽量使营运资金趋于最小的管理模式。“零余额”管理实施要点包括:根据现金流量管理要求, 进行账户余额控制, 保持集团最低限度的资金占用。一方面可以将企业集团多个账户的现金余额转移到一个中央账户, 增强对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控制, 减少闲置现金;另一方面, 便于将多余现金集中起来形成大额现金, 进行收益高, 但现金要求大的短期投资。

其次, 利用商业银行专业化服务, 实现对企业集团现金流量实时监控和预警。现金池与其他企业集团现金流量集中管理方式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其借助于商业银行专业化服务, 成功实现了集团现金流量的集中管理。在这个过程中, 银行已经成为集团实现各成员单位现金流量集中运作和集团内部现金共享的管理主体之一, 而不再仅仅是企业集团现金管理的“配角”。通过银企直联, 保证了现金流与银行同步, 为结算中心提供实时、准确、全面的现金运作状况, 减少重复录入和差错。现金池使得集团与商业银行形成了紧密的战略联盟关系, 能够更好地享受银行提供的现金结算、账户报告、电子银行和投资融资等服务, 实现集团与银行的双赢。

最后, 现金池管理模式只是针对企业集团的现金流量, 针对性较强。它通过现金总账户、净额交易和电子数据互换系统等方式进行现金流量管理。现金总账户是指通过银行账户汇总流动性资金, 为集团进行融资, 它由一个主要银行账户和一个或多个连续银行账户组成, 是管理现金的一种工具。它能适应企业集团多个法人实体的现实, 融合多种资金集中策略, 因此可以与其他模式共同使用, 实现有效统一调拨集团的全部现金, 最大限度地降低集团持有头寸的管理目的。

(二) 现金池管理模式的应用

现金池管理模式是现金流量集中管理一种模式, 但并非所有的集团公司都适用该模式, 其应用范围主要包括:首先, 其应用主体必须是大型的企业集团, 尤其是跨国企业和涉及较多外汇现金结算业务的大型企业。这主要是因为现金池的设计模式是针对多账户现金余额的集中管理, 对于小型企业可能会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影响。其次, 其应用主体必须具有较强的控制力以及较高的信息化程度。因为现金池模式将融资风险转移到了企业集团内部, 并且对银行网络系统和企业信息化管理有较高要求, 所以企业集团对成员企业的控制力度, 直接影响着现金池管理效益的发挥。最后, 由于现金池主要是针对企业集团现金管理的一种模式, 对财务管理的其他方面的控制存在一些弱势, 因此必须结合其他管理方式 (财务公司或者结算中心模式等) , 才可使得集团现金流量管理制度和流程更具效率。

以上对现金池模式的应用范围予以界定, 下面以跨国公司如何利用现金池模式进行现金流量管理的具体做法来说明该模式的应用。

1、帐户设置。

账户设置是企业集团以及银行和集团各分子公司之间进行现金核算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网上银行的发展, 而这又带来了企业集团开户方式的改变。在现金池模式下, 企业集团的账户可分为外部账户和内部账户。其中外部账户包括企业集团在银行中开设的银行总账户以及集团成员单位在当地所在地银行开设的分账户;内部账户是企业集团为记录、清算总账户和子公司分账户以及子公司分账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在集团结算系统中建立的内部结算账户。

2、办理结算。

一般而言, 可以根据企业集团与外部商业银行之间是否实际发生了收付款业务, 将现金池模式的结算流程区分为外部结算流程和内部结算流程。外部结算流程是指企业集团结算中心和外部单位之间, 通过第三方银行发生收付款的过程。其中, 外部结算流程又可以根据现金往来的方向划分为收款流程和付款流程。内部结算流程是指企业集团通过结算中心处理各分、子公司之间款项相互往来的流程。通过这些特定的流程, 实现现金流量的有效控制。

四、结语

现金池模式是集团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可以作为企业集团有效控制企业现金流量的工具。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集团都应采用这种模式, 因为这种模式都企业的要求很高, 一旦实施主体达不到这种要求时, 这种模式给企业带来的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资金链中断等) 。所以, 企业集团应该结合自身特点, 选择适合自己的现金流管理模式, 才能真正提高现金使用效率, 提升企业价值。

摘要:现金流量集中管理这一模式在国际大型企业集团中被广泛应用, 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财务公司、结算中心等模式已经在我国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金池管理, 做为现金流量管理集中管理的新模式, 对于节约企业集团资金成本起了很好的作用。因此, 结合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实际情况, 提出系统的现金池管理所实施的可行性方案非常重要。

关键词:现金流量集中管理模式,企业集团,现金池

参考文献

[1]、谢杭生,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特点、问题及政策建议, 金融研究, 2000年第2期

[2]、章新蓉, 企业集团实施现金集中管理的新模式, 企业活力, 2005年第10期

[3]、王婷、何学忠, 试论企业集团现金流量管理, 企业经济, 2007年第4期

[4]、王道菊、姚同山, 企业集团现金流量集中管理模式的适用性研究, 北方经济, 2006年第12期

民营企业现金管理研究 篇7

1 我国快速成长型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快速成长型企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 一批拥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企业正在抓住企业快速增长的有利时机, 合理整合和调动企业内外资源, 力求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但在企业快速成长的背后, 一些企业正在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如企业管理混乱, 人员缺乏、流动频繁, 缺少雄厚的资金支持等。快速成长企业面对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以及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就必须在市场开发、生产经营等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 从外部环境来看, 一般快速成长型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很多企业只能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得资金, 而这条渠道也变得越来越难;从企业内部来看, 快速成长型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 现金流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领导人对现金流量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的层面, 没有真正意识到现金流量管理是成长型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国快速成长型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对现金流量问题关注不够, 现金流量管理意识淡薄。

大多快速成长型企业的企业目标多为销售额、利润额, 典型的管理模式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 严重的集权现象, 加上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缺少必要的认识和研究, 导致快速成长型企业往往只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 而对企业现金流量性循环问题关注不够, 忽略了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必要关注, 更谈不上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另外, 一般快速成长型企业均缺少专门的、统一的、集中的资金管理系统, 对资金流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和决策机制, 在保护资金的安全性、资金结构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效果上没有系统规划, 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重“集中”, 忽视了“管理”, 重“使用”, 忽视了“流动”。

(2) 对现金流量管理目标的研究不足, 现金流量管理缺乏方向。

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是要实现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最大化、自由现金流量最大化、整体现金流量最大化以及现金流量利用效率最大化。现实中, 快速成长型企业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 过分追求利润最大化, 导致企业经营行为的短期化;过分追求现金净流量越多越好, 导致部分现金闲置浪费。对现金流量管理目标的研究不足, 导致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只停留在现金预算、日常流量控制等战术性层面, 没有提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 不能同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得成长型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在实际运行中缺少真正的目标方向, “盲目”、“随意”充斥着成长型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全过程。

(3) 现金流量管理缺乏稳定性, 企业经营或投资过分多元。

成长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 加之一般快速成长型企业创立时间短, 投资规模小, 缺乏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积累, 导致部分快速成长型企业往往倾心于销售利润率高的行业, 致使企业现金流量呈现出间接式、无规律的特点, 现金流量管理缺乏稳定性。另外, 一般快速成长型企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经营成功, 往往沾沾自喜, 认为只要自己看准了的经营或投资领域都可以涉足, 也必然会取得成功, 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快速成长型企业走向多元化经营或投资之中。不可否认, 多元化经营或投资可能会有效分散快速成长型企业的经营风险, 但将企业有限地资金分散在各个经营或投资项目上, 就会使得每一个项目上的资金均显得不足, 最终会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4) 现金流量管理侧重于事后分析, 缺少前瞻性预测和安排。

一般快速成长型企业和所有企业一样都在按照规定编制现金流量表, 对现金流的管理侧重于事后分析, 缺乏事中的控制, 缺乏对企业在经营或投资过程中的现金流量周转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 特别是前瞻性地预测和分析安排。导致快速成长型企业一般不能提前对企业债务风险、营运资金周转风险以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地预警。加之, 成长型企业更多地追求“利润导向”, 使得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存在着严重地滞后性和被动性, 一些企业往往只有在发不出工资, 没钱购买原材料和依法纳税时才关注于现金流量管理。

2 对我国快速成长型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建议

快速成长型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确保企业有进行正常经营及其基础上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同时加强现金的流动性, 提高其运营效率, 使得企业在较快发展中得到实力, 在稳健发展上扩大规模。快速成长型企业要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的中心、兼顾效益, 紧紧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来构建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体系, 有效实现企业在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在数量和时间方面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控制、信息传递与报告以及分析与评价, 真正通过有效的现金流量管理, 助推快速成长型企业的稳健发展。具体建议有:

(1) 树立人本化现金流量管理理念, 主动破解融资难题。

在人本化现金流量管理理念下,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现金流量管理观念, 强化对人力资本的激励和约束,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实施分层管理模式, 让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现金流量管理, 组高效、科学的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组织架构。三是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牢固树立现代信息理财观念, 从全面、准确、快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现金信息入手, 进行科学的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另外, 快速成长型企业一般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自有资金是企业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 为破解融资难题, 企业首先要用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坚持诚信为先, 提高资信度, 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其次, 企业自身要通过改善经营管理、规范财务制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来逐步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纳。

(2) 建立现金流量管理预警机制, 谨慎多元化经营或投资。

快速成长型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条件, 建立现金流量管理预警机制, 不宜盲目进行多元化经营或投资, 而应理性思考将资金投入企业的发展, 提高企业的造血功能, 增加现金流量, 规避经营风险。企业在现金流量管理预警机制的建立上, 可考虑在企业内部设立风险储备基金, 保证现金的合理水平, 加强现金的流动性, 特别是企业应加强存货的管理决策, 要进行科学地预测计算, 按照合理的进货批量进行采购。另外, 快速成长型企业尽量不要投资于超过自身规模15%以上的项目, 应注重投资于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升建设项目, 找准自己的经营或投资方向, 定位好企业发展目标, 合理运用资金, 加强对现金、存货及应收账款等的管理, 切实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3) 强化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 充分利用现金浮游量。

快速成长型企业要意识到避免使内部现金流量控制成为管理工作的盲点, 要在完善企业自身现金流量的控制制度和财会制度上下功夫, 通过制定现金流量规划、编制现金流量预测表等, 提升企业在计划期内的资金流转状况和企业经营能力。另外, 对于成长型企业要充分利用现金浮游量来强化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有意识注意现金收支过程中的凭证传递和处理时间差, 使得企业在开户行账户上的存款余额大于企业账户存款余额的差额。对于每日现金流量较大的成长型企业, 提高收款速度, 降低付款速度, 强化现金流量预算管理, 充分利用现金浮游量能有效提升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

(4) 提高现金流量的周转速度, 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管理信息系统。

快速成长型企业要对现金流量循环周期进行合理规划, 尽量缩短现金流量循环周期, 提高现金流量的盈利能力。另外,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控制体系, 研发适合于企业自身特点的收帐系统, 建立更为快捷的银行结算方式和企业现金收支控制制度, 使得企业能够更快地收取客户的现金。有条件地快速成长型企业, 可以考虑建立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使得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工作流等汇集在一起, 使企业管理者更及时、准确地获得企业内外运营的各种财务、管理信息, 最终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从传统意义的上简单地记账、算账、制作财务报表转向财务控制, 项目预算、资金运作、业务扩展、决策支持等上来, 真正预测和把握企业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 以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 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

现金流量管理是时间安排与空间规划、财务收益与财务风险的整合, 是一个全面的、动态的、系统的过程, 快速成长型企业只有合理利用自身优势, 依据企业战略目标, 从各个方面不断完善现金流量管理, 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财务风险, 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现金流动性, 并将企业的资金及时转换为生产力, 更进一步提升成长型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中亮.高成长企业的形成条件及其风险防范[J].现代财经, 2006 (7) .

[2]庄宏.浅谈财务观念的创新与发展[J].今日科苑, 2008 (4) .

[3]沈红瑞.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探讨[J].当代经济 (下半月) , 2008 (7) .

[4]周冰.信息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问题初探[J].商业经济, 2008 (6) .

[5]尹钟.试论信息时代的财务管理[J].商场现代化, 2008 (23) .

民营企业现金管理研究 篇8

企业没有利润还可能正常运转, 但是如果没有现金周转, 就会陷入破产的困境, 所以企业现金流风险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现金流管理贯穿于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销售等实现企业价值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而这活动又都可以用价值链来表现。从而以价值链为载体的现金流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现金流管理信息。

价值链包括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 以往企业大多重视内部价值链现金流管理, 但外部价值链同样会对企业现金流产生影响。如由于市场供求的变化, 供应商可能会使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而增加现金流的流出, 销售商也可能压低企业商品的价格而降低现金流的流入。因此, 企业应该重视外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 及时掌握外部价值链和市场的变化动态, 提高现金使用效率, 增加现金流的净流入[1][2]。

在企业的外部价值链中, 原料成本费用在企业的总生产成本中占据着相当高的份额, 据测算, 生产和制造业的原料采购成本已占销售额的60%一80% , 以下笔者以原料成本价格波动作为企业外部价值链的重要要素来研究它对现金流净流入的影响。

二、模型及参数估计

基于现金流的时间特性和原料成本价格的随机性, 可以利用时间随机变量来度量现金流风险。假设状态变量x代表风险因子 (如利率、汇率、商品价格等) , ft0 (x0) 是原料的初期价值, t时刻的原料价值为ft (x) , 价值损失函数为

ΔfΔt (Δx) =ft (x) -ft0 (x0)

引进最大损失上限值M, 它在概率意义下满足

P (ΔfΔt (Δx) ≤-M) =α

其中α为概率值 (α=1-置信度) , 该式表示发生损失大于M值的概率要小于α, 即以1-α的概率保证损失不超过M, 例如某公司每天交易的有价证券的M值在95%置信水平下为100万, 即在正常市场条件下, 将来24小时内发生大于100万亏损的可能性为5%, (该例中置信度为95%, Δt=1d) , 值不仅给出了公司现金流风险变化的大小, 同时也给出了最大损失发生的概率。

在这个定义中, M值涉及两个要素, 一是价格变动的时间间隔Δt, 可以是一天, 三天, 一个月或更长, 这要根据现金流流动性的强弱, 流动性越强的Δt应越小, Δt越长的在相同概率水平下, 风险就越大, M值也越大, 这是由于风险的累加性造成的;二是置信度 (1-α) , 它反映了不同企业对风险的不同偏好, 对于风险厌恶者来说, 为了降低现金流风险, 在量化风险时需要较高的 (1-α) , 相应的M值也比较高。

基于上述模型的现金流风险度量, 其关键就是要估计未来损失函数的统计分布或概率密度函数, 可采用历史模拟法 (Historical Simulation) 、Risk Metrics和Monte Carlo 模拟法 , 他们各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下边我们给出Risk Metrics方法中的基于正态假设前提下的 值计算方法, 它又分成单一资产和多个资产情形, 把前者处理成后者的特例。

设某原料组合为ω= (ω1, ω2, …, ωn) , 其中ωi (i=1, 2, …, n) 为分配到第i项资产比重, 且满足undefined。设初始原料采购总额为f0, 按ω分配到n种商品上, 则在持有期末组合ω的投资价值为

f1=ω1f0er1+ω2f0er2+…+ωnf0ern

其中ri是第i项风险资产的对数收益率, 即

ri=ln (1+Ri) ,

Ri为第i项资产的收益率。则组合收益率

undefined

组合对数收益率为

undefined

因为, 在期限较短的市场上, 可以认为商品收益率很小, 所以由一阶泰勒展式近似

eri≈ (1+ri)

所以

undefined

再由一阶泰勒展式近似, 得

undefined

这说明资产组合的对数收益率近似为每个资产对数收益率的线性组合, 由随机变量线性函数的方差性质得原料采购组合的方差为

σundefined=ωAωT (1)

其中ωT是ω的转置, (r1, r2, …, rn) 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为

undefined

假设组合中各资产的对数收益率ri呈正态分布, 则其线性组合的对数收益率rω也呈正态分布, 且rω服从N (μω, σundefined) , 其中 μω, σundefined分别为rω的期望和方差, 设f0在给定的置信度 (1-α) 下的最低回报率为r*ω, 则最低期末价值为f*1=f0 (1+r*ω) 。在文献[5]中, 已经得到资产的M值等价于

M=E (f1) -f*1=f0 (μω-r*ω) (2)

由于rω服从N (μω, σundefined) , 则rω的标准化undefined服从N (0, 1) , 要想求出给定置信度 (1-α) 下的r*ω, 只要利用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点C, 使得

α=∫undefinedφ (x) dx,

则Φ (C) =α, 而Φ (-C) =1-α, 所以

undefined

于是r*ω=μω-Cσω, 带入 (2) 式得组合资产的M值为

M=f0Cσω (3)

根据波动性期限结构预测的“undefined规则”, 则计算t天的M值公式为

undefined

特别地, 如果我们进一步简化采购组合ω的维数, 当n=1时, 则得到采购单一商品时的风险计算公式为

M=f0Cσ1 (4)

σ1为这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

估计每个资产的标准差σi及他们之间的相关系数ρij的方法有移动平均模型、GARCH类模型、隐含波动性模型和随机波动性模型 [5]。移动平均模型是金融预测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 它包括简单移动平均和指数移动平均 (EWMA法) , 基本原理是, 首先选取一定长度的历史数据窗口, 计算其算术平均, 然后保持数据长度不变, 更新历史数据窗口 (一般一次更新一个) , 再计算其算数平均。这样得到的平均值可以用于波动性和相关性的估计和预测。其中, 方差使用平方回报的移动平均作为估计的, 协方差则是用回报向量积的移动平均作为估计。但简单移动平均由于对所有的数据采用了等权重, 这使得因为某一天的一个不正常回报 (极端事件) , 就会对波动性的估计产生长时间的影响, 也就是“幽灵效应” (ghost feature) , 从而导致估计出现偏差。目前, 简单移动平均方法正逐渐被EWMA和GARCH方法所代替。

笔者使用EWMA方法进行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的估计, 它根据历史数据距当前时刻的远近, 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 距离现在越近, 赋予的权重越大, 用衰减因子 决定权重的分配, 它的取值在0-1之间。这样一个平方回报序列{rundefined}的n期方差的指数移动平均估计公式为

undefined

或递归形式为

undefined

相关性估计的递归形式为

undefined

三、算例及现金流风险管理策略

当然可以利用公式 (3) , 计算出某一原料采购策略下的M值, 但更希望在假设企业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的前提下, 也就是在可以承受的损失范围内, 事先制定好原料价格波动下的采购策略, 对现金流风险进行管理, 这样更具有现实意义。问题可以描述为: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 (如95%, 相应的分位点C=1.65) , 若预期的最大损失额限定为Lmax, 最初投入额一定的条件下, 购买各种原料的比例为多少?或者进一步简化为最大损失额限定为Lmax, 则企业进行单一原料采购时, 应投入多少资金在现货市场?第一个问题可以令公式

M=f0Cσω=Lmax

在f0已知, 用公式 (5) 、 (6) 估计出每个资产的标准差σi及他们之间的相关系数ρij后, 反解它, 而求出投资比例向量ω。对第二个问题, 令公式

M=f0Cσ1=Lmax

在估计出σ1后, 通过反解它来求出f0;

采用样本数据为2005年伦敦LME铜的现货市场价格, 单位:美元/吨, 对数收益率按rt=ln (1+Rt) =ln (ft/ft-1) 计算, ft为铜在t时刻的价格。假定rt服从正态分布, 首先利用公式 (5) 计算出{rt}序列的标准差undefined, 其中衰减因子λ根据均方根误差原则 (RMSE) 取为0.94, 若Lmax=40 000$, 则有

f0×1.65×5.25=40 000$

解出f0=4617.6$, 即为了保证风险以95%的概率小于4万美元, 在未来市场波动的估计值下, 应投入4617.6$ 进行现货采购, 其他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以规避因原料价格波动给现金流带来的损失。

四、结束语

企业外部价值链还包括销售、库存费用的加入、购买折扣考虑等其他环节, 笔者认为只要对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改, 就能把它应用于相应的现金流风险管理。这些结果对于重构企业外部价值链, 节约内部交易成本, 提高现金使用效率, 保证现金流动在数量上达到最大, 在流速上畅通无阻, 在各节点之间合理分配, 达到多方共赢, 提供了理论依据, 成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因此, 这一切都有待进一步的尝试与完善。

摘要:以价值链为载体的现金流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现金流管理信息。价值链包括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 以往企业大多重视内部价值链现金流管理, 但外部价值链同样会对企来现金流产生影响。因此, 应该加强企业外部价值链现金流风险管理研究。

关键词:外部价值链,现金流管理,风险,EWMA方法

参考文献

[1]朱义令.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论文, 2006.

[2]胡华夏, 张丹.基于自由现金流的投资组合研究[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7 (7) .

[3]Bender P S.Brown R W.Isaac H.Improving pur-chasing productivity at IBMwith a normativ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J].Interfaces 1985, 15:106-115.

[4]Thomas J.Linsmeier, Neil D.Pearson.Value atrisk[J].Financial Analysis Journal.2000, (March/Apirl) :47-67.

民营企业现金管理研究 篇9

一、现金流预算管理的范围和必要性

现金流预算管理的工作组织涵盖了电网公司的各级部门和各项业务,包括销售收入、购电成本、可控费用、项目预算等其他日常业务。针对电网建设资金投入大、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通过现金流预算管理可有效控制现金流量,缓解资金紧张,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利用统一资金结算平台,实行资金集中支付,加强对资金流的在线监管,减少资金出口,有效防范支付风险。

二、现金流预算管理的目标

通过实行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制度,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管控,按照时序将年度预算分解到月度,细化资金支出需求和进度,充分发挥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对接年度预算和资金支付的管控功能,无预算不支出,严格按照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组织资金收支,控制支付风险,增强现金保障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提高融资安排的科学性。同时利用统一资金结算平台,实行资金集中支付,提高备付能力,防范支付风险,确保企业各项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主要做法

(一)前期调研,建立体系,宣贯培训

1. 前期调研,包括员工对现金流的认知度、现金流管理情况及当前现状、对经营的影响等进行分析。

现金流纳入供电企业年度绩效指标和经营控制能力的指标考核,体现了现金流管理在公司经营中的重要性。把现金流管理作为承接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到经营管理的首要位置。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发现当前现金流管理存在几个问题制约了现金流管理的开展:一是费用发生和现金支出混淆,对现金的支付意识淡化;二是费用的上报较随意,没有可靠的依据支撑,实际跟预算偏差很大;三是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措施。

2. 健全领导机构和组织保障体系,横向宣贯,纵向沟通,确保各部门深入了解现金流的作用和意义。

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和决策保障,努力培养决策层的现金流管理意识,领导重视就会产生自上而下的推动力,所以要积极向领导宣传现金流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使其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企业活动。

(二)全面覆盖,重点突出,集中支付,指标协同

建立覆盖公司各部门的现金流管理,突出重点,对大额资金实行重点管理,对可控费用、项目预算网格化管理。

县供电公司以全面预算为龙头,建立涵盖销售收入、可控费用、项目预算等重要和日常业务的方方面面。通过梳理影响现金流的重要环节和重点项目,主要做好以下方面:一是做好月度销售收入的预测,这是现金流入的重要来源,财务和营销、发展建立月度电量周协调机制,深入企业与大用户做好结对沟通,了解用户的检修和增容计划。同时,与政府部门做好沟通,掌握经济发展态势,切实了解铸造等高耗能用户的现在状况,把脉用户健康需求,做到心里有底、胸中有数,一旦发生偏差较大,立即跟踪展开分析。二是可控费用网格化管理。可控费用是年度预算中一项举足轻重的指标,涵盖了公司各个部门,与整体业绩绩效息息相关。通过明细实现可控费用归口管理,运用标准成本,科学编制可控费用预算。在检修作业成本及其他运营费用方面运用标准成本编制预算,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网检修运维成本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控制的有效性、评价的客观性及管理的针对性。三是集中支付管理,利用资金支付协同实现现金流集中支付,加强月末资金管控。

(三)建立现金流分析模型和预警机制

1. 建立分析应用模型。利用财务管控系统现金流量表计算已经入账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用SAP系统检查在途的业务和资金,用电子表格构建现金流的控制模型,从每月25日开始,确定购售电后,统计好已发生的费用资金,对在途的资金进行催办,对尚未发生的资金要求分管领导及时部署安排。

2. 建立突发资金预警机制。要求各部门全盘考虑,对资金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充分评估,特别是对代做工程、重大投资、政府补助等,对超过50万元的纳入重要评估对象,20万~50万元的为中等评估,20万元以下为低风险。

3. 业务支付协调机制,分轻重缓急,对重要、必须支付资金要优先考虑,实时压付非急需资金。

(四)对现金流量表进行深度分析

现金流量表能够说明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来龙去脉,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偿债能力、支付股利的能力、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以及企业的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有助于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评价,所以把现金流量表作为日常管理、调度和控制现金的有效工具,可以增加对现金流的把控。

(五)实施监控,严格考核。

1. 深化应用现有资金管理平台,对月度现金流实行管理。

现有ERP和财务管控系统,可实现现金流实时管控,针对某一时间可统计系统内已发生、流程在途、部门在途等状态的资金,可根据状态对相关审核进点进行催办,提高资金的控制能力和审批效率。

2. 严格考核管理。

现金流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围绕效益实绩,考核预算结果,兑现奖惩。严格的绩效考核是实现现金流预算管理的重要保证,供电公司对现金流预算执行按月跟踪分析,以月度财务管理评价报告的形式通报现金流预算执行情况,促进各部门(部室)加强预算管理,并坚决奖惩到位,使预算制度和经济责任制有效地结合起来。

四、实施成效

(一)指标管理提升

年度现金流预算偏差均控制在考核规定范围内,电子支付退单率、网上报销退单率和信息自动获取率指标控制较好,企业经营控制能力增强。

(二)促进公司管理业绩的提升

现金流管理是全面预算的分解和落实,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公司业绩的整体业绩。一是改善后的月度现金流量编制过程,细化了资金支出需求和进度,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强化融资计划的统一管控,使现金预算更科学、更合理、更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二是充分发挥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对接年度预算和资金支付的管控功能,无预算不支付,加强现金预算的过程控制,严格控制费用的均衡发生,有利于企业年度绩效指标和经营控制能力的指标的完成。三是通过预算控制,促进现金预算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有效衔接,保证公司日常经营业务的持续开展。

摘要:为持续深化以资金集中管理为主的“六统一、五集中”财务集约化管理,从顶层设计出发,依靠良好的财务工作基础和完善的信息化系统,运用ERP系统、财务管控系统不断加强运营资金管理。通过实行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制度,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管控,细化资金支出需求和进度,充分发挥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对接年度预算和资金支付的管控功能,控制支付风险,增强现金保障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支付风险,确保企业各项经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现金流,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许文军.浅谈如何加强公司现金流的管理和控制[J].商业会计,2005,(6).

[2]朱毅.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

[3]刘杰.电力企业现金流预算管理体会探讨[J].通讯世界,2014,(20).

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思考 篇10

【摘要】现金流量管理处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与现金流量相关的指标分析能够全面、清晰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预测并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现金流之于企业正如血液之于人体,两者是不可须臾相离的。正因如此,企业管理者要提高管理效率、防范财务风险,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致力于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培养现金流量管理的意识,构筑科学合理的现金流量管理体系。

关键词:现金流量 问题 管理措施

一、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

现金流量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通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

众所周知,现金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血液”,企业的任何经营管理活动都与现金流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血液”流通是否顺畅将直接决定企业发展的好坏。在现代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而其中的核心就是现金流量管理。构筑科学合理的现金流量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全面、清晰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还能及时预测并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投融资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二、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金流管理出现问题而使企业陷于困境的事例越来多,企业对现金流的关注也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经营管理者开始探索强化现金流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多数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仅是以现金流分析为主, 并没有形成起完整的现金流管理和控制体系。现金流量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强烈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大多数企业仍然没有认识到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例如虽然现在大部分企业都在编制现金流量表,但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对该表的信息进行了充分了利用,并通过所掌握的信息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

(二)缺乏明确的现金流量管理目的。现金流管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筹资管理和投资管理没有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导致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利息支出或投资损失,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缺乏有效的现金流量管理手段。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都只是形式上的事后分析,缺乏有效的事中控制, 尤其是对经济活动事前的预测和安排。

(四)现金流量管理的导向作用受“利润导向型”绩效评价体系的制约。很多企业管理层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业绩数字的大小上,却很少关注业绩质量的高低, 现金流管理的导向作用被严重制约, 在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和被动性。

三、做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几项措施

现金流量管理是指以现金流量作为管理的重心、兼顾收益,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而构筑的管理体系,是对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所作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控制、信息传递与报告以及分析与评价。企业要做好现金流量的管理工作,应当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1、培养对现金流量管理的意识。

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流动性短缺”,通俗一点就是“缺乏现金”的危机,“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对企业而言尤其如此。现金不仅是资金流转的起点和终点,而且是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现金流量的好坏是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要做好现金流量管理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培养管理层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这是推行现金流量管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只有管理层有着强烈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才会真正关注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才会在要求企业提高收益的同时考虑风险因素和业绩质量,才会让企业各层级的工作人员真正树立起现金流量管理的意识观念,从而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

2、重视对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

现金是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可以用来满足生产经营开支的各种需要,保持合理的现金水平是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现代以现金流入、流出控制为核心的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离开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就失去了管理的依据和重心。正因如此,企业管理层应根据对未来现金状况的预测,同时结合自身需求,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现金流量预算。此外,对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重视还体现在对现金流量预算的执行和控制上。在执行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分析确定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具体差额,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资金调度和使用方案进行调整,保证实际经济活动的运行尽可能在预算的要求范围之内。

3、加强对现金流量的风险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资金筹集、营运、收益与分配等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未雨绸缪是防范风险最有效的途径。加强对现金流量的风险管理,企业首先应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规范企业资金循环体制,合理评估企业投融资管理中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對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控;其次,企业应当建立现金流风险预警体系,动态追踪和识别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易被忽视或难以察觉出的现金流风险,并及时做出预警;最后,企业还应建立科学的现金流风险分析与评价机制,随时检查现金流量的周转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现金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及时提出风险分析与评价报告。

4、建立现金流量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有控则强、无控则弱”,企业要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有效的现金流量管理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完善对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工作的控制,从而达到提高现金流动性、效益性与安全性的目的。比如企业可以规定现金流量管理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为至少能做到及时偿还到期债务, 在较长期限内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应做到能实现企业现金流量充足性和有效性目标。具体考核时可以通过一些财务分析指标, 如流动性指标、获利性指标、财务弹性指标和收益质量指标来分析对现金流量的管理是否达到要求。

四、结论

现金流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现金流量管理对企业的筹资、投资等经济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正因如此,企业更应当不断强化现金流量管理意识,明确现金流量管理目的,规范现金流量管理方法,逐步构筑科学完善的现金流量管理体系,为企业的生存与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于文红,浅议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管理[J].财经界,2012,(10).

[2] 齐亚芬,对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03).

[3] 张哲,做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几项措施[J].企业研究,2010,(11).

[4] 陈靖,羊海燕.浅析小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J].经济理论研究,2009,(19).

民营企业现金管理研究 篇11

企业在生存发展中对现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掌控好现金的流转成为制约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信贷政策不断收紧、贷款利息不断上涨,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不断增加。愈演愈烈的资金紧张,会使企业现金流状况恶化,从而严重制约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在如此严峻的外部融资环境下,企业要想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加强现金流的管理,重视观察与控制现金流,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有效的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

1 现金流

现金流是指在一定期限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以及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间的差额形成的现金净流量。它主要记录的是企业在销售商品、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提供劳务、支付职工工资、支付税费、吸收投资及借款、对外出资和收回投资及收益、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分配股利等活动中的现金流动情况。现金流按其计算方式和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净现金流量和总现金流量;按其产生来源可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血脉状况,企业偿付能力等,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因此,现金流量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2 现金流管理

2.1 现金流管理

现金流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报告和分析等手段对企业不同时期的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和数量进行的一种全面系统的管理活动。

一般而言,现金流管理包括现金流的规划、现金流的预测和控制和现金流的评价。现金流的规划包括,现金预算管理、现金的流入与流出的管理、现金使用效率管理如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等部分;现金流的预测和控制包括编制短期的现金预算和长期现金流转预算、加强现金流日常控制、管理、减少现金回收时间等。

2.2 现金流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资金的运动从货币形态到实物形态,再到货币形态,不停运转,周而复始,从而实现了企业价值的增值。这样的资金运动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因此,现金流是企业的筹资、投资以及利润分配的纽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动力源泉,缺乏资金的运动,企业就无法持续经营,企业的价值增值与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现金流管理的作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2.1 企业经营决策

在我国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中,现金流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进行计量的,这是为了保证其与实际的资金运动相一致。这样,企业现金流信息,就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资金周转情况、偿债能力等,为企业管理者做出经营决策提供了正确有效的支持。因此,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是增强企业经营决策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2.2.2 企业财务管理

掌握和控制现金流量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对企业累积的现金流量的适当调整,可以降低企业的债务水平,减少利息负担;能够实现有效资源的转化,增强企业获利能力与应变能力;能够调节企业经营布局,促进企业资源配置优化,等等。

2.2.3 企业融资环境

足够的现金净增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是企业融资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中,现金流量表是按收付实现制编制的,因此,由其反映出的企业现金流状况能帮助债权人和投资人对企业的市场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企业良好的现金流量状况,可以增加债权人和投资人的信心,从而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和贷款,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资金条件和融资环境。

3 我国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从其发展阶段来看,很多企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竞争力较弱。其中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在思想上还没有认识到现金流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致使现金流管理的职能得不到发挥,企业现金流管理长期停滞于生产经营型的管理格局中。当前,企业现金流管理工作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3.1 对现金流管理的重视不足

我国一些企业对营运资金和流通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在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会计核算工作中设定和考核的大多是有关资产总额、营业额等方面的指标,没有考虑良性现金流的问题。同时,在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的管理方面也明显存在缺口,没有对企业现金流进行有效地管理,最终导致了不良现金流的产生。

3.2 现金流转过程中存在不良融资行为

不良融资行为主要包括:募集资金需求的变化迅速,或融资以后长期找不到投资的渠道和方向;投资方向与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不匹配;非按照本项目实际运行要求而进行的融资;融资量超出企业正常经营的需要,如一些企业自身拥有大量的存款,却依然四处借款等等。这些不良融资行为,会导致企业资金过量沉淀,产生不必要的利息支出以及机会成本等,企业投融资的效益大幅度降低。这就说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现金流量管理上的质量观和效益观存在理解上的问题和误区。

3.3 对营运资金的控制不力

营运资金在企业全部资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营运资金周转期短,形态变化频繁。目前,企业大多对营运资金的使用和控制缺乏全局计划安排,对企业营运资金的需要量没有正确的判断,同时,企业资金的日常管理也不规范,这样,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效率较低,就必然导致资金周转不畅情况的经常发生。

3.4 缺乏健全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度

不少企业对现金流量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现金流量预算编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经营现状、发展规划和战略任务,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一部分企业尚未建立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度;一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度,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却经常不按照设立的制度办事,甚至朝令夕改,导致企业资金使用混乱,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对资金的监督不严、控制不力、审计和监督也效果不佳,从而影响了企业现金流量管理质量。

4 改进我国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对策建议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企业的创收能力和盈利能力来评价企业经营的效果与水平。然而,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艰巨,甚至许多企业由于现金流的断裂濒临破产和倒闭。现金流管理再次引起投资方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密切关注。作者认为加强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扩大企业价值,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4.1 对现金流量表的重新认识

我国企业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管理重视不足。虽然从1999年开始国家已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但许多企业只是应付作表,没有对其分析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企业对现金流量的理解与解读不够充分,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企业对现金流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上了解的不足。

分析现金流量表所得出的信息,能够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转整体情况,可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股利能力等。这样,企业的投资者以及债权人可以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获取现金的能力进行评估,为企业的经营及投融资提供决策的支持。

此外,现金流量表能够对其它财务报表反应的企业信息进行有效地补充。如,将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表以及资产负债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可以评价企业净利润的质量。一定期间内从损益表上反映出企业获得的利润并不代表企业的真实支付能力或者偿债能力。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能够综合地反映出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与流出状况的报表。因此可以在评价净利润的质量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与补充。再如,将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结合分析,可得到企业投资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情况。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由经营、投资和融资活动所获得的现金;利润表能够反映企业该期间的经营成果;资产负债表则反映了企业该时期的财务状况。将三者结合起来分析,企业经营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企业的资金进行调控和配置,控制现金流的流转速度,最大限度地实现资金的利用效率。

因此,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和理解《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同时,提高对现金流量表的重视程度,保证现金流量表编制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4.2 以企业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现金流管理

现金流量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源泉,因此,我们以创造企业价值为导向,从战略和战术两个角度,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报告和分析等手段,对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和数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管理活动,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

4.2.1 从战略角度编制以价值创造为依据的现金流预算

企业的资金运行主要包括为资金筹集、分配和运用,现金流的变化则是现金流量表中体现出的具体表现形式。从企业战略角度看,以价值创造为依据进行现金流的预算,使得企业各项财务计划综合化,有利于经营过程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了企业战略的具体化。以价值创造为依据的现金流预算主要包括现金流总预算(规划、控制宏观经营活动)和日常预算(日常经营活动现金安排)。总预算的编制和日常预算的安排,是包含反馈指标、价值测评和考核等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而并非是对企业经营的简单预测,是围绕着企业的价值创造这一战略目标进行的具体财务工作的展开、分解和落实。

4.2.2 从战术角度加强现金流的管理与控制

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企业日常的实际经营活动,因此,除了从战略角度编制现金流的预算外,企业还需要从战术角度加强平时的现金流管理。战术性现金流管理主要包括流量管理和流速管理,它们都与企业价值创造有关,所以,必须以是否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创造为标准来评判每项战术性现金流管理方案的取舍。

(1)流量管理

流量管理就是既要保证企业持有足够的现金支付各种业务往来的需要,又要将闲暇资金减少到最低限度,不形成浪费。对企业来讲,现金需求量在不同会计期间往往变动较大而且难以预知。为了实现企业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还是存在一些可行的方法,如,可以根据企业经营过程中积累的历史经验结合现实发展需要,测算出现金持有量的范围,即制定出现金持有量的上、下限,当现金流量达到或接近控制上限时,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当现金流量下降到控制下限时,抛售有价证券换回现金,以保证现金持有量的稳定,实现现金流量的有效管理。

(2)流速管理

流速管理主要是现金使用效率的管理。现金流流速一般可以用现金的周转期来衡量。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就要加快现金流流速,缩短现金的周转期(现金周转期主要包括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递延期、应收账款回收期)。因此,相应地加速现金流的流速,可以通过3个途径缩短存货周转期,缩短应收账款回收期和延长应付账款递延期。

4.3 以企业正常运行为目的的现金流管理

企业的正常顺利发展是企业的盈利基础,企业现金流的充足和稳定是企业顺利发展的保障。企业现金流关系到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在经营的过程中,现金流体现着企业现有资产创造未来现金流量大小的能力,体现着企业的活力、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因此,现金流管理对现代企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认为加强和改进企业现金流的管理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3.1 构建和保持合理的现金流量组织结构

现金流量的组织结构须依据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设计与构建,应按照现金流量的流转路径,设置管理及控制岗位,确定相应的业务与报表。在实行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的同时,又要建立业务处理的分工和稽核制度。在现金流量组织结构的控制程序上,要求经济业务从发生到完成,必须严格按照申请、审批、支付、记录、核查等手续,使得现金流量的组织结构做到职责分明,流程严谨。

4.3.2 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引入现金流量指标

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的财务信息的不同侧面。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财务分析中适当的引入一些现金流量指标,可以清楚地揭示企业资金运作的真实情况,反映企业在现金流方面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财务信息也是一种有效地补充和完善。根据需要了解和分析的问题不同,现金流的分析指标包括:结构分析指标,如现金流入结构比率、现金流出结构比率等;流动性指标,如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到期债务比等;变现能力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获取现金能力指标,如销售现金比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等;收益质量指标,如现金营运指数;财务弹性指标,如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4.3.3 建立和完善现金流信息系统,加强现金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为满足企业经营管理者对现金流相关信息的需求,构建有关现金流的信息系统,完善企业内部报告制度尤为迫切。

现金流信息系统的构建方面。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结合当代信息技术,在优化企业多层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减少信息传递环节,优化信息传递质量。同时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信息适时传递系统,依托网络技术逐步推进企业会计信息的集中高效管理。

企业的现金流内部报告制度方面。企业内部单位或部门应定期报送有关现金流信息的内部报告,同时,在报送当期现金流量信息的同时,还应报送下期的现金流量预测分析。现金流信息通过内部报告的形式,对企业的现金流状况进行及时有效地体现,为企业有计划的运用和调配现金流及正确分析企业经营状况,规避经营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持。

4.3.4 建立现金流风险预警系统

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现金短缺、现金流转不灵等情况,避免企业因缺乏营运资金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立足于对现金流量的控制和监测的现金流风险预警系统。现金流预警系统由企业划分专门的人员或机构,从事该系统的预警指标体系构建、指标的分析处理以及现金流信息的筛选和传递等工作。

当现金流偏离正常状态时,现金流预警系统要对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判断和分析,对风险事件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估计,分析造成该种状态的原因,了解企业可能面临的危机,追踪和识别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忽视的现金流风险,以便企业经营者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杜宏伟.浅谈企业现金流量管理[J].探讨与共鸣,2007,(12)

[2].Nwaeze ET,Yang S S M.Yin Q J.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EO Compensation:The Role ofCash Flow Form Opera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Earning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6,23(1):227~265

[3].张胜红.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识别与防范[J].财经研究,2007,(11)

[4].张剑.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财经研究,2007,(12)

[5].熊佩文.浅谈现金流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意义[J].经营管理,2008,(12)

[6].郑海霞.邹议现金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0,(9)

[7].吕琦.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6,(3)

[8].郭艳丽.加强现金流管理之我见[J].石家庄铁路技术学院学报,2007,(6)

[9].郑普.现金流量在企业理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4)

上一篇:网络影响力下一篇:智能终端平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