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趋同

2024-08-30

组织趋同(共9篇)

组织趋同 篇1

摘要:组织和制度趋同是Di Maggio与Powell在《铁的牢笼新探讨》中详述的问题, 通过研究他们总结出三种组织趋同机制, 分别是强制、模仿和规范化, 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组织本身与组织领域两大层面的12条假设, 由此引申趋同理论对社会变迁理论的影响。组织趋同性也是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学派要处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新制度主义注重在中观层面上解释社会观念等因素对组织内部结构、制度的形塑作用, 补充理性系统理论在组织变迁问题上解释力的不足。

关键词:铁的牢笼,合法性,组织趋同

新制度主义学派着眼于从各制度要素出发探讨各层次上制度对社会各层面包括组织的影响。与理性系统理论者对行为和决策的精密研究不同,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学派致力于用合法性逻辑解释组织趋同的问题, 以中观层面上制度对组织内部结构、规章制度、行动逻辑和决策取向等方面作用机制和影响过程为研究问题, 解释组织在宏观环境即无形社会观念作用影响下的变迁。其中韦伯的理性和合理性理论是整个新制度主义学派合法性解释逻辑的基石, 此外铁的牢笼隐喻是Di Maggio与Powell对制度与组织的探讨的起点之一。

一、铁的牢笼

铁的牢笼是韦伯著作中的重要隐喻之一, 最初出自《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五章《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论述清教徒禁欲主义本意时, 他用铁的牢笼这一隐喻解释“身外之物”对“圣徒”的意义, “巴克斯特认为, 对圣徒来说, 身外之物只应是‘披在他们肩上的一件随时可甩掉的轻飘飘的斗篷’。然而命运却注定这斗篷将变成一只铁的牢笼” (韦伯, 1987:142) 。

轻飘飘的斗篷与铁的牢笼的矛盾是西方宗教理性化的一个悖论性后果。实质上, 信徒在现世已沦为了囚徒, 他们并视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选择快乐地工作, 而是为了防止被上帝抛弃, 克服内心的焦虑不得不苦闷着被迫勤奋工作, 故而身外之物成毕生所求, 斗篷变铁笼。

铁的牢笼代表着现代人无可奈何和不可抗力地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控制的处境。牢笼既无形又如钢铁般牢固, 正如在无信仰的现代社会中, 人的意义全由身外之物、身份、职业等标签来决定时, 那种无边无际但如影随形的空虚和压抑感。

在组织层面, 铁的牢笼表现为科层制的普遍化。建立在理性化、现代化和专业化基础上的科层制, 即组织意义上的铁的牢笼具有客观化和专业化两大属性, 拥有优于其他任何组织的管理效率, 使得组织和整个系统成为可被计算的事物, 最为符合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对形式合理性的高要求 (张钰, 2005) 。科层制最为符合现代社会对效率的追求和技术理性的逻辑, 其在无信仰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难以被推翻甚至是动摇的, 尽管其中充满了为维持高度形式合理性专家专制要求与现代民主要求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另一方面, 科层制的稳定性之一来自它的非人格性特征, 即制度一旦得到彻底的执行和贯彻, 一种牢不可破稳如磐石的权力关系就随之得到确立, 此权力关系没有指涉特定的人物, 不会随着人类短暂的生命而终结, 这套高效科学的制度能为任何统治者所用, 并在理性主导下被延续了下来。这与组织领域结构的稳定性有着不谋而合的部分, 非人格性即没有特定的指涉对象的特质令无生命无机质的结构和组织得以永生。

韦伯对合理性概念的论述也是新制度主义组织趋同论及合法性解释逻辑的基础, 后者在理论中完成了对韦伯三对合理性相关理论的继承。首先目的合理性和价值和理性是作用于个体行动者的合理性因素, 它们分别对应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对道德感等其他社会价值的追求。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被应用于解释行动系统层面问题, 前者用来说明经济行动中程序和技术上被应用的程度, 后者关注人对合乎价值理性, 即道德、艺术等其他非纯经济效益导向标准的满足程度。而理性主义与理性化分别指涉人们对待世界和生活的态度及与之对应的行动方式和特定理性主义的发展过程,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脱域机制下专家系统对生活世界的影响过程, 起初理性主义属于专家, 但于时光流转间, 精于计算和对可控性可预知性的追求弥散至整个生活领域, 改变了世界的运行秩序。

从前两对概念中, 可以发现韦伯为社会发展和组织的非经济理性选择预留了空间, 理性不只是单纯的计算和经济利益最大化追求, 合法性的主导因素不只是单纯地对效率和经济利益的追求, 更包含了对与之合谋或相悖的道德及其他价值标准的期待。这也为社会学组织研究新制度主义学派理论提供了发展空间, 甚至是整个学派解释组织趋同的合法性逻辑的基石, 如迈耶等人对“神话”的讨论和Di Maggio在三种趋同机制中贯穿始末的文化、社会和道德价值因素都与之息息相关。

二、铁的牢笼下的组织趋同

如果属于韦伯的牢笼是无法反抗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和科层制的普遍化, 那么时间线行至Di Maggio和Powell的时代, 牢笼转化为了合法性期待, 是宏观层次上有形的制度、法律和无形的社会观念、环境及中观层次上组织场域结构化等对组织结构、内部制度和表现的形塑与控制。

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二人总结了三种组织趋同或又称制度扩散的机制, 分别是源于政治影响与合法性问题 (Di Maggio and Powell, 1983) 的强制性趋同、自对不确定性控制能力的缺乏的模仿性趋同和由专业化程序而生的规范化趋同。新制度主义合法性解释逻辑又能细分为强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与弱意义上的。强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指涉如迈耶和罗文在《制度化的组织》一文中强调的理性的神话, 即由社会共享观念带来的强大约束力 (曹正汉, 2005) 。组织在这一力量前几乎没有反抗能力, 组织必须满足法律、制度和社会观念对其的要求以此获得认可与合法性。在迈耶和罗文的研究中, 在社会制度和观念作用下的制度规则同样具有神话功能, 并促使组织在形成和运作中获得合法性和稳定性, 以此获得制度的承认与资源等支持, 并维持组织的生存。神话的制度环境和社会观念趋同化组织, 而结构间的分离则由脱耦与信心逻辑进行补足 (John W. Meyer and Brian Rowan, 1977) 。

那么合法化机制或是无形的观念是否已经成为了新·铁的牢笼?合法化机制赋予组织合法身份, 使其获得了身份认同感, 并对社会群体的意识和观念进行了新的建构, 提供了分类组织和事物的标准。一个世纪前韦伯唤起了社会学家对科层化的重视, 如今新制度主义学派依旧凝视着新的牢笼下趋同的组织现象, 合法化期待的动力已不如一个世纪前韦伯所言仅仅来自资本主义精神, 而是制度扩散背后的合法性逻辑与权力关系。

三、小结

新制度主义学派相信制度与组织都应置于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被观察与研究, 制度与组织从来不是静态的, 制度与组织受到宏观层面上有形的法律和无形的观念等各种影响。组织在对外界的持续适应中变迁, 绝非如理性系统理论所揭示的仅以追求最精密的盈利逻辑为最高目标, 缺乏其他社会等非经济因素作用, 会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呈现一成不变的形式。在研究层次上, 新制度主义包括Di Maggio与Powell主张从整体上分析制度和组织结构的产生与演变, 关注制度与组织演变的过程, 在此前提下和性质下, 在新制度主义中视角下, 属于个体行动者的各种策略被认为是能被合法性逻辑和制度、组织特性一同的解释的, 它们也是制度化结果的一部分。在理论上, 新制度主义合法性逻辑继承与融合了马克思·韦伯目的与价值理性、形式与实质合理性以及理性化与理性主义三对概念, 在重新审视铁的牢笼这一重要隐喻的同时, 延续了对普遍科层化问题的关心, 并结合实际引申了对科层化新的动力来源、机制与权力关系的研究。此外, 相对于理性系统理论, 合法性解释逻辑可以更为完整地从中观层面出发解释制度、组织和社会变迁问题。Di Maggio与Powell总结的三种趋同机制融合了强意义与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 最后他们对制度化在组织和组织领域甚至社会的扩散进行了同样充满严密逻辑和洞见的预测。

参考文献

[1]曹正汉, 2005, 无形的观念如何塑造有形的组织——对组织社会学新制度学派的一个回顾[J], 社会 (3)

[2][德]马克斯·韦伯, 1987,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于晓、陈维纲等译, 北京:三联书店

[3]张钰, 2005, 解读韦伯的三大隐喻——探测韦伯对现代性的洞察[J], 社会 (6)

[4]Di Maggio Paul J and Walter W Powell.1983“The Iron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 .

[5]John W.Meyer and Brian Rowan.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 .

趋同与拉开距离 篇2

如果将黄宾虹的这些言论与另一位国画大家潘天寿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言论相比较,我们或许会感到纳闷与不解。潘天寿力主中西绘画应该拉开距离,他说;“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1965年一次与潘公凯谈话),“中国绘画应该有中国独特的风格……”

(1957年,《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一位说中西绘画将趋同,另一位说将趋异,而且这两位都是20世纪中国传统画派举足轻重的人物。

黄宾虹与潘天寿两位先生关心和谈论的这一话题,至今仍是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并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笔者认为,他们两位有关中西绘画同与异的言论,表面上看似乎相互矛盾其至对立,而细细琢磨,本质上是一致的。综观两位大家一贯的理论见解,他们清晰地认识到中西绘画是两大体系,相互有同有异。同者都追求真善美,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趣味,感化人们的心灵世界,艺术精神是一致的。在绘画语言技巧上,虽各有自己的规矩和法则,如中国画依据哲理,主要用笔线书写,古典西画依据自然科学法则,用块面造型,等等。但即使如此,在中西频繁交流时代,两者的艺术观念与技巧通过相互借镜,取长补短,趋同的一面是显而易见的。正如黄宾虹所说“西方野兽派思想改变,向中国古典线条着力”(同上,致苏乾英信);潘天寿所言“此后之世界交通日见便利,东西学术之互相混合融化,诚不可意想推测,只可待诸异日之自然变化耳。”(1936年,《域外绘画流入中土考略》)

20世纪以来,在中国产生的“中西融合体”的中国画,吸收西画写生、素描造型、外光与色彩方面的技巧,是中西艺术趋同的一种表现,但仍保持了鲜明的中国气派,如李可染的山水画。同样,早在19世纪60-70年代崛起的法国印象主义流派,在追求绘画的平面性与装饰感方面,在讲究含蓄的意象表达方法上,也是在向包括中国画在内的绘画语言靠拢,不过也充分保持了油画应有的的色彩色调和质感、肌理的特点。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镜造成的趋同性,丰富了各自的艺术表现语言,而并未削弱两者的艺术水平。

潘天寿说中西绘画拉开距离,但他不反对相互学习和借鉴,以增加中西两个绘画山峰的高度与阔度。(1957年,《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力主“在同中求不同,不同间求同。”(《论画残稿》)黄宾虹在讲中西绘画趋同时,他个人似乎曾把西画的某些技法如光、色、层次方面巧妙地借用在自己的笔墨语言之中,使他晚年的山水画更为浑厚华滋,放出别样的光彩。

还需要注意的是,黄宾虹、潘天寿两位先生在不同时期的言论各自有不同的历史背景。20世纪40年代,黄宾虹经傅雷介绍,观摩印象派等西方早期现代流派的绘画作品,凭他的敏锐感觉注意到西方绘画吸收了东方绘画的一些因素后,发生了接近中国写意画的变革;而他这时,也在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自己画风的变革。这时,他强调中西绘画将向趋同性的方向发展,表明要进一步摆脱固有传统程式的束缚,更自由地进行自己的艺术创造,这决不意味着他有抹煞中西绘画差异的思想。而潘天寿在20世纪60年代,一再呼吁中西绘画拉开距离,是因为当时中国画界笼罩着虚无主义情绪,试图用西画的写实素描造型来取代中国画的写意笔墨,中国画的生存处于危机之中。从潘天寿一贯的艺术观念看,他是主张有分析地吸收外来绘画经验为我所用的。

当今中国画遇到一百多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机,在中西绘画的趋同与相互拉开距离、保持自身特性这两端之间,艺术家有更自由的选择空间,可以在不可避免的趋同性的大潮中,驰骋自己的才能,自觉地肩负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绘画传统的重任。趋同决不意味被人同化,拉开距离也决不意味闭关自守和固步自封。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组织趋同 篇3

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成效和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势

(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顺时应势,积极推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和国际趋同工作,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是2005年,在我国多年会计改革的坚实基础上,在财政部王军副部长关于“趋同是方向、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是过程、趋同是互动和趋同是新的起点”的国际会计趋同五原则指引下,在广大会计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建成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近年来,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成效显著,举世瞩目。

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并建立了务实有效的持续趋同机制。中国是继欧盟各国、澳大利亚等之后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重要国家,走在了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巴西等国家或地区的前列。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还不断修改完善,发布了多个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既保持与国际准则的持续趋同,又切实解决我国会计实际问题。例如,2009年底我国发布《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对国际准则中尚未明确的保险合同负债计量和混合保险合同分拆等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规范,不仅大幅提升了我国保险会计水平,领先于国际准则的相关规定,而且促进了保险行业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做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互动,切实维护了我国利益。趋同不是让一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单方面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靠拢,而应是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各国家或地区准则制定机构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认可。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过程中,我们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馈意见,并得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认可,最终促成有关准则按照我们的建议进行了修订。例如,在我国,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实际上均为独立法人,自负盈亏,如果彼此之间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不应当被认定为关联企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根据我国反映的情况修订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规定“仅同受国家控制但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等投资关系的企业,豁免按照关联方进行披露”,从而限定了国家控制企业被认定为关联方的范围,大大降低了我国企业的披露成本和披露风险。再如,我国为解决我国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因资产重估引发的会计计量问题,在多次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馈意见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修订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允许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将改制上市过程中确定的重估价作为“认定成本”入账,中国改制上市的公司从此不需要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持续评估,显著降低了这些上市公司报表编制成本。

3.我国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平稳有效实施四年多,实施范围也由上市公司扩大到几乎所有大中型企业,达到了预期的经济效果。财政部联合有关部门通过采用“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方法,加强对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情况及其效果的监督检查和监管。上市公司年报分析报告表明,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生效起已连续四年得到良好实施,有效地限制了企业的短期行为,支持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为我国金融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不仅全面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也满足了服务我国经济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

4.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其实施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世界银行于2009年10月在《中国会计审计评估报告》中充分肯定了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的成就,并称“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和实施的成功经验是可供其他国家仿效的良好典范”。欧盟高度评价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改革以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进展,充分认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称赞中国经验值得欧盟在会计准则建设过程中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前任主席戴维·泰迪爵士在2010年中国财政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高层会议上赞誉,“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自2005年以来所作的一系列决定推动了亚洲与国际的趋同进程,并认为中国过去只是在学习,而现在走到了前沿,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全面修订准则时期已经能够提供良好建议,甚至达到了改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决定的水平”。2011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现任主席汉斯·胡戈沃斯特访问中国时表示,“在会计方面,中国取得了重大进步,在很短的时间内打造了一支专业队伍,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并得到诸多国际机构的赞赏,这些成就足以让中国引以为豪。”

5.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世界一些主要资本市场的等效认可,为降低我国企业海外上市融资成本、促进我国会计审计行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条件。2007年,中国内地与香港签署了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地会计准则的等效互认。在两地会计准则实现三年时间等效后,中国内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于2010年12月获准可以采用内地审计准则为内地在港上市公司(H股企业)提供审计服务,H股“双重审计”政策被取消,进一步深化了内地与香港会计交流与合作。2008年11月,欧盟决定在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过渡期内认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允许进入欧洲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可以使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不再要求我国企业编制调整财务报表,这大大降低了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转换成本,促进了中欧贸易和资本流动。自2011年年初以来,中欧双方启动了中欧会计准则的最终等效评估,计划于2011年年底完成相关评估工作,并做出等效互认决议。2011年1月,中欧在会计准则等效互认的基础上实现了审计公共监管等效,避免了双方监管机构重复检查,节约了监管资源,对中欧双方会计和审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造就了一批熟悉国际会计实务、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积极参与国际准则制定的国际化人才。自2005年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会计人员开始接触并熟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同时也逐渐具备了运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此外,为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国内准则研究人员密切跟踪并认真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各项修订和变动,分析其变动原因以及可能对我国实务产生的影响,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建言献策。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虽然对我国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更为我国持续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造就了一批卓越的会计人才。

(二)当前国际会计趋同的形势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要求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将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此,作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机构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积极响应该倡议,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当前,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正在重新构建,国际会计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会计国际趋同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1.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正在重构,金融监管国际协调日益加强,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出更高要求。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全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了重大冲击,导致世界经济出现了明显衰退。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对金融体系进行改革,以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一方面,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要求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强化国际合作,建立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处理机制。另一方面,各监管机构力求制定一整套金融监管的新标准和有效的执行模式,对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监管。例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通过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加强风险管理,并协调流动性风险监管。

2.多年来美欧主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格局正在被打破,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机构层面上,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日益显现,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22位受托人中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受托人共有4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15位理事中来自新兴经济体的理事也有4位,监督委员会中也将有可能新增4位新兴经济体代表,这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机构的治理结构以及具体会计准则项目的制定和修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011年7月,在中国的积极倡议和主导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成立新兴经济体工作组,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的成员包括二十国集团中的新兴经济体成员和马来西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的联络办公室设在中国,由中国负责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的日常管理和联络工作。工作组重点研究探讨新兴经济体特有的、亟待解决的会计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的参与度。在地区层面上,一些地区性组织的成立和崛起,如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增强了本地区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做出了表率。在国家层面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通过密切跟踪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金融工具、保险合同、公允价值计量等项目,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工作,做到了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互动,促使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能更多地考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

3.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正积极推进治理结构改革,提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球公认性。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世界各地的权威公共部门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受托责任和治理结构改革给予了更多关注。为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希望通过重新审议在当前环境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目标的适当性、基金会的现行治理、监督委员会的受托责任及其成员构成等治理结构层面的问题,既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高质量全球会计准则这一目标的实现,又维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公共受托责任与独立性,进而提升全球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的认可度。

4.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金融工具、保险合同、收入确认、租赁等多项具体准则修订进入关键时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产生了较大影响。为进一步完善现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提供更好的实务指南,提升财务报告透明度,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金融工具、保险合同、收入确认、租赁等十多项准则项目进行了大范围的修订。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为降低金融工具准则的复杂性,从分类和计量、金融资产减值以及套期会计等多个方面对现行金融工具准则进行全面修订;为统一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的相关处理并对当前实务进行指导,单独制定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针对现行租赁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全面修订租赁准则,拟对承租人和出租人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并取消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划分等。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2011年5月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等几项准则以外,金融工具、保险合同、收入确认、租赁等其他准则项目正在修订过程中,有些准则项目预计将于2011年底前或2012年上半年再次发布征求意见稿,而有些准则项目可能会被延后。

5.各国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采用或趋同策略不一,美日的表态需要积极关注。有些国家或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例如欧盟、澳大利亚、南非等;有些国家或地区表示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例如巴西、印度等;而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于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态度尚不明朗,例如美国、日本等。根据美国和日本已经发布的路线图,这两个国家将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决定是否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1年5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工作人员发布了《为美国发行人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纳入美国财务报告体系的工作计划》,探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可行方案,但并未做出明确表态。随后,日本于6月宣布推迟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由于美、日是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对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能否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之间协调一致,将关系到建立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美、日两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权威部门的动向。

6.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希望世界各国和地区能够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趋同层面上,以真正实现全球使用同一套会计准则的目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趋同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完全采用,各国家和地区只有完全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才能充分获得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益处。为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希望各国家和地区能够克服文化、法律、政治方面的困难和障碍,最终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建立一套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一旦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贯彻执行这样的政策,无疑会给那些尚未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和地区带来较大压力。

二、世界各国家或地区目前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策略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并正在转化为实际行动。据统计,世界上已有将近120个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影响力可见一斑。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各国或地区在应用国际财务报告的策略上总体可以分为“直接采用”模式、“趋同”模式和“认可”模式等三类。此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工作人员在2011年5月发布的《为美国发行人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纳入美国财务报告体系的工作计划》中提出了“趋同认可(condor semen t)”模式。对这四种模式的特点、影响和运用环境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科学探索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

(一)“直接采用”模式

在“直接采用”模式下,一国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将一字不改地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该国家或地区不再保留会计准则制定权。换句话说,该国家或地区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过程中不需履行任何审批或修订程序。目前世界上仅有极少数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建设采取直接采用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模式。

(二)“趋同”模式

在“趋同”模式下,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准则制定机构不直接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纳入其会计准则体系中,而是保留了当地会计准则的准则制定权。采取“趋同”策略的国家或地区不会一字不改地完全照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是在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一致,并保留一些具有本国特色的内容。印度是“趋同”模式下的典型代表之一。根据1956年印度《公司法》,印度会计准则应当由中央政府制定颁布。2011年1月,负责印度会计准则具体制定工作的印度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本国会计准则,在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同时,还兼顾了印度国内法律和经济环境的需要。为了与印度的法律、监管和经济环境保持一致,印度会计准则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根据印度特殊国情作了适当修改,例如,将准则的过渡日设定为当期、引入额外的披露要求、省略某些选择权或可选会计处理、并保留使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术语等。

(三)“认可”模式

在“认可”模式下,一国或地区决定采用某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前由法定机构先执行认可程序。在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认可的过程中,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定机构有可能对拟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修订。欧盟和澳大利亚是采用这一策略的典型代表。欧盟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前,必须经过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认可,对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采用,或修改后采用。在澳大利亚,法律赋予澳大利亚财务报告委员会负责监督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制定过程的权力,并在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理事会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过程中给予直接的战略指导①。澳大利亚会计准则体系不仅包括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框架,还根据澳大利亚法律环境的特定要求,专门为非营利组织增加了一些内容。

(四)“趋同认可”模式

在“趋同认可”模式下,一国或地区将推动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同时保留本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其制定本国会计准则的权力,对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逐项认可,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布指南、解释或其他披露要求。2011年5月2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了有关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工作的工作人员草案——《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纳入美国财务报告体系的工作计划》,提出了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入美国会计准则体系的一种全新模式——“趋同认可(condor semen t)”②。在该工作计划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工作人员强调,“趋同认可”的目标并不是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代替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而是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纳入美国财务报告体系,即不是“美国发行人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是“采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美国发行人编制的财务报表与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编制的财务报表是一致的”。

概括而言,从上述四种模式来看,一些国家或地区经过认可后所采用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完全一样,未做任何改动,而有些国家或地区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翻译为当地语言,还有些国家或地区则为解决国家特定问题而做出一定修改或为某些行业中存在的特定问题提供详细的指南。在“认可”模式下,如果最后认可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未做修改,“认可”模式的结果与“直接采用”模式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即为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美国提出的“趋同认可”模式,则是将“趋同”和“认可”两种模式进行了整合。为便于下文分析,我们将上述四种模式归类为两种类型,即“直接采用”和“趋同”模式。

三、结合国际国内形势选择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

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格局正在重构的背景下,尤其当美国对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态度尚不明朗、日本宣布推迟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我们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抉择,尽可能减小国际政治经济外力的干扰,审慎选择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既要体现我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责任和风范,又要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争取主动,灵活应对。“趋同”策略是我们在我国会计准则改革和建设过程中一贯坚持的方针政策。2010年4月2日,我国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进一步明确中国未来企业会计准则的建设仍将采取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模式,而非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于对我国的法律环境、语言习惯、解决实务问题、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以及会计国际化发展的主动性与灵活性等因素的考量,坚持“趋同”策略是符合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当前与未来发展需要的并且是务实有效的做法。

(一)采用“趋同”模式符合我国的法律环境

中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中国境内企业必须遵循由财政部制定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例如企业会计准则。从我国会计法的规定来看,“直接采用”策略缺乏法律依据,不符合我国会计法的要求,同时也将有可能使我国丧失独立的会计准则制定权。而在“趋同”模式下,企业会计准则仍是我国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这一根本原则没有改变,但在会计处理原则、确认计量方法等方面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了一致。

(二)采用“趋同”模式与我国语言习惯相适应

英文和中文的语言习惯具有较大差别,法律语言的形式更是大相径庭,如果将英文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字不改搬套翻译成中文,很有可能既没有完全表达准则的原义,又与中文语言习惯和中国法律行文格式相冲突。因此,“直接采用”策略不甚符合中国的法律语言习惯。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的英文名称“Employee Benefits”直译为“雇员福利”,在我国法律条文中使用的是“职工”,而非“雇员”,并且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福利”的范畴比较小,我们将其称为“职工薪酬”,不仅符合我们的法律用语和语言习惯,而且也使名称与该准则所规范的内容更加一致。再如,《国际会计第12号——所得税》中所举的所得税示例都是基于国外税法,在国内外税法规定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因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引入的这些所得税示例既不符合我国税法的规定,也无助于指导我国会计人员的实务操作。毫无疑问,采用“趋同”模式来制定和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三)采用“趋同”模式便于及时有效解决中国会计实务问题

制定企业会计准则,推进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是我国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会计准则制定的根本出发点仍然是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实务,解决我国会计实务问题。基于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采用“趋同”模式,而非“直接采用”模式,是务实、有效的举措。例如,在我国存在大量同一集团内的企业合并业务,这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尚未在这方面有明确的规范。假设我们采用了“直接采用”模式,则会出现会计规范的空白,导致会计实务无章可循,即使我们等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为这些项目发布新准则或修订现有准则,也会因为立项、研究、征求意见、投票表决、准则发布等一系列应循程序而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从而不利于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会计工作秩序的改善。

(四)采用“趋同,模式有助于企业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是由概念框架开始,再一层层地深入展开,会计准则的规定也相当原则,这与我国广大会计人员目前所接受的教育和已有认知存在一定差距。如果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恐怕会使我国有关会计人员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产生一定困难。例如,国际财务报告的报表格式过于笼统,而且也没有规定与财务报告相对应的具体会计科目,各个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开展的业务自行设计其报表格式和确定会计科目名称,这使得即使是同一行业内的企业的财务报表也存在一些差异。而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统一的报表格式,根据报表项目设置了较为齐全的会计科目,有助于我国会计人员进行日常账务处理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

(五)采用“趋同”模式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会计格局调整中争取话语权

目前,美国、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采取“直接采用”或“趋同”模式的态度尚不明朗,而像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则采取了“趋同”模式。“趋同”模式将有利于我国通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受托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咨询委员会及解释委员会中的席位直接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的治理结构和技术事务等发声进言,提升我国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同时,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成功启动并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上,中国采取“趋同”策略将更有利于协调各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利益诉求,更有助于我国利用这一平台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交流沟通,在新一轮的国际会计改革中争取主动权和话语权。

(六)采用“趋同”模式有利于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断变化过程中保持一定灵活性

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金融工具、保险合同、收入、租赁等项目还未发布最终准则,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协调正在进行中,并且欧盟对最新金融工具等准则也没有明确表态。为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最终决策及其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采取“趋同”策略能够确保中国在面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不断变化时,审时度势,理性决策,灵活把握,以防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变革对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产生不必要的冲击。

综上所述,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美欧垄断的世界会计格局的逐步打破,会计国际趋同的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这对我国会计改革和国际趋同工作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趋同”策略是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道路上应对当前局势的较优选择,也是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理性决策。我们应当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政策指引下立足国内实际情况,顺应会计国际趋同大势,深度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重要项目的制定和修改,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争取与更多的国家或地区实现会计准则等效,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我国经济的开放和稳定、资本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维护我国国家和企业的利益。

注:

①澳大利亚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理事会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转化为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的机制。

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工作人员提出“趋同认可”模式,并不表明美国将来就采用这种模式,而只是将其作为美国未来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备选模式之一。

“妥者,稳也;协者,趋同也” 篇4

【关键词】 妥协艺术 英语教学 幽默智慧 灵感激发 自我修养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2-011-020

“妥协”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说到“妥协”,很多老师马上想到“投降”,在他们看来,妥协是一种对教师自身权威的挑战,会助长学生的不良风气,不利于形成严谨的班风和纪律,这种想法与教师的本位主义观念有关。随着教改的深化,教师的角色由演说家向组织者转变,教师自我定位也应该由教学的掌控者向学生学习指导者与协作者转变。在英语这门语言学科中,大量内容需要学生通过交流来表达, 有交流就会带来“口水战”,加之当代独生子女中思想偏激、个性极端化不在少数,发生课堂矛盾就会在所难免。特别是当课堂中与一些个性强硬的学生顶上牛,教师如果没有理智,教学就会失控。如何给课堂“矛盾”一个华丽的转身?下面是笔者总结的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妥协的几点想法,愿与同行分享。

一、面对违纪,幽默是妥协最好的调料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让知识变得深入浅出;幽默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神清气爽,使课堂气氛融洽。

英语课堂中,听说课会有大量的对话练习,在活动时个别学生浑水摸鱼也是经常现象,特别是到了八年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出现了暂时性学习兴趣的下降。在我的课堂中,John 和Linda 同学是最典型的一对,他们经常利用练习对话的时间讨论自己的话题。在一次练习中,我又一次发现他们的行为。我突然伸出食指放在嘴边,对同学们说:“Lets be quiet. I have an important thing to tell everyone. I found John wanted to sing to Linda,and I know John sings better than me.Come on, John, I want to listen. You know I am your fans.学生听罢,都哈哈大笑起来。此时,John 和Linda也停止了交谈。借机,我告诉学生们:The true friends are always ready to give his help to you. They can pull together all the time whenever the things are easy or difficult. 学生们听我说完,都在若有所思,最后我告诉John: If you have thousands of words to tell Linda in class, you arent Lindas true friend.在这里我特地强调thousands of意为“千言万语” ,学生终于明白了教师的意思,当然也包括他们两个。听完后,他们一边露出害羞的笑容,一边低下了头。在事情的最后,我没有忘记告诉John:John, please come to my office and sing the song after class.全班哄堂大笑,至此,整个事件宣布结束。在整个事件中,我没有采取严厉的话语来制止学生,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方式,把话题转向歌曲和真正的朋友,这就一下缓和了师生之间的紧张感,同时师生之间有了更好的交流渠道,我也借此机会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情感课:真正的朋友并不是不分场合的侃侃而谈,而是在生活中、学习中互相帮助。当然,幽默要恰当而适度,我们要杜绝低级趣味、格调低下的幽默。

二、针对意外,灵感是妥协最大的助手

九年级的一次课堂上,学生们正积极的思考问题,突然间,一个大约6岁的小朋友推门走了进来,然后站在那里朝四周看,脸上带着困惑。同学们一下子被这个小朋友吸引了,都在那里窃窃私语,完全忘记了自己在干什么。此时我没有斥责学生的行为,而是灵机一动,也慢慢的和那位小朋友站在一起,嘴里念念有词:“你们觉得这两个小朋友中,哪一个更可爱一点呢?”学生们听完哈哈大笑。紧接着我提出自己的问题:“Why does the boy come into our classroom?”这下,学生们把手举得高高的,争着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们的答案各不相同:“He wants to find his mother.” “He wants to look for food.” “He wants to find my teacher, because my teacher is very cute.”最后我总结道,大家的回答都非常好,下面我来揭晓答案:他来是想告诉你们These problems are so easy, why cant you work them out. I can help you.学生们的笑声再一次响彻课堂。最后,我领着这个小朋友走出了课堂,边走边告诉学生们:Now, the boy has finished his job, everyone can continue your jobs.此时,教室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中,突发的事件能够锻炼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妥协的智慧也表现的淋漓尽致,教师更会从中受益匪浅。

三、任务布置,商量是妥协最好的前奏

教育家魏书生把“商量”作为他教学管理的一个核心关键词,通过商量,魏老师实现了班级的民主管理,增进了师生的情感交融,也使学生在面对学习任务的时候感觉自己非常自主而受尊重,由此引发他们积极上进的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处处体现着师生之间“商量”的智慧:课前预习的内容,已经通过了学生代表的验收;课堂小组合作的分工,课前已经与组长和班委商量完毕;课上提问与活动设计也已经和课代表“密谋”;课后的作业则是师生之间“商量”出来的结果。以作业布置为例,笔者在每天布置作业时,都会有三问:作业量同意吗?作业难度接受吗?作业内容清晰吗?每次都要求学生举手表决来明确结果,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提出疑问,便会重新考虑作业内容,而具体的作业任务则采取分层布置的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类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对话课中,讲这一课的目的是ask students to give a personal reaction.设计作业如下:C类学生要掌握感叹句式并能背诵课本中的重点单词与短语;B类学生应完成C类作业并能够make a conversation about the pictures and act it out;A类学生在完成B类、C类的基础上能够talk about a festival and introduce something to us. 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商量,避免了作业布置所带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看似教师向学生进行了妥协,实则学生向老师表明了态度,这种态度会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他们必定会竭尽所能的完成这些作业,而不是把他们看作负担,这难道不是“商量”出来的智慧吗?

四、传播习惯,示范是妥协最好的方法

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10新课时,当我读完题目:I ha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有个孩子马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怎么明明是买东西,课本不用buy而用have呢?我微笑的告诉这个学生,因为buy与have不一样呀,buy是非延续性动词,而have是延续性动词。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孩子并没有坐下,而是一下提出四个问题:延续性动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变成延续性动词?什么时候要变?怎样变呢?一连串的四个特殊疑问词让其他同学也开始热烈讨论起来。 作为教师,这些内容并不在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中,我希望让学生了解课本,然后再转向语法的学习。但如果教师断然对那个孩子说:No,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度,而且对学生们以后的主动学习、自主习惯培养都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于是,我选择了向学生妥协,向教学计划说不,我打断学生们的讨论,热情的告诉学生们:“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幽默的话语一下引起学生们的关注。而对于现在完成时内容的讲解,我并没有按照固定的思路去讲,而是选择向那位勇敢的学生妥协,我告诉大家,刚才那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现在完成时中最本质的东西,这位同学太厉害了,老师也是很佩服啊,接下来我便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别用what, why, when, how四个单词板书,详细的去解释每一个单词所代表的内容,并用例句加以讲解,整个的教授过程,孩子们精力都非常集中,提出问题的那位同学,在听完讲解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课后当我反思这节课时,我对自己的妥协打了满分,虽然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我传播了一种好的习惯,一种对学生的示范和引领。

五、扭转顽劣,修养是妥协最好的导师

一个教师自我修养的高低,决定了自我的发展有多宽广。中学阶段的孩子处于叛逆期格外强烈的时候,也是两极分化最为严重的时候,如果此时,教师还是只用严格的班级管理、高压的作业、与家长的联合来实现孩子的发展,其结果必定是越搞越僵的。A同学是班里非常调皮的孩子,作业非常粗心,经常课上讲出一些开心的笑料。当我问:“Do you like English?” 他会说“No. I dont ,but I like my English teacher.”当我说:The film is very wonderful. 他会大声回答“Lets watch the movie, Ok?”很多学生对此很有微词,向我告状说老师你为什么向他妥协呢,你不应该惯着他?我笑着告诉同学们,A同学很聪明啊,他的回答很不错呢,不拘泥传统,而且你们不是都笑了吗,更主要的是他对同学们都很热情啊。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和以前一样,总是在有意无意的提问他,虽然他仍然会有开心的笑料,但是成绩却在不断提升。事后有同学告诉我,A同学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觉得老师竟然对自己课上的劣迹不在意,而且一直在那么的关心自己,从没把自己看成坏孩子,自己应该更加努力才对。事后我反思到,这个孩子课上的笑料只是想吸引教师和同学们的关注,一个教师的修养会极大影响孩子的一生。

总而言之, “妥协”是师生双方都能勇敢地接纳对方观点中的积极因素。“妥当地协商,妥善进行协作互助”,这是我们对“妥协”二字的教学版解读。对教师来说,妥协是出于对学生发展的尊重,更是对自身职业的深刻理解;于学生而言,妥协是教师赠予的一份情感礼物,更是一勺自我成长的催化剂。妥协中有你、有我、更有大家。妥协的艺术将引领学生打造英语学习的一片和谐,带他们领略人类文明的光辉,铸造出人生的幸福。

[ 参 考 文 献 ]

[1]李镇西.教育的智慧. 青岛出版社2014.

[2]蔡凌燕.合理设计英语作业的智慧[J]. 新课程.综合版 2014(8).

组织趋同 篇5

随着新时期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已对全球建立统一的会计准则达成一致共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衰退,各国已经意识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性,金融体系改革使国际会计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以美欧主导的国际会计准则格局逐步被打破,新兴经济体国际地位渐渐提升,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已开始参与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目前世界各国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用形式各不相同,一些国家采取直接采用国际准则形式,一些国家采取与国际准则趋同的策略,还有某些国家对国际准则的应用态度始终不明确,如美国和日本,美日两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美日两国会计准则是否能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致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发展,应密切关注其发展方向。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始终希望世界各国不仅仅采取趋同方式,而是能够完全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此,各国应积极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沟通交流,在国际会计改革过程中结合本国国情,为自己国家争取应享有的利益,积极的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做出互动,在听取各国意见后对国际会计准则修订,制定出全球认可的高质量会计准则。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历程

任何制度和准则的制订和实施都需经历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同样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初步接轨阶段(1978年—1991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全面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开放使大量外资企业纷纷涌现。当时的会计政策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外资企业的发展需要,财政部开始研究商讨制定适合中外合资企业的会计制度,并于1985年3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4月颁布《中外合资经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试行(草案)》,这是我国首次引进和借鉴国际通用会计处理方法制定的会计制度,初步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开始了我国会计制度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协调阶段(1992年—2005年)

1992 年至1993年间,财政部连续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13 项分行业会计制度和10 项行业企业财务制度,即“两则”和“两制”,全面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行业做出规定,吸收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基本概念和国际通用的记账方法。随后财政部又相继发布《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会计法》等法规,2000 年出台《企业会计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会计核算方式,完成了与国际惯例初步协调的进程。

(三)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阶段(2006年至今)

2005 年11 月,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声明,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允许在特殊问题上同国际会计准则存在部分差异。2006 年2 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既适应我国国情又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2009年世界银行评估认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制定和实施成功有效。2010年财政部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指出中国将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持续趋同,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财政部于2014年相继修订四项具体准则,

新增三项具体准则,此次改革表明我国已逐渐掌握话语权,并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

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

(一)明确立场,趋同并非等同,不能盲目照搬国际准则

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虽然各国面临的现状各不相同,但会计准则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始终是发展方向,但趋同不是直接采用,不是照搬照抄,趋同应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的特点自行决定。国际会计准则并不能完全符合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我国应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深入研究,密切跟踪了解相关最新进展和修订情况,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而不是盲目的照搬。明确立场,选择适当的趋同策略有利于推进企业会计准则逐步向国际趋同,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环境,为企业不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深度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提升国际影响力

为了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我国应积极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加强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和修改,逐步完善当前企业会计准则,实现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保持持续互动,使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全面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并权衡考虑,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在未来国际会计改革过程中提升话语权和主动权,保证经济的发展与稳定,维护国家和企业应有的利益,全面提升国际影响力。

(三)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同时更需保证贯彻实施

目前我国仍实行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并存的会计体系,从长远来看,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如实现同国际会计准则的完全趋同,需完成从企业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准则的转变,转变过程需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兼顾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提高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我国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更需完善法制建设,加强对实施情况和效果的检查和监管,保证准则的贯彻实施,实现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四)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提升相关人员业务水平

实现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需要会计人员全面了解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准则随经济发展不断更新变化,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职业判断力,必须加强企业从业会计人员的日常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能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鼓励更多高学历的专业人员从事会计岗位,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

摘要: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和资本流动国际化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迅速发展,大量跨国公司纷纷壮大,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建立并执行的会计准则基本在内容上实现了国际趋同。本文简述新时期下国际会计趋同形势的现状,介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历程,并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国际趋同

参考文献

[1]杨蕊帆.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策略及发展前瞻[J].山东工业技术,2014

网络新闻趋同现象探究 篇6

1 网络新闻陷入“复制”+“粘贴”模式

查阅每天的网络新闻,大多数国内新闻网站的新闻大同小异。以2014年5月28日搜狐、新浪、腾讯等三大网站的新闻为例,头条新闻或要闻中相同或相似的新闻不下10条,详见表1。

2 新闻趋同的原因

2.1 独家新闻有限

为了吸引读者,新闻工作者都集中关注重大、热点新闻。独家新闻若不是重大的、热点的新闻,可能没有受众,新闻工作者在重大热点新闻和独家新闻间会优先选择重大热点新闻。

2.2 新闻版面有限

在新闻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各媒体为了吸引受众,便将主要精力放在热点新闻的报道上,由此呈现出彼此一致的报道主题和报道内容以及毫无二致的包装。

2.3 新闻工作者有限

社会上每天都发生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事,而人数有限的新闻工作者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去辨别哪些是有价值的,而为了给读者最全面的新闻信息,新闻工作者就会采取借鉴其他媒体的做法。

2.4 新闻来源渠道有限

新闻来源渠道的有限性是致使新闻工作者互相转载摘抄的一大原因,自己获得的新闻有限,只能靠转载别人的新闻来充实新闻版面。

2.5 竞争激烈

激烈的竞争对使媒体害怕因为漏稿而丢掉市场。每一份报纸或每一个网站都希望给读者提供最需要的热点内容和重大新闻,以防止读者流失。

3 抑制新闻趋同现象的途径

3.1 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

对新闻选题进行拓展和延伸,是提高报道深度的重要手段。新闻趋同的起点在于新闻题材的相同。新闻工作者若能挖掘新闻题材背后的意义,提高新闻报告的深度,定能独树一帜。

3.2提高新闻报道的独特性

新闻工作者要打破思维定式,面对众多的新闻事实,要敢于亮出新颖的观点。

3.3 提高新闻报道的连续性

在新闻内容不断更新的环境下,注重新闻报道的连续性是赢得受众的因素之一。例如衡水中学的军事化管理,如果对毕业于衡水中学的在校大学生或者已经工作的学生进行连续采访报道,挖掘这种教育方式产生的长期效应,比单一报道衡水中学如何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更有深度。

4 结语

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研究综述 篇7

(一) 会计国际化

国际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汪祥耀 (2001) 认为, 会计国际化是指会计实务跨越国界, 并对其他国家的会计实务发生影响。常勋 (2003) 认为,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广泛意词, 会计实务从一国的范围内跨越国界而走向国际, 这也导致对会计实务和理论的研究在视野上超越国界而放眼于世界。所以, 国际化是一个外延非常广泛的概念, 不论是会计实务还是会计研究, 只要超越本国界线, 都属于会计国际化研究的范畴。会计的国际化, 既包括会计思想、会计观念、会计理论与会计原则的国际化, 也包括会计规范、会计监管、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国际化;还包括会计组织、会计职业活动、会计教育、会计业务及其处理方法的国际化等。

(二) 会计标准化

标准化是会计国际化的理想状态, 更是众多国际机构、会计组织和职业团体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标准化意味着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采用一种会计准则或规则, 不仅要消除各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更要实现各国会计实务的统一。陈瑜 (2005) 认为, 标准化是一个严格的概念, 意味着强制要求执行非常严格和选择范围很小的规则, 甚至在所有情况下都执行单一的准则或规范。葛家澍、林志军 (2006) 认为, 标准化是要制定和实施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来取代各国的会计准则。

(三) 会计国际协调

Samuels and Piper (1981) 认为, 协调化就是意图归纳不同的体系, 把多样化的实务并入和组合成能产生共同合作结果的有序结构的过程, 是减少差异的过程。Arpan and Radebaugh (1992) 认为, 协调化是一种缩小各种标准和实务差异以形成一套严密的可接受的标准和惯例的过程。Nobes and parker (2000) 认为, 协调化是通过对会计惯例的差异程度加以限制从而增加其可比性的过程。Saudagaren (2001) 认为, 协调化是旨在增强不同国家会计规范下生成的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的过程。乔伊、米克 (2007) 认为, 协调是指限制各国会计实务的差异从而增加其一致性的过程。经过协调后的准则不存在逻辑上的冲突, 并且应该提高财务信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可比性。

(四) 会计国际趋同

趋同是自2006年才被广泛应用的概念。陈毓圭 (2005) 认为, 趋同是熟练、缩小差异, 现在不同, 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步相同, 最后消除差异。曲晓辉 (2005) 认为, 会计准则全球趋同是资本市场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是指受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各国国内会计准则在不断的国际比较和协调中, 在国际强势集团的推动下, 向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目标发展这样一种动态的过程。

可以说, 会计国际化是随全球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而发展的,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 必然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会计标准化是会计发展的理性状态, 是一种世界各国追求的最终目标, 也是目前努力的方向。而比较现实的出路是会计国际趋同, 即求大同而存小异, 在此框架内加强会计信息的交流与经贸往来。会计国际趋同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建立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各种体制不断健全, 尤其是会计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 经过各国相互磨合、相互协调、共同推进而产生的。会计国际趋同是不断协调甚至妥协的产物,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计国际趋同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思路, 不仅进行横向的研究, 而且进行纵向的研究;不仅进行规范研究而且进行实证研究。

二、会计国际趋同的研究思路及相关理论评述

(一)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渐进的互动过程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并非意味着制定等同的会计准则, 必须考虑到各国以及地区经济环境的差异。在这一过程中, 应把财务报表使用者和编制者的需求摆在重要位置。政府在建立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监管和法律框架中扮演重要角色。趋同是在国际会计框架内为寻求恰当解决方案而进行的双边或多边互动过程。

各国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又进一步反映在会计准则的执行中, 从而削减会计形式趋同的成果, 降低会计实质趋同的程度。甚至说, 只要法规存在差异, 会计结果差异几乎是必然的。《国际会计准则1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对于不同法律管辖下的会计处理, 允许适度背离。只要各国国体和政体不同, 各国法规的差异是永远的。在会计趋同化的过程中, 必须保持头脑清醒, 既求同又存异, 或者说求大同而存小异。而对于如何克服“小异”, 会计准则的等效认证制度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 会计国际趋同的局限性

各利益集团的利益之争, 使得会计趋同必须在博弈与协调中进行。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 如果各国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的会计准则均一味的向国际会计准则或英美等国会计准则靠拢, 那么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改革成本实际上便由这些发展中国家承担了, 而英美等国不仅没有或者很少发生改革成本, 反而充分享受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效益。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侵害, 最终会成为会计趋同过程的发展障碍。各国由于国情不同, 相应有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 这些制度是会计主体实施的外在环境。会计环境的差异不仅会使会计趋同产生局限性, 即会计制度形式趋同存在难度, 而且会使产生的会计数字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差异。从会计主体的行为选择来说, 会计政策具有一定的主观选择空间。同样的经济业务, 同样的会计准则, 不同的会计人员会计处理的结果可能不同, 这极大地影响了会计结果的横向可比性。因此, 应当加强各国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交流, 增强了解, 提升素质。

(三) 趋同背景下全球会计国际化进程的新特点

国际会计标准的一元化趋势明显。21世纪初期, IASC进行了重大改组, 美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走向统一。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在其章程中明确该组织的首要目标是“本着公众利益, 编制一套高质量, 易理解并且具有强制力的统一会计准则”, 全球会计国际化的步伐加快。美国主导IASB后, 凭借其政治和经济力量, 已经使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在国际上迅速得到广泛采用。

国际会计标准则表现出更高的强制性。改组后的IASB不仅得到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而且得到美国的支持, 具有了权威国际组织所应具有的条件, 成为真正的国际准则制定和管制机构。IASB在新章程中将“推动这些准则的使用和严格的适用”列入其组织的三大目标之一。

三、会计国际趋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 规范研究

会计的国际协调乃至全球趋同是国内外会计界近年的热点问题。随着会计全球趋同趋势的日益明显和迅速发展, 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迅速增多, 成为当今会计国际学术论坛上的主流问题, 并逐渐形成主导趋势。早期的会计国际协调研究大部分属于规范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有:纵向的研究———以时间为序列进行分段阐述, 如我国很多学者把1978年作为会计趋同的开端。曲晓辉 (1999) 、汪祥耀 (2006) 、王清刚 (2006) 等国内学者都对我国的会计准则发展历程进行了划分, 并指出这一历程同时也伴随着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日趋与国际准则走向趋同。横向的研究———主要把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 并找出异同点。这种比较性研究的过程也是新的研究起点的开始。

(二) 实证研究

近年来会计研究者把实证研究逐步引入国际会计领域, 其数字化的推理与论证, 使得会计研究更为准确和有新意。其中主要有构建实证模型、收敛性分析、参数假设检验、指数法、统计检验法、盈余管理测定法、收益影响估计法、可比性测定法、距离分析法、相关系数分析法、多变量回归分析等。

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对策及建议

(一) 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趋同策略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但是趋同并不是等同, 切不可犯教条主义, 照抄照搬, 而要根据我国的国情, 在吸收中发展。不同的经济事项采用不同的趋同策略。经济业务具备了国际趋同的环境条件的, 也不能因为国情问题而因噎废食, 应坚决趋同;不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的, 应仔细研究, 认真对待。刘玉廷 (2009) 指出, IASB作为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应当着力促进全球范围的会计趋同, 不应受某一国的约束。

(二) 建立健全我国财经法规

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会计法》是我国会计行业的根本大法, 《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操作的刚性规范, 另外还有一些与会计有关的配套法律, 如《公司法》、《证券法》等, 可以说自上而下的法规已经基本健全。但不可忽视问题的存在, 法规执行不力, 会计信息虚假, 极大地伤害了会计的生命力,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在继续推进会计国际化进程、加快会计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的同时, 应强化会计监管, 确保会计标准制定后得到有效的实施。要严格按照《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 强化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 发挥会计监督三位一体的整体功效;界定清楚财政、审计、证券、金融、税务、会计等监管的职能和范围, 合理分工、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以真正起到惩戒作用。

会计趋同的研究是随着会计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会计的特点不同, 其研究的侧重点就不同。目前关于会计趋同的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而且广泛运用各种研究方法, 这都极大地推动了会计趋同研究的发展。会计趋同是大势所趋, 但在趋同化的道路上会遇到一些问题, 因此结合各国或各地区情况进行研究将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其研究领域广阔而深远。同时, 如何求同存异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汪祥耀:《会计准则的发展:透视、比较与展望》,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常勋:《解读国际会计协调化》, 《会计研究》2003年第12期。

中国当前省际趋同研究述评 篇8

截至目前, 对于中国各地区之间的趋同研究文献中大部分都包括了计量经济模型和实证分析。由于省际趋同这一概念从一提出就和一个国家的各项经济指标密切联系, 所以使用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几乎是一个惯例。

从方法的角度来讲, 趋同研究有很多种途径。最为普遍使用的就是β-收敛检验, 这种方法主要采用逐步回归的方式, 把增长作为因变量初始收入水平作为给定的变量, 在条件趋同的情况中加上其他的条件变量或者在绝对趋同检验时不再加入其它变量。在整个回归框架中β这个初始收入水平的相关变量, 作为趋同的证据, 当其值显著为负时表示存在着趋同出现, 如果该值不显著则表示出现趋同, 而显著为正则表示出现了趋异。也有的研究致力于估计σ, 这是一个关于分化的总量值, 其值发生变化时分布状态不能显示相同趋势的变化。前面两种度量方法都是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使用马尔科夫转换矩阵对中国各省之间增长的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分布研究的文章, 在对中国进行省际趋同研究的文献中尚属首次。

二、当前国内省际趋同是否存在

大多数实证研究都发现中国的地区间增长, 东、中、西3个区域之间内部人均产出出现了明显的趋同现象, 但区域之间并未出现趋同甚至有逐渐分化的趋势, 这表明中国当前各地区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俱乐部”趋同。同时, 具有相似的地理环境、人口结构、市场开放度等因素的地区人均资本收入显示出趋同的特质, 但是差异很大的地区至今收入差距却在不断加大, 这表示中国内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符合条件收敛的特征。

除了研究是否存在趋同之外, 研究者们还很关注随着时间的变化中国的趋同趋势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国内对于这一问题最早的研究发现在1952-1965年, 随着中国工业化由沿海城市逐步向内地推进, 落后地区与高收入地区之间人均国民收入差距曾经出现一定程度的缩小。之后, 1965-1978由于各种原因国家资金的大规模投入并没有阻止地区间差距扩大的趋势。1978年之后落后地区与高收入地区间人均GDP或人均国民收入差距大体以每年百分之二的速度缩小, 然而各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增长不平衡的格局反而进一步加剧。

在后来一些相似的时间划分点大概为1978年、1985年、1991年、2001年这几个特殊的年份。大部分的研究表明1978-1991年地区经济分化程度降低, 而在1991-2001年, 地区收入水平差异呈现上升趋势, 而2001年至今, 这种差异又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三、关于趋同趋异两种现象的原因探讨

首先是缺乏有效的要素流动渠道以及与之配套的制度。有相关的研究表明中国内部各地区之间存在的贸易壁垒甚至高于欧盟内部各个国家间的壁垒, 最为明显的是劳动力市场的扭曲影响了要素配置的效率, 从而促进了中国各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 阻碍要素流动的壁垒还不利于各个地区之间开展协调的经济发展政策, 导致严重的产业趋同, 不利于各个地区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其次是由于偶然、地理或者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中国各地区之间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极化和集聚效应, 与之相似的说法还有“马太效应”。各个地区在初始状态下的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条件不同, 导致不同的要素向最有利的地方集聚, 进一步拉大了各个地区之间发展的差异。最后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和制度变迁历程, 导致中国在区域内部的开放度和国际开放度之间没有同步发展, 而学者们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度与国内区域间开放度的协调性是紧密相关的。中国当前的情况是有的省份对外开放有余, 但在处理不同区域间的开放程度时, 有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而有的地方是区域内部开放与对外开放都不占优势, 这必然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不能很好利用发达地区产生的逸出和扩散效应, 最终不能实现国内各个地区之间在高水平上的趋同。

四、对于俱乐部趋同和地区间分化问题的解决

第一, 地区之间应该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观念, 加强地区之间决策的沟通协调, 打通区域之间形成的贸易壁垒, 鼓励跨区域、全国性的龙头企业, 促进区域间劳动力的流动, 形成合力的劳动力管理法案, 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第二, 加大对落后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 打破欠发达地区发展中遇到的人才瓶颈。形成合理的制度, 促使有利的资源和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在欠发达地区形成新的集聚力, 建立增长极, 带动整个区域协调发展。第三, 利用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手段在各个地区之间进行资源的调配, 形成合理的制度促使区域间的开放和对国际的开放度相协调发展, 促使不同地区间各种资源优势互补, 共同获取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然后又通过参加国际贸易促进各个地区的合作。

五、结论

当前中国的发展能否健康地保持着长期以来的高增长并实现共同富裕这个伟大目标,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各个省和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能否趋向于一个同样的水平, 也就是落后的地区能否赶上先进地区, 而先进地区能否保持自己一贯优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帮助其他地方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坤荣, 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 2002 (1) .

印度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 篇9

1 印度会计准则的演进

长期以来, 印度的会计准则是印度注册会计师协会 (ICAI,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of India) 负责制订的。1949年, 印度通过了注册会计师法 (Chartered Accountants Act) , 并成立了印度注册会计师协会。1977年印度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其下设立了会计准则委员会 (ASB,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 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出建议, 并负责起草会计准则。然而ASB制订的会计准则仅适用于ICAI成员, 并不具备执行上的普遍性和强制性, 印度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为了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步伐以及增强ICAI的权威性, 1999年印度修改了公司法, 规定公司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时必须符合ICAI会计准则的要求, 如不符则应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说明与会计准则偏离的内容、原因以及因偏离而产生的影响。这一法律规定确立了ICAI在制订会计准则上的法律地位。然而, 公司法同时又规定ICAI所发布的准则必须经过印度中央政府的认定和公告。显然, 印度中央政府是不具备会计准则审查能力的。为此, 中央政府又成立了国家会计准则顾问委员会 (NACAS, 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Accounting Standards) , 该委员会负责向中央政府提供有关会计准则的审核意见, 会计准则通过NACAS审核后即可具有法律效力。NACAS的成立架起了民间准则和政府准则之间的桥梁, 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印度会计规范管辖关系上的矛盾, 加速了印度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

2 印度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和动因

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主要通过财务报告来具体实施和体现。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展经济改革以来, 印度的财务报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引起其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语言文化和政治法律体制方面的影响

首先, 英语是印度主要官方语言, 而国际会计准则是建立在英语文化环境之上的。这为印度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次, 印度脱胎于英国的政治法律制度, 与西方类似的政治体制使其具备了国际化的社会文化基础, 也使其具有了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天然亲和力, 更有利于印度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2.2 资本, 产品和劳动力市场的压力

(1) 资本市场的压力。

20世纪90年代以前, 印度政府财政机构控制着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和定价, 且股票市场定价机制不充分, 使得股票交易在公司融资方面的重要性被大大削弱, 印度企业主要依靠国有银行和金融机构来筹集资金。然而1991年以来, 印度企业已经开始更大程度地依靠资本市场来筹集资金。受到外国机构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等的影响, 财务报告开始列示海外股票交易的内容。

(2) 产品市场的压力。

自从经济改革开始以来, 印度企业通过进出口货物和服务与海外市场的互动更加频繁, 这也对财务报告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有助于提升企业在产品市场的声誉, 为其树立可信赖的交易对象的形象。产品市场的潜在利益为印度公司提供了重要的激励因素, 使得它们接受高质量会计准则。

(3) 劳动力市场的压力。

劳动力市场在好几个方面影响着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质量:①一份好的财务报告可以很好地使企业员工相信企业的财务健全, 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他们可以信任这家公司可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长期的发展前景。②一些有员工股权计划的企业的员工需要了解财务信息来实现他们股权的买卖交易。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 印度企业开始由管理人员报酬由政府批准朝着和财务绩效相关联的方向发展。Sunder (2002) 认为, 美国的经理承包制中报酬与业绩之间的强相关性要求采用美国会计制度。④世界各地范围内的企业员工有可能因为公司股票在国际上市而在国际投资中获利。⑤有大量境外业务的企业雇佣的外国员工一般来说能够更加自如地运国际认可的会计准则。Desai (2004) 认为:雇佣外国员工的公司可能会将在外国证券市场上市作为一项员工激励计划。

2.3 印度公司法和证券法变更的影响

在过去十几年印度关于会计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的发展过程如下:

(1) 会计准则国家咨询委员会的成立。为了迎合国际上对于会计准则全球化的风潮, 1999年修订的公司法案成立了会计准则国家咨询委员会 (NACAS) , 该委员会为政府提供会计准则规划方面的建议。这也是印度经济改革的一部分, 以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迎接新兴的印度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2) 证券立法和股票交易所上市协议。1995年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 (SEBI,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Board of India) 修订了股票交易所上市协议, 要求上市公司发布现金流量表年度报告。2001年, SEBI又要求上市公司发布季度经营业绩的分部业绩报告。

(3) 公司治理改革。多年来, 印度各种公司治理委员会的建议对财务报告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包括:①Narayana Murthy公司治理委员会:关于财务报告的主要建议是假如一个企业遵循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准则规定的不一致, 管理人员应证明其理由, 并在财务报表注释中清楚解释。②Naresh Chandra公司审计和治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被任命于2002年, 就强化公司审计机制以作为监督财务报表质量的有效工具提出了一些建议。③Kumar Mangalam Birla公司治理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印度第一个官方成立的检查公司治理情况的委员会。该委员会提出“印度应该快速朝采用国际准则的方向发展, 这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说特别的重要。”以强调会计准则全球化的作用。并建议应发布合并财务报表, 分部报告和披露关联方交易。这些建议导致了股票市场上市协议内容的重大变化。

2.4 国际会计机构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的改组和国际证监会组织 (IOSC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 对于IASB为证券跨国上市开出的“核心准则清单”的接纳提高了IAS/IFRS在印度范围内的接受程度。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 (SEBI) 是IOSCO的几个重要的委员会之一, 因此SEBI要维护和国际会计准则不一致的印度会计规范有一定的难度。印度会计准则的变化在很大程度来说是SEBI感受到压力的结果。

2.5 印度经济改革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印度独立后, 计划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担当着重要角色, 这种带有计划经济特征和中央政府高度集中控制的经济模式几乎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 印度经济长期增长缓慢。1991年, 印度发生了严重的国际支付危机, 这直接导致了印度的经济改革。印度政府实施了举世瞩目的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色的新经济政策, 使印度经济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也直接推动了印度会计的国际趋同进程。与之前相比, 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印度对一些重大事件比如互联网泡沫的破裂, 公司会计丑闻, 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治理改革, 以及塞班斯法案的颁布等的反应更加迅速和敏感, 这更体现印度经济全球化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影响。另外, 在当今印度跨国公司已经具有一定规模, 公司治理也较为完善并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企业的国际化程度高, 其具有的国际会计经验就丰富;公司治理水平高, 会计准则执行力就强。印度在企业国际化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势, 将有力地推动其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

3 印度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与现状

和20世纪90年代以前相比, 印度会计准则越来越向IAS/IFRS靠拢。ASB于2000年7月制订颁布了印度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The 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 目的是用于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评价会计实务的准则遵循。该框架的结构与内容基本照搬了IASB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这客观上也为印度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印度会计准则全球化的另一个趋势是在一些案例中采用基准处理方法而不是采用IFRS中相关的允许备选方案。例如, 当2003年修订AS11号国际汇率影响的处理时, ASB决定采用国际基准处理方法, 即要求对本期所有由交易引起的差异进行确认, 而不允许采用将由严重货币贬值引起的额外负债作为相关固定资产成本的一部分的备选处理方法。

同时, 印度会计准则的发布速度也在加快。ICAI在2000年到2004年之间发布了13条会计准则, 而从1977年其成立以来到1999年之间总共才发布了16条准则。新会计准则除了信息披露问题外还涵盖了许多从前未涉及过的复杂的内容, 如分部财务报告, 租赁, 递延所得税, 财务报表合并等。因此, 他们常常是更密切地遵循IASB颁布的内容, 而不是参照当前的准则。

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印度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完全一致。从实际状况看, 印度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并非完全是一一对应关系。即使是一一对应的准则, 有些在形式上也有所区别。如国际会计准则IAS2 (存货, Inventory) , 对应印度会计准则AS2 (存货计价, Valuation of Inventory) 。因此, 印度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并非意味着与国际准则的完全相同, 而应理解为“全面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效”, 这也是ICAI在2007年10月制订的“趋同蓝皮书”中体现的观点。

另外, 之前印度资产负债表采用的是“资金来源=资金运用”的基本平衡式, 无法直接反映企业总资产、总负债, 也不能反映真正的企业资金来源和运用, 这与国际流行的报表格式有明显的区别。印度损益表采取的是合并了利润分配表的费用式结构, 这也与国际趋势不一致。可见, 尽管ICAI极力推动印度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但印度会计法律方面的修改尚没有跟上会计国际化的步伐。

尽管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 印度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2003年, Barton等人针对亚洲国家遵循国际会计准则情况进行的比较研究认为印度会计对国际准则遵循程度位列亚洲第四。印度会计学者Tani G.Rathod (2006) 认为, 印度会计实践在许多方面已经与国际准则类似, 也已经达到高质量的水平。印度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际认可。2007年10月ICAI发布了印度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概念性文件 (Concept Paper on Convergence with IFRSs in India) (简称“蓝皮书”) , 并宣布从2011年4月起要求所有的公众利益主体全面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在法律和法规的修改方面, 印度也取得了很大进展。ICAI针对不同的法律法规成立了若干个专门小组来协调准则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差异。相关的修改建议草案一旦拟定完成将立即送呈政府公司事务部、印度证监会、以及银行保险等相关监管机构, 在2011前完成法律法规方面的修改, 从而使印度会计准则不仅与国际趋同, 而且也与国内法规完全一致。2008年10月, 欧洲证券监管委员会 (CESR, The Committee of European Securities Regulations) 向欧洲委员会递交了一份咨询报告。在该咨询报告中, CESR认为:印度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项目是全面的, 没有理由怀疑印度政府在2011年实现其承诺的目标。

然而, 2012年2月, 印度突然改变了其之前从2011年4月起要求所有公众利益主体全面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承诺, 决定分阶段实施其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计划, 即上市公司和大型非上市公司于2011年4月, 金融机构和其他公司在2012至2014年之间采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会计准则。对此, IASB的印度籍理事解释:“经过全面的考察和研究, 印度认为类似于中国采取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策略更加适用, 并且美国也正在考虑不同于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策略。”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日本。这表明, 尽管建立全球统一的质量会计准则已经成为二十国集团国家的共识, 但采取何种方式、什么步骤实现这一目标, 主要经济体之间仍存在分歧。

4 结论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综合各方面对印度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判断, 我们认为尽管之前印度会计准则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国际财务报告仍有一定差距, 且仍存在一些法律障碍, 但这些差距和障碍正在逐渐消除, 印度将按自己的步骤逐步实现其国际趋同目标。同时,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也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总体来说印度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的, 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举措。

由于中国和印度同为亚洲新兴发展中国家, 在国情上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且中国近年来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然而, 值得思考的是, 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是否应该直接完全采用IAS/IFRS以保持与最好的国际规范的一致性?众所周知, IAS/IFRS是从经济发达的普通法系国家 (澳大利亚, 加拿大, 英国, 美国) 中产生的, 这些国家的经济, 法律和政治体系为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有效运作提供了框架。著名会计学教授Ray Ball (2002) 证实这些国家的许多制度上的特征对于决定会计质量非常重要, 而这些特征在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的程度与发达国家不一样。他提供了从东亚国家集团及地区 (中国香港, 马来西亚, 新加坡和泰国) 和中国大陆取得的证据来证明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遵循IFRS/IAS,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会计质量远远不如普通法系国家, 因此只是单纯地将会计准则从一个先进的司法体系中移植进来而没有补充性的制度框架将会是没有效果的。这也是为何印度推迟了其全面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时间。因此,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同时仍须明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仍然是在国际互动基础上的趋同, 而不是“直接采用”的立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其高质量、权威性和全球公认性。

参考文献

[1]汪祥耀, 邵毅平.美国会计准则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0.

[2]任永平.印度会计规范及其国际趋同研究[J].会计研究, 2009, (7) .

[3]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of India[M].Concept Paper on Convergence with IFRSs in India, 2007.

[4]R.Narayanaswamy.Globalization and Indian Accounting Stand-ards[J].The Chartered Accountant, 2006, (1) .

上一篇:分布式并发控制下一篇:新时期农机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