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布局

2024-07-04

中职学校布局(精选10篇)

中职学校布局 篇1

在一定区域内对中职学校进行布局结构调整, 已经成为优化职教资源配置, 提高职教资源利用率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对中职学校进行了布局结构调整, 但是调整后效果如何, 是否提升了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是否增强了职业学校的综合竞争力还需要认真的总结。本文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 在简要阐述该市中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经济背景的基础上, 结合该市近年来布局调整的具体做法,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其布局调整的效益, 并提出了下一步调整的对策。

一、中山市中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经济背景

1. 中山市经济发展速度稳中有降

中山市中职学校进行布局结构调整前后的几年, 中山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2005至2008年, 中山市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以上一年度为基数,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中山市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了15.20%、17.74%、16.83%、16.41%, 年增长率连续四年保持在15%以上。但是从2009年开始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2009年、2010年、2011年中山市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了11.41%、13.50%、13.00%。其中2009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 较2008下降了5个百分点。

2. 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中山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给中山市中职学校布局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山市2009年一、二、三产业结构为3.2∶60.2∶36.6, 2010年为2.8∶58.7∶38.5, 2011年为2.7∶55.8∶41.5。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近三年来中山市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2、2.8、2.7, 呈现出缓慢下降的态势;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60.2、58.7、55.8, 也呈现出缓慢下降的态势;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6.6、38.5、41.5, 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按照国际上惯用的评判标准, 第一、二产业在经济机构中的比例逐步下降, 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 说明中山市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中的专业布局必须考虑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3. 民营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

中山市更新观念, 改进服务, 充分调动广大群众自主创业和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民营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根据中山市统计局统计年鉴2011年的数据, 全市民营企业已经达到17.3万户, 全市民营企业注册资金达到359亿多元。2011年, 民营经济增加值1010.13亿元, 增长13.1%, 占全社会GDP的比重达46.1%。近几年来, 民营企业经营领域不断拓展, 经营方式不断创新, 民营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一批有实力的外向型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山市外经贸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生力军, 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还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2011年底, 全市民营工业从业人员达到81.49万人, 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4.05%。按近年民营经济发展速度测算, 民营企业每年可为中山市提供近6万就业岗位。以上数据说明, 民营经济在中山市经济生活中的贡献日益突出。

4. 中山市的地缘优势正逐步显现

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 在珠三角“A”字型交通骨架中处在腹部。深圳至中山的大桥一旦建成, 一条连接珠三角东西两岸, 融入珠三角交通一体化, 辐射粤西的“黄金走廊”便可真正贯通, 中山在珠三角“A”字型交通骨架中的节点作用便会产生倍数效应。筹建中的港珠澳大桥通车后, 从中山开车到香港不超过一个小时, 到澳门只需40分钟。再加上已经通车的广珠轻轨, 中山到珠三角周边城市都在半个小时左右。因此, 在加强经济圈内合作的同时, 要把中山的发展放到珠三角城市群的大框架中去谋划, 借助周边深水港、航空港等集聚的优势, 不求所有, 但求为我所用, 按大工业的要求, 在更大范围内谋求产业布局, 重点发展临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 充分发挥中山市的地缘优势。地缘优势呼唤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

二、中山市中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

1. 基本原则

遵循原则有:职业教育直接服务经济发展的原则;有效统筹资源的原则;规模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总体规划, 分步实施的原则;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原则。

2. 建设4所市直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1) 迁建市中等专业学校, 统筹城区职教资源。在五桂山西坑征地500亩, 投入1.5亿元 (不含土地) 迁建市中专, 分别将城区内的石岐职业中学、西区职业中学、杨仙逸中学职中部合并到新的市中专;新中专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6000人以上, 保留中山中专国家级重点中专品牌。

(2) 新建3所市属中等职业学校, 打造经济组团龙头职业学校。初步选址在港口、东凤、三乡镇, 由镇区无偿提供建设用地每所300亩以上, 新建3所市直属的中部、西北部、南部组团职业学校。三个镇办的理工学校整合, 并入市直属职业技术学校, 市财政投入建设资金每所9000万元 (不含土地) , 3所学校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均达到4000人以上。

3. 保留优化6所镇区省级以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将火炬开发区理工学校与南朗理工学校合并, 由火炬开发区和南朗镇择址另建, 另建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4000人以上;火炬理工学校的现址和设施划归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保留西北部组团的小榄建斌职业技术学校 (国重) 、黄圃理工 (国重) 、横栏理工 (省重) , 中部组团的沙溪理工 (国重) , 南部组团的坦洲理工 (省重) 。这5所国家级或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均发展到3000人以上, 均从属于市职业教育集团。

4. 建设市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

在五桂山西坑征地500亩, 匡算投资2.5亿元 (不包含土地征用费) , 分两年建成市级实训中心及完成配套设施, 服务全市70000名职业院校学生实训和实习及社会各类人员培训。总建筑面积114500平方米。其中, 实训大楼35000平方米;实习工厂 (场) 35000平方米;办公大楼5000平方米;资料库4000平方米;学生宿舍、教工周转房26000平方米;师生饭堂6000平方米;师生综合活动 (成果展示) 中心3500平方米。建设配套体育运动设施。其中, 室外足球场1个, 篮球场8个, 排球场6个、羽毛球场10个等。

三、中山市中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效益评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 对中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效益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分析见表1, 指标权数见表2。

以2006年各指标为评价标准, 把2011年各指标的实际值与之比较, 得到各指标个体指数。公式如下:

式中:zi———第i项个体指数;

xi———第i项指数的实际值;

xi0———第i项指数的评价标准。

将个体指数加权平均, 最终得到本地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综合指数, 为141.95%。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z———总指数, 即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指数;

wi———第i项个体指数的权数;

n———个体指数个数。

说明2011年与2006年比较, 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后, 通过10项指标综合反映, 办学效益整体提高了41.95%。

四、中山市中职学校下一步布局结构调整的对策

1. 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职教资源的整体效益

以职教资源的进一步优化整合为中心, 不断增强职教资源的整体效益, 将是中山市下一步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方向。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整个布局结构调整的核心, 核心问题抓住了, 大方向就不会错, 调整中的各种困难也就易于化解。许多地方开展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效果不佳, 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布局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大政府与小政府的利益冲突、征地难题、人员安置等问题时, 不断的改变既定的调整方案, 以至于降低了原有能够达到的效益。下一步的布局结构调整, 应该坚定地立足资源优化配置, 顺应社会生产方式、社会产业结构、社会经济体制的需求, 以职业教育所处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为基础, 确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理念, 区域自身的区位条件、人口特征、文化特点等因素为依据, 不断增强职教资源的整体效益。

2. 实现规模效益与内涵提升并举

规模不大、专业不少、缺乏内涵与特色是许多中职学校的现状。因此下一步中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应该着力实现规模效益, 并发展自己的专业特色, 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当前各地开展中职学校布局调整的常规措施诸如联合、兼并、合并重组等调整方式, 均属于扩张外延的范畴。这类布局调整方式见效快, 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大, 增加学校的规模效益。

但是, 学校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 当学校的内部资源一定时, 学生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是能够提升学校办学的边际效益的, 代价是生均占有资源的减少。当增加一名学生所带来的正面效益等于其所带来的负面效益时, 此时的学校规模就是最佳规模。如果继续增加学生数量, 就会出现诸如学校管理困难、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 并最终影响办学效益。因此, 在布局结构调整时一定要注意规模适度。

在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要注重提升学校内涵。以大促强, 把学校做强, 才能具有抵御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各种风险的实力, 真正提高学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要重组各类资源, 只有实现有机融合, 形成合力, 才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果只是简单的拼凑在一起, 资源之间互相内耗, 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3. 以地理位置调整为抓手, 实现中职学校的整体优化

由于行政管理的划分, 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往往在市域范围内进行, 学校的地理位置分布则是该区域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最为直观的表现形态。地理位置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职学校的专业、类型以及办学主体等。所以, 地理位置调整是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最有效调整手段。各地所常用的联合、兼并、撤销、置换以及合并重组等布局调整方式, 都是地理位置调整的范畴。地理位置的调整不仅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盘活现有的职教资源, 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而且能带动层次、类型、专业、办学主体等其他结构性因素的全面优化。

中职学校的布局结构调整应该综合考虑其各类资源的整体优化, 而不能单纯为了扩大某所学校的规模而撤并其他学校。下一步, 可以继续通过地理位置的调整, 使中山市职业教育能够做到主体结构多元、功能结构完善、层次结构配套、专业结构优化、数量结构合适。从而实现全市职教资源的有机统一和办学效益最大化。

摘要:近年来, 较多城市都对中职学校进行了布局结构调整, 文章在简要阐述中山市经济情况的基础上, 结合该市近年来, 中职学校布局调整的具体做法,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其布局调整的效益, 提出下一步调整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经济学分析

参考文献

[1]汤霓.经济危机后产业结构调整与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4) .

[2]邵柏云.枣庄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1, (6) .

[3]万春芬.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及调整研究[J].出国与就业, 2011, (6) .

[4]朱新生, 张栋梁, 李德方著.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张光跃.对中等职业学校布局中小城市办学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10, (21) .

规范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篇2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意见要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保障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农村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以走读或寄宿。

意见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求。县级人民政府要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县级人民政府必须严格履行撤并方案的制定、论证、公示、报批等程序。撤并方案要逐级上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批。要依法规范撤并后原有校园校舍再利用工作,优先保障当地教育事业需要。

意见强调,要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多数学生家长反对或听证会多数代表反对,学校撤并后学生上学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并入学校住宿和就餐条件不能满足需要,以及撤并后将造成学校超大规模或“大班额”问题突出的,均不得强行撤并现有学校或教学点。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由当地人民政府進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提高村小学和教学点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保证其正常运转。要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突出问题。比如,学校撤并后学生需要寄宿的地方,要按照国家或省级标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大班额”问题。要严厉查处接送学生车辆超速、超员和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坚决制止采用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以及拼装车、报废车等车辆接送学生。公共交通不能满足学生上学需要的,各地人民政府要组织提供校车服务。要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对存在问题较多、社会反映强烈的地方,要责成其限期整改。对因学校撤并不当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的,要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中职学校布局 篇3

1 教育人口现状及中职学校布局的现状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每年招生人数呈缓慢下降趋势,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效果,导致这一阶段的教育适龄人口数目有所改变。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初中阶段每年招生人口2005年时为1987.58万人,到2009年时下降到1788.45万人。中职阶段2005年到2009年的招生人数是缓慢上升的,2005年时655.66万人,2009年时上升到873.61万人。中等学校招生人数下降而中职招生却上升,这是因为前期的中等学校的人数下降影响到中职学校的招生人数,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影响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目前中职学校的布局在各地基本上是“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封闭办学的一个布局结构。目前我国国内的中职学校类型主要包括:中等职业专科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技工学校、职业教育中心、职业培训中心。建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时而划入教育部主管,时而划入劳动部主管,期间又有其他部门自己主办的各类职业学校,这些学校大都在行政管理上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而在各省内布局就更不明确,虽然在近期的发展规划中提及要在各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2 中职学校布局的经济性分析

教育也是一种投资。从人力资本的理论可知。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远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效益。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地域广阔。生源分布在数十个区县,其中边远农村和贫困地区居多,城市、农村差异非常大。重庆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一般设置在城市的中心地段,让经济条件差的农村学生不远千里到城市学习和生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纵向跨越过大,加上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家庭教育缺失。因此,无论从经济上、教育上还是对学生自身和家庭来说都是不划算的将中职学校布局在生源集中、文化层次接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近的地方,对求学者和办学者而言都是低成本和经济的付出中职学校。中职学校从中心城市转向中小城市办学,在客观上顺应了教育投资者的愿望,同时也是吸引更多的农村学生和家长进行教育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3 中职学校布局的社会性分析

中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诸多变革在中等职业教育系统的反映和体现,其本身必然受到以上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反过来中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是否适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重心已从城市转移到农村,笔者对重庆主城区的几所中职学校的走访,城市的中职学校生源95%以上来自农业人口。这些学生勉强学完初中的课业,年龄平均在l5岁左右,人生观正处在形成中,很多学生感到自己是应试教育失败者,是从多层筛过滤下来的“学习弱势”群体,他们进入大城市的学校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但对城市现代生活方式和各种网上文化允满渴望和崇拜部分学生出现不良的生活习性,纪律涣散,不尊敬师长。排斥学校教育和管理,使城市社会的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一定的影响。从教育和培养好未来新一代城市公民作想,中职学校应布局在远离中心城市的一、二线城市、经济开发区或边远地区办学,采用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形式。利用较为艰苦的环境学习和生活,磨练学生意志。这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或是对社会文明的建设郁是极为有益的。

4 中职学校布局调整模型设想

根据以上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分析,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在人口变化的背景下,应该首先理顺中职学校的行政管理关系,然后根据当地适龄人口状况由有实力的中职学校兼并一些条件较差的中职学校,一些可由社会力量办学的“小”专业则放由社会培训机构进行。而在乡镇上设置职业培训站,在农民农闲时节,可由县或市里的中职学校派人送技术上门。另外,普通中职学校在各省内的地州应该精简数目,笔者曾在贵州省某地看到在市内竟然同时存在5所中职学校,这些学校每每到招生时节常常出现因争抢生源而不顾自身的规模和硬件状况,无计划的招生。而招的多的由由于自己的硬件问题无法满足教学和管理的要求,招不到的由往往硬撑下去艰难度日。根据各地的教育人口变化状况作出一定的布局调整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要做的事情。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在面对教育人口变化的今天,怎样做好布局调整。首先,应该坚持政府宏观统筹安排的原则,职业教育发展的好坏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能否又好又快发展,中职学校为承担着为我国输送大量一线技术工作者的重任。在进行中职学校的布局调整时一定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宏观安排,微观操作。顺应目前我国的人口变化规律和经济发展现状理顺原来各学校千丝万缕的行政关系,节约教育资源。坚持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主要实现形式坚持中职学校布局调整的主要形式,黄尧司长曾经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主要实现形式有: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走合理的路线,集中力量办好中职学校。

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政策对教育的影响日渐显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人口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对中职学校的影响也开始显露苗头。在此背景下,中职学校势必面临布局上的调整,目前我国的教育人口变化情况和中职学校布局情况如何进行,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人口,变化,中职学校布局

参考文献

[1]黄尧.黄尧司长谈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J].教育与职业,1999(11):12.

[2]李涛,吴安新.教育城乡统筹的理性培育与均衡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8(4):l-5.

[3]王辉.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之路[J].职业教育研究,2010(6):44.

[4]黄尧.黄尧司长谈中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J].教育与职业,1999(11):13.

[5]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如何做好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篇4

关键词: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274-01

自从执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随之衍生的问题就是小学入学率在逐渐降低,因此国家已经一些城乡学校合并,进行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运用科学的发展观进行学校合理布局的调整,以免造成决策上的失误。

一、用以人为本的方针,调整中小学校的布局

合理使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是要有合理的学校布局调整才可以进行的,由于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在逐渐降低,应当适当控制学校扩大的规模,以便可以将教育更有效的进行投资。在边远、条件艰苦的地区,进行学校布局的调整,这样可以使一些因为离校较远的无法上学的学生可以顺利上学。教育的根本是让更多的学生就近学,让教育更加的普及,合理的调整中小学校的布局,要寻求一条以人为本的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

二、更协调的进行发展,将各地区间的教育进行统筹发展

1、统筹地区的教育发展

由于城市的人口密集的各个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在变化上比农村的脚步要快很多,下降的速度也要比农村快很多,所以学校的布局调整相对而言,难度系数会小很多。因为将学校合并后,一些大都市的中心城出现了教育资源被荒废的现象,学校会为了资源问题开设一些有利于吸引城郊、农村地区学生入校就读的条件,也是一项有效提高城市教育资源的表现。

城市学校在布局调整阶段还要为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多加考虑,城市的义务教育问题不但只关注与城市户口的就学人群,还应当关注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就学问题。城市作为人员密集的地区,应当有义务、有责任进行调整流动人口学龄儿童教育问题。因为教育、校园对于农民工子弟而言,只要它存在,就是最好的。所以,城市学校再进行布局调整的同时,一定要将城乡的教育发展问题进行应有的统筹。

2、将核心地区及边远地区的教育发展进一步统筹

很多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布局调整后,会出现一些比如像示范型学校一类的过于进行人力没有必要的举动,对于边远学校来讲,要让这些学校可以通过有效的投入而逐渐变强。所以,急需“普九”的应该是这样的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校。应对这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并对这些师资力量进行系统的培训,让学生可以在有一定保障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将三种教育进行合理统筹,以便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

通常,我们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基本教育列为三教。这三种教育的合理统筹可以让一个学校具备多种功能,一个老师可以有广泛用途的办学效益。在城市中,一个学校可以同时服务于普通教育、成年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等,在农村,我们可以因地制宜,进行夜校教育、一个老师可以带多门课程的方式来进行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合理的协调人口波动问题,对于学校布局调整可以合理的持续发展

学校应当站在当前的位置远观未来的发展,特别是针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教育发展问题,当人口进行流动时,教育资源明显不够充足,当人口流动期过去时,教育资源明显过剩。很多地区当今小学教育资源严重过剩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因为对于适龄儿童的入学人口增减趋势估量不充分。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合理的人口协调发展,让学校的布局调整可以顺应时代,进行合理的持续发展。

1、以市为例,对学龄儿童数量的变化形式实行科学的评估和详细的计划

要想依据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有效需求进行适度的教育,就一定要对学龄儿童在数量变化上实行科学的评估和详细的计划。通过教育计划的制定,一定要考虑人口的动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教育发展的人群从量数、年纪、性别和地区上进行有效划分,而且教育的发展计划,一定要以人口统计为基础,所以教育者一定要具有关于统计方面的知识。人口还和教育的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有关;与人口的数量、形态、形式有关。我们要以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评估进行学校布局的调整。

2、学校的合并计划要周密进行,不能以学龄人口低潮时期的值为标准进行规划

我国目前很多小学的适龄儿童在逐渐降低,可是学校的合并计划不能按照降低的比率进行规划,不然,只会出现短期解决问题,长期观看却让问题搁置的困难局面。教育部门应最大程度将资源率用率提高,将教育资源的内部流通进一步加强。

3、对于教育资源不充足地区,建校舍的问题需严谨对待

全国对于适龄中小学人口峰值而言,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对于一些大城市而言,中学入学率在当前来讲已经出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可是对于一些乡镇地区,中学入学率还在逐步增加,中学教育资源在这些地区明显不够。以长远的角度考虑,对于这些中学教育资源不充足的地区。可以通过适当的扩建班额,然后进行班级数量的加大,最后通过人口分布情况实行中小学间互补,这样可将波动幅度有效降低有效延缓波动周期。

教育以人为本,中小学校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教育规定,让学生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下接受教育,才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予波.调整学校布局推进农牧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教育研究.2011(04).

中职学校布局 篇5

一、学校撤并:理由与依据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减少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原来按照行政村办学的格局,开始出现了生源不足、办学条件日益而恶化等问题。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始在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政策之下, 开始大规模的学校撤并。

(一)撤并的理由

1. 提升学校的规模效益。规模效益,从经济学意义上看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导致平均成本的下降,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在支持撤并者看来, 教育是一项耗费社会资源的活动,如果长期任由学校规模过小,投入的教育成本就不能充分利用, 容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通过撤并扩大学校规模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平均成本,最终产生规模效益。从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实际状况看,我国农村教育经费基本上是来自国家财政及教育费的附加。在农村税费改革后,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基本确立,县级财政承担的压力陡然增大,一些财政困难的地方,尤其是一些贫困县,教育经费紧张的状况开始不断出现。如此一来,原有的“村村有小学、乡镇有中学”的学校布局自然就受到了冲击,加之农村学龄人口的减少,此时撤并一些规模较小、教育质量较低的农村学校就成为政府解决教育经费紧张、降低教育成本、提升教育规模效益的出路。

2. 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校的布局是按照农村地区人口分布状况, 采取在行政村建校、在自然村设点的办学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农村学校布局较为分散,有些地方为了解决偏远或人口稀少地区的学龄人口上学问题,这些地方一般也设立教学点。这些学校或教学点基本上是规模较小,办学条件有限,师资水平也不高,教师亦难以开展教研活动,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1]。在城镇化的推进中,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优化办学条件,对农村学校进行布局调整,改善相对分散的办学方式,集中有限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成为学校布局调整的动因。

3. 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城乡教育的二元分割及发展不平衡一直以来就是人们对教育公平与公正性质疑的焦点所在。农村学校长期以来受制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其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水平是无法同城市相比的,城乡教育普遍失衡。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保证城乡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是解决教育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农村地区过于分散的办学模式,使得政府难以有效配置教育资源。因此,撤并学校,实行集中办学,就成为政府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手段。

(二)撤并的价值立场

1. 经济理性。经济理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正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对经济理性的追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而经济理性的基本要求是在资源特定的情况下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通过资源最佳配置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农村学校的撤并就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农村学龄人口下降、学校规模过小的现实条件下,地方政府撤并那些规模过小的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是实现经济理性的最佳途径。

2. 城市中心论。除了经济理性之外,城市化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在城市中心论者看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是现代社会的象征, 是发达的代表; 而农村化、乡土化是落后的,是需要被现代社会所改造的。于是,城市化的教育模式自然就会被移植到农村,而要实现城市化的办学模式,自然就需要撤并学校、扩大规模,在城乡一体化的浪潮中,农村学校本身的特色与乡土性则完全丧失,农村学校成为城市学校在乡间的衍生品。

二、学校存留:质疑与争论

(一)存留者对学校撤并的质疑

1. 撤并并不必然会产生规模效应。撤并者的主张是从规模效应经济学理论出发,认为撤并可以降低办学成本,在资源固定的条件下,通过撤并产生规模效应。但是,存留者认为,撤并方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充分论证。相反的,存留者引用了美国学校撤并的例子来反证撤并并不能带来教育成本的下降。美国学者科林在研究美国学校布局调整中发现,学校撤并后,乘坐校车的学生比例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日益提高的交通费用迫使学校不得不减少其他方面的公共支出,而且在并校之后, 一些距离学校较远的学生的入学率在下降,入学率的下降导致了人口素质的降低,反而提升了社会教育的隐性成本,从而抵消了合并之后的有关节约费用[2]。我国学界尚没有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但是学校撤并后产生的校车问题、辍学率上升等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这同样说明了学校撤并并不一定能够产生人们预期那样的节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2. 撤并也不必然提高教育质量。撤并者认为将一些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的学校合并,是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及教育质量的途径。 但在存留者看来,这是一种变相的经济中心论在作祟,是政府企图逃避作为资源攻击者责任的借口。现实中有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些小规模的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反而是有利的,尤其是对于偏远山区的贫困儿童、留守儿童而言更是如此。还有学者从学校撤并与成绩提升方面做了实证研究, 无疑,成绩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但学校合并后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没有必然的影响,也就说学校撤并后教育质量并没有明显提升[3]。这表明,教育质量的好坏与学校规模是没有关系的,任何类型的学校只要办学措施得当,均有可能会成为优质学校。

3. 撤并更不能促进教育公平。撤并方坚持认为撤并学校是集中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但是,追求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除了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及师资水平,还有别的因素。只有当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公平有效地供给到每一个学生,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与否的话语权在于学生。更有学者断言,在撤并大潮中,不但没有实现教育公平, 反而给农村学校带来了更大的伤害。

(二)存留的价值立场

1. 撤并农村学校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学校被撤并后,距离学生家庭较远,将会增加学生在路上的风险与时间,尤其是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有学者分析,撤并后学生耗费在路上的时间更多,导致了学生睡眠的严重不足,有的学生害怕迟到,每天早起两小时,晚上放学摸黑回家,长期的睡眠不足势必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由于路途遥远,很多学生只能从家带饭, 或是在学校周边的小摊点买一些廉价不健康食品充饥,这些学生中患有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在日益增多,这种情况在西南山区尤其明显。此外,对于一些寄宿在校的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个人自理能力不足,在适应陌生环境及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着障碍,容易产生一些自卑、自闭、胆怯等心理问题。

2. 学校撤并损害了弱势群体的利益。学校撤并后,改革成本转移到家庭上,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比如学校距离较远,学生上学需要支付交通费、伙食费,住宿的学生还需要购置被褥等,这些费用平均需要2000元,对一些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仍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此外,在农村子女帮助家长干农活已成为一种家庭劳务分担的重要方式,孩子离家寄宿,对农民家庭收入减少也会造成潜在影响。在很多存留者看来,政府以效益、质量等为口号的大规模撤并农村学校,实质上是对农村弱势群体利益的再一次剥夺,完全没有顾及农民的真实想法与实际意愿。

3. 学校撤并可能会导致乡村文化的衰落。对于农村来说,村里的学校是现代文明的代表,也是以文教化的阵地,对于贫困地区更是如此。随着学校的撤并,农村社区文化就逐步失去了其传承的载体,现代文明也逐步失去了影响途径,导致农村的精神生活更为匮乏; 而寄宿学生的增加,使得 “空巢”家庭生活方式在农村提前到来。可以试想,村庄里没有孩子们的琅琅书声,没有孩子们的嬉戏玩耍,没有代表乡村文化空间的学校,这对于农村社区而言,乡土文化就逐渐失去了传承的载体与动力。

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有的方向

撤并方坚持经济理性为立场,强调农村学校撤并是实现规模效益、资源均衡配置、教育公平的途径; 存留方则以人本主义为中心,从社会、文化及政治多角度分析论证了撤并后可能会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对于农村学校是撤并还是存留,应该如何调整。笔者以为,二者的各自坚持均是较为片面的,在当前农村学龄人口减少的现实条件下,在新型城镇化急速推进的背景中,适当调整一些分布不合理的农村学校布局,是有必要的,对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及农村教育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在调整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多种因素,要考虑到调整对农村家庭、孩子及乡土社会的综合影响。

(一)不能以经济理性为中心,强调规模效应

当然,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是教学决策与发展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但这并不是唯一因素。在我国当前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背景下,为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各级政府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不能简单地唯“规模”与“效益”论,更不能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意愿,综合权衡各方面的要素来进行调整[4]。从近些年的实际情况看,各地撤并学校的速度之快,力度之大,这种冒进已经给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在调整工作中,地方政府应该基于各地的实际情况,全面综合考虑影响调整的各项指标, 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

(二)学校布局调整必须考虑到教育的公益性

教育效果的最大溢出性就是教育的公益性, 教育是开启民智,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手段,保障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而学校布局调整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学生应该是学校布局调整的受益者。因此,政府在推进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要关注那些贫困家庭、留守家庭的学生成长,保持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学校的布局调整在不损害这些弱势群体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撤并,必要时政府应该给予这些弱势群体一定的补偿,全面保证教育的公平公正。

(三)学校布局调整还必须考虑到乡村社会发展及城镇化的进程

中职学校布局 篇6

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动因

所谓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是指在农村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条件下, 为了更好地集中利用以上诸种资源, 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撤点并校,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教学效率的举措。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投资管理体制的变革

2000年以前, 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主要是以乡镇为主, 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三大块: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和乡镇财政拨款。而实际上, 由于乡镇财政状况普遍很不乐观, 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比比皆是, 因此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靠农村的教育集资。而在税费改革后, 随着农业税的废除, 农村教育集资也就自然废止, 农村教育经费随之紧张起来。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即“新机制”。“新机制”明确免除了农村学生的教科书费用, 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免除学杂费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的所需资金;西部地区, 由中央和地方按照8∶2比例分担, 中部地区, 中央和地方按照6∶4比例分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地方承担, 也就是“两免一补”政策。随着“新机制”的实施, 农村教育“以县为主”的投资和保障机制随之确立, 为广大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县为主”后, 乡镇一级的投资管理权随之被剥夺, 县服务管理的战线随之被拉长, 管理负担随之加重;另一方面, 县级财政很难照顾到“一村一校”办学格局的现实, 特别是一些贫困县往往是吃财政。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而言, 如果搞“平均主义”则没有实质的意义与价值;如果重点发展某些学校, 则会制度性地造成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在此背景下, 不得不考虑对农村学校进行布局调整,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提高办事效率, 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2. 教育公平的应然之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是一种资源充分供给、公平和优质的教育。[3]教育公平问题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问题。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孩子享受不到基本的国民待遇, 没有机会和条件接受优质的教育, 严重违背了我国的教育政策, 是对教育公平的严重亵渎。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明确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 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向农村地区、边远贫苦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4]为此, 在全国范围内, 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 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特别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够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 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党和国家政府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问题是事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问题, 长期以来, 农村教育的发展不仅滞后于城市教育的发展, 而且在地区上也差异巨大。据有关专家调查发现, 省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程度甚至低于省际的均衡程度。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定的强制性的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的教育, 要确实保障受教育者平等地接受优质的基础性、保障性教育。进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首先在县域内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缩小差距, 争取使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基础教育, 是落实《规划纲要》之精神所在, 也是各级党和政府、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 适龄儿童的锐减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到了2000年左右, 农村适龄儿童锐减, 有的村庄一个年级仅仅有3~5名学生。随着适龄儿童的锐减, 有的农村学校甚至出现了“空壳现象”, “空壳现象”是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适龄儿童的锐减, 使教师的工作量也同时锐减, 一部分教师出现了“待课”现象, 教师收入也受到影响。因此, 面对生源减少的客观事实, 不得不进行学校布局调整。

4. 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追逐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环, 是教育公平的起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广大农村人口素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关注。然而, 农村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施严重落后、教学质量的低下等问题, 使他们不得不考虑择校——将孩子送到城里的优质学校接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由此一来, 会带来农村家庭负担加重、孩子远离父母是否适应、城市学校班级容量不断扩大、整体教育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的复杂问题。与其如此恶性循环, 不如让农村的孩子在当地接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因此需要整合教育资源, 学校进行布局调整,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满足广大农村孩子接受优质基础教育的需要。

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底线与标准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复杂的、全局性的、系统性的工程。农村教育的量大面广、点多线长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问题。同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又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问题, 必须有统筹全局的考量。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农村地理、地貌和交通状况以及农村教育价值及文化需求, 不可采取简单的“一刀切”原则, 而应该采取“差异、多元”的标准原则, 以满足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底线。

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最初动力是国家投资办学管理体制的变革, 目的是为了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 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满足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因此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最终指向是学生, 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学生发展不仅包括教学质量的提升, 更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未来发展的潜力。教育绝不是急功近利的短期工程, 它对人才的培养与影响是终生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与需要, 我们才会在布局调整的过程中避免只看眼前利益、不能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2.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尊重教育规律

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可以说农村学校的存在与发展对传承乡土文明、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学校是农村文化的“集散地”, 通过学校, 会广泛播下农村文明的种子。学校文化为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特别是在传承农村特色文化、培养农村孩子的乡土认同感等文化根基方面作用巨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 有的农村特色就可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同时也会对教育的育人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一个学校如果缺乏与之相紧密关联的文化根基, 那么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亦没有强烈的文化归属与文化认同感。

3.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标准多元”

目前各地在布局调整过程中为了追求规模效益, 贪图政绩工程, 在布局调整上犯了盲目的“一刀切”、标准单一的错误。学校布局调整的本质是利益调整, 学校撤并标准是布局调整政策的核心要素。合理的学校撤并标准有助于整合社会各方利益, 促进教育有序发展;反之, 不合理的学校撤并标准必将激化社会矛盾, 阻碍教育健康发展。[5]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地貌复杂, 在布局调整上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各地在布局调整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 综合考虑, 避免简单把“学校规模”“服务人口”“服务半径”视为学校撤并的核心指标, 更应该从教育的人文价值上考虑学校的办学历史、教育质量、设施状况、学生的上学距离、上学时间、交通便利度、区域文化及民族融合等因素。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系统过程, 标准单一的学校布局调整, 非但起不到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 反而会带来一些地方的、民族的紧张与冲突, 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对教育的发展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使农村教育、农村社会变得更加凋敝。

4.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终极目标

党的十七大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意味着要扩大教育资源供给, 保障人民群众“学有所教”, 同时保障教育公平;在满足资源供给和教育公平的基础之上, 提高教育质量, 使受教育者学有所获, 学有所用。[6]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应然之义。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的滞后, 农村孩子无法获得和城市孩子一样优质教育的现实, 必须促使我们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办让老百姓满意的优质教育。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该始终以“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终极目标,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三、反思

1. 利益本位到教育本位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本质上是利益整合的过程。布局结构调整从经济学上讲, 就是要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然而, 当涉及学校布局调整, 特别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利益本位应该让渡于教育本位。农村学校的文化传承与承载功能, 农村学校的辐射与影响功能, 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在布局调整后面临的上学远、安全心理调适等问题, 都必须在布局调整中涉及, 而不应该以利益本位优先。

2.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充满了利益博弈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 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为防止在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新的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 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2009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 再次强调“合理规划学校布局。避免简单撤点并校。撤点并校要十分慎重,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防止‘一刀切’和‘一哄而起’”。然而, 尽管国务院和教育部三令五申, 在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中, 仍然出现了很多“一刀切”和“一哄而起”的盲目短视行为。这一现象反映了落后地方的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教育投资的经济压力, 而不得不把经济效益作为学校布局调整首要动力。如此, 为了实现农村学校的合理布局与调整, 中央应充分考虑到地方特别是贫困县市的经济压力, 创新机制设计, 为地方的教育投资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基金项目: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国家重点课题“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立项编号:AFA080006。

参考文献

[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1、5.

[2]万明钢.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名义——我国农村撤点并校带来的隐患[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4) .

[3][6]徐志勇.公共教育的普惠性与宏观政策取向[J].中国教师, 2008 (3) .

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优势在哪里 篇7

近年来,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 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办学水平, 提升教育质量,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各地都在进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使闲散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下面笔者就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办学结构得到优化

通过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个别学生少、教师少的农村小学可并入乡镇中心小学。农村各乡镇大体形成1所初中, 2~3所中心小学的格局。基础教育得到巩固, 学校布局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解决了农村小学布点多、效益低的问题。撤并后的小学校舍稍加改造, 便可以作为设施功能齐全的农村幼儿园, 其余校舍场地还可以作为村委会办公场所或农村文化广场,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使教育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二、教育资源有效利用

通过撤点并校、建立寄宿制学校等措施, 一些边远山区的教学点和办学规模小、质量效益低的学校得到合理撤并, 学生适当向县镇和中心校集中, 学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 (包括实验仪器、图书、体育器材等) 都得到有效利用, 教育资源得到优化, 师资力量得到加强, 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有所提高, 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村村有小学的格局。同时使学校的服务半径、服务功能大大提高, 有效地促进本地区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

三、学校管理逐步加强

近年来, 许多农村小学在撤并之前, 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师少, 学校管理松散, 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教师长期处于封闭保守的环境中, 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学校布局调整后, 使得各学校整章建制,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 形成了“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凡事有落实”的工作秩序, 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成效。

四、师资力量趋于合理

整合教育资源表面上看是把乡村小学搬入乡镇中心小学, 其实不然, 学校布局调整促使教师转变了观念, 撤并学校的老师进入新学校后, 教师生活问题解决了, 心情愉快了, 工作的干劲高了, 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合并后的新学校有了一定的规模, 师资力量相对集中, 学生多、教师多、班额大 (与原学校相比) , 教师、学生都有了竞争意识, 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有很大的进步, 能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办学条件逐渐改善

调整学校布局能直接带动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合并后的学校由于资金使用相对集中, 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得到更新和补充, 学校实验室、多功能教室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能改变过去分散投资、效益低下的局面, 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学校可以达到标准化水平。

六、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过去县城和乡镇、乡镇和乡村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 城乡教育不能均衡发展。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今后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70%, 农村人口只占30%, 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 城镇人口将逐年增多。通过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有效弥补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城镇建立一些寄宿制学校, 把村学的学生集中到城镇上学, 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缩小了城乡教育差别, 使学生受到公平的教育。

七、丰富了农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中职学校布局 篇8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的调整, 从根上来说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经济的不断发展, 党和国家与时俱进为顺应时代潮流, 适应经济发展而做的一项重大决策。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明确指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并采取措施, 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的调整。时至今日调整后的农村义务学校如雨后春笋充满生机, 正在培育着一代代的天之骄子。在我们看到布局调整后的累累成果时, 却不能忽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随着调整的深入,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后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出来, 已经严重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当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后带来的问题研究尤为重要, 只有联系当前调整后的农村义务教育现状, 客观地分析调整后农村义务教育带来的问题。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提出切实有效地改善建议, 并为后来者提供经验。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翻阅近些年来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许多学者在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问题研究时, 多会研究引起农村义务教育布局学校调整的原因或者说农村义务教育布局学校调整的驱动力是什么, 却极少会从产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问题的方向研究, 笔者希望结合相关文献和自己的切身实践来谈一谈农村义务学校布局调整后产生问题的看法。

问题产生于实践, 首先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践过程中政府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 盲目的减少乡村学校, 甚至错误认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就是学校数量上的减少和学校规模的扩大, 资金跟不上, 缺乏相关制度支持, 使得学校布局调整问题百出。事情决策的不透明不民主, 在对农村义务学校进行调整的时候没能与当地学校, 群众进行很好的民主交流, 盲目进行指令性的改造。缺乏创造性, 有的地方根本不适合进行校布局调整, 但迫于国家政策压力还是进行学校的布局调整。其次学校盲目追求规模的大, 致使出现许多超大班的情况, 这严重影响教学水平。忽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忽视对教师成长的关怀, 导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降低, 不利于整体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最后从当地群众来说, 虽然当地群众普遍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都不是很了解, 但对学校的调整还是比较支持, 因为他们普遍渴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能在良好的学校接受更好教育。但在农村义务教育进行调整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一部分阻力, 学校财产的归属问题、学校选址问题,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利益纠纷。原本群众是支持学校布局调整的, 但因缺乏前期的沟通, 在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当地群众与调整学校的利益纠纷, 使得学校布局调整举步维艰。

二、产生的突出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整合了一部分落后的乡村教育资源, 改善了农村教育教学的质量, 极大促进了城乡教育公平。当今随着调整的深入, 愈来愈多的问题开始凸显, 并严重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1. 校园安全问题

教育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显示, 在各类安全事故中交通事故占19.64%, 斗殴占10.71%, 校园伤害占14.29%。在冰冷的数字面前, 我们看到的是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2014年7月10日下午5时许, 湖南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金桥村乐乐旺幼儿园所属园车, 在送幼儿回家途中, 途径湘潭市交界的长沙市岳麓区干子村时, 翻入水库, 此事故共致11人遇难, 包括8名幼儿和3位成人。这恐怕是近期内最严重的一起校车事故。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学校布局调整后变得更加严重。当今校车安全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后, 学生离家路途变远, 而学校财政有限, 无力承担校车费用, 这就导致私改车辆当校车, 报废车做校车, 校车严重超载等情况的出现。另外一些学校的选址布局缺乏宏观科学考虑, 建在一些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地方, 泥石流, 塌方等现象严重威胁着学生的安全。一些学校周围网吧, ktv等娱乐场所较多, 严重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后, 因为盲目的追求学校规模的扩大, 由于学校人力物力财力有限, 相应的配套设施个跟不上, 疏于对学生进行管理, 使得校园暴力事件, 校园踩踏事件频发。

2. 教师队伍建设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加强调整后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调整后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在学校所需的设备、设施、仪器、等硬件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令人堪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虽然就整个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来说, 调整后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学历有明显的提高, 但结合城乡来比较的话,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整体的教师学历偏低, 优秀教师多愿意到条件相对加好城市工作, 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2) 教师年龄构成严重失调, 新生力量缺乏, 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趋于明显, 新生一代的教师大多不愿呆在乡村任教, 而老教师因长期超负荷工作, 体力不支, 这对教育教学带来不利影响。新生力量的缺失, 老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 不利于调整后农村义务教育的长足发展。 (3) 教师学科结构不够合理, 体育老师, 音乐老师, 计算机老师数量较少, 学校中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学科”的老师数量极少, 有的甚至由别的非此专业老师兼任, 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忽视对教师成长的关怀, 对教师的安置明显不足, 使得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

3. 校产的处置问题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的调整, 一些地区将空置下来的校舍改造用于当地的文化中心, 运动中心或将其进行拍卖处理等。但对许多农村地区来说, 校产的归属问题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由于普及义务教育的需要和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 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投入有限, 许多小学多数是由村民集资修建而成。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 校产的处置成为群众与当地政府及学校的矛盾点。由于校产的归属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许多空置的校舍, 一些有用的教育资源在学校布局调整后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被闲置起来。许多地方的教学资源甚至由于长久不用得不到维修, 已经报废。此外一些调整后的学校校产由于相关制度缺失, 一些相关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 私自侵占学校财产, 或者低价变卖、转让学校校产, 使得调整后的农村义务学校资产流失较为严重。

三、相关建议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影响千家万户, 事关农村未来的发展, 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调整工作, 减少或规避乃至消除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 才能使调整后的学校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在2012年9月颁发的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要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 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 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 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 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 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求。这是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总体要求。但在具体的落实中又该如何做呢?笔者希望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1. 政府要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中充当着决策者的角色, 在统筹学校调整中既要做到民主, 又要做到科学的决策。具体来说, 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政府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加以重视, 许多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当前政绩, 热衷于修路, 建厂房等, 而教育的投资是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工程, 短期内很难看到绩效。而历任政府都希望能在短期内取得成绩, 这就导致了历任政府在自己的任期内缺乏对教育的重视, 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其次建立明确完善的规章制度, 针对一系列现存的问题, 比如校园安全问题频发, 教师队伍建设不合理, 校产归属不明确, 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强制的手段促进问题的解决, 使得在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中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最后地方政府要敢于与创新, 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进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的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不是死板的根据上级政策进行调整的, 而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国家出台农村义务布局调整政策是为了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不切实际, 盲目进行学校的撤并, 反而弄巧成拙不利于农村学校的发展。

2. 学校处理好内外部矛盾

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中, 学校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要调整的是学校, 而决策权却在政府, 学校的一些内部矛盾以及一些和当地群众在土地等方面的利益纠纷矛头却又直接指向学校。学校布局的调整有赖于政府在决策, 财政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同时在调整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却是学校无力解决的, 使得学校陷入两难境地, 一方面政府缺乏对学校的支持, 另一方面社会矛盾直指学校。因此就学校内部来说在追求学生硬件配置方面, 更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各种措施吸引年轻教师的加入, 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奖惩激励制度, 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 注意学生人身安全的防护。将责任落到实处, 切实保证学生的安全。对外, 在布局调整后的学校在校产处理方面, 密切配合政府工作, 与当地群众做好沟通工作。对于校产的处理原则上遵循教育优先的原则, 将闲置的教育资源应用到调整后的学校。对于一些不动产比如土地, 校舍要根据本地情况, 遵循最佳利益的原则, 将其运用于村里的养老中心, 文化中心或将其拍卖等。对于争议较大的校产, 结合当地法律法规, 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3. 社会的广泛支持

决策于民, 决策为民,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旨在改善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因此社会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支持就尤为重要。在笔者的调查中显示, 大量的村民先期是不知道学校布局调整的, 当项目已经实施, 学校已经进行撤并的时候, 才知道学校布局调整的消息, 这使得在整个布局调整过程中遇到许多麻烦, 遭到人们的反对。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 要做好先期的宣传和动员工作, 通过电台, 报纸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 让大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有充分的认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进行决策的时候, 广泛深入乡村进行调研, 了解村民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调整的合理意见, 进行社会听证等方式民主决策, 实现决策的透明化, 并要加强社会监督, 最大限度上的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而社会团体本身更应该自觉地配合和支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 有能力的个人或团体可以对调整后有困难的学校进行帮助以促进学校布局调整的顺利进行。

中职学校布局 篇9

(一)学校服务半径过大,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困难,农村中小学学校控辍任务艰巨。孟连县现有57所小学,有村小48所,其中服务半径超过3公里的有42所,学校距乡镇完小最远的达46公里,偏远农村小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普九”巩固提高十分困难。如勐马镇东乃村,离乡政府所在地有46公里,离最近的村小有近4公里,既要翻山越岭,又要趟水过河,7周岁的儿童难以入学。

(二)寄宿学生增加,加大了学校管理难度和教师工作量。孟连县是国家贫困县,布局调整后,农村小学中有住宿学校48所,有住宿生6681人,有的学生家长双双外出打工,部分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寄宿。一方面,部分小学食宿条件差,无法满足学生食宿要求。另一方面,教师工作量大大增加,他们既要备课、上课,又要做饭、管理学生生活,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学生家长对寄宿制有顾虑,有意见。调整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家长一是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在边疆贫困地区,高山峻岭,道路崎岖,村落稀疏,路途遥远,学生年龄小,上学放学得走四五公里甚至走十多公里的山路,每天起早摸黑回家难免发生安全问题,若遇刮风下雨更令家长担忧。就算寄宿在学校里,可每周五放学和周日上学仍然要早出夜归。山区的交通工具、道路很差,学生往返主要靠乘坐拖拉机,安全得不到保障,教师又不可能一一照顾。二是学生的自理能力差。根据测算,三四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在9岁至10岁之间,寄宿、食宿在校独立生活困难,而山区学校和教师是不可能提供切实保障的。三是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多。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同学与小同学之间、学校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利害关系也是家长们担心的问题。

(四)师资欠缺,教师培训落后。布局调整后的所有小学三年级以上的班级要开设英语课,五年级以上的班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然而到目前为止,很多学校不仅缺乏音、体、美教师,而且缺乏英语、信息课教师。

(五)基层学校校长素质亟待提高。孟连县有不少校长思想开拓,善于汲取新的知识,有较新的办学理念,但是,还有部分校长素质不高,甚至有的校长是“五无”校长:无先进的教育思想,无科学的教育管理,无学校具体的长远规划,无管理的整体构架,更无改革的胆识与魄力。

二、应对策略

(一)调整学校布局要与危房改造相结合。学校布局的调整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生的入学巩固问题。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中,要把危房改造尤其是边远农村学校的改造列入其中。教育部门、学校要坚持到各乡镇与党政领导、村委会现场办公,讨论学校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及时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诸多问题。例如对较远的教学点,不能一撤了之,可以通过危房改造,加大对村级小学的投入,改善村小的办学条件,为较远的村庄儿童入学提供便利。

(二)调整学校布局要与“减负”相结合。在办学规模上不要搞一刀切,不能只注重扩大学校规模,单纯追求集中办学,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例如,对于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校舍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做好长远规划,按照当地人口发展的趋势,该撤并的予以撤并,暂不宜撤并的,应逐步压缩办学规模,尽量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撤并学校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农民的经济负担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子女上学问题,不能因此增加农民的负担和造成学生上学不方便。也不能单纯追求办学集中,造成合并后的班级规模过大,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调整学校布局要与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相结合。教育部门在布局调整的同时,要采取不同形式加大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力度,要把布局调整与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相结合。通过调整与改革,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激发学校内部的活力,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调整学校布局要与农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相结合。政府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处理布局调整与农民群众利益的关系,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有的学校按规划要求撤并,但应从地理位置的特殊和群众接受程度出发,采取逐步过渡的方法,不搞一刀切。对该撤并而群众一时想不通的学校,要配合乡镇领导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给他们算算账:一算学生数和教师配备账,二算目前学生数和后生源增减账,让群众认识到“1+1>2”的效益,以求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单位

中职学校布局 篇10

忻城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试点县之一, 同时也是典型的“老、少、山、穷”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近年来, 忻城县县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创新党建、优化师资、巩固两基、攻坚职教、示范高中、调整布局、发展学前”的教育工作总体思路, 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 已取得显著效果, 达到了资源共享、规模办学、质量保证、方便入学、提高效益的目标, 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忻城县的主要做法是:

1. 领导重视, 起步早

忻城县于2008年正式启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人大政协大力支持, 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主管部门精心组织, 社会群众积极参与, 各级学校强化管理。整个布局结构调整工作行动迅速, 起步较早, 现调整工作基本完成。目前,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99所 (原145所) , 其中普通高中2所, 职业学校1所, 普通初中8所 (原15所) , 小学67所 (原130所) , 特殊教育学校1所, 公办幼儿园20所 (2010年为1所) 。通过整合全县教育资源, 学校布局更趋合理、优化。

2. 思路清晰, 规划好

忻城县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从实际出发, 集思广益, 规划先行。科学制订全县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做到布局科学合理, 人民群众满意。忻城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方案全面细致, 具体到每个乡镇、每所学校。每个项目都有工作方案和明确要求, 列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方案体现了“四个集中”:高中向城市或县城集中, 初中向城镇集中, 小学向乡镇集中, 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 是一个既有科学性又具操作性的方案。

3. 以人为本, 工作细

忻城县的调整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各方面工作都做得比较细, 考虑得比较周到, 学校层面的管理工作也及时跟上, 整个调整工作没出现大的矛盾和冲突。这跟调整工作的指导方针正确和工作做得比较细有极大的关系。

4. 措施得力, 成效显

通过抓领导、抓规划、抓投入、抓认识、抓培训等措施, 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成效已经凸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家长满意。座谈会上家长们认为, 孩子到新学校能学到东西, 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新学校相比原来的村小 (教学点) 有以下“六个好”: (1) 环境好。学生学习环境得到了改善, 特别是学校周边环境, 受外界的影响较小, 学生能一心一意学习。 (2) 设备好。全县乡镇中心小学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 教学仪器设备完善, 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得以实现, 保证了教学质量, 这在村小是没法做到的。 (3) 师资好。师资是办学的根本,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各中心校师资水平相对较高, 队伍稳定, 这就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4) 氛围好。新学校学生多了, 学习氛围浓了, 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5) 质量好。有了好的师资、好的氛围、好的管理, 有了激烈的竞争, 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实践证明, 与村小相比, 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6) 家长好。偏远的农村基本上是打工经济, 留守儿童比例很高。有了寄宿制学校, 很好地解决了留守儿童住宿这一大难题, 能让父母安心地在外打拼。

二是教师满意。以前在村小 (教学点) , 一个教师包一个班, 什么都要教、什么都要管, 杂事多, 没心思、没时间备课, 专业得不到发展, 能力很难提升。现在, 在乡镇中心校, 教师学习与教研活动多了, 能专心研究学科知识, 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保障。

三是学生满意。来到新学校, 学生的见识多了, 视野开阔了, 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了。因为活动多了, 同学多了, 朋友多了, 交流的机会也多了, 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校能开齐开足课程, 如音、体、美及英语等课程也能按要求开设, 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了完善。由于是寄宿制学校, 学生要自己动手搞清洁卫生, 整理内务, 维护纪律, 自理能力、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无形中得到了锻炼与提升。学生的成绩提高了。由于办学条件的改善与师资水平的提高, 促进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学生的行为习惯改善了。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文艺、体育、演讲等活动和比赛, 学生受到浓厚的校园文化的浸润, 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养成。

5. 经验典型, 价值高

忻城县的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走在了全自治区的前列, 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探索出了宝贵的经验, 他们“理清一条思路, 强化两项措施, 抓住三个关键, 突破四个难点, 全面推进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 促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 以及“领导重视是前提, 科学规划是关键, 加大投入是保障, 强化管理是基础, 家长支持是保证”的五条经验, 很具有推广价值。11月, 自治区教育厅在忻城县召开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试点工作推进会, 忻城县的经验与成效受到了与会人员的赞扬与肯定。

虽然忻城县在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试点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 学校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发展和完善, 诸如交通安全问题、生活管理问题、校医问题、分流教师如何适应新岗位等, 都需要及时得到解决。

为了使忻城县的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为全自治区的典范, 必须尽快完善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条件要跟上。调整后学生人数明显增多, 各方面的设施设备要跟上, 如食堂、住宿、运动场地、教室等。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是管理要跟上。因为学生数增加了, 这就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 如宿舍管理、卫生管理等。要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 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三是活动要跟上。调整后, 学生离家远了, 一个星期学生才能回家一趟, 学生就会想念父母。再有, 到了乡镇政府所在地, 游戏和网吧多了, 诱惑也多了。学校要多开展有益的活动, 如读书活动、文体活动等, 吸引学生参加, 让学生在学校能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

四是安全要跟上。学校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卫生教育以及健康的网络教育。通过开发校本教材和课程, 举办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 让安全知识和卫生知识深入学生的头脑, 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这根弦, 时时讲安全, 处处讲安全。

五是培训要跟上。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转岗教师的培训,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让他们能较快地适应新的岗位。

上一篇:慢性汞中毒下一篇:网页广告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