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建议

2024-09-10

反思建议(精选12篇)

反思建议 篇1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但教师并不是学生发展的工具,更不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牺牲品”。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其独立的价值,理想的状态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我认为,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独特风格的人,而要成为这样的人,就必须学会反思。因此,我校将善于反思设定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教师反思力50策略》一书将教师的反思水平分为以下三个层次:技术层次、情境层次、辩证层次。

技术层次的反思,主要针对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考虑的方法、技巧方面的问题。这一层次的教师关注具体的做法,他们希望能找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在他们看来,具体的技术和方法才是重要的。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他们可能会对课堂教学、课堂管理进行反思,但这些反思都是短期行为,是孤立的,因而不利于他们发展更高层的专业能力。

情境层次的反思,则更关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这一反思水平的教师了解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具体教学情境,也深切地理解、熟悉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他们知道最好的教学一定是最适合的,而不是最时髦的。处在这个层面的教师,会对不同的观点、行为进行比较和检验,逐渐发展出一套常规且最佳的方案,还能够证明自己做法的合理性。

当反思水平达到辩证层次时,教师关注教学行为背后的道德、伦理等富有内涵的价值问题,因此他们善于自省,思想开明,富有理性的责任感,他们会质询那些被认为“理所当然”的现状,去检验那些有争议的观点,会探索解决问题的系统化方案。他们往往自觉地采取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形式,不依赖于外部的标准,因此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水平会提升得很快。

将自己的反思水平从技术层次提高到情境层次,进而提高到辩证层次,参与校本研修是一个捷径。近年来,我校为帮助教师提高反思能力,开展了一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第一阶段是以“异质培训”的形式进行的校本研修,这种形式是让不同学科、年级、学段的教师同听一节课,并进行评课。

第二阶段是以“同段异质培训”形式开展校本研修,即分初中和小学两部进行集体校本研修活动。

第三阶段是以“同质培训”的形式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这个阶段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听本组一位教师上公开课,大家共同评课。

第四阶段是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的切片分析研究活动,本阶段中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录制一节有自己教学风格的展示课,然后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研修。

我认为,以上校本研修只是一个帮助教师反思的平台,要真正提高反思能力,我给教师如下建议:

1.对自己的反思能力进行评估。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具备以下素质:能发现、鉴别和分析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发生的情境;能以开明的态度对待实验和创新;能从多种角度看问题;能有计划地行动,注意对行动的监控及评价行动的后果;具有获得和使用信息的基本技能;能对那些被公认为不错的教学实践的特征进行总结;经常记录反思性事件;对多样的、新颖的观点感觉敏锐;能欢迎同伴的评价、批评以及建议。

2.养成“自言自语”的习惯。有目的、系统化的反思过程应该是可见、可闻的。虽然我们不可能在每一次研修活动中都获得发言的机会,但内心“独白”也是一种积极的参与。在活动之后,还有话要说,也能借助文字把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记录下来。

3.积极主动地参加反思活动。校本研修提供了一个让大家面对面讨论的机会,这也是一种基本的反思学习形式,教师可以在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交流信息、观点和经验的活动中共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要消除心理障碍,将表达作为一种最佳的学习方式,积极地与同事进行沟通,而不要作壁上观,成为“局外人”。校本研修活动中,每个教师都是学习者,每个人都要做好集体或者小组讨论发言的准备。一些教师不愿意发言是因为总希望自己能“想好了再说”,我建议大家能学会“边想边说”,最好能“说了再想”,这也是反思。

反思建议 篇2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反思与建议(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反思与建议1

今天开一节新课,课题是《圆的标准方程》。教学上,我用了奥运五环旗来引入,通过五环的圆形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圆,借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并提出本节研究的课题。接下来,设计两个问题作为课堂的串联。问题一:如何作出一个圆?先让学生上来画圆,再结合画圆的呈现的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定义;问题二:如果圆心为C(a,b),半径为r,如何求圆的方程?教师根据学生作出的圆,添上坐标轴,让学生根据求曲线方程的步骤推导圆的方程。两个问题一解决,圆的标准方程也就浮出水面了。

结合例题,教师对圆的标准方程的结构作了进一步说明,特别强调了圆心在原点的情况,然后,就进入了练习巩固阶段。本节课设置了三个题组,题组一(4题):已知圆的标准方程,口答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题组二(4题):已知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通过题组一、二,教师引导学生强化了确定圆方程的关键是明确圆心坐标和圆半径,如果条件不成熟,则需根据条件先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

于是,给出题组三,都是要求学生先作出草图并求圆的标准方程,条件分别如下:

(1)已知圆心和过圆上一点;

(2)以A、B两点为圆的直径;

(3)已知圆心,且圆与一直线相切;

(4)已知圆过两点和半径r。

四道题目,让学生先作简单的思考,然后叫四位学生分别上来板演。这样的安排,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放手让学生做之后,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3、4两题,两位学生耗费了近15分钟时间,虽然第4题得到了解决,但离下课仅剩下2分钟。结果只能对学生的板演作匆匆忙忙的说明,未能对解题思路作进一步的延伸,是为本课一遗憾。

在课后,几个同事进行了交流,认为题组三的给出太过突然,应该先设置一个类似的例题作缓冲,而且题4在本节课显得难度过高,应当放在下节课再讲。思索再三,确实同事的见解很到位,本节课还是题量设置过大了一些,在教学中,题组三应该一题一题地给出,然后尽可能详细地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和过程进行分析,讲多少题,应根据课堂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此,弹性会更大,课堂也会进行得更从容。

看来,如何放手给学生?放手到什么程度?总有很多让人品味的地方。

教学反思与建议2

课堂教学反思,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自我的课堂教学行为表现及其依据进行“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效能和专业能力的过程。我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小学,由于大部分学生父母前往珠三角打工,这些学生普遍是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的。学生普遍有留守儿童的共同特点。回顾一下自己在二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现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和现象反思一下:

一、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感到困难。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感到困难的是应用题的教学。应用题是将学的计算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学生感到困难的原因是这阶段年龄还小,对文字的理解力不足,对应用题所表达的实际情况没有现实体验。

二、学生家庭作业质量不够好。我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小学,学生大部是留守儿童,他们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普通对小孩溺爱,不让小孩受苦。当小孩遇到实际问题需要辅导时,祖父母由于知识水平低无法及时辅导,一些学生的作业常常应付了事。极少数学生不交作业。

三、学困生较多: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学生特别多,我接过三年级一班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四、学生对较复杂的运算感到畏难,个别学生用计算器代替。计算能力是排在数学三大能力之首,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首先要培养强的计算能力。一些复杂的计算题,教师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竖式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即使演算也是随手在手边的书本上甚至是桌面上,这样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学习习惯需今后加以严格训练。

改进的措施:

第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信心。在平日的教学中,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围绕书本讲书本,围绕例题解例题。多鼓励学得好的同学,不断总结好的学习经验与方法。多表扬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只要学习信心树立了,成绩自然会上一个台阶。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对于一些概念性的题目,平时要讲透,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要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细心做题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分析题意。

第三,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平时加强口算与笔算训练,培养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有的学生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所以要重视基本算理、基本概念教学,上课要深入浅出,精讲多练,落实基础概念,基础知识,不能求快,求高要量力而行。要减少机械的、单调的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减少学生因错误地或片面地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

第四,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多做一些与生活有联系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觉得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讲究方法与艺术,相信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会取得进步。

真正的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播与能力的培养,并且是人格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以及往后对全社会公民素质的影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几个关键要素:

一、真挚的爱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温暖学生的心灵。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的爱是心灵和肉体、智慧和思想、幸福和义务的结合。”全国著名学者林格、可敬的陶行知老先生、在教育线上谁人不知的魏书生先生等,在他们的讲座或经验介绍无不谈到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正如陶行知老先生说的:“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打开心灵大门的钥匙。因为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朽木也可雕铸。教师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以爱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用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润学生的心灵,必能使课堂的教学、对学生的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一次鼓励,一次谈心,一个亲切的笑容,一次共同的活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高尚的品质

教师高尚的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品质才能向学生输送精神的食粮。教师以高尚的品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那么,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先得教师自身具有人格的魅力。成功的人格教育,往往不是说教,灌输就形成的,而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来熏陶,使学生在生活的点滴潜移默化中收到启迪和带动,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即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肯定、热爱学习、有责任感、知法守法、真诚待人、乐于沟通、感受美欣赏美、刻苦上进等。】

三、渊博的知识

教师具有人格魅力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才可以鼓舞学生,打动学生。古语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你的道【知识】不够“精深”,不够“博学”,不能帮助学生攻克学习中遇到的难关,也不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只会对你产生怀疑。相反,一个“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老师,必然让学生喜欢亲近和崇拜。教师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这话真的不假。那么,教师很有必要博览群书,还要进行业务素质的培训,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也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

在这次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数学教学上是幼稚且不成熟的,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但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数学理念的提升

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已久,但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习中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这让我在数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和模型化思想这么多数学教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复杂和实效的。我正是缺少了这样的一些理论基础,使得在实际教学中缺乏高度和深度。老师关于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论述非常贴近我们的实际教学,这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中面临的最为头疼的环节。除了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外,更要汲取丰富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对于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备课和上课任务,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班级学生数,面对堆积如山的要批改的作业,再加上那么些个后进生,教师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谈何每天细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像我这样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心来说实在让人堪忧。老师的讲解为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屏弃理论也不合逻辑。我们应理论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自身工作量在学期初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标,如细致备多少节课,进行多少节课堂教学研究等。简而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谓:量不在多,贵在精。我想这样一种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教学。

三、教研方法的更新

一直以来,校公开课的开展一直是我们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方法。通过汪主任的一席话和几位老师的说课演示,不仅让我对如何说课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在日常教学教研中思想和方法的转变需求。我们应与时俱进,在开展学校公开教学评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有选择性地加强课后说课及互相评课的实践练习,更为深入地做好教研方法的更新,也为我们展开更有效的教学打好基础。

经过这次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习,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探索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反思与建议3

《麦哨》是人教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略读课文。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这篇课文,不仅文质优美,而且韵味隽永,值得品味感悟。通过教学,收获颇丰,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之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励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设置导语:“同学们,你们去过乡下吗?你们在乡下都玩些什么?”这样调动了孩子的生活经验,既引领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农村的生活情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理解意境。接着,我又以麦哨为引子,介绍了麦哨的做法,孩子们对文本产生了期待,对学习《麦哨》一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2.以生为本,合作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因此,在《麦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都努力立足于学生实际,关注到学生的学。小组合作学习:画出文中优美的句子,在旁边批注出感受或体会,然后在小组交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自主学习,从交流中丰富自己的体会。为了让所有的孩子在读中有所提升,我放慢教学节奏,为孩子们创设读的平台,有自由读、默读、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

3.学习修辞方法,加强运用。

在教学文本时,根据学生的自读自悟随机教学,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点,而在重点句、段的学习中各有侧重,体现语文姓“语”的特点。源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把教学的重点落在了田野美景上。先通过学生自主圈画表示色彩的词语,感悟色彩的美,再抓重点词“擎”来体会丰收的喜悦。情境美与语言美融合一起,激发了学生热爱乡村、热爱语文的情感。如在学习重点句:“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英;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让学生发现作者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从而知道这里采用了排比的方法,接着通过朗读感悟农村所特有的花,与我们所见到的、知道的花不同,然后再通过图片进行排比句式的训练,读、悟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不仅关注内容,更关注语言文字。

不足之处:

1.由于本周事情比较多,没有做到精心备课,准备不是很充分,教案不够熟练,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环节漏掉了。效果不理想。

2.学生的点评和组织能力方面还需下功夫,自己在课堂中的语言过渡也要自然,有激情,引导要恰到好处。

3.虽然采取了小组合作,但没有体现出来,学生理解浅显,老师也没有做到引导。

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到了自己在阅读课文教学中还有很大的欠缺,对教材的把握、教学环节的精妙设计等都还需细细钻研和揣摩,这将是我以后教学努力的一个方向。

教学反思与建议4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精力不集中、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不愿多做思考、提问题时只有少数同学举手或是得到一问一答式的回答等等。面对这个现实,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承认学生在思维与表达上有差异。首先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的机会。所以当我提出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先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他们考虑几分钟后举手回答……

这样避免反应慢的还没有想到而反应快的已经说出答案。使学生处在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常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产生他们创新的欲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教学反思与建议5

从周四的听课后,我认真反思了我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的管理,当天晚上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小学教师的优质课视频,的确像领导说得那样,她们的课堂语言轻松,亲和,在孩子的角度看很有感染力,并且我发现了她们课堂的几个特点:语言的亲和力不用多说,她们的课堂紧密结合教材,把教材分析的淋漓尽致,而且紧密结合新课标的重难点,另外,课堂上老师的引导循序渐进,过渡得很自然,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玩笑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抓回课堂。

通过视频的观察和韩姐那天对我的指导,我做出了以下的措施:

一、定制课堂纪律。

课堂上不许交头接耳,不许随意下地走动,有问题举手回答问题。下课清理桌面,并把下节课的书本准备好,走廊不许跑,有秩序得上厕所。

二、建立赏罚机制。

学生的课堂随意性难以控制,我学着网络上的方法建立赏罚机制,班级分为三组,每组给予10分基础分,每个小组的成员违反课堂纪律扣分,相反的表现突出得会给予加分奖励,一周一结算,获胜得小组会有奖励,并且扣分的学生自然有惩罚,下课在班级捡垃圾,一天之中扣足三分的同学连续值日两天。

三、选班干。

因为我一直想选出一个得力的班长所以犹豫了一些,班长的位置一直悬而不决,但是韩姐说得对,孩子需要培养,所以我选了一个聪明并且敢于发言的女生,每个小组选一个小组长,负责每个小组作业的发放和回收,并且对整个小组的纪律做出管理,虽然现在他们还不能做出什么实际的成绩,但是我有耐心,因为他们还小,只要好好培养,多多锻炼,会有所成长的。

我不想让人对我失望,加油吧!

教学反思与建议6

《鸟语》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文记述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上《鸟语》这一课,孩子们是喜欢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经历着“我”的经历,感受到“我”的感受,使孩子们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体会到深深的人鸟情,是我所注重的。

要体会人鸟情,那就要体会什么叫好朋友。扣住主线——“朋友”文中小作者和鸟儿成了朋友,他是怎样喜欢鸟,接近鸟的?怎样和鸟儿交流的?从鸟儿身上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读课文,找到“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然后在阅读课文中找到答案,以“朋友”为主线展开学习。好朋友是能给你带来快乐的,和布谷鸟对话时的无拘无束正是快乐的体现;好朋友是能催你上进的,勤劳的燕子,守纪的大雁,勇敢顽强的苍鹰它们正展示着自己所具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上课前我先将收集的百灵、喜鹊、布谷鸟的叫声配以图片一一放给学生听、看,让学生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然后引出公冶长的故事和文中“我”也想成为通晓鸟语的人。

我觉得创设情境很重要。让学生处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学生才能身临其境,与文本更接近。听鸟鸣,学生平时在这方面不注意,或者未曾思考过,如果此时我一味要求学生想象鸟的叫声,学生也许因无法想象而进入思维的低谷。此时借助多媒体设计一个活生生的场面,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情景中联系文本的语境想象鸟语,我想这一次是学生有意识地听,是听得最认真的一次。它把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拉近了。接着,我引领学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进入文本,去和孩子们共同喜欢的鸟类聊天、对话。

其间教学“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一句时,我主要让学生仿照句式进行仿写。我提问:那么,小作者还会从那些鸟的身上得到启示呢?(这样的处理方式就会使仿写和想象融为一体,一举两得)学生的回答丰富而富有创意:从捉虫能手乌鸦那里,我知道了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从夜里忙碌的猫头鹰那里,我学到了保护庄稼的重要性。从为树治病的啄木鸟那里,我认识到了助人的快乐。从海面的清洁师海鸥那里,我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从努力起飞的雏鹰那里,我学到了不怕失败的精神。从拼命保护孩子的母鸡那里,我懂得了母爱的伟大。从善于捉虫的啄木鸟那里,我懂得了爱护树木,人人有责。

教学反思与建议7

教师应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先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实际中有些做法却和这种想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或肤浅的主体性。

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大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根本没有思考问题,因为只有默读才能真正思考问题,这种主体的实质就是假的——根本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或者由于老师提的问题太浅,学生根本无需过多思考,只好装模作样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表面徘徊,根本没有语言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那这种主体就是肤浅的。另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脆弱的主体性。教师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采用奖罚的方法(如小红花、罚站或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小手如林,跃跃欲试,想一想,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的和谐热闹并不是来自于知识本身的兴趣,而是在教师奖罚下所获得的一种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既然是暂时,就不具有长期性,最终肯定会夭折。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主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自主、合作、主动、互动。

比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教师首先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观察后自己概括梯形的定义,学生由于思维不严密,这样概括: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显然,这个定义不准确,教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其他同学,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观察后修改: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个定义仍然不严密,教师这时巧妙引导,发挥了主导作用,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是不是梯形,为什么?”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最终得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一方面弄清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区别,同时又明确了梯形定义中的两个重要知识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和四边形)为判定梯形做好了铺垫。

90后新生入学教育的反思与建议 篇3

关键词:90后 新生入学 教育 反思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171-01

1 目前90后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组织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新生入学教育历来都会受到各个高校的热切关注,但是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却又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它需要学校的各个工作部门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做好。但是,在具体实施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学校领导对迎新工作非常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教育措施,但是具体到各个系的时候,会出现工作上的脱节,很多系却没有真正重视起来,造成新生入学教育效果不尽人意。

1.2 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据笔者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很多学校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采用开大会的形式,这种形式具有普遍代表性,但是对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上网成瘾的学生、性格孤僻的学生以及贫困生的新生却很难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另外,很多学校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很多年下来都是一个教育内容,没有丝毫的创新和改变,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脱节,致使很多学生对这些教条式的新生教育内容没有丝毫兴趣,长期下去不利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进步。

1.3 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形式较为单一,这也是目前新生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很多学校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都是一直运用讲座的形式,这样的讲座一般都是2~3个小时,对于刚入学的90后新生来说,很多学生会感觉非常的不适应,在下面小声说话、打瞌睡、看课外书的比比皆是。另外,对于学校组织新生参观部分,很多学校采取的都是走马观花的形式,没并有对学校进行细致的介绍。例如,图书馆参观部分,很多学校只是让学生简单的看看图书馆的布局,而对于将来如何正确的利用图书馆的功能进行学习却没有细致的进行介绍,这样都不利于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效。

1.4 教育时间安排欠妥

很多學校都是把新生办好入学手续之后的这段时间作为新生教育工作的时间,笔者认为这个教育时间的安排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新生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安排新生教育工作。比如,和录用通知一起寄上《新生入学欢迎信》。还可以安排一些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完成,入学后交给辅导员。这些都是进行提前教育的措施。另外,新生入学后的教育时间通常都比较短,而且还可能与军训产生冲突,这样的时间安排都是欠妥的。

2 关于90后新生入学教育的创新措施

2.1 建立健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90后新生的入学教育机制是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我们应该明确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学校领导部门和各个院系之间的工作分配,并把这种规范作为一种制度来执行,以便于各个部门可以更好的做好协同工作。另外,学校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也要提供大力的支持,以确保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可以顺利开展。还要规范好新生教育内容,比如校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

2.2 丰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

很多学校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在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上是能省则省,很多只是走走形式。基于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例如,可以对其进行适应性教育。很多90后新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入学后大多会远离自己的父母,相对原来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生活来说,此时他们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因此,我们应该尽快的让他们适应这样的大学生活,与教师、寝室室友、同学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尽快摆脱这种生活上的不适应。在学习上,在中小学的时候,学生学习都是由家长和教师监督,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很多时候都要求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教育,让他们尽快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还有一部分学生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与现实有一定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尽快摆脱不现实的想法,尽快适应新学校。

2.3 创新新生入学教育形式

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对90后新生入学教育显得非常重要,要确保新生入学教育不会流于形式,让新生在入学教育中找准自己的目标和现实位置,使他们更好的感受到新生入学教育的本质。比如,在新生入学典礼上统一对他们进行校史、校情的介绍,让他们对学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产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同时,还要根据部分新生的特殊性,开展不同的讲座对那些贫困生、上网成瘾的学生进行特殊教育,还可以对其进行职业教育规划,帮助其明确自己未来的学习目标。另外,学校还要经常与新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实施家校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新生入学教育的有效性。

2.4 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90后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这段时间开展一系列的入学教育活动,让新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教育,在这些活动中增强与同学之间的友谊,以便于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比如,新生入学之后都会形成一个个的班集体,因此,我们可以以班为单位,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把自己困惑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全班一起进行讨论和解决。在长期的过程中辅导员要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一旦学生心理出现问题,都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解决。辅导员班主任可以通过一系列团队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性格及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有效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还可以开展新生篮球、足球等比赛活动,不管是场上比赛的运动员还是场下呐喊助威的拉拉队,他们的身心都能得到释放;开展“我的大学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表达新生们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感悟的同时也憧憬未来的学习生活。

3 结语

总之,90后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既是一个短期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积极动员学校的各方力量,积极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争取让新生尽快的适应学校的新生活、新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黄蓉生,石雪,刘朋.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发展变化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2]张晓京,文书锋,金添.“90后”大学新生思想行为能力特点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农民运动会的反思与建议 篇4

1研究方法

1 . 1研究对象

农民运动会存在问题的反思与建议。

1 . 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专著、论文、学术期刊等一些资料,以及访问历届农民运动会的主页,查找相关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注:资料来源:百渡搜索历届农民运动会主页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1.2.2数据统计法

对历届全国、省市县农民运动会的各项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1.2.3逻辑分析法

通过分析比较所获得的数据、资料与事实进行逻辑思辨,运用演绎与归纳的方法得出结论。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 . 1农民运动会的产生

农民运动会由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承办,是仅次于全运会的五大国家级综合性大型运动会之一。第一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于198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以后每4年举办1届,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7届,2012年9月16日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在南阳举行。为了对接全国农民运动会,大部分省份农民运动会定期举办,如上海、江苏、福建、广西、云南、河北、湖北、湖南、山东等也有不定期举办的,如广东到目前为止才举办2届,有些省份没有举办过一届。

2 . 2我国农民运动会的现状分析

2.2.1全国农民运动会的项目设置

全国农民运动会、省市农民运动会以及各级县乡镇农民运动会其项目设置都以全国农民运动会为依据,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增加或减少了一些项目。以全国农民运动会为例(见表1),一至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的项目设置,大项由7个增加到15个,特别是一至三届还设置表演项目,遗憾的是把我们的国粹——武术设置为表演项目,到第三届才列为正式项目。小项由46个增加到176,增幅特别大。第四届农运会将毽球、风筝、舞龙舞狮等在我国农村中具有悠久而广阔的群众基础的民间国粹设置为正式项目。第五届与往届相比,本届农民运动会相对往届规模上有所扩大,而是增加更多具有农业、农村、农民特色的纯“农”纯“土”的体育项目,对传承和发扬农村传统体育项目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到第六届增设了健身秧歌,让民间休闲娱乐项目走向农民运动会的舞台。

2.2.2农民运动会的规模

全国农民运动会从第一届的7个大项增加到第七届的15个,小项已从46个增加到第七届的176个,可见其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湖南省农民运动会是举办最具规律性、代表性的省份。湖南省农民运动会从第一届的6个大项44个小项增加到第五届的12个大项77个小项(见表3)。农民运动会的规模扩大还反映在农民运动会的代表团和运动员的人数上。参赛运动员从第1届的1431人增加到第五届的2560人和第6届的3200人。代表团人数增幅更大,从第一届农民运动会的1800余人增加到第五届的4000余人和第六届的4300余人 (见表2)。湖南省农民运动会的参赛农民由第一届的480人增加到第五届的2000多人。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有7000多名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1500多名中外记者,3000多名中外嘉宾,3000多名客商和观摩人员参加,香港、澳门及台湾也将组团观摩[1]。可见农民运动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无论是比赛项目还是参与人数都在不断刷新纪录。

2.2.3农民运动会的投入

据统计表明:2003年宜春市实际引进省外资金和实际利用外资均比上半年增长90%。2003年仅宜春城区参加年检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就有67家,总资产3.6亿元,投资额5.4亿元,均比2000年翻番; 2004年共组织地税收入671919万元,同比增长18.9%[3]。在泉州的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开、闭幕式的主场馆,中心占地面积516亩,总投资10.3亿元,包括一场一馆和全民健身广场及商务中心,集“商业、休闲、文化及体育竞技”于一体。体育场外观采用“半敞开半封闭”形式,建筑面积40753m2,34000个座位;体育馆建筑面积36030m2,8188个座位[4]。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南阳市也大力推进各项城市建设,完成了七个新建四星级以上宾馆、36家升级改造宾馆酒店及5个院校学生公寓改造;建成仲景大桥、光武大桥、雪枫大桥; 完成环城高速6个入市口连接道路改造;完成农运场馆周边13条道路及312国道改线建设任务等[5]。这些无不需要巨大的经济作为支撑。

2 . 3农民运动会出现的问题

2.3.1注重形式主义

由历届运动会看,都是由政府策划和筹办,没有让农民真正的融入其中,每届运动会的开幕式都搞得十分隆重,真正的比赛倒是没那么关注。2011年广东省第二届省农民运动会于江门举行,深圳决定弃权,有官员解释称,自2004年“村改居”完成后,深圳已经没有农民。“我们不搞形式主义,所以不参加”这引起了社会热议,说明形式主义到了值得我们思考的时候了。轰轰烈烈的开幕式、闭幕式实际上内容无人关心,成为摆设。既然是运动会就应该以比赛为主,没必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于一场运动会的开幕式、闭幕式, 也没有必要花巨资请明星助阵。

2.3.2农民运动会的项目设置问题

农民运动会的项目设置是历届农民运动会存在争论的问题之一。农民运动会的项目设置是以趋向于竞技现代体育项目为主还是以中国民间特色体育项目为主一直是个问题。实际上,自农民运动会举办以来,农民运动会的项目都在逐步调整,项目设置方面也一直在减少竞技性,简化项目的难度,增加项目的农村、农民特色。但是全国农民运动会项目的设置,大项缓慢的增加,由7个增加到15个,小项突飞猛进,由46个增加到176个。中国是唯一举办农民运动会的国家,就应该举办出中国自己的特色,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项目设置为比赛项目。农民运动会项目的设置不仅要符合农民自身发展的特点,还要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民俗。

2.3.3假农民的频繁出现

农民运动会,顾名思义是农民运动员参加的运动会,但是农民运动会一直被“假冒农民”所困扰。大会规定参加农民运动会的运动员必须是年满18周岁的有正式农业户口的农民、牧民、渔民和乡镇企业的就业人员、个体经商者;还包括农业户口转为城市居民户口的农民(居住地在乡镇以下的);非农业户口转入农业户口的情况,必须满2年才可参加;专业运动员和参加过最近一届城市运动会和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运动员不能参加[7]。这一规定也让我们引发深思,深圳市拒绝参加省农民运动会实际上体现了深圳官方不做假、不做形式、实事求是的精神。尽管组委会严格规定了农民范围,但是“假农民”屡禁不止,大学生、教师、运动员依然大行其道。各省、自治区不能为了政绩带头作假,这样不仅损害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使农民运动会越来越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2.3.4给举办地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以往的农民运动会,都是花大量的资金用于场馆建设、交通设施,以及花钱邀明星、名人等,花大量的钱用于宣传和开幕造成赛事铺张浪费。如花巨资建设比赛场馆,如举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会比赛场馆、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与综合整治等投入超过44亿元人民币。这些必会加大举办农民运动会的开支,给举办地带来经济负担。如此大的资金投入是否值得,资金什么时候能收回,在比赛结束后该如何处理这批新建的场馆,高昂的维护费和管理人员的工资从哪里发等等都值得我们深思。对于一些大城市建设好的场馆可以引进大型赛事,场馆还可以重复利用,但是一些中小城市,如省市级农民运动会在一些二线城市举办的,同样需要建设一批场馆,但没有达到承办大型赛事的标准和能力,当地政府冒着如此大的压力,农民运动会有没有必要举办,是否值得我们各级政府都来举办,如果要花那么多的钱去筹办,带来的是系列的弊端,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举办农民运动会就显得没有必要了。

2 . 4关于农民运动会的反思

2.4.1有没有必要举办农民运动会

反观7届农运会,关于农运会的举办是否推动了农村体育带的发展,给当地政府带来收益还是经济负担,当地政府和农民最有发言权。我国是体育强国却并非体育大国,我国体育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城里人,针对农村体育相对落后的情况,要让群众体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对于一个农村人口占半数以上的国家,就必须普及到农民中去。农民运动会因农村体育的存在而存在。农民运动会的举办,虽然不能根本改变我国农村体育整体落后的严峻现实,但无形中提高了农民的体育意识,改变农民原来的观念。尽管“假农民”等问题困扰农运会,但不足以影响农运会主要功能的发挥。由此可见举办农民运动会是十分必要的。

2.4.2如何来办才算成功

从历届农民运动会来看,都是由政府一手操办,没有让农民真正的参与进来策划和筹办。开幕式办的轰轰烈烈,但农民参与的寥寥无几。除此之外,农运会的举办地在城市,农民观众少之又少,对农民体育意识的影响没有多大。据统计甘肃省第四届农民运动会从运动员、裁判员到观众,城市占了90%以上,与其说是农民运动会还不如说是城市运动会[9]。还有些比赛项目也更过于倾向竞技性, 达不到吸引农民观众和农民运动会目的的效果。举办农民运动会的宗旨是为了发展农村体育事业,丰富农民日常生活,参与者主体应该是农民。针对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在农村进一步加强体育的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农民运动会,让一些农民参与赛事的策划和筹办,让农民运动会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运动会,才可能吸引更多的农民观众。其次,不能让农民运动会外华内虚,既然是运动会,重点应放在实质性的比赛上,开幕式可以适当简化。由于是农民运动会,比赛设置的项目要体现“农”字特征,杜绝假农民。最后,一些项目可以从城市移往农村举行,要逐步把农民运动会的比赛和场馆送到农村,以吸引更多的农村观众。农民运动会只有深入农村、深入到农民生活中,才算成功。

2.4.3农业劳动技术能否设置为大赛项目

为了贴近农村实际,组委会把农业劳动技术项目设置为运动项目,如60m插秧赛、60m5人抗洪、5000m负重越野、5min抗旱保苗、原地抛掷秧苗等等,这样一来,农民弄不清自己是参加技能大赛还是体育比赛。体育来源于劳动,但是劳动不等于体育,农民运动会是农民的一次体育盛会,不是劳动技能大赛。农民运动会的项目应该是农民喜闻乐见能经常从事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如扭扁担、抵杠、扳手腕等等。因此农业劳动技术能否设置为体育项目值得商榷。

3结论与建议

(1)农民运动会的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应该适当加以控制,不能把农业生产劳动技术项目设置为大赛项目,而应该大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设置为比赛项目。

(2)农民运动会通过多年的发展,在举办形式上越来越注重华丽的外表,有些环节流于形式,如开幕式应当予以简化,参与人员应该以农民为主。

(3)农民运动会给主办地政府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为农民运动会的主办不一定给当地政府带来经济收益,不一定非得修建新的体育场馆,尽量利用当地学校体育场馆。

(4)农民运动会依然在城市举办,给农村、农民没有带来实质性影响。农民运动会可以尝试去县城和乡镇举办。应该让农民全程参与整个赛事包括组织工作。

教学反思建议书 篇5

第四组的单元习作是让学生针对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写一份建议书。

在指导写作的时候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建议书是应用文,有一定的格式,以往在进行教学时发现,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建议书的格式强调不到位,会有很多学生对建议书的格式掌握的特别不好。于是,我首先让他们自读习作指导,让学生自己在读懂了的基础上在课本空白处将建议书的格式写下来,并让学生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订正;再读习作指导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建议书的基本写法)和习作的`主要内容(针对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写建议书)。

再结合建议书的格式和基本写法点明需要注意的事项:

1、对象,一定要找准确。这个对象一定要是能够解决建议书中提到问题的人,而且建议书中的建议也要针对对象提出,否则便没有意义了。

2、在提出存在的问题时一定要分析原因,而这个原因也要结合建议书的对象来分析。

3、最后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建议要注意“切实可行”,一定要让看这个建议书的人读了以后知道该怎么去做。

班主任差生转化工作的建议与反思 篇6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问题学生 转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2-092-01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学生变得优秀,而有一些学生却成了差生呢?差生的形成,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而是长期受到不正确的教育和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因此,差生本质上并不差,只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肯于花时间、耐心地引导、运用适合的方法,帮助其建立起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就一定能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一、差生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对子女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近几年来,有很多农村的孩子也陆续到城镇或县城去上学,因此,出现了初中超级大班的现象。从以前一个班级约五六十个人,扩充为现在的百人大班,这使得班主任和代课老师的精力有些顾不过来,而初中生本身心智还不够健全,自控能力就差,因此,导致了差生的比例增大。

(二)家庭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在现在的家庭中,有一些家庭,因为父母本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对学生的教育也不重视,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听之任之,导致学生的成长放任自流。还有一些家长,父母对子女的学习过于看重,却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在学习上帮助孩子找方法,而是一味地对孩子苛求,导致学生的“恐学”和“厌学”的心理,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学校的原因

学校教育上的偏差也是差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一,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对学生进行教学,有很多中学为了提升学校的升学率,将学校的学生按成绩高低分为实验班、普通班,使一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习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从而成为差生中的一员。第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对不同科目的学习也是各有不同,因此,那些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跟上老师的进度,而老师也没实施因材施教,导致时间久了,这些学生就沦为了差生。第三,有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缺乏必要的了解,而只是一味地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导致无法适应老师教学方法的学生学习跟不上,失去信心,而沦为差生。

二、对差生进行转化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平等待人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下,班主任看重的都是“尖子生”,都是为了追求班级的升学率而教学。但是,在素质教育要求下,老师、特别是初中的班主任要转化教学的观念,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殊才能,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一刀切”,以学习成绩论英雄。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

对于一些学习习惯或个性上确实有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平等地尊重每个学生的感情和人格,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增强他们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更有信心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

(二)注重情感投入,因人施教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差生大多不自信。初中班主任如果能对差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爱,同时,多给予他们鼓励,他们也会有意识地朝着班主任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自己,从而克服掉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

(三)制定转化目标,循序渐进

有目的才有动力。在差生的转化过程中,帮助差生树立转化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多年来,笔者是分三个方面实行的。第一,与差生进行真心的交流,让他认识到自己在过去的不足,同时,尽量帮助其找到自己身上的优点,让其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并帮助其树立自信,明确哪些是要改进的,哪些是需要进步的,为其转变确立明确的目标。第二,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转化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只要其坚持执行,比平日多一些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如一个学期内,要提升自己哪些方面的内容,一学年和整个初中阶段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每个阶段要提升的内容具体可以有思想认识方面的、行为方面的,也可以是学习目标或兴趣爱好。第三,由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对其在一段时间的表现进行小结和评估,可以是一周一次,也可以是一个月一次。小结时,尽量做到以鼓励为主,同时,为其下一阶段的努力明确方向。相信,只要班主任肯下功夫,每一个学期,都会有一些学生脱离差生的队伍。

(四)学校、家庭、社会结合,使教育一体化

差成的形成是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转化过程中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第一,班主任可以与其就转化的想法与家长达成一致,以求家长的配合。第二,老师可以通过家长会、QQ、电话等方式常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进步,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对差生的转化做好监督作用。第三,对于一些家长个人素养不高的情况,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为这些家长提供如何提升教育孩子的方法的相关资料,以期家长给能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总之,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结束语

总之,差生的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需要老师的努力,也少不了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初中班主任要转变教育观念,给予差生更多的关心,因材施教,为其转化确定目标,与家长一起共同配合,差生的转化一定会有成效。

[ 参 考 文 献 ]

[1]康桂芳.关于班主任差生转化工作的反思[J].文学教育(下),2014,(05).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及建议 篇7

一、反思

1. 教学缺乏系统性

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所听过的“优质”课。其中有多少是选自教材上的内容?又有多少课进行了系统、有效的音乐技能训练?可谓少之又少!原因是老师们认为选择教材上的内容来执教公开课的话, 既体现不出所谓的“新意”, 更体现不出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而课堂上进行音乐技能训练的话一来怕影响到课堂气氛, 二来怕淡化了情感体验强化了知识技能。再来回顾我们的日常教学, 我们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过音乐技能的训练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近十年来“淡化知识技能, 强化情感体验”这一权威话语一直在引领着我们的教学。由于一线老师们把握不了这个“度”, 最终导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再审视一下教材, 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教材中有明、暗两条线贯穿其中, 明的是人文情感, 暗的是知识技能。这或许正是编者们的得意之处。然而这一明一暗的对比, 一方面客观上给教师造成了一种要强化人文情感、淡化知识技能的暗示;另一方面, 由于教师用书中没有对教材进行详尽的解读, 也没有完整的教学设计可供参考, 而教师又不能从教材中很好地理解编者的意图, 尤其是农村教师, 他们学习交流的机会少, 研究力量薄弱, 造成了对教材不能系统地认识和实施。

2. 教师缺乏研究性

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 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不断地开展研究, 从而提升我们的课程开发和实施水平。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也在研究, 然而并没有很好地进行学习、实践、反思和总结。首先我以为学习不够深入。音乐教师大多聪明、灵活, 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能即学即用、灵活运用。但是他们缺乏理性的思考、理论的积累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他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听观摩课, 而不注重理论的吸收和用理论来指导、反思自己的实践。这种学习方式或许能够很快地学到一些教学手段和形式, 但“形”似了“神”却不似, 不但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反而适得其反, 迷失方向。其次是实践浮于表面。我们的实践仍停留在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形式, 而非内在元素的挖掘和音乐能力的培养上。这种浮于表面的实践或许能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但很难找到“教什么”的答案。

3. 实践缺乏引领性

笔者曾多次去乡镇学校进行教学调研, 调研的结果着实令人担忧。年轻的老师们大多都不知道音乐课究竟要给予孩子什么, 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唱歌没有情感, 欣赏不能入心, 无效的、非音乐的活动充斥着课堂, 音乐课简直成了大杂烩, 还美其明曰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在交流中了解到,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所看到、听到的课例其教学内容大多是自主开发的, 执教者不但动用了很多现代化的手段, 而且信息量特别大, 综合性、艺术性特别强, 这样的课无法迁移到日常教学中。一是他们没有自主开发教材的能力, 二是没有那么好的设备, 三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因为这样的一节课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 那么一周十八节课该花多少时间来完成呢?的确, 现在的公开课、比赛课更多的是在炫谁的选材更独特, 谁的设计更有特色和新意, 谁的教学形式更丰富, 而教什么、怎么教, 这些最急需的教学本领却一点也学不到。

二、建议

1. 构建有效教学范式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必定经历了“入格———出格———升格”这三个阶段, 只有入了“格”, 掌握了教学的内在要求、基本规律方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举一反三, 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里的“格”指的就是基本的教学范式。新课程实施以来, 在我们的实践舞台上确实涌现了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优质课, 但这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老师因为对新课程标准和理念认识的不足而盲目地照搬模仿。因此, 让教师们清楚地知道唱歌课、欣赏课、综合课等课型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课堂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音乐技能的培养又是如何渗透在每一节课中并有计划、有系统、有规律地进行的, 这对于当前的教学是多么的重要和迫切。因此, 我们必须完善研究机制, 组建研究共同体, 通过学习、讨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 构建各种课型的有效教学范式, 并组建骨干力量开发出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设计, 供一线教师参考使用,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指挥棒, 是风向标, 有怎样的评价和导向, 往往就会有怎样的教学结果。因此我们一要确立好课的评价标准, 有了标准, 形成共识, 那么就有了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二要改变优课评比的方法。我们的优课评比都给了选手很长时间的准备, 而且参赛内容各不相同。这种不统一比赛内容、不限定备课时间与备课人员的比赛显然没有可比性, 不但不能很好地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反而助长了功利、浮躁、投机的不良思想。而统一比赛内容, 限定准备时间并独立备课的比赛才会真正体现教师的业务水平, 才会促进教师进行日常教学的研究。三要完善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考核方案。音乐是小学阶段的必修科目,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应把音乐视作像语文、数学学科一样, 每学期末组织相应的学习情况调查, 音乐教师则应该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认真制定考核方案。四要定期开展主题性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老师们学习、交流、碰撞、反思、获得的一个重要载体, 有了这个载体, 教师就有了学习的阵地, 有了研究的热情和研究的方向。作为教研部门要围绕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定期开展活动, 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切实帮助教师指出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解决教学中的疑难杂症。

3. 提升自我专业素养

有怎样的教师就会有怎样的教育,

X I AOX UEJ I AOX UEY ANJ I U

教师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小学音乐教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但从事教学工作, 除了需要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外, 还需要具备教育教学的专业理论和素养, 需要较为丰厚的文化积淀, 需要独特的人格魅力, 需要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因此, 要切实提高音乐教育质量, 还必须全面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一要热爱学生, 热爱教育事业;二要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三要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四要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反思建议 篇8

1 透视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不良倾向

1.1 “理想主义”倾向

部分高校领导和专家通常认为他们很了解农民面临着什么问题, 在总结材料中也会经常出现从领导和科研人员角度出发总结出来的所谓农民问题, 但事实上, 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 经常出现农民的选择不一定符合领导和专家的“科学理性”, 也经常会出现领导和专家对农民不配合工作、素质太低的抱怨。那么到底应表达领导和专家的意志还是尊重农民的意愿?很显然是要尊重农民的意愿, 因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既不是学校领导, 也不是学校专家, 而是最终受益的农民 (包括妇女和儿童) 。实地调查研究表明,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理解和需求差异显著, 农民对其生活和生产环境有他们自己独到的理解, 他们面临复杂的社会经济及自然文化环境, 为了生存及发展, 拥有一定的生产技能及对事物的判断, 他们的认识及对问题的总结可能与官员们或专家所总结出的问题差异甚远, 只有以农民的视角深入研究这些选择的理由, 了解农民眼里的问题都有哪些, 了解农民自己的兴趣和期望, 而不能从局外人的角度去想象农民自己的兴趣和期望是什么, 才能更深入地体会到农民的真实世界, 但在实践中却恰恰被外部人员所忽略, 表现出“理想主义”倾向。

1.2 “嫌贫爱富”倾向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的工程, 目前尽管政府和学校都加大了对服务农村的财政投入, 但资金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资源如何分配是学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据调查显示, 几乎所有高校都通过建立产学研基地、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对口扶贫点等示范点形式, “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 积极投身于服务新农村建设中。而在“点”和“面”选择与公共资源的配置过程中, 如何既能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平衡, 将是学校领导在部署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行动逻辑。调查结果显示, 80%以上高校在选择服务新农村示范点时, 都把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领导的家乡或与领导有关系的地方作为示范点的选择标准, 而那些“底子差”、“没路子”的村则基本上不作考虑。显然学校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有道理的, 选择这样的示范点容易出效果、出政绩, 符合学校利益和领导本人利益。但学校这种“嫌贫爱富”的选择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社会公平性, 这种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了少数原本就相对富裕的村庄, 结果可能导致新的“马太效应” , 导致富村更富, 穷村更穷。

1.3 “新闻炒作”倾向

近年来, 高校轰轰烈烈开展实实在在的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关报道在报刊、电视和网络等媒体随处可见。事实上, 适度宣传是有必要的, 是无可厚非的, 但有部分学校在实际行动中却出现了偏离, 玩起“新闻炒作”游戏。据调查, 某高校在与某市开展市校合作签约仪式时, 为了宣传效果好, 领导要求三多, 即“签约项目多”、“签约人员多”、“新闻媒体多”, 组织签约项目的具体做法是:一部分是实实在在的签约项目, 另一部分是由地方政府强制要求部分本地单位和学校专家洽谈签约的项目, 由于不是实实在在的需求, 结果大部分项目是只能意向性的, 还有部分签约项目是原来合作时已经签署过的, 有些合作甚至早就结束的, 在签约仪式上重新再签署;在人员方面, 学校派出了专家教授一百多名出席签约仪式;此外, 邀请省电视台和报纸等媒体记者, 仅宣传费用就高达十几万元, 还不计差旅费。如此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变成了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结果导致有限资源浪费了, 企业家抱怨, 专家鄙视的尴尬场面。

1.4 “技术万能”倾向

据调查, 目前部分高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认为技术能够解决一切生产发展问题, 在选择授课专家方面是 “越有名教授越好”, 至于该专家教授是否对当地社区及农民了解就无所谓;在推广新品种时也从不考虑投入产出、市场销路和深加工问题, 既不去了解农村社区的复杂性, 也不去了解农民。结果专家学者得出“这里的农民素质差、保守、僵化, 他们不采用新技术”结论, 而广大农民朋友则感叹:“他们 (专家) 根本就不了解我们”。其实在很多农村建设实践中, 我们首先要相信技术在农村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0%~40%, 这就是说有相当部分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没有被农民接受和采用, 主要原因要么是研究课题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脱节, 要么是单一技术与农民的生产现实环境脱节, 或者是市场销路问题。实际上某一社区的发展不一定只与技术相关, 而且与技术也不一定总是正相关, 专家学者、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 有时非技术因素才是建设成败的关键。因此, 应强调根据不同的社区特性, 与农民共同选择针对社区特定的新农村建设方案, 片面用技术方案来解决所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注定失败。

2 从源头上杜绝不良倾向发生的几点建议

表面上看, 实践过程中出现错位, 似乎是学校领导政策执行上的失误, 但其根源却在于服务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上的困境和干部考核体制上存在的弊端。一方面, 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 学校提供相应扶持资金的能力差, 村集体经济空虚, 农民的投入意愿和能力不高。另一方面, 干部考核体系与干部任用制度进一步促成了基层干部的短期行为。学校尽管在理性认知上瞄准了农民的迫切需求, 但在资金不足与业绩考核的双重压力下, 做表面文章也就成为学校理性认知与现实博弈的必然结果。高校要保证服务新农村建设方向的正确性, 杜绝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短期行为与形式主义, 可以以下方面。

2.1 深入调查研究, 以农民视角服务新农村建设

只有深入群众, 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理解和需求差异, 以农民视角服务新农村建设, 才能符合农民的利益, 得到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2.2 联合扶助对象,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

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政府近年来对“三农”问题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高校应积极联合扶助对象, 争取经费支持, 共建产学研基地, 推广转化学校科技成果, 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最大限度上满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

2.3 正确宣传与引导, 改变农民的意识

针对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性意识不强、出资意愿不高的现状, 应该对农民进行广泛的动员与宣传, 切实增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拥有感和主体意识。

2.4 转变学校角色, 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大部分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经常是由学校包办, 农民只是被动参与。服务新农村建设, 必须转变学校角色, 由新农村建设的主导者变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者与引导者。此外, 干部考核体系存在的弊端是校领导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搞形象工程的主要诱因, 进行新农村建设, 完善干部考核与任用制度是关键。

2.5 转换“技术万能”观念, 开展全方位服务

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 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 农田基础设施、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贮运、乡村文化、管理民主等等多方面的建设都是需要给予帮助的, 高校应树立全方位服务理念, 充分发挥多学科、人才、教育和科技的优势, 挖掘服务的切入点, 切实做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2004-2008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

[2]汤国辉.我校“科技大篷车”送科技下乡活动的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1 (4) :20-23.

[3]谢帆, 徐敏云, 等, “太行山道路”与大学精神[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5 (2) :32-36.

反思建议 篇9

一、职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在人类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中,教育目的一直面对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这一组矛盾。教育目的的逻辑思考也起源于是否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因而,这一矛盾关系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职业教育目的观即社会本位目的观和个人本位目的观。

1. 社会本位职业教育目的观

社会本位目的论,认为教育以社会的发展为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教育目的进而实施教育活动。主要代表人物有涂尔干,凯兴斯泰纳,朱元善等,其中凯兴斯坦纳认为建立劳作学校是为了培养心智技能和劳作技能都比较完善的国家公民。在他看来,国家是促进个人成为真正有觉悟有伦理的自由人的主要因素。个人在为国家特定时期的伟大理想奋斗时,不仅可以找到实现自己梦想的工作,而且也能找到完善自己的宝贵机会。而我国近代朱元善从生物进化论的视角,研批了个人主义教育思潮脱离社会生活和发展,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促进农业和工商业发展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个人本位职业教育目的观

个人本位目的观,主张教育“以人为本”,强调个人自身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才是职业教育的最终归宿。主要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和古代孟轲等,其中瑞士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应培养完善的人,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在他看来,“只有激发和加强每个人自身可能存在的一切潜力,才有可能解决迫切的社会问题从而获得根本的社会改造”。我国古代孟子在阐述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教育是为了培养“明人伦”的“治人”的“劳心者”。他认为人的完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断学习,去寻找和发展这种“善”,使“善”生根发芽。

二、当代职业教育目的现状及反思

1. 课程目标偏重培养“匠人”,忽视主体能力培养

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指导课程开发过程的依据,是学生完成某一阶段某一门专业课程后预期达到的或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所以,课程目标的科学制定是实现整个职业教育目的的成功基石。

当代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职业院校输送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毕业生,所以,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保证招生人数,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迎合社会需求,专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最终,学校培养出一群群工作娴熟的“匠人”,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的本体功能。

2. 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多元化

教学内容是实现职业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的理论教学传授“陈述性知识”,而实践教学促进形成“生成性知识”。目前职业院校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公共课程。实际上,职业院校的公共课大部分从普通教育的德育课程中借鉴过来,而没有根据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来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这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实践教学主要包含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三大模块。三大模块循序渐进,实际实践过程中,教学内容容易局限于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在实践中的人际交往,职业道德等。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是伴随学生的整个人生发展,特别是对那些刚初中毕业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最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在人们都高声呼吁大力发展“能力本位”培养时,也该注重一下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

3. 教学评价以就业为向导,需要公平公正

教学评价是对职业教育活动的验证和回馈。首先是教学评价的价值主体问题。教育部在考察全国各大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时明确把“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作为评价学校发展建设的标准。但教育主体没有意识到,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为了反映教学活动中受教育者的自身利益是否得到满足。其次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在传统的教育评价过程中,任课教师或学校行政领导一般会被赋予评价的唯一主体,而其他评价主体常常会被忽略。但是这种充满行政色彩的“自上而下”评价,严重干扰了人们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观的认识。

最后是教学评价的内容即“评价什么”。一般包含校内标准和校外标准。校内标准主要涉及学生的专业能力,这种功利性目标能够帮助学生走向职场,彰显他们的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而校外标准是校内成功标准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储蓄。但是目前企业和学校更关注的还是专业能力,而忽略了校外评价中的学生素质,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

三、改进职业教育目的的相关建议

1. 制定“知识,个人,社会”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以经济为中心还是以人为中心,企业和职业院校对二者之间偏重的不同,直接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所以,课程目标可以坚持“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个人本位”三者协调统一。知识发展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之间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培养高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推进社会各方面发展,同时社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以教育为载体,通过知识的传递,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 探索终身教育视野下的教学内容

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中,无论处于哪一个人生阶段,不管是正规的、非正规的还是非正式的教育的总称,这种教育可以来自个人也可以来自社会。现代社会职业结构的快速变化和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向不同领域的工作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刚刚迈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就是为其终身学习准备。那么职业教育不应该把办学目标局限在传授学生谋求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方面,为了能满足他们日后发展的需求和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职业素养等更高层面上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帮助和支持,才能使他们形成适应日后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发展的职业能力和生存能力。在教学内容设置上,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都应该从终身教育思想出发,将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联系起来,形成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3. 构建公平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公平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目的的保障和改善。首先,明确教学评价的对象和主体。教学评价应该打破单一性的评价对象,突破传统论,要为学生,企业和学校而评。传统职业教育评价观把企业专家或者学校行政教师作为主要评价主体,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应有地位。只有通过自评和互评唤醒学生的自我激励意识,同时让课程专家和行业专家参与进来,这样的评价才能实现真正的评价意义。因为专家们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全面地收集可靠信息,反映学生学习发展的真实情况。其次,改变教学评价方式,应该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真实的数据考量和优秀的理论超越相结合是比较完善的评价方式。最后,丰富教学评价的内容。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入手,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尽可能地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通过多层次化教学内容的评价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是实现职业教育目的的具体途径,只有三者的协调统一,健康运行,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目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在论述职业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础上,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当代职业教育目的现状进行理性反思,发现当代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活动中存在若干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服务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目的,反思,建议

参考文献

[1][法]爱弥儿·涂尔干.社会分工[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

[2]陈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7,(29).

[3]涂三广.“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四个问题[J].职教论坛:2009.

反思建议 篇10

一、真正做到把儿童当儿童对待

1.尊重学生的天性和个别差异性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脑力劳动时, 一方面总想把教学教育规律机械的运用到学生身上, 而她们往往忽略了学生并不是一种抽象的存在, 而是现实意义上存在的, 是一个富有灵魂的独立个体, 是伴随着出生之后所具有的一种天性, 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积极的去找寻, 并且能够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或手段去尊重和发挥。另一方面教师往往只关注于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 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 而往往忽视了学生之间都是有差异性的, 每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想维护和实现的自尊感, 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学生通往这个成就可能会经过不同的道路, 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 不能机械的为学生规定好固定的道路, 而是要遵从学生身上的差异性去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路径, 因材施教, 真正做到使教师的教学适应和发展每一个学生。

2.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

教师在理论上熟知,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年龄特征, 教育教学工作必须要适应并促进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 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师在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时并没有遵循到这一点, 而对于一个好教师来说, 这是必须遵循到的。因为教师这个职业非常特殊, 它所面临的工作对象是处于正在发展中的, 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又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 这种特征体现在生理、心理等多方面。教师只有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了这些方面, 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工作。譬如在小学生阶段, 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没有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这时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直观性的方法, 多使用一些形象直观的教具, 以及多媒体等, 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而面对初高中生, 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抽象概括水平也很高, 这时教师可以多采用启发性的方法, 多抛出一些问题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从而理解所学习的知识。

3.尊重学生的需要, 提升学习兴趣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的全部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就需要教师去关注于学生需求的各个方面, 针对这几方面去了解学生真正需要的, 并能尊重于他们需要的, 帮助他们合理的建构出来。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 教学更应当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更高。面对如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众说纷纭, 而我认为, 激发学生兴趣不应是教师刻意为学生设计的固有情景, 首先应是将学习的主体权利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在这过程中找到乐趣。其次发现是兴趣产生的重要源泉, 教师要经常性的抛出问题,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 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是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 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知识并不是死板的无用的, 而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就感, 进而找到学习的兴趣。

二、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

1.讲好每一节课

讲课很容易, 但是讲好一节课很难, 需要教师课下做很多准备。备课, 通常教师都会根据教学标准并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备课, 但是要想讲好一节课这是远远不够的。课本知识少之又少, 教师需要以它为起点, 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使学生拓宽知识面, 真正做到用终生的时间去备一节课。上课, 每一名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上课也各有千秋, 但是大多数教师在上课时都认为能让学生把所学知识掌握并回答上了老师的问题就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却并没有把学生的知识当成一种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的内驱力, 于是出现了教师认为学生具备了能力其实不然的局面, 也因此造成了学生能力与知识关系的失衡, 即表现为学生还不具备掌握这些知识的能力, 教师却拼命将更多知识灌输给学生, 最后造成学生拥有知识, 却没有能力。针对于上课的教师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教学艺术都耳熟能详了, 但是有几个教师培养出来的孩子是具备高能力的, 这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

2.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几乎伴随着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 并且在每名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是起到至关作用的, 所以教师要主动承担起这个重任, 积极的引导学生, 做学生的引路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尽力剔除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的部分, 并且能够在课上用独特的教学吸引学生, 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 使学生认同你、喜欢上你, 从而发挥出榜样的作用。其次, 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在心里明白, 你的职业做的好是育人, 做不好是愚人, 教师在讲台上面对的是许多学生, 而在学生那里却只有你一个教师, 所以学生是没有选择性的选择了你, 由此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要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的去关心和帮助学生, 不要吝啬你一句赞美的语言, 也不要放任自己任何一次不理智的行为。最后, 帮助学生去做好每一个选择。学生在发展阶段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 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去看清每个选择背后可能面临的结果, 帮助学生权衡每个选择的优势与劣势, 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帮助他, 引导他, 从而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理智的做出选择。

摘要:教师, 一直以来承担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而由于教师角色的特殊性, 这个行业也变得更加高尚光辉起来, 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却并不简单。本文根据实际的师生之间交互活动, 通过对学生性格及教师教学的分析, 进而引出对教师职业的反思。

关键词:教师,学生,责任

参考文献

反思建议 篇11

关键词:未成年人 犯罪 惩处 反思

一、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因早恋而发生性关系引起的强奸案件

在目前初中生谈对象的现象极为普遍,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趋于早熟,造成了大量在女性未满十四周岁,而男性已满十四周岁而发生性关系的情形,且部分案件造成了被害人怀孕的严重后果。通过对该类案件的处理可以发现,对于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尤其是已满十四周岁而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如未造成严重后果,且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大部分案件对犯罪嫌疑人作不起诉处理,即使对于造成被害人怀孕等其他严重后果的案件,基于被害人家属的谅解,犯罪嫌疑人为在校学生等众多因素,对大部分犯罪嫌疑人都判处了缓刑,只有对较少一部分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犯罪嫌疑人判处了实刑。

2.未成年人团伙抢劫、盗窃案件

此类案件大体又分为两类,一类为在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组织、帮助、诱骗、强迫下由未成年人实施的抢劫、盗窃案件;一类为由在校学生、初中毕业辍学或无正当职业的未成年自发组成的抢劫、盗窃团伙。对此类案件,如抢劫未造成被害人死亡、数额不是特别巨大等,大多对犯罪嫌疑人判处缓刑,判处实刑者较少;而对于未成年人的盗窃案件,由于所盗窃数额一般都不是特别巨大,几乎全部判处缓刑。

3.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案件

由于现阶段90后未成年人大多属于独生子女,且家庭条件较好,从小娇生惯养,在与周围同学、朋友的相处中,很难处理好相互关系,一旦与他人发生矛盾,便会聚集他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更有甚者刀刃相见。有一部分故意伤害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都是随身携带刀具,存在“防身”的思想,这在社会中造成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而此类案件中,只要犯罪嫌疑人家属能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取得受害人及其家属谅解,且有悔罪表现,在判决中的处理基本为判一缓一、判二缓二,判处实刑者极少。

二、目前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大力保护存在和可能引发的问题

综观本地区近年来的未成年人犯罪及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判处,本文作者发现,出现了类似案例频发的现象,部分案件的作案手段、行为性质、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动机竟十分相似,甚至于出现了部分犯罪嫌疑人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重新故意犯罪的案件,这就值得深思,我们目前对待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大力保护、挽救、教育的刑事政策是否真的起到保护未成年人的价值,是否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这些是值得我们怀疑和反思的。

1.对犯罪的纵容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由于其认知、辨认、控制能力不强,大部分在犯罪后对其行为的性质认识不清,其悔罪表现基于辩护人、监护人为了获得从轻减轻处罚的诱导,在询问部分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其对自身行为的性质根本无认识。通过查阅2013年之前的部分案件发现,有一部分成年犯罪嫌疑人在其未成年阶段就有犯罪前科,因其对自身行为的性质认识的不清、对法律处理的轻结果而漠视法律,继续犯罪,对社会的长治久安造成不稳定因素。

2.造成其他未成年人的模仿、诱发新的犯罪

行为的严重性与从轻的判处,造成了罪责刑不相当,使得一部分在同龄人眼中、社会大众眼中很严厉、很严重的犯罪行为,最后犯罪嫌疑人却跟“没事人”一样继续在学校上学、在社会上从事各类工作,给其他未成年人造成了一定的模仿性和参照标准,遇到类似事件就会比照先前发生在自己周边的事件来定位自己的行为,如果判处的轻结果是其可以接受的,那么成本最小的违法就成了其最有利的选择。

3.被害人精神无法得到抚慰、增添新的不稳定因素

在刑事案件中,对被害人的精神补偿直接源于对犯罪嫌疑人判处刑罚,而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基于对未成年人的大力保护,对大多数未成年人判处缓刑,而在判决中又不能对被害人进行物质补偿,尤其是强奸案件的被害人,几乎无法获得任何物质赔偿,其精神上受到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故意伤害案件中的被害人,只能获得基本的医疗费、误工费等微小的补偿,精神无法获得安慰,出现了缠诉缠访的现象,极大的增添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 对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处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该严惩应严惩、绝不能姑息纵容犯罪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新刑诉法施行后,本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比例环比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以及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带来的问题已经显而易见的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对未成年犯罪极力保护,该严惩还是应该加大处罚力度,绝不应该姑息纵容,为以后的社会安定埋下隐患。我们应该冷静的回头分析、调研办理案件的社会效果,只有平衡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短期效果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法律才能算是真正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2.对未成年人犯罪有选择性的对典型案例在学校进行公开宣判

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得公开审理,但是案件的宣判是公开进行的。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应该以“牺牲”一部分极其典型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人权,获得对某一地区、或是全国的该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进行的警示、威慑价值。对发生在学校中未成年学生之间有较大影响力的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案件,可以考虑在学校进行公开宣判,以案说法,真正的起到惩处一案、警示一线、教育一片。

3.对未成年人负有监管责任的监管部门、监护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针对当前校园案件高发,未成年人犯罪率较高的问题,应当对学校在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进行督促其自查,对相关责任人员应该给与行政处分,以督促学校切实当好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而不是酝酿犯罪的天堂。建议学校每年对学生家长开展至少两次的法制宣传教育,对青少年多发的性侵害、两抢一盗、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等案件,以真实发生的案例,进行法制宣传,加强其对自己子女的监管,一则严防自己子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二则警惕自己子女成为违法犯罪利用和侵害的对象,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4.摒弃对未成年人走过场式的法制教育、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

关于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反思与建议 篇12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 德育与各学科衔接不紧密, 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德育教育应该是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 受到思想的启迪。但是, 当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却并非如此, 许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只关注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使德育工作进展缓慢, 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真正作用, 导致德育缺乏完整性。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发号施令, 不顾学生的感受, 使学生构建的道德底线瞬间被冲破, 从而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 也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要想切实改变德育教育的现状, 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 能够给德育教育留出时间和空间。

(二) 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有效的规定

从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分析, 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 这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受挫的主要原因。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是可有可无的, 完全靠学生自己的约束能力, 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 也不见得能够发挥作用, 这样错误的想法使德育陷入僵局。同时, 有些学生不重视德育, 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 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自己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就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中小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上缺乏有效的规定和指导方案, 使德育工作完全被扭曲, 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 德育方式不科学, 只注重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目前, 很多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是在集体活动中进行的, 因为这样便于教师管理和总结, 也容易让领导和家长看到德育的效果, 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只是表面的现象, 无法真正引导学生掌握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真正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检查, 需要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 也需要教师的情感感化。现在有一些学校依旧认为德育就是严格管理学生, 约束学生的行为, 限制学生的个性, 阻碍学生的发展, 这样不但没有发挥作用, 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中小学生需要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提高中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策略

(一)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为德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 是一所学校“活的灵魂”。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集体意识, 让校园文化感染学生, 从而促进学生行为健康地发展。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强, 学校可以在教室、教学楼、校园等醒目的位置张贴名人名言或者道德故事等, 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在学校的食堂里摆放珍惜粮食和节约用水的警示牌, 告诫学生要从自身做起, 珍惜身边的资源;还可以在学校的草坪上做出禁止践踏的提示, 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 德育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德育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 要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理念, 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 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在语文课堂, 教师可以用“孔融让梨”“铁杵磨针”等故事教育学生重视中华传统美德, 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音乐课堂,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节奏和音符等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让学生学会团结友爱、尊重师长。在体育课堂, 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 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 在德育教育上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将德育情况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 用心呵护每一名学生, 不放过每一名德育上的“差生”。

(三) 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 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不利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在新时期, 教师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鼓励中小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将德育与活动相结合, 寓教于乐。比如, 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纪念日, 教师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到纪念馆或者博物馆参观学习, 让学生亲身感受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的精神。还可以号召学生到敬老院去帮忙打扫卫生, 不仅能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还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多种课外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为学生走入社会铺平道路。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和探索,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做出调整,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 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 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摘要:目前, 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德育教育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育形式, 还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步骤。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以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反思建议, 希望对德育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反思,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如东.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30) .

上一篇:中国庭院式住宅设计下一篇:职业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