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发展现状论文

2024-10-06

物流业发展现状论文(精选12篇)

物流业发展现状论文 篇1

目前, 物流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物流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又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行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 商品数量的日益增多,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均购买力的逐步上升等, 这些都改变了物流的发展现状。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步被重视起来, 人们关注的重心也从商品的制造转移到了商品的流通上来, 是否具备高效、顺畅、便捷、迅速的物流, 将直接影响经济的运行效率, 所以发展物流是非常重要的。

1 物流的概述

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 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存储、采购、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 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与控制的过程。

现代物流不仅仅注重的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的配送问题, 而且还注重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采购的问题, 还有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存储、加工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全面地提升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的问题。因此,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的, 把生产、运输、销售、包装、流通加工等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手段。

2 物流业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 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的增强, 竞争机制的设立, 各个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不断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新的需求。我国政府逐步开始重视物流的发展, 逐步对一些老的运输企业进行改建和重组, 促使他们不断地提供新的物流服务, 而且还出现了一批新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物流企业。我国的物流行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 总的来说, 我国物流的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近些年来, 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认识到物流发展的重要性。

物流产业是由多个部门组成的综合性的产业, 其产业结构复杂。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崭新的春天。基础设施方面逐步完善, 我国的公路里程位列世界第三;铁路运力位列亚洲第一;在水运方面, 我国港口的吞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位列世界第五;民航也新扩建了一些机场, 以及一些航线的增开, 使航空的运载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配送体系方面,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大批有规模的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我国的物流行业从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逐步向第三方物流转变, 第四方物流也渐渐兴起。我国目前物流的发展环境明显得到了好转。

第一方物流 (1PL) 是指生产或流通企业自身来做物流各方面的运作, 如仓储、运输等。生产企业拥有自己的仓库、车辆, 不依靠任何的社会化的物流服务。第二方物流 (2PL) 是指那些自身没有车辆、仓库, 雇佣车辆、仓库来做货物的仓储、运输, 是属于功能性的、比较单一的服务企业。第三方物流 (3PL) 是指生产企业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生产任务完成好, 把自己的物流方面的工作以合同的方式交给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物流企业, 也就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货物的仓储、运输、搬运、包装等。

第四方物流 (4PL) 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 是政府为了促进地区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 而搭建的一个能够提供共享和发布信息的物流平台, 以此能够领导供需双方及第三方物流。它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但第四方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刚刚兴起, 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如基础设施的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人才缺乏等。要想发展好第四方物流, 就需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人才的培养等等。

但我国的物流体系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改善, 物流企业规模小, 物流管理不集中, 我国的物流在各地区之间被分割成若干的部门和地区, 各自之间自成体系, 缺乏整体的物流规划, 大多数物流企业运营方式单一, 缺少综合性的物流公司, 无法形成协调、统一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 使得货物的仓储、运输、配送不能有效结合起来运作, 以至于物流成本大大提高, 物流速度大大降低, 环节上的浪费严重, 管理成本也加大, 物流资源不能得到科学、充分、有效的统一分配, 从而导致了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力不强, 阻碍了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仍然不足, 尚未建立起布局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和物流技术装备等建设尚有待提高;人才培养、物流技术、物流标准不能完全满足物流发展的需要, 物流服务集约化和一体化程度亦不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 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物流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 还处于摸索阶段, 缺乏物流专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现代企业的内部物流管理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 信息化决定了现代物流的发展, 但现在我国很多物流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还在沿用传统的人工作业, 因而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3 物流业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强, 各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特别激烈, 由于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大大加强, 使得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发展对本国在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纵观世界, 物流业被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物流业的发展程度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虽然近些年我国物流发展很快,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 物流的整体水平还不高。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由原来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模式转变, 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 高的物流成本一直阻碍着企业的发展, 一套完善的内部物流体系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随着企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 降低物流成本、完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已经成为各个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经济时代, 企业内部物流的发展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立足现在, 展望未来, 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这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本质所在, 也是企业内部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1) 企业内部物流应以信息技术为核心

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物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内部物流的发展应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装卸搬运技术等为支撑。其发展趋势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高新技术对现代物流企业内部的发展尤为重要, 它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比如Walmart运用了Bar Code (条形玛) 、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ITS (智能交通系统) 等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进行了成功的整合, 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2) 绿色物流是企业内部物流发展的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逐步恶化。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 现在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地球只有一个, 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在这种环境下, “绿色物流”的概念应运而生。绿色物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合理制定运输、配送计划, 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统一集货、统一送货, 减少空载率, 采用排污小的货车车型, 减少污染, 提高运输效率, 实现“零库存”, 降低物流成本。

(2) 政府应当制订相关的绿色物流法规。政府应当加强对绿色物流的管理和控制, 制订一些关于绿色物流的法规和政策, 用来控制物流活动产生的污染、排放的废气等。

(3) 加大力度培养物流方面的人才。我国物流专业方面的人才相对不足, 高级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必须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绿色物流才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3) 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 实现物流一体化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由于受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对物流的需求与企业内部物流的供给往往不会同步, 存在一些偏差, 可能会出现物流资源的短缺或闲置。我们要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就要利用外部资源。当物流供应短缺时, 我们就要利用“第三方物流”来补充这个“缺口”, 当物流企业内部资源闲置时, 我们自身来“扮演”“第三方物流”的角色, 避免造成内部资源的浪费。这种灵活的整合方式是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4) 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是企业内部物流的发展方向

21世纪是中国物流企业高速发展的时期, 要想使自身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这就要求现代物流企业制定一套针对每一个或每一类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方案。个性化的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关乎现代物流企业生存的营销理念。

现在, 更多的物流企业应当清楚地看到自己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看清楚中国物流企业的变化趋势, 从而重新思考自己的业务和市场。各物流企业一定要用积极的和变化的态度来定义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中国正在朝着成为物流发展最迅速最有潜力的国家而努力。

摘要:分析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及未来物流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物流,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

物流业发展现状论文 篇2

20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0838130123黄容莲

摘要:本文针对当今国际物流业得现状以及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对当今国际物流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物流问题:对策

现阶段我国的国际物流现状

信息革命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国际物流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世界上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遍布全世界,跨国公司的产值已占到发达国家总产值的40%,跨国公司正向围绕总体战略协同经营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对国际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大型企业要跻身于世界企业强手之林,也必须提高我国国际物流的支持能力。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使我国在世界贸易的格局中占据利的地位,提高我国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和经营优势,加强国际物流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战略合作

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发挥各自优势,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提升双方主业优势,逐渐达成共识。如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先后与海尔集团、长虹集团、中和集团、TCL公司等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大型领袖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

国内各大行业的大型企业纷纷实施供应链管理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鲁能帆茂物流公司在煤炭领域实行从煤炭挖掘、运输,到煤渣的回收、利用和废渣弃物深埋,从煤矿的采购物流到分销物流的一体化的消息管理。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应用是我国企业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的重要体现。信息化与标准化这两大关键技术对当前国际物流的整合与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获得了广泛的支撑,使国际物流可以实现跨国界、跨区域的信息共享的物流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加强了整个物流系统的信息连接。现代国际物流就是这样在信息系统和标准化的共同支撑下,借助于储运和运输等系统的参与、借助于各种物流设施的帮助,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使国际物流覆盖面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3)外资物流企业不断流入。

物流业发展现状论文 篇3

【关键词】吉林省;现代物流业;物流;发展路径

引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程度的推进作用,而物流业也顺势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评定标准之一。而吉林省由于深处东北内陆,在物流行业发展中不能与市场发展有效接轨,因此其物流行业目前所运用的模式仍以传统物流为主。但传统物流存在有物流产业发展结构过于单一,服务标准不够完善等弊端,再加之没有注重加强投入运用现代物流的意识,结果就导致了吉林省现代物流业的缓慢发展,这更加突显加紧吉林省在物流业方面向现代物流转变的重要性。

一、吉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吉林省的物流行业也被逐渐带动发展起来,当前吉林省的物流行业在很多方面有了很大的优化,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

在物流发展总额上,其整体的发展趋势是呈平稳的增长走势,但这种增长比较缓慢,无法从根本上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另外,运输业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基础,而吉林省在这一方面也有很大的成果,它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运输设施都在不断发展,每一时期相较于前一阶段的基础设施都有所完善。在吉林省的物流发展环境方面,吉林省政府虽然积极鼓励当地物流企业的发展,扩大物流企业的规模,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其经营的方式还是主要以传统物流为主,不能做到顺应物流市场的发展潮流,投入对现代物流的运用发展。

二、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对现代物流运用的理念也还不够完善,导致吉林省等地区的物流经营方式主要还是以传统物流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物流业的发展。因此,尽管吉林省的物流业已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其本质上的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速度较缓慢,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2.2物流行业的人才的缺乏

当前吉林省的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还集中表现为物流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较缺乏,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吉林省的大部分高校或相关培训机构在物流行业相关的开设课程上内容较单一或是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灌输为主,不注重对实践的应用,导致了很多技术人才的流失。

2.3相关物流企业服务结构单一,信息技术水平低

吉林省的传统物流在向现代物流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发展理念不完善,服务结构较单一,以及服务意识较低等问题。现代物流要求能够投入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整个物流工作过程通过使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呈现系统化的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目前吉林省的物流行业还未完全达到这一要求。在服务标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已达到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基础上,主动探索顾客的需求心理及需求变化,力争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吉林省的物流发展在这一方面也还有所欠缺。

2.4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合发展水平低

吉林省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医药及农业等领域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国的领头羊,对其本身而言也是本省的经济支柱,而这些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持。因此,物流业的发展与其他的行业也是息息相关的,但是由于吉林省当前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与其他发展较快的行业不在同一层次,从而就无法很好的实现之间的联合发展。

三、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展望

3.1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现代物流中投入对信息网络运用的特点足以说明其跟上了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现代社会是相适应的。因此,吉林省政府应加大对物流信息的建设力度,为物流企业间更加畅通的交流物流信息而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物流工作进行的效率。

3.2建立健全物流企业的服务标准

在对消费者的服务上,服务者的服务意识是尤其重要的。因此,应先提高吉林省物流企业的服务意识,要明白顾客服务的重要性,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在现有的服务标准上加以完善。其次,吉林省政府也应积极借鉴国外相关方面的经验,做好对本身物流企业的引导规范工作,更快的向现代物流转变。

3.3加快物流产业和其他支柱产业的融合发展

要做好物流产业与其他支柱产业的融合发展,吉林省政府起着很关键的一个纽带作用,政府需要对物流企业进行大力扶持,采取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提高物流企业的发展积极性,使其加快前进步伐从而能够与其他行业并肩发展。

3.4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

我国的教育部门主要就是为国家输送人才,因此,要提高物流行业的人才素质,就应从各个高校开始抓起。吉林省政府应适当的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物流课程,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选拔。除此之外,各物流企业也应加强对内部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培训,国家也应制定政策以保证国内的物流人才不流失,同时在国外引进相应的专业人才。

总结: 现代物流相较于传统物流,在很多方面都做了改进,对物流业的发展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想缩短吉林省物流行业与西方发达之间的差距,就要认清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建设信息技术,以及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物流业赶超战略与发展路径研究 》吉教科文[2014]第236号

参考文献:

[1] 邵扬,梁亮等.物流业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长春理工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73-175.

[2] 钟伟,丁永波,沙颖.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态势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3(01):82-84.

[3] 李健,赵锟.论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启示[J].交通标准化. 2006(07): 150-152.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篇4

从理念到实务的转变

物流一词来自日本, 是日本对英文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的直接翻译, 指物质产品的流动, 对应于经济运行中企业原材料、产成品等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运输及分配问题。物流行业所实施的业务并不新鲜, 最为基本的是物料的搬运工作。在物流一词进入中国以前, 国内大量的物流企业都冠以运输公司名称。当中国物流业的低效率高成本运行状况被认定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时, 物流一词在学术界和实业界迅速成为热点。国内物流总费用占GDP总值的比例居高不下, 2007、2008年继续上扬, 约为国际发达国家的两倍左右。把握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近快缩小与世界同行业的差距, 降低中国物流行业成本, 提高效率是当前物流企业面临共同问题。

当第三方物流 (third-party logistics) 概念进入中国后, 物流问题再次暴露为现代企业发展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短板和瓶颈。国内运输公司纷纷改名为物流公司, 但仍旧继续着原有的业务模式。此时在国际上, 国际物流企业不仅在生产效率上远远高于国内物流企业, 而且在业务运行模式上也大相径庭。“物流”一词所指代的具体含义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以物质流动为本意的physical distribution在国际上不再代表物流的全部意义, 它只是物流企业所从事工作的一项内容, 而并非全部。物流一词在国际上的标准用词为logistics, 直译为中文是后勤学。在日本, 为了对物流一词从意义到形式上进行区分, logistics被日本学者以直接音译的方式用来指代现代物流业, 而保留原有物流一词仅指物质流动。中国则继续使用物流一词作为传统的运输业和物流服务业两者的共称。

现代物流严格意义上应当属于服务行业。它的价值创造不仅仅体现在使产品空间位置产生合理位移, 更多的体现在对生产企业、服务企业、居民生活带来的便利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随同这一概念在国内升温而快速兴起。很多运输企业在一夜之间更换门庭, 成为物流公司, 但却无法将物流的服务内涵连同业务一起进行扩展, 物流公司仍旧只是换了名称的运输公司。可喜的是在众多改旗易帜的物流企业中, 终究有一部分理念先进的企业完成了名称到实务的同步转换, 真正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 如广东的宝供物流, 在与宝洁公司的常年服务合作过程中, 逐渐成长为生产型企业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强大的需求与滞后的发展现状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形成对现代物流服务的强大需求, 为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奠定现实物质基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8年发布的《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2007-2008) 》显示, 200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75.2万亿元, 同比增长26.2%, 增幅比2006年提高2.2%。2007年全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7万亿元, 同比增长20.3%, 增幅比2006年提高5.2%, 占第三产业全部增加值的17.6%, 比2006年提高了0.5%;占GDP的6.9%, 比2006年上升0.2个百分点。2004至2007年, 中国物流行业增加值以平均每年四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2009年上半年,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429642亿元, 同比下降0.8%, 降幅比一季度缩小2.5个百分点。剔除价格下降因素, 同比增长6%, 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5万亿元, 同比增长4.8%, 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与GDP的比率为18%, 比2008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为9040亿元, 同比增长2.1%, 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 回升速度有所加快。在物流产业振兴规划的作用下, 预计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在2009-2010年增速在15%以上。未来物流需求尤其是第三方物流需求规模将越来越大, 预计到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

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业存在着强劲需求,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我国物流发展仍处于较为滞后阶段。以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企业总体规模偏小, 服务水平偏低, 服务内容较少, 难以与客户需求形成紧密对接, 无法显著提高客户整体运行效率, 处于高成本、低效率运行阶段。内资现代物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 行业集中度较低。2006年的调查显示内资第三方物流企业前10位的市场总额仅约占13%, 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这说明大多数的物流企业处于原始的价格竞争中, 彼此之间缺乏能够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 未能向供应链的增值一端提供有效服务。这种现状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发展的缘故, 我国企业的生产方式与外资企业存在一定差异, 物流外包力度较低, 如内资企业自有货运车辆与装卸设备是同期外国同类企业的3.7倍和1.5倍;另一方面是物流企业自身理念和手段的落后, 导致客户无法将物流业务完全交付给他们, 而只能是将运输部分分离, 物流企业缺乏对客户物流系统的整合能力与增值功能。

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发展趋势

由于地位的特殊性, 物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多方的重视, 各种举措也应运而生。从观念到技术再到业务模式与市场发展, 中国现代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机遇与挑战, 也并存危机和繁荣。

1.物流基础建设投入加大。物流产业被国家定为近阶段经济危机中启动内需, 刺激经济增长行业之一。2009上半年, 我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为9244亿元, 同比增长61.8%, 增幅比同期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高出28个百分点, 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10.8个百分点。从投资构成看, 交通运输业投资额为6691亿元, 同比增长65.3%, 增幅创近年来新高, 比2008年上半年提高61个百分点, 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13.5个百分点。其中铁路系统更新改造老旧线路, 架设新复线, 实行电气化改造, 建设18个区域铁路物流中心;公路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基本完成, 高速公路, 跨江、跨海大桥等各个大型项目纷纷上马;水路建设改善内河航道300多公里, 建成港口泊位, 投资改善现有港口状况;航空线路改良, 改建扩建机场, 增加经济航班线路。各地方依据物流发展规划, 修建各种类型物流园区, 提供配套场地设施。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备, 将为今后物流行业高速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条件。

2.技术应用水平再度提高。物流技术设备升级, 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2007年中国叉车产量达到13.9万辆, 增长率接近30%, 稳居亚洲第一。托盘产量增长幅度在25%以上, 年增长超过3000万个。条码技术、IC卡技术、自动化装备、自动化仓库应用开始向普及化发展。RFID技术推广力度加大, 2007年《关于发布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 (RFID) 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出台, 标志着物流技术应用标准又一里程碑。铁路部门将投入2.5亿元用于RFID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加装, 首都国际机场RFID行李处理系统已经顺利完工。特殊物流技术装备开始起步发展, 如冷链运输的保温、温控、监控设备, 危险品运输的安全、隔离、跟踪、消防设备都将得到巨大发展, 与之配套的各项技术及设备也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程度提高。为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逐步规范中国物流行业发展, 2004年成立全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 制订《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建立、修订、新建各项标准约60项。其中两项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和《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已正式实施。《联运通用平托盘尺寸及公差》和《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两项标准编制完成。货架行业的两项国家标准立项, 六项行业标准开始编制工作。冷链物流行业一项国家标准和一项行业标准编制完成, 五项行业标准正在编制中。国际货运代理的六项标准完成起草工作, 正在进行标准审理工作。物流信息化建设从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到物流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完善工作全面起动。电子政务系统以及各个衔接系统使物流信息系统正从封闭式的内部使用向外扩展, 形成全局平台搭建基础, 各节点完善自身, 互通有无的整体化发展趋势。各种信息化系统功能的完善和先进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 更加大大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和速度的提升。

4.新兴业态崭露头角。尽管物流行业在中国是新兴行业, 还不等类似第三方物流这样的新理念完全被广大企业和客户所理解时, 经济运行的车轮便又推动着整个行业快速前进。同时世界物流行业也处于一种快速发展状态, 各种创新的技术、新鲜的概念也不断随着中国的开放和物流行业与外界的接轨而不断冲击着国内物流行业。在国内物流企业积极摸索第三方物流与客户企业联动合作时, 第四方物流概念被一些企业所接受, 并做出尝试性改良实验, 并取得一定效果。作为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的及具有互补性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 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 第四方物流企业整合供应链的思想似乎更适合中国当前物流行业散乱的局面改变。浙江传化集团的物流园区建设在探索过程中逐渐进入整合者角色, 并在多处成功复制运行。虽然传化物流方式与第四方物流的定义还有段距离, 被有些学者称为3.5代物流, 但它是中国物流企业探索创新出的一种更适合当前行业现状的发展模式, 今后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第五方物流概念也同时迎面袭来。第五方物流企业在物流实际运作中提供电子商贸技术去支持整个供应链, 并且能够组合各接口的执行成员为企业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在电子商务震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大潮下,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这种尚处于概念阶段概念成为现实提供巨大可能。世界最大的B2B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已经针对物流业务成立专门部门, 准备以电子整合者的身份进入物流行业。逆向物流、绿色物流等一些曾经以重要概念出现的物流形式, 处于稳定的发展阶段。虽然其份额并不占物流行业构成主要部分, 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在未来显现出越来越多的活力。

5.内外竞争激烈。中国物流行业集中度低, 技术水平偏低的现状造成国内物流行业竞争激烈, 无法提供高端优质服务, 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价格战对各个企业的发展形成难以跨越的障碍。同时国外物流企业以高科技、高水平、高价格进入国内物流行业, 毫无阻碍的抢走国内物流高端市场, 并以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优势和高服务水平向中低端市场渗透。国内物流企业面临大好市场被瓜分, 现有业务无发展空间的窘迫境地, 急需寻找一条突破重围的道路。

总体上, 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积极的转变时期, 但外界环境的变化似乎更快。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 各种高科技含量的技术革新与应用, 相关行业间的渗透与新兴业务的衍生发展, 使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然而中国物流企业也并非一无是处, 中国物流企业具有熟悉本土环境和快速消化新兴理念与技术的特长。面对广大市场需求, 在危机中求发展, 构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业务模式是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 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 (2008年) [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8.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2007-2008) [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5.

[3].陆辉.信息技术助力第五方物流[J].科协论坛.2009, (6) .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篇5

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l.物流服务的拓展;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2.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3.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4.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5.电子物流发展;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1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2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3.物流技术装备落后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4.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

物流业发展现状论文 篇6

关键词:物流业,发展劣势,发展对策

一、我国物流业重要发展劣势探讨

1、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较低,不利于物流业的整体发展。虽然我国物流装备市场在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物流装备设备的生产增长较快,汽车、起重装备、升降装备、输送装备、搬运车辆、货架、立体仓库、集装箱运输等的运用在我国的物流业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我国的物流装备基本上是以手工或半机械化为主,物流业的装备水平总体较低[1]。另外,我国开始有了铁路提速、公路联网、专业化泊位建成投产、长距离油气管道开通和车船运力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这虽然对我国交通运输全面紧张局面的缓解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与我国人口和地域相对而言在世界仍处于低水平 [2],特别是存在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有不是很适合中国人口多、人口集中国情,投资没能发挥最大作用的情况下,我国交通、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的情况尤为突出。这导致我国许多物流组织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配送成本高、客户满意度差、盈利能力低,这将严重影响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随着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普及,为适应电子商务条件下高效率低成本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快速提高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以提高物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物流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制度约束,不利于全国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目前,我国仍然存在一系列制度方面的问题约束着物流业的健康发展。首先,条块分割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管理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分割体制。例如,我国实行的是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分部门管理体制,与物流相关的各部分分别由铁道、交通、民航、外贸等不同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同时中央到地方也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次。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一方面,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力和责任存在交叉和重复,难以有效合作和协调;另一方面,各部门、各地区各管一块,将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实行一种分段式的管理模式。这种条块分割的体制,不仅无法适应和满足物流产业发展的要求,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物流产业的发展。其次,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须要整合配置企业内外的资源,而与企业资源配置密切相关的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用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市场准入与退出等制度还远不能适应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

3、物流信息化水平落后,国际竞争力低。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与过去相比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中国仓储协会会员企业填报的数据显示59家企业只有31家企业拥有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多数企业只有单一的仓储管理系统[2]。这些实力相比强大的会员企业尚且如此,很多没有进入协会的更加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则会更甚。有资料显示:有相当多的企业甚至还停留在原始的仓库租赁的简单业务中,他们拥有的仅仅是一纸租赁合同[2]。另外,由于很多物流企业物流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落后,没有组织实施质量控制的系统,导致准时送达率、货损货差率、订单交付率等绩效指标离客户要求还有很大差距[1]。面对国外物流业抢占中国物流市场步伐的加紧,国内物流业为了能很好地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必须加快物流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以增强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物流教育滞后和人才短缺,严重阻碍物流业的发展。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较上世纪而言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总的来说仍然很落后。具体表现为: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较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模式;研究生教育刚刚开始起步;物流职业教育虽有但不到位;物流培训仍有但不能做到理论和实际兼备,培训效果不大。由于这一系列的原因,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现象严重。物流人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通过合理的教育和有效培训难以出现符合要求的人才。

二、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1、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以优化资源整合。在加快公路、铁路、航道、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快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理设施(场、站、库房及装备)、信息网络和服务能力的建设,建立有效衔接的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和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展示等功能集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基地;建立包括数据交换中心、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中心及金融结算中心在内的公共网络服务平台;要加强对大型配送中心、交通枢纽的投入,整顿现有的分散网点,使之集中化、合理化;鼓励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功能整合,用活用好现有物流设施;调动物流企业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资金,对现有物流设施进行改造,提高现有物流设施的技术水平,走内涵式发展道路[5];新建设施的规划要与既有设施的改造、整合相协调,要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推进相关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完善,在以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为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宏观协调,改变过去各自规划的做法,以推进物流基础设施的合理空间布局与功能的不断完善;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从有助于物流基础设施整体规划发展的角度防范重复建设。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和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将可以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的保障。

2、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按照物流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不利于物流业发展的制度方面的约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首先,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行为,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也就是说,要迅速改变物流业管理政出多门且不协调、物流运作功能条块分割、行业垄断严重、地方保护主义泛滥、对外超国民待遇对内非国民待遇等状况。其次,必须打破旧的利益格局,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重组。再次,对物流业采取积极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鼓励物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改善物流设施,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和物流服务的推广。针对现有物流税费不合理的情况,要加大完善物流税费方面的力度。为此,应做到:统一营业税税率、合理确定物流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降低扣除率、扩大扣除范围,解决运输发票抵扣增值税问题;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合理运用优惠政策,扶持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再次,在国家物流法规体系发展滞后和不健全情况下,政府应推动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性的物流法规和配套规章的制定,明确物流的范畴、管理部门、物流企业的资质和市场准入与退出的条件、市场竞争规则等。通过制度环境的优化,调动资源所有者的积极性,合理整合现有资源,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加快我国物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我国物流业应通过加快信息化的建设,来实现其核心技术能力,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社会化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基于互联网的GIS、GPS技术,在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物流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物流信息技术主要有:EDI技术、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条形码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及全球定位系统等。而涉及的设施主要有:条码用材、条码打印机、数据采集终端、质量检测仪、无线网络、电子标签、自动化元器件等。为了应对全球物流业的挑战,有实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共同投资的方式成立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将GIS、GPS、GSM、WEB等各种物流技术集成一体,为物流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中国物流总体实力较缺乏和众多企业资金、资源等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会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措施,基于互联网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与其他物流系统相比,真正实现了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

4、加速物流人才的培养。 针对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缺乏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快物流人才培养的步伐:①通过学历教育培养物流人才。②通过职业培训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③强化资格认证提高物流人才水平,资格认证考试不仅应加强理论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体现不同层次的实践能力的测试。④通过出国进修扩大物流人才培养渠道。通过参加国外的培训进修,有助于我国物流技术、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人才素质尽快赶上发达国家。

总之,在看到我国物流业成绩时,更应关注现今存在的问题,努力探讨多途径的解决办法,积极借鉴他国的成功的经验与经营管理模式。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经管系

参考书目:

[1] www.ztb.org.cn .现代信息化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2] 庄光平.我国物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N].经济日报,2002-1-12.

[3] 王茜.信息化:现代仓储业的灵魂[N].现代物流报,2003-2-26.

[4] 章劲松, 袁云斌.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1980, 2:33-35.

The logistic industry development inferiority of Our country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Liu Zhuzhong

Hunan Women's Vocational University administer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bstract: While Our country logistic industry is under fast development, there are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inferiorities. main development inferiority is that the logistic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quipment are underthe lower level;The logistic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facing the bigger systemrestraint; The level of the information is to be backward; The education of the logisticlag and the talented person is short. Solving this a series of problems need the government, the enterprise and society's joint effort.

Key words: logistic industrydevelopment inferiority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台州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篇7

目前, 物资配送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科学的社会化流通体制和一种最为合理高效的现代化物流方式。其基本含义就是流通主体单位按照生产企业的要求和生产进程, 在流通据点对生产企业所需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进行配置、加工、备齐, 并按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定点、定时、定量送交生产企业。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压缩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费用, 实现生产企业少库存甚至“零库存”, 以降低社会生产的总成本。台州的制造业、小商品经济发达, 但长期以来, 由于“两头在外”的经济结构特点造成区域内的能源、原材料等基础性物资短缺, 绝大部分依赖区外长距离调入供给。尤其近年来, 在发展过程中, 交通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和产品运价居高, 制约着台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物流对于台州的经济发展而言, 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受物流技术与装备水平落后的"硬约束"和观念落后与专业人员缺乏的"软约束"等因素的影响, 台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明显滞后, 物流活动还处于低水平、粗放的阶段, 绝大多数还只是集中在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务。台州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够, 特别是港口、多式联运和重要物流节点建设非常薄弱。为企业经营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 特别是工商登记管理、财政税收、交通规费、配送车辆进城、土地管理、货运代理、物流市场规范等几方面的政策尚未研究出台。据不完全统计, 台州的物流企业约500家, 但均为传统意义上的物流企业。他们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 仅仅提供简单的位移, 却没有提供增值服务; (2) 均为被动服务, 没有达到主动上门服务; (3) 物资物流实行的是人工控制, 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 (4) 无统一的服务标准; (5) 基本上侧重于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 (6) 单一的环节的管理, 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管理。所以说, 台州的物流企业都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

随着09年甬台温铁路建成, 海陆空交通网络完善, 台州物流应向现代物流转型。根据台州市规划, 将修建甬台温铁路, 北起宁波, 南至温州, 接新建的温福铁路, 全长274公里, 途径宁波、奉化、宁海、三门、临海、台州市区、温岭和乐清等地, 是国家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沿海通道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北它将通过萧甬铁路连接杭州枢纽, 沟通粤东地区;通过金温线连接浙赣线, 向江西及华南、西南地区辐射。它对于形成沿海铁路快速通道、加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交流等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规划, 以甬台温铁路为依托, 路桥螺洋将新建台州市物流基地, 总面积2490多亩, 其中物流基地1940多亩。它将连接杭甬线、沪杭线、浙赣线和温福线, 主要承担台州对外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和甬台温地区间货物交流运输。台州进入这个黄金铁路网后, 将给物流业带来极好的机遇, 甬台温铁路货运的开通就将为台州产品走向全国提供巨大便利。因为与其他铁路相比, 甬台温铁路除了具有运能大、运价低、单位能耗少、全天候作业、安全性能好等特点外, 更大的特点是速度快, 这将在长距离的货运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 台州的物流业也将逐步实现从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的成功转型。届时, 台州将打破没有铁路时公路、水路货运长期以来形成的格局。

二、对台州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1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物流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本保障物流业是一项投资大, 而投资回收期长的行业, 并且其社会效益明显高于企业自身的效益。因而, 政府应加强社会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 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特别应明确政府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资主体地位。在今后若干年内, 国家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应继续加大投资, 除了公路、铁路等路网建设外。还应有选择地投资兴建一些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 包括各种运输站场设施、货物运输枢纽, 保证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和畅通, 形成由线和节点组成的运输网络, 将能大大提高现有公路网和其他综合运输设施的利用效率。

2强化政府监督指导, 加强物流协会的作用。

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行业, 在目前法制建设上还不完善, 信誉化程度不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 强化政府的科学有效监管。在对物流发展作出规划和提出实施原则的同时注重物流的整合性、系统性、全局性和效益性, 与块状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及周边省市经济发展相结合, 编制好现代物流发展纲要和专项规划, 以指导行业的发展。制定有关政策法规为物流发展提供保障, 进行协调和管理, 建立准入制度, 防止利用物流项目来圈地, 鼓励公平竞争, 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重点物流企业发展、现有物流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提供支持。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物流协会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内外上下联结。实行“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规范经营、协会沟通协调”的政府、企业、协会“三位一体”的组织管理运行模式。利用行业物流协会联系广泛, 凝聚力强的特点和优势, 要切实把行业自律、行业信誉、行业规范的任务落在实处, 建立公开、公正、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维护广大物流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在壮大物流协会力量的同时, 还要让更多的企业聚集在物流协会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物流整体竞争优势。发挥协会的智囊团和参谋部作用, 充分调动物流界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智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台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1]台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深圳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篇8

物流产业在近十多年来一直为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深圳物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迅速发展, 物流总量规模不断壮大, 物流产业的竞争力持续增强。深圳已经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深圳物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如规模小的物流企业不重视物流服务, 互相之间恶性竞争。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1 深圳物流业发展现状

1.1 深圳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

物流行业在深圳市的支柱产业中起步最晚, 但其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据深圳市物流办最新统计, 深圳市物流行业增加值近年来均以年均12%的增长率迅速增长, 深圳已拥仓储、运输、货代等各类物流企业14000余家, 其中供应链管理企业300多家, 其中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40家, 从事国际物流业务出口额超亿美元的物流企业达17家。在国内及海外设立的营业网点达到20000多个, 一批在国内外物流界叫得响的企业陆续崛起。深圳物流业在物流节点、运力体系及服务方式等方面, 已初步构筑了一个高效、专业的服务框架。成为国内重要的物流服务输出地。

1.2 总部经济体现物流辐射力

近年来, 我市物流企业不断转变发展方式, 通过“走出去”战略拓展发展空间。目前, 深圳形成了怡亚通、越海、中海、朗华等一大批以深圳为总部的物流领军企业。这些企业从传统的物流业, 向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供应链管理形态转变, 年进出口额超亿美元、国内服务网点超百个。以怡亚通为例, 该公司目前已经建立服务网点超过百个。同时该公司还计划在全国超过380个主要城市建立覆盖全国的深度供应链网络, 同时在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美国、德国等国家建立海外运作平台。

2 深圳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2.1 实现全过程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较少

深圳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是国内物流最发达最活跃的区域, 但无序的发展致使市场混乱不堪。据笔者调查, 行业竞争使物流市场逐渐形成三个层次:

第一, 大打价格战, 只求数量, 不求服务质量的小物流公司;

第二, 以规模、结构、效益为主的专线运输公司及车队;

第三, 以资本、人才、品牌为主的具有一定操作平台的中型物流公司。

由于国内长期受计划经济时期经营思想的影响, 许多工商企业都有一套独立的后勤服务系统 (基本具备仓储、包装、搬运、运输等条件) 。造成了物流资源的极度分散和浪费。致使集聚在货代市场的第三方物流承载不足, 规模难以扩大。据统计, 国内原材料外包业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承担18%, 产品销售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承担16%。从而影响到能实现全过程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几乎为零。于是, 高利润物流公司主要集中在快递业、航空运输及保税区物流等相对垄断的行业。而传统的运输无法进行市场资源的整合。

2.2 物流企业规模小, 恶性竞争情况严重

虽然深圳物流企业发展很快, 但由于几乎没有任何行业门槛。物流企业数量及规模严重失控, 三五个人、两三辆车、一部电话就能成立一家物流公司。

大多数物流企业大都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等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 真正能提供综合性、高附加值的骨干型综合性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比较少, 能够提供物流增值服务、物流解决方案并具有全国服务网络、能够提供全程全网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较少, 由此形成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基本有序, 而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并出现无序化状态。

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小, 实力分散, 缺乏核心竞争力, 只能通过降价来提高市场份额, 企业间争相压价、相互拆台的事件频频发生。私有小型企业普遍存在小农意识、短期利益主义严重, 根本无法向现代化物流企业发展理念转变。物流行业内大打价格战, 只求数量, 不求服务质量, 货物出厂后不断重新装卸, 据笔者调查, 现时物流企业及各地方车队实载率在60%以下。有时一个简单的货物被炒两三次, 然后才拼车装运。期间增加的破损消耗等成本直接导致公路超载超运输, 屡禁不止。这种行为更加恶化了经营环境, 破坏了“竞争有序, 公平合理”的市场原则。不提高行业自律, 加强政府监管, 完善物流法规, 等到国外众多知名大物流公司在中国站稳脚跟后, 那么, 我国的绝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都将面临淘汰的命运。

2.3 物流效率有所提高, 但物流服务质量有待改善

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效率方面逐步提升, 进步较快, 但由于大多数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管理模式落后, 业务单一, 作业效率较低, 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管理手段滞后于市场对物流的需求和要求, 服务意识还比较欠缺, 不够重视服务质量。

首先, 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 (送货) 和仓储服务, 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 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

其次, 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 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除少数企业以外, 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 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 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 包括传统的运输和储运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 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 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

再次, 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 经营管理粗放, 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 服务质量较低。更重要的是, 企业缺乏通晓现代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员工素质不高, 服务意识不足, 缺少市场开拓的主动权。

3 总结

深圳物流业发展规模与速度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快速发展的同时, 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必须予以重视, 尤其是各物流企业如何避免恶性竞争, 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不断进步。从而促进整个行业健康的发展, 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及政府管理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对于深圳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期望能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促进深圳物流行业的发展。

摘要:物流产业在近十多年来一直为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深圳物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迅速发展, 物流总量规模不断壮大, 物流产业的竞争力持续增强。深圳发展物流业有很多优势, 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 深圳的物流总量及规模都不断扩大。深圳已经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本文对深圳的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 同时深入分析了深圳物流发展中存在企业规模小、互相间的恶性竞争以及服务水平低等问题。

关键词:深圳,物流,物流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全在.浅析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经贸, 2012 (22) .

[2]曹日升.中国物流发展现状的研究[J].中国市场, 2012 (45) .

[3]薛雪莹.电商时代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 2012 (17) .

[4]崔运玲.对深圳物流市场价格低迷的原因进行探究[J].企业导报, 2011 (10) .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探析 篇9

1.1 我国物流起步晚,经验少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多半为原先的仓储、运输企业改造而成,业务多局限于传统范围,机械化程度低,运输方式单一,规模小,市场份额少,融资能力弱,结构单一,货源不稳定,服务功能少,竞争力弱。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缺乏一个高效和广泛的服务网络设备,计算机网络及管理软件缺乏,高素质人才少。而且,在货物处理、配载、运输计划的制订以及资产管理的实际运作方面,也缺乏切实有效的营运保证。

1.2 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也不够完善

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企业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如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储运总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第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

1.3 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由于今年来我国企业生产规模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设备与物流设备的更新与现代化需求旺盛,汽车、烟草、药品、家电等行业都是物流技术装备的良好市场。

由于外国企业更广泛地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高性能的技术装备;中国企业的产品也不断出现新品种,质量也不断提高。近年来华为公司、海尔公司以及许多烟草公司的高水平物流系统的建成,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坚强的保证作用。邮政、机场、连锁商业等配送中心和分拣设施的建设也有效地保证了该系统的高效率运行。

1.4 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1.5 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主要在第三方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的要求,提供综合物流业务。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粗放管理阶段,未能解决好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落后,致使管理水平难以上台阶。

总之,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物流得到长足发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著改善,出现像中远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

2 我国物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物流理念

物流企业转型首要的是转变观念,提高物流企业职工的物流意识,特别是企业领导的物流意识。目前应着力抓好“三转变”:一是由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的物流企业,只有从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才能向物流企业转型,与市场经济接轨;二是由市场垄断分割观念向市场一体化观念转变。物流企业要解放思想,树立变市场条块分割为全国市场一体化,变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分割为商品市场一体化,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割为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新观念;三是在企业管理观念上,要在企业的思想观念、经营战略、内部管理、服务水平、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根本改变,使现代物流理念深入人心。

2.2 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国企业要按市场规律构筑适合自己的一体化物流战略,离不开完善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国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要为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在跨地区经营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扶持、引导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改善物流设施,进而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要积极鼓励和扶持有一定基础的大型货运企业或储运企业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向物流服务企业的转变,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要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

2.3 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2.4 企业要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的统一管理.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只有那些物流活动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才有必要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但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就应该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将物流给第三方经营。

2.5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综合物流中心的建设是提高物流综合效益的核心。大型综合物流中心是指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资金的筹集,企业除调集自有资金外,重点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多种方法吸纳资金。

2.6 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综上所述,通过中外物流发展的比较,合理研究中国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将加快中国物流业的建设和发展,使物流业这一服务性行业在中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实现中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业的有效对接,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物流企业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

摘要:我国物流目前存在经验少、形成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我国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物流理念;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制定统一的全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关键词:物流,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徐天亮,马永光.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商贸经济,2002,(10).

[2]郭晓帆.物流业与海南经济发展[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3]李彦萍,管政.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环境研究[J].中国仓储物流设备网,2003,(03).

[4]祁怀锦,阎正国.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05,(5).

[5]郭玉林.以现代物流理念促进物资流通企业的机制创新[J].经济研究参考,2002.

物流业发展现状论文 篇10

物流扩散指数测算与分析

物流扩散指数, 又称扩张率, 是在各个物流指标循环波动的基础上, 测定各指标波动循环, 计算扩张变量在一定时点上的加权百分比。物流扩散指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先行扩散指数、同步扩散指数和滞后扩散指数。

物流景气指标体系包含的4个同步指标分别为: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运输费用合计、物流业增加值合计。根据各指标对应的示性函数和权数, 得到物流同步扩散指数。从物流同步扩散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物流业发展经历了以下10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93年至1994年, 物流同步扩散指数由100%向50%变动, 上升指标多于下降指标, 物流业发展处于景气后期, 物流业正在走下坡路变, 整个物流业发展处于降温阶段。第二阶段, 1994年至1995年, 物流同步扩散指数由50%向0变动, 物流业发展发生重大转折, 上升指标少于下降指标数, 物流业处于全面收缩阶段。第三阶段, 1995年至1998年, 物流同步扩散指数由0向50%变动, 上升指标仍然少于下降指标, 在此阶段扩张因素不断生长, 收缩因素不断消失, 物流业向扩张方向运动, 此时物流业处于不景气空间后期。第四阶段, 1998年至1999年, 物流同步扩散指数由50%向100%变动, 上升指标多于下降指标, 物流业运行处于景气空间。第五阶段, 1999年至2004年, 物流同步扩散指数一直处于景气空间, 物流业发展越来越热。第六阶段, 20004至2005年, 物流同步扩散指数由100%向0变动, 物流业发展骤然降温, 景气程度跌至谷底。第七阶段, 2005年至2006年, 物流同步扩散指数由0向50%变动, 上升指标仍然少于下降指标, 物流业发展向扩张方向运动, 此时物流业发展处于不景气空间后期。第八阶段, 2006年至2007年, 物流同步扩散指数由50%向100%变动, 上升指标多于下降指标, 物流业处于景气空间。第九阶段, 2007年至2008年, 与20004至2005年的变化十分相似, 物流业发展骤然降温, 景气程度跌至谷底。第十阶段, 2009年至2010年物流业发展从景气空间向不景气空间探底。

同步扩散指数显示我国物流业发展经历了较为频繁的波动, 在1995年、2005年和2008年三次触及谷底, 并且这三次变化均是从波峰直接降至谷底, 说明物流业发展调节机制有待完善, 尤其是当整个行业处于欣欣向荣之际时, 如何保持发展势头成为物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

物流景气指标体系包含的8个滞后指标分别为:每单位G DP的物流需求系数、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 DP的比率、物流业增加值占G DP比重、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运输线路长度、货物运输平均运距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铁路货车拥有量。这些指标基本上与物流业基础设施相关, 物流滞后扩散指数反映了对物流业基础设施的需求。从物流滞后扩散指数的变化看出物流业发展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93年至1997年, 滞后扩散指数从景气空间向不景气空间变动, 证实了前一个物流业发展周期转入不景气阶段。1994年至1996年, 滞后扩散指数始终处于小于50%的不景气区间, 印证了物流业发展进入不景气阶段。第二阶段, 1997年至1999年, 滞后扩散指数由不景气空间上升至景气空间, 表明物流业发展脱离不景气阶段进入了景气周期, 也表明物流业发展不景气周期的结束。第三阶段, 1999年至2000年, 滞后扩散指数再次由景气空间转入不景气空间。证实了物流业发展又进入了一个不景气周期。第四阶段, 2000年至2003年, 滞后扩散指数由不景气空间上升至景气空间, 2003年达到物流滞后扩散指数的峰值。第五阶段, 2003年至2009年, 在经历滞后扩散指数峰值后, 只经历了年时间再次快速跌入不景气空间, 并且在2004年至2009年这段时间一直徘徊在不景气空间。第六阶段, 在经历了长时间低迷后, 物流业滞后扩散指数在2010年首次步入景气空间。

物流景气指标体系包含的4个先行指标分别为: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货运周转量、货运量、民用货运汽车拥有量。根据各指标对应的示性函数和权数, 计算得到物流先行扩散指数。

物流扩散指数分析:第一, 我国物流业自1999年基本进入景气发展空间。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波动, 但是波动周期并没有呈现出明显规律。在1998年以前, 我国物流业整体运行不景气, 先行扩散指数和同步扩散指数基本上都处在不景气空间, 自1999年物流业发展步入景气空间, 但是在2005年和2008年又出现了两次小波动, 主要原因是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物流业遭到危机的波及, 增加值等各项指标均低于2007年的水平。

第二, 投资者和从业者对物流业在发展前景看好。先行扩散指数自1996年起一直处于景气空间, 我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货运周转量、货运量、民用货运汽车拥有量四个指标每年增长速度都在不断增加, 增幅相对平稳。投资者对物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将会持续增加物流业固定资产。民用货运汽车拥量持续增长表明由于物流业进入门槛低, 良好前景预期吸引了大量的中小个体户加入物流大军。

第三, 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物流业发展处于景气空间时, 滞后扩散指数基本上处于非景气空间, 除了验证上一个物流周期不景气阶段结束以外, 从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与物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运输线路、运输船舶、铁路货车等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物流业快速的发展。从波动周期上看, 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行业需求五至十年。

结论

通过物流业扩散指数、合成指数和综合评分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物流业景气波动趋势, 主要结论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 从分析方法上看, 三种景气指数方法在分析物流业波动趋势上各有所长。物流业扩散指数通过计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反映物流业景气波动的指标上升或下降的比例关系, 从而有助于通过基期物流业情况掌握报告期物流业发展的态势, 不足之处是无法获取物流业上升或者下降的程度。物流业合成指数弥补了扩散指数的不足, 不但揭示了物流业发展变化的趋势, 还能分析物流业上升或下降的程度。物流业景气综合评分法的优点在于结合信号灯的颜色形象地展示出物流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程度, 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流业景气变化规律。在开展物流业景气分析时, 最好将三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用一种综合、立体的视角展示物流业景气变化。

大数据助推物流业发展 篇11

互联网金融业迎洗牌年

在房地产“首付贷”产品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的同时,以P2P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问题再次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的发力之下,互联网金融业将在今年迎来又一轮大洗牌。

内生+外延助力LED行业

目前已有24家LED行业上市公司公布去年业绩情况,其中预增比例多达三分之二。在经历了产品同质化和价格战的激烈竞争后,LED行业于去年出现了并购潮。去年前11个月并购金额达到408亿元,较2014年全年增长580%。上市公司正是其中的并购主力,同时受益于业绩并表和行业集中度提升,业内人士看好未来两年继续出现逾千亿元的行业并购。

三网融合相关行业驶入快车道

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前下发了今年的一号特急文件:《关于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工作深入开展的通知》。业内认为,根据通知“全国范围全面推进”的提法,意味着今年三网融合进入了快车道。

5G有望2020年正式商用

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日前表示,按目前的进度推算,预计2018年将完成5G国际标准的制定,2020年有望正式商用。工信部正在加快推进工作进度,争取早日实现商用。预计5G网速将比4G提高十倍左右。从行业应用看,5G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时延,能够满足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行业应用的特定需求。提前布局5G技术的企业,有望占得先机,分享千亿级市场。

造船业产业集中度面临提升

经历了2015年的低迷后,2016年国内造船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依旧严峻。业内人士指出,国内造船业淘汰过剩产能,要加快供给侧改革,坚持“两个结构调整”:一方面要调整行业结构,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散货船等低附加值船型的比重,增加LNG船等高附加值船型的比重。

煤炭业:“煤二代”遭遇停薪留职或转岗分流

煤炭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煤企的日子愈发艰难。煤老板们昔日的豪气不再,“煤二代”们也正在遭遇停薪留职或转岗分流。面对困境,有的“煤二代”开始创业,但有的“煤二代”却赋闲在家“啃老”。从2012年开始,煤炭行业一年不如一年,工资不断下降,而且很多煤企都已发不出工资。因此,很多人都选择逃离煤炭行业,甚至不少煤企高管也为了高薪离开。

重卡行业阶段性拐点或已来临

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重卡市场预计销售各类车辆3.2万辆,同比增长16%,意味着重型车市场在连续18个月负增长之后首次转正。重卡销售回暖有望持续,行业的阶段性拐点或已来临。

私募行业洗牌大幕拉开

2015年上半年,私募行业曾出现井喷式增长,但随着市场转冷,自去年四季度开始大量证券类私募产品不断清盘,行业转入过冬模式。而随着自律监管不断加强,微型私募腾挪空间正在变小。分析人士指出,私募行业的洗牌已经来临,大型私募或在这一过程中受益,行业集中度将提升,未来私募行业有望实现质的飞跃。

三部委部署化解钢铁过剩产能

物流业发展现状论文 篇12

2013年, 新疆物流业实现行业增加值391.97亿元, 较2012年增加34.07亿元, 增长9.5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6%, 与2012年的13.2%相比, 下降0.6个百分点;物流业占新疆全年GDP的比重为4.7%, 较2012年的4.8%, 变化不明显。

以货运量变化来衡量新疆物流业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发现:2004年到2013年这十年间, 货运量从38885.5万吨增长到83716.66万吨, 增长了2.15倍。具体到运输方式上, 公路运输实现的货运量占全部货运量的比例几乎每年都在80%以上, 十年来虽然偶尔出现略微下降, 但总体来看, 依然占据绝对主体地位。铁路运输占比呈下降趋势, 从2004年的13.1%下降到2013年的8.8%。航空运输实现的货运增长量较小, 十年来仅增加了4.2万吨。管道运输实现的货运量在2004年至2006年三年间维持平稳发展, 而在2008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2009年更是超过铁路运输, 达到6959万吨。虽然之后有过波动, 但是总体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十年间, 新疆货物周转量从947.2亿吨公里增长到2490.3亿吨公里, 增长了2.63倍。其中:铁路运输货物周转量从548.5亿吨公里增长到996.7亿吨公里, 增长1.82倍;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从361亿吨公里增长到1055.2亿吨公里, 增长2.93倍;民航运输货物周转量从0.74亿吨公里增长到1.60亿吨公里, 增长2.16倍;管道运输货物周转量从37亿吨公里增长到436.8亿吨公里, 增长幅度最大, 增长11.81倍。

整体来看, 新疆物流业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已经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管道运输快速发展的格局。二是石油化工、煤炭、矿产资源、棉花等大宗货物物流以点对点模式为主。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等物流以“干线运输+区域配送”为基本模式。同时, 以边境小额贸易物流为代表的口岸外贸物流迅速发展。三是物流业整体发展不足, 发展水平不高。2013年新疆物流产业占GDP的比重较低, 仅为4.7%, 低于东中部地区。四是物流成本相对较高,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新疆社会物流成本占社会物流总额的29.6%, 而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为18%, 高出全国11.6个百分点。

2 影响新疆物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远离内地消费市场且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新疆远离国内发达省份, 远离消费市场, 货物运输距离长, 导致发展物流业存在先天劣势。例如, 乌鲁木齐到国内中心市场郑州的铁路运距高达3000公里。在疆内, 县与县之间的距离少则几百公里, 多则上千公里, 这种地理上的客观现实导致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价格往往高于货物本身的价格。

从运输货物来看, 新疆运往内地的货物主要以资源性产品和初级加工品为主, 货物价值较低。2014年2月, 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调整铁路货物运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自2月15日起, 铁路货物运价上调, 货物运价平均每吨公里提高1.5分, 提高到9.01分。2013年, 新疆铁路运输货物7399万吨, 如果以2014年铁路货物运输8000万吨测算, 运送到内地郑州, 铁路运输成本将增加约36亿元。运输距离长、运输地域分散、运输货物附加值低, 客观上导致了新疆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不利于新疆物流业发展。

2.2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新疆地域辽阔, 占据国内六分之一的土地面积。但是, 与国内物流业发达的省份相比, 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近些年来, 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加大了对新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新疆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 有力促进了新疆物流业的发展。

截止到2014年年末, 新疆铁路运营里程达5760.2公里, 但远低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近1.2万公里, 同时低于黑龙江、河北、辽宁、河南等内地省份。据2014年新疆经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新疆公路运营里程为17.55万公里, 但低于四川、河南、山东、湖南、云南、湖北、广东等省。从整体水平来看, 新疆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较低, 制约了物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2.3 物流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 新疆各地市充分意识到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疆内各地市, 如乌鲁木齐、伊宁、喀什、奎屯、霍尔果斯等积极编制了物流业发展规划, 但全疆目前尚未出台综合性的物流业发展规划。在新疆, 存在着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公路货运场站建设滞后, 物流技术装备应用能力和水平相对落后的局面。同时, 疆内企业各自为政, 缺乏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 企业运输效率低下。换句话说, 运输企业的运力没有被有效组织起来, 市场信息与运输企业时常出现不对称, 运输车辆出现跑空车的现象经常发生。新疆地域广阔, 跑空车的现象造成了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

乌鲁木齐作为全疆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交通基础设施建水平远高于疆内其他地市。但是, 据测算, 目前乌鲁木齐公路空载率依然达到40%, 而疆内其他各地市平均空载率远超乌鲁木齐, 高达60%。与全国公路平均空载率35%的水平相比, 新疆公路运输空载率较高。

2.4 专业化物流发展水平较低

新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力度欠缺, 疆内约60%以上的制造企业和66%的商贸企业以自营物流为主, 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占新疆物流市场比重仅为6%, 因此, 第三方物流提供一体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能力较弱。

从新疆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来看, 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新疆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较小、市场份额占比较低、物流服务功能少、企业竞争能力与融资能力弱、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经营秩序不规范、物流服务的辐射范围窄等问题。因此, 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和调控, 大力发展专业化物流, 改变第三方物流在新疆物流市场占比较低的局面。

2.5 物流人才不足

物流企业的竞争, 一定程度上是物流人才的竞争。物流人才在物流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我国急需一大批物流专业人才。从全国范围来看, 物流行业普遍存在着中高端物流人才匮乏的情况。

新疆远离祖国内地,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阻碍了优秀物流人才向新疆流动。因此, 新疆物流人才的输送重任就落在了新疆高校身上。但是, 新疆39所高校中仅有新疆财经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 每年向社会输送的物流人才极其有限。同时, 相关高校物流专业师资力量与内地物流业发达的地区的重点高校相比, 差距明显, 物流人才培养工作面临困难。长此以往, 新疆物流行业人才短缺的状况会加剧。

3 促进新疆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 降低货物运输空载率

首先, 由政府部门在全疆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 将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单位联系起来, 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的目的。其次, 对新疆货运市场进行整合优化, 支持疆内实力雄厚的货运公司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再次, 加强对物流新技术的应用, 提高运输企业智能化水平。如在运输车辆上安装GPS全球卫星定位设备, 实现运输过程中的实时调度, 达到有效控制运输成本, 提高运输车辆使用周转率, 降低货物运输空载率的目的。

3.2 推动内部物流剥离外包, 提高新疆物流业的专业化与社会化程度

积极推动新疆传统物流服务转型升级, 鼓励疆内优势企业将内部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 扩大社会物流需求, 提高第三方物流比重, 从而提高新疆物流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

3.3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能够有效降低新疆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因此, 需要加快疆内已经立项的物流大通道建设, 同时对已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其次, 重点建设一批物流园区, 提升新疆物流产业的集聚度。以乌鲁木齐、喀什、伊宁、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沿边、沿线重要地区为重点区域, 建设一批集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现代商贸物流园。再次, 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借助企业突破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障碍。以铁路建设为例, 铁路建设往往面临着审批缓慢、投资金额大、工程量大等困难, 可以发动和吸引疆内外甚至境外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参与, 组建铁路建设公司, 以企业的动力去克服和破解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

3.4 鼓励支持新疆物流企业走出去, 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一方面, 鼓励实力雄厚的新疆物流企业积极走出去, 与国内外一流的物流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另一方面, 积极搭建新疆物流服务的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 吸引世界500强公司和国内物流企业100强公司以各种方式在新疆落户, 为新疆物流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 推动新疆物流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当前, 新疆作为我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核心区, 应加强与中亚国家物流业合作, 抢占中亚地区物流业发展制高点。同时, 新疆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和特有资源, 发展特色物流服务。作为物流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企业应该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系统化的物流增值服务。

3.5 重点扶持部分高校, 大力培育物流专业人才

针对新疆优秀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 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渠道, 吸引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来新疆工作。同时, 重点扶持疆内二至三所高校办好物流专业本科教育, 扶持三到四所职业院校办好职业教育, 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摘要:伴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 新疆物流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但也存在着不少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因素。在分析影响新疆物流业发展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物流统一信息平台、推动企业内部物流外包、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物流企业走出去、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疆,物流业,现状

参考文献

[1]杨娟.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 2007, (2) .

[2]王新娥, 王学剑.论新疆物流人才培养[J].科技信息, 2009, (9) .

上一篇:老年血管性痴呆下一篇:起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