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现代企业精神思考

2024-09-10

培育现代企业精神思考(精选9篇)

培育现代企业精神思考 篇1

2013年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 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多。而全国大中型企业的招聘计划人数却减少了15%。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以创业带动就业, 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 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艺术设计作为近年来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的专业, 就业形势较之其他专业更为严峻, 而低投入、高产出的创业之路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但存在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设计类专业创业现状

1. 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学生

艺术设计学生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小热爱艺术, 有目的地报考设计类专业;二是在高中阶段, 由于文化课成绩的薄弱, 但对艺术、设计等专业的不反感, 选择了艺术生道路, 以“曲线救国”的心态考取好的大学。不可否认, 艺术设计学生群体与普通大学生群体存在一定的差别, 如:对政治、经济、市场的关心较少;对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主人翁意识不够注重;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不够, 快乐至上、享受主义较明显。综上特征, 导致艺术设计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并没有因其低投入、高产出的优势而上升。

2. 设计类学生创业情况分析

根据麦克思调查机构的数据得知, 从2009届开始毕业生创业最多的本科专业是艺术设计 (占7.4%) 。笔者从2012年4月起, 对南京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业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发现, 坚持创业之路, 企业维持两年以上的仅有2%~3%。这与创业的硬件条件, 如启动资金不足、场地选择不当、设备购置不齐、人脉积累不够等方面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 很多创业者通过后期的工作, 认识到创业失败与一些软实力, 如:对政策市场等的不了解、创业技能的欠缺、系统的创业知识匮乏、公司管理的混乱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些失败的因素正与艺术设计学生的特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在艺术设计学生的创业型人才培养中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内涵

1. 企业家精神的本质

当代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教授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对成就的高度欲望, 对把握自己命运的强烈的自信, 以及对冒风险的适度的控制”。韦伯认为企业家精神是敬业精神, 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精神。敬业精神包含了企业家的时刻关注企业生存的忧患意识、经历失败而不气馁的挫折意识。诺斯则强调企业家精神是合作精神, 只要从事的工作是经济合作就是企业家。现代社会分工的复杂化和企业竞争的急剧化, 促使企业家必须发扬合作精神, 彼此互相信任, 抱成团打天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勇于承担风险和创新, 创新意味着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 承担风险涉及对新的市场机会的甄别”。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学者樊纲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就是冒险加理智。”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可见, 勇于创新、理性冒险、探求机会、乐于合作、诚实可信等构成了企业家精神, 其中以勇于创新为内核, 以理性冒险、探求机会为重点, 以乐于合作、诚实可信为基础, 指导着企业家通过创新与组合, 获取可观的利益, 承担一定的风险, 开拓新的市场, 获得新的需求, 培养新的顾客, 为经济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2. 企业家精神的特征

企业家精神的特征主要是指企业家与管理者相比较在管理行为和决策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异质性。从管理行为主义的角度来分析, 管理者的行为特征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机会导向型, 另一类是资源导向型。在西方国家, 也有的学者将企业家行为和管理者行为分别称之为企业家的生产性行为和非生产性行为。前者注重发现、捕捉和充分利用非均衡市场创造的获利机会, 而不顾及所控制的资源可能对其行为产生的各种约束, 这就是典型的企业家行为特征。后者面对可能的获利机会, 首先考虑的是所控制的资源可能对其行为产生的各种约束, 容易丧失市场获利机会, 这就是标准的管理者行为。事实上, 无论是典型的企业家行为还是标准的管理者行为, 这二者都是极端的管理行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企业家行为应是介于两种极端管理行为之间的偏重“机会导向型”的管理行为, 而管理者的行为则是偏重于“资源导向型”的管理行为。企业家行为首先是一种管理行为, 然而这种管理行为是以市场获利机会为导向的。企业家与管理者在机会敏感性、创新性和承担风险等行为方面存在差异。所以, 企业家精神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机会敏感性行为特征:企业家是市场获利机会的“发现者”。为了获得利润, 企业家必须对非均衡市场所创造的获利机会异常敏感, 这也是使市场趋于均衡的前提条件, 否则, 企业家的其他行为, 诸如实施创新、承担“不确定性”和进行“判断性决策”等行为就不会发生。 (2) 创新性行为特征:企业家是“创新者”。企业家善于把人类发明、创造的知识应用于不同目的的劳动过程, 同时还必须“以变制变”地挑战充满风险的不确定性商业经营环境。 (3) 承担风险的行为特征:企业家是“冒险家”。在极不确定的商业经营环境中做出决策的企业家, 必须自己承担决策的全部后果。

3. 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概念

笔者所推崇的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概念是美国考夫曼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 (Kauffman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 Leadership) 提出的。企业家精神教育是指向个体教授理念和技能以使其能识别被他人所忽略的机会, 勇于做被他人所犹豫的事情, 包括机会感知、风险性的资源整合、开创新企业和新创企业管理等内容。这一概念强调要在机会识别、整合资源以应对风险、创建企业等方面给学生以理念和决策逻辑方面的指导, 同时在新创企业管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能知识, 如商业计划的编写、资本开发、营销和现金流分析等。

三、艺术生的企业家精神培育

1. 明确创业教育具体目标

在全国大力推进创业教育的同时, 应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 针对全体艺术生来讲, 培养创业意识、加强企业家精神培育是至关重要的, 而针对部分创业意愿十分强烈并且具有创业潜质的艺术生可进行深一步的创业职业化教育。以上可以发现, 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是贴近艺术生创业、就业需求的, 有助于艺术生完善自我、开发潜能。

2. 创新课程设置模式及体系

创业教育不同于学科类的教育, 其覆盖面较广, 专业教育、生涯规划教育、与人交往训练等均为创业教育的一部分。在课程设置方面, 应以实践、体验、互动课程为主, 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冒险、合作、敬业、探索、坚持及诚信精神。学校应组建专业的创业课程研究小组, 设置必要的课程, 明确课程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 保证企业家精神培育目标的实现。同时辅以各类学生活动,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充分结合,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3. 实习及创业孵化期的跟踪教育

校园的模拟就业及创业毕竟是纸上谈兵, 所以积极引导艺术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 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精神培育。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 要做好学生的跟踪教育, 及时与学生分享实习心得, 并定期与学生共同总结实习的点滴收获, 听取企业对学生表现的评估, 帮助更改不良习惯, 引导他们以企业家的标准要求自己, 提高自己。

4. 借力政府及社会资源

目前, 国家大力推动创新创业, 省、市、学校均成立创业孵化园, 学校及院系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 为学生争取创业资源, 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5. 引导学生参与创业类大赛

结合全国创业计划大赛及各类企业举办的创业竞赛活动, 为学生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 帮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 在竞争中成长。

四、企业家精神培育对艺术生的意义

1. 全面提高艺术生素质

企业家精神培育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不仅帮助艺术生培养创业意识, 提高创业技能, 更注重对艺术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企业家精神培育可以更好地使艺术生燃起创业的激情, 帮助艺术生改变不良的习惯, 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即便学生最终并没有选择自我创业的道路, 但其所具备的企业家精神可以使其更好地融入到企业的工作中。

2. 有效推动艺术生创业

艺术生具有了企业家精神, 能更好地开展创业工作, 合理地避免创业中遇到的各种状况及问题, 提高创业成功率。

摘要:高校创业教育对于国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毕业后自己走上创业道路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研究, 有助于他们提升自我素养, 提高创业成功率。本文分析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创业中所呈现出的特点, 以及应具备的企业家精神进行研究, 就如何开展高校设计类专业创业教育做了思考。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创业型人才,企业家精神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2][美]保罗·C.莱特.探求社会企业家精神.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3]李宏彬, 李杏, 姚先国, 张海峰, 张俊森.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 2009 (10) .

培育现代企业精神思考 篇2

弘扬和培育现代公共图书馆精神

文章从分析<公共图书馆宣言>的`产生背景和内容入手,论述了现代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内涵,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精神在中国的缺失,并从四个方面对如何培育和弘扬现代公共图书馆精神作了阐述.

作 者:邱燕燕 Qiu Yanyan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广州,510643刊 名:图书馆 PKU CSSCI英文刊名:LIBRARY年,卷(期):“”(4)分类号:G25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精神 图书馆精神 公共图书馆

培育医院精神的思考 篇3

1. 医院精神的功能

每个医院都有各自的医院精神, 它通常通过院歌、院训、院规、院徽等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来。医院精神一旦被员工认同, 便能产生潜在、积极、持久的精神力量, 成为医院发展的动力源泉。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导向功能。

医院精神是医院的精神支柱, 是经过全体员工认同信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它在转化为员工内在需要和动机的过程中, 引导员工个人目标与医院目标达成一致, 殚精竭虑, 多做贡献, 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

(2) 激励功能。

医院精神的激励与物质激励相比具有更广泛、更持久的适应性。其激励功能大致可分为信仰激励、使命感激励和意志力激励。医院精神包含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理想目标等因素, 具有巨大的同化作用, 能使员工对此产生坚定的信心和执着的追求。成功的医院精神不仅给员工带来亲切实在的感觉, 同时可强化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激励员工为此付出努力。医院精神的能动作用, 能使员工形成不畏艰险实现医院目标的意志力。

(3) 凝聚功能。

医院精神为全体员工提供共同的价值观, 具有凝聚员工的巨大向心力, 使员工把自己和医院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 齐心协力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勤奋工作。医院精神的凝聚功能不仅表现为医院对员工的感召力, 而且表现为员工之间的亲和力。和衷共济、携手共进的和谐氛围, 使员工产生亲切感, 心情舒畅地一起工作, 为医院多做奉献。

(4) 约束功能。

医院精神的核心是价值观, 它能够衍生出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对员工的行为起规范和约束作用。这些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与强制性法律规范、指令性制度规范不同, 是一种通过培养员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安全感、责任感等情感因素而形成的自觉规范。它以非制度化的“文化定势”, 引导员工对自我行为实行约束。这种非强制性的约束, 是自发自律的行为, 更易为员工接受。

2. 培育医院精神的意义

(1) 培育医院精神是实现医院振兴的长远举措。

在医改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 医院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制度等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是, 能最深刻、长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是人的精神因素。没有精神支柱的医院, 就好像是没有灵魂的躯体。医院发展壮大, 要从培育医院精神做起。在商品经济大潮中, 一些医务人员的价值观念出现趋利的趋向, 医院只有注重培育医院精神, 倡导员工履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使命, 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2) 培育医院精神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

医院精神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培育医院精神是加强科学管理的要求。医院精神以科学管理为基础, 并不排斥科学管理。医院精神能把医院价值观转化为每个员工的思想动机, 能为医院科学管理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持久的动力。医院精神强调自我管理, 其控制和调节作用较之院规、院纪更深透、更持久, 是对医院日常管理的改善。医院精神倡导医院领导和员工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 培育医院精神有利于提升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培育医院精神是创建“战略与精神”相结合新型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 这种模式把宏观的医院管理与微观的员工自我管理结合来, 把医院管理中的硬件与软件结合起来, 实现医院的信念宗旨、战略目标, 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3) 培育医院精神是落实医改任务的有力支撑。

新医改的出台, 使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 医院需通过培育精神理念, 引导员工掌握和创新更多、更高、更精的技能, 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必然会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利益诉求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医务人员, 一定要认清形势, 根据新医改精神,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遵循新医改倡导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树立和培养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 自觉维护医院形象, 把“患者围着医院转”转变为“医院围着患者转”, 把“有求于我”转变为“为你服务”。努力适应医改要求, 应对医改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推动医改政策全面落实, 是医院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担负起这项任务, 作为医院精神支柱的医院精神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

3. 培育医院精神的思考

(1) 领导示范是培育医院精神的重要环节。

领导是医院精神的设计师和员工的领路人, 领导者的思想行为具有示范力和导向力, 对医院精神的培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者不仅要把培育医院精神作为重要的任务, 而且要把自己的一切言行置于医院精神之中, 在作为一名率领全院员工团结奋进的旗手的同时, 使自己成为一面旗帜, 成为人格化的医院精神。领导在培育医院精神时, 要注意对员工的感情投资, 既要关心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 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 又要注意通过各种渠道和员工交流, 形成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宽松融洽的人际关系,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2) 不断灌输是培育医院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种为全体员工共同信奉的医院精神, 不可能自发形成。它需要立足当前, 放眼长远, 反复宣传、不断灌输, 才能为员工接受和理解, 转化为员工的自我意识。这种灌输不是填鸭式、命令式、教条式的机械方法, 要注重激发灌输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使灌输内容内化到员工的认知体系之中。

(1) 主题教育、专题活动。无锡市人民医院 (简称“无锡人院”) 根据全面安排和阶段性需求, 开展主题教育, 组织知识竞赛、演讲等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 宣传培育医院精神的要求、内容、意义和途径, 提高员工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讨论, 引导员工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 深刻理解做好本职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实现医改目标的密切关系, 激发社会责任感, 更加主动地参与改革、推动改革, 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推动医院精神培育工作的全面展开。

(2) 自我教育、自我养成。近年来, 由于医疗卫生机制的不健全、体制的不合理, 公立医疗机构政府投入不足, 公益性及盈利性之间的矛盾、医疗服务提供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诊疗费用的递增与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力之间的矛盾、人类医学专业技术发展的有限性与患者对疾病康复期望值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呈发展趋势, 导致医患关系恶化、医患对立加剧、医疗纠纷增多。“无锡人院”针对当前突出的各种矛盾, 从自我教育入手, 引导员工从医疗纠纷中吸取深刻教训, 从医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中获取正能量。以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教育剧《文明之光, 照亮你我》为教材, 通过正反面典型对比, 引导员工反思不规范行为, 明确努力方向。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 组织义务导医、送医上门、我为病人做好事、微笑服务等活动, 引导员工在实践中养成良好职业习惯。自我教育和自我养成, 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不同程度的不良职业行为, 塑造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使医院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3) 制度规范是培育医院精神的重要保证。

培育医院精神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制度规范是遏止与医院精神相悖行为的重要举措, 是实施医院精神倡导的行为准则的保证。

医德医风是医院精神的重要内容。医生不仅是一种职业, 更是健康的神圣捍卫者。作为医务工作者担负着“救死扶伤, 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 不仅要有精良的业务水平, 而且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医学道德情操。被誉为“东方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孙思邈论著《大医精诚》, 早在一千多年前对此就有专门评述。医德医风属于医学职业道德的范畴, 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卫生部部长陈竺明确要求, “秉持职业道德, 就是要把救治人的生命看作最崇高的职责, 把病人利益放于首位, 维护他们的最大利益”。近年来, “无锡人院”在培育医院精神的过程中, 注重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 抓住医德医风这个重点, 先后制订了《医德医风管理制度》《廉洁自律工作制度》《医务人员“三条禁令”》《行风建设十二项重要制度》等制度。这些制度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应该怎样做, 引导员工自觉抵止与医院精神相悖的行为, 把医院精神所倡导的行为准则逐步演化为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4) 实践检验是培育医院精神的重要过程。

医院精神既有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 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培育医院精神, 不仅要继承我国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优良传统, 而且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赋予改革创新的基本内涵。只有这样, 才能使医院精神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院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医院精神是否具有先进性和生命力, 能否发挥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作用, 需要放到实践中进行评价和检验。医院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受医院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是一次能完成的, 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要随着形势的需要和内外环境的变化, 由全体员工通过实践自我确定和自我完善, 不断赋予新的涵义。“无锡人院”的“精、诚、勤、慈”的院训, 就是在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培育形成的, 体现了时代精神、医院的传统和特色, 反映了“无锡人院”人“大医精诚”的风貌。“无锡人院”从实际出发, 针对医患关系的现状, 在医院精神中充实了医德医风的内容, 实施《职业道德积分管理制度》, 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实行积分评估, 每季考核, 年终汇总, 记入个人职业道德电子档案, 评估结果与个人考核、评先聘任挂钩。

4. 结语

医院精神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医院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培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院精神, 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摘要:医院精神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等功能。文章阐明了培育医院精神是实现医院振兴、实施科学管理、落实医改任务的需要, 并且强调了领导示范、灌输教育、制度规范、实践检验在培育医院精神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培育现代企业精神思考 篇4

摘 要:现代政治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撑,具有典型的理性文化特征的西方政治文化的发展与科学产生了复杂的互动,科学精神的不断发展在西方现代政治文化形成申发挥了强大作用,但对工具理性的过分推崇又背离了真正的科学精神,造成了科学的意识形态霸权。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道德伦理型文化,未曾受益和助推真正的科学精神,在现代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科学;科学精神;现代政治文化;政治文化转型

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相对演进的历史过程,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科学一词是由scientia演化而来,本义是学问知识,源于中世纪拉丁文。过去人们总以为科学无价值偏向,理想的科学家应该隐身书斋,埋首专业,不问政治,严守中立。然而近几十年来,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遭到许多科学社会学家的普遍反对,他们认为科学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它既影响着社会价值观念,又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科学与政治、经济甚至宗教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科学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问题也引起人们越来越深入的关注。本文是从科学、科学精神对民主、现代政治文化的积极作用意义上来谈的。

一、科学的政治性功能及科学精神培育与现代政治文化发展的融通性

从根本上来看,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植根于社会并从社会需要中获得巨大的动力和支持,因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的社会政治环境。发展到现代社会,科学研究已成为一种科学共同体的活动,是社会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科学背景下的科研资金也主要是通过政府或企业投向科学事业的。如汉伯里,布朗所言:“科学共同体的特征发生了变化;科学共同体变得更庞大了,更‘工业化’了,更‘集体化’了,更多地卷入了政治。”科研活动已经从科学家个人的私事变成了由不同的社会组织进行运作的社会性活动,巴伯在《科学与社会秩序》一书中就说:“科学在不同的社会中是在不同种类的社会组织中进行的。”可以说,科学研究的目标已与社会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为民主化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

当代科学的发展对民主化政治的实现在多个层面发挥促进作用。首先,科学共同体的规则和运行模式为现代文明国家所推崇,并日益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中去,可以为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乃至成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建构模式,促使政治权力的运作以更为文明的方式向更为科学和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当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建制的科学,更是能够促进各种良性社会制度的建立。如韦伯就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化是同科学技术进步的制度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共同体内部所必须具备的宽容精神、无私精神和对社会负责的精神等正是民主化政治制度良性运行所必需的。其次,当代科技已经成为“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所以,在政治活动中必须采取先进的科技手段,如通过高科技通讯手段传播民主政治理念,在政治运作的程序性方面更要吸收科学技术的操作规则。再次,由于科学技术逐渐取代了人们以往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诸多参照系,社会也由此变成了一个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自调节组织系统。因而,科学这一新的意识形态形式可以为政治需要合法性的存在提供辩护。

科学对政治民主化制度的意义还体现在对人的作用上,人既是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政治活动的主体,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政治民主化制度的实现,而科学发展对提升人的素质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运用,科学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这有利于科学体制和社会政治的优化:对于重大工程进行科学的论证;对于滥用和误用、恶用科技成果的防范呼吁有关立法;对于确定社会发展战略,呼吁建立科技、经济、社会与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大协调发展机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科技发展与人的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综合协调;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的社会功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科学精神是科学本质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与科学的本质紧密相连。科学发展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更宝贵的是贯穿其中的经过长期科学实践形成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这些优良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集中概括。从认识活动的视角来讲,科学精神体现了对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把握;从社会活动的维度来看,它体现了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精神。因此,科学精神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重特征。它主要包括理性的精神、怀疑批判的精神、实践验证的精神、探索求知的精神、自由宽容的精神和对社会负责的精神。早期对科学精神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的是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他于1942年首次提出“科学的精神气质”,并把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四条基本规范概括为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

科学精神所蕴涵和具备的诸多方面如开明和包容的品格、不以绝对真理自居的态度,正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发展所必需的。现代政治文化要求服务社会整体利益,培育公民意识,强化对社会负责的公共权力观念,树立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激发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形成全体人民自由宽容的平等协商精神和按法律、制度办事的求真求实的政治态度。培育科学精神与形成现代政治文化具有契合性,在实践上是相互促进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科学与民主完全是相通的,科学精神与现代政治文化是一致的。

二、科学精神对西方现代政治文化发展的促进及科技霸权的侵蚀

理性精神统摄下的怀疑批判和实践验证精神是科学精神中最为重要的方面,而西方文化从总体上来说正是一种理性文化,这里的“理性”特指西方思维方式中的理性,源自古希腊。古希腊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自然界是一个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对象,并以此作为一切认识活动的起点,古希腊文化肇始过程中所形成的纯粹理性思维特征孕育着使近代西方人受益无穷的科学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驱动下,才使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萌生有了可能,使“古希腊社会有现代社会的一切胚胎”。

萌芽子古希腊、形成于近代的西方科学精神,在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人类历史的一次急剧变革,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是指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虽然“现代化并非一个简单的向欧美国家的认同过程,其间必然蕴涵着每个国家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对现代化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模式选择。”但一般而言是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经济基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

概括来说,现代化的特征是经济社会化、政治民主化、精神理性化的三个层次的综合互动过程。在这三个层次中,观念层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现代化的实质是科学精神指导下的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过程。韦伯就认为,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演变就是理性化的过程。哈贝马斯对此的解释是将理性化看作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或生活状态(目的合理性或工具理性)的产生,并且贯穿到文化和社会制度各层面的过程。

西方现代政治文化是在科学精神指导下的西方社会整体上逐步现代化的进程中形成的。现代政治文化所要求的公民意识、公共权力观念、政治主体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平等协商精神、开明包容意识、以法办事观念,在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互动中得以形成。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及其所蕴涵的工具理性成为现代工业文明和现代化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已经并正在创造着无穷无尽的令人惊羡不已的奇迹。但这也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假象: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是无所不能的。任何决策、举措、行为和现象,只要被冠之以科学的名义,就意味着合理、成功,能为人类带来福祉。一方面,科技理性内在的工具性特征在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中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成为用来控制整个社会的实用工具,进而由单纯的工具衍变为一种霸权主义和意识形态。因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强力推进现代化的政府将大规模的工业研究、科学技术和增殖综合成为一个系统,使得科学失去了独立性而成为行政化的控制手段。科技理性内在的工具性特征,连同其数学化、程序化、标准化、机械性特征,又会渗透并流行于社会结构的其他领域,并与特定历史主体、社会生活、文化观念、政治生活整合在一起发挥效力,从而使实用、效率、功利等成为新的标准,而且会以这种特征塑造社会生活的方式,带来消极的社会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现代化社会不可能是一个正常的社会,而是一个与人性不容的“病态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不仅技术的应用,而且技术本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技术取代权力成为统治人类灵魂的另一个至上神,悄悄地攫取了人们的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的权利,人们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究、对自身解放的深切企盼、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渴望和对现实社会的种种不满都被“技术化”所消弭和化解。这就在造就现代化的同时使人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而成为“单向度的人”,社会则通过把“技术的合理性变成政治的合理性”而成为“单向度的社会”。现代政治文化成为一种科技霸权文化,使现代民主文化发生了变异。与人文相背离的科学扩张在形成科学这一当代社会新的神话的同时,也严重偏离了科学精神的本质。

三、培育现代科学精神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转型

中国文化与西方迥然不同。中国先秦学术产生于群雄割据、利害攸关的大变动时期,发端于巫史学术,以对社会致治之术的探索为目的。而希腊哲学却肇端于好奇冷静地观察自然、思考自然的自由思维活动中,发端于自然哲学。古希腊哲学所提出的问题首先是――什么是自然的本质?然后是――因而怎样才能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而中国哲人所首先提出的问题却是――什么是理想的社会状态?然后是――应当怎样认识“天道”、“自然”、“阴阳”。

与具有客观分析倾向以自然主义为核心的希腊学术相异,中国哲学的核心是具有主观神秘倾向的人伦主义学术。中国哲学是政治哲学、人伦哲学,注意研究人伦文化,缺乏本体论的宇宙整体观,忽视形式逻辑,不追求建立严密的公理演绎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经验论的思维模式。这种经验论的思维往往缺乏实验事实基础,对中国传统科学来说,尤其缺乏的是进行特定的实验,即使少数的人(如炼丹家和赵友钦等)做了某些实验,也不为人们所重视。在经验论的思维模式指导下,人们排斥实践验证,往往以经验替代实验,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并无积极影响。这种非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倡导“科学”与“民主”的五四时期并没有受到批判和得到扭转,因为那时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局限于反对迷信,没有注重反对经验论的思维模式和建立科学理性思维,结果科学精神没有得到巩固,意识形态主义以新的形式卷土重来。

可以这样讲,“在学术源头上既缺乏古希腊那样的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传统,而在两千年的封建时代对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研究,又长期承受着儒教经学的沉重压抑和排斥”,这就形成了中国科学不发达、缺乏科学精神的文化本源。在科学不发达、科学精神缺乏背景下形成的经验论的思维模式和人伦文化体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恰恰有助于人治型的专制文化的形成。

因此,在促进经济社会化、政治民主化的同时,要大力促进整个民族在精神层面的理性化,确立科学精神在国民文化素养中的主导地位。既要重视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更要看到精神层面的理性化在现代化达成中的核心地位。在现代化运动中人的观念的科学化与理性化的实现居于核心地位,否则无法全面地真正推进器物、制度和社会各个层面的现代化,这也为西方现代化历史所证明。在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中,由于传统人伦文化、实用工具取向、现实社会环境制约等因素的影响,科学精神始终处于缺失的状态,加上我国基础教育薄弱,科普工作又极为有限,精神层面的`现代化无法实现,自然造成了现代化运动中首要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人的现代化始终没有完成,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极为低下。时至今日,在中华大地上仍然出现许多令人感到悲哀的与现代文化背道而驰的奇怪现象: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占卜算卦、看相测字、巫婆神汉、邪术害人比比皆是,宗教非法活动、各种伪科学、反科学活动戕害现代科学文明。

在民族心理上,我们要培养以理性精神为核心的科学精神,抵制工具理性的不良影响。确立理性精神统摄下的怀疑批判、探索求知的科学精神在国民文化素养中的主导地位,对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极为重要。“在整个科学史上,已最终证明,有益于人类的大多数真正的伟大发现,并不是由实用愿望所推动的,而是由满足好奇的愿望所推动的。”

重建当代科学精神,必须克服虚妄的文化心态和僵化的思想观念。人类社会已步入电子、科技和信息整合为一体的时代,全球化浪潮在不断推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全世界的经济、文化以及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全球观念,不失时机地把握发展机遇。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认识态度、文化判断价值也应具有全球思想。用人类的、世界的、科学的标准去审视传统文化,应当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大胆地借鉴西方文化精华。唯有如此,我们民族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才能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我们要吸收西方科学的观念、方法和体制,更要培植以理性为核心特征的科学精神,以完成传统人伦文化向新型科学文化的转型。任鸿隽早在“五四”时期就认为正在激烈展开的东西文化之争的焦点就在于有无科学精神,他说:“东西文化及国势强弱之分界,一以科学而定。”中国要富强,必须吸收西方以科学精神为特征的文化。

应当注意的是,科学精神与科学并不能简单地等同。我们要弘扬融入文精神于一体的现代科学精神,警惕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对科技的盲目崇拜促生的脱离人文向度的霸权性意识形态与绝对工具理性的负面影响。科学和人文本来就是一体的,只是在近代西方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生了分离,“将科学的有限原则转换为无所不包的教条,从而使之超越了具体的知识领域”,成为全知全能的上帝。这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机械力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精神的反映。然而,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中各种全球问题的出现,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提出了客观要求;加上重大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问题所具有的高度综合的性质,决定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趋势,形成了当代科学发展和时代精神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的新特点。可以说,在当前的现代化发展中,文化的核心问题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无论西方和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都面临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由断裂到交融的趋势。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必须慎重对待科学应用与近代科学精神彰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批判,尤其是西方部分学者对科学霸权和工具理性导致的科学意识形态功能的鞭伐。与弘扬现代科学精神相应的是,我们应在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确立现代科学的中心地位,甚至建立政治与现代科学的某种联盟:政治为科学确立话语权,科学维护政治的稳定,而且要自觉充分地利用科技新成就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不仅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为这种过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尤其在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况下,现代化是最紧迫的任务,对于当代科技,不能无批判地全盘接受西方思想家的理论,一切要立足于中国的现实。西方国家步入现代化,依靠的是科学技术;今天发达的西方国家从现代工业社会逐渐步入后现代工业社会,仍是建立在其强大的科技基础之上的。反科学并不能把中国引向现代化之路,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依托科学多重功能的发挥。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精神培育的思考 篇5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斯克纳曾经说过: “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 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与重点高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 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发展道路上要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老牌高校又远远高于原有学校的新路, 还存在很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持续发展, 必须培育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大学精神, 才能在各种机遇和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1. 有利于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目前, 新建本科院校要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尽快缩小和老高校之间的差距, 首先就要发挥大学精神的“脊梁”作用, 凝心聚力, 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新建本科院校在完成了“一次创业”的基本改造后, 在“二次创业”的过程中如何尽快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走出属于自己特色的道路, 面临的压力和困难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有共同奋斗的精神和理念使全校师生员工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这就需要凝炼一种先进的校园精神, 形成凝聚人心和整合意志的强大动力, 推动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2. 有利于吸引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人才资源是办学的第一资源。事业兴衰, 关键在人。一所大学只有凝聚和吸引一批高水平的师资, 办学水平才有可能超过其他学校从而得到较大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大都是由原来的专科学校合并而来, 师资力量非常薄弱, 虽然在“一次创业”的过程中通过内培外引等措施增强了师资力量, 但是与一所优秀的大学应具备的师资力量还相距甚远, 特别是引进了人才后如何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这就需要有新建本科院校打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团结合作、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精神。

3. 有利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人的品德、做学问的风气。大学精神“旨在诉求自由的理想, 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并由此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不屈不挠的意志、永不停息的探索的精神, 无论遇到什么艰难曲折, 都能从容应对[1]。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 它能够丰富、完善、提升、纯净学生的气质、人格、情操和境界,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继而直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规模扩大较快的情况下, 要保证人才质量稳步提高, 除了因生存发展把人才培养的目标放在紧跟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上, 更应当培育具有持久影响力的大学精神, 使学生“精神成人”先于“专业成才”, 赋予他们积极发展的心态, 并使他们的精神面貌、人格魅力、内涵情操得以熏陶和升华。

4. 有利于学校树立优良的品牌。大学品牌是一所大学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 凝结在一所大学名称中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度[2]。世界一流高校之所以能够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大学所形成的大学精神中蕴含着信念的力量。正如说到巴黎大学, 就想到“最富世界性, 又最具法兰西的民族性”这一精神; 说到哈佛, 就想到其以超越实用性的长远眼光实施的“通才教育”等。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精神是其思想和灵魂, 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和发展方向, 因此, 培养优秀的大学精神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树立优良的品牌, 打造属于自己的名片, 增强影响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路径

1. 紧紧围绕办学理念, 塑造独特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是大学的核心和灵魂, 它是建立在对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 能科学地指引大学前进的方向, 是对全校师生员工在建设和发展学校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境界的总结、概括与升华。新建本科院校由于特定的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差异, 办学理念也各有不同, 而个性的精神正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要塑造大学精神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紧紧围绕办学理念这个核心, 大力挖掘自身潜力, 塑造培育出能反映学校本质和个性特点的大学精神, 并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使之深入人心, 成为全校师生的工作指南和自觉行动。

2. 传统文化作为基础, 提炼新的大学精神。高品位的校园精神是科学、伦理和艺术的和谐统一, 是求新、求美、求知、求乐, 是最终为大学基本职能服务的一种文化精神。文化的积淀、历史的积累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形成高校文化特色。新建本科院校要着力塑造这样一种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精神, 既要在合并前学校优良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选样和整合, 吸取其精华, 又要经过缅怀传统、反复讨论、提炼经验、睿智思考等过程进行创新提炼, 围绕新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 塑造培育出符合学校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高品位大学精神, 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3. 发挥师生主体作用, 塑造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人、最活跃的因素, “正是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 才建设了大学精神, 发扬了大学精神, 改造了大学精神。”[3]大学精神的培育需要大学人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和支持。新建本科院校要通过文化的集体意识将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成长目标, 将学校的主要任务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科研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 将学校的办学导向升华为教师的发展追求和学生的成长追求, 发挥学校每一位成员在大学精神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在情感中迸发出对大学和大学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由此形成的氛围对大学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建本科院校在培育大学精神的过程中应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 创造和谐、真诚和温馨的氛围, 使师生成为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合作伙伴, 让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不仅是大学精神产生与培育的基本条件, 也是大学精神经久不衰的根本保证。

4. 循序渐进, 统筹发展, 培育优秀大学精神。任何精神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 优秀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它与学校发展共始终。新建本科院校在培育大学精神中要遵循科学发展观, 切忌用急功近利的近视眼光和短期行为, 也切忌只讲形式不求实效的表面文章, 更不能有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言行不一致的做法。要把培育优秀大学精神作为战略工程, 坚持循序渐进、统筹发展的原则, 在培育过程中既要注重物质层面的建设, 又要加强制度管理层面的改革和完善; 既要有重点分阶段地逐渐推进, 又要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既要提高管理人员、教辅人员、教师、学生的素质, 又要改善师生员工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 持之以恒地培育优秀大学精神。

5. 吸取地方文化精华, 引领地方文化发展。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 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它自己的土壤, 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 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4]。新建本科院校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催生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本科院校, 根植于地域的土壤中。新建本科院校从建立、建设、发展无不不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 深受地方的经济、文化所影响。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而每个地区的文化具有差异性, 每个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史、校情也迥然不同。这为地方本科院校培育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提供了先天条件, 避免了地方本科院校趋同化发展。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在培育大学精神中更应与地区经济文化相结合, 不断深掘地方文化之精华, 凝练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 在使学校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 引领辐射地方文化, 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和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 大学精神是一种博大的精神财富, 它既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的积淀, 也是未来大学的追求。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新时期有所作为, 就必须精心培育与时俱进而又兼具传承坚守的大学精神, 提升核心竞争力, 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进而引导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引导社会文明向前发展。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在完成“一次创业”的基础上, 亟需凝固和继承先进文化、精心培育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 提高核心竞争力。文章论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性与培育大学精神的路径。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精神培育

参考文献

[1]仪垂杰.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N].光明日报, 2006-10-28 (7) .

[2]邵书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 (2) :34-35.

[3]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4:362.

培育现代企业精神思考 篇6

一、卫生计生系统青年“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工匠精神”是中华文化和民族创造力的一种本然体现。庄子说“技进乎道”,“技”就是今天的“工匠精神”,就是对所做事情有近乎强迫的专注。“工匠”不是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他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如果我们把“工匠精神”再扩展开来,可以将其宽泛地归结为一种认真细致、严谨精准的工作态度。卫生计生系统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工匠精神”既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是认真严谨、耐心专注的诠释,更是卫生计生系统青年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体现。

“工匠精神”不是宗师巨匠们的特有殊荣。每个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钻研的劳动者都是当代“工匠精神”的诠释者、传承者。曾有一位医院院长认为,“工匠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做医生也是如此,要有工匠精神,通过不断地实践,让自己的诊疗技术趋于完美,尽快为病人解除痛苦。”卫生计生系统与群众健康息息相关,每一个环节和服务不可小觑,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青年发展决定了行业的未来,要将“工匠精神”润透到健康服务的各个环节,使每一名青年医务人员从现在做起,从坚守本分做起,才能形成创新与严谨的巨大合力,使服务精益求精。

二、卫生计生系统青年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

(一)培育“工匠精神”要精于工

三千年前的《礼记·曲礼》中说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意思是作为医生,如果不学习三世之书,就不能算是医生,也就不能服用他的药。医学是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学科,但是医学更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其自身的发展非常迅速,各种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更新得很快。《内科学年鉴》中的一篇文章就曾经提到,大约每45年,肝炎和肝硬化等领域的知识就会更新一半。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并掌握最新、最有效、最正确的诊疗手段,而不能一直抱守陈旧的知识、方法、经验。青年人作为卫生计生系统的生力军,富有激情,怀抱梦想,学习能力强。要认清形势,把握重点,通过规范化培训、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以师带徒、青年论坛等多种形式,创造学习机会。同时,要积极应用理论指导实践,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成为合格“工匠”打好技术基础。

(二)培育“工匠精神”要匠于心

医乃仁术,唯勤者与智者方能为之。81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拯救了全球数百万生命,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及其领导的中医研究小组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查阅大量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仅对青蒿素的试验就经历了190多次失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技术自然要摆在第一位,但是对于青年医务人员“匠心”的培育同样重要。青年人的习惯决定了职业生涯发展,要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用高尚的医德激励自己的岗位创新;要脚踏实地、砥砺品格,进一步树立创新创业的强烈意识;还要积极进取、奋力争先,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三)培育“工匠精神”要品于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哺育工匠精神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看来,工作是修行,产品是修炼,不浮不殆,不急不躁,筚路蓝缕,久久为功。其实,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改革,也难得“四两拨千斤”的创新。如今,工业化、“互联网+”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内涵和精神却不会变。能够在风雨中岿然不动的,或者风雨过后看到彩虹的,永远是那些坚持自我、坚守“工匠精神”的人。培育“工匠精神”,最终要落到行动上,到实际工作中,青年人的组织也不能缺位。一方面,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建立完善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机制,协力推进青年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大力倡导合作意识,注重发挥团队成员的作用,增加同类组织间的交流合作机会,让合作、共赢意识影响更多的青年人;另外,还要注重营造容忍试错犯错的氛围,为青年人的创新创业搭好平台。

参考文献

企业团队精神的凝聚与培育 篇7

一、企业团队精神的作用

企业团队精神, 是企业员工思想观念、行为意愿、价值判断、目标追求等方面所形成的总体精神风貌。企业团队精神不仅包含人际关系的沟通、交流能力, 而特别强调和注重的是精诚协作作风、积极进取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以此内化动力, 外树形象, 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培育企业团队精神, 首先对其作用要有明确认识。具体而言, 企业团队精神有以下功用:

(一) 引导方向。

企业一般都有既定的或根据形势需要及时作出调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追求, 引导员工坚持企业发展方向, 服从和维护企业发展大局,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意志, 自觉地将企业发展方向、目标作为自己行为的定位仪, 团队精神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 凝聚力量。

企业员工在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信仰、动机、习惯、兴趣等是多向、多元的, 斑斓多彩的。而通过企业团队精神的感召, 能够大大增强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从而凝心聚力, 共同谋求企业发展。

(三) 激励进取。

积极健康的团队精神, 必将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环境。不断促进员工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的提高。使工作、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相互感染、相互熏陶、自我激励、严格自律, 从而使企业形成奋勇争先、不甘人后的生动局面。

(四) 自我约束。

企业规章制度是对员工行为的硬约束, 而企业团队精神却是对员工精神意识的软约束。硬约束是他律, 是企业要求“我该怎样做”;而软约束是自律, 是“我为企业做什么”。在团队精神的旗帜下, 员工在接受规章制度硬约束的同时, 也会在主观上产生自我约束意识。而这种软约束是来自于员工内在的, 往往坚持得更持久, 影响也更深入。

二、准确把握企业团队精神的实质

不同行业的企业团队精神有不同的内涵, 即使相同行业的不同生产经营企业的团队精神也有不同之处。在当代, 只要是生产经营企业, 不管怎样表述自己的团队精神, 而其应有的精诚协作、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本质却是一致的。因此, 培育企业团队精神应准确认识和把握这一实质。

(一) 精诚协作是企业团队精神的生命。

精诚协作是企业团队精神的生命。团队不是任意一个在一起工作的群体, 团队与一般群体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创造团队业绩。而创造团队业绩离不开团队成员彼此间的真诚支持、密切配合, 否则, 既谈不上团队, 更谈不上团队精神。

1. 精诚协作是营造和谐环境的前提。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 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是促进员工真诚协作的基础;反过来, 培育员工真诚协作精神, 又是营造和谐工作环境的前提。平时, 职工间因工作而产生的摩擦、因生活而产生的磕碰、因认识不同而产生的思想交锋等等难以避免, 也无法避免。关键在于要及时、适时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组织有效的沟通交流、协调, 积极引导员工自觉树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 培育员工真诚相待、友爱互助的协作精神。通过彼此间真诚协作, 增进了解, 加深理解, 构筑友谊, 从而使企业形成合力, 产生活力。

2. 精诚协作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个企业要有长足发展, 需要动力支持;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 更离不开动力推进。而这个动力, 毫无疑问首先来自于团队成员的精诚协作。企业既然是由一个有机群体而构成的团队, 那么, 企业不管是眼前的发展, 还是长远发展, 都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 依靠团队成员的密切协作。因此, 培育企业团队精神, 就必须强化员工精诚协作意识, 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内在动力。

3. 精诚协作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著名企业管理专家阿瑟·卡维特·罗伯特斯曾经指出:“企业所有优异的成绩都是通过一场相互配合的接力赛取得的。每个团队成员要善于借用其他成员的力量, 而不是单枪匹马独自完成整场比赛。”[1] (139) 这说明, 企业员工在生产实践中通过默契配合, 优势互补, 才能创造出不俗的业绩。一些企业由兴而衰甚至破产倒闭, 原因虽然并不单一, 而严重内耗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内耗, 其结果必然是员工情绪消沉、精神不振、人心涣散、消极怠工。这样, 相互支持帮助、协作共进已完全消弭殆尽, 既无效率可言, 更无效益可说。因此, 切实抓好企业员工协作精神的培育, 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经营效益的关键。

(二) 进取是企业团队精神的核心。

作为团队精神仅有协作是不够的, 还要有不满足现状、勇于否定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努力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有了这种精神,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即使身陷困境, 也能化险为夷;即使危机四伏, 也能绝处逢生。因此, 培育企业团队精神, 应将积极进取精神作为核心内容。这就要求职工必须增强四种意识:

1. 荣辱意识。

如果说“国兴我荣、国衰我耻”, 是与民族共荣辱的国家意识的话, 那么, “厂兴我荣、厂衰我耻”, 则是企业团队精神的支柱。作为企业员工, 要树立与企业共荣辱的理念, 摈弃“雇佣观念”和“打工意识”;必须自觉树立企业主人翁精神, 消除“企业好坏与己无关”的错误认识。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才能心系企业, 情关企业, 想企业发展之所想, 急企业发展之所急, 为企业发展积极进取, 不遗余力, 竭尽全力。

2. 责任意识。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同理, 对于企业职工来说, 企业兴盛, 责无旁贷;企业衰败, 难辞其咎。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表现在职工的具体行为上就是责任, 简单地说, 就是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有了这种责任意识, 才会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 不断向更高更新的目标迈进。因此, 培育团队精神就必须教育员工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视为一种应尽的责任, 视为一种崇高的追求。

3. 自强意识。

《易经》有云:“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精神, 也是企业团队精神的内核。自强来自于自信, 理性的自信促生自强。自强意识的内涵极为丰富, 它不仅包含企业处于劣势时不服输、不言败、不气馁、不消沉, 振作精神, 知难而进;同时也包含企业处于兴盛之时毫不懈怠, 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以科学的态度对企业未来发展作出准确的预见和判断。只有如此, 才能在逆境中充满信心, 在顺境中不掉以轻心, 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

4. 竞争意识。

激发职工的进取精神, 必须营造一种充满忧患意识的竞争环境。如果一个企业缺乏激励机制, 员工势必缺乏工作热情和进取激情。只有外施压力, 形成激烈的竞争气氛, 使员工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 才能激发其进取精神。环境产生压力, 压力促进竞争, 竞争激发活力, 活力推动进取。因此, 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 使企业形成人人思进、个个奋发的生动局面, 就必须努力培育员工的竞争意识。

(三) 创新是企业团队精神的灵魂。

发展离不开创新, 创新有力推动发展。创新所包含的内容虽然很多, 但是作为团队精神的灵魂要素, 要重点培育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1. 观念创新。

在所有创新中, 观念创新是前提和先导, 一切创新都来源于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变革, 其过程是人们破除各种旧的意识形态的桎梏, 以新的存在得出新的认识, 树立新的观念, 以适应新的现实, 并力图改造现实而进入新境界的思想历程。德国学者马尔库塞曾经说过, 虽然“观念的东西不能改变世界, 但观念可以改变人, 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如果没有人们思想观念的创新, 任何创新都无从谈起。客观上,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消费观念趋于多元, 消费需求趋于多样, 求新、求奇、求舒适已是现代消费者的普遍心理, 要满足这些, 企业就必须创新生产经营理念。就企业自身而言, 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也必须打破墨守成规、陈陈相因的传统思想观念。因此, 培育勇于创新团队精神, 就要首先抓好员工的观念创新。

2. 理论创新。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任何一次社会变革、任何一次科技飞跃, 都无不彰显理论的先导威力。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理论为之提供了思想武器、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 理论源于生活的实践性、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特征的现实性、求知未然的探索性, 决定了理论创新的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列宁主义之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思想之于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都无不是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产生于生产经营的实践之中, 而随着时势的变化, 这种理论也应随之创新。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要使理论保持生机与活力, 就必须在创新上狠下功夫。只有如此, 才能有力推动企业体制、机制、制度和科技等创新。

3. 思维方式创新。

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认识、发现和探索, 思维起着极其重要作用。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 对于事情的处理, 采取不同的思维方法、方式, 其结果不尽相同, 甚至大相径庭。显而易见, 思维方法、方式对于人们的观念、思想、认识等起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因此, 观念创新、理论创新, 必须以思维方式创新为基础。首先, 以“破”为基。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 破除陈旧规则的限制, 破除固有思维的定势。其次, “破”中有“立”。一是逆向思维。跳出思维常规, 反弹琵琶, 逆事物发展正常方向去进行, 可能收到预期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是发散思维。从一点向周围辐射, 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思考, 然后再进行分析比较, 从中作出最佳选择。三是转向思维。解决问题的思路受阻, 似乎已是一片迷茫, 山穷水复, 不妨转向另一方向思考, 有时思维方向一变, 茅塞顿开, 即现天高地阔、柳暗花明的情景, 问题迎刃而解。

三、培育企业团队精神的原则

团队精神不仅可以外化为企业的社会形象, 更为重要的它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 积极培育团队精神应该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应该坚持应有的原则。

(一) 贴合实际。

企业团队精神培育, 没有固定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途径。有些企业, 特别是现代新建的一些企业, 在创建之始, 往往根据企业发展定位和目标追求, 拟定本企业团队精神, 要求职工在团队精神旗帜指引下, 严格约束, 规范行为, 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有些企业在创建之初并没有确立企业团队精神, 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 对于本企业个性特色、价值取向、精神面貌, 经过认真总结、梳理、提炼后, 确立为企业团队精神, 以此激励职工不断弘扬和光大这种精神。企业团队精神无论是先提出后培育, 还是先孕育后培育, 都应从本企业发展实际的需要和可能, 切实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便于操作。切忌人云亦云、好高骛远、大而空、虚而假。

(二) 重在落实。

企业团队精神的确立并不困难, 而如何培育和坚持却非易事。如果将企业团队精神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 甚或用来作为装潢门面、包装形象, 只重“唱功”, 无视“做功”, 那就无异于空谈, 无异于自欺欺人。曾有不少企业提出的团队精神震天价响, 让人听来精神振奋、热血沸腾, 形象代言找“大腕”, 广告策划是“一流”, 而没过多少时日, 却破产倒闭, 销声匿迹。这就足以说明实干兴业、空谈衰业的道理。马克思历来强调实践第一性原则, 他曾明确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2] (3) 不可否认, 企业团队精神所具有的强烈导向作用对于企业发展非常重要, 而将其落到实处, 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始终, 使之真正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才是最重要的。

(三) 领导垂范。

从当今中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发展来看, 企业管理者既是团队精神的“立言”者, 又是践行团队精神的“立身”者。在行为表现上, 凡是要求员工做到的, 自己要率先身体力行, 凡是禁止员工做的, 自己绝不越“雷池”半步;在实施管理上, 作风民主, 广纳善言, 尤其注意倾听不同意见, 有错必纠, 知错必改;在选人用人上, 公平公正, 不分远近, 不搞亲疏, 选贤任能, 唯才是用;在执行制度上, 励勤罚懒, 奖优惩劣, 不徇私情, 公道正派, 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样, 管理者的模范行为所产生的人格魅力, 深深折服广大员工, 从而会更加自觉地凝聚到团队精神的旗帜下, 以实际行动落实团队精神。尤其在企业发展遇到种种挫折和困难的时候, 管理者的模范行为, 更能给员工以信赖和勇气, 使之对团队不离不弃, 振奋精神, 群策群力, 共度难关。

(四) 以人为本。

团队精神反映、体现的是员工个体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的统一, 是员工个性特长发挥与企业目标任务实现的统一。企业员工居于践行团队精神的主体地位, 企业管理者居于培育团队精神的主导地位。凝聚员工在团队精神的旗帜下, 自觉激励自己的行动, 企业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不仅是关爱员工、尊重员工、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而且还要了解员工、量才用人、扬长避短, 将其放到合适的位置, 让每位员工都能充分彰显个性, 发挥特长, 尽展其能, 各献其力。“管理的终极目标, 是给每个人发展空间、发展目标、发展希望, 实现在企业内要让每个人有`切身感'。”[3] (6) 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的这一认识, 从本质上讲, 是对培育企业团队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

如果说个人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纵向动力, 那么, 团队精神则是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横向动力。而培育团队精神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员工的素质与能力, 形成企业发展的最大合力。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应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卓越.态度决定一切[M].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2

浅谈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 篇8

一、培育公司团队精神的途径

(一) 公司经营目标应明确合理

确立目标的关键是一定要明确而合理。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奋斗方向, 在对目标认知与共识的基础上, 鼓舞人们团结奋进的斗志。目标不能空洞, 要导向明确、科学, 要深入到每个员工的脑海中, 使每个部门、每个人通过共同目标形成一个整体。

(二) 要善于沟通与协调

企业运作的大型工程选派除了在对项目的计划、组织、控制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外, 还需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处理压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 以赢得业主的信赖。这是提高工程质量, 保证工程进度, 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事关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三) 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必然要遵守“以人为本”这个客观规律, 尤其是有关企业团队精神的建设问题, 世界著名的企业无不强调人在团队精神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坚持人本主义经营理念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科技人才营造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育人环境。发挥师带徒的“传帮带”作用, 帮助青年员工正确树立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正确树立服务企业、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把一批具有高素质的青年人才, 尤其是精通专业的科技人才推到合适的岗位上, 充分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动力和工作热情。

(四) 建立科学的物质激励体系

在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发展的同时, 由于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要以知识资本化、资本人格化为主要特征, 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考评体系, 完善对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考评管理。坚持与合同、利润双挂钩的激励约束作用, 进一步增强营销机制活力,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大力开发和培育市场。

二、团队建设的终极目的是增强员工凝聚力

企业盛衰转换, 根本在于文化。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团队建设的重要的基础, 团队建设的终极目的, 就是增强员工凝聚力。那么, 如何增强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呢?

(一) 收入

在人才流动过程中, 经济因素必将占有很大比重。收入的多少, 不仅仅可以体现为物化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对个人价值某种程度上的肯定, 从而实现员工自我满足感。但是, 纯粹的高收入也许能暂时吸引人才, 却未必能长久留住人才, 关键还得看收入分配流程中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激励性。

(二) 工作满意度

为员工创造一个优美、安静的办公环境。舒适的办公环境不仅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还能树立公司自身形象, 激发员工的自豪感。

1. 在公司内形成尊重员工劳动的气氛, 尤其是公司高层领导, 不能轻易否定员工的劳动成果。

2. 实行员工参与制度。

公司建立一套完整的经营管理体系。包括适时召开的董事长办公会、每月定期召开的机关管理工作会议、每季度召开的生产例会。开会时, 员工可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

(三) 亲和力

提高亲和力, 实质上就是将管理的触须延伸到员工的私人领域, 通过人际关系的交往来增强凝聚力。

1. 创办公司内部报刊杂志, 建立公司信息管理系统

平台, 外部网站、内部企业平台, 这些都可为员工提供一个发表意见、交流心声的园地。

2. 尽量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 有计划地举办一些活动。

在开展活动同时, 企业文化已潜移默化地渗入到每个员工的行动中, 既能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又能增强员工的亲和力、凝聚力。

(四) 员工保障心理

为员工提供充实的生活保障, 增强员工保障心理, 对于增强公司凝聚力起着强大的基础性作用。

1. 为员工投放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

社会保险的作用就在于解除员工后顾之忧, 全身心投入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2. 完善休假制度。

休假在员工生活中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公司休假制度中, 不仅应包括国家法定节假日, 还应根据公司实际和员工服务年限给予相应的休假待遇。

(五) 个人发展

公司给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使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素质随着公司的发展而成长, 公司与员工的相互认同感越高, 凝聚力就越强。个人发展对公司而言就是能力开发。现在有一种人才银行的观点, 认为人才量的方面是硬银行, 质的方面是软银行, 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让公司软银行方面“固定资产”能不断增值。

1. 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及各种专业培训, 尽可能

获得各类证书, 并对成绩优良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如工资增加、评选优先等。

2. 公司利用年终修整期间, 组织安全、法律、专业技

术等方面的集体参训, 既充实了工程技术人员的个人业余时间, 又有利于公司业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六) 人事考核

实施制度性人事考核, 根据员工不同的职位标准进行差别考核, 既保证考核标准的统一性, 又考虑到考核对象的差异性。由于考核的相对公平, 员工对自己所处位置和享受的待遇产生的抱怨最小化, 自然能有效地消除内部摩擦, 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七)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观的映射。企业要想取得持久的成功, 必须培育、发展并整合自身独特的核心文化。

1. 全公司动员, 自上而下, 加强组织保障, 加大宣传

教育和培训力度, 组织企业文化管理者和文化建设专职人员学习, 积极参与社会组织的企业文化培训活动, 让建立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2. 实施企业CI战略, 建立和完善企业视觉识别系

统 (VI) , 逐步建立行为识别系统 (BI) 和理念识别系统 (MI) , 对内加强员工系统培训, 增强企业凝聚力, 对外树立企业形象, 增强企业社会知名度。

3. 打造企业特色文化。

引进文化建设人才, 制定、完善公司文化战略体系, 各对应部门负责分解子文化战略, 形成子文化战略对总文化战略的有效支撑和紧密联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提高企业品牌含金量。

4. 加大媒体和户外广告的宣传, 强力推行文化战

略, 在办公楼、写字间、公共场所张贴、悬挂文化宣传标识, 营造良好的执行氛围和执行环境。

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培育现代企业精神思考 篇9

关键词:供求矛盾,农村经纪人,流通主体

近年来, 随着中国农副产品产量、品种的迅速增加, 大多数产品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部分地区的农产品随之出现了销售难的问题。与此同时, 一些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农民开始离开自己的土地, 学习做一名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络员, 即通过从事中介联系, 约定客商来村里定点收购产品, 有的则雇人把大宗农产品贩往外地, 从中赚取佣金。事实上, 这些农民扮演着农村经纪人的角色。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产品的流通问题, 是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那么, 谁能解决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谁能在农业生产和市场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帮助农民将农产品销售出去?各地的实践表明, 农村经纪人一手牵着农民的生产, 一手牵着市场的需求, 他们是农民和市场的桥梁。因此, 通过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 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以及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衔接问题, 帮助农民建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合同意识、诚信意识, 从而对推动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 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现代农村经纪人的必要性

农村经纪人是伴随着农村商贸活动的发展而产生的。纵观农村经纪人产生的轨迹看, 农村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其产生的先决条件, 也可以说是农村经纪业务和农村经纪人产生的土壤。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 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生产与消费之间、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并且表现的日益突出。因此, 市场供求矛盾迫切需要农村经纪人的存在和发展。

1.商品生产者与需求者的时空分离需要农村经纪人调剂余缺

由于自然资源条件、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状况以及产业发展政策等存在区位的差别, 因而不同地区生产布局结构也不相同, 这就使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区位上存在着差异和矛盾, 由此市场出现农副产品买难卖难的现象。此外, 由于商品生产与需求往往存在时间上的差异。特别是在自然条件下, 一定区域范围内, 生产的产品能满足本地区一个时段的需求, 却不能满足另一个时段的需求。如果该地区生产时间过于集中, 生产的商品就会供大于求, 出现卖难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农村经纪人牵线搭桥, 调剂市场供求余缺。

2.商品生产者与需求者的信息分离需要农村经纪人作为中介

信息是农村经纪人立足之本。一方面, 农产品的生产者不知道为谁生产, 生产多少, 何时生产合适以及生产价格的合理性问题;另一方面, 农产品的需求者也不知道谁供应什么, 何时何地供应以及价格高低等。这就需要农村经纪人了解双方的供求信息, 进行信息沟通。

3.商品品质上的差异以及供需数量上的差异需要农村经纪人的指导

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生产和供应的商品在种类、品质、规格等各方面, 与市场需求存在很大差异。此外, 由于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弹性较小, 而在自由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产品的生产者往往存在利大大干、利小小干、甚至无利不干的行为, 因此造成商品的生产量波动性大。与此同时, 农业生产还面临着很大的自然风险。而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也常常使供需双方在产品的供需数量上存在着差异。农村经纪人由于掌握丰富的市场信息和市场知识可以在沟通和协调供给和需求品种信息以及调节商品供需数量上有所作为。

4.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反映的差异需要农村经纪人的协调

市场交易中, 对价格的反映, 体现供求双方的不同利益。生产者一般按照成本和竞争力来确定农副产品价格, 而消费者则按照经济效用和支付能力来估价农副产品。供给方往往希望自己的商品卖出高价, 需求者则希望能低价购进, 要使供需双方达成合理、公平的交易, 需要一个农村经纪人从中协调和沟通。[1]

二、当前农村经纪人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农村经纪人的发展现状

1.农村经纪人队伍的规模数量与行业和区域分布

据国家工商总局最新统计, 31个省区市农村经纪人总户数达38万余户, 经纪职业人员达61万余人, 经纪的业务量达1707亿余元。江苏、四川、湖北、江西、河北、黑龙江等地工商机关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 使农村经纪人像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其经纪人活动也更趋市场化、合法化、规范化。但是, 各省农村经纪人数量差异比较大。其中有统计口径上的原因, 不过也反映出各地发展的不均衡。从经营能力看, 差别也很明显, 有的年经营额上千万元, 有的仅数万元。

农村经纪人多活跃在区域经济较有特色、资源优势较为突出和交通较为便捷的地区, 特别是城镇和集贸市场周围。同时也活跃在田间地头, 业务延伸到乡镇村落。农村经纪人经纪业务的覆盖面广, 涉及了农林牧副渔等各个行业, 包括粮油、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品种的购销、加工、贮运等各个环节以及这些产品的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他们还涉足劳务输出、农资流通、国际农产品贸易等领域, 并开始向花卉、奶业等新兴行业拓展。总体上来看, 农村经纪人在种植业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 约占50%左右, 他们以营销蔬菜、水果为主;从事畜牧业、水产养殖业营销的经纪人比重也比较大, 约占总数的30%左右。

2.农村经纪人的组织状况

农村经纪人基本上是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目前尚处于无序的自然发展状态, 经营相对分散, 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且以个体经营为主, 他们单独活动或以家庭成员为主, 处于“游商”阶段, 风险自负, 利益独享, 一般经营规模较小, 在营销定位上随行就市, 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2]

3.农村经纪人的活动方式

农村经纪人以信誉为本, 靠诚信经营, 以个人或组织身份开展经纪活动, 具有决策自主、经营灵活的显著特点。他们自由掌控活动时间, 按照市场需求选择经营品种, 在经营方式上不拘一格。作为农产品产销之间的联系桥梁, 农村经纪人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获取商品供求信息, 通过走访集贸市场、广交朋友、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等方式联系客户, 寻找商机。

(二) 当前农村经纪人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农村经纪人虽有了长足的发展, 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与农民的期望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一些问题。

1.农村经纪人特别是青年经纪人的思想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受到求稳怕乱的传统观念的束缚, 影响农村经纪人对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方式的接受程度, 缺乏闯市场、干事业的热情。特别是一些农村青年经纪人, 一方面担心政策变动, 存在小富即安、撒手不干的心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长远打算和市场经济风险意识, 存在短期行为及蛮干现象。此外, 农村经纪人执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缺乏职业培训, 又没有规范管理,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纪业向规范化和高层次化发展。

2.经纪人涉足的领域狭窄、行业布局欠合理

大量农村经纪人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现货交易领域内, 品种单一, 主要限于鲜活产品的经纪活动。比如蔬菜、水果、肉、蛋和水产品领域, 约占总交易额的80%左右。其他很多行业, 如劳务输出、期货、农村科技成果推广、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经纪业务等方面从业人员严重偏少。

3.经纪行为有待规范以及相关经纪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1987年以前, 由于国家对农村经纪人和农村经纪业务是以打击限制为主, 因此, 国家关于农村经纪活动的立法一直落后于农村经纪业本身的发展速度。这导致了一方面由于农村经纪人本身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淡薄, 常发生一些不轨行纪行为, 另一方面农村经纪人的各种行为往往无法可依, 时常发生由于相关法律的缺位而产生各种经纪纠纷。

4.农村经纪人缺乏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信息对于农村经纪人来说至关重要。一些农村经纪人缺乏及时、可靠、有用的信息, 不能及时发现和把握商机, 时常出现盲目行纪, 误导农民盲目生产, 给农业的增产增效和农民的增收带来很大的障碍。

5.规模偏小, 组织涣散, 缺乏相应的行业组织规范和支持

个体经纪人数量过多, 而运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经纪活动的中介组织机构少, 运作水平低。特别是知名度、诚信度高的品牌经纪公司更是凤毛麟角。当前, 大多数农村经纪人都是自己经营, 单打独干, 各自为战, 规模小, 本来就缺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却相互恶性竞争, 见利就走货, 严重干扰市场价格和市场秩序, 损害行业利益。

三、加强现代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解放思想, 把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摆上重要的位置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 要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类似的提法也出现在2006年和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 健全农村市场和农村服务体系。因此, 培养高素质的农村经纪人将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 各级政府应深刻认识这项建设的重大意义。要通过培养和宣传一批农村经纪人的新鲜经验和先进典型, 使农村经纪人更加坚定创业信心, 用好、用足发展农业的优惠政策, 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三农”服务。

2.加强农村经纪人组织建设

重点扶持和指导一些规模较大、经营规范的经纪人协会组织, 做到协会有章程、有组织、有活动, 树立典型, 积累经验。进一步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协会, 提高农村经纪人的组织化程度, 发挥协会组织在农村经纪行为中的优势作用。[3]同时, 鼓励农村经纪人自发组建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市场+经纪人+农户”的模式从事经纪活动。在这种模式下, 一个经纪人联系着若干户农民, 少的几户, 多的上百户、上千户甚至上万户, 这样能明显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也能最大程度上规避市场的无序竞争。

3.建立和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针对目前农村经纪人存在信息不灵、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必须加强信息服务。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 改善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和发布工作, 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鼓励网上交易, 使他们的经纪行为网络化、高效化。要把为农村经纪人提供信息服务列为政府工作重点, 加大工作力度。

4.加大扶持力度, 营造农村经纪人发展的良好环境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 各级政府应组织农业、财政、工商、税务、交通、供销、林业和粮食等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经纪人的支持力度, 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有利于经纪人发展的优惠政策, 为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壮大和扩大业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积极研究和争取在税收、财政、信贷等方面加强对经纪人的扶持政策, 特别是金融方面的政策, 目前农村经纪人整体优势较差, 尚不能适应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的要求, 由于规模相对较小, 实力较弱, 致使信贷困难尤为突出, 不利于农村经纪人的业务做大做强。因此, 政府要重点解决农村经纪人借贷难的问题。

5.健全相关法律保障体系

由于农村经纪活动强大的生命力和国家法律制定的滞后性, 因此时常会出现一些农村经纪活动无法可依, 无章可循的情况。此外, 很多经纪人的活动逐步出现跨地区经营的趋势, 而到外地经营时人地生疏, 特别在处理买卖纠纷时常常缺乏安全感。由于某些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 经纪人在外地打官司往往会吃亏。因此, 国家立法部门应该紧跟时代步伐, 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保护农村经纪人的正当权益, 为他们放心闯市场构筑良好的法制环境。

6.加强监督管理, 促进规范, 协调利益关系

为规范经纪人市场, 需要对农村经纪人加强监督管理, 促进行纪规范, 建立农村经纪人资格认证制度, 加强对农村经纪人职业资格的年检管理。特别对于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之间的买卖纠纷、合同兑现、质量安全、产品产销等矛盾, 要加快制定规章制度, 进一步明确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借以规范经纪人的经营活动, 减少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冲突。[4]同时, 要建立经纪人队伍的诚信档案, 对营销额度大、信誉好、带动力强的农村经纪人, 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对于扰乱农村市场秩序, 违反国家法律, 坑农害农的农村经纪人要依法予以取缔。

7.加大对农村经纪人的培训力度

为了提高农村经纪人的整体素质, 培育一批有素质、有技能、懂市场的农村经纪人, 开展多种形式的经纪人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显得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村经纪人的综合素质和经纪能力与技巧, 推进农村经纪行业的良性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仁惠, 王蒲华, 黄跃华.现代农村经纪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褚向明.大力扶持农村经纪人队伍,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J].农业经济, 2003, (4) .

[3]周霞, 胡继连.农村经纪人竞争力提升问题研究[J].农村观察, 2006, (4) .

上一篇:老师的幸福下一篇:绿色节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