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政策

2024-09-25

电影政策(共7篇)

电影政策 篇1

一、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

电影产业是指以电影制作为核心,通过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以及电影音像产品,电影衍生品,电影院和放映场所的建设等相关产业经济形态的统称。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备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环境污染小的特点,被认为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影产业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前,这一时期的电影几乎全部是主旋律电影,形式相对单一,电影作品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第二阶段为20 世纪80 年代后期至90 年代后期,这一时期电影的创作开始多元化,但是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院观影人数急剧下降,电影产业发展相对滞缓;第三阶段为20 世纪90 年代末期至今,这一时期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使电影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动力,电影产量和票房收入不断增加,院线和影院发展迅猛。据统计,2013 年我国电影产量638 部,相较于2001 年的88 部,增长了近7 倍;票房收入更是从2001 年的8.7 亿元增加到217 亿元,增长20 多倍。截至2013 年底,全国影院数量已经超过3000 家,银幕数量达1.8 万块,这一数据也是10 年前的近10 倍。我国电影产业虽呈现出巨大的投资潜力与广阔的未来前景,但同时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1、电影产业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2013 年,全国内地观影人次为6.5 亿次,同比增长40%,纵向比较来看,这一数据的确令人振奋,但是和北美地区近几年平均近20 亿次的观影人次相比相差甚远,如果再考虑人口总额的差异,这种差距更加明显。另外,高额的票价使我国电影票房收入主要集中在收入相对较高的大城市,中小城市贡献的票房份额非常少。可见,我国电影产业市场规模仍然较小,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2、电影产业整体实力不强

近年来,我国的票房收入中有接近一半都是进口影片贡献的,2013 年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观,但是进口影片占国内总票房的比例仍然达到40%。国产电影产量虽高,但优秀作品匮乏,能够进入国际电影市场的影片少之又少,即使能够海外上映,普遍也是票房惨淡。2013 年我国海外销售电影仅有45 部,累计票房和销售收入仅为14 亿人民币。国产电影缺乏创意、类型单调、制作水平落后、配套设施不足,使我国电影产业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缺乏竞争力。

3、电影产业链条发展不完整

电影产业链有两种,一种是系统内产业链,包括电影的制作、发行以及放映三个环节;另一种是系统外产业链,包括前端电影的投融资和后端电影衍生品的开发。在我国,系统内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系统外产业链的发展非常缓慢,国产电影的衍生品还停留在片头广告、光盘发行、电视播映上,相应的图书、游戏、玩具等衍生品少之又少,电影的收益主要靠票房。反观电影产业比较发达的美国,其电影产业总收益的80%都来自电影衍生品。片面追求票房,忽视关联产业的培育阻碍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4、电影产业市场环境不健全

从电影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看,虽然国家为支持电影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最重要的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仍然不健全,而电影产业作为创意产业,说到底是一种版权经济,由于当前缺少对版权的有力保护,使得盗版横行,尤其是在网络宽频业务中,肆意盗播和免费下载的现象可谓触目惊心。盗版泛滥使电影制作者们的合法权益受到巨大损害,也让社会资金和投资者丧失投资电影业的信心,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电影产业税收政策分析

1、我国电影产业税收政策的发展演变

2005 年3 月29 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2 号),规定对试点地区新办文化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免征3 年企业所得税,对从事数字广播影视、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等研发、生产、传播的文化企业,凡符合国家现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可统一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经批准成立的电影制片厂或电影集团及其成员企业销售的电影拷贝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电影发行企业向电影放映单位收取的电影发行收入免征营业税。

2009 年3 月26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34 号),规定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对其转制中涉及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等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上述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包括从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的事业单位。与此同时,鉴于财税〔2005〕2 号文在2008 年12 月31 日到期,为了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对电影企业取得的销售电影拷贝收入、转让电影版权收入、电影发行收入以及在农村取得的电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

2009 年7 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税收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2010 年3 月11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营业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6号),规定电影放映单位营业税为全额计税,上缴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不得扣除。

2012 年12 月4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应税服务范围等若干税收政策的补充通知》(财税〔2012〕86 号),将试点地区的电影业纳入到营改增的范围,同时规定对试点电影企业转让电影版权免征增值税。

2013 年5 月24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 号),明确从2013 年8 月1 日起,将全国范围的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到增值税征税范围。

2、我国现行电影产业税收政策

(1)现行税收政策介绍。在增值税方面,由于广播影视服务被纳入到增值税征税范围,电影业的制作、发行、放映业务由之前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并以年所得是否达到500 万元为标准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分别适用6%的税率和3%的征收率。为了实现政策的平稳过渡,规定在2013 年12月31 日之前,继续对经批准从事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的电影集团公司(含成员企业)、电影制片厂及其他电影企业转让电影版权、发行电影以及在农村放映电影取得的收入免税。电影衍生品诸如相关图书、电子出版物的销售按照增值税13%的低税率纳税。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规定的电影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电影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按照规定在计算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在进出口方面,出口环节上,电影企业在境外提供电影的发行、播映服务以及向境外单位提供电影制作服务免征增值税;出口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电影电视完成片可以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出口退税政策。进口环节上,为生产重点文化产品而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及配件,免征进口关税。

(2)现行税收政策评价。营改增改革使电影行业所负担的流转税发生重大变化,许多电影公司税收负担得到明显减轻,2013 年初即开始营改增改革试点的上市电影企业公布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以光线传媒和华谊兄弟为例,2013 年第一季度营业税金及附加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70.61%和57.87%,税务成本下降明显。这是因为:在营业税税制下,电影企业制作、发行业务按照“服务业”缴纳5%营业税,放映业务按照“文化体育业”缴纳3%的营业税。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电影企业按照6%缴纳增值税,虽然税率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增值税可以抵扣相关购进货物和劳务的进项税额,比起全额计税的营业税,税负仍会下降。另外,比较营业税重复征税的弊端,增值税只就增值额征税的模式有利于电影行业的细分和专业协作发展,助推了电影产业链条的发展壮大。

现行的电影产业税收政策能使大部分企业税负减轻,在促进产业发展上也有积极作用。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增值税可抵扣范围较窄。电影行业作为服务类行业的一种,有别于普通的工商企业,实际可以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项目和数量都较小,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以电影制作企业为例,拍摄影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剧组成员伙食费、交通费、住宿费等支出,都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最大的成本支出———演职人员的酬劳,更不可能抵扣进项税。随着影视技术不断提高,开支日益增大的特技制作费目前也未被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影制作企业最可能抵扣增值税的支出主要集中在购买机器设备、服装、道具、布景方面,但此类支出在整个成本中所占比重非常小。而对于营改增前就已经成立的电影放映企业电影院,较大的支出是其在成立之初购置的放映设备,而这笔支出现在已经不能抵扣进项了。增值税抵扣范围较窄,使营改增给电影企业带来的减税效应打了折扣。

第二,未配合产业链形成政策体系。电影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制片企业、中游发行企业以及下游放映企业。营改增改革之前,电影市场的票房分账规则是在票房总收入的基础上扣除5%的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和3.3%的营业税及附加,然后再按照一定比例在制片方、发行方以及院线和影院之间分配。由于对电影版权转让和发行收入的一系列免税政策,各个环节上的电影企业在缴纳完营业税及附加之后不再缴纳其他流转税,使这种分账模式下税费由各方共同承担。营改增后,理论上,每个环节都需要单独缴纳增值税,但相关政策并未进行协调,这就使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电影企业税负发生了变化。2013 年12 月31 日之前,由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能够继续享受免税的优惠,营改增对他们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下游企业电影院由于无法从正在享受免税政策的上游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额,税负可能会增加。2013 年12 月31 日后,免税政策不再延续,由于可以抵扣的进项税较少,处于中上游的制作和发行企业税负也很可能增加。不管是哪个环节的电影企业税负发生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到现有的票房分账模式,如果没有企业愿意让步,那就只有通过提高电影票价的方式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承担。我国目前电影票价已经偏高,如果再提价,必然会影响观众的消费动力,进而给刚刚起步的电影产业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优惠政策较少、优惠时间较短。不管是营改增之前还是之后,电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都是集中在流转税方面,虽然也有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但却是一般企业都适用的普遍性政策,并没有专门针对电影企业的所得税优惠。关于房产税等小税种的优惠,也仅适用于“事转企”的转制电影企业。即使在流转税方面,很多优惠政策在2013 年12 月31 日也都已经截止。显然,对于还处在起步阶段尚没有真正产业化的电影企业来说,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还不够。

第四,没有对电影从业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电影从业人员主要包括台前的演员和幕后的编剧、导演等,我国目前没有针对他们的税收优惠政策。表面上,个人获得工资等报酬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并不构成企业的负担,和电影企业无甚关联,但实际生活中,电影制作企业支付给演员的报酬,其个税实际上由企业承担,由于演员片酬较高,其税率大多达到40%,构成企业一大负担,并且这笔个税支出还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更是加重了企业负担。另一方面,虽然一般情况下编剧、导演等幕后人员的个人所得税不由企业负担,但是劳务报酬高达40%的税收负担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优秀人才进入电影行业。

三、我国电影产业税收政策的调整思路

1、推动电影产业链发展的税收政策

营改增后,增值税仅对增值额征税的特点有利于电影行业的细分和专业化,促进产业链的发展。除此之外,考虑到电影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税收政策在推动其发展上仍大有可为。

(1)适当延长增值税免税政策。为进一步促进电影产业发展,可以适当延长在2013 年12 月31 日截止的制片发行环节增值税免税政策的有效期,同时为了保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建议采取增值税即征即退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减轻制作企业的税负,又可以保证其能向下游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税负的减轻。

(2)对电影衍生品给予税收优惠。目前我国电影产业链条中,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在整个电影产业中的地位极低,而这一市场却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建议除了对图书、音像等产品实行增值税低税率外,对电影衍生品营销取得的收入再投资于电影市场获得的利润,予以享受企业所得税退税政策,支持电影关联产品的生产,引导电影产业链条全面发展,以真正实现电影全产业化。

(3)支持电影产业基地的发展。我国已在天津、无锡等多地建立电影产业基地,对于基地所在地区,可以授权地方政府一定的地方税种优惠政策调整权,在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融通资金、创新成果保护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支持电影产业基地的发展,鼓励电影产业基地与其他科技园区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以形成电影产业集群,发挥聚集效应。

2、增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税收政策

电影产业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其发展离不开理念的创新和新技术的运用,因此兼具创意与技术的综合性人才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电影在技术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与国外相比差距仍然明显。很多电影为了获得较好的特技效果和画面质量,不得不借助国外的技术和人员,往往忽视了国内技术人员的培养与扶植,影响了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国内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税收政策进行引导。一方面,对电影从业人员给予税收优惠。对电影从业人员,尤其是编剧、导演等高级人才取得的收入,比照高科技行业优秀人才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给予优惠,对于影视人员以创意入股取得的股权收益在一定时期内减免个人所得税,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电影行业。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各界加大对电影人才的培养力度。对于电影企业自身来说,其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方法可以比照软件企业,允许职工培训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比例从2.5%提高到8%。对于电影人才培训机构,在对高校学历教育收费免征营业税的基础上,鼓励社会资金举办培训中心,对其取得的培训收入在一定时期内免征营业税。

3、完善电影产业资金需求的税收政策

电影产业是一种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高科技含量的特点也促使企业需要投入较多的创新资金。税收政策的激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影行业的资金需求。可以比照创投企业税收优惠,对达到一定年限的对电影企业的投资,其投资额的一定比例可以抵减企业应税所得,以此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电影行业;结合电影业风险大,收益不稳定的特点,可以允许其设立一些准备金(例如风险准备金、技术开发准备金等),并允许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4、营造健康市场环境的税收政策

作为“创意为王”的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版权保护对于电影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打击盗版的主要手段是完善知识产权法规的立法,但是税收政策也有可为,例如侵权企业的罚款支出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等。除此之外,可以在条件适宜的地区,鼓励设立专项反盗版基金,对其基金收入以及基金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加强对电影知识产权的保护。

5、鼓励电影产业国际化的税收政策

电影产业国际化是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税收政策应鼓励电影企业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首先,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协作,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应代收代缴的预提所得税给予优惠,对进口国外先进的拍摄放映设备免征或减征关税,缩小我国电影和国际电影在制作水平上的差距。其次,聘请国外优秀的电影创作人员来华讲学、培训或工作,对其取得的工资或劳务报酬给予个人所得税的优惠,让海外优秀创作团队的先进理念给我国电影创作注入活力,为我国电影走近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再次,鼓励我国电影参加境内外举办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展会,对参展电影展览期间取得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鼓励企业开拓海外电影市场。

摘要:现阶段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产业受到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的扶持。营改增对电影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继续完善电影产业相关的税收政策,可以进一步促进电影业的繁荣。

关键词:电影产业,税收政策,营改增

电影政策 篇2

2011-12-08 阅读次数: 2674 [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第一节 营业税

一、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广播电影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包括中央、省、地市及县级)按照各自职能权限批准从事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的电影集团公司(含成员企业)、电影制片厂及其他电影企业取得的销售电影拷贝收入、转让电影版权收入、电影发行收入以及在农村取得的电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

文件依据:《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

一、从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指从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的事业单位;转制包括文化事业单位整体转为企业和文化事业单位中经营部分剥离转为企业。

从2009年1月1日起,需认定享受财税[2009]34号文件规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转制文化企业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根据相关部门的批复进行转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制方案,由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出版社和非时政类报刊社的转制方案,由新闻出版总署批复;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所属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方案,由上述三个部门批复;地方所属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方案,按照登记管理权限由各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

(二)转制文化企业已进行企业工商注册登记;

(三)整体转制前已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转制后已核销事业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

(四)已同在职职工全部签订劳动合同,按企业办法参加社会保险;

(五)文化企业具体范围符合《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附件规定;

(六)转制文化企业引入非公有资本和境外资本的,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变更资本结构的,需经行业主管部门和国有文化资产监管部门批准。

文件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34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转制文化企业名单及认定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05号)

操作流程:上述减免税项目需要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报送资料:

1、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名单的文件(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转制方案批复函(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4、整体转制前已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需提供同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销事业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的证明(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5、同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按企业办法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的证明;

6、引入非公有资本和境外资本、变更资本结构的,需出具相关部门的批准函(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7、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二、在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内,依据《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172号)和《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的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文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的具体范围由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宣部另行发文明确。

文件依据:《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注: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的具体范围尚未下发

三、出版、发行企业库存呆滞出版物,纸质图书超过五年(包括出版当年,下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投影片(含缩微制品)超过两年、纸质期刊和挂历年画等超过一年的,可以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据实扣除。已作为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呆滞出版物,以后处置的,其处置收入应纳入处置当年的应税收入。

文件依据:《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

操作流程:上述减免税项目需要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具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2011年第25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节 房产税

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执行期限为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电影政策 篇3

一、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电影评价体系不科学,产业创造力精神不足

创造力的保护和激发主要来自于健康的产业环境和追求创造的产业精神。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评价体系并不科学,唯票房论的倾向非常明显。评价一部电影的标准是票房,而一部电影的票房甚至影响到了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浮动,“股票与档期内上映影片的市场预期形成直接关联。”[1]同样,在唯票房论的时代,院线建设毫无特色,档期排片考虑的是大片,许多中小成本、艺术特色类的电影根本无缘上线。截止2013年底,中国城市院线为45条,农村院线为249条[2],院线建设同质化严重。电影产业说到底是创意产业,其创造力表现为一种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创新。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同时关注电影的经济属性和艺术属性,合理地引导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成为当下电影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电影产量不断增长,但适应市场多元需要的产品供给不足

目前,中国电影产量不断增长,但大多数电影产品市场适应性差,产品竞争力弱。2013年,中国故事片产量638部,其中仅三成左右的影片能进入电影院,而这三成中能赚钱的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国产电影的美学观念、制作水平,或是艺术质量、娱乐效果都无法满足电影市场的需要。一方面,受电影商业化的冲击,电影在艺术性上出现普遍滑坡。而另一部分电影,尤其是受到地方政府资助的主旋律电影,受到创作观念的影响,质量普遍不高。随着电影产业规模的扩大,观众电影偏好的出现,势必导致对电影多元化的需求。而目前,奔跑在高速路上的中国电影很显然对观众需求这块领域还缺乏深入挖掘。

(三)产业组织政策向大公司倾斜,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电影产业自改革以来,为提高电影市场的集中度,营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影集团,产业组织政策向大公司倾斜,鼓励形成以综合性大型媒介集团为主导的大电影产业组织。但是,电影产业是创意产业,而在市场中小企业更能发挥其在创意方面的灵活性。“在电影产业中,中小企业贡献了多数的就业和创意,在产业链上微环节的方式为大企业提供分工协作,对电影产业生态的健康至关重要。”[3]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能够享受的财政支持很少,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差。

(四)产业结构不优化,产业链不健全

电影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属性,对于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如电视业、音像业、旅游业、玩具业、出版业等的发展具有拉动作用。但是,我国电影产业由于核心创意环节——制片业的粗放式发展,产品的附加值低,对于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据统计,我国电影产业票房收入占76%,电影后产品收入占24%;而美国票房收入27%,电影后产品收入占73%。美国电影能在后产品环节赚取丰厚的利润,正是源于其完善的产业结构,它的特点是制作环节内容为王,而在发行环节实行商业运作,按市场规律经营,其产业链完善而环环相扣。正是这种完善的产业结构,为电影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成长动力。

(五)版权保护不力,产业法制建设滞后

电影产业做得好的国家,根本原因是具有严格的版权保护制度,重视对原创的保护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并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原创作品。我国在这方面已做出了严格的的规定:如没有编剧的剧本版权授权书,电影不能立项制作;由其它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则要求提供“原著改编意见书”等。但从实际来看,剧本的原创作者很少能获得比较公平的报酬。

电影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高风险产业,需要公开、透明的法律环境来规避政策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投资风险。但是目前由于《电影促进法》在内容审查制度方面并未进行调整,电影分级制度也未实行,这为未来的中国电影创作及投资留下了较大的不稳定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影从业者创造力的发挥。

二、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政策建议

如果中国电影产业在走向大电影产业的道路上,由于创造力不足而后续乏力,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势头也许很快就会面临危机。因而,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在加强宏观管理和微观服务的基础上,应该注重从保护和激发电影创造力的角度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一)建立科学的产业评价体系,推进特色院线建设

建立科学的产业评价体系,就是要建立与电影产业化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学者梅.L.拉里教授认为促使美国影视创意产生并能付诸实践的关键因素是“美国影视产业很标准化”。[4]在电影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都有非常清晰的产业标准。这种标准化使电影产业能更加有激情却理性地进行发展,能对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电影做出合理、恰当、有说服力的分析和阐释,同时推进特色院线建设,专注特色化、差异化的思路,赢得最广泛的观众群体。

(二)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扶植力度,强调电影文化的创新

目前,政府财政和电影基金主要投资于主旋律电影的创作。这种带有意识形态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影类型的多样化发展。“可以把所有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根据相应档期进入电影院正常放映的影片,统称为‘主流电影’。”[5]扩大政策财政和电影资金的投资面,加大对电影业的扶植力度,强调电影文化的创新和多样性。借鉴韩国、法国等国家对电影业的政府财政支持的操作经验。政府财政和电影基金支持的重点应是新人新作的支持、电影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电影艺术创新等方面。

(三)营造公平的产业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参与竞争

目前,电影产业的相关政策缺乏务实的中小企业政策,在未来的发展中,建议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具体表现为对做出创新贡献的中小企业进行一定的奖励和财政支持。引导中小企业更多地进行分工协作,促进电影产业专业化水准的提升。同时,进一步降低和规范产业的进入壁垒,让更多的中小电影企业有效地参与产业竞争。

(四)加大版权保护,推动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价值实现途径过于单一,应加大电影后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力度,积极推动电影产业链价值的延伸。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对电影业的版权保护,联系各方加大对非法电影市场的打击力度,规范中国电影市场。以版权为核心,推动包括电视版权、网络版权、形象产品的开发、相关版权的转让等,通过版权授权获得更大的收益,借此推动电影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

(五)加快相关法律的制定,完善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

2013年7月11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6],其中第14条表示:取消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实行梗概公示。可以看到,“一般题材”这一概念界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未来国家政策应对电影审查制度逐步走向开放,鼓励更多具有创造力的作品出现。同时,继续在财政、税收、资助、基金等相关的政策、法律措施方面进一步的完善,将中国电影业由行政管理尽快转变为法制管理。同时不断完善电影与其它行业的跨领域整合政策,规范电影市场的管理,最终形成保障我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

[1][2][6]数据来源:2013-2014年艺恩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3]刘藩.产业政策杠杆撬动中国电影强国梦[J].电影艺术,2010(4).

[4]李继东.美国电影产业创意问题与研究纬度、趋向[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4).

电影政策 篇4

一、电影市场上供给创造需求的特殊规律

电影需求, 是一种衍生需求。在纷繁复杂的需求中, 人的基本需求是有限的, 其他需求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衍生。人的基本需求与生俱来, 而其衍生的需求则往往需要经验和体验来开导和培养, 否则无从发生。电影自诞生以来, 其娱乐价值、教育价值、政治价值日益显示, 被人们所利用、所喜爱、所消费。贺岁电影进入中国不过十余年的历史, 它给观众带来了笑声, 观众需求也越来越强盛, 贺岁电影票房大幅上升, 2007年为7个亿, 2008年达到13亿元。

供给创造需求的特殊规律, 还表现在电影需求是一种被动需求。在电影市场上, 供给变得越来越主动, 观众是追随产品、响应潮流才去“需求”、去消费。此时, 消费者已不是主动需求者, 因为除了“必需”, 消费者几乎很难去设想进一步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体验经济。商业电影必须是让观众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娱乐效果以后, 才可能变得有需求, 才可能拉观众进影院消费, 市场才会成为大众市场, 厂商也才能在产品更替中实现盈利, 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而那些脱离现实、脱离时代、脱离群众口味的电影产品, 不能让消费者体验到其价值, 必然失去票房, 陷于拍一部砸一部的困境之中。

因此, 我们必须根据精神生产的特点来发展文化, 从努力创造优质产品的供给入手, 来推动电影大发展大繁荣, 决不能像发展制造业那样发展电影。政府基于振兴消费的专项转移支付并不一定就能带来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的发展, 首先要依靠广大电影工作者生产制作出大量符合时代特色、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产品。

我们必须根据精神生产的特点来发展文化, 从努力创造优质产品的供给入手, 来推动电影大发展大繁荣, 决不能像发展制造业那样发展电影。

二、市场短缺是当前电影发展的主要矛盾

当前, 我国电影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存在着严重的供给瓶颈。电影生产力落后, 电影的生产及供给滞后于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潜在精神需求。

1. 我国电影的供给瓶颈

一是产品数量少, 产业规模低。电影产品, 主要包括影院产品、内容产品和品牌授权产品, 这些产品类别, 我们都严重不足。我国现代电影银幕数, 目前仅为4000多块。而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 却有4万块。我国电影产量虽然达到世界第三位, 可是, 电影类型却远没有好莱坞电影丰富, 大众喜欢的电影类型很不发达。我们的品牌授权产品更是没有开发出来。美国的电影收入, 30%依靠电影票房, 70%来自于授权产品;我国相反, 90%以上的收入来自票房。

二是质量有待提高, 有效供给不高。我国每年的电影产品中, 有近60%的电影由于脱离了市场, 进不入院线, 不能跟观众见面。这些进入不了市场的一半以上的电影过剩产品, 尽管占用了许多信贷资金和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却相当低下。对于这部分电影产品来说, 与其说是有效需求不足, 不如说是无效供给过剩。当前, 我们要在提高质量上做文章, 制作出满足市场需求、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及商业价值兼具的电影产品。特别是要大力开发如贺岁片这样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产品, 而不要再把注意力集中在制作那些缺少市场吸引力的无效电影产品上。中国有市场影响力的商业大片现在每年仅为10部左右。如将来每年能制作20部电影商业大片, 那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拉动作用将是巨大的。如果平均每部大片票房为2个亿, 那么, 光这20部大片, 就是40亿。加上年产量400部的中小成本影片所产生的票房, 那么, 我国电影票房过百亿的目标就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了。

2. 当前影响我国电影产品供给的因素

一是替代品的影响。显然, 电影面临着同为视听产品的电视和网络新媒体的挑战。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 在新崛起的电视竞争之下, 电影观众快速缩减。上世纪80年代初, 全国每年有297亿观影人次, 如今有效观影人次徘徊在7亿左右。而目前中国的电视人口为3亿, 有线电视用户为1.5亿。我国电视剧产量2007年和2008年都达到了1.4万余集, 500多部, 远远超过了电影产量。新媒体的发展也极快, 当前中国网络用户为2亿, 网络视听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众媒体。

二是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制约。电影产品尽管消费者人数远比不上电视产品和网络产品消费者, 但是, 比起后两者来, 应该更具有市场性、大众性及通俗性。作为大众性的产品, 电影产品更需要具有市场号召力的电影人才。电影是明星产品, 但是, 我国明星, 包括具有国内国际市场影响力的导演和演员极其不足。我国商业大片少, 关键在于能配得上商业大片的明星严重缺乏。我国电影产业也存在着投资力度不够和渠道不通畅的问题。我国电影故事片平均每部投资为500万元人民币, 而美国平均每部为5000万美元, 相差近百倍。投资不到位, 势必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美国电影投资主要依靠社会资本, 与金融资本联系很密切。我国电影投资还很单一, 社会资本参与力度不大。我国电影产品对新技术的利用也明显滞后。中国是最不缺乏电影素材的, 但是, 我们拍不出美国大片那种宏丽场面, 主要还是后期特技制作比不上好莱坞, 数字技术落后美国太多。

三是政策。近些年来, 在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精神的指示下, 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保护电影、促进电影发展的优惠政策, 其中包括“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五项经济政策。但是, 我国电影市场的进入门槛依然太高, 电影产业的税负依然很重, 国家电影专项资金使用的市场化程度和效率有待提高, 我国金融市场对电影开放不够, 这些都会对我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是受未来预期的影响。如果厂商对未来的经济持乐观态度, 就会增加供给;反之则减少供给。电影是高风险的行业, 要同时遵照经济规律、宣传规律及艺术规律, 不能有所偏废, 否则就会受到惩罚。电影市场的不可确定性, 让投资者持谨慎态度。电影不同于物质产品, 还在于是一个链条很长的产业。电影是通过整个产品链条而实行盈利的, 票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美国电影的盈利就并不体现在票房上。我国投资者普遍缺乏耐心, 急功近利, 唯票房马首是瞻, 没有长远投资打算。

三、发展电影供给的政策路径

如果我们从“供给创造需求”这一角度看电影市场, 就会知道, 作为一个电影生产者, 应该有所作为, 通过自己的努力, 提高和丰富电影供给, 从而带动电影需求, 使电影产业走向大繁荣大发展。政府在电影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缺位的, 但是, 其工作重心应该在扶持供给上, 为电影供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1. 建立和完善各类产业主体

当前, 我国文化产业的最大障碍是主体缺乏。虽然我国电影产业的改革起步早, 一大批电影产业主体建立起来了, 已有34家城市院线公司, 农村数字院线公司105家, 国有电影集团7家, 还有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电影制作企业。但是, 这些产业主体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企业, 而现代企业, 应该是产权明晰、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要加快完成电影事转企, 推动电影产业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 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形式, 组织一批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综合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实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地区结构调整, 实现跨地区发展和多媒体经营, 逐步增强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引导社会力量, 发展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创新型的中小电影企业, 促进其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提高与电影大企业的配套能力。中小企业也是电影生产的生力军, 要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要按照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基地) , 建设产业集群, 使产业园区 (基地) 成为我国电影产品供给的集散地。

2. 建立电影产品市场服务体系

建立起全国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依法经营的电影市场体系, 废止电影流通体制中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等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 打破地域封锁和行业垄断, 积极推进电影市场对内对外开放, 促进电影产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有序竞争。要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电影中介服务机构是电影市场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熟的电影生产体系包括政府、企业、资本、中介、科研机构等多个要素。要形成各要素协调配合, 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就需要发挥中介组织的“融合剂”作用。

3. 完善产品供应机制

树立观众意识和市场意识, 以市场需求为取向, 以提高质量为根本, 以群众满意为目标, 改革创新电影创作生产和营销机制, 充分调动广大创作人员的积极性, 面向群众, 面向市场, 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做到以销定产, 把观众喜爱和市场份额作为创作生产和评价产品的重要标准。还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导向, 坚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以饱满的艺术热情讴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 着力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进步, 着力刻画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引导电影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创新品牌, 提高质量, 努力创作出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要鼓励电影创作者自由选择创作题材和主题, 自由探索创作风格和样式, 大胆创新, 大胆实践, 充分借鉴世界范围内的电影先进艺术经验和成果, 形成类型化、多样化的创作格局, 以独到的艺术思维和艺术样式开拓电影的新境界。更好地配置和发掘现有的创作资源和生产力资源, 满足电影市场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废止电影流通体制中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等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 打破地域封锁和行业垄断, 积极推进电影市场对内对外开放, 促进电影产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有序竞争。

4. 完善产品宏观管理机制

今后我国电影宏观管理应在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一是在管理职能上, 由管系统转到管行业, 并把管理的重点放到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面。二是在管理手段上, 综合利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种手段进行管理, 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特别是要实现管理法制化, 通过健全电影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规章, 规范市场准入, 为电影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在管理方式上, 使电影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的转变、由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变、由政策为主管理向法治为主管理转变、由重命令向重服务转变、由前置审批为主向事后监管为主转变、由管主体向管行为转变。四是在管理主体上, 解决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的问题, 实行统一、综合的执法管理。总之, 要提高电影宏观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切实解决管理上的缺位和越位问题。

电影政策 篇5

[关键词] 电影市场体系 政策 完善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4-0020-05

《2012 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又是中国电影的“丰收年”:票房再创新高,国内电影总票房达170.73 亿元,观影人次达4.72亿[1],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银幕突破万块,数字银幕覆盖率达94%[2],超过8500 块银幕可放3D 电影,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电影硬件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国家[3]。在获得重大发展的同时,中国电影市场同样存在票房分布不均、档期失衡、制片方与院线纷争[4]、影院经营同质化、行业数据库和信息统计资料匮乏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设更加完善的电影市场体系。对电影市场的调节与指导不能单纯靠市场,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调控电影市场,电影市场又需要怎样的政策来完善,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1 电影市场体系与政策的界定

电影市场与电影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体系必须立足于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根据《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电影服务属于核心层的范畴,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属于相关文化产业层。鉴于此,本文拟从电影的生产、发行、放映环节来定义电影产业,而动漫产业中的动画电影、电影院和放映场所的建设等相关产业经济形态并不符合我国对电影产业的划分,也与我国当前对电影产业的统计标准不一致,故不在本文对电影产业的界定范畴内。

从生产环节说,产业包括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作为产品和服务交换场所的市场主要有流通和消费环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界定电影产业对电影市场的研究范畴有很大影响。

电影市场体系是一个统一体,由电影市场的各类子市场组成,包括生产要素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而电影市场作为文化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其建设与完善同样离不开整个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保障。因此,本文讨论的电影市场体系相关的政策不仅包括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也包括与其相关的文化市场体系的政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政策仅涉及党和中央政府各部门,地方政策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2 电影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现状与不足

本文对1990年至2012年中央政府各部门发布的与电影市场体系建设有关的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2.1 政策发布主体庞杂不一,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

表1 1990—2012年发布电影市场体系政策的主体统计表

如表1所示,206项有关电影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中有146项来自广电总局,占了70.9%;21项文件是由广电总局与其他各部门(商务部、国务院、文化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计委、国家教委、中宣部、教育部、海关总署、中共中央办公厅、银监会、保监会、外交部等)联合发布,占10.2%;其他部门(不包括广电总局)联合发布的有15项。由此可以看出:电影市场体系的政策涉及国家多个部门;广电总局是电影市场体系建设政策的主要制定部门;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委会是专门负责电影产业专项资金管理的部门,在政策制定中起着重要作用。

2.2 政策发布时间密度不一,集中于2001年以后

图1 1990—2012年电影市场体系政策的发布时间趋势图

如图1所示,1990—2000年,国家发布的有关电影市场的政策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状态,但总体数量不大;2000年以后,发布的政策数量呈起伏式增长,其中2007年最多,达到31项。这说明,随着我国文化市场体系的日益规范化,政府越来越重视对电影市场建设的支持与监管。但自2011年以后,电影市场方面的相关政策发布数量急剧下降,2012年只有6项。

2.3 政策涉及内容繁多,缺乏对电影行业组织的规范政策

图2 依关键词分类的电影市场体系政策频次图

如图2所示,有关电影的政策涉及要素众多,其中包括进出口、财政金融、税收减免等市场监管体系类政策最多,共计101项;资本、技术、人才、版权在内的要素市场政策有38项;有关电影产品市场的政策计32项;单涉及电影业改革的就有12项;涉及发行市场、市场机制的政策分别为19项、4项。这些政策包含范围很广,却缺乏对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规范,这是政策的一大缺失。

2.4 市场机制政策不健全

统计数据表明,电影市场机制方面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价格调控和市场规则建设方面。而价格政策只有1990年的《故事影片各类稿酬的暂行规定》,以后没有相关政策,说明政府已经认识到市场调控价格的作用。不过,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电影票价远远超出国人的收入水平。以平均票价占人均月收入的比例衡量,中国的一张票价占到人均月收入的1/57,而美、韩、日、法分别为1/490,1/236,1/204和1/412。若以此作为衡量标准,中国票价是五国中最贵的,是美国的8.5倍,法国的7.2倍 [5]。近年来随着团购市场的火爆,电影团购票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缓解了一部分高票价问题。针对票价偏高的问题,电影局在2012年曾向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市场票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最终结果尚不明朗。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影的高票价问题,除此,还需要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等的调节。

2.5 市场监管体系政策的结构比例失调

图3 对电影市场进行监管的各类政策文件饼形图

如图3所示,电影市场监管类政策主要集中在市场秩序等的监管方面,而对与电影市场息息相关的金融环境、信贷环境等经济环境缺乏足够的政策扶持与保障。具有高风险性、高成长性特点的电影市场,需要金融、信贷等的支持来保障其长期发展。而这方面的配套政策却是我国电影市场政策体系的一大缺失。

2.6 要素市场政策不健全,版权保障政策不足,信息政策缺乏

图4 有关电影要素市场的各类政策饼形图

有关电影要素市场的政策内容涉及版权、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方面。如图4所示,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技术政策,其次是资本、人才、版权。其中,技术政策主要与电影数字化技术和标准有关,在24项技术要素市场政策中,与电影数字化技术有关的就有11项,接近46%。

通过对这一类政策的统计发现,版权政策仅有2项。目前我国版权贸易市场还未建设起来,市场交易大部分是场外交易,透明度低,侵权和盗版问题严重,市场秩序混乱[6],电影版权市场也是如此。

行业数据库、信息统计资料匮乏阻碍了电影市场的信息流通,加大了信息成本,而信息政策缺乏,无法为统一电影市场信息平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和版权全球化趋势的到来,版权保护与信息开放日益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元素。作为文化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市场,如果缺乏版权保护政策与信息开放建设的扶持和管理,很难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2.7 发行市场政策更新不及时

此类政策都是对院线制等电影发行放映方面的管理,缺乏对网络电视等新兴发行平台的规范。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视频的发展,电影团购市场和电影网站也随之火爆。而这些领域的市场鱼龙混杂,存在消费者维权不力等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及时的市场监管,但电影票团购和视频网站等相关规范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针对团购市场的政策只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12年3月1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团购经营活动管理的意见》,电影票团购方面没有特别说明。

3 电影市场体系建设政策缺失的原因

3.1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

中国电影从事业向产业逐步转化的过程也是电影市场逐渐建立的过程,电影市场体系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日趋完善,与整个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制度变迁过程是分不开的。

基于我国国情,在这种渐进式的、演化性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改革难免带有路径依赖。所以电影市场体系依然存在电影主管部门过度干预、行政手段滥用、指令过多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这些现象阻碍了电影市场体系的完善,不利于灵活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利于电影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3.2 行政部门的多主体性

从表1和相关政策可知,我国负责电影市场管理的行政部门多达十几个,而这些部门之间彼此独立,互不隶属,各自拥有部门利益,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很难实现同步一致。这不利于政策实施的协调性和连续性,使得市场主体很难把握政策的明确方向,不利于电影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3.3 政策制定的滞后性

作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市场本身就具有滞后性,通常事后调节。这就导致很多问题出现后市场不能及时解决。加之,我国电影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机制不灵活,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建设不完善,市场规则还没完全确立起来。而且,政策是在解决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实施的,有针对性的政策的制定需要一定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及时地解决市场失灵出现的问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4 我国电影市场体系政策建设的原则

为了统一相关电影产业和市场标准,消除电影市场体制壁垒,规范电影市场体系,促进电影市场地域发展平衡,扶持公共性电影项目和加强电影产品版权保护,政府在进行电影市场体系制度与政策建设时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公共倾斜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从而促进电影市场的建设,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

4.1 系统性原则

为了促进整个电影市场体系的发展完善,政策的制定首先必须保证系统性而不能出现前后不协调甚至矛盾的情况。电影市场体系包含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发行市场等各子市场,表现在电影产业上,就包括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还应包括电影版权、音像产品、相关衍生品及影院建设等环节。鉴于我国目前电影市场体系建设的现状,一般多考虑制作、发行和放映等产业环节相对应的产品市场和流通市场。因此,必须保证他们之间的政策相互关联、彼此协调于统一的政策体系中。

4.2 连续性原则

在为电影市场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保证政策实施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与法律法规相比,政策更具有灵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可以任意改变。尤其是随着数字环境的变化和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新形势和新问题也要求政策不断修正、补充和完善。但在一定时期内,政策要保证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以建设更加完善、稳定的电影市场体系。

4.3 前瞻性原则

随着数字技术的革新、新媒体的演进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数字电影、视频网站播放电影和团购电影票等新形式和新现象不断涌现。除了在电影市场的作用下做好资源配置外,还需要与时俱进的政策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这就要求政策制定时要有前瞻性。政策制定者必须时刻关注电影市场涌现的新事物、新现象,并保持一定的敏感度,从而对政策进行修订与制定。为了避免政策制定的滞后性,制定者还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4.4 公共倾斜性原则

电影市场之所以仍离不开政策的调节和引导,主要因为市场调节本身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这使得市场无法单独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秩序混乱、资源分配不均、社会公共性偏颇等现象容易出现。另外,市场失灵也會带来公共物品提供的无效率、外部负效应等。究其根本原因是市场的趋利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资本、技术等资源会向盈利性建设趋近,而轻视公益性建设。位于文化产业核心层的电影产业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在发展盈利性产业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公共性产业的发展。因此,电影市场体系作为市场机制作用于电影产业的基本载体,同样需要相匹配的政策来进行规范。鉴于市场自身能促进盈利性电影产业的发展,制度政策的重点就应该转向市场的盲区——公共性电影产业领域,使政策具有一定的公共倾斜性,从而扶持公共性产业的发展。

4.5 可行性原则

政策的执行需要细化、具体的标准,而不是模糊、笼统的概念。缺乏具体的可操行的标准,政策的执行就是一纸空谈。对政策把握不准甚至偏颇很容易造成相反的效果。

例如,对电影内容的审查仅有10项原则性的标准,没有具体的细化条文,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删减修改的影片则只规定情节内容,并没有根据镜头所占影片的具体时长、比例等进行定量规范,这种标准有失公允。另外,审查程序也过于繁杂,导致电影审查周期过长,影响电影制作。

要想实现应然与实然的统一,政策的可行性不可缺少,尤其像电影审查的标准,对电影项目和企业的金融支持、财政补贴等需要明确的定量标准。

5 完善电影市场体系政策的建议

5.1 科学界定电影产品市场

电影市场体系作为市场机制作用于电影产业发展的基本载体,在很多方面的规范还不成熟,尤其是涉及相关概念的数据统计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说,对电影产业的界定关系着对电影市场的划分。

目前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都没有明确电影产业的范畴。但在对文化产业的界定中,电影服务属于核心层面,包括电影制作与发行、放映,电影版权贸易、衍生品的制作等与电影产业关系密切的产业链条并未被纳入产业体系之中。这表现在电影市场体系中,就是产品市场不明晰、版权要素市场不发达等。我国对版权交易重视不够,盗版产品泛滥,不得不说与这种产业划分标准有关。

我国电影产品市场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票房,商业价值巨大的衍生产品市场却得不到有效开发。在西方影业发达国家,国内票房收入占总产业规模比例不到30%,而此比例在中国则近70%。中国电影产业过于依赖国内票房,同时版权和广告等产业环节薄弱,从而导致影片的收益周期短,收益模式单一的现象[7]。在美国电影产业总收益中,20%来自于银幕营销,80%来自于非银幕营销[8]。衍生品开发除影片的海外版权、家庭录像制品、电视播映、视频网站播映以外,还包括与影片内容相关的图书出版、手机彩信、服装鞋帽、海报、珠宝、游戏、玩具、文具、日常用品、原声音乐和主题公园等。

所以,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科学界定电影产业,促进产业链条的完整和产业结构的合理,以此来更好地规范电影产品市场,促进我国电影市场体系的完善。

5.2 改革管理体制

2013年以前政府对电影市场的管理主要由广电总局及其下设的电影局执行,但由于部门职能的分化与交叉,很多政策的发布与执行会牵涉文化、财政、海关、金融等多个部门,有时甚至多达十几个。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与视频网站和电视等播映电影分离,隔断了电影版权管理与音像产品出版的联系,严重影响了电影产业各环节之间的沟通,制约了电影市场的和谐发展。

因此,改革多部头的管理体制势在必行。政府需要下大决心与气力进行循序渐进的行政改革,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的合并就是改革的一大成果。大文化部的组建是保证电影市场建设的重要保证。

在部门改革之前,为了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保险等业务的融合,国家建立了部际会商制度,加强交流与沟通。2011年,文化部与科技部尝试建立部际会商制度,以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政策的贯彻。

5.3 放松行政管制

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必须放松行政管制,更多地让市场自由调节。必须确立电影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让电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不进行直接干预。

需要说明的是,政策应以反垄断的方式而不是保护垄断的方式扶持电影市场的主体地位。据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状况看,发行市场的垄断资源过于强势。这主要表现为:数字拷贝、密钥拷贝全由中影数字公司一家掌握,出现数字拷贝大规模延误影响新片上映、数字拷贝质量影响影院放映的问题在所难免[9]。这种垄断行为严重影响了电影市场的竞争机制。所以制定的政策必须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使市场主体具有平等的竞争机会,杜绝市场准入等资格上的不平等。

鉴于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与法律环境的不完善,尤其是金融、保险环境和版权环境,政府应该转变管理手段,变行政管控为经济支持和法律保障,为电影市场的发展建设更加成熟的金融体系和版权保护制度。

世界银行的评估指出,通过技术支援、开展项目培训以及将援助与政府行为挂钩来加强民间服务等其他政府职能的努力多被证明是无效的[10]。所以,政策的制定要多采取奖励优秀的方式而不是一味行政拨款。

政府还应该放宽市场准入资格,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鼓励更多的资本进入电影市场,深入到制作、发行、放映等各个领域,实行许可证制度,对行为不规范、抬高票价等不正当市场竞争的电影企业依法处理。

5.4 资助政策向公共性项目倾斜

市场的趋利性决定了资本必然流向盈利性电影产业,而对科教片、儿童电影、残疾人士题材的电影以及农村题材的电影则需要加大政策资助力度来发展。另外,中小电影企业发展面临融资难等问题,也需要政府的扶持。政策的扶持重点应转向市场调控不到的角落,促进电影市场的合理发展,发挥电影产业的正外部性效应,满足大众各个层次的观影需求。例如,2007年7月,香港特区政府向电影发展基金注资3亿港元,扩大基金使用范围,专门用以资助中低成本的电影制作。

我国政府需要制定更多的政策来扶持中小城市电影院的建设、农村电影的放映,以及科教、儿童等题材影片的拍摄与制作,制定具体的资助手段与标准促进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5.5 放松审查,改分级制

审查制一直是电影政策中备受诟病的内容,无论业界还是观众都对这一严苛的制度提出质疑。由于审查的标准过于模糊、笼统,且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不能走向国内市场。因此建议政府放宽审查标准,在保留重大选题审查的前提下,实行分級制。分级制在国外的运用非常普遍。分级制不仅可以避免部分电影作品无缘市场的情况,也能满足部分观众的观影需求,同时还能保证青少年免受不利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政策中应对重大选题的标准与内容做出具体规定,避免歧义、模糊。分级制的实行则需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做出适当调整。

5.6 加大执法力度,维持电影市场秩序

盗版、不正当竞争等不规范现象严重扰乱了电影市场秩序。对此,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做好普法宣传工作,严厉打击盗版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也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对侵权行为的举报予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同时,制定相应政策,加大对互联网侵权网站的管理。对于未经授权播映电影的非法网站,要敦促其停止侵权行为;对继续坚持侵权行为的,予以法律制裁,侵权严重的网站予以关闭。

5.7 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针对我国电影市场行业数据库、统计资料匮乏的问题,政府要积极引导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促进市场信息的有序流动,将行业数据公开化、透明化。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已有行业协会的数据库,比如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等的网站建设。同时还要积极扶持行业协会进行市场调研等信息工作的收集整理,促进市场信息的统计与整理。

注 释

[1][2][9]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所.2012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141,141,4

[3][4]刘汉文,张林明.2012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J].当代电影,2013(3):19-26,19-26

[5] [7]2010—2011年中国影院发展研究报告 [OL].[2014-05-20].http://www.entgroup.cn/reports/f/0110289.shtml

[6] 齐永锋.文化体制改革难点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7(5)

[8] 秦喜杰.从投资角度看中国电影产业[N].中国文化报,2005 (03) —25

[10]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0

电影政策 篇6

关键词:电影产业,“走出去”工程,政策优化

一、我国电影产业“走出去”脱节于国内市场发展

2012年,我国电影以总票房170.73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13年,我国电影同比增长27.30% ,票房总量达到217.69亿元;2014年,我国电影同比增长36.15% ,总体量达到296.39亿元,较之2001年总票房增长了34倍。这一成绩是我国加入W TO ,实施《电影管理条例》以来,振兴我国电影产业的结果,也是与影视产业“走出去”工程相伴相生的结果。2001年《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 颁布,明确提出培育我国影视节目国际竞争力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我国文化“走出去工程”正式启动。2010年1月 《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出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转变。2014年3月《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出台, 将文化产业“走出去”定位于整个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国家对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决心可见一斑。

电影作为全球文化产业的支柱性行业之一,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和社会影响力。各国政府为促进电影产业发展, 采取一定的政策手段对电影进行扶持,其共同特点是以积极的文化政策为主轴,辅之以产业振兴计划。[1]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文化体制和政策”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2]目前,政府颁布的有关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条数已达60多条。在政府政策推动下,2007-2009年,我国电影产业形成了开放竞争为主导、国际与国内市场相对均衡发展的格局。[3]但这一态势,在近几年出现了新的变化。自2010年开始,在我国国内电影票房高达20% 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电影的海外票房出现了40% 左右的下滑,其中,2011年下滑41.9% , 2012年下滑48%(见图一),这打破了往常国际国内相对均衡发展的格局,出现了两极化发展的态势(见图二)。而且自2007-2014年,国产片海外票房的比例占国产片内地票房的比例持续下降,由2007年的113.10% 下降到2014年的11.58%(见图三)。这一数据背后,是国内市场强劲增长,而海外扩张乏力,电影产业“走出去”工程脱节于国内市场发展。

(数据整理自历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报告》、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

中国电影海外扩张乏力进一步表现在国产片海外进军与进口片国内市场开发的失衡。1999年,中美签署“入世”双边协议,开放双边市场,而中国电影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 较之于进口片的“走进来”,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数据显示,自2008年至2012年,国产片海外票房占进口片内地票房的比重由150.75% 下跌到12.06% ,在2013年略有上升,为15.71%(见图四)。开放竞争中的中国本土市场蛋糕越做越大,使进口片和国产片在本土市场获得双赢,但进口片在中国的市场扩张速度远远大于中国国产片在国际上的扩张速度。这就意味着,在这样的一个双向开放的市场格局中,中国国产片和外国进口片是以不同的效率在本土市场和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而中国国产片在国际上的扩张速度明显处于劣势。这样两种效率不同的资源,考量着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模式。

国产片国际国内市场两极化发展、国产片海外扩张乏力,国产片海外进军与进口片国内市场开发的失衡,在此情况下,支撑起国产片国内电影票房,主导中国电影产业“走出去”的是什么呢?数据显示,2010年内地共有47部影片输往海外,其中46部为合拍片,仅《功夫梦》就贡献了内地海外票房的67% ;2011年有52部影片输往海外,其中合拍片为50部,合拍片票房占海外票房的比重达到99% 。2002年,中国电影开始了产业化改革,内地与香港合拍片《英雄》以2.5亿元的票房神话拉开了内地电影合拍片十年快速发展的大幕。 统计2002-2012年国产片票房前十名,合拍片合计占据年度国产片前十席次的75% 。[4]合拍片成为国产电影抗衡好莱坞电影、维护本土票房份额的核心力量,[5]也成为中国电影产业“走出去”的主导力量。

二、我国电影产业“走出去”国际国内关联规制及其核心问题分析

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文化体制和政策”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21世纪以来,中国宏观影视政策变迁中, 促进产业发展是一条最强的主线。 2001年8月发布的 《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第一次提出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传媒集团,开启了做大做强影视产业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先河;《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开启了事业和产业分类发展的先河,首次明确了影视的经济和公益双重属性,上升到体制改革的层面; 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目标,加速影视等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和资本化的步伐;2014年3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则将包括影视动漫在内的数字内容产业和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业等文化产业纳入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层面,在落地层次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

在宏观影视政策的背景下,政府颁布的有关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条数已达60多条。中国电影业一直试图与国际接轨,一方面在电影制片领域推行集团化、股份制公司化改革; 另一方面在发行、放映领域推行院线制,同时出台“一篮子” 政策加快电影产业“走出去”步伐。而贯穿于其中的政策主轴,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多元化资本进入,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辅以强制性的市场保护手段,以竞争促开放,保护促竞争。

(一)制作环节国际国内关联规制分析

我国电影产业在制作环节表现出较高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形成了相对自由的市场环境。[6]政策主线由前期的放宽市场准入,逐步允许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到当前的鼓励资本与文化的对接以及产业的资本化运作,市场化加速。 2001年12月《电影管理条例》、2004年7月《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鼓励引进外资,繁荣电影创作生产;2004年《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国家允许境内公司、 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设立电影制片公司;2010年3月《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颁布,鼓励实现金融资本与电影产业的有效对接,这些政策文献对各种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电影行业制作环节做了较为宽松的政策。

2012年6月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发布,进一步释放了民间资本投资电影产业的活力。在业外资本的积极介入下,近年来中小成本制作的影片不断涌现。2010年,票房超过千万元的国产影片有59部, 其中大部分为中小成本影片(小成本影片居多),中小成本影片在本土市场内扛起了大半壁江山。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 尤其是2013年,由小成本主导的影片逐渐向中成本主导的影片过渡,这是在2012年以《泰囧》为代表的小成本制作影片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之后,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中小影片, 从而助涨了2013年总体影片制作水平和制作规模高于2012年,进而扭转了2012年国产影片内地市场份额低于50% 的电影格局。这也是资本这种市场要素在相对自由流通的市场中追寻更高利润和更高效率的结果。中小成本影片愈发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所造成的最大影响是近年来国产影片海外票房不断下跌,与国内票房的上涨趋势无法形成相对均衡的市场力量格局,中国电影“走出去”面临新的难题。

在当前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承担主力的是中外合拍片。借助政策对外资的准入和门槛的放开,中外合作摄制影片得以成为一种趋势。2003年6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订,港台资本与内地资本的结合使得内地香港合拍片数量大为增长,合拍片开始对中国电影产业产生结构性影响,[7]成为中国电影产业“走出去”的主导力量。合拍片通过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风险平摊, 弥补中国内地电影在观念和技术两方面的差距,题材类型日趋多元,合作国家和地区更为广泛。事实上,合拍片除使得中国内地能够获得额外的分账收入外,还在于令电影拥有双重 “身份”,如与美国等外方合拍,在两国都享受“国民待遇”。当前在我国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外方分账比例为25% ,与中国片方合作,将影片定位为合拍片之后,不但可以不占据进口分账片配额,还可以作为“国产片”享受至少43% 的分账比例。[8]

合拍片的政策优势对于渴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和渴望“走出去”的中国电影企业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然而, 近年来,依靠合拍片“走出去”的中国电影海外票房遭遇了 “滑铁卢”,国产片海外票房的比例占国产片内地票房的比例由2007年的113.10% 下降到2014年的11.58% 。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近两年来中小成本影片主导的市场格局无力承担“走出去”的重任之外,还在于合拍片的边际效益、政策导向和制度设计出现了问题。

内地与香港合拍片一直是合拍片的主力,题材集中于古装武侠类商业大片以及泛功夫类大片,然而,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这一类型常规影片逐渐令外国观众满意度降低,致其海外票房日益下滑。[9]在全球电影体系中,中国电影的全球市场开拓更多依托于以中美合拍为核心的中外合拍,而我国对于中外合拍实行较为严格的许可制,采取以国家文化安全、保护本土电影工业为目的的身份认证体制,对于与港台合拍、与欧美合拍采取内外有别的政策。[10]在中美合拍中,中方主导的影片主要以大陆市场为目标市场;而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市场, 对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具有重要影响的影片基本上由外方主导,中方主要以分享大陆版权的方式参与投资或协作拍摄。[1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目前没有真正的合拍片。[12]

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和多元化资本的进入,一方面使得各种市场主体竞相进入市场,中国本土市场蛋糕越做越大; 另一方面也伴随着过渡时期由于中小成本影片主导和合拍片政策异化而导致海外票房萎缩。而这种两极化发展态势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电影产业的粗放型增长。

(二)发行放映环节国际国内关联规制分析

2001年12月 《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推进院线组建;2003年11月广电总局颁布 《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公司机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 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公司机制改革,鼓励扩大规模,拓宽融资渠道。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城市院线45条,其中有29条院线年度票房超过1亿元。[13]院线的建立,对于打破地域垄断,减少发行层次,促进影片流通,形成竞争开放的市场格局起了积极作用,迅猛发展的院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电影院线处于整合调整之中,总体而言,我国电影院线尤其是省内院线依然处于集中度较低状态,地域保护、进入退出机制缺乏等因素限制了院线的资源整合过程。[14]《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公司机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 规定,“不允许按行政区域整体兼并电影院线公司”“院线整合应当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批”,我国电影院线呈现区域状、块状,全国性院线少,缺乏院线淘汰破产机制。自2010年以来,1/3的院线处于亏损状态。面对电影院线深层次机制问题,政府推进院线机制改革的决心和举措未能持续深入,反而绕道而行,这早在《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公司机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 中已有苗头。《通知》指出,“目前,全国城市影院有3000余座,而新建、改造的不足5%,这些影院数量虽然不多,但票房收入已占全国票房45%”,政府接下来的政策着力点由着重于推进院线机制改革向行政推动影院建设、扩大院线规模的方向转变。

2010年 《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开发二级市场和社区电影市场、农村放映市场,各地对建设项目选址、立项、征地、投入、办证等给予大力支持。 2011年12月《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国家制定优惠政策,推动和扶持电影院的建设和改造,“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新建设的电影院,不得小于原有建设规模”,对于影院的建设纳入地方政府业绩考核。 2014年6月 《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发布,实行支持影院建设的差别化用地政策,国家对影院建设的扶持政策进一步细化。依据美国电影协会公布的2013年全球电影市场数据,中国的银幕数已占全球荧幕数量的13.5% ,当前全国荧幕数已突破2万块,中国荧幕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2012年,小城镇青年已成为我国中小国产影片的主力军,二三线城市贡献了我国票房市场66.6% 的份额,[15]影院的扩建和荧幕数量的增加直接拉升了票房总量。但是,这种粗放型增长的背后掩盖不住影院快速扩建所带来的问题。 目前全国影院的平均上座率仅为15% ,国家对全国影院采取多种形式的资助,资助的影院达2837家。即使影院数量保持不变,随着人均观影人次的提高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票房仍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水涨船高似的增长。现阶段政府政策导向侧重于影院数量的增加和对影院建设的扶持、补贴,这就意味着,中国电影产业仍将享受政策“红利”带来的市场扩容,大量喜剧、贴近生活、关注小人物命运的中小成本影片将继续在市场中找到空间。

政府主导的影院增量改革加剧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粗放型发展之路,弱化了电影企业效益质量的追求。同时,政府在降低准入门槛吸引外资、民间资本进入院线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对院线的发行放映采取强制性保护措施。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有利于优秀国产影片发行放映、占领市场的有效机制”,以考核国产影片发行、 放映为前提,调整进口影片的供片机制。2010年颁布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影院年放映国产影片的时间不得低于年放映时间总和的2/3;2012年《关于返还放映国产影片上缴电影专项资金的通知》 规定,“全年国产票房份额达到总收益的50% 的院线,将100% 返还放映时缴纳的电影专项资金”,政府对于国产影片的发行放映给予鼓励和奖励,并强制性保证国产影片的发行放映数量。

近年来,进口片引进数量不断加大,进口片在中国市场的票房总额一路飙升,由2007年的15.14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90.02亿元。2012年签订“中美电影协议”,中国在原来每年引进美国电影配额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 A X电影,2012年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10年来首次低于进口片。好莱坞分账大片在档期不均的情况下反超国产影片,国产电影的整体竞争力受到挑战。但在政府国产影片强制性配额下,国产影片市场份额长期在50% 的基准线上徘徊,中国国产片在中国市场上得以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并且随着院线的快速扩张,国产影片的国内票房总额也得以保持较高的增长。但这种在粗放型增长和政策保护下形成的竞争力不足以延伸到国际市场。万达集团在中国政府有关部委的审批下收购了美国A M C院线,尽管中国电影企业收购了海外院线,但美国市场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中国国产片在国内政策保护的惯性作用下,没有练就国际化的市场操作经验,自身尚缺乏足够竞争力进入美国市场。

(三)“走出去”环节国际国内关联规制分析

中国电影走进海外市场通常有四种方法:中外合作制作、参加国际电影节电影展、向海外影片发行商出售版权、购买海外院线或合作建立发行渠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散点运作,未能形成协同作战整体格局。[16]当前我国电影国际传播的主体是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以及其他各类电影公司。[17]中国电影海推公司由政府主导设置,主要从三个层面为电影 “走出去”搭建平台:一是通过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市场,推荐优秀的国产片参赛参展;二是利用海外机构,共同举办中国电影节展;三是海推公司针对目标市场建立客户档案,利用海外主流媒体宣传中国电影。”[18]政府主导的海外营销网络侧重于海外推广、海外传播,这与政府的文件精神是一脉相承的。2001年12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 “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提出,积极开展广播影视对外合作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将各类国际性文化博览会、文化产品交易会或商务洽谈活动作为向外推销我国文化产品的主窗口。这种政府主导的传播交流导向的营销网络也使得带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片成为对外推广的主体,国有大型文化企业成为“走出去”扶持的主体。2011年12月《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电影的创作、摄制;2014年3月《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对创作开发体现中华优秀文化、展示当代中国形象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予以重点支持;2014年6月国家七部委发布《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每年安排1亿元扶持5-10部有影响力的重点题材影片。

实际上,我国电影向海外市场拓展的主力在于各类电影公司,如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华谊兄弟、新画面、保利博纳、 银都机构等,它们更看重海外市场与海外销售,出于市场和商业考量,积极与海外片商、中介机构、代理公司以及国际影业公司接洽合作。[19]近年来,政府也试图廓清它与市场的关系,鼓励企业主体在境外落地建立营销网点以及多种所有制主体在构建海外营销网络中的作用。如2009年8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鼓励文化企业在国外兴办文化实体,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2012年2月《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完善有关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市场开拓活动;2014年3月《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鼓励形成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积极参与的文化出口格局,支持国有、民营、外资等企业享有同等待遇,建设国际营销网络,鼓励文化企业借助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模式拓展国际业务。

美国市场作为成熟的电影市场,中国企业的进入面临较大的准入壁垒和较高的市场风险,这有赖于政府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进一步降低企业风险。政府的政策侧重于海外传播平台的搭建和对企业贸易环节的便利性支持,对多种所有制企业海外营销网络的建设刚起步不久。近期政府政策将文化和资本市场的对接纳进主推方向,强化企业“走出去”金融服务,如鼓励金融机构探索适合对外文化贸易特点的信贷产品和贷款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保险品种和保险业务、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等等。企业“走出去”的市场化和资本运作化导向日益明显,但如何降低资金风险、完善电影产业制度环境却是当前乃至往后都需要着重努力的方向。

影视业的未来将迈向版权运营,从内容生产拓展到全产业链的“版权经营”成为一种常见的发展思路。[20]以美国为例, 美国电影投资收益30% 来源于票房市场,70% 收入来源于票房以外的其他版权收入,而中国电影收益90% 来自于票房,[21]营收渠道和盈利模式的单一大大加大了中国电影的市场风险,这一方面源于电影市场结构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源于国内版权保护不力和版权开发的有限性。版权经营作为全球影业发展的普遍思路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政府在相关政策条文中陆续有所提及,如《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鼓励制定和完善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托管、流转和变现的管理办法,培育版权流转市场,鼓励各保险机构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侵权险; 2012年2月政府将版权保护政策作为五项政策措施之一写入《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版权保护,发展版权相关产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关产权保护和开发的细化政策不多,对版权多元开发的支持力度不够,这与国际版权运营环境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政策环境未能与国际政策环境有效对接。

在外国观众选择观看中国电影的方式中,购买租赁电影D V D或录像带的观众为55. 1% ,排在第一位;其次是选择网络在线观看,占比42. 1% ;选择电视播放占比39. 5% ;而选择电影院观看的人仅占32. 2% ,排在最末位。[22]这就意味着大量观众流失在影院以外的窗口,电影发行放映渠道的缺失和不完善促使海外票房进一步萎缩。随着互联网娱乐和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电影收益不仅有院线票房,还有网络院线和网络游戏,并以相关衍生品电子商务销售获得盈利。[23]以华谊兄弟为代表电影企业以2.66亿收购卖座网, 打通娱乐和互联网边界,B A T也持续跨界电影产业。美国电影产业面对数字压缩、计算机网络和交互技术下的媒体环境以及全球市场的扩张,电影产业整个纵向控制放在集团化的跨媒体的大框架中进行。[24]而《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对于电影的定义基本上延续过去的说法,将通过互联网渠道的发行放映排除在外,实际上互联网等已成为重要的电影流通和展示平台;而且影片的多屏传播、数据挖掘成为趋势,《促进法》草案对此的管理也显得缺乏,并作简单化的处理。[25]

综上所述,政府政策的主轴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多元化资本进入,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辅以强制性的市场保护,以竞争促开放,保护促竞争。中国电影产业经过十多年来的培育,已进入快速成长期,再加上政府政策的强力支持,国内电影市场获得繁荣发展。然而,我国电影产业“走出去”并没有与国内市场的发展保持同步,电影“走出去”逐步成为市场失灵的空间,这与中国电影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一方面,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增长使得各类资本垂青于中国市场,政府出台的诸多政策条文进一步提高了国内市场的吸引力,中国国内电影市场具备强大后劲支持,资本的逐利性使得中国电影“走出去”面临动力和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前制作环节释放的资本活力没有形成完善的影片结构,以及合拍片政策的异化,政府对于电影发行放映采取粗放型的发展思路和强制性保护,政府主导的海外营销网络侧重于海外推广、海外传播等,政府政策在短期内刺激了本土电影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影企业却没有练就足够的能力进入国际市场。动力和能力的双重失调,中国电影产业呈现两极化发展态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电影“走出去”存在市场失灵的同时,本应该发挥效力的政府政策也存在失灵。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电影产业“走出去”日益脱节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三、我国电影“走出去”政策体系优化与展望

国内市场繁荣发展,国际市场不断萎缩,我国电影“走出去”工程日益脱节于国内市场发展,出现两极化发展态势。当前西方国家不断从国内成熟市场向中国快速成长期市场转移投资,我国在产业发展时间轴上的先动优势丧失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优势的拓展?对于以西方市场为目标的产制战略来说,如何优化当前的政策体系才能构筑起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动力机制和能力体系?

近年以来,促进产业发展是我国影视政策最强的主线, 市场化、资本化运作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趋势。政府政策的规制方向也逐步由早期市场准入性质的结构性规制向为市场创造良好环境的行为性规制转变,政府逐步成为良好市场秩序的守护者和良好市场制度的建设者。笔者认为,我国电影产业“走出去”政策体系的优化离不开国内市场环境的支持,更有待于政策对于国际国内市场吸引力的均衡。

(一)政策制定的发展思路逐步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中国市场,政策制定的发展思路应逐步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从而建立起中国电影企业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担当起“走出去”的重任。当前中小成本影片的大量涌现、产业园区的重复建设、院线规模不断扩张等,与产业发展处于快速成长期、产业体系的建立是首要目标这一阶段相适应。但是,电影产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其发展思路应逐步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此才可能减少内耗和内虚,步入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形成制作、发行、放映适度整合的产业结构和大型电影公司,建立起中国电影产业的工业化体系。

(二)均衡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吸引力,对“走出去”政策实行分类补贴

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和成熟的西方市场,中国电影海外票房的下滑,是企业目标市场选择的结果。和走国内路线相比,中国电影“走出去”面临着更高的市场风险。如果政策着力,平衡国际国内市场吸引力,政策分类补贴将是未来“走出去”政策体系优化的方向,即国内市场取向的补贴降低、国际市场取向的补贴提高。国际取向的补贴和国内取向的补贴分类并不意味着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割裂,而是在政策的刺激下,培养起企业的国际视野,并提高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动力和积极性。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国产影片出口奖励暂行办法》,对我国国产影片海外票房和中外合拍片海外票房分别给予其海外票房2‰、1‰的奖励,然而,奖励幅度对于国产片的“倾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导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是合拍片。这对于制定国际取向和国内取向的分类补贴政策具有警示和参考意义,比如各种补贴政策的设计是否合理、补贴区间是否恰当等。当前“走出去”政策集中于贸易环节的扶持、政府海外营销网络以文化交流为主,而对于 “走出去”过程中企业的风险降低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保障。 近期以来,政府将文化和资本市场的对接纳进主推方向,强化企业“走出去”金融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保险品种和保险业务、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等,但针对不同的市场开放不同的品种,以及政策对于不同市场金融产品的设计采取不同的倾斜政策,以提高海外市场的吸引力和降低“走出去”的风险,或许是政策制定的方向。

(三)顺应电影产业国际发展态势,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发展版权运营

电影政策 篇7

关键词:电影,文化,经济,欧洲模式,借鉴意义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作为文化产品, 电影也随其他商品一起, 离开其母体, 在世界各国传播。普通商品尚具备传递信息的功能, 更何况文化商品本身既包含商品性和文化性的双重属性, 其中的文化信息以各种具体商品形式为载体, 将本国的文化特性带到世界各地, 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文化意识、价值观、世界观的传递和交流。

表面上, 经济领域的流通促进了文化领域的流通, 世界文化呈现出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繁荣局面。但是, 经济在各国间发展不平衡, 也带来了文化交流的不平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优势使其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占得先机, 将经济的顺差转变为文化的顺差。这种表面的经济活动, 实则由于经济力量的悬殊而演变成为经济巨人的“文化入侵”。

一、电影市场中文化与经济的悖论

我国的电影已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 我们看到了经济与文化相互联系、以传播实现产业化经济效应的关系。与此同时, 一个显见的事实是:我国电影市场起步晚, 发育尚不成熟。发达国家的经济优势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尚在初级阶段的现实, 决定了我国媒体在产业化的过程中, 市场机制的市场调节功能不能完全承担起实现媒体影视产业在文化产业中所应具备的文化职责的责任。我国电影在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过于追逐经济利益, 对作品的质量与文化价值重视不够等缺陷, 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持久存在的“经济”与“文化”的悖论中:收入有了, 却缺乏了内容, 二者难以兼得。理论界和产业界开始共同探讨:在产业化的最初阶段, 在市场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承担起调节平衡的左右的情况下, 应如何确保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文化效益?

为了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 政府一直以来也有一系列的以促进电影产业为目的的相关政策。但面对由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的性质转变, 面对国际传播环境的新变化, 我国现行的公共经济辅助政策显示出了缺乏活性、政策指向性过强等缺点。

二、中国模式——导向性的公共资助政策

在针对电影市场的经济资助政策中, 目前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电影精品专项基金 (又称“影视互济基金”) 。

1、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是我国为了支持和鼓励电影事业的发展而设立的专项财政性资金, 从售出的每张电影票价中提取5%设立 (1) , 统一管理, 上一年收缴的资金总额用于资助下一年的电影事业发展, 从1991年5月1日起实行至今。

根据1996年制定的政策, 电影专项资金的资助内容为重点故事片的拍摄、制片厂更新改造设备等 (2) , 资助主要采取借款、奖励、资助三种方式。其中, 对重点故事片的定义明确表述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题材, 表现党、国家、军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经批准的少量其它方面的重点故事片。 (3)

2006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收缴总额达到9526万元, 比2005年增加了2006万元, 增幅为26.68%, 是11年前收缴额的11倍。 (4)

2、电影精品专项资金

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又称“影视互济资金”, 是国家支持电影发展的另一国家财政性资金, 作为“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一部分来管理, 其实施开始于1996年, 通过从电视广告的收入中提取部分而设立 (5) , 专户存储, 支持电影精品摄制。

从政策的名称中就能看出, 这一政策体现了行业间互助的精神, 促进了资本在视听行业内不同分之间的分配和平衡, 体现了“发行支持制作”的原则。这一政策在实行的第一年即收的6900万元, 支持了31部影片的拍摄, 总计借出资金3415万元。 (6)

2006年全年资助总额接近2亿元, 资助的对象主要是:近30部重点影片, 80多部农村和少儿题材影片, 50多部短科教片。 (7) 与此同时, 资金还用于优秀电影在社区的公益性播放、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试点、国产片宣传及购买公益放映版权、打击走私盗版等。

这两项资金可以说是我国较为接近于欧洲视听产业公共资助理念的一个资金项目,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取之于电影、用之于电影、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理念以及电影精品项目基金的“影视互济”的原则符合视听产业公共资助的初衷。除此之外, 还有面向农村的电影发展资金 (例如“2131”工程国家专项资助计划) , 扶植新锐导演的“新电影工程”, 以及“进口片补国产片”、税收减免等经济辅助政策。但这些资金的实际运行中都显示出了一个明显的特点:政策导向性, 且融资渠道过窄、缺乏经济活力、实效性不明显等缺陷使得这一政策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真正意义做到促进电影市场繁荣。

结合目前的市场现状和国际传播环境, 政策应该如何调整以适应新的产业环境、新的市场要求, 同时承担起传播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责任, 成为了新的课题。目前很多欧洲学者提出, 发展的路并非只有向美国学习一条, 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 欧洲市场近十几年来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政府、公共力量在欧洲市场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欧洲模式——“文化逻辑、经济效益”原则下的视听产业公共资助体系

欧盟对电影等视听产业的政策, 从最早单纯的“文化保护”理念, 到与WTO相关条例结合的适应性调整, 到文化与经济结合的政策框架, 相关政策也在世界局势的变幻中不断发展成熟, 形成了今天“以文化为理念, 以经济为手段”的视听产业公共资助体系, 给予欧洲电影市场的蓬勃兴旺以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1、政策视野中多角色的视听产业

一方面有着欧盟文化宣言中“电影及其他创作是欧洲文化认同的核心”的坚持, 一方面又有着AndréMalraux先生“电影是一种产业”的著名论断, 欧盟政策视野中的视听产业是多角色的, 具体说来, 对这一产业的定位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 视听内容产品是商品, 其运作管理必须尊重产业原则和市场规律, 其发展对于经济的繁荣有重要意义;

第二, 视听内容产品是公共产品, 有传递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舆论导向功能。具有更重要的社会价值, 在建构欧洲文化认同的事业中占据核心位置;

第三, 视听内容产品具有政治倾向性, 作为最具有影响力的传媒, 视听节目在国际关系中履行重要的外交职能, 视听业是外交事业之一。

2、公共资助政策

建立在对视听产业的以上认识之上, 欧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以文化为理念、以经济为手段”的视听产业的公共资助政策,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公共资助体系。

所谓欧洲视听产业公共资助, 是指由各级政府或相关产业部门设立的、为电影等视听产业所提供的、基于可持续基础之上的直接经济资助项目。具体来说包含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 有严格期限限制的直接经济补贴;

第二, 由政府机构强制或促进而实现的行业间经济援助, 其目的是确保资金在行业的不同分支和主体间的均衡分布。

总的来说, 这是一种对视听产业的直接财政帮助, 其资金来源包括政府直接财政拨款以及各类依靠税收、彩票收入、社会捐款等设立的基金项目。框架内囊括了201个资助主体、686个资助项目, 并覆盖了电影制作的各环节, 从剧本写作到前期准备、拍摄、后期处理及发行流通, 电影制作发行全过程均有不同的项目支持。据统计, 这一体系每年为各类电影、电视项目提供超过10亿欧元的资金支持 (8) 。

3、政策中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欧盟的视听产业公共资助政策具有文化与经济双重角色:一方面, 作为一种文化政策, 其目的在于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多样性、激励创造性;另一方面, 作为一种经济手段, 其目的在于促进生产、促进企业发展和就业。

欧盟视听传媒研究中心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公共资助是保持并实现欧洲视听及内容产业可持续的发展的核心因素。这一政策以文化为最初动机与最终目的, 秉承了多元化、文化差异性、强化公民选择度这一欧洲传统核心价值, 同时又兼顾经济, 以其为发展和延续的手段, 体现了商业社会“效率优先”的原则, 达到了文化功能以及经济功效的融合, 同时还承担起了市场研究和产业发展导向的责任。

几十年的实践和探索不断证明, 这一公共资助体系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效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政策范例。得益于这一服务于统一大市场的公共资助框架, 欧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内容产业区域内整合互惠的模式, 保持了欧洲各文化对美国文化强权的杭衡能力。

四、欧洲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我国与欧洲尽管具体市场情况不同, 但在历史背景、社会构成以及所面临的国际大环境上有不少共同之处, 欧洲视听产业公共资助模式的政策理念以及将文化与经济融为一体的具体运营方式, 都能成为在我国完善影视政策的探索过程中可供借鉴的它山之石。

1、启示之一: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从运作方式来看, 融资渠道的多样是欧洲视听产业公共资助的一大特点。大多数人认为“公共资助”即是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的资金扶助, 其实不然, 公共资助的资金还可来源于其他行业收入、税收收入等各种形式。

在欧洲, 不同层面、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公共资助项目都有各自的资金来源组成模式, 一个国家、一个项目的运作资金通常融合多条渠道, 这种资金构成的多样性体现了市场化手段在公共资助中所起的作用, 融资渠道的多样, 从一定程度上也为实现文化职责与经济目标的平衡提供了可能。

图1就2002年欧洲31个国家所发放的公共资助资金来源比例作了比较统计, 从中可以看出, 在各种资金来源中, 来自电视产业经营的税收收入在总资金中所占比例最大, 其次是国家、地区政府财政拨款, 电影票房税收也是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各个国家、各个项目所采用的融资方式并不唯一, 而是多种渠道的融合, 并且构成比例根据各国的政策和具体国情有所不同。例如, 在法国最重要的公共资助部门法国电影中心CNC2002年全年资助资金中, 就包括了电视产业税收、电影票房税收、政府文化部拨款、光盘发行税收、文艺片特别税收5种不同的融资渠道。

由此可以看出, 欧洲的这一公共资助项目体系建立在不同行业分支的共同协作之上, 以“虚拟循环” (Virtuous Circle) 为原则, 资助力度科根据市场情况自动调整, 实现了资金来源于市场的目标。同时又体现各商业主体的社会责任, 将其盈利资金再投入市场, 体现了欧洲模式的“联结”理念, 对于拓宽我国电影基金的融资渠道有启发意义。

2、启示之二:广泛的资助范围

我国影视资金的运营中很大的一个特色就是资助对象所体现出的政策指向性, 资金大多用于宣传性影片的拍摄, 且资助方式单一, 缺乏对其他生产相关环节的考虑。欧盟公共资助体系所资助的项目则涵盖了整个视听产业, 包括电影、电视剧、多媒体和文化活动等, 对电影产业的公共资助项目又依据电影制作发行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分, 资助范围覆盖范围广泛。

表1就2002年全年欧盟两大国际资助项目Eurimage、MEDIA Program以及资助力度最大的法国、德国、西班牙的资助情况作了统计, 如此大力度的公共支持为各类视听节目的制作和发行、以及相关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大有效的辅助。

3、启示之三:灵活配合的资金分配方式

除了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以外, 分配方式的灵活也体现了欧洲模式多样化的运营方式。为对项目的资助和对企业整体的资助、统一性资助和专题性资助、自动资助和选择资助等等, 不同类型的项目提供不同性质的资金资助, 以满足不同类型产品的市场要求, 平衡不同题材、不同性质的产品之间的差距, 以此达到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目标。

自动资助就是这一点最好的体现, 有了建立于电影发行收入之上的自动资助, 自前一部电影发行收入达到一定数额起, 资助就自动地根据其具体的收入情况, 根据一定的比例计算, 以奖励的形式发放给制作者, 用以继续资助下一部电影, 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可以说这是一种激励性质的资助, 公共资助运用这种手段有效地控制了资金向其他产业的外流, 同时达到了鼓励从业者的目的。这一点可在实现我国电影资助资金的良性循环、解决如何将经济与文化利益融融为一体的问题时予以借鉴。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按照县及县以上城市电影院电影票房收入的5%提取。

(2) 《电影管理条例》第六章第五十一条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资助下列项目:1、国家倡导并确认的重点电影片的设置和优秀电影剧本的征集;2、重点制片基地的技术设备改造;3、电影放映设施的改造;4、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电影事业的发展;5、需要资助的其他项目。 (《中国电影年鉴1997》, 中国电影年鉴社, 1997, P.45。)

(3) 《关于加强重点故事片使用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的规定》中重点故事片的范围:1.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为题材的重点故事片;2.表现党、国家、军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故事片;3.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斗争为题材的重点历史故事片;4.经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委员会批准的少量其他方面的重点故事片。 (《中国电影年鉴1996》, 中国电影年鉴社, 1996, P.26。)

(4) 童刚:《创造繁荣电影局面构建和谐电影文化-2006年全国电影工作报告》, 《中国电影年鉴2007》, 中国电影年鉴社, 2007, P.34

(5) 广播电影电视部、财政部:《关于设立支持电影精品“九五五○”工程专项资金有关规定的通知》:1.中央电视台每年按电视广告纯收入 (缴纳营业税后的纯收入, 下同) 的3%计算, 上缴广播电影电视部 (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 , 专户存储, 支持电影精品摄制;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电视台按其电视广告纯收入的3%计算, 上缴给省广播电视 (影视) 厅 (局) , 专户存储, 支持电影精品摄制;3.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电视台是否上缴, 由各省、自治区决定

(6) 刘建中:《回顾九六展望九七》, 《中国电影年鉴1997》, 中国电影年鉴社, 1997, P.62

(7) 童刚:《创造繁荣电影局面构建和谐电影文化-2006年全国电影工作报告》, 《中国电影年鉴2007》, 中国电影年鉴社, 2007, P.39

(8) 数据来源:欧洲电影和视听业公共基金数据库 (KOR-DA)

(9) 数据来源:AndréLange&Tim Westcott/著.《Public funding for the film and audiovisual works in Europe A comp arative approach》, European Audiovisual O bservatory, 2004

上一篇:普查成果下一篇:脑脊液细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