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基建

2024-11-13

学校基建(共11篇)

学校基建 篇1

1 中职学校基建档案的特质

中职学校基建档案从内容上分为基建文件材料、施工文件材料和竣工图纸材料三部分。基建文件材料是中职学校整理的有关建筑申请、规划、征地、竣工偿结等文件材料;施工文件材料是施工单位整理的施工许可证和有关地基、基础原材料的各种记录和竣工验收的有关材料;竣工图纸材料主要包括建筑、结构、设备、电气、供水等专业的设计说明书和竣工图纸。

2 中职学校基建档案的效能

2.1 可参照和可重复利用作用

基建档案承载了中职学校基建的所有信息, 它真实地记载了学校, 学校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 客观地反映了各类建筑物、各种管线的计划、规划、设计、施工、改建等方面的情况。该档案主要包括投资计划、预算、决算的真实数据和方案设计、更改的过程, 它是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用集体智慧在实践中创造的成果, 其中蕴含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而信息本身也是知识形态的商品。

在中职学校建设的过程中, 基建档案是可以多次重复利用的。而信息的价值也不是利用一次就能全部转移到成果中的, 这是其很重要的一个特性。中职学校基建档案也具备多次利用的属性。中职学校基建档案不仅经过了施工的考验, 还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它的重复利用不但可以加快施工速度, 而且还可以节省劳动耗费, 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不走或少走弯路。

2.2 凭证作用和法律效用

基建档案记载了房产、地产和设备产权形成的全过程, 是学校界定产权关系的法律依据和法定根据。用好基建档案, 可以有效避免和解决产权纠纷。

中职学校基建档案是一个学校建校过程中所有的资料, 包含各种文件、凭证、函件、图纸、预算、记录等技术资料。它客观地记载了当时的历史情况, 反映了中职学校基本建设的完整过程。其中, 有很大一部分依据性文件, 比如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任务书、建设书、批复报告、可行性研究、规划、征地和计划投资等。

2.3 在学校建设中具有增值作用

中职学校基建档案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较长时期内发挥的现行效用。从建筑物的效能来讲, 建筑物的竣工是建筑物发挥功用的基础, 建筑物使用的长时性决定了基建档案管理的效能性。基本建设完成后, 建筑物的结构、性质等内容可以在档案中体现出来。在建筑物的产权认定及以后维修、扩建、改建、解决土地纠纷和相关管理工作中, 基建档案也起到了一定的证明作用, 所以, 中职学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长时程的实用效能性的特点。

随着基建档案的基本归档和完善, 在各种生产实践和经济活动中, 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起到增值作用。实践证明, 学校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是离不开基建档案的。基建档案是维修、使用等检修工程对象的唯一依据。在工程对象改建、扩建或被破坏后维复的过程中, 基建档案是非常重要的。中职学校的工程建设项目, 比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 必须保证档案的完整性、正确性和系统性, 这样才能在维修、改建的过程中发挥它的凭证和查考的功能。同时, 一般档案的增值作用是间接的, 所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缓慢且不明显。但是, 基建档案可以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直接、明显的增值效果。中职学校基建档案可以在今后的扩建、改建、维修工程项目中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此可见, 基建档案管理在中职学校的经济活动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3 中职学校基建档案管理的科学化

由于有些中职学校相关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强, 缺乏专职管理人员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等问题, 我国中职学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滞后性。如何实现中职学校基建档案的科学化管理, 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中职学校基建档案是研究学校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 在学校中, 要不断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 利用图片、学校广播等媒体宣传, 使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基建档案的重要性, 树立科学的基建档案管理意识。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搞好基建档案工作的关键。中职学校要彻底改变档案工作, 把基建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立卷、归档工作纳入基建规划、计划、管理制度中, 对基建档案材料提出目标要求, 并将其纳入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职责范围内, 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做到专人负责管理, 保证基建档案工作的质量。

3.2 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机制

建章立制是中职学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保障。为了实现中职学校基建档案的科学化管理, 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使基建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和归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中职学校必须制订基建档案管理办法, 建设指挥部门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工程验收和房产验收交接工作流程等规章。

同时, 中职学校基建档案管理人员要把工作关口前移, 提前介入建设工程, 及早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和第一手资料, 定期或不定期到现场检查、指导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检查文件材料的收集是否完整, 制定的工作流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竣工图纸的修改是否有依据或图物是否相符, 签署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有效, 案卷整理是否标准、规范, 档案的保管是否安全, 利用工作是否正常有序等,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把握文件、材料的可信度。如果发现不符合归档要求或内容不齐全的材料, 要及时追索, 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中基建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流程工作, 确保归档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3 创新管理方式

创新中职学校基建档案管理是时代的要求。传统的基建档案资料主要是以纸质、实物为载体, 不便于管理和重复使用, 特别是图纸, 如果经常翻阅和折叠, 是比较容易损坏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将纸质载体档案转化为全文、全图、全声的电子信息数据, 以便于利用计算机自动检索和查阅。这样做, 档案工作也就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中职学校要加大硬件投入, 配置必要的计算机、工程复印机、晒图机、扫描仪和绘图仪等, 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 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电子化提供物质基础。在收集基建档案资料时, 可以要求设计单位提供电子图纸, 把设计变更完整地反映在图纸上。同时, 利用扫描等技术将以前大量的、有保存价值的图纸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如果有条件, 可以进一步将文件矢量化, 以便可以直接利用文件。同时, 分类、编目各类基建技术资料、图纸和声像资料, 进行计算机数字化处理, 把档案全文信息输入数据库, 最终采用科学、先进的应用软件存储、管理和利用档案信息。这样, 既节约了存储空间, 方便查找和使用, 也缓解了保存与利用之间的矛盾, 为档案编排管理效率、检索速度和查准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要先设置专门机构, 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培养高素质专职人员;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机制, 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创新中职学校基建档案管理, 顺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叶品君.中职学校基建档案收集管理工作探讨[J].办公室业务, 2013 (11) .

[2]陈慧玲.如何做好中职学校基建档案的收集工作[J].法制与经济 (下旬) , 2012 (04) .

学校基建 篇2

1、教学综合楼的批复。根据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的要求,我校现有教学用房远远不能满足服务区不断增加的入学儿童在校生活和学习需求。为此,市领导及相关部门曾多次来校视察调研,提出为学校扩建教学综合楼。在此基础上,学校向市教育局拟定了《关于园林五小规划建设的情况汇报》,向市教育局拟定了文字请示,同时拟定了《园林五小教学综合楼建设实施方案》,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的认可和批复。学校教学综合楼被纳入《市教育局关于认真做好20xx年农村中小学校安工程暨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的通知》(潜教计[]9号)的文件规定建设项目,同意投资200万元,为我校修建教学综合楼。

2、教学楼整体维修改造的批复。由于我校老教学楼使用年限较长,长久失修,外墙瓷砖风化脱落,内墙墙面脱落,门窗损坏严重,屋面漏雨,加之新教学综合楼的建成,使新老教学楼差异太大,极不协调。根据学校现代化建设要求,为了使学校建筑形成整体风格,20xx年7月5日,学校拟定教学楼整体维修改造请示报告,报送市教育局批准,同意投资98万元进行维修改造,其中教学楼维修改造资金76万元,增加钢制楼梯资金22万元。

3、录播室装修的批复。根据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保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的录制工作按期完成,按照市电教室录播室建设的统一布暑和具体要求,20xx年2月4日,学校拟定录播室装修的请示报告,报送市教育局批准,同意投资10万元进行录播室装修。

二、工程项目建设情况

1、教学综合楼建设情况。新建教学综合楼占地面积33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346平方米,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潜江市建筑设计院设计,预算资金189.59万元。20xx年7月12日,由潜江市华康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组织招标,湖北省大邦建筑有限公司中标,中标合同价为169.95万元。20xx年7月25日签订合同,20xx年7月26日开工建设,由荆州市江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潜江分公司监理,20xx年4月25日完工,20xx年5月23日组织预验收,20xx年5月30日组织竣工验收合格(合同竣工时间为20xx年12月26日)。20xx年6月4日组织决算,决算资金为185.15万元,其中变更增加项目及配套设施项目增加资金15.2万元,报市教育局批准。20xx年6月18日送审计,20xx年7月29日出审计结果,审计金额为181.85万元。共支付资金181.85万元,其中20xx年11月支付80万元,20xx年3月支付45万元,20xx年9月支付48万元,20xx年3月支付8.85万元,全部付清。

2、教学楼整体维修改造建设情况。维修改造面积为1656平方米,预算资金68万元。20xx年7月23日,由潜江市华康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组织招标,湖北桐盛建筑有限公司中标,中标合同价为65.15万元。20xx年7月30日签订合同,20xx年7月31日开工建设,由荆州市江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潜江分公司监理,20xx年8月30日完工,20xx年10月9日组织竣工验收合格。20xx年10月21日组织决算,决算资金为65.15万元,报市教育局批准,无变更增减项目。20xx年11月4日送审计,20xx年12月5日出审计结果,审计金额为64.86万元。20xx年3月全部付清。

3、增加钢制楼梯建设情况。钢制楼梯为3层,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由潜江市建筑设计院设计,预算资金18.36万元。20xx年8月11日,由学校组织,园林分局领导参加进行竞标,潜江市凌湖云阳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中标合同价为17.3万元。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20xx年2月1日签订合同,20xx年2月2日开工建设,由荆州市江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潜江分公司监理,20xx年4月底完工,20xx年5月14日组织组织竣工验收合格。20xx年5月15日组织决算,决算资金为17.612万元,其中变更增加项目增加资金0.312万元,报市教育局批准。20xx年6月9日送审计,20xx年7月29日出审计结果,审计金额为17.534万元。20xx年9月付清全部价款。(20xx年10月付钢制楼梯防滑运动地板0.756万元,维改资金92万元全部支完)

4、录播室装修建设情况。录播室装修面积为120平方米,由潜江市宏拓设计工作室设计,预算资金9.95万元。20xx年2月12日,由学校组织,园林分局领导参加进行公开招标,湖北宏新程建筑装饰有限公司中标,中标合同价为9.9万元。20xx年2月16日签订合同,20xx年2月16日开工建设,由学校工会委派彭开雄同志负责施工质量监理,20xx年3月20日完工,20xx年4月1日组织竣工验收合格。20xx年7月5日组织决算,决算资金为9.9万元,无变更增减项目(未报市教育局审批)。20xx年4月支付4.9万元,20xx年9月支付5万元。全部付清。

三、工程项目实施效益

教学综合楼的建成产生了五大效益:一是解决了学校教学用房不足的问题;二是基本满足了服务区入学儿童在校生活和学习的需求;三是很大程度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四是学校配齐了十大功能室,基本上达到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五是学校现代化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教学楼整体维修改造产生了四大效益:一是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环境;二是使学校建筑形成了整体风格;三是师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四是学校的形象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生源的回升。

增加钢制楼梯的完成产生两大效益:一是使学校建筑达到了消防规范要求,排出了安全隐患;二是确保了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

录播室装修的完成产生了两大效益:一是提高了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二是保证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的录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四、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1、项目的确定申报做到三点:一是根据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和学校发展需求实际确定学校建设项目;二是经过科学分析、实地考察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建设的地址及规模;三是按正常程序进行项目立项审批。

2、项目的规划设计走好六道程序。一是方案设计;二是用地测绘;三是规划设计;四是地质勘察;五是图纸设计;六是图纸送审。

3、项目的招标管理把好五道关口。一是确立招标代理机构;二是精确预算编制;三是把握栏标价格;四是参与公开招标;五是签订合同备案。

4、规范手续办理。首先是确定监理机构,签订监理合同,落实监理人员;其次是办理规划许可证;其三是办理施工许可证。

5、项目管理注重四个细节。一是成立专班,建立制度;二是做好施工前的图纸会审;三是规范组织开工;四是安全设施落实。

6、质量管理做到五到位。学校监工人员到位;质监、安监、监理人员到位;材料管理到位;送检到位;质量检查到位。

7、过程管理做到六个规范。规范增减变更;规范资金支付;规范检测手续;规范竣工验收;规范决算审计;规范资料管理。

五、存在了问题及建议

1、项目手续费用沉重,学校难以承担。其主要原因是在上报项目工程预算时,只考虑了单一的项目建设资金,没有考虑项目工程的相关手续费,学校承受的压力较大。在进行项目工程预算上报时,应考虑项目工程有关手续费办理资金。

2、项目相关手续难办。一是时间拖得长,手续繁杂;二是费用较高,学校承担负担重。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工程项目的建设,政府应给予政策倾斜,多开绿灯,在费用上给予减免,在手续上要速办。

3、资金缺口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在上报工程项目预算时,只考虑了单一的工程项目资金,没有考虑工程项目的配套项目资金,导致了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超预算现象。在进行工程项目的预算时,应考虑到配套工程项目的资金。

学校基建 篇3

[关键词] 高校基建财务 建账 高校事业财务 合并报表

1998年高校扩招后,迎来了发展的机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经费不断增多,学生队伍也不断壮大。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大学城、新校区相继落成。很多高校从一个校区,发展到二至三个校区。学校要发展,基本建设要先行。从各高校的基建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基建工程的陆续决算,站在基建财务管理的角度,有必要进行一下盘点,便于今后更好的做好基建的财务工作。

通过年末年初的决算会议,感觉到高校的基建会计是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同时又与高校的事业会计密不可分。为了满足我们国家财政预算的编制和财政决算的需要,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基建会计与学院会计基础工作的作用,建议应该独立建账合并报表。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行的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分别核算与独立报表的模式,确实存在着一个法人单位,两套财务报表,报表数据不准确的现象。怎样才能完善这种不足呢?我想应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思考:

1.从预算决算和收入来看

随着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的预算越来越细化,包括中央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拨款,自筹拨款,今年要做什么、建什么,预算要多少,这些都是由学校财务统一来报预算计划,基建会计不能很好的掌握基建的预算情况,只能掌握实际决算情况, 每年的《基建投资表》填报时无法准确掌握财政性资金拨款中的:中央财政性资金、地方财政性资金以及地方财政性资金中的财政拨款和地方部门自筹拨款情况,从而容易造成预决算项目分配的时候,预决算数据不统一的现象。各高校基建没有收入来源,不论是拨款还是贷款,大多数高校都是通过学校的事业帐套转入到基建,往往贷款也不是全部用于基建。所以资金来源很难对应,无法细分哪些楼是拨款盖的,哪些楼是贷款盖的,在财务决算报表中,按要求都要一一对应。对于基建会计来说一定要了解拨入基建款的来源;贷款和还款情况;还了多少利息、本金;余款是多少,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2.从帐套项目科目设置反映支出情况的准确性

项目设置一般是指基建的单位情况,如: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绿化等等。这些项目设置的是否合理,关系到楼盘的核算的准确与否。只有正确的核算,才能准确的决算。这也要求我们基建会计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不厌其烦的去核实,尤其是领用的甲供材,监督其及时核对。有这种情况,一个施工单位同时负责几栋楼的某一项施工,如土建或门窗的安装,平时不核算,要款的时候现估数,这样数据不可能正确,势必会影响固定资产决算的准确性。

科目的设置一定要和报表相对应,尤其是一级科目。这样报表的时候才能利于核算。预付款和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往往没有严格的区分,造成错记混记的现象时有发生,最好能按月进行核对,尤其到年底,更要经常进行核对,对错记的账目及时进行更正。保证帐帐相符、账实相符。基建的二级科目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定,如:待摊费用下级可分别设置管理费、勘察设计费、审计费等等

3.从报表来看

就目前高校基建独立建账,有它的合理性。首先数据的统计需要独立。由于学校的发展,事业会计的正常报销核算工作已显得工作量很大,如果基建再并入事业帐套核算,势必会影响双方核算和细化,进而影响到报表的数据。

加强中小学校基建财务管理探析 篇4

一、内涵

学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和建设项目的概预算文件, 对建设项目所需资金进行合理筹集、正确使用、科学控制。学校基本建设作为政府投资项目, 使用财政预算内、预算外基本建设资金及其他基本建设资金进行基本建设均纳入财政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均应接受财政部门对基本建设财务活动的管理和监督。

学校要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 按规定设置独立的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基建财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概预算建设内容进行资金管理, 及时做好基本建设活动中各项经济活动原始记录;做好账务设置和账务核算, 控制建设成本, 规避财务风险, 避免资金损失、浪费、挪用和占用, 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及时和有效使用。

二、特点

1. 会计周期长

21世纪校园建设以“文明化、卫生化、园林化、生态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为目标, 设计上更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 硬件的提升为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如此大面积、高标准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立项、报批、征地、设计、概预算、招标、施工、验收、决算审计到交付使用等环节, 会计周期跨年度, 甚至跨有几个年度。漫长的会计周期加大的财务管理难度。

2. 专业性强

基建财务管理与基建专业密切相关, 一个项目往往涉及地质勘探、桩基、土建、给排水、供电供气、装饰、绿化、网络、太阳能发电、中央空调设备、教育设备、厨房设备等众多子系统, 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得到应用, 只有对基建过程中相关技术问题有一定了解, 对基建合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及时筹集资金, 拨付资金, 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财务管理难度大

大规模建设, 产生庞大的资金需求, 学校建设资金少则几千万元, 多则几个亿。学校筹资来源主要为政府投资, 但资金需求目标与财政承受能力、资金到位时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学校经常陷入财务困境。近年来由于不能按合同规定支付工程款被施工单位起诉事件时有发生, 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这些都给本来财务状态就不宽裕的学校造成的极大的财务压力, 直接影响到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随着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开展, 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 融资管道变宽。社会资金进入学校建设领域, 这一方面临时解决的资金缺口, 另一方面也财务管理带来的新的要求, 风险管理要求日益突出。

基建财务管理还表现出广泛的社会性, 每一基建项目的实施都要与行政主管、财政、规划、设计、城建、施工、监理、审计、银行等众多部门打交道, 所有这些都使基建财务管理变得相当复杂、处理不当, 导致会计核算信息失真, 财务管理难度加大。

4. 职业道德要求高

基建领域是中国目前腐败频发的高风险地带, 教育系统基建腐败案件近年来也不断发生。项目的大资金投入、漫长的会计周期加上其专业性、多样性、高风险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建市场潜规则与社会复杂性的影响, 基建财务管理风险大大提高。学校基建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基建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还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更高要求, 基建财务管理人员要能自觉抵御拉拢腐蚀, 不断学习, 加强自身修养, 要认真再认真, 谨慎再谨慎。

三、问题

1. 组织机构不健全

学校领导大部分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对于基建业务不熟悉, 大部分学校没有设立专门机构进行基建管理, 部分领导认为目前实行招投标制, 没有必要进行工程成本核算和造价方面的审核和监督。在管理过程中, 学校对基建财务管理重视不够。职责不明确, 基建财务规章制度也不健全、不完善, 财务监管无章可循、无法可依。风险意识淡薄, 财务管理、财务监督形同虚设, 不能对基建工程实施真实有效的监管。

2. 会计核算不规范

由于学校财务人员平时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缺乏建设单位会计相关知识, 也不掌握基建工程中造价的基本知识。很多学校没有执行《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没有单独设立基建账, 与行政账合并在一起。具体核算时通常使用“在建工程”一个科目进行核算, 对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费用没有分类核算, 对建设单位管理费只进行二级科目核算, 无法分清具体内容, 设计费、监理费、咨询费等直接计入在建工程, 看不出每一项目工程花了多少钱, 造成核算数字不准确, 查账、对账困难。

3. 内控制度不严格

有数据显示, 教育基建已成为新的腐败源泉, 一些分管基建领导纷纷落马, 基建工作中不能互相监督, 工程质量不达标, 工期无保证, 工程款的审批和复核工作不健全或比较薄弱, 单位没有内部控制制度, 或执行不严格, 手续不完备, 对重大款项没有集体联签制度。内控不严格, 容易造成资金管理上的漏洞, 资金支付有随意性。

4. 缺乏全过程管理

基本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基建财务管理贯穿始终。只有财务管理渗透到基建过程中, 参与工程项目立项、评估、认证、招投标及施工合同的谈判和签订, 了解施工合同与设计文件, 才能在基建财务管理中掌握第一手资料, 发现问题并及时制止和纠正。目前财务部门的职责就是付款、记账、算账, 财务人员对基建过程不参与, 不了解, 所有的款项支出在什么项目支出都由主管工程建设人员决定, 只能是事后记录, 对款项和费用支出的合理性无法控制, 基建财务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难以实现, 财务的监督职能难以发挥。

5. 投资超计划严重

基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所谓“三超”, 即项目概算超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三超”现象形成原因很多, 主要是由于一基建项目立项时为争项目、抢时间, 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 概预算数额不准确为普遍现象, 二是设计阶段, 设计单位没有严格按批准的可行性报告开展设计工作, 有时甚至为部门利益人为抬高设计标准, 使编制的概算一开始就超计划;三是人为压缩概算, 有的项目开始申报时为能争取上项目, 人为压缩概算、预算, 一旦项目批下来, 又把投资额度加大。四在工程结算上施工单位高估冒算, 通过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多计材料、设备价格, 设计变更增加部分通过现场签证重新计入, 而变更减少部分未作调整;五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设计, 有一些“拍脑袋”工程, 没有细工程量清单, 先斩后奏, 搞计划外工程, 使实际情况与计划脱离。

6. 财务决算不及时

基建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反映工程项目从立项筹建到竣工验收达到可使用状态期间发生的全部建设费用, 是办理固定资产入账及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依据, 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根据财政部文件规定, 建设单位应在工程项目竣工决算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而事实上大部分学校财务竣工决算经常被长期搁置, 有的项目甚至在使用多年仍未办理决算手续。学校资产管理缺位。影响学校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四、对策

1.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基本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性工程, 又是当前腐败高发地带, 投资大, 各方面风险极大,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 做好基建管理组织建设工作, 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 组织招投标、基建施工、财务审计、法律、纪检等人员组建一个强有力、高素质的基建组织机构, 进行全面研究、论证、决策、监督。教育系统要设立基建办常设机构。

2. 慎重选人、加强培训

在基建财务人员的选用上, 一定要选用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财务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秀财务工作者加入到基建组织机构中。学校财务人员一般都是会计或相关经济专业出身, 懂基建的较少, 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 让会计人员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参加基建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特别要学好基建工程预决算知识, 以便更好完成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任务。

3. 严格招标、合同管理

在工程招投标中, 一个投标人或借用他人资质, 或一些没有资质队伍通过挂靠有资质单位加入到投标队伍中来, 围标、串标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 学校要加强、规范招投标管理, 严格依照国家招投标法的规定, 对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基建工程有关的重要设备采购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招标, 遵循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原则, 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等。

学校还应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基建项目订立经济合同很多, 涉及施工合同、服务合同、设备合同、贷款合同等, 应建立合同会签制度。合同条款内容要全面清楚, 特别是合同价款及支付形式、主材的品牌规格和供贷方式、主材变动时是否调整, 物价浮动因素、双方的承诺, 双方违约的责任等都应在合同中明确, 确保合同条款内容完整、公平。要让法律专业人参与合同审定中来, 在基建过程中实现监督、审计和法律咨询工作密切配合。财务部门应从财务角度对招标文件和合同进行审查, 严格合同管理制度, 如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一致, 合同条款是否可行、有效等;对招标文件和合同中约定不清的条款提出相应的建议, 以降低工程风险, 达到控制项目投资的目的。

4. 强化内控、精细管理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现代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是以风险可控为前提, 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 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 使组织管理的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从而提高单位效率、效益。

(1) 内控制度细化。内控制定及执行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财务风险, 细化内控管理是保证基建资金真实、完整、可靠的必然要求。细化基建财务内控应贯穿整个基建流程, 从项目决策、勘察设计、概预算、招标及合同签订、施工、竣工验收、决算, 层层分解细化职任目标, 责任到人。制定有关基建财务各个方面的法规和管理办法, 如建设项目概预算控制规定、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规定、基建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基建材料、设备采购政府采购管理规定、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控制制度等, 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使得办理工程项目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严格执行精细化内部控制制度, 确保项目建设规范运行, 项目支出真实、合法, 控制成本, 提高投资效益, 解决当前基建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2) 概预算控制细化。工程概算是进行工程项目控制的重要依据, 细化概预算管理, 控制资金使用, 实行专款专用, 是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概算控制, 一是控制工程经费不得用于工程项目外支出;二是做好工程项目各分项经费的控制。对因重大设计变更、不可预见等因素造成分项工程经费增减和预备费动用的, 应及时办理审批手续。

(3) 财务信息管理细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综合性控制平台, 同时满足不同类型、不同主题和不同需求的数据需求, 实现对内部的业务流、数据流和财务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综合立体的直接控制、精细控制和集成控制, 突出财务管理扁平化、业务模块化、信息网络化、数据一体化。要突出合同台账管理, 台账要记录政府采购计划及确认信息, 付款条款、付款金额、付款日期等内容, 进行事前、事中控制, 对超合同和计划外工程项目, 坚决拒付工程款, 确保基建计划的刚性和招标合同的严肃性。

(4) 工程款支付审核程序细化。财务部门在项目资金支付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账务处理, 主要应注意把握“按计划”、“按进度”、“按程序”几个关键点。“按计划”是指要付的款项必须是当年计划安排的, 经费由财政统一拨付的, 超计划或无计划的项目, 在没有履行报批程序之前, 一律不得支付。“按进度”是指应根据合同规定的支付进度与实际进度综合考虑, 财务部门应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 准确掌握工程进度, 根据合同约定, 履行付款义务。“按程序”是指财务部门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 认真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确保审批手续完备, 原始凭证合法, 支出合理合规, 保证专款专用, 切实履行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工程款支付可按以下流程进行:施工单位进度款申请表→建设单位项目部审核签字→监理审核签字盖章→跟踪审核的中介机构审核签字盖章→建设单位分管领导签字→财务审核→付款 (均使用财政直接支付) 。对大额工程款项支付还应建立支付联审联签制度, 领导集体讨论, 集体决策。

(5) 管理费用核算细化。要严格制订、执行各种费用开支标准。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建设单位在向财政部门申请用款计划时, 按申请计划数的一定比例下达管理费用的预算指标, 实行预算管理, 分年度据实列支, 严格控制超预算现象发生。规范管理费用的报销审批制度, 建设项目中的设计费、监理费、咨询费等应取得合法发票, 并将合同作为报销的附件;行政规费应取得行政事业性统一收据或非税收入缴款书等;会务费应取得会务费发票, 并附会议通知、会议纪要等。严格杜绝收取不合规票据, 如白条、三联收据等, 保证各项费用支出的真实、合法。

5. 跟踪审计、内部审计

跟踪审计就是工程造价审计师要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原始资料如图纸会审纪要, 设计变更记录、现场隐蔽工程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检查, 同时对工程量的计取、定额套用是否与标书中要求一致, 以及乙方所供设备、材料有无重复计算等进行严格审查, 工程造价师审完后, 基建财务人员才能据此作为结算依据。

建设单位应设立内审机构并保证其独立性, 内审人员应选择业务精通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 通过内审及时发现问题加以纠正, 防患于未然。

学校基本建设任重而道远, 加强中小学基建财务管理, 制定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基建财务管理体系, 对推动学校建设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雨.浅议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师, 2011 (8) .

[2].高静波.试论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湖北财经高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3) .

[3].杨建军.建设单位会计.大连出版社, 2009.

[4].陈立生, 沃建荣.新编基本建设单位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3.

[5].张界新.基于绩效导向的高校财务管理控制, 2010 (8) .

学校基建维修会议纪要 篇5

会议地点:

主持人:

参会人:

记录人

会议纪录

20XX年2月10日下午,双山小学召开了校务会。会上,杨远征校长就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校校舍经常会出现人为或自然的损毁情况,随时需要找人进行零星的维修。经过讨论,大家达成共识,决定做一些工程。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纪录如下:

一、买石砂、运石砂、水泥安装下水管道

二、补教师宿舍厕所楼板。

三、买瓷砖做草坪处的桌子。

四、买水泥安装单双杠。

五、改装洗石教学楼的铁门,并买锁。

六、买线卡订洗石教学楼的名人字画。

七、背牌、门扣、线卡。

八、买螺丝、胶管、龙头。

九、买门扣、门锁。

中国基建海外“爆发” 篇6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关键,此访签署的52项协议中基础设施建设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仅埃及新行政首都建设一单,合同总金额就高达27亿美元。

近年来,随着各方条件的成熟,中国基建正加速开拓国际市场,并成为中国“走出去”的主体。

高铁:超越“卖设备”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中国基建“走出去”大丰收的一年,轨道交通领衔的海外基建业务迎来集体“爆发”。

有网友调侃道,一百年前张罗着给慈禧太后修铁路的英国人,在2015年习近平访英期间诚挚地向中国企业发出了参与英国高铁2号项目的邀请。还是在欧洲,中国承建的匈塞铁路于2015年底如期启动,加上此前的公路项目,中欧陆海快线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在美国,2015年9月13日,中美双方签订美国首条高铁项目西部快线高铁协议。

这一年,中国与东南亚“小伙伴”们的合作也在继续进行。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巴基斯坦1号铁路干线、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卡洛特水电站等项目纷纷上马。在中南半岛上,筹谋近50年的泛亚铁路终于落实,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相继启动。而不久前的1月21日,印尼雅万高铁正式开工。

在与中国有着多年渊源的非洲,从埃及价值37亿元人民币的铁路网升级项目,到肯尼亚独立建国以来最大的单个基础设施项目蒙内铁路,再到位于埃塞俄比亚的非洲首条现代化城市轻轨,中国人正在用品质延续着坦赞铁路的传奇。

万里之外的拉美,中国企业不仅向阿根廷带去了获得当地民众97%满意度的城铁,也带去了“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同样被“中国基建风”席卷的还有巴西和秘鲁,美丽山水电站、里约热内卢的城市升级计划、两洋铁路,中国施工队在南美洲的日子不可谓不繁忙。

此前,有铁路系统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铁路输出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轨道交通装备的出口,属于单纯的货物贸易;第二个阶段是铁路系统的出口,即不仅仅提供机车、车厢、信号系统等设备,而且铺设整条铁路,属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结合。目前,在中国基建加速“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国高铁已经开始广泛进入第二阶段。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对外承包工程在交通运输、电力工程、通信工程三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企业2015年在与“一带一路”相关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3987份,新签合同额926.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4.1%,同比增长7.4%;完成营业额692.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5%,同比增长7.6%。

50万亿美元的市场

互联互通建设对东南亚、中亚、非洲和拉美地区发展国民经济和推进城镇化意义重大,但现状是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国内的公路、铁路设施完全无法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以柬埔寨为例,根据该国公共交通和运输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柬埔寨路网总长度约为55239公里,无高速公路,全国仅有2条货运铁路,时速不到20公里。

首都金边市到吴哥窟所在暹粒市的距离不过300公里,但由于路况较差,足足需要7个小时的行程,这对旅游业占GDP近16%的柬埔寨来说是严重的发展掣肘。

2013年,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今后7年,东盟国家每年基建需求量为600亿美元;海湾六国正在规划环海湾铁路网,预计投资1600亿美元;南美洲也将实施南美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覆盖整个南美大陆的交通运输行业设施建设将需要1200亿美元。

而放眼全球,亟待改进本国基础设施的不仅有发展中国家,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发达国家近年来也纷纷提出庞大的基建升级计划——2014年初,英国公布了未来20年总额为3750亿英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同年底,欧盟主席容克宣布了2015-2017年为期三年总规模达315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

2015年10月,中金公司投行业务委员会主席、董事总经理刘京生在通用公司举办的工程总承包(EPC)中国论坛上称,全球经济放缓固然已成定局,但发展中国家依然有巨大的基建需求,而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也需要更新换代。

刘京生表示:“未来20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需求仍然超过50万亿美元。”

八分钟不倒的硬币

2015年7月,瑞典小伙乘坐京沪高铁时将硬币竖立在窗台8分钟不倒的视频上传至全球最大视频网站YouTube,引起外国网友的一片热议。

距离铁路总局购买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招标不过7年,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2015年10月1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几经波折最终战胜日本企业,拿下印尼雅万高铁项目,实现中国高铁第一次全方位的“走出去”。

输掉印尼订单的日本国土交通省颇为不满,甚至公开表示“怀疑(中国)3年能否建设出安全的高铁”。

nlc202309090236

能从曾经的高铁“老师”手中赢下订单,中国国内一时间也涌起不少质疑的声音,人们一方面担忧工程质量,另一方面担忧中国企业在海外高铁的竞争中仍采取低价战略,赔本赚吆喝。

对此,知名铁路媒体工作者“高铁见闻”向《瞭望东方周刊》表示,这种担忧实为多虑,如今的中国建造早非昔日阿蒙。

庞大的国内基建网络让中国能迅速地实现空间换时间,在短时间内积累和学习日法德等国数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批量生产也使中国具有独到的成本优势。。

“中国已建成运营近1.7万公里的高铁网络,占全球的55%;时速300公里的高铁线路长达9600公里,占全球的60%。我们有那么丰富的线路,有那么多动车在线路上运营,有那么多人乘坐,这是无比宝贵的数据库,如在隧道、在大风沙、在东北高寒、在海南高湿环境中,我们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毫不夸张地说,中国高铁是世界高铁的博物馆。”“高铁见闻”说道。

2016年1月8日,全长1318公里、创造超长无缝线路奇迹的京沪高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而除了京沪高铁,穿越温带亚热带和众多水系地质的京广高铁,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哈大高铁,穿越沙漠地带和大风区的乌鲁木齐-兰州高铁,都是中国高铁企业,以及桥梁、隧道、通信等基建公司能够拿到世界市场上展示的技术名片。

除了高铁,同样在互联网上引起外国网友惊叹的还有不久前北京三元桥43小时换梁工程。

“中国的桥梁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中国交通建设隧道局科技部工程师刘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世界桥梁网站highest bridges.com上,排名前100的高桥中,有83座是中国的桥梁。网友们戏谑道,这个原本收集全世界桥梁的网站,如今已变成中国桥梁介绍网。

而在隧道技术方面中国也取得了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日德企业的长期垄断。刘洋表示,盾构机等技术取得的突破最直接的好处是,带来了中国基建业成本的整体下降。

2015年,全球工程建设领域权威的学术杂志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发布了2015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共有65家中国内地企业上榜,比上一年增加3家,上榜数量居各国第一位。

技术并不是全部

不过,对于海外基建项目来说,技术并不是全部。

“走出去”战略提出10余年来,中国基建企业在海外市场收获了亮眼的成绩,但也遭遇了缅甸密松水电站、沙特轻轨、墨西哥高铁流标等项目带来的损失。

在2015年3月的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暨融资与保险论坛上,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金融管理部总经理房小兵表示,中国“一带一路”基建项目主要面临3个方面的风险: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和合同风险。

其中,外部风险包括国家风险、战争风险和市场风险,内部风险主要体现在项目的融资风险、汇率风险和涉税风险,合同风险方面,则尤其要重视合约方面的安排。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中心副教授周鑫宇向《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中国基建企业在海外遭遇的亏损,主要是企业本身的风险意识不足,特别是一些企业在海外业务的拓展中过于急功近利,缺乏市场思维。

“很多海外项目,五年前、十年前企业不敢做,在政府出台‘走出去’‘一带一路’这样的政策后就敢了。政治考量超过经济考量,比如认为修建了欧洲第一条铁路的意义大于利润,这样的思维下,应有的风险控制就跟不上。”周鑫宇说。

而除了风险控制,企业对当地的政策法规,以及对民情民俗的了解不充分也会导致海外业务遇挫。

“中国基建企业的优势在于大型工程的全套设计和施工能力,比如修建公路,中铁建、中交建这样的大型公司从设计、施工到原料提供,一条龙能做下来,效率高,交付速度快。”刘洋说。

但是,国内与国外不同的施工标准,以及当地雇员不同的工作时间制等因素都可能使中国企业无法发挥预想中的优势,导致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

以中东某国轻轨项目为例,中铁建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许多非中国企业普遍按照8小时工作制度来推进工期,“一些工人都甚至执行不了8小时工作制”。

“分包做起来,催又催不动,他们又控制了资源,特别难配合。咱们做一个礼拜能完成的工作,他们可能两个礼拜完成不了。”中铁建上述管理层表示。

学校基建 篇7

一、基建项目审计的特征

1.审计环节多, 内容复杂

学校的基建项目的审计工作往往需要从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招投标到施工、竣工验收、工程决算和交付使用等全过程进行审计, 审计的环节多且复杂。

2.审计具有连续性

工程项目的建设期一般有前期准备阶段、施工建设阶段和竣工决算阶段, 因此, 高校的审计工作应保持基建项目审计的连续性, 做好学校基建项目在建期审计和竣工决算期审计, 确保学校的投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

3.审计涉及面广

高校的基建项目审计工作需要从经济、技术、投资管理等方面全面审计、评价基建项目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交付使用后的效益性, 同时还要审查建设项目有关的设计、投资、技术、监理等各方面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因此, 审计工作涉及面非常广。

二、审计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在高校开展审计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控制项目的工程造价, 并通过严格有效的审计工作, 改善工程建设管理, 促使学校顺利实现预定目标, 维护学校的根本利益,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审计在工程管理中的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开展基建项目的审计工作, 有利于工程建设各行为主体协调, 促进工程顺利进行。有利于推进廉政建设, 降低引发渎职等犯罪现象违规成本的风险。有利于合理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 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三、高校基建项目审计存在的问题

1.合同订立不规范

在实际的操作中, 很多基建工程项目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合同中针对质量、保修等内容的约定不清晰, 对具体的事项也不做明确规定, 导致整个合同签订的过程主观性、随意性太大, 缺乏严谨性, 直接影响到合同的执行。

2.变更随意性大

有些高校在基建工程项目由于种种原因, 在建设前根本不做可行性论证, 只进行了简单的设计, 设计深度不够, 还有很多基建项目为了完成任务, 存在边施工边变更的现象, 造成整个项目成本偏高, 不仅不能保证基建工程的质量, 也使工程决算的审核难度加大。

3.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参差不齐

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高低与审计质量的好坏密切相关。由于审计工作具有特殊性, 参与审计的人员同被审计单位接触的机会比较多, 容易在被审计单位的利益诱惑私下与被审计单位勾结, 违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暗箱操作, 损害学校的利益。

四、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的环节管理策略

1.规范合同管理

学校的基建工程项目的有关合同不仅是竣工结算的依据, 也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的依据。工程造价的审计离不开合同, 在工程造价审计管理中, 审核合同的内容应对专用条款中各种涉及费用的条款进行重点审核。

2.规范工程变更程序

变更、增项是工程建设中难以避免的, 但增项太多会使工程项目预算超概算, 决算超预算, 特别是一些人为的随意的变更, 隐藏着诸多不规范行为。因此, 学校要针对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的管理, 制定出完善的管理规定, 严控工程变更和经济签证。

3.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于提高

基建工程项目的审计涉及面广而且较为复杂, 其知识涉及到预算定额、工程技术和财务等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因此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然而当前学校的现实情况是审计力量非常的薄弱, 很多审计人员都是非专业的人组成, 而且还存在审计的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使得在学校的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不能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 适当聘请审计专家对工程中的审计问题进行讲座, 以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

4.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科学有效的审计工作, 需要有一套有效的规范以及有序的业务流程。高校的基建建设审计工作同样也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审计流程, 一套科学合理地审计程序和审计质量保证体系, 为工程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 确保审计依法实施, 高校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审计规范和审计流程, 确保高校的基建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保证跟踪审计工作有效实施, 应通过不断努力, 完善审计流程及规范, 逐步使高校的审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5.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内部控制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中有规定, 我国学校的大中型基建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可以委托给专业的社会中介机构[2]。高校基建项目应采取内部审计与外聘社会中介机构相结合的审计方式, 通过不懈努力, 建立道德素质作风过硬、业务技术能力强的审计队伍, 做好学校的基建项目审计。

五、结语

学校的审计人员应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为校内项目管理部门提供优质服务, 确保学校的基建项目顺利实现既定目标。通过审计工作, 改进项目的管理, 防范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审计人员应以维护学校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既坚持原则, 又注重工作方法, 做好对日常各项工作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基建工程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促使建设项目按规范、程序进行。

摘要:对学校的基建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可以使其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最大程度地保证资金的投资效益。本文阐述了审计工作在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了高校基建工程审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基建项目, 审计,监督

参考文献

[1]姜方兴.高校基础工程建设项目委托审计管理的研究[J].经济师, 2014, (2) :112-114.

论中小学校基建财务的运用和管理 篇8

本文拟针对中小学校基建财务的运用和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以促进财务工作的有效进行。

一、中小学校基建财务的重要性

对学校的基础建设项目进行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经济技术系统的工程, 从最初的规划和立项到最终的交付使用, 每一项工程都有着一套很严格的操作程序。在进行基础建设工程的过程中, 必须要严格地执行基础建设的程序, 充分地认识到工程前期的准备阶段是很重要和严肃的。进行建设的单位应该要履行相关项目报建的审批制度, 遵循“先评估、然后决策”的原则, 编制好的建设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初步建设设计和概算方案等相关文件必须报送到上级的主管部门进行手续的立项和审批。通过上级主管部门最终的审核和批复, 建设单位才能取得项目立项的批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的批准证、工程监理的合同、审查后的施工图纸和审查报告等相关的工程资料, 只有这些文件齐全才能开工。假如建设单位没有遵循基础建设的操作程序, 为了节省工程时间, 赶工程的进度, 在许多的问题处理时没有摆正心态, 不关心有关项目的审批手续, 就将会酿成大错, 给学校的上级部门以及本单位的相关工作造成很被动的局面, 严重的将会背负法律责任。这样的行为不仅会阻碍建设单位顺利地完成基础工程的项目建设, 同时还将导致项目工程的缓建、停建等后果, 将给基础工程项目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二、推进中小学校基建财务运用管理的几点建议

1. 创新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模式

要改变中小学校以前记账和报账型的管理模式, 而转变为管理型的财务模式, 这是新形势下对财务管理的必然要求。所以, 财务人员要走出自己的办公室, 深入到社会和现场中, 了解到基础建设的程序以及现场实际的施工情况, 对生产过程要熟悉, 掌握到工程的第一手文件,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基础建设项目的各阶段以及各环节的实际工作中。通过实际的接触, 才能切实提高学校财会人员的财务综合管理的水平, 真正地发挥出财务在学校基础建设的过程中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作用。比如, 学校基建财务人员可以参与相关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的例会, 对工程变更这些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也能够及时地提出财务管理部门的要求。学校财会人员还应该参与到招标考察、工程合同的谈判以及签订和工程验收、竣工等工作中去。尤其要着重说明的是, 学校基建财务人员应该直接到当地的建材市场, 了解相关建设材料的价格和品种, 并认真做到产品的比较, 为建设材料一次性的定价掌握到第一手的资料。通过对上述工作的参与, 学校的基建财务能够突破传统的财会工作范围, 扩展学校财会工作内容, 加强学校财务工作的效率和目的性, 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学校的投资效益。

2. 完善中小学校内部控制规范以及制度建设

首先, 要加强学校基础建设财务管理的基本工作。建立健全和基础建设资金控制的任务相配套的基建财务组织机构以及学校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 财务工作要做到管理规范、有序运作、监督有效、管理科学;配备好具备相应业务能力的专职财务人员, 具体负责好基础建设的资金管理相关的工作, 科学地设计内部业务的流程以及岗位;对项目资金的拨付和申请, 会计凭证的制作和账务处理, 印鉴的管理和票据的管理等工作, 遵循不相容的职务要彼此分离的原则, 建立起全面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同时, 学校还应该公开办事程序、办事制度和原则, 主动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其次, 要重视学校内部财务控制的相关检查和评价, 建立起完整的学校内部监督的体系。学校应该根据基建投资规模的大小以及工期的长短, 设置一个独立的财务内部的审计机构, 也可以让学校的监察和审计部门承担这项工作, 或者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内审人员, 定期地检查学校基建项目的执行情况, 并及时地发现以及通报学校内部财务控制出现的漏洞。只有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 将学校的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的运行效果作为重要内容, 才能有效地保证整个学校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良好运行, 不断地完善和设立学校内部财务控制的目标。

3. 重视学校的财务分析

随着中小学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加强, 凡是竣工的项目要及时准确并且完整地编制出学校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竣工的财务决算, 基建工程的财务分析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它能集中核定出建设单位的新增加固定资产的价值、全面地反映出竣工工程的决策和设计、施工管理和验收以及竣工结算的相关执行情况, 是全方位、综合性财务分析的重要职能。对学校财务分析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地汇总, 认真对待, 集中研究, 果断纠偏。在项目的操作运作中, 要全面理解并切实贯彻执行好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管好并用好各个项目的基本建设资金, 不断提高学校基建财务的管理水平, 有效地完成学校的各项基建工程任务。用有限的财务资金取得更快的工程建设速度, 由此得到最大化的经济投资效益。

4. 培养具有高业务能力的专业财务人员

具有高素质和能力的人力资源是中小学校顺利进行和完成各项工程的前提以及保证。为了有效地提高学校基建财务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 中小学校要让基建财务人员加强政治学习以及实施廉政的教育, 在条件都具备的实际情况下, 选派出一些工作较为认真和负责、专业知识又强的学校财务人员去参与基建项目的相关社会实践, 并在学校积极地创造条件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能力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 让他们能够掌握到最新的法规动态, 不断地适应中小学校基建财务管理提出的要求, 推动学校基建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从根本上给学校进行高质量的基建财务管理, 提供思想上以及业务上的有效保障。

三、结论

学校基建 篇9

但是, 制度的完善并不代表实施过程的顺利运行, 目前国库集中支付的实行, 使得高校大约90%的资金都通过财政国库以额度形式下拨, 除特殊规定外同户名资金不得相互划转的规定, 增加了基建并账会计账务处理的难度, 通过调研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基建财务账表并账过程中, 对并账的会计处理形式多种多样, 有的还尚未将基建数据并入财务大账, 以至于反映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的基础。本文立足于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实践者的角度, 以实例举证法提出解决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的基建并账账务处理 (以下业务均以零余额财政授权支付为例) 。 (表1)

参考文献

[1]闫亚梅.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设计缺失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8 (上) .

[2]赵云钗.高等学校基本建设财务控制探析[J].会计之友, 2012.32.

学校基建 篇10

关键词:基建项目绩效评价,内涵,现状,构件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有了明显的发展。自2000年以来,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逐年稳步增长,2008年比2000年增长4.08倍。然而,从总量上看还存在偏低的问题,2000年至2008年,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平均比重已达14.97%,但占GDP的平均比重仅为3.11%,远低于世界4.9%的平均水平,甚至落后于经济欠发达国家4.1%的平均水平。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规范和加强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项目支出管理,财政部于2004年制定了《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由各种专项资金安排的行政事业类项目、基本建设项目和其他类项目,运用一定的指标、方法,对项目建设和营运(使用)绩效进行综合考评。选择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种类中最基础、最具代表性的基本建设项目作为试点和探索研究的起点及重点,对逐步推广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财政支出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就是指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对使用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性及产出绩效进行科学分析和比较,以综合评价财政支出基本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一个系统过程。

2 杭州市教育基建支出及绩效评价现状

2.1 杭州市财政教育基建项目支出现状分析。

2.1.1 存在的问题。

(1)教育支出总量短缺。近几年杭州市教育基建项目支出在总量上实现了较大增长,给学校的校区搬迁、扩建,更新基础设施等给予了有力支持。然而由于中小学仍普遍反映教育经费的增长仍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经费捉襟见肘,限制了教育基建项目的开展,使得学校在改善教学条件方面仍不能达到最优效果。教育支出总量短缺是我国各地面临的普遍难题,对比国外教育经费的状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过低,导致即使努力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仍使得教育支出比重不大。第二,教育供给方式单一。由于杭州各国有中小学的资金绝大部分均来源于财政拨款,民间资本投入不多,社会捐赠办学基本上还未成为教育支出的来源。(2)教育基建项目支出结构不合理。根据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应该在纯公共产品的供给中起主导作用,而对准公共产品的供给起辅助作用,因此,教育支出的原则应该是在保证义务教育资金供给的基础上,努力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然而,不管是全国范围的教育支出,还是杭州教育支出,都存在着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远高于义务教育,使得高等教育基建支出远高于义务教育基建支出,在结构上存在严重的缺位和越位。(3)教育基建支出效率有待提高。鉴于教育的特殊性,教育的成效相对于支出往往有较长的时滞,同时其外部性使支出和成效很难一一对应,这些客观上要求提高教育基建支出效率更多地依靠对特定支出项目的事前评价和对支出的事中规范。然而事实上,各个学校在提高教育基建支出使用效率时,主要依赖事后相关机构的考核,而考核指标往往只粗略地对资金使用和落实情况、是否出现违规等进行评价,缺乏对项目计划本身是否科学、投入后是否出现资金使用浪费以及项目预算本身是否已经精简等更具体的考核。这样很容易导致教育基建支出在投向和使用上的低效率。例如,建一幢教学楼,政府到底应该拨款1200万还是1500万并没有严格标准,最后考核时只要学校的确将拨款全部用于教学楼建设上就可以了。目前,改善这种状况主要依赖各个学校的自发自觉性,例如依赖学校领导层的科学决策以及各岗位人员自觉遵守、贯彻执行有关规章制度,但这又与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密不可分,推广起来缺乏量化、硬性指标,不适合作为提高教育基建支出效率的主要措施。由此看来,只有变目前的事后考核为科学的事前预算安排,严格的事中执行监督和事后的执行结果评价等一整套体系,才能真正改善教育基建支出效率低下的现状。

2.1.2 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引导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解决教育支出总量不足。虽然目前杭州财政投入占整个教育投入的大部分比例,但是存在发展其他投入主体的广泛前景。一是鼓励个人、企业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调查表明,现在家庭支出中相当比例的支出用于中小学教育,随着家庭教育支出的增加必定会鼓励个人加大教育投入,弥补政府教育支出不足。二是引导社会捐赠加大教育资助,使社会捐赠发展成为教育支出资金的重要渠道。三是鼓励银行加大对教育贷款的优惠措施,使银行贷款发展成为弥补驾驭经费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二,鼓励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对学校教育基建支出的审核和监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一些项目评估、财务管理、财务审计等中介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针对教育基建支出的特殊性,这些中介机构的发展为教育基建支出投向的确定,资金使用过程的规范性监督以及教育成效的评价提供了支持,有利于提高教育基建支出的绩效,因此,政府部门应努力引导社会中介加入到教育支出审核的队伍当中。

2.2 杭州市现行教育基建支出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2.2.1 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合规性审查”,轻“绩效评价”。在绩效评价工作中,由于一些具体数据在取得上的困难或者支出项目本身不可细分,杭州市财政部门对教育基建支出的评价主要集中于财政支出分配情况,忽略了财政支出后教育系统的作用过程和运行结果,突出表现为:现有对教育基建支出的评价仅关注于财政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与执行过程的合规性,而对支出后的经济型、效率性及效能性评价的尚未开始实施或仅仅开始探索。如果这种情况得以持续,将不利于公共财政资源的真正使用目的,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益。第二,重“经济理性”,轻“教育理性”。杭州市对教育经费投入仅有的一些绩效考核指标一般是借用经济领域通用的财务规则设立指标,进行经费使用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如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等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模式符合现代经济性、效率性原则,具有简单、操作性强的特点,但容易忽视教育特有的规律。对于教育育人等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经济领域中财务规则来设计评价指标是不科学的,也很难对基建支出实现的绩效进行全面、中肯的评价。

3 构建杭州市教育基建支出评价体系

由于大部分学校是事业单位,学校的经济运作方式是按章办事,很少考虑财务管理成本,也极少有人去关注各种投入的产出效益。

但是,近年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一方面是社会公益事业,一方面也具有产业的性质,也需要讲究效益。

教育基建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而任何投资都应该考虑投资收益。绩效考核由于能够判断、反馈绩效信息,已成为支出管理的重要工具。对教育基建支出进行绩效评价,不仅能够了解教育基建支出的现状,也是提出改进意见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教育绩效支出进行适当的财务成本管理控制,追求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不仅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资金需求往往导致大量的经费投入和越来越高的教育成本,另一方面,过低的使用效率无法满足社会对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因学校只是教育资金的使用单位,本身并不直接承担风险,很少有人关心绩效,所以容易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绩效评价通过对出入学校基建项目的现金流和“教育产成品”进行分析,直接关注到学校的内控和管理制度,有助于对其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加以总结纠正,研究解决对策,提高基建资金的管理使用水平。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基建项目绩效体系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教育基建支出绩效评价原则。

3.1.1 全面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绩效评价的内容需要全面体现学校是如何掌握和使用教育基建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配置效率是指财政、教育部门对基建资金的分配是否合理,使用效率是指学校对经费的管理使用是否有效。

3.1.2 价值导向和激励。

教育基建支出的绩效评价应当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性。评价的目的不是要减少对教育的投入,而在于通过考核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引导学校重视评价结果,按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开展各项工作。

3.1.3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绩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把经济指标引入学校评价,但并不是说要用经济效益作为主导型的衡量指标。教育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社会服务功能,因此不能忽略学校教育的社会评价效益,而需要从多种效益的相互结合中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1.4 兼顾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

对学校的绩效评价,不仅反映了当前学校所拥有的能力,更要包含未来的发展前景。一项高效的教育基建支出,不仅需要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也应该为将来的发展留足空间。如果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仅仅满足了眼前需要,而缺乏对未来的适应能力,是谈不上高绩效的。有的教育基建项目投资数额大,周期长,绩效的发挥有明显的滞后性,短期性的评价就不能作为评价主体。

3.1.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定量计算是通过选择一系列的数量指标,按照统一的计算方法和标准,评定支出的效益状况。定性分析室评价者运用自身知识,参照有关标准,对评价对象作出主观评判。实际评价过程中,支出执行的结果有的可以用定量化的指标来计算;有的则不能用定量的指标衡量,单纯使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势必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两者的有机结合非常重要。

3.1.6 兼顾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教育基建支出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但是设计又不能过于负责,否则会给有关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和计算带来困难,弱化其可操作性和应用性。

3.1.7 规范性和稳定性并重。

由于已有的评价对学校产生导向性作用,绩效评价本身就应具备内容上的规范性和一定时期的稳定性,以使得不同时点的评价具有可比性。

3.1.8 兼顾公平和效率。

绩效评价的效率原则是指评价的核销应以效率为准则,效率原则促使教育资金使用主体合法、合理、合规、高效地运用教育基建资金。公平性不仅包括横向公平,也包括纵向公平,以解决目前财政教育支出中存在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

3.2 教育基建支出绩效评价主体。

财政部门是教育资金分配的源头,把握着资金流量、流向、流速三个关键关节,资金分配的结构性主动权掌握在财政部门手中,而且评价的最终结果也为财政部门进一步提高支出效率提供了一句。教育部门是学校的主管部门,学校工作都是在教育部门规章制度的约束和监督下进行的。教育绩效评价结果使教育部门更清楚地了解本地教育的运行,为提高教育竞争力指明了方向。受教育群体是教育支出的课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者最大限度的发展,支出绩效如何,受教育者最有发言权。此外,社会公众是教育产品外溢效应的影响者,他们对教育支出绩效作出第三方的观察和评价。

财政教育部门的定位应当是操作者或执行者,在一种相同的公共利益导向下,这几者之间不存在重大的目标冲突。

3.3 教育基建支出绩效评价指标。

建立财政支出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是比确定绩效评价原则和主体更为具体的工作。当为财政支出基本建设项目设计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就必然会碰到指标的层级、数量这样的框架结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指标层级越细越好,也不是指标数量越多越好,过多的指标层级和数量,不但会使整个指标体系显得杂乱无章、评价过程过于繁琐,还会加大评价的工作量,降低评价的精度和指标的可重复使用率。所以,良好的指标体系应具有简明、易操作及可重复使用的特征。

本文按照反映学校基建资金筹资落实情况、支出和利用情况以及产出效益为依据构建指标体系。

3.3.1 反映基建资金筹措落实情况的指标。

(1)财政资金到位率。该指标主要是评价财政资金到位情况。计算公式为:财政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财政资金/计划到位财政资金。(2)配套资金到位率。该指标主要评价学校对财政资金的配套能力和筹措能力。计算公式为:配套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配套资金/计划到位配套资金(3)资金到位及时性。该指标主要评价学校筹措的基建资金是否及时到位。

3.3.2 反映基建资金支出和利用情况的指标。

(1)投资完成率。该指标主要评价学校自基建项目的累积投资完成情况。计算公式为:投资完成率=累积投资完成额/项目预算数。(2)结余资金占用率。该指标可用于评价基建结余资金的占用水平和合理程度。其计算公式为:结余资金占用率=累积基建结余资金/项目实际投资额。(3)项目管理指标。该指标主要评价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执行各项制度的情况,包括立项目标完成情况、管理组织管理和制度执行情况、工程实施进度情况和实施内容完成质量情况等。(4)基建资金支出合规情况。主要用于评价学校基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是否按相关的支付法规执行,是否存在浪费、违规等情况。

3.3.3 反映基建资金产出效益的指标。

(1)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指项目的实施是否有效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2)办学条件改善情况。指项目的实施是否有效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实现增加教育资源的目的。(3)项目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指完工项目的实际利用率和使用效率。(4)项目教育产出额效益。指项目的实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项目满意度调查。指项目评价主体对项目的满意程度,可通过面向校内师生和一定范围的社会人员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测评。

3.4 教育基建支出绩效评价程序。

为保证结果的客观、真实,绩效评价的过程需要按照一套合乎规范的程序进行操作。评价的前期应置顶评价计划,组织专业小组,设计评价方案,并对这个评价工作有总体规划。具体流程如下:

3.4.1 评价指标的确定。

在指标的选择、确定和设计中,主要按照相关性、可得性和可比性等原则进行。相关性是指指标与绩效机密相连,能够成分反映基建项目的绩效水平。可得性是指指标要具有现实可得性。可比性是指指标要在各学校基建项目之间具有可比性。所有指标应当具有一级、二级分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3.4.2 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

进行绩效绩效评价需要大量基础性数据的支撑。可以调差和统计上报的方式收集有关指标的基础性数据,再对数据进行二次加工处理。教育基建投入的基础数据可以通过上级部门的预算执行以及学校的财务收支详细账目得到,而一些满意度的调查则需要借助问卷调查并由量化工作得到。

3.4.3 确定基建项目的绩效。

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确定各个学校实际指标所得值。这一阶段要尽可能地借助计算机,进行一些繁杂的数值筛选和对比工作。在确定绩效的过程中,各个单项指标的权重系数需要专业性地汇总确定。

3.4.4 结论和政策建议。

学校基建 篇11

随着我国高校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 基建领域的腐败现象也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 从体制上讲在于我国高校基建的管理模式为自主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 高校的基本建设从项目成立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 都由学校自行决策、管理和验收。当前高校对基建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对工程建设的环节采取分别订立合同的方式, 由于高校掌握着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决策、执行、评估以及使用等权利, 因此相对于其他项目建设而言, 效率要高出很多。但是, 也滋生了一系列的高校职务犯罪现象。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 一) 高校对基建的管理权高度集中

当前高校内部的管理机制, 包括监督、党委的民主集中制、教职工代表大会、纪检以及督察等部门都基本由高校自己把控, 上级主管部门除了对高校的领导人事任免、财务拨款以及招生计划等项目进行管理之外, 基本不干涉高校的内部管理。由此, 高校的基建管理权也全权掌握在高校领导手中。而高校领导班子往往由党政人员或者学者组成, 缺乏对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 在高达上千万甚至数亿元的基建项目时, 也是与以往一样在高校内部选取自己信任的人员全权负责对基建项目的管理工作, 从而产生了基建管理权的高度集中现象。高估集中的管理权对管理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利益诱惑, 产生腐败行为也就不足见怪了。

( 二) 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高校基建管理权的高度集中直接带来的是监督机制的缺失。由于高校内部的管理几乎由高校自己掌控, 由此一些肩负监督职责的部门 ( 诸如教职工代表大会、纪检以及督察等部门) 就形同虚设, 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与监督部门无法形成制衡关系, 行政甚至主管监督, 因此监督部门就无法对基建的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对犯罪的最有效制约, 没有监督, 职务犯罪才得以猖狂滋生。

( 三) 专业能力的缺失

在高效管理权由高校自己掌控的情况下, 高校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 在这个小社会里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产业方式, 很少与外界包括市场形成紧密的联系, 故而高校基建的管理人员在接到基建管理任务以后, 并不能对基建项目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有着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尤其是基建项目的专业性, 包括材料的采选、一线工程建设的监督、工程进度确定等等都缺乏经验支持, 因此, 基建的管理人员对项目的管理也就非常吃力, 更无法对项目建设中的腐败等职务犯罪行为形成有效的管理。

二、创新高校基建管理体制的构想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高校基建领域成为职务犯罪的重灾区, 原因主要在于基建管理体制的不足。这种管理机会给高校基建带来高效率的同时, 也导致了高校基建管理权的高度集中, 监督机制的缺失以及专业性的相对不足。从预防职务犯罪的角度出发, 高校基建的管理体制和模式都应进行变革和创新, 主要建议如下:

( 一) 上级主管部门强化对基建项目的领导

传统高校基建管理模式中, 上级主管部门只对高校的基建要求进行拨款支持, 而很少对财务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核查, 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账务虚报和假账情况的出现。因此, 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基建项目的领导, 尤其是财务使用情况的核查和监督。在必要情况下, 应针对高校基建项目成立专门的核查小组, 就高校基建财务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和巡视。核查的内容应以高校基建管理的管理部门、监督部门、执行部门的专业性以及财务部门进行重点审查, 以防止高校基建各个部门之间权利的不均衡和腐败行为的出现, 保证财政拨款切实运用到高校基本建设领域, 没有不必要的浪费和腐败现象出现。

( 二) 高校基建监督机制的构建

对高校基建管理和执行部门的监督是保证工程能够如期进行和竣工, 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除了从以上两个方面形成监督和制衡之外, 还应在工程验收环节进行最后把控。应由上级主管部门联合高校审计部门一同对高校基建工程的验收执行最后把关, 在必要情况下可委托专门的公司进行独立评估, 对项目立项、设计规划、使用部门、教职工、专业咨询公司的意见; 施工过程与监理公司的关系是否得当; 工程款拨付是否正常; 施工验收中消防、安保等是否通过等内容进行评估, 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三、推行“代建制”是高校基建管理的治本之策

与其他基本设施工程建设相比较而言, 高校基建无论是从技术难度还是工程施工, 以及建设规模、管理难度来讲, 都不算复杂, 甚至可谓简单。但就高校而言, 当前的基建管理模式确实不适宜。笔者认为当前情况下可推行代建制, 在高校上级管理部门的参与下, 以招标形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 负责项目建设组织实施等工作, 减轻高校管理压力, 才是预防高校基建职务犯罪, 提高基建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的治本之策。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校的扩建和发展, 基建领域的职务犯罪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成为影响高校形象和发展的一大毒瘤。本文针对高校基建领域的职务犯罪问题, 分析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预防对策。

关键词:高校基建,职务犯罪,预防

参考文献

[1]刘鼎, 鄂检方.职务犯罪:工程建设领域的“毒瘤”[N].湖北日报, 2014-12-16 (3) .

上一篇:化控效果下一篇:性能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