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企业信息化

2024-08-07

棉纺企业信息化(精选7篇)

棉纺企业信息化 篇1

1 新疆棉纺织企业发展现状

新疆作为我国棉花主产区, 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 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棉纺织工业在新疆纺织工业体系中占居主导地位 (据新疆棉纺织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数据, 棉纺织工业占纺织工业总产值的77.81%) , 但是棉花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棉纺织工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近年, 新疆又推出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百万人就业规划纲要, 新疆棉纺织企业面对丰富的人力、资金、材料、设备、生产技术等各项资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 将企业各种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特点的管理模式, 从而使企业信息化建设给企业管理带来本质性的变化, 改善棉纺织企业传统管理,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是摆在新疆棉纺织企业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2 可行性分析

一般而言, 可行性分析通常在投资项目 (主要是长期性质的) 建设之前, 对处于当前以及未来环境中的该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和实际操作性进行一个整体、全面的考察, 良好的可行性分析可以更好地估计各方面的有利或不利因素, 排除投资的盲目性, 减少风险, 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对于棉纺织企业而言, 随着基于网络的自动化办公平台的逐步推广, 当前已有棉纺织企业的采、供、销是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处理其日常事务, 使棉纺织企业人员从繁杂手工操作业务中解脱出来, 以便有更多的精力来拓展及优化整个棉纺织产业链, 进而提高棉纺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2.1 需求目的

消费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 为棉纺织业产品的消费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疆目前拥有丰富的棉花资源优势以及正在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虽然新疆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这要求整个棉纺织链上生产、加工、纺织、销售各环节相互衔接, 避免信息的流失、失真;同时, 减少整个流通过程的交易成本与物流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最终实现价值增值。中西亚地区国家纺织服装产业基础薄弱, 新疆凭借本身的区域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 可以重点建设面向中西亚国家的霍尔果斯纺织服装出口加工区, 成为出口中西亚和欧洲的桥头堡。

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根据多年的东部棉纺织企业信息化管理实践, 提出新疆棉纺织企业信息化5层应用整体架构, 这5层分别为门户层、战略层、运营层、执行层和基础层。在5层系统结构中, 运营层是整体架构的重点,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是企业信息化的后台心脏, 任何前台的电子商务 (EC)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CRM) 、供应链管理系统 (SCM) 等应用系统都是以其为基础的。

企业信息化基础资源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也是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必要前提。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是实现信息化的物质基础, 局域网的建设反映了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的程度, 与Internet的连接方式决定了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交互的效率, 企业网站是企业品牌和营销渠道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发挥着为员工及顾客提供服务等作用。针对以上4种基础资源, 新疆棉纺织企业大部分拥有上百台的计算机以及一半以上企业配有服务器, 建有统一的局域网并且全部联网, 几乎采用宽带或光纤上网方式, 企业应用互联网主要集中在收发邮件、收集信息和网络营销上。但在企业网站建设及应用状况方面, 只有少数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 大部分企业的网络功能都是用来发布企业产品信息、收集客户信息等, 这说明企业建立网站的目的只是推销产品, 对网站的利用水平还不高, 网站的更新速度较慢说明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网站建设的重要性。

2.3 经济可行性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针对新疆棉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 主要从微观经济效益方面进行分析。首先, 从各种设备、网站等方面的投入来看,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外, 还需要建设重点科研基地, 投资重大科研项目。其次, 新疆棉纺织企业极度缺乏专业人才, 还需加大科研人员的培养, 在人才投入方面也需要大量资金。最后, 建成后系统设施的维护、更换以及控制人员等支出, 也是长远的开支。但从整个过程来分析, 从长远的角度, 新疆棉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最终实现价值增值。

2.4 社会效益可行性分析

新疆借助于信息化建设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开中亚和欧洲市场, 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在新疆投资。信息化建设会拓展及优化新疆棉纺织产业链, 提升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同时, 还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和纺织企业的发展, 内地企业在新疆建服装厂, 不仅原料可以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进口, 产品也可以通过这条线路进行出口。

3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新疆棉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是非常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 本文仅从项目建设的需求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来对此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论证了新疆棉纺织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可行的。

3.2 建议

鉴于新疆的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 棉纺织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新疆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当地棉纺织企业的整合力度, 促进纺织企业和原料企业形成比较稳固的产业链关系, 进一步加强信息服务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并且还要运用法律手段对整个信息过程进行控制以保障信息化顺利进行。

摘要:笔者首先对新疆棉纺织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说明了在棉纺织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就该项目的需求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社会效益可行性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 得出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新疆棉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可行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立秋.纺织工业的管理现代化和生产自动化[J].纺织导报, 2005 (6) :39-42.

[2]樊治平, 王慧, 刘强.从价值链看信息技术带给企业的变革[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1 (4) :20-21.

棉纺企业信息化 篇2

作者:郭文卓

2015年,全球经济依然下行,市场消费水平低迷不振,在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整个棉纺织产业也呈现出新的变化。随着企业贷款规模不断地扩大,担保贷款占比过高,尤其是棉纺行业近几天连续不景气,所隐含的风险不容小觑,所以通过贷后跟踪和企业访谈、大华国信(上海)风险管理风险咨询公司风险评估等,总结有效专业棉纺行业信息,对本县2015年棉纺行业 趋势进行分析,并特向县联社领导汇报:

一、公司部棉纺类贷款的基本情况

二、当前棉纺织行业基本现状

1、棉纺织行业的成本分析

棉花是棉纺企业主要生产原材料,约占生产成本的60%-70%。纺织企业利润空间小,成本转嫁能力差,对原材料价格的变动较为敏感,棉花的价格趋势对我国棉纺织行业发展尤其重要。

2014年,我国取消了连续实行3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代之以目标价格新政,目前只在新疆棉区棉花直补试点。棉价逐步回归市场,棉花产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进入到“后收储时代”。内地棉区由于收储政策停止,目标价格新政又未实行,面临不小震荡。近两年国内外皮棉价格均呈下跌趋势,同时价差也在不断缩小。截至2015年4月28日,国内三级棉价格13500元/吨,国内外皮棉价差在1300元/吨左右,国内外皮棉价差不断缩小,而纺企在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弱势打压后,普遍转型升级,加工棉纱竞争优势不断转强,加上近期皮棉价格走稳,棉纱订单情况良好,均为纺企经营转暖提供了必要条件。棉花新政的实施,价格更趋市场化,国内棉花价差缩减,对于我国棉纺织业来说是个较好的消息。

2、棉纺企业国家政策调整影响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38号),决定自今年7月1日起,在部分行业开展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涉及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行业。值得关注的是,纳税人销售的货物适用17%税率的,则扣除率为17%。使进项、销项税率一致,同征同扣,税收改革将降低棉纺企业成本,提高纺织行业竞争能力。

同时(发改价格〔2015〕748号)文关于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的通知,电价调整自2015年4月20日起执行,河南省工业用电标准下降0.0105元/度。电力成本的降低对棉纺行业来说也使其竞争力提升。

3、棉纺行业成本分析

目前东南亚产区纺织工人工资在700-1000元/月之间,并且目前欧洲、北美等地市场对东南亚部分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鞋帽等实施零关税政策,而对我国出口同类产品则保持10%以 上的进口税,这就使得海外采购商更偏向于从东南亚产区进货,从而大幅拉低自己的销售成本。远低于国内水平,进口低支纱价格优势明显,继续冲击国内市场。

除去上述因素外,企业综合成本上升压力依然突出,用工成本连年上升无法逆转,现在更重要的是融资、土地、渠道、环保投入等费用持续增长,企业综合运行成本显著提升。本县小微企业多数缺少规模效益支撑,成本上升造成生存压力更大。

4、企业担保圈分析

互保联保的推出是企业间以互保或联保模式获取贷款,曾经被当作破解抵质押保证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但互保、联保担保在整合信用资源、弱化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风险的同时,还有内生诱发系统性风险的缺陷。但随着企业融资过程的发展,企业通过关联企业、互保联保等形式发展成交叉性的担保圈,担保关联关系日益复杂化。此时,从微观角度看,表面上银行对每笔贷款的保证关系仍保持着适度控制,但实际上从担保关系网络的整体可靠性角度看,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实际上均失去了对担保的有效控制权,丧失了应有的约束控制和保障效力。

在经济下行期,企业间的担保关系因市场环境压力和信贷收缩压力而变得异常紧张,特别是区域内同质类企业,无论是融资渠道还是担保关系通常都呈现多重性的复杂关系。在各种非确定因素影响下,信贷风险隐现过程中,触发银行抽贷和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担保圈风险凸显,一旦风险爆发且得不到解决,便引 发整个担保资金链条的断裂风险并可能传导至多个担保圈,引发区域担保系统的坍塌。(工行三家企业贷款违约,三家直接或间接涉及38家企业在多家银行联保、互保或担保贷款)。

三、我县棉纺企业生存状况

棉纺织产业是

工业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98家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预计完成工业产值284亿元,同比增加13%;工业增值68亿元,同比增值12.6%;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80%以上。

本次涉及贷款县域企业95家摸底调查,已停产企业有12家,棉纺类企业占9家。通过我部客户经理在贷后检查中发现,由于最近两年来棉纺行业形势萎靡不振,造成部分企业停产,在最近的贷后检查中,统计涉及

出现风险企业有9家,棉纺类企业7家,占棉纺类贷款企业10%。其中:

形势不容乐观,主要以下几种风险:

(1)行业风险:棉化纤纺织行业未来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2015年较去年有所好转。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棉价的降低、需求的缓慢增长对于棉纺企业相对利好,市场竞争仍较为激烈,对于一些规模较小,产品低端,质量无保证、生产成本高的企业来说,风险依然较大。另外,棉花价格的不利变动对于库存量较多的棉花加工企业(棉花储备企业),存货面临着较大的跌价风险。

(2)行业集中度风险:公司部贷款客户多数集中在棉纺行 业,尤其是近年棉纺行业景气度较低,部分小企业经营困难,偿债能力下降。我部短期内应该重点关注该行业的发展情况,尤其对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小的企业重点关注,对已经停产或者欠息、逾期的企业及时回收贷款(截至目前,通过金财公司已代偿6笔金额517万元)。长期来看,发展新的行业客户,降低贷款行业集中度,分散风险。

(3)偿债能力下降风险:根据大华国信2013年对新野企业的了解,与本次调查对比,新野企业贷款规模,尤其是他行贷款规模增幅较大,贷款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大,存在偿债能力下降的风险。

(4)关联方及关联业务风险:棉纺行业中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一般都在新疆设立棉花加工厂,一方面便于采购棉花,并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积极效果,同时,经营场所在外地,且资金来往频繁,业务关联度大,该部分关联交易风险联社人员无法监管。另外,企业股东涉及多种经营,尤其涉及到房地产开发及其他高风险投资,一旦出现风险,将导致本企业偿还贷款困难。

(5)代偿风险:授信企业多数存在对外担保额度较大,且担保企业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担保圈,一旦其中某个企业发生风险,其他企业必须承担代偿责任,甚至受到起诉,造成整个担保链条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意愿降低。该风险已经显现,应特别注意,及时采取措施。(6)新建项目风险:授信样本企业中部分企业,投资新项目,尤其是棉纺行业低迷的情形下,改变原有经营项目,投资新项目,未来项目经营的不确定性较大,需要充分考察项目的可行性,资金来源的可靠性,业务目前的开展成熟度,及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等。

(7)突发事件风险:在样本授信企业中,我部发现部分企业在公司业务及实际控制人个人家庭发生突发事件,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偿债能力下降。

综上所述,经过对企业实地调研,每吨棉纱净利润能够保持在1500—2000元,但是销售迟缓,成品库存压力大,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应收款回款周期长,资金流压力仍然存在。

四、我部采取针对措施

新常态下必须有新信贷管理方法,在联社领导下,我部彻底贯彻风险可控原则,对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进行操作,联社公司部对准这棉纺行业企业风险特点和状况,尤其是停产已出现风险企业,出具企业风险报告,并向联社建议按照“一企一策、一笔一策、分类处置、风险可控”的化解原则,摸清楚这几家企业全部贷款底细、担保圈范围、实际经营状况和资金风险。

1、改进现有企业担保模式

一个企业在出现风险后,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办法,都属于火 场救急或亡羊补牢,也是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并且实施效果尚 待时间检验。所以从根源解决企业风险控制问题,是重中之重,改进现有相对滞后的捆绑式担保模式,发展多样化的新型担保产品,可采取一些成熟商业化担保、政府担保、企业封闭担保、房产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土地流转抵押等,规避企业担保圈带来的危险。

2、建立企业退出机制

虽说没有倒闭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但是棉纺行业连续三 年带来的风险不容小觑,一些小企业规模小、成本高、利润少,经不起风吹浪打,这些企业需要逐步建立退出机制,进一步减少我部信贷资金风险。

3、设立企业贷款应急资金池

该企业转贷应急基金的使用坚持应急、有偿、短期、安全的原则,确保基金的规范和高效使用。企业应急互助基金使用坚持「救急不救穷」原则,兼顾申请企业的实际资金需要、资金投放能力和规避风险情况。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规避信贷风险,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因资金周转临时出现困难而有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4、建立新型还贷机制“分还续贷”

对部分符合条件的优质生产加工型中小微企业,根据实际经 营周期和现金流规律设置贷款期限,实施分期还款,结合实际资金需求适时补充贷款,形成企业多笔贷款递延循环的贷款格局。“分还续贷”业务根据小微企业生产周期和现金流情况,变按期 付息、到期还本为分期还本付息、循环放贷,缓解小微企业贷款到期一次性偿付的资金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等高成本融资搭桥贷款。该项业务既尽量遵循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的持续性规律,又分散和减轻企业贷款到期集中还款压力,同时能够有效防范企业因期限不匹配诱发的贷款风险。

5、建立协调机制,加大失信企业惩治力度

在实际工作中,我部出现了新野县金利泰棉织有限公司、新 野县锦源棉织有限公司等老板失联现象,存在恶意逃债,甚至“跑路”个案,建议联社与县政府相互协助,一旦出现此类案件,高效协调,化解追债难题,提交法院起诉,尽力减少代偿损失。

棉纺企业信息化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3 年选择郑州市某家棉纺企业,共抽取41 名工人,其中26 人来自细纱车间,15 人来自与细纱车间相邻的前纺车间和络筒车间;工龄为2~35 a。学生23 人,身体健康,其中男生12 人,女生11 人。

1.2方法

试验过程包括热舒适问询和试验参数测量。热舒适问询主要包括热感觉投票(TSV)、热接受度投票(TA)。学生的服装统一配置,TSV采用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E)7 级投票,即热(+3)、暖(+2)、稍暖(+1)、中性(0)、稍凉(-1)、凉(-2)、冷(-3),TA采用采用4 级标度:完全接受(0)、勉强接受(1)、勉强不接受(2)、完全不接受(3)。试验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黑球温度。测量仪器情况见表1。试验时,工人站立在机器旁、不妨碍操作的区域接受问询。由于要让学生充分适应车间环境,但又要避免学生影响车间正常生产,学生在进入车间后全部位于细纱车间的走廊上,适应3 h之后才进行试验。测试和问询同时进行,距测试者20 cm、高度为0.1、1.1 和1.7 m处,测量待数据稳定后取3 min平均值。

PMV可通过温度、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代谢率和服装热阻计算出来。其中温度、湿度、风速等可以直接测量[5];平均辐射温度根据热环境的人类工效学物理量测量仪器(ISO 7726-1998)由空气温度、黑球温度和风速计算出来;代谢率可根据ASHRAE 55-2013 进行计算,计算出棉纺织车间工人的权重代谢率为2.03met;学生一直在走廊中站立或走动,其代谢率取为1.2和1.7 met,按两种活动时间基本相当,则可计算出棉纺织车间学生的权重代谢率为1.45 met。工人衣服分别为长衫裤子或短衫裤子,服装热阻按ASHRAE 55-2013分别取为0.61 和0.57 col。学生服装统一为短衫短裤,服装热阻取为0.57 col。根据ISO 7730 提供的PMV计算程序,输入温度、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代谢率和服装热阻数值6 个参数,则可计算出PMV值。

2 结果

2.1 AMV和PMV

AMV常用TSV投票结果来表示。计算出工人的PMV最小、最大和平均值分别为1.5、3.2、2.4;而调查工人的AMV最小、最大和平均值分别为0.0、3.0、1.8。计算学生的PMV最小、最大和平均值分别为1.2、1.6、1.4;而调查学生的AMV最小、最大和平均值分别为0.0、3.0、2.1。见图1。在理想情况下AMV应该等于PMV,图中所有点均应位于该线上。实际上,大部分代表工人的点均位于该线下方,表明PMV大于AMV,即对于工人来说,计算出来的PMV值高估了工人的AMV。对于学生来说正好相反,即计算出来的PMV值低估了学生的AMV。为判断PMV与AMV的偏差,计算出工人的AMV-PMV为-0.67±0.80,学生的AMV-PMV为0.62±0.78。二者的绝对值范围均超过了1,因此必须考虑热适应,不能采用PMV代替AMV。

注:AMV—实际热感觉;PMV—预测平均热感觉指数

AMV-PMV理想值应该为零,但工人的AMV-PMV平均值为-0.67,学生的AMV-PMV平均值为0.62。这表明不同研究对象对纺织车间热适应程度是不同的。对于纺织工人来说,热适应不仅存在,而且其数值较大(AMV比PMV计算值小0.67 量级)。由于纺织车间是高温高湿环境,学生很难适应,因此AMV平均比PMV值大0.62 量级。

因此,由于存在较大的热适应,文献中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经验公式、指标、健康保护措施均不能直接用于纺织车间。如果想准确描述棉纺织车间的热环境并提供恰如其分的健康保护措施,必须针对棉纺织车间的实际情况,深入考虑不同研究对象在棉纺车间人体热适应的差异。

PPD与PMV值相对应,用于描述对于热环境不满意投票的百分比。根据PMV值,可计算出工人和学生的平均PPD值分别为85.5%和46.8%。而实际的TA调查中,对车间环境不接受(即投票2 和3)的工人和学生分别为2 和4 人,分别占比例为4.9%和17.4%。TA调查的数据均远远低于PPD的计算值,这表明对车间热环境不接受的人远低于计算值。相对于学生来说,工人的PPD值与TA值相差更大。

2.2 PMV、PPD与相关标准比较

调查得到的AMV、计算出来的PMV和PPD值均高于标准的推荐值。按热舒适的相关理论,棉纺织车间应该是热环境很差。然而通过TA调查表明,工人和学生对棉纺织车间并不是很排斥。这主要是因为,棉纺织车间的人员对相对糟糕的热环境产生了热适应,进而调整了自己对车间的热期望值。见表2。

注:ASHR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MV—实际热感觉;PMV—预测平均热感觉指数;PPD—预测不满意者的百分比。

3 讨论

应用PMV- PPD指标体系描述人工控制、中性环境下的人体热状况尚可,也被ASHRE 55-2013、ISO7730-2005、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等众多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采用,作为衡量人体热舒适的主要指标。然而,PMV-PPD指标体系在描述偏离中性的环境下,往往很难准确描述人体的热舒适状况。例如部分文献认为,在偏热的夏季民居环境里,PMV明显高估居民的热舒适[6,7,8]。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采用PMV-PPD指标体系来描述棉纺织车间的热环境,无论是男女工人,测得的PMV值均高估了调查所得的TSV值[7]。高估的原因在于:PMV-PPD指标体系源于丹麦科学家Fanger在试验室内对1 296 名年轻的欧美人做出的测试资料、运用能量守恒推导而来[9]。棉纺织车间是明显的高温高湿环境,然而目前多数研究高温高湿环境人体热感觉的研究文献均以在校大学生或居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些适用于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经验公式和指标,然而由于这些研究并没有考虑类似于纺织车间一线工人的热适应。那么,纺织工人对纺织车间有没有热适应,热适应到底有多大?这些问题很值得研究[10,11,12,13,14]。如果工人在车间的热适应较小,则可以把这些研究成果(如经验公式和指标)直接应用于纺织车间的热环境。如果热适应较大,则必须深入研究工人在实际纺织车间中的热适应,才能更准确地描述这些环境下的热环境实际情况。

工人在车间的热适应有:(1)心理改变工人长时间在车间工作,热期望预期较低,对纺织车间热环境有一定的心理预期;(2)生理改变长时间工作导致生理改变,使生理系统可能会更适应纺织车间;(3)行为改变工人可以喝水。相对于心理改变和生理改变,工人行为改变仅包括喝水,该改变导致的热适应明显弱于上述的心理改变和生理改变而导致的热适应。

学生在车间的热适应仅有行为改变,如自由变换位置,在车间走廊来回走动和喝水等。

由于学生在车间走廊来回走动,选择了车间相对较凉爽或风速相对较大的区域,所以在相同的车间环境下,计算的学生PMV值相对较低,但由于学生对车间热环境很难短时间接受并适应,即使学生在车间适应了3h以上,学生的AMV值仍然较高,使得PMV值明显低估学生的AMV值。工人基本都在工作区域附近接受问询和测量,因此计算得到的PMV值较高,但工人对车间的热适应比学生更好,因而使得PMV值明显高估工人的AMV值。因此,当不同的研究对象处于高温高湿的棉纺织车间时,应采取不同的、更具有针对性的健康保护措施。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研究棉纺织车间的人体热适应,为深入研究棉纺车间的热环境并采取恰如其分的健康保护措施提供试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郑州市某棉纺织企业有工作经验的工人和从未进入车间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棉纺织车间的热适应进行对比研究。对实际热感觉(AMV)、预测平均热感觉指数(PMV)、预测不满意者的百分比(PPD)和热接受度(TA)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AMV-PMV的理想值应为零,现场测定工人的AMV-PMV值为-0.67±0.80,学生为0.62±0.78。调查的AMV、计算出来的PMV和PPD值均高于标准的推荐值,并且工人和学生对热环境不接受的比例远低于PPD。结论 若准确描述棉纺织车间的热环境并提供健康保护措施,必须针对棉纺织车间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同研究对象在棉纺车间人体热适应的差异。

河北棉纺织企业的发展思路和任务 篇4

金融危机的爆发, 给纺织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很多企业倒在了金融海啸之中。后危机时代, 经历了金融海啸的洗礼, 脱胎换骨生存下来的纺织企业, 在新的挑战中, 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空间。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科技和传统纺织工业的结合日益紧密, 可再生原料、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将对世界纺织工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必将为纺织行业加快科技进步、加速产业升级提供条件。

在“十二五”期间, 内需扩大和消费升级将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巨大的需求和拉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服装服饰方面, 人们会有更高的需求。家用纺织品消费方面, 住宅面积逐年增加, 酒店和旅游业兴旺发展, 美化居室、舒适健康、追求时尚, 势必带动家纺总量上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将推动具有保健功能、安全功能、智能化功能、人性化功能、卫生功能等新功能的家用纺织品不断推出, 将进一步拓宽家纺产品的应用领域。同时, 医用纺织品和土工合成材料的需求都将会有10%以上的增长, 车用装饰材料、过滤用纺织品等需求也将会持续增长。但由于原料、能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 国内外行业竞争将更加复杂和激烈。

二、河北棉纺织企业的发展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 以改革、改制、改造为重点, 以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为主线, 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支撑, 以提高员工收入为重点目标, 按照“主业做精、开发突破、适度多元”的发展策略, 引进战略投资者, 实施“人才兴企”和“品牌利企”战略, 提升“贸易拉动”效应, 产品经营、资产运营和资本运作多措并举, 完成机制创新和产业延伸。同时, 紧紧抓住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 择机进入新兴产业, 开发生产产业用纺织品, 为企业在调整转型期间提升业绩、确保员工收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和员工收入提高的发展目标。

三、河北棉纺织企业的主要任务

1. 强研发。

提升和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可实验室的作用, 加强“产、学、研”联盟, 深化与科研院校和上下游高端客户的研发合作, 建立完善的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把研发创新作为企业腾飞的“发动机”, 制定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创效提成奖励办法, 设立技术研发专项资金, 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学知识、搞研发、出新品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操作技术水平、设计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大高性能、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的开发力度, 同时研发创新与市场定位相结合, 密切关注高端客户的需求趋势, 不断跟踪纺织技术前沿, 深刻认识企业自身的特点, 打造“拳头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市场主导产品。自觉融入“产、销、研”一体化快速反应机制, 把握好各种市场机会,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调结构, 精制造。

按照“规模适度, 品质优异, 差别化为主”的要求, 大幅提高无棉卷、无接头纱、无梭布和精梳纱比重, 适度提高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产值比重, 扩大在功能性纺织品、绿色环保生态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重点领域的应用。调整产业结构, 筛选新材料、新能源、生态环保和金融投资等项目, 择机布局新兴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提高设备效率, 缩短加工流程, 降低加工成本, 提高加工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水平, 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缓解当前招工难的课题。

3. 大贸易, 创品牌。

建立和完善融合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四位要素于一体的自主品牌价值体系;通过加大自有销售网点比重、创新营销模式等多种方式, 建立多层次的自主品牌销售渠道;做大做强商贸物流产业, 完善提升融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为一体的现代大贸易体系。充实品牌设计团队和营销团队, 培育知识品牌, 提高品牌贡献率。

参考文献

[1]姚穆.中国纺织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棉纺织技术, 2011, 39 (2) :1~2

[2]章友鹤, 邵伟华.国内外棉纺织设备近期技术进展[J].棉纺织技术, 2010, 39 (12) :28~32

棉纺企业信息化 篇5

关键词:棉纺企业,棉花,采购成本

采购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首要环节, 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采购能用合适的价格购买合适的原材料, 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保证生产的持续进行;同时, 合理有效的采购也能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 减少库存成本, 增加利润。采购成本及策略的选择则会对供应链中下游企业的成本与定价产生影响, 乃至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最终的获利情况。采购渗透到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 对采购进行有效的管理会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做出巨大贡献, 因此企业必须重视采购管理。

对于棉纺织企业而言, 棉花是主要的采购原料之一, 约占棉纺织品总成本的70%, 对棉花的采购占用了企业的大量流动资金, 因此棉花价格的高低成了棉纺织行业经济效益的晴雨表。棉纺织企业在供应链前部分的链条上有着独特的特征。首先, 棉纺织企业所处供应链前端的物流与产品属于农产品或初级加工产品, 受农业政策、生产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其次, 棉纺织企业所面临的供应商是农民或棉花加工、流通企业, 供应商的素质和特点千差万别, 选择范围相对较小, 且从整体上来看, 棉纺织企业对供应商的依存度较高, 而棉花市场价格受季节、气候影响大, 因此棉纺织企业在价格和供应上很难与供应商达成协调同步。

我国棉纺织企业身处竞争激烈的棉花市场之中, 不但要面对来自行业内部以及替代产品等各方面的竞争, 还要面对当今经济形势突然转向而带来的挑战。

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原料消耗是企业的第一利润源, 增加销售量、提高销售利润是企业的第二利润源。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和竞争不断加剧, 再加上受客观技术的限制, 企业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努力空间越来越小, 因此, 企业要在竞争中保持有利位置, 那么就要充分开发第三利润源, 即通过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来实现利润增加的目的。一个没有成本优势的企业是不可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在纺织行业“大洗牌”和金融风暴冲击实体经济的背景下, 研究棉纺织业如何通过“开发第三利润源”来培育核心竞争力、取得市场主动权显得尤为有意义。

1 棉纺织企业的棉花采购管理现状

纺织企业的采购过程具有某些特殊性, 主要涉及到所消耗物质的结构及采购市场的特点。纺织企业的采购活动涉及到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技术供应, 它充分依赖于所生产产品的特性、工艺过程的特殊性、生产能力的负荷程度。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不仅形成了成品市场, 还形成了资源市场。资源市场影响到输入物流及输入资金流的调节。在纺织工业的采购管理实践中通常是按物质种类进行采购作业的分工。纤维原料的采购被划分为单独的采购职能领域, 这是由一系列的客观情形所造成的。纺织原料通常是均衡地大批量地使用, 并具有严格确定的几何包装尺寸, 这允许简单地形成较大的装运批量。在纺织原料的保存中使用了专门的仓库。至于原料采购市场, 则与其他物资采购市场不同, 缺乏稳定性, 依赖于自然气候条件及政策环境。

2 棉纺织企业棉花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 我国大部分棉纺织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程度较低, 并没有真正把采购成本重视起来, 大部分棉纺织企业当前的采购管理还处于给予库存管理的阶段, 其采购和库存管理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 国内已经有不少棉纺织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逐渐步入基于供应链管理阶段, 但是从战略角度去进行采购管理的企业还为数不多。我国进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已经10年, 棉花市场的变化对棉纺织企业棉花资源的获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棉花采购也有必须改变传统的做法, 加强采购管理、充分发挥采购的杠杆作用、为企业赢得利润空间是棉纺织企业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目前, 我国棉纺织行业的采购管理尚且存在以下问题:

2.1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不完善, 棉花价格波动幅度大

自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 多种体制、多形式的棉花收购渠道打破了棉麻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 无证收购的个体业者不断增加, 部分有实力的大企业囤积居奇, 从而干扰了棉花的正常流通;再则小轧花机加工户屡禁不止, 棉花收购商收棉不分等级, 加工的棉花存在混级、混色, 异性纤维多, 短绒率高, 回潮率大等问题, 从而严重影响棉纺织企业的产品质量。

2.2 棉纺织行业过度膨胀导致“大洗牌”, 内部企业正两极分化

棉纺织行业的经营逐步陷入困境, 这其中有政策的因素, 有自身发展的因素, 但最重要的还是最终需求减少所致, 国内部分棉纺织企业迫于经营压力而降低了开机率。在纺织行业“洗牌”进入到实质性阶段以后, 国内部分小企业经营艰难, 国内优质纺织企业在重重压力之下也倍感艰辛。

3 控制棉花采购成本的对策

棉纺织企业在节约棉花采购成本时应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具体如下:

3.1 多渠道采购规避采购风险

在采购成本的杠杆作用下, 较小的采购成本变动会带来销售利润的巨大波动, 从而形成采购风险。除了传统的现货交易外, 利用期货、网上电子交易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应对市场风险的方法不但适用于棉花企业, 同样也可以被纺织企业所采用。

3.2 确定合理的订货批量

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 棉花供应商与纺织企业是一种合作关系, 合作的目的是获得比独立库存更高的效益和效率, 达到双赢。因而首先必须确定对双方都有利的最优批量和价格, 采取合适的数量折扣价格形式来协调双方之间的批量, 在促使棉花供应商利润得到提高的同时, 纺织企业的采购成本也得以下降, 从而使供需双方在合作博弈中, 都能增加收益。

3.3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加以评估

一个好的棉花供应商应该拥有制造高质量产品的加工技术和足够的生产能力, 质量资格认证是纺织企业考虑的首要因素, 另外还要考虑是否位于优质产棉区以及运输距离的远近, 在保质保量的同时尽可能节省中间费用。并同步进行客观公正的供应商评估工作, 把评估结果告知供应商, 以促进并提高供应商供应水平, 保证纺织企业供应的稳定, 从而改进采购时间, 降低存货过期风险, 降低交易成本。

3.4 响应国家政策

国务院在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时提到,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 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振兴纺织工业, 必须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为重点, 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巩固和加强对就业和惠农的支撑地位, 推进我国纺织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棉纺企业信息化 篇6

一、精细化管理对于棉纺企业的作用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它是产品精细化,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更深层次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精化管理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它以专业化为前提、技术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高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精"就是切中要点,抓住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

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棉纺行业作为传统的基础性行业之一,兼具一般制造业和区别于一般制造业的行业特点,比如具有高度集中的控制体系;依赖于精细深入的分工协作;技术领域与经济领域的相辅相成;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层次复杂;生产过程灵活多变等等这些个性化特点使得棉纺企业对早日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

二、ERP管理系统对精细化管理的支撑作用

ERP管理系统本身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它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增值流、业务流统一集成于一个平台之中,因此棉纺企业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以ERP管理系统的建设为基础,将企业所有的资源囊括其中,做“精”做“细”。

精细化管理的大前提是个整体管理理念,即流程设计、组织和实施,然而要实现从产品的精益设计到精益供应链管理最后到精益生产全过程,这些靠传统的手工方式是实现不了的,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做支撑。

从国际、国内企业搞精细化管理的经验来看,精细化的前提是规范化、标准化和数字化。没有强大的ERP管理系统来支撑,精细化管理是落实不下去的,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和固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要对棉纺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必须同步进行ERP管理系统的建设。

三、ERP管理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步骤

ERP管理系统要实现棉纺企业精细化管理通常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

1、精细化档案管理

信息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棉纺企业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和积累大量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管理层面的信息如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业务流程;供应链中信息如客商、加工商、运输商信息、市场价格、行情波动;生产层面的信息如产品信息、产品设计思路、工艺信息、设备信息等等,我们统称为企业档案信息,这些档案信息囊括了企业文化精华、企业技术精华、企业智慧精华,ERP管理系统上线伊始,首要任务就是要归纳、梳理企业档案数据,完成企业基础数据的统一化、科学化、有序化管理,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符合企业个性化管理的档案信息。

2、精细化制度管理

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管理的优劣差异一方面取决于企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规范,另一方面取决于企业制度的执行力是否到位。ERP管理系统可以恰如其分的从这两方面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从过去的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的量化管理,促进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变,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首先,ERP管理系统能够充分细分企业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使企业管理体系健全,责权明确。

其次,ERP管理系统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梳理现有管理制度,发现现行管理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将精细化管理制度固化于ERP管理系统之中。

最后,ERP管理系统可以设立管理制度的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充分保证制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提升企业执行力,通过ERP管理系统对业务流程统一管理,将会避免在业务管理中出现通常由于人为疏忽而产生的管理漏洞。

3、精细化产品管理

产品质量是制造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对棉纺企业更是尤为重要,棉纺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的特性,建立确保产品质量的管控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ERP管理系统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轻松实现对原料、物料、机配件、半成品、产成品等不同产品形态质量的动态管理,ERP管理系统中都有严格的质量检验、跟踪体系,原料、物料、机配件的质检保证了生产源头的稳定性,半成品、产成品的质量可以随时与订单需求比较,最大限度的降低贸易风险,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4、精细化协作管理

分工协作是企业提升效率的必经之路,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就必须通过配合与精密协作来完成工作,随着企业产品、服务复杂程度日益加剧,精细化协作也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ERP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对所需互动的关联信息进行梳理,实现信息共享与互动;通过ERP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调整管理流程上的重复和过剩,使信息化更加畅通、精炼,从而实现集成、高效,以达到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5、精细化市场管理

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优势,就必须精细化市场管理,实时把握市场脉搏,因此细分市场、细分客户,全面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棉纺企业从过去的以常规产品生产为主转向订单生产为主,由以往的以产待销的生产经营方式向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转变是棉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ERP管理系统通过客户关系管理、订单管理、产品价格管理、客户信誉管理、应收应付等管理模块,在降低业务贸易风险的同时能够通过数据统计及时收集市场、客户动态信息,为企业了解市场和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倾向提供了及时而准确的一手资料。

6、精细化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财务管理活动涉及棉纺企业的生产、供应、销售各个环节,同时财务管理活动本身为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计划管理、劳动管理、物资管理等一切管理活动提供准确完整的基础资料;而且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成果上来,通过核算分析,对此可以检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执行情况,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实现财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是ERP管理系统的重要任务,一般企业使用ERP管理系统之前往往已经使用了财务管理系统,如果说ERP管理系统是对业务过程的管理,那么财务系统就是对业务执行的结果管理,ERP管理系统中拥有业务发生过程的全部内容,是产生财务数据的先决条件,通过ERP管理系统的业务执行结果体现在财务管理中为资金管理、应收应付管理、票据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内容,ERP管理系统的使用记录了财务数据发生的原由,增加了财务数据的说服力,进一步ERP管理系统结合财务数据来对业务进行管理,指导生产、销售、采购业务的展开,ERP系统的使用对于棉纺企业优化成本控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通过ERP管理系统中配棉管理模块的使用,可从原料品质、库存量、成本等多角度为棉检人员提供参考,轻松实现以最低成本达到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的配棉方案。根据已实施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统计:同品种对比,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系统使用前后配棉平均等级下降0.5级以上,产品原料成本大幅降低。

7、精细化能源管理

能源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重要目标之一。当今世界工业的主题是节能环减排,绿色工业,但是能源成本一直以来就是棉纺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能源消耗过高已经成为中国棉纺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能以最低的能耗、最小的污染来实现最大的利润是棉纺企业需要攻克的重要难关之一,是棉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重要发展方向,而ERP管理系统在棉纺企业能源管理方面也大有可为,企业可以依据节能减排计划,再根据单位产品、半制品能耗指标,合理分解能源需求,可精确快速预算月、季、年能源资源用量、费用预算。而且ERP管理系统能全面、准确、实时地反映棉纺企业耗用能量、耗用成本、能源利用率、对比单位时间内,单位产品能耗成本,分析能耗成本走势,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寻求成本更低,节能减排效果最佳的能源使用方案。

四、ERP管理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1、减少用工数量、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ERP管理系统的使用,可以优化岗位结构,减少冗余劳动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一般员工需求五至十天完成的报表,在上线ERP系统之后只需将业务原始数据录入系统,然后由系统按一定规则自动生成各项业务报表。与以往手工报表制作相比ERP管理系统实施后,报表及时率提升90%以上。

2、降低库存资金占用

根据订单及企业库存情况安排生产,各项物资库存明显下降。根据物资库龄分析、库存警报等相关报表,及时处理不良物资,有效缩短生产原料库存周期,减少企业资金占用中比重最大的库存原料资金占用。

3、优化成本控制

ERP管理系统结合精细化管理思想对企业最大的贡献在于成本控制,通常都能把成本控制到最优,因为管理的精细化能够极大的优化流程、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不必要的成本耗用。

4、增强财务数据说服力

ERP管理系统的业务管理功能,有效保证各项业务数据的产生都严格控制在企业制度范围内,由此最终产生的财务数据都是经过企业各级相关部门、领导审核通过的数据,增强了财务数据的说服力。

5、提高资金周转率

通过使用ERP管理系统,财务部门可以更方便、及时的对企业业务管理流程进行监控,提高资金回笼速度,降低不良业务的出现机率,有效提高资金周转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各项业务的风险。

五、总结

棉纺企业信息化 篇7

关键词:微小型棉纺企业,问题,发展

纺织企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主要以中小型企业 ( 中型、小型、微型) 为主。多年来, 为满足国内需求, 解决“三农”问题, 平衡外汇收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浮动和一些条件的制约, 我国纺织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根据这些条件的限制以及市场经济的浮动, 我国微小型纺织企业得到了较快速的发展, 并在不断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1 微小型企业的定义

微小型企业是指小型、微型、家庭作坊式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总称, 是具有规模和产值较小, 生产的产品种类单一, 产权和经营权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的经济组织。

2 我国微小型纺织企业的发展

( 1)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纺织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生产在快速提升, 产品的出口量在大幅增加, 企业结构得到合理的调整。同时, 纺织产品的使用范围扩大至各个领域, 如: 航天、农业、交通、医疗等。对于企业就业人数需求增加, 吸纳的就业人员超过了2000万人, 其中农民工就占据了80% 的比重, 使纺织产业的生产效率大幅上涨。在2006年我国的纱线产量达到1740万吨, 同比增长了20.8%; 布产量达550亿米, 同比增长了13. 5%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的数据可得, 同年我国的棉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累积达560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了17% , 36. 2% 。

( 2) 在2008年, 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人民币开始升值, 出口退税的下调, 劳动员工的成本上升。我国的纺织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出现了市场需求失衡, 企业经营困难, 亏损增加的现象, 经济效益开始呈现下滑的趋势。因此, 纺织企业的生产速度明显降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可得, 2008年, 我国纺织企业有4.7万户的生产总值累计达34780.61亿元, 同比增长了13.73%, 但是增长速度和前一年相比却下降了8.84个百分点。同时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使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导致我国出口量的下降, 给企业的赢利带来巨大的压力。在2008年, 全年人民币兑换美元累积升值8.7%, 若排除升值的因素, 纺织企业的实际结汇收入与前一年相比也成下降趋势, 同比减少约0. 7%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国众多纺织企业陷入了经营困难的境地, 处在亏损的边缘。

在2008年我国出口纺织的销售金额为652.6亿美元, 成衣出口销售金额为1200亿美元, 两者在世界销售金额的占比分别为26.1%和33.2%, 总计销售金额在世界销售金额中占比为30.3%。

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我国棉纺织业的产量也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至2008年的棉花耗用量中就能够体现。在2006年我国棉花的耗用量达1049.8万吨, 在全球占比为40%; 2007年我国棉花耗用量仍上升为1089.8万吨, 在全球占比为41.3%, 到2008年时我国棉花耗用量呈下降趋势, 全年耗用量只有899.9万吨, 在全球占比为39%。

( 3) 在2009年, 根据国内企业生产的情况, 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帮助企业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 开始出现内需市场的稳步上升。2009年的1月至11月, 我国纺织企业规模有5.3万户企业的生产总值累计达34268.04亿元, 同比增长了9.71%, 增长速度比前一年同期下降了4. 62个百分点。同期的销售产值同比增长了9. 82% 。最终的产销比达到了97.67%。

( 4) 为了恢复企业生产和稳固纺织产业的提升, 我国纺织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在我国纺织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各区域服装产业的不平衡, 处在东部沿海的区域由于产业对于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能源将面临紧张的趋势, 同时雇用劳动力的成本不断地上升。而现在的中西部地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及原料和劳动力充足的优势, 这些因素也加快了纺织产业区域转移的进程。在2009年中部地区完成了1076.76亿元的固定投资, 同比增长30. 1% , 比东部地区高出22. 24个百分点。新项目的开发达3069个, 同比增长48.69%, 高出东部区域26.3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18.17%, 相比东部地区高出9. 36个百分点。

我国纺织业向中西部的转移, 对于中西部的投资也在逐步增多。2007年时对于我国 东部的投 资同比为16. 33% , 占比为66. 56% , 而对于中部的投资同比为54. 2% , 占比为25. 52% ; 2008年我国纺织业在东部的投资同比为 -3.62%, 占比为60.1%, 对中部的投资同比为27.05%, 占比为30.38%; 到2009年我国纺织业在东部的投资同比为7.86%, 占比为56.93%, 而对中部的投资同比已达30.10%, 占比为34.71%。

在2009年我国中部地区的纱产量已达27.79万吨, 出口比值比2005年增长了21.14%, 布产量达15.49万吨, 出口比值比2005年增长了12.25%。2009年中部地区的纺织企业的经济指标也在上涨。2009年东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达31956.67亿元, 同比增长了8.81%, 利润总额为1111.16亿元, 同比增长21.28%; 中部地区的工业产值为4319.97亿元, 同比增长了18.17%, 利润总额为179.06亿元, 同比增长了44.95%。

3 微小型棉纺织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纺织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受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条件的约束, 我国的微小型纺织企业主要是以县镇区域经济为主, 产品特色突出, 规模小效益明显, 占据中国纺织业的比例较大。但是, 微小型纺织企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微小型棉纺织企业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融资困难, 科研能力偏低等。

( 1) 微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微小型企业的创办是以自有资本为投资的来源, 规模较小成本过高, 而金融机构一般以提供流动性资金和购买固定资产需要的资金, 这便给规模较小的微小型企业的贷款带来了困难。因此, 微小型企业一般采用民间筹资的方式, 但是高昂的利息会使微小型企业的经营进入困境。目前, 我国众多的微小型企业没有一定的企业制度, 没有企业财务方面的状况记录, 使金融机构无法得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 这便严重阻碍了微小型企业的融资。

( 2) 产业规模小, 缺乏竞争力。微小型企业多以加工型企业为主, 规模较小, 企业生产设备落后, 多以生产中低档产品为主, 多是注重产品的量。成本低廉是这类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

( 3) 发展的盲目性。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 部分微小型企业片面地追求产值的快速增长, 而企业的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导致产品机构和技术能力的失衡, 阻碍着企业的持续发展。

( 4) 缺乏创新能力。微小型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低廉成本的基础上, 企业缺乏对于技术的资金投入和技术自主创新的人才。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技术模仿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4 解决微小型企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方法

( 1) 面对微小型企业融资问题。首先, 促进金融机构观念的改变来强化对微小型企业的信贷投入。为微小型企业设置专业的信贷部门, 研制出微小型企业贷款方式的多样化来解决微小型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其次, 成立微小型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①形成微小型企业贷款担保的途径, 如基金担保或政府政策性担保。②建立担保机构资金风险赔偿体系。形成一定的制度来规范担保组织的资金情况问题和受担保企业的风险控制问题。

( 2) 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的控制。设立相关的政策来规范微小型企业中的对于量的追求, 加强他们的产品质量意识。

( 3) 加大政府政策的宣传力度, 要求微小型企业严格按照制度管理企业, 企业生产设备和近期投入提升, 以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例如, 双甸镇很多企业受到市场需求萎缩, 原料价格的波动, 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 2011年由于在生产中受到大企业订单减少, 企业内部管理的松散, 人员素质低以及产品质量差等问题的影响, 众企业开始忽视政府的制度盲目地抢市场, 但是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初喷质量问题致使33家企业停产。而当时的南通世纪天虹有限公司, 加大了对于产品设备资金的投入, 使企业生产提高了近3倍, 使企业的首季销售额同比增长了60%。

( 4) 增加企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主要是增加企业技术人员和员工的产品创新意识。通过增加产品技术创新的投入, 改变原有的低成本理念。政府也可以通过设立一定的创新奖项来激发微小型企业的创新意识, 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5 结 论

占据我国纺织业较大比例的微小型纺织企业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在2011年, 国家研制的《中小型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明确相关问题。同时出台了相关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优惠政策扶持这些企业的发展。微小型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再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自身的改进, 一定会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悦恒, 陈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浅析[J].今日财富 (金融发展与监管) , 2011 (12) .

[2]朱兰芬.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成就和展望[A].新千年世界棉花市场和中国棉花业展望——2001年中国国际棉花会议论文集, 2001.

上一篇:微生物蛋白饲料下一篇:职业中学教师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