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共12篇)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篇1
1 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 汽车的销量快速增加, 自然也导致汽车的保有量急剧上升。加之汽车上在不断运用高新技术的装置及产品, 这就给汽车维修人员带来了新的要求, 也给汽车专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因此, 汽车维修相关专业就要结合实际教学中发现存在的种种问题, 进而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 再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
2 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现状
要想提升该专业的教学质量, 首先就要弄明白汽修专业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有效提升。具体来看, 汽修专业教学上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2.1 汽车构造的推出时间与教学时间相隔较长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汽修专业老师都是借助教学挂图、实物及模型等各种形式教学, 之后学生再对相关知识死记硬背,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不错, 但是由于汽车构造和后续专业课知识教学存在时间差, 时间一长学生就将许多汽车构造知识遗忘了, 但是要修理汽车必须要在构造理论基础上才能够操作, 一旦不懂理论, 必然是空谈。
2.2 理论与实操脱节
事实上汽车修理及构造都是离不开实物的。一些理论教学没有实物, 是绝对不能够产生清楚。但是很多汽修专业教师经常在黑板上谈修汽车, 学生就云里雾里, 笔者曾经就问学生汽油泵, 但是很多学生居然不知道, 反映说从没见过实物, 也没有实操拆装过。加之一些教师为了赶进度, 根本无暇安排学生拆装汽车, 致使学生只能够纸上谈兵了。
2.3 理论与实习安排缺乏妥当性
在汽修教学上, 无论是汽修理论还是构造, 都应该合理安排理论与实习, 但是多教学上中理论而轻实习。事实上, 学生所学理论再多, 但是不通过实习来有效巩固, 如果等到学完了全部理论再实习, 必然导致前面所学知识遗忘, 实习之时又摸不着头脑, 感受束手无策。
3 提升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策略
从上面汽修专业的教学现状可以看出来, 教学中还存在各种不足之处, 这就需要该专业结合自身现况做出相应的加强措施:
3.1 结合汽车发展更新教材知识
要想提升汽车专业的教学质量, 首先就要具有一套现代化教材。但是从很多专业实况来看, 使用的汽修教材和现代需求出现了脱节, 不但内容比较陈旧, 更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大多数专业实习最多都是东风货车、解放货车以及桑塔纳轿车等车型为主, 这些车都已经过时了, 自然有关汽车知识陈旧了。比如汽油机的燃油供给部分主要是讲解已被淘汰的化油器, 和当前的生产和销售实况严重脱节。事实上在教学中应该只是讲化油器部分的发展史, 而应该将电子燃油喷射控制系统重点解说。同时伴随着汽车技术发展, 汽车内部系统逐渐复杂化, 大力发展了各个电子控制装置并被广泛使用。汽修专业教学不单单是结构上, 还要涉及到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优点以及使用上各种注意事项, 同时还要将不同技术生产的汽车维修及保养融入进课堂教学之中, 比如带涡轮的增压发动机是行驶中要注意什么操作, 怎样使用与维护三元催化转化器净化尾气等。汽修专业还要涉及到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各种原理, 还要涉及到汽车的电气设备、接口技术及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各种内容, 还要涉及各种更新知识, 将汽车的最新技术原理、结构以及发展趋势等各种信息传达给学生, 比如智能后视镜、车载蓝牙、智能空调等各种知识。
3.2 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教育
事实上, 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 要提升教学质量首先就要增强学生对汽修的兴趣才行。一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学习, 同时兴趣还是学生学习强大动力。因此教学上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 将汽修课教学上的活灵活现, 让学生从欢笑中学到汽修知识, 比如在教授汽车发展史知识时, 可多做一些动画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增强他们的兴趣爱好。
3.3 在教学中合理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依照传统教学方法, 大都是一张黑板一支粉笔, 外加一些挂图, 但短时间学生还有激情, 但是时间一长积极性就不高。要想提升教学质量, 在讲发动机的电子控制部分组成与类型之时, 笔者所在单位广泛使用奇瑞轿车作为教学用车, 采用数码相机将节气门体、空气流量传感器等各种控制部件工作原理拍成教学视频, 首先让学生就各种控制系统形状、位置、基本功能以及结构上有一个初步了解, 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接着讲解原理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进一步探索控制部件中内部结构, 进而在极短中掌握工作原理。过去很多教师讲述理论之时都是讲重点难点放在汽车各个部件原理上, 一些教师说的口干舌燥, 但是学生完全不懂。因此在教学上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使用多媒体给学生直观演示, 就能够展示不同效果。比如要讲解发动机的“喷油器”之时, 因为其结构与工作原理比较复杂, 而且燃油喷射之时燃油通过喷油器接头都针阀体的下部环形油腔中, 燃油是会流动, 而且开启针阀的过程也是运动, 还会产生喷雾质量, 如果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很难理解与掌握。就要使用相应教学软件, 通过多媒体用动画形式体现出喷油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这样学生就能够理解到喷油器的原理、结构以及工作情况。
3.4 边学边总结提炼
汽修专业教师要依据该专业知识逻辑体系, 分清主次, 采用精炼语言准确生动总结出汽修专业知识。比如讲授自动变速器之时, 因为难度较大学生极难理解其工作原理。因此就应该多总结, 尽量将难度大的知识简化。
而且, 为了强化学生对汽车相关知识理解, 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都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想法理解, 使用自己语言展示出来, 尽量将知识化繁为简, 比如传授电控的自动变速器原理之时, 要依据档位开关、模式开关与超速档的解除信号来合理选择, 并使用学生自己的语言体现出来, 这种方法能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在汽修专业教学中具备较好效果。
3.5 合理将理论联系实践
在汽修专业教学课题上加入依然使用结构、原理及检测程序来介绍, 必然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质量也极低, 这种枯燥、单调传授知识极易让学生疲劳。因此最好是让学生参与到课题教学中去, 将课堂搬到实习场地让学生边学理论变亲自动手, 通过实践去验证、领会理论知识。笔者所在的学院积极推广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广泛采用基于工作工程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 比如讲授发动机的配气结构之时, 把拆装汽车配气机构作为一个工作任务, 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情景教学步骤, 就要首先合理利用多媒体与汽车的实物进行课堂教学, 让学生就能够对配气机构分类、作用以及工作原理和维修熟悉, 然后让学生能够对实习汽车的发动机中配气结构进行实际拆装, 让学生掌握理论之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 进而激发他们学生激情, 兴趣和成就感。又如在传授检测电控发动机故障之时, 应该在实验台上让每一个学生进行演示, 掌握处理传感器故障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激发热情, 并将精力集中到实践之中, 这样学生就能够掌握查找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3.6 掌握检测现代汽车的设备
随着汽车结构朝着现代化发展, 其检测设备也必须要跟随时代步伐前进。因此汽修专业就要购进新教学设备, 比如自动变速器、电喷发动机、解码器、示波器等等, 还应该购买检测故障的模拟系统, 通过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汽车数量快速增加, 汽车维修成为了相关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也就给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带来新要求。而现在主要手段就是更新教材同时, 将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中, 但是究竟如何才能够有效提升汽修维修教学质量, 是相关人士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探析了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现状, 从中发现存在需要改进与完善的问题, 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 以供相关人士作为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教学质量,汽车维修,提高
参考文献
[1]顾小忠.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 2012 (4) .
[2]杨碧辉.汽车维修理论在维修决断系统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22) .
[3]林冠军.浅谈汽车维修教学改革[J].魅力中国, 2010 (17) .
[4]梁兴华, 林贤坤, 关于汽车维修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城市建设, 2010 (27) .
[5]梁晓亮.高职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索[J].剑南文学, 2010 (5) .
[6]朱本飞.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汽车维修课程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3) .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篇2
(讨论稿)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维修公司业务接待、车辆维修、价格结算、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汽车维修公司的维修服务质量管理活动,能用于汽车维修公司和行业管理部门评定汽车维修公司满足客户、法律法规和公司自身要求的能力。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第406号)《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2005年交通部7号令)
GB/T 5624《汽车维修术语》
三、术语和定义
GB/T 5624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汽车维修服务
汽车维修公司向客户提供车辆维护和修理及相关活动的总称。
2认、记录,并交客户签字。
(四)合同签订
1、公司应根据检测诊断结果所确定的维修项目,与客户签订维修合同(或协议)。维修合同(或协议)的各项要件应填写完整。
2、维修过程中有超出合同范围的,应充分与客户沟通,签订补充合同(或协议)。
五、车辆维修
(一)维修派工
1、公司应根据检测诊断结果确定的维修项目填写维修单,做好车辆交接工作。
2、维修单应详细注明维修项目、作业部位、完成时间和注意事项。
3、维修过程中发现需要追加的项目,公司应与客户沟通,得到客户确认,并在维修单补项方可进行维修作业。
(二)维修作业及过程检验
1、待修车辆视情况清洁冲洗,放置座椅套、方向盘套、脚垫后进入维修区。
2、车辆维修各过程的状态应标识清楚,维修单随工序流转。
3、业务接待员应及时跟踪车辆维修情况,向客户反馈维修进度,如果工期延长,应向客户作好解释和说明。
4、公司应制定或收集车辆维修的规范和标准,严格按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实施车辆维修和过程检验,按规定填写并保持检验记录。
(三)竣工检验
1、公司应制定或收集车辆竣工检验的规范和标准,严格按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实施竣工检验。
2、专职质量(总)检验员对承修车辆进行竣工检验,填写竣工检验记录,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未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的车辆,不得交付使用。
3、无资质实施竣工检验的公司应委托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机构进行竣工检验,签订委托检验合同。
(四)修复交车
1、公司应指定专人按照规范和规定线路试车,并做好记录。
2、公司应做好交车准备(包括清理车辆内部,查看外观,清点随车物品),价格结算员汇总全部单据。
3、通知客户验收接车,验收前公司应做好车辆清洁。
4、公司应配合客户对修竣车辆验收,填写汽车修竣出厂验交表,客户签字确认。
5、公司应告知车辆故障原因、今后行车注意事项和质量保证期的相关内容。质量保证期承诺不得低于国家规定。
(五)车辆返修
6(1)公司应针对维修服务活动、岗位需求和人员能力,制定和长期的培训计划(包括上岗培训、技术培训、学历教育),并保持培训记录。
(2)公司应对培训效果实施考核评估,以确定培训的有效性。
(3)对业务接待、检验、维修人员和特殊工种进行重点培训,组织资格考核,并定期验证资格的有效性。
3、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1)公司应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绩效考核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不限于):
1)个人素质(包括仪容仪表、品德修养、个人态度等); 2)工作态度(包括热情度、信用度、责任感、纪律性、合作精神等);
3)专业知识(包括专业业务知识、相关专业知识、获取新知识等);
4)工作能力(包括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指导辅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等);
5)工作成果(包括工作目标的达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创新效能等)。
(2)通过绩效考核测评员工的工作和成绩,衡量其行为是否符合规定,达到公司发展的要求。
(3)公司应建立激励员工实现质量目标并持续改进的机制,包括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认可、表彰或惩罚、晋升机会等。可行时,使员工的贡献与其获得的权益相对应。
(三)设施管理
1、公司的设施条件(接待室、停车场、生产厂房)应符合《浙江省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的规定,且维护完好。
2、厂区环境保持清洁,裸露地面有绿化,各类指示标志和划线清楚,重要区域和特殊设备有警示标志。符合安全、消防和环境保护要求。
3、业务接待室的要求参见本标准4.2.4和4.2.5。
4、卫生间应整洁明亮,配备洗手、干手设施、洗涤剂,有专人负责清洁打扫。
5、停车场地面平整,停车标识和地面划线清楚。
6、生产车间应按功能设置独立的作业区域,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满足生产的要求。
(四)设备管理
1、设备、工装规格和数量应与维修车型、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相适应;设备条件按《浙江省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执行,且维护完好。
2、设备标识清楚,技术性能满足生产要求,布局合理。
3、公司应建立设备的购置、验收、操作、维修保养、报废处理管理制度,建立设备档案,保持设备购置、验收、操作、维修保养、报废处理的记录。
10对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使用、保管和作废作出规定。
3、公司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客户信息、维修档案、配件等实行电子化管理。应对信息资料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和保存期限作出规定。
4、公司应建立车辆维修档案。车辆维修档案应包括维修合同,进厂检验记录、过程检验记录、竣工检验记录、出厂合格证副页、结算凭证和工时、材料清单等。
5、公司应识别和收集与维修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要求。应定期评审法律法规的有效性,法律法规变更时应及时收集最新版本。
(八)客户服务
1、公司应实行承诺服务,公示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制定服务规范,确保服务承诺的有效实施。
2、公司应提供车辆维修救援服务、预约服务及提醒服务,公示24小时服务电话,保持服务记录。
3、公司应明示客户投诉处理流程,公示投诉电话,及时处理客户投诉,保持相关记录。
4、公司应定期对客户进行回访,征求客户意见,积极创新服务项目,改进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八、安全生产
1、公司应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职责。
2、公司应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3、生产设施、设备的危险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操作人员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公司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4、公司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安全通道,定期检查、维护,保持消防设施完好。
5、公司应设置危险化学品仓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和防护措施。
6、公司应制定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的应急预案,并确保各级人员熟悉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公司应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习。
九、环境保护
1、公司应识别车辆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实行分类收集处理。
2、废弃物贮存场所和容器应能防止二次污染,必要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危险废弃物应委托专业回收部门定期回收。
3、应保持废弃物处置、收集的记录。
4、环保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并维护良好。
十、其它要求
1、公司应遵守国家、行业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合法
如何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 篇3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理论结合实际;教学方式
0.前言
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教材内容比较陈旧落后,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的实践操作中去。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教师主要通过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为主,没有应用其他的教学手段,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1]。因此,本文重点对在汽车维修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寻找到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方法。下面就对问题与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
1.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材内容陈旧落后
汽车维修专业的教材应该紧随汽车发展的步伐。但是,在一些学校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材陈旧落后,很多的维修知识已经不再使用,而一些先进的维修知识却没有在教材中体现,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内容也会相对的滞后,学生无法学习到最先进的汽车维修知识,而汽车的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其功能也是越来的越强大,汽车维修专业的学习却接触不到这些先进的知识,学生对于汽车维修知识的学习与汽车的发展形成反比,从而也影响着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1.2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汽车维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于汽车的修理和构造都是离不开实物的[2]。但是,很多的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是从理论上谈如何对汽车进行维修,而学生就似懂非懂的听着,很多的理论没有实物做参考,学生是无法真正的掌握的,有的学生竟然连汽油泵是什么都不知道,可见在汽车维修专业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是如何的严重。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不管有多么的全面,但是不与实践相结合的话,学生无法真正的掌握如何的进行汽车的维修,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1.3教师教学方式存在着问题
很多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在课堂上利用书本和教材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由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科特点,就是需要以实物为参考进行学习。但是,教师单方面的在黑板上讲汽车维修,从而导致学生只懂得诸多的理论上的知识,对于汽车的实物完全的不了解,对于汽车的构成部件也没有一个在实物上的认识,也就对真正意义上的汽车维修没有相关的概念[3]。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教师教学的方式存在着问题,没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并且结合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教学,从而严重的阻碍了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2.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方法分析
2.1更新教材内容
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更新汽车维修专业的教材内容,使其更新先进的汽车维修的专业的知识。像一些汽车维修专业的教材中,汽油机燃油供给的部分接受的化油器已经被淘汰掉了,但是教材上依然的存在,而对于像电子燃油喷射控制系统方面的知识却没有涉及,使学生无法学习到最为先进的汽车维修知识。因此,在教材内容上要不断的更新,添加一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内容,还应该添加一些汽车的电气设备、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以及接口技术及等相关的内容,还应该涉及一些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汽车知识,像智能后视镜、智能空调、车载蓝牙等知识,并且对这些相应的故障进行如何的检测和维修都应该添加到教材内容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
2.2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
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针对于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教师应该将实践的部分充分的重视起来。教师在讲授一部分的理论知识后,应该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让学生面对汽车实物,将从教师那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上的技能[4]。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在教授理论的同时,不断的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在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其全面的掌握操作上的技能,有利于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将学校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上实际的汽车维修中去。
2.3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
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针对于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仅仅通过教材和黑板进行教学是远远的不够的。需要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教学。像在课堂中教授汽车维修方面的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跟理论知识有关的汽车的部件的实物图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将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能够和实物对应上,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另外,对于讲授像发动机稳态测功无负荷测功、点火系检测诊断、气缸压缩压力检测、燃油供检测等相关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学习,教师通过让学生对照实物和相关的测量设备进行学习,并且动手进行实验,能够更加全面和具体的掌握汽车维修专业的理论知识[5]。并且在学生进行动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已经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了。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训练,教学实验室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开放,并且由专门的实验人员进行辅导。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时,可以来实验室对照实物进一步进行学习和了解。这样,不仅提高了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
3.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如何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探讨。通过对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具体的探讨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6]。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进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时候,应该结合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对教学的相关方法进行选择。才能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在现阶段的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可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但是,相信随着汽车维修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的提高,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一定能够解决现有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吕和.二年制高职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2]顾小忠.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2,(04).
[3]杨碧辉.汽车维修理论在维修决断系统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
[4]梁兴华,林贤坤.关于汽车维修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城市建设,2010,(27).
[5]朱本飞.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汽车维修课程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3).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篇4
1 当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形式单一
汽车维修专业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教学形式单一、教学一体化缺失最为突显,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效率普遍偏低。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着重强调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训练,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已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但是,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仍未解决。教学中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单向的教学输出,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倍感疲惫,逐步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1.2 学生主体地位意识薄弱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理论与实践是两大主要部分,教学实践中必须将两者置于同等地位,不分主次。当前,汽车维修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理论教学课堂、实训练习课堂中,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遵照教师的思维逻辑开展学习,致使学生缺失学习主动性,且实践能力低下。理论与实践长时间失衡,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理论与技能训练不能同步开展,致使技能训练滞后,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1.3 教学一体化短缺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若要提高教学质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革新是其改革的主要方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理论与实训教学的一体化。目前,中职院校存在诸多实际问题,如教学资源短缺,办学条件限制等因素制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完善。另外,中职院校教师专业水平普遍偏低,无法满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要求。还有,中职教育存在短板,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以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 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策略
2.1 掌握教学重点和教学课件的研发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内容应有主次之分,应侧重对功用、结构、原理精简等知识的讲解,对于基本工作原理,可点到即止,让学生基本了解即可。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训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实现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汽车维修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学课件的选择,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但不可盲目依托,注重多媒体的教学质量,准备充足且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弥补教师专业水平的不足,降低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难点。
2.2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汽车维修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结合教学。传统的汽车维修教学,侧重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但是,也导致学生感性知识的缺失,无法直观的认知知识结构,造成理论无法衔接实践。由于汽车维修专业理论知识比较生硬且复杂,若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进一步升华专业知识,两者相互促进,提高其教学效率。另外,必须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其毕业实习更贴近实际。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钳工、焊工技能专业基础课教学,逐步改善其基本力学基础教学内容,进一步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胜任机械专业工作,进而深入掌握汽车的构造。
2.3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加强汽车维修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加紧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当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重点。中职院校需强化对专业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鼓励教师继续深造,积极参与省级培训,并到企业中挂职顶岗,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以双师型的教师为培养目标,促进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效率有显著成效,进一步促进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另外,教师的引进与选拨,合格的专业教师应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理论知识,方可胜任具体专业的教学工作。具备专业素养和学术影响力的教师,是促进汽车维修专业发展进步的基础。
2.4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角色,摒弃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分层教学、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一体化等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不同的学生层次不同,吸收知识和掌握技能的水平也存在差异,教师需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诊断分析能力,进而提升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
摘要:当前,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汽车维修人才需求量大,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也成了重点专业。通过分析当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策略。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篇5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1、在车辆维修作业中,严格执行作业规范和三级检验制度。
2、认真填写、整理车辆技术档案和维修档案,按规定签发竣工出厂合格证。
3、维修中坚决杜绝使用假冒伪劣配件。
4、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保证制度,自竣工之日起:
一级维护、小修及零件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2000公里或者10日;
二级维护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5000公里或者30日;整车修理或者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20000公里或100日;
质量保证期中行驶里程和日期指标,以先打到者为准。
5、公开有关证照、主要的维修项目及其工时收费表、质量保证承诺、服务程序。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篇6
关键词:驾驶教学 教学质量 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172-01
汽车越来越多地普及到千家万户,学车热在近十几年来不断升温,不得不说的是哪里有经济市场,哪里簇拥的人就多,质量也就会很有争议,面对社会上良莠不齐的驾校,人们往往有点无所适从,选择性大了,盲目性却多了很多,良好的驾驶教学是驾校质量好坏的关键性因素,而良好的教练员素质又是驾校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名师出高徒是一个真理,驾驶教练员属于一种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修养,理论和操作能力的要求都是很高的,不仅要自己的技术好,更懂得如何把别人教好,才算是合格的、出色的驾驶教练员。普遍了解,很多驾校的教练员大都是驾驶员出身,很少有对驾驶教练这个职业进行专门的技术性探析,对驾驶这门学问做深入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大多凭经验教学,高手总是被淹没,很多都被称为“教练”,但许多只会教开车,不懂汽车基本构造和原理,在教的过程中未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肤浅的学到的皮毛,使得其培训出来的驾驶员素质不高,只是停留在表面“会”而已,而不是“懂”。不少马路杀手就是这样诞生的,社会危害性不言而喻。所以知道了驾驶技术的规范性和对驾驶质量的要求,也要求驾校或者教练个人,都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业务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到汽车驾驶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要系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使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和提高驾驶技能,成为马路上安全的驾驶人员。
1 理论教学方面
驾驶教练员培训的理论教学应形成既有综合性、通用性,又有实用性、针对性,并有先进性、艺术性,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体系。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只有合理、恰当地运用相关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并不断充实和完善,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驾驶教练员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采用不同的理论教学方法,可以讲授知识的基础性,可以演示理论应用于实践性的操作性演示教学,还可以和学院进行知识结构的探讨性教学,或者用经典案例的分析进行案例探讨,“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各种教学法有利有弊,有其具体的运用条件,在结合教学仪器和工具的时候,注重理论的应用性,这样理论和操作工具相互结合的立体式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合格驾驶员。
2 实践教学方面
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是驾驶员教学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理论应用于实践是驾驶教学的最高要求,也是知识和操作的最高融合境界,作为汽车驾驶教学的主导者——教练员,应明确以下几点,方能使学员更快、更好地掌握汽车驾驶技能。
第一,汽车驾驶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应具备娴熟的驾驶技术和成熟稳定的驾驶心理素质。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组织驾驶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要求教练员在传授驾驶技能的同时要强化安全心理教学。稳定的心理素质,要求驾驶员有很好的定力,这样才能处事不惊,在驾驶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果心理素质不过硬,就会手忙脚乱,处置不当,自然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教练员应当加强对学员的正确观察,判断车速、车距及路上人车的动态,正确分配和转移注意力教学。最后,突出安全驾驶方法教学。在传授过程中,要对学员进行安全行车方法的教育,让学员认识到基础的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具备安全行车的能力和素质。
第二,示范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是演示教学,平面教学,示范教学对学员掌握基础驾驶动作要领,培养正确的驾驶技能和技巧至关重要。示范教学应讲解什么是“精、准”,讲清理论概念“是什么,怎么做,会常出现什么问题,应当怎么办”等,同时在示范动作过程中要准确,因为学生的观察很细腻,“榜样”效果很重要。教练员的示范动作,不仅要使学员学会和掌握驾驶技能,还要使学员学会规范的驾驶习惯及严谨的驾驶作风,通过正确、严格的示范教学,培养学员的良好素质。
第三,教学也有条件的要求,条件好的驾驶员教学机构可以选择尝试采取“实车+理论+横拟”的教学方式,据教学趋势的观察这种教学方式将在各类驾驶员教学机构广泛推广,模拟驾驶教学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之前,一定要进行模拟驾驶训练,模拟训练内容要与实车训练内容一致,使学员在模拟器上初步掌握新学内容的动作要领和基本知识,为实车训练打好基础。充分利用模拟驾驶训练教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仅让学员看的多,认识的深刻,更能操作的得心应手,既经济、又安全,还能调整学员心情,克服畏难情绪,使学员迅速进入角色。
第四,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学员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不容忽视。因此,在汽车驾驶教学中突出个性教学往往也非常重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学员虽然有个性差异,但是教学的过程是把个性化变成普遍化的教学,对初学驾驶的驾驶者来说,个人因素往往表现不明显,因此在初期教学中,应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逐步提高学员驾驶技能。但是教学过程的推进,也就是在教学中期,学员的个体差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逐步反映出来,此时,应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并区别对待,以适应教学对象的需要。还不得不重视的是对文化基础好,学有余力的要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点拨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其深度驾驶能力,而对自身条件不是很好的学员,类似对学习有困难的,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个别辅导,指导练习,加强补训,使学员在规定时间内都能保质保量地的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探究可以知道,要想学好汽车驾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教学者——教练员,还是受教育者——学员,要求相互配合、教学相长,才能把汽车驾驶教学很好地进行下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马路驾驶者,对社会公共安全负责,对自身和家人的安全负责。
参考文献
[1]王军.汽车驾驶教练员培训中理论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分析[J].安徽汽车管理学院,2009.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篇7
关键词:中职院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迅猛发展, 汽车维修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紧缺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开设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但是,由于受到院校自身条件的影响,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受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情况不尽如人意,也使我国汽车应用与维修的发展受到制约。
如何提高中职院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为我国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已经成为每位中职汽修专业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中职院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效率。
1.中职院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情况 : 随着教育的发展 , 职业教育日益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的职业学校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各地职业院校的发展存在差异,这和不同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的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是在无法进入普通高中进行学习的情况下做出的无奈之举。这些学生和普通高中的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的基础知识较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不上心,上课经常玩手机、搞小动作。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长中得到家长的溺爱,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更是自私性强,缺乏爱心,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
虽然职业教育得到了发展, 但是人们对职业教育仍然存在偏见。他们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无法和普通高中相比,只有升入普通高中才会有出路, 在深入中等职业院校后产生深深的自卑心理。
1.2教学现状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和普通高中教学模式的影响, 一些教师没有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现状进行课堂教学。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是以课本知识的教授为主, 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学生进行考查时,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作为考查的主要标准。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出的学生,一般理论强,实践性差。许多学生在学校能够取得较高的成绩,是学校学习中的佼佼者,但是一旦走上社会,就不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材的选取存在问题。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合理安排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重理论轻实践、重机轻电的现象严重。由于当代经济和科技更新迅速,教材内容不能够及时更新,导致教学内容陈旧,学生一走上社会就已经落后与社会的发展。
1.3师资建设方面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缺乏是许多中职院校面临的现状。由于缺乏教师,许多教师都是一人独揽多门课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没有太多时间进行课程的深入研究,课程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有些专业课教师从高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中等职校任教,虽然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对汽修行业的发展更是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在讲授课程时,无法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技能的提高受到阻碍。
2.提高中职院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2.1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让学生对中职院校形成正确的认识。由于学生对中职院校存在偏见,致使他们在中职院校不能积极投入。许多学生存在这样的想法,在中职院校学习的目的是获得毕业证,然后找一份工作,学与不学一样。受到这种消极想法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消极。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渗透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对学习充满信心,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2.2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 ,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等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教学应该根据办学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中等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在以往课堂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分离,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的采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学“汽车故障的排除”时,教师把理论的讲解和学生实践相结合,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有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直观上对知识获得认识,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篇8
一、中职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课程的教学要求
汽车维修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已由道路运输业附属部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纯劳动技术性行业转为具有专业技术性、劳动密集性、作业分散性、市场调节性、服务延伸性五大特性并可为道路运输业、汽车产业和广大社会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行业企业,从事客货汽车使用、维护、修理、检测、维修接待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级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维修业务接待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维修业务接待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下:具备汽车维修接待的基本素质,掌握汽车售后服务接待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能正确预测分析维修用户的行为,能进行维修合同的签订。该课程的教学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教学项目和任务,以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的实际工作流程展开教学,贴近实际,“教、学、做”结合,突出技能培养。
二、中职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脱节
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脱节是近年来中职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在传统的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课程教学环境中,理论教室与实训室相分离甚至没有实训室,这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现代职业教育讲求能力本位,对职业教育而言,能力是指完成具体任务的技能、态度,而非学业能力。能力本位教育课程与强调理论学习的职业教育课程有明显区别。在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中,岗位工人的工作任务是课程的首要资源,运用成就目标来构建职业教育课程计划,并运用标准参照检验任务完成情况。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关心“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这与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完全不同。
(二)教学内容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不匹配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首先明确维修业务接待某个工作岗位需要完成哪些任务,然后以这些任务为基础,分析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哪些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知识、技能和服务态度,这些专业知识、技能和服务态度构成课程内容。维修业务接待课程内容的开发与组织应采取上述流程,以匹配行业企业相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有些中职学校自编对应课程的“工作页”,在实训室中,“工作页”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材料,以典型任务指引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在仿真的职业情境中“工作”,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三)文化基础课未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目前部分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与普通教育文化课内容大同小异,课程之间没有形成有效联系,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为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对文化基础课重新定位:一是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基础;二是作为专业课学习的先导,扎实的专业文化基础知识和能力,可为学生专业课学习和就业服务。
三、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课程教学质量的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1. 确定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理念
要把握能力本位教育的基本理念,首先必须理解能力本位教育的能力观。能力本位教育的“能力”与通常所谓的“能力”有所不同。一些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在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课程实践中,关于理论课和实践课哪个更重要的争论往往表现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之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任何一个岗位都应对其在知识、技能、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做出具体描述,职业院校可据此设计出整体优化的课程方案。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构建,应该由教师、专家、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以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适应性。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的评估,应着重以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社会认可度等作为衡量指标。
2. 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
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是现代化课程的建设标准,它的定位和内涵是课程构建的依据。职业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劳动者,即服务生产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帮助学生打好文化和专业基础,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以满足现代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笔者推崇广东省从2010年秋季开始在21所职业院校试点开展的“3+2”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这种连贯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根本目标,为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改善实训实习环境
1. 建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实训室,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
中职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课程要求“做中学、做中教”,须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训室。学生在实训室通过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掌握岗位核心能力,由此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有机统一。实训室要具备集中教学区、分组教学区、资料查询区和工具存放区四大功能区域。
开设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课程的学校应配备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实训室,本课程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见表)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应满足该课程教学要求,实训场地与设备配置需满足实践一体化课程现场教学和实训项目开展要求,使学生有机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
2. 课程教学进企业,实现课程教学和现场作业相衔接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而普通的企业实习多局限于学生见习、实习、推荐就业等方面,很少发生在企业设立课堂的情况。职业院校和企业可共同建立“企业校区”,校企双方通过订单培养、联合招生、产学结合、多元办学、师资共享等多种途径培养人才,企业提供场地、配置专门的教室、电脑室、图书室和实训室,供学生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企业校区”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融入生产现场,生产现场也是课程教学课堂,实现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课程模式由以学校为中心向以企业为中心的转变。学生到“企业校区”后,学习、生活都在企业进行,学校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知识教学,企业技术人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学生课堂教学和生活作息制度参照企业管理制定。
部分中职学校创办“企业校区”以来,毕业生深受欢迎,大多直升企业就业。实践证明,“企业校区”拓展了学校的教学基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一方面学生在专业素质、岗位意识、技术运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了质的转变;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了到生产一线锻炼的平台。
顶岗实习属于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一次综合性实践与检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将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组织机构、岗位工作内容、汽车维修生产工作流程,掌握汽车维修生产中常用工具、量具、仪表、机具、设备等的使用方法,熟练操作技能,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能力,学习企业在职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初步具有上岗工作的能力。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课程的教学必须走工学结合道路,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建立工学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通过与行业企业签订产学合作协议,建立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工学结合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最佳途径。职业院校应密切关注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的最新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本课程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补充和更新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及时了解本业务的最新技术发展并掌握相关技能。
(三)改进教学方法
接受调查的企业期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按各专业能力的重要程度排序,分别为规范使用汽车通用工具与专用工具的能力,本专业必备的机械和材料等知识基础,发动机控制系统故障维修能力等内容。企业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期望值调查结果。各综合素养按照迫切程度(即非常重要与重要之和)排序如下:服务意识、学习能力、工作服从性、工作责任感、吃苦耐劳的品质、工作态度、工作执行力、岗位荣誉感/成就感、分析判断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发展潜力、工作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工作绩效、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市场开拓能力。
从企业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期望值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企业不但看重学生的专项技能,还看重通用专业技能,更看重综合素养。
传统的理实分开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应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创设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资源,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适应企业环境,培养学生解决综合技术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创新教学评价
从企业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期望值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对于学生的期望是多维度的,单纯的专业技能培养不能满足企业需要。企业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学评价应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重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坚持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考核,建立学习成绩评估体系。加入对学生服务意识、学习能力、工作服从性、工作责任感、吃苦耐劳品质、工作态度、工作执行力等关键能力的考评,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工作过程知识、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综合考评。
(五)促进教材与课程配套
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大类课程。据此,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要考虑适应性、综合性、实践性。适应性指适应未来,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要求;综合性指打破学科界限,把有内在联系的若干学科综合起来进行教学;实践性指实践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应充分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达到理论教学实践化。
现代化课程体系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教材。教材编写应体现能力本位、学生主体,内容深浅适度,加强应用,具有专业特点,力求反映实用性、职业性和适用性。实用性意味着不必过于强调理论的系统与完整,而要注重理论的应用;职业性要求针对具体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特性选择课程内容;适用性要求面向行业、贴近地方经济特色,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中职学校鼓励教师开发校本教材是优化课程的体现。
(六)建设专职和兼职师资队伍
研究发现,职业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和企业需求人才的类型存在一定矛盾,这说明目前校企沟通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应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形成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应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任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双师型”教师比例应不低于30%。建立“双师”教学团队,应配备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专任教师应具有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资格证书,有良好的师德,对课程较为了解,熟悉教学规律;了解和关注汽车维修行业动态与车辆技术发展,有汽车维修企业车辆一般维修岗位工作经验或参加汽车维修生产实践的经历,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应聘请本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需具有高级技能证书,在相应的职业岗位上工作5年以上,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管理经验。
中职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课程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经济发展将对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课程改革提出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职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课程教学现状及原因,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能途径,以期推动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艳玲,曾洁,张振国.广东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0(9).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篇9
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选派, 作者于2016年7月11日至8月5日赴台湾参加了由台湾中华科技大学承办, 德国汉莎培训中心教师执教的大陆航空院校暑期飞机维修师资研习。经过四周的培训, 受益匪浅。
1 培训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中华科技大学其前身是1967年成立的私立中华工业专科学校, 2009年更名为中华科技大学;现共有新竹校区、台北校区、云岭校区等3个校区。本次培训所在地新竹校区是2003年成立, 位于新竹县横山乡的航天学习园区。该校区设立有飞机系统工程研究所、航空运输研究所、航空机械系、航空电子系、航空服务管理系, 以及与航空服务管理相关的观光餐旅系, 并已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合作成立“航空维修教育中心”, 为亚洲第一所获欧盟认证的航空维修学校;且为全国唯一民航局认证及考照学校。
本次培训有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安阳工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共6所国内本科、高职院校的29位专业教师参加。培训设置“结构组”、“航电组”与“系统与发动机组”三个培训组。作者参加“航电组”进行学习。培训时间每天8小时, 总计160学时。
“航电组”主要培训了标准线路施工中的导线分类、剥线工具、压线工具、束线带的使用;航空电源系统、火警探测和灭火系统、灯光系统;飞行仪表系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等内容。由德国汉莎培训中心专业教师执教。培训教师共两位, 各负责两周的培训, 他们分别具有十年以上中华航空或长荣航空的一线机务维修经历, 经验丰富, 知识面广, 授课认真。一般上午半天是理论学时的学习, 下午半天是实训。包括用飞机上用的电线、接头去压接导线;去B727飞机、军用飞机上看各个系统的实物, 比如蓄电池、灯光、仪表板、垂直陀螺、方位陀螺等, 让大家有更直观的认识;去发动机实验室看发动机的结构;去飞行模拟器上设置航路模拟从桃园机场到高雄机场起飞、巡航、进近、着陆的一系列过程, 从而帮助对PFD、ND、无线电导航等知识的学习。
2 培训收获与心得
借助中华科技大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以及实践课程环节, 这四周收获很大, 既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 同时也收获了和台湾科技大学以及国内相关院校老师深深的友谊, 最大的感触主要是下述几点:
(1) 机务维修是一个技术要求高且非常严谨的工作, 说它技术要求高是因为不管是电线的施工, 还是铆接打保险都要求基本功很扎实, 工艺完全合乎要求。工艺上稍微有点瑕疵, 如果没有及时修正都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比如课堂上学的束线带一定要按照标准方法捆紧, 要不然飞机的颠簸或者受到外力都会导致部分松开。说它严谨, 是说维修过程中, 机务人员根据工作单或飞机损坏情况, 严格按照制造厂家的维修手册AMM或故障排除手册TSM执行, 不允许操作人员创新性工作。第二, 从老师的过往经历来看, 机务维修还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 风吹日晒, 环境恶劣, 材料有腐蚀性。并且工作时间不固定, 遇到难以排除的故障时吃饭和下班都不能按时按点。
(2) 中华科技大学实验室的设备还是很实用的。特别值得学习的是中华科大拥有大量的自制研发设备, 多数自制设备是专任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将垂直陀螺等不易观察的设备从真机上剥离出来, 而开发制作的易于操作、便于教学的实验设备, 既保留了设备的真实性, 又方便教学使用。这种通过自制设备开发实践教学条件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设备的自制, 可以建设我校的实践教学体系, 也能促进专业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 锻炼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 上课时使用的德国汉萨机务维修网络教学资源, 图文并茂、声色俱全, 生动形象, 文字、图片、动画、视频融为一体, 中华科技大学给我们提供了部分教学资源的链接, 我们也可以结合我们自己的课程内容和德国汉萨机务维修网络教学资源创建精品课程, 同时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将教学任务、教学课件内容呈现网络化, 借助qq群, 微信等工具, 让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碎片化学习, 甚至师生之间可以借此进行互动。
3 结束语
通过这次培训, 今后的教学方面, 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教学方法会有所改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践教学,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充分结合,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不具备实际操作的条件下, 尽量通过电脑软件还原实践过程。以理论够用为标准, 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增加实践教学时间,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体现出“宽基础, 强能力, 应用型”的特点。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篇10
一、项目教学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其实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之下, 将一个比较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 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意见最终评价, 都由学生自己负责, 让学生通过该项目的了解, 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其主要特点就是, 以项目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二、利用项目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培养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 中职学校都已经把项目教学法渗透到汽车理论课程中去, 这样会提高教学效率, 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下去。下面简要介绍项目教学法在汽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 项目的设置
汽车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该教学的实践性, 教师在选择项目时, 应该就地取材, 从学校的实训设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般来说, 汽车专业主要就是包括: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保养与维护、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二) 项目教学的环境和设施
为了更好地把项目教学模式有效地运用到汽车专业教学中去, 教师一定要创造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 从而保证中职汽车专业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积极性。另外, 中职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设备齐全、新型的工具专业教室, 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根据项目要求进行零部件的拆装、检测和维修,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文化知识。而在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 汽车专业教师可以将专业教室与实验室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这样既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又可以更好地保证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质量。
(三) 项目化教学的方法与对策
项目教学其实就是由认识引入课程, 由问题引入知识, 教师以自身已有的技能来引导学生进行操作, 以此来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专业的理论知识, 并掌握相应的技能。因此, 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以4~6 人分成一个合作小组, 选举出一个小组长进行学习、研究讨论、动手操作, 这样让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给每位学生都提供一个发表自身想法的空间。
综上所述, 项目教学法最大的优点就在于,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 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进而使我国中职汽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因此, 在进行汽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采用项目教学法, 让其发挥出其本身的作用, 从而促使我国中职学生更好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戚业晓.技能大赛影响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4.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篇11
【关键词】新环境;汽车驾驶;教学质量;有效途径
汽车驾驶教学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系统教学工程,它不仅要求学员掌握汽车驾驶理论知识,还需要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汽车驾驶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员达到一个合格驾驶员的驾驶水平。然而目前我国驾校良莠不齐,严重制约了汽车驾驶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汽车驾驶教学质量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汽车驾驶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学习汽车驾驶的人数越来越多,汽车安全交通事故也比较多发,在这一形势下为了保证驾驶员本身以及其驾驶安全,应从根本入手,找到影响汽车驾驶安全的根源,汽车驾驶教学对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具有直接性影响,目前我国汽车驾驶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驾驶教学理念及方法亟待创新
在当今新环境下,我国对汽车驾驶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汽车驾驶教学理念及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驾驶员的要求,甚至诸多驾校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广收学员,而对学员是否熟练掌握汽车驾驶技巧却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这种现象从汽车驾驶教学理念的出发点上就存在着本质性错误,很多驾校将驾驶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教学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上,而不是驾驶教学本身。部分驾校虽然开展了驾驶教学训练活动,但只是让学生对汽车驾驶教练所演示的驾驶操作进行重复,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驾驶教学。
2.汽车驾驶教练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汽车驾驶教学中教练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汽车驾驶教学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在教练的驾驶教学质量。驾驶教练员是一种专业性相对较强的行业,不仅需要其具备扎实的驾驶教学理论知识,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及责任感,现在很多驾驶教练对自身工作职责没有一个客观全面的思考认识,在驾驶教学活动中一味按照自身驾驶经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并没有考虑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
3.驾驶教学时间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
驾驶教学时间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现在很多驾校都没有对驾驶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由于每个驾驶学员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距离驾校较近的学员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在汽车驾驶训练上,而有些学员是在工作之余考驾照,去驾校训练的时间较少,有些较忙的学员一个月只能够训练一两次,这样根本达不到汽车驾驶训练的目的,也很难成为一名合格汽车驾驶员的基本要求。
二、新环境下提高汽车驾驶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对驾驶学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知识普及
汽车驾驶教学中要考虑行人、路况、天气及车辆等多种因素,驾驶环境比较复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首先在汽车驾驶教学中引导学员树立驾驶安全意识,对学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知识普及。在汽车驾驶教学中应以“安全第一”为教学基本原则,重点培养学员的汽车驾驶安全意识以及对自身与社会的责任感。其次在驾驶教学中要端正学员的学习态度与习惯,使其形成良好的驾驶学习态度及驾驶习惯,为其以后汽车驾驶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2.大力开展驾驶实践教学活动
驾驶教学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其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员能够安全驾驶汽车。汽车驾驶教练要明确驾驶教学目标,在驾驶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员将驾驶理论知识科学融入到驾驶实践中,在实践中更好的诠释驾驶理论。在驾驶教学中教练应积极组织各种驾驶教学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员进行交通法规的学习以及汽车驾驶的实践演练,正确认识交通法规是实现汽车安全驾驶的重要保证。汽车驾驶教练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驾驶教学模式,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驾驶理论知识,应对驾驶考试,同时又能够积累一定的驾驶实践经验,为以后汽车驾驶做好充足准备。
3.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由于学员所处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及年龄阶段有所不同,因此其在性格特征上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容忽视。驾驶教练要想保证驾驶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应该根据每个学员的性格特征及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驾驶教学方式,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进行驾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出优秀的驾驶员。在驾驶教学的初始阶段学员的性格特征不会太快呈现出来,驾驶员应在教学中仔细观察每个学员的特点,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开展驾驶教学活动。另外在驾驶教学中应根据学员不同状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例如对于距离驾校较近的学员教学时间安排应该是一致的,而对于上班族学员的时间安排应该做出统一规划,以免影响驾驶教学整体质量。
三、总结
汽车驾驶教学质量受教练、学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整个汽车驾驶教学过程中,教练发挥着引导性作用。教练在汽车驾驶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员树立安全驾驶的意识,结合新环境下对驾驶员的要求积极改进驾驶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驾驶教学模式,提高驾驶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员积累一定的汽车驾驶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岩琛.试论如何提高汽车驾驶教学的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12,8(27):172-173.
[2]王建华.提高汽车驾驶教学质量须突出“六个注重”[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2(35):153-154.
[3]杨长强,张炳彦.在汽车驾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J].中国市场,2010,7(14):97-99.
[4]郭勇.浅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教学的教学质量[J].科技纵横,213,5(09):267-268.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篇12
关键词:汽车构造,实践教学,教学质量,改进措施
汽车构造课程是学院汽车工程系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等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 影响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汽车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汽车构造课主要讲述汽车各系统和总成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课时量大、涉及内容广泛、技术更新快、实践性强, 需要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 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汽车构造知识。因此, 实践教学对课程不仅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作用尤为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原有的教学模式及存在的不足
汽车构造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讲授理论知识, 实践教学分为实验课和集中实践——拆装实习, 汽车构造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两者大都联系不紧密。由于汽车构造课程内容涉及汽车结构、原理、装配和使用, 必须首先讲解其原理, 然后, 进行实验课的教学, 最后, 进行为期2周的实践拆装实习。但是,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许多不足, 主要体现在:
(1)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由于学生事先没有对汽车结构产生直观和感性认识, 造成在理论教学中似懂非懂、“略知一二”。而且, 教材很难用直观结构来表达汽车构造总成和部件, 课堂内容枯燥乏味, 教学效果差;到实践环节, 由于时间短暂, 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对实际零件及总成的深入理解, 学习效果不理想。而且, 由于学生产生的问题较多, 导致教师在指导中忙于解答问题, 对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不充分, 学生拆装技能较差。
(2) 专业课衔接不足, 相关专业课之间缺乏相互沟通致使课程间有的重复、有的脱节, 缺乏教学的连贯性。
(3) 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较单一, 教学手段落后,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4) 进行拆装实习时, 一般安排在期末, 造成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间隔较长。如何利用集中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知识水平, 是目前教学研究的课题。
二、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要使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效手段, 就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加强独立操作技能的培养, 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主要改进思路为:
(1) 增强多媒体在理论教学中的作用, 加强图片、动画、视频及实物的演示, 理论联系实际, 增加对汽车结构的感性认识, 不断深化知识点的掌握。
(2) 在实践教学中, 尤其在拆装实习中, 应有机地结合多媒体设备, 在实践环节中结合理论知识, 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深化, 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 感性与理性相互结合。
(3) 改进实验教学的指导方式, 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 有针对性地指导,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启发式教学、一体化教学等) 。
(4) 在现有条件下, 尽量开展综合性实验项目, 将汽车构造课和其他专业课及相关专业知识紧密结合。
(5) 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后, 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 使学生在业余时间里高效地使用实验室。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近年来, 根据教学改革思路,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为提高汽车构造实践教学质量, 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实践,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在教学改革中, 汽车构造实验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室, 理论教学在实验室中进行, 教师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 系统归纳教材知识点,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 在实验室利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 同时利用解剖模型、汽车部件动画和拆装录像来辅助教学。由于有丰富的直观的影像, 将不能演示的原理展示清楚, 使学生对结构和原理学习更直观, 便于和实践结合。特别是在实验室中教学, 教师可以随时在实物面前进行现场教学, 把课堂搬进实验室, 面对具体的汽车总成、汽车零部件讲解, 学生对汽车结构的理解和识图都进一步加强;同时, 在实践环节, 可以播放汽车结构原理动画和录像, 学生边学习实践, 边学习原理, 便于理解和掌握。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 感性与理性相互结合,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 自动变速器拆装一直是实践教学的难点,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拆装不够熟练, 技能掌握不够深入。因此, 可以通过结构实验台及教学录像, 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结构原理, 明确拆装步骤, 提高教学效果。
2.改进实验指导方式, 加强技能培养
(1) 加强技能培养。根据学院汽车专业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针对应用性本科学校的定位, 对于刚接触汽车专业课的学生, 应该首先给他们介绍实验环境, 熟悉常用工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下一步则进行操作技能训练, 熟悉各个实践项目的拆装过程, 对照实物认识各部件的结构、名称及作用, 理解各结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规律, 掌握拆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践过程以指导教师指导、讲解为主, 示范为辅, 通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操作示范, 使学生熟练掌握汽车各总成的拆装顺序、步骤、要点和调整方法, 同时会正确使用工具和量具, 使学生独立拆装和动手能力得以加强, 操作按步骤规范进行。
3.教学方法改进
结合学院应用性本科教学的定位, 实践教学的作用不仅在于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实践技能训练,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要结合各专业的学习目标,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开展启发式和一体化教学。如车辆工程专业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整合成为期3周的实训, 开展一体化教学, 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拆装实习融为一体, 教学环节集中、高效, 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分开上课的方式, 将教学地点直接安排在实验室, 完成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师生之间边教学边实践边理解, 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 感性与理性相互补充, 使学生能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学习, 理论教学中有实践知识, 实践环节中有理论, 内容直观、易懂、好记。这种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可以使学生迅速地掌握知识,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专业技能培养, 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在考试环节上要体现出注重技能培养
在拆装实习中, 将拆装操作技能作为学习和考核内容的一项, 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评分, 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
传统的实践考试对各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区分不够明确, 因此有必要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 设定不同的考核内容, 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在考核环节, 我们按照实践操作、出勤、工作表现和实验报告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学生要得到好成绩, 必须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都达到时才可实现, 也就是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结合后才能达到。由此, 可以促进学生在实习中结合学习要求来进行, 提高实习的教学效果。
5.开展综合性实验项目
在汽车构造内容中, 有很多与其他专业课联系紧密的课程, 如汽车运用和汽车维修, 为了拓展学生知识并提高技能, 我们在一些实验中增加了调整维修的内容, 同时, 在实习中, 将相关的调整和维修内容有机地整合到构造知识和技能训练中。这样, 学生知识衔接较好, 技能提高很快。
6.实验室开放
目前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 学生根据学习要求, 进入实验室自主学习。实验室开放在教学质量提高措施中是重要的一环, 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和自主学习。实验室开放包括实验设备的开放和实验内容的开放。由于实验室设备开放, 学生根据自己的安排, 自由选择实验项目, 对没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学习;实验内容的开放主要是实验项目、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生可以自己设定实验过程和内容。
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措施,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汽车构造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使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及对结构的认识更深入,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青.《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 2004, (9) .
[2]廖连莹.“汽车构造”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7, (8) .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推荐阅读:
汽车维修质量10-24
汽车维修质量现状01-08
汽车维修管理与维修质量体系09-26
汽车维修质量控制措施01-21
汽车维修质量监督办法10-21
论汽车维修的质量管理05-24
汽车维修配件材料质量管理制度06-18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评价08-26
山东省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实施办法(试行08-28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