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例证法

2024-09-05

正确运用例证法(共4篇)

正确运用例证法 篇1

例证法是议论文写作中重要的论证方法之一。正确使用例证法会让文章彰显出材料丰富、内容充实的鲜明特点, 从而给阅读者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但从作文情况来看, 效果并不佳。所写的议论文要么材料显得堆砌, 要么论证苍白无力;给人的感觉要么是观点+事例, 要么是事例+结论, 缺乏一个严密的论证过程。造成运用例证法导致文章说服力不强、感染力也不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辨析”, 没有加以分析说理, 观点是观点, 材料是材料, 互不相干, 前后脱节, 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先看两例:

例一:⑴可以说, 勇于自荐对个人的成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⑵早在我国战国时期毛遂就曾向赵国公子平原君自荐, 并说服平原君携己一同出使楚国, 最终促成了赵楚合纵。⑶北京申奥时, 中国代表的几位陈述人勇敢自信地走上演讲台, 他们精彩的陈述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北京的风采和中国的实力。⑷同样的事例在国外也屡见不鲜, 例如, 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戴维爵士需要一名助手, 年轻的法拉第勇敢地上前自荐。

该例共四句话:⑴是观点句, ⑵⑶⑷为举例句。文段呈现出“观点+事例”的结构形式。

例二:⑴曾听到这样的一件事, 一个持枪抢劫的歹徒劫持一位孕妇做人质, 孕妇由于受惊吓, 要提前生产, 万分紧急时, 曾当过医生的歹徒竟充当“接生婆”, 镇定自若地接生出了孩子, 然后自首。⑵所以心灵的监狱是可以打开的。

该例共两句话:⑴是举例句, ⑵是结论句。文段呈现出“事例+结论”的结构形式。

以上两文段所举事例不能说不典型, 但读起来总感觉说理不充分, 论证也无力。原因就在于举例之后缺少分析道理和阐述理由的句子。有了辨析, 才能使观点和事例融为一体, 增强论证的说服力量。

“例证”型议论文讲究一定的结构, 一般说来, 前有观点句, 后有举例句, 举例完毕后还应有分析议论句, 最后才是归纳总结句。分析议论句的关键在于点破, 它最能体现出思维的深度。通过缜密地解析处理事例, 以避免议论时的生拉硬扯或浮光掠影。议论文解析事例时最常见的分析说理法有以下几种:

一.就事论事法

即就此事本身变换角度去分析说理的一种方法。

1. 因果分析法

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原因。如:

三国时的马谡, 乃蜀军一员大将, 镇守街亭时, 他让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 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 放火烧山, 蜀军不战自乱, 几乎全军覆没, 马谡本人也依军法身首异处。马谡的失败, 正是因为他狂妄自大, 固执己见, 不能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我们在决策、办事时同样不能盲目自信, 要择善而从, 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2.假设分析法

就是在列举事实论据后, 从正面或反面对事实进行假设分析。如: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奖后, 受盛名之累, 常被官方、民间请去参与各种活动。文人难免天真, 不善应酬;做事又过于认真, 不懂敷衍。于是陷入忙乱的俗事重围, 直至自杀, 了此一生。川端康成当初如果不被卷入烦倦不堪的琐事, 而是依旧宁静度日, 那么以他东方式的丰富晶莹的智慧, 或许会有更具哲理的作品流传于世。

二.由此及彼法

即由此事及彼事而生发开去的一种分析说理方法。

1.类比分析法

就是通过把所论证的事同另一件相似的事进行比较,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说理方法。如:

淡看名利, 方能铸其业、成其果。精神之高雅在于思考那些善良和优美的事物。正如智者之言:人不是只因吃饭而活着, 而是有许多有意义的事等待我们去完成。鲁迅先生蜚声文坛, 稿酬谢礼自然不菲, 却仍乐守清朴, 奋笔疾书, 哀国人之不幸, 怒民众之不争, 用犀利之笔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这让我们看到了材料中的“鹤”的影子, 心动情浓, 清音干云, 不慕名利, 志洁行廉。

2. 对比分析法

就是在列举一种事例的同时, 另外举出与之相反的事例形成对照, 以突出所要论证的论点的一种说理方法。如:

一个不为富贵所惑的铁血男儿苏轼, 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 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 将锦帽貂裘荣华富贵千金封侯抛进云霄, 用忠贞睥睨佳肴美酒的诱惑, 用傲骨撑起19年杖节不渝的坚守, 千百年来让人仰止!相反, 在诱惑面前又有多少像秦桧、汪精卫那样的人, 放弃做人的原则, 迷失人生的方向, 禁不住诱惑, 最终导致失败的惨局, 遭到后人的蔑视和唾弃。由此可见, 诱惑会镣铐一个人的灵魂, 而精彩的人生拒绝诱惑!

当然, 在运用“例证法”的时候, 其分析说理的方法还有很多。不管采用何种方法, 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通过对事例进行解说分析, 点明事例所包含的道理, 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从而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综

正确运用例证法 篇2

“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抓安全生产问题上,领导干部如何说、如何做,无疑起着示范作用。每次布置生产任务时,我们干部总是反复重申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与现场职工一道详细地研究安全措施,分析现场的条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例如,马坪站至余店35千伏线路施工过程中,我们详尽地检查了施工工具,研究了每一重要岗位人员的配备,把施工条件困难的地段都做了过细的检查。从线路的勘察、设计、分坑、基础开挖,到电杆起吊、架线,我们多次到现场,逐个审查安全措施的到位情况,使得这条22.5公里的线路,在时值三伏、热浪袭人的条件下,仅用15天就完成了任务。

言必行,行必果,凡是答应的事情一定要落实。因此,职工都说我们干部实在。同时,我们也要求职工实在,布置的任务到时间就组织检查,不但听他说的,重要的是看他如何干的。由于我们的工作有布置有检查,一步一个脚印,因此,安排的工作都能迅速落实。

二、正确处理“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从“软件”上讲,我们坚持长年对职工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开展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使每名职工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技术和安全规程。在“硬件”建设上,全局所有变电站,安装了87套防误闭锁装置,使所有操作机构全部纳入防误范围。我们还不断地对全局的变电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淘汰不合格设备。

经过长期探索,我们逐步摸索出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使设备等级不断提高。目前,我们管理的7座变电站(19个单元)和35千伏线路的设备完好率均为100%,消灭了三类设备;全局的“两票”合格率基本上达到100%。

三、正确处理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严格要求的关系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必须以人为本。企业领导的责任,就是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企业的安全水平,

在严格贯彻有关政策法规、领导敢抓敢管的基础上,还经常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我们特别注意职工家庭生活的环境,经常邀请家属来局开会,通报有关安全情况,讲解电力生产的工作性质以及对职工的要求,动员家属协助我们做好安全工作,这样,筑起了一道安全生产的大堤,出现了许多家属协助局里把好安全关的动人事例。一位半边户的家庭妇女,农忙期间承担了全部农活,再苦再累不说二话。当我们问她时,她说,我忙点,他不出事就好。

四、正确处理发挥少数人的作用与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关系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我们一直坚持这一经验。局有安监股,二级单位有安全员,他们都是敢抓敢管。不循私情的人,全局十二年的安全局面,他们功不可没。但我们清醒认识到,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得注意安全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当某个职工违反了安规时,我们立即派人和他促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之心服口服。这样,受处分职工的情绪不但不受影响,反而劳动热情更高了,有的成为了生产骨干。我们还要求机关人员在下基层检查工作时,主动检查安全,汇报工作时,也要汇报检查范围内的设备、线路、人员的安全情况,如果能就一个单位的安全提出一两件好的建议,并对主管的业务提出几个为什么,才算是合格的、称职的。这项规定,一直作为机关股室人员业绩的一项重要标准。

五、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关心职工生活的关系

高考议论文例证法运用指导 篇3

笔者本人参加了2015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并忝列为总复查组主要成员,得以对众多考生的作文有一个全面的鸟瞰。尤其对于议论文中的例证法在今年江苏省作文中的实际运用状况,本人做了一番细致的梳理,并对此提出几点指导建议,以期对高中生平时或考场的写作有所裨益。

一、例子与观点要匹配

今年的江苏省作文表面上为新材料作文,实质上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关于“智慧”的话题作文。对于“智慧”的特质,《201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是这样表述的:“必须判断其所写内容是否体现‘智慧的特质,如灵气、悟性、才华;灵动、包容、创新;成功、圆满、通达等。”但在实际阅卷中,我们发现,众多考生对“智慧”这一概念认识模糊,判断失当。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偏题走题的例子,诸如岳飞精忠报国、邵逸夫捐款、李娜网球大满贯、红军坚持二万五千里长征等等,这些考生在举例对“智慧”进行论述时,辨析不清到底什么才是智慧。

再例如,今年已发表在6月25日《扬子晚报》上的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有一篇《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其中有一段我看很值得商榷:

“寂寞空屋,可有形可无形,是一个人此生生命存在的证据。人之智慧便在这空屋中岁岁积淀,蕴于血脉的最深处。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这是归有光的寂寞空屋。室仅方丈,容不下金银珠宝亦容不下繁华如梦,容得下的仅是那一份割舍不断的回忆。“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在这里读书成长,身后有母亲嘘寒问暖的身影。空屋虽寂寞,此心却温柔,体察父母亲情,就是我们最平实的智慧感悟。”

从寂寞空屋中体察到父母亲情,这到底是不是智慧的表现,我觉得还是有争议的。虽说智慧属于精神层面,体悟亲情亦属精神层面,但后者更多的是睹物思人,睹物生情,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算是一种智慧。

由此可见,如果例子与观点不匹配,那将是议论文的一大“硬伤”,必将导致“油水分离”,例子无效。相反,例子与观点水乳交融,会大大增强论证的效果,如下面我摘录的一篇高分作文的片段:

“庄子垂钓于濮水之上,楚王遣大夫二人请之。‘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一个‘不顾足以见其不关心,不上心,也足见其大智。当他说出‘吾将曳尾于涂中时,那也必然是深思熟虑的。在他的心中,‘极智与‘权向来不并重而行。虽有言‘君子之仕,行其志也,但他早已看穿熏心的欲会将智慧推到一个怎样的深渊。

文学家胡文英说过,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这正如他的智慧河流,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

二、例子要新颖,或者有文学文化品位

议论文中,例子忌老套陈旧或集中在一些热点人事上,否则这些大路货会造成“拥堵”,甚至“撞车”,阅卷者会产生审美疲劳,直接影响赋分。今年江苏省高考作文中也不例外,如外国的,众多考生都扑向爱迪生的创造发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乔布斯与苹果、宫崎骏手绘动画等等。如中国古代的,相当多的考生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韩信的胯下之辱、陶渊明的采菊东篱、苏东坡的积极乐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等。再如中国当代的,又有为数不少的考生笔触都涉及到马云的商业帝国、汪涵的急智救场、感动中国的于敏、顾少强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传奇诗人余秀华等等。

客观上讲,这些事例在实际论述中也能契合“智慧”这一主题,但阅卷老师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总是撞见这些“熟面孔”,难免心生倦怠,影响得分在所难免。

今年的江苏省高考作文中,少数考生运用了较为新颖的事例,诸如古代画家黄公望,民国奇人邵飘萍,当代的红楼学家周汝昌、围棋大师吴清源、“玩家”王世襄、经济学家顾准、台湾诗人周梦蝶等,外国的塞林格、皮亚诺、小野二郎等。这些事例会让阅卷者耳目一新,如果语言功底深,结构合理,作文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

当然,有时考生行文中避免不了用一些熟人,但最好要选择那些有一定文学文化品位的人物,以自己的较为扎实的驾驭能力,深入研究其人其事其作,旧中翻新,照样赢得喝彩。例如,有些考生选择了孔子、李叔同、丰子恺、齐白石、杨绛等文学文化名人,加上出色的语言表达,从而获得了阅卷者的青睐。甚至有考生通篇议写某一文学文化名人,诸如张爱玲、萧红等,而被评为一类文。

这里以一篇一类文为例,这位考生写了汪曾祺的智慧人生,该文围绕三个方面来写,即汪曾祺灵动创作的智慧,达观面对苦难的智慧,欣然享受生活的智慧。文中还结合汪曾祺的具体文章具体段落加以引证,可以看出该考生平时对这位作家的研究还是花了一番功力的。

三、举例中要适时适当扣题点题

我们知道,议论文中的材料是为观点服务的,是为证明观点而存在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与意义。在写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在举例中写着写着就把观点给遗忘了,变成“无主题变奏曲”的“意识流”了,导致出现“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严重后果。因此,写作者在举例过程中一定要适时适当而自然地穿插观点句或者论点句中的核心词,切实加强扣题点题意识,做到“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而且例证时一定要做到明扣明点,记叙文可以暗扣暗点,而议论文则不然。

不过,在考场议论文举例论证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伪扣题伪点题的情况。兹摘录一段:

“伟人对智慧的探索对我们有所启迪,爱迪生经历了上千次失败最终发明电灯,居里夫人不怕化学元素对健康的摧残,坚持研究,卢瑟福在不停的实验中发现了真理,他们用坚持与信念执着追求智慧之火,那是属于他们的智慧,是他们最终用来实现自身价值的。”

表面上在论证中确实做到了扣题点题,但仔细分析,此段实际上论证的核心是“坚持与执着”,而不是“智慧”,“智慧”只不过是“打酱油的路人甲”而已。而下面从一篇高分作文中摘录的片段,则能充分说明什么才是自然流畅而正确地扣题点题:

“依稀记得一位‘慧心的西方自然学家——梭罗,他的智慧凝结于他对自然的皈依,这位先行的生态美学家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追求。他的《瓦尔登湖》便是其智慧的体现。他的慧心,诚然让他识得天下。他发现一年中只工作时间就能满足生活需要,其余时间用来从事自己的研究。于是智慧使梭罗发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

梭罗他是智慧的,他懂得自己的追求,而不是一味地盲目地在金钱名利前折腰,他的智慧是一种大智慧,更加深远的智慧。”

四、关于排比例证

议论文中排比举例会给人一种内容宏富,论证颇具气势之感,这是一大优点。平时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例运用排比论述,可以避免拖沓之弊,亦可增加语势,可谓一举两得。但在实际运用中也会出现假排比举例的现象,现从考场作文中摘录一段:

“苍鹰搏击长空,那是它在追求天空的智慧;扁舟乘风破浪,那是它在追求海洋的智慧;骏马驰骋草原,那是它在追求草原的智慧。”

此段中苍鹰搏击长空,扁舟乘风破浪,骏马驰骋草原,它们与智慧到底存在什么关系,至少从这一组排比句的字面上是看不出来的,这就陷入假大空的泥淖了。而下面摘录的另一段排比举例,在论证上则显得自然实在,亦能凸显智慧的特质:

“蚂蚁懂得下雨前从低处及时搬家,那是它的智慧;鸟儿懂得在秋叶微黄时便结伴南飞,那是它的智慧;白云懂得在日出灿烂前退向深处,那是它的智慧。”

下面再摘录一篇高分作文中,关于排比举人例证运用较为成功的段落:

“加缪垒山不止,爱默生关于透明的眼球的比喻,周国平的煮豆洒盐给人吃,他们将智慧蕴藉在欲罢不能的围城里,文字却在纸上纵横捭阖,如藤萝般铺陈。”

五、佳例可作议论文的由头

有的议论文佳作,以一件精彩而简短的人事作为下面议论的引子(即由头)。这种不俗的开头,因为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会引起阅卷者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下面摘录今年考场上的一篇一类文《生活的智慧》其中的开头两段:

“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在散文集《金蔷薇》中描述了这样一位画家的举止:‘每年冬天,我都要到列宁格勒的芬兰湾去,您知道吗?那里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

最好看的霜,我被这简单的几个字猝然绊倒了。一个整日浸润在物质令人窒息的菌尘中的人,到底拥有怎样的生活智慧,才能执着于那美好的‘最好看的霜?才能产生这种纯粹的投奔美好的作为?”

开始的由头起笔不凡,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窥斑见豹,这篇议论文之所以获得高分,那是在意料之中了。因此,我们广大考生应该未雨绸缪,平时多搜集一些精短而富有蕴味的佳例,以备高考不时之用。

最后,还需要提醒一下:叙例要简洁,叙例的语言要有文采。上面列举的考场高分作文部分段落已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此不再赘述。另外,议论文中叙事成分不要超过整篇的三分之一,否则会造成文体不明,极为影响作文赋分。

探秘议论文例证法与引证法的运用 篇4

一、例证法规律探秘

1. 典型误解

不少同学认为议论文的例证就是“观点+例子=议论文”。其实不然。举例是议论的手段, 明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 例证要力求做到精选事实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 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

2. 探寻规律

怎样做到事与理的结合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荆人欲袭宋, 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 荆人弗知, 循表而夜涉, 溺死者千有余人, 军惊而坏都舍 (城市)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 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荆人尚犹循而导之, 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 (取法) 先王之法也, 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而曰此先王之法也, 而法之。以此为治, 岂不悲哉!———《吕氏春秋·察今》

这个例证法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事例部分;第二层次是对事情本身进行评述, 分析“荆人”失败的原因;第三层次为引申发挥部分。我们可以把这个例证过程用公式概括为:“事例—评析—引申”, 即通过对所举事例的评价, 增强理论的说服力。

3. 常见病症

(1) 学贵有恒, 就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事实正是如此。瑞士数学家欧拉临终那天, 还在石板上演算刚被天文学家发现不久的天王星轨道, 算完之后, 又叫孙子朗读一遍, 知道演算的结果与观测的轨道相符, 才放心地闭上眼睛。不仅欧拉, 许多成功者的经历都证明, 持之以恒实在是可贵的。

(2) 骄必败。一次考数学, 题目太简单, 我乐得几乎跳起来。我不假思索, 一口气把题目做完, 得意洋洋地交了头卷。老师提醒我检查一遍, 我头一扬走出了教室。此时看表, 才过了一半时间。第二天发下试卷来, 我才得了60分。我气冲冲地到办公室与老师顶对。当老师指出我有两道题的得数小数点挪了位置时, 我的脸刷地红到了耳根。唉, 骄傲自大害死人!

(3) 失败是成功之母。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1628项发明, 经过多少次试验且不说, 仅在发明电灯的试验中为寻找一种适合的灯丝, 就试验用了1600多种材料。所以说不畏失败才能有成功。

(1) 的论点是“学贵有恒”, 而论据是欧拉敬业的例子。病症:材料不能证明论点。 (2) 的观点与材料是统一的, 问题是作者对例子作了不必要的描述。病症:叙例不简明。 (3) 的问题在于没有评析。当然前两例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病症:以事例的结论代替具体的分析和引申。

二、引证法规律探秘

1. 典型误解

不少同学认为, 引证只是“观点+引语”, 这是不对的。因为只有对引语加以评论, 才能使读者知道引用这句话的目的, 才能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2. 探寻规律

如何运用引证法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战国时代的孟子, 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所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贫穷困苦折磨不了, 强暴武力威胁不了, 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这种行为, 表现出了英雄气概, 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这个引证交代出处, 诠释中包含评论, 论证时扣住中心, 简明扼要。用一个公式来说明就是“出处+引语+解释+评论”。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要“不齿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 老师并不一定都比弟子样样高明, 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为老师, 是大为不必的。我国清代的张曜, 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 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 他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 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了任巡抚的时候, 有人说他目不识丁, 他便上奏皇上面试, 结果使一些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 个个叹服。

这一段引证法在引论的基础上, 又举了典型的事例, 把引证和例证结合起来, 使文章有理有据。用一个公式就是“引语+解释+评论+事例”。

3. 常见病症

(4) 众所周知, 博览群书是开阔眼界的重要途径。高尔基曾经说:“爱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青少年兴趣广泛, 对事实的需求量很大。如果仅仅掌握课堂上老师讲的那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必须适量地阅读一些古今中外名著, 使我们开阔眼界, 提高修养。

(5) 荀子曰:“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的确如此。我国古代的射箭手纪昌, 为了打好学箭的基础, 就先练基本功。第一步练眼睛长久地睁着不动, 直练到连针尖刺到眼边都不眨, 才练到第二步。随后, 每天都找一个细小的目标, 眼睁睁地盯着, 要求能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 这才去练射箭。经过苦练, 他终于成为名射手。

(6) 古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我看这话说得不错。

(4) 的论点是“博览群书是开阔眼界的重要途径”, 而高尔基的话着重强调书的作用。病症:引证不当。 (5) 的论点是“学习贵在积累”, 而下面的例证讲的事苦练基本功的重要。病症:论点与论据不统一。 (6) 的病症很明显:对引语缺乏必要的交代、解释、概括、分析。

三、点金方略

综上所述, 例证法与引证法的运用有一定的规律和方略。例证过程用公式可以概括为:“事例—评析—引申”。在运用例证法时, 要注意: (1) 选例确切; (2) 叙例简明; (3) 议例深入。引证过程可以用公式概括为: (1) “出处+引语+解释+评论”; (2) “引语+解释+评论+事例”。在运用引证法时, 要注意: (1) 引语要能证明观点; (2) 论据要与论点一致; (3) 对引语要有必要的解释、分析。

例证法和引证法是议论文论证的两大支柱。其实这也就是摆事实和讲道理的最主要方法, 换句话说, 我们的每一篇议论文都必须用到这两种方法。在此基础上, 才能进一步使用其他的一些论证方法。

摘要:受话题作文等的影响, 高中生的议论文习作问题多多, 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好规范议论文的写法, 一些常见的论证方法不会灵活运用。理因法而明, 本文从例证法和引证法方面总结一些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议论文,例证法,引证法,写作规律

参考文献

[1]熊江平.高考议论文备考范文与论点论据论证.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1, 3, 1.

[2]唐泰、石惠泉.中学论说文论据大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8, 1.

上一篇:苏教版高中语文下一篇:技术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