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问题(共12篇)
比较问题 篇1
“优化”思想是在多种可行方案中通过比较挑选出最优方案的思想, 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笔者在市优质课比赛中执教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这一内容, 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烙饼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本质, 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优化”思想, 比较是一种切实有效且必不可少的教学策略。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比较策略在“烙饼问题”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在比较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优化”思想的方法。
一、在课前游戏中, 初悟“优化”思想
赛课前有3分钟的“起课”时间,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创设了“脑筋急转弯”。
【课前游戏, 激发兴趣】起课时, 我引入“煮鸡蛋”这样一个学生常见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涵着数学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说煮熟4个鸡蛋用20分钟, 有的学生说用5分钟。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 恰好引发全班学生的思考, 对两种答案进行比较, 进而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新知。看似随意的一个问题, 却让学生明白, 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 这样省时省资源, 从而让他们在比较中初步感悟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二、从简单问题入手, 初识“优化”思想
“烙饼”?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大多学生没有烙饼经验, 对课本“烙饼”要求也模糊不清, 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适当理解, 转换成一个常规数学问题, 为后续的学习扫清认知上的障碍, 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入手。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今天吴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烙饼中的数学问题!烙过饼吗?知道怎么烙饼的吗?
师:是的, 小红家正在烙饼, 大家一起来看看她们家是怎样在烙饼的。
出示要求一:“每次只能烙2张饼, 两面都要烙, 每面3分钟。”
师: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生:一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 要烙2面, 每面要烙3分钟。
师:一次最多烙2张饼, 那烙3张可以吗? (不可以) 那烙1张饼可以吗? (可以的)
出示要求二:“爸爸、妈妈和小红每人1张, 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师:这句话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生1:就是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 一共要烙3张饼。
生2:也就是说, “烙3张饼, 最少需要几分钟?”
师:“那你知道, 烙3张饼, 最少需要几分钟?”思考一下, 有想法的请举手。
板书 (时间从多到小) :18分、15分、12分、9分、6分。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一致啊, “烙3张饼, 最少需要几分钟”说明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我们将问题简单点, 先从最小的饼数开始研究吧。
师:我们一起先来研究1张和2张饼的烙法!
【从小入手, 体验感知】
师:如果只烙1张饼, 需要几分钟?
生:6分钟。
师:你是怎样想的?这里有口锅, 还有1个饼, 你是小厨师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学生模拟演示烙1张饼)
师:烙饼时会发出一种声音, 我们给他配点音吧!
众生:哧!哧!
师:“哧”代表烙一次, 3分钟时间, 能随意发出“哧”的声音吗?
生:不能, 多一次就是多3分钟。
师:烙1张饼, 需要6分钟, 如果要烙2张饼, 最少需要几分钟? (后半句语速加快, 误导出12分钟)
生1:烙2张饼, 需要12分钟。
生2:烙2张饼, 最少需要6分钟就可以了。
师:我们请12分钟和6分钟的同学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你是怎样烙的?
师:观察了刚才两种烙法, 如果再次选择, 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第二种方法。
师:为什么选第二种烙法?
生:一次同时烙2张, 省时间。一次烙1张, 不省时间。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 烙2张饼充分利用锅的空间, 最少只要烙2次, 6分钟就可以了!
因为学生对烙饼并不熟悉, 所以这里通过对烙1张饼和2张饼的“慢”处理, 从1张饼需要的时间、2张饼需要的时间、2张饼不同时间的对比, 使学生获得了“一次烙2张饼才省时”的认识。这个认识不是告知, 不是硬灌, 而是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后深入思考逐步获得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 为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提供了方法和认识上的支撑。同时, 也在观察、比较与思考中, 学生体会到只有“锅里每次都是满的”才会节省时间。
【烙1张和2张都要6分钟的比较】
师:我们把单独1张烙时, 叫单独烙;2张一起烙时, 叫同时烙。通过刚才的比较, 我们知道了烙饼时单独烙要浪费时间, 同时烙可以节省时间, 只有将锅底的面积充分利用了, 才能节省时间。
比较烙1张饼和烙2张饼为什么用时同样多, 使学生理解锅里最多能烙2张饼, 2张同时烙更省时间, 烙饼时单独烙要浪费时间。
三、在实践探究中, 感悟“优化”思想
3张饼最优烙法的探究是本堂课的核心。“烙饼问题”中的关键就是3张饼的烙法。烙不好3张饼, 下面的探究活动就会失去意义。为此, 笔者为学生留出充足的烙3张饼的时间, 让学生同桌合作烙饼, 充分体验烙3张饼的方法。
【实践探究, 择优烙法】通过自主操作初步得出烙3张饼所需要的时间12分和9分, 这是一次自我认识的优化,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意识到其他的时间肯定是不准确的, 最后只剩下两个时间, 这是学生认知的一次跳跃。接下来对烙3张饼的12分钟和9分钟最优方案的比较探究, 学生升华了对烙饼省时方法的认识, 知道“要节省时间, 就不能单独烙1张饼”, 通过比较“如果单独烙一张饼, 就必须浪费锅的空间, 轮流烙能使锅充分地利用起来”;通过对问题“有没有可能找到比9分钟更少的时间了”的思考, 结合课件的直观演示, 学生真正理解了“9分钟烙法最省时”, 因为此时锅始终在满负荷工作, 不仅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在探究“9分钟最优烙法”时, 请第一组找到9分钟烙法的学生上台演示, 把观察思考的空间留给更多的同学。此环节人人都不闲着, 大家带着思考:“谁都不想让锅里空着, 先烙2张饼锅内满负荷, 可剩下1张饼怎么办呢?”大家从开始的好奇到灵犀一点即通的笑脸, 接着是跃跃欲试的冲动, 那么自然、和谐。
四、在不断比较中, 领悟“优化”精髓
在学生充分认识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之后, 我及时让学生体验烙4张饼的过程。由于刚刚烙完3张饼, 因此有很多学生采用轮流烙的方法, 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采用2次同时烙饼。你们认为哪一种烙法比较好, 为什么?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再次感悟到:不管怎么换, 锅底都是满的, 所以我们轮流烙了也没有省时间。
【4张饼两种不同烙法的比较】因为烙3张饼的文章做得太足而产生了负迁移, 笔者在学生感悟4张饼的烙饼方法后, 同时呈现两种烙法的过程图, 让学生比较这两种烙饼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每次烙饼锅内都是两张饼, 没有浪费锅的利用空间;不同点是方法一两个正面或反面烙, 看起来很有秩序, 而方法二并不都是两个正面或反面, 有时是正面和反面掺杂在一起, 看起来好像有点杂乱。对此, 笔者是这样回答的: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烙饼方法, 同时烙饼的两个正面或两个反面, 就是同时烙饼法;有时正面和反面掺杂在一起, 就是轮流烙饼法。同样的烙饼时间, 有序烙饼更科学。
【4张饼和3张饼的烙法比较】在学生经历烙“3张饼需要轮流烙”和“4张饼轮流烙了也不能省时间”的经历之后, 对科学烙饼方法有了更深的感悟。只有在有可利用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换饼轮流烙的方式能节省时间, 否则换了也没有用。此时学生对3张饼的最优烙法的理解更深入, 思维进一步清晰、准确和完整。
【5张、7张和9张饼的烙法比较】通过5张、7张和9张饼的烙法比较和归纳, 至此, 学生对烙单数饼的方法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学生清楚地发现前面部分是同时烙饼法, 后面部分是轮流烙饼法。烙5张饼的时候, 前面2张饼用的是同时烙饼法, 后面3张饼用的是轮流烙饼法;烙7张饼的时候, 前面4张饼是同时烙饼法, 后面3张饼用的是轮流烙饼法。特别是对9张饼的两种烙法 (3, 3, 3) 和 (2, 2, 2, 3) 的比较, 学生认为烙单数饼的时候, 最科学的方法是最后3张饼用轮流烙饼法, 前面的用同时烙饼法, 只要是单数都可以这样烙。
优化问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优化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理解、感受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时, 比较策略的运用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 更能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 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比较是让学生认识烙饼问题实质的有效策略。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到“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效果。可见, 优化思想源于比较, 比较策略更凸显优化思想。
比较问题 篇2
摘 要:本文系《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一书的序言,概括了全书内容,提出了比较司法程序研究的问题、进路与方法,论述了比较法研究的时代意义。作者强调坚持社会自由主义进路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比较现象学的研究进路,即通过对司法程序中的实际现象、事实和事件的分析,以阐明规范、程序和制度背后的社会因素。
关键词:司法程序,比较法,比较现象学
为什么还要再写一部司法程序的专著?
图书馆,当然,数个世纪以来充斥着有关司法裁判程序的研究成果。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进路DD而我所意指的不仅是法哲学,还包括政治、道德、乃至神秘主义哲学DD在司法裁判的领域皆有所体现。倘若人们考虑到司法裁判会带来“享有”请求权、权利和责任的个人与公共权威的“强力”之间的对峙DD公民与政府司法部门的一种对峙,则这一事实就丝毫不会令人意外了。它是冲突的利益和价值搏击之场所―它们试图通过设计精巧、顺序推进、依据法治、且在某种程度上必然具有自由裁量特征并因此具备政策导向、造法过程的司法程序而获确认。司法裁判也会产生司法独立理想与所有行使公共职能机构的民主责任之目标的冲突;实际上,尤其在司法审查的层面上,它甚至暴露了多数原则与抑制多数人意愿的理念之间的冲撞。进而,司法程序还常常构成一种神话和故事的权威游戏的舞台,比如有关司法裁判仅仅具有认知性质的神话或故事。它也涉及所有事实的真实发现过程中最具挑战性之一―也许就是最具挑战性―的过程,即寻求“司法真实” (judicial truth);尽管每一种真实的发现过程皆隐含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斗争,但这在法律和司法证据规则约束下运作的程序中显而易见。个人对国家;事先确定的 “法治”对自由裁量的“人治”(rule of man);认知性对规范性;主观性对客观性:上述所有对立皆体现于司法程序之中。因此,无怪乎如此多的`作品专注于司法裁判之主题。
那么,为何还要就此主题再写一部著作呢?对此问题我有几项回答。首先,本书旨在针对上述政治和哲学问题重申一种社会自由主义的进路。为了面对近期流行的反自由主义思想和作品之危险逆流,不论来自政治谱系中保守的右翼抑或源于自称的左翼,这一重申也许堪称及时。其次,这样的重申并非依托一种先验、抽象的推测,而是基于对实际现象、事实和事件的分析DD基于一种“现象学”的进路。第三,且与第二项回答相关,此类事实和事件抽取于尽可能广阔的经验的t望台,跨越国界和国家集团的界限,而且只要可能,便尝试发现跨国界、甚至世界性的发展和趋势DD即采取一种比较性进路。
社会自由主义进路
本书自始至终都确认一种社会自由主义哲学,这不只是作者的偏好,而是因为这是我们时代的实际现象和主要趋势。尽管每一章都支持这一点,然而第三部分却是最为旗帜鲜明的。在那一部分,世界范围的“接近司法”运动被视为现代“社会国家”之基本目标最真实的司法体现DD促使法律和政治制度,其权利、利益及其保护,为所有人实效性地接近。
当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其伴随法国/欧洲革命和美国革命出现之时,就已成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然而,让我们不要忘记平等原则的两大例外:美国的奴隶,以及各国的妇女)。这种“法治国”,或Rechtsstaat,意指一种政府形式,其中国家行为并非恣意妄为,而是基于被召集参与规则制定过程的人民所颁布的预先制定之规则。然而,在这种途径中固有地存在一个严重问题。这种想像中的平等和民主参与,尽管因其意味着废除旧制度 (ancien régime)的社会地位差别而极其重要,但对于那些在接近该制度时遭遇事实上障碍的个
问题驱动思考 比较感悟规律 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数对的意义,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在过程中感受规则对确定位置的影响,通过统一规则探寻数对的规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对的现实价值,体验数对学习的乐趣。
【教学实录】
一、激活生活经验,初步感知数对
1.任务驱动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确定位置的知识,你能用简洁、准确的方式记录自己现在所坐的位置吗?(学生在1号学习纸上独立完成任务)
2.集体反馈:展示学生的几种不同的表示方式。
师:简单说一说自己记录的位置是什么意思?
生1:我在第3排第5个。(生2、3、4、5类同,略)
生6:图中横的线表示组,竖的线表示在这组中的第几个,我在2组第3个。
师:这么多不同的记录方式,有什么相同点?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已有基本感悟:需要两个元素才能确定位置。
3.规范形式
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都含有两个数字,一个是表示竖的数字,另一个表示横的数字。在数学上,竖排称为“列”,横排称为“行”。这样的一对数,就叫作“数对”,并用(2,3)表示,读作“数对2,3”。
请你再次用数对的方法记录你所在的位置,写在旁边,并且读一读。
(评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是直观表征“数对”的过程,这不仅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对意义的直觉认知。学生依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写出了各种位置的表示形式,再在各种富有个性的反馈中,寻找共性,凸显对数对意义的深入理解,并在多样化的深层剖析的基础上实现数学规范化。)
二、寻找“张亮”位置,感受规则对位置的影响
1.任务驱动
师:刚才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会用数对的形式记录自己的位置,张亮同学也有自己的位置,他的位置可用(2,3)来表示,请标出张亮的位置。(生独立完成2号学习纸上的任务)
2.反馈交流
(1)整体感知、分类反馈。有同学在方格里面标出了张亮的位置,有同学在交叉点上标出了张亮的位置。
①先看下面的表示:
图1 图2 图3
师:同一个张亮,所在的位置已经确定,怎么会表示出了这么多不同的位置?
生:大家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有些是从下往上看,有些是从左往右看。
师:让我们具体来看一看第一幅,这位同学是怎么寻找张亮的位置的?
生:从左往右数第一列、第二列,从下往上数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出示图4)
师:那第二位同学又是在怎样的规则下找到张亮的位置的呢,能标出来让大家一眼就看明白吗?(标出图5)
图4 图5
明确:在不同的规则下,张亮的位置就不一样了。
师:同学们在自己的规则下,都找到了张亮的位置,在一个集体中,大家都用自己的规则来确定位置,那会怎么样?
生:那就不能确定了,会乱糟糟的。
生:我们要统一一个标准,才能让大家相互都看得明白。
师:多好的建议啊,也就是我们要有一个规则,在这样的平面图中,一般的规则都是从左往右为第一列、第二列,从下往上为第一行、第二行。在练习的时候,同学们也要看清楚规则咯。
②练习:在统一的规则中,用数对表示孙洋(5,2)、李明(4,5)的位置。
③再看下面这位学生的表示方法,请这位同学来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张亮的位置?其他同学思考这种方法表示与前面介绍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我是把第一条竖线看成第一列,第二条竖线看成第二列,横着的第一条线看成第一行。(生标出规则)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很有创意,在这样的规则下,张亮的位置就变成了一个交叉点。
(2)沟通联系。
师:其实不管是用方格这一区域来表示位置,还是用交叉点来表示位置,他们之间是统一而又有联系的。(课件动画演示区域到点的演变过程)
(3)巩固练习。
①辨析(6,5)和(5,6)表示的意义。
师:还是在这样的规则中,图中A点的位置可以怎么表示?为什么?
生:A点用(6,5)表示,因为A在第6列第5行。
师:6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生:6表示在第6列,5表示第5行。
师:5也表示0~5行之间的距离,那能不能用(5,6)来表示呢?
生:不能,因为(5,6)表示的是第5列第6行。
生:他们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师:说得真好,虽然都是5和6两个数字,它们前后位置的不同所表示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②请独立完成小练笔中的1、2两题。
(评析:这一环节中许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在一个开放式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寻找“张亮”的位置,结果找出了许多张亮的位置,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借助直观的素材—区域图—表示出的位置之间的比较,区域图和交叉点上表示位置的比较,让学生从中不仅感悟到“规则”对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同时还沟通了区域来表示位置与交叉点来表示位置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两者之间既是有区别的,更是有联系的,渗透了辩证的思想。)
三、探寻数对规律、渗透数学思想
1.探寻列相同的规律endprint
师:刚才同学们都能准确用数对来表示某点的位置。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活动,老师说数对,请听到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的同学站起来。
师:(3,1)(3,2)(3,3)(3,4)(3,5)
游戏结束,师将上述数对在方格图上标出,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数对的特点。
师:这些同学的位置和相对应的这些数对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列相同。
生:他们的第一个数字都是3,第二个数字从下往上看都加1。
生:这些数对所在的位置连起来是一条直线。
在坐标图中,将这些点连成一条直线。
师引导:想一想:在这条直线上还有哪些数对表示的位置?
生大胆地说:(3,0)(3,7)(3,100)…
概括:可用(3,Y)来表示这条直线上任意的点的位置。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这条线的特点?(X=3)
2.探寻行相同的规律
师:一个点的位置是(0,3),它要进行移动,听老师说的数对,闭眼想象它的移动过程,用手指比画出来。点向右平移1格(1,3),再向右平移一格(2,3),继续(3,3)(4,3)(5,3)。
生睁开眼睛,课件出示点的位置和数对。
师:点(0,3)在运动的过程中形成怎样的一个图形?
生:是横着的一条线。
师:这样的一些点的数对有什么特点?
生:都在第3行,第二个数字都是3。
生:第一个数字逐个加1。
师:在这条线上还可以说出其他的一些数对吗?
生:(8,3)(9,3)(100,3)…
生:只要第二个数字是3就好了。
师追问:那你能用一个数对来表示这条直线上任一点的位置吗?
概括:可用(X,3)来表示这条直线上任意的点的位置。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这条线的特点?(Y=3)
3.探寻连成斜线数对的规律
师:请(a,a)位置的同学站起来。
毫无意外,每次教学都是全班起立。
师:请站着的同学思考一下这个数对的特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陆续有学生开始坐下来。
师:站着的同学,为什么你们站起来?
生:因为a可以表示任何数。
师:(面对坐下去的同学)那你们为什么坐下去了?
生:a是可以表示任何数,但是列和行都是a,说明两个数字要相同。
师:那你能举例出几个例子吗?
生:(0,0)(1,1)(2,2)…
经过该位学生的解释,大部分的人都坐了下来,仅剩下列行数字相同的一些学生。
师:想象这些数对位置连成的图形会是怎样的?用手比画一下。
生:是斜着的一条线。
师:你能否也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数对的特点呢?(X=Y)
4.想象推理,巩固练习
①闭眼想象:A(3,2),B(6,2)连成线段,向上平移两格,平移后A、B分别在什么位置?
②想象推理:看下图,用数对表示B、D的位置。
③小结:通过以上那个两题的解答,你能找到什么规律?
生:上下平移时,行变列不变;左右平移时,列变行不变。
(评析:本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游戏、想象、推理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特别是借助想象,想象坐标中的各个点连成的线形状,想象一条线段平移后的位置,想象图形平移后各个点的位置,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同时恰到好处地结合具体内容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与函数思想。)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数学视野
1.介绍数对的发明者:笛卡尔
2.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围棋中的数对(4,三) (16,十三)
②国际象棋中的数对(g,5)(e,3)
③地图中地理位置的确定:杭州富阳市大源镇(东经120度 ,北纬30度)
(评析:介绍笛卡尔“数对”的发明历史与数对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文化,拓展其视野,从而进一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好数学的情感。)
【总评】
1.递进式的问题驱动,凸显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重点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许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借助任务驱动的形式,向学生抛出一个又一个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认知冲突,“同一个张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位置?”“方格图表示与交叉点表示的联系区别”“请(a,a)位置的同学站起来”“怎样用式子表示这条直线的特点?”,学生也就在化解这些冲突中,锻炼了思维,提高了数学能力。
2.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学生经验的学习,易引起思维的共鸣。本课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自己所坐的位置,不仅从中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也为新知的学习提供了学习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多次运用操作、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借助想象图形的形状、想象推理等形式发展空间观念,在比较“不同表示形式中的共性”中感悟到要用两个数量表示位置,在比较“张亮的位置的不同表示方法”中感悟制定规则的重要,在比较“区域表示法与交叉点表示法”中感悟它们的差异与联系,在比较“特殊的系列数对”后探索它们的特点,在比较“平移前后长方形各顶点数对”后探寻其规律。同时,教师采用学练结合的方式,边学边练边巩固,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学科知识在增加,思维品质在提升。
3.紧密联系生活,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文化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数学知识的引入、数学问题的探究、数学知识的拓展,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适时地渗透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辩证统一思想,最后适当补充了相关的数学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浙江省杭州市和睦小学 310011)endprint
师:刚才同学们都能准确用数对来表示某点的位置。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活动,老师说数对,请听到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的同学站起来。
师:(3,1)(3,2)(3,3)(3,4)(3,5)
游戏结束,师将上述数对在方格图上标出,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数对的特点。
师:这些同学的位置和相对应的这些数对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列相同。
生:他们的第一个数字都是3,第二个数字从下往上看都加1。
生:这些数对所在的位置连起来是一条直线。
在坐标图中,将这些点连成一条直线。
师引导:想一想:在这条直线上还有哪些数对表示的位置?
生大胆地说:(3,0)(3,7)(3,100)…
概括:可用(3,Y)来表示这条直线上任意的点的位置。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这条线的特点?(X=3)
2.探寻行相同的规律
师:一个点的位置是(0,3),它要进行移动,听老师说的数对,闭眼想象它的移动过程,用手指比画出来。点向右平移1格(1,3),再向右平移一格(2,3),继续(3,3)(4,3)(5,3)。
生睁开眼睛,课件出示点的位置和数对。
师:点(0,3)在运动的过程中形成怎样的一个图形?
生:是横着的一条线。
师:这样的一些点的数对有什么特点?
生:都在第3行,第二个数字都是3。
生:第一个数字逐个加1。
师:在这条线上还可以说出其他的一些数对吗?
生:(8,3)(9,3)(100,3)…
生:只要第二个数字是3就好了。
师追问:那你能用一个数对来表示这条直线上任一点的位置吗?
概括:可用(X,3)来表示这条直线上任意的点的位置。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这条线的特点?(Y=3)
3.探寻连成斜线数对的规律
师:请(a,a)位置的同学站起来。
毫无意外,每次教学都是全班起立。
师:请站着的同学思考一下这个数对的特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陆续有学生开始坐下来。
师:站着的同学,为什么你们站起来?
生:因为a可以表示任何数。
师:(面对坐下去的同学)那你们为什么坐下去了?
生:a是可以表示任何数,但是列和行都是a,说明两个数字要相同。
师:那你能举例出几个例子吗?
生:(0,0)(1,1)(2,2)…
经过该位学生的解释,大部分的人都坐了下来,仅剩下列行数字相同的一些学生。
师:想象这些数对位置连成的图形会是怎样的?用手比画一下。
生:是斜着的一条线。
师:你能否也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数对的特点呢?(X=Y)
4.想象推理,巩固练习
①闭眼想象:A(3,2),B(6,2)连成线段,向上平移两格,平移后A、B分别在什么位置?
②想象推理:看下图,用数对表示B、D的位置。
③小结:通过以上那个两题的解答,你能找到什么规律?
生:上下平移时,行变列不变;左右平移时,列变行不变。
(评析:本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游戏、想象、推理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特别是借助想象,想象坐标中的各个点连成的线形状,想象一条线段平移后的位置,想象图形平移后各个点的位置,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同时恰到好处地结合具体内容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与函数思想。)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数学视野
1.介绍数对的发明者:笛卡尔
2.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围棋中的数对(4,三) (16,十三)
②国际象棋中的数对(g,5)(e,3)
③地图中地理位置的确定:杭州富阳市大源镇(东经120度 ,北纬30度)
(评析:介绍笛卡尔“数对”的发明历史与数对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文化,拓展其视野,从而进一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好数学的情感。)
【总评】
1.递进式的问题驱动,凸显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重点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许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借助任务驱动的形式,向学生抛出一个又一个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认知冲突,“同一个张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位置?”“方格图表示与交叉点表示的联系区别”“请(a,a)位置的同学站起来”“怎样用式子表示这条直线的特点?”,学生也就在化解这些冲突中,锻炼了思维,提高了数学能力。
2.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学生经验的学习,易引起思维的共鸣。本课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自己所坐的位置,不仅从中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也为新知的学习提供了学习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多次运用操作、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借助想象图形的形状、想象推理等形式发展空间观念,在比较“不同表示形式中的共性”中感悟到要用两个数量表示位置,在比较“张亮的位置的不同表示方法”中感悟制定规则的重要,在比较“区域表示法与交叉点表示法”中感悟它们的差异与联系,在比较“特殊的系列数对”后探索它们的特点,在比较“平移前后长方形各顶点数对”后探寻其规律。同时,教师采用学练结合的方式,边学边练边巩固,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学科知识在增加,思维品质在提升。
3.紧密联系生活,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文化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数学知识的引入、数学问题的探究、数学知识的拓展,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适时地渗透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辩证统一思想,最后适当补充了相关的数学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浙江省杭州市和睦小学 310011)endprint
师:刚才同学们都能准确用数对来表示某点的位置。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活动,老师说数对,请听到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的同学站起来。
师:(3,1)(3,2)(3,3)(3,4)(3,5)
游戏结束,师将上述数对在方格图上标出,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数对的特点。
师:这些同学的位置和相对应的这些数对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列相同。
生:他们的第一个数字都是3,第二个数字从下往上看都加1。
生:这些数对所在的位置连起来是一条直线。
在坐标图中,将这些点连成一条直线。
师引导:想一想:在这条直线上还有哪些数对表示的位置?
生大胆地说:(3,0)(3,7)(3,100)…
概括:可用(3,Y)来表示这条直线上任意的点的位置。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这条线的特点?(X=3)
2.探寻行相同的规律
师:一个点的位置是(0,3),它要进行移动,听老师说的数对,闭眼想象它的移动过程,用手指比画出来。点向右平移1格(1,3),再向右平移一格(2,3),继续(3,3)(4,3)(5,3)。
生睁开眼睛,课件出示点的位置和数对。
师:点(0,3)在运动的过程中形成怎样的一个图形?
生:是横着的一条线。
师:这样的一些点的数对有什么特点?
生:都在第3行,第二个数字都是3。
生:第一个数字逐个加1。
师:在这条线上还可以说出其他的一些数对吗?
生:(8,3)(9,3)(100,3)…
生:只要第二个数字是3就好了。
师追问:那你能用一个数对来表示这条直线上任一点的位置吗?
概括:可用(X,3)来表示这条直线上任意的点的位置。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这条线的特点?(Y=3)
3.探寻连成斜线数对的规律
师:请(a,a)位置的同学站起来。
毫无意外,每次教学都是全班起立。
师:请站着的同学思考一下这个数对的特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陆续有学生开始坐下来。
师:站着的同学,为什么你们站起来?
生:因为a可以表示任何数。
师:(面对坐下去的同学)那你们为什么坐下去了?
生:a是可以表示任何数,但是列和行都是a,说明两个数字要相同。
师:那你能举例出几个例子吗?
生:(0,0)(1,1)(2,2)…
经过该位学生的解释,大部分的人都坐了下来,仅剩下列行数字相同的一些学生。
师:想象这些数对位置连成的图形会是怎样的?用手比画一下。
生:是斜着的一条线。
师:你能否也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数对的特点呢?(X=Y)
4.想象推理,巩固练习
①闭眼想象:A(3,2),B(6,2)连成线段,向上平移两格,平移后A、B分别在什么位置?
②想象推理:看下图,用数对表示B、D的位置。
③小结:通过以上那个两题的解答,你能找到什么规律?
生:上下平移时,行变列不变;左右平移时,列变行不变。
(评析:本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游戏、想象、推理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特别是借助想象,想象坐标中的各个点连成的线形状,想象一条线段平移后的位置,想象图形平移后各个点的位置,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同时恰到好处地结合具体内容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与函数思想。)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数学视野
1.介绍数对的发明者:笛卡尔
2.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围棋中的数对(4,三) (16,十三)
②国际象棋中的数对(g,5)(e,3)
③地图中地理位置的确定:杭州富阳市大源镇(东经120度 ,北纬30度)
(评析:介绍笛卡尔“数对”的发明历史与数对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文化,拓展其视野,从而进一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好数学的情感。)
【总评】
1.递进式的问题驱动,凸显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重点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许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借助任务驱动的形式,向学生抛出一个又一个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认知冲突,“同一个张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位置?”“方格图表示与交叉点表示的联系区别”“请(a,a)位置的同学站起来”“怎样用式子表示这条直线的特点?”,学生也就在化解这些冲突中,锻炼了思维,提高了数学能力。
2.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学生经验的学习,易引起思维的共鸣。本课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自己所坐的位置,不仅从中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也为新知的学习提供了学习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多次运用操作、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借助想象图形的形状、想象推理等形式发展空间观念,在比较“不同表示形式中的共性”中感悟到要用两个数量表示位置,在比较“张亮的位置的不同表示方法”中感悟制定规则的重要,在比较“区域表示法与交叉点表示法”中感悟它们的差异与联系,在比较“特殊的系列数对”后探索它们的特点,在比较“平移前后长方形各顶点数对”后探寻其规律。同时,教师采用学练结合的方式,边学边练边巩固,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学科知识在增加,思维品质在提升。
3.紧密联系生活,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文化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数学知识的引入、数学问题的探究、数学知识的拓展,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适时地渗透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辩证统一思想,最后适当补充了相关的数学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函数中比较大小问题 篇4
引例:(2014年江苏第19题)已知函数f(x)=ex+e-x,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证明:f(x)是R上的偶函数;
(2) 若关于x的不等式mf (x)≤e-x+m-1在 (0,+∞) 上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3)已知正数a满足 :存在x0∈[1,+∞),使得f(x0)<a(-x03+3x0)成立.试比较ea-1与ae-1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为了解决这个题,先研究以下几个简单的问题:
例1:(2013江苏第21题)已知:a≥b>0,求证:2a3-b3≥2ab2-a2b.
总结:本题采用的是作差的方法,作差是比较大小最常见的一种方法,特别是有关多项式大小关系问题常用此法.作差后和0比较大小,所以最好将其分解便于判断符号.对于正数,涉及幂的有时可考虑作商.
例2:(2009年江苏10).已知,函数f(x)=ax,若实数m,n满足f(m)>f(n),则m,n的大小关系为____.
由f(m)>f(n)得m<n.
总结:本题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是函数的单调性重要应用之一,特别是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中的比较大小问题.
例3:已知a=5log3.42,b=5log3.84,c=15log0.33,则a,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
总结:如果不好直接比较大小,则可以间接比较,中间量便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常以0,1,-1为中间量.
例4:(1983年全国)已知a,b为实数,并且e<a<b,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证明:ab>ba.
总结:通过作差,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也是比较大小的一种重要方法.
有了上面的基础现在再研究2014年高考第19题.
解:(1)、(2)问此处省略
瑞典留学比较常见的问题及解答 篇5
1、瑞典到底什么样?发达到什么程度?
答:瑞典是高等发达国家、高福利国家、北欧盟成员国、欧盟成员国。在北欧,你虽然找不到高楼,但绝不会有在其他南欧、西欧国家那样的乡下感觉。
2、瑞典入境原则、货币?
答:根据传统的北廷盟约,从其他北欧国家进入瑞典不需要通过任何边检通道,就像一个国家一样。另外,瑞典已于2001年加入申根协定,从其他申根国家进入瑞典也不再需要通过边检通道。瑞典不是欧元国家,2002年维持现行货币---瑞典克朗(SEK)[Skr]。
3、我想去瑞典读硕士,是否需要学瑞典语?
答:不需要,你能够申请到的硕士课程皆为英语授课。除非你先申请读语言,语言通过后才可以读瑞典语教学的硕士课程。多数中国人在瑞多年仍不识瑞文,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4、我还没有一个满意的本科文凭,能去瑞典读本科吗?
答:除非你已经通过了瑞典文考试,否则不要做任何无谓的努力,没有希望的。因为瑞典的本科教学都为瑞典语教学。
5、去瑞典的难点在哪?
答:难点在于申请课程,(英语授课的硕士课程要求很高,而且专业范围较小。本科的`个人申请一般只能申请到瑞典语的预科学习)只要被录取,签证材料准备充分,签证通过率大约有90%(申请语言学习的除外)。
6、瑞典语好学吗?
答:瑞典语的语法要比英语简单,但要想学好它仍非常不容易。听力是最大难关,建议到瑞典中北部学习,那里的瑞典语言发音相对清晰。
7、在瑞典学习期间打工合法吗?
答:专、本科生在暑假期间可以合法打工,从5月中旬到9月中旬,有整四个月的时间。
8、在瑞典,有什么样的工打?
答:首先应清楚,在瑞典找工作非常难。会瑞典语的有希望找到稍正规的零工,如麦当劳、餐馆应侍、工厂临时工等。每小时70~120:-(税前)但如果不会瑞典语,只能到中国餐馆打工,每小时60~100:-(税前)或30~40:-(无税黑工)。瑞典不是打工赚钱的好地方。
9、在瑞典,每月生活费大概多少?
答:房租:2500~3000克朗(学生公寓)/1500~2000克朗(单人单间);粮食:2000克朗(生活较好,一日三餐)/1300克朗(中等伙食,一日三餐)/ 600克朗(能吃就行,一日三餐);车票:300~450克朗(月票);手机话费:150克朗;长话费:100克朗;上网费:0克朗(学生公寓上网免费)
10、最应该从国内带什么来瑞典?
答:以下物品务必从国内带来: 笔记本电脑,如果你有买电脑的愿望;上网卡,不要带调制解调器来,北欧全境都是宽带上网;电饭锅,他们很少吃米饭,电饭锅是天价的奢侈品;一箱方便面,在这第一个月你会非常不适应这里的物价,什么都不敢买,带箱面保你度过难关。
11、关于瑞典的免费瑞典语言课程。
答:通过正常渠道到瑞典学习瑞典语都要交学费,所谓的免费语言学校是那些面向移民、定居难民和本地生外族子女的辅导班。已经持有北欧签证的中国人,想在课余参加这些免费辅导班并不难,只要向有关部门表明自己学习的愿望即可。但对于在北欧以外的,想借此渠道来瑞典,希望极其渺茫。
12、瑞典人真的都懂、讲英语吗?
答:瑞典的英语普及率的确很高,城市中完全听不懂英语的青壮年只可能是来自中、近东的两代以内移民。普及率高的最关键因素是电视传媒,他们从小就看带有瑞典文字幕的各式英语节目的,所以至少听得懂相当多英语。并不能排除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会说或说不好英语。
★ 加拿大留学陪读会遇到的问题及解答
★ 加拿大留学签证的问题及解答
★ 怎样解答面试时尴尬问题
★ 留学导师信
★ 信出国留学格式
★ 欧洲留学信
★ 留学信中文
★ 出国留学信参考
★ 中文留学信
中美物价比较 透露的几个问题 篇6
从这一视角看,人民日报日前刊发的一篇对比北京和纽约的物价文章就显得相对客观、平衡和合理。在对两地物价的比较中,该文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国外品牌的普通消费品,在北京要比纽约略贵,要是被国人视为“奢侈品”,其售价更是贵得离谱;但是市内公共交通以及涉及人工、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纽约明显比北京贵很多。文章最后的结论是,由于中美税制结构和征税方式差异较大,不能简单将中美物价进行对比。
我基本赞同该文的看法。但如上所述,人们之所以要比较中美物价,一个不言而喻的假设或前提是,以中国目前的收入水平,中国的物价水平却赶上甚至超过美国,这是不合理的。这个假设或前提对不对呢?我认为基本符合现实。如公交、地铁的费用,纽约是北京的10倍左右。但是,人家的工资水平,也高于北京的10多倍。考虑到北京的公交、地铁是有政府巨大的补助,换成中国其他与北京收入差不多的城市,如上海、深圳与纽约比,公交、地铁费用恐怕也就差不了这么多。
所以,只比较中美两国的物价水平,可能还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问题。如若比较两地的物价涨幅,或许能够反映一地的通胀程度。从8月的情况来看,中国物价同比上涨已经达到6%,而美国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维持在3.6%,核心通胀率为1.8%,要知道,这已经是美国近年的物价新高。显然,我们的通胀程度要远比美国严重,对民众,尤其是低收入阶层影响很大。若再考虑两国普通民众所享有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水平的差距,这种影响尤其明显。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从上面的这篇文章看,凡涉及到人工、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美国的价格一般比中国高,这反映了中美对人力资本和劳动的不同评价。高知识含量的产品一般价格较高,这在中美两国都差不多,不同的是对低知识含量或者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付出体力劳动的服务,不仅是在美国,也在其他发达国家,其工资收入比我们这儿要高得多。此固然有中国人多,尤其是从事低端服务业的人多的原因,但显然也有对体力劳动的观念问题。恰恰是,中国的低收入群体是这些人群,因此,需要我们对低端劳动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尽快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中美土地财政收入问题比较研究 篇7
关键词:土地财政,财产税,土地出让金
土地财政收入指的是与土地相关的税费等形成的财政收入。近几年, 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收入, 形成了学术界热衷研究的“土地财政”问题。而在美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 土地财政收入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 本文对中美两国土地财政收入相关方面进行对比, 从美国的土地财政发展状况得出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与启发。
一、美国土地财政收入状况概述
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出现过三种形式:一是将土地作为资产出售形成的资产性收益;二是以土地及其地上附属建筑物为载体形成的税收收入, 如财产税、对土地和房屋征收的遗产税和赠与税;三是政府以非税收的形式征收的其他与土地有关的财政收入, 如不动产出售收益等。
在不同时期, 美国土地财政的形式以及归属有着不同的特点。从1776年到内战时期, 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以土地出售收益为主, 且基本上归联邦政府所有。而从内战至今, 财产税成为主要形式。在内战结束后, 土地财政收入是由州和地方共享的。后来随着州政府开始开辟新税种, 将财产税下放给了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收入占州政府总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 从1902年的52%, 下降到1942年的10%。但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财产税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
二、中美土地财政收入的相同点
1. 形成原因都为了解决财政困难
美国的土地财政开始于建国初期。那时的美国刚刚经历完独立战争, 各级政府迫切需要筹集大量的财政收入来修复战争创伤, 建设新国家, 而当时的美国经济尚未恢复, 税源狭窄, 无法短期筹集到政府需要的收入。而我国在实行分税制以后, 中央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大幅提高, 财权上收, 而地方政府的事权却没有相应减少。地方政府拿少数钱却要做多数的事, 就必然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将土地作为资产出售来获取收益, 程序简单快捷, 成本低, 可以满足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收入。因此, 中美两国的地方政府都选择了采用土地财政方法解决财政困难。
2. 土地财政收入都主要归地方所有
土地资源不易转移和隐藏, 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土地也更具有信息优势, 因此由地方政府征收与土地相关的财政收入, 成本更低, 程序上也更加方便。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经历了从中央所有, 到州与地方共享, 最后到地方政府占用绝大部分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征收的效率是逐渐增强的。我国土地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土地出让金、以及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与土地相关的税种。土地出让金全部归地方所有, 中央不参与分配。而上述税种也都属于地方税, 收入归地方独享。由此可以看出, 中美两国的土地财政收入在分配方面有相同之处, 即都主要归地方所有。
3. 土地财政收入都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美国在出售土地时期, 土地财政收入在美国总财政收入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曾一度达到60%。后期的财产税占地方税收收入的70%。土地财政收入在美国财政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我国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土地出让金。从表一中可以看出, 虽然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波动较大, 但平均在40%以上, 可见我国地方政府存在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收入的问题, 尤其是依赖土地出让金, 地方财政面临较大的财政风险。
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年鉴2011》
三、中美土地财政收入的不同点
1. 出售内容不同
虽然两国都经历了出售土地换取资本收益的过程, 但两国出售的内容并不相同。美国出售的是土地的所有权。美国先通过一系列法案, 将西部的土地收归国有, 然后通过出售和赠与的手段将土地转为私有, 从而获得土地出售收益。在此过程中, 虽然出售的价格和具体政策一直在变化, 但交易土地所有权以换取财政收入的性质一直没有改变。我国的土地是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 不允许存在私有土地, 因而出售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国家根据土地的用途, 还对使用权的最高期限做了具体规定:居住地70年, 工业用地50年,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等等。因此, 土地出让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40—70年租金的一次性缴付。缴付土地出让金后换取的只是对土地的开发使用权, 所有权始终由国家掌握。
2. 获取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不同
从内战至今, 财产税始终是美国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占据绝对比重。美国的财产税主要对不动产征税, 税基是根据相关机构对不动产的评估价值来确定的, 每年征收一次。因此财产税是对土地的持有环节征收的税种。也可以说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主要是通过对土地持有环节的征税来实现的。而我国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土地出让金这种非税收入, 一次性获得土地几十年的收益, 而与土地相关的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例如2009年, 我国土地出让金是15900亿元, 而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仅为920.98亿元和633.07亿元。
3. 管理层次不同
作为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 美国财产税在征税范围、税率、征收办法方面都有相关法令进行详细的规定, 收支纳入预算, 并受到议会和民众的严格监管。另外即使是非税收入都有严格的规范和管理, 都要地方政府议会或是选民通过投票来决定, 充分保证其民主化和透明化。而我国的土地出让金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预算外收入, 管理比较混乱, 也隐藏了大量腐败和浪费现象。为了加强对土地出让金的管理, 2006年底, 国务院下发规定, 从2007年1月1日起, 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 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 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但是, 在2010年国家审计署公布的《40个市地州56个县区市土地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及土地征收出让情况审计调查结果》中显示, 在被抽查的市县中, 674.81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不规范, 未按规定纳入基金预算管理, 占征收总额的20.1%。与美国相比, 我国土地财政收入的管理水平和层次依然不高。
4. 产生效果不同
因为土地稳定的自然属性和价值属性, 土地财政收入为美国的地方政府带来了稳定而丰富的财政收入。此外, 因为财产税是对不动产的持有环节征税, 谁持有的不动产越多, 缴纳的财产税也就越多, 因而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还具有缩小贫富差距, 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
而我国的土地财政问题却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地方政府从自身财政利益考虑, 推动了一轮轮的“圈地”热潮, 造成耕地大量减少, 失地农民增加。而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缺失又隐含了社会的不安因素。对于城市来说, 不断创新高的土地出让金更加推高原本就已高不可攀的房价。且土地出让金实际上是预支了土地未来几十年的租金收益, 属于寅吃卯粮的做法, 给未来的地方财政带来风险。
四、中美土地财政收入产生差异的原因
1. 国家经济制度及土地所有制不同
美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其本质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实行国有土地的私有化是符合其经济制度的。因而美国可以通过出售土地所有权获取收益。而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国家要掌握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因此我国的土地制度是二元土地所有制, 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只有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转让。国家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依照法定程序, 在做出适当补偿的情况下可将集体土地征为国有。所以我国出售的是土地的使用权, 土地的所有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 才能符合我国的经济制度。
2. 财政体制不同
美国的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税收权限。州和地方政府都具有独立的税收立法权和征收管理权,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开征或是停征某种税种, 其税率、征管机构以及税收减免可自主安排。因此当美国的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困难时, 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开征新税或是在现行税制下提高税率, 而不需要想方设法获得预算外的收入。因而税收是美国土地财政收入的主体。
而我国的税收立法权集中在中央, 地方只能根据本地情况, 制定一些适用于本地区的税收征管规范。面对财政困难, 地方政府只能从制度外想办法。土地出让金就成了一条简单快捷的生财之道。因而土地出让金成为了我国的土地财政收入的主体。
五、美国土地财政收入的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启示
1. 改革税制, 增加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
目前在重庆、上海进行试点的房产税, 只是对新购房屋进行征税, 偏向流转税而不是财产税。我国应该以房产税作为税制改革, 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重点, 改革的方向应该有流转环节变为保有环节, 每年对纳税人持有的超过一定数量的房产进行征税。这样既可以为地方带来稳定丰富的税收收入, 也可以有效地调节住房市场的供求, 起到降低房价的作用。另外, 耕地占用税也可以作为另一个改革方向。可以将单位和个人占用的林地和草地纳入征税范围, 将一次性征税改为按年征收, 以扩大税源。同时, 这严格审批和监管的前提下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限, 可以使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情况, 充分合理地开发税源, 增加本级政府的财政收入
2. 加强对土地出让金的管理。
解决我国的土地财政问题并不是要完全取消土地出让金, 而是要将土地出让金像美国的非税收入一样, 提高其管理水平。要认真落实有关规定, 将土地出让金全额纳入预算,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成立专门的机构, 定期对各级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 提高土地出让金收支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李爱鸽.地方政府财源建设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1]李爱鸽.地方政府财源建设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2]王克强, 刘红梅, 张璇.美国土地财政收入发展演化规律研究.财政研究, 2011 (2) [2]王克强, 刘红梅, 张璇.美国土地财政收入发展演化规律研究.财政研究, 2011 (2)
[3]安体富, 窦欣.我国土地出让金: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南京大学学报, 2011 (1) [3]安体富, 窦欣.我国土地出让金: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南京大学学报, 2011 (1)
比较问题 篇8
一、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国际经验借鉴
(一)美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美国有关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周密详尽。其市场退出法律主要有: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也称作《1933年银行法》,该法第12b款规定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RTC),这是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制度执行者。1960年颁布《银行合并法》(1966年修正)是针对于银行并购的法律。1987年《银行公平竞争法案》(CEBA)过大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紧急跨州收购权限,允许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建立桥梁银行(Bridge Bank)。1989年国会通过了《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强化法案》,该法撤销了联邦储贷保险公司,设立联邦重组信托公司,决定动用纳税人的钱解决储贷机构危机。1991年颁布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促进法案》(FDICIA)规定和改进了有关银行资本充足、救助措施、市场退出成本分析等问题,这一法案对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出来问题银行的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美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主持机构,主要包括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联邦储备银行三家机构。在美国,关闭一家银行的命令只能由该银行的注册机构——货币监理署或州银行监管当局签发。一家问题银行被货币监管当局宣布倒闭后,其所有权就归属于银行监管部门。货币监理署或州银行监管当局在接管一家银行之后,一般立即将其转交给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由其具体负责清偿工作。
在美国,金融管理当局注意对商业银行的日常监管,对于出现问题的银行提出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警告,甚至可以向监管对象人发出如不补足资本金便停职或开除银行有关人员职务的命令。对于积重难返,采取补救措施无力的问题银行,让其退出市场。FDIC处理问题银行时使用三种手段:购买和承继(P&A)、存款偿付(Deposit Payoff)和营业银行援助(OBA)。在美国监管当局和存款保险机构在处理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时,是非常谨慎的,甚少采用关闭或破产程序。
(二)日本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在日本,大藏省是日本金融的行政主管机构,对所有登记注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日本有关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法律主要有:1971年4月,日本公布实施了《存款保险法》,成立了存款保险机构。依据该法规定各金融机构被强行要求加入存款保险制度,当金融机构不能支付存款时或宣告破产时,由保险机构支付保险金;1986年,为了适应其他银行对问题银行进行兼并,日本对《存款保险法》进行了修改,在新法中扩大了存款保险机构的业务范围,仅存款得到保险,而且只要获得大藏大臣的批准,金融机构的兼并和业务转让也可以从存款保险机构获得资金援助。在实际运行中,存款保险机构从未对存款者支付过保险金,而是在大藏省直接指导下,用于救助问题银行,间接地保证存款者的存款安全;1998年10月12获参议院通过并于同月16日公布了《金融再生关连法案》,它是七部处置问题金融机构相关法律的总称,主要包括《金融机能再生紧急措施法》、《金融再生委员会设置法案》、《完善与<金融再生委员会设置法>相关法律的法案》是处置问题金融机构包括问题银行的法律框架中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根据该法,确立问题银行处置原则:问题银行不良债权等财务内容及其经营状况必须公开;为确保经营的健全性应使濒临破产的问题银行不再存续;应明确破产问题银行股东和经营者等的责任;应使存款人得到保护;应维持问题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应能使问题银行破产处理的相关费用达到最小。(戴丽霞,2005)
日本处置问题银行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类:由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问题银行提供援助,由政府安排银行间的兼并和存款保险制度。(1)当银行面临因暂时的流动性不足引发的经营危机时,由中央银行通过贷款向其提供流动性;(2)通过其他银行对由于经营错误而处于危难的银行进行兼并,使之度过难关继续存在。该方法可有效的减少倒闭对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的混乱长期为日本政府所采用;并以行政手段作保障。当难以找到愿意承担兼并的银行时,日本还采取了建立新的银行继承破产银行业务的方法;(3)当问题银行因破产等原因无法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负责偿还存款人的存款,对银行的合并、重组等提供资金援助,有的救助而不至于使其破产,而有的不救任由其破产。
(三)英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英国是实行单一制监管的国家,英格兰银行是英国中央银行,同时作为金融监管当局,也是问题银行市场退出负责机构。2009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2009银行法案》,为了解决在危机发生后,监管当局缺少有效的手段对失败的金融机构进行处置以防金融风险扩散这一问题,该法案建立了特别处理机制(简称SRR)来干预和处置问题银行,在SRR启动后,由英格兰银行负责问题银行整个处理程序,并协调财政部、金融服务局以及金融服务保险计划公司采取流动性支持等相应的具体措施。
SRR对于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操作方式有:一是私人部门并购,即把问题银行的全部或部分业务转让给其他私人企业;二是引入过桥银行,即由英格兰银行设立一家全资拥有的公司(过桥银行),将问题银行的全部或部分业务转让给该公司;三是暂行性国有化,由财政部指定的公司或者全资拥有的公司来接收问题银行的业务。
英国《1987年银行法》第11条到第14条规定,如果某一授权银行的授权标准不能满足,或该银行不能履行法定义务,威胁到存款人利益时,英格兰银行有权采取措施,对其部分活动及业务范围予以取消、禁止或限制授权,直至吊销其执照。关于破产,《2009银行法案》建立了整套的银行破产程序,规定了银行破产的条件:已经无力或者将无力偿付债务、银行破产符合公共利益以及银行破产合乎公平。并规定,银行破产申请只能有英格兰银行、财政部和金融服务部向《1986年破产法》规定的有关法院提出。(成经纬,2010)
在英国,对银行许可证的撤消条件较宽,当银行不符合颁发许可证的条件,或违反审慎义务,或金融服务管理局认为“存款人或潜在存款人的利益受到任何损害”时,金融服务管理局就有权撤消或限制银行的许可证。当一家问题银行最终被责令关闭或自愿终止业务的申请被批准后,金融服务管理局必须撤销银行许可证。而在问题银行的破产上,当提出破产的申请人是银行董事或债权人以外的第三人时,该申请应当呈交金融服务管理局,并有权要求听证。虽然在破产程序中金融服务管理局仍继续履行其监管权,但并不直接参与破产程序的运作,破产在法院主持下实施。在法院发布破产命令后,应任命1名管理人临时从事银行的管理活动。
与美国相类似,英国也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在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时,通过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者利益,英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方式不同于美国,其目的是建立和保持一个稳定基金,即存款保护基金,以保护授权银行的英镑存款及无清偿能力或受制于行政接管的授权机构。
(四)德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德国是实行全能银行制最为典型的国家,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等并无严格区分,并且银行与其他法人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相互持股,其银行业务范围极其广泛。如果全能银行一旦倒闭,其所带来的负面外部性较大,鉴于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强负外部性,德国的金融法律尽可能的谨慎对待银行的市场退出,银行危机补救措施完善,对有风险的银行一般采取由其他银行给予帮助的办法,尽可能予以挽救,减少银行关闭或破产的可能性。德国的银行市场退出率相对是很低的。
德国关于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相关法律主要有:《德意志联邦银行法》、《信用业法》、《德国支付不能法》(1999年)等。在德国,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由联邦金融监管局全权负责,由联邦金融监管局决定问题银行是否退出以及以何种方式退出,在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方式的选择上,德国联邦金融管理局根据《信用业法》区分不同性质的银行采取不同的退出方式。对德国公法银行不适用破产程序,其债务由国家偿还;对私有制银行,在出现严重问题时先由联邦金融管理局实行关闭,如有其他金融机构愿意接收的不适用破产程序,如无其他金融机构接收,且又资不抵债的,必须适用破产程序;对于合作银行一般由同业协会接管和兼并,由合作银行同业协会和存款保险公司组织偿还债务。在破产程序上,问题银行破产申请只能由联邦金融监管局来提出。根据德国《金融法》的规定,当商业银行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之一时,监管部门应吊销其营业执照,关闭该银行:(1)不能支付到期存款;(2)管理的财产出现危险无法解决;(3)领发许可证后一年未开展业务,许可证自动失效。(周立雄,2004)
德国银行的市场退出的总体路径是挽救——寻求收购——撤销银行经营许可证一一破产,基本都是行政法律程序,并无司法的介入,这是非常符合处理问题商业银行的成本最低原则。
二、完善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建构
我国现行的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比如缺乏系统健全的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依据;问题银行市场退出过程中政府干预过多,行政色彩浓厚;问题银行接管的法律规定过于粗线条,操作性差;问题银行撤销的法律适用性差;问题银行破产的法律规定不统一,存有冲突;缺乏现代存款保险制度等等。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行为,必须借鉴国外有关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法规,对现有制度安排进行完善和创新。
(一)制定专门的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在借鉴国外有关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部以“早期介入、严格退出”为指导思想,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目标的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法或条例。当然,也可以制定专门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或条例,在其中安排专门的章节规定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制度。但基于法律统一性和商业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制定专门的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是更优选择。
(二)弱化市场退出的行政干预,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边界
在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过程中,政府干预应建立在市场机制和法律基础之上,并应当注重与市场机制的密切结合。处理问题银行时应将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给予市场机制更多的信赖,即通过干预、修补市场失灵的部分,通过监管为市场纪律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这样,既可以减少市场失灵,又可以减轻政府干预带来的道德风险和寻租。政府作用应侧重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宏观调控的实施,其职能应集中于引导、规范、监督、服务等方面。
(三)健全问题银行接管的法律制度
为了接管工作顺利开展更好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接管组织的权限范围,接管组织的权力主要应有:(1)占有、收集以及集中被接管问题银行的财产,并且为该目的,提起必需的法律程序;(2)处置被接管问题银行财产的权力;(3)提出或抗辩解散被接管问题银行的申请的权力。接管组织应既具有专业知识又能够合理管理金融机构,维护债权人利益的人员构成,可以由金融监管机构的专业人员、银行业协会、其他专业机构如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等组成。
关于接管条件方面,对于商业银行接管条件,建议删除现有“可能产生”这种模糊用语,并列举明确的条例,在尽可能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基础上增加有关资本、盈利水平方面的规定。可将商业银行接管的条件改为以下情形:(1)银行资产少于负债;(2)银行无法偿还存款人的存款或其他债权人的债务;(3)银行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运营下去而申请接管。
在现有法律规定接管终止的三种情形下,可以增加几种法定情形:(1)命令或裁定终止;(2)接管因自愿解散而终止;(3)接管因被接管的问题银行与债权人和解协议而终止。
(四)完善问题银行撤销的法律制度
首先应当细化问题银行撤销的启动条件、审批程序等内容,保证撤销程序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其次应当在法律中规定问题银行明确的抗辩权,保证其市场地位不会受到随意损害;再次应在法律中有保护债权人权益的规定,并规定监管机构应定期公告被撤销的问题银行清算的进展及资产处置状况,建立类似“债权人管理委员会”的资产处置监督机构,监督托管、清算过程,防止被撤销的问题银行妨碍清算以及清算组成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五)构建问题银行破产的法律制度
问题银行破产的诸多具体法律事项和实施细则都需要统一立法,构建一个从上到下的问题银行破产法律体系,我国适宜在《企业破产法》的原则性指导下,以规定实施办法为主要方式,构建我国的问题银行破产法律体制。该实施办法需要在确定问题银行的范围、破产标准、破产申请人、破产管理人、个人债权保护、重整程序、变现程序等方面做出具体的细节性规定,使问题银行破产真正达到程序清晰、有法可依。
关于内资和外资银行破产原因不同的情形,可在法律中明确规定银行破产的原因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并经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确认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恢复正常经营能力”,同时尽可能列举常见的银行破产情形,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负债率等数据做出具体量化的标准规定,方便实践操作。
明确问题银行破产申请人,应将监管机构、问题银行自身及债权人同时列为破产申请人。对于债权人,申请破产是债权人应有的权利。个人债权人也可以申请问题银行破产,则难免会出现恶意申请破产的情况,不利于银行的经营活动和整个金融界的稳定。但是问题银行自身了解其经营状况和风险情况,而债权人的利益也不能忽视,完全剥夺金融机构自愿破产和债权人申请破产也是不适宜的。(周柳,2010)
(六)适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商誉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问题探究 篇9
(一) 国外处理方法
IAS与IFRS将企业合并区分为购买和权益结合, 只有在购买时才确认商誉, 权益结合不确认商誉, 对于企业的自创商誉也不予确认。对应的会计核算方法是购买法和权益法, 将购买成本与被购买企业对应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同时在《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中规定了与商誉有关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原则, 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中规定了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原则, 并在解释公告中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予以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目前国际上各国的会计准则都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并在世界范围谋求一个能够广泛运用和认可的国际通用会计准则, 因此, 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商誉会计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也成为各国会计准则对于商誉会计处理问题进行规范的基本参考依据。
(二) 我国处理方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区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权益结合和购买,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合并成本与被合并企业对应权益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 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购买成本与被合并企业对应净资产公允价值进行比较, 差额确认为商誉, 对于企业的自创商誉也不予确认。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规定了与商誉有关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原则,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了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原则, 在目前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中对于商誉会计处理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基本上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只有两处实质性差异, 一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有关国有企业之间的企业合并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不是完全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而是对于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在以后期间不能转回, 与国际会计准则构成了实质性差异。
二、商誉的会计确认
(一) 商誉的初始确认
根据IAS、IFRS以及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 由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谨慎性的要求, 对于企业的自创商誉不予确认。国际会计准则中将企业合并划分为购买和权益结合,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将企业合并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对于购买或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 而对于权益结合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采用权益结合法。
在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方法中, 对于合并成本与被合并企业对应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并没有产生新的资产和新的负债, 因此计入所有者权益比较合理。所以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权益结合中并不存在商誉的初始确认问题。在购买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 对于购买成本与被合并企业对应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商誉。这样就又会有正商誉和负商誉两种情况, 对于正商誉一般应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而对于负商誉的确认问题, 又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 对于负商誉应确认为当期损益计入利润表, 即相当于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被合并企业的股权。
而国际会计准则认为, 在交易日, 凡是购买企业在购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超过购买成本的, 都应确认为负商誉。如果负商誉与购买企业的购买计划中确认并能可靠计量的预计损失和费用有关, 但并不代表购买日的可辨认负债, 那么, 这一部分负商誉应在未来的损失和费用得到确认时在损益表中确认为收益。如果负商誉与那些在购买日能够可靠计量的可辨认的预计未来损失和费用无关, 那么, 这些负债应按下述方法在损益表中确认为收益项目:第一, 如果负商誉不超过所取得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 就根据所取得的可辨认应折旧资产/应摊销资产的加权平均剩余年限, 确认为收益项目。第二, 如果负商誉的金额超过所取得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 就应立刻确认为收益项目。
以上两种方法各有优劣, 我国会计准则的做法可操作性强, 但是对于负商誉的会计处理显得过于粗略, 有悖于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而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则对负商誉的处理相对要精确的多, 但是操作性差, 往往成为财务报表粉饰的工具。
另外, 企业合并有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两种形式, 而控股合并又分为一次实现和多次分步实现两种形式。对于吸收合并直接在个别报表中确认商誉。而对于控股合并, 一次实现的控股合并在个别报表中确认在长期股权投资中, 在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中出现商誉, 此时即是对商誉的初始确认, 因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谨慎性的要求, 所以在个别报表中不确认商誉, 由于商誉产生于企业合并行为, 因此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和列示;多次分步实现的控股合并, 商誉为每次购买成本与被合并企业对应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差额的代数和。根据目前《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要求, 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 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第一,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 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 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 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 (例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 下同) 转入当期投资收益。第二,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 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 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方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其在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二) 商誉的后续确认
1. 商誉的摊销、减值问题。
对于商誉的摊销问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商誉不能摊销。而国际会计准则认为商誉应根据其有用寿命按系统的方式摊销。摊销年限应根据未来经济利益预期流入企业的最佳估计年限来确定。存在一个允许推翻的假定, 即自初始确认起, 商誉的有用寿命不超过20年。摊销方法的使用应反映其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预期被消耗的模式。通常采用直线法摊销, 除非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在该情况下其他的方法更加合适。每个期间的摊销额应被确认为一项费用, 对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应至少在每一会计年度末复核一次。如果商誉的预计有用寿命与以前的估计相差甚大, 摊销期应随之做出改变。如果商誉产生经济利益的预计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则应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所规定的会计估计的变更处理, 调整当期和未来期间的摊销费用。以上两种方法各有其原因,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认为, 商誉不能单独存在, 必须借助企业整体才能发挥其作用, 而且对于商誉如何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也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予以确认, 因此对商誉不进行摊销, 同时也有利于防止企业利用对商誉的摊销作为调节利润的工具。而国际会计准则认为, 既然商誉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而在合并报表中又将商誉确认为一项资产, 而企业收益又是通过对资产的耗费而取得的, 根据配比原则, 在确认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入的同时, 也理所当然应该确认对应商誉的摊销。
以上两种方法各有优劣, 我国会计准则的做法可操作性强, 但是对于商誉摊销的会计处理显得过于粗糙, 有悖于会计的配比原则;而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则对商誉摊销的处理相对合理, 但是操作性差, 往往成为财务报表粉饰的工具。
对于商誉的减值问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 都认为应在每个会计年度末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但是商誉的减值测试与一般资产的测试方法不同, 一般对于资产的减值测试是将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进行比较, 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时, 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小于其账面价值时, 对于两者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对相应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而商誉的可收回金额一般无法确定, 因而不能按一般的资产减值测试方法对其进行减值测试, 所以, 当有迹象表明商誉可能已发生减值时, 必须确定商誉所属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 将此价值与该现金产出单元的账面金额相比较, 只有当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金额时, 才应确认减值损失, 同时将损失按以下顺序分摊以抵减现金产出单元中的资产账面金额:首先, 抵减分摊到现金产出单元的商誉的账面金额;然后, 根据现金产出单元中各项资产的账面金额, 按比例抵减其他资产。
值得指出的是,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商誉的减值准备能否转回的问题上存在差异,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减值准备不能在以后期间内转回, 而国际会计准则则允许当以后期间商誉的可收回金额回升时, 对于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能够转回。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不允许商誉减值准备在以后期间内转回, 主要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中大量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这一会计规定调节利润, 操纵公司股价, 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出于这一考虑,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商誉减值准备在以后期间内不得转回。
2. 控股合并后股权变动对商誉的影响。
控股合并后股权变动也会对商誉的后续确认金额产生影响, 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继续购买股权 (即少数股东权益) 、处置股权后不丧失控制权、处置股权后丧失控制权。对于第一种情形, 视为权益性交易, 按照权益法的思路进行会计处理, 调整权益, 对商誉金额没有影响。对于第二种情形, 商誉的对应金额应该按减少的股权的比例减少对应的商誉账面金额。对于第三种情形,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做了如下解释: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 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第一,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 对于处置的股权, 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同时, 对于剩余股权, 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相关金融资产。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 按有关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第二,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对于剩余股权, 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 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 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 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即此时丧失了对子公司的控制, 不用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当然也就不存在确认商誉的问题了。
三、商誉的会计计量
(一) 商誉的会计计量的基本方法
对于商誉的会计计量问题, 目前主要有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两种观点。实体理论最早由美国会计学者莫里斯·穆尼茨提出, 这一理论由美国会计学会于1994年出版的《合并报表的实体理论》作全面的介绍。实体理论从企业集团角度解释与说明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编制方法、少数股权性质、合并资产的计价、合并利润的计量及企业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抵销等合并报表编制方法的一整套原理与结论。实体理论更加符合合并报表编制的目的与要求, 但当子公司存在少数股权时, 能否以母公司取得子公司股份的成本推断并计价属于少数股东的净资产, 计算少数股东利润, 在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实体理论是合并理论的一种。从企业集团角度解释与说明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编制方法、少数股权性质、合并资产的计价、合并利润的计量及企业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抵销等合并报表编制方法的一整套原理与结论。它是实体论的延伸。
母公司理论强调合并财务报表是母公司财务报表的扩展, 侧重于母公司股东的利益。因此,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目的是为母公司股东服务, 满足母公司股东的信息需求。母公司理论依据了重要性原则, 并假定任何报表都不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一切要求, 只能满足其主要利益主体的主要需要。母公司理论认为, 在企业集团中, 只要满足了母公司股东这一主要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主要要求, 其他利益主体 (包括少数股东) 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也会得到大体上的满足。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 主要运用的是母公司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英国和美国的合并会计实务主要依据母公司观念, 采用权益法。《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基本上也运用母公司理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合并报表中商誉金额的计量基本上采用了母公司理论的做法。
简言之, 实体理论与母公司理论在对于商誉计量问题上的争议主要在于:商誉金额是只反映母公司投资成本超过购入普通股所代表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还是不仅反映母公司投资成本超过购入普通股所代表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而且要包含少数股东权益投资成本与对应股权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二) 商誉会计计量各种方法的利弊
1. 实体理论的优缺点。
实体理论认为应该从企业整体的角度上来对商誉进行会计记量, 这种方法既有其优点, 又有其缺点。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商誉只有在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时才能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 即符合会计主体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 当企业处于清算解体状态时, 也就不存在商誉的计量问题了, 因此其从企业整体的角度上来对商誉进行会计计量具有其合理性。第二, 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来看,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从企业整体的角度上来对商誉进行会计计量不仅能反映控制人母公司的信息需要, 也能够满足少数股东即资本市场上广大投资者的信息需要。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实体理论建立在一系列会计假设上, 如赋予法人实体净收益分享权、赋予法人实体承担责任的约束力、赋予法人实体在留存收益上的决策参与权。而在会计实务中, 这些假设往往难以成立。第二, 实际操作性差, 少数股东经常发生变动, 尤其是对于在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来说, 少数股东的投资成本也在不断发生变动, 这对会计记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这种方法在会计实务中基本上不具有可操作性。
2. 母公司理论的优缺点。
母公司理论认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满足所有投资者的信息需要,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 因此合并财务报表是母公司财务报表的扩展, 侧重于母公司股东的利益。因此,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目的是为母公司股东服务, 满足母公司股东的信息需求。因此商誉金额只能反映母公司投资成本超过购入普通股所代表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这种方法既有其优点, 又有其缺点。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母公司理论是以法定控制为基础的, 这通常是以持有多数股份和表决权 (通常是50%以上) 而取得的, 但也可以通过使一家公司处于另一家公司的法定支配下的控制协议而实现。当一家公司处于另一家公司的法定支配下时, 母公司或控股公司可以完全控制子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所以母公司理论与现行实务中的法规较协调, 或者说, 现行实务中有关合并报表的法规正体现母公司理论的主要思想。第二, 母公司理论的实务操作性强, 商誉金额只反映母公司投资成本超过购入普通股所代表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商誉金额在实务容易获取并具有客观的依据, 可验证性强。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合并有关资产和负债时, 母公司自身按历史成本, 子公司净资产中属于母公司权益的部分按企业购并日的母公司实际支付价格, 属于少数股权的权益部分则仍按账面价格———历史成本。这样对同一项目采用了双重计价标准, 违背了历史成本原则和一致性原则, 得出的信息缺乏相关性, 会对商誉的金额计量准确性产生影响。第二, 在外币报表折算时, 时态法与母公司理论相适应, 但实际中常有采用现行汇率法等, 这就与编制合并报表所依据的母公司理论不一致, 会对商誉的金额计量准确性产生影响。第三, 母公司理论将少数股权股东的权益作为负债, 将少数股权的收益看作费用, 不符合负债和费用会计要素的定义。
四、我国商誉会计确认、计量中的特殊问题探讨
(一)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问题
笔者认为, 对于商誉的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 应该区分免税合并和应税合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
免税合并, 即所得税准则中规定的对商誉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形, 其以后期间对商誉的摊销和减值损失不能税前抵扣, 税法上并不承认会计上确认的商誉价值, 所以商誉计税基础为零, 这时就会出现商誉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相等的情况, 但是准则规定对于此种情形,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并且对于其在以后会计期间摊销、减值所形成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等的情况也不确认递延所得税。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对于免税合并中对应的购买的相关资产会出现增值和减值的问题, 税法上仍以其以前的账面价值作为其计税基础, 而合并财务报表上是以其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作为其账面价值, 这样就会出现这些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相等的情况, 对于这些资产, 应该确认其所得税, 按照所得税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对于应税合并, 会计准则中没有给出明文规定, 笔者认为应该按以下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应税合并, 由于在企业合并中, 企业已经交过税, 因此此时企业确认的资产和负债与税法上确认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金额一致, 在企业合并日的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抵销分录中并不存在确认递延所得税的问题。但是, 我国会计准则不允许对商誉进行摊销, 只在会计期末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而税法上往往允许商誉进行摊销, 并且税法上一般不承认会计上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国际会计准则允许商誉在以后会计期间进行摊销, 但也可能出现会计上摊销与税法上摊销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在以后会计期间会出现商誉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相等的情况, 此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 与一般资产递延所得税问题会计处理相同。需注意的是, 此时与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会计科目不是商誉, 而是所得税的费用。
(二) 反向购买中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
在某些企业合并中, 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因其生产经营决策在合并后被参与合并的另一方所控制的, 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虽然为法律上的母公司, 但其为会计上的被收购方, 该类企业合并通常称为“反向购买”。也就是资本市场上常见的借壳上市。
由于反向购买区别于一般企业合并, 法律上的母公司反而为会计上的子公司, 法律上的子公司反而为会计上的母公司。但是商誉的确定仍然是合并成本与被合并企业对应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不以法律形式为主, 而以会计形式为主, 这也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问题在于反向购买的合并成本的确定与一般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的确定方法不一样, 难点就在于确定反向购买中的合并成本, 对于这一问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和处理方法基本一致, 不再赘述。Z
摘要:企业合并业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计问题就是是否确认商誉, 以及商誉的计量和报告。本文主要侧重于从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两个角度对商誉会计处理问题进行对比和分析, 并从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两种会计计量模式分析了商誉的会计计量问题以及其利弊。最后, 对我国商誉会计确认、计量中的特殊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商誉,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异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
比较教育的本土化问题初探 篇10
本土化,是指将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认同进而转化为本地文化组成部分的过程。
比较教育本土化是指不同国家的教育比较必须立足于全球化的背景基于本国家本民族社会文化背景的比较。别国的教育传统是与别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同样,本国的教育传统也必须根植于本国的文化传统。在教育领域中,比较教育学在教育科学的“本土化”过程中常常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完全摒弃别国的教育经验是不理智的,全部照搬国外的经验也不明智。我们要借鉴别国的教育经验,运用于本国的教育改革中,需要有一个选择和改造、顺应和同化的过程,也就是教育“本土化”的过程。在我国,许多西方最新的教育理论通过比较教育研究者介绍而进入“本土”,进而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因此,教育本土化理论要求我们在对外国教育的先进经验选择接纳的过程中,要把其改造内化为我们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往往在选择接纳和改造内化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过程中出现偏颇。
二、全球化视野下比较教育本土化所面临的问题
(一)在比较教育本土化的过程中,受到西方国家文化的侵淫。
对第三世界教育学术界来说,基于全球化背景下,借鉴别国教育理念的过程中,非西方国家的教育者往往以西方为准则,试图摒弃自己所谓的“民族文化劣根”而去与西方“优越”的文化对接,自身具有一种“他者优越”的意识,丧失了与西方世界平等对话的信心和勇气,因而在比较教育的话语实践中处于一种失语状态。正如人体需要不同的营养才能维持身体的健康发展一样,文化也正是在不同国度之间的交流、融合中才获得发展,而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中西方学术独霸天下的局面必然会导致学科的衰竭和没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世界对非西方世界的侵淫,比较教育学科的实践基础和学术话语都呈现出一种西化的倾向。然而,正是这种对比较教育研究航向的偏离使得比较教育“没有在对教育现实的实际影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另外,很多西方教育理论都是通过比较教育学者的介绍而进入“本土”,进而又经“本土化”而得到广泛认同的。由于比较教育学长期忽视对本土社会教育现象的深入研究,因此,在这种“本土化”过程中,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学术也就很难作为主体来根据本土社会的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解释和利用西方教育科学中符合本土教育实际的东西,整个“本土化”过程其实是一个单方面的、被动吸收的文化移植过程。
因此,若要对第三世界族群身份的建构有所贡献,比较教育学须从“比较”开始作深入的反思,检视“比较”本身包含的差异性,从而承认“本土”之作为“本土”存在,进而发展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教育理论,建构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二)比较教育学者一味追逐“本土化”,偏离了全球化的
世界的是民族的,同时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在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个民族可以孤立地发展与存在,世界本来就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组成,各个民族的特质必然包含在整个世界中。比较教育“本土化”发展实际上就是全球化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如果对本土化的关注偏离全球化的大背景,就意味着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
第三世界比较教育学自身的教育学术发展是以“本土生长”为前提的,但是单一的“本土化”只能给第三世界带来非本土的东西。这些非本土的东西无法真正使得第三世界国家基于本土之上促进其比较教育学获得长足的发展。而且单一的“本土化”并不能赋予第三世界的比较教育学以任何真正属于自己的并可以贡献于世界的东西,它只能使第三世界的比较教育学者把西方的认作自己的,并积极参与到西方比较教育学的“第三世界版本”中去。当然,批评单一的“本土化”并非意味着否定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教育学术交流,而是希望建立一种可以逐步打破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逻辑,在各国各民族间建立平等的文化交流关系,使得第三世界比较教育学可以通过自身学术发展贡献世界,并与整个世界建立一种新的双向教育学术交流机制。
当然,批评单一的“本土化”并非意味着否定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教育学术交流,而是希望建立一种可以逐步打破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逻辑,在各国各民族间建立平等的文化交流关系,使得第三世界比较教育学可以通过自身学术发展贡献世界,并与整个世界建立一种新的双向教育学术交流机制。
三、比较教育本土化问题的思考
我们主张的本土探究是要拓宽交流的渠道,使单行线变成双行线,并不拒绝外来的概念、方法、理论,但强调要批判地、有选择地借鉴,做到心中想的是本国本民族的事,为的是解决本国本民族的新问题,但眼界和思路必须是开阔的、是全球的。本土探究在批判地吸收外来理论的同时,要以自信的姿态积极与各国比较教育学者对话。具体说来,比较教育学本土探究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比较教育学进行本土探究,并非关门进行探究,而是要有开阔的理论视野,了解最新的国际探究动态,和国内外的探究者保持对话和交流。目前国内的比较教育探究普遍重“思辨”轻实证。进行本土探究就迫切地需要引进多种探究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就要在中国的教育现实下进行本土探究和自主发展。
(二)对西方教育理论持批判吸收的态度。
对西方教育理论,要思索、质疑,对其保持警惕,同时也要斟酌其对本国本民族教育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假如做不到,我们就不能稀里糊涂地把建筑在这些预设之上的教育理论应用到本国的教育框架之中,要把那些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本土语境里相应的“意义转换”之后才能融入中国教育实践之中。
(三)采用比较优势理论,发掘自身的优势。
比较优势最简单的解释即人们应当找到自身的相对优势,干自己最擅长的事。比较优势原理同样适用于解读我们今天的比较教育本土化问题,发掘我们教育传统中的“优势”,在借鉴的同时,建立与西方国家平等会话的机制。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在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我们要在与西方国家教育学术交流中,留存我们民族文化与教育传统的内源性,在借鉴与接纳的同时,发扬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教育传统的精髓。正如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时曾说:“假如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聪明。”我们要看到中华文化价值体系的精华,注重这一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本土探究才能真正挺立起来。
因此,我们要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建立某种平衡,即应当寻求一种更为基本的平衡。当我们在积极建构我们的“本土化”的时候,切不可忘记“全球化”也需要我们不断自觉地加以建构。忽视了“全球化”的发展,“本土化”就有可能走向狭隘和封闭。只有“本土化”和“全球化”都得到丰富和发展,“本土化”的发展才能获得健康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孟照海.魏卿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教育——何以可能, 何以可为?[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10) .
[2]论比较教育学的本土探究和自主发展.2009-08-1314:47:13.http://lunwen.jiaoxue.info/html/1142.html.
[3]杨翠琴.比较教育中的本土化问题探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 (7) .
[4]吴文侃, 杨汉清.比较教育学[D].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6) .
[5]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同一性危机及其超越[J].比较教育研究, 2008, (8) .
[6]夏惠贤.国际视野本土行动——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第13届年会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 2007, (1) .
比较问题 篇11
关键词:中外文学作品;比较文学;文化差异性
中西方国家的历史有所不同,从而造成了各地的文化有所差异。文学是用来记录和传播文化的。文学起源于文化,又发展和丰富了了文化,从根本上上讲文学是通过技术加工形成的具有个人特性的产物,它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进行中外文学作品的对比时,一定注意要从多方面考虑,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当作是一种文化的介绍,只有辩证的考虑才能得到较为合理的答案。本人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研究结果对中外文学进行对比,总结如下。
一、中外文学比较中存在的问题
(一)解释和介绍文化的主观性太强
文学是带有作者很大主观性的作品,他们将自己理解的文化编撰成文学作品,作品中不仅揭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看法,还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作者的强烈情感。例如:杜甫的很多诗歌创作中都展现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失望、对统治者的不满还有自己踌躇满志却得不到重用的失落,从另一方面也直抒胸臆,希望国家能走向繁荣和自己早日实现报国之志的美好愿望。当然,有的文学作品已经超越了时代的限制,例如:《桃花源记》这部作品架空了历史,作者笔下的文化是对现实的批判,倾诉的是作者的美好愿望。
因此,在进行中外文学比对时不能带有太强的主观色彩,应该深入调查和探索,不然就会曲解了“文化差异”。因此,在剖析一部作品时不能顺着作者的意思解读下去,而应该另辟蹊径,揭开作品的表面,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原一部作品的真实历史。因此,在进行文学比较时一定要跳出思维定式,而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段历史,这样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眼界结果。
(二)丢开历史背景解读作品
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文明产物。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作《论语》,那一时期人们善于思考、修身养性,因而很多作品体现的都是做人的道德准则。而19世纪,世界处于战争时期,从而涌现出如《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反战的作品。因此,在不同时期作品所体现的主体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性就是与当时的时代紧密相连,折射出对现实的思考。因此,在解读和对比作品时要把其放在相对应的年代里,正视历史,才能恰到好处的解读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这也是解读作品一个重要的前提。但是,在目前很多中西方文学的比较中这一点做的还不够严谨,导致注释中经常会出现很多失误。
二、中外文学比较中可行的方法
文学——作为一种具象的文化,在形成之初就与文化紧密相连。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研究时难免会被自己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束缚,而不能以一种客观的态度面对。其中可行的方法本人总结如下。
(一)以多元开放的心态研究文化
历史上能够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不同地域文化的作家中最出名的就属:鲁迅和王国维。他们不仅为中国文学贡献出卓越的作品,在中西方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也可谓登峰造极。20世纪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社会都处在一个动荡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相互碰撞融合,而鲁迅先生却能够以一种开放的态度看待这些实属不易。通过“求同存异”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彻底的研究,并做出的准确的定位,即“跨文化研究”。因此,鲁迅先生和王国维先生对中西方文化研究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二)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综合研究
诚然,文学的本质是文化,但是如果只是以文化为主而忽视文学的学科性内容,则显得过于片面,从而导致文学研究一步一步走向绝境。因此,在进行中西方文学的对比时,需要以文学研究为主。所谓的文学研究是指在文学交流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学表现形式等做出分析。而综合研究发是指研究者在解读作品时需要考虑文学作品所蕴涵的主题和思想。结合以上,本人总结出两种具体的方法。第一,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文学作品源自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发展了文学,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将两者相关联进行综合性研究很有必要,而这也是切实可行的做法。第二,结合多种手法研究。文学作品蕴含多方面的思想,“横看成岭侧成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一个事物我们尚且需要分多种角度考虑,而作品也需要借用多种研究方法。
三、中西方文学作品的差异
以下,本人主要从中西方神话故事、小说两方面阐述其中存在的差异。
(一)中西方神话故事存在的差异性
西方的神话故事中最出名的是——希腊神话故事。里面塑造了众多的古希腊英雄形象。这些英雄人物往往被赋予了一定的超能力,能救众人于苦难之中。通过发动战争,以获取地位和他人的尊敬。由此,西方国家尚武的精神可见一斑。而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神话故事。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中国的神灵大部分是具有杀身成仁的精神。例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等,展现的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思想。中国的文学体现的是尚德。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的共同点,那就是趋于一种英雄主义情怀。但是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体现出更多的个人主义精神,这一趋势在欧美现代文学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中西方小说存在的差异性
中国小说就如同“煮开水”,在一开始总会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情节越来越紧凑,并在结尾形成首尾呼应。而西方故事在一开始就抓人眼球,并以片段形式叙述。中国小说多以一条线索为主线,体现我国“从一而终”的思想。而西方小说多采用多个线索,情节复杂多变。另外,中国小说多写意并体现一定的包容性而西方小说多写实,注重故事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综上,我国传统小说多体现善始善终,而西方国家的小说多注重开始的美好。
四、总结
综上,我们对中西方文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大致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较高的方法,最后对两种文学形式展开深层次的剖析。如今随着世界文化的相互碰撞和交融,如何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入侵并积极发扬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希望可以做到求同存异,促进中国文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佳.中外文学作品比较中的"文化"问题[J].海外英语(上),2015,(8):159-161.
管理层收购问题的中外比较分析 篇12
近年来管理层收购 (MBO) 不断出现在我国上市公司收购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作为一种全球主流的收购方式, 管理层收购无疑有助于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由于管理层收购在西方各国有着深远的发展, 因此国外学者在其理论研究上有较为系统完善的见解。我国由于起步较晚, 在理论研究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成熟的理论体系, 所以对中外经验进行比较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管理层收购问题, 使其与我国市场经济国情相结合。
一、管理层收购基本理论概述
1. 管理层收购的起源
大多研究学者认为, 管理层收购其源于20世纪70年代晚期的英国。1972年, 美国KKR公司 (Kohlberg Kravis Roberts&Co.L.P.) 就成为全世界第一家实施管理层收购 (MBO) 的公司。1980年, 英国经济学家迈克·莱特在研究上市公司时发现公司管理层购买了相当一部分资产或股权, 在当时人们笼统称这一行为为“buy-outs”。后来, 英国的工商金融公司将这类现象正式命名为管理层收购 (Management buy-outs) , 简称为MBO, 并一直沿用至今。欧美等国家多年的实践证明, 管理层收购在降低内部管理成本、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对内部员工形成激励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而在短时间内风靡世界。
2. 管理层收购概念
管理层收购, 英文全称为Management Buy-outs, 简称MBO。从本质上说管理层收购属于杠杆收购 (LeveragedBuy-outs, 简称LBO) 的一种形式, 是指管理层以上市公司的现有资产和未来现金流量作为抵押进行债务融资, 购买目标公司的资产或者股权, 改变控股结构, 实现预期收购目标。
2.管理层收购的类型
以收购目标为划分依据, 管理层收购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以上市的公众公司作为收购目标, 收购后公司股票停止上市交易, 随即转为私人控制公司, 此类管理层收购又被称为企业的“非市场化”。依据收购目的不同, 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创业型管理层收购。管理者对于经营管理十分有自信, 于是用略高于交易市价的价格从目标公司的控股股东手上买入股票。二是防御型管理层收购。当目标公司遭遇其他公司的敌意收购时, 管理层买入原股东的股票, 从而保护公司不被破坏性收购。三是股权转让型管理层收购, 机构投资者或大股东持有上市公司大部分流通在外的股票, 当他们转让股票退出公司时, 大量的公开交易会使得股价大幅下跌, 因此管理层收购成为实现股权转让的最佳途径。四是制度回归型管理层收购。指上市公司能够借助收购实行私有化, 摆脱严格上市制度的规范, 使企业退出股市, 转成非上市公司, 回归为信息披露相对宽松的古典企业。
(2) 集团下属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管理层收购, 也被称为部门管理层收购和局部管理层收购。20世纪80年代后, 一些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开始整合业务, 将其收益较低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卖出, 使整个集团可以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核心业务;或者将原来的边缘产业转化为核心产业, 出售低效业务, 改变企业经营重心而目标公司的管理层较外部投资者具有信息优势, 便会成为最有意愿的购买者。
(3) 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这一收购类型可以运用在国有企业民营化时, 主要包括4种情况:售出整个国有企业;将其分解为多个部分, 分别出售;业务繁杂的集体公司保留核心业务, 出售其他非核心业务;政府单独出售地方性服务机构。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争议, 但这一模式还是出现在美国以及东欧各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
二、管理层收购在国外的发展
管理层收购起源于欧洲, 在美国逐步成熟发展, 通过简单的介绍欧美国家管理层收购的发展概况, 就可以对其发展有全局性的理解, 同时, 综合介绍东欧国家的进程, 对管理层收购的发展进行补充。
管理层收购起源于英国, 其进程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为起步阶段, 部分业绩较差的公司为规避破产风险选择企业重组, 资本证券市场的创新, 也为多数规模较小的管理层收购提供途径。第二个阶段是80年代末, 英国管理层收购数量和金额直线增长, 1998年收购数量为500多起, 金额达到了75亿英镑。第三个阶段为90年代初, 大型交易的减少, 经济的衰退, 使得管理层收购的数量急剧下降。第四个阶段是90年代中后期, 经济复苏, 收购金额急剧上升, 于2000年达到新的峰值, 但是这一阶段大规模交易受到投资者的重视, 因而交易笔数并未增加。不过进入21世纪, 互联网危机使得管理层收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第五个阶段是自2002年后, 管理层收购复苏, 金额再次大幅度上升, 2002年已经达到439亿欧元。英国作为欧洲大陆管理层收购的创始国, 其交易额占到整个欧洲总交易额的50%。
管理层收购虽然起源于欧洲英国, 但却是在美国得以成熟。根据1989年美联储的统计数据显示, 杠杆收购的融资金额占商业贷款的9.9%。20世纪90年代之后, 风险资本的大量涌入、垃圾债券市场萎缩、大宗交易受挫使得管理层收购市场逐渐饱和, 增速放缓。总的来说, 管理层收购在美国呈渐进式发展, 2001年Asset Alternatives的研究报告中表明美国90年代用于管理层收购的资金年增长率高达34%。
20世纪90年代初, 管理层收购成为一种产权多元化改革方式, 被广泛地应用在东欧等转型经济国家中。为了推广市场经济, 减少国有经济在总体经济中比例过重的情况, 许多东欧国家对国有经济进行了私有化改革。包括将股票销售给内部员工、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这些私有化改革中大量借助了管理层收购这一方式, 使得东欧部分国家国有资产成功退出市场。但这一过程中也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在日本, 一些在经济危机中陷入困境的企业为了度过危机也纷纷采取这种方式。
三、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发展
1999年北京四通集团公司以“冻结存量、界定增量、依法行事、着眼发展”的总原则着手进行产权改革, 希望通过资产重组使公司的管理制度不断规范, 股权逐渐明晰, 就此中国揭开了MBO的序幕。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加速, 管理层收购不断发展, 总体上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1. 萌芽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 改革的重点是中小型国有企业, 在这些企业普遍采用内部管理者购买方式, 企业股权的主要购买者是企业的经理以及员工。此时, “管理层收购”这一概念并未明确提出, 仅仅是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方式存在, 并未涉及到MBO收购的实质, 而且国家在宏观上并没有关于国有股权转让的相关规定, 该阶段的管理层收购大多数处于企业自我发现状态。
2. 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
20世纪末, 国有企业私有化盛行, 当时占主导的改革政策是公有制企业改制, 国家确立了“国退民进”政策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为了使国有企业管理者能够用以廉价的方式获得国有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为期提供制度保障, 由此管理层收购开始进入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北京四通虽然是最早实施管理层收购方案的公司, 但广东粤美的却是第一个受益者。2000年末, 粤美的成为中国第一家完成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美的集团的管理层专门搭建了管理层收购的融资平台—美托投资有限公司, 经过两次股份转让之后, 管理层实现了公司控股权与经营权的合一。在这之后, 管理层收购在上市公司中不断增速, 收购对象不仅局限于社会法人股, 也向国有股拓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公开认可管理层收购的合法性, 以管理层收购为方式的产权改革在全国普遍开展。
3. 停滞阶段 (2003年至2005年)
随着管理层收购如火如荼的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企业改革数量剧增, 许多问题也因此暴露, 其中焦点之一就是管理层收购是否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2003年3月财政部做出批示, “在法律制度尚未完善之前, 暂停受理和审批管理层收购相关行为, 待进行深入研究完善法律制度之后再予以批准。”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强制性规范制止投机分子利用政策松动掠夺国有资产。这些法规的出台, 无疑使得风靡一时的管理层收购骤然降温, 虽然不少企业的管理层实行“曲线MBO”即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大股东所持股票实现对该公司的控制, 不过从总体上看, 管理层收购发展进入停滞阶段。
4. 复苏阶段 (2005年末至今)
2006年1月, 国资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 同意管理层通过增加资金收购股份的方式持有企业的大部分股权, 至此我国首次从政策上明确规定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方式。9月, 证监会出台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实施也为管理层收购提供了较为公平的市场机会, 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由于公司转投资的数额限制在实际中无法操作, 因此新公司法中取消了对此数额限制, 减轻收购方筹资压力, 解决了管理层收购实践中的难题。这些利好消息的存在, 使得陷入谷底的管理层收购再次兴起。
四、中外管理层收购差异分析
我国管理层收购处于起步阶段, 相比西方市场成熟的管理层收购有着实质性差异:欧美管理层收购主要指被收购公司的管理层为实现企业的内在价值采用的一种收购方式, 是由资本市场自身的力量推动;而在我国, 管理层收购的产生背景是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时期, 在产权改革制度下国有资产逐步退出市场。这是处置国有资产的方式之一, 是为了解决企业产权问题、管理层激励问题, 以及深化经营者持股。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目的在于确认企业人力资本的贡献, 为其提供根本制度上的激励, 同时解决内部人控制、企业无人负责、产权不清、经营效果差等缺陷。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后管理层20%~30%的控股比例远远低于西方国家80%-90%的绝对控股水平, 管理层并未获得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因此, 要想对我国管理层收购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与客观评价, 必须充分考虑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运营情况。总的来说, 中外管理层收购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收购目的不同
管理层收购是国外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之下产生的一种商业行为, 基本任务主要有对抗外来恶意收购、解决委托代理成本问题、摆脱上市公司制度束缚、实现管理者的自身价值等。而在中国, 管理层收购首要解决的是企业产权与改制问题, 帮助国有资产退出, 消除“所有者缺位”带来的弊端, 其次才是实现企业家激励。
2. 融资方式不同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操作流程中, 因为目标公司的价值一般远超过收购主体的支付能力, 收购价格中的一部分由管理层支付, 其他资金主要依靠外部组合融资。在较大规模的收购中, 为了满足此类大型收购, 通常还需要由两个以上的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合并组成的企业财团来参与收购。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 融资工具较为单一, 缺少操作规范和经验, 因此我国外部融资较少, 大多是由管理层内部融资解决, 而且收购工具多为现金, 增加了管理层的筹资难度。
3. 操作手法不同
国外管理层收购注重收购策略、融资来源, 以及法律法规, 大多由专门的财务公司、投资银行、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联合运作完成;而我国管理层收购基本是在政府和企业管理层主导下申报完成, 牵涉到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业内部关系。
4. 定价方式不同
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较成熟, 在管理层收购的定价模式上拥有专业的中介机构合作、庞大的数据库支撑、公开透明的竞价, 定价采用通用的评估方法以及完整的财务模型, 例如市场比较法、现金流量法、经济增加值法等, 注重通过对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现金流回收能力等指标综合评估来确定企业产权的实际价值, 因而价格有效。同时, 西方实现了股权全部流通, 股票价格完全市场化, 容易得到公允价格。
而我国管理层收购主要采用协议转让的方式, 定价一般参照目标公司的净资产价值来确定, 这一程序并未通过市场对收购价格进行检验, 定价不透明, 收购价格普遍低于上市公司净资产, 人为波动因素太多。尤其是当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时, 需要履行的程序相对较少, 交易价格由买卖双方谈判确定, 信息披露机制未能有效形成, 使得“曲线MBO”大行其道。
5. 法律监管不同
西方发达国家管理层收购已发展相当一段时间, 对公司收购主体、收购行为、收购程序、收购信息披露, 以及公司监督治理机制行为等一系列问题均有详细的法律明文规定, 相当完善的法律法规, 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管理层收购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大大降低了管理层收购操作的风险系数。例如英国的《公司法》、《防止欺骗法》, 美国的《证券交易法》和《威廉姆斯法案》等法律法规便对英美国家管理层收购的操作实务制定了详细的规范性要求和严格的法律控制条文。
而在国内, 管理层收购缺乏系统的兼并收购法律, 相关的市场运行法规和金融法规远远不及西方健全, 管理层收购在一些方面尚无规范, 而有的制度不仅没有给管理层收购带来益处, 反而阻碍了国内收购的发展。例如, 按照我国相关商业法律规定, 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投资买卖股票, 信贷资金不得进入股票资本市场, 这一规定阻碍了杠杆收购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6. 政府参与不同
国外管理层收购中政府在整个收购过程中都极少干预, 不充当主要角色。但是在中国, 政府可能是管理层收购的立法者、组织者、推动者, 以及交易者。因此, 在我国处理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是实现管理层收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光曙.MBO管理者收购-从经理到股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2]赵慧, 杜新建.管理层收购中外比较分析[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4.
[3]任自立.管理层收购 (MBO) 的法律问题困境与出路[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4]黄耀华, 周奇凤.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运作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3.
[5]胡杰武.中国管理层收购市场及其环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1.